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定语从句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4 15:10:0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定语从句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定语从句教案

篇(1)

1、教材的地位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本节内容定语从句是基础语法,基础语法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知识是为了培养语言技能服务的;通过定语从句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高考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题型中长句的理解困难,可以帮助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写对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帮助你高考英语作文得高分,完成高中新课改的能力考查目标。

从初二到高中三共五年的时间里,学生在练习、课本和考试中经常会遇到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它是英语语法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掌握了它你就能克服学习中的诸多障碍,在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中助你得高分。因为定语从句的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减少或防止语言知识运用即在实践中应用语言知识的错误,可以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少走弯路,助他们用较少的时间较好地掌握英语,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目标,实施交际功能。

(2)思维能力目标:定语从句这一语法教学目标强调的是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和有效应用,本节课通过学生用定语从句的语法知识来描绘神农架强调语言知识在实际交际中的运用能力的培养。高考定语从句的考查也正是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立意的。本节课让学生接触大量含有定语从句的语言材料,通过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去观察、发现、提取和加工,进而从中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这种方法能推动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推测、理解、联想、对比、判断、演绎和总结等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素质教育目标:①“爱家乡”意识:本节课通过对我的家乡美景这一情景教学设置,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并为家乡及祖国的建设而努力的动机和思想;②“竞争”意识:通过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及小组讨论和计分制培养学生抢抓机遇发展自我的能力意识、竞争意识和落后的危机感;③创新意识和能力:本节课以创新立意,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相关的创新活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认识到创新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④综合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能力、探究能力、交际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展示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

重难点与学习者: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把句子翻译成汉语和完成句子练习,是把学生已经学到的定语从句知识应用到完成教学任务中来,是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语言技能的过程。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及高考能力考查即交际功能立意的要求,它是我们的教学目的,这一重点教学内容语言技能的培养过程占据了本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重点。

汉译英。完成句子和短文写作是高考英语得高分经常做的练习,完成句子和短文写作是学生高考中得分最低的题型,大学生感到困难,故本节课的完成句子和翻译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由于学生接触定语从句多年,经过小组讨论再通过课后练习的巩固,学生一定能越过难关。

很多同学特别是基础差的同学就在一个简单句的主语后面加上who或which,他们认为这就是含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抓主干和双句加关系词的结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方法手段

1、演绎法的弊端

传统的语法教学过分地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削弱了学生语言实践的现象,这种忽视技能训练,只重视语言结构的教学方法形式呆板,气氛沉闷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为传统的语法教学法采用的演绎法即先讲清概念,再呈现语法规则后举例说明主要用法,再进行练习和扩展,这种方法由理论到实践直接明了,简便快捷省时但很容易导致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

2、语法归纳法的好处

本节课定语从句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创设情景,再通过小组讨论和全体教师参与以及顺口溜和歌唱创新方法的使用,使教学从兴趣到有趣,将传统的语法静态讲述式教学变为师生、生生一起活动的动态运用式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激发兴趣,发现探究,实践应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活动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学生翻译句子完成句子,然后总结出语法现象,走的是一条从实践到理论的路子,它是通过先让学生接触大量含有定语从句的语言材料,再通过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提取、加工,进而从中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发现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就是语法归纳法,它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方法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符合新课程标准。

本节课采用演绎法与归纳法结合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其它教学法的使用

本节课通过问句Do you love your hometown等句的导入和关于神农架美景的完成句子题和翻译题的情景设置,这一“情景教学法”的使用就是教师根据定语从句这个语法项目的交际功能去创设运用这个语法项目的情景,将教学与听说读写的活动结合起来,将语法知识的学习与综合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采用两项或多项技能综合运用某个语法结构的“语言知识+技能培养+语言运用”的交融式教学法,在这个教法的指导下教师围绕描绘神农架的美景这一教学任务和学生感兴趣的这一话题去创设使用该语法项目定语从句的语境,去设计该语言形式的听说读写活动,让学生依据创设的语境,通过听说读写活动去熟悉巩固掌握该语法知识,这就是任务型教学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4、通过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降低了学生作为被动学习者焦虑感,真正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5、其它技巧的应用

本节课通过小组讨论,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节奏朗读和歌唱方法的尝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启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小组积分竞争和鼓励学生的评价方式的使用体现了和谐、尊重和鼓励的理念,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继而培养了他们的竞争能力和学习能力。

篇(2)

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变革。如何高效利用课堂45分钟,探索更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笔者一直在尝试,下面就谈谈对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

一、积极备课,指导学生充分预习

要实现课堂高效,教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积极备课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是花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根据学情整合教材。在此基础上才能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只有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班级展示,才能保障学习是高效的。作为学生,高效学习必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呢?以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6为例,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预习,把握该单元的重点词汇,核心语言结构,并且就该单元的话题“谈论自己喜爱的音乐、电影、书籍、食物等”搜集资料。这样,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整体把握该单元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疑惑、问题,这就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整体建构,形成网络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语言的消费者”而非语言学家或字典编撰者。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过分看重语法和词法,经常听老师们抱怨“英语的知识点太小太细难于把握”,可见,教师自己对教材都没有整体意识,课堂教学的重点自然就放在词句语法规则运用上。高效课堂表现在对知识结构、知识体系的整体认知和多层次、多角度的全面把握上,要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形成组块,避免“散乱”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习结果。为此,教师必须整体感悟知识的框架结构,教学设计以单元为单位整体把握该单元的核心语言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指导学生理清该单元要解决的问题及问题间的逻辑关系。所以在指导学生预习时也要以单元为单位,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不仅表现在对本单元重点词汇的记忆,还包括重点句子结构的把握以及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信息资料的搜集准备方面。

