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年轻教师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4 15:09: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年轻教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年轻教师

篇(1)

大学四年师范学校的学习中,专业课老师不止一次的强调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思路清晰设计完好的提问,不仅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逐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优化教学效果,而且还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10年9月份如愿考取,光荣的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初踏讲坛,不敢忘记老师的教诲,十分注重课堂提问。于是在充分利用我校积极进行新课改,课堂中师生互动明显增多,学生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的高效课堂模式的契机下,在课堂设计之初就广泛设置提问,一节课下来有时会有二十几次的提问。以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为例,我在第一课时就设计了(1)《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吗?(2)我们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皇帝爱新装? (3)皇帝为什么会认为“那真是理想的衣服”?(4)老大臣看到新衣了吗?(没有)他实话实说了吗?(没有)为什么?等16个问题。特别是像《济南的冬天》、《论语》这样的重中之重的文章我都费尽心思,每节课设置了二十余个问题。

篇(2)

“有效课堂提问设计”的提出是基于学校教师的发展需求。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学生思维的发动机。优化问题设计、构建高效课堂,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建校五年来,我校每年新入职的教师达20多人次,多为师范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的学科素养扎实、理论水平较高,但课堂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教学方法亟需学习。

我们通过对青年教师的听课、跟踪调查,发现了几种影响课堂效率的教师问题:滔滔不绝型、一问到底型、手足无措型。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并不单纯地进行理念讲解、评课析课,而是将教学中现实发生的典型例子拿出来做深入剖析,从问题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入手,让教师自发地做归因分析,在彼此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并能够共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研究的价值也就得以充分体现了。

思考二:如何开展案例式研究?

针对提出的问题,我们设计了7个步骤来开展研究:日常实践发现问题—集中案例分析成因—搜集资料划分类型—教研团队研究方法—典型案例推进思考—课堂实践检验效果—整理案例形成策略。下面,简要介绍几个环节。

日常实践发现问题:一是要关注课堂。通过使用“课堂观察量表”对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一节课的提问高达三四十个,但是学生活动却少之又少。二是要关注备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问题的设计对整节课的把握起到关键作用,教案的层次性和结构性不够清晰。

集中案例分析成因:各教研组教师把收集的案例集中起来进行分析,找到制约课堂效果的提问都有哪些,虽然学科有所不同,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着共性。在教师授课中,主要存在着三种有待改进的情况:一是滔滔不绝型,即教师总是不放心,把所有的知识讲了又讲,课堂提问随意,没有学生的活动参与,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累。二是一问到底型,即教师设计了很多个课堂提问,问题零乱、问题的思维水平低,有时学生只需简单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三是手足无措型,通常出现在一些新入职的教师身上,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回答预设不够充分,面对学生课堂出现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只能以“你先坐下吧”或是“别人说说”之类的方式草草带过。

搜集资料划分类型:课堂问题的设计分为哪几类,又如何评判它们的价值呢?在查找资料进行分析后,我们确立了六种提问类型:知识水平提问、理解水平提问、应用水平提问、分析水平提问、综合水平提问、评价水平提问。这六类问题其实都有用武之地,但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来说却是有极大差异的,依次从低到高,最常见的是知识水平提问,即一问一答式,学生的回答基本上是标准答案,答案的来源可从书本上直接获取;而应用、综合分析等提问则更具有开放性,需调动学生所学,经过思考梳理,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解答,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习更加主动深入。

思考三:如何优化问题设计?

针对找到的六种类型的提问方式,各教研组结合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学科特点等,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研究。

1.分门归类,有的放矢

在听课的过程中,语文组教师采用课堂观察量表的方法,把教师的课堂提问分别按照上述的六类进行划分,然后开展分析。例如,在听完某节课后,教师发现在这节课中知识性水平的提问占27%,理解性水平的提问占19%,应用性水平的提问占9%,综合性水平的提问占9%,评价性水平的提问占36%。教师并不单纯以数据作为评价的终极标准,而是更多关注以上提问方式,哪种提问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更为有益。通过讨论,教师发现知识性提问是必要的,但是显然对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考是有局限性的,特别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字词的积累及拓展等);而应用性水平和综合性水平的问题偏少,会使学生很难在课堂教学中有开阔思维、表达思考的机会,课堂看似顺畅但暗礁丛生。

