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传统课堂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4 15:10:1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课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传统课堂

篇(1)

“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在教师未开讲、未引导、未明确相关内容之前,学生主动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自我探究与自我学习,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独立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后教”就是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就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相关的问题与教师探讨解决,从而获得知识。

“先学后教”这种方式多在中高年级进行,那么,低年级能否尝试学生课前“先学”,课上“后教”的这种方式?我们认为,“先学后教”就是先进行信息的传递,让学生通过“先学”知道“学习内容是什么”,再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知识内化,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应该怎么办”。

那么,传统课堂与“先学后教”教学结构有什么区别?

在传统课堂上,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课堂上主要包括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和布置作业;课外学习主要是完成作业和复习预习。而“先学后教”则是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课外主要是自主学习、整理收获、提出问题;课堂上展示交流、写作探究、科学实验、完成作业,个性辅导、解决问题。

为什么要“先学后教”

首先考虑学生的情况。低年级的学生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语言和行为活跃。从心理发育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完全自觉地投入学习的心理机制也不完善。所以,我们想通过“微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是社会因素的考虑。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的课外生活日益丰富,经常会有社团的学生外出参加活动,无法进行正常的课堂学习,还有生病的学生的补课问题以及自然环境恶劣时的“停课不停学”情况,这都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地研究,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自己的学习终端进行目的明确的学习。

再次考虑教育环境。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各种教育资源日益广泛,“微课程”“网络课程直播”等各种学习资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利用自己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

微课教学是怎样进行的

微课教学翻转了传统课堂,使其转变为“课外学习”和“课堂指导”。

首先,“课外学习”部分要关注三个问题。

第一,课外学习学什么?我们精心挑选了适合“先学后教”的内容,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并搜集各种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准备课件,精心录制与剪辑,借助有趣的故事、动画情境、美妙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为学生提供既有趣又有价值的微课资源。

第二,课外学习怎么学?考虑到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于是我们选择了在上课之前指导学生集中进行微课学习,并在微课学习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当然,考虑到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有限,需要反复进行观看才能对微课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和内部转化,所以,我们也把微课内容放到学校网站上,提供给需要反复观看学习的学生。

微课主要是介绍基本的知识点,在有趣的情境中,带着学生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明确学习内容“是什么”。

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7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这一系列微课中,借助《西游记》的故事情境讲述了口诀的编制方法以及记忆口诀的小窍门,并给学生提出继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为后续的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怎样检验课外学习效果?观看微课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学习单是教师根据微课内容设计的几道有层次性的练习作业,基础类、拓展类都有所涉及。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检测;同时也要通过学习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持。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微课学习的目的,我们在研究《9的乘法口诀》这一内容时,在观看微课前后,均让学生完成同一份学习单。

通过学习单可以了解到借助微课学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提升,而且在记忆较困难的口诀中,我们可以看到:观看微课前,学生都是借助乘法口诀的意义来记忆口诀的,而观看微课之后,有部分学生已经学会了借助手指记忆乘法口诀,说明在微课学习中学生是有所得的。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限,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需要进行突破。

其次,“课堂学习”部分要有针对性的指导。

授课之前,教师要把之前学生们完成的学习单分类整理、找准错因,为集中而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纠错做准备。

课堂学习要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梳理微课,汇报微课学习内容。通过梳理微课学习的内容,明确学生学习基础和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第二,设计深度有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根据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例如,在《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中,在微课中教师给学生提出如何记忆口诀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微课内容设计巧记口诀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巩固记忆口诀的方法,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让课堂教学活动有深度、有层次。

第三,汇报交流。汇报交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学习单情况,基础作业一带而过,重点交流学生遇到的困难,通过生生互教,根据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交流,让学生纠正错误认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是汇报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发现与收获,让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质疑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退出来,把课堂留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交流的舞台。在各种操作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当小老师讲一讲、说一说,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在生生互教、生生质疑中理解概念,解决个体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操作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想象力。

篇(2)

高效课堂是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传统课堂是教师展示的舞台,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的课堂。

那么,高效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区别是什么?以下是我的一些浅见:

