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校长德育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4 15:07: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校长德育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校长德育总结

篇(1)

一、引言

自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由2001年的114万人增至2015年的749万人。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也因表现出一种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发展态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如何保证其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老大难”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供给规模过大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1-2-3]。另一方面我们也关注到,尽管近几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逐渐增加,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37.50%,远低于日本的48.00%和美国的52.00%,每万人中大学生的量也远远低于美国、韩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水平[4],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非简单地表现为“供过于求”。

高校毕业生作为劳动力市场上高级劳动的供给者,其就业问题与一国的经济发展休戚相关,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就在于高等教育的产出结构能否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5-6]。而产业结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就业的载体,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进步、需求结构变动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使产业结构不断变动进而导致就业结构也不断转变[7]。马廷奇[6]、陈桢[7]和鹿立[8]等指出,产业发展水平制约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量与结构,各行业由于所属的产业类型和运行效率不同,导致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存在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着重从需求层面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第一,分析经济增长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推拉作用,基于奥肯定律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系。第二,分析各经济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采用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人才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和就业弹性系数来分析高校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分布特征。

二、经济增长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

奥肯定律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揭示了经济中产出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并在发达国家中得到经验验证,但其用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奥肯定律研究1998―2013年总量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使用分析工具为Eviews6.0。

(一)奥肯定律的三种主要表达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Okun)通过对美国经济的经验观察与实证分析于1962年提出奥肯定律,后来随着学者研究视角和分析内容的转变,逐渐演化出其他形式的奥肯定律模型,当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表达形式,分别为差分模型、缺口模型和动态模型。

1.差分模型

差分模型是奥肯定律的原始模型,Okun[9]指出,美国的失业率与产出增长率之间变化方向相反,失业率每降低1%,实际产出大约增加3%。该观点是对经济增长和失业关系的原始表述,其具体形式如下:

(二)基于奥肯定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分析

1.基于差分模型的验证

考虑到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问题,为防止出现伪回归,在进行差分模型的验证之前,要对“实际GDP增长率”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

实际GDP增长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高校毕业生失业率=1-初次就业率,其中初次就业率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进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Eviews6.0对变量进行ADF和PP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实际GDP增长率和高校毕业生失业率这两个时间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为一阶单整,服从I(1);而奥肯定律的差分模型要求实际GDP增长率为零阶单整,服从I(0)。因此,不能使用差分模型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率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的关系。

2.基于缺口模型的验证

(1)潜在产出增长率

潜在产出也称潜在GDP或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现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能实现的生产水平,即充分就业条件下所对应的国内生产总值。潜在GDP会随人口、要素以及技术进步的不断积累与增长而增加,在长期,潜在GDP是一条斜率为正的曲线。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的概念,即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获得就业,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经济中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与潜在高校毕业生失业率估计关于潜在产出和自然失业率的估计方法有很多种,其中HP滤波分解法由于具有估计方法简单、精度高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11],该方法将时间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其中趋势项是时间序列中的永久性成分,对应着潜在产出或自然失业率,周期项是时间序列中的暂时性成分,对应着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或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偏离[12]。基于HP滤波分解法的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如表2所示。

(2)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为防止伪回归,需要对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ADF检验和PP检验均表明产出缺口和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在1%显著性水平上是零阶单整的,即这两个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均是水平平稳的,故可以采用缺口模型来验证实际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偏差的关系。

(3)实际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偏差的关系验证

如表4所示,回归结果表明,产出缺口模型并不能很好地刻画中国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失业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回归模型F统计量的值仅为0.00,说明模型不是正确设定的;同时,R2值仅为0.00,模型的解释力度十分有限;DW统计量为1.29,模型中存在显著的自相关。

3.基于动态模型的验证

关于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偏离的估算仍采用HP滤波法。关于模型中各变量滞后阶数的确定,利用自相关检验来确定,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产出缺口序列是二阶自相关的,产出缺口的滞后一期与滞后二期会对当前产出缺口产生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不存在自相关。因此,在动态模型中自变量分别为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序列、产出缺口的一阶滞后项和二阶滞后项,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动态模型较好地刻画了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偏离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F统计量较高为35.68,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同时,R2值为0.91,说明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动的91.00%;另外,模型的DW统计量值为2.20,说明模型自相关关系较弱。在回归模型中,变量“高校毕业生失业偏离”的系数t统计量值较小,说明其对产出缺口的影响是统计不显著的,即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失业之间没有表现出必然的联系。

三、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偏离分析

奥肯定律是一种拇指规则,反映出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相关关系[13],本文第二部分基于奥肯定律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效果并不明显。为深入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经济结构的协调性问题,本文进一步研究各产业及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

相关表格和图表数据是根据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中的中国劳动经济数据库和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中的数据整理加工而成。

(一)产业与行业层次的划分

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中,农、林、牧、渔业属于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其中,工业行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他行业被划分到第三产业。

其中,第三产业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四个层次,但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层次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孙凤和谢维和[14]按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的功能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1)社会服务业包括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流通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3)生产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

本文沿用孙凤和谢维和[14]的划分方法研究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表6统计了2012年高校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1)社会服务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领域,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人才在该领域就业的比例分别达34.80%、46.70%和49.60%。(2)生产业次之,在该领域就业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劳动者分别占15.20%、19.30%和25.50%。(3)工业行业集中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分别占13.30%、16.50%和17.20%。(4)流通业主要吸纳专科学历的劳动者。(5)农、林、牧、渔业和建筑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较小。

(二)各产业人才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为:某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GDP相对比重/某产业就业相对比重。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表明该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较多;反之,若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表明该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相对较少。又称为相对劳动生产率,是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常用指标,主要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推拉作用。从理论上看,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长期应趋近于1,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产出与就业变动幅度往往不一致,进而导致比较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

1.第一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2004―2012年中国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表明该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较多,但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有限,对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且该值劳动者随学历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尽管第一产业吸纳了较多就业,但其就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弱。

2.第二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1)工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逐渐增强

一方面,从工业行业的整体水平看,比较劳动生产率由2004年的1.92下降到2012年的1.53,说明在中国工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逐渐增强。而对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劳动者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值大于行业整体水平,且也表现出随学历层次提高而增大的趋势。另一方面,该行业对不同学历群体比较劳动生产率是逐年减小的,这意味着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因此,与行业对全体从业人员的吸纳水平相比,工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弱,但从比较劳动者生产率指标的变动情况来看,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逐年增加。

(2)建筑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稳定在1.10左右

建筑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也高于行业的整体水平,也随学历增加而增大,其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稳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波动相对大些。因此,与工业和农林牧渔业相比,建筑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更强,其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吸纳作用更为明显。

3.第三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1)流通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0.65左右,其对劳动者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强

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行业整体水平,且随学历层次的增加而增大。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由2004年的1.47下降至2012年的0.75,对该群体的就业吸纳能力逐年增强;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减小且趋近于1,说明其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能力不断优化;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始终在2以上,表现为对该群体的就业吸纳作用相对较弱。

(2)生产业行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且波动幅度较大,说明该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相对较小

但与其他行业相反,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趋近于1且表现平稳,另外,该值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下降,这说明该行业对高学历群体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行业总体水平且相对稳定。

(3)社会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0.80,说明其在各行业中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强

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为稳定在0.40以下,且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减小,说明社会服务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行业整体水平,且对各学历层次的就业吸纳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三)各产业部门的人才就业弹性

要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人才需求的“供需”匹配状况,应细化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度量指标,鹿立[8]指出,产业(行业)人才就业弹性系数反映了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程度,系数愈高,反映其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及需求程度愈高。本文拟采用产业(行业)人才就业弹性系数来研究高校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产业人才的配置效益问题。

