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就业指导老师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10:2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就业指导老师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就业指导老师工作计划

篇(1)

我校2017届顶岗实习生共566人,全部由学校统一安排跟岗及顶岗实习,主要安排到****热电**、**金田热电**、滨州魏桥热电、德州电力公司、潍坊热力公司、**幼儿园等22家用人单位进行跟岗及顶岗实习。

二、实习管理情况

(一)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为做好毕业生实习工作,学校把实习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由校长担任组长,成立领导实习小组,统揽实习全局工作,负责于用人单位的交流沟通,实习基地的建设,合同的签订等,就业指导老师或班主任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信息的传达。召开实习就业专题会议,组织动员学生提高实习就业意识。

(二)健全制度,管理规范

制定《学生实习就业管理规定》,《学生实习就业责任书》,《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性文件,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学生实习就业方针、政策、遵守实习就业工作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确保工作顺畅。

学校和实习单位分别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专门人员全程指导、严格按照要求做到学校与单位共同管理。

三、实习自查情况

经自查,依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不存在学校借学生实习与实习单位、劳务中介机构之间进行利益输送,收取劳务费、中介费的情况;不存在克扣或拖欠实习学生报酬等情况。

发现的问题:

通过自查,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与学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1.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还有待继续提高。

2.部分实习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很高,择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有偏差。

3.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总之,顶岗实习作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的学生顶岗实习有了新的特点,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也需要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和对学生的教育力度,把握指导过程的每个细节,落实每个学生具体实习计划,完善顶岗实习机制。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工作,应该发挥优势,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推动就业工作,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经济、服务社会。

篇(2)

在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加快的现实背景下,面对新的就业压力,高校现行的就业指导措施能不能够满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针对这个问题,反思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应急性指导,系统性和连续性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在职业规划方面,据统计,有30%的学生表示从大一时就开始规划了,有26.9%的学生从大二开始规划,有28.9%的学生是从大三时开始规划的,还有14.2%的学生竟然到了大四时才开始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面对就业指导的开始时间,有61.8%的学生希望“从大一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只有39.2%的学生希望“平时多进行学习指导,毕业前集中进行就业指导”。在25所大学的就业指导方案中,学校开始就业指导的时问与学生实际开始职业规划的时间大致一致,与学生的期望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学生在职业规划上存在很大的被动性,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指导。学校在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就业前的应急措施上,如‘就业的形式与政策”、“面试的技巧”、“求职中的心理调适”和“就业信息”等方面,而对大学生长期职业规划的指导、人生规划的指导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二)各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多数都属于行政编制,这些教师往往是从学校行政岗位转岗而来,甚至是一批在计划经济下长期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他们最大的弱点是虽然拥有一定实际经验但缺乏就业理论基础支持,或者虽具备一定就业理论经验,但没有就业实战经验,从而导致了高校就业指导与社会需要相脱节,很难成为高校就业指导领域中专家和专业人才,一方面这些人往往要忙于应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很难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因此很难为毕业生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务。而兼职的辅导员老师往往工作任务重,流动比较快,同时又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所以难以积累工作经验和提高专业能力。因此,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日益复杂,加强就业指导的工作者队伍建设,使就业指导实现专业化,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就业指导课程虽已开设,但未起到实效

虽然各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总体而言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实用性;二是从课程设置本身来看,就业指导课往往属于公选课,课时数少,并往往在大四以后才开设。具体而言:

1.教材内容比较陈旧,几乎全是理论,缺少切合实际的应用知识,与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不少高校对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宣传指导是就业指导最主要的内容,更有甚者只是通过发放就业须知、就业指导手册等方式。据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只有不到20%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有用”,学生们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最大的不满是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缺乏交流和沟通,不少学生还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等。

2.很多高校就业指导的开展是从在大学四年级才开始,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动员会、各类就业指导讲座等方式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样的就业指导对多数毕业生而言为时过晚,除了少数人校对自己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外,多数毕业生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仍然未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而能够在大学一年级就对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和帮助实施服务的学校寥寥无几。

(四)就业率水分过重

在高校,“就业率”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网上有一份关于ll6所高校的历年就业率统计表,表上出现的ll6所高校的历年就业率都在80%以上,最高的达到100%。其中就业率在90%以上的有96所,占总数的85.8%。然而另外一个材料却让人感到困惑: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一位负责人在谈到2008年的高校就业率目标时却只有70%。既然在2008年时教育部对就业率的追求目标都只有70%,为何上面那份统计表上所有的高校的就业率都超过了80%?有两份材料道出了这个数据的秘密:造假!一所就业率统计数据为96.26%的高校,据学生估计该校的实际就业率大概在20%左右。一位参加过就业工作的高校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学校制定了就业率指标,每个学院都要力争达到或超过这一指标。学校自有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各项经费与各学院的就业率挂钩具体的做法是:要求毕业生在完成其设计或论文之前必须将已经签约的协议或单位接收证明交给设计(论文)指导老师,再由指导老师交给院行政部门,否则不得允许其参加并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当然学校也不发给其毕业证和学位证。这一招相当有效。”在就业率统计上普遍造假,形成‘铍就业”的不良现象。

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一)细化教育内容,确保指导到位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看它是否满足了大学生的就业需要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的要求。因此,全面细致地选择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考虑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需求,笔者认为,就业指导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当前加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其内容包括诚信道德教育,如反对毕业生伪造成绩单和奖励证书等以达到个人目的行为等;勤奋、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如主张‘用个人品牌塑造职场人生”等。第二,就业心理教育。主要是针对毕业生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如依赖、盲从、焦虑、急躁、自卑等情绪和认知偏差,加强毕业生的心理辅导,促其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第三,就业政策与形势教育。主要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以及各种就业制度,引导学生明晰就业形势及专业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以利于毕业生正确择业。第四,就业观教育。主要是教育毕业生要针对就业市场的变化,转变就业观念,克服“等、靠、要”的就业态度,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定位,调整就业预期,树立竞争就业、自主就业意识。第五,特殊群体教育。如针对女性毕业生相对于男生就业困难的现象,促其克服自卑,认识自我,主动参与就业竞争。第六,礼仪修养教育。主要是让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礼仪知识以及交际表达能力,使其在求职过程中能够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细化教育内容,能够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性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成功求职和就业,而且将使大学生受益终生。

(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开展全程教育

采用有效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法,给大学生提供职业咨询与指导服务,是促进大学生职业选择科学化的关键。借鉴国外及国内的一些成功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将职业指导纳入课程体系,结合职业指导专题讲座,形成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职业指导体系。如在一年级开设职业教育课程,着重讲授职业生涯的认知和规划,使学生初步明确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以及所属行业的特性;在二年级着重加强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培养;在三年级开展个性化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规划实现就业目标;在四年级则侧重就业形式与政策的教育,以及求职技巧的指导与就业的服务等。第二,积极开展毕业生个性化职业指导。即通过人才测评,根据个体差异,客观评价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或小范围的个性化职业指导。第三,积极拓展毕业生的求职能力。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校内外结合的形式开展职业指导。总之,就是要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

(三)加强队伍建设,保证服务质量

篇(3)

在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加快的现实背景下,面对新的就业压力,高校现行的就业指导措施能不能够满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针对这个问题,反思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应急性指导,系统性和连续性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在职业规划方面,据统计,有30%的学生表示从大一时就开始规划了,有26.9%的学生从大二开始规划,有28.9%的学生是从大三时开始规划的,还有14.2%的学生竟然到了大四时才开始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面对就业指导的开始时间,有61.8%的学生希望“从大一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只有39.2%的学生希望“平时多进行学习指导,毕业前集中进行就业指导”。在25所大学的就业指导方案中,学校开始就业指导的时问与学生实际开始职业规划的时间大致一致,与学生的期望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学生在职业规划上存在很大的被动性,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指导。学校在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就业前的应急措施上,如‘就业的形式与政策”、“面试的技巧”、“求职中的心理调适”和“就业信息”等方面,而对大学生长期职业规划的指导、人生规划的指导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二)各高校就业指导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多数都属于行政编制,这些教师往往是从学校行政岗位转岗而来,甚至是一批在计划经济下长期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他们最大的弱点是虽然拥有一定实际经验但缺乏就业理论基础支持,或者虽具备一定就业理论经验,但没有就业实战经验,从而导致了高校就业指导与社会需要相脱节,很难成为高校就业指导领域中专家和专业人才,一方面这些人往往要忙于应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很难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因此很难为毕业生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务。而兼职的辅导员老师往往工作任务重,流动比较快,同时又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所以难以积累工作经验和提高专业能力。因此,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日益复杂,加强就业指导的工作者队伍建设,使就业指导实现专业化,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就业指导课程虽已开设,但未起到实效

