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儿童心理护理培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12: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儿童心理护理培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儿童心理护理培训总结

篇(1)

【关键词】儿科病房;护理纠纷;原因

儿科临床护理工作针对的是未成年群体,范围包括从新生儿至青春期儿童疾病的护理工作。因此,无论是疾病的发生与转归,还是病儿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都不像成人那样相对稳定。这就决定了儿科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患关系不仅是护士与患儿的直接关系,还是护士与患儿家属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人民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因此,儿科病房护患纠纷日渐增多,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护患关系,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1.原因分析

1.1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

①护理人员专业思想不稳定:少数护士专业思想不稳定,认为护理工作是低人一等的脏累工作,时刻准备脱离工作岗位转行做其他工作。因此,在工作中出现思想不集中,认真程度不够,从而出现过失而引起纠纷。②护士“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水平差:儿科护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儿科护士既要求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应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尤其应懂得儿童心理学。每一位护士的操作技能都是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由生疏到熟练逐步成长和完善的,低年资护士操作技术欠佳的状况在所难免。如小儿静脉穿刺是工作中的难点,若不能“一针见血”,则易发生纠纷;儿童患病不能表达或表达不准确,护士应懂得儿童心理学,以达到更为优质的服务;一些理论知识较差的护士对家属提出的疾病相关问题不能做出合理的相关解释等;这些因素易引发护患纠纷。③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部分护士缺乏以患儿为中心的意识,加上儿科护理工作繁忙且琐碎,常常完成常规工作后不巡视病房,不能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个别护士缺乏服务意识,态度生硬,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少,被家长认为其不关心,而产生不满情绪及不信任感而产生纠纷。④法律意识淡薄[1]:护理人员对护理行为的法律性缺乏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护理记录中漏洞、隐患多,难以提供有力的护理记录。护理记录是客观真实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诊疗过程的原始记录,既是医院有关医疗活动的原始凭证,也是患者健康情况的原始记录,尤其是涉及医疗纠纷时,更是医患双方维护各自合法权益不可缺的重要法律依据。⑤护理人员缺编:儿科病房周转率快,存在着工作量较大护士不足的现象,不能及时满足患儿及家属的要求而易发生纠纷等。如中午值班护士少,不能及时更换吊瓶,白天护士不能陪患儿做各种检查等。

1.2家长方面的因素

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期望与要求过高,现在住院患儿多为独生子女,家长选护士输液、采血的情况经常发生,要求必须一针穿刺成功,有的家长要求高年资护士陪护等。如不能满足家长的需要则会引发纠纷。

2. 防范措施

2.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避免护理纠纷的重要前提。因此,医院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消除护理纠纷的隐患。如重视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对于可能引起不良后果的治疗护理一定要取得患儿家属的同意并进行签字,在尊重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权的同时护士要注意保护自己,这样有利于消除纠纷。

2.2提高业务水平

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儿科高发纠纷的状况,一方面注意改善儿科护理设备,另一方面要增加儿科护士编制,同时要加强儿科护士的业务培训,采取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培养适合儿科工作特点的护理骨干,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改善护患关系,有效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2.3重视职业道德培养

儿科护士要富有爱心、耐心和同情心,应理解家长的心情,以宽容、接纳的态度对待家长的挑剔、抱怨和迁怒,安抚家长的不理智情绪,家长提出疑问要及时给予解释,对某些无理要求,要坚持原则,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讲究语言艺术,避免与其正面冲突,尽量减少或消除其过激行为,防止事态扩大化,努力使纠纷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应加强护理条例的学习,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中坚决杜绝侥幸心理,不断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业务技术水平。

2.4加强护患沟通

护士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加强与患儿家长的交流和沟通,改善服务态度,耐心解答家长的疑问,注意把握分寸,避免人为失误造成病人疑虑、误解而引起纠纷,要与家长建立友好融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保持服饰整洁、大方,举止文雅,表情温和,给家长以信任感、易接近感。也应理解、尊重患儿家长,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注意履行告知义务,同时将患儿家长的意见、态度和要求及时记录在病历上,重大问题报告上一级部门。

3.防止纠纷的保障措施

3.1深入开展健康教育

儿科的健康教育以家长教育为主,患儿教育为辅,可采取口头、书面、光盘、录像带等多种形式使家长了解儿科工作性质、患儿疾病特点、治疗护理要求等,进而增加他们对护理工的理解和配合,减少因为不理解、不配合造成的护理纠纷。

3.2转变护理观念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是在以疾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开展的,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以患儿利益为重。当前,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已经在临床广泛开展起来,这就要求护士转变护理服务观念,改变那种“求我”的心态,一切从患儿的利益出发,树立病人第一的意识,视患儿如亲人,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方便。

3.3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依法规范工作行为,在发生纠纷时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有利于防范、消除纠纷。医院应充分发挥网络中心的优势,增加医院的透明度。通过微机联网记账,随时打印费用清单,由财务科统一收取住院费用,这样既减轻了护士的负担,又可有效避免因费用的催收问题而致的护理纠纷。

3.4加强临床带教管理

首先,提高全科护士对护生临床实习重要性的认识,让每一位护士明白在护生面前人人都是老师,带护生是老师的责任,以增强其责任感。其次,对新入科的护生集中介绍科室的特点、实习要求,有别于其他科室较为突出的问题反复强调,以引起护生的重视。同时,临床带教工作由专人负责。

总结

护患关系是护理行为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而护患矛盾可发展成为护理冲突,甚至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告知法定义务,通过告知,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自我保护。通过预见性告知,营造护患双方彼此信任和理解的氛围,避免和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陈露菲.464例小儿医院感染患者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年02期

篇(2)

儿科护理;护理干预

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护理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责任心、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要求开展以满足患儿的身心、社会、文化等各种需要为目的优质护理。现将我科开展的护理干预技巧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干预对象均为我科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门诊或住院的患儿68例,其中婴儿期(< 1周岁)20例,幼儿期(1~3岁)18例,学龄前期(3~6岁)27例。护理时在严格执行儿科护理常规的同时,对患儿家属和患儿运用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心理支持。

2 家属和患儿的心理状态

2.1 家属的心理状态

2.1.1 陌生紧张感 患儿突然发病,家属被迫到医院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对医护人员不熟悉, 对疾病本身的认识不足,感到非常紧张, 同时对医院因为患儿病情所进行的各种医疗检查和治疗护理操作了解甚少,更增添了紧张不适的感觉,引起家属的焦虑和紧张,经常表现为见到医生或护士反复不断地询问病情,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孩子患了什么病、发病原因、如何治疗、效果怎样、预后如何、怎样防治等相关知识[1]。

2.1.2 焦虑恐惧感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一旦生病都会引起家属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家属会担心孩子的病情的轻重、痊愈的时间、痊愈后是否留后遗症。部分患儿病发突然,病情严重且变化迅速,家属毫无心理准备,难免感到恐惧。

2.1.3 怀疑和不信任 家属大多缺乏医学知识,多认为住院后应该药到病除,当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愿望时,常产生抱怨心理,对医生的诊疗水平产生怀疑。常表现为医护措施不能很好配合;或对护士要求过高,同时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2.1.4 自责补偿心理 孩子患病时,负责照顾孩子的人家属会产生自责心理甚至罪恶感,认为是自己照顾不周又担心其他家人责备自己,有的家属还会相互指责,惟恐孩子在治疗护理中再受伤害和委屈,恨不能代其受苦,对孩子百依百顺。

2.2 患儿的心理状态

2.2.1 恐慌不安和害怕感 患儿进入一个陌生的坏境中,常常一入院就会感到恐慌不安,出现哭闹、拒食等现象。患儿大多数对疼痛都非常敏感,加之平时常有“不听话就打针”、“打针很痛”等的言语暗示,造成患儿一见到穿白大衣的医护人员就产生恐惧害怕感。

2.2.2 反抗心理 反抗是儿童的天性,部分患儿会出现大哭大闹,吵着要回家,对抗治疗,用一种消极、不愉快情绪对治疗护理表示抗议。

3 干预措施

3.1 营造良好的环境 营造一个适合儿童心理的环境,可在护士站里摆放玩具,病房墙上挂上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图像。病房可采用暖色调,床上用具可选择带小熊、鸭子等可爱图案的布类来代替传统的白色布类,必要时可播放儿童音乐。消除患儿的恐惧感,给家属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3.2 倡导人性化服务 护士热情 、耐心 、细致地为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和各种设施、服务及相关规定,尽快帮助家属熟悉就医环境,消除对环境陌生引起的焦虑。通过讲解病因,治疗和护理措施,使家属对疾病有所了解,增强家属对孩子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巡治,以实际行动使家属安心,消除家属因对疾病和预后不了解引起的焦虑恐惧感;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家属沟通,认真解释治疗方案的科学性,使家属正确面对疾病,消除家属的怀疑和不信任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如讲故事、唱歌 、抚摸 、交谈、交朋友等,分散小儿的注意力,增加小儿的信任,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和反抗行为。

3.3 强化护理技术培训 娴熟的护理技术是取得患儿及家属信任和配合的关键。护士必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动作轻柔、娴熟、准确、快捷、规范。在静脉穿刺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用和蔼、同情、正确的语言引导家属缓解紧张情绪的同时,施以稳、准、轻、快的穿刺操作过程,努力做到一针见血,对家属内疚、怜爱心理起到抚慰作用,取得家属及患儿的极大信任和宽慰,同时消除了患儿的恐惧心理,减轻患儿痛苦,增强了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

篇(3)

分类号 B844

1 引言

儿童收养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社会服务领域,包括收养原因、收养儿童的安置方式、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Johnson,Huang,&Wang,1998;Sullivan&Van Zyl,2008)。心理学涉入此领域后,着重关注收养儿童的依恋形成、心理适应、人格与认知发展状况等。国外心理学研究者通过对比收养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的各项指标,以关注收养儿童的心理发展态势,对偏离常态的儿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治疗;通过对有着不同收养前经历、不同收养年龄、不同收养背景以及不同性别收养儿童的内部比较,描述收养儿童的问题特征,分析、解释其成因,进而发展有效的干预机制。国外对收养儿童心理发展的干预机制研究在不断成熟,特别是对不良依恋关系的改善有着显著效果,井将针对不同收养年龄、不同经历的儿童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使干预机制更加完善。在心理学研究的指导下,美国许多福利机构除了通过学历、家庭收入、工作状况以及经验判定来筛选养父母外,还编制相应的量表用于评估准养父母的心理社会功能,确保收养儿童能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根据我国国情,心理学研究者应当更加重视儿童收养领域,借鉴国外研究的相关经验,帮助收养家庭建立良好的收养关系,促进收养儿童的心理发展。