1.第一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由表7可知,整体上中国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处于震荡下跌趋势,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趋势项的值不断减小,说明该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逐渐减弱,甚至出现负值即产生就业排挤现象。

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优于其对全体劳动力的影响。除个别年份外,中国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均为正值,HP滤波的分解结果表明,中国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在长期由负转正且不断增大,甚至趋势值大于1的情况,这说明中国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逐渐增强且变得富有弹性。第一产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变动幅度较大。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趋势项曲线的斜率十分平缓,且长期就业弹性的估计值小于1,这说明在长期,中国第一产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缺乏弹性。

2.第二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1)工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工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在-1和0之间,说明工业行业对全体劳动者的就业具有微弱的排挤效应。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由正转负,说明工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长期不断减弱且表现出排挤效应。

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优于其对全体劳动力的拉动。除个别年份外,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均为正值且从2009年开始大于1,变得富有弹性。HP滤波的分解结果表明,在长期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不断增加且出现大于1的情况,这说明在长期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且变得富有弹性。

工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波动较大,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趋势项的值大于1且缓慢增加,这说明在长期工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作用较为稳定且是富有弹性。

(2)建筑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建筑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普遍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弱。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的值平稳增加但小于1,说明在长期建筑业对就业的吸纳效应微弱增加且对就业的影响缺乏弹性。

建筑业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震荡增加,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逐年增大由负转正且大于1,这说明建筑业对专科人才的就业效应由排挤逐渐转化为拉动,进而变得富有弹性。

建筑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基本上是逐年增大的,从2007年开始就业弹性大于0,2009年开始大于1而变得富有弹性。HP滤波的分解中,趋势项逐渐增大且增速较快,这说明建筑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逐渐增大且富有弹性。

建筑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波动较大,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其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在长期逐渐增大且增速较快,这说明建筑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大且富有弹性。

3.第三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1)流通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流通业的就业弹性震荡上涨且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比较微弱。HP滤波的分解中趋势项由负转正但远小于1,说明在长期流通业对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微弱。

流通业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基本接近或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专科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较强。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趋近于1,说明长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且稳定。

流通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基本大于专科学历劳动者,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缓慢减小,这说明该行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长期就业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流通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不断减弱。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不断减小且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长期就业拉动作用将由富有弹性转变为缺乏弹性。

(2)生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生产业的就业弹性震荡增加且基本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弱。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由负转正并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长期拉动作用将逐年增大并富有弹性。

生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与行业整体水平相近,其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略高于专科学历劳动者。

生产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波动较大。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不断增加并在某一时点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且富有弹性。

(3)社会服务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社会服务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逐年增加但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缺乏弹性。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不断增加且由负转正,说明在长期社会服务业对就业由排挤转变为拉动。

社会服务业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作用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其变动趋势及HP滤波分解结果与行业整体水平基本一致。

社会服务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效应高于其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吸纳作用,但也缺乏弹性。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由负转正且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长期就业拉动效应不断增强且富有弹性。

社会服务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较大且存在一定波动。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平缓下降且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的拉动作用效应富有弹性且缓慢减弱。

四、结 论

(一)经济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本文基于奥肯定律分析总量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结果发现,中国1998―2013年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没有得到任何一种形式奥肯定律的验证,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的降低,奥肯定律“失灵”。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一般来说就业水平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大进而带动就业率增加;而经济增速放缓将导致劳动力市场需求量相对减少进而引起就业率降低[15]。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仅仅是拉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13],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及经济增长方式[7]。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界惊叹[16],但由于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主要以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及扩大投资的方式来驱动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引致很多就业需求,故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

(二)各产业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效应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群体在各行业的分布结构,以及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指标,发现各产业部门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第一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弱,2012年在该领域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比不足1%且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减少。第一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拉动作用有限,甚至出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排挤”效应。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拉动效应不断增强且富有弹性,而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拉动效应并不明显。

篇(2)

关键词 :金蝶KIS; 总账模块;业务模块;账务处理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2013 年1 月随着南宁学院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为首批35个联盟成员与理事单位,明确了走应用技术大学之路的办学定位和建设全国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目标,差异竞争,特色发展。自此,学校从上而下,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认识,那就是“产学研结合,把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动手能力作为硬性指标”。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课程改革。

我校使用教材是初级会计电算化应用教程(金蝶KIS 专业版V10.0),为适应学校应用技术大学要求,围绕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而积极思考,并下到使用金蝶软件的相关企业,如混凝土公司、水泥粉磨站企业、商业贸易等公司进行调研。从调研看,企业使用金蝶软件,很多都不是全模块使用,如很多混凝土公司只使用总账、报表、工资模块;水泥粉磨公司有的只使用总账、固定资产、供应链的采购、销售、存货、应收、应付等模块,总之,使用的模块千差万别。当问其为何不使用生产模块时,他们只是说难度较大,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总账与供应链模块部分如何衔接,制造费用如何分配等较难处理。我觉得这是个现实问题,由于软件人员缺少工业会计实践,会计人员缺少软件相关知识,造成金蝶模块在很多企业模块使用不全。在实际教学中生产业务模块也是难点,特别是制造费用与生产分摊这个模块,这块做通了,则金蝶KIS 全部业务模块账务处理将是一气呵成,同时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也会顺利完成。

为顺利研究工业企业总账模块与供应链模块有效衔接及账务处理,现假定以恒顺粉磨有限公司的电算化账务处理为蓝本,对总账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与业务模块衔接进行案例探究。水泥粉磨有公司主要生产P.C32.5、P.O42.5 水泥产品,公司使用金蝶KIS 专业版V10.0 部分模块,包括总账、固定资产、销售、采购、生产、仓存、存货、应收应付、报表,本次着重探究总账与生产模块。

一、账套的建立及基本设置

1.科目设置。引入新会计准则,关键点是应收账款、预收账款(要挂核算项目客户);应付账款、预付账款(要挂核算项目供应商);制造费用按部门核算明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需明细核算。

2.分别设置币别、计量单位、结算方式;凭证字可设置现、银、转三个,便于分类和查询;核算项目下需设置客户、部门、职员、物料、仓库、供应商。

3.物料新增。先输入物料上级组01原材料、02成品;输入01.01 熟料、01.02 碎石等,物料属性选择外购;02.01 -P.C32.5、02.02-P.O42.5 成品,属性是自制,这是生成BOM档案必需的。

4.BOM 档案资料设置。新增组别01 成品,新增BOM000001 单编号,代码02.01;同样生成代码02.02 的BOM档案,最后审核并使用BOM档案。

二、初始化

1.期初应收、应付数据,需从应收、应付初始化数据模块录入,并传递到总账;期初物料数据,需从存货初始数据录入;期初固定资产数据,需从固定资产初始数据录入;其他期初数据,从科目初始数据界面录入。

2.在综合本位币下,试算借贷平衡,结束初始化。

三、总账和报表与业务模块的关系

(一)总账与报表间有直接的取数关系,因此,总账的凭证经审核和过账后,可直接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按报表重算、可自动生成报表数据,这两个模块基本能满足中小企业财务数据处理,这是为什么很多中小企业只用总账与报表模块的缘故。

(二)总账与业务模块关系

1.总账只接收业务模块已生成好的凭证,若业务模块无凭证生成,业务模块凭证与总账凭证相通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金蝶KIS 的特点是所有的业务模块均可单独使用,如销售系统、采购系统、存货系统都可单独使用;每个系统均有自己的数据报表,业务模块期末可与总账对账,如采购模块,提供了详细的采购入库、发票情况,存货模块提供了存货入库、出库核算、采购成本、生产领料、销售成本、存货收发等报表,期末点击与总账对账,可看出它们的数据差异。

