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语文专业技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际上就是开一两门计算机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每年统考两次,便草草收场,不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计算机技术如何与本专业结合,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等内容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和思考,致使计算机课程设置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有的老师只作些简单的程序设计训练。如何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本专业的实际,只能笼统地蜻蜓点水似的说一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知如何下手,更不知道如何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还有些计算机教师,一个人执教几个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课程,要通晓几个专业的专业课程,难度可想而知,弃之甚觉可惜,学之又觉得太难,只好不了了之。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适应职业学校专业发展。从大多数专业的普遍情况来看,对于计算机在本专业中应用的培训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不明确,所开课程分散,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对学生缺乏全面和系统的训练。
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1)通常只介绍计算机科学自身的知识,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学的专业不搭边。学生学完之后,对于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情况还是一无所知;(2)计算机科学飞速发展,有的计算机教材出版的同时,有的内容已被新的内容所淘汰。导致教学内容“老化”;(3)多个专业使用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师很难结合专业课教学教学内容进行计算机技术指导。
设备的问题是。计算机技术应用教育,关键的一环要有足够的实习和实践的时间。这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实验和实习设备,并且还要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大多数专业的计算机实习实验设备不足,设备老化,对这方面的教学设备投入较少。
师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绝不是计算机专业教师自身的事,而是要靠各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努力,各个专业的教师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同时,教师自身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应达到一定的水平,二者缺一不可。首先是相关领导的认识和重视,计算机知识不断的更新发展,速度很快,教师需经常“充电”,对于教师的培养,必须花大力气对各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养和培训,应当是有系统、有步骤、有要求的培养,要有量化的硬指标。并且,在各专业课的教学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应逐步提出要求,而不能不顾实际和专业建设的需要,谁愿学谁学,谁愿用谁用,谁愿把计算机和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就结合起来。
2 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我们首先应解决的是认识问题。主要是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要认识到,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提高了认识,才有讨论这个问题的必要,学校的主要领导对计算机技术应用认识程度,也是对此问题重视不重视的关键,不能简单的给各专业配备一些计算机就认为可以了。要组织有关领导和教师讨论和撰写计算机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开课程、教学大纲。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组织专家和教师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编写计算机技术教育教材,鼓励各专业的老师、科学带头人结合本专业实际自编教材。这个问题归根结底也是人才的问题,尤其对于中等专业学校更为突出,真正懂计算机技术应用又懂本专业知识的人才不多,这就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平时应该注意培养、锻炼、储备这方面的人才。
其次,要结合各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计算机技术应用是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普及性教育课程,属于文化基础课。各个专业必须教授计算机的硬件操作、汉字录入法、常用软件使用、文件目录的管理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和应用计算机软件的综合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取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设置的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使用水平为出发点。计算机原理、二进制、计算机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DOS命令等作为计算机的一般用户在操作使用中很少用得上的内容,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可以不涉及,或可以根据专业课的教学有选择地讲授。
3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3.1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中专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列举计算机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能解决的问题,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中注意寓学于用,寓用于学。在用中学或在学中用,如WORD、EXCEL、FOXPRO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的问题,也可在用的过程中丰富所学的内容。
重视实践,通过实践了解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鼓励学生一定要动手,只有实践过的内容,才能更易理解。在实践中,教师不仅让学生知道做的方法,更要知道原因,让其强化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同时可以结合实际相关的例子,让学生练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方法。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反思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能更好地将实践所得到的经验与所学的理论进行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91-0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审议和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文艺生力军的艺术院校,理应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肩负起使命,艺术院校的文化课教学也应在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不仅应是德艺双馨、身心和谐的,同时还应是“专文并举”的,即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兼具良好的文化素养。然而不争的事实却是:艺术人才普遍存在着“文化短腿”现象。观照培养艺术人才的主要基地——艺术院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文化录取线比普通院校低了近半),学校又“重专轻文”,文化课难教,文化课老师处于游离、边缘化状态,缺乏归属感、成就感,文化课教学缺乏实效性,这些长久以来成为困扰艺术院校领导和文化课教师的一道“难题”。
如何破解这道“难题”,让艺术院校的文化课变得对学生富有吸引力,提高教学实效性,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笔者以为,关键在于艺术院校的文化课教学一定要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让学生所学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辅相生。那么,艺术院校文化课教学应如何与专业有效结合呢?