2 收养儿童的心理发展态势

2.1 不同取样下的收养儿童心理适应状况

收养儿童心理适应问题的研究取样主要来自临床样本和非,临床样本,此取样差异也导致了收养儿童是否存在严重心理适应不良的争论,Brodzinsky(1993)总结以往收养儿童,临床取样研究结果得出:占18岁以下儿童总数2%的非亲收养儿童,约占接受心理门诊治疗儿童人数的5%占住院护理和精神病住院治疗儿童人数的10%~15%。这一数据表明,存在心理适应问题的收养儿童约是普通儿童的2―5倍。Hiern,Lindblad和Vinnerljung(2002)对瑞典各大医院临床记录的分析发现,生活在瑞典的跨国收养儿童患严重心理疾病(如自杀,自杀意念,精神疾病)的几率是生活在相同环境下的瑞典儿童的3-4倍,药物滥用和酒精滥用几率是后者的2-5倍,以上数据反映出收养儿童较普通儿童存在更严重的心理适应问题。但是,Warren(1992)分析了3,698名青少年的健康调查数据,发现部分收养儿童因轻微的行为或情绪问题而接受心理治疗;同时,有研究发现养父母更倾向于认为养子女一定存在行为与情绪问题,并希望通过治疗纠正这些潜在问题(Leathers,2006;Tan&Marfo,2006;Wrobel,Hendrichson,&Grotevant,2006),这就增加了收养儿童心理适应不良的临床代表性。

Sharma,McGue和Benson(1996a,1996b)对4,682名收养儿童与相同人数的普通儿童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同以往临床样本研究一致的结论,即收养儿童心理适应水平偏低。不同的是,此研究得出的差异较小,并认为差异可能来源于部分极端数据的影响,研究同时发现,收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普通儿童;收养年龄小于l岁的儿童心理适应状况最佳,与普通儿童水平相当随着收养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行为与情绪适应水平逐渐降低:收养年龄为2―10岁的儿童心理适应状况大致处于同一水平。Sharma,McGue和Benson(1998)使用非临床样本再次印证收养儿童与普通儿童的适应问题差异并不显著。Grotevant等(2006)对收养儿童与普通儿童行为的非,临床取样研究表明,二者的行为差异极小,且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

Van IJzendoom和Juffer(2006)对101项收养儿童心理适应问题研究的元分析反映了收养儿童心理适应水平的大致面貌。这101项研究中包含了25,000多名收养儿童和80,000多名普通儿童,包含了临床样本与非临床样本,也包含了本土收养儿童与跨国收养儿童。分析结果表明,收养儿童存在更多的内部与外部行为问题,但与普通儿童的差异显著性较小,唯一具有显著差异的是收养儿童接受心理治疗的人数远超过普通儿童。值得一提的是,Juffer和Van IJzendoom(2005)通过元分析比较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儿童收养研究中跨国收养儿童与本土收养儿童的心理适应状况,发现前者的发展超出预期:跨国收养儿童无论是总的行为问题,还是内部与外部行为问题,以及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比例都显著低于本土收养儿童。

2.2 收养儿童的认知发展

2.2.1 收养儿童的IQ、学业及“收养滞差”

一项包含了62项收养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元分析(n=17,767)比较了收养儿童与普通儿童两个群体,发现两者间IQ得分无显著差异;在收养儿童群体的内部比较中发现,收养年龄并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收养年龄小于1岁与大于1岁的儿童ⅡQ得分无显著差异;收养男童与女童的智力发展也无显著差异(Van IJzendoorn,Juffer,&Klein-Poelhuis,2005)。在学业方面,收养儿童的学习成绩落后于普通儿童,收养年龄是影响学业的重要因素:收养年龄大于1岁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学业不良,而Ⅱ岁以前进入收养家庭的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无明显差异。

收养儿童学业的明显落后与IQ正常发展之间的差异使得Van IJzendoom和Juffer(2005)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并称其为“收养滞差”(adoptiondecalage)现象。“收养滞差”是指收养儿童的潜能同实际表现之间存在差异。表现在这类儿童,特别是童年早期在极度剥夺环境中度过的收养儿童,IQ与普通同龄儿童无差异甚至有所超越,但学业却远远落后,甚至落后于未经历极度剥夺环境的收养儿童,并且还因学习障碍而接受特殊教育和心理治疗。Van IJzendoom和Juffer认为“收养滞差”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少收养儿童在童年中期开始因亲生父母的丧失而困扰,这种丧失感往往伴随闯入性思维和沉思,使儿童不能集中精力在学业上,以及因自身的问题行为导致与同伴不和等类似的社会情绪问题均会阻碍收养儿童的

学业进步,并且学业上的差距会随着学校、家庭对学业的高要求而被加强。但Dalen等(2008)在对有过收养经历的成年男性认知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发现,有过收养经历的成年男性受教育水平偏低,与他们低水平的认知能力发展紧密相关,此结论并不支持“收养滞差”现象。于是认为,“收养滞差”仅用于反映收养儿童在特定时期的学业成绩同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2.2.2 收养儿童的言语发展状况

Van IJzendoom等(2005)的元分析比较了14项(n>15,000)关于收养儿童言语发展的研究,发现收养儿童语言能力水平明显落后于普通同龄儿童。Tan和Yang(2005)对比了来自中国的跨国收养儿童与当地普通同龄儿童的言语发展状况,呈现出与元分析相反的研究结果。该研究选取了186名收养年龄为3-25个月的跨国收养女童,评估她们在美国家庭中生活3-27个月之后的言语发展水平。结果发现,儿童在收养家庭中生活到16个月左右时就能在言语能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追赶”趋势;30-35个月大的收养儿童甚至能在言语水平上超越美国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此项研究显示,收养儿童的言语能力水平与其当前的实际年龄密切相关,而收养年龄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词汇量。Croft等(2007)在对收养儿童言语智商和非言语智商发展的研究中发现,没有经历机构寄养或极度剥夺、收养年龄小于6个月的本土收养儿童,分别在6岁和11岁时,无论是言语智商还是非言语智商的得分都能达到普通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以上两项研究反映出收养年龄较小、未经历极度剥夺环境的儿童在言语能力方面能得以正常发展。

2.3 收养儿童的人格发展

2.3.1 收养儿童的自尊水平

Juffer和Van IJzendoorn(2007)对88项被收养者的自尊水平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收养者(n:10,977)与未被收养者(n=33,862)的自尊水平并无差异,其中有三项研究(n=300)还显示被收养者的自尊水平高于未被收养者。在收养儿童这一群体的内部比较中,收养年龄并不是自尊水平的影响因素:收养年龄小于l岁与大于1岁的被收养者之间的自尊水平无差异;有过被收养经历的儿童、青少年及成人与同龄的未被收养者之间的自尊水平无差异;跨国收养儿童与本土收养儿童的自尊水平亦无差异,收养儿童自尊水平发展的良好态势可以解释为收养为养子女提供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一一充满刺激的生活环境,养父母及社会的关心与支持,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氛围等,可以缓减儿童早期经历的风险刺激,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心理复原力。

但另一项对收养儿童自尊水平研究的结果呈现了收养儿童中某一子群体不同的自尊水平面貌,Passmore,Fogarty,Bourke和Bake~Evans(2005`选取100名有过被收养经历的成人和100名未有过收养经历的成人,比较二者自尊水平是否具有差异,结果表明有过被收养经历的成人自尊水平低于未有过被收养经历的成人。但在这项研究中,被收养者并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还可分为与亲生母亲重聚和没有重聚的两个子群体,于是研究者分别比较两者同普通成人的自尊水平后发现:与亲生母亲重聚的成人,自尊水平低于没有重聚的成人和普通成人,前者报告低水平的母性关怀和高水平的过度保护;与亲生母亲没有重聚的被收养者,自尊水平略低于普通成人,但差异并不显著。这一研究结果不仅提示不同的收养背景会导致不同的自尊水平,同时也为对比保密型收养和开放型收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2.3.2 收养儿童的收养角色认同

与普通青少年相比,收养儿童在青春期会面临更艰巨的自我认同发展任务――收养角色认同。影响青少年收养角色认同的因素分为三个层次:核心部分是内心世界,它包括个体在建构收养认同时的情感和认知过程;其次是家庭关系,包括收养家庭与亲生家庭及与它们有血缘关系的延伸家庭(extended family)。当核心部分同家庭成分交错时,就会引起个体的探索和评估,如当养子女发现自己同收养家庭成员在外貌、能力或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时,便会对自己的身份进行探究并寻找收养的意义。最后是社会环境:在社会交往中,被收养者可能因收养角色而被归为“另类”,他人对收养的定义会使被收养者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不确定感,从而影响认同发展。每当核心部分同其他成分交错引起个人的探索和评估时,收养角色认同便发生并发展(Grotevant,Dunbar,Kohler,&Esau。2000),

收养角色认同的发展重点在于个体如何构建自身被收养的意义,寻找意义常通过建构故事来完成,不同背景的儿童需要寻求不同的答案:在婴儿期被收养的青少年希望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为什么自己会被收养?收养年龄较大的青少年会思考自己有几个兄弟姐妹,能否再次见到亲生父母(Wrobel ct a1,,2006)?Dunbar和Grotevant(2004)通过对建构故事的聚类分析,将收养儿童的角色认同分为4种类型:(1)未审视的认同(unexamined identity)。这类青少年极少思考有关收养的问题,认为收养不重要,对收养所持的态度既不乐观也不消极;(2)有限的认同(1imited identity),这类青少年有探索收养问题的想法,但并不常常思考。认为收养不是特别重要;{])不稳定的认同(unsettled identity),这类青少年开始探索收养的意义。认为收养对他们而言尤为重要。但对收养所持的态度比较消极,有时伴随着对亲生父母和养父母的愤怒和怨恨,(4)整合的认同(integrated identity)。这类青少年思考了大量有关收养的问题,并清楚认识到收养的重要意义对收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由于青少年对收养角色的好奇和探索程度不同,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发展时间表,所以不能断言某种认同类型优于其他类型,特别是在青少年阶段。

收养儿童常出现沉思与寻找行为,它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得更多的信息建构故事,整合双重身份(Grotevant et al,2000),Wrobel,Grotevant和McRoy(2004)的研究表明,收养儿童中,对寻找持坚定信念的青少年陷入沉思的频率较高,程度较深;女性的沉思水平比男性高;收养儿童是否将寻找付诸行动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年龄和收养的开放程度:年龄大于]8岁或开放式收养中的个体更易付诸行动,值得注意的是,养子女对寻找亲生父母的期望和行动是青少年在特定时期的特定反应,并不代表他们想要摆脱现有家庭回归亲生家庭(Grotevant,Perry,&McRo~2005;Wrobel et al,2004)。

2.3.3 收养儿童与养父母的依恋关系

一项关于收养家庭依恋关系的元分析显示,

收养年龄小于1岁的儿童与抚养者建立安全依恋的比例和同龄儿童相当,而1岁后被收养的儿童相对普通儿童则表现出较少的安全依恋,出现更多的紊乱型依恋(Van den Dries,Juffer,VanIJzendoorn,&Bakermans-Kranenburg,2009),这是否表明收养年龄对依恋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Stovall-MeClogh和Dozier(2004)研究了38对养父母与养子女在建立全新抚养关系的两个月内依恋关系的发展状况,发现收养年龄是影响依恋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收养年龄较小的婴儿(6-12个月)相对年龄较大的婴儿表现出更多安全依恋行为,前者的依恋类型更为单一,并且大多能在全新抚养关系建立的前两周内趋于稳定,而大龄婴儿则需要两个月或以上的时间。Dozier,Stovall,Albus和Bates(2001)选取了50对养父母与收养年龄为0~20个月的养子女,在婴儿成长到12-24个月时评估亲子依恋状况。发现收养年龄并不影响亲子间建立安全依恋:在20个月以前得到新抚养者照料的婴儿大多能同抚养者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尽管一些得到稳定照顾相对较迟的婴儿会表现出对新抚养者的排斥。但只要抚养者能准确、及时地满足其需要,大多数婴儿最终还是能同抚养者建立安全依恋。以上两项研究的结果并不矛盾:收养年龄可以预测前两个月内养子女的依恋行为及其稳定性,但并不是亲子依恋质量的最终决定因素。换言之,收养年龄可以影响依恋行为,但不影响最终的依恋质量。Dozier等(2001)发现,养父母自身的依恋心理状态才是预测依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此项研究中,母性心理状态与婴儿依恋质量的相关为72%;具有自主心理状态的养父母抚养下的婴儿出现了更多的安全依恋行为,而非自主心理状态的养父母导致婴儿出现了更多的紊乱型依恋。