2.总账与业务模块联系的桥梁是存货核算中的生成凭证(凭证管理)

总账模块是不能直接从业务模块中取数,金蝶KIS的存货核算模块提供了很多的凭证模板,这些模板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进行科目选择,修改后的凭证模块才能生成凭证。存货核算模块提供了“生成凭证”这一特殊功能,它能将业务模块的数据通过审核后的凭证模板,生成记账凭证。在总账凭证管理中可见到业务系统已生成的凭证。

3.生成凭证的错误及模板的缺陷

审核凭证模板后,点击生成凭证,有时出现提示生成凭证错误,常见的错误是,凭证不能生成、从单据上取不到相应的核算项目;与总账当前期间不对应,不能保存凭证;取不到对应的科目;有的生成后需会计人员手工修改会计科目。

生成模板错误,多因模板功能缺陷造成。特别是生产模块、存货模块生成凭证的出错,这就形成了中小企业不愿使用此模块的直接原因。

四、总账与业务系统衔接要求及处理

(一)总账要求,总账最好是一级科目,如原材料、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因业务系统已有详细的明细记录,总账只是要一个汇总数即可,无需明细。

(二)制造费用与生产模块会计技术处理

1.总账中制造费用归集

总账中制造费用一般挂核算部门,制造费用归集公司制造部、运管部的日常发生额,其余额如下表1所示。

2.费用分摊单

金蝶KIS 专业版V10.0 生产管理模块提供了费用分摊功能,如表2,该分摊单的项目与成本会计制造费用明细项目有较大差别,如果工业企业制造费用的二级科目达到了10 个以上时,分摊表处理的难度将增大很多。会计对表1的制造费用数据加工后,将其中数据录入表2的前三行的表头部分。

表2前三行是总账中的制造费用分解成分摊表的项目,如工资92,000 元、辅助材料82,000 元、折旧140,000元等,制造费用合计为1,564,000 元。制造费用分摊成P.C32.5 水泥469,200 元,P.O42.5 水泥1,094,800 元,两者之和1,564,000 元,与表1 制造费用合计数相等,分摊正确。

3.存货核算中的费用分摊凭证模板的设置

在存货核算凭证模板里找到费用分摊单FYFT001标准模板,对其原始模板进行修改。

在总账科目里,基本生产成本要求不设置任何核算项目,否则在存货核算模块里不能生成凭证。在图1 模板中的工资、折旧、燃油、水电等则是总账中的制造费用科目。工资、折旧等科目后的核算项目默认是部门,模板修改完成后点击保存。

4.费用分摊单生成凭证后的会计技术处理

(1)凭证的生成

回到存货核算模块里的生成凭证。找到费用分摊单,点击重设,就会显示已审核的费用分摊单,选择标志前打勾,按生成凭证按钮,得到如下凭证:

借:基本生产成本1,564,000;贷:制造费用- 工资-制造部92,000、制造费用-折旧-制造部140,000、制造费用-燃油- 制造部460,000、制造费用- 修理用- 制造部90,000、制造费用- 水电费- 制造部700,000、制造费用-辅助材料-制造部82,000,此凭证可在总账凭证管理中查到。

(2)对已生成的凭证进行手工修改

细看上述凭证,除了基本生产成本科目数据正确外,凭证中的贷方数据让人很失望。首先,费用分摊模板都是默认制造部,没有考虑运管部;其次,在科目余额表中,制造费用出现余额,如制造部工资冲销90,000 元,则多冲72,000 元,余额为-72,000 元,则运管部余额为72,000元。这不符合工业企业成本账务处理要求,为此会计必须进行修改。修改的原则是,结清所有的总账中的制造费用部门余额。

会计进入存货核算模块凭证管理界面,找到费用分摊单做如下修改:

借:基本生产成本1,564,000;贷:制造费用- 工资- 制造部20,000、制造费用- 折旧- 制造部82,000、制造费用-燃油-制造部35,000、制造费用- 修理用- 制造部32,000、制造费用- 水电费- 制造部650,000、制造费用-辅助材料-制造部54,000,制造费用- 工资- 运管部72,000、制造费用- 折旧- 运管部58,000、制造费用-燃油-运管部425,000、制造费用- 修理用- 运管部58,000、制造费用- 水电费- 运管部50,000、制造费用-辅助材料-运管部28,000,此时借、贷相等,其中贷方数据参见表1。

经过会计处理后,总账中所有的制造费用均已结平,且借、贷方相等,余额为零,费用分摊单据正确。在生产管理模块里,费用分摊序时簿可查到每个水泥标号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明细。

(三)生产管理核算中的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与总账的关系

生产领料凭证的生成设置:进入存货核算生成凭证界面,找到生产领料项目并打勾,点击重设,选择标志,生成生产领料凭证。从表2 中可知P.C32.5 生产12000吨,BOM档案显示消耗原材料205万元。P.O42.5生产28000 吨,BOM 档案显示消耗原材料548 万元,领用原材料合计753万元。P.C32.5 水泥生成的分录是借:基本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205 万元,贷:原材料205 万元;P.O42.5 水泥生成的凭证是借:基本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548 万元,贷:原材料548万元。在总账凭证管理中可查到基本生产成本753 万元,在生产管理模块中生产领料序时簿也是753万元,对账正确。

(四)完工产品入库成本形成的技术处理

1.产品入库成本、销售成本的计算

假设P.C32.5生产12000 吨,在产品有2500 吨,完工产品9500 吨,P.O42.5 生产28000 吨,全部为完工品。此时需在生产模块- 在产品产量界面录入P.C32.5 期末在产品2500吨,P.O42.5 水泥不需录入在产品。会计按品种法确认完工产品成本,在产品制造费用完工率按50%完工率计

从表3 可知完工产品P.C32.5水泥成品入库的单价是214.48元/吨,按同样方法可计算出P.O42.5 水泥完工产品入库成本是234.81 元/吨。会计进入存货核算模块-核算单据查询-找到经过审核产品入库单,在单价处直接录入P.C32.5 水泥完工成本单价214.48 元/ 吨,录入P.O42.5 水泥完工成本单价234.81元/吨。这部分在电算化教材中是没有叙述数据来源的。

2.产品出库成本或销售成本的自动核算

会计录完入库成本单价后,在存货核算点击存货出库核算,存货系统会按预设的存货核算方法,自动运算出库存商品出库的产品成本,因有期初存货的存在,完工产品入库单价与销售出库单价有些区别,假设P.C32.5、P.O42.5 的销售出库单价分别是216元/吨、238元/吨,出库单价形成后,这个单价也就是产品的主营业务成本单价。

3.存货核算系统的凭证生成

会计进入存货核算生成凭证产品入库,点击生成产品入库项目生成凭证,P.C32.5 水泥,借:库存商品2,037,560 、贷:基本生产成本2,037,560;

假设本期销售P.C32.5、P.O42.5 水泥分别是9,000吨、25,000 吨,此时点击存货核算生成凭证销售出库,点击生成产品销售出库生成凭证,P.C32.5 水泥,借:主营业务成本1,944,000 、贷:库存商品1,944,000;P.O42.5销售出库时,借:主营业务成本5,950,000 、贷:库存商品5,950,000。

