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薪酬工作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探讨客户经理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成品油销售领域,资源型市场已经形成,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航油、各民营石油企业、跨国石油公司等均成为成品油市场的经营主体,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导致成品油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成品油销售企业要想在长期竞争中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必须不断地开拓市场。销售一线的经营人员特别是客户经理成为销售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力量。
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客户经理,是在上级部门及本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范围内独立开展成品油直销批发工作、拥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体、具有一定销售量,并具备持续开拓市场、客户管理和销售盈利的能力,能按各级商业客户中心(商业客户部)整体部署要求开展工作,经销售企业商业客户中心(商业客户部)聘任的营销人员。
通常,成品油销售企业对客户经理有着特殊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一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二要有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三要有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四要有服务顾客的能力;五要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面,包括油品安全知识、财务知识、法律常识、客户关系维护与管理、商务礼仪、直销方法与技巧等。
目前,成品油销售企业对客户经理的管理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笔者从销售经营的实际出发,对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高成品油销售企业对客户经理的管理水平,推进销售工作的展开。
2、客户经理管理方式中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卖方市场等历史原因,成品油销售企业对开拓市场的问题不太重视,对客户经理(过去销售企业的业务员)的管理较为松散,主要存在几方面问题。
2.1对其日常经营活动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监拉
客户经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经常与外部环境打交道,如调研市场需求、走访客户、联络客户感情、为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等。为便于客户经理开展工作,企业一般不要求客户经理实行坐班制。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即企业对客户经理的日常管理常常处于“失控”状态,对客户经理的工作状况和业务进展情况不清楚。
2.2尚未形成客户经理的培训制度
成品油销售企业对客户经理的培训一般局限于在岗培训,且培训次数十分有限,缺乏规范的培训制度。究其原因,目前的客户经理大多由企业原来的业务员和县公司经理转岗而来,具有一定的油品行销经验,多年形成的卖方市场也使油品销售成为比较容易上手的工作,似乎不必对客户经理的业务经营及管理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忽略了对客户经理的培训。
2.3客户经理的薪酬体系不合理
成品油销售企业对客户经理的薪酬体系设置不够合理,一是不能完全反映客户经理的劳动和付出;二是该薪酬体系刚性过强,没有结合油品资源状况不同时期客户经理工作量的变化状况;三是缺乏客户经理评级制度,晋升通道有限,岗位薪酬一成不变;四是客户经理的薪酬分配仍然存在平均主义的现象。客户经理薪酬体系不合理的原因来源于体制方面。近几年,成品油销售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已基本解决了组织机构方面的问题,但客户经理等一线经营人员的薪酬体系改革却没有大的进展。
2.4对客户经理的约束和监替机制缺位
客户经理是成品油销售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客户经理直接面对市场,了解客户的动态和油品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客户经理作为销售企业的一线经营人员,掌握着企业最新的营销政策甚至经营机密。如果企业对客户经理缺少必要的约束和监督,可能给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和品牌形象损失。
3、改进客户经理管理方式的几点建议
3.1建立客户经理日常工作报告制度
应建立客户经理日常工作报告制度,通过网络与定期会议,执行日志、周经营分析以及月度、年度工作总结制度,并通过事中考核,促进客户经理的工作不断规范化和精细化。
建立客户经理日常工作报告制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实时了解客户经理工作开展的状况,便于及时对其进行绩效评估,鞭策客户经理不断拓展营销渠道、加强客户管理,推动客户经理不断思考并创新工作形式;另一方面,可以强化企业对成品油销售工作的过程控制,加快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及时更新营销策略,加大客户巩固率、潜在客户转变率、现有客户进货率和新客户的发展率。
3.2建立客户经理培训制度
成品油销售企业应尽快制定客户经理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定期举办客户经理培训班。客户经理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岗客户经理每年至少应参加一次岗位培训或学习交流。对客户经理的培训可以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定期的学习交流。
岗前培训必须杜绝“走形式”,重点围绕油品基本知识、岗位基本知识、基本营销技能和hse等与石化企业相关制度设置课程,并通过考试或考核的形式颁发合格证书。岗前培训合格证应作为客户经理上岗的资格证书之一。
在岗培训,是在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对客户经理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提高的培训过程。成品油市场受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格局影响,瞬息万变,客户经理只有通过多次不断地在岗培训,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对成品油市场走向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岗培训应围绕营销技能和通用知识展开,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客户经理营销能力。
学习交流,既包括企业内部客户经理之间的交流,也包括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或相关行业客户经理之间的外部交流。内部交流,可以使客户经理之间交流和掌握同一省域市场的行销经验,沟通信息,加强协作,达到企业稳定区域市场的目的。外部交流,可以使客户经理学习到行业内外的成功营销经验,拓展视野,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3.3建立科学的客户经理薪酬体系
客户经理薪酬体系应符合内部公平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和竞争性原则。科学的薪酬体系必须包含岗位薪酬和绩效薪酬两部分,岗位薪酬由客户经理等级决定,绩效薪酬由成品油销售企业对客户经理的绩效评估结果决定。具体路径如下:
(1)制定金字塔型岗位薪酬体系。客户经理的岗位薪酬应直接由客户经理等级决定,呈金字塔型。客户经理可划分为特级、高级、中级、初级和见习5个等级并实行浮动管理,每年一次严格考评,逐级晋升。高级、特级客户经理应列为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后备管理人才,打通客户经理的晋升通道。
(2)设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薪酬水平。客户经理的绩效薪酬水平直接由成品油销售企业对其绩效评估的结果决定。绩效评估是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以便形成客观公正的人事决策的过程。成品油销售企业对客户经理的绩效评估应分周期进行,可以分为月度评估、季度总结和年度总评。绩效评估应实行联量、联利、联费、联应收帐款、联服务的“五联”评估,主要包括业绩指标和行为与态度指标。正常市场情况(即成品油资源和企业的销售政策能够保证客户经理正常开展经营活动)下,业绩指标应占考核总分的70%~80 %,行为与态度指标占考核总分的20 %~30 %;非正常市场情况(成品油资源或者企业的销售政策制约了客户经理的正常经营活动)下,业绩指标行为与态度指标各占评估总分的50%左右。
要使绩效评估结果成为对客户经理发放绩效薪酬、晋级、辞退的依据,更应该成为鞭策客户经理客观评价自身工作、积极调整和改善工作状态、实现良好业绩的推动力。同时,成品油销售企业要定期对客户经理薪酬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并以此为切人点修正对客户经理的绩效评估方案。
3.4制定严谨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2020年, 户企业共召开董事会 次,形成决议 项,审议事项涉及“三重一大”、企业重要经营活动、财务预决算、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报告、人员招聘、重要人事任免、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分配系数确定、工资薪酬调整方案、股权投资、股权转让、公开招标、工程改扩建、融资贷款、贷款担保、贷款偿还、基本制度建设、公司章程修订、公司战略方针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内容。
各企业为了规范董事会运作,制定和完善了多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董事会议事规则、企业管理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公务车辆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集团安全管理制度、财务内部核算制度、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招标管理制度、工程物资管理制度、子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
