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众所周知,初中升高中的地理衔接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到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在其他科目中的学习情况。本文就初中到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为学生搭建知识的桥梁。
一、比较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的教学转变
1.比较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的教材内容
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主要偏重于对区域地理的认识,了解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环境的差异,进而为人们在自然开发土地方面提供经验教训;高中地理主要是偏重于系统讲述人与土地、地理环境的关系,系统向学生讲授环境、人口、资源内容,进而学习如何协调人与土地关系的方法。从教材内容上看,可以发现,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普遍系统,并且加入了系统论、控制论以及信息论相关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进行定量计算,又要进行定性研究,内容难度也相应加大,知识点增多。
2.比较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式
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比较少,因此一般采用直观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老师一般是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逐个讲解,并对基本能力和技巧进行反复训练和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变多、变深、变难,教学主要是偏重于对理论、规律、原理进行解释,主要是要求学生在作业完成上进行疑难点解答。高中地理考试偏重于对能力的考察,出题比较灵活,这样就要求在进行初中和高中地理衔接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图形上的知识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进行知识推理,提高学生用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比较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的学习方式
在初中,由于学生年龄小,一般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以直观的形象思维进行学习,在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方面,初中生能力有限,还不擅长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而高中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一般是采用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式学习方式,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利用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进行问题解决。
二、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措施
1.老师要十分了解地理的教材内容
在初中升入高中阶段,尤其是在高一这个学期,老师应该要对高中地理的教材进行了解,并能够对学科知识体系进行了解,同时还要知道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教学标准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够真正明白整个教学系统,对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老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掌握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点的联系进行分析,要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衔接初中和高中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对旧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对新的知识点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新旧知识点的比较和学习,在脑海中构建正确的认知结构,同时还要使学生能够储存更多的知识量,注意对初中残缺的地理知识进行学习和弥补,加强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完善知识体系,进而用高中学到的地理知识进行实际问题解决。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发散思维,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时,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假说或者是寻找多种可能性的结论和答案;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聚合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将掌握的信息汇聚到同一个方向,进而找出一个完整、正确的答案。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中都十分强调用图解决问题,因此老师应该要根据这个共同点进行知识点衔接,使学生能够通过图形进行知识衔接和思维转换。
3.注意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为了能够使初中和高中的地理教学更加衔接起来,老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点迁移,多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视野开阔,这样不仅能够使地理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并能够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能力。
4.注意端正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
在高一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首先老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做好榜样示范,使学生能够在观察老师的言谈举止上进行模仿,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上,老师要对学生正确的态度进行表扬和肯定,或者是其他奖励方式,这样能够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时学生自身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检验、自我激励、自我批评、自我监督,这样能够从学生内部进行态度端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错误的学习态度进行批评和相应的惩罚,这样能够有助于学生抑制或者是弱化错误行为的倾向,同时用比较公正、客观的方式对正确态度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不断地进行正面强化,能够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三、总结
高一时期的学习是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进行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老师不仅要注重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上的丰富和教学方法上的衔接,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进而能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1]孙文华,徐强强.地理学思想方法指导下的初高中地理衔接[J].地理教学,2014,(06).
[2]沈穗芬.地理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04).
