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4 15:10:3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篇(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持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抽象难懂,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学生难以接受吸收,不能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数学来自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将书本知识精彩生动的引入,不仅能使学生更快地明确即将学习的主题,更能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将书本的知识现实化,以实际具体的事项代替生硬的文字,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也可以让学生轻松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除法的学习,对比教学,对于区分和掌握不同的概念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有6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怎么分呢?那么7个苹果呢?这是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的现实模型,用此事例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数学进行思考,独自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让学生对此事件尽情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的学习习惯。只要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都是正确的方法。6个苹果一个小朋友分两个刚好分完,但7个苹果要怎么分呢?7个苹果,三个小朋友,先每一个小朋友发1个苹果,还有4个,再一人发1个苹果,发现还剩下1个苹果。为了公平起见无法继续进行派发了。更有奇思妙想的是可将苹果切成四瓣,一人一瓣,即每人分了1/3个苹果。先要明确余数的概念,余数通常称为剩余的数。这道例题生动、有趣地阐述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概念,讨论过后对结理论的规范性表述可让学生理性地认识这一知识点:7个苹果分了6个,每个小朋友分到了2个,2是商,剩下的一个就是“余数”。具体的实例可以简单、直观地将书本中的知识描述出来,更通俗易懂。对比学习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既巩固了旧知识理解了新知识,又对二者有了明确的区分意识。

篇(2)

新课程赋予教师很大的自主性,变课程被动的执行者为主动的创造者。但新课改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从传统教学方式中走过来的教师要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化,还需要一个过程。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当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也要在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采取新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略谈三点体会。

一、数学课程的拓展延伸

可以说,课堂数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是一节课的升华。数学课程的拓展延伸,就是指教师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适当拓展延伸一些新教学内容,不仅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园地,还能针对学生的个别性进行补差或拔优,从而使所有学生的数学能力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准备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笔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教学内容向课前预习拓展延伸,首先发给学生七巧板,让他们在课前一起拼一拼、摆一摆,这样学生很快就熟悉了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上课时,笔者再提问学生:你们在玩七巧板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发现?这时,有个程度较差的学生举手,说她在摆房子时发现用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大三角形。笔者便让她动手看看,她很快用两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把两个短边对在一起,拼出了一个大三角形。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笔者及时对她进行了表扬。这时,学生们都非常兴奋,他们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用两个正方形拼出了长方形,有的用两个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还有的用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拼出了长方形……这样,学生们不仅很快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础图形知识,而且他们在动手中自己发现了图形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从而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通过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可以给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流和在生活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数学课堂的走向开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式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要使数学课堂走向开放,教师应当跳出教材、教案的框架约束,不仅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知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和心态处于开放状态,还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学习情境,通过拓展延伸教学时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等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以促进学生积极和谐地发展。

例如:在“商不变的性质”课上,笔者一开始就给大家讲述了“美猴王分桃”的故事:有一天,美猴王给小猴子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们8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吃。”小猴们连连摇头说:“太少啦!太少啦!”美猴王又说:“那就给你们80个桃子,平均分给40只小猴,如何?”小猴们还是不满足,继续要求:“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美猴王想了一想,显得很慷慨的样子说:“那好吧!给你们800个桃子,平均分给400只小猴,这下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觉得占了大便宜,便高兴地笑了,美猴王也笑了。学生们听完故事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时笔者提问:“你们说,小猴子笑什么呢?美猴王为什么也笑了呢?你们又笑什么呢?”学生就将几个式子列了出来:8÷4=2,80÷40=2,800÷400=2,接着,笔者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发现了“商不变性质”的奥妙。这样,就让学生在趣味十足的故事情境中获得新知,得到美好的学习体验。

三、数学目标的动态发展

传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是整齐统一的,而新的课程数学教学目标则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因此,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表现出的数学学习倾向,对他们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学习能力给予不同的帮助,在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出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基本目标、降调目标、发展目标、超纲目标”的动态调节,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一课时,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本课的基本目标是,学生认识余数,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48÷9、64÷7等这类题目。本课的发展目标是: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例如学生会解决以下几种题型:(1)老师将1-50卡片依次发给小明、小东、小红、小美、小豪,老师发到26号时,应该发到谁?(2)有45个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8个人,最后一条船坐几个人?最少要租多少条船?本课超纲目标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有余数除法的规律,确定周期,利用除法与余数的关系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例如:会解决下题:有一列数:2、1、4、3、2、1、4、3、2、1……第174个数字是多少?这174个数相加,和是多少?这样,就在教学过程中,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也是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要求。教师们应当在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不懈探索,不断加强数学课程理论的学习与领会,在继承中变革传统,在发展中更新自我,努力将自己生成的经验与智慧融入数学课程中,从而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更加完善,更富有实效。

【参考文献】

篇(3)

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必须以深钻教材、吃透教材为前提。教师应先通过钻研教材,明确学生每一节课应达到的知识、技能等目标,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然后结合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进行设计。在设计练习时,除了直接利用好课本上的练习题外,还应对课本上的练习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和补充。对练习的再设计要紧扣教材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宗旨,本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原则,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二、了解学生,遵循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设计练习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注重练习的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开放性。

1.层次性。

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浅入深,逐步深化和提高。因此,设计练习一定要注意练习的层次与梯度,由基本题演变到变式练习,再到综合练习,并明确每一步练习的目标。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发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对后继学习非常重要,而课本的自主练习并未设计相关练习。为了深化学生对这一规律的理解,我补充设计了以下题组。

(1)口算,并观察这些除法算式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15÷2=…… 37÷6=…… 45÷7=……

(2)÷5=……,里可以填几?