二、企业董事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董事会制度不够健全。董事会基本制度体系一般包括:董事会的规模与构成、董事的任职资格和条件、董事和董事会的职责职权、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制度、董事会的会议与议事规则、董事会会议制度、信息与报告制度、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评价制度等。从调研的企业看,董事会制度尚不够健全,有关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制定与完善。
二是董事会的核心地位不够突出。个别企业对董事会的职责、职权的掌握与理解不够透彻,哪些是董事会的权力,哪些是经理层的权力,划分的不尽合理,董事会的权力没有得到充分的确认。比如,有的公司审议重大事项时召开的会议,以领导班子会议或者是联席会议代替董事会会议,未能体现董事会的独立性及权威性。
三是董事会的会议决策机制不够规范。有的企业召开董事会次数较少,不符合公司法规定;有的企业涉及“三重一大”事项未召开董事会进行集体决策;有的企业召开董事会会议,未通知监事会成员列席。
四是董事会会议准备工作不够细致和完善。有的企业董事会会议议程的安排、资料的准备不够充分,会议通知和会议资料不能提前送达全体董事及监事会成员以便充分调研、酝酿后发表意见;提案资料、会议记录、董事会决议等相关资料不规范、不完整。
五是董事会成员空缺时间较长。有的企业董事退休或调离后,长时间未进行补选,未及时调整班子成员。
三、加强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的建议
一是规范董事会会议机制,提高董事会的核心地位。公司法规定董事会会议包括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一般情况每年度应当至少要召开四次定期会议,定期会议计划应当在前一年年底之前确定。临时会议是企业出现紧急和重大情况,需要董事会做出有关决策召开的会议。董事会会议议程的安排、会议议题及相关资料应当在会议召开之前送达全体董事和监事会成员。会议纪要、投票的结果以及决议的表述要完整、清楚、准确的记录,一人一票制,并由出席董事签字确认,董事会会议记录要保存完整。同时,董事会制度需要不断创新。首先,应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这就是要求把企业董事会做“实”,让董事会真正成为代表出资人利益的决策主体,实现董事会的科学化和精准化。其次,应该建立保证董事及时了解企业情况、获得决策必要信息的责任制度,应当保证他们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和实际问题,为董事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第三,应该从制度上规范董事的履职行为,提高董事的履职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二是完善董事会报告制度。董事会通过工作报告制度接受国资委的监督,国资委每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企业上一年度的工作情况,要求在进行报告的时候,既要肯定工作成绩,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年度工作报告应当需要包括如下方面内容:董事会制度建设与运转情况、公司的发展情况、公司预算执行情况与经营活动的主要指标、公司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情况、经理人员的选聘情况、企业改革情况、企业职工收入与分配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全面风险管理或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情况、董事会决定的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调整以及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情况、董事会的主要工作设想等。
三是建立健全董事会和董事评价制度。评价董事会工作的重点是董事会运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主要包括董事会的工作机构设置与制度建设、日常运行、决策科学性和效果以及对经理层的监督管理等情况。评价周期为年度评价,采取多维度评价的方式,分别由董事、党委班子成员、经理层成员、董事会秘书、部分职工代表和国资委进行评价,董事会评价工作还要听取派出监事会主席的意见,之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综合形成董事会年度评价的意见予以反馈。
四是结合实际设立董事会的专门委员会。董事会下设审计和风险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用来为董事会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审计和风险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指导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审核公司的财务报告、审议公司的会计政策及其变动并向董事会提出意见,督导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及实施,对企业审计体系的完整性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督导,与监事会和公司内、外部审计机构保持良好沟通,对风险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向董事会报告结果。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负责拟定公司人员的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和薪酬管理办法,考核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并依据考核结果,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五是强化董事会的决策落实和监督职能。董事会应加强对经理层贯彻落实董事会决议的情况进行跟踪,及时掌握执行决策过程中的实践动态,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及建议,保证公司战略规划、预算计划和各项决议等得到有效落实。制定经理层业绩考核办法,对经理层严格考核、有效激励、约束到位。
六是探索选聘外部董事机制。引进外部董事充实到董事成员当中来,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解决企业的外部力量对于企业内部运作的监督问题,本质上要看董事会对于管理运作和业绩考核能否进行独立监督。另外一个目的是董事会中有成员来自企业外部,他们能为董事会带来新的信息、新的思考方式以及新的资源,也就是说,外部董事会参与到公司的决策过程中来,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支持,体现其作为“决策专家、经营顾问”的角色效能。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比重,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众和农民的补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之年。在这一关键时期提出形成合理收入分配格局,让广大人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一般来说,衡量一国收入分配格局合理与否的标准,在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否合理,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是否合理。事实表明,中国已从一个收入分配最为平均的国家,变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持续下降,资本所有者所得过高,已严重阻碍了社会分配格局的优化。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中存在着以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过低。大量国民财富通过非规范的途径流入个人手中,形成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当前,我国的初次分配出现了“三低”:劳动收入在我国国民收入(cni)中所占比例低,工资收入在个人收入中所占比例低,居民总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低。据统计,我国居民总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1998年为68.6%,为61.8%,为45.3%,为44.6%。以为例,居民工资总额大约在2.3万亿元左右,占当年城市居民6.78万亿全部可支配收入的33.9%。这表明,在城镇还有4.48万亿是通过非工资的方式分配的。
二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一般可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都较高。例如,美国gdp的70%是劳动报酬,其他国家也普遍在54%--65%之间。而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与劳动报酬比重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78年到,我国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全国总工会一项调查显示,23.4%的职工5年未涨工资。
三是我国资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分配存在不公平。虽然按劳分配为主体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初次分配的原则,但受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历史上工资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不断提高,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研究数据显示,资本收入在我国国民经济分配中比重大幅上升,从1998年到,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长为30.5%,城镇单位劳动报酬年均仅增长9.9%。至年中,港澳台企业年均效益增长33%,而职工工资增长为零。另据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对天津等个城市的纺织企业调查,90%的企业职工工资年分文未涨。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前收分配差距过大、贫富悬殊不无关系。
社会不和谐因素在薪酬方面的三大表现
职业:社会和谐包括很多方面内容,您认为薪酬问题占据什么位置?