[3]谢振心.抓好高初中教学衔接 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Z2).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长期以应试为教学目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以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为目标。与应试教学模式相配套,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注重向学生一味地灌输知识,而选择性忽略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违背了高中地理课程开设的初衷。如今,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受到教师的认可,高中地理教学已慢慢转向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因此,高中地理教学要在对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比较教学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最终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比较教学法的适用范围
比较教学法是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种新方法,其目的在于突破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的弊端,而针对性地开展地理教学。高中地理内容丰富,仅仅依靠比较教学法不足以覆盖全部的知识点,因此,在采用比较教学法之前,首先要明确比较教学法的适用范围,即哪些知识点适合采用比较教学法。
因为比较教学法刚引入高中地理教学不久,因此目前还有做过精确统计。从教学实践粗略估计来看,适用比较教学法的高中地理知识点一百有余。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大气应用”、“陆地和海洋”这两部分内容中适用比较教学法的各占二十个左右,“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这部分内容也有十几个知识点可以适用比较教学法。由此可见,比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中有着相当广泛的适用范围。
二、比较教学法的具体分类
从粗略的统计数据来看,比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加强比较教学法的运用。比较教学法是运用比较方法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统称,其包括多种具体的比较教学法。从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来看,主要包括同类对比法、概念对比法、图表对比法等,在此作一介绍。
其一,同类对比法。同类对比法是指将同一类型的地理状况进行比较,从而找出二者异同点的方法。比如,教师在总结分析各大洲之间的特点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比较法,将各个大洲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各大洲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其二,概念对比法。概念是建构高中地理的基础,而高中地理知识繁杂,相关地理概念不胜枚举,这往往容易造成混淆。面对这样的情况,概念对比法优势明显。例如,同是季风气候,包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等不同类型。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概念对比法,将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在一起,然后对他们的含义加以比较,让学生们掌握他们之间的不同点,这样就比较容易区分这些概念了。其三,图表对比法。对于大知识点的比较,往往可以采取图表对比的方法,全方位地比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比如,长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对比。
三、比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比较教学法是一种适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呢?我们认为:首先,灵活运用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是一类比较法的统称,其形式多样。教师在运用比较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比较法。有的知识点适合图表对比,而有的知识点适合概念对比,因而具体比较法的采用需要灵活应对。其次,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是学习地理的方法,只要掌握了这类方法,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独立采用。因此,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法的精义,最终实现学生对比较法的独立运用。比如,教师带领学生比较各大洲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比较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的异同。最后,比较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综合运用。前文已述,比较教学法有其适用范围,并不是适用全部的高中地理知识的教学。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区分哪些知识点适用比较教学法,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教学法综合运用,才能准确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比如,比较教学法与合作教学法相结合,不同小组分别寻找对比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通过这三个运用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比较教学法的优势,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相较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比^教学法是引进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将高中地理知识点系统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在运用比较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开阔,长期以往,必然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因而,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将比较教学法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不断完善比较教学法。
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地理知识纷繁复杂,仅靠死记硬背是无法真正汲取地理知识的。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逻辑思维的培养,进行理解记忆。而如何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就需要重视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了。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地理教学,无疑是给学生多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因此,对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思维导图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思维导图并不只是一张简单的图画,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当人们对思维导图的认知和理解越来越全面时,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就会更顺畅,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课堂的吸引力以及自己说法内容的逻辑,并且能够将自己的地理知识和教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地理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地图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最直接工具,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对地图的运用。思维导图的基本形式是导图,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工具,主要运用了教学知识中的关键词、符号等来进行链接。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
1.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巩固
