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09: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篇(1)

(2)相关法律不健全。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财会制度方面,虽然当前也有一些相关的法规,但客观来看,这些法规中的内容往往比较的笼统,而且整体的可操作性比较差,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尚没有对不承担社会责任的处罚进行明确说明。

(3)社会责任财会核算内容不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话题,本身内容就并不是很明确。传统的财会制度多是以企业利润作为核心内容,而社会责任财会制度则主要是对企业社会成本以及收益进行计算和记录,进而对企业的社会贡献及损害进行反映,整体的出发点存在差异,因此核算的内容也必然不同。

(4)计量方法体系不健全。当前,企业社会责任财会计量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计量方法体系,这也是导致这一制度得不到有效实施的一个直接原因。

(5)社会责任财会报告多以非财快基础型。具体来看,当前企业社会责任财会报告的形式多属于文字型,也就是使用大量的文字进行描述,没有对具体的会计方法进行量化,使得整体会计专业信息比较少,不仅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非常不利,也很难满足报告使用者的要求。

二、完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意见

(1)转变传统思想。对于企业财会制度来说,其实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促使企业对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更好的履行,并对企业的行为进行规范,进而实现对资源的最佳配置,提升社会总体效益,使社会经济能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摆脱传统财会观念的束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优势进行大力宣传,使企业意识到其履行社会责任财会制度不仅对于社会有益,对于其自身的发展也很有帮助,这样才能够使企业自发的对这一制度进行执行。

(2)对相关法律进行完善。对于我国目前来说,关于企业财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法律规定尚比较缺乏,使得很多企业并不会公开其社会责任信息。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务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法律建设,强制性要求企业对这方面财会信息进行披露。

(3)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财会准则。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对当前企业财会准则的制订方法进行参照,进而成立相关的小组,吸收企业界、会计、财务以及一些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讨论,对有效社会责任财会准则进行协调和补充,并对社会成本及收益的具体内容、财会报告形式等进行明确的规定,进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地控制监督体系、核算报告体系、预测计划体系、分析考核体系等,为这方面工作提供助力。

篇(2)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与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致性有益于现代企业的长远生存与发展。因此,为了增强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与观念,有必要引入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对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实行进一步完善与革新,从而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制度约束保障,推进企业及整个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为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活动,无论大小型企业,都要根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行业财会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财务会计制度,明确规定财务会计管理办法与操作规范,以强化自我约束能力。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应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应尽的义务,需要特别关注在生产过程中人的需求与价值,强调企业对除自身以外的相关利益者的贡献。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实质上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企业所有的财务经济活动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发生,故要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履行必须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为约束准则,以企业正常财务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而社会责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则有助于推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革新,进而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

一方面,在法律的强制约束下,二者具有一致性。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有序进行,这是企业从事一切产销商业活动的最低标准,是社会对企业的强制要求,只有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企业的财务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完善健全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有助于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才会被社会所认可,同时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才会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同。

另一方面,在社会舆论压力下,二者具有一致性。企业作为公众关注对象,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与信誉度高的企业品牌,必将使企业拥有长久的生命力。积极的社会舆论、社会评价有助于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推动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有效约束企业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负责的态度向社会消费者群体提品和服务,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必要保证。

二、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

随着我国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财务管理目标与发展模式并未得到真正改变,仍旧存在着滥用资源、违规加工生产、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生命健康等现象。与此相对应的是,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原则,更多地强调所有者、经营者及债权人的利益,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常常被忽视。从财务会计制度的具体落实与信息披露中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重经济利益而轻社会利益,重资本规模发展而轻职工福利发展,重企业财富创造而轻职工及消费者人生安全保障,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根本作用还缺乏客观、理性认识,最终导致企业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长期的发展。

(二)信息披露形式单一且未明确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内容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大篇幅的非正规财务会计形式或文字性描述的方式来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这种非量化的披露形式无法满足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的需求。社会责任财务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不尽相同,迄今为止,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还没有明确规定社会责任财务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之相关的会计科目、计量方法等也缺乏统一的规范,阻碍了社会责任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全面实施。

