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地理必修知识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11:1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地理必修知识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地理必修知识总结

篇(1)

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

物质

世界。

2.天体

(1)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最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

星云。

宇宙物质

组成(举例)

特点

恒星

炽热气体

质量

庞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

星云

气体和尘埃

云雾状,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

行星

金星、地球等

绕恒星公转,质量小,不发光

卫星

月球

绕行星公转,本身不发光

流星体

尘粒、固体块

与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现象

彗星

冰物质

绕太阳呈周期性运行,体积大,密度很小,具有

云雾

状的外表;背向太阳的一面有一条扫帚状的彗尾

(2)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特别提醒: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3.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之间相互

吸引

、相互

绕转

,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及层次结构

天体系统

组成

特别说明

地月系

地球和月球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太阳系

太阳、地球及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银河系

太阳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

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3万光年

河外星系

银河系之外与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

数以亿计

总星系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

(4)层次结构示意图

4.

行星(地球的普通性)

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1)

结构特征:与太阳系其它行星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积、质量、密度、组成物质等都不特别)

(2)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5.

地球的特殊性

(1)地球是目前能探测到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

条件

原因

影响

外部条件

安全的

宇宙环境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阳系中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

稳定的

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自身条件

适宜的

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当

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

适合生物

呼吸的

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原始大气的演化

有液态

的水

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海洋

6.

月相

口诀:上上上西西

下下下东东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对地球的影响

(1)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反应。

(2)对地球影响:a

.直接为地表提供光和热资源

b.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c.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太阳能的利用、煤和石油资源)

2.

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

厚度增大,亮度减小

温度增大,密度减小

大气层

日冕

光球

(1)概念:太阳_________时常发生变化,有时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耀斑

11

(2)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_______层、B色球层和C_______层。

(3)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C层上为太阳黑子、B层上为_____,其周期平均约为_____年。

(4)太阳活动现象: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

(5)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日冕物质抛射

(6)影响:a.导致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b.产生“磁暴”现象,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甚至使信鸽迷路

c.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d.对天气、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诱发地震、水旱灾害)

(7)影响太阳辐射分布因素:纬度(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地形(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天气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1.地球的历史:约有

46亿

年。

2.认识途径:研究

地层

是最主要途径。

3.地层(1)含义:具有

时间顺序

的层状岩石。

(2)沉积地层特点:a.具有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

b.常含有化石:沉积物中含有生物遗体或遗迹。

(3)分布规律:分布规律:①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

相同

或者

相似

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

低级

、越

简单

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4.地质年代表

(1)含义: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

宙、代、纪

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表

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

5.41

亿年,包含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约占地球历史的90%。

(2)演化特点

①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

有氧环境。

②生物演化:冥古宙(只有有机质,无生命);太古宙(出现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元古宙(蓝细菌大爆发,出现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③地质矿产:重要的金属矿产

成矿

时期。

2.古生代

(1)时间:距今

5.41

亿年—

2.52

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包括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和晚古生代(包括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地壳

运动剧烈

,形成

联合古陆。

②生物演化:

生物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动物

海洋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植物

陆上低等植物

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

③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重要的

成煤

期。

3.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

(1)时间: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分为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

板块

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震波

(1)含义:地震的能量以

波动

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类型和特点:

类型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共同特点

纵波(P波)

体、液体和

体中均能传播

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不同;

横波(S波)

只能在

体中传播

(3)应用:获得地球内部

物质

结构状况

的主要依据。

2.地球的内部圈层

(1)一个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

(2)两个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3)三个主要圈层:

地壳

、地幔和

地核。

位置范围

地震波传播特点

特点

地壳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

体外壳

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较

稳定

;到了莫霍面,传播速度突然

增加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

;海拔越低,地壳越

薄。

地幔

地球内部介于

地壳

地核

之间的圈层,在

莫霍界面

以下到

古登堡界面

以上

能传播

横波

①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

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

增加

;②分为上地幔和

下地幔,上地幔上部的

软流

层,是

岩浆

主要发源地

地核

地球的

核心

部分,即

古登堡界面所包围的球体

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波

①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

镍。

②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

液态

熔融

状态

3.

岩石圈:

地壳

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都由

岩石

组成,合称岩石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组成:大气圈、

圈和生物圈,对应要素是大气、

水体

生物。

4.

大气圈

(1)组成:包裹地球的

气体

层,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2)密度变化特点:

①近地面的大气密度

大。

②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迅速

减少

③在2000—3000千米高空,与

星际

空间情况很接近,视为大气圈的

上界。

(3)出现各种天气现象(风、云、雨、雪等)

5.

水圈(地表和近地表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1)组成: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2)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分为海洋水(主体)、

陆地

水、大气水和

生物

水。

(3)陆地水:①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为密切;②分为

地表

水和地下水。

6.