高中的地理教学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地理时,经常会出现记住新的知识,而旧的知识又忘了的情况,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和记忆。单靠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时思维导图的引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先列出若干主要的知识点,然后画出大枝干,将关键的小知识点加入进去,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幅关于地理知识的“知识树”,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相关知识时,则将中国设计在导图的中间位置,然后画出枝干,添加各地区风俗和地貌的简单概括,然后画出小枝干,再添加新的小知识点。如此,便将冗杂的知识点清晰地呈现在大脑中。在记忆的过程中,首先掌握大的知识点,再记忆小知识点就会更加容易。除此之外,对思维导图的修改或重新绘画,都意味着知识的一次记忆,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2.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证明,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在进行了一段时期的地理教学活动以后,教师应当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确定复习的任务和总结的任务。例如,在进行中国地理相关知识的回顾时,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但教师应当在大力支持思维导图的应用之外,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独立绘制,先不要急着打开课本,应先凭借自己的记忆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绘制完成后再对照课本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不断缩减思维导图的大小,只留下最精简的知识点,这就充分证明了学生复习成果的大小以及思维导图的作用。在课程体系改革后,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应当更加广泛。
3.思维导图具体运用流程分析
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重视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预习阶段的运用,重视思维导图对知识预习的重要作用。第一,明确需要预习的教学内容,自主提炼出关键词,快速进行教学内容的预习,然后将关键词列入导图中,再将下级的知识点添加进思维导图中并与上级记载进行区分。在预习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预习的注意力,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除此之外,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建立知识框架,理清学习思路。比如,在学习地壳的运动及变化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提炼关键词,然后找出主要的知识点,这一部分教师应当对学生做一些引导和指示。比如,促使地壳运动变化的作用力包括内力、外力和合用力。内力作用的重要知识点在于作用的形式,而外力作用的主要知识点是对地表的塑造作用等。学生在总结和概括了本章的重要知识点后,就能迅速确定关键词,紧接着明确一级知识点,再扩展二级知识点,如此,就能逐步完善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11601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文字、音频、视频及图片等多媒体形式,浓缩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围绕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与训练。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文科学科,但也是一门需要想象力和抽象思维的学科。课本所能提供的资料较少,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这给微课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施展空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利用好微课,就需要积极整合微课资源,确保学生从微课教程中获得所需知识。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微课资源类型分析
1.地理知识点构建类微课资源。这一类型的微课主要是围绕地理知识点展开。教师通过对知识点的理解,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采用启发式教学、讲授知识点、引导学生问答和讨论等多种方式,对教学进行深化展开。此类型的微课资源其特点是围绕知识点进行构建,并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学生能从整体上加深对地理知识点的把握。
2.地理实践演示类微课资源。此微课资源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实验等,围绕某个实验过程进行地理知识点的探讨。这样的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
二、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建设的路径
1.搭建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共享平台。2013年,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其中重点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概念,为教师强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在此背景下,各地对微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在此期间,不少学校通过日常教学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微课资源,为微课资源的整合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针对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整合建设,还需要进行良好的共享平台搭建,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号召各地高中加入到地理微课资源的整合建设中,从而推动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平台的完善与共享机制的形成。
2.注重教育部门层面对地理微课资源整合的推动作用。地理微课资源的整合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个人,需要从更高层次进行相应的资源整合建设规划。教育部门和各高中学校要重视微课资源的整合建设工作,并进行相应的建设规划,协调好各方力量,分阶段、分类型地进行相应的微课资源收集与整合。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整合工作,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以学校为主导,促进学校内教师的协作整合。同时,各学校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合作,从而完善和丰富相应的地理微课资源。
3.结合高中地理教材进行微课资源的整合建设。在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整合过程中,要注重结合高中地理教材进行资源建设工作。要充分了解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针对教材特点和学习对象,进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这样做的好处是能紧扣教材,方便教师和学生对其中知识点的学习,也利于学生对地理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具体的微课教学中,笔者建议,以地理知识点构建类微课资源为教学重点,以地理实践演示类微课资源为辅助,进行地理微课教学。
4.注重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使用及完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微课资源的整合建设也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通过教育部门的引导和规划,通过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通过各高中学校的积极交流,有效促进微课资源的整合建设。同时,通过相应宣传和推广,能积极扩大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共享平台的影响力,这样就能促进平台资源在各地高中的使用,而这些资源一旦被大量地使用,又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促进微课资源整合工作的完善,促进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建设工作的良性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多碎片化的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很多的社会协作也变得更加便利。在教学层面也不例外,微课的发展,不仅优化了教育教学方式,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对高中地理学科而言,微课资源的整合建设,不仅能强化各个学校之间的教学协作,也能真正为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
引言
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分析与操作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导学来指导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带着地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思维、拓展。一方面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兴趣性,提高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思维性;另一方面以问题脉络来架构高中地理知识体系,降低地理知识内容的抽象性与杂乱性,进而实现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精准化掌握与重点性拓展,全面构建高中地理教学的多元性与有效性。
1明确问题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积极作用,强化地理教学的方向性与侧重性
