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职业防护措施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4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48-02
临床护理工作中,工作在临床一线的门诊护士、病房护士,每天为患者做护理工作,采血、配药、注射、输液抢救等一些密切接触患者的工作,这种环境下,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使护理人员损伤。成为目前严重的职业健康问题,社会已高度重视。降低损伤,增强防护意识,引起医务界重视。
1 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危险因素
1.1 物理危险因素 锐器伤,临床工作中,接触锐器,有注射针头,外科手术刀片针剂安瓶等,在抢救患者危重病人过程中,为抢时间,护士操作时最容易受到不同程度锐器损伤。操作不当或者不规范,能导致针刺伤。在配药时不精心、徒手分离针头、注射后重新回套针帽、拔针处理不得当。尤其是配药时安瓶刺伤,处理使用过针头刺伤个例也多。护理人员处于高危职业损伤环境中。
1.1.1 电器意外损伤 护士在工作中对重症患者抢救时,应用电击除颤电击使用电动吸引器,由于仪器老化,或者操作不谨慎,发生漏电短路现象,存在触电或电灼伤危险。
1.1.3 电离辐射 患者门诊住院所做的辅助检查需要护士协助完成,护理人员因为少量多次接触放射线受到电离辐射危害,身体蓄积量增多就会造成不同程度致畸、致癌。长时间照射血液系统也会造成慢性损伤。
1.2 化学性危害因素 医院是公共场所,也是疾病集中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医院环境经常消毒,仪器设备也要消毒,医院垃圾清理处置,都需要各种化学消毒剂,消毒剂的使用挥发,人们接触增多,对身体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有不良影响,发生变态反应疾病。过敏、哮喘、呼吸困难,孕妇流产。紫外线消毒,使用不当引起眼炎、皮炎,出现胸闷,气短、肺水肿甚至危及生命。
1.3 药物性危害因素 肿瘤病人手术后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肿瘤组织有杀伤作用,护士在配制药物时,不能避免药物产生的毒性微粒气溶式气雾,经过皮肤呼吸道进入体内,接触时间长,就会白细胞下降,脱发,月经紊乱,流产、致癌等。
1.4 生物性危害因素 医院内人群集中,患者多陪护多,人流动性大,各种细菌、病毒能在空气中形成溶胶,形成空气污染,不能控制。手部、眼部、鼻部、皮肤暴露部位不容易保护。受伤害几率大,陪护人员呼吸道感染机会多,护理人员和患者密切接触,抢救危重病人,患者气管插管、吸痰、洗胃、缝合、包扎止血,采血,静脉穿刺操作,接触到患者体液、分泌物、血液排泄物等,感染机会就多,有一些疾病经过血液传播的疾病经过此途径传播。一些慢性疾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是护理人员受职业伤害的病种。
1.5 心理社会危害因素 护士工作紧张忙碌,护理工作突发事件较多,护士处于长期应激状态,大脑皮层高度紧张,心理压抑,身心疲劳,抵抗力就会下降,会导致头痛、乏力、胃肠不适、睡眠障碍。抑郁、血压升高,心悸等。急诊就诊患者病情危重,家属情绪不稳定,容易急躁、冲动,对医护人员言行产生误解,医护人员忙于救治患者,没有时间解释,较易出现争议,受到责备、辱骂、殴打,伤害,护理人员健康、身心都容易受伤害,造成严重心理创伤,有恐惧、焦虑心理损伤。
2 防护措施
2.1 制定防护法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制定职业防护法,将职业防护提高到法律高度,工作环境改善,防护设施用品到位,做好防护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职业防护知识。护理人员操作时做好适时保护,预防皮肤粘膜直接与体液、血液接触,带防护手套,当皮肤、手粘膜表面被血液、体液污染情况下,彻底冲洗,用消毒液洗净双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养成良好习惯。
2.2 物理性危害防护 护理操作工作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仔细,专心谨慎。抢救工作中,小心不被锐器刺伤。随着疾病传播途径改变,经体液、血液等传播的疾病,护理人员工作中服务于患者同时必须保护自己,不被伤害。有资料表明,戴手套能起到屏障作用。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乳胶手套,医护人员接触血量比不戴手套时能减少50%。操作时戴手套很重要。医疗废弃物不要乱丢,严格销毁处理。手一旦被带血针头刺伤,立即处理伤口,注射乙肝、丙肝疫苗,随访半年。
2.3 化学性及药物危害防护 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加强空气流通。配制特殊药物及使用消毒液时戴手套、口罩,目镜防护用品。尽量避免消毒液刺激眼睛、皮肤、黏膜。挥发性消毒液,加盖保存。
2.4 生物性危害防护 医护人员要了解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潜在接触体液、血液的操作,必须戴手套,穿隔离衣防护措施。洗手预防细菌感染。洗手要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
2.5 心理社会危害防护 医护人员有职业道德和专业修养,加强心理控制能力。有较强应急、判断、沟通能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各种急症疾病护理抢救技术。和患者做好沟通,态度和蔼,给患者良好的身心护理服务。放松自己,调整自己心理状态到最佳状态,适应应急、万变的医疗环境,创造和谐就医环境、和谐医院。投身护理工作中,减少和避免职业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采血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和安全防护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05期.
[2] 采血护士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原因和安全防.《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22期.
[3] 微生物检测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24期.
[4] 外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中国民康医学》,2005年07期.
[5] 在一个地域人群中极低出生体重儿2岁时的转.《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6年08期.