一、建立正确的认知系统,充分认识到文化素养对艺术人才固本强根的重要意义,消除“文化无用论”,从源头上解决学习的精神动力问题
学习的动力一般源于对兴趣和利益的追求两个主要因素,马克思早就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People are fighting for everything to do with their interests.)“interest”在英文里恰恰兼有“兴趣”、“利益”的含义。艺术院校学生之所以普遍重专轻文,就是认为自己是搞专业的,文化课对他们没多大用处;加之文化基础不好,专业学习辛苦,因此如果教师缺乏招数,逃课、瞌睡、开小差现象就成为家常便饭,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体会到文化素养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学好文化之于他们、之于专业有很大的辅佐、促进和提升作用。所谓“文艺不分家”,文化理论知识与艺术专业知识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相辅相生的,它们之于艺术工作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可以说,“文”是“艺”的基础、土壤和养分,艺术工作者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就不可能有好的艺术感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最终充其量只能是个“艺人”、“匠人”,不可能获得全面、长久和持续发展,更谈不上艺术造诣,所谓“音乐在音乐之外,舞蹈在舞蹈之外”便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本身也是“文”的一个重要领域和表现形态。文化人类学鼻祖泰勒(Edward·B·Tylor)就是这样定义“文化”的——“文化或文明是这样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因而艺术反过来又会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形象性”与“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其丰富与形象的表现形式——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绘画、雕塑等等都可以成为文化课教师取之不尽的教学源泉和灵活生动的教学载体。因此,艺术院校的文化课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是完全可以找到有效结合点的,是完全可以教好、教活,教出艺术特色的。
二、激活与创新管理体制,把文化课教师的人事管理放在专业院系,形成文化课教师融入专业教育的良好机制
在艺术院校,文化课教学机构一般都是独立设置的,叫“基础课部”或“公共课部”,属于学校二级教学职能部门,负责安排、承担全校文化理论课教学工作。这种机制的主要优点在于,在文化课教师自身专业圈子内容易形成凝聚力,方便开展同行间学术交流。这在一般的大中专院校没什么问题,但在艺术院校,这种体制的弊端却显而易见——文化课教师无形中与专业教师、专业教育“楚河汉界”,相互隔离。在专业艺术院校,专业首位是铁定法则,这本无可厚非,但这样一来,也易助长学生“重专轻文”,文化课教师觉得自己在学校没地位,属于“第二、三世界”人群,久而久之,就慢慢边缘化,找不着归属和成就感。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举措:把文化课教师的人事管理归属到专业院系。笔者所在的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打破专业与文化的藩篱,提高文化课教学的实效性,我校进行了大胆的体制改革与创新,把文化课教师的人事管理权限从基础课部划归到各专业院系。在这种新体制下,文化课教师和专业院系双向选择,专业系自主聘任,文化课教师开始成为“某某专业院(系)的老师”,主要在所属专业院(系)承担教学,教学量不足再酌情跨院系教学(基础课部架构仍然存在,但人事管理权剥离,只总体统筹、指导、协调各文化课教研组的业务教学)。一开始,改革受到很大的质疑,主要来自文化课教师自身的反对,他们觉得自己这个群体本来就没地位,现在被“四分五裂”,担心更势单力薄,更没有归属感,甚至连小群体的归属感都会丧失殆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磨合,这种体制的优势却日益凸显并被实践证明:首先是打破专业与文化人为割裂、不相往来的局面,这种举措能有效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优势互补,专文相济。其次,文化课教师利用自己学养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优势参与到专业建设、艺术实践和学生管理中,增强了专业院系的人文氛围,提高了专业院系师资队伍的文化水准和管理水平。其一,文化课教师通过教学、兼任班主任、参与专业建设和艺术实践等,服务专业建设和学生的发展,也会慢慢觉得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从而感到越来越有成就和归属感。在一些专业,文化课教师甚至同时也就是专业教师,如语文课教师之于编导专业,英语教师之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双语主持方向等等。其二,文化课教师还能在与专业教师、专业教学实践地融入中吸取养分,积累教学素材,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水平。其三,文化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机会无形中也增多了,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了,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在学生中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陡增,教学效果自然容易提高。此外,当专业教学、艺术实践与文化教学发生冲突时,在一个院系也便于协调解决,防止出现专业教学冲击文化教学的现象。
三、文化课教师要做有心人,不仅要主动了解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还要熟研教学内容,善于寻找二者融通的结合点
首先,要积极主动地了解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艺术素养,成为对艺术能略知一二而不是完全外行的人。教师要主动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了解各艺术门类特别是所教专业的概况、艺术特点、代表艺术家、代表作品等等。同时,主动培养自己的艺术爱好,积极参加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这样,在教学中贴近专业的例子便能信手拈来。其次,要熟研教学内容,善于寻找专文融通的结合点。从课时分布来看,语文、思政、英语是艺术院校三门权重较大的文化课程,笔者就以这三科为例阐释说明。文学本来就是艺术的重要构成,因此在各门课程中,语文无疑和艺术是最为贴近的,只要有意留心,结合点可以说无处不在。有位优秀的年轻教师,提出了将语文课定位于“人文艺术”课程的理念,认为语文教学应力图寻求艺术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赢”,笔者很是认同。这位教师在教授戏曲文学作品如《牡丹亭》、《雷雨》等课文时,采用“读、演、评、创”的教学方法,甚至将表演教师请人课堂,协作完成课文教学,这种教法实在令人耳目一新,效果不好都不行。思政课是大专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看似与艺术相距甚远,结合点不好找,其实不然,艺术与政治同属社会意识形态,同在上层建筑范畴,两者是密切联系的。例如,在导言课讲述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时,就可以列举诸如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电视剧《亮剑》、《潜伏》,歌曲《走进新时代》、《北京欢迎你》等等深受大众喜欢的高品质艺术作品来阐释主旋律之于艺术的关系,让学生轻松理解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心悦诚服地认可课程学习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选用恰当的英文歌曲让学生欣赏与学唱、两人或多人分组带表演地诵读课文、英语短剧排演等,都能自然地达到专文结合。
