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10: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工厂人才培养工作计划

篇(1)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为例,探讨高职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在机制建设、实习就业基地搭建、共建厂中校、校中厂、专业建设、文化融合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做法,并思考了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关键词 :校企合作:管理类专业:多元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19-0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要办好校企合作,关键是要探索多样化的合作方式,由浅入深,逐步深化合作,实现校企合作多方共赢。

一、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概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国外比较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日本的产学合作等。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基地式”、“订单式”、 “产学研联盟式”、 “委员会式”、 “双向介入式”等,如今校企合作形式已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一般服务意识不强,容易眼高手低, “高不成低不就”,企业一般不愿接纳这样的学生:除了酒店管理等个别专业外,单一企业对管理类学生的需求量不大;管理类专业浅层次合作多、深层次少,因而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实现多元化探索的难度较大。我院的管理类专业有旅游与酒店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公共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在校企合作多元化探索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也碰到了一些难题,并据此进行反思。

二、校企合作多元化探索实践

1.校企合作多元化工作模式建设。高职管理类专业逐步推进校企合作,首先应加强校企合作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作为二级系部,制度建设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职管理类专业在校企合作中要重视多元化模式建设。管理系组建了由企业高工高管和校内骨干教师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还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章程,定期召开会议。此外,成立了由系领导、教研室主任、专业方向小组长、专任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等五级联动的校内多元工作模式,同时吸收校外企业高工高管参加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积极发挥校友资源,管理系积极发动已毕业校友的能力和才智,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作,在校企洽谈、建立基地、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积极参与,使他们既成为校企合作的“受益者”,又成为校企合作的推动者,将校企合作工作薪火相传。

2.校企合作多元模式建设。管理类专业以服务学生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基地共建、成果共享、文化共融”的校企合作指导原则,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多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

(1)服务学生,搭建实习就业稳固平台。实习基地建设是校企合作基本模式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最重要的途径。管理系校企合作立足于服务学生就业及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的专业顶岗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系部领导亲自主抓学生实习就业工作,开拓20余家校企合作企业作为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基地: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业亲自指导实习学生,与学生同吃同住,定期召开座谈会,加强沟通,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以实习带动学生就业,为学生提供稳固的实习就业平台。校企合作企业每年吸纳150多名管理系学生实习就业,学生在校企合作企业中表现优异,得到用人单位的较高赞誉。

(2)引企人校,共建校中厂。“校中厂”是建立在校内、由校企共同组建功能系列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管理企业化的生产性实习工厂,融教学、培训、考核、技能鉴定、科研功能于一体,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培养高职管理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管理系为深化校企合作,努力尝试建立“校中厂”,将广东三汇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市场部引入学院,以此为平台,该公司将市场营销推广的真实项目直接交给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校内完成,学生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在学校接受培训和任务,在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将企业任务作为招展招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市场营销项目完成,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校企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考核。通过项目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将校企深度合作、课程改革与项目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及质量。

(3)进企办学,共建厂中校。“厂中校”旨在建立“双主体”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让学生进入“厂中校”实习和就业,专业教师则依托“厂中校”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并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完成企业员工培训、客户培训、技术服务等任务,也为聘用兼职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提供平台。管理系与广州九龙湖公主酒店合作,在酒店建立“厂中校”,将课堂延伸到酒店的工作环境中,相关课程放在酒店讲授,企业高工高管作为兼职教师定期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升双师素质。此外,管理系与酒店共建了“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九龙湖公主酒店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可为更多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课堂。

(4)文化融合,共建职业课堂。管理系着力推动校企文化融合,通过举办校企合作经验交流会、校企合作表彰会,继续强化教师对校企合作的认可和支持。重点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与岭南印象园合办导游技能大赛、与合富辉煌集团合办房地产销售精英选拔赛,以及举办职业形象设计大赛等专业技能竞赛,合作企业全程参与大赛的策划、组织、训练、评奖等环节,实现校企文化对接,增强学生对企业和行业的认同。管理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聘请企业高工高管来校兼职授课,将企业文化和理念带入课堂,同时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学习企业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文化,通过这些方法共同为学生创造“职业课堂”。

(5)人才互动与技术服务,共享发展资源。利用已有的师资、科研资源,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为此,管理系制定了产学研规划,成立了产学研机构和团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校企双方人才服务互动也是深层次合作的重要方面,学院将合作企业的高工高管、技术骨干引进来,作为高职管理类专任教师的补充,从事相关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管理系已聘请来自合作企业的兼职教师20多名。为了增加教师的行业企业工作经验,委派骨干教师到合作企业培训学习和挂职锻炼, “走出去”学习的同时也可为合作企业进行培训、项目研发等工作,由校企合作培养师资队伍,人才资源互动共享,构建产学研人才资源库。

三、高职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反思

篇(2)

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专业定位:服务于现代物流业,致力于信息科技与流通技术融合,培养高素质的流通管理专才。培养目标:面向徐州地区的物流企业,面向长三角经济区物流企业,培养具有良好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具有规范、安全、环保素养,具有物流企业的产品采购、运输操作、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等岗位操作技能的管理员、业务主管或部门经理,既能进行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现场组织管理以及现代物流设备的操作,又能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建设内容与措施

1强化校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局面(1)以校企双边协议为基础,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由企业派专家、政府指导、行业参与和学院一起组成物流管理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明确该委员会对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领导职责,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制定每年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项目,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实践环节、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质量共评,达到共同发展。(2)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融入课程考核,学生在取得学历文凭的同时,必须考取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为此,首先开展课程改革,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实践导向的教学方式改革;其次,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组成“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2完善基于物流职业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围绕物流行业从业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①职业岗位分析。针对人才培养规格,开展社会调研,分析学生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和所需的职业资格,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通过对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进行调查分析,确定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群)有:仓储、配送岗位,运输、装卸操作岗位,流通加工岗位,物流信息技术岗位,货物报关、报检岗位等。同时做好对物流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研讨物流岗位主要的综合能力,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在此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②构建“校内课程实习、工厂模拟、校外顶岗实习”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物流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经物流管理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共同审核,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物流、尤其是物流的技能岗位,构建以企业真实场景为教学载体,分阶段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2)确立并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坚持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的原则,由专业骨干教师和物流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小组,根据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紧盯物联网技术发展,参照国家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素质教育与职业素养对接”。(3)抓好工学结合教材建设。按照物流企业工作过程、岗位能力的要求,结合合作物流公司的生产、运作、管理,设置体现物流特色的专业课程,编写具有高职特点的工学结合教材,并与企业共同开发、完成相应的实习指导书,实现与实际操作岗位的无缝对接。(4)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依托学院现代教学工厂,建设服务于物流人才培养和满足对外技术服务及培训的网络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工学结合核心课程相关素材-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课程课件、课程试题库、物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涉及物流流程的各种国家标准,重点与企业合作开发物流工业企业案例,开设物流管理技术发展专栏、经贸信息专栏等。