虽然各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总体而言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实用性;二是从课程设置本身来看,就业指导课往往属于公选课,课时数少,并往往在大四以后才开设。具体而言:

1.教材内容比较陈旧,几乎全是理论,缺少切合实际的应用知识,与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不少高校对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宣传指导是就业指导最主要的内容,更有甚者只是通过发放就业须知、就业指导手册等方式。据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只有不到20%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有用”,学生们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最大的不满是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缺乏交流和沟通,不少学生还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等。

2.很多高校就业指导的开展是从在大学四年级才开始,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动员会、各类就业指导讲座等方式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样的就业指导对多数毕业生而言为时过晚,除了少数人校对自己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学生外,多数毕业生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仍然未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而能够在大学一年级就对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和帮助实施服务的学校寥寥无几。

(四)就业率水分过重

在高校,“就业率”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网上有一份关于ll6所高校的历年就业率统计表,表上出现的ll6所高校的历年就业率都在80%以上,最高的达到100%。其中就业率在90%以上的有96所,占总数的85.8%。然而另外一个材料却让人感到困惑: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一位负责人在谈到2008年的高校就业率目标时却只有70%。既然在2008年时教育部对就业率的追求目标都只有70%,为何上面那份统计表上所有的高校的就业率都超过了80%?有两份材料道出了这个数据的秘密:造假!一所就业率统计数据为96.26%的高校,据学生估计该校的实际就业率大概在20%左右。一位参加过就业工作的高校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学校制定了就业率指标,每个学院都要力争达到或超过这一指标。学校自有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各项经费与各学院的就业率挂钩具体的做法是:要求毕业生在完成其设计或论文之前必须将已经签约的协议或单位接收证明交给设计(论文)指导老师,再由指导老师交给院行政部门,否则不得允许其参加并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当然学校也不发给其毕业证和学位证。这一招相当有效。”在就业率统计上普遍造假,形成‘铍就业”的不良现象。

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一)细化教育内容,确保指导到位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看它是否满足了大学生的就业需要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的要求。因此,全面细致地选择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考虑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需求,笔者认为,就业指导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当前加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其内容包括诚信道德教育,如反对毕业生伪造成绩单和奖励证书等以达到个人目的行为等;勤奋、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如主张‘用个人品牌塑造职场人生”等。第二,就业心理教育。主要是针对毕业生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如依赖、盲从、焦虑、急躁、自卑等情绪和认知偏差,加强毕业生的心理辅导,促其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第三,就业政策与形势教育。主要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以及各种就业制度,引导学生明晰就业形势及专业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以利于毕业生正确择业。第四,就业观教育。主要是教育毕业生要针对就业市场的变化,转变就业观念,克服“等、靠、要”的就业态度,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定位,调整就业预期,树立竞争就业、自主就业意识。第五,特殊群体教育。如针对女性毕业生相对于男生就业困难的现象,促其克服自卑,认识自我,主动参与就业竞争。第六,礼仪修养教育。主要是让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礼仪知识以及交际表达能力,使其在求职过程中能够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细化教育内容,能够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性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成功求职和就业,而且将使大学生受益终生。

(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开展全程教育

采用有效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法,给大学生提供职业咨询与指导服务,是促进大学生职业选择科学化的关键。借鉴国外及国内的一些成功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将职业指导纳入课程体系,结合职业指导专题讲座,形成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职业指导体系。如在一年级开设职业教育课程,着重讲授职业生涯的认知和规划,使学生初步明确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以及所属行业的特性;在二年级着重加强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培养;在三年级开展个性化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规划实现就业目标;在四年级则侧重就业形式与政策的教育,以及求职技巧的指导与就业的服务等。第二,积极开展毕业生个性化职业指导。即通过人才测评,根据个体差异,客观评价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或小范围的个性化职业指导。第三,积极拓展毕业生的求职能力。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校内外结合的形式开展职业指导。总之,就是要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

(三)加强队伍建设,保证服务质量

篇(4)

指导帮助中职聋人毕业生顺利就业,是改善其生活状况和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但由于听力缺陷,对外界社会和就业形势缺乏客观的认识,虽然具有中等学历和一定的职业技能,但聋人毕业生在就业问题的认识上比较简单,不能给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导致就业困难,质量低,稳定性差[1]。

因此,克服种种影响聋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帮助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促使聋人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当前多数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老师的重要任务。

一、影响聋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聋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流障碍。

这是制约聋人毕业生就业的最大问题。由于交流障碍,一些企业、事业单位要安置聋人,需要为其配备专门或兼职的懂手语的翻译人员,或者要求管理人员和共事的人员学习手语,并且在管理及工种的安排上都必须考虑聋人的特殊性[2],许多单位感到为难。

2、认知缺陷。

由于受到生理缺陷的制约,多数聋生难以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不能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不良现象,不能理解一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工作中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钻牛角尖,表现为敏感多疑。因此许多企业事业单位为了减少麻烦,宁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也不愿接收聋人毕业生。

3、安全责任重。

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一旦遇到伤害,一般免于承担主要责任。这一规定是本着维护和保障聋人切身利益制定的,本无可厚非,却成为许多企业难以接受聋人毕业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3]。

4、行业单一。

目前,聋人中等职业教育与其他中等职业教育相比相对落后,适合聋人开设的专业相对较少,只有美术类、计算机类、机械类寥寥几个,而且聋人所能掌握的技术远远达不到精熟的地步,因此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竞争[4]。

因此,聋生毕业后必须顺利跨越多个就业障碍,弱化以上影响就业的因素,通过就业指导,提升职业素养,增强适应性,使自己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二、就业指导方法

针对中职聋人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学校为此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通过课程指导、课外指导、实习指导、应聘指导、社会适应性指导五种就业指导方式,让聋人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就业指导。

目前实际操作中,具体有以下几种指导措施:

1、课程指导。

目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除了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外,重点就是就业心理指导和就业技巧的指导。

(1)就业心理教学[5]:主要指导聋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候怎样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包括认识自身的职业素质、职业理想,以及职业适应、职业发展、职业安全等内容;制作设计一些聋生就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重点引用一些已经毕业的聋人学生的就业经历,让学生产生认同感。

(2)就业技巧教学:主要指导毕业生设计制作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6],规范毕业生的推荐材料内容,同时附加请假报告、工作计划、总结等方面的实用性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帮助做好学生个人的自我宣传和包装,为毕业生在招聘单位面前充分地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专长,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实习指导。

在实习刚开始的阶段,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不了解或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节奏及管理制度,不能理解单位领导的要求与意图,所以要求专业老师、班主任、就业指导老师不间断地穿梭于各实习点,重点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1)积极了解聋人学生的思想及心理状况,稳定学生思想,消除因环境变化产生的不安定因素。

(2)主动了解和听取实习单位对于学生在工作纪律和专业方面的意见,重点强调安全问题,帮助学生在专业上尽快适应单位的要求。

(3)积极鼓励学生勤奋工作,以得到单位的肯定,主动与所在工作岗位管理人员进行沟通。

(4)希望实习单位给予学生更为明确的工作要求,以减少误会的产生。

(5)提醒学生在适当的时机向单位递交自我推荐材料。

通过实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任务,赢得了公司的认可,在毕业前实习单位表示了录用意向。像王星记扇业公司、金星铜工程公司、都锦生丝绸有限公司等实习单位,就分别批量录用了我们的实习生,很多实习作品也直接变成公司产品推向了市场。