当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文化课紧密结合专业进行教学,这一结合应是“有机”的,即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的专业知识必须与所传授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而不能为了结合去简单地生拼硬凑、生拉硬扯,更不能为了一味迎合学生口味,把文化课上成说唱逗趣的“仿专业课”,实际上这也是做不到、做不好的,更会偏离文化课本身的价值功用。
四、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从中寻求文化课教学与专业结合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改革与创新是当今时代潮流所在,也是一切事业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艺术院校文化课要实现大的突破必须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的改革应以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取为突破口,以切合专业,贴近学生为准绳。目前艺术院校文化课使用的教材大多为统编教材,脱离艺术院校学生实际较远,不能很好适应艺术院校教学,尤其是语文和英语这两门主科。因此,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善于取舍教学内容,以现行教材为蓝本恰当做好“内收”和“外扩”工作,即根据所教专业的特点、学生的专业职业发展需要来选取教材中的内容并适当增补教材外的内容。这样才能避免文化教学跑偏、脱离专业、脱离学生的状况。如果条件具备,还可以教研室(组)为单位开展教改与科研公关,整合现行教材,确定贴近专业、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形成适合自己的校本教材;更高层面上,可加强校际同行合作与交流,共同编写适合艺术院校使用的统编教材。
如果说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与基础,那么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尤其是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往往从美的角度而非纯理性的角度去看问题,因而教学更要强调方法和艺术。各门文化课在教学方法上既有基于学科特点的个性,也有同为文化课程的不少共性。笔者以为,以下几点值得共享:第一,“艺术”地导人教学。即运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艺术专业知识,如歌曲欣赏、影视剧作点评等来导入教学,如在思政课讲授改革开放内容时,笔者以明星校友张也演唱的《走进新时代》导入教学;讲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内容时则选择了明星校友雷佳演唱的《领航中国》。第二,善用教学策略与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首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亲和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活跃、开放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多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实践性、情境式等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勤思考、会动脑、能动手。20世纪批判教育理论作家保罗·弗莱雷曾指出:“离开了探究,离开了实践,一个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以笔者经验,艺术院校文化课教学中恰当运用的提问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实践体验法等都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好办法,如语文教学中的课本剧排演创评,英语教学中的表演猜词、英文歌曲欣赏学唱、英语短剧排演,思政、历史课的课堂小辩论、三分钟演讲、情境模拟与表演、社会调查等等。第三,充分运用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信息于一体,形象生动,视听冲击力强,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舒缓听课疲劳,提高教学效果。制作精美的课件还是一种审美教育,甚至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专业教育,尤其是美术设计、动漫设计、计算机音乐制作、影像等专业。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多用、善用。第四,改革考核与评价方法。与很大程度上受“分数”指挥棒强烈影响的基础教育不同,大中专院校尤其是艺术院校完全可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羁,彻底更新考评观念,改革考评方法。科学的考评应“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即立足于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服务。这就要求我们从过于强调考评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转变为重视考评的改进与激励功能;从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日常学习、品德表现、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纳入考评体系;从以纸笔闭卷考试为主的单一考评形式转变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开放的、灵活的、多样的考评形式;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主体评价并行;从考评标准一个模子的要求转变为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像思政、历史等就可以采用答辩、调查报告等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信息收集等能力;语文、英语等就可采用口试、作文、展示等形式来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理解和应用等能力;各门课程都可采用全开卷、半开卷和小论文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知识转化、应用、自学等能力,而纸笔考试则宜用于考查学生对常识性知识的把握。
五、创造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打造艺术院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建立和完善文化课选修制度,适当开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
[4]罗浩盛.学校课程改革情况调查报告.百度文库..