3与物流企业共建“厂中校”和“校中厂”,强化实践育人依托“校中厂”、“厂中校”建设,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建设,形成校企互动的双赢局面。(1)共建“厂中校”和“校中厂”。依托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成立厂中校“物流管理技术培训学校”,以此为抓手,深入开展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和职工技能培训工作。成立校中厂“徐工院物流管理技术服务(实训)中心”,增强科技服务能力,使之成为物流管理技术宣传中心和企业技术支援中心。(2)探索“厂中校”与“校中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与企业定期沟通机制,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每学期沟通2次以上;与企业互聘互兼人员;每学期聘请企业专家开设专业学术讲座2场以上。在学院设立物流师工作站2个,推进企业专家学术讲座制;在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1个,推进校企融合等。(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在实施物流管理专业“双能并重、三元融入、四层递进、产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依托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总体框架,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扎扎实实地推进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13-03

目前,海南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是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合作不紧密、合作缺乏深度,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愿望不强烈,与职业院校合作的意向、劲头不足。出现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社会资源得不到很好的整合,职业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建设国际旅游岛所急需的人才无法得到满足。为此,必须加快资源整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互惠双赢,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一、办学模式:校企合作

(一)树立亲商理念,实现互惠共赢

“亲商理念”是开放融合的产物,它以企业服务为最高宗旨,在招商引资、日常管理服务中形成一种“以商为本”的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客商获得满意回报率,同时使自己获得相应收益从而形成双赢格局。“亲商”最直接的层面就是让企业的成立、运行更为便利,就是想企业所想,实现换位思考。职业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作为办学目标,时刻关注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主动吸引企业参与办学。如果我们没有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亲商”服务理念,没有为企业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不可能奢望有企业的投资,所谓校企合作,只能是一厢情愿。只有让“亲商”理念化作一种共识、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才能实现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一方面,行业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较为充足的实训资源,职业院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毕业后,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学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生源,职业院校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只有这两方面良性循环,协调发展,才真正实现企业与职业院校的互惠双赢。

(二)实行股份制办学,改善校企合作方式

目前海南职业院校的发展状况基本上是职业院校一家在单打独斗,政府投入不多,校企合作形式单一,结构松散,企业没有真正融入学校建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实行股份制办学。只有让企业在职业院校占有一定的股份,职业院校的兴衰存亡与行业企业的兴衰密切相关,才能调动企业和职业院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形成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培育人才、共享发展成果的长效机制。首先,整合政府、企业和学术三种资源,使得三方分别从政策、经费、专业等方面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形成真正体现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自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次,建立严谨、高效的校企合作体制。校企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签署合作文件,明确校企双方责权。如学校按企业标准进行人才培养,为企业培训员工,开放教学资源并提供技术服务;企业投资或占有一定的股份参与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或向学校捐赠设备,选派优秀的技师或工程师到职业院校任教,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和就业岗位。再次,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由当地政府发改委牵头,成立由行业、企业和学校代表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校企合作的政策、发展战略、工作计划,协调校企关系、整合资源、促进合作。成立以合作企业人事经理、工程师、同行专家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针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最新发展态势,不断开发新专业,负责专业建设,以及实施教学改革,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和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等工作。“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使校企双方能较好地反馈信息,及时解决存在的决问题。

(三)三种主要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1.访问工程师模式。高职院校派遣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经过与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触,进行深入实际的培训,使专业教师具有行业企业发展前沿的视野、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又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既能担当专业理论的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操作指导,还可承担企业、公司的一些项目研发,成为一支融理论教学、实训指导、项目开发为一体的“多技能型”师资队伍。企业派遣工程师等技术骨干担任职业院校的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学校承认其讲师资格。校企双方均对兼职人员实施双向培养、双向考核。

2.双元制培训模式。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教学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里交替进行,约60%~70%时间在企业,40%~30%时间在学校。由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学习培训,职业院校负责教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人文知识。学生需修完企业与职业学校两个方面的学分,达到一定的国家标准,才能毕业。双元制培训模式的优点是:企业参与度高,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贴近实践,接近未来工作的需要、降低失业风险。但管理难度较大。

3.共建实验室模式。围绕区域重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由区域地方政府主导,以工业园、产业园、科技园、职教园等为载体,按照“学校主体、政府扶持、行业指导、企业融入”的多元合作模式,与产业领域优秀企业紧密合作。企业投资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实训室的建设,或占有一定的股份,或向学校捐赠设备来共建实验室,以服务产业链和相关专业群,满足学生通用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的需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高水平的实训室,配置相应实训设备,坚持真实、仿真、虚拟相结合,软、硬件建设兼顾,建成装备技术水平适度超前,集教学、生产、培训、研发、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为一体,区域内高、中职院校、行业企业共享的大型、综合性实训基地。使得这些基地,既能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的需要,又能满足行业企业培训员工的需要,还可以开展技术应用与研发。

(四)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

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招生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标准的设置,共同开发课程和专业教材,根据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专业实行调整。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过程的管理,并提出适当的建议。企业在职业院校设立各类奖学金、奖教金,捐赠先进设备,为学生学习掌握先进的技术装备提供有利条件。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派遣行业专家予以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职业学校共同搭建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健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二、教学模式:“教学工厂”

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职教模式,在校企深入合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并与学校教学有效融合,形成学校、实训中心、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它把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第一、二学年宽基础培训,进行课程学习和各类实验,也从事小型项目研究,让学生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但强调“两年的基础”不是理论的基础,而是实际应用能力的基础。第三学年,学生进行专业方向选择,并分组专门从事企业项目研究、实验、校内项目设计、到企业实习等。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CDIO项目制教学

将CDIO作为工程教育的环境,基于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根据学生在CDIO工程教育中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和学习内容需求,将学生CDIO能力成熟度由低到高划分为4个等级:新手级、基础级、专业级和创新应用级。按照每个等级的目标要求,采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以项目为学习中心,通过真实场景的制造活动,在为完成项目目标、制造成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通过学期项目、毕业项目的学习与完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得到提高。按照典型案例的工作过程进行解决问题的学习与训练,让学生通过每个案例的“整体、连续”行动过程,培养其注重知识的完备性与系统性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学习模式:工学结合

大力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模式,采取学生在校学习和到企业顶岗实习交替进行,或者采取“引企入校”的模式,由学校出让场地、企业建厂房并购置设备的原则进行合作,形成校企共建生产实习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提早体验到企业的工作、生活氛围,为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做好铺垫[2]。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在“课堂—场所—企业”三个层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螺旋式整合,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要实现职业教育与相关企业的相互促进及和谐发展,就要创新“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与企业在人才、设备、场地和技术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篇(4)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制造类专业近几年一直探索建立“校中厂”工学结合的模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和产教结合。规划将学院的机械加工中心建设成可集教学、实训、生产真实产品及技术开发、培训等多功能一体的“校中厂”。

1 “校中厂”的基本内涵及功能

“校中厂”是将学院的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引入学校实训基地,与学校设备、师资进行整合,按企业化要求组织生产和科研,结合生产按学校要求开展教学。

“校中厂”可以使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学生校内学习与基地实训相结合、学生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要求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以真实的身份、完成真实的生产任务,从而提高学生技能,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因此在创建“校中厂”时保证具备以下功能。

一是计划安排的双向性。“校中厂”的工作计划必须要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又要保证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因此协调好教学计划和工作(生产)计划是实现“校中厂”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