(三)未单独列示社会责任会计项目

社会责任会计项目是通过对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进行核算,如实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及损害,很多企业虽实际履行了相关社会责任,但却在披露时不单独列示社会责任会计项目,而将其列入常规的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反映。例如,企业一般将因未承担相关社会责任所受的罚款、公益性捐赠或赞助等支出列入“营业外支出”科目进行核算,以“在建工程”会计科目核算环保方面的工程设施资本投入,向环保部门缴纳的污染治理费列作“管理费用”,将污水处理相关设备列作“固定资产”等,这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会计职能的发挥,也不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使用。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现状

(一)社会责任相关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企业财务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企业会计制度》和《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但对于企业执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尚未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作出具体规定;虽有行政法规,但内容较为笼统,可操作性差,并未明确规定不承担社会责任应受的具体处罚。政府管理部门只注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而对企业守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不够,没有制定相关条例来约束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立法工作上的空缺使得企业在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时无法可依,主观随意性过大,给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实施造成很大障碍。

(二)员工劳动权益、安全保护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员工作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最大的资源,企业利润的创造很大程度上依赖员工付出的劳动。从长远来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具备相关经验与知识技能的员工无疑将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员工能量释放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利润数额的多少,因而企业有必要也有义务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可靠完善的社会保障。

然而,当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片面重视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忽略员工劳动权益的不公平现象,职工伤亡事故、劳动争议还频繁发生,劳动负荷量大,工资待遇低,并且恶意拖欠、任意克扣工资等现象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许多企业对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问题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忽视职工待遇改善、福利的提高,以牺牲职工福利为代价来实现所有者利益的增长与企业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经营管理模式下,时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使得企业既遭受社会舆论抨击,又引发职工的抵制行为。

(三)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责任。作为生产者,毫无疑问要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负责,确保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其人身及财产安全受到充分的保障。一些企业唯利是图,漠视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提供虚假信息以及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欺骗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上海染色馒头”、“毒大米”等诸如此类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一次又一次触碰人们的心理底线。不难看出,这些商家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给社会带来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给消费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另一方面也给企业自身带来灭顶之灾,受到法律的制裁。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有的企业忙着道歉,有的则忙着遮掩。引发该类事件的原因很多,但关键因素在于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消费者在感叹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为人的道德水准下降而愤概,为监管不力而无奈。

(四)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我国许多排污量及用水量大的造纸、石化、印染等重污染企业多分布在沿江、沿河地带,有的甚至建在饮用水源地附近,其中不乏一些建立历史久远、设备陈旧落后且治污管理不严格的企业,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当前,河流沿岸仍有为数不少的工业企业较少考虑环境保护,直接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及其他污染物排入水中,严重损坏水质。企业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所带来的工业废弃物排放、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城市垃圾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尽管近年来国家已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但某些居住区地下水源的受污染程度还无法得以完全控制。

四、完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关建议

(一)制定企业社会责任财务会计的准则

并非所有企业都能从战略的角度来履行社会责任,尤其是正处于社会责任建设阶段的企业。所以,一方面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着重强调企业社会责任财务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报告形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预算体系、核算体系、监控体系、考评体系进行统一规范,增加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强制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形成鼓励和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的内部及外部环境,使企业真正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并非负担,反而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二)单独设置有关社会责任的会计科目

为更好地与传统的会计科目相区分,应单独设置社会责任会计科目,考虑到节约成本及方便会计人员实务操作,设置时尽量与传统会计科目相对应。例如,可以在社会责任会计中设置“社会责任固定资产”一级科目,其下可另设“环境固定资产”、“职工责任固定资产”、“消费者责任固定资产”等二级科目。这样,以具体的会计方法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加以量化披露,并辅之行之有效的计量方法体系,便于企业自身及利益相关者进行监管控制。

(三)充实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由于我国正面临生态环境失衡、人员失业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企业应兼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规范各行各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至少应包括对以下几个方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内容的披露:第一,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如在节能减排、防污治污等方面发生的成本费用;第二,对企业盈利的贡献,盈利信息反映企业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及企业自身的市场价值,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需求,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第三,对社会的贡献,如对慈善机构的公益性捐赠,对社会公众提供的产品售后服务,对公共设施、文化教育事业等的贡献;第四,对人力资源的贡献,将《职工薪酬福利明细表》作为企业财务报表的一部分对外披露,反映企业依据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对职工的工作条件、薪酬发放、福利待遇等的执行情况。

结 语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使命下,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营造良好的实施社会责任财务会计环境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企业要基于社会责任视角,以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制定企业社会责任财务会计准则,倡导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会计服务企业、社会的功能,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林萍.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会计之友,2009(10).