介入放射是近几年来发展最为迅速、应用范围最广泛的诊疗技术,已成为现代医学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放射介入治疗的特殊性,由此带来的职业性损害不可避免;同时介入环境中的放射损伤、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病人的各种体液、挥发性化学性消毒剂以及感染等多种因素对医护人员身体健康均构成威胁。并且这种职业性危害也逐渐向远期作用、慢性作用、多发病作用转变。因此介入治疗室护士职业防护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为确保介入治疗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将各种危害降至最低限度,现将其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作如下探讨。
1 危害因素
1.1 x射线的损害导管室护士每天工作在x射线的环境中,众所周知,x射线是对人体伤害较大的放射性物质,大量长期接触可引起白细胞总数下降,红细胞、血小板等异常,染色体畸变,淋巴细胞亚群降低。会使人产生乏力、记忆力减退、脱发、头晕、恶心、睡眠障碍等症状,甚至致癌。职业性损害是显而易见的。
1.2 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损害 由于介入操作曝光时间长,射线引起室内空气的电离,产生多种有害产物,如氮氧化物、臭氧、自由基等,并致空气中正负离子平衡失调。N02可刺激呼吸道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O3可损伤肺的防御功能,正负离子失衡可引起机体神经、循环、呼吸、造血、内分泌的功能障碍,而自由基产生的过氧化物与衰老、畸变等有关。在肿瘤的介入治疗中,大多数需要化疗药物,如阿霉素、丝裂霉素、铂类等进行肿瘤区域的动脉灌注和栓塞。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的损害也较为严重,据报道,抗肿瘤药物配制过程中,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逸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气,长期低浓度吸入有明显的致畸变作用。除此之外,介入器械、材料消毒灭菌所用的戊二醛、环氧乙烷也对人的呼吸道、眼睛、皮肤造成损害,并引起免疫力下降;紫外线辐照及其产生的臭氧对人的皮肤和眼睛有较强刺激性,易引起电光性眼炎和皮炎。甚至还具有突变和致癌作用,长期接触低浓度环氧乙烷还能损害人的识别能力。
1.3 噪音 c形臂数字减影机、电动吸引器、麻醉机、空调、病人的等都是介入治疗室噪音的主要来源。介入治疗室护士长时间处在紧张和高噪音的工作环境中,可出现心烦意乱、头痛、头晕、失眠、听力下降等。
1.4 麻醉废气在全麻手术时,气体麻醉剂和麻醉废气通过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纹管衔接处漏出,污染空气。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对介入治疗室护士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写能力及操作能力等产生一定影响,多次反复大量接触可引起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等。
1.5 潜在感染的可能一般认为,与手术室相比,介入治疗室血液传播性疾病对医护人员的威胁相对较少,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不然,据我们调查,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占98%,反复接受生物制品治疗的其他肿瘤病人,丙肝阳性率也相对较高。介入治疗室的医护人员每天不可避免地接触各类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与排泄物。这些液体含有大量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及其抗原,容易造成体表或空气的污染。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为乙肝、丙肝和艾滋病,上述疾病密切接触也可能传播。同时还有可能发生肿瘤种植性生长、败血症等,这些均会给介入治疗室护士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1.6 身心疲劳介入治疗室护士经常在应急情况下完成急诊的介入诊疗工作,需元条件地全身心投入,同时还要适应不同介入手术及介入医师的习惯和爱好,工作持续紧张和刺激,导致护士产生一定的精神压力,出现精神不稳定、心烦意乱。另外,由于工作期间长时间的站立及无规律的饮食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胃十二脂肠溃疡等。
2 职业损害的防护
2.1 x线的防护①做好时间防护,尽量缩短操作室内滞留时间,介入手术前医护人员均对病例详细分析,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术前各类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到位,术中做到配合默契,手术时间短,射线辐射量少。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远离辐射源,同时在室内设屏蔽装置,减少不必要的射线接触,减少辐射损伤。③严格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铅衣、铅围脖、铅眼镜等,减少不必要的过量照射,减少x射线累积。
2.2 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防护①介入治疗室护士接触消毒液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帽子,避免用手直接接触。②消毒剂浓度配制要准确,及时监测,定时更换,如不小心溅到眼里、皮肤上应反复用清水冲洗。③所有元菌器械包和布类均采用高压蒸气灭菌,对不能耐受高压高温的器械,需用2%戊二醛浸泡10h以上。使用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人体内,环氧乙烷灭菌后的物品,放入解析器内彻底清除残留环氧乙烷后再使用。④介入治疗室应用紫外线消毒(2次/d,1h/次),并及时打开层流系统,紫外线灯管要经常用75%酒精纱布擦试,地面、墙壁等均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使用麻醉机时,管道要连接紧密,防止漏气,室内装有通风设备,空调滤网定期刷洗,完善排污系统,对术后器械、污水严格按规定处理。⑤接触化疗药物时,要减少化疗药物危害,导管室护士必须掌握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按照化疗药物配置的操作规范要求进行,配药时戴好口罩、帽子及乳胶手套,减少直接接触。配药时将稀释液沿瓶壁缓慢注入,预防粉沫逸出;配完后将安瓿容器置于专用袋中封密处理。操作过程中,避免划破手套,操作完毕后彻底洗手。
2.3 感染的防护①预防为主,有的放矢。进入操作间,无论时间长短,均必须穿隔离衣,戴手套、围裙、护目镜、面具、脚套以防止意外接触;如污血不慎溅落到眼睛里或皮肤上,要立即用流水冲洗。在工作中尽量避免意外针刺、刀割伤,洗手护士在传递器械时,锐利器械妥善摆放,如不慎刺伤,应立即卸掉手套,挤出少许血液,将伤口用清水反复冲洗,然后用2%碘酊、75%酒精消毒,并更换无菌手套。②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医院内感染。介入诊疗术前认真查阅病人资料,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其它传染病者要做好防护工作,严格终末消毒处理。对化验不全的病人,按阳性处理。提醒医师一定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项目,减少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对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管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如手套有破损时,及时更换。受伤24h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定时追踪进行医学观察。
2.4 调整精神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正确认识介入治疗室工作的特殊性,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科理论和技术水平。注意心理调节,增强心里承受能力,工作中运用节力原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强营养,减少生理、心理疲劳,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2.5 领导重视,措施到位完善防护管理体系,制定一整套包括组织、技术及医学措施的防护方案。介入治疗室护士服务于多个科室,我们的健康状况和管理应受到应有的重视,如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定期组织有关职业损伤防护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能力,定期体检,使护士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尊重,有利于平衡心态,恢复体力和培养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参考文献
1 赵伯明,何晓斌,徐双迎,等,骨科x射线辐射防护的探讨,中国辐射卫生,2008,17(3):293-294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23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256-01
护理人员常因职业关系受到各种暴露因素的危害,作为手术室护士,因其在执行诊疗护理操作时易受各种化学、生物及物理等因素的影响,暴露在多种危害因素中的几率更大,属于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因此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有所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防护措施[1]。本次研究针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自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将我院5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例,女48例,年龄为18到49岁,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大学本科4名,大专42例,中专4例。
1.2 方法。回顾性的对这50例护士总结并分析各种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法并实施干预措施,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
2 结果
通过加强手术室护士自身的职业防护意识,提高医院对暴露因素的重视程度,建立起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及保护措施,加强对锐器伤的管理及防护工作,完成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医院内因职业暴露所引发的职业损伤显著减少,护理人员的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3 讨论
3.1 经总结分析可知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①职业防护制度不够健全,职业防护管理不合格,对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或是防护措施不完善。②化学因素造成的危害。由于护士常接触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甲醛等,护理人员易出现记忆力下降、头痛、哮喘、接触性皮炎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中毒或癌变。③物理因素造成的危害。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防范意识缺乏,不能认识到针刺等物理伤害的重要性。④血源性传染病伤害。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可能被剪刀、刀片、注射器、被污染的缝针伤害,并且常接触到多种污染源,如组织器官、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
