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职校毕业个人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4 15:10:0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职校毕业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职校毕业个人总结

篇(1)

1、没有学生提前辞工,全部学生都坚持到了最后

2、全体学生基本都能按要求做到23:00之前回到宿舍

3、寒冷的天气中没有热水冲凉都能坚持

4、这一个多月之中,多数学生能够坚持不回家

5、学生对于上夜班没有什么怨言

二、不足之处:

1、中介传达的用工信息与厂方实际要求存在误差,为安抚学生安心实习增加工作难度

2、学生普遍表现一定的娇气,不够吃苦耐劳,对于加班埋怨较多

3、实习过程中学生请假、旷工现象出现不少,特别是女生的旷工较多(由于加班太多,休息时间太少,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都不能保证,所以她们就旷工休息)

4、多数学生个人生活费花销计划不周,向老师借钱现象普遍

5、天气寒冷,学生生病感冒现象较多

三、经验和心得:

1、实习最好是学校与工厂直接联系,传递信息更准确,沟通更通畅。

2、学生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那么实习过程之中的问题也会更少。

3、实习活动之前,学校最好能派老师实地考察一下工厂的具体情况及用工要求

4、实习工厂最好有相当的规模,厂区内的各种生活设施完善,住宿及管理规范

5、实习最好实行整班编制集中实习,班主任随同管理

6、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充分做好如下方面:

1)充分思想动员,让学生带着吃苦的心走入工厂

2)充分思想动员,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工厂的行为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

3)制定并学习《实习纪律要求》,例如不能迟到、旷工,有关请假手续,每天晚上回宿舍的时间要求,指定宿舍舍长负责本宿舍的卫生及纪律管理、学生个人行为规范要求等

4)制定实习奖惩方案(迟到和旷工可罚款,全勤和优秀可奖励)

5)学生签署实习承诺保证书

6)充分开展实习安全教育(工作、财物、人身)

7)充分思想动员,让学生明确自己实习的目标

8)登记全体实习学生的电话号码(个人、父母、家庭)及QQ号

9)事先对学生详细、准确地说明实习工厂的工作、生活、工资等情况

7、驻厂管理老师最好是班主任,并且男女老师都有,方便对男生和女生的宿舍进行管理

8、驻厂管理老师每天至少进车间巡视学生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

9、驻厂管理老师每天晚上在学生该就寝时间巡视宿舍,清查缺席情况

10、实习之初,驻厂管理老师巡查工厂四周环境,了解学生未来可能去的地方,以及四周的治安安全情况等

11、学校领导抽空视察实习学生,可以为学生实习鼓劲加油。

四、个人思考

1、职校学生的实习是该学生自愿申请还是强制要求全部必须参加?

我觉得作为职校的学生都应该参加实习,毕竟职校培养的就是未来生产一线的工人。顽劣的学生需要工厂劳动的磨练,消除他们不学无术的霸气,家庭条件十分优越的学生,更需要通过实习消除他们身上的“娇气”,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九江职校就是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实习,并且规定每学期实习一个月,这样他们就很容易做到按班为单位整班实习。当然他们这么做之前必然需要做通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

2、职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是生命,对于我们职校来说,什么是生命?或许目前生源是学校生死存亡的关键,但是生源该如何逐步扩大?

第一,学校需要宣传,让更多想读职校的学生知道有我职校这所学校。

第二,打造学校的品牌,吸引学生来我校就读。

第三,严把毕业学生的质量关,不让不合格的“产品”在校外败坏学校的名声。

所以我觉得我们职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是培养成“合格”的中职毕业生。他首先是一名合格的劳动者,然后才是合格的专业毕业生。学校应该严把产品质量关,不让不合格的“产品”轻易出厂。例如,考察不合格的学生可否不发毕业证,而是仅仅只发结业证?或者学业不合格的学生毕业后再回校补考,补考合格再发给他毕业证?

3、学生实习过程中随意迟到、请假、旷工,极大影响学校声誉,学校有什么应对措施?

让学生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

1)现金罚款。学校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以上现象进行现金处罚,(工厂扣工资是工厂的事情)迟到1小时内罚款5元,迟到1-2小时及以上罚款10元,超过2小时的迟到以旷工计算。一天之内旷工20元/次。用这些违纪罚款来奖励守纪的优秀实习学生。

2)取消该生以后参加学校组织实习的资格。在一个月的实习之中,迟到5次、请假6次、旷工3次(或旷工超过3天),只要达到以上三种情况之中任何一种的违纪者,取消该生参加以后学校组织的集中实习,全班实习时,该生的实习由自己家长自行安排,未达到实习规定时间量,不予以毕业。

4、学生读中职三年之中的实习时间该怎么安排?

1)第2学期每班安排5人见习,时间为2个星期。5人见习完之后再安排另外5人接替见习,让见习岗位继续保持使用。

篇(2)

(1)个体意识强,集体意识弱:随着社会的发展,职校生们的自尊自强意识强化,注重自我,崇尚自我,追求自我。在主体意识强化的同时,一些职校生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和集体的得失,造成集体观念淡薄,利己思想和行为盛行。

(2)参与意识弱,协调意识弱:由于主体意识的增强,激发了职校生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实现。但对实际中遇到的麻烦和矛盾,他们往往难以寻找到症结所在,对待问题难以适从,难以协调。

(3)享乐意识强,忧患意识弱:在学校里讲虚荣,摆阔头,把高档消费作为一种派头,这些行为在校园里并不少见。他们全然不顾父母的承受能力,整天生孩子洒脱与浪漫中,缺乏面对现实,正视现实的勇气。

(4)时代意识强,责任意识弱:作为新世纪的职校生,生活在经济高度发达,社会高度开放,竞争异常激烈的21世纪,充分认识到了时代的特点和对个人的要求,有强烈的使命感,但他们不明白这样的时代赋予自己怎样的责任,以及怎样去履行责任。

二、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新挑战

(1)职校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在职校的任务不再是培养安处象牙塔的职校生,而是培养大批能勇敢面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面对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一些职校生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扰(许多职校生存在心理疾病)。

(2)扩大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难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由于职校的扩招使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一些学生悲观地认为“毕业即失业”,因此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会成为学生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的诱因,给学生管理工作增加的难度。

(3)后勤社会化改革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推进职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后,打破了原来教学,科研,生活服务有学校全包的自我封闭模式,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后勤职工与学生的关系,后勤人员由管理者变为经营者的身份变化,使得后勤人员的谋利意识增强,与人意识减弱,导致各种不文明的现象发生,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新形势下加强职校生管理的应对策略