(3)÷6=……,里最大填几?

(4)÷=……3, 里最小填几?

第(1)题是仿照原题的基本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而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后三题是变式练习,且难度不断加深,使学生在不同的变式练习中巩固对规律的理解。

2.针对性。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因知识理解上的困难或偶尔的粗心出错是难免的,关键是学生出错,教师如何面对。我通常先剖析学生错误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自主纠错,最后进行针对性训练。

(1)仿例练习。

如:“每瓶豆油3升,36元/瓶,如果买60升豆油需要多少钱?”因教材中前两信息是图片信息,很多学生在将其与文字信息连接时思维出现了混乱,加之学生对“升”这一单位缺乏了解,所以出现了错误。引导学生改错后,我出示仿例练习:“每瓶豆油6升,36元/瓶,如果买90升豆油需要多少钱?”在这种仿例练习中,锻炼了学生对图文结合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2)对比练习。

在学习一些数学概念时,个别学生总会因概念的抽象性而将一些概念混淆。面对这种情况,采取对比性练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区分和理解。此外,学生因观察不全面、审题不认真,总会出现我们经常所说的“粗心”,这时进行对比练习就非常有效。如:“养鸡场有52只公鸡,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22倍,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学生列式为52+22=74(只)或36×22=792(只),错误的原因很明显,是因为没有读清问题。因此,我将该题特作修改:“养鸡场有52只公鸡,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22倍,母鸡一共有多少只?”如此对比练习,强化了学生对错误的认识,感悟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3.趣味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在练习设计时还要考虑练习的趣味性。练习中多设计一些小游戏,引学生“入情”“入境”“入胜”,将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动植物趣闻设计到练习中,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放性。

为发展学生的思维,练习设计时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提升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如在教学“图形的周长”时,教材有这样一道题:“用18根同样长的能围成几种长方形?”

这道题旨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象地发现摆成的长方形周长与小棒根数的关系及长方形的长、宽和周长的关系,进而逆向思考发现已知周长求长、宽的方法。

篇(4)

新基础教育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真正属于全体学生,教师则要有意识地规避“替代现象”。那么,什么是“替代现象”?下面笔者以“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片段加以说明。

【教学片段】

教师提出问题:有10颗糖,要平均分给小朋友,可以分给几个人?怎么分?可以怎么列式?

生1:可以平均分给5个人,列式10÷5=2。

生2:可以平均分给1个人,列式10÷1=10。

生3:可以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3颗,还剩1颗。

师:10颗糖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3颗,还剩下1颗,我们这样列式“10÷3=3……1”,这里“……1”表示还剩下1颗,试着将你们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情况也模仿这个算式列出来。

教师通过不断追问:“还可以分几个人,列式呢?”将10颗糖能平均分给1、2、3、4、5、6、7、8、9、10人的情况列举完整。

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在黑板上从上到下有序板书。

平均分给1个人,列式10÷1=10;

平均分给2个人,列式10÷2=5;

平均分给3个人,列式10÷3=3……1;

……

平均分给10个人,列式10÷10=1。

接下来让学生对这10个算式进行分类,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平均分完后,有余数和无余数的两种情况,并通过这10个算式的枚举,让他们在较为丰富的素材中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开放的导入设计打开了学生思维,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这个环节中存在两种替代思维的现象。一是替代“全面思维”。案例中全面完整的答案,是通过几位不同学生的点状思考的结果“凑”出来的,用几位学生个体点状思维替代全体学生的全面思维。二是替代“有序思维”。教师将学生随机的、无序的结果经过处理,形成有序的板书结果,教师的有序思维替代学生的无序思维,替代了学生从无序到有序整理的思维过程。

课堂中常见的替代现象还有许多种。

个别替代全体。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自觉地让学优生多次发言,顺利得到正确的答案,让课堂按预定的程序,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学优生配合了教师,配合了教案,这样的数学课堂成为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对话与互动,其他学生则成了听众。

小组替代个人。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展示课教学中,为了突显合作探究的理念,常常不适宜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有些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如上述“有余数除法”教学的下一个环节,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有些操作过程(如面积转化操作过程,低段计算学习的操作过程),必须让所有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而不能由小组合作学习来替代。

教师替代学生。该现象表现为教师不相信学生,在提供的学习单中,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和概括好本应由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或是提供过多的提示,使本该由学生经历和体验的过程由教师包办了。

课堂是全体学生的,教师应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观,自觉地维护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经历教学过程的权利,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维护者。

