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总结初中化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丰富化学知识,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理论的学习实验培训,使我对化学教育理论和初中化学实验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理论的学习我进一步认识了关于新课标化学教学的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现实,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科结构论的学习,给我今后的教学很多启发: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沟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把教学的知识放在一个知识体系里,把知识串起来,形成知识链,知识树,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结构的、有联系的知识学生就容易掌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沟通化学知识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内容结构化。在教学中突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重视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早期渗透,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知抽象的概念,重视原理和态度的普遍转移,注重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渗透化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更明确了化学教学中做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学生兴趣、化学思考、创新思维、化学学习习惯、化学学习方法。提醒自己在今后教学中更关注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训练化学基本技能,领悟化学基本思想和积累化学基本活动经验;更关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发展,引发学生进行有效的化学思考,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目标的关系和教学近效应与长效应的关系。这为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化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化学基础、化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化学素养,不同的人在化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理论学习中,我也认识到自己的学科理论还存在不少缺失和不足,今后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多看有关教育教学方面书籍,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年初,通阅教材中所有实验,估计全年所有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的名称数量,加以统计,参考现有库存量,写出订购清单。当购置药品收到时,及时开列清单,送交总务处,并分类入帐,妥善存放。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室利用率。在本学期的工作中,为了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搞好化学实验教学,而努力为教学一线服务,本学期具体工作如下:
1、树立为教学服务意识,协助任课教师搞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2、熟悉仪器、药品存放的位置,并把药品摆整齐,仪器擦干净。
3、准备好演示实验后,先进行试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教师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确保实验安全。
4、有些现用制的液体或气体,课前准备好。
5、学生实验课,尽量跟班辅导,及时补充仪器、药品,协助任课教师搞好实验教学,学生完成实验后,及时检查仪器完好,卫生合格等再使学生离开,然后关好水电,门窗及排风扇。
6、注意上、下午第一节课的学生实验,提前10分钟开门做好准备。
7、保持实验室、准备室、药品柜、实验台的卫生。
8、认真对待每位教师的评议,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统观各方面的工作,有些地方还不够好,今后我会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室利用率。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好;很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时,我设计并实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猜想或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一 p96 实验二 p96
[结论] 1、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设计实验探究“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化”时,
若装置是敞口的,则反应不能有气体参加或生成
若选择的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装置必须是密封的,
[练习]1、下列说法符合“质守定律”的有( )
(2)完全电解10g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之和仍是10g。
(3)镁条燃烧后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4)10g水完全汽化后仍为10g水蒸气。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守定律” p98
[归纳]化学变化中“五不变” 物质的总质量 “两必变” 物质种类
元素的种类 分子种类
种类
原子的 数目
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面向全体,讲课时紧扣课本,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
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探究氧气的制取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安排学生探究在有高低不平的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和罩另一只烧杯后蜡烛火焰的燃烧情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科学知识的魅力。
三、努力做好复结工作
空气
一、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二、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三、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四、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2、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3、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五、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例如:氧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可用化学式表示。
混合物: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例如:空气、各种溶液等
多数天然存在的物质,包括矿石、河水、海水等,物质的溶液也属于混合物。
课题2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③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硫在空气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二氧化碳(CO2)+
水(H2O)
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⑤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化学方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论: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
(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三、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
四、化合反应:
1、定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2、表达式:A+B==AB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①H2O2和
MnO2
②KMnO4
③KClO3
和
MnO2
2、反应原理
2H2O2
2H2O
+
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2KCl+3O2
3、反应装置
选择根据: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4、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移—熄
5、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三、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四、分解反应:
1、定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2、表达式:AB==A+B
补充: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定条件下可用燃着的木条;现象:燃着木条熄灭。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 (2)放出热量 (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2CuO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 (2)放出热量 (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SO2
现象:
(A)在纯的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高温2CO(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O2 + H2O = 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