苏海南:社会分配问题在社会和谐中应该说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它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的渠道。因为社会和谐离不开物质资料的支撑。而物质资料是人们通过劳动、工作创造的,人们凭借劳动享有物质资料分配的权利,通过合理的分配使每个人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进而达到小康甚至富裕。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人民生活才能安康,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够有效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够形成诚信的社会风气。俗话说“饥寒起盗心”,如果人们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肯定会用一种失衡的心态去看待社会或采取一些过激行动。而我们工薪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来源就是薪酬。中央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也可以说薪酬收入是“民生之源”。可见,合理的薪酬分配对于构建起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职业:社会不和谐因素在薪酬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苏海南:社会不和谐因素在薪酬方面的表现,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可以用结果性、过程性和起点性表现来概括。结果性的表现就是中央在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都已经提到了的,特别是刚刚闭幕不久的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的“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地将它作为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重要问题之一。这是社会不和谐在薪酬分配结果性方面的表现。其次就是过程性的不和谐表现,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少数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等,不依法支付劳动者的薪酬,克扣或者是无故拖欠劳动者的薪酬,这个问题最近两三年出现得比较多。此外,过程性的表现还反映在一些地区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几年甚至是十年都没有相应随着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得到提高。近年来东南沿海有些地方农民工因劳动报酬低不愿意去,甚至出现“民工荒”,就是社会不和谐在薪酬分配过程性方面的表现。
起点性的表现与过程性的问题是相联系的,就是少数企业主、经营者思想观念上打算通过克扣、拖欠工资或违法经营等来获取利润。这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观念上、思想上的原因。
还有一个方面,也可以算作结果性和过程性的,就是除了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突出问题外,在某些单位内部,特别是国有单位内部仍然存在着多劳未多得,少劳没有相应少得的情况。对于贡献大、作用大的人,如果应得的报酬没给
够的话,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不和谐的表现。
对于资源垄断行业而言,如果不在更大的层面去想办法采取措施,打破全民资源由部分行业、部分部门单独占有的格局,光是在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上小范围地作调整,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缩小收入差别是否矛盾
职业:创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对解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的社会分配不公及薪酬难点问题有何作用?
苏海南:有很重大的号召性和指明方向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创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对于薪酬问题、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把社会分配不公以及薪酬方面难点问题的性质提到了更高的层面,不是把它单纯看作一个经济问题,而是看成一个社会问题,甚至处理不好就可能成为政治问题。这是以前没有提到的一个高度。另一方面是把解决这个问题的着眼点放得更宽了,不是单纯地就分配论分配,而是从更多角度和层面来考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职业:依您的预计,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行业垄断等问题是否会有根本的改变?
苏海南:在近期内解决行业垄断问题还是有难度的。但是创建和谐社会使部分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更加突出,能够引起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逐步解决这个问题形成比较好的氛围。
职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缩小收入差别是否有些矛盾,如何理解和协调?
苏海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缩小收入差别并不矛盾。因为小平同志讲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有很明确前提,就是通过合法经营、辛勤劳动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如果是合法经营、辛勤劳动,他钱拿得再多,那些合法经营不太成功、辛勤劳动不太得法、导致自己收入不太高的人也不会妒忌,不会硬去攀比。如果硬要攀比,这种观念是不妥当的,应改变观念。同时,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实际上富到一定程度以后,他们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多,就为整个社会做出了更多贡献,既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又树立了勤劳致富的样板,还缴纳了更多税金,为政府更好地解决一部分人收入相对过低的问题提供了物质资源。所以说,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先富起来,对于缩小收入差距,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有利的。
职业:您认为缩小收入差距有哪些措施?
苏海南:缩小收入差距我以为应以六个字为原则,即“提低、调高、扩中”。原来我们提的是“保低、调高、扩中”,近段时间,根据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两会代表的建议,我认为应稍做调整,提新六字原则。现在最主要的是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是“提低”,就是把握政府财力能够承受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样一个力度,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费标准、失业保险标准等以及相关措施把低收入者的低收入水平提起来。另一头是加大打击非法收入和调节过高收入的力度。其中包括加大对少数收入过高的垄断行业的收入水平调节力度。在抓好这两头的基础上,再做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工作。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工作,首先是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从这些方面使中等收入者群体逐步扩大。
从综合收入或广义薪酬的角度看,公务员的收入属中上水平。因为公务员总体收入,包括工资、福利,加上优惠购房、社会地位、退休以后的待遇等等并不低。
公务员该不该加薪
职业:说到高收入,人们自然会想到不少行业和金领职业,但也有人提出公务员有形和无形的收入相当高,可列入高收入阶层,您怎么认为?