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

(1)

含义: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

的总称。

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应是每个地理教师达成的共识,但怎样有效激发出每个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已成为永恒的研究课题,也是很多地理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突破的瓶颈。

探索1:导课激趣。导言是一堂课或一个内容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新内容学习的兴趣。有人说导言应有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浓度、功能的宽度、表达的精度、色彩的亮度,要完成这种要求,就必须用浓厚的兴趣来支撑。例如,高二学生地理学习的内容首先是《必修3》,新学年开学的第一节地理课上导言可以先问同学:高一地理《必修1》和《必修2》,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忆思考后的回答,一般是零碎的、不全面的,而且,这时的学生也很想掌握这两模块知识高度概括后的精确表述。教师应抓住这最佳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一地理《必修1》,主要阐述的是自然地理的内容,重点研究的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运动特征和圈层结构特征”;高一地理《必修2》,主要阐述的是人文地理的内容,重点研究的是“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怎样通过衣、食、住、行等各种人类活动与地球发生关系,通过分析目前的人地关系,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继续问学生:高二学段,高中地理首先学习的是《必修3》,这与高一地理《必修1》和《必修2》是什么关系?同理,在学生回答后再总结:高二地理《必修3》阐述的也是以人文地理的内容为主,并且是在《必修1》《必修2》的基础上,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区域来呈现人地关系状况,更有针对性地来研究各个不同区域,或者是同一区域的不同时段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通过教师这种循序渐进的导入,带着学生复习旧知的同时又引出了新知,承上启下,脉络清晰,有效地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探索2:情境激趣。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已经学过或掌握的知识,从知识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发展中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或者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问题是我们现有知识所不能解决的,以这样的问题为核心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学气这一章内容时,可提出问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插上的美国国旗会否在月球上迎风飘扬?在学习完日界线的教学内容后,立即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对双胞胎兄弟,由于他们出生的地点稍有变化,弟弟反而比哥哥大?学生一下子情绪昂奋起来,积极思考、探究,学习的氛围一下高亢起来。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与此同时,作为地理教师本人,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之外,更要注重自己综合素养的历练,让自身的人格魅力持续焕发,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会“爱屋及乌”,他们会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你上的地理课,我认为这一点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前两种策略。

综上,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

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无论对于其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灵活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能够达到知识联系紧密、思维培养深入的目的。我认为,这是根治地理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的良方。

篇(3)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3”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让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产生的问题”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必修3”教材的各个章节是直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是以案例为主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原理则是隐含在案例中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中提炼出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因此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在前两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所以,地理“必修3”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地理必修三的课堂效率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理清课标与教材的思路

1.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学思路体现在教材每章开头

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首“在本章中,我们分别以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利用为案例为案例,探讨以下问题: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

根据教材的提示设计以下教学思路:

2.教材还思路体现在每一节的前面

如第一节“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第一自然段:

“土地……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土地退化”——分布

“它是……的产物”——因素

“荒漠化……环境问题之一”——危害与治理

二、着重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

地理必修三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如:荒漠化概念的获取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过程图片,自主探究总结归纳得出。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①地理数据、概念、特征、分布、原理、规律。②自主学习获得的相关地理知识。③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④地理基本技能:如坐标、数据转换、图表填绘、图文转换、地理观测和实验等。

(3)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①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等地理概念、特征、分布、发展变化、原理规律等的描述。②运用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表达的问题。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①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②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③用科学语言、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④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是土地荒漠化吗?为什么?

三、问题探究做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问题探究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①从学生角度而言,预习提问——自学思考——小组讨论——听课获启发——小组讨论——获得认识,提高能力;②从教师角度而言,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自学思考——思考结果反馈——讲课引导思考——启发学生——小组讨论,用旧知寻答——完善认识。即提出质疑探讨释疑归纳总结应用创新。如: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在“荒漠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这个大问题上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探究:①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是什么?②有哪些类型的土地荒漠化?③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哪种类型的土地荒漠化?④影响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⑤我国西北地区潜在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是什么?⑥我国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是什么?⑦防治荒漠化的原则是什么?⑧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是什么?⑨这些具体措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能力要求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落实一个个的问题探究。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过程。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例,自由组合成三个小组。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资料,讨论、分析案例——各小组表述案例分析成果,并板书主要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案例中的共同点(如分布地区、原因、措施)和差异性——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路: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教师提出新课题:尝试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课后完成。

四、案例迁移教学

其中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将案例中学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迁移到其他案例或身边的地理环境中是必修三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案例迁移教学就是通过设置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课堂学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节课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就是案例迁移。

通过必修三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同时通过必修三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树立辩证的,科学的发展观,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迁移教学时应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区域范围,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也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篇(4)

关键词:选修课程;旅游地理案例教学;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必修地理一、必修地理二、必修地理三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高中地理课程的设置是在高二上学期完成地理的必修课程,文科和理科学生都完成会考之后,文科学生进入选修地理的学习。