三、情境导入,问题引领,合作交流,主体互动

语言学家Krashen指出:“语言习得只有一种方式即理解信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太多地关注“词句规则”,过分强调“标准正确”,常常忽略语言的“信息功能”,在这种“重招轻意”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英语教学任务多为填空补缺,翻译纠错,机械模仿。这种做法将承载完整信息的语言进行了“截肢”,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没有了“信息交流”的乐趣,语言失去了人文性、工具性的本质功能。要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创设“逼真”的、与中学生实际生活有联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准确理解语言的意义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笔者在上关于定语从句的语法时,就采取了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四、归纳迁移,拓展思维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分析语言现象,从中找出规律,学会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为开放式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英语,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上文中,学生通过谈论自己喜爱的电影种类,初步感知了定语从句,此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瞬间感觉,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笔者会在黑板上呈现学生对喜爱某种电影的多种表达:

S1:I like action movies.

S2:I like movies that have happy endings.

S3:I like movies made by cheng Long.

S4:I like movies that have famous movie stars.

……

篇(3)

Skehan(1998:270)认为,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Accuracy,Fluency&Complexity)三方面都非常重要,它反映了能力的增长和有效使用语言的能力。在不同的交际教学环境下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当以形式为焦点的教学法直接与有意义的交际相联系时效果最好(Skehan2002:223)。2001年国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SECC,2001)“提倡任务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与进步,经过许多实证研究(Willis 1996,Nunan1989,1991,Skehan 1996,1998,2002,Ellis 2000, Foley 1991,etc)和教学实践,“正成为一种新型教学路径”(戴炜栋、刘春燕2004)。它通过让学生完成所设计的交际任务,将语言形式的教学与语言意义的教学结合在一起,在完成任务时,语言的互动与沟通将产生更多的使用语言的机会,其结果是促进了学习者interlanguage(中介语)的发展。任务式教学法对语言形式的关注表明,在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三方面都取得不断进步是可能的(Skehan 2002:228)。本研究运用traditional instruction(传统式教学法:presentation、practise、 production)和task-based instruction(任务式教学法)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高一定语从句语法项目为内容,在河南某高级中学高二年级随机选取两个平行班为实验对象,对两种不同方法的教学效果做一对比研究,以期对中学的语法教学有所启示。

二、实验

(一)研究问题

本实验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下列三个:1)用任务式教学法教定语从句,学生对知识运用和判断的准确率是否比用传统式教学法教定语从句效果好?2)教定语从句时使用语法任务是否能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与习得?3)用任务式教学法教定语从句是否比用传统式教学法教定语从句知识保持程度更好?

(二)实验因素

定语从句是高一语法内容,由于客观限制只能选取高二(第二学期)学生为实验对象,因此,与本实验相关的因素应为:1)实验对象进入高中时英语水平(高一英语入学成绩);2)实验对象进入实验前英语水平(高二上半学期期终测试英语成绩);3) 前测成绩(实验对象进入实验时定语从句知识水平);自变量: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对照---任务式教学法用于实验班,传统式教学法用于对比班。因变量:实验对象的后测成绩(课程结束时定语从句知识水平)与终测成绩(实验结束时定语从句知识水平)。所有成绩表略。

(三)实验方法

本实验从2003年2 月28日(高二第二学期开学)施前测开始,到2003年6月29日问卷调查结束共四个月。在河南某普通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十二个平行班中,随机选取两个班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定(一)班(57人)为实验班(E-Class),(二)班(58人)为对比班(C-Class)。实验阶段前两个月每周在课表的基础上,各班加两节英语课(共九十分钟)上定语从句内容,共八周,结束课程后施后测,以观察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后,成绩是否有所变化。此后学生按正常课表上课,不再牵涉定语从句。两个月后施终测,目的是观察使用了不同方法的学生,其知识保持程度有无区别。终测后第二天施问卷,了解学生体验。至此整个实验结束。三次测试试卷均以两分法信度测试得到信度水平(R=n+2m/n1+n2:1+[(n-1)×2m/n1+n2])。其值表明(如表一所示),三份试卷均有较高信度水平。上课内容和试卷选题主要来自下列书目:《高中英语语法基础训练指导》(陈平兴1995),高一《高级中学英语课本》(刘道义2001),《高考英语》(余茂生、张冰梅2001),《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张泉2003)以及《新编英语语法》(章振邦1986)。除了高一英语课本外,所用书目基本上避开了本届学生容易接触到的材料, 内容与词汇也均未超出中学大纲要求。每份试卷结构相同,满分100分,含定语从句知识77分,收集数据时只统计定语从句得分。本实验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课堂任务设计、试卷(前测、后测、终测)、问卷、教案等附录均略(需要可联系作者)。

表一:试卷信度水平

三、实验步骤

(一)前测

(二)上课

实验班运用task-based instruction教定语从句,课堂以信息差任务类型为活动模式。对比班运用traditional instruction教定语从句3Ps为活动模式。两个班授课内容一样,课后作业一样。

(三)课堂活动

对比班是传统的“3Ps”课堂模式,此处只简述实验班课堂活动主要形式。在实验班,活动小组的合理组织应是信息差任务类型的基本要求。完成一个任务所需的信息被分成两部分,掌握不同信息的学生必须合作才能完成这个任务。一般来说,一个任务的最终完成,需分两次组。第一次分组为原始组,各原始组成员通过完成所要求的任务后,获得各不相同的信息。然后第二次分组,新组的每个成员都来自不同的原始组,新组成员互助沟通,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缺一不可),最终完成所要求的任务。组的大小、信息量的多少以及任务本身的难易程度,教师都应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情况而定。(关于课堂内容、步骤及任务设计的附录略)。