[5]李玉华.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反思.中国论文下载中心,11-4.
汉语言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出现后较早设立并繁荣的一门专业课程,汉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文学培养知识面较宽的专门人才,为各行各业输送优秀的人才,汉语言专业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各行业和领域,为行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汉语言专业由于其教学知识设计的广泛性,曾一度成为各高校争相设立的专业,在当时就业前景非常广。但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汉语言专业因为泛而不专的原因,导致其逐渐变为冷门专业,而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汉语言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能力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行业已经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型人才所能适应的,行业逐渐偏向于实用性,对汉语言人才的培养方案就应作出相应的改革。
2 省属高校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注重理论而不重实践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汉语言专业由于其偏理论方面的学习,已经逐渐受到报考人员的冷落。究其原因仍然是高校在培养汉语言专业人才时,由于一直以来坚持理论教育大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弱,面临着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的严峻形势。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4年学制的本科专业,一种是2年学制的专升本专业,由于本科设立时间短、基础缺失,汉语言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学校的专业课程太多,使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不足,很多高校的汉语言课程的主修课程被文学赏析和文学写作占据,学生的自身能力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
2.3 教学方法传统无创新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结合时代在不断进步,在汉语言教学中应结合当今社会的普遍情况实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然而,很多高校的汉语言专业教育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教育水平,课堂教学按照传统的汉语言赏析和汉语言文化写作只是单纯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与当今实用性人才需求理念相去甚远,使得汉语言专业整体就业率低,就业水平不高。
3 对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几点建议
3.1 开展汉语言拓展课程 汉语言拓展课程是指在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和最新经济发展趋势开展相应的拓展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模块:
3.1.1 考研深造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根据汉语言专业的文学和语言两大模块来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提供汉语言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等语言课程;在文学课程设置上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化赏析、唐宋诗词赏析、明清小说研究等文学课程。
3.1.2 教师教育类课程。汉语言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较多的选择教师行业,在教师教育类拓展课程,开设教师素质教育、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学解读、经典文学理解与赏析、教师礼仪、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演讲与口才等教育类课程,使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行业时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努力拓展教育知识水平,力求培养多方面知识技能的教师人才。
3.1.3 文秘编辑类课程。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等课程,这类课程适合汉语言专业学生以后从事文员和公务员;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文学编辑、新闻学等课程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后从事媒体、记者、文案类工作。
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要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开发,结合理论进行相应的实践,在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中,分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三个实践类别,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文学采风、学年论文、文化资源调查、非线性编辑、报刊排版、教师教育、新闻采写和文书档案管理等具体实践课程,并且针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综合考查。
3.3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学生一到高年级,提问的主动性就会降低,很少主动向教师提问,即便有问题也是自己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得到模糊的答案,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课程知识讲解,才能使学生得到进步。
一直以来,我校的幼师专业语文教学采用的是校本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说普通话的水平为主要目标,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普通话的发音及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提高的不是很明显,汉语言作为一种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主要媒介,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表达能力提高缓慢的现实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影响到学生的社会沟通与交流。在国内外所有的中职学校中,语文课都被划为幼师专业的非专业课,但我觉得如果语文能够根据幼师专业的特点变换形式,进行“表现教育”将语文课与幼师的专业挂钩的话,语文课又何尝不能成为幼师专业的一门特色课程呢?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对我校幼师专业语文特色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
一、影响我校学生普通话正确发音及汉语表达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1.主观原因。由于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基础相比之下较为薄弱,对汉语拼音的学习上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对汉语拼音字母声韵母和声调的标准发音要领没有完全加以掌握,形成了固定的发音习惯和自身特有的不规则发音方式。这是主观成因之一。中职幼师专业学生识字量匮乏,对教材上的大量汉字存在不知道准确读音或形近字混读,对于不认识的字由于拿捏不准而导致读音误解,对于标准话发音自我规范的意识欠缺。同时对于常用的多音字经常流于口语化,一律读作轻声,这是主观成因之二。
2.客观原因。影响我校学生普通话正确发音及汉语表达能力提高的主要客观原因:一是教学方法。大部分中职幼师专业学生在中小学的素质教育阶段施教过程中,教师往往将读和写作为教学重点,从而忽略了听和说的教学环节。二是应试模式。由于多年来受幼师专业的学生重视语数英等应试教学模式,只侧重于笔试成绩的好坏,对普通话课程重视力度不够。三是生活环境。从小的生活环境养成了发音的习惯,一旦改变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这就决定了大部分中职生宁肯固守习惯,不愿意改变。
二、如何解决我校学生普通话正确发音及汉语表达能力提高的问题
1.把握要领、夯实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将普通话标准的发音要领详细讲解给学生,并旁征博引地做好相似音的区别发音,让学生进行反复发音锻炼,在锻炼中掌握发音规律。这时,教师可以集中上一段时间的专门的普通话训练课,从每一个声母、韵母、声调的基础发音开始,从发音部位、发音规律、发音方法、发音标准对学生逐一进行分析校正。通过基础训练后,再施以多音字、音似字、异读词的联系,从比较发音中寻找存在的不同与相似之处,这样更深入地让学生掌握普通话发音要领,不断提高学生汉语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课堂即时对事物的描述或其他有效形式,进一步夯实正确发音的基础。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其发音状况进行施教方法的适当调整。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统筹安排学习进度,合理布置知识的疑难点,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某个方面的强化训练。
2.强化语感、特色训练。在学生普通话的发音已经训练准确的基础上,开设讲故事课,朗诵课以及即兴演讲课,分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语言能力。在培养学生语感上,可以引入一些情感转折较大的诗歌、抒情散文、古诗词等,通过感情变化不断变换朗读语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模仿,通过对不同文体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语调和情感变化上寻求普通话发音的音准和美感,在模仿中不断练习。在讲故事的课堂上,选取不同类型的故事,帮助学生掌握讲故事的技巧,包括不同内容的故事应该选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
3.特色课程的评价方式。语文课作为我校的一门特色课程进行开设,重在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那么也应该配置以独特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验收和评价。评价的方式如下:学期末以会课的形式进行考核,完全的口试,一个即兴演讲的题目,一个故事,一首诗歌,每个学生进行抽签考试,三项的总成绩为每个学生最后的语文考试成绩。
三、对于幼师专业语文特色课建设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87-02