3 收养前不良经历的影响

3.1 机构寄养对收养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Rutter等(2007)的研究显示了机构寄养对收养儿童依恋行为的影响:无机构寄养经历的收养儿童、经历机构寄养时间为0-6个月及6-42个月的收养儿童,显著脱抑制性依恋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2%、4%、23%,儿童收养前不良经历与依恋行为有着显著相关。Croft等(2007)的研究通过对比收养前经历这一变量,反映了机构寄养对收养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选取了132名经历机构寄养、收养年龄为0,--42个月的跨国收养儿童以及49名没有经历机构寄养或极度剥夺、收养年龄小于6个月的本土收养儿童,以比较收养儿童内部的IQ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儿童成长到6岁时,收养年龄小于6个月的跨国收养儿童的ⅡQ得分同本土收养儿童没有差别;到11岁时。前者在阅读理解及言语IQ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后者;而收养年龄大于6个月的跨国收养儿童从6岁时起,言语及非言语IQ的得分均明显落后于本土收养儿童。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养前不良经历对IQ的影响逐渐显现。一项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的认知损伤研究结果显示:没有经历机构寄养、机构寄养时间为0-6个月、6-24个月、24-42个月的收养儿童出现认知损伤的比例分别为2%、2,3%、12,0%、32,6%(Ruae~O'Connoh&the English and Romanian Adoptees Study不eam,2004),此结果可能同收养儿童本身的低认知能力有关,但机构寄养对收养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视。Van Londen,Juffer和Van IJzendoorn(2007)及Wilson,Weave~Cradoek和Kuebli(2008)的研究也强调,将等待收养的儿童安置于寄养家庭或提高机构寄养质量才有利于收养儿童的发展。

3.2 安置点中断与心理适应不良

经历多次安置点中断的收养儿童易出现行为和情绪问题:Robin,O'Reilly,Luan和Loealio(2007)的研究显示,经历过安置失败的儿童相比一次性安置成功的儿童,前者出现问题行为的机率将会增加63%;Lewis,Dozier,Ackerman和Sepulveda-Kozakowski(2007)的研究对比了经历多次安置点中断的收养儿童、没有经历安置点中断的收养儿童以及普通儿童,发现经历多次安置点中断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与行为控制有关)较弱,反抗行为多于其他两组儿童,而没有经历安置点中断的儿童在抑制控制和反抗行为方面均与普通儿童无差异。Fishe~Gunnar,Dozier,Bruce和Pears(2006)发现安置点的不稳定与儿童不规则的皮质醇分泌有关:经历4次或以上安置点中断的儿童相比一般儿童,前者早晨的皮质醇分泌明显偏低,而低水平的皮质醇分泌同行为紊乱、药物滥用等问题行为相关;当抚养者给予这类儿童及时反馈和足够的支持长达8-9个月后,大多数儿童的皮质醇分泌水平明显提高,安置中断率显著下降。可见,减少安置点中断是提高儿童心理适应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养父母给予儿童及时、足够的支持是提高安置点稳定性的重要方面。

3.3 其他不良经历对收养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部分收养儿童曾经历过身体或待、严重忽视、妊娠期母体滥用酒精或药物、暴力或药物滥用等,这些不良经历使这部分儿童被定义为特殊需要收养儿童。特殊需要收养儿童还包括收养年龄相对较大、来自有别于收养家庭的文化与种族、与兄弟姐妹安置在同一收养家庭中的儿童(Tan,Marfo,&Dedrick,2007)。Smith,Howard和Monroe(2000)对292名特殊需要收养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较普遍的撒谎、挑衅、言语攻击、身体攻击、破坏财物、扰乱家庭规范等行为问题,以及分离与依恋冲突、对认同的不良感受、哀伤、抑郁等情绪问题,虽然研究取样来自需要专业帮助的收养家庭,结论不能推广到其他特殊需要收养儿童,但此研究反应了这一子群体可能出现的适应问题。同时,Juffer和Van Hzendoom(2005)的元分析表明,曾经历极度恶劣生活环境的跨国收养儿童和本地收养儿童出现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增大,临床治疗者应特别关注这类儿童。

4 对干预机制的探索

Juffer, Bakermans-Kranenburg 和 VanIJzendoom(2005)将收养儿童年龄为6个月的130个收养家庭分为实验组l、实验组2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组l中的家庭拥有一本个性化的教养手册,介绍如何提高养父母的教养敏感性以及如何与儿童愉快互动;实验组2中的家庭拥有相同的教养手册以及专家指导下的视频反馈,在视频反馈过程中专家将针对亲子间的互动,帮助养父母提高对儿童行为的识别力和反应敏感性;对照组不接受干预。结果发现,随着养

父母反应敏感性的提高,儿童12个月大时,实验组2中出现紊乱型依恋的婴儿数量显著减少,实验组Ⅱ中紊乱型依恋婴儿数量的减少并不显著,而对照组几乎没有变化。此项技术对紊乱型依恋婴儿的干预具有显著作用,但对婴儿的阻抗型和回避型依恋却没有明显效果,Fisher和Kim(2007)的多维治疗技术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以满足其能力发展和社会情绪的需要。研究小组为养父母提供24小时的电话咨询,确保能对儿童的积极行为给予及时肯定,对问题行为加以及时制止;儿童将接受专业的行为训练以及为入学做准备的、促进儿童行为和能力发展为目的的治疗课程。随着临床心理治疗技术的介入和养父母敏感性反应的提高,儿童的安全行为显著增加,阻抗和回避行为明显减少。此项干预使大龄儿童的安全行为极大的增加,但阻抗和回避行为的减少却不能与之匹配,且没有显示出同安全行为一样的年龄组别差异。以上两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干预方案应针对不同收养年龄的儿童和不同类型的依恋行为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同时,Fisher,Kim和Pears(2008)发现多维治疗技术还可以提高安置点的稳定性,使大多数儿童在一年内被成功收养。

5 总结与展望

5.1 国外儿童收养心理学研究的长处与不足

总体而言,国外对儿童收养的心理学研究已呈现出不断进步的趋势,主要体现在:(1)研究对象由临床样本逐步扩展到非临床样本中的特殊收养儿童及一般收养儿童。(2)研究类型的多样化。由以往笼统针对本土收养儿童的研究分化出亲属收养与非亲收养、保密型收养同开放型收养的对比研究等,随着跨国儿童收养工作的不断成熟,国外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关注跨国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对比本土收养儿童、跨国收养儿童以及普通儿童在心理适应、人格及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差异。(3)研究理念的转变。以往研究多针对收养儿童本身,描述行为或情绪问题,关注收养前经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等,随后,研究逐渐重视收养家庭这一整体,关注养父母特征、教养方式等对收养儿童发展的影响,对干预机制的探讨也主要从提高母性敏感度、改变养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对同性恋收养家庭的研究,随着同性恋逐渐受到公众和法律的认同,国外越来越多的收养机构将同性恋家庭作为儿童收养的安置选择,对此类家庭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Erich等(2009)的研究发现,青少年依恋关系的建立同养父母的性取向无关;Leung,Erich和Kanenberg(2005)的研究发现,同性恋家庭对收养儿童的发展无消极影响。并且对大龄收养儿童的发展更为有利。虽然同性恋收养家庭对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影响是否均呈乐观态势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但此类研究拓宽了儿童收养可供安置的范围,让更多滞留在福利院的寄养儿童进入家庭,过上普通儿童的正常生活,值得各国收养机构借鉴。

但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如调查类研究使用的量表及作答对象易造成结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降低,如部分对收养儿童心理适应问题的调查选用养父母、社会工作者对问卷作答或在认知发展状况研究中依靠养父母的回忆来确定儿童进入收养家庭时认知水平的方法等;大多数研究对结果的呈现比较详尽,但对原因的探析相对薄弱,这同研究取样有关:因为部分研究是选取特定群体的小样本,或是没有区分收养年龄、收养前经历、收养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大样本,同时采用问卷的信效度较低,导致对原因的探讨相对困难,所以,明确对样本的区分、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加强原因探析都是未来研究中需要改进的部分。

5.2 国内开展儿童收养心理学研究的方向

国外关于儿童收养的心理学研究涉及了收养问题的各个层面,对促进儿童收养工作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而我国的此类研究多集中在孤残儿童寄养领域,如研究发现寄养家庭有利于养子女的社会性发展,能提高儿童的生活满意度等(崔丽娟,吴明证,2002;崔丽娟,杨志勇,2002;曾凡林,咎飞,2001)。寄养研究的结果值得借鉴。但加强儿童收养的本土化研究依然势在必行。基于我国国情,儿童收养研究在取样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很多家庭不愿让儿童知道收养事实,担心收养儿童会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因此,如何获取样本将是本土化研究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根据国外研究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的儿童收养研究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展开:

篇(4)

自然灾害不仅对个人、家庭、社区及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创伤[1]。面对“5.12”震区伤员及家属承受的极大心理压力,医院在加紧救治伤员伤情的同时,尽早建立心理干预组织,帮助伤员及家属进行心理重建,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我院从德阳、绵阳等地转入灾区伤员140例,男性65例,女性75例;年龄3~89岁。四肢骨折4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例,胸部创伤14例,肾脏损伤2例,颅脑损伤4例,严重多发伤67例,其它6例。

2 心理干预方法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地震伤员进行调查评分。根据自评量表标准分值划分为3个等级[2],分别对地震伤员的焦虑、抑郁症状和程度进行评估:<60分为轻度,61~80分为中度,>80分为重度。

2.1 积极创建组织机构。按照伤员数量,迅速抽调具有临床心理治疗经验的医生、受过心理学专业培训的护士和志愿者成立心理干预小组,负责伤员及家属心理评估,填写心理状况表,确立重点干预对象,筛查心理应激综合征。

2.2 科学制定工作方案。(1)掌握特点,及时干预。根据辅导对象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支持,与伤员建立稳定的一对一心理辅导关系,每天与伤员及家属进行1次心理干预,每2天开展1次组内心理疏导和院内培训。(2)熟悉技能,有效干预。首先建立信任关系,鼓励和诱导伤员抒绪;其次是关心伤员的伤情和睡眠情况,对非心理性疾病造成的伤害,尽早采取积极措施。(3)遵循原则,规范救治。以躯体伤痛治疗为主,心理干预作为必要的辅助治疗。迅速及时解除伤员伤痛,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