经历这样的思考过程后,教师会把提问设计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学上,把学生的学习路径作为教师教学的依据,从而把以学生为中心落到了实处。当然,并非所有的课堂问题设计都要体现六个层面,这要依据课程内容、本节重难点及学科而定,但无论采用哪种问题设计,教师都深刻意识到了检验其是否有效的标准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状况,也由此带动了下一步的思考:如何将课型进行分类,将有效的课堂提问进行集中整理,形成有价值的提问策略。

2.同课异构,求真求效

为了更好地对提问设计进行甄别评价,我校教师团队开展了同课异构的课堂实践研究,在同一课型、内容中,不同的问题设计究竟会产生怎样不同的教学效果?

如在校本课程“楹联文化”讲授中,教师做了这样的探索: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讲中,学生需对贾宝玉所创作的“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进行赏析,体会宝玉副对联的巧妙。两位老师就这一内容进行了完全不同的问题设计。

甲老师问:“这幅对联写了什么景色?出现了哪些景物?出现了哪些学过的楹联创作技巧?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运用的修辞方法有怎样的好处?贾政对这幅对联是怎样评价的?”

乙老师问:“贾政平时对宝玉是怎样的态度?在这幅对联创作后,贾政居然‘点头微笑’,充分说明这幅对联创作之妙,究竟巧妙在哪里?请你和同伴研究后与大家一起分享。”

当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设计呈现在教师面前的时候,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显然,前者的思路虽然清晰但问题琐碎,甲老师是站在自己分析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一步步说出正确的答案,在学生的头脑中并未建立一个所学能够为所用的输出模式概念;而乙老师仅仅设计了两个问题,却将整个思考蕴含之中,学生需要进行整理归纳,从多角度进行阐述,因此,后者问题设计的开放性更大,对教师的课堂生成要求也更高。这样的案例研究,使教师开始关注自己的课堂问题设计是否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影响并提升了课堂实效。

在研究问题设计的同时,教师对于如何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与规律加深了理解和认识,平日里往往让知识性问题占了主角,看似学生一一对答,但问题更多指向于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问题的价值性有待于研究和改进。推敲问题设计的过程就是在推敲把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篇(3)

——宁夏校区教师节方丹老师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树德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也很高兴,自己能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代表树德的年轻教师们在此发言。

其实,自己很纠结应该选取何种方式、哪些内容,才最能抒发自己对树德前辈们满满的心意。想了良久,发现了语文组珍藏的这样两张照片(PPT投放照片):照片中的树德前辈,有的已经退休了,有的此刻奋战在大树德别的校区,有的因为身体原因在家休养……照片中的人可能在那一刻,定格在这方寸之间,但照片背后的故事以及传承的树德精魄与树德文化,却在一直延续……

组上的人都会亲切地叫我一声"丹妹儿",因为我确实是语文组年龄最小的一员。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树德前辈们给予了我们这些年轻人最给力、最实在、最立体的帮助与引导,这可能正是对树德魂、树德文化的一种印证与体现吧!

一、专业知识,倾囊相授。

如果没有记错,8年之前是李校、潘俊老师、杨小全老师把我从西南师范大学领到了树德这个大家庭。从那一刻开始,自己作为一个语文人的生涯才算是全面开启。

刚来那会儿,我发现这里的学生比自己都懂得多,想得深,做的好!!就更别提这里的老师前辈了!!我的内心相当惶恐啊!觉得自己很有可能被学生的问题问倒,觉得自己随时都会被前辈老师抓去训话,觉得自己每天都如履薄冰!倍感痛苦!所以,我消瘦了,瘦了20斤,瘦到生命还能勉强承受之轻——80斤。

在度日如年地过程中,我渐渐发现,这种沉重的感觉是自找的,因为周围的前辈不但不是自己在恶梦中所看到的那种狰狞僵尸般的面容,反而是一种让人无比自在、宛如亲人般的引导与关怀:师傅李静老师永远都是活泼可爱地教导我上课不要赶,其实大家都不急,就你一人在赶课;袁学民老师总会在我赛课、比课时扬起嘴角的微笑,来一句:丹妹儿,你去!然后全程跟踪听课,最后总能精准点拨,点石成金;钟群老师以"小蜜蜂"的形态,身体力行地教会我要勤劳:早早儿到校,提前准备,随时书写生活,保持语文人的手感。还有杨小全老师的儒雅,李英老师的气质,潘俊老师的严谨等等……他们都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盏盏指明灯,光泽被身!