选修地理是在学生高二学期学习三本必修知识和复习初中所学的区域地理之后进行的,所以,选修地理在综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这一能力方面要求颇高,同样,恰当运用选修地理,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巨大。

但是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材在教材内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论性强而实践性不足。教材的编写重复性较强、案例的选取新颖性稍微欠缺,需要补充一些前沿性和时代感较强的案例作为新鲜血液。旅游虽然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行业,但是对旅游的感触,不同地区的学生差异性较大,某些学生的旅游经历不见得很多,即使笔者所在的城市学校,学生能出去旅游的机会也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大多数都是只在城市附近的一些景点游玩过。如果单纯只“教教材”,势必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恐怕还可能把有实践意义的《旅游地理》课堂变得枯燥无味。笔者以选修3《旅游地理》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为例,探究选修3n堂教学模式。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这节课的课标要求为: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和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本节课从旅游资源的本身和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进行了分析,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难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知识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抛出案例,提出问题(5分钟)

用多媒体展示福建武夷山和云南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运用地图册,找到两处旅游资源的经纬度和相邻的地区。提出问题:假设成本相同,客栈规模一样,你最愿意在哪一处旅游景区附近建客栈?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复习区域地理知识,了解这些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又对新案例的背景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小组讨论,分工合作(5分钟)

小组讨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分组问题。这也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尽量根据能力强弱和走读与否将每一个小组内部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查找资料、互相促进。在这个教学模式下,六人学习小组已经根据以上原则提前完成分组,一人记录结果,讨论时指定发言人。每一组的记录员和发言人要定时更换,让组内每一位成员都有机会代表本组表达讨论结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在组内巡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陈述结论,查漏补缺(15分钟)

这一环节是课堂中的主要部分,每组讨论客栈的选址要和旅游地的游客量产生直接的关系。能够从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和旅游地的环境条件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各组展示讨论结果,可对前一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重复的讨论结果表示赞同即可,也可对前一组的结果提出反对意见并论证反对意见。通过讨论和辩证分析,各组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要注意的要素形成尽量统一的意见。但是要注意的是,提出的每个案例并不都有一个确定的唯一正确的答案,比如每次讨论客栈的选址问题,重点在于知识的总结和地理素养的提升。

四、总结提升,理清思路(5分钟)

教师根据各组的讨论结果总结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需从三方面评价: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包括资源的吸引力,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开发价值,包括位置、客源地、经济距离、交通、季节性、停留时间;环境承载力的大小等。教师所起的作用是真正的指导者,也是点睛之处,因为选修地理中通过整合教材选取案例的分析主要是为了形成某一地理事物或者地理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把通过案例讨论得出的结论引导学生上升到地理原理的层面,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向。

五、迁移拓展,举一反三(10分钟)

案例讨论完成之后,选取贵州梯田、红色旅游、冰川旅游等题目,分组思考所给案例的开发条件评价,对每组学生给出的答案评分,检测学习成果,提高迁移能力。所选题目尽量是新颖的情境,运用学生通过讨论新建构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解决题目问题。既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在分析每组成员题目答案时,注意学生答题的规范程度,培养学生用新建构的地理语言表述地理问题的能力。

篇(5)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的今天,为全面提升中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教学在不断的努力。现代中学教学提出了新课标这种理念,新课标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该种理念下,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地理,使地理这门学科成为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学科,这是地理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新课标理念的提出能够更好的促进地理教学。

在整个地理教学中,区域地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高考中的地位也日渐突出,所占分值比重越来越大。根据现实需要,在实际的地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许多案例来辅助教学,分析案例背后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中图版必修三教材在内容上突破了以纯文字性的格局,着眼当今社会热点区域,经济大国,重要大洲,设计编写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关的案例,希望学生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能够构建出自己的知识框架。同时通过这些案例也拉进了学习与地理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进一步提升出地理教学的课堂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在高考当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地理新课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落实,也必将成为今后地理教学的一大趋势。

中图版必修三教学的案例选则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同样的其他版本的比如人教版、湘教版等版本的课本都选择了大量的案例分析,不管什么版本的课本选择的案例教学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修三的案例选择选取往往都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了解相关的原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从而掌握相关的地理规律,并且能够在将来的考试中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原理和规律。