如: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
注意:碱性氧化物+水碱
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2NaOH
氧化钾溶于水:K2O + H2O=2KOH
氧化钡溶于水:BaO + H2O = Ba(OH)2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2NaCl
15.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
CuSO4 + 5H2O = CuSO4•5H2O
二、分解反应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H2∶〖KG-*2/3〗O2=2∶〖KG-*2/3〗1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7.加热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2CuO + H2O + CO2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8.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2KClO3 MnO22KCl + 3O2
19.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0.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2H2O+ O2
现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1.加热氧化汞:2HgO 2Hg + O2
22.锻烧石灰石:
CaCO3 高温 CaO+CO2(二氧化碳工业制法)
23.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
现象: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24.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三、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酸 ―― 盐+氢气(置换反应)
25.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26.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27.铝和稀硫酸反应: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8.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29.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30.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2AlCl3 + 3H2
25-30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31.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32.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31-32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3.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Cu+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
34.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Zn=ZnSO4+Cu
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5.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36.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
37.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8.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39.镁和氧化铜反应:Mg+CuOCu+MgO
40.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高温2Fe+3H2O
41.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H2 + CO
四、复分解反应
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2+H2O
2.碱+酸盐+H2O
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NO3=NaNO3+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Ba(OH)2+H2SO4=BaSO4+2H2O
3.酸+盐新盐+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Ba(NO3)2+H2SO4=BaSO4+2HNO3
NaHCO3+HCl=NaCl+H2O+CO2
4. 盐1+盐2新盐1+新盐2
KCl+AgNO3=AgCl+K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BaCl2+2AgNO3=2AgCl+Ba(NO3)2
5.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NaOH+NH4Cl=NaCl+NH3+H2O
五、其它反应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O2 +Ca(OH)2 =CaCO3+ H20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CO2,也可以用CO2检验石灰水)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
SO2 +Ca(OH)2 =CaSO3+ H2O
3.氢氧化钙和三氧化硫反应:
SO3 +Ca(OH)2 =CaSO4+ H2O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5.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除去二氧化硫):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6.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除去三氧化硫):
2NaOH + SO3 = Na2SO4 + H2O
注意:1-6都是: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2Fe + 3CO2
现象:红色粉未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FeO+CO高温 Fe+CO2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对化学实验教学,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树立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
二.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了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三.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验计划在本期完成实验情况如下:
1.在演示实验方面
(一)实验内容:
实验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三、氧气的性质,实验四,制取氧气,实验五,水的组成,实验六,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七,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八,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九,燃烧的条件,实验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二)取得效果: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规范操作指导细心观察实验,一学期来,学生觉得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无论是实验的基本技能技巧,还是文化知识,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学生分组实验方面
(一)完成的实验:
实验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三、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四、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二)取得的效果:
通过教师演示的实验基本操作,由学生动手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再加上学生实验的巩固性练习,学生已经是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和探究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在实验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实验室的卫生做得不够,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和具体的环保措施方面的教育。
3.在学生课外实验方面
(一)完成的实验
实验一、分子运动现象,实验二、调查并使用学校的灭火器材灭火。实验三、水的净化。实验四、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磷(暗红色)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无色酚酞试液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含有铜离子)
13、浅绿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含有亚铁离子)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含有铁离子)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蒸馏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物质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凡规律都具有普遍性,但其普遍性程度或作用范围有所不同,可将规律划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一般规律亦称普遍规律,是指同一类事物共有的规律;特殊规律与之相对,是指该类事物中某种事物所特有的规律。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相互联结着,一般规律总是表现为特殊规律,总是存在于特殊规律之中。因此,必须通过认识特殊规律去掌握一般规律;掌握了一般规律,就可以用它作指导,进一步去认识特殊规律。