二、教学互动生成的推进者

新基础教育认为教与学应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真正能实现师生生命成长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是教学中“放”与“收”的过程。这里的“放”,要求进行大问题设计,通过把大问题放下去,实现课堂的重心下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解决大问题的过程中来;这里的“收”,就是教师现场发现并回收学生解决大问题时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作为师生“交互反馈”的资源。一个大问题解决过程,就是一次“放”与“收”的过程,共同构成一个完整教学环节。一般情况下,一节数学课设计三个左右的大问题比较适合,这也契合新基础教育中“三放三收”的过程结构。

例如,进行“比的应用”教学,教师出示问题一:学校买来一批树苗要分给四、五年级的班级种植,已知四年级和五年级的班数比是5∶4,?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五年级种几棵?

一放(大问题一):你能尝试在横线上补充适当的条件,并解决问题吗?

一收:搜集从总棵数角度补充条件的资源。呈现不同数据和不同解法。

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条件给出的总棵数(36、90、180……)有什么特点,思考为什么都是9的倍数,归纳方法的共同特点,再引导检验。

二放(大问题二):只能通过总棵数来求五年级种的棵数吗?有不同想法吗?请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二收:(1)通过四年级棵数计算。教师呈现两种不同解法。追问:“同样求每份,这里为什么‘÷5’?为什么要‘×■’?”(2)通过补相差棵数计算。教师追问:“同样求每份数,这里为什么‘÷1’?为什么要‘÷■’?”引导学生思考:补充条件角度不同、数据不同,但解题思路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出示问题二:学校买来一批树苗要分给四、五、六年级的班级种植,已知四、五、六年级的班数比是5∶4∶4,?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六年级种几棵?

三放(大问题三):你能尝试在横线上从不同的角度补充适当的条件并解答吗?

三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补充条件?可以怎样解决这类问题?

篇(5)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00-00

在小学数学教改中,广大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全程参与了听课、评课研讨。课堂开放课型丰富,既有新授课,也有练习课;内容多彩,既有概念形成课,也有解决问题,还有几何图形。从整体上看,很多教师都能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对课堂进行整体设计,注重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与构建过程,注重情境的创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但细细咀嚼品味过后,还是有许多遗憾和不足。结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应在“实、活、新、细、曲”上下功夫,着力构建有效课堂。

1“实”,就是要有实效

首先,目标的确认要实。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易如反掌,都要考虑的清清楚楚,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挥洒自如,恰如其分地处理突况。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些教师喜欢借鉴优质教案,这也无可非议,但借鉴别人教案一定要批判地用,要符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拔得太高容易使学生望尘莫及,丧失信心;设的太低则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因此,设计教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真实水平,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简便运算”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多减要加,在练习时笔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杨杨带了265元钱去超市,准备买一盒西洋参给爷爷补身体。到了超市,杨杨看中了一盒标价97元的西洋参胶囊,就从口袋中拿出( )张一百元付给收银员,收银员找给杨杨( )元,这时杨杨口袋里还剩( )元。要求学生除了填出上面三个空,还要用算式表示出求还剩多少元的算式来。结果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①265-97;②265+3;③100-3+165;④265-100+3,从而明白了为什么多减要加的道理。

上一练习教学设计得比较开放,又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有效地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突破。使学生对于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上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了数学化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教学真有实效。

2“活”,就是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教师要沉着冷静,善于疏导和化解认知矛盾,并做到了无痕迹。做到这一点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凡老师遇到学生卡壳时,异常着急,总是用重复的方式去化解问题,到头来问题没得到解决,学生反而更糊涂了。这就需要老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活跃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例如,笔者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对于45-9这道题,有一位同学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45-9=44。很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为了进一步弄清错误的根源,教师接着问:“你是怎样想的?”“因为个位5-9不够减,所以用9-5=4,再与个位上的4合起来就是44。”其他同学立刻笑了:“不对,9是减数,怎么能用95-呢?”这位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小脸儿通红。笔者接着说:“你观察很仔细,发现了个位5-9不够减了,那么不够减,差几?怎么办呢?”其他同学开始动脑筋,各种各样的办法出来了:①40-9=31, 31+5=36; ②15-9=6, 30+6=36; ③10-9=1,1+35=36……这时,一个同学迫不及待地说;“我想用9-5=4可以,因为5比9少4,所以再从40里去掉4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引导和宽容,就不会有后面的精彩与创新。

3“新”,就是课堂教学的设计一定要落实新课标的理念

现在的课堂的确都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但总是有一种不到位的感觉。形式上新了,实质没有新,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反思原因,笔者想主要是对新理念的内涵没有真正的理解,流于表面层次。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对新课标、新理念的内涵重新理解与把握,边实践边反思,边实践边领悟,并且多想想存在的问题原因会是什么。眼下,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为了“新”,硬生生地套上一些新理念,扭曲了对新理念的认识。比如联系实际,以为用生活中的事编练习题就是了,往往忽视了学生熟不熟悉、用在这里恰不恰当,也忽视了学生感不感兴趣,缺少从学生的生活阅历联系实际。因此,对教师进行新课改理论培训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吃透新课改的精神,恰如其分地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中,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余数比除数小》时,笔者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从学生的生活阅历联系实际,进行“有余数除法”教学。

师: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全班同学42人参加联欢会,如果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每组6人,可以分成几组?