3.2 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的防护措施。①护理人员意外暴露后的处理。若患者的血液或是体液溅洒于黏膜、皮肤表面时,立即用流动的水以及肥皂水进行清洗,若手被针刺伤,要将手套脱去,自近心端逐步向远心端处挤压伤处,并冲洗伤口,将损伤处的血液挤出,再用1%的活力碘为伤口消毒。在伤后48h向有关部门报告,72小时内作HBV、HIV等的检查,可疑感染者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要进行周期性的复查。②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知识的培训,使其做到认真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操作规范,熟练掌握防护技能。③完成消毒隔离工作。a.要认真按照7步洗手法洗手,接触污物或是患者前后应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水进行清洗[2]。b.治疗血流性传染病的患者时,应在固定的手术室内,使用一次性物品作为敷料,避免人员的进出,禁止术中参观,术后,要0.2%的含氯消毒剂处理器械,浸泡30min以后用清水进行清洗,进行2次高压灭菌。若手术有体液喷溅的危险时,工作人员要好穿防水的隔离衣,如有必要应戴好防护镜。④加强防护锐器伤。对伤性的医疗废物要严格管理,妥善并及时的处理锐器。可以对锐器的传用,传递、放置及用后的收回制定一套规范程序。养成用持针器或是镊子取放污染的针头、缝针、剪刀等的习惯,针头不可对着别人或是自己,一次性锐器或是用过的针头要单独处置,放入专用的回收盒中,禁止将针帽用手回套到污染的针头上[3]。⑤增强对化学物品的防护意识。使用易挥发、刺激性的消毒剂时要在密闭箱内进行,避免直接去接触消毒剂,配置时应戴好手套、口罩。物品灭菌后的要在彻底被解析后才可以被使用,物品经甲醛熏蒸后,要放置半小时后在使用,消毒室内的空气时,若使用了臭氧消毒机,工作人员要暂时离开现场,停机一小时后,当浓度降到正常范围,工作人员可进入[4]。
经以上研究可知,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和对策是保障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步骤,临床各医院应加以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 杨秀芳,刘佳锐.器专用盆使用前后医护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09(11):32―3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61-01
1 职业危险因素
1.1 生物因素
1.1.1 供应室污染区集中回收了大量的各种已被临床使用过有大量的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敷料。特别是血液、体液,可能被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等所污染。护士如果在清点时不遵守操作规程,或在工作时注意力分散等,稍不小心就有被刺伤的可能,造成护理人员的血液暴露,有发生HBV、HCV以及HIV感染的危险[1]。有资料表明,被已感染的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患者用后的针头刺伤,其发生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分别是30.0%、1.6%、0.3%[2]。
1.1.2 细胞毒性损伤 恶性肿瘤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虽经过简单浸泡处理,但仍残留部分抗癌药物,回收时不可避免的溅到眼、皮肤或呼吸道内,增加了对细胞毒性药物的接触。
1.2 物理性因素 ①工作环境的影响;②高温;③辐射。
1.3 化学性因素 含氯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及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因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在应用时,挥发在空气中可污染环境,被人体吸入可引起支气管黏膜水肿,最终导致呼吸系统损害。对眼睛也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流泪、模糊、视物不清等,还可造成皮肤过敏损害及毒性反应[3]。
1.4 职业防护知识缺乏 护士缺乏防护知识,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对疾病的传播危害认识不足。主要原因有:①职业安全意识淡漠,护士没有进行系统的防护知识教育;②医院和社会对防护知识的宣传和重视力度不够;③我国护理界长期强调的不怕脏、不怕累的敬业精神而造成的职业防护现状的落后。
2 防护措施
2.1 一般性防护措施 ①供应室流程布局应合理。符合卫生学标准要求,四区间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和生活办公区。②加强防护意识,实行标准预防。③建立健康体检卡。
2.2 生物性因素的防护
2.2.1 做好自身防护,供应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在回收及初步处理过程中,要穿好防护用品。手套撕裂、刺穿后,立即除去,然后彻底洗手,更换手套后继续工作。
2.2.2 回收物品的处理:所有回收物品必须按传染性物品处理 器械回收后分拣时应细致、认真,将缝合针、刀片、锐器逐一挑出,单独处理,回收医疗器械和一次性物品等按常规,要严格按照消毒—清洗—灭菌原则处理。
2.2.3 避免利器损伤 所有用过的针、刀片等锐利器械应使用血管钳取下,不能随便弃置,须放在指定的防水耐刺加盖的硬质容器内,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6],如不慎被利器刺伤,应按处理原则和正确方法作好局部处理,做必要的检查、预防工作,并及时上报感染科室登记备案。
2.2.4 洗手 坚持正确的洗手方法,一切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中对洗手指征洗手方法的规定执行,正确洗手并消毒是有效控制医务人员职业损害、提高自身防护的有效措施之一。
2.3 物理性因素的防护
2.3.1 尽量减少噪音,经常检查机器运转情况,加强机器保修和检修,消毒间应安装隔音板或消音设备,或给工作人员佩戴耳塞,能降低一部分噪音。
2.3.2 尽可能使消毒空间宽敞布局合理,在消毒间安排气扇及空调设备,以利于散热及空气流通。
2.3.3 使用紫外线灯、臭氧机时应在工作人员撤离后进行,照射后先通风30min才能进入工作区。若有特殊情况,急需取出无菌物品,应戴口罩、帽子、手套及防护眼镜穿防护服,以防皮肤黏膜被紫外线损伤。有条件的医院可用净化的层流设备,废除紫外线消毒。
2.3.4 制作敷料时,应戴防护口罩,开窗通风,减少粉尘污染。
2.4 化学性因素的防护
2.4.1 供应室护士应熟练掌握化学消毒剂的性能、功效、及浓度、注意事项,配置化学消毒剂时浓度要准确,过低达不到消毒效果,过高易影响人体健康。
2.4.2 保持工作区空气流通,配制要小心谨慎,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手套,浓度要适宜,剂量要准确,配制液存放在密闭容器内。
2.4.3 刷洗器械时液体泼溅至皮肤及眼部,要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如果喷射至衣服上浸湿内衣则要立即更换,防止各种消毒液对皮肤造成伤害。经常检测消毒环境中气体浓度,对环氧乙烷气体应防止燃烧爆炸事故。
2.5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2.5.1 岗前教育 对于新上岗的护士应进行岗前教育,重视职业暴露不安全因素,牢记普通预防原则即把所有的病人视为具有传染性。
2.5.2 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与技术规范》等相关内容,经常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学习有关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危害预防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学习损伤后急救处理方法。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消毒的重要部门,也是目前医院感染的重点,工作时,暴露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给工作人员带来一些生理、心理的危害。因此,每位供应室护士都要不断更新知识,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并完善防护措施。规范工作流程,做好心理调适,贯彻以预防为主,更新观念,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隐患,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改进操作水平,推进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秋平.加强医院中心供应室的职业安全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186.
[2] 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2.
[3] 李映兰,罗贞.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6768
1 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分类
1.1 物理性因素 锐器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在抢救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各种锐器,而我国是HBV、HCV感染高发区,锐器伤发生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较高。此外,急诊科护士在应用除颤仪、洗胃机抢救病人时,如操作不慎或设备老化,可引起电击伤、电灼伤的危险。
1.2 化学性因素 日趋增多的化疗药物大多具有细胞毒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具有杀伤或抑制作用。在化疗操作中,注射器稀释药物,排气、换水、拔针等操作都能造成皮肤接触或吸入化疗药物,具有致癌、致畸等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
1.3 生物型因素 主要是指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我国每年发生的传染性疾病,多数是呼吸道传播。急诊科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会经常接触各种抢救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被污染的机率相当高,HBV、HCV、HIV是最具威胁的,给急诊科护士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1.4 社会心理因素 急诊科护士由于长期处于危重患者、意外伤害以及死亡的包围中,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得不到患者家属的理解,甚至遭到谩骂和危险,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和工作行为。
2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损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尽量减少或避免因不重视、不细心所致的伤害。
2.2 加强针刺伤的防护管理,针头使用后禁止套上针帽,禁止直接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操作中针头不要对着别人和自己,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后,将头皮针立即放入利器盒内。在接触经血液传染的病人时,一旦发生针刺伤,一定要严格进行清创、消毒、登记。要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和正确操作方法,并定时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更换陈旧和性能不良的仪器,以确保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2.3 重视化疗药物的危害,护士在配药前,应洗手,戴好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割安瓿时使用纱布围绕安瓿颈部。溶解药物时,应沿瓶壁缓慢注入,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抽取药液后在瓶内排气。如不慎将药液溅入皮肤或眼睛,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职业危害指的是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及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场所,在紧急的抢救与处置过程中,护理人员往往忽略了自身的职业安全,成为职业危害中的高危群体。随着社会的进步,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也将受到更多关注。
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危害原因
1 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危害的危害因素
1.1 血液、体液、呕吐物