篇(3)

一、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对于企业来说,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就必须要对其企业财务制度进行变革及完善,进而将其扩大至整个国民经济管理的范围中,并将企业的财会核算范围扩大到企业社会成本及效益中。具体来看,企业具有其社会价值,因此务必要对其社会责任进行履行,并维护整体的利益,如果在企业财会工作中仅对其资本收益进行重视,忽视了社会多数人的利益,必然使企业和社会格格不入,这不仅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影响,对其长远的发展也非常不利。因此,充分认识到企业财会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当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财会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1)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竞争益发的激烈,而以此为背景,很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这种思想上的问题使得财务会计人员往往会采取很多会计手段进行钻营,一味追求资本收益,使企业的社会责任得不到有效的发挥。(2)相关法律不健全。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财会制度方面,虽然当前也有一些相关的法规,但客观来看,这些法规中的内容往往比较的笼统,而且整体的可操作性比较差,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尚没有对不承担社会责任的处罚进行明确说明。(3)社会责任财会核算内容不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话题,本身内容就并不是很明确。传统的财会制度多是以企业利润作为核心内容,而社会责任财会制度则主要是对企业社会成本以及收益进行计算和记录,进而对企业的社会贡献及损害进行反映,整体的出发点存在差异,因此核算的内容也必然不同。(4)计量方法体系不健全。当前,企业社会责任财会计量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计量方法体系,这也是导致这一制度得不到有效实施的一个直接原因。(5)社会责任财会报告多以非财快基础型。具体来看,当前企业社会责任财会报告的形式多属于文字型,也就是使用大量的文字进行描述,没有对具体的会计方法进行量化,使得整体会计专业信息比较少,不仅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非常不利,也很难满足报告使用者的要求。

三、完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意见

(1)转变传统思想。对于企业财会制度来说,其实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促使企业对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更好的履行,并对企业的行为进行规范,进而实现对资源的最佳配置,提升社会总体效益,使社会经济能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摆脱传统财会观念的束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优势进行大力宣传,使企业意识到其履行社会责任财会制度不仅对于社会有益,对于其自身的发展也很有帮助,这样才能够使企业自发的对这一制度进行执行。(2)对相关法律进行完善。对于我国目前来说,关于企业财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法律规定尚比较缺乏,使得很多企业并不会公开其社会责任信息。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务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法律建设,强制性要求企业对这方面财会信息进行披露。(3)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财会准则。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对当前企业财会准则的制订方法进行参照,进而成立相关的小组,吸收企业界、会计、财务以及一些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讨论,对有效社会责任财会准则进行协调和补充,并对社会成本及收益的具体内容、财会报告形式等进行明确的规定,进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地控制监督体系、核算报告体系、预测计划体系、分析考核体系等,为这方面工作提供助力。(4)构建社会责任财会核算体系。对于不同的行业来说,其社会责任的内容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对于其社会责任财会信息的比较很不利,不过对于统一行业不同企业来说,其社会责任往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采取这一措施是完全可行的。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确保计量单位以及计量方法的灵活性,使其实现多元化。(5)提升财会人员综合素质。企业在履行其社会责任财会制度的时候,对于企业财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来看,在新的背景下,财会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方面的知识,还要熟悉政治学、伦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个方面知识,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地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财会制度必然会越来越完善。本文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还希望各位同行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共同促进社会责任财务制度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篇(4)