4.总账与业务系统数据汇总查询

经过汇总,可看出,总账接收业务系统传来凭证数据后自成一体,到月末,会计可以根据总账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而业务系统的报表多为内部报表,不需对外报送,只供内部经营用,如表4 所示。

五、小结

对很多中小企业、教学单位、电算化培训单位来说,金蝶KIS 专业版的总账与供应链业务模块的账务处理是难点,业务模块生成凭证时,会计还需对部分科目、数据进行手工修改,总账与业务模块衔接较难把握。文章对总账、供应链的生产模块做了较详细的案例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对制造费用明细科目较多的企业,其明细科目最好按生产管理费用分摊表的大类项目设计,以便于分摊时容易取数。对存货核算项目凭证生成不了的,要及时在总账中做手工凭证录入,确保存货业务数据与总账数据相符。

课题名称:

本文系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基于金蝶财务软件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训体系研究”(编号:2014JGB4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衰竭及多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2.15±10.02)岁。其中,普外科手术后患者5例,心外科术后患者1例,ICU患者3例,其它为肾脏科的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患者。观察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5.23±8.79)岁。其中ICU患者2例,普外科手术后患者2例,心外科术后患者3例,ICU患者3例,其余均为肾脏科的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诊断结果为急性肾衰竭及多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入选患者年龄均大于31岁;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含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已参与其他临床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均采用透析疗法。其中,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疗程均为4周,并在第1、2、4周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1.4 评价标准

护理效果评价依照:非常满意(0分)、中等(1分)、一般(3分)、不满意(4分)四个标准划分。其中,非常满意、中等、一般之和为总满意率,总满意率越高,护理干预效果越显著。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两组间的计数资料以(%)描述,比较经验采用检验,P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护理第1、2、4周后,护理效果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总满意率为94.8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49%,从两组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部分功能损害程度评分比较 采用十分制,1~10分,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比较,总分十分,分值9分为正常,8分稳定。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肺、脑功能损害程度比较(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升高,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P

篇(4)

二、 介绍答辩人情况

 

三、 答辩人陈述

 

1、 论文选题背景

  

   20世纪是教育改革和学校不断重构的世纪。诸如有效学校研究、校本管理、学校发展计划、学校教育质量保证、新课程计划实施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等教育改革运动,在欧美国家及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60、70年代,教育管理的努力方向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和学习辅助方面。由于效果的不明显,使得人们开始质疑学校在学生学习绩效改进方面的能力。80年代,受工商管理科学的影响,改革的着眼点由课堂层面转向了组织层面。90年代,学校管理改革趋于多样化。 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学校几乎连续不断的被要求改革,或在一定环境要求下试图推行改革,然而成效却不明显。素质教育的思想轰轰烈烈的搞了这么多年,仍处于了解和认可阶段。能够真正接受和贯彻落实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宏观政策、教育改革以及科学理论到学校微观实践之间有一个极为关键的转折点——校长的创造性活动。创新的推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富有创造性的人—创新型校长。校长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连接着宏观与微观,处在学校外部到内部的重要节点,在学校的各项创新中起着统帅的作用,影响制约着其他各项创新。 就目前来说,校长创新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多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描述,动态的把校长创新作为一个过程,研究其如何创新以及各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的文章较少。

 

2、 论文的结构框架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旨在对校长创新进行概念、过程、条件的梳理,第四部分以德育创新为例,简要阐述校长创新在实践中的应用,仅仅是校长创新的一个方面。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校长创新的内涵、层次、要素、特性及意义,旨在增强对校长创新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校长创新的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个人要素,通过事例的引入,理论的分析,旨在提出争取创新条件的可操作性建议。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校长创新的过程,及其每个阶段应着力把握的问题,旨在推动校长创新在学校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第四部分以德育为例阐述了具体创新的操作,一方面是对前三部分的微弱佐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出其它方面如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研究。

 

3、 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于应用性教育科研范畴,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又是综合性的,涉及校长创新的各个方面,试图在总结经验、反思过去、预测未来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性思考并尽可能给出可操作的建议。 根据课题研究的上述特点,在研究方法上,笔者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为探寻从个别到一般的规律,笔者查寻了大量的文献和网络资料,分析研究了许多特色校、名优校的办学历程和经验。为了找到校长创新的亮点,笔者借鉴了许多企业领导创新的做法,在充分考虑教育和学校特点的前提下,基本构建了校长创新的体系。为了获得感性方面的强烈认识,笔者多次到闸北八中访谈,刘京海校长给与了热情的接待,他那博大的思想和行事的魄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论文的创新之处

 

i. 理论上的创新之处

 

(1)基本上构建了一套从概念到条件到过程的校长创新体系。

 

(2)第一次提出了校长创新的要素

 

(3)第一次归纳了校长创新的若干特点

 

4)比较早的从动态的角度研究校长创新问题

 

ii. 风格上的创新之处

 

(1)语言上力求通俗易懂,主要面向广大中小学校长

 

(2)结构上力求整洁美观,每章都附有小结和案例

 

(3)内容上力求实用,能够给读者以启发和力量

 

(4)理论上力求严谨,能够在分析中给与操作上的帮助

 

5、论文的不足之处

 

(1)没有能够对文化、管理、制度、教学等具体创新进行分类研究

 

(2)排版上的疏忽以及个别选字错误

 

四、 答辩委员提问

 

*** 校长创新为什么只谈了德育方面?请举例说说其它方面,比如管理、决策等。

 

** 1、德育案例的选择如何反映校长创新的过程?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2、你的校长创新过程论与其他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3、校长创新与教师创新有何区别?

 

*** 1、校长创新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校长在学校规划决策中如何创新?

 

2、创新型校长与非创新型校长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3、体制创新与校长创新有什么关系?监利教改如何折射校长的创新?

 

五、 答辩人就答辩委员的提问进行答辩

 

1、校长创新为什么只谈德育与校长创新的核心工作、学校规划决策中的创新合并作答。 先说了为什么没有谈创新的其他方面,创新包含面广,限于篇幅和精力不能一一到位,仅以德育为例

 

——校长最基本的工作,“管”和“理”

 

——校长最核心的工作,规划决策,即学校发展规划问题

 

——规划决策对校长的基本要求——如何规划,如何反映创新性:

 

(1)构建愿景,宣传愿景;

 

(2)选择决策方式,参与决策,反复论证,形成规划;

 

(3)争取外部配合(政策、上级、家长等);

 

(4)贯彻实施、果断、令行禁止;

 

(5)反馈,解决出现的问题,完善修改决策;

 

(6)及时总结,做好鼓舞工作,增强实现规划的信心。 2、德育如何反映校长创新?与监利教改,体制创新与校长创新的关系合并作答。 先从案例的选择说起

 

——为什么选择成功教育,为什么选择平定德育转变,成功教育佐证校长创新的过程,平定德育反映德育工作的扎实和创新

 

——为什么选监利教改,监利教改反映了校长创新的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个人因素

 

——校长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关系,校长创新对体制创新有冲击作用,以监利教改为例

 

——体制创新对校长创新有抑制性和保护性,仍以监利教改为例

 

——监利教改反映了校长创新的许多方面,得出如下启示:

 

首先注重外部大环境,重视政策导向作用。校长可以去影响或冲击政策,才开始多以失败告终,但不可不为!