由于院前急救工作条件的限制,加之急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士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呕吐物等,使其被感染传染病的危险加大。
1.2 锐器刺伤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护士难免忙中出乱,被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刺伤是最常发生的。全球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1〕,锐器伤不仅是皮肤粘膜损伤,更危险的是引起血液性疾病的传播。护士被锐器损伤后,由于工作环境制约和情况紧急,伤口处理不当或防护措施不利,发生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增高。
1.3 噪声污染
急救护士长期工作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容易引起头痛、头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2〕,这些噪音主要来自救护车、呼吸机、各种监护仪器的报警声、电话铃声及患者的声等。
1.4 负重抬伤
急救过程中,搬运是急救护士的一项工作,由于抬抱病人及搬运急救药箱和抢救设备常常造成脊柱负重引起损伤,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术时,因站立或蹲踞过久也时常引起腰酸背痛。
1.5 周围环境
院前急救护士面临不同的工作环境。普遍存在的是户外工作时紫外线照射,在各个医院急诊室病房转运病人,有研究指出〔3〕:在医院急诊室和病房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20.4%,14.1%,这也明显增加了院前急救护士感染病源微生物的机会。
1.6 心理因素
院前急救护士在职业活动中可受到心理性危害的影响。主要由于精神压力、工作紧张、轮班、生活缺乏规律引起。 据报告,护理人员有情绪疲溃感的占59.1%,无成就感的占53.2%,明显高于国内平均33%〔4〕。
2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2.1 树立防护观念,规范各项护理操作。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指出: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都应充分利用各种屏蔽防护设备,以减少职业暴露危害性,最大限度地双向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5〕,护士在实际操作中应采取防护措施,戴手套,口罩,必要时戴护目镜和穿防护衣,养成操作前后洗手的习惯。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规范,医疗废物分类处理。严格做好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制度,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
2.2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严防锐器刺伤。如果一旦发生,也不要恐慌,要立即将血液挤出,用清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做好伤口的保护,了解患者的既往病人,必要时应用有效的药物预防〔6〕。
2.3 降低噪声,做好各种监护仪器的保养与维修,降低持续单调的声音。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抢救和护理,创造一个安静的救治环境。
2.4 目前我院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急救护士缺编导致急救护士工作强度加大,在人员安排上进行弹性排班,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在搬运病人或负重时,要掌握节力原则,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及技巧,尽量避免肌肉韧带的损伤。
2.5 院前急救的工作性质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健康的体质,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保健,平时参与一些体育健身活动,提高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对日常的工作和家庭生活进行合理的安排、调整,夜班之后要注意补充睡眠,加强营养,劳逸结合,尽量避免透支体力。
2.6 急救护士要在不断加强医学知识学习的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病人及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平时要增加与各临床科室之间的联系,工作之余,经常参加 一些娱乐活动,如旅游、散步、文体活动等,加强营养和锻炼。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压力,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学会自我情绪调控,做到情绪稳定,精力充沛,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以适应繁重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可萍,庄英杰,文翠容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
[2] 郑丽英.急诊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安徽医药,2006,10(9):714-715.
[3] 孙爱国.三家医院室内空气质量和噪声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5):22
防护感染科是集中收治各种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专科,近年来传染病防治现状并不容乐观,结核卷土重来,“AIDS就在我们身边”,发病率逐年升高,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新型传染病次第出现。由于病区内存在不良环境,存在大量的感染因素以及不可避免的接触,这些都使感染科的护士在工作中面临较其他科室更多、更大的职业危害,获得职业感染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随着对医院感染和职业性危害熟悉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评估医院环境及医务人员职业的非凡性对其现存及潜在的危害[1]。因此,重视和预防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具有现实的意义。现就感染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
1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1.1 生物性危害因素
感染科属于Ⅳ类环境,物表菌落≤15 cfu/cm2,医护人员手表菌落≤15 cfu/cm2,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正常状态下向环境散发约500~1500个菌粒/分钟,在同样病房,人员增多,活动量增加,菌量也会随之增加。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更是一个病原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在感染科病房,如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咳嗽、咳痰、打喷嚏时会将病原微生物散布在空气中,护士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对护士会形成呼吸道感染的威胁。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也是一大传染源,经血液传播的HIV、HBV、HCV也是护士生物危害的主要种类之一。在这个不良环境中,护士发生感染的概率会较其他科室更高。
1.2 物理性危害因素
1.2.1 放射线、紫外线等危害因素
在感染科,呼吸道传染病人可能因为病情需要进行床旁摄片,病房空气消毒可能采用紫外线消毒或三氧消毒机等,这些都会增加护士暴露于不安全环境中的机会。长期小剂量的辐射,易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的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导致不孕、流产、畸胎、死胎等后果。紫外线杀菌谱广,但可能引起皮肤损伤,严重时造成皮肤癌,长期刺激眼睛容易损伤视网膜,造成不同程度的眼炎。紫外线可使空气中的氧分子分解放出臭氧,而臭氧是强氧化剂,能破坏呼吸道黏膜和组织,所以采用紫外线消毒和三氧消毒机都有可能对护士产生伤害。
1.2.2 锐器损伤的危害因素
临床护士承担着为病人输液、注射等治疗任务,是发生锐器损伤的高危群体。其中,针刺伤占较大比例,80%临床护士有过针刺伤的经历。针刺伤多见于处置针头时、注射或抽血后回套针帽时、处理医疗废物时。台湾曾对8645名医务工作者调查问卷显示,针头损伤及其他尖锐医疗器械损伤皮肤的年发生率为1.3次/人和1.21次/人,而其中54.8%的针头已被患者的血液污染,而国内的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密度高达每人每年3.5次,并且还有相当高的漏报率[2]。据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原因80%~90%由针刺伤所致,其中护士占80%。有20多种血液传播性疾病可以通过针刺间接传播,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其中,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在护理工作者中有2.5%的HIV感染病例和40%的乙肝丙肝感染病例都源于意外针刺伤害。感染科护士的职业风险可想而知。
1.3 化学性危害因素
为了有效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与蔓延,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病房地面、物表、空气的消毒更为严格与重要。消毒剂常使用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甲醛、戊二醛、84消毒液等,大多数化学消毒剂对皮肤有刺激作用。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以及甲醛、戊二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这些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戊二醛是职业性哮喘原因之一,大量接触可导致肺水肿。甲醛还具有使细胞突变、致癌、致畸危害。这些消毒剂对人体的眼睛也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流泪、视物模糊不清。
1.4 生理心理危害因素
1.4.1 职业压力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病人法律观念不断增强,服务理念不断更新,都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担心发生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压力不断增加,医疗环境感觉如履薄冰,并且工龄越长,比例越高。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新设备、新仪器、新技术的运用,各种新型传染病的出现,迫使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适应发展,因此护士需要不断更新、不断积累知识的压力增加。在我国,社会对护士存在偏见,护士地位不高,薪水不高,自尊心受挫,缺乏成就感,价值感相对不强,这也成为护士职业压力之一,有很多护士因此改行流失了。
1.4.2 身心危害
感染科通常设在偏僻地带隔离,出入受限,与外界信息交流不多,特殊防护的着装要求影响美观,也易造成护士的自卑感。感染科收治的病人几乎都具有传染性,人们对传染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对感染科甚至对感染科护士避之不及。工作环境严肃紧张,势必加重护士的心理压力,高强度的压力使其产生心身耗竭综合症。护理工作平凡、繁重而琐碎,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思想压力大,进餐、作息不规律,易产生焦虑、神经衰弱并易患胃病等。
长时间的行走、站立,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1.5 人为因素
护士院感意识淡薄,缺乏慎独精神,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这些人为因素易造成感染科各区域污染隐患,增加护士自身感染风险和交叉感染机会。
2 防护措施
2.1 树立安全理念,提高防护意识