中图版必修三案例笔者认为具有如下的特点:(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案例更加的接近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必修三德案例分为两种活动栏目的案例和问题研究栏目的案例,他们能够体现新课标倡导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2)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发散和综合分析,必修三的案例是一门大综合,综合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在学习案例时必修具备综合能力,能够从所给材料中提炼出案例的有效信息,分析信息的重要程度。在案例分析中,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答案可以是多样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3)塑造学科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必修三德整体思路是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总结地理规律和思路,地理就是一门科学学科,在学会了分析地理问题的同时,就等同于学会了科学的分析问题,体现了科学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探索和发现问题,在地理的学习中就会有成就感,更够激发学生对地理更感兴趣。(4)凸显区域地理学习的特殊性,采用更多的案例,是为了凸显区域地理的特殊性,学生在识记一些知识点时,更应该知道案例所在的区域具体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以及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在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以及培养了相关能力的同时,笔者认为要学好中图版必修三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课前准备:(1)在老师上课之前必修做到研读新课标,明确教学目的;(2)明确教学重点难点;(3)反复阅读教材,收集相关资料。2、课堂实施阶段:创设相关情景――探究学习,分析案例――拓展提升,归纳案例。3、做好课后复习。4、习题练习。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教育的展开,越来越多的中学地理教师对高中地理必修3课程(下称“必修3”)的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困惑。这种困惑主要来自三方面认知矛盾:1.课程教材可读性与可教性之间的矛盾;2.日常教学深浅掌控与高考选拔需求之间的矛盾;3.学生地理知识累积与其地理素养养成之间的矛盾。于是,在课堂中常出现所谓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授受教学和学生“被主动”式的探究性学习的现象。以至于地理教育偏离了原有的本质,学生的地理 “素养”依旧难以真正形成。那么,如何才能化解教师教学的“困惑”,使课堂活动真正地回归以解决、探究地理问题为核心,同时还能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呢?从大量成功的教学实例观察,要实现这一“回归”转变,必然要从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入手,其关键在于教学设计。基于学科逻辑思维建构的“探究性案例”教学设计是能够使课堂的教与学摆脱所谓“困惑”的可行途径。

二、“必修3”教学设计的“破”与“立”

(一)“破”

“必修3”课程思想是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在强调自然与人类社会相联系的基础上,为在区域中人类就如何实现可持续(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提供参考模式。因此,“必修3”课程内容设置呈现出很强的过程性和探究性,而这也成为今天地理教育所聚焦的“培养点”,更是当今高考所关注的“热点”。

虽然“必修3”的课程标准只是纲领性的宏观界定: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是其要求课程学习内容须以“案例”问题解决的方式来探究区域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四大突出问题:生态问题、资源开发问题、区域产业的合理发展问题、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问题等。同时,“必修3”课程标准还要求课程学习必须突出“案例”研究学习,以“案例”为平台,在解决相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表达出地理学的核心价值。所以,对于“必修3”课程“案例”的教学设计就必须走出课程教材的局限,破除“教材”的叙述框架,研究总结“必修3”课程案例架构;并在“破”的基础上,立足学生生活和学习,依据现有的教学设施,梳理、或重选案例进行教学设计,达成以探究案例为背景的课堂 活动。

(二)“立”

“探究性案例”的教学设计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师生共同感兴趣的探究话题出发,按学科研究不同对象的科学逻辑(下称学科逻辑,含逻辑思维、研究框架),在更宽广的视野层面上重新对学习素材进行整合的课堂活动设计。因此,理清“必修3”课程内容的学科逻辑就成为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基础。所以,归纳“必修3”解决“四大突出问题”的学科逻辑就成为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以下是“必修3”反映的区域发展过程中可能要解决的“四大突出问题”的学科逻辑:

1.生态问题:

2.资源开发问题:

3.区域产业的合理发展问题:

4.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问题:

*“箭头”表示逻辑思维承继关联

从以上研究框架结构图中的逻辑思维可以看出:明晰学科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探究性案例”为背景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开发性和可操作性。哪么,如何基于学科逻辑,进行“探究性案例”的教学设计呢?在明确高中阶段学生认知心理的前提条件下,根据课程标准,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和现有的教学设施,从学生的生活及社会关注的热点中选择具有探究意义的案例作为教学背景,并在与学生共同研究案例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总结出地理规律,从而获得地理新知识。以下以人教版必修3的产业(工业)转移为例,单就教学设计中的逻辑思维与课堂活动架构作简单介绍。

三、“探究性案例”背景的教学设计

(一)搭建逻辑思维关联与课堂活动架构

“课标”关于学习“产业(工业)转移”的要求是“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核心是理解产业“为什么”会发生转移,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获取、理解、分析、运用”所掌握的地理信息,继而完成对区域产业转移与发展的解释,以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正基于此,结合教学的具体实际(学情、当前师生关注点等)和“区际联系与协调发展”中的关于产业发展的学科逻辑,搭建起该节课的逻辑思维关联与课堂活动架构。如下:

*“箭头”表示逻辑思维承继关联

(二)充实具体研究“案例”与引导性问题设计

根据上述架构,可以利用学生关注的某类产业在全球布局变化作为背景案例,分析这种变化的因由。如APPLE公司其产品的生产环节全球布局,分析APPLE公司为其各个生产环节在全球寻找最佳区位的原因;其中,关于产业发展(产品周期与附加值),可以选择上世纪末及本世纪以来APPLE公司最成功产品IPOD的全球扩张,与SONY公司“随身听”的衰落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总结出迫使产业发生转移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条件。而区域产业发展途径可以以我国各区域产业发展不同模式为案例,并结合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区域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例如“‘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案例是很好地诠释了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 规律。

篇(7)

一、将必修一与必修二两个模块进行差异比较,寻找二者知识体系的不同,从而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自然地理体现了理科特征。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动态模拟能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重视培养以上能力的同时,要达到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目标。因此,必须把原理和规律点拨到位,让学生理解透彻。

人文地理则体现了文科特征。它来自于生活,经提炼总结后成为系统的知识和理论。这也是学生感觉人文地理亲切易学的原因。但生活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不断变化的;人文事物之间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的连续性。培养学生“筛选提炼信息―整合信息寻找规律―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人文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

教师若以必修一的教学目标来衡量必修二的内容,必感觉浅显易懂、缺乏亮点。实际上,必修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更广阔的视野观察社会,以一双慧眼发现生活案例,用一颗慧心组织素材应用于课堂、回归于生活。只有教师首先做到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才有可能把人文地理讲出彩来。

二、在必修二模块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案例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魅力

很多学生难以将人文地理的知识学以致用,根本在于对其只是肤浅的“知道、记住”,而不是在对真实案例剖析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成为人文地理教学中最常规的教学方法。

篇(8)

济南市高中学段地理学科一直采用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组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经过教学实践,本套教材学科系统性较强,栏目形式多样,图文信息直观丰富,紧密围绕课程标准,使各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形成完整体系,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学补充地理学科知识和培养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一、内容结构优劣势

中图版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组织和编写教材。从结构来看,内容系统性较强,由正文、课题、案例研究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包含探究、阅读、学习指南、名词链接、讨论、活动、案例研究等小栏目,与其它三版本教材有很大不同,且中图版教材并没有设计章节导入语,而是用课题代替,在每节起始,都有一个问题探索,这是教材编写中一大创新点,教材呈现形式较为生动,以课题形式让学生了解本章节的内容、知识点。例如,必修二第一章的课题为“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引导学生从目标的设定到归纳总结,在完成课题过程中为掌握本章的人口迁移特点、人口增长方式做铺垫。

1.优势分析

从内容来看,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内容呈现与其它版本教材有所不同,中图版没有选择面面俱到地进行叙述,在讲述核心概念后以问题形式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既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也有利于教师授课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扩展。例如,必修二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二节“工业区位”中,在我国的工业地域这一部分,通过阅读材料对辽中南工业区的形成因素进行讲解后,以思考题形式让学生探究我国其它的大型工业区,自主搜集、处理并获得知识,提高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2.存在问题

(1)案例时效性。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给地理教育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地理教科书经过多年的编订修改,并经受了教学实践的多年考验,一些案例比较经典。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教材个别案例与时事热点脱节,无法做到因时制宜。例如,必修二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二节“工业区位”中影响工业区位因素部分,对于运输条件,教材以加拿大炼铝工业的分布作为典型案例,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加拿大的炼铝工业开始偏向于动力,是否依然划分为运输指向型还需进一步考究。

(2)内容全面性。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框架完整,引导学生从自然、人文以及区域三方面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个特点在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二体现较为突出,如必修二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球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从中图版和人教版关于农业部分内容的对比图(如图1)可看出,中图版教材按照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发展时间,将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这一点与人教版相比值得肯定,但教材在对三部分内容具体展开时,没有全面介绍七大农业地域类型,而是在七种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中选取原始迁移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及现代混合农业这三种农业地域类型进行重点分析,但原始迁移农业和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在生活以及考试中并不常见,特别是原始迁移农业内容较为简单,并且与现实生活分离,只存在极少数较为落后的地区,教材却用了大量笔墨进行描述。对于四种较为重要的现代农业地域类型只讲解一种,忽略对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以及乳畜业的讲解,教材也缺乏七种完整农业地域类型的归纳及对比,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觉杂乱,做题很容易混淆;另外在人教版中,农业部分作为单独一章进行学习,而中图版只是作为一节内容进行讲解,容易使学生忽视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二、图像系统优劣势

1.优势分析

中图版教材中,图像类型,有地图、景观图、地理统计图及遥感影像,除此之外还加入了漫画这种活泼的元素,并且图片经过处理后更为精致美观、极富创意和新鲜感。利用图片这种感性材料,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使抽象问题更加具体,可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以必修二第二章为例,从表1可以看出照片所占比例最大,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体验,且有多处多图说明之处,充分运用各种类型统计图,使学生意识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存在问题