二是人员身份的双重性。“校中厂”的人员因所履行的职责不同而不断转换。教师或其他员工既是教师也是师傅,即他们在教授知识时是教师,在指导实践完成任务时是师傅,是教与导的有机统一。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学生又是员工,既要完成学习任务又要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工学过程的交融性。“校中厂”中教学与工作、学习与实践相互交融,既要在工作中学习,又要在学习中工作;既要在教导中工作,又要在工作中教导,两种活动交互存在,使得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的同时,将学习与工作联系起来,既相互验证又相互促进。

四是工学场景的兼容性。“校中厂”的车间或办公室、职业岗位区,既是工作场所,也是教学场所,都存在教与导、学与做的交叉兼容场景。在这里,学生不仅要在教师或师傅教导下完成学习任务,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还要完成好工作任务(生产出合格产品)。

2 把握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做好各项前期工作

学院组织了相应的课题组,专题研究校企一体在各国的发展现状,深入探讨开展“校中厂”相关制度的细节。在此基础上,决定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专业开展基于“校中厂”平台开展工学交替的试点,先后组织校内外教育、劳动、企业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制订了具体目标的方案。

(1)成立管理组织机构。“校中厂”的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成立一个由学院相关部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由副院级领导任主任。然后建立具有明确的企业组织架构,设有厂长、副厂长和技术指导,分别由二级领导、专业课教师等担任。还有按工艺流程精心安排各岗位,明确分工,下设如设计、工艺、制造、质检、售后等工作室。并对各工作室进行了定编定员。

(2)制定配套管理制度。建立了明确的校中厂教学模式的配套管理制度。如建立设计室责任制度、制造室责任制度、调试、维修室工作责任制度、质检室工作责任制度等,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并在生产安全上作严格要求和规定。同时校中厂教学模式运行中,存在着教育教学的稳定性与生产任务市场变动性的矛盾,存在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训练性与完成订单任务的矛盾。所以推行机动灵活的弹性学制和管理制度,根据生产任务需要或忙闲不均的情况灵活调整,可实施分段式、多学期、全天制轮班教学,把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变共性管理为个性管理,变面对班级管理为面对企业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3)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校中厂的生产任务情况,将培养目标分解到完成任务的各个环节中,让校中厂所有人员和学生都清楚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不断调整各课程标准,使之与企业、专业发展实际相符;在教学活动中,营造真实的职业实践情境,学生按照行业规范开展学习并完成符合质量、经济和环保要求的工作成果,获取工作经验知识和技能。

(4)加强课程建设的改革。基于“校中厂”的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生产性和教育性。充分利用“校中厂”的综合资源,以实际产品的生产过程为载体,提高课程内容对职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度,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提高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程度,反映行业企业第一线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

(5)成立了一支双师型队伍。校中厂教学模式的人员既要懂课程的目的、层次和进程,具备职业教育的教学能力和方法;又要懂工程及其成本运行机制,具备企业实际操作能力,能将教学过程融进生产计划。因此针对原专任教师,安排其进入校中厂进行实践锻炼,或选送到相关企业去进修培训,提高实际设计、操作能力;对原工厂技术人员或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各种专业课程培训,提高其设计课程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6)改变评价体系。使学生和教师评价与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全方位结合。特别对学生的评价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实施多元化的综合考核。例如借职业资格考试取代传统的考试,借上岗达标测试取代课程考试,借完成规定项目或任务取代课程考试,强化过程考核,用过程的产品达标测试取代考试。

3 制造类专业“校中厂”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校中厂”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成长规律。制造类专业选择从简单到复杂的典型项目为载体,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分阶段培养学生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实施课堂学习与“校中厂”认岗实习、技能训练性实习、生产性轮岗实习与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形成不间断的课堂学习与“校中厂”实习循环机制。课堂学习期间按班级进行,实习期间将班级分成每组5~8人小组,每组安排一个指导师傅,高职学生在校三年时间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见岗阶段以认识岗位、掌握基本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为主,实现的是以认识学习为主的做,体现的是见习性专业岗位的认知。

第1学期,专业岗位认知。通过见习进行岗位认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使学生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能力及职业素质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建立职业岗位目标。如模具设计与制造(以下简称模具)专业学生在第1学期要在工厂进行2~3周的认识实习,了解该专业主要从事主要见表1。

第2学期,基本技能培养。通过真实生产任务式学习情境,进行基本职业素质培养和基本技能学习。主要学习机械加工、手工制作零件、液压与气动、模具加工设备认知等,使学生掌握所从事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

(2)第二阶段:跟岗阶段以熟悉岗位、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培养专业核心技能为主,实现的是以体验学习为主的做,体现的是熟悉性专业岗位的体验。

第3学期,核心技能培养。通过项目教学、实境训练,进行专业职业素质和岗位核心技能学习。主要学习模具造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与制造等知识、技术、技能,使学生掌握所从事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质。

第4学期,核心技能和拓展技能培养。通过项目教学、实境训练,强化岗位核心技能学习和岗位拓展技能培养。主要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快速成型等,使学生掌握所从事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和拓展技能。

(3)第三阶段:轮岗阶段以轮训岗位、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和培养岗位综合能力为主,实现的是以轮岗学习为主的做,体现的是典型性专业岗位的轮训。

第5学期,综合能力培养。通过对典型性专业岗位的轮训,熟练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学习专业岗位的综合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熟悉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

(4)第四阶段:顶岗阶段以熟练岗位、掌握专业综合知识、培养专业综合能力为主,实现的是以实践工作为主的做,体现的是生产性专业岗位的熟练。

第6学期,综合能力提升。通过顶岗进行专业综合职业素质与综合技能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预测决策能力以及企业管理、职业精神,实现学生身份与企业员工身份的转换,为顺利上岗做好准备。

4 基于“校中厂”的制造类业核心课程开发与实施

在对本地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企业用人单位对制造类专业人才技能的需求,提炼确定针对每个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如表1所示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应以已建成的“校中厂”为依托,基于工厂的主打产品,形成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将真实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分项任务与学生岗位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实施教学。具体的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

(1)引入任务。实施“校中厂”机制下的教学模式必须要生产真实的产品。一方面对原校办工厂生产的系列产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1~2种产品作为产教结合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可以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联系,承接真实的生产任务,扩大业务。工作任务时以系列产品或典型产品为佳,并建立工作任务库。对长期合作的产品,应选派教师进厂学习培训,掌握相关技术,了解相关要求,与企业保持沟通与交流。

(2)提炼工作项目。工作项目是基于所引入的真实生产任务的工作过程,分析岗位或岗位群所包括的项目,归纳出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如产品设计、零件加工、装配与调试、品质检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项目。

(3)开发教学项目。教学项目是以工作项目为载体转化过来的。组织教学团队对每个工作项目分析研究,将该工作项目转变一个个教学项目。如零件加工可以分解为轴类零件加工、套类零件的加工、箱体类零件加工等。

篇(5)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73-02

一、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机拖动、低压电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同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但传统的《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以讲授工厂电气控制相关各种理论知识为主,实践环节偏少,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电气控制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很欠缺,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与教育培养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相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应当对《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重点突出考核学生在电气控制方面的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立足于工学结合。