3、应聘指导。

要积极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收集报纸或网上的信息资料,参与各种人才交流大会、招聘大会、招聘市场或自己直接去应聘。虽然在健全人的人才交流大会找工作如同大海捞针,收效甚微,但对于过于高估自己实力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和实践,能让他们对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对于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另外,如何取得招聘单位的认可,是聋人毕业生就业成功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招聘面试过程中,我们专门安排由专业老师、班主任和学生管理科老师组成的队伍,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选择合适的单位以及合适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聋人学生准备求职材料,培训聋人学生应聘面试时的职业素养,使得他们在其他残疾人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招聘单位的青睐。招聘单位大都对我们学生的满意程度比较高。通过这种形式,也让部分过于自卑的聋人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4、社会适应性指导。

海伦·凯勒说:“盲,隔绝了人和物;聋,隔绝了人和人。”记得有一次,笔者带聋人学生去一个实习单位,兴高采烈的同学们刚上公共汽车,立即有人在议论:“看,好多哑巴。”许多人的眼光齐刷刷地看向我们。我发现,有的学生立即停止了手语交谈,有的同学脸红了,有的同学拉长着脸望着窗外。别人不经意的一眼,就认为别人在议论他们、在说坏话,停止交流的学生,内心一定自卑、畏惧、伤心、难堪。但是,假如他们在公众场合不敢抬起头,将来如何能走入社会顺利就业呢?笔者就立即微笑着,大方地找话题用手语和他们交谈,让他们觉得聋人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状态,并不丢人。同学们看见老师泰然自若地使用手语,也慢慢地继续交流起来。要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与常人的差异,为顺利走向社会打好心理基础。

之后笔者会尽可能多地带他们进入社会,如去银行存款、取款、兑换零钞;去文化广场、运河边等地方,指导学生认识事物和写作;到医院参观有关科室门诊流程;和健全学生交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带学生乘坐公共汽车、请别人代打电话、向陌生人问路、到医院看病等,培养他们承受别人异样眼光的能力,帮助他们越过这个心理门槛,从而顺利地融入社会。

这些活动,促进了聋生与健全人的沟通和理解,促进了聋生与社会的融合,在此过程中,聋生也逐步学会了正视残疾、接纳自己,提高了就业适应能力。

三、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通过以上一系列就业指导实践,一方面聋人学生对就业的认识更加明确了,大部分聋人毕业生建立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就业理想,对就业、对社会、对自我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对自我有合理的规划和相对准确的定位。

另一方面聋生就业的心理准备更加充分了,心理承受力增强了,基本能够识别一些招工骗局,学会了综合使用手语、文字、图画、指示等方式与健全人进行交流,与外界有良好的沟通,就业适应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毕业后绝大部分聋人学生均能顺利就业。

根据就业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约95%,专业对口率约82%。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创业典型和残疾人就业典范,有3位毕业生自开个人美术工作室,2位毕业生自开网店,经济效益都比较不错。有一届5位毕业生成为当地行业协会的主席,3位毕业生走上了单位管理岗位,去年一位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被当地评为全市十佳残疾人行业能手。

四、结束语

应该说,从事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不可能像普通学校的老师一样桃李满天下、出现很多成功的典范让老师引以为傲,作为残疾人教育工作者,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理念,帮助聋人毕业生生顺利就业、自强自立,就是最好的工作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孟繁玲 河南省聋人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

2、贾益芹 王其虹 影响聋人就业的不利因素及解决方法.《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5期。

3、庆祖杰 周春梅 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7期。

篇(5)

0.引语

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较差;企业从成本角度出发,希望招到拿来就能使用的人才,不愿把过多的成本花在培训新员工上,导致不少学生面临这样困境:就业等于失业。高职教育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企业实用性人才。毕业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一种重要模式,能够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实现学校到企业的“零接轨”。通过顶岗实习,不仅能让学生学到过硬的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合作精神等,从本质上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物流教育在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方面已取得良好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

1.目前高职物流专业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存在问题分析

1.1毕业顶岗实习基层操作为主,岗位单一

近几年来出现的“用工荒”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许多物流企业为招不到员工着急,其中基层员工尤突出。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绝大部分从事基层操作,岗位以仓储、包装、物流客户服务为主。这些工作技术含量不高,难度不大,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对于日复一日重复简单的、没技术含量的工作,觉得自己大材小用。在物流企业,员工主要采用同工同薪报酬方式,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拿的工资与高中生、中专生的工资一样,学生不久就产生失落感。

1.2企业以盈利为主,提供毕业顶岗实习条件简单

企业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是每个企业都要考虑的问题。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不少企业把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习惯安排学生操作一些简单的物流设施设备,对其它也有较严格的要求,对学生的培训与管理也不到位。

1.3物流人才缺乏大环境下,学生跳槽频繁

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剧烈,物流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成为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加上新型流通方式的兴起,物流人才供不应求。根据国家相关资料显示,近五年物流人才不会达到饱和状态。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找到一份工作不是难事,学生在一家企业顶岗实习一段时间后,如感到学不一到更多的东西,得不到发展的空间,很容易产生跳槽换工作的想法。

1.4学校存在不可控因素,管理难度大

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通常是在校外企业中进行,学校老师除了带毕业生顶岗实习外,校内还有非毕业班的授课任务或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不能长时间与学生留在企业。最重要的是目前接受顶岗实习企业,通常只招收为数不多的几名学生。从而导致一个班或一个组的同学分开在不同企业或地方进行实习,增加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的难度。毕业顶岗实习“放羊”情况客观存在。

2.高职物流专业加强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途径

2.1做好学生毕业实习的各项组织工作

学生毕业顶岗实习要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密切合作,提高物流专业实习单位数量与质量,鼓励学生自己联系毕业。学校聘请企业实践指导老师,应严格把关,选任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技术过硬、有一定学术水平、责任心强的兼职教师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注重毕业生顶岗实习的岗位轮换,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到更多内容。校内毕业实践教校指导教师应选择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生产实际较为熟悉,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专任教师担任。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20人。校内毕业顶岗实习老师要注意与企业联系,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企业,及时掌握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学习、生活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正确的引导。指导老师一经确认,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准更改。若有更改需经学校审批,并由所指导学生确认后才能生效。

2.2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老师采用双师制

指导教师有两种形式,一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定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校内专任教师;二是由实习单位指定的富有岗位工作经验或生产管理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他们既是业务工作的指导者,又是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者。

指导教师主要职责包括:(1)根据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工作计划与进度,并严格执行;(2)做好企业顶岗实习的准备工作。包括建立好通讯录、Q群,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岗前培训、安全教育等;(3)加强企业顶岗实习管理。指导教师要定期下企业指导学生,检查学生顶岗实习进度,及时批改学生的顶岗实习报告书;(4)关心、爱护学生。指导教师积极、主动与学生联系,关心学生的工作与生活,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5)做好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工作考核、实习考勤,客观评定学顶岗实习成绩。

2.3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考核采用多主体评价

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考核采用企业、学校、学生等多主体共同进行,各主体则重点有所不同。从多个方面进行考核。具体内容参考下表。

3.结论

目前物流专业毕业顶岗实习由于基层操作为主,实习岗位单一,企业提供的实习条件简单等原因,存在学生跳槽频繁,学校管理不到位等现象。我们应针对物流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存在的不足,加强物流毕业生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工作,采用双师制、多主体考核等方法,把物流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做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顺利过渡到企业。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教学模式教学管理顶岗实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结合当前高职教育实际工作情况,我国建筑类专业普遍实行2+1 的教学模式,指学生2 年在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1 年在专业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模式。这是根据建筑行业特点,结合高校教育方针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结合专业特点,有效促进学生(特别是经济困难群体学生)就业的需要。