一、我国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间关系及问题分析

1.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分离的现状

我国自1993年7月1日起《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引发了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之间的差异,到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确立了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之间的分离。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分离最终表现为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会计收益与应税收入之间的差异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收益包括营业收入(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补贴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应税收入包括:①销售货物收入;②提供劳务收入;③转让财产收入;④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⑤利息收入;⑥租金收入;⑦特许权使用费收入;⑧接受捐赠收入;⑨其他收入。

会计收益与应税收入的口径与内容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项目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计入会计收入但不能计入应税收入,如财政拨款收入;二是计入应税收入但不能计入会计收入,如企业接受现金捐赠收入;三是先计入会计收入后计入应税收入,如股票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当被投资企业有盈利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确认会计收入,实际收到时确认应税收入;四是先计入应税收入后计入会计收入,如提前收到的租金、利息、使用费等。

(2)会计费用与税前准予扣除项目之间的差异

据统计,会计费用和税前可扣除项目之间的差异项目较多,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会计制度扣除但税收制度不准予扣除,如违法经营罚款、税收滞纳金、赞助支出、超过税收制度规定标准限额的捐赠支出等等;二是税收制度准予扣除但会计不扣除,如附加费用的扣除;三是会计先扣除税收制度后扣除,如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四是会计后扣除税收制度先扣除,如企业采用平均法折旧,而报税时采用加速折旧法。

2.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过度分离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财务会计对国家有关机关(如税务机关)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缺少关注。因此,造成“税会”过度分离,增加了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的难度。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纳税人纳税意识较差,不登记、不申报、申报不实,以及通过各种办法少列收入或多列支出现象普遍;现有税务公务员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偏低,税收征管信息化程度和纳税申报质量不高,同时,缺乏税务等中介机构的强有力支持。尤其在反避税领域,在世贸组织体制下,跨国资本流动极为频繁,监管和反监管的斗争将是国家经济监管部门管理贸易经济的主要内容。跨国公司通常拥有丰富的国际理财经验,绕开东道国法律管制的手法多样,这些都对我国的税收构成了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税会”差异过大无疑会加剧税收监管的难度。

二、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调方式

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与协调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二者的协调必然要以其中一种规范为主要参照,进而做出合理的调整,协调的过程要依照业务性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标准。在我国税收监管体系不完善的现状下,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调思路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会计制度应该体现“会计信息服务于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在制度设计中应该利用“税收工作存在很大的会计信息依赖性”以及“税收对会计信息的反馈作用”来实现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必要协调。

1.同时完善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是协调的关键

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协调是一个相互协调的过程,会计改革与税收改革总是相伴而来,会计和税收都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经营的现实需要而各自做出相应的调整。但一般而言,会计制度较为先行,尽管由于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协调要求,税收法规在制度层面上应当积极谋求与会计制度的协调;另一方面,会计制度一定要关注税收监管的信息需求,在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调中发挥会计对税收法规的信息支持作用。

2.要加强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之间管理层面的合作和配合

会计和税收的法规制定和日常管理分属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两个不同的主管部门,在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立法取向的不同,所以两个政府主管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合作是会计和税法在规制上进行协调的一个重要保证。加强两个部门的沟通和配合,设立由两个机构代表组成的常设协调机构,不论在法规出台前还是执行过程中都加强联系,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差异损失,有助于加强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调,这同时也是加强会计界和税务界相互宣传的一个重要媒介,可以提高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协调的有效性。

3.会计要加强必要性信息披露对税收的支持

我国会计制度建设除了要解决具体业务规范制定,还要加快针对宏观管理目标的信息披露方面的制度建设,使会计信息得到全面、充分、准确的披露。建议制定《企业会计准则――涉税交易及事项的信息披露规则》,或者暂时在《租赁》《固定资产》《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以及《借款费用》等准则中增加披露条款。披露方面的不足和缺失,使会计不能为税收提供所需的信息,而税收也不可能及时地将信息需求反馈到会计信息系统,信息沟通不畅无疑加大了税务部门的信息获取成本。

参考文献:

[1]董再平:论我国税收制度和会计准则关系模式的选择.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1)