二、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特色

根据电气工程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工作过程采取“阶段性、梯次递进”的由简到难的原则,以项目为例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驱动教学对象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确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电气控制设备和机床类电气设备的设计、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等项目为载体,并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任务用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以“教、学、做一体化”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行动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任务是对整个学习或工作的过程进行发动、监督、帮助、控制和评估。教学放在实验室中进行,介绍各种典型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各种工业控制低压电器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方法并配合现场动手操作,帮组学生理解所讲内容,提高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只是针对性的讲授、示范、引导,重点突出技能培养。整个教学中,要安排三分之二的左右的学时让学生自己连接控制电路。实行“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

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职业岗位所需要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涵盖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相关应知、应会内容,教学内容选取要考虑岗位职业要求,注重岗位化能力培养,按由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基本控制线路为主线,学习从低压电器的认识、低压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基本控制线路的分析和设计、典型工厂控制线路的分析、调试和设计、评价全过程。每一学习情境均以工作任务承载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来达到即定的培养目标。

三、本项目预期的主要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基本原理、技术参数,能够根据需要正确选择;

2)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完成低压电器元件的安装;

3)熟练掌握低压电器元件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具备识读电路图能力;

4)能够根据给定电气控制原理图进行电气接线;

5)能熟练使用万用表进行低压电气控制电路故障排查;

6)能实施常用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排查;

7)可以根据给定的控制要求,完成简单控制电路的规划与实施;

8)了解PL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PLC基本指令、功能指令和编程方法;

2.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2)通过该课程各项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经历基本的工程技术工作过程,学会使用相关工具从事生产实践,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服务未来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电机及控制方法的认识和深刻领会,以及教学实训过程中创新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基本的思考与设计的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4)在技能训练中,注意培养爱护工具和设备、安全文明生产的好习惯,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四、课程的总体安排及考核方案

1.课时的分配及进度:授课12周,每周4学时,总学时48。理论授课16学时,实验实习32学时。

2.考核方案:《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理论考核以够用、实用为基本原则,降低了理论考核的要求。重点突出考核学生在电气控制方面的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考核,强调实践效果。

考核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考核+理论考核+技能鉴定。课程考核评价和职业技能鉴定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必须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电气控制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并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学生《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考核评价的组成部分(占40%)。其中理论考核以闭卷形式进行,考察学生对电气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的了解。考试成绩的20%记入期末总成绩。实践考核在电气实训实验室进行,每一位学生随机抽取任务工单,含有设计和安装调试接线,成绩的40%记入期末总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永华.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1-334.

[2]王仁祥.常用电压电器原理及其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20.

[3]马志勇主编.常用自动化控制器件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180.

[4]吴勤勤.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7-51.

[5]方承远.工厂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100.

[6]赵明主编.工厂电气控制设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100.

篇(6)

“订单教育”是学校与企业之间所商定的人才培养协议,是学校与企业针对社会需求共同制订的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学生就业等方面合作的一种培养模式。“订单教育”开辟了当前职业教育的新思路,促使学校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不断完善教学设施。为了学生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更好地就业,“订单教育”已愈来愈被中职学校广泛接受。近几年,学校密切联系三门核电站建设单位、浙江星星集团等企业,先后与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三门核电工程施工总承包部等企业签订了“订单教育”协议,并按协议招收了核电电工、电气技术等专业订单班学生,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育部门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促进就业为目标,进一步转变中职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促使教育与就业零距离对接。中职学校应该在“订单教育”协议总体要求下,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下面以学校电工专业教学为例做如下探讨。

一、“订单教育”背景下中职电工专业教学理念

“订单教育”作为一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些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能适应“订单教育”的要求。因此作为订单班的任课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与订单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念。

1.注重实践

由于部分中职学生对电工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学中应弱化理论知识教学,注重电工专业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基本理论指导下加强技能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电工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相应理论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由于部分中职学生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讲多练,将电工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师生双方共同在电工实训场所进行边教、边学、边做,完成某一项教学任务。实训场所应既有真实的生产,又整合学习功能的实训设备,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

2.贴近生产实际,服务工作岗位需要

电工专业知识教学要密切与日常生活、生产相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内容实用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电工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学校核电电工订单班学生在学校系统学习过程中,不定期下企业学习,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学生在实习期间及进入企业工作后,就能更快地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二、“订单教育”背景下中职电工专业教学目标

“订单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是由校企双方共同商定的,是同未来的岗位要求和专业发展能力需要相适应的,具有特殊性和较强的针对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是任课教师确定课程教学目标的依据,任课教师拟定的教学进度计划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电工专业订单班教学的总体目标应是: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学生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需的电工专业理论知识。通过电工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就业所必需的电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三、“订单教育”背景下中职电工专业教学模式

为了完成“订单教育”的任务,学校要求任课教师按订单协议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1.深化“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订单班应该重点构建其培养模式,将电工专业教学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将电工专业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相联系,继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到教学与企业生产“零距离”接轨,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用工保证。

第一年通过校内“先动手、后理论、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和训练,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通过维修电工初级工的考核;第二年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通用技能,通过校内实训基地训练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实习,实现校内实训、校外教学实习交替进行,有机互补,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维修电工中级工的考核;第三年主要培养学生的专门化技能,开展以企业岗位生产任务为内容的训练,以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达到维修电工高级工的水平。学生通过三年的培养,能较好地达到企业所要求的岗位适应能力,顺利通过校企共同考核。如学校2010级核电电工、电气技术等班级学生已经在三门核电站建设单位、浙江星星集团等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受到了所在企业的好评。

2.实施项目教学法,实现“先动手、后理论、做中学”教学模式

根据“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思想,实施项目教学方法。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将电工专业课程划分为若干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都以真实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或案例为学习情境,按照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的步骤,重组教学内容,编排教学过程。每个学习项目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为:学习情境描述相关知识教学(课堂理论教学)布置工作任务相关技能教学(一体化教室或实训现场操作演示教学)小组讨论(制订工作计划、小组分工)完成生产性实训任务(实训车间,技能训练+自主学习)考核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拓展知识教学拓展技能教学。同时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以生产过程真实任务为实训项目,制定实训项目工作单,确保学生在实训中高质量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实现专业教学与生产工作任务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这样使整个教学过程在职业行动及多样性的思维操作中完成,同时也更接近未来工作的真实情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3.内培外引,校企共同参与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一批集理论水平高、实践动手能力强、教学能力强于一身,具有创新精神的电工专业教师,学校可以选送部分教师到相关企业接受电工专业的技能学习和培训,如学校派遣了多名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以及到三门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等相关企业进行培训,也可以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来校教学,如三门核电站建设单位等企业安排技术人员来校对订单班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这样整个教师队伍结构就更加合理。通过培养与引进,形成一支教学业务精湛、专业技术熟练、科研能力强、梯队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实现教师专业能力与企业的职业技术岗位能力相适应。

4.构建电工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开发校本教材

学校对电工专业课程的开设,除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专业教学计划外,还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本专业岗位实际需要,同时在“订单教育”背景下,主体专业增设了单片机、机床排故、维修电工、工厂供电等课程,还组织电工专业教师编写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的校本教材,如已经编写了电工基础、内线施工、传感器原理与制作等校本教材。按照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要求,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以学校教师为主,县内有关行业专家和多家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共同开发了《工厂供电》《PLC技术及应用》《维修电工基础》等3本核心课程教材,已与浙江科技出版社联系出版,还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维修电工考证教程《实用安装电工》等校本教材已编写好初稿。

5.校企共建电工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是学校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学校办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建设。作为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窗口,学校在现有的国家级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并积极探索和完善以场地、设备、技术以及资金为纽带的校企共建共管、互利共赢的建设模式,通过学校独建和与企业合建等多种形式,逐步建成了集教学、生产、科研、培训、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服务能力强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各相关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基地的规划、设计和建造,如学校与相关企业联合制造了电工实训台、电子装配实训台、高低压配电控制柜等实训设备。不断增强实训基地的实训功能和服务能力,使实训基地建设具有基础性和超前性,让学生更好掌握企业的生产流程及要求,适应企业需要,使学生能根据教学内容要求选择不同的实训场所。学校要继续拓展与校外企业的联系,选择技术实力强、管理水平高、设备先进、产品品种全、技术力量强的有关企业作为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之成为专业教师“产、学、研”平台,为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订单教育”要求学校招生与就业同步,按照企业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学校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要求组织教学,探索有效的中职电工专业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安雪晶.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3).