经过几年的工作摸索,该方法对于促进高职学生就业、高质量就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用人单位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招聘人才时,招聘的学生往往通过短时间培训就可以进入试用期,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往往开始适应工作岗位,能够顶岗实习,1 年后,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地从事一项或多项技能性工作,完全胜任工作岗位,可以留在实习企业就业,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学生经过近一年时间的锻炼和实践,把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为用人单位解决了部分人员、技术等方面困难。顶岗实习期间用人单位支付给学生相应的报酬,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所以顶岗实习学生在用人单位有生活保障,思想基本稳定,达到了学院、学生、用人单位互惠共赢的目的。

1 工程造价专业2+1 教学模式和顶岗实习工作的现状

工程造价专业多年来一直实施2+1 教学模式,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也有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每届顶岗人数近五百人,实习学生通过在校期间广泛参加招聘会和利用假期两个月时间积极应聘,都顺利联系到了顶岗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工作有序地进行着。

2 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2+1”合作模式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生产一线的真实情况,领略到企业文化的内涵,为他们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学生的个人品质和素养将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一年的顶岗实习任务。

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学习被动,不系统很多实习学生在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环境,不能快速与企业人员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多数实习学生处在等待企业指导老师指派工作任务的被动状态。而企业指导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往往缺乏教学经验,往往不会系统地指导实习学生,另外由于企业的指导老师往往工作繁忙,容易使实习学生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而且企业指导老师布置的任务往往很零碎不具备系统性,造成实习学生收获知识不具有连续性。

2.2 看重短期利益,无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认清自己的实习目的,不是以学习为目的而来,而是抱着赚钱的目的来实习。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互相攀比哪个单位工资高、包吃住,而不是哪个单位工作苦累、收获多。由于对自己职业生涯没有一个长期系统的计划,就造成实习期间不断跳槽的局面,而浪费了实习的大好时光。

2.3 拈轻怕重,无担当很多实习学生在工作中总是害怕别人批评,不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不是知难而进,而是知难而退,或者偷偷利用工作闲暇时间玩游戏、聊天等,没有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面对工作任务拈轻怕重,没有勇于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2.4 不善沟通进入实习工作岗位后,就是步入社会了,任何工作岗位都要求具备基本的沟通能力,尤其是建筑大行业,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擅长沟通而又逃避无疑是职场杀手,有的学生面对困难向同学发牢骚,得到的往往是不成熟的建议。这种状况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加大问题的严重性。

3 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笔者认真研究,给出以下对策:

3.1 全力建设重量级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实习单位的优劣是直接影响到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系统化地建立一批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至关重要,所以需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能满足有规模接收一定数量实习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将学校的人才优势与企业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同时要利用学校自身条件,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既可以利用培训资源为企业员工进行再培训,也可以与企业共同研发、攻克企业难题;为企业提供适合企业长足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总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是优质实习岗位的根本保证。

3.2 筛选适合本专业的实习岗位实习岗位的选择是直接影响实习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安排实习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具有先进理念和优秀企业文化和社会声誉好的单位实习。选择岗位时应注意实习岗位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岗位的选择应该保证实习学生在专业领域能够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在选择实习岗位时要考虑企业的规模、效益、项目的连续性,最好能提供比较多的岗位类别,并具有轮岗的工作制度,使学生有较多的岗位实践的机会,切实提高实习效益。

3.3 系统化设计顶岗实习方案在制定实习方案的时候学校尽量考虑可能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求职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求职时间、实习跳槽情况、实习质量如何保证等情况。要做到尽善尽美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顶岗实习计划。制定计划前,首先走访校企合作基地以及学生实习的企业进行调研,弄清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研究出解决对策;其次,校内指导教师选择专业教师担任,避免外行人指导内行人的错误做法出现,保证学生的专业问题及时解决;在校外指导教师安排上,学校建立了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专家库,经过多年筛选将经验丰富、人品优秀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吸纳进来,采取师傅选徒弟模式,制定完整的学习、指导计划,结合企业工作内容,共同形成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与进度表,最终形成完善的顶岗实习方案。

3.4 广泛开设就业指导讲座该校学生从入学开始,经常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讲座,既有专业现状及前景方面,又有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学好本专业以及职业礼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预算人才、如何提升职业技能等。到了大二学校开设如何在企业中脱颖而出、如何写好简历、如何面试,以及就业观念的改变、就业心态的调整等讲座,如何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公司、企业招聘人员的忠告等,通过讲座使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调整好心态,做好应聘准备,尽快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避免实习期间走弯路。

3.5 建立辅导教师联系制度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走向社会的第一站,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他们必然会遇到一些专业方面的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部分可以由企业指导老师直接解答,但有一些理论比较强的问题还是需要专业教师来解答,为此在顶岗实习之前,学校为每一个实习的学生指派了专业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通过电话、网络等工具交流,解决学生的专业知识欠缺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使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之路。

3.6 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时间较长,短一些的半年,长的可达到一年。这期间遇到的各类问题也很多。既有工作中的专业问题,也有个人感情问题,还有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完成的实习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学校需要了解学生有困难是否及时解决,做法是负责实习、就业工作的副主任与年级辅导员、班主任与校内实习指导老师经常到各单位进行回访,与实习单位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交流,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所学专业技能的应用情况、动手能力、工作态度、协调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并认真了解企业对于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哪些建议或意见,通过总结整理之后反馈到教学管理部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完善与修改。

总之,顶岗实习工作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实习学生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岗位适应性和提升就业竞争力,也提高了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满意度,同时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更优秀的高技能型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课程资源;考评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55-02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职业教育,国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教学环节,有效地将校园和社会进行对接的在校学生见习模式。目前职业院校多采用“2.5+0.5”模式,在校学习2.5年理论知识,0.5年顶岗实习。

通过顶岗实习,我们希望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理解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希望通过顶岗实习的过渡,毕业生步入社会之际,能够很快地融入工作中去,不断实现自己的突破,实现人生的价值。但事实上,由于顶岗实习的教学活动的实施场地不在学校,学校的教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学生处于不同时间和空间上,使得这项教学工作的管理变得非常复杂,而且效率不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切实地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在顶岗实习结束之后仍然是所在工作岗位的门外汉。

如何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确保顶岗实习各项任务的完成,提高实习质量,是目前高职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提升顶岗实习的效率,通过网络课程教学的模式,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从而全方位、实时地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监督,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目前我院开发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仍然处于信息和学生月报上报的层次,如何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把顶岗管理和实习过程中的教学更好地融合到一起,开发一门新的顶岗实习类网络课程是目前一项迫切的工作。

一、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构思

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要符合以下三个基本需求,学生就愿意学习,教师就愿意使用。①职业发展需要,包括提高工作能力、解决就业压力、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②求知需要,包括获取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满足个人兴趣。③满足教学过程管理的需要。

因此,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设计思路以网络教学为中心,应当以网络课程为联系纽带及授课载体,通过构建在线课堂、学习园地、作业、通知公告的虚拟课堂,从而建立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例如,可以通过网站登录手段,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随时与学校进行联系,从网络课程中进行课程学习,了解最新消息。同时,通过网络课程对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情况和实习的情况进行监控,以对学生进行统筹管理。该平台还应当将企业指导参与进网络课程,形成W校、企业及学生三方为主的管理与被管理模式,在企业登录平台可以了解学生的实习进程,也可以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打分,从而从侧面对学生的实习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二、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

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让学生、教师和企业积极参与进来,切实提高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水平。其应该包括如下功能。

1.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标准及课程资源。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和行业标准,制订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标准;确定实习需要的课程资源和顶岗实习方案以及考核办法;及时顶岗实习通知公告。例如,实习任务、学分;实习参考资源、岗位操作指导书,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升学和考证的各种学习资源,专门网络课程的链接,实习就业指导等;实习时间安排与进度、实习学生的体会;实习岗位的基本业务流程与工作要求;实习报告撰写要求等。