中国的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到90年代,通过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高校教学改革进入了系统化发展的阶段。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处于一个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期,21世纪同时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一个以综合实力取胜的时代,在这一特定背景下,培养具备适应社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了高等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这就使得高校实践教学更凸显其必要性。因此,近年各高校都开始尝试投入更多的物力和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综合能力。同时也对高等学校实践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化的研究,本文拟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综合述评并由此探讨对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带来的启示。
一、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研究现状及其问题
李爱齐、梁翎在《近20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研究现状》一文中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1989―2009年收录有关“实践教学”的论文为依据,总结了国内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研究情况:(1)实践教学相关研究方面的文章呈逐年上升趋势;(2)实践教学研究重点地域仍然在一些教育大省,如江苏、湖南、辽宁等;(3)实践教学研究所涉及的4个主要研究内容是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与质量评价;(4)实践教学所涉及专业较多的是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市场营销、旅游等,而这些专业多是实践性较强的;(5)刊载有关“实践教学”50篇以上的刊物中有近一半属于职业教育性质,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实践教学研究还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这类职业技术院校内。从以上研究可发现尽管国内理论界对高校“实践教学”的研究是多角度、全方位的,但更多的是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院校以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外语等“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较少,这反映出对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重视度不够。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实践教学地位不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模糊。大部分人文社科专业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理念,重理论轻实践,没有形成清晰可循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配比例不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但两者必然要以适当的比例配置才能彼此相辅相成,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高等院校绝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基本已经形成系统规范的理论实践教学比例,但人文社科专业由于长期以来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再加上课程性质等,很难就具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定式。
3.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由于很多高校对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因而很难形成良好的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同时由于对实践教学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还不明确,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因而很难对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4.社会对实践教学接受度不高,校外实习基地名不符实。目前社会上对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再加上学生人数相对理工科专业更多,因而在接受学生实习时往往觉得是一种负担,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目前有一些高校与校外企业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实习基地,但由于经费等各种因素影响并没有按约定进行有效的基地建设。
二、国内外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吴国英在《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一文中从国内学者所做的一些关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中总结出了五条具有系统有效性的体系构建指导思想:
1.按实践教学实现途径构建。
2.按实践教学要素构建。即根据实践教学相关要素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实践教学师资、实践教学设施与基地、实践教学考核与质量控制等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3.按实践教学三级协调管理制度构建。根据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经验,可实行以主管院长为中心、由各专业资深教师组成的实习小组、以主管系主任为中心各班导师为主体的三级协调管理制度,系为基础,整体规划,分头运作。
4.按实践教学领域和阶段(环节)构建。即根据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不同领域如课堂教学实践、模拟性教育实践、研究性教育实践等按不同学期分阶段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
5.按实践教学重点构建。国内有关实践教学重点并没有定论,主要涉及几个方面:时间配置、基地建设、教学方法和评估办法改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构建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环境等。由于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大学性质存在着根本区别,因此国外高等教育在设定高校办学目标和定位、办学方法和途径等方面也与我国高校存在较大差异。但有一点却是国内外高校所共识的,那就是为了应对新世纪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高校教育改革之路,在重视培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重视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欧美诸国纷纷倡导的“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显示了对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为了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国外许多大学从上个世纪末期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课程改革,教育思想经历了从单纯教学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转变、从专业教育到通识教育的转变、从科技教育到科技人文教育并重的转变。教育改革体现了教育回归生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此背景下,国外各高校也着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也不断推进教学方法及模式改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北美为主的CBE(Competence Based on Education)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1)CBE模式。CBE模式倡导在掌握学习技能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更多的学时用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和能力先导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2)“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模式”是德国职业学校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双元”是指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两种学生培养基地。在这一模式下,大学生在入学前需要和企业签订雇佣培训合同,然后以职员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分别在培训企业和职业学院双元结构中完成学业和实践任务。同时有美国学者也提出,实践教学方法应当由“技术性实践”向“反思性实践”转变,因为“技术性实践”往往只能解决专业知识体系的问题,而“反思性实践”则能通过对活动过程的观察和思考,解决一些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从而促使实践教学活动推动创新教育,实现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上国内外实践教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对更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相比较,国内的实践教学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虽然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是当前最热门的主题,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人文社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整体不高,缺乏操作性强的规范性指导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大部分研究着重教育理念演变及对教学改革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对观念指导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出具体意见;多数研究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导致指向性不明确;资源分布不均衡,相比较于重点院校,普通高等院校缺乏教学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三、国内外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对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