篇(7)

课程是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而课程改革也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关注点。我国传统的职业课程设置以学科课程为主体,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强调知识体系自身的完整性、系统性,尽管学科课程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及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但却缺乏与工作的直接联系,不利于学生对技术及工作过程知识的掌握,而这两类知识却往往是职业教育内容的核心。

项目教学法是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为依托建构学习内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中合理设计教学项目,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的完整程序,完成整个教学项目。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中做”和“做中学”,可以概括性地了解到其潜在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并能够在整体性的工作情境中认识到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并理解和掌握课程所要求的技术知识和工作技能,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课程是一门核心专业课,其特点决定了实施项目化教学更有助于学生获得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及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明确《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介于技能型和学术型之间,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技能结构则以心智技能、创造技能为主,其掌握的技术为理论技术,而不是经验技术。

因此,《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教学应以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本位,使学生具备化工技术的应用能力,适合化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具体的课程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选择典型精细化学品的合成路线,会分析典型精细化学品生产中所用的原料和产品指标要求;能识读并绘制典型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流程图;能正确分析典型精细化学品生产中的影响因素;能根据典型精细化学品生产反应的特点选择反应器,并能对其生产过程进行操作与控制;能熟悉商品标准化技术;能对生产中的事故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安全因素和环境污染问题;能熟练使用精细化工产品测试常用的一些通用仪器;能分析和运用复配技术进行精细化学品的配方工作;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有产品开发能力;能独立或小组协作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能积极寻找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知识目标了解典型精细化学品的性质、用途、生产情况和产品的包装与贮存;掌握典型精细化学品生产原料的净化及生产用催化剂的使用;掌握典型精细化学品生产的反应原理及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熟悉典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熟悉典型精细化学品生产设备的结构和特点;掌握典型精细化学品的商品标准化技术;熟悉生产工艺组织过程、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熟悉精细化工小产品配方。

素质目标通过项目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

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课程设计

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先进行了相关化工企业的岗位调研,获得岗位工作任务,然后邀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召开座谈会,共同分析岗位需求,确立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并归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建更贴近和满足实际应用能力需求的能力训练体系,最后,针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设计学习项目,确立围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这一主线,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思路。

精细化工工艺教学内容涉及各种精细化学品的生产过程、反应装置及工艺流程,其特点是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配方及成分多、涉及的基础知识多、涵盖多个学科知识。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如何根据精细化工专业的特点及培养目标,结合我校所处的地方特色及发展需要,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使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既有重点,又能使学生在精细化工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并能了解本领域内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是精细化工工艺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

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本课程组遵循时代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的原则,采用项目教学法将原来的《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和《精细化工综合实验》课程进行了整合。以往是先讲授完工艺学的课程,然后上实验课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计划编制时理论教学先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各自独立,这种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培养现代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需要。项目化教学法可以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很好地衔接,理论可以最大化地指导并应用到实践中,有助于学生真刀真枪地实训,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以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所经历的原料准备、化学反应、产品后处理和综合利用及三废治理过程的典型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载体,并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特点,设计了10个学习项目,分别为表面活性剂、胶黏剂、涂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合成材料助剂、农药、洗涤剂、化妆品、香精与香料,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项目化课程(见图1)。

课程进行中,可由教师分析项目要求,给学生下达任务书。根据每类精细化学品中的典型产品,一个项目设计几个任务。以涂料的学习为例,任务布置如下。

任务一:中油度红色醇酸树脂漆的生产。任务二:氨基醇酸树脂磁漆的生产。任务三:环氧酚醛清漆的生产。任务四:白色热固性丙烯酸酯烘漆的生产。任务五:醋酸乙烯乳胶漆的生产。任务六:聚氨酯乳液涂料的生产。

每个任务细化为若干小任务,以中油度红色醇酸树脂漆的生产任务为例细化如下:(1)掌握涂料的配制原理。(2)掌握醇酸树脂生产的反应原理。(3)熟悉醇酸树脂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4)熟悉醇酸树脂的生产工艺流程。(5)熟悉醇酸树脂生产设备的结构和特点。(6)掌握中油度红色醇酸树脂漆的配方。(7)熟悉配漆工艺。(8)了解醇酸树脂生产和醇酸树脂漆配制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问题。

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课程项目教学教学实施方法

每个项目的教学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六步法教学。

资讯学生根据任务要求,独立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自我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

计划以精细化工3071班为例,将全班40位学生分成10组,每组4人,小组内共同讨论咨询后得到的信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制定初步工作计划。

决策学生制定的初步计划经小组讨论,教师审核,认为具有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则计划通过。实施按照决策通过的计划,小组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后,每个小组随机抽出一人进行公开答辩。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化工行业涉及的危险品多,环境污染严重,操作条件苛刻,不可能像某些专业那样在校内建设大量的实训基地;另外,精细化工的技术保密性和垄断性也决定了在校企合作时,工厂仅限于让学生参观式的实习。故此在实施阶段有必要采取多种途径来完成任务,比如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训法、利用企业工厂的参观法、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法、利用仿真软件的仿真法等。总之,要求学生不能只是利用搜集到的信息,写个项目报告来应付教师。例如中油度红色醇酸树脂漆的生产采取了工厂参观法和实验室法两种方法来完成。

检查这一环节学生要上交学习成果,包括项目报告、产品实物等。通过学生自查、互查、教师检查、查看任务的完成情况。

评价评价标准分为三部分,一是专业能力,包括专业资料查阅情况和信息处理能力、实施阶段的动手能力、项目报告的完成情况和条理性、PPT制作和汇报能力、知识考核(通过试卷形式);二是社会能力,包括工作态度、团结协作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三是创新能力,能否在工作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创造性地工作。这种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静态评价,还包括对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这种动态评价是从学生接受任务开始教师就时时掌握的。最后,通过教师的点评,帮助学生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找出不足和改进措施,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内化,同时给小组和个人打分。

通过对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工3061及3071两个班实施《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验表明,实行了项目化教学之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对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良好。

在《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中,以典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为切入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真实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以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课程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会继续努力探索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工艺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与应用。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044-02

制药工程专业是以工程学、药学、化学及生物技术为基础学科的交叉性专业,郑州大学制药工程专业通过不断深入教学改革,提出并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模块中,生产实习是学科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相关实践研究都指出:生产实习对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加深学科发展认识、提升专业学习兴趣、明确就业方向等一系列问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根据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的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中的实践积累,结合制药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对新形势下的生产实习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探索。