篇(5)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成果的进一步推广,企业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显著。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且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创新水平的得到了不断地提高。近几年,大量企业实现了向高技术企业的转变。目前,高技术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灵活机制,创造出了可喜的业绩,它将成为我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加强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问题日益突出。现在,在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账目造假和违法违规行为严重。

因企业财务会计实力薄弱,企业内部没有健全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而企业外部又没有有效的监督,这就导致了企业财会出现严重的违法、违规现象。这些人忽视国家的法律法规而肆意操纵企业的成本及其利润,主要具体表现有:非法投资和非法筹资、胡乱分摊成本费用、弄虚作假、偷税漏税,这种行为严重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更加严重的是这样违法违规的行为越来越多,并且没有办法禁止。这种情况干扰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发展,并且造成会计管理的严重混乱,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财会管理的人才出现缺乏,财会力量薄弱,工作质量不高。

现在从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人才出现了严重的短缺,并且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一些岗位空闲缺员,不能实现企业内部的牵制;一些在岗的财会人员基本素质很低、能力不高,不能胜任这一工作;一些财会人员是企业低薪聘用来的兼职人员,他们主要是完成记账和报账的任务,来应付税检部门的。这样就很难确保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并且也不能做到对财务活动实现科学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监督、检查以及分析评价等多个方面的管理监督。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在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当中缺乏制约力和既定目标。现在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和健全能够有效制约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机制,然而仅是采用个别人员进行记账和算账,从而满足对外面报账的需要。

二、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

由于企业的管理者严重缺乏财务会计管理专业方面的相关知识,不清楚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的业务。为了确保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充分发挥企业潜力,增强其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加强,主要建议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

根据现有的《会计准则》、《会计法》、《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并且结合目前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会计制度。企业作为一个纳税人,是必须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设定必要的财务账簿,编制相应的会计记录,并且能够定期编制企业的财务报表。不管企业经营的业务种类和性质怎样,会计制度必须准确和全面地体现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准确地记录企业自身的资产存量、现金流量等情况,为金融公司、银行和其它债权人提交相关的资信等级、财务状况、融资能力等报告,并需要迅速向政府的相关部门和税务机构提供纳税申报资料和各类报表。

(二)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为了维护企业正常的经济秩序和自身各方面的正当利益,需要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主要是指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在资金的筹集、耗费、使用、分配和收回以及其相关经济业务处理的整个过程当中,严格遵守相关准则。企业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需要严格实行本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监督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事项的合法性以及企业会计人员的廉洁性。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必须符合:第一,记帐和企业经济中的业务事项、会计事项过程的审批人员、事项经办人员、财物管理人员的职权应当明确,并能够实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第二,是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第三,对财产的清查期限、范围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指出;第四,对会计资料需要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并且这样的办法和程序必须明确。会计的监督和反腐倡廉应当结合,监督企业人员的腐化、贪污和铺张浪费的行为。在企业会计监督过程中,对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等进行监督,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做假账、违反财经纪律、营私舞弊、挥霍浪费等行为。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建立内部审计。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实施内部监督,依照法律会计账目和相关资产进行监督。监督企业财政收支和其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会计工作还需要接受企业内部审计职能部门的监督。

(三)规范建立会计核算制度。

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制定出合适的会计核算制度。企业会计核算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所制定的相关财务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可以因为企业规模不大、数量较多、分布比较广、经营非常复杂、人员素质不高等多种情况而没有相应的规范。会计核算制度是针对从事会计工作的机构和人员而制定的。它具有统一性、标准性和一致性。会计核算制度在特殊的条件下

会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变化,从而可以使企业做出相应的调整、修改,进而可以使其更加符合国家的要求。

(四)建立实用、简化的会计核算程序。

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相应的使用和简化的核算程序。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填制或获取对应的原始凭证,并审核该凭证,从而办理相应的会计手续;需要根据所得到的原始凭证对记账凭证进行编制;需要根根据法律设置相应的会计账簿,并且这些会计账簿必须包括总账簿、明细账簿以及其它辅的账簿;使用审核过后的记账凭证来登记会计账簿;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将会计账簿上的记录和款项、实物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核对,从而确保账款相符、账实相符、账帐相符、账证相符;需要将审核后的会计账簿中的记录以及相关资料进行编制,并总结财务会计报告,根据规定向各个会计提供。