(四)后测与终测

课程结束后施后测,然后按课表上课,不再牵涉定语从句。之后两个月再进行终测。

(五)任务式教学法与传统式教学法区别:

1)授课方式不同:传统式教学法授课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控制课堂的一切过程,优点是课堂容易控制(尤其是大班),老师的计划完成得很好。任务式教学法 则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只是课堂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助者。优点是当学生在完成“task”时,教师不再参与,而是一个“noninterventionist”,这样将易于产生自然的语言习得过程(Brumfit 1984)。

2)课堂活动不同:传统式教学法课堂活动是an artful “structure trapping”activity, 活动是以语言形式本身为中心,但这种活动不会发生在真实生活中。任务式教学法课堂活动“have a focus-specific-form as their central justification”,活动是有意义的,与真实生活有联系(Skehan 1998:268)。任务的价值是它为活动提供了目的,活动的进行不是为进行语言训练,而是由于活动自身的原因(Nunan 1991)。

3)结果不同:传统教学法课堂教学以语言形式为焦点,语言的准确性较好,但流利性欠缺。学生不能够有效使用语言,因为不流利会使沟通困难,沟通的机会也变少,给进一步的学习造成困难。不流利的表达也会导致不满意,因为它很难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快乐的有意义的交流(Skehan 1996:648)。任务式教学法既强调语言形式教学也强调语言意义教学,在设计交际任务时,通过平衡学习者注意力的分配,而使语言能力的三方面(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都得到发展,会使学习者更有效地使用语言。

4)导致不同结果的原因:“3Ps”是传统式教学法课堂的主要模式。“3Ps”想当然地认为,在呈现(Presentation)阶段会发生一种变化,通过成功的训练(Practice)与输出(Production)步骤,就会转化为语言的准确性与流利性(Rivers 1981)。它还想当然地认为,“restructuring”(语言的重构)就等同于教师或者大纲认为值得呈现的东西(Ellis 1994)。 认为只要老师讲过,学生就会了,不需要循环往复和扩展,以至于这种强调习惯培养的训练模式最终受到广泛怀疑(Stern 1983)。Folley (1991)指出,二语学习本质是一个内在的自我调节过程,因人而异,教师和大纲均无法制约学习过程。研究表明,要求学习者产出一个他们认为困难的语法结构,并在出错时进行纠正,会增加学习者的忧虑,并导致在学习任何东西时都产生心理上的障碍(Krashen 1982)。而任务式教学法可以实现“restructuring”目标,互动机会将会促进学习者interlanguage的发展,并且与习得过程相啮合(Skehan 1996:50)。这有可能是两种教学法之间最重要的不同之处。

四、实验数据收集、分析与讨论:

(一)实验前因素

两个班入学英语成绩经T-检验分析(表二所示),无显著性差异(t=0.051, P=0.96 >.05,two tailed),但两个班高二上半学期期终英语测试成绩经检验(表三所示)已存在显著性差异 (t=2.75,P=0.006.05,two tailed)。以上分析说明,两个班在实验前尽管英语总体水平已有显著性差异,对比班优于实验班,但在实验内容上,两个班以同样起点进入实验。

表二:高中入学英语成绩比较 2001年9月

表三: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英语成绩比较 2003年1月

(二)后测数据分析(表四)

后测成绩尽管实验班(47.92)比对比班(44.79)平均分高3.13分,但经T-检验分析(如表四所示),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1.36, P=0.17>.05),与预想结果不符。

表四:关于定语从句三次测试成绩对比

定语从句知识及格分数为77×60%=46.2

可能的原因有两个:1)是不是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食物”?2)是不是实验班安排的考试时间使考试受到了客观因素的影响?“五一”劳动节休息,学校在4月31号下午放假,由于客观限制两个班不能同时考,对比班上午第一第二节考,晚十分钟下课,下课才能交卷离开。实验班三、四节考,提前十分钟发卷(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避免漏题)。但由于放假,还由于这个考试在学生的心里不象统考(全年级要排名)那么重要(?),并且住校学生急着要赶车回家,没到下课卷子就已全部交光。这个时侯安排了考试,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心理上,是否对实验班都有一定影响?不过就成绩来看,在高中平行班之间,平均分与及格率都有实际意义,由于高考因素,班级得高分的学生数量更有实际意义。从这个角度说,实验班所取得的成绩仍然是有现实价值的。

(三)终测数据分析(表四)

后测之后两个月,施终测,经检验分析,正如如表四所示,实验班成绩(50.78)与对比班成绩(45.59)存在显著性差异(t=-2.08, P=0.03

下面图一为实验班(E-C)与对比班(C-C)前测(pre-test)、后测(post-test)与终测(final-test)三次定语从句测试成绩图示对比。对比班的定语从句知识,在四个月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如图一C-C所示),平均分增长了2.44分,及格率从39.60%增长到48.30%。但实验班平均分增长7.4分,及格率从35.10%增长到63.50%。对比班在终测时平均分(45.59)仍未达到及格分数(77×60%=46.2),实验班在后测时已达47.92分,终测达50.78分。相比之下,实验班取得的进步更明显,更稳定(如图一E-C所示)。

图一:实验班与对比班三次成绩图示对比

(四)问卷数据分析

终测后第二天施问卷调查。每个问题都要求对下列五个答案做单项选择:A根本不同意 B不同意 C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D同意E完全同意,并对问卷进行统计(问卷调查表略),此处只对下列四个问题的结果进行对比讨论:

18) 对这两个月语法课我很满意。

19)这次使用的方法学定语从句较轻松,学过的知识记得牢。

20)学完后我完全理解了定语从句,做题比从前容易、也有把握多了。

26)定语从句条条框框太多,学完了我还是糊涂。

从问卷的统计结果看(表五),实验班对任务式教学法教定语从句的满意率为65.37%,而对比班对传统教学法教定语从句满意率仅为22.4%。不满意率实验班为18.01%,对比班为67.19%(持中间态度者实验班为16.62%,对比班为10.41%)。其余数据的对比,也均显示出实验班学生对任务式教学法教定语从句,持积极与肯定态度,而对比班相反。问卷统计数据对比结论与测试成绩对比结论相互印证。

表五:问卷统计结果对比 2003年6月29日

(五)可能存在的疑问

本实验结论是积极的,但会不会是由于学生不止一次地参加定语从句知识考试,前面的考试对后面的考试有了影响,才取得这样成绩?Muranoi(2000)做了一个实验,为了与他的实验班做对比,他让21个新学生参加了三次测试,这中间没有插入任何教学指导,经分析三次成绩无显著性差异:F(2/40=.10, ns)。此结果表明,学生并未因为参加不止一次同类考试而从考试中获得有意义的实际影响。因此,本实验所得到的成绩,并非因多次同类考试而致,而是使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结果。

另一个问题是,本实验无论是在实验班还是在对比班,讲课时都没有使用全英上课,活动时学生也没有使用全英交流。而任务式教学法的精髓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这种语言,从而使学生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得到发展。这似乎是矛盾的。但Turbull (2001)认为,不是语言的输入(input)而是语言的吸收(intake)决定了外语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适当运用母语,会有助于学生理解某一特定语法概念,从而促进语言的吸收过程,把更多输入的语言转化为吸收的语言(王俊菊 2003)。母语的使用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可理解性输入的质和量(Stibbad 1998),可以给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提供相对平等的学习机会(Harbord 1992)。Cook (2001) 也认为当完全使用外语耗时过多或造成学生理解困难时,教师就应该母语和外语兼用。Atkinson (1987)总结出母语在外语课堂上的九大优势,其中包括诱发语言输出、提高学习者之间的合作、节省时间等。而外语学习者使用母语可以弥补外语能力的不足(Dornyei&Kormos 1998)。因此,本实验在定语从句语法课上,学生活动与老师讲课时均英语与母语兼用,应该不违背本研究宗旨。

五、启示

Dyer(1979) 指出,使用从前未曾接触过那类知识的班级,被认为可以提高普遍化意义。本实验使用了高一的内容高二的学生,如果实验对象为高一的学生,实验结果会如何?更好地安排测试时间,排除任何干扰后,本实验后测结果会不会存在显著差异?本实验在学习定语从句时运用了信息差任务类型,得到了积极的结论,那么实验中运用别的任务类型或者别的语法项目会有什么结果?

六、结论

篇(4)

孙雪健

(福海县第一高级中学)

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把教学反思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称之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教学就会是一种重复而单调的工作。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每个环节的重新认识和深层思考。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教学反思是教师思考和探求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之间的最佳通道和最佳切入点。教后记正是这一过程的外化形式和外在表现。

教学反思亦称授课心得、教后感想,是教师在授课后对整个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回顾、评价和总结,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是教师对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评定。因为教案在付诸实践后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认真反思,及时回顾总结每节课的心得和体会,记录教学中的得与失。教后记的特点是随手记录,不刻于章法,有感即录。写好教后记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的形式。写好教后记有利于提高备课质量,促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查漏补缺,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那么,教学反思该记录哪些内容呢?

一、记录教师的心理状态

教师的授课效果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因此,教师经常分析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教师排除各种干扰,提高自制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教师的经验越积越多,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就会有很大的飞跃。

二、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独到见解

教学反思应该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考试中的失分点等记录下来,分析学生的出错原因,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措施。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难题,可为再教时确定学生难点、揣测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依据。

教师还应将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自己不能立即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外及时研究。如,我在第一次讲授定语从句时,选了几个定语讲解,可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很是茫然。课下我了解得知,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较差,不会划分句子成分。于是我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类型的知识进行了讲解,并让学生做了相应的练习。在学生掌握了句子结构和句子类型的前提下再讲定语从句,效果就好多了。

学生的课后发问以及课后辅导中出现的困惑有些是因为课上没有听懂,有些是因为学生的理解出现错误,记录下这些内容可以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减少偏差,少走弯路。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存在普遍性,当堂剖析非常有益于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动词的-ing形式和-ed形式时,有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ing形式修饰物,-ed形式修饰人。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教师可举实例,正确的理解应为:-ing形式修饰使人产生某种感觉的人或物;-ed形式说明感到怎么样。如,He is a really amusing teacher. He felt embarrassed at first.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常常会有一些独到见解,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提出的好见解,并虚心接受。这样不仅是对提出这种见解的学生的一种赞赏和鼓励,同时也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为以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做到教学相长。

篇(5)

班级:高三(1)班

时间:2020年11月25日

Teaching Aims:

1. To clarifythe difficult pointsand check the answers;

2. To draw inferences about other cases from one instance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further;

3. To arrange the key knowledge.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 To sum up the rules;

2. To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master how to do the cloze tests.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 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 procedures and skills of doing the Complete Sentence;