师:联欢会上,需要买一些饮料,如果一瓶饮料5元钱,老师手里只有26元钱,最多可以买几瓶?

电脑显示:26÷5=5(瓶)……1(元) ’

师:如果老师手里的钱能买5瓶饮料,你猜猜老师手里有多少钱? (有30元;也许32元;应该是在30 ―35元之间。)

师:国庆联欢会上,教室也要布置布置,首先要挂一些气球。按照绿、红、黄、紫4个为一组的顺序依次挂成一排气球。这样挂气球有规律吗?第21个是什么颜色的气球?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找到答案吗?

在“有余数除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国庆节联欢会的情境,让学生在“分组”、“买饮料”、“挂气球”等具体的事件中实现对有余数除法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特别是通过“如果老师手里的钱能买5瓶饮料,你猜猜老师手里有多少钱”的开放性推理,让学生在由果及因的逆向运用中强化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进而在直观经验的辅助下,深刻理解余数与除法的关系.促进数感的形成。

4“细”,就是要在细节的思考上下功夫

“细”,就是要在细节的思考上下功夫,这是笔者近段时间以来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听一位老师执教“角的度量”一课,笔者从内心为这节课叫好。但在检测学生时,笔者发现效果不像笔者想象的那祥,有的学生将量角器最下边与角的一边重合,而没有将0刻度重合,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已经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渲染,为什么还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这位老师的多媒体课件中,他所展示给学生的量角器0刻度就在量角器的一条直边上,笔者恍然大悟。

5“曲”,就是挑起认知冲突,创设探究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完善、丰富、发展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找准新旧知识的临界点,巧妙设问,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思维上的断层。这样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被打破了,他们急于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学习热情不言而喻。

新知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少,认知能力正在形成中,学习中往往会出认知上的一些盲点。这时,教师可适当设置陷阱,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完善对新知的正确建构。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时,笔者通过设置前后几次认知冲突,几经反复,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

(1)猜想。几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不假总索地回答需要3根。是不是任意的3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第一次认知冲突。

(2)操作验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几组小棒,通过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围成三角形。符合什么条件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引发第二次认知冲突。

(3)观察发现。先观察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得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时能围成三角形。

“我们组反对,我们组用的是3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根小棒,3+8>4,4+8>3,但不管怎么摆也摆不成三角形。”一学生一边演示一边争辩。

“我们组也不同意,我们组用的三根小棒分别是4厘米、5厘米、9厘米,4+9>5,5+9>4,摆出的图形,一种是4厘米与5厘米的小棒接起来和9厘米的小棒重合在一起,成一条线。另一种虽然接出三角形,但9厘米的小棒篷出一截。”另一小组的学生也不甘示弱。上面的结论该怎样订正呢?第三次认知冲突已然形成。

(4)再度观察。学生再次对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进行观察,终于发现:只有在“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最终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至此,学生对三角形三边条之间的关系清楚明了了。

三次认知冲突,层层递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次比一次加深,从而培养了其思维的深度。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是的,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的好,“放下”、“上升”,再“放下”再“上升”。每一次“放下”都是痛苦的,每一次“上升”都是快乐的,生命因此不断走向圆满。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严先元.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11.

篇(6)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弄清情况和进行独立分析的过程,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表现为具有一种趋向和能力,即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检验得到的初步结果,以及对归纳、分析和直接的推理过程进行检验后作出适当的调整。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让学生“做数学”来体验、理解数学的内容、思想与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从批判性的过程中获得体验,批判性地理解数学。它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通过开拓头脑中的数学空间,进而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一、搭建学生思维发展的舞台

教师要善于营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良好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一讲例题就把过程给学生叙述得一清二楚,更多时候教师仅是引上路而已,过程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限制学生提问题、思考问题的余地。对有些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判断,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应予以帮助,让他们能把自己的意见更顺利更准确地表达出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轻易地左右他们的意见。有时学生的见解不一定十分正确,有的甚至很幼稚,但这是他们经过思考后提出的,在这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意识得到了培养,批判能力得到了锻炼,因此还是十分可贵的。

二、培养独立的自主精神

教师要打破“教”就是传授知识的观念,端正教学思想,从传统教学体系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如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后,出了这么一道题:

先填表,再找规律。你能发现些什么?