一、小组划分的区别

传统课堂上座位的编排一般按照身高来划分,这样的划分方式肯定会照顾不到个别或部分学生,有些学生座位靠后或者周围同学都学习较差,他们自然就会有消极情绪,产生厌学思想,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易于忽视这些学生,使他们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但如今的高效课堂分组模式就突破了这一常规的模式,将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又形成独立但不失统一的学习圈,面对面的座位,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前后座位限制,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小组中优生和潜能生平均搭配,学优生带潜能生,这样就可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二、布置作业的区别

传统课堂中教师要在课前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课堂上有当堂练习作业,课后又有正式作业和家庭练习作业,布置次数多,作业量大,学生厌恶情绪高,导致作业效率低下,效果事倍功半。高效课堂中教师在课前把三单(预习、生成、训练)发放给学生,题量大小适中,多采用讲练结合的手段,不给学生过多的课业负担,家长满意,学生满意,并能轻易地达到教学目标,而更多的学校已经把三单发展为师生共用导学案的形式,使之更轻易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教室文化氛围的区别

篇(3)

很多人认为,翻转课堂一定要在家解决自学问题,笔者认为翻转课堂也应该是先学后教的代名词,可以和传统教学的课前预习、课堂自学和教师传授、教师检测结合起来。通常来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教学过程由教师来掌握节奏,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节奏来学习和思考。这样就会导致一些问题,如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师的节奏慢,提不起兴趣;但又有一部分学生消化较慢,没有跟上教师的速度,最终丧失学习兴趣。 

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把翻转课堂中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习主体来安排自己的进度和节奏,教师作为学习的助手可通过在课堂上的检查、引导和答疑来发现和解决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这样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两者有机结合,可以使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平衡班级和个人的差异,通过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翻转课堂元素,在传统教学中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在内容上使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 

翻转课堂将学习的掌控权给了学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消化水平定制出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用适当的时间来进行理解和吸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却不能真正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 

学生不擅提问和学习主动性差是直接影响翻转课堂效果的两大原因。如果每个知识点都课前在家学习,或许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应在内容学习方面使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在课堂上用微课介绍易学易懂的学科知识点,用课文培养其深层理解、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不是机械地训练。对于一些需要不同时间来吸收的掌握要点,则要求课前自学解决。如一些朗读性的内容,可以下载朗读技巧的微课、课文朗读视频,让学生自己在家训练,在课堂上汇报朗读效果。这样,既不耽误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时间,又让基础有待提高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 

篇(4)

在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人,音乐课堂亦是如此。在现代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完成一次次高品质的学习活动。音乐是一门艺术,实践性很强,只有亲身参与、亲自实践,才能获得音乐带来的美的感受、情感的交融和创造的乐趣。被动的学习方式是不可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学生也不可能走进音乐的殿堂。如在《茉莉芬芳》单元的教学中,在课前我为学生布置了一些家庭作业,收集茉莉花的图片、种类、习性、用途和种植的知识。上课前,我先让学生进行交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并在交流茉莉花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体验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喜悦。在教学《茉莉花》歌曲的时候,课前准备的好处就完全显现了出来,学生积极主动,热情高涨,能够主动、认真地听范唱、跟唱,发现错误也能主动纠正。正是因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歌的学习在和谐、充满激情中很快落下了帷幕,融进了学生的心田。

二、注重学习引导,倡导合作学习

随着音乐新课标的实施,中小学音乐教学必须要有所改变,不再以学科知识教学为中心,而是把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作为学生获得某种素质或形成某方面能力的载体和过程,如审美能力、音乐素养、创新实践能力等等。所以,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大力提倡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教学中,我发现音乐学习活动很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特点。在音乐课堂中,经常要教学歌曲,最常见、使用率较高的就是集体歌唱。在集体歌唱中,学生必须讲究协调性和合作性,因为任何一个个体的声音出现不协调的“音符”,出现不准确的音调都会影响到整个班级整体歌唱的效果。在歌曲《龙的传人》的教学中,我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并进行表演。每个小组都能团结协作,用本组设计的节目来表现歌曲;每组分工都很明确,形式上有男女生轮句演唱,有乐器伴奏小组合唱,还有前半段说唱,后半段合唱的形式。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歌曲所表达的华夏游子对伟大祖国母亲的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同时在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中,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探究学习