二、德育工作,言传身教。

一年前,很荣幸,我当班主任了。除了语文老师这层身份之外,我又多了一重身份,多了一份责任。

工作时间的碎片化,各项事务的零碎化,让自己每天在学生、老师、家长当中来回焦灼。蓦然回首,发现曾经纯粹的语文教学是多么可爱,让人回味。所以,我长白头发了,不多,就几根!有时,我甚至在想,头发就这样一直一"白"不振可该怎么办,干脆去染个板栗色吧…还好,周围的前辈班主任们没有给我这个机会,染啥子头发,年纪轻轻的,遇到事情可以这样这样考虑,这样这样处理嘛,遇到疑难杂症,随时交流就是了!

确实是这样的,大家都手把手地引导我,如何当好这个班主任:师傅邓西红老师总会现身说法,教我这类敏感被动的学生该如何与之交流互动;王万祥老师总会严密而周全地教会我们如何将班上的纪律氛围调整到刚刚好;赵书兰老师也会倾囊相授,班委干部该如何选拔锻炼……还有赖富彬老师在10班推行的情智熏陶,李桃老师随时分享的德育美文、刘维尧老师的谦虚大度,王继蓉老师的精英德育,肖莉老师的雷厉风行等等,让我渐渐在德育工作捉襟见肘之时,变得更加的从容、条理,而且自信……

三、生活经验,共享共用

谈工作,树德前辈们的洪荒之力,源远流长;谈生活,树德前辈们的闲情雅致,传承至今。

王万祥老师会在工作之余会教我们这群不知油盐酱醋的年轻人——泡洗澡泡菜:坛子的挑选,酸水的制作,萝卜皮的利用,红油的使用等等,他在教我们生活情趣;邓西红老师会在空暇之时,传授一些经济学知识,用深邃精准的眼神,摸清理财脉搏,她在教我们生活的精简;在食堂在吃早餐时碰到组上的李丹老师,便会大饱口福,油酥花生米颗颗饱满酥酥脆,DIY的榨菜也很是爽口,工作繁忙之际,她在教我们生活的境界;肖莉老师羽毛球、游泳、潜水,样样精通,是她告诉我运动与旅游的意义,让我发现原来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考取潜水证儿,年纪轻轻的,要多运动,小小的身体积满了洪荒之力,她在教我们生活的精彩……

渐渐地,我胖了,白了,长到过将近160斤。进学校大门时,值日学生直接将我屏蔽的感受真的很好!树德养颜的传说其实一直都在。

偶尔发呆的时候,会回望一下自己在树德走过的8年,有过坎坷,有过泪水,有过苦痛。但这些都无法掩盖住一个树德人充实而幸福的感觉。这份幸福当中,永远无法删减的部分就是:一辈又一辈的树德人所秉持的那一份薪火相传的树德文化,一代又一代的树德人言传身教、倾囊相授、谆谆引导的树德精魄。正是这般,树德中学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担当。

篇(4)

二、听课能再认识教态的重要性

教师的授课效果是与教学的方式方法、仪表教态、语言表达、组织教学、师生配合、控堂能力等方面息息相关的。记得一次听某位老师的课,尽管他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而学生听课的状态却不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的低头玩手机,有的趴下睡觉,有的在抄作业等。再仔细观察这位老师存在的问题是:面部表情生硬,语言缺泛抑、扬、顿、挫,声量较小,眼睛不善于与学生交流,脸部习惯对着黑板讲授,身体经常挡住板书,也没有与学生互动。显然,他讲课再清楚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次听课对笔者启发很大,感受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仪容仪表与教态教姿是多么的重要。假如讲课语言失去了抑、扬、顿、挫,学生听起课来就会感到催眠,精神不振;假如教师的眼睛不善于关注学生,就不会察觉学生听课的状态,就不会发现学生究竟听懂了没有;假如课堂没有师生互动的环节,学生就会感到无趣,就不会产生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听课可见,教师的仪容教态是多么的重要,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都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作为任课教师,要学会透过课堂现象反思自己,总结别人的经验改进自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听课要讲究方式方法