苏海南:公务员从薪酬看肯定是属于中等偏下。但要从综合收入或广义薪酬的角度看,包括工资、福利,加上优惠购房、社会地位、退休以后的待遇等等,公务员总体收入并不低。正因为如此,现在的公务员招聘已成趋之若鹜之势,千人挑一甚至是万人挑一。这种导向其实并不是很好.
职业:听说公务员还要提薪,您觉得公务员现在的收入水平是高了还是低了?
苏海南:公务员调整工资还是应该的,但公务员薪酬水平的提高同政府机构的改革、人员的精简、职能的重新定位以及反腐倡廉要通盘考虑。否则这么多当官的,又有钱又有地位,工资不高,实际收入却不低,再加上干了一些干不了、干不好、不该管的事,效率比较低,这样就不合适了。在机构精简、人员配置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公务员的收入应当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
如果将社会保障称作社会稳定器的话,那么,薪酬分配的政策和机制可以叫做社会和谐促进器。特别是在我国人均GDP 刚1000美元这种状况下,薪酬、收入和分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最为关注的。
薪酬分配的政策和机制是社会稳定的促进器
职业:薪酬分配的政策和机制在社会和谐中扮演什么角色,劳动保障部在制定有关政策时会有哪些最新调整?
苏海南:一个好的薪酬分配政策和机制,能够理顺分配关系,让能干的人、贡献大的人得到他应得的收入,能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同时又对不合法的、不合理的、不规范的分配行为具有强有力的约束,使分配关系形成一个相对协调、合理,大家能够接受、又有利于继续激励能干的人、肯干的人更多更好去干的格局。在这样一个政策机制的激励下,会促进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维持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更丰厚。因此,薪酬分配的政策和机制在社会和谐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职业:那么劳动保障部在制定政策时会有哪些最新调整?
苏海南:第一是“提低”,即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标准,包括与有关方面协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标准。这样一些“提低”的工作已经做了,而且今后还会继续做。
第二就是规范分配秩序,进一步加大对拖欠、克扣工资等行为检查、处罚的力度,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民工基本劳动报酬权益的保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并且开展了一系列维权的活动来加以贯彻落实,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报酬权益。
第三,对劳动保障部直接管的少数收入偏高的行业,正在研究采取一些相应的调控措施。此外劳动保障部也责成我们研究机构进一步研究,就如何更好地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提出更多的思路和政策建议。也正是按照部里的要求,我们于去年底完成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关系预警系统研究。
职业:据说国务院将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研究分配问题,有这回事吗?
苏海南:确实有人建议国务院成立一个收入分配委员会,作为一个非常设机构,由国务院直接来管,提高收入分配管理机构的层次。
职业:要是有这么一个机构,应当是哪些部门参加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宏观战略的落实离不开微观企业的践行,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专业力量,财会依靠其信息搜集、成本管理、风险防范、库存管理、信息分析、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辅助决策等职能,在“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专业效能。现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和财会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
(1)在鼓励创新中,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
(2)在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中,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行为。
(3)在促进制造业升级中,落实加速折旧政策,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4)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开展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试点;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市场化选任方式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5)在降成本方面,2016年将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从全面实施营改增、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扩大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这三方面做起,2016年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
在当前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得益于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的助力,会计(尤其是管理会计)职能加成升级,将更好地促进企业增值提效、科技创新发展、管理有效规范,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财会在调结构中发挥专业效能
在以调结构为主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中,财会的专业效能将是极大的助力。
在去产能中,决策会计可以辅助处理“亏损企业”和不良资产。尤其在企业的关停并转中,会计在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过程中发挥着企业价值评估、交易制度设计、信息搜集与分析、清点计量核算等效能。
在去库存中,库存管理是会计效能充分发挥的理论基础。无论怎样去库存,全面清理出房地产企业的库存总量都是去库存的数据基础,而这方面离不开会计的清点、计量、核算和分析职能。在房地产企业的去库存规划中,各种方法的实行都需要财会的精准分析与衡量。
在去杠杆中,资本管理为化解金融风险注入了重要的会计效能,而内部控制则为企业全面防范风险提供了机制支撑。
财会向管理效能转型
在发挥出财会专业效能的同时,财会向管理效能转型与拓展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如果要给2010年的薪酬画个像,那么应该是一张充满了希望和憧憬的笑脸,因为正是在这一年,收入分配问题得到了国家从上至下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有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让2011年的薪酬也前景可待。
《职业》:2010年薪酬领域有哪些新进展值得我们关注?
刘学民: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酝酿“破题”。2010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收入分配问题均被提到前所未有高度;在这一年,强调要用“包容性增长”将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在《求是》杂志专题撰文强调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将其视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二是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单就工资分配政策来看,这一年实施了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了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和调控制度,最低工资、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得到落实;此外,2010年还初步建立起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垄断行业工资过快增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控等。
三是劳动者增资诉求强烈,普通劳动力价格进入上升通道。2010年,“富士康事件”及本田发生的“集体停工”事件,引发了企业的“加薪潮”,劳动者参与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的意识增强,普遍要求提高工资待遇,“就业难”与“招工难”同时并存,有评论认为,我国劳动力价格已进入上升通道。
《职业》:您提到了最低工资的调整,为什么要将其作为2010年的一个亮点?