一、生产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生产实习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工程实践机会,但能否达到实践教学效果和目标,仍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分别来自于学校、企业以及社会。

1.校方的问题。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经费问题。近年来,由于物价不断上涨,而学校的实习经费增加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企业的选择及实习质量。问题二是参与实习师生的问题。由于参与实习的指导教师大多仅有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因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习指导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另外,部分学生对生产实习缺乏认识,积极性不高,进一步直接影响到实习效果。此外,生产实习人数较多,集中实习虽然便于管理,但也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易造成学生被动实习的问题。

2.企业的问题。制药企业由于行业特点,在生产安全、技术保密、卫生要求和生产管理上都有极高的要求。一些企业因从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不太欢迎学生进厂实习,这就给学校造成了联系实习困难的问题。此外,即使部分企业同意生产实习,但往往提出许多限制,也对实习过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降低了整体实习效果。此外,很多企业对学生实习持保留态度,从领导到工人师傅都不积极主动配合,也影响了学生的实习热情,降低了对生产实习的积极性。

3.社会影响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以及就业取向的多元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一些学生缺乏专业认识,考虑到毕业后可能不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因此不重视生产实习,敷衍了事。

综上,高校迫切需要全面创新和改革。我们通过不断总结,对我院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实践证明这些实践对提高生产实习效果和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校内建设实训平台

现代制药工业不仅具有自动化、连续化、集成化的特点,而且一些原料药的生产过程还具有易燃、危险性大的特点。因此,学生在企业生产实习时难以实际操作,这是长期困扰生产实习的老大难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根据化工专业特点,建立以河南义马煤气化厂生产工艺为背景的校内实训平台,采用第三代仿真技术“半实物仿真工厂”建设,平台系统具有多专业共享、工厂情景化、操作实际化等特点,操作环境与实际生产的中控室相似;操作参数、故障设置、出现故障时参数的变化及处理方法均来源于工厂实际。该实训平台自2011年建设以来,每学期为包括制药工程专业在内的共计200多名化工与能源学院各专业学生开出开放性实验,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实训平台的建立和运行有效缓解了实习中难以动手操作的难题,改善了实习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实习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积累,也为真正走入企业的生产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校外建设实习基地

生产实习不仅是大学生加深专业知识学习、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从校园走进实际工作岗位的过渡桥梁。建立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是整个生产实习环节的关键。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先后与省内外几十家企业联合成立了“面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实践证明,成立合作联盟对探索高校与企业合作新模式,提高高校工程人才质量和层次,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都产生了重要作用。我们结合制药工程专业方向,与联盟中的制药企业进行对接,在培养企业人才、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扩大企业知名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企业在接纳学生实习上也主动配合,积极帮助和支持我系的实践教学,减免了实习经费。通过以合作联盟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联系实习企业困难的问题。同时,我们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不仅扩大了实习的范围,也使实习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和针对性。

四、改进优化实习模式

旧的生产实习往往会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实习过程形式化、实习效果不佳等现象。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实习质量,需要在实习的模式上不断改进创新,使生产实习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根据制药工程专业学科培养目标,按照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本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的模式不断改进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的具体措施分述如下。

1.精心设计实习流程。在实习开始前,指导教师首先提前与企业沟通联系,了解掌握各车间生产品种及工艺路线,并与企业实习配备指导人员协商,对学生的实习路线、实习场地等进行安排。同时按照企业生产工作计划,及时调整设计实习内容。实习内容设计上,我们根据制药工艺特点,结合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尽量设计学生熟悉从原料药到成品药的整个生产实习过程,使学生对制药过程有清晰完整的认识。

2.优化实习指导团队。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爱护学生,而且整个实习过程中,要在生产安全、实习纪律、现场指导及实习考核等方面尽心尽责。因此,指导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责任心。我们通过总结实习经验,配备了四位老师组成的实习教师团队,实习教师必须为一线任课教师,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加强职业观培养。生产实习是大学四年期间大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的最佳机会,因此将生产实习与职业观培养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从而对实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我们在学生进入实习场地前,邀请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和企业内的青年大学生开展讲座和交流,从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和工作体会现身说法,让学生亲身感受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未来择业取向,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生产实习的重要性及其锻炼价值。

4.小组生产实习。我们根据车间流程工段,通常将实习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人数十到十五人左右,各小组分设定一位组长,主要负责日常的纪律考勤。然后各组再由一位实习专业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带队,深入到不同车间开展实习。实习过程中,各小组分别对每个工段进行实习操作,然后各小组进行不同车间的轮换,以保证每个学生能够对每个工段进行深入实习。并且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与专业老师、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进行近距离交流。

5.综合实习考核。由于生产实习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环节,我们尝试通过综合评价体系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生产实习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表现及现场问答、生产实习报告、工艺流程图设计和笔试问卷四部分。指导教师根据四方面的表现综合打分,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进行评定。通过采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环节中有所表现。此外,在书写实习报告时,指导教师明确要求学生应结合实习过程,写出实习感想。通过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在多个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工程专业知识。

6.实习与课程设计相结合。将生产实习与制药工程工艺设计相结合,学生在完成生产实习工作总结后,会很快地进行制药工程工艺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其内容与生产实习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制药工程车间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洁净厂房GMP车间设计;掌握制药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等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7.实习意见反馈。通过不断优化实习模式,我院制药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实习,提高了对制药工程专业的认知,强化了专业知识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的需求,树立了更加明确的就业观。此外,指导教师对生产实习的过程进行总结,向学院提交生产实结报告。通过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面意见对实习效果的反馈,有助于我们不断改善优化生产实习模式,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

五、结语

生产实习是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改革原有旧实习模式的不足,实践探索新形式下的生产实习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生产实习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平台,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并不断优化实习模式,有效提高了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效果和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认识到,制药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未来的发展中还可能会出现新的课题,这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与实践模式,切实将制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篇(9)

物流实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习时间长,涉及面广。学生、学校、物流企业三方利益相关者应加强沟通、相互理解、共同协调,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兼顾物流企业和学校的利益诉求,在合作中尽可能地寻求最佳契合点,避免冲突,化解矛盾,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1.建立物流专业实习基地。物流实习基地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的实际训练场所,是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可以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帮助合作企业改进技术水平,并为企业获取优秀人才创造条件。因而,选择合适的实习基地,与物流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是物流专业实习的关键环节。学校站在战略协作的高度签订长期稳定的校企协作实习基地协议,以便双方发展成为战略伙伴关系。同时,校企双方全程规划、全程参与,共同制定基地发展规划,制定教学培养方案,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计划,技术推广应用与成果转化方案等。可以考虑的建设模式有:一是建立以教学单位为载体的校内实习基地。教学单位提供实习基地建设用场地和师资,合作企业提供资金、技术、设备和岗位,双方联手将工厂或车间搬到学校,在校内建设与物流要素和各环节相适应的实习基地,形成真实或仿真的物流职业岗位与技术、技能训练环境。二是建立以合作企业为载体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以行业和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教学单位智力资源优势和企业资金、技术和设备优势的互补,把实践教学和实习项目尽可能融入企业,把教室搬到工厂或车间,让学生直接接受全真的生产环境的训练。同时,学校可以为企业进行技术咨询与培训,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技术难题,而且还可以为企业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实力,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