2.3 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轻度心理问题由护士及志愿者负责,中度由专职医生指导处理,重度心理障碍由心理指导专家进一步治疗。(1)结合伤员个性特点,开展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认知疗法等。(2)结合环境技术要求,营造并保持安全舒适环境,针对辅导对象特点集中开展儿童心理治疗。(3)针对个体进行心理疏导,或通过小组形式实现。5~8人一组,每人负责3~5名伤员;小组成员与心理疏导专职人员保持良好沟通,实行对口帮带;加强工作研究,适时开展专题讨论和组内交流。

2.4 确保心理干预效果。(1)准确筛选伤员,针对性地展开工作。(2)强调工作细节,增进护患沟通。为截肢伤员准备拐杖,帮助解决生活、医疗、护理问题,为出院病人准备鲜花并派专人护送;责任护士负责灾区政策宣讲和信息传递,提高伤员对社会和未来生活的认识。(3)全方位关心和支持,增进伤员身心健康。伤员文化背景、家庭状况、年龄、伤情不同,心理需求焦点各异,全方位加强伤痛治疗、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组织伤员家属体检,发放“心连心”卡,建立心理咨询热线,取得良好效果。

讨论

1 及时疏导和科学管理是重要前提[3]。地震伤员及家属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创伤,易出现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及时建立组织,加强管理,科学疏导,有助于伤员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2 充分准备和必要培训是重要条件[4]。地震伤员救护工作要求高,需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和技能,方能解决伤员过度依赖等问题,针对性培训对伤员和小组成员均为重要。

3 准确评估和科学实施是关键环节。准确评估使工作目标更加明确;科学实施使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4 全方位支持和关注是重要保障。措施准确及时,工作连续跟进,观察细致周到,分析科学严谨,救治及时有效,均是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

灾后心理干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应该当作长期任务来抓,不应盲目进行,需认真总结,加强反馈,形成特色。

参考文献

[1]王玉玲,姜丽萍.灾害事件对人群的心理行为影响及其干预研究进程[J].护理研究,2007,21(12):3113.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54―02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保健日益受到重视,独生子女的增加,儿童医疗问题也日趋严重。在儿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宗旨就是人性化服务,倡导的是一种在安静温馨的环境中,以患儿为中心的环境中就诊的一个氛围,这样使患儿有一种像是在家的感觉,对于他们的恢复身心健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也就是说是一种对患儿和家长的正常需求给于满足的护理理念。本院2012年开始在护理中推广人性化服务,护理满意度有了进一步地提高,护理服务受到了儿童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自从开展人性化服务的两年间(2012―2013年)儿科门意度增长了7%,下面将我院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1 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方法

1.1 增强患儿的治疗信心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良好的第一印象 由于儿童在患病时的反应也不一样,这是不同阶段的心理发育不一,所导致的一个原因,因此患儿出现喜怒哀乐的无常反应是最为常见。儿童的恐惧来自于医院的环境、医务人员、医疗设备等因素。所以儿科应以自然风光和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为主题装饰,并播放一些儿童喜欢的动画片,从而帮助患儿克服对医院的恐惧;护士和儿童来玩游戏,在互动游戏是可以主动和儿童交谈让他们很快适应医疗环境,但是一定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在和家长交谈中要意严谨语言行为,来保持和谐关系。护士应以热情、饱满的精神面貌,清晰、悦耳、亲切的谈吐,美观合体的着装,端庄朴实的举止,给患儿和家长得体的称呼,易接受的亲切感来对待儿童的家长。为此我们医务人员要做到尊重患儿和家长的各项权利;微笑服务、微笑接待;问好、问病情、问需要;爱心、热心、细心、耐心。这就是我们提倡的一尊重、二微笑、三问、四心。门诊护士必须进行礼仪培训,并且遵守行为规范标准。护理人员要遵守的职业道德,尊重病人的权利。

1.2 正确引导患儿对新环境的适应 由于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患儿的注意力转变很快并且喜怒无常表情很容易体现和表露这是他们的单纯所致的因此,他们也不会隐瞒病情有什么就会马上表露,患儿父母很担心和紧张,到医院看病时一般大多会把病情说得很严重夸大事实,这些都对儿科护士的护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患儿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和家长的心理特征来沟通,正确引导患儿对新环境的适应,为下一步治疗做好铺垫。

1.3加强人性化服务 1、文明热情的言语行为。我们的言语要体现文明热情,还要注意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什么样的场合做什么样的事情。 2、富有感情,满怀热情的心态。护士应当以病人为中心,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病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就像亲人陪伴在身边一样。 3、注意说话的场合。我们的言行举止要随着患儿的病情而变化。分清轻重缓急,护士要适当严肃,积极的安慰患儿和家长,并积极配合医师的诊疗。如果患儿病情较轻,可以面带微笑,多和家长聊聊,语速可以放慢。 4、注意和病人交谈的语言技巧。护士要做到有耐心,能够倾听别人的话,要有礼貌,有时候还可以用一些小故事促进沟通,缓解焦虑和不适感。第一,从讲故事可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第二,患儿可以从小故事中找到无穷的乐趣,产生对护士的信赖感。 (四)健康教育的开展 我们把健康宣传栏设置在儿科各科的大厅,并且把几十种图文并茂的常见疾病健康教育宣传册,设计好印刷以后由门诊巡视护士在候诊区主动地去宣传。这样就可以拉近护士与患儿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候诊区的气氛也轻松了。护士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有一些对自己不了解的医疗问题和病情就要问医生不能自己决定,这样可以避免与医生解释不一样的矛盾发生[3]。护士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得护士和患儿及家长的距离拉近了,也使患儿和家长就诊时感到有一种亲切感,就像和朋友一样的关系,患儿和家长也会更加配合医师的诊疗和检查。

2 改变服务意识和理念 护士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病人着想。服务病人的工作要积极主动,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工作中改变服务的意识和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患儿家长容易出现的环节上做好引导,主动介绍就医流程,主动指引检查方位,避免走错路,耽误时间,主动对检查治疗有疑问的家长做好解释和咨询工作。在工作中换位思考,当患儿家长发脾气、不理解等情况发生时,及时给予倾听、引导,使患儿及家长带着满意而归。

3 人性化服务的体会 我们社会在不断发展,百姓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对儿童的健康保护意识也有了进步,整个社会对儿童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儿童医院的护理工作。因此我们要从工作中的细节方面做起,做到急患儿和家长所急、想患儿和家长所想。人性化服务是医院的生命,医院必须以患儿为中心。人性化的提高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和充实专业知识,才能不断地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我们通过人性化的推广来稳定患儿和家长的情绪,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不断地改进和学习人性化服务,以诚信和优质服务在病人的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胡佩诚,吴任钢,苏英,等。医护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19-220,225。

篇(6)

关键词:医疗门诊;儿科;护士儿童关系;心理;护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保健日益受到重视,独生子女的增加,儿童医疗问题也日趋严重。在儿科门诊中以人为本的宗旨就是人性化服务,倡导的是一种在安静温馨的环境中,以患儿为中心的环境中就诊的一个氛围,这样使患儿有一种像是在家的感觉,对于他们的恢复身心健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也就是说是一种对患儿和家长的正常需求给于满足的护理理念。本院2010年开始在门诊推广人性化服务,门诊满意度有了进一步地提高,门诊服务受到了儿童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自从开展人性化服务的两年间(2010—2011年)儿科门意度增长了7%,下面将我院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一、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方法

(一)增强患儿的治疗信心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良好的第一印象

由于儿童在患病时的反应也不一样,这是不同阶段的心理发育不一,所导致的一个原因,因此患儿出现喜怒哀乐的无常反应是最为常见。儿童的恐惧来自于医院的环境、医务人员、医疗设备等因素。所以儿科门诊室应以自然风光和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为主题装饰,并播放一些儿童喜欢的动画片,从而帮助患儿克服对医院的恐惧;护士和儿童来玩游戏,在互动游戏是可以主动和儿童交谈让他们很快适应医疗环境,但是一定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在和家长交谈中要意严谨语言行为,来保持和谐关系。护士应以热情、饱满的精神面貌,清晰、悦耳、亲切的谈吐,美观合体的着装,端庄朴实的举止,给患儿和家长得体的称呼,易接受的亲切感来对待儿童的家长。为此我们医务人员要做到尊重患儿和家长的各项权利;微笑服务、微笑接待;问好、问病情、问需要;爱心、热心、细心、耐心。这就是我们提倡的一尊重、二微笑、三问、四心。门诊护士必须进行礼仪培训,并且遵守行为规范标准。护理人员要遵守的职业道德,尊重病人的权利。

(二)正确引导患儿对新环境的适应

由于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患儿的注意力转变很快并且喜怒无常表情很容易体现和表露这是他们的单纯所致的因此,他们也不会隐瞒病情有什么就会马上表露,患儿父母很担心和紧张,到医院看病时一般大多会把病情说得很严重夸大事实,这些都对门诊护士的护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患儿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和家长的心理特征来沟通,正确引导患儿对新环境的适应,为下一步治疗做好铺垫。

(三)加强人性化服务

1、文明热情的言语行为。我们的言语要体现文明热情,还要注意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什么样的场合做什么样的事情。

2、富有感情,满怀热情的心态。护士应当以病人为中心,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病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就像亲人陪伴在身边一样。

3、注意说话的场合。我们的言行举止要随着患儿的病情而变化。分清轻重缓急,护士要适当严肃,积极的安慰患儿和家长,并积极配合医师的诊疗。如果患儿病情较轻,可以面带微笑,多和家长聊聊,语速可以放慢。

4、注意和病人交谈的语言技巧。护士要做到有耐心,能够倾听别人的话,要有礼貌,有时候还可以用一些小故事促进沟通,缓解焦虑和不适感。第一,从讲故事可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第二,患儿可以从小故事中找到无穷的乐趣,产生对护士的信赖感。

(四)健康教育的开展 我们把健康宣传栏设置在儿科门诊各科的大厅,并且把几十种图文并茂的常见疾病健康教育宣传册,设计好印刷以后由门诊巡视护士在候诊区主动地去宣传。这样就可以拉近护士与患儿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候诊区的气氛也轻松了。护士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有一些对自己不了解的医疗问题和病情就要问医生不能自己决定,这样可以避免与医生解释不一样的矛盾发生[3]。护士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得护士和患儿及家长的距离拉近了,也使患儿和家长就诊时感到有一种亲切感,就像和朋友一样的关系,患儿和家长也会更加配合医师的诊疗和检查。

二、改变服务意识和理念

护士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病人着想。服务病人的工作要积极主动,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工作中改变服务的意识和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患儿家长容易出现的环节上做好引导,主动介绍就医流程,主动指引检查方位,避免走错路,耽误时间,主动对检查治疗有疑问的家长做好解释和咨询工作。在工作中换位思考,当患儿家长发脾气、不理解等情况发生时,及时给予倾听、引导,使患儿及家长带着满意而归。

三、人性化服务的体会

我们社会在不断发展,百姓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对儿童的健康保护意识也有了进步,整个社会对儿童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儿童医院的护理工作。因此我们要从工作中的细节方面做起,做到急患儿和家长所急、想患儿和家长所想。人性化服务是医院的生命,医院必须以患儿为中心。人性化的提高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和充实专业知识,才能不断地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我们通过人性化的推广来稳定患儿和家长的情绪,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不断地改进和学习人性化服务,以诚信和优质服务在病人的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胡佩诚,吴任钢,苏英,等。医护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19-220,225。