1.加深对学生的本质认识

职校学生管理,无论是计划和任务的确定,还是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源于对学生的认识和把握,源于对学生发展中各种矛盾的深刻洞察。就职校学生管理而言,学生对自身所处管理环境的感受,对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对学习、恋爱、人际关系、就业等个人发展需要得以满足的程度,都是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离开了对这些因素的认识、洞察和把握,职校学生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只有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重视个人需要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把它们看作是运动的、变化的,职校学生管理才能有的放矢,提高管理效率,收到预期的效果。

2.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环境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校园文化环境,是指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条件。校园文化环境包括校园的物质环境和校园的精神环境两部分。人的发展及才能的养成,是遗传、教育、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不仅受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在不断的改变环境。这个环境又进一步的影响他人和自己。就学校而言,这种对人的发展以及才能的养成产生影响的环境,就是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对学校的教育工作及师生员工的生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开展丰富多样、多元化的学生集体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充分的发挥。

3.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人性化的学生管理模式,其中最基本的有两条:

一是确保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利。二是要对所有学生负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应有的服务。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在管理工作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和维护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就要保证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学生的潜力和发展的潜质得到充分的挖掘。积极实践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等,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改进学生工作,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更大空间的需要,也是我们这些年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实际上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一种民主的、开放的、人性化的管理,它更加有利于实现学生成才的目标。

篇(3)

一、县级职校教师专业素质现状

县级的职校老师很多都是从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这些老师虽说理论知识很多,实践能力和教学要求的培养的职业综合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说县级职校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去选派一些教师进行培训、进修、考察等等,但由于老师个人爱好、年龄差别、学科界限以及能力大小等等因素有所不同,而造成的个性相对的差异,专业培训时如果不能做到持续的更新,培训的系统和合理性就很难保证,致使老师启迪和提升不了教育教学的经验、改进和丰富不了实践技能、更新和拓宽不了专业的基础知识,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不了。

二、提高县级职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对策

刚毕业的老师因为他们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系统扎实,专业的知识理解的不深入不透彻,没有社会经验,知识面比较窄,实践能力又不足,学校可以将这些老师有计划的进行分批分期的学习培训;对于从企业聘用的和非师范毕业的老师,应该选择本校的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其进行教育教学的培训;选择一些较年轻的、已经工作一段时间的老师,教中老教师学习计算机和外语,并和中老教师探讨现代化的教学能力和手段,这样较年轻的老师得到了经验,中老教师得到了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两者相处的更加融洽。老师自身要能够加强岗位自学的能力,可以从图书馆、资料室查阅学习学科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知识,还可以去相应的BBS和QQ群和同行进行交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职校的老师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较好的专业精神,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所以学校需要完成整体的规划,长期跟踪,在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建立良好的竞争的机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将职校老师的、资格认定制、聘任制以及考核的评价体系完善;能够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让更多的能人发挥出作用,奖励成绩比较突出的骨干教师,并且能够积极的构建激励机制,以便能够对骨干老师的成长进行构建;将平均主义打破,积极实施结构工资制;能够为广大职校老师搭建表现的平台,比如创新大赛、技能大赛、基本功竞赛等等;学校能构建终身化、个性化以及专业化的培训体系,让每个老师都能自己主动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够建立并完善继续教育的制度,能够出台相对应的措施以便能够将老师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让老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课题研究,由执行者变为实践和研究相结合的人才,能够解决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能够克服掉职业怠倦,从根本上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具体如下:职校要建立竞争的制度,能够半年一考核,奖励表现好的老师,惩罚低劣的老师。对有一定的知名度、在专业上有所贡献的老师,在政治和待遇上给予奖励;对于具有专业特长的老师,不要只重视他的资历和学历,而要根据品德和能力绩效的考核,确实这位老师有成绩和水平,可以在校内为其增资晋职,可以再福利和住房方面给予优待;而对不思进取又业务水平低的老师,除了在管理上给予其压力还有降职,并且把他的进修提高目标和期限,如果说再达不到,则可以解聘。学校在考核时要认真的对待,做到恰如其分和实事求是。职校的领导要有专业老师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很重要的观念,想要对职校的办学能力增强就要把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重点环节,要与争取经费、挂横联和招生宣传等放在同等地位,并安排得利人手去负责去落实这项项目,要落实短缺的专业教师的聘用和用后的监督及考核、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奖励和惩罚的兑现、老师进修规划的实施与制定、专业的调整和改造、对人才需求的预测。这项工作要形成真正的制度,能够长期的坚持,不断的完善。县级的职校是没有铁饭碗的,所以说老师要有危机感,要知道学校招不够学生,老师也就没了用武之地,便有一批老师被辞退,学校没有了社会地位,长期下去,学校会倒闭,所以说老师要能够主动的调整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结构,能够主动的去适应社会。总结:目前各地正在积极的对素质教育进行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涉及到教育很多的方面,但老师是关键。只有老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开展素质教育才有了保障。为了使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职校要积极安排老师进修、完善奖惩制度、建立竞争制度等。在未来,学生的素质会得到提升会,职教老师的地位将会更加的凸显,薪水和福利将会更加的高,质量较优良、结构较合理、数量较充足的老师将会更多,竞争将会更大,因此县级职校的老师专业素质将会更高。

本文作者:陶祖贺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职业技术学校

篇(4)

答:2011年―2014年,省职教学会就业与创业工作委员会组织了4次全省职业学校创业大赛,但比赛项目单一,就是商业计划书比赛,规模小,影响不大。2015年全省职业学校创业能力大赛是经省教育厅同意并发文,由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省职教学会就业与创业工作委员会协办,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承办。本次大赛在内容、形式上全面创新,包括中、高职组学生分别参加的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毕业生优秀创业成果评选和教师参加的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竞赛。除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竞赛外,其他三个项目个人或团体均可参加。今年大赛组织化程度更高、覆盖面更广,通过校级初赛、市级复赛、省级决赛三级组织形式,全面动员、层层选拔。初步打算以后每两年举办一届全省职业学校创业能力大赛,总结、展示我省各地各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成果,加大宣传,广泛发动全省职业学校进一步深化创业教育,全面推进职校生创业实践。

问: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今年初全国两会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式写入2015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引擎的高度。举办创业大赛、深化创业教育,是江苏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新形势、响应国家号召的积极举措。可否具体谈谈相关情况?