刘学民:因为2010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下滑后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年,这一年的调整范围广、幅度大,并且一些配套措施也陆续出台。
首先,到2010年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8%。就金额大小而言,东部地区处于领先位置;就涨幅而言,中西部和东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明显;就调整频率而言,经济发达地区调整相对频繁,一些省市还尝试建立最低工资和物价水平的联动机制。
其次,全国29个省(区、市)并调高了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上线平均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3%左右,基准线平均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2%左右。
同时,各地在制定政策时也都强调,各类企业在确定本企业工资增长时,应当着力提高工资水平偏低的生产一线及技术工人岗位的工资水平。如北京市规定,对工资水平低于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60%及本企业平均工资,或两年未增资及工资增长缓慢的人员,要予以倾斜,其工资增幅应当高于本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增幅;生产一线及技术工人岗位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不增长的企业,经营者工资不得增长。
《职业》:垄断行业的工资收入一直饱受非议,2010年在这一方面有何进展?
刘学民:2010年,对垄断行业工资增长的调控力度是有所加大的,主要包括制定工资指导线上线、建立健全垄断行业的工资增长约束机制等。一是通过改进和加强对企业收入分配的调控和管理,推进电力、金融、电信、烟草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和消除垄断超额利润。二是强化垄断收益分配管理,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三是加强对垄断企业的工资收入管理和总量控制,建立健全工资增长的约束机制。
在各地采取限制措施的大背景下,我们也可以看到部分垄断行业工资增长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如成都市2010年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企业工资呈上升趋势,部分行业职业工种工资却有所降低,其中就包括被社会认为是“垄断行业”的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行业,其平均劳动报酬下降了7.1%。
低工资劳动者将实现“五年倍增”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独立成章。从这之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哪些与钱袋子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和信心呢?
《职业》:未来五年,收入倍增计划有多大的实现可能呢?
刘学民: 从刚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更加关注民生改善,实现收入快速增长。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规划年均增长7%,实现收入快速增长的物质条件将更加充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和谐社会建设将全面推进,实现收入快速增长的体制机制保障将更加有力。同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较大篇幅地阐述了深化健全初次分配制度改革,要求加快完善再分配机制,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还明确居民收入预期指标从年均实际增长5%提高为7%以上,并加了一个强调性的“注释”――收入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速,两者有了“硬性”关联,实现收入快速增长的制度保障将更加健全。所有这一切,将使未来五年收入快速增长有了更大可能。
《职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是实现“十二五”期间“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保障,未来五年,这方面最值得大家关注的是什么?
刘学民:“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完善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在改善民生的十大行动措施中,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也作为其中一项,这为未来五年最低工资标准的较快幅度调整定下了总体基调。每年增长13%以上,简单计算一下,以1000元为基数,连涨5年后将达到1800多元,低工资群体会基本实现事实上的“五年倍增”。
还有“40%”这一比例值得关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这里使用的是“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而不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这一比例与国际劳工组织的最低工资标准实现了接轨,并且有利于收入分配调节。而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是达不到40%这个水平的。如广州市刚刚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至1300元,为全国最高,然而也只是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7%左右,若纳入私营企业员工等人员工资计算占从业人员工资比例,也只有30%多。
《职业》:此外还有哪些因素在支撑收入的增长?
刘学民:“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提出了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扩大工资集体协商等一系列措施。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逐步落实,工资分配局面将会有较大好转。
除了直接涨工资以外,“十二五”期间政府将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方式,把做大的社会财富蛋糕分得更加合理。此外,纲要还提出,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等公共资源的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这些举措也有利于平衡社会财富,提升中低收入者福利水平。
越来越多职业进入高薪之列
高薪,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与幸福感紧紧相连的词,但心甚往之却似乎总是遥不可及。
《职业》:什么样的职业才能称为“高薪职业”,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划分标准呢?
刘学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出一些新兴的行业和职业,尤其是引人注目的高薪职业,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具体体现。
所谓“高薪职业”,是指从业人员实际得到的薪酬水平远远高于社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职业。成为高薪职业,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薪酬水平较高,一般应在社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3倍及以上;二是从业人员具有相当的规模,某些个别人从事的特殊高薪职位,不能纳入高薪职业范畴。
在高薪职业范畴内还存在着超高薪职业,即从业人员得到的薪酬水平远远高于社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比如某些著名球星、影视明星或电视台主持人等职业。
《职业》:目前,有哪些职业、哪些人才能站进高薪队伍之中呢?
刘学民:我们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有关高薪职业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后,总结出两个规律。一是目前高薪职业大都集中在管理技术岗位,二是大都集中在带“长”的岗位上,尤其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
当然,四个一线城市的高薪职业分布情况也有所差别。北京的高薪职业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上,如企业总经理、党群工作部部长等职位;上海的高薪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相关岗位上,如证券营业部门经理、银行支行行长等职位;广州的高薪职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及企事业单位部分专业管理技术岗位上,如人力资源总监、法务总监等职业;深圳的高薪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相关岗位及企事业单位部分专业管理技术岗位上,如证券交易员和航空运输飞行服务员等。
而从事这些高薪职业的人才都具有专业化、高学历和高技能三个内在因素,并且企业对这三个因素的要求越来越高。
《职业》:高薪职业在未来会继续一枝独秀,还是能够越来越利益均沾呢?
刘学民:相对我国庞大的职业类别来说,我国大城市中只有几十个高薪职业,相对于全部职业类别及从业人员明显太少。未来五年,伴随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收入分配结构优化调整,低收入职业将会明显减少,中等收入职业将会大幅增加,高薪职业将较大幅度增加,超高薪职业将会保持相对稳定。
《职业》:能否请您预言一下未来有哪些职业具有高薪的潜力?