1.1问题导学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难度,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
在利用问题导学来组织高中地理教学时,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点以及重点问题进行分析与理解,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理解难度,并可以有效地保障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与互动性。同时教师以问题创设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地理实践模型以及思维模式。
1.2可以有效利用问题导学来框架化高中地理知识脉络体系,实现学生的系统化掌握与拓展
每一个地理问题都可以是对高中地理知识重点的具体性分析与拓展,因此学生可以通过所有问题来架构高中地理知识脉络体系,实现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的框架性认知与掌握,并通过问题模式来细化对重点知识以及思维方式的分析与掌握,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地理知识[1]。
1.3问题导学可以全面落实学生的地理思维训练,帮助学生的构建主动型的地理思维模式
问题导学以问题为蓝本来组织学生积极思维与高效互动,使得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掌握高中地理思维模式以及思维重点,尤其是帮助学生全面适应高中地理学科思维逻辑,帮助学生构建起主动性的地理思维偏好,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地理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在实践思维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核心以及知识逻辑要点。
2以多元问题角度来组织高中地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
2.1以多媒体来架构问题导学情境,降低学生对抽象性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教师在组织高中地理问题导学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来架构问题导学情境,实现学生在具象性的问题情境中对高中地理内容的精准理解与重点掌握。比如在进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地球公转的三维模型来组织问题导学情境,使得学生在形象化的教学情境中掌握地球公转模型以及相关地理知识点,进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指导性与有效性。
2.2以生活情境来实施问题导学,促使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之间地对接
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组织问题导学教学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来组织地理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之间对接起来,以生活问题来完成对高中地理知识的详细理解与重点掌握[2]。比如在组织《自然灾害与人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南方季节性水灾、512地震、台风灾害等的起因、影响、预防等作为地理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相关情节的分析与思维,实现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实践性掌握与生活化拓展。
2.3以小组讨论来组织问题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与互动性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问题导学过程中以小组研讨来加强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与掌握,使得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有一个全面梳理与分析,实现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全角度、多方位、细致化掌握。比如在进行《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因素、政策措施、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细致化的分析性梳理,使得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掌握更加全面的地理思维角度以及知识点认知面,进而提升问题导学的教学质量。
3强化对高中地理问题导学的管理强度,增强问题导学的教学有用性与针对性
3.1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分析与运用,实施差异化的问题导学策略
教师在利用问题导学来组织高中地理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显著学习差异,需要将教学问题建立在对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个性化学习诉求的细致化了解上,实现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辅导性。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上课反应情况来及时调整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与形式,保障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情境中来。
3.2控制问题导学中的问题难度与数量,实现问题情境与地理知识点的紧密联系
问题导学的重点就是问题本身的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全面控制好高中地理问题导学中的问题难度与数量。一方面需要将问题导学内容与具体的高中地理课本知识点进行充分地整合与对接,实现问题导学的方向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控制好问题本身的难度与数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学得懂、学得快、用得好,才能真正实现问题导学的教学作用与意义[3]。
结束语
问题导学是现代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形式,教师需要立足于问题模式,选择具有思维难度、教学引导、知识点显著的地理问题,通过问题研讨式、结论展示式、归纳整理式、分析拓展式等方式来呈现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细致、精准、高效地掌握高中地理知识要点以及思维模式,进而全面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焦阳《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6(8)
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已经逐步进入课堂,但对其课堂的组织、教学评价了解的并不多,大多以常规教学的眼光去评价和打量它。将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这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趋势所在,合理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备课时,应根据地理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特点、认知水平、年龄特征等多种因素来选择相应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而更好地服务于高中地理教学。
一、采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高中地理重点和难点始终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考试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学生比较犯难的区域,在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往往由于知识点的抽象和生涩,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来。要使高中地理课堂更加活跃、更加高效,其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方法就是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性,然而,要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通过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才能得以保障,而运用信息化技术处理的多媒体恰恰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其蕴含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要素具有非常生动、直观的优势,能够将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高中地理知识以相关图像或视频等形式予以呈现,超越了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境界。因此,只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并结合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一改传统那种“填鸭式”传授知识的方式,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便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难处,实现高效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
二、采用多媒体加强体验式教学