答:可以这么理解,包括创业教育在内的“三创”(创业、创新、创优)教育在江苏职业学校已开展多年,在全国职业教育界形成了品牌。江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祥地,也是创业创新创优的热土。早在20多年前,在时任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稽裘先生的领导和倡议下,江苏职业教育在全国率先开始了创业教育的积极探索。1998年,经教育部同意,江苏把“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40学时)纳入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2000年,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创业教育工作推进会,时任副省长王珉到会讲话。2006年,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教育创业行动工程的意见》,将职业学校创业教育以知识为主进一步向以实践为主转化推进。泰州市教育局、常州市教育局先后与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合作,引进美国NFTE创业教育课程,行政推动,全面部署,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7年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专门成立了就业与创业工作委员会,此后与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联合,每年在全省开展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定期举办职业学校商业计划书比赛,召开创业教育工作研讨会(现场会),征集职业学校创业典型等。2008年至2015年,江苏职业教育共培养创业教育师资816人次。其中获得美国创业指导基金会和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共同颁发的高级创业认证教师资格证书(高级CET)6人、获得创业认证教师资格证书(CET)204人、获得实习创业认证教师资格证书(实习CET)502人。2008年、2010年、2012年我省先后有泰州机电高职校的纪建伟同学、常州卫生高职校的董坪鑫同学、淮安生物工程高职校的刘婷同学荣获全球创业精神大奖并到美国参加颁奖典礼。根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创业课程班级1080个,参与学生42747人。

问:据了解,这几年江苏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都稳定在95%以上,有的学校、有些专业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预订一空。在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还不错的情况下,为什么要面向所有职业学校、职校生开展创业教育?目前高等院校也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中职学生有没有自主创业的必要呢?

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50-02

一、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1.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同志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指出,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美丽中国。然而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要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现阶段的当务之急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就是就(创)业。而作为全国千千万万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他们从职校毕业时年龄偏小、学历低、技能单一,能否帮助职校生及时就、创业,使他们有事做、有活干,培养职校生乐业、敬业心态,使他们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这对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实现职校生心中的中国梦,显得尤为重要。

2.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持续发展。当今社会,创新和创业精神是时代的主流,创业教育在职业学校正如火如荼展开,对于广大职校生来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业理念、创新精神、适应社会的能力与良好的工作态度等,无论他们今后踏入社会是创业还是就业,这些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选择就业,也有必要了解一些创业的必备素质,了解企业的基本运作规律,更好地适应企业中的角色,从而做好本职工作,并有所创新,这也是企业所欢迎的,因此,创业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3.创业教育在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它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创业观,培养学生自信、有毅力、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能力倾向,从而确立其职业方向,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己的良好心理素质及完善的人格等,这也是我们职业教育的目的。

二、职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体会

1.职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对职校生进行创业(新)意识的培养。我校现有的创业教育教材是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编的《如何成功创办一个小企业》,该教材大而全,从创业者需具备的条件、商业机会的识别,到市场调研、营销、谈判、商品成本、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投资回报率,等等,知识点众多,而一般学校开设该课程仅安排一学期,且每周一次课(2节)。此外,还要除掉学校安排给各班的实习周,因此,一学期实际教学时间并不多,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感悟,从而对创业实践感兴趣,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我在讲课实践中体会到,激发培养学生的创业(新)精神、创业理念比灌输具体的创业知识来得重要,知识可以慢慢学,而理念则是行为的先导。在课堂上,我通过讲授、视频播放、讨论等,介绍马云、马化腾等学生熟悉的名人成功创业的艰辛历程,让学生看后有触动、有感悟。有学生发言道:“现代社会机会多多,只要不畏艰辛,敢想敢做,就有可能成功”。其还表示今后自己也一定会创业。在教学中,我始终把创业(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到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并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总之,创业(新)教育是种下一粒种子,从意识、思维中埋下一粒种子,等待在合适的环境中发芽、成长。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创业教育课堂的主体。创业是一种创造,只有靠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才能学会。因此,在创业课教学中,也要突出一个“练”字,所谓“练”,就是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环节中去,因此在开学的第一次课上,我让各班分组,5~6人组成一个团队,小组成员轮流做组长,每次课各组都需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项目。例如,我讲到商业机会的识别时,要求同学们按小组分工合作,用“SWOT分析法”分析商业机会,并给小王在决策和经营上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学生用一张大白纸,把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通过彩色笔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出来,并把它张贴到黑板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演绎本小组的SWOT分析结果及建议,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合作成果进行点评、打分,时间为2节课。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打分将直接与每个人的总评成绩挂钩,要求一宣布,同学们群情高涨、跃跃欲试,大家纷纷在自己的组内献计献策,经过头脑风暴,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形成各小组的讨论结果,然后大家分工协作,有的负责画画,有的负责抄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张充满小组全体成员智慧结晶的SWOT分析结果及建议便呈现出来了。按要求,每个小组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手写报”张贴到黑板上,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讲解他们的讨论思路及解决问题的建议,最后教师进行鼓励性点评,先肯定各小组的闪光点,后指出不足之处,再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也可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互评,最后给每个小组打出一个鼓励性的分数。这种参与式的互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每一次的创业教育课中,做一个自主、合作、分享、探究者,而教师则为他们创设一个学习环境,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助者。而学生在每一次“练”的过程中,开启了创新思维;在参与讨论中,获得了分享和交流,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能力,增进了自信。此外,在教学方法上,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充满新鲜感,我会根据不同的内容,施以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讨论、头脑风暴、游戏、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模拟公司、融资实践、创业计划书比赛,等等,让学生获得多种体验与感悟,使他们在创业(新)理念上得以成长与发展。以上种种收获,对我们职校生来说,无论今后是创业还是就业,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3.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相结合,让创业教育更具实效性。具体做法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借助学校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开展创业教育。例如,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由学工处牵头,在校内成立光彩创业园,由对创业有兴趣、有想法、有项目的同学组成创业团队,进驻园区,学校给予资金、场地、政策上的支持,这样一来,调动了一批跃跃欲试的同学的积极性,他们很快申请注册了校内创业项目,例如A视觉工作室、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学生格子铺、爱美饰品店、手绘T恤店、常州市三楚单车俱乐部等,我们教师则会关注他们的经营状况,为他们提供一些指导服务。另外,每学期学工处会定期组织小商品集市活动,到时各班创业爱好者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亮出各自的小商品,涵盖了学生吃喝玩乐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同学们学完市场营销、成本的基础上,正好遇上学校的小商品集市活动,我要求相关班级参加当期的水果现场销售活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汇总现场销售活动的得失,结果有的班级盈利了不少钱,有的班级则亏损了,连本都没保住。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失,盈利的班级认为他们的水果新鲜、价格公道、促销到位(买三送一)等;亏损的班级也总结出了失败的原因:定价不合理、缺少促销手段、水果品种单一、摊位位置有点偏僻等。就这样,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我们的学生从中感悟出许多东西,也为他们以后创业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4.借助校内外资源进行创业教育,拓展学生的视野。在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学校邀请我校历届毕业生中的成功创业者回校与在校生分享他们成功创业的心路历程,并指导我们的创业实践工作。此外,我们创业教师抽时间带领学生去上海、苏州等城市的科技馆、展览馆、校友企业参观、访问、座谈,所有这些举措,都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了解社会产业现状与前景的基础上,了解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使他们养成初步的创(就)业意识和职业向往,树立服务社会的职业理想,为今后构建美丽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5.发挥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助力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得力于校领导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我校2007年就开始在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由开始的选修课发展到全校各年级的必修课,经过长期以来课堂内外的创业教育实践的浸润,目前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大批学生创业弄潮儿。我校2010届毕业生贲智慧参加北京光华创业大赛活动获奖,毕业后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创业者,还有更多的同学目前正行走在创业的路上。