新入感染科护士会有陌生、恐惧、紧张心理,相关知识缺乏,因此入科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从护士新入科起,做好专科培训,讲解感染科各种疾病的特征、治疗、护理,传播途径、消毒隔离措施、自身防护。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培训方式,进行职业安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管理干预、促进健康的管理理念,让护理人员了解工作环境的恶劣性,重视自身职业安全与健康,将安全理念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防范职业危害。
2.2 营造绿色工作环境
2.2.1 改善环境条件
感染科病房设计要有利于空气循环,布局合理,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并醒目标识。对于呼吸道传播病房,如有条件,设计使用负压病房,无条件时应加强病房空气消毒,加强病房通风管理。
2.2.2 提供各种防护设施及物品用具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洗手设施采用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使用抗菌洗手液,使用干手设备。护士进入病区,正确穿戴隔离衣裤、工作鞋,遇到特殊传染病或进行吸痰等产生气溶胶操作时使用防护衣、护目镜、防护面罩等。正确权衡经济成本与安全风险,提倡使用医用安全器材如锐器盒、真空采血管、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2.3 做好消毒隔离
做好消毒隔离也是降低环境危害、做好自身保护的一环,对于消毒隔离工作不能纸上谈兵,要真正落到实处。要提高护士对消毒隔离的认识,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反复强调其重要性,加强执行自律性,并让护士加强对工人的督促、培训、管理。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探视制度,床位安置合理,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达到规范操作,消毒方法合理,消毒浓度准确合理,避免环境污染。做好病人宣传教育,避免病人互窜病房。做好病人分泌物、排泄物消毒管理,教育结核病人不随地吐痰。当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时,避免与患者面对面。采用湿扫床,湿式拖地。每日对病区、治疗室、护士办公室、医生办公室、更衣室等用紫外线消毒1h或采用三氧消毒机定时消毒,并作好记录。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地面2次,每日对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进行消毒。病房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min。拖把分区使用,标识醒目,压脉带一人一用一消毒,抹布做到一桌一用,用后及时消毒干燥。
2.4 射线性危害的防护
为避免放射线在体内蓄积,要减少护士暴露于射线和紫外线环境中的机会。病人行床边拍片时医护人员应暂时回避,采用紫外线消毒、人机不共存式三氧消毒机时应在室内无人时进行,紫外线强度监测时戴防护面罩及眼镜。病房空气消毒最好使用人机共存式消毒机,以减轻伤害。
2.5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配置、接触各种化学消毒剂时,戴好口罩、手套,必要时戴眼罩,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配置浓度、不良反应。盛装各种消毒液的容器要加盖,以免挥发到空气中。如使用甲醛熏箱,应保持密闭性能良好,注意开窗通风。
2.6 职业暴露的防护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预防职业暴露的关键。提倡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易感人群。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操作中,用物放置有序,忙而不乱,不合作病人要有助手协助;操作后,及时小心清理,提供随手可及的锐器盒,减少用物处理环节。应避免用手分离针头,避免徒手取被污染的针头、锐器,避免用手相互传递锐器,禁止回套针帽。使用医用安全器材,如真空采血管、安全型留置针。戴双层手套降低手套的穿孔,避免暴露于危险中,减少职业危害[3]。护士之间相互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如不慎发生针刺伤,应尽量挤出伤口处血液,用流动水冲洗,然后用0.2%碘伏或75%酒精消毒后包扎。并立即上报相关部门,抽血化验,预防性给药,定期随防。受到HBV污染的针刺伤后可接受HBIG或乙肝疫苗注射,如 HIV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刺伤,应在伤后2h内立即使用双汰芝片和佳息患口服。被狂犬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刺伤,全程注射狂犬病毒疫苗,必要时注射高效价抗狂犬病毒血清,伤口不必包扎和缝合。
2.7 做好护士压力管理
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情绪调控,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会注重自身修养,宽容待人,以改善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广泛的兴趣, 丰富业余生活,正确对待社会的偏见。主动学习压力管理知识,将压力变为动力,树立较强的职业信念和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如此则产生较强的个人成就感。人性化管理, 管理者多关心、体贴护士,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树立良好着装仪表,加强与外界交流沟通,利用业余休闲娱乐机会加强科室内部沟通,打造齐心协力的团队意识,营造科室轻松和谐的氛围, 将心理危害降至最低程度。
总之,感染科护士工作存在职业危害是客观现实,职业危害是多方面的,职业安全不容忽视,个人重视和行政干预是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的关键。只有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做好职业防护教育,用观念指导实际工作,实际工作强化理念,采取积极有效防护,预防各种危害因素对护士造成的影响,才能将职业危害降到最低水平。
参 考 文 献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9-0112-03
急诊科是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救治场所,在实施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人员难免会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以及各类化学消毒剂等,常需要在患者还未完全确诊前就要投入抢救工作,存在很大的潜在职业性损伤危险,如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或者防护不当,容易导致各类职业损伤[1]。2012年,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相关部门对护理学科专科护士就职业危害防控作了相关支持研究,本文现就护理人员常见职业危害以及防护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急诊内科护理人员38名作为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27.3±4.1)岁;工龄 2~13年,平均(6.2±3.3)年,10年6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9名,护士25名。同时,同期选择内科、外科、儿科和妇产科38名工作年限以及职称相当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年龄22~33岁,平均(26.6±4.3)岁;工龄2~12年,平均(6.1±2.9)年,10年5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9名,护士25名。两组护理人员按照工作年限以及职责配对,且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全面调查并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情况以及职业危害因素,同时针对职业损伤类型以及职业损伤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统计分析防护效果。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职业损伤情况:睡眠障碍率、针刺伤率、职业性腰背酸痛率。分析观察组急诊护理人员的损伤因素,包括化学损伤、物理损伤、生物损伤以及心理因素四个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职业损伤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睡眠障碍以及职业腰背酸痛等损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2.2 急诊护理人员损伤因素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损伤危险因素主要分为物理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以及心理因素,其中物理损伤占主要地位22例(57.9%),其次为心理因素6例(15.8%)。见表2。
3 讨论
3.1 急诊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危险因素
3.1.1 化学因素损伤 主要包括化学消毒剂以及细胞毒性物质因素两类。急诊科护理环境相对封闭,空气流通性较差,而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如含氯制剂、戊二醛、过氧乙酸、甲醛等。这些药物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等吸收,对机体产生慢性危害,如长期吸入还可导致中毒,引发呼吸道疾病、头痛、皮肤过敏等[2,3]。此外,化疗性药物对护理人员也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例如,目前临床广泛应用抗肿瘤化疗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杀伤或者抑制癌细胞,但同时也对正常组织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长期间接或者直接地接触到这些药物,将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此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临床用药配置以及注射等工作,与各类药物接触,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长时间接触各类药物可能致畸、致癌、女性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甚至流产等[4]。
3.1.2物理因素损伤 ①电离辐射:相关研究表明,小剂量频繁接触或者大量接触放射线均对人体具有致癌或者致畸作用。急诊科患者往往因病情危重而需要进行X线片、CT以及介入治疗等,尤其是经常需要进行床旁X线片检查,使得协助摄片的护理人员长期受到放射辐射。护理人员在X线、激光及同位素等放射性元素和各类医疗器械的辐射环境中,可能导致护理人员的造血功能低下、神经功能紊乱、月经功能紊乱、生育功能降低、胎儿畸变甚至诱发肿瘤等[5]。此外,由于急诊科患者较多,人员流动量较大,常需要采用紫外线照射对治疗室、换药室以及病房等进行空气消毒,辐射引起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而吸入臭氧过多可导致中毒等[6]。②噪声污染:急诊抢救常存在各类噪声污染危害,例如救护车鸣音、呼吸机、X线机、洗胃机、各类监护仪器、患者的以及家属吵闹等,均可产生大量的噪音。据相关研究表明,噪音强度在50~50 dB时,即可干扰人体,甚至会产生吵闹感。实际上,急诊科护理人员常处于噪声强度在90 dB以上的环境中,容易引起耳鸣、头痛、听力下降、睡眠障碍以及情绪低落等不良症状,引发人体心血管、内分泌以及听觉系统等发生不良生理变化,进而导致护理人员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反应迟钝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甚至可能降低其语言清晰度。若过长时间处于这种高噪声环境下,可能导致噪声性耳聋[6-8]。③锐器伤:锐器伤是医院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本组锐器伤占物理性损伤的54.5%。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约有87.5%的护理人员曾有过院内锐器伤经历。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的工作行为不规范,如肌注、静注、抽血等,此外,个人的不良操作习惯也是引发锐器伤的原因,最常见的有徒手掰安瓿或者在结束抢救以后清点使用过的废弃安瓿时不够细致,导致意外锐器伤。锐器伤导致的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所具有的危险性远比皮肤接触或者黏膜接触等更大[7]。此外,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时,尤其是对躁动或者情绪激动前且不愿配合的患者实施注射或者拔针时,由于患者挣扎、反抗等,容易抓伤护理人员和引发锐器伤。④意外损伤:急诊患者较多,护理工作强度大,工作频率较快,容易造成各类意外损伤。例如在搬运或者护送患者过程中,为争取抢救时间,往往容易因跑动过快造成肌肉拉伤或者扭伤等,长期输液室下蹲过久、突然改变等均可能引起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