篇(7)

——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创建爱婴医院,普及新生儿新法接生,提倡住院分娩,加强产科建设和围产期保健服务等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实施,到*年全区已有爱婴医院13间,4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均已达到*市的目标。

——儿童基础教育普及程度上新台阶。*年我区学龄前儿童入园率73.3%,小学一年级按时入学率99.98%,小学学生完成率100%,初中入学率100%。我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取得良好发展,全区0—14岁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7.5%。

——儿童生存环境不断优化。我区大力加强城市和农村各类卫生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乡人民饮用水卫生、厕所卫生和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水平。*年我区农村改水受益率及农村享有安全饮用水的人口覆盖率已达100%,农村享有卫生厕所的人口覆盖率达92%。

——特殊困境儿童受到保护。我区特殊教育学校已投入使用多年,三残儿童受教育率为92%。民政部门设立了1所儿童福利院,解决了弃婴弃儿的护理及生活照顾问题。全区开展的“扶孤助学”使600名儿童得到受益,得以重返校园。

我区儿童事业的发展在“*”期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面对21世纪全面提高儿童的素质的重任,我们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降低孕产妇死亡仍需付出较大的努力,*年我区孕产妇死亡率为56.56/10万(含流动人口),大大超过*市25/10万的终期目标,随着近年来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及管理不够规范,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率难以降低,成为实现《两纲》目标的难点和重点;婴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反复交替升降状态;抓素质教育还需加大力度,重分数、轻能力,重营养、轻锻炼等现象仍需纠偏;儿童行为偏差、肥胖症、近视和龋齿较多;农村、城区幼儿入园率、教育水平差距较大;近年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儿童的视野,其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现有的儿童发展及其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儿童的校外活动场所不足,现有的社区活动场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面积较小、设施陈旧、功能单一,科技含量低,反映儿童发展的需求和社会服务不足的矛盾,这都影响了21世纪儿童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提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为进一步优化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条件,全面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基本实现《*区儿童发展“*”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0年)》和广东省、*市《儿童发展规划(*—2010年)》的要求,结合我区儿童事业发展的实际,特制订《*区儿童发展规划(*-201O年)》(以下简称《规划》)。在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环境等4个领域,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区儿童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措施。

总目标

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推进我区儿童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继续巩固、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提高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优化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的社会环境;使儿童充分享有受法律保护的各项权利,得到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生活娱乐等方面的社会服务;不断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发展水平、培育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主要目标及策略措施

一、儿童与健康

改善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全面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目标与指标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婚前医学检查率*年达93%,2010年年达93%以上。

——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年控制在100/万以下,2010年达90/万以下。

2、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和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年分别控制在25/10万和10‰,2010年在25/10万和10‰基础上分别下降1/5和1/6。

——孕产妇保健管理率*年达93%,2010达97%。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到2010年达97%以上,高危妊娠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在*年基本消灭。

——儿童保健管理率*年达93%以上,2010年达97%以上,逐步提高女童及流动人口中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水平。

——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年以镇(街)为单位达98%以上,逐步将新的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3、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增强儿童体质

——到2010年,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以*年为基数下降1/5。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年控制在4%,2010年控制在3%。

——婴儿母乳喂养率*年达90%。

——合格碘盐食用率*年达95%,2010年达95%以上。

——中小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率*年达90%以上。

——人均公共体育场所面积*年达0.3平方米,2010年达0.5平方米。

4、加强儿童健康教育

——减少未成年人吸烟,预防未成年人吸毒。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结核病的增长和蔓延。提供多种形式的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及不良心理矫正服务。

策略与措施

——深化妇幼卫生体制改革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逐年增加妇幼卫生、计划免疫经费的投入。落实和规范妇幼保健机构的财政补助,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安排妇幼保健经费。到2010年,妇幼卫生经费在卫生经费中所占比例达8%-10%。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广东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市政府《批准市妇儿工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两纲”,确保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工作职责问题的通知》(穗府[*]47号)。切实保障儿童享有卫生保健的权利。各镇政府要建立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和儿童登记制度和落实出租屋主连带责任制,将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的指标,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要为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儿童提供卫生保健、计划免疫系列服务。坚决制止和打击非法行医、非法接生、非法堕胎、弃婴等违法行为。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继续实行计划免疫保偿、妇幼保健保偿和农村合作医疗等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提高儿童享受保健水平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多渠道筹集贫困家庭疾病援助资金,帮助特困家庭孕产妇和儿童获得必要的医疗援助,加强对弃婴和孤儿的医疗救助。

——健全妇幼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强化卫生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全行业管理,规范妇幼保健技术服务和母婴保健监督员行为,建立技术服务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质量的检查督导,依法打击和查处各类危害儿童健康的违法行为。

——加强全区卫生保健服务网络的建设。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妇幼卫生服务三级网络。加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特别是基层卫生保健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保障儿童在社区享受到连续、综合、及时和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加强社区儿童营养指导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儿童身体素质;以社区为基础积极防治儿童多发病和常见病,制定切实可行的婴幼儿口腔保健、听力保健和眼保健计划,重视婴幼儿牙病、药物性耳聋和屈光不正的防治工作;加强儿童心理卫生工作,监测儿童心理行为,对异常行为或倾向的儿童及时进行干预。

——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工作。进一步推动出生缺陷干预行动计划的实施,其中地中海贫血干预工程分别抓好婚前保健、产前诊断等环节,新生儿窒息干预工程分别抓好高危妊娠管理、农村住院分娩、产时服务模式的转变,普及新法复苏等技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消除因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不良因素导致儿童智力损害。同时力争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缺陷及儿童精神神经康复等干预工程的启动。继续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

——全面提高妇女生殖保健系列服务,加强和规范妇幼保健技术管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要继续规范高危孕产妇的筛查与管理,强化孕产妇三级转诊管理规定和重症儿童转诊管理,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滞产、难产和出生窒息等产科并发症的发生。

——开展儿童保健的理论与适宜技术的研究、推广和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及科技水平。继续推广和应用计划免疫、口服补液疗法、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婴幼儿家庭保健等适宜技术;研究和实施减少新生儿疾病、儿童营养不良、儿童意外伤害等预防措施。

——加强冷链系统建设,努力提高常规免疫的及时接种率,增强常规免疫的有效性,逐步将乙肝、风疹、腮腺炎等疫苗接种纳入常规免疫管理,保证达到安全接种。

——倡导科学喂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儿童营养。在城区托幼园所和学校分步推行学生饮用奶和学生营养餐计划,农村实行“大豆行动计划”等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餐、预防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妇女儿童自我保健和利用卫生服务能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运用宣传媒介加强妇幼卫生专题宣传。开展健康教育行动,大力宣传基本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性病和艾滋病的危害、预防及自我防范知识;在青少年中进行青春期教育、生殖健康教育、预防吸烟和吸毒的教育。禁止学生吸烟、吸毒。

——重视儿童体育,各社区、各镇为儿童健身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学校推行儿童体育与健康个体标准评价,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加强残疾儿童保健事业,逐步建立残疾儿童报告制度,医疗保健机构要对残疾儿童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重视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全面开展儿童心理保健工作。在幼儿园、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和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抓好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和培训,区力争逐步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对儿童心理行为偏差进行疏导和诊疗,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二、儿童与教育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儿童受教育水平。

目标与指标

1、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建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体系。到2010

年,全区社区办好0-3岁教养机构,各镇都办起0-3岁教养机构。

——学前三年入园(班)率*年达84%,2010年85%以上,全区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取消学前班。

2、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到*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

——初中毛入学率*年达99.9%,2010年达100%;辍学率*年控制在2.5%以下,2010年控制在l.5%以下。

——残疾儿童小学入学率*年达90%,2010年达95%以上,中学入学率达80%,2010年达80%以上。

——小学毕业率达99%,初中毕业率达98%。

——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基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3、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年达91%,2010年达91%以上;高中毛入学率*年达83%,2010年达90%。

4、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科学考试评价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5、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增加各类家长学校的数量;家长学校达标率*年达85%,2010年达92%;不断提高儿童家长家教知识知晓率,*年达98%。2010年达98%以上。

策略与措施

——各级政府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教育与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发展。

——切实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区政府年度财政一般预算

总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不低于20%。

——逐步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监管。

——加快教育立法,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和制度;提高全社会教育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水平,推进依法治教。

——优化教育资源,缩小地区差距。按期按质完成改造薄弱学校任务,重点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根据实际调整中、小学布局,合并撤消过于分散、规模较小的学校。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学校建设,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

——切实把特殊教育纳入我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纳入中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之中。

——扶助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就学。建立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免收制度。确保困难家庭的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发挥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流动儿童就学登记制度,把流动儿童就学问题作为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中的重要

内容。确保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各级各类民办学校都要依法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引导和监督,使在民办学校学习的儿童同样得到良好的发展。

——贯彻落实孤儿就学的有关优惠政策。

——把婴幼儿教育纳入大教育体系,把幼儿教育的发展纳入教育的评估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加强儿童早期教育的管理与指导,建立完善0至3岁儿童早期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教育模式。广泛组织0至3岁儿童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开展亲子游戏,启迪和开发婴幼儿的智力,培养其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求知欲望,提高早期教育的效果。

——积极推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继续办好一批骨干、示范作用的公办幼儿园及镇中心幼儿园,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贯彻实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广东省幼儿教育指南(试行)》、《*市幼儿发展课程指引》,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现代开放的教育理念,建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深化中小学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营造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氛围;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劳动教育。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儿童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能力。积极创建多功能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师德教育、重视幼儿园、中。小学校长(园长)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和学历层次。幼儿园专业教师学历达标93%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总数的23%以上,小学专业教师学历合格率99.5%且大专及以上学历达68%,初中教师学历达标达97%且大学本科达63%。幼儿园、托儿所保健人员配置率达100%,并符合保健人员资格要求。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持证上岗率达100%。

——学校、幼儿园所的教职员工要爱护、尊重儿童,维护儿童的人格尊严、严禁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儿童。学校纪律、教育方法应适合学生身心特点。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逐步推进中小学网络教育。

——进一步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充实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加强新时期家庭教育工作研究及分类指导;扩大家庭教育宣传覆盖面,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掌握现代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体制,提高各类家长学校办学效益,区建立5所示范性家长学校。各镇建立1--2所示范性家长学校。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管理、指导和评估。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发挥有关部门的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条块结合的儿童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实现儿童教育科学化和社会化。

三、儿童与法律保护

完善和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儿童权益。

目标与指标

1、加强立法,建立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法规。

2、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3、依法打击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预防并减少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各类刑事案件,保护儿童人身安全。

——禁止虐待、溺弃儿童,特别是女婴和病残儿童。

——禁止使用童工(未满16周岁)和对儿童的经济剥削。

4、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率并减少重新犯罪率;中小学校普遍开设法律知识课程,*年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率达100%。

5、在诉讼中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保障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对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6、法律援助机构要为儿童提供法律援助。

策略与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障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

——贯彻执行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建立健全执法监测机制。

——加强有关维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责任意识。

——严厉打击故意伤害、杀害、绑架、、拐卖、遗弃、虐待等侵害儿童人身权利以及强迫、引诱未成年人犯罪或进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利用儿童生产和贩运。严禁儿童服食,保护儿童免遭一切形式的犯。