在深化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开发与运用,重视探究式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研究学习的过程,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思索、不断追求、不断探究。感受与鉴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扩大音乐知识面,锻炼音乐感受能力,培养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欣赏教学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感官去感受音乐,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如《梨园漫步》的单元教学中,我通过网络搜索,找了生、旦、净、丑四种不同角色的表演片段,通过多媒体在班级里播放给学生欣赏,然后问:“同学们,在刚才的四个角色表演中,角色脸部画有脸谱的有哪些?‘生’‘旦’角不画脸谱又是为什么呢?”学生们认真思考,并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最后我再进行提炼总结:“生”“旦”角的化妆是略起衬托作用,略施脂粉装扮达到效果即可,称为“素面”,其特征是有点“千人一面”;“净”“丑”角色的勾脸则是因人而设,讲究特色,是一种性格妆,特征是“千变万化”。通过探究学习,学生们完成了学习任务,还了解了一些课外知识。为了将这些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进一步深化,我接着播放不同流派、形式多样的脸谱给他们欣赏,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色彩在脸谱上的运用:“红”是忠勇的象征,“黑”是刚直的象征,“白”是奸邪的象征等等。最后,我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脸谱,让学生带着“寓褒贬,识善恶”的艺术眼光进行实践。

四、讲究形式多样,多种方式并举

篇(5)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1-0094-04

引言

传统课堂教学在人类发展史上, 对促进知识传播、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它的一些不足。例如,传授给学生的信息量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突破,课堂效率不高等。而云教育环境课堂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以网络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课堂为舞台,两者结合构成新型教学环境。因此,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和日益信息化的社会浪潮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我们是否就应抛弃传统课堂,转战云教育课堂呢?两者在教学模式上有什么区别?在教学效果上又有什么不同?

传统教学课堂

1.传统教学的课堂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说为理论基础,强调教师的权威和中心地位,传统的教育把传授知识作为学校的唯一任务。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支配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学生的大脑则是学习的容器和仓库,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其所能地向这个容器和仓库中灌输知识。图1为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

2.传统教学课堂的优势

传统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不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学生基础知识普遍比较扎实;能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地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知识传授、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结果,能在单位时间内培养更多的学生以提高教学的功用和效果。

教师通过师范院校的专门培训,懂得一定的教育规律,在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经验,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或发生矛盾时,教师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启发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避免了走弯路;再则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生可以“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治学态度、方法、才能、人品、世界观等均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都有着重要作用,这些都是任何先进的教育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3.传统教学课堂的弊端

传统教学课堂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课堂上演的是教师的独角戏,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教师不能完全照顾到课堂中基础和兴趣不尽相同的每位学生,不能使他们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的讲授,被动地学习,对知识死记硬背,且往往因教学缺乏民主和启发诱导而强迫命令,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

传统教学课堂侧重的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极少考虑学生是否具有学习这些知识的意向,也很少顾及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需要,只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学生。由于它侧重的是让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因此缺乏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发散思维以及独立人格的培养,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

云教育环境课堂

1.云教育环境的课堂模式

云教育环境课堂是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以网络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课堂为舞台,两者结合构成新型教学环境。我们将这种新型教学界定为一种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时间和空间不再受限制,学生完全可以在家里学习网上开设的任何课程。图2为云教育环境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世界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知识总量的迅速膨胀,另一方面一个人在现代社会能否适意地生存,关键不是知识量的多少,而是知道如何进行学习和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能够适应社会变化,这就使得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学生短短十几年的学习时间内把人类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学生。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须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能力。云教育环境的课堂教学正是着眼于以下两点:一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本,立足于当前;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未来。

2.云教育环境课堂的优势

爱因斯坦曾指出,应当始终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该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要使学生跟得上科技发展的步伐,除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外,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知识,经过自己努力探索得到的知识,将其理解得深刻,记忆得牢固。还课堂于学生,注重课堂的生命内涵,交给学生一生“带得走”的东西,那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云教育环境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使他们对所汲取的知识、得出的结论和规律不只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应用、适应变化,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独立做出决定以及行动的能力。而自信心和满足感又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又驱使着他们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这就形成了一种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3.云教育环境课堂的不足

有些学科不适合这种教学模式;有些学生不适合这种教学模式;因重视学生独立作业难免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要靠自己探索获取知识,则所学知识费时过多,不经济,不宜于教师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机智、技巧、耐心等要求很高,一般教师很难掌握,若无高水平的教师及时点拨和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容易产生盲目性,失去自觉的主动性、积极性,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两种课堂的教学效果比较