2.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与记录。实习企业情况介绍、实习岗位情况及实习内容。实习期间学生定期制定工作计划,提交实习日志、工作经验总结、实习过程的定期表现总结,评阅老师对学生的实习日志进行审阅、打分,并将打分的理由及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下载或学习课程资料,发表实习疑问等多种学习活动。

3.教师与学生、企业的交流平台。提供学生交流的学习园地和对课程的评价投票,包括及时通知的功能、交流论坛和在线问答。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教学管理模式相较于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还可以设置实时交流模块,让指导老师能够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习状态,也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交流,从而提高实习的效果。

4.顶岗实习考评管理。我院顶岗实习是实行“双教师”指导制度,指的是由双师素质的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技术骨干聘任的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考评学生的顶岗实习。由企业指导教师进行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遵守工艺规程、安全文明生产、实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心理素质等职业素养的情况,以及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组织和建立

按照上述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设计构思,设计教学资源模块、实习管理模块、学习交流园地模块、考评管理模块四大模块。

1.教学资源模块。教学资源模块作为高职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第一大模块,其目的在于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一个再次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因此,设计一个教学资源模块有着充分的必要性。教学资源分为两大类: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教学内容是系统化的课程材料,包括各种技能考证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源、专业技能课程、人才招聘、就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国家与地方劳动法规等。

2.实习管理模块。由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接受学校的管理,也要接受实习企业的管理,而且学生不在学校,很多就业信息不能直接传达给学生。在这种背景下,顶岗实习网站十分有必要更新顶岗实习的相关政策及制度,及时跟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统计顶岗实习信息并予以,特别是对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过程的记录与,以及实习期间学生的各种实习困惑和心理问题。

3.学习交流园地模块。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乐意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实习期间的问题讨论和学习。通过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学生能更快地进行交流沟通,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在顶岗实习网站设置学习交流园地模块,促使学生更乐意接受网络课程。

4.考评管理模块。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设置作业考核管理功能,指导教师可以方便地获取学生参与网络平台的情况。通过实习日志,岗位周报告和岗位视频等材料,就可以掌握学生在岗工作情况。校内指导教师结合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岗位能力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职业素养、岗位技能和网络课程学习指标等方面,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做出一个客观的综合评价。

四、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师资队伍

在传统的顶岗实习中,一个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多个学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需要得到的指导和帮助不可能全由一个直接管理他的教师来解决。而网络课程的师资通常为一个团队,并由这个团队共同完成网络课程的教学任务。

五、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学习策略和应用效果分析

1.学习策略。教师提供学习支持的方式有虚拟课堂、共享课程资料、公告、论坛等多种方式。而学生结合自身诸如岗位、考证和晋升岗位任务需要,有选择地学习课程内容。老师可定期或不定期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者就若干有关就业签约和派遣、升学和热门事业单位及公务员考试等话题开设虚拟课堂,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方便地得到所需要的知识。

2.应用效果分析。高职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网络课程使得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更加有序化,教学管理效率明显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同时,提高了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顶岗实习的学生能自觉参与网络课程学习,所有学生都通过该网络课程平台接受学院管理,按时提交顶岗实结报告。这也降低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成本。

今后需要改善的方面有:将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做成手机版,增加微信使用功能,让学生随时随地就可以上顶岗实习网络课程。

篇(8)

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教育学的一种新范式。所谓职业艺术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在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过程中所建立的四维教学体系,是笔者所在院系职业艺术教育渐进革新、长期实践的必然结果,是目前基于行动导向的一种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新体系。

四维教学模式,也称为动态时空教学模式。它是职业情境教学的三个互为联系的三维体块加时间轴构成的(见下图)。

一、室内三维:画室教室实训室

1.画室

画室即手工造型室,在这样一个平行互动的空间里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造型目标。如对物象的观察与分析研究;增强造型、空间、色彩的意识与表现;对审美的综合判断。

2.教室

教室是教学集中的场所,也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重要场所。传统教学意义上的教室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室在物理空间上的存在是相同的,但在情境教学的方式上是迥异的。中国的高职教学延用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由来已久,其教学是“内容中心”的,主要建立在“指导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它有三个典型特征:基于指导、描述和解释意义的“教”,教师主动存在;基于复制、再现和接受意义的“学”,学生被动存在;基于系统、目标和知识意义的“境”,情境模糊存在。

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高职艺术技能训练的需要。所以,我们要把原来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变成一种以讲座、座谈、多媒体演示和讨论等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的内涵。

维也纳实用美术大学的老师在上课时,无论是实践课还是理论课程的讲授,都是让学生围成一圈,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理论讲授、图板展示、效果图表现等,手段极其丰富。应该说这种缩短师生距离、增加亲和力的教学方式,中国古代的孔子早已运用得精熟。

现代职业艺术教育应是行动体系教学的具体体现,其教学是“情境中心”的,主要建立在“建构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这里也有三个典型特征,即基于行动、生成和建构意义的“学”,学生主动存在;基于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教师反应存在;基于整体、过程和实践意义的“境”,情境真实存在。这里所说的“真实存在”,指的是艺术职业情境的具体存在,是对实际职业情境不经过加工而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学习情境,是“真实的再现”。

职业的艺术设计教学应体现行动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其教学建立在“建构优先”与“指导优先”一体化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强调指导性与建构性相融合的原则,同样有三个典型特征:基于主动、自调、建构以及情境、引导、社会化意义的“学”,学生在主动存在与被动存在之间转换;基于激励、支持、咨询以及示范、描述、讲解意义上的“教”,教师在反应存在与主动存在之间转换;基于项目、案例、问题意义的“境”,情境建构存在。这里所说的“建构存在”,是对实际职业情境经加工而构建的更具普遍意义的学习情境,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真实虚拟”。它可充分发挥指导优先与建构优先两者的优点。

3.实训室

实训室也称为工作室,是学生动手实践的场所。如瑞典综合设计艺术学院工作室的改造规划是适应相关专业的特点,每班学生约20人。工作室空间非常大,设有色彩与造型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玻璃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印刷工作室等,每个工作室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工作室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学生的基本作业材料由学校统一提供,而为自己展览进行的专题设计则需要自己承担。由于工作室实训模式各有特点,一般有双轨制工作室和导师制工作室两种运作模式。

(1)双轨制工作室

双轨制工作室源自包豪斯创建初期,教学上采用“双轨制教学”,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艺术导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实训导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艺术导师”负责教授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思维的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的内容。

培养现代职业艺术设计师的教学,可吸收双轨制工作室的经验,如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校内实训室,实训室的“技术教师”负责对相关设备的技术指导。如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会操作写真机的图形喷绘、数码文字雕刻等技术,另一种方式是专业教师先讲授某一专业课后(如包装设计),则带领学生到包装印刷厂请外聘包装设计师、印刷工程师作现场教学。最好让学生参与部分包装设计任务,跟踪完成从设计到印刷成品的全过程。

(2)导师制工作室

哈佛大学实行的导师制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导师不是一种职务或职称,而是一种工作。担任导师工作的不但有年轻教师、研究生,而且也有资深教授。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在其专业领域以谈话和辅导的方式进行非正式的教学,给学生以学业上的指导,这样就减少了学生正式上课的时间,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同时,导师还可以通过和学生的非正式接触,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哈佛文化感染每一位学子。

导师制的教学方式对艺术设计教学非常合适,在教室,对学生采取非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将课桌摆放成一圈,让学生围坐在一起,以讨论的方式完成课题目标。这样可解决学生的不同问题。针对性强,对学生有亲和力。

二、室外三维:自然超市公司

1.自然

对自然的亲近,就是对创意理念的升华,是一种捕获艺术灵感的开放式空间采集,可用写生和采风两种形式。

2.超市

超市是各类商品的聚集地,学生可浏览各种商品包装设计对市场进行调研,增加对商品包装的感性认识。

3.公司

让学生到设计公司实习,可接触和熟悉职业的第一现场,从而使学生对艺术设计职业环境有一个零距离的体验。

三、情境三维: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就业指导

1.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由确定项目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结果应用等几个阶段构成。