外语专业作为人文社科专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实践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国际间交流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外语被纳入世界各国在制定教育发展战略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各国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并视其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着力进行外语教学改革。如日本制定了《小学英语活动实践指南》,实行小、中、大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的教育体制;以色列、西班牙等国也制定了适合本国的外语教学策略,美国更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专门制定了《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把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育的目标。国内关于高校实践教学研究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既有政策的导向,也有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国内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还没形成有效科学的系统,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相对独立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大纲要求也给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思想。
基于上述有关国内外实践教学研究现状以及目前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笔者认为应在优化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将教学重点从单纯的语言能力的培养转变为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保持实践教学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明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建立一套以外语学习理论为指导,遵循外语教学规律,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以确保外语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外语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爱齐,梁翎.近20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研究现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6).
[2]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我校所处的地区是典型的山区,地少人多,贫穷落后,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很多村子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我校是典型的山区中职学校,学校规模较小、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不强、办学经费不足。我校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教师11人,实训管理员2人;开设有一、二年级共8个班,学生人数达到350多人;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电子技术基础、电工作业、维修电工、低压电气、空调与制冷、Protel2004、单片机技术与应用、PLC技术与应用、变频技术等课程;有5个专业实训室;教学质量较好,参加市技能竞赛名列前茅,学生就业质量较高。
二、山区中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作为山区学校不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开设课程,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文化基础课和电工类课程占有很大比例,而通信类、数据信息类课程基本上没有开设。有些课程无法满足企业技术要求,学生学而无用,而企业需要的技术又因教学条件和实训设备等限制无法开设相应的课程,严重限制了学生掌握前沿技术。
(二)教材更新较慢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一门要求技术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的专业,但是我校有一部分教材无法满足要求,教材内容严重滞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存在重理论轻实操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学到的知识出了学校就用不上。教材更新速度缓慢,不利于和市场需求接轨,学生就业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实训场所不够,实训设备较落后
中职学生掌握技能是就业的关键,而技能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实操才能得到提高,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班级共8个班,学生人数达到350多人,现有专业实训室只能满足基本的实训要求,有些实训课还无法开设。由于我校地处山区,经费缺乏,投入不足,很多需要更新换代的实训设备无法更新,实训设备较为落后,比如示波器,很多工厂应用的示波器都是数字型的,而我校配置的还是模拟型的。
(四)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双师型”教师
因为我校地处贫困山区,工资待遇较低,很多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生不肯前来任教,现有的11名专业教师中还有几名教师是从物理或计算机专业转型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双师型”教师更是缺乏,根本无法满足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发展。
(五)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观念陈旧
学校的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观念陈旧,教师在理论教学中仍运用“教案、粉笔、黑板、挂图”等传统教学模式,对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缺乏研究,不能结合实际以生为本,因循守旧,无法根据新技术应用新的教学方法,也没有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去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讲台上对着教案拼命讲,而学生却毫无兴趣,在课堂上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
三、山区中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改进策略
(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不断出现,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更加具有实用性,因此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计,不断调整原有的课程体系,增加实操为主的课程,减少纯理论的或难于开展实操的课程,使学生真正学而能用,提高就业质量。
(二)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教材
教材是电子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电子信息技术更新很快,因此必须不断更新教材,应该紧跟市场需求,保证教材内容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时选用的教材应该能适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不能重理论轻实操。除购买新的教材以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编写切合本校实际的教材,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
(三)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实训场所和升级实训设备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而学生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离不开完善的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因此作为山区中职学校,在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同时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实训场所和升级实训设备,保证实训开出率的同时能紧跟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真正让学生学得好用得上。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师是教学主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山区中职学校师资力量尤为薄弱,因此要引进新教师的同时大力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选派教师参加各类长短期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实习,特别是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要下大力气。当然除了培养教师还可以聘请专业对口的企业工程师或技师为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和职业素质培养教育。
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在我国课程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所要掌握的现代教育信息主要是包括两方面。
1.宏观教育的认知角度
主要是要求教师具有宏观教育认知观,对小学语文基础性教育的发展方向有整体认识,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育的所要培养学生目的。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发展小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要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要有针对性去备课。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小就培养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