3.1.3 生物因素损伤 急诊科患者较多,流动量大,且病情较重,大多数患者的病因不明,所患病种不明。护理人员长期与患有各类疾病的患者接触,存在较大的职业性疾病危害。如接触存在严重的开放性损伤、不明原因的毒物中毒、濒临死亡以及传染疾病患者等,均可引起生物性损伤。急诊常需要争分夺秒地施救,时间紧迫,护理人员往往来不及进行自我防护就要投入到抢救工作中,进行各类气管插管、洗胃、吸痰、静脉穿刺以及止血包扎等,将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患者的血液、排泄物、呕吐物以及伤口分泌物等,这些都将增加护理人员的感染率[9]。此外,院内空气污染、人员流动也是促进微生物传播的重要因素。另有部分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或者存在侥幸心理,在操作过程中不佩戴手套、口罩等,都将增加感染风险系数。
3.1.4心理因素 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工作量非常大,加之各类新医疗技术、仪器设备、抢救治疗手段等的使用,都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大多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护理人员产生疲劳、紧张、睡眠障碍等,导致工作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降低[10]。此外,急诊科的突发事件较多,护理工作繁重,而在抢救过程中,往往会因各种因素导致医疗纠纷,这些都给护理人员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护理人员情绪低落,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情绪不稳定,尤其是护理人员在值夜班时,由于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如果急诊患者较多,护理人力资源紧张而未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解释治疗原则,而是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施护,难以完全兼顾,部分患者及家属往往不理解,容易引起护患纠纷。部分家属过于冲动,辱骂甚至殴打护理人员,不仅威胁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且将给护理人员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3.2 防护对策
3.2.1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树立护理观念并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对防止护理职业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所有患者的体液、血液等,无论是否有感染性,均应采用各类防护设备尽量屏蔽,以减少护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在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自觉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等,同时,养成护理操作前后洗手的习惯。此外,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范,保管好各类物品。所有医疗废物均按照相关标准分类管理并作明显的标志。建立并完善职业暴露报告制度,积极为职业损伤护理人员提供经济以及制度方面的支持,同时也便于总结常见职业损伤及高发环节,有利于医院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可疑感染,应立即上报并进行早期预防,同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以实施跟踪检查,避免感染发展[11,12]。
3.2.2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是有效预防急诊科职业危害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并充分认识到急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职业危险,并竭尽全力完善相关的急救设备以及防护设施,为医护人员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还应建立健全职业暴露的上报体系,积极开展和改进防护措施,全面降低职业感染风险[9]。并应加强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身预防性的防护措施。指导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积极地调整自我的心态,并严格按照护理操作程序施护,沉着冷静地面对和处理各类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而将危害降至最低。
3.2.3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应严格护理操作规程,并合理地使用各类防护用品。并应加强消毒剂的规范化管理以及使用,避免因消毒剂泄漏或者使用超量导致职业危害。同时,在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必须佩带手套和口罩,必要时还应佩戴眼罩,避免消毒剂溅入眼内或者腐蚀双手。在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洗胃时,相关护理人员应戴手套、棉口罩以及围防水围裙等,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及血液等。同时,还应经常开窗通风,严格消毒杀菌工作,以维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发生感染。
3.2.4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 应加强物理性危害的防护,尽量避免接触X线照射。当开启紫外线进行照射时,护理人员应立即离开,且切勿直视紫外线光源。结束消毒后,应及时开窗通风。在护理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使用过的缝合针、注射器等锐器,以免发生锐器伤。如发生锐器伤,应立即挤出少量的血液,并用0.5%的碘伏清洗伤口并包扎好,同时应尽早进行抗体检测。如果所接触的患者患有乙型肝炎,应在24 h内及时肌注100~200 U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皮下注射10~20 μg的乙型肝炎疫苗。需减轻噪音污染,尽量选择功能好、噪音较小的仪器设备,定期为各类转运床、推车以及轮椅等的活动部件涂抹油,以减少摩擦声。
3.2.5 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首先,应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在治疗传染病患者时应严格落实隔离措施,以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并应合理地组织护理工作,对于存在传染风险的患者,应按照相关规定安排专职医护人员予以治疗和护理,避免安排存在手部外伤、呼吸道感染、皮肤疾病以及免疫力不强的医护人员参与护理。严格护理操作规范,佩戴好相关的防护物件,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隔离和消毒工作。对于不配合医护工作的患者,应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以免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刺伤、抓伤护理人员,引发血液传播感染。
3.2.6 心理危害的防护 加强各级、各类安全培训,以完善医护工作者职业防护措施,并全面推广标准预防。强化对急诊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应对能力的培训,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及心理咨询等,并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确保护理人员能保持愉快、健康、积极向上的心境。可定期组织医护人员交流抢救心理感受,或者组织开展一些娱乐活动等,使医护人员身心放松。尝试开展护患双方角色互换活动,使患者与医护人员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减少护患纠纷,从而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疲劳[13]。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调节,维持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人际关系,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减轻自身心理压力,并缩短弯腰的时间,减少职业性腰背酸痛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应培养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从容地处理各类故障及护理问题等。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并加强心理承受能力,树立良好的服务观念、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工作。同时,应加强自身锻炼,并多进行有氧活动,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并增强自我抵抗力,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并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工作压力。
总之,急诊科护理特殊性较强,存在大量的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及培训,严格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技术操作规程等,改善医护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危险因素防护,有效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彩云. 浅谈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防范[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6):567-568.
[2] 贾美玲,王静. 浅谈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J]. 吉林医学,2011,32(23):4923-4924.
[3] 马振梅. 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原因及对策[J]. 实用全科医学,2008,6(3):294.
[4] 袁曼萍. 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J]. 中外健康文摘,2011,8(10):290-291.
[5] 张新征. 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3):74-77.
[6] 王娜. 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3):16-18.
[7] 任明香.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J]. 中外健康文摘,2010,7(3):177-177.
[8] 祁康宁,康慧清,刘东军,等. 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J]. 中外健康文摘,2012,(32):290-291.
[9] 王亚娟.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范[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259-260.
[10] 朱松. 浅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范措施[J]. 医学信息,2011,24(2):297.