通常来说,采用传统的口述、粉笔、黑板、教具等教学媒介,很难实现知识形象而生动的再现,尤其是对于高中地理这一学科来说,对于地理知识的形象演示更加困难,对于加强学生的教学体察、体验和体悟更是如水中月、镜中花。教师在教学中试图让学生懂得更深、理解得更透,自然而然地或不经意地会反复讲述,以至于非常自觉地步入“填鸭”教学,从而进入传统教学弊端这一怪圈之中,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甚至还可能会引起学生某种程度上的腻烦,进而挫伤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和兴趣性。为何会陷入这种怪圈呢?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单纯的板书讲解,很难将高中地理课程中那个图形、布局和空间感要求较强的相关知识点非常形象、简单而直观地展现出来,只靠“口述+板书”和适当的教具是很难让学生听得明白、悟得深透、理得彻底、用得灵活,时间一长,问题也就越积越多了,于是可能对地理学习产生厌倦,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采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将课本中的那些图片非常快速地呈现出来,而且还可以引入一些三维动画,对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平面与立体交互以及动态的演示,非常巧妙地进行形象而生活地展现出来,有效解决教学中那些难以用传统教学方法可以讲解清楚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紧紧扭住,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与运用,不断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媒体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育。而要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试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单纯地依靠传授知识点,或者单纯地依靠教师苦口婆心的讲授,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此时,及时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便可以非常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拉回到课堂当中来,对地理的各种知识表象加以形象化、生动化、鲜活化,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引领他们进行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思想启迪,突破思维障碍,促进思维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灿煌.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2(10).
地理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引导学生进行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完整的进行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扩充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扩展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视野,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实用知识,加深学生对于自身所处生活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技能。
和初中地理课程相比较而言,高中地理在教学内容上更为复杂,学习任务也更为繁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以及地理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在向高中学生进行地理课程的讲解和分析时,一方面担负着答疑解惑,灌输知识的重要教学责任,另一方面还要从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出发,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质,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技能和水平。针对这种更为严格和高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师一方面应该从自身做起,革新自身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设置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地理教学目标,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用意识,纳入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范畴之内;另一方面还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点的分析和灌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质量和效率。
而地理比较法作为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简洁明了、科学性强的教学优势,对于加深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印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应该不断对地理比较教学法进行反思和革新,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情境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提升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根据现阶段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更好发挥地理比较教学法的教学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以高中地理教材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读和整合,找出地理教学内容中可以进行比较、具有比较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和科学的筛选,并且根据比较点的不同,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和纽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提升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地理比较法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和整合性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以一种更加广阔的眼光和心态、以一种类比的方法来面对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分析,而不是以传统的、狭隘的学习视野和学习思维,对单一的学科知识进行枯燥的分析和挖掘。
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地理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制约和影响,在向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分析时,习惯于将每一个地理知识点,都看作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在教学方法上也往往采取教师逐个讲解,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对知识点进行单纯记忆和消化,这种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割裂了地理学科知识点之间的系统性和联系性,同时还会使学生由于积累了太多的独立知识点,而造成记忆模糊甚至是知识点理解混淆的学习状况,降低了课程教学和学习效率。因此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地理比较法所具有的重要教学意义,在向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的研读和整合。通过对高中地理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可以发现,在地理教材中的每一节、每一章基本上都可以用地理比较法进行课程教学,因此教师更应该从自身做起,真正认识到地理比较法在地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桎梏,对地理比较教学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并且将不同的地理学科知识点,以地理比较法进行沟通和串联,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地理比较学习要求,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地理知识进行比较学习和研究,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提升高中学生地理课程学习质量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课程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地理课程教学时,已经习惯于占据课程教学的中心和权威地位,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教学心态,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