该工作过程用于拟订的教学内容,确定的项目既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又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教师组织实践教学中,把设计和制作当作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并把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的学习标准和考核标准。力求反映实际岗位要求的工作流程,避免教学和实际工作脱节的缺陷,以增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如笔者所在市有多处茶叶生产基地,每年新茶上市都需要新款茶叶的包装设计,我们将这一教学课题确定为包装课的项目之一,将36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组组成一个独立的设计工作室,分别完成各自的设计项目。在工作计划中要求体现出既要有对该新茶叶的生产与加工过程的了解,又要有在包装印刷厂将设计稿变成印刷成品的亲身体验。最后,还要将上市后的新品茶叶包装在客户中进行满意度调查等。这样,学生通过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项目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学习成果。 转贴于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笔者所在院系在毕业设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如在组织VI设计这门课的教学时,同时引入两个案例:一个是咸宁阳光酒店(四星级)的VI识别系统设计,另一个是广东中山市的富华酒店(五星级)的VI识别系统设计。让学生对两个相近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归纳成个案研究报告,要求在报告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个案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这种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实际工作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对职业设计师的角色认识更为直接。

3.就业指导

职业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要求“学校开设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际锻炼的平台”。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学生搭建自主创业的平台。

因此,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是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的组成部分。

就业与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开创性的个体和开创性的群体,开发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高科技、高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对于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职业,使他们有创业之志,走创业之路,建创业之功。

四、时间四维:一个时空无限的师生终身互动教学理念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一般在第六个学期依教学计划安排为“顶岗实践”,学生在实习期间,还会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向在校教师咨询。反过来,教师又可从来自社会第一线的学生那里了解到职业的新要求。所以,这种互动模式,将是职业艺术教育维持终身的一种理念模式。

虚拟教学是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教学,超越时空和地域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通过E-mail、QQ等形式进行问题讨论,达到对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虚拟教学是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广域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学习者完全不受时域和资格的限制就可以进入虚拟学习环境学习,它在运行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1.师生界限日趋模糊

虚拟教学是运用新技术进行的网上学习,新教学模式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教师深深感到,他们更多地是作为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师生地位日趋平等。这种角色和地位改变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到答案。

首先对学生来说,网络向他们打开了一个知识容器,通过搜索引擎能够过滤获取信息,当学生很容易获得新的有用信息时,他们较少会想到老师。其次,将学生引入虚拟教学模型后,与指导老师的联系越发不突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评估。再次,在虚拟教学中,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任务将由学生自己承担,如亲自参与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许多情况下,学生像成年人,有高度独立性,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服务的对象,并希望得到相应的待遇,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优势被大大削弱。

2.教学形式灵活

虚拟教学实际上更适合于说成是一种交流的方式,与今天相对封闭的传统教学相比,它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以灵活、便捷的形式为学习者接受。另外,虚拟教学具有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地点、进度来学习。

参考文献

[1]江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篇(9)

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教育学的一种新范式。所谓职业艺术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在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过程中所建立的四维教学体系,是笔者所在院系职业艺术教育渐进革新、长期实践的必然结果,是目前基于行动导向的一种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新体系。

四维教学模式,也称为动态时空教学模式。它是职业情境教学的三个互为联系的三维体块加时间轴构成的(见下图)。

一、室内三维:画室教室实训室

1.画室

画室即手工造型室,在这样一个平行互动的空间里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造型目标。如对物象的观察与分析研究;增强造型、空间、色彩的意识与表现;对审美的综合判断。

2.教室

教室是教学集中的场所,也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重要场所。传统教学意义上的教室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室在物理空间上的存在是相同的,但在情境教学的方式上是迥异的。中国的高职教学延用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由来已久,其教学是“内容中心”的,主要建立在“指导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它有三个典型特征:基于指导、描述和解释意义的“教”,教师主动存在;基于复制、再现和接受意义的“学”,学生被动存在;基于系统、目标和知识意义的“境”,情境模糊存在。

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高职艺术技能训练的需要。所以,我们要把原来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变成一种以讲座、座谈、多媒体演示和讨论等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的内涵。

维也纳实用美术大学的老师在上课时,无论是实践课还是理论课程的讲授,都是让学生围成一圈,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理论讲授、图板展示、效果图表现等,手段极其丰富。应该说这种缩短师生距离、增加亲和力的教学方式,中国古代的孔子早已运用得精熟。

现代职业艺术教育应是行动体系教学的具体体现,其教学是“情境中心”的,主要建立在“建构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这里也有三个典型特征,即基于行动、生成和建构意义的“学”,学生主动存在;基于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教师反应存在;基于整体、过程和实践意义的“境”,情境真实存在。这里所说的“真实存在”,指的是艺术职业情境的具体存在,是对实际职业情境不经过加工而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学习情境,是“真实的再现”。

职业的艺术设计教学应体现行动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其教学建立在“建构优先”与“指导优先”一体化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强调指导性与建构性相融合的原则,同样有三个典型特征:基于主动、自调、建构以及情境、引导、社会化意义的“学”,学生在主动存在与被动存在之间转换;基于激励、支持、咨询以及示范、描述、讲解意义上的“教”,教师在反应存在与主动存在之间转换;基于项目、案例、问题意义的“境”,情境建构存在。这里所说的“建构存在”,是对实际职业情境经加工而构建的更具普遍意义的学习情境,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真实虚拟”。它可充分发挥指导优先与建构优先两者的优点。

3.实训室

实训室也称为工作室,是学生动手实践的场所。如瑞典综合设计艺术学院工作室的改造规划是适应相关专业的特点,每班学生约20人。工作室空间非常大,设有色彩与造型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玻璃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印刷工作室等,每个工作室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工作室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学生的基本作业材料由学校统一提供,而为自己展览进行的专题设计则需要自己承担。由于工作室实训模式各有特点,一般有双轨制工作室和导师制工作室两种运作模式。

(1)双轨制工作室

双轨制工作室源自包豪斯创建初期,教学上采用“双轨制教学”,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艺术导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实训导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艺术导师”负责教授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思维的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的内容。

培养现代职业艺术设计师的教学,可吸收双轨制工作室的经验,如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校内实训室,实训室的“技术教师”负责对相关设备的技术指导。如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会操作写真机的图形喷绘、数码文字雕刻等技术,另一种方式是专业教师先讲授某一专业课后(如包装设计),则带领学生到包装印刷厂请外聘包装设计师、印刷工程师作现场教学。最好让学生参与部分包装设计任务,跟踪完成从设计到印刷成品的全过程。

(2)导师制工作室

哈佛大学实行的导师制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导师不是一种职务或职称,而是一种工作。担任导师工作的不但有年轻教师、研究生,而且也有资深教授。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在其专业领域以谈话和辅导的方式进行非正式的教学,给学生以学业上的指导,这样就减少了学生正式上课的时间,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同时,导师还可以通过和学生的非正式接触,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哈佛文化感染每一位学子。

导师制的教学方式对艺术设计教学非常合适,在教室,对学生采取非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将课桌摆放成一圈,让学生围坐在一起,以讨论的方式完成课题目标。这样可解决学生的不同问题。针对性强,对学生有亲和力。

二、室外三维:自然超市公司

1.自然

对自然的亲近,就是对创意理念的升华,是一种捕获艺术灵感的开放式空间采集,可用写生和采风两种形式。

2.超市

超市是各类商品的聚集地,学生可浏览各种商品包装设计对市场进行调研,增加对商品包装的感性认识。

3.公司

让学生到设计公司实习,可接触和熟悉职业的第一现场,从而使学生对艺术设计职业环境有一个零距离的体验。

三、情境三维: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就业指导

1.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由确定项目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结果应用等几个阶段构成。