本研究试图探究传统课堂与云教育环境课堂的教学效果的差异,以某高职院校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两个平行班级为模型,班级人数均为40人,男女比例相当,教学内容选择DNS正向服务的搭建,教师相同。教学A班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B班采用云教育环境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编制教学效果测验,采用任务考核的方式考查学习效果,并向学生分发调查问卷。

1.学习效果研究分析

学习效果从以下3个维度评分:①完成时间的快慢,即以20分钟为节点,区别完成时间的质量;②完成内容的准确性,即用nslookup测试是否能实现域名到IP地址的解析;③技能的迁移性,即是否能完成DNS反向服务的搭建。

教学A班,即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班级,能在20分钟内完成任务的人数为22人,精准完成任务的人数为30人,能够实现技能迁移的有11人;教学B班,即采用云教育环境课堂教学的班级,能在20分钟内完成任务的人数为31人,精准完成任务的人数为33人,能够实现技能迁移的人数为26人。图3为两种课堂的学习效果比较图。

云教育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传统环境下难以实现的参与式教学、个性化教学和优秀资源共享,实现了“先学后展,当堂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借助云平台,结合网络学案、班级论坛、多媒体课件等模块,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多样性的多元发展,让课堂教学越来越多彩。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也让课堂的教与学充满情趣,知识呈现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实现了教学的生态课堂,学生乐在其中,学习素养、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2.调查问卷研究分析

云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理论基础不同,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结果,而云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学过程,更关注学生,因此本研究设计了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左下表为传统课堂与云教育课堂的比较问卷。

教学A班,即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班级,认为参与度高的人数为16人,认为课堂气氛活跃的人数为21人,认为师生互动多的人数为24人;教学B班,即采用云教育环境课堂教学的班级,认为参与度高的人数为29人,认为课堂气氛活跃的人数为33人,认为师生互动多的人数为31人。图4为传统课堂与云教育课堂的教学过程比较图。

云教育课堂教学模式顺应了教学改革的潮流,适应了学生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具有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等优越性。

篇(6)

课堂是改革的主阵地,如何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则主要表现在课堂。合适的课堂模式,给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生物合作学习课堂体现三个特点:一是体现变教为学;二是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可操作性强。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构建了“三环、六步、一反思”的合作学习模式。刚开始实施时,问题较多,影响了教学进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作了几方面的改进:一方面,熟悉教学模式,编写好导学案,让学生提早预习,节省堂上时间;第二方面,在备课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教学流程,科学分配、合理使用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三方面是加强学生的培训,让学生清楚知道课堂上的任务和要求,懂得如何配合老师上好课。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模式得到不断深化,既可保证教学进度,又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学习方法如何改变

1. 不要让“自主”变成放任。在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把一节课的问题引出来后,通过“独学、对学、群学”的自主学习,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解决,教师只需重点进行点拨就可以了。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自主性学习的理念在转化成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认为学生自主了,教师似乎就可以退避三舍了。于是课堂上教师变得谨小慎微,话语不多了。他们在课堂上只是做出一种民主的姿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不断听到的是“不懂的知识小组对学解决”、 “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一类鼓励的话语,却难得听到他们分析与讲解的声音。岂不知,这种为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弱化教师指导作用的教学行为,就是把自主学习给“泛化”和“圣化”了。是把自主演变成了一种放任。实际上,强调自主学习的课堂,更需要教师充满睿智的引导,关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找到“导”与“放”的切入点与平衡点,做到“导”“放”有度。

2. 不要让“合作”留于形式。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老师提几个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就是合作学习了。从今天课改实践看来,那是一种片面的错误认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不深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深刻,这样的合作只能流于形式,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指导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做好合作准备。二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三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小组成员在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有的放矢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篇(7)

我校是玉龙县教育局确定的实施“高效课堂”的试点学校,且全县最大的寄宿制初级中学,今年大力推进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把学生推到前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变成他们学习的伙伴。“教室”变“学室”,“讲堂”变成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堂”。“高效课堂”提倡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学情入手,设置环节,生生互动,小组评价,当堂训练,及时矫正。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或者讲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笔者从事初中教学已有三十多年,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1.教师要处理好以下转变

1.1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

1.2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每一名教师都应该真心地走进学生,真情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