历年中考最后一道计算题均为综合计算,题目千变万化,而题型却是有限的,解题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本文通过三道中考典型例题(特殊性)的分析,去发现解答这类题型的一般规律,从而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并进一步指导自己在化学计算方面的教学。
以下是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我将从题目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解题思路分析三个方面展开对几类题型的探讨,以发现题目在这三个方面的一般规律。现在先给出我选取的三道例题,其中求未知量部分稍稍做了改动。
一、已知条件分析:
已知条件大致有三种类型:
三、解题分析——倒推分析题目,有顺序的解题。
(2)、乙酸乙酯的水解
(3)苯的硝化
(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
(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
(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而创设情境是探究教学模式中常用的一个环节。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为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使课堂效率更上一个台阶。
我们不难发现,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有着所囊括的知识点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还有着相互联系等特点,这些因素使学生在解题时困难重重,不能实现正常的知识迁移。而要实现正常的知识迁移,首先需要学生具备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化学知识,针对这样的问题,在讲题前,根据该题的考点出示一些与该题有直接联系的知识点填空。
案例:(2011中考第27题)精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物质制备】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②点燃A处酒精灯;③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④点燃C处酒精灯;⑤分别熄灭A、C处酒精灯;⑥再缓缓通入少量H2;⑦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
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①③ ⑤⑥⑦(填序号)
(4)步骤③的目的是 ,验证该步骤目的达到的实验方法是 ;步骤⑥的目的是 。
(5)若装置D、E分别增重m g和n g,则m与n的关系为
(填字母)。
A.11m=9n B.11m9n
若缺少装置D,则所测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
(6)粗还原铁粉样品的质量为10.000 g,装置B、E分别增重0.180 g和0.220 g,计算样品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求计算过程)。
[创设情境一]
1.工业炼铁的原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原料有 ,其中,C的作用是 。
2.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实验前先通一会儿CO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再通一会CO的目的是 。
3.在初中阶段浓硫酸能干燥的气体有 ,碱石灰的作用 。
通过“创设情境一”,让学生做一个思维的热身运动,设计科学、合理的前期热身运动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扩展思维空间。
在实际学习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化学知识,但在需要时却不能将其灵活运用。例如,在这题中,有一部分学生知道CO在还原氧化铁这个实验中先通一会CO的目的,但在填步骤③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的目的时不会了,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二”,利用类比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创设情境二]
请写出CO和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需要 。
还有一部分学生知道该题中浓硫酸与碱石灰的作用,但是不能实现CO2与所求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之间、H2O与所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三”,利用联想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创设情境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48
由于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感觉枯燥无味,难以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影响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迫在眉睫。我作为一名有多年初中化学教学经验的化学老师,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现将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广大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囤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基础
虽然说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也不可忽视外因的作用,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老师认真施教,学生努力听讲固然很重要,但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的过程中,营造有利的教学环境意义重大。
化学课堂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同,初中阶段学生了解的化学知识还少,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既要耐心地讲授教材知识,还要补充一些教材之外的知识以辅助学生理解,因此,课堂教学的时间并不宽余,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教师实行了“满堂灌”式的教学。为了跟上老师讲课的步骤,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结果导致一堂化学课下来,学生和老师都会感觉疲惫。
基于以上现象,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认真讲课,还要适当采取一些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愉悦,促进学生更好地听讲。学生注意力集中,更能有效地配合教师的讲解,教师讲课的激情也得以调动。
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所谓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是通过设置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至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快乐学习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尤其是初中化学这门具有一定理解难度的学科,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非易事,需要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努力。
学生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因此,想要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必须从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想要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因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才能使学生的神经更加敏感。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听课压力,可以穿插一些关于中国男篮的情节,可以聊姚明的近况,因为不仅男同学关注姚明,女同学也很熟悉姚明,全班同学有了共同的话题,课堂气氛瞬间变得异常活跃,学生不再感觉初中化学学习枯燥无味,相反,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三、突破化学教材的局限性
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编排,并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浓缩的精华,其内容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但是,初中化学教材以知识点的讲解为主,与实际接轨的例子却不多,因此,这就需要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突破教材的局限,将化学知识与时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化学与医药、军事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传授,还要多向学生介绍与化学学科相关的领域的发展情况,使学生领悟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想要学好化学的动力。
化学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突破化学教材的局限性,既提高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原动力。
四、综合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新时期,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追求富有新鲜感的生活。不仅在生活中如此,人们追求多姿多彩生活的欲望也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对新式课堂的要求,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想要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就必须能够灵活的将多种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只有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