刘学民:未来五年将是“行行出状元”的时代。不仅高端行业、新兴行业的高薪职业和从业人员数量将越来越多,低端行业、传统行业也将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高薪职业和从业人员。这个趋势在过去五年间已经显现,在未来五年内将会更加明显。员工只要努力提升能力和业绩,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职业,都有可能拿到高薪,其所在职业都可能成为高薪职业。
当然,这种趋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十二五”时期,我国高端行业、新兴行业高薪职业的数量及增长幅度仍然会显著高于低端行业、传统行业。特别是未来五年,国家政策支持的信息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型服务业、海洋产业和新农业等新兴行业将产生大量的高薪职业。
如果说预言一下具体都有哪些高薪职业的话,根据调研和分析,初步预测我国未来十大社会高薪职业会是:影视明星、球星、著名主持人等岗位;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证券投资岗位;企业核心技术岗位;大学教授、科研事业单位研究人员、管理咨询人员;律师;医生;营销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高端服务等高端专业人员;教师。
《中国薪酬发展报告》三大亮点
今年5月,中国薪酬领域第一本综合性年度报告《中国薪酬发展报告》将正式。这份报告对我国的薪酬状况进行了系统调研和梳理,厘清了人们最关心的许多薪酬问题,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都是一本解读“薪情”、关系“薪愿”的权威蓝皮书。
《职业》:《中国薪酬发展报告》的出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刘学民:我想至少有三点意义。一是能够系统地展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年度薪酬变化的历程,包括薪酬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脉络以及未来趋势;二是填补了中国薪酬领域的空白;三是为政府主管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专业人士的实务工作、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特别是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更好地宣传工资薪酬方面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做法。
理岗位责任
1.办公环境维护管理
2.建立与完善公司工作条例及流程
3.监督各部门规章制度的执行
4.公司档案建立
5.办公用品的采购及管理
6.来客接待
7.会议安排及会务工作 (记录等)
8.公司物业等的接口,协调物业,保障公司办公正常运转
9.公司人事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10.公司员工档案的建立与完善
11.公司员工违纪制度的执行
12.公司考勤、考绩制度的执行
13.公司员工的社会保险制度的执行
14.公司人员的储备和招聘程序的执行
15.各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与沟通
16.总经理及上级主管交办的其它事宜
【圆桌讨论】
各位看完后肯定感觉似曾相识,麻雀虽小五脏具全,但还是一样的内部组件。这个行政制度只不过是大中国众多行政管理制度中的一个私生子罢了。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也在做不同的事情,但流的血液确是一样,O型血。
【圆桌讨论】
百分制考核是在很多公司强调管理规范的时候首推的规范考核制度,应该说很多企业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但是现在又有多少企业继续再用并且在根据自己企业工作特色做了多少次的修改完善。当然也有不少企业早就把尘封在仓库里了,早已过期。可以肯定的说在实践这个考核制度的大多企业浪费了很多人力和财力,也有付出代价的。为什么,因为不懂这个考核制度的原则,不是填写和追究,而是工作的细化。
员工违纪判断与处罚标准
一、礼仪
1、着装不规范------警告处理
2、办公区域内吸烟------警告处理
3、电话处理不当------警告处理
二、规章制度
1、破坏公共区域卫生------警告处理
2、办公区域内大声喧哗------警告处理
3、玩电脑游戏------记过处理
4、上班时间会见与工作无关的人员或上班时间将与工作无关的人员带进办公区------记过处理
5、利用公司办公设备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记过处理
6、长时间打私人电话或长时间利用公司电话打私人长途------记过处理
7、旷工------记过处理
8、违反“首问负责制”-----记过处理
9、无关人员在专卖店就座、闲谈----记过处理
三、业务制度
1、区域经理、主管不及时提交工作报告或工作报告敷衍了事------记过处理
2、由公司报销手机费用的员工不开机------记过处理
四、员工守则
此为公司天条,所有违犯均为记大过处理。
1、不服从上级工作安排。(员工有向总经理申诉的权利,以总经理确认后情况为准)
2、利用公司资源从事有悖于公司经营的事务
3、在外兼职
4、不配和相关部门同事工作,同事之间发生严重争吵和冲突,或有不利于公司内部团结的举动、言行或有损害公司形象、声誉的行为
5、泄漏公司商业机密
6、收受客户好处
7、与客户发生争吵
8、弄虚作假、欺骗、欺诈公司
9、打探他人薪酬,泄漏自己薪酬
10、阳奉阴违或敷衍塞责
五、监察办法
1、各项规章制度由行政助理负责监督执行,发现违纪应立即处理。
2、级别高、较高的员工均有权利、有义务将较低级别员工的违纪现象填写过失单交行政助理,由行政助理根据规章制度给予处罚。
3、如果级别较高的员工未对发现的违纪填报过失单,行政助理将在对违纪现象处罚时,对被认为应该发现违纪的级别较高员工同等处罚。
4、行政助理在接到过失单后应立即展开调查,在3个工作日内处罚完毕,对规章制度有规定的应完全按规定处罚。对尚无规章制度的,报上级主管批示。
5、上级主管在上述情况发生时应安排完善规章制度。
六、处罚标准
1、“警告”三次相当于“记过”一次,记“警告”一次罚款20元,“记过”一次罚款40元。
2、记过”三次相当于“记大过”一次,“记大过”一次,降一级别工资并调职。
3、年度“记大过”三次可以开除。
4、纪“记大过”者,其直接上司“记过”。
5、“记过”一次扣除当月考绩分10分,“记大过”扣除30分。
【圆桌讨论】
行政部来做员工的考核和监督工作是项很有深远意义的工作,长此以往很多员工无意识的形成了我的主管有两部分的组成,一部分是工作主管,另一部分就是这个行政主管。其实很多员工都能感觉到,公司里的副总在行政部,因为众多办公室主任都是很多企业非常重要的岗位,而且很多“英雄”员工也有为此方面的原因揭竿而起罢职的。之所以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就是在很多人的脑海里有“官本位”的思想,考核我的和直接给我工资的行政部人员也是我的管理上级,更有行政部的人员也乐此不疲。其实,大家都搞错了对一个词语的认识,那就是“管理”,管理除了简单说管人理事外,也有服务的含义。
基本管理理念
1、管理原则
1)管理制度化 ——有制度的按制度进行,没有制度的先制定制度再按制度执行。
2)对于随机性的原则问题必须第一时间明确表态。
3)令行禁止。
4)员工守则不容侵犯。
5)效率第一,要求快速反应能力,复杂问题简单化。
6)权力下放,部门经理作为公司的中坚阶层,必须建立和发扬自主意识,负起责任来。
7)推行“首问负责制”,当某个人就被客户或上级问到的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以他(她)为负责人把问题解决或得出答案。
8)推行“责任牵连制”,当某个人违纪或产生责任过失,如其本人受“记大过”处罚,其上级主管受“记过”处罚。
9)推行“四小时复命制”,对任何命令不管完成与否,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复命,如执行人在执行开始后发现有困难或阻力,应努力克服;如确实无法按时、按标准完成,要在四小时之内向下命令者复命,以取得下命令人的帮助或新指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在发现不能执行命令以后,没有向下命令人复命,延误了工作,要由受令人负责。
10)在提供较高收入水准的前提下,主要通过保持员工的合理流动性及企业文化建设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11)档案建设是重点,提供档案建设,加强公司的制度化管理及保障公司运转的稳定性。
12)责任过失三次重罚原则,第一次视其为“不知道”;第二次视其为“不小心”;第三次则为“不可饶恕”,降级或解聘。
2、工作的分类
1)常规性工作——固定职责及可以预计的规律性工作。
A、理清思路—明确部门职责—岗位划分—岗位职责。
B、规定宏观性的规章制度,对部门行为进行规范。