 

其次,校长创新需要良好的内部机制和文化环境的保证,否则难以推行。 3、你的校长创新过程论与其他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首先,答辩人的过程论是建立在研究别人阶段论基础之上的;

 

其次,答辩人对以往阶段论进行了整合,希望变成自己的东西。

 

再次,分析异同之处。与三阶段论相比,弱化了文学色彩,更易于理解把握;与四阶段论最为接近,划分有所不同;与七阶段论相比,更易于校长理解和把握。 4、校长创新与教师创新的区别 工作内容不同,决定了创新有很大的差异

 

篇(5)

8.20(周三)法制工作布置会,要点:(领导班子)

1、 构建领导组织管理构与网络。

2、 法制工作三年规划,由杜校长制定。

3、 法制工作学年计划,由冯校长完成。

4、 法制工作研讨会,下周二举行,校领导班子,各班班主任。

5、 本学期法制工作具体安排由戚主任负责。

第15周为法制安全教育周,开展法制、安全讲座。

结合评选德育示范班开展法制教育。

6、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课堂教学与法制安全教育有机结合。

8.26(周二)法制工作研讨会,(校领导班子和班主任)

(1)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灌输、渗透法制安全教育?

(2)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法制安全教育?

(3) 学生法制、安全意识现状及应对策略。

(4) 法制、安全教育途径、方法研究。

(5) 各班因人而宜有针对性、有重点进行法制教育。

(6) 坚持每周汇报制度。

(7) 开展家庭与学校、社区与学校、法制教育活动。

(8) 制定各项法制、安全教育制度。

9.30(周三)普法工作专题会要点(全体教职工)

(1) 学习“四五”普法读本(要求有笔记)

(2) 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3) 浓厚普法工作氛围、创设普法环境。

(4) 开展讲座和知识竞赛。

(5) 进行全员考试,成立法制与普法办公室。

(6) 制定普法工作规划和计划。

(7) 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律顾问。

(8) 期末进行总结。

9.15(周一)校长办公会

10.10(周五)法制工作会(领导班子)

(1) 完善法制,安全教育制度。

(2) 制定学校章程。

(3) 汇总前期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4) 明确人员职责,加强工作管理。

(5) 加强法制安全教育环境建设。

10.27(周一)校长办公会

2004.1.5

(周一)法制工作总结会

(1)通报本学期情况

(2)进行总结、评优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

2004.2.9(周一)法制工作专题会(校领导班子)

(1)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2)明确人员职责

(3)确定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周

(4)学期末班主任汇报会

(5)确定本学期法制工作要点。

①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②利用具体活动的载体

③班级工作有机结合

④与贯彻法规,规范结合

⑤优化法制教育环境

2.23(周一)法制工作专题会(校领导、班主任)

(1)布置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活动周工作

(2)在活动中紧密结合法制教育

(3)布置征文比赛

(4)评选遵纪守法德育小标兵活动

(5)德育示范班会贯彻“规范”与法制教育要求

3.1(周一)校长办公会

5.14(周五)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周布置会(校领导、班主任)

(1)师生共学法,搜集学习资料

(2)浓厚法制教育氛围,办好板报,专栏

(3)学法,用法主题班队会

(4)学法用法演讲比赛

(5)学法用法征文比赛

(6)学法用法活动小结

6.28(周五)法制工作总结会(校领导、班主任)

(1)学校法制工作年度总结

(2)汇总班级工作经验

(3)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2004.9.7(周二)法制工作会(校领导)

1.制定本年度法制工作计划

2.明确人员职责

3.确定法安全教育活动周

4.组织师生学习有关教育法规

(1)时间(2)人员(3)地点(4)内容(5)形式

5加强法制阵地建设

(1)组织领导阵地(2)宣传阵地(3)教育阵地

6定期召开研讨会

(1)10月中旬 (2)11月中旬 (3)12月中旬

校委会 班主任 学生

10.18 (周一) 法制工作专题会(校领导、班主任)

1.组织学生学习新修订的“守则”和“规范”

2结合法制教育开展学习、贯彻、落实

3结合“五项评比”有针对性的落实

4结合评选德育示范班进行落实

5结合评选德育明星进行落实

6开展各种形式的体验教育活动

7期末进行小结,汇总经验

10.11(周一)校长办公会

11.15(周一)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周(校领导、班主任0

1组织开展学“规范”守法纪教育活动

2本周召开贯彻新“守则”、新“规范”研讨会

3组织“我的行为我规范”知识竞赛(第15周)

4征集学生学习、体验、反思体会

5活动周小结

12.3(周五)“我的行为我规范”活动安排(德育处、班主任)

1以年纪为单位分组进行

2知识竞赛时间、地点、内容见通知

3竞赛内容大部分结合实际问题

4评委及颁奖

5班主任组织好参赛选手进行比赛

12月20日(周一)校长办公会

2005.1.18(周四)法制工作总结会(校领导、班主任)

1.交流工作经验,找出新问题

2进行工作总结,评选优秀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

2005.2.29(周二)法制工作专题会(校领导)

1. 学习有关教育法规,学习2004-2005学年法制工作计划。

2. 明确人员职责,提出工作要点。

(1) 队伍建设(2)阵地建设(3)环境建设

3. 普法办公室人员职责落实。

4. 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考核。

5. 确定法制安全教育周

6. 做好家庭教育,社会宣传等工作

3.14(周一)校长办公会

4.7(周日)法制教育活动周安排(校委会、德育处、班主任)

1. 组织师生学习教育法规。

2. 组织师生开展教育活动。

3. 观看法制教育警示片。

4. 开展手抄报、板报等评比活动。

5. 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

6. 进行活动周总结。

(1)活动周小结

4.18(周一)校长办公会 (2)环保与法制

(3)近期工作安排

5.11(周三)法制教育研讨会(校委会、班主任)

1. 小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分析。

2. 提高小学生法律意识策略。

3. 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4. 法制教育的途径、方法研究。

(1)普法工作小结

5.30(周一)校长办公会 (2)研讨会总结

(3)成员工作情况汇总

6.17(周五)法制工作总结会(校领导、班主任)

1. 交流法制教育经验。

2. 总结优、缺点,评选先进。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2005.9.7(周三)法制工作专题会(校领导)

1.制定本学年法制工作计划。

2.明确人员职责。

3.确定法制安全教育周。

4.组织法制安全讲座。

5.加强监督检查。

9.26(周一)校长办公会

10.11(周二)法制工作研讨会(校领导、班主任)

1、 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2、 班级管理中如何有针对性开展法制教育。

3、 如何在家庭、社区开展法制宣传。

4、 构建家庭、社会、学校立体教育网。

5、 法制教育实效性问题。

11.1(周二)、法制教育活动周安排(校领导、班主任)。

1、 结合实际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2、 各班创出有特色的法制教育。

3、 培训骨干学生当宣传员。

4、 组织好学生听讲座。

5、 组织学生写出心得体会。 (1)活动周总结

11.21(周一)校长办公会 (2)培训工作情况

(3)家庭教育情况

(4)知识竞赛安排

12.7(周三)法制教育主题活动。(广大师生)

1、 开展好“学会感恩”教育活动。

2、 结合活动开展法制教育。

3、 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学法、用法。

4、 师生座谈会。 (1)法制教育活动小结

12.19(周一)校长办公会 (2)法制课、培训小结

(3)近期工作布量

2006.1.7(周二)法制工作总结

1、 交流经验、查找不足。

2、 进行学期总结,评选先进。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06.2.6(周四)法制工作专题会(校领导)

1、 总结上学期工作,检查落实计划情况。

2、 明确人员职责和学习任务。

3、 确定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周。

4、 定期培训教师的时间与内容。

5、 阵地建设。(1)领导阵地(2)宣传阵地(3)教育阵地

6、 队伍建设。(1)校领导(2)教职工(3)学生

(1)学习“两会”报道

3.10(周五)校长办公会 (2)落实计划情况

(3)活动周安排

3.15(周三)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周安排(校领导、班主任)