职业风险
防护措施
1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安全现状
为了解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对护士造成侵害的程度,采用自制《职业危险调查表》对本院的护士进行了调查。
对象:抽取2010年8月泉州市第三医院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10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其中女97名,男3名;年龄21~51a,平均28.15±8.46a;护龄1~35a,平均9.58±6.84年;职称:副主任护师6名,主管护师30名,护师31名,护士33名。本科生:8名,大专生:73名,19名中专生
职业危险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危险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
遭受 未遭受
是否受过不同原因的伤害 98.0% 2.0%
是否曾遭受过暴力袭击 67.7% 32.3%
是否遭病人或家属唾骂 96.8% 3.2%
是否经历突发危险事件 15.0% 85.0%
是否经受护患纠纷 0.2% 99.8%
职业防护的调查结果(见表2):80.4%的护士能正确处理针刺伤后的伤口,37.2%不知道或部分知道针剌伤后伤口的正确处理程序;45.3%不知道或部分知道针刺伤后应采取的预防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措施;62.5%的精神科护士认为服务对象是精神病人,传染疾病的机会非常小。
表2 职业防护调查结果
类别
正确处理 不正确处理
能否处理针刺伤后的伤口 80.4% 19.6%
是否知道伤口的正确处理程序 62.8% 37.2%
预防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措施 54.7% 45.3%
传染疾病的机会 37.5% 62.5%
2 影响精神科护士职业安全的因素
2.1生物性危害
精神病人与普通病人一样,可能携带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最常见的为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在精神科的治疗护理中,护士同样也会进行一些侵入性操作,护士若不注意个人防护,会造成自身感染。但是调查显示护士有62.5%的精神科护士认为精神病人传染疾病的机会非常小,这种防护意识的薄弱会增加他们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几率。
2.2物理性危害
噪音
精神科护士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普通护士高,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常常遭受噪音的危害。精神病人的某些症状如兴奋、烦躁等会表现莫名大声叫喊或大声叫骂,约束在床患者的叫骂声及用脚踢床板的击打声,使我们的工作环境非常嘈杂。相关研究表明,噪声引起人们最重要的反应是厌烦,因为噪声能引起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使抑制和兴奋过程平衡失调,出现头昏、失眠、易疲倦等神经衰弱表现。长期在厌烦的心理状态下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引起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2.3潜在的人身损害
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常受到暴力攻击的伤害,精神障碍患者在病态思维的支配下随时可能出现攻击行为。
患者突发冲动攻击:精神病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会将护士作为攻击对象;不安心住院,想离开医院;提出的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等,有时为达目的,在值班人员少时突然攻击护士,甚至几个患者联合采取行动。护士在制止患者冲动行为时未注意自身防护或患者过度反抗;或几个人在制止极度兴奋躁动的病人时配合不好,护士在督促患者服药时,均会受到患者的人身伤害。
攻击行为是精神科中最常见的致伤致残因素之一。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约为一般人的10倍,陆爱益等调查发现[1],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总发生率28.9%。患者精神症状出现的时间不确定,因此伤人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强等特点。在这样的高危人群集中的地方,杜绝意外事件是极为困难的,给医护人员会造成严重威胁。根据调查,精神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受到病人的暴力攻击时有发生,约为67.7%。
除此之外,这种威胁还常常来自于病人家属。发生纠纷后,“家属”对医护人员地进行人身攻击,是精神科护士面临的重大威胁。
2.4心理性危害
2.4.1 精神和体力的疲溃
精神科科护士与其他专科的护士一样,需要轮换不同的班次,饮食起居不规律。而且,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和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容易使护士产生烦躁、易怒、焦虑、抑郁,对工作产生疲溃感等心理问题。另外,精神科护士还要承受意外伤害的威胁带来的压力。蔡壮等研究表明,遭受过精神病病人暴力行为攻击的临床医护人员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倾向[5]。
2.4.2 消极悲观的心理
精神病医院内部重医轻护,护士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较少。因此造成护士的心理不平衡,觉得前途渺茫,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
个人的应对能力差,患者和家属对护士的要求过高等均会使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增高,产生不良的应激反应,高强度的压力可使其产生工作疲溃感,甚至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
2.5 护患、医务过失纠纷
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公民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人们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医疗纠纷问题越来越多。精神科的护理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如必要时应对病人进行约束的强势措施,常会造成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从而引起护理投诉,进而导致医疗纠纷事件。
此外,精神科病人由于疾病的特殊性也较容易发生意外,而病人家属常常将这些意外的发生归咎于医护人员。据沈均等的调查显示[2],住院精神病人因自伤、自杀等引起的问题,86%的精神病人家属认为医院应该负全部责任。这些医疗纠纷常会给护士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2.6社会性危害
由于社会对精神卫生的认识不足,人们对精神病人普遍存在恐惧和排斥的心理,甚至对精神卫生工作者产生偏见,尤其是精神科护士,导致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低,被人另眼相看,病人及家属对精神科护士的要求也较苛刻,护士的工作常不被认可,护士的自我价值得不到的肯定与尊重,从而产生自卑、无助的心理。而有些精神病人由于治疗效果差、易反复发作,常不易得到病人及家属的理解,护士工作缺乏成就感。
3 职业防护措施
3.1 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培训
加强管理加强临床护士的防护培训,定期对护士进行多种形式医院感染和专科职业风险知识培训,培训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及抗风险能力,及时收集现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改变护士的不安全行为。
3.2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
对严重兴奋吵闹的患者应及时地隔离,住易观察的小病室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
3.3 提高职业防护技能,加强对病人病情的评估,重视行为干预
3.3.1 提高防护技能。应针对精神科护理人员意外损伤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护士安全教育,定期进行专业防卫技能训练,灵活运用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从而提高护士的防护技能。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及适当的应对措施,主动与患者沟通,尊重、关心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与同事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做到既保护患者,又不伤害到自己。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使患者获得更多的精神卫生知识。
3.3.2 对入院时不同症状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对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等,应重点观察,加强安全检查,必要时隔离病房观察,尽快调整药物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避免精神刺激,最大限度地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减少安全隐患。而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及抑郁症患者的安全隐患措施应建议有专人陪护,防止其自杀、自伤、自残行为的发生。对极度兴奋躁动,发生伤人、自伤的患者,给予适当的约束,但约束时要严格执行约束带使用的护理操作规程。
3.3.3 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攻击行为的关键[3]。30%的病人是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发生攻击行为[4],护士应及时给医生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以便正确调整药物,尽快控制病情。
3.3.4 重视行为干预。引导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工娱疗活动,如下棋、打扑克、听音乐、整理卫生等,既能丰富住院生活,又能分散其注意力,消耗旺盛的精力,从而减少或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
3.3.5 病人家属危害因素的防护:定期做好健康宣教。家属因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对病人的某些治疗、护理往往不能理解。利用讲座、工休座谈的形式给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治疗和护理,以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3.4 科学安排工作,改善护士工作环境
3.4.1 科学安排工作。合理安排护士休假、进修、学习、工作等。适当调整责任护士的人数,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安排夜班和休息要合理,在上完夜班后应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促进其体力和精神的恢复。学会自我调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及时调整心态,稳定情绪,保持健康的心身和平静的情绪。
3.4.2 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关心维护护士身心健康。医院尽量为护士提供空气清新、较舒适的工作环境;根据本科室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结合各个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实际情况。机动地调节人员结构,灵活安排班次,使人力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同时注重护士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育,鼓励护士参加积极有益的文娱、休闲活动,尽量保持有规律的牛活,调节自己的身心。
3.4.3 医院领导要支持护理工作。为护士提供多元发展机会,要建立激励机制,注重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工作积极性,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护士外出进修机会较少,应尽量向院领导争取学习机会。
3.5 积极拓展知识领域,增强法律观念
3.5.1 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经常分析不安全因素,对可能引起的护理纠纷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安全隐患,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3.5.2 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经常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隐患安全,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安全,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3.6 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努力提高精神科护士社会地位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精神卫生知识,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促进社会各界对精神工作者的关注、理解、支持、尊重护士;医院管理者应实行人性化的管理,重视精神科护士的心理需求,征求护士的意见,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减少管理源性的身心疾病,并注重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与患者家属多沟通,取得家属理解。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士不仅要与其他专科护士一样面对工作强度的压力和职业暴露的威胁,还需要承受更多的来自于生物、物理、意外伤害和社会性的危害,需要护理工作者及其管理者通过培训,提高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加强对病人病情的评估,及时发现及处理病人的暴力倾向,同时加强对社会的宣传,提高大众对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缓解其心理压力。护士在平时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中工自律、谨慎,才能降低职业性危害对自己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陆爱益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J].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27期.