显然,我们把听课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就要克服应付式的听课,克服盲目性的听课,关键要掌握一定的听课方式和方法:

1、听课态度要端正。无论是听年轻教师的课还是听老教师的课,都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通过认真听课去发现和捕捉每位被听教师的长处与特点,用于充实自己的不足,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2、听课要有计划性。最好在开学前或开学初,给自己拟定一个听课计划,(比如去听绪论课、复习课、疑点难点较多的课、一体化教学或职业任务驱动教学等特色课程)。有计划、有目的的去听课,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计划”对自己起到一个监督学习的作用。

3、听课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带着问题去选择特定的老师或特定的课程去听课。例如可以针对自己在以往教学上存在着某些薄弱环节来选择听课,或针对学生难以掌握的章节来选择听课,或选听授课效果很好的模范教师的课,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听课后要善于进行评教和总结。在每次听课后,教师之间要进行坦诚交流,切磋教艺,特别是在教学方式方法、处理疑点难点的技巧、控堂能力的经验、组织教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等,都要收集整理成文,并做好记录保留,便于今后随时翻阅,为教学交流和应用,为教材教法改革提供依据。

篇(5)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面对保教工作的千头万绪,往往束手无策:家长接送环节,不知道怎么和家长沟通,导致家长怀疑老师是不是不喜欢自己的宝宝;集中教育活动时很难组织好幼儿,往往摁下葫芦起来瓢,难以达到活动目标;碰到特殊的幼儿、难缠的家长更是不知所措……为此,他们时常感到茫然、困惑、委屈。

这时候,年轻教师最需要扶一把。既然帮助就要切中要害、雪中送炭。每学期初我们都会开展问卷调查,主要问题有两个:你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本学期你最想得到的指导和帮助是什么?通过对问题进行梳理,第一年我们归纳了6个问题:特殊幼儿如何教育,幼儿家长怎么沟通,怎样做好家长工作,怎样组织教育活动,如何有效开展美术活动,科学活动怎样设计与开展。从梳理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新教师困惑最多的是幼儿的组织与管理。我们把这6个问题变成了6个研究课题,指定骨干教师来牵头负责这些课题。比如特殊幼儿的教育,我们指定了一名经验丰富的骨干老师来负责,她首先围绕特殊幼儿的分类及其心理、特殊幼儿的教育策略、特殊幼儿的家园沟通等开展了系列讲座,然后通过召开案例分析会把自己班级的案例放到分析会上让大家来讨论、支着儿,最后通过写教育笔记的形式形成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家长工作重要而复杂,处理不好就会使工作变得被动。我们园里的一名教师却能和每一届幼儿家长都处得像朋友一样,良好的家园关系一直是我们园里的标杆。确立课题后,这位老师对自己十几年来的家长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总结,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讲座,跟年轻教师一起探讨如何才能做好家长工作。这种直接经验的传授和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和年轻教师的工作达到了无缝对接,很受年轻教师欢迎,较快地促进了新教师的成长。

二、主动开展问题研究

经过一年多的教研活动,有的年轻教师已经不满足于在引领下开展研究,自主探索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们把学期初梳理出来的问题,也转化成6个研究课题: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问题儿童的教育与家园沟通,美术欣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音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语言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我们从梳理出来的问题欣慰地看到,老师们的视角开始从幼儿的组织与管理转向了课程,说明他们对事无具细的幼儿管理已经能驾驭了。我们对问题进行了公示,让年轻教师自己选择研究的课题。这其实对他们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需要通过上网、看书等途径查阅资料,撰写讲座稿。为了配合讲座,幼儿园一方面分批次安排他们外出接受专题培训,另一方面开展听课活动。陆陆续续地,我园已经有7位年轻老师主持了讲座。实践证明,这个教研模式是老师们最喜欢的,也是促进他们成长最快的方法之一。老师们之所以对此情有独钟、乐此不疲,是因为它最大的优点在于“我探索的就是我需要的”。

三、聚焦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历练后,应该让年轻教师们更多地关注课程。于是,我们开始把教研的重点转向课程的研究。