1、 交通安全教育讲座,由交警大队于建立讲。

2、 法制教育讲座,由关工委苏宝元、马树立二位讲。

3、 “礼仪、安全、文字”黑板报评比。

4、 活动周总结。

3.20(周一)专题学习会(全体教职工)

1、 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2、 结合实际工作,每位教职工对照找差距。

3、 结合法制教育,有重点地开展活动。

4、 宣传“八荣八耻”,分学校篇、家庭篇、社会篇三部分材料。

(1)学习“八荣八耻”

篇(6)

二、主要工作

(一)检查推动各县(市、区)、市直学校贯彻落实和推广全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即中山会议)及我市的这一会议精神。

1、组织调研,检查指导各县(市、区)、市直学校制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广中山市“部门联动,教化育人”的经验、阳山县建立校外辅导员制度的经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

2、认真总结我市学习推广中山经验的做法,在全省学习推广中山经验座谈会上作汇报准备。

(二)组织学习和试行实施《广东省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广东省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引导学校德育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实施“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建设计划”,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1、组织力量对各地班主任培训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发现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

2、组织培训市级名班主任培训对象,并对市级名班主任培养对象进行阶段性考核,树立一批思想素质好、专业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育人效果好的班主任先进典型。

(四)配合省实施“广东省中小学德育骨干能力建设计划”,加强学校德育骨干队伍建设。

从*年起,省用2-3年时间,对全省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主管德育校长和主任进行轮训。轮训形式是采用省集中培训和市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市将根据省的部署和要求,配合做好各项工作。

(五)推动“课改加强德育实验研究”深入开展。

1、督促参与省聚焦课堂教学经验总结交流活动,按时按质选送优秀课例。

2、加强对课改加强德育实验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总结和结题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六)组织开展“感受建设成就,感悟时代精神”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今年我市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建市20周年为主要内容,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道德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感受建设成就,感悟时代精神”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1、充分利用教育部、提供的“形势教育大课堂”的资源组织学生上好“生活新变化”、“社会新气象”、“农村新面貌”、“科技新发展”、“国际新形象”、“未来新蓝图”等六课,引导中小学生用“小眼睛看大发展”,了解身边的变化、家乡(社区)的变化,共同见证祖国、家乡(社区)、学校、家庭的发展变化,并引导学生为家乡、学校发展提建议、做好事。

2、组织开展“我为学校发展献计策”书信活动。

“我为学校发展献计策”活动,旨在引导中小学生以书信形式向校长和老师倾诉心声,与校长和老师进行感情沟通与交流,实现学生与校长的互动。通过书信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受、感悟、承担责任。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学校发展我成长”为题,表达感谢学校之情;二是以“假如我是校长”为题,为学校发展献计策。

(七)组织开展“初中生人生规划指引”专题教育。

为配合全省和我市实施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根据省教育厅的部署开展这项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向广大初中学生宣传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使广大初中生认识到报读高中阶段学校就是增强个人和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向广大初中学生宣传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政策、资助政策和就业前景,引导初中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高中阶段学校,引导初中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学习,作好人生规划,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活动一是由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二是由思品和综合实践课教师结合相关课程进行专题教育;三是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向广大家长作宣传引导。活动分试点和推广两个阶段。*年春季学期为试点阶段,*年秋季学期为推广阶段。省将于*年春季开学后对各市、县(区)政治课教研员和初中思想品德课骨干教师分层培训,各市、县(区)负责开展相关教师的全员培训。

(八)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三预机制,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1、抓好四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三预机制。

一是继续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今年的C证培训,除市集中培训外,还将实行县组织,省、市派专家指导、授课的模式,加快C证教师培训的步伐,同时争取省的支持,在我市开展一期B证培训;二是抓好省级示范学校对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幅射指导,提高实效性;三是抓好“*”第一批实验课题的阶段性总结,第二批实验课题能立项;四是配合省的工作,推动县(市、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建立。

2、突出重点强化针对性和有效性。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教学研究,培训心理活动课辅导员,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质课巡回展示,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九)积极推进创建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的校园文化。

引导中小学校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总结交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研究制定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评选一批市级安全文明校园。

(十)加强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

1、与司法部门抓好“法制漫画”的评选和展览工作,推动中小学生学法活动。

2、抓好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凤城生态园基地的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利用基地活动抓好普法教育。

(十一)加强中小学家庭教育。建立家校合力育人工作机制。

篇(7)

一、立规矩,抓常规,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1、根据现在中学生身心特点,为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开学初对新生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军训,并举办了军训成果汇报表演,评选出93名优秀学生代表进行表彰。通过军训使新生初步树立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为以后班级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2、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关爱包容的心理品质,9月14、15日,学校与三力教育合作,对17级全体新生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拓展训练。该培训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感恩教育、情商教育等。通过培训,使学生学会团队协作,增强自身勇于担当、百折不挠的勇气,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3、为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德育处加强学生日常管理。严格要求学生穿校服,不吸烟,言行举止文明得体。每天上 、下午两次巡视校园,发现学生有违纪问题及时处理。德育处本学期对学生吸烟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效果明显。

4、为了进一步抓好学校的卫生工作,创设洁净美丽的校园环境,10月德育处先后组织三次校园卫生现场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2月份,德育处进一步强化室外卫生区的一天三打扫制度。德育处由一位老师和两名班级卫生委员共同检查并进行打分,奖勤罚懒,提升校园卫生区的检查力度。

5、11月份,德育处工作重点集中在班级常规管理上,要求各班搞好本班班级文化建设,同学们着装整齐,教室整洁干净。月末杨校长、周校长、王校长带领德育处、团委、安全办进入教学部对各班班级秩序、卫生、文化、安全措施、学生着装等方面进行检查。每到一个班级,检查队成员都根据检查情况对该班进行逐项评价。通过检查,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优美、安全的的学习氛围。

6、开学以来,德育处完成一年级169人、二年级191人的贫困生助学金的信息造册、审核上报、发放等工作;完成了新生935人的校服征订与发放工作;完成17级新生943人的学籍信息录入、注册、学籍表填写等一系列工作,完成20人的学籍变动工作好,并承担了2849名学生的教学整改工作;完成在校生1615人的身体健康普查工作。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1、注重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本学期德育处组织3次班主任培训,提高了班主任的德育管理水平,促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徐明、姚红菊两位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在培训会上发言,与大家交流管理班级心得 。10—12月份,德育处组织多位老师参加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培训,并积极备战第三届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12月份,德育处组织各部班主任进行座谈,了解班级管理情况,帮助班主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惑。

2、建设班干部队伍,本学期德育处对学生会成员和班干部进行了3次培训,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水平,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1月3日,德育处举办学生会元旦总结座谈会。

3、德育处强化部门职能,人人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德育处人员通过学习研讨、工作例会、案例解析等形式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4、心理健康课走进学部。本学期,心理课教师黄金凤、刘沛云给学生讲了三个专题:《告别香烟、珍爱生命》、《如何掌控你的时间》、《手机让人欢喜让人忧》。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们不知不觉的修正自身!