6.创业教育结合其他教育资源,形成合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我校除了开设创业教育课外,还在全校学生中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加上学生在校学到的扎实的专业技能,以此形成合力,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我校构建了“立足苏南、辐射苏中、遍布全省、走向全国”的学生就业网络,近几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并且普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参考文献:

篇(6)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学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基础。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大,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是特别理想。部分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情感上备受打击。这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个人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是当前职业院校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仍略有下降,仍有部分毕业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在家待业。为了了解该部分学生未能就业的原因,笔者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总结了当前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

社会的发展使更多的学生获得了上学的机会,高校也在不断地扩大规模,这导致每年高校的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无形之中给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极大增加了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不同学科的就业情况存在巨大差异

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技工学校的理工科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土建专业、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率更高;而文科专业和农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却并不是很理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地变化。2012年,我国中职毕业生中农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居于首位。

3.大部分职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90%以上的职校毕业生进入了企业,而只有不足10%的学生进入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工作。

总之,新形势下,我国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技工学校以及学生本人等都必须积极地采取措施,改变这种不利的情况。

二、技工学校中职业指导师的定位

为了帮助技工学校毕业生在未来找到合适的工作,各个技工学校都要聘请职业指导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另外,职业指导师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准确定位,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目前来说,职业指导师必须发挥如下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理想

由于技工学校毕业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职业指导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理想。

(1)职业指导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职业观念的重要性。

(2)在日常的指导过程中,职业指导师可以通过一些事例来激发和鼓励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未来的职业选择过程中,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

2.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

很多职校毕业生虽然成功找到了工作,但却与自己的愿望相差很大。为了进一步激发中职毕业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职业指导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不仅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职业指导师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了解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创业规划,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推进学生的创业活动顺利进行。

3.做好学校和企业沟通的桥梁

(1)职业指导师必须充分了解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通过充分的调研弄清楚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有哪些。

(2)职业指导师必须将自己所分析的结果及时传达给学校领导和教师,让他们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职业素质,以便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由此可见,做好学校和企业沟通的桥梁是职业指导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4.善于挖掘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潜能

部分职校毕业生没找到工作,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没有对自己未来的就业进行准确定位。这就需要职业指导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做出合理的评价,找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一定要按照职业指导师的相关建议,不断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找到理想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小结

职业指导师对事物的态度、认识程度等对学生就业观念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职业指导师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准确定位,帮助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找到才干匹配的工作,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目前,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无可代替,调查表明,截至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正以平均每年超过50万人的速度快速发展,而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其中,高职学生招生数占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的比例由1998年的39.8%提高到2005年的53.1%,年均递增1.9个百分点。另外,每年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职业岗位的增加额度,这就使高职院校职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据有关高职校的麦可思年度报告相关数据表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职业定位不合理,职业选择有误区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职业期望过于理想;自我评价过高;他们只想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很难适应相对较艰苦的环境等等,以上诸多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择业、职业发展和就业,同时也显示出了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现存的一些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一)不够重视,尚未建立有效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

部分高职院校对不够重视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职业指导工作体系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提高。虽然有的学校有专门设立职业指导机构或部门,有专门的职业指导师从事职业指导和咨询工作,然而最终会因为重视的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未建贯穿全程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

(二)工作方法缺乏创新,职业指导工作的形式和内容遵循传统

有些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工作形式单一、采用传统方法,缺乏与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进行职业方面的积极主动有效沟通;在职业指导的内容方面也只注重理论的讲授,不联系实践,同时针对学生个体的专门指导和服务水平有限,没有相关的职业匹配量表测试及数据说明,实效性比较差。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只是通过举办职业指导讲座等传统的方法进行职业指导,缺乏创新精神。

(三)职业指导工作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

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有职业指导教师,但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却未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整体专业水平不高。职业指导工作要求职业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但实际上很多教师知识结构有限、能力水平较低、专业素质没达到要求而导致无法有效地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有效地职业指导。

二、做好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职业前瞻性教育

做好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需要构建一个关于职业的教育体系对学生每个阶段进行评估,及时修正学生的不合理职业期待。比如,高职校一年级的新生入学教育、专业认知、二年级的职业认知教育和三年级的职业指导等都会对学生的职业期待或职业规划起重要影响。

(二)提高在校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

学校从毕业生从事的相关职业、行业特点入手,深入了解职业及岗位需求,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此外,进一步提高师生交流程度,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在校生对所学专业的有效性评价。

(三)创新职业指导工作的形式和内容

在传统的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创新职业指导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关键。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职业指导师要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帮助咨询者理性分析职业发展形势,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职业问题。其次,要上好职业指导的课程。职业指导师要根据市场变化需求,随时完善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职业需要。第三,要定期开展与职业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发挥多种宣传媒介的作用,如校园网站、电视广播、宣传栏等,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教育,提高其职业能力水平。第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可以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和职业资格培训增加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模拟招聘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现场面试应变能力和面试技巧,还可以组织技能竞赛等活动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等。第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职业指导部门要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合作,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与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时展要求职业指导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向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这是做好高职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第一,加大职业指导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打造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的学生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第二,提高职业指导师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学校要加大对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与专业培训,注重实践总结使职业指导教师及时掌握职业知识,了解相关职业政策,紧跟职业发展形势,有效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倡导“精细化”服务理念,构建全方位服务格局

职业指导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以“提高职业满意度和就业率”为工作目标,树立“精细化”服务意识,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关注求职者个人职业的发展,针对个人的职业兴趣和能力测试采用专业的量表进行测试匹配,为对职业生涯发展有困惑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在了解学生的特性和职业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比较分析,以便选择一种适合其个人特点又有可能得到并能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职业。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学生更加明确的找准发展方向,提高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职业兴趣。

在职业指导工作中我们更要强调跟踪服务和过程服务以此建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落实教职工全员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全面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坚持教育教学为就业质量服务,全方位提升毕业生职业能力;实现就业教育为职业发展服务,全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就业指导。通过职业指导师开展一系列专业、规范的职业指导工作,深入了解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并及时、专业地为求职者制定合适的、个性化的就业方案,帮助他们积极、有效地就业,这正是“精细化”就业服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恰好体现了“精细化”就业指导服务中以人为本的基本工作理念。