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经常向你吐露心思,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为此,笔者认为应注意做到:一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二要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客观地看待全体学生,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

其次,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其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2.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还有,教师还要准备充足的时间在下节课前处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紧盯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首先,课堂语言要充满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扬顿挫,要风趣幽默。这需要教师自己的感情投入,要进入角色,眼睛有神,动作有力。其次,课堂要像相声演员那样设计些“包袱”,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环境下学习。如果仅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听觉、视觉上的疲劳,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效率。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或是抄袭作业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让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同时,尽量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还有,课堂作业要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拖拉的机会;再者,还不能让他们有抄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3.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生生互动式学习,由于经历、知识、生活范围上相近,因此学生更容易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讨论中接受教育。所以,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课堂教学要坚持“三为主”:即: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

4.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导学案”

“导学案”(今年我校使用的是江西金太阳“导学案”)伴随高效课堂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是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案,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是语文教师,我们在听课中经常发现,有些语文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把“导学案”当成测试卷或练习题来讲评,这使得语文课失去了她应有的魅力,教学过程显得过于呆板,以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前提。教师要高度负责,下大功夫,大胆整合教材,突出学科特点,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要求,做好二次备课,精心研究,合理整合。起点适宜,难易适中,重点突出,能够切实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简单化、习题化。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深度和挑战性,具有立体感和新颖感。设计ABC分层,落实因材施教。在使用“导学案”时,一定要正确、合理地运用。对于“导学案”上的基础知识部分、文章作者、写作背景等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查资料处理,生字词以小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组长负责过关,上课时一点带过。课堂上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那些需要探究的问题,有选择、有重点的展示、点评。教师还要适时跟评,及时调控,保质保量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认为“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大致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

4.1展示学习目标,即目标导向。用时3-5分钟,教师要把整合过教学目标展示在主黑板上。学生也要打开导学案,根据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讨论一分钟后制定学习目标,并在黑板上展示。

4.2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学习阶段)小组互助学习,讨论问题,提出新问题,即合作探究,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教生、生帮生、生学生”小组要讨论,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任务驱动)任务要明确且有可实现性。切忌流于没有任务的“放羊式”,用时10分钟。

4.3展示成果及展示问题,用时5分钟,由小组长发言(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讲小组学习成果,把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

4.4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讲解、点评、评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用时不得超过15分钟。

4.5课堂练习,即检测。做题、批卷、解答总用时不超过10分钟,有效整合利用好《导学测评卷》。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好、中、差)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对子“一帮一”、“一促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远跃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4-01

高甲戏、梨园戏、提线木偶、布袋戏、打城戏被誉为泉州地方传统戏曲的“五朵金花”,这些传统地方戏曲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构筑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核心竞争力,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有利土壤。当前,随着泉州“东亚文化之都”、“亚洲艺术节”等活动的成功开展,泉州传统戏曲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更是一时成为热点。

在我市,研究闽南文化的学校有很多,但研究泉州戏曲艺术的比较少,而且都比较单一,有的以“梨园戏”作为校本课程,有的以“打城戏”作为校本课程,有的以“布袋戏”作为校本课程,但也只是作为普及教育,并没有真正地把它作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我校以丰泽区所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举措为契机,在原有的《海丝泉州》校本课程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挖掘泉州地方戏曲艺术的资源效应,开展了《泉州传统戏曲进课堂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课题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是传承,其发展规律是进化。靠传承而进化,在传承中进化。”因此,让广大青少年全身心地沉浸在传统戏曲的优美世界,感受戏曲魅力,体味戏曲韵味,从而钟爱戏曲艺术是我们开展泉州传统戏曲进课堂的重要指导思想。具体做法:

一、编写校本教材《泉州传统戏曲简要读本》,并把它纳入课程教学管理体系

校本课程是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泉州地方传统戏曲文化编进教材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了有力保障,凸现学校文化特色,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此次我们共编写了《泉州传统戏曲简要读本(文字版)(绘本版)》两套校本课程(绘本版供一至三年级使用,文字版供四至六年级使用),并把它纲入课程管理,每周一节课,以行政手段为泉州传统戏曲文化进课堂保驾护航。