该工作过程用于拟订的教学内容,确定的项目既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又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教师组织实践教学中,把设计和制作当作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并把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的学习标准和考核标准。力求反映实际岗位要求的工作流程,避免教学和实际工作脱节的缺陷,以增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如笔者所在市有多处茶叶生产基地,每年新茶上市都需要新款茶叶的包装设计,我们将这一教学课题确定为包装课的项目之一,将36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组组成一个独立的设计工作室,分别完成各自的设计项目。在工作计划中要求体现出既要有对该新茶叶的生产与加工过程的了解,又要有在包装印刷厂将设计稿变成印刷成品的亲身体验。最后,还要将上市后的新品茶叶包装在客户中进行满意度调查等。这样,学生通过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项目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学习成果。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笔者所在院系在毕业设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如在组织VI设计这门课的教学时,同时引入两个案例:一个是咸宁阳光酒店(四星级)的VI识别系统设计,另一个是广东中山市的富华酒店(五星级)的VI识别系统设计。让学生对两个相近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归纳成个案研究报告,要求在报告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个案的判断能力,也提高了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这种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实际工作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对职业设计师的角色认识更为直接。

3.就业指导

职业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要求“学校开设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际锻炼的平台”。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学生搭建自主创业的平台。

因此,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是培养职业艺术设计师的组成部分。

就业与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开创性的个体和开创性的群体,开发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高科技、高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对于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职业,使他们有创业之志,走创业之路,建创业之功。

四、时间四维:一个时空无限的师生终身互动教学理念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一般在第六个学期依教学计划安排为“顶岗实践”,学生在实习期间,还会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向在校教师咨询。反过来,教师又可从来自社会第一线的学生那里了解到职业的新要求。所以,这种互动模式,将是职业艺术教育维持终身的一种理念模式。

虚拟教学是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教学,超越时空和地域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通过E-mail、QQ等形式进行问题讨论,达到对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虚拟教学是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广域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学习者完全不受时域和资格的限制就可以进入虚拟学习环境学习,它在运行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1.师生界限日趋模糊

虚拟教学是运用新技术进行的网上学习,新教学模式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教师深深感到,他们更多地是作为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师生地位日趋平等。这种角色和地位改变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到答案。

首先对学生来说,网络向他们打开了一个知识容器,通过搜索引擎能够过滤获取信息,当学生很容易获得新的有用信息时,他们较少会想到老师。其次,将学生引入虚拟教学模型后,与指导老师的联系越发不突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评估。再次,在虚拟教学中,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任务将由学生自己承担,如亲自参与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许多情况下,学生像成年人,有高度独立性,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服务的对象,并希望得到相应的待遇,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优势被大大削弱。

2.教学形式灵活

虚拟教学实际上更适合于说成是一种交流的方式,与今天相对封闭的传统教学相比,它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以灵活、便捷的形式为学习者接受。另外,虚拟教学具有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地点、进度来学习。

参考文献:

[1]江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篇(10)

新学期社区纳新工作计划一

在金秋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迎来了朝气蓬勃的__级学弟学妹们,为了给社团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了社团更好的发展,在社团协会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们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会__年的招新工作也正式启动。现将招新策划书详述如下:

一、招新社团名称:__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会

二、招新时间:__年10月15日

三、招新地点:__学院西校区广场。

四、招新负责人:__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会原本是一个纯粹的学术性社团,经过本届协会理事会讨论决定,我们将协会重新定位为以爱好管理类的学生为主体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素质的拓展与开发的社团组织。这样就能使协会的学术性与实践性更好地结合;围绕协会主旨举办契合大学生生活的活动为广大会员服务。当然,协会的任务也进行了适应性变化:

1.帮助会员及时了解国家出台的人事政策及法律法规,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环境;

2.组织会员围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展开理论学习与实践;

3.在会员与其他学生社团、企业之间搭建沟通平台,通过系列交流活动,扩大会员的交往范围,拉近与企业的距离;

4.举办各种讲座、论坛及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会员的管理知识,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5.帮助会员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会员提供人才测评、就业指导、就业素质培训等;

6.出版会刊、会报等宣传资料,传播人管知识,协助会员进行人力资源与职业方面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五、招新的对象:以__级西校区新生为基本范围,招收对管理感兴趣,愿意了解有关管理方面的知识,期望通过参加本社团扩大交际范围,提高自身能力的同学。欢迎爱好交际,希望在社团中锻炼本身的同学加入

六、招新的规模:为了更好的管理,更好的开展活动,计划招新200—250人。

七、招新工作过程:

1、宣传板要提前做好并提前送到西区展示在学弟学妹们面前。宣传板的内容应尽量介绍本会内涵,展示本会丰富多采的活动,讲解入会的意义和作用为主,做到图文并茂,内容充实。

2、做好会员登记表,内容以“会员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班级、政治面貌、联系方式、特长及爱好等”为主)。

3、招新当天当天安排:招新负责人周日早7:00带找新工作人员及招新材料赶往西区。要求各负责人仪表成熟大方,待人热情。抵达西区后,布置好招新现场:摆好桌凳,放好宣传板,拉上条幅等。

4、宣传材料的主要内容:__年4月下旬,我会和河南润达盛典管理咨询公司联合举办“河南财经学院首届校企人力资源管理高峰论坛”。__年11月我会举行第二届高峰论坛。__年5月,我会组织会员到郑州太古可口可乐公司参观,感受外企企业文化,了解先进的生产流程,并品尝了可口可乐。__暑假我会组织会员赴濮阳南乐吕村小学进行支教活动。我们将组织本部学生干部和有关同学到西区对大家感兴趣的学生会,考研,考公务员,奖学金等话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新学期社区纳新工作计划二

一、背景意义:

201____xx百年历程,金秋的__xx大学又将迎来一批批满怀期待与梦想的__届新生。他们拥有旺盛的精力、强健的体魄、敏锐的目光,他们睿智、热情,他们定会给我们的菁菁校园带来一片灿烂亮丽的天穹,给计算机协会迎来另一片广阔的天空。

二、工作成员:

大学生计算机协会留会成员

三、招新对象:

河南xx大学20xx级全体新生

四、招新原则及工作方法:

公开通告,公平竞争,公正录取。

各部门各司其职,认真工作,根据本部现况及发展前景择优录取新贤。

五、招新基本要求:

(一)具有__xx大学正式学籍,勤奋好学;

(二)承认本社团章程,有一定的团队精神;

(三)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热爱计算机,对此有一定了解的择优

录取。

六、招新部门简介及要求详情:

秘书组:活动材料和新闻稿的撰写;起草策划书;会议记录及会议总结;宣传稿的撰写;活动会议的通知。

办公室:保存活动审批表、策划书等资料;保管社团财务;记录协会物品的使用情况;每次活动考勤负责。

宣传部:负责协会活动的宣传。

外联部:与其它社团做好交流工作,并对外宣传本社团形象。

技术部:提供技术支持,做好培训工作。协同网络部做好网站建设工作。

网络部:负责协会的网络形象推广,更新维护协会网页,对外制作网页。

财务部:接受各部门财务报账,财务整理预算。

团支部:做好成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准备并主持每次会议。

义务维修小组:开展义务维修活动。

七、工作流程:

20xx年x月x日,召开全体集会,会长部署安排招新前期准备工作。

20xx年x月x日,召开全体集会,会长部署安排招新工作。

20xx年x月x日,张贴招新公告。

20xx年x月x日,在社联指定位置进行招新。

20xx年x月x日,在__教室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面试招新。

新贤名单公示

招新工作总结

召开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

策划人:

201__x-x

新学期社区纳新工作计划三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在丹桂飘香的新学期里,动漫社团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纳新活动。在纳新活动中,爱好动漫的新生们可以加入我们社团。及时获得各种各样的动漫信息并可参加由社团主办的丰富多彩的与动漫有关的活动;而希望锻炼自己的同学则可以加入各个部门,协助办好社团的各项活动。同时,动漫社团吸收到了新鲜血液,则可以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了解动漫、热爱动漫的平台。

二、活动简介

1、动漫社团纳新简介

动漫社团创建于20xx年06月,是直属xx学院的社团,由聊城大学客座教授任高级顾问兼指导老师。在上一学年,社团主要举办了聊城市第四节水城动漫展cosplay等活动,并刊登在《水城动漫》。新学年中,我们将继续组织会员参与各种深入接触动漫的活动。本学年社团将定期刊登动漫消息在《水城动漫》上,为同学们提供最新的动漫信息。

我们的目的是:让不懂动漫的人了解动漫,让了解动漫的人热爱动漫!