让学生根据数学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去寻找规律。善于思考,有较强的批判思维能力的学生,在思考中会探究出知识的规律,并促进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通过自主的学习,学生经过严密、正确的分析、评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周长确定时,长与宽越接近的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但不大于相等周长的正方形面积。

三、培养科学的怀疑态度

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科学的怀疑态度,对权威、对习以为常的东西、对已知的东西都要问个为什么。如果在已知的东西上形成了一种惯性和惰性,那么我们就会在这个障碍面前止步。只有去怀疑已知的惰性,对它采取批判的态度,才可能冲破这个障碍,才会有创造。倡导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敢于打破常规,不循规蹈矩。如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班学生在做有余数情况下的小数除法,利用“商不变”性质可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发现了商“不变”但余数却“在变”的现象。我就告诉学生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你们是可以去“修整”的。鼓励学生再去研究,发现有新的变化规律可对“商不变”性质进行补充,后来学生得出: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是随着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同时扩大或缩小。科学的怀疑态度并不是就是简单地全盘否定,而是在科学的依据上推陈出新,因而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少依赖,多独立,不盲目地轻附众议,要善于发现现存状态的不合理和不完善,进行创造性的“批评”。

四、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迁移

对于思维的批判性来说,利用定势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为了避免负迁移的不良影响,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辩证创新,在知识序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同时又提醒自己运用多种方法避免其负迁移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往往与教学训练方式有关。例如,教案单一,方法呆板,教师过分强调统一的标准,缺乏适当的发散型思维的训练,如此种种都会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养成不完善的思维习惯,为思维定势的不良作用形成了气候,会给学习制造了心理上的障碍。因此教师应长期坚持启发式教学,在一些容易造成思维定势的地方采用变式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有效地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如出题:一件工作由甲独做1/3小时完成,乙独做1/4小时完成,两人合作几小时完成这项工作?为突破学生以为“工作效率必定为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这一思维定势,灵活选择了教学素材,以克服学生的负迁移。现代教育的理论认为:预先提出正确答案的指导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导致迁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的解答能增加正迁移的效能;迁移到困难情境比迁移到相对容易的情境,需要更多的指导。从中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强制地传授一些原理和方法,只是嘱咐学生去记忆,当他们面临复杂问题是往往无从下手。故在教学中要创设这样一种气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矛盾,经受几次挫折,在学生不懈的探索中引导他们准确运用已有的知识。这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发现欲望和自信成功的认知内驱力,为困难情境中学习的迁移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从而把握迁移的方向,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篇(7)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部分学生学习端正;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

(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五)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单元“统计”:

1.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综合应用:

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本期数学教学仍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有创新、开放精神的主动学习,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严谨、塌实的优良习惯,从而达到二年级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人,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三、本期教学内容

以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为教材。

四、教学要求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学会运用所学单位测量生活的物体,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4、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l千克=1000克。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

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

2、认识一千以内的数及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3、用数学解决问题。

六、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七、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

培优主要体现在: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八、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一、教学想法:

上学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共42人,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进行计算,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审题能力较差,缺乏检查习惯,理解能力较差,对乘法、除法意义认识还不够。

今年奋斗目标:及格率96%,高分率90%,特忧率80%

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

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

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

6、与语文教师做好时间上的协调,平时多在一起交流、分析学生情况。

特别是偏科生,多想办法,尽量的做到优的更优,差的努力补上去。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大数、测量、整理与复习、加与减、认识图形、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

三、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加与减、时分秒。

四、教学难点:加与减、时分秒。

五、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

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3、《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

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3、《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三)统计

《调查与记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六、教学课时:

1、除法——6课时

2、方向与位置——4课时

3、生活中的大数——8课时

4、测量——5课时

5、加与减(一)——16课时

6、认识图形——7课时

7、时分秒——8课时

8、调查与记录——5课时

总复习——5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一、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必须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

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9、要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在光盘播放教室、卫星接收教室进行上课。

10、上课前要利用农远资源进行经心备课,写好农远专用教案,并准备好课件资源,要以利用农远资源为主,要求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这样促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

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篇(8)

那么如何发挥“学为主体”呢?《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以上所阐述的学习理念,其核心就是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来。

由此可见,教学中教师的主动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学习,应该形成“两个为主”的关系。现在的问题是有些教师把主动引导理解为主动提问,没有创设更好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把主动帮助变成了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由于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我们要倡导“以生为本”的课堂,并提出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但在推行这一教学思想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又片面地认为学生的“学”要比教师的“教”更重要。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只要认真地去解读新课标就会知道两者不能随意偏颇。《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段话也正好说明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说明了“教”与“学”都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浙江大学盛群力教授在《论有效教学的十大要义》一文中提到的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学教统一”。盛教授认为:“学习与教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是学重要还是教重要,是学在先还是教在先呢?这确实难以简单、笼统地下结论。一般地说,学与教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绝不能说倡导‘生本教学’就是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学习与教学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虽然我们都同意现代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一种‘生本教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教学的作用,无视教师的存在,学习与教学、学生与教师,只有这两个方面协调平衡了,才是我们向往的境界,有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只讲一个主体,不管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体,都是单方面甚至是片面的。”盛教授在文章中还提出了另一个要义是教学要做到“扶放有度”:“不要简单地说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学需要教的促进,没有教,也是可以学的,但是为了更高效地学,这就需要教了,问题是教什么、教多少、何时何地教,这就需要有一个‘扶放有度’的问题。”