(1)图像比例及科学性。从表1中可看出,卫星图、遥感图等所占比例过少,整个第二章43幅图中,只有1幅卫星图,对于必修二人文地理部分可适当增加一些GIS遥感图像,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增加学生对现代地理科技的学习尤为重要,也可为必修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作出铺垫。对于第二章城市化部分内容,较为重点的城市化曲线以表格形式呈现,很多学生通过表格无法总结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变化规律,可在图文配合方面进一步改进。例如,第二节“城市化”,在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的表格后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自主根据表格画出曲线图,更有利于学生的过程性学习。

篇(9)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知识,更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偏离了这方面要求。通过对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发现,新课标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地理素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新课标明确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也是我校地理学科改革的原动力。

1.研究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新课改所提倡的,搜集整理案例素材,呈现出能够使学生感兴趣、需动手、要合作、爱动脑,并具有一定的拓展潜力的真实素材。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主动分析、比较、实验从而获得知识,逐渐形成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自主认知的教和学的平台。本文就从如何设计案例、如何搜集整理素材入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班授课经验分析的方法,找到适合铜山中学地理教学新课改的路线。

2.理论依据

通过对国家关于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相关文件政策的学习,对地理教学一线名师论文著作的研读,对多年地理教学经验的总结,下面分析地理教学案例的内涵和特点。

2.1地理教学案例的内涵

案例的基本内涵,即所谓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以一定的媒介为载体,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典型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

地理案例教学的过程是由教师采用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应知和应会、过程和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进行串联,使学生从“个例”到“种类”,从“特殊”到“一般”,从“获得知识”到“自主研究”。不仅要塑造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完整结构,还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多渠道获得知识、理解运用地理知识的综合素养。

2.2地理教学案例的特点

2.2.1真实性

案例的获取一定要从实际中来,经过筛选、合并从而得到应用,而不是凭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杜撰出来的产品。这样对于学生的理解和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才更有意义。如必修2中的中国东北地区的人口迁移、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等都是来自实际。

2.2.2完整性

案例应该具备完整性的特点,这是使知识首尾呼应、前后联系的关键。通过完整的案例才能反映出事物的真实本质和最终目的。这是选取案例素材要点之一。如必修2中的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及综合治理的过程,向学生展示一个工业区完整的发展历程。

2.2.3典型性

案例是由一个或几个问题组成的,内容完整,情节具体详细,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典型事例,代表某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概括和辐射许多理论知识,包括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有关原理和方法,而且为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奠定了一定基础。在实际操作中,从众多案例素材中找到具有典型性的代表,这需要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积累。如必修3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经验是其他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都可以借鉴的,必修2中英国的逆城市化进程是发达国家逆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2.2.4启发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如何使学生课后能够根据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举一反三,这就需要案例具有启发性,使得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网络、媒体搜集到相关知识,从而使学习达到持续、高效。因此,每一案例都应能够引人深思,启迪思路,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如印度的班加罗尔向学生展示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条件和特点,启迪学生思考和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之路。

2.2.5时空性

案例中的事件应置于一定的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严谨、更真实。

2.2.6情境性

情境性是案例的突出特征。以案例的第五特征“时空性”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引用一些鲜活、真实的实例,但这些实例往往不具备情境性,如在讲人口迁移问题时,可以使用从我国温州地区到法国巴黎打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在巴黎逐渐形成了一个温州城的事例,一般教师会把这个实例讲述给学生听,但是不可能讲述得比较详细。如果把温州城事例加工成案例,使其成为一个有迁移背景、具体时间、地点及移民生存状况等的描述,就具有了情境性。情境性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案例以“小历史”、“小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接受快、印象深。

3.运用案例教学的课堂实践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出现了大量案例,这些案例大多是精选的经典案例,示范性强,有显著的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

在学习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时,可以利用鲁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三课本案例──“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进行教学:

3.1展示课本案例

图1 60年代的深圳 图2 现代深圳

展示“60年代的深圳”和“现代深圳”两组图片作为铺垫,如图1和图2所示,让学生对深圳的经济发展特点有直观认识,以便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的情景之中,为后面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快的原因、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做好准备。

3.2用案例提出地理问题

根据上面的案例,提出以下问题: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该地区经济发展快区位条件有哪些?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②对比珠江三角洲两次产业转移的方向,转入区的优点,以及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和转出区的影响。

③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遇到哪些问题?有哪些解决对策?