以宣传、发展动漫文化为宗旨,以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为目标,以畅所漫游为口号,欢迎各位热爱动漫的同学来参加,我们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给同学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本次纳新活动分为社联会员纳新和学院部员纳新两部分。所有爱好动漫的同学均可在社联统一纳新时间前来报名,成为我们的会员;我院同学还可参加院会的部门纳新,成为社团的骨干人员。

2、部门纳新简介

本社团部门分为:.cos部,原创部,组织部,.宣传组,活动部,外联部。

1.cos部:负责COSPLAY的相关事宜及社团的形象问题。要求对COSPLAY有兴趣及一定的了解及自己的理解,具有“献身精神”。【有特殊才能的优先】其中包括:服装部、道具部、化妆部、发型部、摄影摄像部、剧本编排部、人事部。

2原创部:有一定的漫画的基础(特别是原创),热爱漫画(含水彩、水粉、)或小说。负责创作漫文,向各大知名杂志投COS稿。

3.组织部:负责组织策划各项校内外活动,以及日常档案整xx作。

4.宣传组:负责动漫社在校内的宣传工作,每次活动的海报的张贴。

5.活动部:负责活动现场布置等工作。并负责策划活动。

6.外联部:拉赞助,以及交流宣传工作,协助宣传部。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1、部员纳新:

时间:

地点:…..

2、会员纳新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四、活动流程

(一)部员纳新:

1、前期宣传:

迎新时,抢占先机,第一时间向新生分发传单,内容包括社团及部门简介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在新生军训快结束时,由宣传部出一期海报张贴于学院09级宿舍的宣传栏,并以传单的形式将化爱的简介再次发放到每一间新生宿舍。同时,发行化爱的最新简报。

2、纳新点布置:

在所分配的纳新点墙壁上张贴化爱纳新海报,桌前横挂社团会旗,桌上摆有社团简介、各部门简介、社团期刊及简报、部员报名表、社团简介、各部门简介等。

3、具体流程

(1)有意参加动漫爱好者社团部门工作的同学,在纳新点报名,报名时需按要求填写表格(报名表格见后附)。

(2)各部门统计报名人数,整理报名表格,由部门的部长和副部组织部员面试。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由各部门自行规定并通知报名的同学。每个部门计划吸收6名部员。如有特殊情况,各部门亦可自行酌情增减,但人数以不超过8人为宜。

(3)待所有部门确定部员后,由策划部统一整理并张贴名单公布。

(二)会员纳新

1、准备工作:

社联纳新时,动漫社团现会员部员面向全校同学分发传单,内容包括动漫社团基本情况介绍及上一学年的主要活动概述。在社联指定宣传场所张贴海报,欢迎全校爱好动漫的同学加入社团。

2、纳新点布置:

在社联指定帐篷内,办公桌前方张贴上一学年动漫社团活动剪影。

3、具体流程:

在会员纳新时间内指定本社团部员在帐篷中值班,为对本社团感兴趣的同学答疑,欢迎新同学的加入。有意加入本社团的同学,按社联规定交纳一定会费,填写会员表格,即可成为动漫爱好者社团会员活动现场将向会员赠送“动漫爱好者简报”。在纳新点工作的同学切勿迟到早退,如有特殊情况,请提前半天联系会长,以做应对。

五、尾声

篇(11)

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就是要注重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实际需要,以最终学生能顺利就业为目标.对于本科阶段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来说,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面向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二注重对社会需求量较大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2以应用能力为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一是拿到实际问题以后能够对其进行整体把握以及系统分析;另外就是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用数学模型将其抽象出来,用数学模型准确地将实际问题表达出来进而求解.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尤其是能用本专业的软件工程方法将实际问题解决并开发出来.在该“2+1+1”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始终将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将课程建设贯穿其中,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尤其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的教学和实践内容要科学的设计和论证.

1.3以素质教育为重要方面

社会的发展迫切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所谓人才就是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对于企业来说,过硬的技术是员工必须首先要必须具备的,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团结精神也是作为不可或缺的.为了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学院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沟通技巧、职场礼仪、就业指导等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2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宗旨就是应用,所以能实际应用是其发展的动力和归宿,计算机本科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企业对应用型人才所要求的能力,即理论知识扎实,有一定的系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2.2知识、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

计算机专业一般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课程知识:离散数学、电子技术基础及设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课程.素质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精神品质与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学生的素质较高,就可以使学生知识和能力更加积极的发挥作用,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强知识和能力.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主要以企业软件项目设计为主,所以这就涉及在关键开发过程中与客户以及队员的沟通问题,因此与他人交流、协作、人际交往以及项目管理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3.1学制采用“3+2”的培养模式

“2+1+1”的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分三段式,两次分流.首个阶段是大学本科前两个学年,在这两年中主要以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和各类选修课程为主,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阶段是大三学年,通过第一个阶段的学习,然后实施第一次分流,指的就是专业分流,即分流以后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的培养方法,对学生专业知识面进一步拓宽.最后一个阶段是大四学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在主修专业内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并进行二次分流,也即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分流,此时主要以专业方向课程为主,根据自己所选的专业方向进行深层次培养.因为本科毕业时学生往往有两种出路,即考研和就业,相应的将培养方向分成理论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两类.

3.2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

对目前课程体系结构做进一步优化,对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调整:通过对国内外不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结构的调研,并且根据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关系,对目前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不合理部分修改,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逐步建立模块化、层次化、方向化的课程理念.课程教学内容也不能一成不变,它同样根据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需求进行更新和调整.根据最新人才培养模式[4],对课程体系重新规划,新课程体系结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坚持如下原则,即:

(1)用发展的眼光设置课程体系.当前,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相关内容要及时引进到教学中,要用发展的眼光设置课程体系,保证教学计划的先进性.

(2)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保证开放性.课程体系设置要将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经验引入进来,不仅如此,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也要保证较高的开放性.

(3)理论教学和实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计算机教学最终目标是培养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所以聘请企业界专家对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进行讨论与修订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来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紧跟技术发展的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

3.3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的应试教育区别较大,新模式采用三个阶段学习,即“理论+上机+在线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可以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掌握软件开发的相关技术.新教学模式下每阶段的课程都按照“理论+上机+在线学习+指导学习”的方法,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实际技能去分析与解决问题.

(1)理论:基本概念和理论主要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完成,主要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学习.

(2)上机:通过上机课程将实践和理论知识统一起来,对理论做进一步理解.

(3)在线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自学、自问等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指导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种种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组织讨论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与进一步提高.

3.4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改革重点,是理论应用实际关键一步.实践教学主要有基本教学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课程实践、开放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开发、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是决定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模式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要制定完备的实践教学工作计划.不仅主干课程,而且专业基础课程都要合适的制定课程设计,在假期期间可以鼓励高年级学生实施项目研究,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4.1全项目实战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新培养模式提倡为学生提供若干个有意义的针对学生的开发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出自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是某企业的实际项目.尤其是专业课程,都可以使用项目驱动的方式实施教学,在理论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抛出教学内容,在上机实践课则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类似项目,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环节要注意各自角色的转变,教师可以转化为项目经理,教材里的习题可以使实际应用项目,课堂就变成学生在完成项目.

3.4.2加强实习实训一边要加强校内实践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和校外实习基地建立良好的计划切实将实习实训落到实处,要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与应用技巧,搭建校企平台,实现双赢.目前我院已在北京科瑞尔斯有限公司、南京达内、上海杰普、科大讯飞、苏州风云等公司等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积极意义,而且也为学生的就业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