二、泉州传统戏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戏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天然的结合优势,完全能够胜任艺术传播和思想教育结合的重任。戏曲中有美育,有历史,有时代风尚,有传统美德,其中的积极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脉相承。从2014年开始至今,我校已经陆续完成了“海丝馆”、“海丝文化墙”等校园文化建设。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加工,制作成专题学习网页或者黑板报手抄报进行展览;在学校广播站开辟戏曲专栏;在学校张贴戏曲表演家及戏曲作家照片;在学校文化艺术长廊制作戏曲展板,使地方传统戏曲艺术在小学校园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校园独特的风景。

三、让课堂成为传统戏曲文化教育的主战线

戏曲是一种集诗、乐、舞、舞台美术、化妆、服装等为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而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两者相结合,省时省力,又高效。因此,我们注重整合课程资源,进行系列综合性学习。音乐课上,学唱选段;体育课上,学习身段;美术课上,描绘脸谱;语文课上,赏析唱词;班队课上,通过开展故事会、演讲、作文赛、手工制作等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戏曲世界,让学生在骨子里折服于戏曲博大精深的魅力。还可以通过写训练日记,阅读整理戏曲资料,写研究小论文,使学生熟悉戏曲,爱上戏曲。

四、请进来,走出去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成立不同戏曲小剧团,学习戏曲表演。学校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力量,邀请梨园剧团、高甲戏剧团、木偶剧团演员进校上课,或者组织学校教师深入艺术学校或艺术团体进行观摩学习。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计划、定活动内容,面对面地指导学生的“童子功”的训练,训练内容可包括戏曲唱腔、身段、化妆、服饰等。

五、主题活动增信心

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如戏曲艺术节、戏曲文化座谈会、戏曲知识的擂台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进而爱上戏曲,沉迷于戏曲,成为戏迷、票友。

篇(9)

一、对话表演,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其实践性的主要表现。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从中加深理解、熟悉运用、牢固掌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模拟表演,创设语境就成了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例如,在学习同学间的互相介绍时,我让一个学生扮演转学的新同学,让其他同学向他表示欢迎、问候并询问一些有关于他的问题。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等让这位学生一一回答。这些简单的表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对话内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对话活动。

二、合理利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激发人的思维,会使学生产生最大限度的联想空间,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英语歌曲,令学生寓教于乐。一般儿童歌曲都有优美动听的旋律,轻松欢快节奏,它们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一些儿歌让学生听、唱,不但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辅助了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圣诞节到来的时候,我们学唱了《Jingle Bells 》,搭配着优美的旋律,几十名学生同唱一首英文歌,将这节课推向了一个。

篇(10)

孔子在他的时代就十分推崇诗歌的教化功能,并将其视为最重要的教育元素。他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认为诗歌中保存了最精粹的思想成果。又说:“温柔敦厚,诗教也。”肯定了诗歌对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在一种极端的意义上,他甚至断言:“不学诗,无以言。”将诗歌的实用功能推向极致。

笔者认为,诗歌首先是一种“储存器”,它是中国文化传统重要的存在方式之一。走进中国古典诗歌,就是走近中国文化的历史,走近它生发的根源,而这无疑是一个民族母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第二,诗歌是一种思维方式。跳跃性的直觉思维当然应该被视作理性思维的重要补充,它将极大地丰富人的感受方式,进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第三,诗歌还是一种情感方式。对这个世界和复杂人性感知的多样性都被各色诗歌题材和体裁风格化了。因而我们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热爱读诗的人往往能在情感教育上受益良多。

综上,诗歌教学不但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教育模式,而且它对学生能产生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回归诗教传统,将诗歌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重要环节是一件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事情。

那么我们面对的学生现实又是什么呢?

首先,由于时间的久远,中国诗,尤其是古典诗歌几乎必然地与学生存在接受的“壁垒”。

第二,这一代学生成长于一个感官高度发达的时代,他们常常乐于追求色彩明亮的东西,这种表层化的接受模式有时代的共性,不是我们仅凭激情能够改变的。

所以,对于我们而言,一方面应该坚信中国传统诗教中的正面性,同时又要与学生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寻求一条具有现实可行性的诗歌教育之路。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谈谈在这条路上的求索:

一、营造氛围,提高品位

中国是诗歌古国,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中国又是诗歌古国,诗教是中华教育之魂宝。如果说,把诗歌比作中华文化的皇冠,那么,诗教则是这皇冠顶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一文化瑰宝,创新我们的语文教学。