——依法加强娱乐场所、文化市场和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未成年人涉足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场所;禁止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迷信、暴力、恐怖等的书刊、音像制品进入市场;制定落实儿童不宜观看的影视和广告的限制规定和措施;加强对营业性网吧的管理。

——大力开展警校共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的派出所民警定期到学校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加强校园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儿童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禁止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开设歌舞厅、游戏机室、网吧。

——公安、检查、司法等执法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维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有关法制宣传教育和保护工作。

——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使用童工,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惩处。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要相互配合,在侦查、、审判各诉讼阶段采取有别于成年人案犯的特殊方式,依法处理涉及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案件。对未成年人罪犯执行刑罚时,要与成年人罪犯分别关押、管理和教育。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检察院不、法院免于刑事处罚、缓刑或宣告无罪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复学、升学、就业不得歧视。

——执法和司法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儿童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儿童的权益,提高办案技能和执法水平。

——教育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儿童实施家庭暴力及其他形式的身心摧残;禁止强迫未成年人结婚或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保障儿童人格权、身份权。

——加强对儿童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儿童法律意识,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能力。

——在社区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的保护儿童权益的工作网络。防止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及时预防和科学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做好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和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康复、回归社会工作。

——积极设立面向儿童的法律援助机构,完善法律援助体系和网络,为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务。

——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建设,发展社区康复机构,指导家长学习和对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方法,使残疾儿童在社区和家庭普遍得到康复训练。

——关注单亲家庭儿童的健康成长,增强单亲家庭父母的法律意识和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并帮助他们掌握适宜的教育方法。

四、儿童与环境,

优化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

目标与指标

1、优化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

——到2010年,农村享有饮用安全卫生水的人口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农村自来水末稍水四项指标总合格率达72%。建立城区二次供水监督机制,确保城区二次供水的水优质和卫生安全。

——到201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其中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0%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

——到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城市空气和水按功能区基本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到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

——到2010年,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

2、优化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

——推动全社会树立尊重儿童、爱护儿童的公民意识,使儿童免受一切形式的歧视和伤害。

——为儿童提供必需的闲暇娱乐时间,保障儿童参与家庭。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权利。

——提高儿童食品、玩具、用品和游乐设施的质量,保证安全无害。

——为儿童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及信息,净化、优化儿童成长的文化环境;各类媒体传播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信息,保护儿童免受不良信息影响。

——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到*年,确保有一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的儿童校外活动场所,每个社区因地制宜创设儿童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

3、保护处于困境中的儿童

——加强救治重症儿童。

——发展残疾儿童康复事业,提高残疾儿童康复率。

——到2010年,区至少建立起一个综合利院儿童部(区)。儿童福利机构设施明显改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策略与措施

——政府在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时要体现“儿童优先”的原则。将儿童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儿童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儿童的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

——制定落实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办法,把农村改水改厕落实在农村奔康工程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的主要工作中。

——依法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开展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和绿地,积极防治“三废”对水质、大气等环境污染,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汽车尾气达标率,继续执行城市空气质量周报、日报制度。

——建立健全城区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建楼时规范建水池的措施;组织专业规范洗水池队伍;建立卫生监督部门负责监管,保证城区二次供水的水优质和卫生安全。

——建立和健全儿童食品、玩具、用品和游乐设施的质量监控机构,制定完善相应的生产、销售法规,监督实施。

——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儿童和家长的安全意识,预防及避免儿童意外伤害。

——建立和发展儿童校外活动设施和场所,把儿童校外教育活动场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每个社区都应设置儿童少年活动场所,加强对各类场所的管理,已建立起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博物馆和游乐场、运动场都应尽可能减、免费向少年儿童开放。镇、村办好少儿文化活动室,建设少儿文艺创作队伍,开展少儿文艺作品评奖、文艺创作研究活动,鼓励创作优秀儿童图书、歌曲、影视等作品。坚持办好区少儿艺术花会和少儿艺术比赛等活动。

——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电子媒体都应营造尊重儿童、爱护儿童、教育儿童、鼓励儿童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中应有一定比例,突出保护妇女儿童,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内容。

——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倡导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建立校内外结合的儿童科普组织网络,巩固和扩大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儿童科普工作队伍,为儿童提供参与科学实验的机会和场所。

——广泛开展儿童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儿童树立爱护环境的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充分发挥社区对儿童的服务、管理和教育功能,社区内有关单位科技、文化、体育场所节假日免费向辖区内儿童开放。

——进一步强化流浪儿童收容机构的收容、教育、遣返工作,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沟通协调,努力减少流浪儿童的反复流浪。

——加强对孤残儿童的救治工作。在完善国家开办的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服务,在社区内建立残疾儿童寄托所、工疗站及康复培训设施,对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康复技能培训和指导。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鼓励公民依法收养,使更多孤儿、弃婴回归家庭,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努力提高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和新婚夫妇、孕妇学校和社区0-3岁儿童家长学校的水平,各镇要办好各类家长学校的示范点,*年,全区各类家长学校示范点达5所以上。各镇要抓好社区0-3岁儿童家长学校示范点,大力推广普及亲子学园,扎实开展对0-3岁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培训和学习,使广大家长正确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

四、组织与实施

*区各级政府负责本《规划》的实施,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规划》的检查督导和监测评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规划》要求和各自职责范围,制定具体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各级政府要根据《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儿童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安排,统一部署。要将《规划》实施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主管负责人的政绩考核、并保证实施《规划》的必需经费。

区、镇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建立实施《规划》的工作制度和报告制度,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先行的原则,及时掌握有关情况,总结推广具有实效和创新的经验。

五、监测评估

对《规划》的实施情况实行分级监测评估。搜集、整理、反映《规划》执行情况的数据资料,分析儿童发展现状,预测儿童发展趋势,评估《规划》的实施效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监督和推动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加强儿童发展综合统计工作,增设分性别统计指标,建立区、儿童状况监测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科学规范的监测评估方案,全面、动态地监测儿童发展状况。分性别统计指标要纳入有关部门的常规统计和统计调查,实施完善劳动监察、卫生监测、教育督导、国家统计、法律监督的监测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和交流,建立定期报送、评审制度,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每年定期向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区统计局报送监测评估数据及目标实施进展情况,并对报送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实施效果。区监测评估周期分为年度监测、5年中期监测评估和10年终期监测评估。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 女10例, 年龄3~81岁,平均(33.85±20.26)岁。伤员中躯体不同部位骨折16例(其中多发骨折2例),脏器损伤2例,其他2例。住院时间最短12d,最长73d。

1.2 伤员入院早期反应类型 由于伤员的特殊性,全社会高度关注,慰问者络绎不绝。因此,我们选择伤员入院第3天环境相对安静的情况下对伤员进行入院后第一次心理评估,根据伤员的自述、结合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检查筛选伤员反应类型见表1。

1.3 伤员住院后期心理反应 在伤员出院前1周再次进行问卷,根据伤员自述,筛选出伤员最关心的问题见表2。

表1 伤员入院早期心理反应类型(略)

表2 伤员入院后期心理反应(略)

1.4 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1.4.1 成立心理干预小组:小组由11名护士组成,组长负责制。其中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4人。有心理咨询师专业证书3人,按两人1组分为5组。每组配四川籍大学生志愿者1人。伤员到达之前,小组成员接受心理干预相关知识培训,相互传达和反馈信息,探讨干预方案和措施。达成每天有记录、每周有总结,悬而未决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沟通的共识。研究证实[4]小组工作制的方式可以密切医护患关系,提高疗效和患者应对能力,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

1.4.2 解决语言沟通问题:考虑到伤员来自于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存在的语言交流的困难等因素,医院联系大学院校的四川籍学生加入小组,同时小组成员积极学习四川话。解除了大家语言沟通障碍的顾虑。

1.4.3 提供安全舒适环境:医院专门设立以温馨和放松为主题的爱心病房。病房里及走廊上张贴图片并写上鼓励和祝福的话语;休息间悬挂医护人员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亲手折叠的千纸鹤;每个病床均配备电话机,以便伤员随时与家人朋友取得联系;适当限制外界人员的探视和新闻媒体的采访,保证伤员休息。

1.4.4 做好日常生活护理:给每个伤员准备全套日常用品,根据当地的饮食文化和口味准备饭菜, 关注伤员的生活所需,对病人提出的合理需要尽量给与满足;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伤员翻身、擦背、洗头、进食等。

1.4.5 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和支持:①对焦虑不安的伤员,让他们表达内心的焦虑、恐惧,对沉默不语的患者,采取陪伴、握手、触摸的方式与伤员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对不能联系到家人的伤员,通过医院或媒体等渠道联系家人以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②对丧亲后情绪克制、回避的伤员,提供安全、安静的环境,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哀伤和对亲人的哀思;对于内疚自责明显的伤员进行认知调整,让其意识到这是自然的灾难并不是个人的过错;③对抑郁较为严重的伤员要随时关注情绪变化,注意安全,移去一切危险物品,如水果刀、绳子等,加强陪护,同时请精神科会诊,对情绪易激惹的伤员根据医嘱使用镇静药物。④对有愤怒情绪的伤员让他们表达和发泄,并尊重和理解伤员,做好沟通交流,必要时请心理专家共同解决。对伤员呼叫或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反应,防止伤员有被忽略的感觉。⑤对疲倦、失眠、噩梦、晕眩、心神不宁的伤员,提供安静环境,给予心理抚慰,安排家属陪伴,适当使用抗焦虑和镇静安眠类药物。⑥对入院后期伤员心理反应,提供充足可靠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包括地震灾害的信息、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他们得到最权威、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心理确定感增强,也是很重要的心理支持。针对伤员关心自己的是否得到了及时而有效的救治,是否会留有某些后遗症,而这些后遗症(如截肢)是否会影响将来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影响家庭及婚姻等心理,小组成员把躯体治疗的方案和疾病的预后告诉伤员,使伤员了解医疗、护理方面的措施和要求,做到其心中有数,积极配合。⑦关注儿童伤员的心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相对于成人来说,儿童的安全感遭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5]如果得不到有效干预, 有可能在将来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6]。我们将4个学龄儿童和1个学龄前儿童安排在一个病室,鼓励他们多接触,利用年轻人更易于接近儿童的特点,选派小组年轻的成员负责他们的心理抚慰任务、年轻护士负责他们的日常护理工作,并根据伤情的恢复情况带领他们参加活动,如游园、看电影等,伤员住院期间恰逢“儿童节”,我们经医院领导和主管医师同意,在病区为他们举办主题为“手拉手,让我们一起过‘六一’”活动,无忧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他们的脸上。

1.4.6 伤员家属心理支持:伤员家属除了遭受强烈地震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外,还饱受失去亲人的巨大悲哀,同时还要照顾伤员,以及自身面对的环境、事物变化产生的脆弱情感[7],需要更多的帮助。我院为家属提供舒适的陪伴条件,不需要陪伴的伤员,医院安排居住宾馆,专人负责家属管理。同时,请心理专家为家属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家属运用有关知识较好地配合医疗救治工作和心理治疗工作。