高中地理是学生地理系统建立的基础,很多时候高中地理作为文科类科目,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视频资源进行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手段。高中地理在涵盖初中地理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地理要素的基础上,加深讲解地理要素的规律以及地理要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因此高中地理涵盖的内容多、理论知识复杂抽象,使得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很难做到有效化。鉴于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视频资源将文本信息转换成形象生动的动态信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部分高中地理老师很难有效合理地使用视频资源,将视频资源教学流于表面化,并未体现出视频资源教学的效果,因此合理利用视频资源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条件。
二、高中地理视频资源选取原则
在选取高中地理视频资源时首先要依据实际教学内容选取,选取视频资源只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教学手段,并不是教学任务,高中地理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才是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因此,在选取视频资源时,首先,要严格依据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进行选取。例如,在讲《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应当选取和地球运动相关的视频资源,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地球在太阳系中如何运动,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也集中了注意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其次,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视频资源教学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因此在选取视频资源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否可以理解该视频讲解的内容,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最后,选取视频资源时要注重视频资源的科学性。只有严格按照视频选取原则就会很好地体现出教学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将思维与具体的知识结构形象化的一个过程,它是一种大脑放射性的思维表象。与此同时,它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思维方式的思考。思维导图主要利用的就是一些图画以及色彩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进而使学生的记忆停留在思维导图上,而不是一些枯燥的学习内容。
(二)思维导图的意义
高中生是一个思维积极活跃的群体,不同于小学生与初中生,高中生更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而且还存有对事物的好奇心。所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地理课上是十分明智的选择。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将抽象事物具体化。思维导图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将最本质的事物通过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呈现的方式不仅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而且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第二,加深记忆。思维导图第二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将枯燥的内容通过简单的图像呈现出来,加深了学生的记忆。高中生之所以会遗忘一些知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能够将知识进行深度的加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信息进行加工,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于理解与记忆的。第三,加强学生的联想。思维导图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能够加强学生的联想,将层次不清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如何更好地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
(一)从地理基础知识点的角度来看
地理的基础知识是地理学习的核心,而对知识点的记忆则成为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学生在背诵相关知识点时,采用最多的就是死记硬背的方法,而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只能将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了解知识点真正的含义。通常就是今天背过的知识点,明天就忘了。思维导图的出现将会从根本上解决对知识点的记忆问题。思维导图的建立可以先从一个知识点的记忆上开始,例如:老师在讲授区域地理时,以“东北地区”为例,首先从它的省会开始讲解,然后逐步延伸到各个城市,以及各个城市的地形、气候等,并且可以将这种知识点进行串联,以方便更好地记忆。因此,老师在讲述简单的地理知识点时,就可以有逻辑地进行讲述,进而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思维导图。
(二)从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的角度来看
其实,通常情况下老师在讲授地理时主要将一些知识点的讲解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进而使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学习的本质意义,所以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时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很难进行一个深层次的思考与学习。而且高中生还是处于一个心理形象建立的阶段,如果能够在这??阶段教会学生思维导图的应用,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是受用无穷的。除此之外,通过思维导图的形象性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继而使得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更加直观,与此同时也更好地融入情景,逐渐的会对全文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学生也能够不断地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地理比较法包括同类比较法、自我比较法、图标比较法、概念比较法等,每种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根据高中地理教学具体情况,巧妙引入比较法,对高中地理知识进行多维度的比较,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异同点,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从整体到局部比较
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时,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然后深入了解细节部分,通过整体和局部的比较,深化学生理解,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区域地理比较分析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异同点时,可先从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人口数量等进行比较,再细致比较它们的自然环境特征、人文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通过整体和局部比较,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上对这些内容有细致的了解,进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从已知到未知比较
高中地理教学时,对已知和未知内容的比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策略。该教学方式能复习已学知识,同时还能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快速吸纳新知识,掌握新内容。例如,俄罗斯地形地貌学习中,可以利用已学的美国和加拿大的地形地貌知识,将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还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因果关系比较
应用比较法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应该善于抓住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进行比较。例如,学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可首先比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然后比较二者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文地理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深化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工农业生产、人文地理环境不同特征的认识,进而可以得知,区域地理环境不同,区域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采用这种层层递进,逐层推理的教学方式,对二者的因果关系进行比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增强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不同知识内容比较