2. To improve the skills of solution.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Analysis of the papers

1. State the scores of the students in brief

2. Explain the difficult points of each item

Step 2.Explain the paper

Listening problems

1. Analyzethe error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students.

2. Explain some titles that have the lowest proper rates

3. Show the whole proper answers of listening test.

Best Answers

1. Translate the difficult and long sentences into Chinese

2. Show all the answers of choice question test

fragile虚弱的optional可选择的initially最初resolve决意,决心

Cloze Test

1. Show the answers of cloze test.

2. Explain the more difficult problems.

3. Sum up the ways of cloze test

Main idea:苏珊的“魔毯”:女儿生日那天,她最好的朋友苏珊送给她一块地毯的零头布料。女儿失望地说:“难道这就是我的好朋友吗?送给我一小块毫无用处的地毯!”然而,在拜访过苏珊家之后,这块地毯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变成了女儿最宝贵的生日礼物。

Reading Comprehension

1. First call some students to state their own ideas, then guide them to get the proper answers.

2. Ask the students who are better at English give their good methods about each title.

3. Sum up the better ways to do reading.

Passage A: 提供行程,有披头士、迪伦、西部村庄还有联合广场key word: tour

Passage B:Emma Orbach,58岁,毕业于牛津大学,13年来其一直远离主流社会,居住在威尔斯山中自建的泥草屋里, 过着原始而自给自足的生活。她将这个泥草屋命名为Tir Ysbrydol即威尔士的“精神之家”。

Passage C:经济危机了,有些人失业了,有些人减薪了,油价还上涨了。这一切曾经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在过去的这两年,它们恰恰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听说“小黄金”的时候好些人都选择了市内旅游,甚至有人干脆就在家待着,度过一个安静又不拥挤的staycation。Staycation(家中度假,还可以拼为stay-cation或stacation)是 到经济危机期间失业率和油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迅速走红的一个词,指一个人或一家人待在家里休息或者在附近区域景点游览度假的一段时光。

Passage D:洛杉矶警方控枪妙招:用购物卡换枪

Passage E:减少饮食中的含盐量

Complete Sentence

1. Inform the students of the skills

2. Analyzethe structure of each sentence

3. Understand the grammar of testing each sentence

分析:

71. (should) be moved 考查虚拟语气与被动语态

72. saying a word 考查非谓语动词用法

73. will I eat 考查倒装句

74. to be given 考查动词不定式的被动语态作后置定语

75. in case he forgets 考查固定词组

76. was introduced 考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introduce sb to sb

77. money less than 考查比较级用法

78.after we obtain what we want 考查强调句型与名词性从句what

79.it is wise of 考查否定转移与it作形式主语

篇(6)

一、教学设计反思的必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想不到的问题。因为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教学体验总是不断地变化。有些问题,尤其是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很难准确预料,而课后反思能及时将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深入的思考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目的。例如,一次课上讲这one,it,that几个词的用法,学生们总是搞不清楚,于是我想到了前面有一节的课后反思,让他们翻译下面两个经典句子。

(1)―Do you have a camera?

―No,but my father has one;he bought it a week ago.

(2)The air of a suburb is cleaner than that of a city.

于是学生们很快翻译出来了。根据他们的翻译,并且在我的帮助下,他们总结了如下用法:one表示代替前面已出现的同类可数名词,只能代替单数可数名词,复数形式用ones,表泛指;it代替同一样东西;that 可代替单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复数为those,表特指,通常有后置定语。由此可见,转变教学观念,强调语言运用的重要性。正如,Tell me,I forget. Show me,I remember.Involve me,I understand所言。

二、教学设计反思方法的多样性

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写教后感。教师在课后认真及时地记下自己对课堂教学中的感想和体会,作为反思的基础。

2、用心听课。教师之间通过相互听课,观察和分析同事的教学特色,从而促进对自己教学后动的反思。例如:有一次上公开课,我和另一个同事上《The environment》这节课,在这节课上我们都花了大量的心血把课文材料制成课件,也配上了大量的图片,其中有与课文密切相关的,也有拓展的,并且设计了几个问题。流畅特点差不多,但所不同的是我所设的问题过于表层,上课分几次让学生回答,把该文章的几个主要情节都用多媒体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根据所学进行对话表演,最后组织学生讨论“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play?”结果讨论了3~4分钟,就这样下课了。而同事除了注重表层问题外,还注意让学生对阅读方法,文章的深刻的内涵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了解。对比之后,笔者重新设计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提高。看来,教学不仅要注重形式,更要突出教学目的。

3、回眸录像。观看自己,同事以及网络上的一些教学录像,进行比较,总结其优缺点,这也是教学反思的有效手段。

众所周知,就知识面而言,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义。这些最主要地体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个人的经验有限,通过观看视频录像,能够了解学生阅读的现状,(1)过度关注语言点和语法分析;(2)过度注重细节;(3)依靠词典查找词义;(4)知识面窄(对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对这些现象了解之后,笔者就会适当调整在阅读方面的教学,改变传统的模式,大胆运用多媒体,从理论上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指导,对常见的细节题,推理题等,让学生熟悉,解决阅读中的长难句。仅仅这些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我校学生用的“Good English”一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提高了阅读速度和效率。

三、教学设计反思内容的条理性

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仔细的科学分析和探究,提供科学数据,并进行对比研究。

1、成功的经验:成功的经验体现了一个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思维,也是一个教师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的能力和用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设计教学后动的能力,其中包括,教学法,以及内容的设计、安排,以及偶获的灵感等。例如:一次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很难区分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于是我设计了如下两题:⑴ The news____ he gave us isn’t true.⑵The news_____he will go to Beijing isn’t true.通过这两个例子,学生很快就判断出⑴是定语从句,⑵是同位语从句,还总结出区别是在定语从句中前面的先行词在句中作成分,同位语从句中成分是全的,只是对前面的名词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篇(7)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87-01