职业指导是一个各环节紧密联系的整体系统,职业指导要不断的适应新的变化,使职业指导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对高职校学生做到思想上及时开导、理论上耐心指导、经验上细心传授、方向上准确引导的全方位职业指导服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达到职业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作者单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肖俊勇. 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J],警官教育论坛,2013年第00期;

篇(8)

1 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树立学习与生活的自信

来职校的学生大多是被大学淘汰,长期不被老师和同学重视,不被家长赞誉的孩子。这些孩子对生活没有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有很多学生没有生活目标,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甚至有很多同学来到职校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愿,他们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就业前景、自己在从事这些行业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精神以及相应的技能,这就造成了很多孩子对专业没兴趣、没信心,依旧漫无目标的活着。看到这些,我真是痛心疾首,我们培养的是有血有肉的人啊!必须让他们振作起来,唯一的办法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1.1 培养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自信心。别看这些孩子长得比你高,表面上很坚强,实际上他们很脆弱的,需要尊重与赏识。一句简单的表扬就可以让他心潮澎湃;一个赞许的眼神可以让他们兴奋一个上午。他们很在意你对他的看法,在意你的评价。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多鼓励,少批评,注意自己的批评方式。多鼓励他们参加各类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充分张扬自己,感受成功的快乐。真心的去欣赏他们,放手让他们帮你做事,教给他们方法,他们会做得比你认真、比你出色。日积月累,在这样的点滴小事中,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

1.2 培养他们对所学专业的信心。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的专业、就业前景以及工资待遇,还要了解想要学好这个专业,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佼佼者,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告诉他们这个专业学好了,一定不比普通专业的本科生差,这是一条捷径,想要打开财富的大门并不难,只要你肯努力就行。还要帮他们制定了近期学习计划,一年工作目标、三年工作目标,五年目标,十年目标以及整个班级目标。在你为他们制定目标的那一刻,你会看到雀跃眼神、焦急若渴心,似乎在那一刻,他们看到了高楼拔地而起,看到了自己锦绣的未来。学生们有了目标,有了信心,自然会为之奋斗,这样的班级带起来既有朝气又有活力,学生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憧憬在其中、成长在其中。

2 与家长沟通要慎重、要讲究方法

就职校而言,家长与老师见面的机会很少、而电话沟通是家长直接了解老师的途径,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在通话中,我们的语态直接影响家长对我们的评价和沟通的效果,家长很少主动打电话问孩子的情况,大多时候是学生出现了问题,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刚上班的时候,自己年轻,学生这边犯错了,我那边拿起电话就给家长打。因为当时生气,口气不好,说话也不讲究方法,家长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不会舒服。现在想想冲动是魔鬼、做事须三思呀。咱培养学生,说大了是为了国家、学校,实际上都是为了家长和学生,咱为人家操碎了心、磨破了嘴,家长不满意,那我们做的就太没意义了。现在,我的习惯做法是:遇事后,坐下冷静几分钟再打(包括我们日常处理学生时),打电话时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和语气,因为在冷静几分钟后,我们处理事情的态度更客观、方法会更正确,所说出的话做出的判断会更加准确。打电话前要想好自己说什么、怎么说、说的目的,我通常是先说孩子的表现、性格、进步情况,先让家长感到你对他孩子的关心、关注、甚至是喜欢,然后再说他犯的错误,作为老师我认为他错在哪了,对于这种错误我的改正意见,以此博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如果不是非常紧急的,可以采取发短信的形式,发信息时我们的思维会更缜密一些,也可以避免家长接电话不便,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才会收到预想的效果。

3 班干部一定要选好

我认为带新班时一定不能着急选班干部,要全面发展、细心观察、重点选拔。一旦心里有个候选人后,还要考虑在这个人身边放什么样的人,让他们在工作上能够团结起来、在性格上还能相互制约。如果一旦选错了,也不要中途换将。我通常的做法是让他在原来的位置,找一个更好的同学做他的副手,名义上是协助他工作,减轻他的工作负担,实际上是接替他的工作,时间久了,学生们自动靠近有能力的班级干部,自然他就是一个虚衔。这样做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影响班级工作。

4 教学生做人做事

我的做法是讲名言、讲句子,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例如:在黑板写上“百善孝为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总结:一个人、如果养你18年的人都教不下你、那么没人教你、所有的人都可能背叛你、唯有你的父母永远爱你。引申到尊敬师长,记住父母的生日、爱的本质是爱自己、厚积薄发。

开好班会,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们充分张扬个性,让他们自行组织,多给他们提供上台说话、表演的机会。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小问题利用班会时间,让他思考、讨论、总结,树立正确的班风,好人好事大肆表扬,学生犯错一定要让他知道错在哪了,让他们心服口服。

5 让矛盾解决在萌芽中

在全班学生面前少说话,学会与学生单独沟通,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你。同时会有意无意发现本班学生之间、甚至是与外班学生之间的关系甚至矛盾,一旦发现矛盾、及时疏导,让矛盾解决在萌芽中。

6 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

到职校来学习,家长最关注的是就业问题。其他做的再好不如学生的就业好。班主任一定要在就业上下功夫,日常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要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已就业学生的联系,努力为学生开拓就业渠道,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应自己的岗位。

7 细心做好以下事项,事半功倍

篇(9)

近年来,南京市各职业学校相继开展了多项针对性的就业调查,随着调查主题不断增多,调查范围逐步扩大,调查内容更加丰富,调查操作更加娴熟,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就业调查对改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就业调查的设计、实施及总结评价全过程的深刻反思,总有一个本质性问题无法回避,即就业调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换句话说,教育关乎智慧、关乎人生,也关乎价值,就业调查要体现其应有的教育意义,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必须从教育原点出发,认真思考就业调查的价值选择问题。

一、就业调查的逻辑起点与实践意义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职业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文化基础课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毕业顶岗实习,以及社会实践等各项学生集体活动,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全都直接指向就业。“以就业为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职校教师和职校学生都必须高度关注就业。

就业指导是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工作,它是教育者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自觉性的教育活动,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升学,并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的过程。

应该说,发源于美国的就业指导,经过我国三十年的本土化实践,已发展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学校教育培养社会人、培养职业人的有效手段,成为实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思想、提升职校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

就业调查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和关键。一般来说,各种不同主题的就业调查都力求获得三个方面的准确信息:一是行业企业发展对新员工的学历层次以及素质能力的要求;二是学生与家长对未来学业和就业质量的期望值;三是学校办学能力及与之对应的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人员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形成改进教育教学、就业指导等工作的有效依据,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的提升,力争实现高质量就业。因此,高质量的就业调查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头活水。