2.协调三方利益,弱化冲突。学生是实习的主体,学校在实习管理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在尊重实习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合理协调,积极探索,弱化冲突。校方应尽量与实习企业商榷适时恰当的岗位轮换,减少学生由于一直在一个实习岗位实习产生的枯燥感、单调感等心理不适。对于那些表现优异且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学校可向实习企业建议安排一些初级管理岗位,让其得到充分锻炼,实习企业也能从中受益,孵化未来的管理人才。另外,合理的实习待遇是对学生利益的保障和权利的尊重。校企双方应在充分兼顾学生、实习企业和学校利益的前提下,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签订完善的实习协议,特别明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薪酬福利、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岗位培训、安全保险等待遇条款,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待遇满意度。

物流实习环节的全过程管理

PDCA循环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他把质量改进的全过程划为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处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成为物流实习环节全过程管理的借鉴模式。

1.P(plan)计划阶段。

1.1实习目标体系的建立。目标体系是构建物流专业实习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根据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和实习企业的要求,建立实习企业实习各环节的实践质量目标。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物流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社会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实习目标体系应物化为文件,包括实习计划、实习管理制度、实习手册、实习周志、实习报告、实习指导工作记录、实习简报、实习论文、实习成绩评定表等,使物流实习全面质量管理文件化。

1.2实习评价体系的建立。物流实习评价体系的建立,不能仅仅依赖实习企业,而是实习企业、学校及学生本人共同参与完成。实习企业的观测重点是: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纪律创新精神、职业道德等;学校的观测重点是:岗位任务、职业技能、实习周记、实结等;而学生主要是通过实习报告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对学生实习的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评价的重点应在评价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的发展性评价,即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实践能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C-0052-03

2014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开启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6年,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申报,被认定为首批试点学校,数控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围绕我市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结合学校实际,2016年学校采用校企“双招”方式,即学校招生,企业招工,招收数控技术和汽车两个专业,共四个班96人。一年多来,学校以推进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实践为抓手,积极借鉴,大胆创新,全力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在2017年全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学校作了专题交流发言。

一、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五大工程

(一)强化外培内训,着力抓好师资建设

打造一支优良的专业教师团队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先决条件。2016年1月和7月,学校先后将数控、汽车两个专业16名专任专业教师送到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接受德国工商大会上海办事处等相关机构培训,全部获得培训师证书。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多次派人来校指导中德“双元制”实施工作,并选派一人常驻学校具体指导项目实施。2016年,德国高级专家组织(SES)双元制教育专家厄恩斯特先生、乌尔里希・埃德曼先生、阿尔弗雷德・施拉德先生先后来学校工作一个月,具体指导相关工作,推动学校德国双元制实践。经过外培内训,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培训技能得到提升。

(二)借助多方力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建立了“以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以“p目标、双师资、双场所、多证书”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毕业实行“三证制”,即“毕业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和“AHK证书”。通过人社部门、行业、企业组织的考核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学生可获得多个职业技能证书,其中至少获得一个中级以上职业技能证书;通过AHK考试获得AHK证书;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并考核通过,才能给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

(三)紧盯岗位需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即“通道”,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应该具有什么特质?通过广泛调研、现场考察和文献研究,学校将课程体系的构建重心放在学习领域和培训模块的切分和组合上。以工业机械工为例,通过对合作企业工业机械工工作任务分析,将课程细化为用手动工具加工零部件、用机械设备加工零部件、制造简单的组件、技术系统的保养、用机床加工零件、控制技术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技术系统的装配、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等15个学习领域。同时,构建了与之相匹配的用机床加工零件、控制技术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加工、产品质量与工艺质量的监控、保证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能力、技术系统的优化等15个培训模块。这样,课程体系始终紧密围绕企业的目前需求和未来发展来构建并实施,做到行知合一,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针对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工匠精神培育与复合型技能的培训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推进校企合作,构筑联盟交流平台

现代学徒制的成败,关键是在企业参与度的高低上。学校除与江苏恒力组合机床有限公司、盐城秦川华兴机床有限公司、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高和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中资企业合作外,还与舍弗勒、克朗斯和福伊特等外资企业紧密合作。这些外资企业直接参与到学生的培训当中,并由德国培训师亲自指导学生。2016年,学校加入AHK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联盟。11月29日,学校成功承办AHK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联盟2016年年会。联盟各单位分组研讨了2017年工作计划并形成了AHK中德职业教育联盟2017年工作决议。此次年会的召开,进一步促进了德国工商大会、德国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德国职业院校与国内职业院校的对话,加强联盟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对我们进一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快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五)加大设备投入,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试点,不仅仅在时间的变化上,更在于空间的转换上。必要的、完备的设施设备,是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2016年9月底,学校开始改造和建设达1200平方米的跨企业培训中心,新购买设备300多万元,11月底开始使用。这些硬件设备、设施为现代学徒制试点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的硬件保障。2016年11月28日,盐城市惟一一所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AHK)合作成立的地区性跨企业培训中心――AHK中德(盐城)培训中心在学校隆重揭牌。培训中心采用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制定培训计划及岗位轮换计划,对学生进行模块式与项目化培训。3年培训期间,学员将参加德国工商大会组织的两次毕业考试,合格者获得国际通用职业技术证书,成为符合“德国标准”的高端技术蓝领。中德培训中心在环境氛围、功能布局上模拟德国企业的培训车间,在组织架构、过程管理上建立德资企业的运行机制。现代学徒制试点班采用“课堂教学+‘学习型工厂’培训+企业顶岗实习”交互进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实训课程占整个学时的60%以上,通过培训,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采用严格的工作流程对学生进行精心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素养,以及严谨、踏实、周密的工作作风。

盐城地处江苏沿海中部,“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和沿海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此交R。当前,我市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省“一中心”和“一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盐城制造”,积极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作为国家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学校必须切实承担服务地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职责,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五项举措

(一)优化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继续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调研与交流学习。2017年4月,学校组织该项目团队成员,校长、分管校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行15人赴山东济南职业学院和山东淄博德国莱茵科斯特有限公司学习,具体内容为现代制造及工业4.0实验室建设方案,中德培训中心建设经验,师资培训具体措施,校企合作方案。通过学习借鉴,学校将积极构建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定向就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健全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管理制度、教学文件及相关标准,推进业务精良、校企互聘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创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AHK中德(盐城)培训中心功能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校企深度合作、行业积极参与的现代学徒制管理新机制。

(二)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

进一步推进课程校本化的开发,计划在该项目试点的3年内将开发11门学习领域教材和9门实践培训领域教材,即在2016―2017年度开发的《手动加工机械零件》等4本学习领域教材和2本实践培训领域教材即将完成的基础上,2017―2018年度将完成《简单机械子系统的加工》等4本学习领域教材和2本实践培训领域教材,其余教材将在2019年7月前全部完成。同时,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机械加工专业基于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的模块化课程建设研究》,已顺利立项,并成立了由5名核心骨干专业教师组成的团队进行研究。