语文教学中有着本学科的认识角度,小学语文教学中主体认识目标就是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当今的素质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过去的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素养是最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的素养,是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我们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把教师的语文素养放在第一位上。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新角度,是要培养小学生掌握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元化
1.要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方向转变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学生发展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求除了具备自己所讲授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专门性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小学语文教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相互交叉做好铺垫。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能够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相当语文专业知识,这是一名新型的语文教师所要具备的。同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能够完全掌握这些知识体系,同时也要能在教学实践中很好的运用这些知识。做到所掌握的知识相互能够交叉,把相互接近的知识相互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2.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老师所要掌握的数学、地理、历史、哲学等学科知识来做好铺垫。这是新型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做到知识的补充,现阶段我国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知识点比较多,接触面比较宽广。在课堂上经常性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把课文中所涉及到知识点都要理解。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更好的启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小学生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师注重文学素养的提高
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提高的内在本质,注重语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就要注重语文文学素养的深度认识。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不重视文学素养的培养,这一方面的培养长期的被忽视。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上过于专业化。但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是学生听、说、写的能力,把小学语文知识进行分割讲解,语文知识的内涵体系被分解,不能体现出来整体,其实,语文知识中包含很多知识体系,在文章中可能蕴含着德育、美育、智育等知识体系。所以,我们要考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具有文学素养,就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文学素养,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
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1.小学语文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G623.2
魍车男в镂慕萄е校教师忽视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考虑,一直受到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正确地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落后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受到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目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一直沿用落后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对语文的生字词、句子、文章等的灌输,并要求学生采取机械记忆的方式,对大量的内容进行背诵。长此以往,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挫伤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并未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二)单一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辛苦地教学,学生则被动地听讲与记笔记,教学手段非常的单一,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气氛非常的沉闷,既无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又不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至语文教学中,甚至部分学生对语文教学提不起热情,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如打游戏、看小说、睡觉等,不仅耽误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也对他人听讲造成干扰。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以维护自身权威的形象,缺乏与学生密切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在讲完课堂内容后便直接离开课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此外,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疏远,学生因感到害怕而不敢积极地发言,整个语文教学课堂陷入至沉闷的氛围中,无法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一)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语文教学提出全面的要求,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转变自身的角色,由以往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处于平等对话的位置,学生在教授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时,更要重视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今后开展自主性的学习,改变一直以来以讲述为主的语文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至语文教学课堂中。
(二)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还有待于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既要在学习上提供学生必要的帮助,又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此,教师应改变过于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的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讲故事、角色扮演、演话剧、朗诵等,让语文教学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除了课堂之内教师要密切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同样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通过共同参与打篮球、踢足球以及跳绳等活动,或者开展成语接龙与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三)提高教师的自学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期,每天可以接受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大量信息,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同样如此。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步伐,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将其落实于日常生活,不断地学习与丰富自己,满足新时期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不仅可以局限于以往的通过书本、报纸等学习知识,而且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等获取知识,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学习,并将最近的消息传递给班级同学。
(四)提高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应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简化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能够以声音、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直观的、形象的向学生呈现语文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为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重要保障,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岗位中, 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
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不仅要精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又要涉猎其他专业方面知识,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应重视补充与拓展各方面的知识,涉猎如历史、地理、艺术以及哲学方面知识,满足现代化小学语文教学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应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与学生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夏香花. 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10):175-175.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35-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就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使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日渐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教无定式,贵在得法,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根据自己的实践与探索,现结合新课程背景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个人的教学体会,以期与同行商榷。