二、就业调查的主题设计与价值选择

价值取向问题是教育领域中最核心的价值问题。叶澜教授认为:“价值取向是人对客观事物及自己需求和利益的认识水平的反映,也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如果从教育的本来面目出发,教育的本质也只能是价值性或精神性的实践活动。教育作为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其价值取向的确立不仅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关,而且同教育主体对教育价值的理解和选择有关。

学校教育本质上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一项社会事业、社会部门的教育;二是作为文化—心理过程的教育,后者基本上属于价值引导活动。价值引导必然蕴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预设,例如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以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价值引导体现着社会的意志,体现着教育的性质,体现着教育者的人生追求和教育意向。

从教育目的逻辑起点上看,教育活动存在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与选择问题,这是教育所面临的最根本的价值冲突,这也是教育主体所面临的最根本的价值选择。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不同及教育价值的取向不同,就会在教育目的上做出不同的选择。

当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也存在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功利性与公益性、合理性与合目的性、职业性与教育性、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等现实与理想的失衡与冲突。就业调查作为职业教育中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教育者理应深入探讨其中蕴含的价值选择。正确把握当前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不仅是就业调查的前提,同时也是对就业调查本身评价的前提。就业调查价值取向的具体指向是就业调查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的整体,它所直接面对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什么价值的就业调查?我们需要就业调查向什么方向发展、实现什么价值?

纵观当前职业学校开展的主题、程度不同的各类就业调查,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维度的主题:行业企业需求维度、学校发展维度、学生发展维度。应该说,三个维度的调查主题各有侧重,都内含了丰富的职业教育特色内容。其中,行业企业需求是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思想的直接目标指向,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动职业学校办学的外力之一。职业学校是连接教育与社会、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贯彻教育方针、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把学校人培养为社会人、职业人,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

基于以上思考,南京市职教教研室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结合南京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与特点,在总结梳理各类就业调查经验的基础上,先后设计实施了三个方向十大主题的就业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全市20所省级重点及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一)直接指向学生的就业调查

调查主题:新生就业意识调查。旨在了解职校新生对社会、对就业、对专业以及对学习者自身的基本判断和期望。布鲁纳“以学习者为中心”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积极的认知过程,教育者应注重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主动性和已有经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也认为,相信潜能,注重学生需求,知情统一,是有效教育的关键。无疑,就业意识调查不仅是增强就业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也是改进专业学习策略、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前提。

(二)指向学校的就业调查

调查主题包括,一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就业指导机构及师资队伍情况调查。就业指导工作任务最终要通过专门机构及专职教师来落实和完成,促进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二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校企合作情况调查,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性改革,此项调查旨在及时把握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模式、进程、有益经验及问题。三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全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评价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此项调查自然是各类就业调查的重中之重。四是以大类专业为基本单位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五是以品牌特色专业为基本单位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以上两项调查结果是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也是职业学校内涵提升须高度关注的重点内容。六是以技能大赛金牌选手为对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调查既要关注多数,也要关注少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七是创业教育及创业典型调查,创业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就业,青年学生大胆创业也是“创优、创新、创业”新江苏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指向行业企业的就业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一是行业企业对职校生素质能力要求调查,二是行业企业对职校毕业生用工满意度调查。这两项调查以问卷和座谈会两种形式相结合,走进行业企业,挖掘行业企业中的职业教育资源,重在取得合作企业的支持。

实践证明,沿着行业企业、学校、学生三个维度设计的就业调查,总体符合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就业导向办学思想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区域性、开放性、专业性、实用性等基本特征。综合运用三个维度的就业调查,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就业调查的问题与思考

教育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教育是最深刻地牵扯社会与个人之间互动的文化活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是联系着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一种跨界教育。

纵观发达国家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经济体制、社会环境、法律法规等诸多影响因素。因此,审视职业教育,审视就业调查的价值选择,绝不能割裂其与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客观联系,简单地就事论事。教育者应该把就业调查回归到职业教育大背景中,才能看清就业调查的教育价值原点。

可以肯定的是,就业调查作为职业教育中一项专门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正在逐步发挥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应有作用,并且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就业调查的局限性及其背后的问题。

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当前的就业调查关注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层面的较多,关注教师、学生层面的较少;关注调查对象范围广泛性的较多,关注调查主题针对性的较少;对就业率等定量内容关注较多,对真正深入到职校生个性化发展层面的定性内容关注较少。探究就业调查的局限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就业调查主题设计简单笼统,有的甚至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注重工具性,忽略人文性,对个人价值的教育关怀还远远不够。

我们认为,在调查主题背后的价值观念层面,既要不断厘清职业教育的学习质量观、就业质量观,还要努力实现就业调查价值取向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可能性与可行性的统一,更加注重职业教育价值二重性:即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然属性和通过受教育者来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社会属性。这既是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反映,也是由教育规律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J].教育研究,1989(8)

[2]陈晓云.就业行为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

[3]张成涛.在“职业性”与“教育性”之间——论职业教育价值取向[J].职教通讯,2010(4)

篇(10)

作者简介:鲍高峰(1973-),男,浙江安吉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吉分院、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立项课题“民办职业学校在校企文化互动背景下培养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3R30042),主持人:鲍高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5-0042-03

职业院校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经历了迅速发展时期,如今步入转型升级时期――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校企文化互动已成为民办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一种新趋向,同时也开拓了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新路径。通常,“校企文化互动”的定义是这样的:以文化育人为中心,以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互动为基础,使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达到二者融合的目的,从而对民办职业学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环境进行改造,这对于提高民办职业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解决当前存在的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难求和民办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低下两大社会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校企文化互动的基本内涵

“校企文化”从其称谓上说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合称,但并非是两种文化的简单相加。21世纪以来,在建设特色职业校园文化的研究上提出了新要求:指出校园文化要走向企业文化,二者之间要进行有效的交流、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校企文化的理论开始传播。其中校园文化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校园学习中形成的以校园为空间范围、以育人理念为目标导向、以环境文化及各种制度文化的构建为主要内涵、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质的一种特定的群体性文化。校园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各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其本质内容是一种特定文化氛围与人文环境:包含了学校特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精髓,是学校自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长期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互动性、渗透性和前后继承性等特点。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共同愿景、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方式和物质表现的总和。企业为追求价值最大化,约定俗成的、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共同遵守的,并能体现企业员工共同愿景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是对员工群体具有引导、制约等功能,其目的是用一种隐形的文化力量对员工行为进行规范化,使其增强集体归属感、荣誉感,为达成企业目标而努力[1]。

校企文化其基本内涵就是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营造出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环境,其着眼点是关注学生实践技能、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理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2]。