5、德育处主动走出去,进入班级,参加班会,并和学生交流、探讨,解决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

篇(8)

1、负责政教处全面工作。

2、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要求,每学期初制定德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学期末撰写德育工作总结。

3、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和学校特点,完善校规校纪等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4、协助分管校长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每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或派出所干警等至少开展一次法制教育讲座。

5、协助分管校长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安全教育讲座或安全演练活动。

6、负责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制定家长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

7、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或专题活动。

8、负责学校关工委日常工作,撰写计划、总结。

9、负责“朝阳读书”和主题读书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征文比赛等活动。

10、负责制定每学期国旗下讲话安排并主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活动。

11、负责德育档案的建立、整理、归档工作。

12、审批校级德育方面各类优秀学生,审核学生的操行鉴定,审阅区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报批材料。

13、检查班主任工作“两册”和科任教师家访手册,并做好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14、及时处理学生突发事件。

15、积极完成校长室交给的临时性任务或其他工作。

二、政教处副主任工作职责:

1、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xx市创建“双优班”活动标准》为主要内容,制度或修订切合学校实际的创“双优班”活动方案,学期末撰写创“双优班”活动总结。

2、加强常规检查,认真做好每周双优班考核量化的统计,创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3、负责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选配新学年班主任人选名单,提交校长室审批。

4、指导班主任开展工作,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

5、指导班主任开好主题班会。

6、指导班主任写好学生评语。

7、学期末对班级及班主任工作的最终评估和考核。

8、负责后进生帮教工作,指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学期初确定帮教对象,期末回收后进生转化跟踪记录表。

9、协助分管校长贯彻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抓好校风、班风,抓好学生仪容仪表等方面的养成教育,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检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0、及时处理学生突发事件。

11、积极完成校长室交给的临时性任务或其他工作。

三、团委书记工作职责:

1、负责学校团委的全面工作。每学期初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学期末撰写工作总结。

2、负责学生会工作,组织学生干部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3、负责广播室的工作,选好广播员,做好学生中重大活动及好人好事的表扬报道工作,广播稿等资料的收集、整理。

4、每周定期召开团干部会议,做好对学生会、团支部的领导工作,指导学生会和团支部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5、做好学校团员的发展工作,组织好团日活动。

6、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做好学校宣传工作,负责布置好学校宣传橱窗,组织出好学校黑板报,并组织对各班黑板报的检查评比。

7、负责学生社团活动章程制定、情况检查、评估考核,资料的收集、整理。

8、负责学校“爱心助学”工作,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发放的审核工作。

9、负责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工作。

10、组织好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学雷锋积极分子等的评选与表彰工作。

11、负责团委档案的建立、整理、归档工作。

12、积极完成校长室交给的临时性任务或其他工作。

四、年级组长工作职责:

1、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政教处、教导处的工作安排,结合年级实际制定本年级组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实施计划。

2、在政教处领导下,负责本年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贯彻《中学德育大纲》,指导班主任工作,抓好本年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每日纪律、卫生的检查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特别是处理好个别事件和个别学生工作,对违纪学生提出处罚意见,报政教处备案。

3、协助政教处做好班主任量化管理工作。

4、开展好年级组的体育活动,协助教导处开展好大课间活动等。

5、指导班主任开好主题班会。

6、组织好年级组的家长会,确定每期家长会的主题和备好教案,报政教处备案。

7、协助校长室开展新生学前教育工作。

8、经常深入课堂、操场等学生活动的场所,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重大问题要报告校长室及有关部门。

9、组织好年级组教师和学生会议。

10、积极完成校长室及有关部门交给的临时性任务或其他工作。

五、班主任工作职责:

1、每学期初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学期末撰写班主任工作总结或后进生帮教工作总结。

2、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并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利用班会课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宣传,使其入脑入心,并督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真执行。

3、按《创“双优班”活动方案》和《班主任绩效考核方案》要求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严格选拔班干部,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支部工作。

4、每周一升旗仪式,班主任到场维持纪律,整队进出场。

5、大课间活动班主任必须在场组织活动,不许擅自离开。

6、班会必须必须保证时间按时开展,做到形式多样、有内容、有教育意义,并及时作好记录,小结等工作。每学期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族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等。

7、班主任要熟知每个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状况,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个别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学生违纪事件进行批评教育,并主动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妥善处理各种偶发事件。

8、班主任家访、召开家长会要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做好记录。家长会之前要拟写家长会上的发言稿,会议期间要做好家长反映情况记录,并妥善解决反映的问题。

9、教育学生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墙面、宣传版面等公共设施和教室的课桌、凳、窗、门、教室的灯、风扇等设施。

10、组织学生做好清洁区卫生、教室卫生(包括桌椅摆放)、宿舍卫生和个人卫生。

11、班级板报内容做到与当前教育内容和活动相吻合,办出自己的特色。

12、班级文化建设有特色,布置整洁,无破损。

13、做好本班学生操行评定和有关奖惩的工作。

14、学期末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手册》有关工作。

15、学期末做好班主任“两册”有关工作。

16、积极完成校长室及有关部门交给的临时性任务或其他工作。

六、值日教师工作职责:

1、值日时间于当天下午7:30至第二天下午7:30,手机应处于开机状态。

2、检查学生早读、上课、大课间活动、午晚休、晚自修、日常行为规范及教师上课等日常工作情况并做好创“双优班”活动记录,检查时做到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值日教师在课间必须到岗,加强巡视。制止学生在教室或走廊上追逐打闹及大声喧哗,防止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制止学生破坏公共设施及教室里的物品;禁止学生随意进出其它班级教室。

4、协助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遇打架、哄闹等偶发事件要加以制止教育,并及时向政教处报告。

5、值日教师都要参加大课间活动,维护秩序。

6、中午、下午放学,值日教师站在校门口协助保安维持秩序,指导学生安全、有序离校。阻止闲杂人员等随便进入校园。

7、周五下午放学后或节假日要按照校长室安排的站岗地点按时到岗,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排除安全隐患,为学校创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8、值日组长监督值日老师完成值日岗位责任,认真负责地做好对值日老师工作的评估。

9、值日教师如因病、因事、因公不能参加值日,应向值日组长说明且请人代替值日,代值日者应认真做好该岗位的值日工作。

七、量化考核办法:

1、负责班主任工作的政教处副主任考核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工作,值日组长考核值日教师,周五下午放学后或节假日站岗的由各岗点负责人考核,政教处主任、副主任、团委书记由校长室考核。校长室每周公布当周量化考核结果,学期总评。

篇(9)

回顾这半年的工作,我想用“三四五”予以概括。即三声感谢、四项工作、五点体会。

一, 三声感谢

感谢陆校长和丁书记对我的帮助与指导,感谢政教处的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劳与支持,感谢各年级各处室干部及教职员工对我的宽容与接纳。是您们的辛勤工作,使我们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有条不紊,并在多个方面在全区引人注目;也是您们的热情、帮助、指导、支持与关怀,使我迅速融入到这个集体,迅速适应了新的工作。感谢您们!