现在大部分教师对以上教学理念都是非常赞同的,还努力朝着这一方向去实施。问题在于教师的解读程度存在着差异,所以部分教师在具体设计时就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参与度,甚至对怎样的教学才算是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怎样的教学才算是教师做到了有效引导不是很清晰,因而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这也说明教师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断学习与反思的过程,是长期实践与磨炼的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想通过对几个教学案例的分析,揭示教师在设计教学素材和处理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的几个方面的缺失,并提出我们应如何去改进的一些做法,供大家教学时参考。

一、担心学生无法自主,导致教与学的失衡

教学方式的确定首先要分析学生是否能自主独立地进入学习活动,这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思考的因素。但部分教师在分析“引导”与“自主”的权衡上有时把握不定,甚至对有些教学内容教师认为学生独立探究有困难,就没有更多地考虑引导对策,而出现了教师的“教”重于学生的“学”。

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因为学生在这之前的转化都是直边形,所以学生要在没有预习的前提下能自己想到把圆等分成小扇形,并把它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一般是不大容易做到的,而且更不会想到等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作这样的分析是对的。可是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完全自主有困难,所以干脆就不让学生去动手探究,只让学生观察媒体的动态演示,或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来说明剪拼的推导过程。这样的教学虽然学生看得很清楚,想得也很明白,但我们总觉得学生是完全处在被动的听讲上,没有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此课作了如下改进。

教学片段一:

师:要想知道圆的面积的准确计算方法,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呢?(这时学生迟疑了片刻)

师:我们在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都用了怎样的方法?

教师呈现预先设计好的投影,帮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使学生说出:都是把它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或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

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有可能吗?

学生同桌用两个圆片拼拼后回答:不可能。

师:那你们能把一个圆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吗?

通过投影的观察、想象,感知无限等分后化曲为直的思想。

以上教学片段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思考:如果碰到学生完全自主有困难时,应该去研究如何调整活动方案,怎样放慢活动的速度,而不是简单地取消学生的活动机会。教师应该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在学生有一定感悟后再去呈现投影,引发进一步的想象。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二、固守某种教学方法,缺乏教与学的创新

所谓固守某种教法,就是大家在教同一内容时基本选定的一种方法。其原因有两个,一是这种教法确实有一定的优点,教师也认为这种教法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二是执教者的设计思维惰性,满足现状,没有与时俱进的追求,不愿意对现成的方法作进一步思考。因此,在教与学的处理上比较平庸,缺乏教与学的创意。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见得最多的方法是让学生观察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长方形,当学生一时难以区别它们的面积大小时,教师给学生提供每格是1平方厘米的格子纸,并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画在格子纸上,引导学生数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数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再数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从中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刚好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也刚好相等,以此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高”,接着再引导学生操作验证。现行的一些教材也是按以上方式编写的,先让学生数格子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也确信这种教法比较成熟,似乎没有什么好改进的地方。但我们如果进一步深入思考学生数格子的过程,虽然在数面积时有许多方法可以启发学生下一步如何去探究,可是在数出数量后,只要对照数量就会得出“底×高”的结果。现在的问题是,当学生没有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前,面对一个平行四边形要计算它的面积,学生会怎样思考呢?它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它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我们的学生也许会误认为是邻边相乘,不能感受到它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今天提供给学生的是数格子的素材,学生只要按要求数就可以了,这样教学,学生的好奇心、自主性会油然而生吗?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本课的开始环节作了以下改进。

教学片段二:

让学生拿出四根塑料棒搭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6),并向学生提出:你们可以轻轻地拉一拉、玩一玩这个平行四边形。

接着提出:你们在玩这个平行四边形时感受到什么数学问题了吗?(学生先分组交流后,再反馈)

生1: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生2: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变了,面积也变了,但周长没有变。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怎样的图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生:变成长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师:是吗?大家再慢慢地拉一拉,看一看是这样的吗?

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变到长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师:假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分别是7厘米、5厘米,那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借此复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又提出: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变化与什么有关呢?

教师继续让学生拉一拉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先分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再集体交流。

生1:与角度有关。(指的是两条邻边的夹角,教师肯定他的想法有道理)

生2:平行四边形越扁,它的面积越小。

师:平行四边形越来越扁,你能想到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有关呢?

生: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关。

师:通过这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察和计算,我们可以猜想到一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接着引导操作探究,让学生任意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拼,探究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并注意不同方法的剪拼与说理。(过程略)

以上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玩平行四边形塑料框架的过程中,围绕着教师引领的几个问题自主领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与底和对应的高有关。这样的教学是顺着学生原生态的感知过程组织学习的,打破了以往的一般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自主方式不够匹配影响教与学的本真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教师虽然具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可是没有较好地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的自主学习活动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因此影响了教与学的本真。

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要求学生学法的笔算。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没有余数的除法开始,并设计活动素材提出活动要求:用12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让学生动手搭一搭后,写出算式“12÷4=3”。接着往往教师就会提出:今天还要学法竖式,你们觉得除法竖式应该怎么写?请同学们试一试好吗?由于有加法、减法、乘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都会想到把被除数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再在最下面写出商。当学生都写成这种形式后,教师无奈地提出:你们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其实除法竖式不能这样写,接着教师介绍除法的竖式书写方式。由此可见,在这里要学生自主尝试写除法竖式,学生只能迁移之前的竖式形式。教师也知道学生迁移以前的竖式形式对除法竖式没有什么好处,所以马上给予否定。我觉得既然这样就不要让学生去尝试写竖式了,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机放在自己读懂除法竖式上,这样效果就会更好一些。具体教学可作如下改进。

教学片段三:

呈现问题:用12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可以搭几个正方形?