C、制定工作流程,对主要负责工作的方法进行规范,对工作时间的接口进行规范。
D、形成工作日历—形成工作程序及习惯。
2)随机性工作
A、请示部门经理
B、在部门经理认可后,形成书面项目请示报告,报总经理审批
2.机构人员设置不合理。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若干执行机构,包括经理层、战略发展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具体执行董事会决议。同时为了处理上市公司事宜和处理公众关系事务,根据上市公司董事会工作指引,公司还设有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办公室等机构和岗位,更好地完成董事会的工作职责。而绝大部分公司监事会没有设立独立办事机构,监事大多由控股股东或少数大股东推荐的人员或是公司中层干部来兼任,没有或少有专职监事。即使这些监事工作能力和责任心都较强,但受兼职工作限制,也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监事会工作。
3.权限地位不独立。监事会成员通常由控股股东推荐、选举产生,在执行职责时基本遵从控股股东意愿,职工选举的监事因为在公司任职,受公司管理层雇佣,如果与管理层不保持一致,很可能被解聘或被撤换,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监事与控股股东、管理层保持一致是很自然的事情,其地位的稳定性则依赖于与董事、高管人员的关系和感情。监事在任免、考核、收入各方面都缺乏独立性,在公司中的地位逊于决策层和经理层,监督职责难以有效履行。
4.专业知识不具备。由于各上市公司对监事会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荐和选举的监事大多由党务、纪检、工会方面的工作人员兼任,宁波联合的监事会成员中,监事会主席由公司党委书记兼任,监事分别由人教处处长、下属子公司副总经理、股东方推荐的退休员工兼任,懂得财务或审计工作的监事比较少,大多数监事对相关法律、法规、运行规则的认知程度和财务、会计知识的专业化程度都较低,有关的培训机会不多,研究交流的机会也很少。有的监事对公司制度的实质不了解,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各部分的权力界定以及相互间的分权制衡关系不了解,监督能力不足直接影响监事会作用的发挥。
二、完善监事会工作制度的建议
1.对监事会工作职责、监督事项进一步具体细化,以便提高其可操作性。例如,建立定期的财务审核制度;定期审阅公司财务报表和会计账目;建立董事、经理谈话制度;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和出具监事会专项报告;监督董事会决定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的决策程序和依据的正确与充分;监督董事会制订的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公司利润分配方案的决策程序和决策依据的正确与充分;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报告发表监事会审查意见;将日常的监督工作进一步具体化,使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切实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2.提高监事的监督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开展监督职能。加强监事业务知识水平的学习,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参加证券监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监管知识和水平,也可通过到其他的上市公司去学习、取经,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监管能力。严格规定监事任职的积极资格,要求监事必须具有会计、法律、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3.要求监事会成员勤勉尽责,经常性地或是定期到公司实地了解情况,掌握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目前监事会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定期召开季报会议和年报会议对公司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进行审核,依据的资料难免不够详尽而全面,讨论的时间也很有限,更不要说是全面掌握公司经营情况了。为了更好地承担监事会的工作,监事应该在平时多到公司及下属子企业走访调研,尽可能多地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和经营层经营决策时的客观情况,以便更好地完成监督工作。
宏观上,要深化战略研究,着力推动中医药发展列为国家战略,着力改变中医药发展受制于职能分布多部门化等困局,建立健全中医药事业发展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机制,完善中医药工作跨部门协调机制。
中观上,着力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的管理政策,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分类和评价政策,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制度,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着力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提供与利用的鼓励政策着力建立健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筹资政策,其中包括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政策,完善社会资本办中医的优惠政策等;着力建立健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政策,完善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政策等,今年上半年的首要任务是抓紧研究制定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和措施。
有效的员工激励政策能帮助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有助于提升整体员工素质。然而企业在制定激励方案时,除了要考虑到员工需求和企业自身能力外,还应注重相关的理论基础,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可实施的激励方案。
(一)激励的影响因素
1.激励因素。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团队、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激励因素作为激励方案设计的根据。主要的激励因素类型包括工作条件和环境、工作本身特性、物质待遇、规章制度和员工心理感受。
2.激励技术。它包括激励时机、频率和程度。只有及时的激励才有利于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激励频率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激励目标为目的。激励程度应以被激励者的工作业绩为标准,滥施激励和保守吝啬会挫伤被激励者的积极性。
(二)激励理论的选择
正确选择激励理论是制定科学激励方案的基础。典型的激励理论主要有: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们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满足需要的顺序也应如此。只有当第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时,人们才会去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而只有那些未满足的需要才能成为激励因素。
2.双因素理论:它表明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往往是与工作本身有关的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认可、晋升等,而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则大多与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关,称其为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只会导致不满,却不会产生满意;而激励因素则只会产生满意却不会导致不满。