二, 四项工作

回顾半年的工作,我主要参与了四项工作:德育工作,安全工作,体卫艺工作,其它工作。

一是德育工作。

本学期德育工作,我们遵循“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以‘三爱’情感教育为主线,以‘一校,二访,三报,四会,五赛,六比,七节’为抓手,以量化评分为依据”的原则展开。

“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就是通过起草《学校“十二五”德育工作规划》,总结学校“十一五”德育工作成果,规划学校“十二五”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措施。今年下半年开始的学校德育工作,都是依据这个规划开展。

“以‘三爱’情感教育为主线”,就是指要培养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的情感。这是规划中谈到的“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新体系”的重要内容。爱自己,就要爱惜生命,热爱生活,树立理想;爱他人,就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爱集体,就要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祖国。

“以‘一校,二访,三报,四会,五赛,六比,七节’为抓手”,就是指通过系列德育活动和管理措施来落实。“一校”就是指团委举办的学生业余党校。“二访”就是指“课外访万家”活动及媒体到校采访和报道我校先进典型学生事迹的活动。“三报”是指班级举办的黑板报,政教处举办的宣传专栏报和《德育工作情况通报》。“四会”是指周会(升旗仪式)、班会、班主任会和运动会。“五赛”是指我们举办的广播操、跑操比赛和我们参加武汉市举办的健身操、器乐、篮球比赛。“六比”是指我们对班级的常规管理、两会(周会和班会)、两操(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班级日志、黑板报、大扫除等六个方面的要求。“七节”是指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纪念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首义100周年”、元旦节和艺术节。每一个节日我们都有针对性地举办了相关活动。

“一校,二访,三报,四会,五赛,六比,七节”,在相当的程度上体现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和“常态化、课程化、生活化”德育的特色。

当然,这些工作主要是以胡江陵主任为首的政教处全体工作人员,各年级组的主任、书记、班主任及 全体老师们干出来的,也是在陆校长和丁书记的正确领导下进行的。功劳是大家的。我只是一个参与者和学习者。

二是安全工作。

包括日常校园安全管理,美术联考和研究生考试的安全保卫工作,处理两起学生打架事件,消防器材维护、更换,校园安防、技防设备的添置、施工、验收,等等。

三是体卫艺工作。

包括组织学校秋季运动会、艺术节、广播操比赛、跑操比赛,湖北省艺术小人才比赛报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高二美术生外出写生活动;参加武汉市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健身操比赛、器乐比赛;开展秋季疾病预防,防、防艾滋病宣传,“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邀请国家关工委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着名心理学家、高考心理指导第一人、高考状元第一人王极盛教授来校为高三学生家长作“帮孩子赢高考”的专题讲座;等等。

四是其它工作。

包括贫困生的资助迎检工作,学校环境与科技教育工作总结,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学校“十二五”重大课题筹备工作,观摩实验中学、中山路小学、武汉中学、三角路中学德育现场会,参加武昌区教育局组织的武昌教育大讲堂系列学习,担任学校“教学比武”评委,等等。

三, 五点体会

体会之一:我深感同志们的艰辛与敬业。

我们的教师到校时间比较早。

因为没有住读生,学生租房经济难以承受,而坐车时间难以掌控,于是学生只有尽量赶早。7:20开始早自习,6:40左右校门口就已热闹非凡,7:10以后就已经少有学生到校了。学生这么早,教师自然也晚不了。可以这样说,我在武汉市工作这么多年,早上从来没有这么辛苦。每天六点起床,老婆也受影响,她有时甚至抱怨说:“你就在学校睡了算了。”

十五中人的敬业精神也让我非常感动。

我几乎每天早上七点以前到校,经常看到陆校长、丁书记已经到校,好几次我六点四十左右到校,看到王江、王辉明两位新老治保主任已经到岗,特别是王辉明主任,已经退居二线,却仍如此,实在可敬。李校长手术刚完,还在住院,却跑到学校来处理事情。

早自习巡视,发现我们班主任又是敦促学生做卫生,又是督促学生交作业,还要维护早自习纪律,显得颇为忙碌。

中午巡视,常常看到年级干部一起巡视的身影,常常看到班主任在班备课、批改作业,在走廊和学生谈心的情境。

篇(10)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学校领导深入学习领会上级有关德育工作的文件精神,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学校以育人为根本,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着眼学生一生发展,着手素质全面提高,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深化改革坚持创新”的办学思想,积极推进“**立人”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领导把毕业典礼活动作为对全体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十分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毕业典礼活动领导小组,常务副校长靠上抓,各学部校长亲自抓,制定“**学校毕业典礼活动实施方案”,精心布置,周密安排,切实保障典礼活动顺利进行、圆满成功。每一次典礼活动,学校都认真做好活动筹备,成立筹备小组,研究具体的活动时间、地点,确定毕业典礼程序,准备毕业典礼主席台背景、鲜花、毕业服、音响、桌椅等所需物品,提前通知参加典礼的有关领导、家长和来宾,做好每一项细节性的工作,保证活动万无一失。

二、工作总结典礼组织有序,活动效果显著

学校每一次的毕业典礼活动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感恩**,再续辉煌”是不变的主题。现场活动组织有序,隆重而富有教育意义。毕业典礼展示了学生不同学段的学习生活,表达了毕业生对母校、老师的感谢之情,通过典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同时让学生们意识到一个学段的结束就意味着新的学段的开始,学业和人生一样,需要总结过去,重新站在起点,走向新的辉煌,教育学生立足今天,脚踏实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奋进,对全体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毕业典礼活动让每位毕业生难忘,让全体在校生受益,取得显著效果。

三、典礼仪式规范,饱蕴教育价值

**学校毕业典礼仪式包括:奏国歌,校长致辞,毕业生代表发言,教师代表发言,家长代表发言,毕业班同学向母校赠送纪念品,向毕业班老师献花,宣读“**奖学金”获奖同学名单,颁发奖学金,宣布毕业生名单,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拨穗并留影。每一项都饱蕴教育价值。

1、仪式中奏国歌环节,师生全体起立,升国旗,唱国歌,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唱着肃穆的国歌,感受到庄严神圣的氛围,激励师生为中华民族振兴而教书,为中华民族奋起而读书。

2、校长致辞中充满激励言语、饱含深情嘱托,心得体会热情洋溢,谆谆教诲,树师生信心、扬师生奋进志气,使学生更加自信、更加昂扬向上。毕业生代表发言,展优秀风貌,感恩**,志续辉煌,对全体在读学生是一种精神的激励和感染;教师代表发言,示高尚风格,殷殷深情,溯往追夕,展望未来,让学生感受师生的浓浓情谊、**的和谐与美好。

篇(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4—0016—01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管理工作对于学校的发展十分重要。形成科学、正确、新颖的管理理念是学校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因素,校长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因此,校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不容忽视。

一、校长要善于履行职责

权力的正确运用是体现校长权威的重要条件。校长的权力包括职位权力,也包括非正式的自然影响力。前者是校长职位所固有的指挥下属、下属必须遵从的力量,后者则是由于校长本人的学识、品德和素质产生的、下属愿意追随的影响力。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校长是否善于用权是一门科学,并且从时间和效果的角度讲,正式权力可能会在短期内树立校长的权威,让师生的行动一致,秩序良好,但是从长远来看,非正式的权力,即个人魅力和个人影响力所发挥的作用更大、更持久。

校长的法人代表和领导中心地位所赋予的权力不能直接形成校长的权威,尽管这种地位和权力在校长的权威形成当中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当校长具备了与其地位相适应的能力、品格等非权力因素时,校长的权威才能提高,才能被广大师生认可。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校长的人格对教师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校长应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教师做出表率,赢得教师的赞誉,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校长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领导者的成长与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都有赖于领导者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的发展。首先,班子成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政治素养为己任,勤于学习,重视理论与业务知识的获取,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总结中强化团队精神;其次,校长要时时反省、解剖自己,增强自制力,与广大师生同心同德,扎扎实实地干好事业;第三,校长要能容人容言,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要有坦荡的胸怀、容人的肚量,一切以事业为重;第四,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班子成员在工作上一定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摩擦,这就要求校长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消除班子成员之间产生的矛盾,从而增进班子团结。

三、学校管理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任何学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管理者应该认识到教师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独立生命体。学校管理要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确立人本意识,关注生命,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民主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做事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愉快和谐、高效低耗。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培养人,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培养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充分体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使学校真正成为聚贤纳智、精英荟萃、兼容并包、群策群力、共铸辉煌的教师成长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