我们首先开展了同题赛课活动,让年轻教师通过听课、评课、议课,深入理解幼儿发展与课程的和谐统一。今年3月份,两个分园联动,围绕绘本阅读开展同题赛课活动。赛课之前,幼儿园邀请南京的张歌老师来园做绘本的专题讲座,指导教师以儿童的视角研读绘本,挖掘绘本的内涵,帮助教师理解绘本环衬对主题的升华作用等。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绘本的魅力正是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师引领幼儿从图画走进立体的故事世界才是有效的指导。我们还注重引领年轻教师开发课程。在围绕主题活动开发课程方面,我们在今年春天开展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主题活动,历时一个月,大主题下分设了若干个小主题:“寻找春天”“我眼里的春天”“放风筝”“春天里的种植”等。活动前期,我们召开了沟通交流会,让年轻教师们领会活动的目标、要领,达成共识。会后年级组编写活动方案,上交给业务主任审阅、修改,然后设计活动教案、实施活动。其中“风筝节”是小班的得意之作。他们设计了四个板块:亲子参观风筝知识展板、风筝主题教育活动、亲子装扮风筝、亲子放风筝。活动不仅让家长和幼儿了解了风筝的知识,而且体验到了亲子放风筝的快乐。通过此次活动,年轻教师对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意识到课程就在孩子们的生活里。

篇(6)

自去年分配到我校以来,我一直受到了您的各方面的帮助,对此我是感恩不尽的。刚大学毕业,我由一名学生成了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对教师这职业我是既熟悉又陌生。记得在我来校的第二天,你就找我谈话,将许多教学经验传授给我。从备课到讲解,从和学生相处到批改作业,从教态到板书设计,从语言运用到为人处世,你是那样的耐心啊!那天我学了不少东西。您是很器重我的,所以您竟给了我一个班让我管理。应该说我是很认真很努力地在工作,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我怕也是学生和同事们心中的一个好班主任,好老师吧。但都怪我,一时的冲动造成现在这种糟糕的局面。

DDD平时也算班上的一个好学生吧,可那天他找我请假时实在太过分。我不知平时随和的他,那天却那样的固执。我无论怎么讲,他就是不听,我不准假他就是不走。我由于下午有课,中午饭间时间又短,我是个非午后休息会儿不可的人。中午哪怕打个盹儿也行,否则整个下午我就象丢了魂一样,头昏昏沉沉,精神萎靡不振。因此我让他下午上完课再找我说,可他就是非要我当场给他批假条。关于学生请假,我班刚开过班会,制定了具体措施,我不能为他破班里的规矩。长说短说,他耗在那里就是一个主意,我实在是生气。但强压住并未发火,后又以我该休息了,下午还有课,企图让他先走,他不动。我躺在床上,心想他站就让他站吧。可这时他却走到我床边,嘴里仍嘟嘟嚷嚷让我准假,我实在压不住火了。我站起来说你走不走,他说不走。我随手抓了把水果刀,撵他走。其实当时我只是随意拿了件东西,并未太在意手里究竟拿的是什么。他走后,我才发现我是拿了把小刀的。从他离去的表情上我已预感到什么了,我本想上完下午的课再去找您说此事的。可上完第一节课后,李主任就找了我。

这件事在学校引起了一个小轰动,我对不起所有关心我的领导和同事们。也许我太年轻了,也许我还没有真正懂得教师这一职业。但不管怎样,我知道,我可能将因此而告别这神圣的讲台了。所以主动提出辞去班主任职务,辞去任课老师的资格。若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接替我的课,我可以先代着。

我是怀恋这三尺讲台的,因为我站在上面还不够365天,但我犯的错误却是不可原谅的。我期待着上级和学校尽快对我做出最后处理。

此致

敬礼!