(三)提升专业教师教学水平

为更好地推进课程校本化的开发,学校将进一步加大专业师资培养力度,今年计划组织骨干教师参加AHK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联盟单位互助小组的活动。继续聘请德国“双元制”专家和企业专家来校教学,德国专家于暑期来校进行为期一个半月培训,企业一名专家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继续聘用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培训中心专家在学校参与教学和培训师资。同时派员于6月份去德国进行为期十天的学习交流。鼓励教师转变观念,树立“自己有半桶水,教给学生一桶水”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四)拓展学校企业合作空间

学校将进一步发挥盐城市装备制造职业教育联盟牵头单位的作用,在原有合作的企业基础上,继续拓展合作企业,加大合作育人力度。本年度,计划招收工业机械工和汽车维修工共48人,扩招机电一体化工24人。同时,加强校企间深度合作,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共建实训基地,开展校企人才互聘,加强产品研发等。继续做好为江苏恒力组合机床有限公司、盐城秦川华兴机床有限公司、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高和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员工培训方面的工作,让企业直接参与到本项目教学科研中来。同时积极为地方政府引进德资企业,做好宣传名片和人才支撑的服务工作。

(五)完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主动和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对接第一届中德双元制班考核有关事宜,计划在7月份组织实施AHK毕业考试(1),认真开展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力争取得优良成绩。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侧重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制度,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作品展示、创新精神等资料的积累,多形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

篇(11)

【基金项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教研教改项目“中山职院网络系统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研究”。项目编号:JYC1119。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40-02

顶岗实习是的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补充规定,要求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低于半年。这一规定既符合高职高专教学大纲教学安排,又有利于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此项安排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举措。

一、顶岗实习的现实意义

顶岗实习就是安排学生离校走入生产一线,进行劳动锻炼。顶岗,顾名思义,是在生产一线的诸多岗位,从事生产性劳动,因为企业不是学校,不可能满足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生产岗位,所以在顶岗实习中原来所学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不可能对口,甚至基本不沾边。既然专业不对口,而为什么又要深入一线顶岗劳动,其意义在哪里?

意义之一,转变观念。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帮助学生从思想上完成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

意义之二,树立岗位意识。企业中每一个岗位都有其特有的作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一种岗位责任,是一种职业品质,具有岗位责任意识是员工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意义之三,增强社会经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顶岗实习不仅仅是一种劳动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培养工作能力,提升专业和职业素养,学习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增强做人的才干,为学生毕业后真正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

二、顶岗实习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期间,教育管理主体上由原来的单一学校教师转变为实习指导老师、辅导员(班导师)、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多重教育管理者”;教育管理客体上由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员工、职业人、社会人“多重身份”;教育管理环境上从学校转变为学校、实习单位、社会“多重教育环境”。这些“多元化”的特征给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问题一,心理反差较大。学生习惯了在校学习生活的优越条件,而企业一线工作是与之截然不同的,必须通过付出辛勤的体力或脑力劳动才能领取工资,这在很大程度上难住了学生。学生对工厂(公司)重复简单的劳动感到枯燥无味,加上时间约束严格,因此,厌倦情绪油然而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等。

问题二,吃苦精神较差。工厂、公司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天工作时间在8-11小时,一个星期只能休息半天到一天,长期重复着简单的劳动,对体力消耗较大,工作辛苦是同学们不愿顶岗实习的又一问题。

问题三,适应能力较差。学校是公益事业,生活基础设施完善,企业是追求剩余价值,所能提供的条件有限。同时,学生对专业期望值较高,而企业所需技能与学生所学知识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工厂(公司)生活和工作方面的要求,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无形中就拉开了同工厂的“距离”。

问题四,沟通能力欠缺。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习中顺利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工人师傅相处融洽的基础,但在具体的顶岗实习中,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工作中抱怨学不到东西,请假休息得不到批准等等,这些都是缺乏必要沟通能力的具体表现。

问题五,缺乏扎实的工作作风。学生到工厂(公司)顶岗实习,本意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积累经验,应该虚心好学,踏实做事,但从近年来几处实习的学生情况看,少数学生工作中消极怠工,敷衍了事,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朴实的工作作风,而工厂(公司)对此有明确的不同反映。

三、顶岗实习“四方共赢”管理模式架构

为了适应顶岗实习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场地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的特点,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四方共赢”的柔性开放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四方共赢”管理模式通过构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多维联动、多重覆盖、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体系,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教育与管理。

图1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四方共赢”管理模式框架图

1.学生——既为客体又是自我管理的主体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是唯一的客体,同时又是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觉工作、自立生活的主体。学生是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者,同时接受着学校、企业、家长的管理和监督。

凡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应签订顶岗实习责任书和协议书,认真学习与履行实习计划与任务书的各项要求,遵守实习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的有关规定,服从安排。在实习过程中应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谦虚诚恳,努力提升自我能力,展现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思想品质;积极参加企业安排的各项实践活动,接受企业组织的培训、教育及各项绩效考核;尊重企业文化,遵守社会公德,不得妨碍实习企业生产秩序;注意安全保护,实习期间要记录《学生顶岗实习手册》,实习结束要写《实结报告》,并递交学校指导教师。

2.学校——管理与服务的主体

按照“两级管理,以系(部)为主”的模式,成立相关管理机构。系(部)负责落实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开拓实习岗位、开展顶岗实习质量监控等。系书记或主任为顶岗实习工作的负责人,协调做好顶岗实习工作。

同时制订符合本系(部)实际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和细则,制订学期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实习基地建设,落实顶岗实习岗位,与企业共同实施顶岗实习管理,安排顶岗实习应做到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的关联性;加强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教育,帮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选派校内、外指导教师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建立顶岗实习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制订质量评价指标,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

3.企业——共同承担主体责任

企业是顶岗实习运行的基础。充当着对教育的投资者,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者,对职业标准制定者的角色。国家各项职业教育制度中也明确将高职院校和企业同时明确为学生项岗实习过程管理的主体,所以承担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学生在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环节中,企业的直接管理更有效、更具有针对性,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发展其专业能力。要建立以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为主的动态的实习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团队包括专业技术力量和管理人员。实习初期要通过入职训练、培训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实习单位文化等。实习单位要将学生纳入员工体系,统一管理,与员工同吃住、同工作、同对待。

4.家长——支持配合者

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有义务配合学校共同做好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工作,学校应邀请家长全程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监控。在顶岗实习准备阶段,学校应对家长进行实习前的动员工作,包括让家长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意义,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择优推荐原则和实习工作的安排,向各位家长解读《顶岗实习管理条例》,实习过程中家长应尽的责任和需要配合做的一些事情。

四、进一步深化顶岗实习的思考

在顶岗实习工作的推进中,政府组织和统筹相关行政部门,对区域的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顶岗实习工作进行宏观规划,合理统筹和配置职业教育资源;领导相关行政部门负责对顶岗实习的组织和协调;大力宣传与顶岗实习相关的法律、政策,采取激励措施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构建顶岗实习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地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信息、实习单位的资质信息、实习岗位的需求信息,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劳动环境和实习补贴等权益保障的督察,严格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和开展学生就业服务,从而为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管理、组织等多方面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君等. 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有效机制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2,(2):54-56.

[2]林英. 基于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4):91-93.

[3]张平安,陈小波,梁东莺.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4]姚和芳.探索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构建开放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9,(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