校企文化互动不同于“一加一等于二”,即并非是两种文化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单纯的用企业文化来代替学校文化,或者用后者代替前者。它主要指职业学校响应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的号召,总结自身教育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案例,以史为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校园文化吸收企业文化的精华并加以利用,从而产生有效的互动,进而促进职业学校培养出更多适合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人才输出符合企业用人需求,二者真正实现接轨[3]。

二、校企文化互动的理论依据

校企文化互动的课程教学设计是设立和秉承一种“人文熏陶”的理念,坚持以校园文化的崇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来培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重视企业文化对学生培养目标所具有的导向、激励和塑造作用。因此,校企文化互动所营造的教育环境关注学生个体身心健康成长,营造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和相对自由轻松的校园活动氛围,全面关心学生校园里的生活诉求和学业知识诉求,更重要的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规划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既要创造外部环境教会学生生存的基本技能,使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基本能力,诸如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与人和睦友好相处的能力、拼搏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等,使其进入社会后,满足用人企业单位的需要,不仅培养了最基本生存的能力,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职业学校在转型升级中应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为了输送更多满足企业需要较高专业知识水平、高技能人才,必须做到“量体裁衣”,知道企业所急需人才标准,培养学生在企业中的适应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即提高适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企业文化环境的基本职业素养,例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敬业奉献等职业道德精神。

以上各项基本素质的“塑造性培养”不是简单地依赖对书本内容学习所能获取的,需要通过在校企文化互动背景下良好人文氛围的耳濡目染以及潜移默化的熏陶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去参观,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发展历程,还能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学校邀请企业单位一线优秀人员进行授课及开展讲座,可以使学生更具体地了解岗位的职业要求;学校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踏实肯干、积极进取的职业精神;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或创设某一项目方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提升学生的专注和研究精神等等。

因此,在校企文化互动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技术才能,又有对企业文化环境良好的适应性,同时具备个体自由发展的竞争力和转岗能力,他们不仅能成为企业需要的紧俏人才,而且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不竭动力。校企文化互动教育模式既校正了当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偏颇之处,又防止了“模式化”、“机械化”的错误倾向,能够真正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4]。

三、校企文化互动模式对民办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以校企文化互动融合为契机,努力提高民办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民办职业学校培养应用型、专业型人才的新途径,对缓解当前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短缺和民办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压力等两大社会难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有利于民办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校企文化互动融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企业及感受企业文化,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企业之间、企业所需人才之间的激烈竞争现状,面对日益残酷的“职场”竞争,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而且还能汲取企业经营理念中开拓进取和竞争的精髓,真切感受到要想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站稳脚,就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而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是与学习密不可分的。在体验了职业竞争压力与具备了职业道德素养后,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自身知识的匮乏,必须具备一技之长才能在激烈残酷的人才竞争中立足。由此自觉产生职业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二)有利于提高民办职业学校学生对企业环境的生存适应能力

实证调查研究表明,专业知识不扎实、技能水平不高和对企业文化环境的不适应是当前用人单位对民办职业学校毕业生不满意的重要原因。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许多单位在招聘时就将职业学校毕业生拒之门外,学历与技能竞争使民办职业学校的就业处于劣势地位,然而通过校企文化互动,逐步缩小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差异性,提高了学生对企业生活的适应能力,也增加了职校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时选择的自。

众所周之,环境具有塑造功能,对职校学生教育作用是不言而喻。受到校企文化互相融合的教育环境的影响,职业学校学生不仅对企业的岗位知识有了更加全面和真实的认识,明确了企业发展需要何种人才,而且还知道应该具有何种素质与技术专长。因此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来满足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对学生来说,自己所学是否“适销对路”将成为决定其将来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对企业而言,所用之人最好务实、精干,用人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效益实现最大化,因而各企业单位都希望学生们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快速适应新环境,按时高效地完成工作目标。而目前的职校毕业生往往存在无法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存在自我定位偏高、进而对薪酬要求也过高,以及拈轻怕重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民办职校毕业生不能适应企业的文化环境。职校毕业生刚到企业入职时,对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不太熟悉,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不太恰当,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也有所欠缺。从环境对人影响的角度出发,校企文化互动融合塑造的全新教育环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作用于学生身上,文化的教育功能就会在学生身上打上企业外在所要求的深深烙印,例如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团体协作和开拓进取等职业要求便会体现在这些学生身上,塑造出优良的职业道德,帮助和指导学生主动吸收和融入先进的企业文化之中,尽量减少这一心理的“适应期”和“过渡期”。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调整心态以备进入工作状态、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改变自己过去“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较快完成从“学生”到企业“正式员工”的转变。而且在工作中会变得更加踏实、勤恳,认清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

(三)有利于提高民办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

企业不仅要求民办职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要求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体现在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办事风格、工作方法和处理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正所谓“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思路正确了才可能更好地指引自己的行动,才能更便捷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优秀的职业素质仅仅依靠书本知识和课堂学习是不可能养成的,必须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必须充分利用好文化的规范功能,约束、引导和规范人的行为。通过校企文化互动融合塑造的人文环境将企业对员工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等都蕴含于校园文化当中,使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增强,清楚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对自己做过的事勇于承担责任。在文化的规范下,学生学会了如何在所在的群体中养成好的习惯,并逐步形成自己优秀的职业素养。以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逐步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以前坚持个人主义至上,现在习惯了协作互助;以前没有爱岗敬业的概念,现在受到校企文化互动的影响,习惯了爱校和爱大家庭,自然而然就爱岗敬业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习惯决定性格,同样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也决定着其素质的高低。良好的习惯(例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都是社会和用人单位所欢迎并乐于接受的,而不好的习惯则是社会和用人单位深恶痛绝的。“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受益终身”,校企文化互动正是通过其特定的文化氛围,促使学生形成符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并且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良好习惯。这是一种无形的、隐形的约束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四)有利于民办职业学校毕业生实现“零距离”上岗

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以就业为市场导向的,即是说它是以毕业生的直接上岗就业为主要目的和任务而展开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教育就是一种就业教育。当前民办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就业率的高低将对民办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很多民办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提出了让其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目标,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想真正达到这一目标,除了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完全与企业吻合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毕业生的价值理念与企业文化的无缝链接,即要让学生入职后融入到企业良好的文化及价值理念中去。因此,民办职业学校创建与企业文化无缝对接的校企文化,就能让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就能感受特定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把民办职业学校学生培养成具有合作与创新等优良品质和素养的、深受企业欢迎的实用型人才。

我国民办高校总体上还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需要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提升管理水平,具备一定的社会满意度,支撑其可持续发展[5]。在校企文化互动合力作用下,对民办职校的人才培养来说可谓益处多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了对企业环境的适应力,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其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对目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和就业率提升有重要的意义,校企文化互动促使职校向企业输送更多、更实用的高技能人才,是解决目前高技能人才缺口和民办职校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大举措,这也成为目前解决两大问题的“双赢”法宝。

参考文献:

[1]陈德峰.论校企文化互动的教育价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8):34-35.