篇(7)

我,一个做了3年班主任的年轻教师,也许就是因为自己的年轻,今天我才发觉,原来,我已经深深地伤害了,我的孩子们。萤火虫门,这只大虫向大家说声,同学们,老师做错了许多,请大家理解。

我是一个要强的人,却忽略了你们的感受,这不是一个成熟的班主任的所作所为。我久久的思考着自己,突然发现自己,不能用要求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大家,我们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也许大家已经憎恶你们眼前的这位班主任老师,但我们还要一起走过,剩下的路程,让我们在这不满荆棘,却充满希望的路上,继续前行。我们分不开彼此,我们是一家人。

在这里,我尤其要感谢戚育硕同学,他让我认清了自己,我很担心,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信心的丧失”。我在想一个人真的丧失了信心,那么他该是经历了多么大的挫折,他对老师的信任被消磨殆尽。戚育硕同学的这些心里话,我会将它封存,一直伴随我的整个教学生涯,感谢他带给我的这份感动。

早两天的篮球比赛,老师迟到了,更有甚的是,场上的几位同学,连一口水喝都没有,当我看到别的班级,又水喝时,我也很自责,老师的决定太不可思议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曾经的决定。

同学们,在这里,我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好吗?今后的日子,请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一起改掉自己不好的习惯,让我们凌云萤火虫之家,更加的温馨,更加的积极,更加的团结,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其实我们班级有太多的感动:我这里罗列一二:高雅同学,帮助陈玲玲同学抄写英语笔记;

篇(8)

踏上三尺讲台几年来,工作环境、收入的日益完善让我对教师的职业体会到了愈来愈多的幸福,而感触最深的是怀着感恩的心用阳光的心态耐心的教育学生产生的职业幸福感。

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位专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初踏岗位之时,我用成人化的心态对待学生,一次不对,我会提醒他们,两次不对就开始批评他们了,事情往往会适得其反,看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后,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对待小学生不能用成人化的心态对待他们,于是,我不再过多地指责学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再为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而郁郁寡欢。而是用自己的满腔爱心和宽容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我的真心付出获得了“回报”。当有的同学在路上不经意地碰见我,送上一句“老师好”的时候,我是幸福的;当某个顽劣的学生在一次次不写作业时,我用平和热情的行为辅导他写每次落下的作业后他也开始承认错误迷途知返的时候,我是幸福的;当我周末在学校里,有的同学能到学校里找我聊天并说想我之类的话时我是幸福的;当曾经教过的学生在节假日也发来问候的短信时,我依然是幸福的。突然触发的教育灵感带给自己的满足是一种幸福,师生间自然融洽的打招呼是一种幸福,学生对自己的一个亲昵的动作(来自非亲人感觉的亲近感)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幸福并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而是唾手可得。我们没有百万富翁的奢侈豪华的富有,但我们可以做精神上的富翁,在自己的星座里发光发热。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

二、课堂上与学生情投意合的幸福交流。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能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对解决问题进行探讨,交流解决问题的几种解法及最佳解法,意见一致时师生眼神、表情均处在兴奋状态,可谓意气奋发,师生高度默契,这种状态下的情投意合,绝对的是一种心里享受。而这种幸福需要教师用爱的暖流来传递,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师爱的阳光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这种幸福的交流与每个学生都能传递,当我们播种爱的种子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孩子们成功后的幸福表情时,我们不也在收获幸福吗?是啊,学生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学生幸福了,我们的教育才是一种享受;学生幸福了,我们的世界才会有无法预约的精彩瞬间和不可复制的幸福体验!

篇(9)

新学期的第一次市级教研活动,我们到兄弟学校进行课堂教学观摩。课的开头很新颖,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智慧与学生学习的智慧碰撞出美丽的火花,对这位年轻老师的钦佩从心底油然而生。恰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插曲出现了:这位老师在讲到海市蜃楼时,在黑板上板书成了“海市辰楼”,顿时教室里思维的火花像被浇灭了一样,学生静得出奇,有的学生想指出来,但又好像在众多老师听课的情况下有些担心,不知是讲出来好还是不讲好。这位老师也有些愕然,左右看看不知是出了什么状况,这种尴尬的气氛持续了大约10秒钟,随后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这位老师继续接下来的教学。

在写听课反思的时候我有些茫然,不知道从何写起。当我们轰轰烈烈地推进新课程的时候,当新课程的理念通过反复的宣传和实践逐渐深入人心的时候,也许我们忽视了或者说是淡忘了一些最原始的东西,课堂中最朴素的东西,今天的课中丢失的就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的规范、精确、严谨。类似于上述案例中的现象还有很多,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毕业的年轻教师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比较明显,有一次听一位年轻政治教师的课,他居然整节课都用“M义”来板书和表达指代。