好的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教室四周张贴古诗字画,营造诗意课堂。

养成读诗的习惯。每日一诗。每天在白板右方由同学抄出一首古诗,并带大家读,解释给大家听,还要负责考核评价登记,这样积少成多,班级定期召开古诗吟诵会,其中包括古诗诵读、古诗游戏、古诗歌唱、古诗评析等,学生乐在其中,养成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不知不觉提高了自身的品位,也就是文化层次,成了一个个很有涵养的学生。

二、开拓创新,唱响课堂

《辞海》对诗歌的定义: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现代汉语词典对诗歌定义的诠释: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现代诗歌可以没有严格的韵律,但必须有鲜明的节奏。郭沫若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所以,诗歌适于诵读,通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语气的间歇停顿上表现所蕴含的情感。

尽管现代诗歌脱离了最初的音乐,但不能掩盖诗歌合乐而起的内质。事实上,许多音乐人并不放弃这方面的努力,他们给诗谱曲,有的已成为众人传唱的经典。台湾音乐界被评论为“情感叙述的音乐大师”的梁弘志将苏轼的《水调歌头》配曲,经王菲空灵妙曼的演唱,悠然而绵远,敲打着我们已经浮躁的心灵……这样的范例还有很多,笔者进行了搜集,与古诗词有关的歌曲有:

1.歌曲名称:《人面桃花》

相关古诗词: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歌曲名称:《虞美人》

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虞美人》

3.歌曲名称:《人约黄昏后》

相关古诗词:宋·朱淑真《生查子》

4.歌曲名称:《但愿人长久》

相关古诗词:宋·苏轼《水调歌头》

5.歌曲名称:《月满西楼》

相关古诗词:宋·李清照《一剪梅》

6.歌曲名称:《满江红》

相关古诗词:宋·岳飞《满江红》

7.歌曲名称:《别亦难》

相关古诗词:唐·李商隐《无题》

8.歌曲名称:相看泪眼

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

其中有的是原诗词,如:《但愿人长久》、《月满西楼》;有的稍作改编,取其意境,如:《涛声依旧》。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每周一歌,既教会了诗词,又让学生感受了诗歌最初的律动。古典现代融合,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品味。当歌声在教室飘扬,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三、借得佳句,写就华章

引用诗句入文,可以使文章顿添华采。当学生心中积淀了大量诗词的养分,要将它适时地内化为文喷薄而出。诗歌入文,分三步进行训练:

1.引用诗句排比句训练

如:“

”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的色彩,瑰丽、灿烂;“

”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的形象,清新、明丽;“

”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的性格,自由、灵动。

转动历史的三棱镜,我看到“

”的悲壮,“

”的悠然;我听到“

”的忧愁叹息,“

”的乐观自信。

儿时,爸妈在田间劳作,我与奶奶相随饷田去,总希望夜幕的降临,我和全家人一起坐在院中,一起“

”,一起“

”。

渐渐地步入学堂,我不再局限于自然的满足,而是悄悄走进文人的心灵。我追寻杜甫“

”的雄心壮志;我渴望“

”的洒脱悠闲;我寻觅“

”的真挚友谊。

类似于这样的句式训练,每堂课前进行一例,先是教师出好题目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像做“脑力操”一样填空。一段时间后可让学生自己出题成句,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出口成章。

2.诗句加事例叙述训练

以一句诗引出对某一诗人事例的叙述。例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仙”李白虽做过官,但是不得皇帝的重用,终于因宦官高力士和杨贵妃等人的谗毁,被迫离开了长安。他的政治生涯十分坎坷,使他无法在政治上大展拳脚。这一点固然可惜,但政治上的一再挫折、生活上的长期颠沛,磨练了李白的思想,也开拓了李白创作诗歌的广阔天地。既添诗味,又作为论据,使文章更有力度,一举两得。

3.诗人纵向研究

以某一诗人的几句诗为纲,探究诗人的精神内核。如:以李清照诗句为纲,写成《易安,水边的女子》、《走近易安》等。

4.杂揉,取其诗歌内核

篇(11)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教材是教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知识,或者说是在传统的教育熏陶中成长的。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熟悉了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习惯了自己教学的方法,甚至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不用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多的设计,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单一,几十年来都是凭着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只粉笔 ,就可以轻松地上完自己的课。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容量的增大,知识的不断更新,向传统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