[2]罗小年.关于住院精神病人损害事件责任讨论的几个问题[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3):223.
1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大量调查结果表示,护理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有较高的职业损伤率和职业暴露率,导致了较高的感染率和带菌率。据WHO统计,护士、医院实验室人员和清洁工是创伤性接触的高危人群,年创伤率为1%-2%,创伤后感染率为0.3%-3%。在2003春季发的SARS疫情中,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染率最高达20%以上。在诸多生物因素中,护士因锐器损伤尤其是因针刺伤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最重要。由于针刺引起的损伤就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有80%-90%的健康的医护人员患传染病是针刺伤所致。接触其他的体液如滑膜液、、阴道分泌液、胸膜液和羊水等也是感染的途径之一。
1.2化学性因素
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危害的化学性因素主要是一些药物及消毒剂的接触,如抗肿瘤药、麻醉剂、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液等。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容易入空气中,或由于接触暴露,多有致畸和致癌作用。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解决消毒与环境污染致残余消毒剂吸入的矛盾也是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亟待改进的重要课题,有报道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的戊二醛容易引起眼烧灼、胸闷、气喘、皮肤过敏等症状。对护理人员职业卫生安全影响最大的化学因素是抗肿瘤中药物的接触,现阶段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剂,具有致突性、致癌性、致畸性。有研究证实,在工作间空气或工作台表面可测到抗癌药物,有学者用气相色谱分光技术在职业接触细胞毒性药物护士尿液中检测出甲氨喋呤、环磷酰胺、铂类等药物。职业暴露于抗癌药对护士可造成毒性反应,谢金辉等进行的职业接触抗癌对护士生殖结局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护士职业接触抗癌药可导致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增加。金力奋等对某医院肿瘤科护士职业接触抗肿瘤药对护士的遗传损伤研究显示,肿瘤科护士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和DNA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1.3物理性因素
护理人员普遍存在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腰背痛问题,这些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弯腰动作多,劳动强度大,站立时间长,低头工作多且工作中不能正确运用力学原理等有关。比如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肌肉、肌腱疲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护士在搬运病人、弯腰为病人进行治疗护理时引起运动功能性损伤,如腰背痛等。长期接触X线可对人体造成很多损害,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晶状体混浊、生成障碍,甚至诱发肿瘤。
1.4心理性因素
国内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护士人群的心境抑郁、心理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较高,心理状况不佳的检出率达到12.3%。护理工作压力源主要有:①不良的工作环境;②紧急的工作性质;③沉重的工作负荷。
2防护措施
2.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接触特殊感染源,控制预防的原则,避免受到针头和其他锐利物的损伤,规定护士绝对不要将针罩罩回针头;操作后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地立即被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建立损伤后的监护与健康跟踪制度,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消毒,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2加强药物管理加强化疗药物的管理,建立化疗操作流程、加强护士的防护意识,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设备和环境。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应穿戴好手套、防护衣和口罩,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操作中不慎将药物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除做好与接触抗肿瘤药物同样的个人防护及良好的通风环境外,要科学地使用化学消毒剂浓度,集中存放,容器密闭,并有显著标记。
2.3加强自我防护长时间站立的护士应学会合理用力,运用正确的姿势,培训护士正确搬抬病人和帮助翻身。监护室、手术室等部门如频繁应用射线和电磁波,也应达到一定的防护要求,如铅板隔层,或提供铅屏风等防护用品,在摄床旁拍片时让所有人员尽可能远离摄片机器10m以上。
危害:生物危害主要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感染途径常见针刺伤;它是医院最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医院感染80%与针刺伤有关[1]。手术室护士经常与手术创口接触,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中,难免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刀片、安瓿等锐器刺伤。
防护措施:①护士应按要求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注射。②护士应将针头或锐器直接放入耐刺的锐器盒内;不要将用过的针头,再回套针头帽,以防针头误伤;拾、取污染针头或其他锐器时要使用专用钳子或镊子,不可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皿。③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隔离制度: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及分泌物,对使用过的物品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后集中灭活处理,被污染的桌面、手术床、地面等,用1%戊二醛擦拭,再用清洁干布擦干,每次操作完或每次脱下手套时彻底洗手,是防止乙肝病毒和一切微生物最简单有效的方法。④如不慎被锐器刺伤,须严格执行中国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提出的锐器伤的处理原则。
化学因素
危害:各种消毒灭菌剂在手术室应用较多。每台手术结束后特别是感染手术,污染手术后器械,一次性物品的初步处理都要使用化学消毒剂。长时间吸入混有高浓度的戊二醛和含氯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84消毒液,可引起皮肤灼伤、头痛、头晕、胸闷、气促、咽喉干痒、色素沉着等症状。甲醛可引起各种损害,对人的皮肤、眼睛、呼吸道胃肠道刺激非常大,对人的脂质过氧化方面也有影响,能降低自由基(SOD),从而引起组组细胞的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对人体神经行为也有影响,环氧乙烷、乙醇、甲苯还能诱发细胞突变,并具有累积效应[2]。
防护措施:将戊二醛熏箱安放在有排风能换气的房间,从里面取物时尽量集中操作,戴好防护镜和口罩帽子;用甲醛液固定标本时必须戴上防护手套,注意勿翻拨。接触戊二醛溶液时戴好橡胶手套和防护镜,防止溅入眼中或吸入。用84消毒液喷洒地面时,30分钟后通风。
物理性因素
噪音:无影灯、麻醉机、电动吸引器、电刀电钻、空调及患者的等是手术室噪音的主要来源。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在紧张和高噪音的环境中工作,易影响其心血管、内分泌和听力系统的生理变化,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劳动强度: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肌肉、肌腱疲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护士在搬运病人时引起运动功能性损伤。
防护措施:手术室护士应尽量将各种监护仪器的工作音量调节在合理的状态,既不影响手术进行,又可以保护自己的听力不受损害。工作中如果无必要不要大声喧哗,创造安静的工作氛围。在工作安排中,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洗手和巡回工作的次数,既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要注意缓解护士因工作姿势带来的身心疲劳。尽量减轻行为负荷,借助有效客观条件,注意节约体力和能量,不断地改善工作条件,简化人工运作的行程和程序,减少无效劳动,合理设计工作流程。
心理社会危害
有资料显示,心理社会性危害对护士造成的伤害是最严重的。手术室护士每天高度精神紧张。遇有重、急症及复杂手术、抢救等更为明显;其次是精神压力和轮班。
防护措施: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活动时间,学习社会学知识,正视现实,提高对紧张刺激的承受能力,适当调整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
讨 论
手术室护士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通过不同途径,学习、了解职业性感染及其危害的相关信息和理论,不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严格执行感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防护用具和屏障,减少各种危险行为,定期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使职业危害的程度降到最低,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