难道是我们这些老教师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不是。左思右想,课堂细节折射出年轻教师基本素质技能和文化素养的缺失。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批年轻教师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从年轻教师们的成长发展过程来说

1.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度、快节奏的发展,许多事情都应遵循简便、简约的原则,因此原本一些不该再简化的汉字被简化得面目全非。还有为了表达的简单方便,一些不规范甚至错误的搭配被频繁地使用,这一点在网络语言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网络聊天时,为了加快打字表达的速度,同音不同字的许多汉字被乱配在一起,更有甚者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情况。这批年轻教师就是在这样一种语言环境特别是网络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难免受到影响,这也许是造成案例中现象的直接原因。

2.这批年轻教师是在近十多年应试教育表现尤为突出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比如说汉字的使用,应试教育中上课反复教的、考试中反复训练的都是那些易错易混的字,相反忽视了常规的生词生字教学。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培养出来的考上大学的学生易错易混的字词没有分清楚,常规的字词也是稀里糊涂。再比如说古诗词的背诵,除了考纲规定的篇目之外,绝对不会多背一首。从这两个细节可以推知,这批年轻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文化的积淀远远不够。

3.高等师范院校在四年的大学过程中对教师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育不够。许多师范院校的课表在外人看来根本看不出这是师范专业的课表,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过多的没有实际意义的公共课占用了四年大学生活中大量的时间,再加上不少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培养理念,很多师范生是到大四利用一个月匆匆忙忙参加实习,而且以听课为主,然后急急忙忙找工作,其实真正站在讲台上上课还不到一个星期。这就致使不少原本可以在大学学习期间暴露并解决的问题在师范生踏上工作岗位后才暴露出来,客观上制约了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成熟。

4.年轻教师在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自我发展意识不够也是导致教师基本素质技能和文化素养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四年的大学时光以自主学习为主,由于在小学到高中的基础教育阶段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反复引导下学习,当真正的自主学习来临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变得无所适从,甚至整日在网吧虚度光阴,多数大学生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有的学生甚至四年中去图书馆的次数不超过十次,可想而知是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有的学生大学毕业比高中生的文化素养高不了多少,试想怎么能适应教师岗位的要求。

(二)从年轻教师的工作环境来说

1.年轻教师刚毕业的这几年正是江苏高中新课程全面推行的几年,可以说新课程的理念思想铺天盖地而来,年轻教师在接受新事物上优势明显,新课程的思想在课堂中体现得非常出色,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许多年轻教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过分注重新课程思想的体现和渗透,重宏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法的运用,轻传统教学中注重的严谨和细节。记得我第一年参加工作时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化学老师身边常备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好奇地询问原因,这位化学老师说:备课时总会碰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查一查搞清楚了,不要上课的时候闹笑话。朴实的话语中体现了对工作的严谨和对学生的负责。

2.从学校层面来说,对年轻教师的培育力度还远远不够,像案例中的这位年轻教师在市级公开课中居然出现这样的问题,学校显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位年轻教师上市级公开课前一定要有备课组集体帮助充分备课,并且要选班试上,选班试上以后备课组成员根据听课情况就有关问题再作斟酌和调整。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技能的过程,有利于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然而案例中的学校显然没有做到。

另外,不少学校缺少年轻教师的有效培养机制也是导致年轻教师教学业务素质技能和文化素养偏低,成长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这些学校在新教师的培养上往往只是简单地采用师徒结对这样一种手段,而且往往流于形式,缺少过程的监控和成果的考核。其他的针对新教师的全面发展的培养措施基本没有,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也被年轻教师当成负担。学校的不重视间接造成了新教师的松懈,造成了新教师能力培养的松懈。

(三)从危害性方面来说

教师基本素质技能和文化素养的缺失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位教师就是一面旗帜,他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而且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从小的方面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素养能力低下必然受到学生的轻视,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应该有一桶水,而且应是一桶活水。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角度来说,要充分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

这一批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已不可能重新进行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师范教育阶段的学习,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通过学校和年轻教师自身紧密结合,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推动年轻教师成长发展的有效机制。

(一)从年轻教师自身来说

1.要养成勤读书的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可以提升专业水平,而且可以丰富内涵,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引领者。新时代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单靠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是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的,那么怎样才能不被时代的步伐甩开呢?唯有不断学习,而读书学习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许多学校为鼓励教师多看书,每年给教师报销一定的购书款,为学校营造了一个浓厚的读好书、育好人的氛围。