④珠江三角洲地区商品粮地位下降的原因及影响。

3.3组织小组进行讨论,进行知识迁移

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我校已经实行新课改,学生的座位发生了变化,班级学生一般分成六个小组,组员面对面坐。利用教材知识窗“侨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农业结构调整”和“珠江三角洲范围示意图”、“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演变图”、“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等资料和图片,每个学生在小组进行讨论后,发表看法,供大家讨论,组长负责记录讨论内容。

教师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思考,从案例讨论中发现一些基本的地理原理,并针对性地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地理现象、特征与成因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

3.4组织班级进行交流

在此环节中,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代表本小组的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本小组的观点,教师和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讨论中。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把握信息善于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教师课后根据课堂班级交流的情况,分析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为后续课程提供第一手资料。

3.5分析总结

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的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以及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3.6知识迁移

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对比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异同。让学生从总结的过程中得到启示,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总结分析能力,学会举一反三,根据已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将类似的问题作为课后思考,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答案,在下次课中进行小组间的辩论,教师通过辩论结果进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理解。

4.结语

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让学生从案例学习讨论中获得某种经历、感悟和学习的技巧与方法。案例教学是当今高中课改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是我校地理教学改革的主流。本文把握国家课改的精神,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找到适合我校高中地理课改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应用;地理教学;《地理地图册》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87-02

宋代学者郑樵在《通志》中有言:“图成经,书成纬;一经一纬,错综而成文。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读史要辅以历史图册,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图文结合更是开展地理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的教学使用现状概析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都会向学生说明地理图像的重要性。从现行中学地理教材看,其中穿插了大量如示意图、统计图、地形图、景观图等各类图像,且图文信息转换题在近几年各省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升,从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等认知层面上考查学生的地理分析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用地理图像辅助教学。但在现今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在区域地理知识讲解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地图册的使用,而地理必修课的教学中,大多数的地理教师偏向精心研究课本中的文字、图片,却很少使用高中《地理地图册》并深入挖掘地图册中相关图像的信息,且由于近年来多媒体在学校的普遍应用,《地理地图册》更是被搁置一旁,淡出地理课堂。所以,如何运用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实施有效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读图、析图能力是地理教师必须加强研究的课题。

二、运用高中地理必修地图册的必要性分析

1.地理必修地图册的特点与优点。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为例作探究,该地图册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结构上看,大体分为:序图、图册主体内容、附录三大部分组成,整体编排规范、系统;二是从内容上看,图册内容与教材密切配合、互为补充,是课本知识的深入和延伸。图册对教材内容从多个角度、以多种形式做了进一步的完善、补充和延伸,编排上也与教科书严格一致,便于学生同步使用。三是从图像上看,图册图像系统完整、类型多样,采用了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多种图像类型相互配合的形式,共同表达地理内容。四是从文字说明上看,图册针对有些图像适当做了文字说明,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读懂图像所阐明的地理要素及对图像的理解。总体上看,高中《地理地图册》设计了大量可视性强且生动形象的图片,旨在使课文深奥的知识浅显化、隐性的道理直观化、抽象的经验形象化,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程标准的呼唤。《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之一是“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理地图册》指导学生解读图表材料,鼓励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帮助他们获取地理有效信息,达到培养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

3.地理学科特点要求利用地理必修地图册。地理是一门集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的学科,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要具备比较强的思维能力。这种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如分析与综合、概括与归纳、分类与比较等能力的培养。而这类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图像系统进行表达说明,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读图、析图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地理教材中的图像系统,每一课中的地理图像比较独立,缺乏课与课之间的地理图像信息内容的连贯性,直接导致很多教师在课文讲解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借助地理图像解说地理原理上没有足够重视。即使是有部分教师结合教材中地理图像或是利用其他地理图像的辅助工具来进行教学,但缺乏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地理图片中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不能发挥地理图像在教学中应起到的作用。

三、地理必修教学中运用地图册进行有效教学的应用实践及建议

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如果只靠教材的有限图片及文字材料,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掌握,而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是专门为地理教学而设计、编绘的一类教学地图,同时考虑到地理学科特点,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如何对地理必修地图册合理科学使用,就需要地理教师适时、适当地结合对地图册所示的图像类型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学会“按图索骥”,达到所设想的教学效果。

1.应用实践案例。案例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主,必修一教材主要引导学生从初中了解的自然地理要素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探究其规律及成因的理性认识,属于高中地理较难的知识模块,必然要求地理教师按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运用比较直观、形象的图文资料进行教学,使学生更易掌握自然地理要素的规律及成因,达到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一定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是笔者在地理必修一教学中利用地理地图册辅助地理教学的实践案例。通过以下几种应用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地理分布成因。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中对有关季风环流的知识,教材中的图片只是对比呈现东亚地区的冬夏季盛行风向的变化,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季风环流对大陆东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但对大陆西岸为什么没有形成季风气候却不能形象说明,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季风气候分布上的理解,单纯靠语言引导效果不好,关键得靠地图进行形象讲解。必修地理地图册中第20页,根据此部分知识呈现的是更为完整的“世界1月海平面气压和风”“世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分布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这两幅图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引领学生看地图:“亚欧大陆西岸为什么没有形成季风气候?东亚季风气候为什么最为典型……”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仔细阅读地图可以很快得出结论:从气压分层设色上看,亚欧大陆上的冬季形成的冷高压和夏季形成的热低压都比其他大陆上形成的冬夏气压中心更为强劲,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从风向分析,冬季亚欧大陆西岸的盛行西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对比从大陆冷高压流出的吹向海洋的风,盛行风向更为强劲。就这样,通过地图,可以深化学生对季风气候分布上的认知,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影响风力大小因素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