采用归纳法、演绎法、综合分析法等,比较不同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区分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尤其是在图册和图标教学中,更应该对不同知识点和学习内容进行比较。例如,要想让学生记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所在位置,大致掌握其经纬度,对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有基本了解,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地图和地球仪。这样既能让比较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还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让地理比较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教师应该做好备课工作,根据具体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比较研究方法,同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让比较法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一)重视对知识点的概括与综合
使用比较法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时,除了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之外,还要概括并综合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锋面气旋学习中,除了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相关知识外,还要引入气流运动的内容,让学生回忆所学的大气水平运动,利用近地面等压线图,绘制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南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然后对高压和低压系统的气流和天气状况进行仔细分析,深化对气旋与反气旋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概括、综合、比较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牢固掌握所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
(二)确保比较内容的直观有效
地理知识比较时,要善于利用表格、图标和图像,让比较变得直观形象,方便学生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例如,在五种基本地形的概念、特征、分布区域等学习中,可以综合应用地形图和表格,对丘陵、山地、盆地、高原、平原进行细致深入的对比。不仅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各种地形特征的认识,还能更好地区分它们的不同点,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教师要注重课堂内容设计,融合生活,通过情境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对传统的地理学习思想进行分析,学生成绩才是考核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准。在新课改背景下,这种理念有所转变,教师更加注重学生主动性,为学生创设较好的学习情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入手,掌握整体知识点,与生活充分融合,从而达到较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现状
我国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在地理知识教学中,促使其教学模式逐渐生活化,是一种创新方式。使地理知识点融合生活,能够提高学生兴趣,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从目前的地理教学水平分析,并没有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地理知识的生活化教学开展受阻,其成果较差。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方式,是体现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从生活化教学的形式分析,高中地理知识学习中有很多问题,影响其质量。
二、融合生活,情境体验,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质量
(一)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要有较好的观察能力,能够在发现中加深理解。高中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发现周围人事物的规律,能够记录生活中的细节。将课堂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起来,能够主动分析一些地理现象,从而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1]。
学生在仔细的生活观察中,能够增加地理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浅到深,从表到里,总结生活中的地理规律,通过讨论和分析,巩固地理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应用一些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自然现象等[2]。
(二)实现教学情境的生活化
情境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能够获得的知识,不只是课本中的内容,教师还应采取生活化的转换手段,增强课堂内容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仿佛置于真正的情景中。
高中地理属于一门生活科学,生活是其知识的基础,学生学习地理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更好地生活。但是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有限,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观察世界,需在课堂中重现生活中的环境,以小见大。高中地理学习,应充分结合教材,为生活服务,教师要将生活中的多个情境与地理知识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地理知识具体化,使抽象的概念简单化。通过这种手段,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乐趣,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在高中地理《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学习中,教师要详细地为学生讲授地质的形成,并通过动画设计的形式,体现其资源的变化。自然灾害也是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在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发沙尘暴或是暴风雨等。学生通过影片观察,在视频中寻找细节,记录资源的形成原因,并与课本进行比对,由此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三)实现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在地理知识学习中,融合生活,体验情境,能够加深对关键内容的认识,教师教授的内容,需要和生活有一定的联系,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在实际生活中,也曾出现这种情境,教师反复强调哪个知识点比较重要,而学生一点都没听进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地理信息,将这些内容较好地设计在地理教学中。
高中地理知识学习,融合生活情境,灵活设计地理知识点。例如在太阳上升高度的讲解中,可以通过设计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将地理知识编入动画短片中,让学生通过地理知识,推断出太阳的高度。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听过图画形式展示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寻找合理的参照物,记录特点时间的物体影子高速,然后定时记录影子的变化,最后推测太阳的高度变化。
在部分情境中,学生无法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需要教师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知识学习质量,并在课后讨论中提高兴趣,主动深入探索与研究。
三、结语
在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较好的观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设计和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中,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入手,融合生活,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整体的知识点,从而达到较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细致观察中找到规律。学生在对生活的观察中,充分考虑地理知识,将它们联系起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实现教学情境的生活化、实现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所以,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在地理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