2.善于听课。学校的其他教师的课堂是年轻教师最宝贵的也是最富实效的学习资源。多听课不仅有利于教学业务能力的快速提升,而且有利于综合文化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年轻教师要注意不仅仅听同学科老师的课,其他学科老师的课也要多听,这样有利于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

3.多为自己创造知识和学历水平提高的机会。现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在职培训非常多,年轻教师应该积极争取这样的机会,从而来提高自己。特别是假期中培训较为集中,更是年轻教师们不可多得的发展机会。另外,从深造进修这个角度来说,建议年轻教师可以报考在职教育硕士,从备考到课程学习都是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的优质平台。

(二)从学校层面来说

篇(10)

我要飞向先进的行列。在这里,我可以坦诚地对各位说:初进讲坛,我后悔过,我徘徊过,但我一次又一次说服我自己:既来之,则安之。我一次又一次警醒我自己:不要做时代的淘汰者。俗话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既然在这片教育的土地上耕耘,就一定要有收获。永远忘不了实习指导教师给我的评语:你将来一定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可以说这句成了我工作的动力,成了我事业前进的灯塔。今天,虽然,我离优秀教师还很远,但只要心中的灯讽着,就有希望。

我要飞向课改的前沿。勤奋好学,学而不厌是教师的美德,特别是要改革有今天,特别又是我们这些教育祖国下一代的年轻教师,一日不学,犹如落队之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比喻不学无术的教师是无雨之云、无源之水、无光之灯。我时常担心将来某一天,我会成为一个无源之水的教师,所以我如一只口渴的乌鸦,四处找水喝,在2001—2003年我参加远程教育以求专业知识之水,自己掏钱跑邮局购名家教法之精点以求创新教学之水。其实,我不渴求自己成为教师群体中课改的领头兵,只求自己是一位忠实的课改实践者,我只知道我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前,我是一只引领五十只雏鹰起飞的领头雁,我只知我今天的教法将影响到学生明天的思维,所以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学生分数考低点,也不能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要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快乐。

篇(11)

   我要飞向先进的行列。在这里,我可以坦诚地对各位说:初进讲坛,我后悔过,我徘徊过,但我一次又一次说服我自己:既来之,则安之。我一次又一次警醒我自己:不要做时代的淘汰者。俗话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既然在这片教育的土地上耕耘,就一定要有收获。永远忘不了实习指导教师给我的评语:你将来一定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可以说这句成了我工作的动力,成了我事业前进的灯塔。今天,虽然,我离优秀教师还很远,但只要心中的灯亮着,就有希望。

   我要飞向课改的前沿。勤奋好学,学而不厌是教师的美德,特别是要改革有今天,特别又是我们这些教育祖国下一代的年轻教师,一日不学,犹如落队之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比喻不学无术的教师是无雨之云、无源之水、无光之灯。我时常担心将来某一天,我会成为一个无源之水的教师,所以我如一只口渴的乌鸦,四处找水喝,在2001—2003年我参加远程教育以求专业知识之水,自己掏钱跑邮局购名家教法之精点以求创新教学之水。其实,我不渴求自己成为教师群体中课改的领头兵,只求自己是一位忠实的课改实践者,我只知道我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前,我是一只引领五十只雏鹰起飞的领头雁,我只知我今天的教法将影响到学生明天的思维,所以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学生分数考低点,也不能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要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快乐。

   我要飞进学生的心灵。“不热爱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这是我想的。无数优秀教师的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能使师生在心理上接近起来,能在师生间架起一座互相信任的桥梁。自从当上教师,我就想当一位新型的教师,一位学生喜爱的教师,但到目前不止,我没有做到,上周,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学生评老师的活动,在开展活动前,我就在想: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在校内四处叮人的“蜂子”,学生会对你有好印象吗?结果出来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尽管274份问卷,对我最满意率超过90%,尽管我是竭力用一颗真爱去感化学生,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居然有3票对我不满意,这就说明我还未飞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同时好使我悟出:老师应用尊重、真诚、理解的心去热爱每一片绿叶,让每一片绿叶上都撒满阳光,让每一片绿叶上都有跳跃的音符。“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