(2)提供材料情境,化地理抽象为具体。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影响中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知识。教材以景观图辅以文字来阐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如教材P8 图1.7 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中第三幅提供的是煤炭图片,辅以“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的文字说明。这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对抽象的认知,教师应该结合必修地理地图册P8中的“煤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示意图讲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农村沼气是怎么形成的?”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学生更易消化吸收。

(3)巧用图像类型,注重地理能力培养。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中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需要学生把握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于此部分内容,教材呈现的是简单的文字说明及在二分二至日光照侧视图中显示不同节气同一纬度昼长数值,以读图思考形式引导学生从数值中看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大部分教师讲解此部分知识会结合动画演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在课堂上结合动画讲解形象生动,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使用地理必修地图册,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地理地图册呈现太阳光照示意图,不同节气、不同形式呈现昼夜半球分布情况,利用不同光照图形判读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对加强学生图形转换方面的认知、掌握一定的读图、绘图技能起到一定作用。

(4)提供活动平台,培养自主学习。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的知识性和实用性很强,图文并茂,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实践提供了理想手段。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内容,教师可以概括说明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模式,引导学生根据地理地图册提供的图文情境自主学习、归纳,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列举其他体现要素间联系的案例,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形成,同时使学生学会了信息的处理,思想的交流,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有效利用地理地图册的几点建议。

第一,要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图像技能,有效利用必修地图册中的各类地理图像。即教师要适当让学生接触多样图像,掌握其判读方法,指导学生在充分提取地理地图表面信息的同时,引导他们进行综合概括,从而进一步认识地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多样性和针对性的图片进行适时、适量地运用,配合地理教学。地图册内容丰富,图片类型齐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地图配合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进行讲解,确保一堂课既连贯又不显得冗繁复杂。

第三,将地理地图册应用于各个教学环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跟读、课余复习。地图册被称为“第二教科书”,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配合使用,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普通高中地理必修《地理地图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价值情感的学习方式之一。地理教师应该科学合理、有效利用,从而达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薛松松.挖掘图文信息拓展教学功能——谈地图册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43.

篇(11)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事物、现象或情境的描述、呈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关键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对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因此,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如何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与学十分关键,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

1.案例的选编和课前的组织。

首先,要有效、正确地选编案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的选取应当以课本案例为主适当扩充。比如在人教版的必修3教材中,探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为例;探求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是以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等。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身边的事情,选取学生关心的事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可选择不同的乡土案例,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收集和整理身边的地理案例,加强地理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例如必修3“地理信息技术”内容的教学:可让学生调查3s技术在泉州市各行业的运用状况。

其次,课前准备也十分重要,主要包括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两方面。学生主要从搜集材料、整理案例并分析其在案例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方面做准备;教师应从内容的掌握、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着手准备,其中教学的组织最重要。

2.学生抽取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

必修3案例教学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必须以必修1自然地理和必修2人文地理的原理加以支撑论证。因此,在分析具体案例时,要加强对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抽取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会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抽取,学生才能在应对不同背景的案例时,懂得正确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去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如,在必修3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移”一节中,要正确分析影响东亚产业转移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抓住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在发生“变化”这一关键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劳动力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该产业往往选择在具有丰富、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的地方布局。所以,当劳动力这个因素在迁出地发生变化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必然要进行新的区位选择,从而就形成了产业的转移。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其他因素,如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地价因素等,只要其在迁出地和迁入地发生变化,都可能是引起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力。学生只有抽取了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地理原理,用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区域之间联系,才能够达到课标的要求。在学习了“东亚产业转移”后,教师可进一步要求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企业大量迁往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的原因,分析珠江三角洲这个区域哪些因素的变化对企业不利,而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存在哪些对企业有利的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能使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升,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以案例为中心,师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有利于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渗透不同形式的教与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不仅学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1.第一阶段:展示案例―阅读感知。

展示案例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中,一般是在教师导入了“主题”之后进行。案例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有印发的地理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以上几种方式也可以兼用,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渲染、烘托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

2.第二阶段:设疑指导―自主探究。

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和盘托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的信心。本阶段教师应加强巡回检查指导及课堂纪律调控。

3.第三阶段: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探究,获得了关于案例问题的个人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果,小组应以4~6人为最佳,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协调关系、记录讨论内容。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发表看法,供大家讨论、补充,具体的做法不拘一格。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百家争鸣,无须非达成共识不可。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4.第四阶段:组织交流―展示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