[2]盛于兰.浅谈高职院校校企文化的互动及意义[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9-52.

篇(11)

礼仪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中,明礼诚信就是一项很重要的礼仪教育内容。《纲要》同时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学校,加强对职校生的礼仪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提高职校生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的需要。

一、模拟训练法有助于实现职校礼仪教育的目的

开展职校礼仪教育,根本目的是提高职校生的道德水平,直接目的是塑造职校生良好的仪表形象,培养他们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学重点则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言行举止、仪容仪态入手,通过学习讨论、观察思考和训练模拟,逐步认识什么是当代职校生美好的精神面貌和个性形象,什么是有悖于礼仪和社会公德的个性形象,进而牢固树立“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礼仪信条,矫正不良习性,展示良好的仪表形象。

职校礼仪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灵活而多样。常见的有图示法、多媒体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等等。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关键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总结自己教授礼仪课的经验,认为礼仪教学若要得法,一是教师注重言传身教,二是善于组织实践活动来检验学习效果。模拟训练法就是符合这两项要求的一种更直观、更生动、更富生活意味的礼仪教学方法。

以模拟训练法教授礼仪课,最可取的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形象性和可操作性。以模拟的方式在课堂上搭建社会舞台,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人人都行动,个个皆“演员”,身临其境,体验生活,同时把平时点点滴滴的生活琐细固定、强化、放大到全体“观众”――实质上也就是表演者自己――面前,以全新的视角反观自己的一言一行,正面、反面,成功、失败,并全部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印入脑海,在自觉不自觉间产生自我矫正的动力和标准,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阔学生视野,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使他们熟悉相关礼仪礼节,锻炼设计策划、组织协调和临场应变能力。模拟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模拟接待、模拟宴请、模拟谈判、模拟各种庆典活动等。

二、排演礼仪情景剧和礼仪操――应运模拟训练法的有益尝试

我在2010年6月应运模拟训练法教授礼仪课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把课堂搬到学校舞蹈大厅和剧场,组织学生用三周多的时间排演一出礼仪情景剧和一套礼仪操。每天排练达两三个小时,把排练的过程作为引导、规范、矫正学生礼仪行为的过程。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在全校文艺汇演中获得了一等奖。更重要的是借此大大提高了学生们修习礼仪的兴趣和自觉性。学生们见着我说:“老师,演的就是我们的生活哎,没想到讲礼仪会显得那么美,会帮助我们取得那么大的成功!”

总结这次排演活动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可供借鉴。

(一)教学效果预设明确。情景剧也好,礼仪操也罢,都是一种表现形式,都是要为内容服务的,内容才是核心,才是模拟法要突出表现的。我认真思考,围绕内容、形式、形式如何表现内容设定了两项要求:一是内容要落脚到“尚礼”上,蕴含较深远的道德启示,触到学生的思想深处。例如礼仪操,是在借鉴“广百礼仪操”的基础上改进而成,通过优美有力的动作传达出礼的内涵:敬意、谦虚、优雅。而情景剧则突出表现人的内在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学生对“礼”产生敬畏之感,主动服礼;二是从“仪”也就是形式的方面,讲求情节的真实性,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最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消除距离感,使学生乐于从“模仿”开始,逐渐做到习惯成自然。以这两项要求来规制排演活动,模拟训练的思想方向、教学效果都是可预计和可控的,为成功打下基础。

(二)角色定位准确,场景安排合理,礼仪要素信息全面。以情景剧为例,我结合戏剧表演规范,从角色确定、场景安排、礼仪要素筛选等几个方面,发动学生参与思考,提出合理化建议,尽量做到人物真实,事件典型,信息传达明确、全面,便于学生“对号入座”,引起共鸣,纠正失范。在角色定位上,使现实生活中职校学生的各种典型性格特征都能活灵活现。如设计的甲、乙、丙、丁、戊5个学生,甲自大、不懂事;乙懒惰、鲁莽;丙犹豫、不自信、没能力;丁挑剔、势力又自视甚高;戊则代表成熟与完美,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有能力、有礼貌、踏实。通过这五个人行为的相互交织,展示了礼仪的重要与美,对比强烈,发人深省。在场景安排方面,我设计了课堂、操场、招聘现场三个场所来展开故事,分别表现课堂礼仪、校园礼仪、求职礼仪,可以说涵盖了职校学生生活图景的主要桥段,典型而具对照性。礼仪要素筛选方面,注重加大信息量,从不同场合下的坐姿、站姿、着装,如何行举手礼、注目礼,到如何通过恰当的语言与老师、同学、招聘人员等不同社会人物进行交流,正确表现自己,都模拟出正反两方面的行为状态,表达丰富,导向明确。上述三方面紧密结合的效果就是学生们投入了、忘我了、感动了、自我教育了。

(三)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成戏剧的张力,在学生忘情的欣赏中完成教化。例如情景剧场景三“招聘现场”的台词就表达丰富而生趣,使学生们在笑声中产生了正确的认知,节录如下:

面试官:请坐。

学生甲、乙(应聘者,不请自说):(甲)那我们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能成功。(乙)我叫不失败。(甲)性别嘛……(乙)不说你也能看出来。

面试官:请问二位想要应聘什么职位呢?

乙:我是晚上不睡觉,白天起不来,只要是十点以后上班的工作,你就随便给我安排一个吧。

甲:我看你们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很适合我,我很有兴趣……

面试官(决绝有力地):对不起,我们公司没有适合二位的职位,请你们另谋高就。

……

(丁上场,戊跟上场)

丁:老板,请问你们招人吗?

戊:您好,我来应聘。

面试官:二位请坐。

丁:凳子怎么这么脏,叫我怎么坐呢?

面试官:对不起,凳子已经擦过了。

丁:那我就将就坐坐吧。

(戊在面试官说请坐后就径直坐下了)

面试官:二位,你们谁先作自我介绍呢?

戊:女士优先吧。

丁:你先来。

戊:还是你先请。

丁:叫你先你就先,怎么这么多废话。

戊:好吧,我叫张三,毕业于某职业技术学校管理专业。我做事认真,能吃苦耐劳,在校期间成绩优良。我能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我对贵公司非常仰慕,所以前来应聘。

面试官:好的。那么,女士,现在请你作个自我介绍吧。

丁:我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再怎么说,薪资也要高,环境也要好的管理工作才能适合我。

面试官:对不起,目前我们只招技术工人。

丁:哼,就说你们公司实力不行吧。

面试官:张三,我们公司现在需要基层的工作人员,你能胜任吗?

戊:我愿意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