生:可以搭3个正方形。

师:你能写出除法算式吗?

生:12÷4=3。

再呈现问题:用13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生: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下1根小棒。

师: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在桌上搭一搭。

学生操作后教师把它用草图画在黑板上: 。

师:把它写成除法算式怎样写呢?

这时学生独立尝试写算式:

13÷4=3(个)还剩1根

13÷4=3(个)……1(根)

师:这里的除法与以前学习的除法有点不一样,它是有余数的除法。以上两种算式写法都对,但觉得第二种更简洁一些。我们以后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就要按照第二种方法写,请大家选择第二种再写一写。

继续呈现问题:用14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师:请你继续拿出小棒摆一摆,再用除法算式表示结果。

等学生操作和表示之后,教师继续画出草图写出学生的算式:

师:有余数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请大家观察下面的竖式,并对照以上的除法算式和图,你能看懂什么?

篇(9)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1-0052-02

教学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批判地观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摆自己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下面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教学反思的几点做法。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设计教案时,要预测学生遇到的问题,那些地方学生不容易理解,根据学生要遇到的问题,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或他人以前在讲授这一教学内容时曾遇到过那些问题,有那些经验,应该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解决,效果如何?然后进行新的教学设计。

在设计新的教案时,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那些新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可采取那些策略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行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自己得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二、课堂教学反思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应及时反思,如何启发引领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当学生发生意外事情时,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如何机智地处理发生的意外,使学生及时恢复到正常的思维状态。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一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在解答此题时,有一学生列式为:3+5=8(平方米),当学生都笑他错误时,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梯形的高是2米,可计算面积时,公式又要除以2,乘以2再除以2,可以相互抵消,所以只要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加起来就行了。”听他这么一说,感觉还有道理,此时我顺势引导:“是不是所有梯形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呢?”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得出:如果梯形的高不是2米,就不能用这个方法了。

教学中,常常会出现类似这些我们不能预料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地反思,启发引导学生克服思维障碍。

三、课后总结的反思

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课后总结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反思教学成功之处。

每一节课堂教学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如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巧妙地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以及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示、情境的创设而产生的灵感,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处等,课后进行认真反思,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2.反思教学失败之处。

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中的失败教训,如对教材理解出现的偏差,对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演示、实验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某种原因,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的探究,成为今后教学吸取的教训。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5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自己探索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一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关注和重视。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该怎样有效实施探究性学习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作些探讨。

一、精心挑选探究材料

探究的材料是激发、引导学生参与的有效载体,教学必须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背景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如学习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带着学生们来到学校的门楼旁,先让学生们观察门楼两边的圆柱形门柱,接着让学生提出一些与圆柱有关的数学问题。他们还真提出了不少问题,如每根柱子的高度是多少,重量有多重,能否量出柱子的直径等。还有一位同学提出了柱子的横截面积是多少,这可是一个很值得去探究的问题。因此,我因势利导,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同学们在动手量出柱子的周长后,求出了柱子的半径,进而求出了它的横截面积。类似的探究材料在生活中其实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如何计算圆形花池的面积,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可指导学生尝试测算书本、笔盒的体积等。只要我们细心地发现和加以利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主动参与到探究中去。

二、灵活选择探究形式

《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结合探究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灵活选择探究方式,做到扬长避短,有机结合。

1、操作发现。教学中,应多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摆一摆,使之在探索中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新问题。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在导入新课时,我请小朋友从学具盒里拿出8根小棒,每人都用这8根小棒摆正方形,看看可以摆几个正方形?有的学生摆了2个正方形,8÷4=2(个),有的学生摆了一个大正方形8÷8=1(个)。接着我请同学们用这8根小棒摆出一个一个分开的三角形,看能不能摆?8根小棒能摆完吗?学生尝试后发现,摆好两个三角形后余下2根,即8÷3=2(个)余下2根。同学们在摆学具的过程中就学会了有余数的除法。通过设计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接受新的知识并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猜想探究。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指导学生猜想:“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会不会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呢?”学生们根据已有的知识间的联系,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在分数里,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大胆想法,同时问道: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想?同学们跃跃欲试,有个同学的办法是:先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1/2,再把它对折一次这部分就成了2/4,继续对折一次这部分就成了4/8,其结果是:1/2=2/4=4/8。另一个同学则用分铅笔的办法加以证明,他先把4支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2支)是这4支铅笔的1/2,如果把这4支铅笔分成4份,那么2支就是这4支铅笔的2/4,即1/2=2/4。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知道了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后,分数的大小不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子分母同时缩小相同倍数的演算,得到相同的结论。在讨论了“0”的特殊情况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在分数里,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样的结论与我们的猜想完全一致。我们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指导学生自己去质疑、释疑,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观察归纳。这种方法是学习数学的概念、法则和几何知识等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用“切萝卜”的方法来帮助教学。先在萝卜上横切一刀,得到一个横截面,让学生观察并摸一摸,感知“面”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学具中的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接着,在切得的半块萝卜上垂直于横截面纵切一刀,得到两个面,并指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学具中的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思考哪些棱的长度相等。运用类似的方法还可以导出长方体的“顶点”等。最后由教师系统地归纳出长方体的特征。在这一方法中,学生通过实例、学具等直观材料,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事物的一般规律。