在第一次,被要求在教案中写教学反思时,我打心眼里反感,认为这是不必要的,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作秀,是一种应付检查的格式,认为这与备课和教书没太大的联系。再加上在教书的这几年里,我通过几轮的摸爬滚打总觉的自己已经能够完全掌握英语的所有套路,也总认为满身都是经验,所以上课在备课内容上也就有了经验的随意性。针对学生的问题和课堂的突发问题总感游刃有余,但往往自信与自负只是一字只差,直到那一天,我明白了掩耳盗铃。

我在上必修2 unit four Earthquakes 的练习册,其中有道阅读理解是讲动物和人类的休眠问题。其中有一段描写:

In the past,without the artificial light of the city to bathe in,humans went to sleep when it because dark and then woke themselves around midnight.The late night period was known as "The watch".It was when people actually kept watch against wild animals,although many of them simply moved around or visited family and neighbors.

在这篇短文的翻译过程中,对 the watch 这个词的文化背景不了解,硬把这个翻译成为“生物钟”。当时我认为并不影响做题索性翻得有些随意(更多的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学生应该也不会去关心这事。第二天,一个内敛而且成绩很一般的学生,怯生生的来到我的办公室,“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你昨天有个词翻的是不是有错呀?

我当时有些愠色,“哪道?”

“The late night period was known as‘The watch’.我认为不应该翻成‘生物钟’,但我也不知道该翻成什么。”

警觉的我还是比较婉转说给她,“好的,我在求证一下,看有没有其它的翻法,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接着来问我,好吗。”

“竟然有人挑战我的威信!”虽有些恼却还是打开了电脑搜索了一下,我很认真的做了这件事情。结果让我顿时茫然了,在这里的意思是“守夜人”。不只是因为我讲错了,而是该怎么面对全班同学订正我的错误。

在第二天英语课上,我非常认真的在班里承认了我的错误,而且还表扬了这个学生。随后我第一次将我的教学反思融入了我真实的感受。

又有一天,怎能一个“难”字了得

高考总是检验老师和学生真实水平的最高境界,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理论”,在教书本时只是在给孩子们积累单词量,语法是一种简单而易操作的课程内容。在授课时图快使得孩子们都有些囫囵吞枣的感觉。记得有次我很有把握的想测一下同学们的高考水平,便拿来当年的高考试题来给他们考试,想当然的认为在各种语法都有讲过应该都能拿下。可是在改完试卷后看到那些成绩便有些难过。有这样的几道题令我感慨颇深。

____is known to us all is that the 2016 Olympic Games will take place in Rio.

A、It B、Which C、As D、What

大多数人都选择了A答案,还有就是受定于从句的影响而选择了C答案,而正确答案则是D项。后来我经过问几个同学为什么会选错,原因是这样:他们没能分清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的根本区别,而这也恰好是高考的重点;令一方面我在给他们讲解时我认为挺简单而他们却根本不理解,我根本没有站在学生是角度去思考问题。

还有一道更能体现我的这种心情

It is the factory____we have ever lived.

A、that B、which C、where D、why

我的学生又一次选了错误的答案。因为他们见过这样一道题

It is in the factory ____we have ever lived.

篇(8)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说:“自信是导向成功的第一要诀。”在备战中考时,每位学生首先要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自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自信能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其次要确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是不断地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动力,而战胜自我之时,正是学生的进步之日。

2.阶段复习,打好双基

2.1明确目标,方法到位。采用自编复习教案,以每单元的教材为主,把话题和语篇作为主线,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等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并注意常用词的各种搭配、意义,以及易混淆词的辨析,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归纳、总结,讲究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并转化为自己需要的知识,同时灵活掌握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技巧和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上的知识,突出知识重点,抓主干,形成牢固的基础知识底座。

2.2全面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要把词汇与考纲中的1600个要求四会的词汇进行总结归类,理清“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还有常用考点词、固定搭配等。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汇和短语造句,并结合语篇学习巩固新旧词汇,在这个基础上,将课本的重点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逐渐形成知识体系。

3.专项训练,掌握技巧

3.1在阶段复习的基础上,强化各项训练,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类似中考题型的练习,对学过的重点、热点等考点知识加以强化训练,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熟练掌握答题技巧,形成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法复习突出在语境中的运用。新课标提出“重语法,更重交际”,摈弃传统的语法教学,创造真实的语境活化语法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因此英语语法复习主要遵循从句和动词两条主线,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句包括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动词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等。此外,还有主谓一致和倒装,并且注意结合段落篇章对考点知识加以强化训练。总之,教师在复习语法时一定要抓基础、抓重点、抓理解,尽量避免过偏、过难、过深。

3.2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突出方法指导、强化训练。完形填空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能力的题型,集对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于一体,考查学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在一定语言情景下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它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词汇、语法、习惯用语及交际用语等语言知识。在复习时我让学生有计划地多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逐渐增加训练的频率,提高训练的难度,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的重点,涉及的内容广,因此,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是复习阶段的当务之急。复习时我给学生提供了有关各方面信息的文章,要求他们每天阅读,强化训练,并指导学生阅读解题的技巧,大大提高了学生解题的速度和效率。

3.3书面表达是学生的弱项,它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突出其知识的积累,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从七年级开始,就对写的训练从入门抓起,按照“词―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三复习时则通过“话题―讨论―写作―讲评”四个环节展开训练。选择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和当前热门的话题指导学生练习写作,并及时讲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4抓好听力训练,每天坚持利用20―30分钟练听力,半小时读文章,造五个句子,等等,常抓不懈,直至中考。