一、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
小学教师在新课改革后必须满足新课改革的要求,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做到符合新课改革对小学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综合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呢?首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其次,较高的创新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能力。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做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简言之,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最后,较强的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这需要教师具备组织教学的能力、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等。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课堂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应该开放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应该组织好课堂教学工作,做好教学安排,合理展示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要关心和热爱学生,营造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对学生进行肯定,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其次,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给学生以更多的发言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最后,要注重课堂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工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活用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反思性教学,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教学方式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等形式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才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的美妙,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鲜花的清香。比如:讲童话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讲到诗歌,可以在教室开展诗歌朗诵会;泛读课文时,可以夹杂着录音及录像等。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无穷的乐趣,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
课堂练习是最有效的检验知识掌握度的手段,在练习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可以以此来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的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极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环节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语文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随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网络的普及,实现了学生的愿望,推动了教学发展。我们在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中,确实发挥出了它的诸多优势,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的工具、教学手段,而不是唯一。教师不能走形式主义,让多媒体唱主角,取代常规教学。我们要把多媒体和常规教学结合起来,适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多媒体课件内容时,要突出重点、难点,与教学目的以及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相切合。
总之,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并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摒除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小学教学质量进行不断的优化,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打下语言文字基础,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以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自塑教育之于小学语文教学
自塑教育是针对传统的“格物致知”“治国平天下”的工具性、社会教育提出的近现代相对先进的教育理论。它属于自我教育的范畴,它以自我为主体进行教育并将受教育者和施教者统一的个体身上所表现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体现于主体认知、行为和人格的提升。它强调“自我教育下受教育者人格与心智的完善与塑造过程”,提倡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塑教育的本质就是受教育中在个人思维、语言、感觉的基础上对外界充满好奇心,产生自我想认识、去参与和获得思想和情感的欲望的那种获得的本能,并且受教育和教育自己的潜力;其最终目的是使人自立成为“人”。由于自塑教育突出自我教育主体性的同时也重视他人教育的辅,于是便现出了小学教育的作用。
小学语文以其人文性和包容性让自塑教育可以充分的实践,它启蒙心灵,提升文学素养的“物”“理”“情”充分满足了孩子的自塑的渴求。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心灵的关注与影响从古便可见其卓越性,尤其是现代小学语文教育教材多为文学作品,通过浅显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深入浅出具有感染的传递出深刻的价值观和美学。每个孩子对同样教材的感受不同,这样小学语文便张扬了孩子自塑的个性,即他传递给人的是一种“自我选择、自我早就的意识、方向与方法。说到底,就是对于自塑个性的张扬与培养。”(P29小学语文自塑教育研究)近二十年来的小学语文新课改更重视孩子的自塑能力,让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变到学生的相互作用让语文教学不仅在知识、能力和智力的传递上影响更为重大。
三、自塑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自塑教育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展开实施是非常有必要性的(31页),小学时期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强化自我意识,自塑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材丰富的自塑、知识资源非常契合自塑教育。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自塑教育是必要且自然的。小学语文“知情意行”的内涵让自塑教育有一个场域去具体实施和开展。本章笔者将凑够教材内容、阅读和作文三方面的语文学习来对自塑教育进行培养。
(一)语文教材对自塑教育榜样的树立
语文教材作为教师重要的教学工具,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它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和主要载体,在自塑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其内容新颖、详实、深刻的同时又充满人文气息。其中很多课文都是在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博爱万物等积极的生命价值,尤其是近年来的新课改将更多活生生身边的榜样编入小学语文教材,其中的关于生命和爱国的课文给孩子树立了自塑的榜样,让他们有章可循。尤其是文章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让孩子既可以在与课本、老师的平等交流下产生共鸣,同时自我感悟提升,例如低年级《胖乎乎的小手》启蒙孩子去热爱劳动、关爱长辈,《我选我》启示自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窗前的气球》教育孩子们建立和珍视友谊。
(二)阅读活动对自塑意识的彰显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书籍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应占有首要地位”,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和自塑教育的重要领域,学生可以通过自读、范读、引读、品读的读书方式,让学生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获取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判断。以四年级课文阅读《去年的树》为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班的学生在预习了该篇课文的自读后有了对文章富有个性的理解,有人认为其核心是信用,有人认为是友谊,有些孩子透过文字看到了环境破坏对人性摧残,因此不同的解读给不同的主体带来了不同的价值判断,并去唤醒、塑造内心沉睡的自我以更加彰显对自我的塑造。有必要让孩子进行主题阅读,让他们对阅读的文章进行明确的分类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思想延伸和内化,提升自塑的有效性和价值观性。
除此外,课外阅读活动对促进孩子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课外阅读由于其宽泛的选择性,让自塑教育更具有主体性。为了彰显自塑教育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其主体间性和交互性,因此施教者的引导非常关键。教师则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开出不同的阅读书单,以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我塑造。
(三)作文训练对自塑境界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