三、合理调控探究过程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究,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将教学过程变成机械兑现教案的过程。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点拨、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1、当探究任务较为简单,学生经过尝试后可以独立完成时,一般由个人单独完成;当探究任务较为复杂,个人探究有困难时,最好采用小组合作,发挥小组活动相互启发和材料共享的功能;而全班性讨论可用来归纳总结,让学生充分思考后,由教师指导其得出结论。

2、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独立探究、质疑问难。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从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提出合作探究的内容及要求,及时指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操作等活动,形成合作探索的氛围。

4、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后,要及时把教学活动转移到有待学习的新内容上,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并抓住机会发展学生技能、培养学生情趣。要做好这些,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学生,增强预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给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教会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究、敢于探究、善于探究,从探究中得到发展。教学实践表明,探究性学习,是科学、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参考资料】:

篇(11)

一、创设和谐氛围,奠定对话基础

有效对话课堂的构建,创设和谐氛围是基础,也是激励学生思考、表达的关键。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想法奇特,且思维活跃。若死板、严肃的课堂氛围禁锢了他们的思想,那么对话课堂也难以开展。学生对教师噤若寒蝉,师生间就难以有语言、眼神交流,教学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创新思维也难以提升。由此,创设和谐氛围,借助多媒体情境、活动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自主感受、思考、创造与实践,能有效奠定对话基础。

如《认识图形》教学时,教师播放课件,多媒体课件上呈现出非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教师引导:“大家认识图片上这些图形吗?”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回答问题。教师再拿出实物材料,积木、书本、茶杯、纸盒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之后,教师表扬学生回答的非常好,接着与学生对话:“大家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举例说说什么是圆、长方形、正方形吗?”学生举出栅栏、棋盘、禁止吸烟与小心摔倒的标示图等,来说明自己对图形的理解。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实物情境,打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有效的对话课堂。

二、解读学生心理,激活对话过程

了解学生心理是顺利展开对话过程的关键。新课改下,需要引入全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摒弃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抓住学生心理,有效解读,了解学生的顾虑、困惑与奇特想法,有效把握,科学引导与介入,如此才能更好的展开对话过程。解读学生心理,可以采取观察学生肢体动作、身体语言、眼神语言的方法,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解读,合理调控教学过程,激活对话过程。

如《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每个小组分配18根铅笔,教师:“我们今天来玩分铅笔游戏,18根铅笔,分给3个、4个、5个、6个小朋友,分得的结果分别是什么样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做游戏,学生们发现,分给3个学生,每个人有6支,分成4个学生,发现分不了,分配的学生一个个充满疑惑的眼神,与小组成员讨论,是不是自己分错了。这时,教师与学生对话:“分给4个小朋友时,是不是每个人4根铅笔,还有多的,再一人一根又不够呢?”学生:“是啊,还剩下2根,每个人只能分半根了。”教师:“这就是除法的余数了。”之后,教师画出表格,填入游戏结果,展开余数与除数大小比较的教学。通过解读学生心理,激活对话过程。

三、实施有效提问,提升对话质量

提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表达的最佳策略。提问有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也有提示和点拨的作用。小学低年级教学阶段,实施有效提问,能大大提升对话质量。为增加提问的有效性,就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充分准备好教案,预设教学过程中的各类情况,作出提问预想。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合理协调与动态调控。采取并列式、牵引式、递进式、反问式、点拨式等提问方式,针对性运用,提升对话质量。

如学习《认数》这一单元知识时,采取递进式提问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单元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教师:“这单元学习的数字满十进1位,也就是10个低一位的数,可以构成高一位的1,如10个1就是10,10个10就是100。那么10可以由几加几组成?”学生:“1+9,2+8……”教师:“100又由几十加几十组成呢?”“对应的加减法如何计算?660-60=?660+60=?”“如果是600-60=?600+60=?呢”运用递进式方法,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掌握对应为相加减,满10进1,不够减从高位借1的知识与方法。

小学数学高效对话课堂的构建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表达、自由交流、创新思考的关键举措。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采取科学的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时间与空间,在师生、生生对话课堂中,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投入与实践探究。通过有效对话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强化对学生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