3.期望理论:激励力的效果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两个因素。当人们把某一结果的价值看得越大时,估计结果能实现的概率越大,激励的作用就会越大。而效价和期望值中有一个为零时,激励就会失去作用。因此为达到激励目的,就要对绩效管理系统和薪酬管理系统做出相应的改善。
4.公平理论:亚当斯认为,员工的积极性不仅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还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即与他人或自己过去的报酬和投入比例进行比较。从激励角度看,主旨在消除员工的不满意,因此在薪酬激励中,应保证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和自我公平。
二、企业现行的激励措施
(一)薪酬激励
科学的薪酬制度与绩效挂钩,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工资成为工作结果好坏的一种反映,使原为保健因素的工资在一定程度上变为与工作本身有关的激励因素,这样使得工资发挥更大的效用。鼓励员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提升工作能力,以便取得更高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
(二)晋升激励
晋升制度主旨在于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要和成就需要,是人内在的工作动机。企业的晋升制度,主要表现为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由公司成立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委员会,评聘主要以员工学历和在岗工龄来计算,区分专业对口和专业不对口。学历越高对在岗工龄的要求越低。
(三)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的目的为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年终考核分为部室考核和个人考核,普通员工需要拟定个人工作报告,由部门负责人、部室其他员工和经理班子成员分别打分。根据所得分值个人考核分为公司优秀、部门优秀、称职、不称职。优秀部室由经理班子评定。由考评结果评选出优秀与不称职,予以相应的奖励或者处罚。优秀员工可获得调资和一次性现金奖励,而不称职员工会解除聘用合同。
(四)培训制度
培训可以使员工认识到自身价值和组织对其的承诺和重视,使员工产生认同与归属感。
(五)其他激励措施
除上述激励措施外,从工作环境等方面为员工提供许多便利条件。例如员工宿舍为两人标准间,并配有常用电器,以方便员工日常生活。办公室宽大,办公用品齐全,员工配有电脑。在休假制度方面,员工在法定、双休日享有全额薪资,工龄满一年可以获得公司休假一次,不休假的给予正常岗位工资标准的加班工资。节假日加班给予正常岗位日工资的三倍工资。
三、企业现行激励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方法较为简单、普遍,没有新意,根据强化理论,奖惩不应过于频繁且方式应多样新颖才能收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一、突出重点,全力以赴,精心组织,确保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
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改造工作是今年市人大代表一号议案,是市委市政府承诺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矛盾突出,难度很大,但做好这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此我们按照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至去年开始就多次开展调研,几易其稿拟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工作意见》,上报市政府获得通过,目前我处按照《工作意见》的要求,完成国有控股新公交公司的组建、参股民营客运企业的公开招标、公交发展规划编制和部分公交车辆的订购等前期准备工作,并会同相关部门修改完善下线中巴车车辆和从业人员处置方案,落实新公交公司出台对现有中巴车从业人员的优先录用条件和相关薪酬待遇标准,协调镇江对现有a2驾驶证增a1培训工作,制定需改造线路的布局走向,运力配置和班次安排以及突况下的应急保障预案等束带作,确保实施工作的平衡顺利进行,下一阶段,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举全处之力,克服一切困难,按照市政府推进工作意见的要求,整合我市城乡客运资源,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完善客运基础设施,优化营运结构,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全省一流、镇江领先的市、镇、村三级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网络体系。到底要全面完成投放公交车100辆,开通公交线路20条,建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标准候车亭100座,公交回转场1处的目标任务,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覆盖率、镇村公交通达率双100%,按照“五定”(定线路、定时间、定票价、定班次、定站点)、“三统一”(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统一结算)的标准规范运行,全面提升城乡客运品位,满足全市城乡居民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二、加强运输行业管理,规范运输市场秩序。
紧紧抓住运输管理过程中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管理,优质服务,促进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继续规范出租车经营行为,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出租车制度化、常态化、经营行为管理,积极开展出租行业文明创建评比活动,深化出租车经营行为记分考核,促进出租车驾驶员文明服务意识,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二是规范公交车的运营行为。对市区三条公交线加强经营行为、服务质量考核,确保公交车正常准点。强化新客运站的源头管理,严格执行汽车客运站“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制度。
三是加强维修和驾培行业管理。强化汽车维修驾培企业信誉考核和记分考核,在维修企业大力推行“诚信维修、放心消费”活动。加强驾培企业智能化管理工作,实行网上监控,全面提高培训质量。
四是加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手段在行政执法中的运用,重点打击无证从事客运出租等违法行为,维护运输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五是做好安全工作。重点对危货运输企业开展跟踪考核和安全检查。建立与本地重点行业相适应的应急求助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预案。认真履行运输行业“三把关一监督”安全监管职责。
三、加强运管队伍建设,树立服务为民的运管新形象
一是端正执法理念。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注重提高执法队伍办案、处置突发事件和案卷质量三项基本功。以省厅开展的“运政执法规范年”活动为契机,端正执法理念,杜绝“钓鱼执法”行为的发生。
二是进一步严格对运政执法人员工作业绩和行为规范考核。制定完善具体的考核实施细则和监督机制,通过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制度,基础工作规范制度和奖惩制度,使运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三是强化执法监督。继续实施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免罚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持查处分开,重大案件集体通案制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