4.综合训练,查漏补缺

4.1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还要及时做好“复习反馈”工作。针对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知识缺漏和错误原因均作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学生经常做错的题目进行改编,再让学生练习,实行二次过关,过关题采用面对面的批改方式,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直至学生弄懂为止。

4.2要求学生建立错题库,分析错误的原因,做到“吃一堑,长一智”。进入复习阶段后,难免要陷入“题海”中,实际上,反反复复做的每套题,大多同出一辙,差别不大,关键在于做了题后,要学会归纳、比较、分析、总结。建议每个学生有一个“错题本”,建立错题库,把每套题中做错的题都要记录下来,最好能分类记录,分析总结,找出一类题的解题方法,这样便于比较和复习。通过“错题本”,学生就能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

5.模拟训练,综合过关

中考复习注重讲练结合,在做好以上复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重中考模拟训练,对复习的知识重新整理,再次查漏补缺,通过精心设计的模拟训练,彻底清除学生的模糊意识,加强应试技巧的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最后对学生进行考前指导,加强心理疏导,调整好心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篇(9)

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理性的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取得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有益的再学习活动。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和创新,才能使自己由一位经验型教师逐步转变成专家型教师。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及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既然如此,教师具体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固然很多,但以下几方面应该作为教学反思的重点。

一、反思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等方面落后的话,那么,他的工作精神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往往越大。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训,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实践证明,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因此,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发展自我,建构自我,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二、反思教学成功之处

成功的教学经验体现了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也体现了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的能力和以恰当的方法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因此,对于它的记录实质上就是为自己今后的教学形成感性和理性的宝贵教学经验。内容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为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而适时变换的教学方法,自然、恰当的导入,充分准备的教具,为讲解重点和突破难点而选用的典型例句,以及发现并突破难点的方法等。这些可供以后教学时参考,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功效。以SEFC Book 1B Unit 18“New Zealand”Speaking为例,笔者认为这一堂课上得较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课后及时总结出如下两点体会:

(1)运用多媒体、卡片、地图、数据、表格、录音、音乐和身体语言等手段,可以为学生营造可理解的富有实践性的交际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小组活动和培养学生积极性的好办法。

三、反思教学失误之处

教学失误的及时记录,应该是课后反思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教师理解了课程标准的精神,熟悉教材和精心准备教案,也难免会出现疏漏或失误,如: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的内容和方法欠妥、师生活动不协调、教学效果不理想、列举的例子不典型等,课后都会让教师感到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果教师对这些疏漏失误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就会使之成为今后教学时的参照物,可以避免在以后教学中犯类似的错误,同时也可作为集体备课中的反思问题供大家商议、论证。例如,笔者教学SEFC Book 1B Unit 18“New Zealand”Speaking内容后,在教案后记中作了如下记录:

Speaking内容中,讲解方位词east,south,west,north的词性应在讲Speaking内容之前,且应详尽说明。east可以作名词,如The wind is belowing from the east.(风从东方来);也可以为形容词,如He lives on the east coast.(他住在东部海岸地区。);还可以为副词,如My window faces east.(我的窗户朝东.)又如:Wei Hua lies about east of Yantai.学生因为不知此句子中的east为副词,错误地在east之前加了一个“to”。由于及时总结了教训,笔者在其他平行班的课上有针对性地详细解释了这几个方位词的所有词性,并配以例句。结果,平行班这一内容进展得很顺利,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事半功倍。

四、反思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然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徒留深深的遗憾。

五、反思学生见解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不乏“真知灼见”。如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都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能启发同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

六、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教师及时甚至提前了解学生的困惑,设法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就突破了教学难点。例如,笔者第一次讲授“定语从句”时曾预想学生在初中“Go for it!”教材中接触过定语从句,因此肯定是一听就懂,一讲就会,结果却是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一脸茫然。在辅导课上,笔者向学生了解其中的原因,学生说“我们句子结构划分不清,不知道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区别”。此时笔者才明白,是自己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英语实际水平了解不准。因此,笔者在那节课后的教学反思部分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在讲解知识点时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尽量做到“低起点,小步走”,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英语既有趣又好学。实践证明,教师将教学中解决困惑的方法在教学反思中记录下来,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学实践中的一个过程和结束,同时又是新的活动设计的开始,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一有所得,及时记下,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积小溪以成江海,积跬步以至千里”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4):29-35.

篇(10)

如何进行例句的设计和优化呢?归纳起来一般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典型性原则

所谓典型,是指例句要经典,要切中要害。例如,在教学receive/accept(模块3 Unit 1),ashamed/shameful(模块1 Unit3),insist的两个意思( 模块1 Unit 2),except/except for (模块3 Unit 1)时,可用以下例句:

1) I received his gift fromhim, but I didn’t accept it. 我收到他的礼物,但我没有接受。

2) You should be ashamed of your shameful behaviors. 你应该为你的可耻的行为感到羞愧。

3) The boss insisted that the man had stolen the money and insisted that he (should) leave the company at once. 老板坚持说那个人偷了钱并坚持要求他立刻离开公司。

说这三个句子典型在于用一句话清楚地说明了相似词或同一词两个容易混淆的意项的本质区别。但有时很难把它们放在一个句中,比如:

4) The composition is good except for some spelling mistakes.除了有一些拼写错误,这篇作文很好。

5) All the compositions except Tom’s are good. 所有的作文都好,除了汤姆的。

这句话的典型在于以中心词“作文”展开,很明显例4是比较“composition”和“spelling mistakes”,例5 比较“all thecompositions”和“Tom’s”,前者为不同类的比较,后者为同类间的比较。那么,两者的区别也就显而易见了。

二、示范性原则

所谓例句的示范指用同一例句尽量涵盖所讲内容,也就是说用多种句式或相关词汇进行造句。

例如,在教学词汇“suggest”(模块1 Unit 2)时,可使用以下的例句,

1) He suggested(me/my)visiting Wuxi. (后接动名词或动名词复合结构)

2) He suggested a visit to Wuxi. (后接名词)

3) He suggested that I (should) visitWuxi. (从句中用虚拟语气)

4) It was suggested that I (should) visit Wuxi. (主语从句)

5) His suggestion was that I (should) visitWuxi. (表语从句)

6) He made a suggestion that I (should) visitWuxi.(同位语从句)

7)His palefacesuggestedthat hemight be ill and I suggested he (should) have a rest. (比较了suggest的两个意项)

又如,在教学“risk”(模块1 Unit 3)时,可用如下例句,

1) He risked his life to save the boy.

2) He went to save the boy at the risk of losing his life.

3) He ran/took the risk of losing his life to save the boy.

三、适时性原则

适时是指能适时地举一些关于最近发生在学生周围的趣事或有关国内外大事的例子,会使学生倍感新鲜,让他们觉得英语离他们并不遥远,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可以用。例如,在笔者任教模块4 Unit 3时,正是世界杯开赛期间,学生对这事很感兴趣,因而在课堂上教学opportunity,in one’s opinioncriticize,thrilled 选择了如下例句:

1)You are a lucky dog if you have an opportunity to attend/of attend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World Cup?

如果你有机会去参加世界杯开幕式,那你真是个幸运的人。

2) In your opinion,which teamwill win theWorld Cup final?你认为哪个队会赢得世界杯的决赛?

3) After narrating the match between Australia and Italy,Huang Jianxiang is criticized by the viewers for his improper narration.在解说完澳大利亚和意大利比赛后,黄健翔因其解说不当而遭到观众的批评。

4)On winning the match,both the players and the fans will be thrilled. Can you imagine such a scene? 一赢比赛,不管是运动员还是球迷都是欣喜若狂,你可以想象出这种场面吗?

四、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指选用例句时应由浅入深,适当发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不赞成一步到位,急于求成。比如,在模块1 unit 2出现词汇“charge”,意思为“负责,掌管”,这时可给出例句:

1) Last year,the young man took charge of the farm after his father’s death. And now he is in charge of the farm./the farmis in the charge of the man.去年,那年轻人在他父亲死后就管理这个农场。现在他负责这个农场/这农场在他的负责之下。

2) He chargedme 20 yuan for repairingmybike.他帮我修车要了我20 元。

3) Delivery is free of charge. 免费送货。

以下例句为charge的其他意项,如在课堂上一并给与,效果可能是适得其反。

4)After being questioned by the police,she was set freewithout charge.她被警方传讯后,无罪释放。

5)He was charged with murder.他被指控犯有谋杀罪。

6) Before use,the batterymust be charged.电池使用前必须充电。

五、思想性原则

思想,指例句不仅传授了语言知识,又能使他们感受到例句中所蕴涵思想的熏陶,从而达到一举两得之功效。

例如,在教学“非限制定语从句”(模块1unit 3 )时,可运用如下句子:

1) As is known to everyone,TaiWan belongs to China.众所周知,台湾属于中国。

2) We have sent ShenZhouⅤ into space successfully,which shows the growth of our country’s power.我们把神州五号成功地送入太空,这显示我们国力的增强。

在讲述模块1 Unit 2语法emptysubject“it”时用如下例句:

3) It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for us to protect ourenvironment. 保护环境对我们来说是重要和必要的。

4)It is bad manners to speak loudly in public.在公共场合喧哗是不礼貌的。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44-01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载体,包含与之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微课承担不同的角色;在导学环节中,微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引导学生复习之前的课堂内容,又帮助教师引入新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微课为学习者提供支架,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握。

一、微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微课的特征是“短、小、精、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微课与多媒体优势互补并有机结合,英语教师能够广泛利用微课并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笔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学中,微课在设计、开发及应用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课不够短小精湛,课前导入太长。导入时间太长,无关的材料与资源会抢占学生的认知资源,从而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此外,有的教师在播放完一些视频片段后不加以分析便直接讲授新的内容,出现前后不能呼应的现象。

2.呈现单一的微课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很多微课的内容连贯性不强,而且比较单调,除了视频和PPT演示外,基本很难看到新鲜的元素。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卡通动画、电子黑板等引入微课,因为这些形式更贴近学生。

3.选题分散,教学目标不聚焦。选题是微课制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些选题往往是针对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或主要问题设计的。有些微课主题竟包含了一个大单元,例如,“定语从句”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定语从句的特征、限定与翻译,关系代词的区分与识别,限定性与非限定定语从句等等。如此多的知识点使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学习。

4.把精品课录像重新剪辑就当作微课的录像版本。目前很多中学教师存在一些针对微课教学的片面认识,部分教师认为微课教学就是较短的录像教学,甚至把原来的精品课录像重新剪辑就当作微课。很多教师只是把传统的一整节课截成一段一段演示的小讲座,教学时间从完整的45分钟浓缩到10分钟左右。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微课的设计

微课设计要求英语教师对微课有清晰、准确的认识,以便及时调整设计策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中学英语教学中微课的设计要从微课的内容选择、教学设计两个方面入手。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