1.4.7 加强社会支持:安全良好的就医环境,家人朋友、医护人员、志愿者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对地震伤员的关心和爱护、陪伴和支持都会给伤员带来力量和希望,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安慰人心的话语,让伤员体会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支持,感到此次地震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灾难事件,也是全社会的灾难性事件,同时也让伤员们感到他们并非是孤军作战,他们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坚强后盾,提高了伤员应对疾病和灾难的信心,增加了应对应激的能力,躯体和心理状态得到了良好的恢复。

2 效果

2.1 小组的工作得到伤员的认可 我们通过观察、询问等了解患者的反映,伤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转, 说明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是恰当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是成功的。它不仅反映在伤员情绪的稳定,还表现在他们对小组成员的极大信任。通过小组成员的努力,在伤员住院1周后,伤员既能主动交流,积极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如我们收治的某体育学校的大三学生,左腿腓骨开放性骨折。对于他来讲,学体育的腿不能动了,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刚入院时,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悲观、失落、麻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不信任他人、与人疏远。我们通过与主管医生沟通,把治疗的方案和疾病的预后告诉他,使他了解医疗、护理方面的措施和要求,当他知道他的伤痊愈后对他的学习工作不存在任何影响时,大家体会到他开朗的性格,他不仅谈他的学校生活、他的理想,甚至还谈到他以后找什么样的女朋友。所有伤员在离院前要求小组成员必须当面道别;还有一个14岁的小伤员把心里话写成信交给我们成员,在信中他称我们“妈妈”,让我们深受感动,激发出极大的成就感。

2.2 小组的工作得到病区医护人员的好评 病区医护人员感受最深的是伤员由刚入院的悲观、愤怒、沮丧、失落、麻木、害怕、紧张、焦虑及烦躁,极端的不配合到主动了解病情、病区伤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治疗护理依从性得到较大提高,为诊治工作的顺利展开和伤员的痊愈起到积极作用。

2.3 小组工作得到主管部门领导认可 救治四川灾区伤员不仅是一项医疗任务,更重要的是一项政治任务,它体现的是党的凝聚力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所以,伤员的救治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不能出半点差错”是最起码的要求。在2个多月的救治过程中,没有1例伤员因心理问题延误治疗,也没有1例伤员出现明显的心理障碍,全部伤员很快走出了地震的阴影,出院前情绪稳定,态度乐观,对生活表现出敢于面对未来、重建家园的信心。我们的工作也得到院领导的表扬。

3 讨论

3.1 建立接纳、信任的护患关系是进行心理干预的基础 我们小组全体成员于伤员入院第2天下午,和伤员进行了第一次的接触。没有急于询问伤员有什么心理问题,而是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了解伤员的生活情况,为他们读报、打水、协助进餐、购买他们喜欢的杂志等,建立初步的信任。

3.2 心理状况评估是心理干预的前提 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如果不知道伤员的心理状况就无法进行干预工作。我们小组全体成员于伤员入院第三天对全体伤员进行全面心理评估,通过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检查筛选伤员反应类型,将问题总结归纳,制定出干预计划,逐项去完成。

3.3 心理干预要有计划、系统地进行 我们在伤员到院前即制定工作三步骤,第一步保证伤员休息,鉴于刚入院伤员路途颠簸,未能很好休息,此时应以保证他们休息为主;我们主要通过阅读病历来了解伤员的伤情和家庭情况。第二步建立信任,初步评估,伤员入院第2天,和伤员进行了第一次的接触。与他们建立初步的信任。第三天通过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检查筛选伤员反应类型。第三步分组进行干预。每2人1组,每组负责4个伤员,频率为第1~2周为1次/d,第3~4周为1次/2d,第5~6周为每周2次,第7~8周为每周1次。了解伤员所需,密切观察伤员情绪和精神状态,对特别需要关注的伤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支持,树立信心,使伤员度过心理危机,逐步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3.4 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护理的自身准备 对伤员应激反应或危机的心理干预护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如果心理干预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不但难以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而且会给伤员造成“二次创伤”。 我们小组成员中3人有心理咨询师专业证书,其他8人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何观察伤员心理应激、创伤心理救护、正确对待病者进行心理指导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并且与某心理咨询有限公司、知名医院精神科专家建立业务关系,取得技术支持和帮助。

灾后心理重建的路还很长,其实每个人心中都蕴藏着康复的力量和建设性的潜能。伤员出院时所表现出的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让大家深感欣慰。此次的汶川地震对我们医务人员培养综合能力也是一次重大考验。无论到灾区前线还是在后方救治伤员,都显示出白衣天使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在未来的路上,也许还有很多不期而至的考验,愿我们的经验对同仁应对类似事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董惠娟,李小军,杜满庆,等.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1):153158.

[2] Goenjian AK, Walling D, Steinberg AM,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and depressive reactions among treated and untreated adolescents 5 years after a catastrophic disaster[J]. Am J Psychiatry,2005,162:23022308.

[3] 赵国秋.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J].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4547.

[4] 王志英,翁永震,张大光.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医护小组工作制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25728.

篇(9)

2008年,合生元奶粉品项刚一上市,会员数量猛增,当时只能通过电话为会员积分,2009年,妈妈100会员平台上线,开始发挥威力。

妈妈100平台向全国1万多家门店发放妈妈100积分POS机,通过POS机发展新会员,发放妈妈100星座会员卡,让会员积分,兑换产品,采集会员购买行为数据,建立完善的会员数据库。

从妈妈100会员平台,合生元随时可以查询哪些产品在哪些渠道,卖给了哪些会员。门店和合生元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这些顾客不仅是合生元的消费者,同时也是门店的高端客户,合生元和门店都希望黏住这些高端客户,这使妈妈100会员平台得到门店的大力支持。

合生元通过妈妈100会员平台不仅释放了呼叫中心的压力,还发展了大量会员,把客户黏在平台上,更重要的是搜集了大量的消费者信息和购买行为数据,这是下一步做精准营销的重要基础。

精准营销

面对庞大的会员客户群,合生元妈妈100通过会员数据分析模型,评估客户需求,并定制个性化的精准营销方案。

经过总结,合生元形成了一套客户RFMCL评价模型,按照购买频次、购买金额、最近一次购买时间三个基本维度分类,不同类别的客户相应地有不同的售后策略,针对基础模型再纳入180多个指标,是合生元客户价值需求的基本维度。

合生元认为做精准营销的关键在于从数据中总结出信息,从数据挖掘中总结出知识,分析统计报表背后的消费行为逻辑。

合生元实施精准营销计划,启动“浇水施肥”项目。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新客户回头购买和客户交叉购买都有不同的策略。

在合生元,育儿顾问通过合生元妈妈100会员通和POS机系统,快速获取会员名单、购买记录和营销策略,对客户进行回访。终端门店也可以针对会员信息,配置相应的个性化营销活动,以吸引顾客回头和交叉购买。

客户关怀

在对大数据库营销的基础上,合生元会员营销团队对消费者需求分析下了很大功夫,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需求也理解得更加透彻。

母婴类顾客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高关注,怀孕后妈妈们对育儿过程非常关注,育儿过程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遇到哪些育儿难题,买什么奶粉、辅食、服装、玩具,妈妈们都非常关注。二是高互动性,80后、90后妈妈育儿经验缺乏,虽然有些妈妈看了许多书,但还是无法解决现实中碰到的问题,需要通过与医生、育儿顾问或消费者之间互动来解决。

在精准化会员营销实践中,合生元深入分析会员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妈妈100会员中心向会员提供妈妈100《育儿杂志》、《孕产专刊》、呼叫中心热线、精准营销回访,面对面与消费者互动,让妈妈们更好地解决育儿问题,让妈妈们更好地做好育儿产品购买选择。

母婴行业做会员平台、精准营销,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据库营销,还要有更多的人性关怀,分析数据背后的情感逻辑,关心妈妈和宝宝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不同的个性化需求。

妈妈100会员中心通过平台、短信和回访以及利用杂志、育儿顾问等解决宝宝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针对不同的顾客,设置不一样的活动和优惠,发送“定制短信”,让顾客感知合生元是为“我”服务。

互动营销

会员是一种资产,资产放在数据库里不会增值的,关键是对会员资产进行经营,通过与客户互动,让顾客动起来,这是会员营销的关键。因此,从2012年起,合生元更加关注与消费者互动,尤其是与消费者面对面互动。

如何加强与消费者互动?在线上,妈妈100会员中心推出手机移动应用,建立线上社区,会员不仅可以找到附近的门店,还可以分享自己的育儿理念和宝宝的成长趣事。同时,开展网络互动、电话互动、杂志互动、短信互动等多种形式的线上互动活动。

在线下,妈妈100通过门店育儿顾问、顾问讲师与消费者面对面互动,解决妈妈们在育儿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引导妈妈们形成正确的育儿理念。开办妈妈培训课程,从怀孕、出生到成长的每个阶段提供不同的课程包,面对面地向妈妈们讲授营养知识、护理知识和儿童心理早教知识,解决她们的育儿困惑。

大数据时代的营销智慧

艾瑞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母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10亿元,约占中国网络购物整体市场的4.3%。面对如此大的消费群体,如何借助电商平台的优势,利用其高效的数据收集分析能力实现精准营销,成为母婴商家关注的焦点。

篇(10)

[中图分类号] R749.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4(c)-0134-04

Influences of structural positive parenting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when applied in community postpartum visit

LIU Jinghua1 ZHAO Liqun2 PENG Min3 ZHANG Miao4

1.Futia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Shenzhen Futian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33, China; 2.Yuegui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Shenzhen Nanshan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52, China; 3.Department of Psychologist, Shenzhen Nanshan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52, China; 4.Fu′na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Shenzhen Futian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discuss the influences of maternal structural positive parenting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when applied in community postpartum visit. Methods 1053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were selected from 5 social health communities admitted from January 1 in 2010 to December 12 in 2012. All the patients were managed by formal-trained community staff, and followed up at the first postpartum week.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500 cases)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553 cases) was given structural positive parenting in addition to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Zu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level was adopted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in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six weeks, the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 degre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s of 1053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mild, moderate, severe) were 61.82%, 24.22% and 13.96% respectively. After a 6-week nursing intervention, EPDS scores were compared, and EPDS score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5.38±2.31) scores vs (7.35±2.6) score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Structural positive parenting has not yet been reported in China till present. So introducing the parenting plans to postpartum visit may form a new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method and model for postpartum visit. By the intervention of Triple P mode, the degre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Key words] Maternal structural positive parent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 Postpartum visit

产后抑郁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日益受到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关注,因为它不但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以及婚姻家庭,而且影响婴幼儿情绪、智力、行为的正常发育[1]。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相对复杂,据相关研究显示,产后抑郁症的产生与心理因素、遗传因素以及神经内分泌因素等均有较大关系[2]。其中社会心理为主要因素,而配偶及其家庭成员是社会支持的最大来源。本研究选取5家社康服务中心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1053例为研究对象,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5家社康服务中心管理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1053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553例,对照组500例,所有患者的年龄为20~45岁,平均(28.0±4.1)岁,病程6~23周,平均(12.1±2.1)周。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其具体措施如下:

1.2.1 资料收集采用多种方式(例如深度访谈、调查问卷、对患者情绪反应的密切观察等)全方位地评估患者,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包括患者的心理状态、具体病情、婚姻情况、家庭条件以及新生儿的身体状况等方面,对患者与其家属的关系进行全面评估,对患者能否感觉到家属的关心与支持进行观察,对患者的具体资料进行准确记录,并以该记录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1.2.2 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的主诉要耐心倾听与劝解,并鼓励患者将内心的真实需求表达出来,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加强对患者家属特别是丈夫的健康宣教,使其对患者更加尊重与理解,与此同时,给予患者更细心的照顾与关心,从而为患者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为其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或根据其兴趣爱好设置相关场景放松其心情,使患者保持平静、良好的心态,减轻或消除其心理负担[3]。

1.2.3 生理恢复保证充足的睡眠,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以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有效缓解产后不适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加强产后的恢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其做产后保健操,以进一步缓解其身体的疲惫感,促进乳腺管的疏通与子宫的恢复等[4]。

1.2.4 技巧培训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适当的技巧培训,为其分发相关的宣传彩页、宣传册及音像资料,护理人员在讲解相关内容的同时做示范与指导,增加患者技能,提高其对新生儿到来的适应度,协助其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怎样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指导产妇对新生儿的科学喂养,并指导家属正确照顾新生儿,为产妇提供合理的饮食[5]。

1.2.5 社会支持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需求以及不适感,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包容,同时要进一步关心与照顾患者,为其提供帮助与便利,让其感受到社会支持[6]。

1.3 观察项目及指标

1.3.1 抑郁程度测定本研究均利用经过正规培训的护理人员对所有产妇实施产后第1周的访视工作,同时采用Zung焦虑-抑郁量表对产妇的抑郁程度进行全面调查,并将焦虑抑郁程度分为以下等级:轻度抑郁50~60分,中度抑郁> 60~70分,重度抑郁> 70~80分[7]。

1.3.2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定对两组患者实施6周护理干预后,采用EPDS对两组的抑郁程度进行比较与分析,EPDS产后抑郁量表分为10个条目,总分为0~30分,所有的条目均按0~3级进行评分,若总分≥13分,则诊断为产后抑郁,评分越高,表示其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1053例产妇产后轻度抑郁、中度抑郁与重度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61.82%、24.22%、13.96%。见表1。

表1 1053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

2.2 两组产妇干预后的EPDS评分比较

治疗组的EPDS评分为(5.38±2.31)分,对照组的EPDS评分为(7.35±2.69)分。治疗组在EPDS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对产妇实施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评分,改善其心理状态。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干预后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对比(分,x±s)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作为女性精神障碍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属于非精神病性抑郁综合征,该病不仅仅对产妇的健康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对于新生儿的身体、智力以及行为发展等多个方面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关注产妇心理状况、降低其产后抑郁的发生率,逐渐成为当前临床围生期护理的重要课题[8]。通常情况下,产妇产后的第2周表现出产后抑郁的临床症状,且其发病高峰期为产后第7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易怒、焦躁、恐惧以及对自身与新生儿健康的过度担忧,生活难以自理,不能正常照顾新生儿,甚至偶尔陷入嗜睡或者错乱状态。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但难以被发现,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50%的患者产后抑郁未被发现[9]。

当前研究认为[10],产后抑郁主要与遗传、神经内分泌、社会心理及躯体疾病等因素有关,其中社会心理因素被看作是主要因素,而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产妇配偶及其家属。对于此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为在提高患者对产后抑郁认识度的同时,强化对患者自身的社会支持度,且相对于团体干预而言,个体干预效果较为显著。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是一种对产妇及家属实施一对一干预的新模式。它参考了精神病理学发展研究、社会学习模式、儿童和家庭行为治疗研究,子女日常管教的发展研究以及公共健康事宜等研究内容,其内容主要针对产妇与家属的不同要求,实施深入程度与服务模式均不同的护理,以教育为主,从社会、心理、技巧以及生理等多个方面出发,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全方位地帮助,以促进产妇及家属对婴儿出生后转变自身角色的认识,共同探讨对这种转变的调试,提升患者对自身精神状态的了解与认知,同时向其家属普及患者情绪变化的应对技巧,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发现与干预,以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或严重化。与此同时,通过让患者及家属对婴儿心理发育特点及管教措施的全面了解,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婴儿身心发育水平的提高,以减少产后抑郁对婴儿的不良影响。

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起源于澳大利亚,在世界多个国家有30年左右的应用经验[11]。2002年,我国香港开始在卫生署辖下的31所母婴健康院推广并应用,同时获得良好效果。出于以上考量,2010年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系研究生与本研究中5家社康中心合作,以家庭为单位在产后访视中引入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对产妇及其家庭进行了一对一干预的社区模式,同时也进行了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对产后抑郁症干预的初步预实验研究。因而为开展该项研究提供了相关知识和技术支持。另外,深圳福田人民医院有25家社康,月产后访视人数400人以上,研究对象数量有保证。

目前的产后访视,大多是关注产妇及新生儿生理健康和婴儿喂养,对产妇的心理卫生关注较少,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产妇及其家庭的需要,随着医疗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以往产后访视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能为产妇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帮助。本研究通过对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与开展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的治疗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治疗组在EPDS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5.38±2.31)分比(7.35±2.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赵立群等[1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对产妇开展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评分,缓解产后抑郁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母婴的身心健康,同时还可在较大程度上促进患者及家属对婴儿心理发育特点及管教措施的进一步了解,提高婴儿的身心发育水平,将产后抑郁对婴儿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敏香,吴开舅.产后抑郁125例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040-2041.

[2]侯永梅,胡佩诚,张咏梅,等.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改善轻中度产后抑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0):741-747.

[3]陈晓丽,宋玉萍,倪保臻,等.产后抑郁与产妇功能失调性态度自动思维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8):713-715.

[4]陈书香,文彩玲,尚艳红,等.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儿童心理发育影响的初步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2):836-837,845.

[5]张小松,赵更力,陈丽君,等.产后抑郁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2):3062-3065.

[6]俞微,张红梅.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317-1318.

[7]钱耀荣,晏晓颖.中国产后抑郁发生率的系统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2):1-3.

[8] 吴美凤,殷明媚,何景静.产后抑郁症138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1,18(20):104-105.

[9]王文飞.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与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21(18):1274-1276.

[10]王玉琼,郭秀静.EPDS在成都地区孕妇产后抑郁筛查中的临界值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5):1-4.

[11]张颖,王燕.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170-4172.

篇(11)

作者简介:苏苗赏,男,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儿科医学教育。

2016年教育部批准全国八所高校开始重新招收儿科专业五年制本科生,这对儿科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恢复不等于照搬从前,如何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构建适应时展需求的儿科本科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儿科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儿科医学教育的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儿科专业本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儿科医学系本科教育的建立

50年代初,北京、上海、沈阳等医学院校开始筹建并招收儿科系学生,学制五年,培养方式是选择部分医疗系学生,在第五年安排到儿童医院实习,接受儿科医学教育,毕业后从事儿科工作。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中国医科大学即当时沈阳医学院、北京第二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和重庆医学院等院校设有儿科系,并建立儿内科、儿外科、传染病等教研组,开始自己编写教材和制订教学大纲,实施有关儿科医学生的培养计划,为各地儿科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1977年恢复高考后,原先的儿科医学院校恢复儿科系,湖北、南京、温州、青岛、新乡、河北等医学院校也开始筹建儿科系。次年还恢复了儿科研究生培训制度,并且开始制订儿科学专业教学大纲,编写《儿内科学》、《儿外科学》、《儿童传染病学》、《儿童保健学》等教科书,统一了全国儿科医学教育的教材,为保证儿科学专业教学质量起到很好作用[1]。

二、儿科医学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五个专业调整为临床医学一个专业,儿科学专业即停办。该决定一方面是规定了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为培养内、外、妇、儿并重的全科医生;另一方面,也是对儿科医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全科医生的基础上,通过毕业后严格、强化性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儿科专业医师[2]。对于这种形势的改变,全国医学院校纷纷改变原有的儿科医学办学模式,来适应目录调整及社会对儿科医师的需求。至此以后,儿科医生主要来源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选拔,进行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2-3年;其二是本硕连读医学生,学制为7年或8年,毕业后获得儿科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三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考取儿科学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儿科医疗工作[3]。但由于儿科专业性强、社会家庭期望值高且儿科医师报酬相对低下,由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选择从事儿科专业的优秀学生极少,再加上长学制或研究生培养的儿科医学人才培养周期长,招生人数限制等原因,导致儿科医师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医疗需求。为了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可能带来的“儿科医生荒”,2016年3月教育部批准中国医科大学等八个省市医科大学新设五年制儿科学专业,确定从7月起招收本科学生,并力争到2020年每省或自治区至少有一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教育。

三、儿科本科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解决思路

1.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合格的儿科全科医生的匮乏远甚于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各亚专科医生。没有胜任的儿科全科医生,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的推进就会成为空谈。如果没有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必定会影响整个儿科学专业的健康发展[4]。近年来的医疗体制改革,基层医疗机构规模的扩展,并没有使就医环境得到改善,基层医务人员仍然缺乏良好的医学培训,因此人们宁可排长队在三级医院就诊而不愿在基层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对比内地的儿科医学教育,香港特区卫生署鼓励公立医院专科医生在社区开办私人诊所,以便充分利用卫生资源[5]。因此,缓解目前儿童就医难的问题,需加强基层儿科医生的专业培养。

2.课程设置。

21世纪儿科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营养不良、传染性疾病(麻疹等)、感染性疾病(败血症等)的患病率大大降低;而肥胖症、心理行为异常、遗传代谢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睡眠障碍等大幅度增加。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儿科医学教学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此外,还应该注重儿童身心健康的全人教育和医疗服务。因此,要求适时改变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增设儿童心理学、睡眠医学、急诊医学、家庭护理、卫生保健方面等课程,使医学生获得更多、更新而且更为实用的临床知识,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教学内容按专题编排,如保健、生长、发育、行为、营养、防护、青春期问题、新生儿问题、常见急慢性疾病、儿科急症等,涉及到儿童医疗服务多方面。也可以参考美国儿科教学,适当增加外科如矫形、急腹症、儿童眼耳鼻的体检及常见皮肤疾病等部分内容。

课程设置应注重对于儿科医师眼界(Vision)、使命感(Mission)的培养。无论是儿科学总论或分论的教学内容,处处需渗透着“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未来儿童问题专家和领导者”的塑造意识[6]。儿科医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疾病谱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及产生这种差异的深刻背景,并从社会的角度来认识自己的工作。从课程选择和数量上看,为开拓学生的视野,除学院设立的核心课程外,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

3.教学方法。

对于知识量大又相对抽象的基础课程,进行课程整合是必要的。不同课程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出医疗典型案例,将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知识与临床案例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对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也使得基础医学知识不再显得枯燥晦涩。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PBL教学法等不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还应定期开展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是培养临床思维最有效的方法。

4.临床技能。

患儿家长的不配合,医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操作机会越来越少,为克服这一困难,学校在临床技能培养方面应该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建设临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培训基地,模拟医院场景,配备临床教学使用的模拟人及模拟教具,通过模拟实习,缩小实习与临床实践方面的差距。在见习或实习阶段,最好由固定的医师带教,全面负责学生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治及诊疗操作,以及危急症病人的诊断与抢救处理能力的训练,实际操作中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及时发现实践中暴露的问题,纠正其错误。定期讲授本科诊疗新技术、新进展知识教育,查房时注意抽查提问,以了解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临床诊断及处理医疗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