(五)设置相对合理的会计岗位。

每个企业在设定会计岗位的时候,必须根据本身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量等多个方面的特点,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精干务实的原则。在企业中,会计岗位的设置, 不仅需要在确保工作需要的基础上合理地配备会计人员,从而可以防止人浮于事的现象。而且企业应当使会计工作程序高效、简洁。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会计方法和核算手段,在精确无误的基础上实现会计工作简明易行,从而降低会计核算的成本。(2)内部控制的原则。内部控制的制度是指,在企业内部因工作不相同从而产生的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工作制度。采用这种制度,需要会计机构的内部人员分工必须明确,并且会计的所有工作必须合理地进行划分,在会计部门内部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对会计工作有制约作用。

三、结语

在我国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状况下,企业会计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突显出来,只有提高对企业会计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企业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走越远,因此,各个企业需要对财务会计管理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且能够积极地进行相应的革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沈培育.论财务会计的管理.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9期.

篇(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各个环节中的贯彻会计思想,强化会计的日常管理活动,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识。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要求日趋增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内部财务制度的建立十分重要。

一、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合理设计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计是指企业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综合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制定企业财务工作具体的政策,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实现企业财务战略过程,属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建设。因此,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设计在企业的发展中有其必要性。(1)市场竞争促使企业追求不断自强壮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有财务管理制度为基础。(2)近年来,国际国内关于财务舞弊的事件数不胜数,一定程度上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计的力度。为企业取得更好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二、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目标的合理定位

近年来,关于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目标定位的问题探讨从未停止过,因此,我国众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事实上讲,企业受委托的责任观念与对策并不冲突,反而是两者相互协调发展,只是工作的重点不同而已。由此可见,某些直接将会计设计目标定位成“委托责任观”或者是“对策价值观”均是过于武断的说法。委托责任观主要被应用于委托人(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晰,能够直接进行交流的情况;对策价值观主要被应用于所有者(包括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关系相对比较模糊,依靠证券市场进行交流的情况。证券市场的介入,促使委托人(所有者)对市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与报酬范方面,而是证券市场上的平均风险和企业获得的报酬水平、投资企业的可能风险和报酬等多种方面,因此,受托责任观主要应用于证券市场相对比较不发达的环境下,相反,对策价值观主要应用于证券市场比较发达的环境下[1]。当前,我国市场的发展正在努力实现最大范围、最广深度的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企业会计逐渐国际化或者会计准则全球化的发展均是适应时事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必然趋势。

三、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组织的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是企业执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体制,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规划性、控制性以及监督性的活动框架,同时还能够对企业内部结构的设置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控制提供合理保障。(1)组织结构的设计内容主要是指在满足会计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会计组织设置,同时也是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成本与财务资金管理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等组织结构。且会计组织对这些业务和机构有责任实施会计控制,这些组织都是经营者主导的组织,受经营者的控制。(2)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内部环境的组织结构,必须从公司内部管理的各个层面进行思考,在确保企业合理的治理结构下,对企业内部财务进行控制,逐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经营的管理目标[2]。

四、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化企业内部制度的核心,被西方国家广泛的应用,并且不断完善,主要分为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制度两部分。(1)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企业内部财务资产,检查财务部门会计数据的准确性。(2)内部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促使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严格遵循内部管理方针与政策等。因此,在企业内部进行控制过程中必须做到: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是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存在、存在形式的根本,同时也是建立在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框架、考核评价等控制的指导性参照物。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新的定位,必须积极吸取他国的先进经验,站在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的高度:(1)对企业内部财务进行合理性、规范性目标定位,确保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2)对企业内部财务进行效益性目标定位,确保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方针与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与贯彻等。由此可见,这两种目标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最大化的效益。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定位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通常停留在企业经营方面的内部会计控制,往往忽略企业内部治理方面的会计控制。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控制研究组织与人员均是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会计与审计组织部门等,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审计的效率,明确会计考核与评价控制的主要内容与责任,因此,会计控制的范围较多的放在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与上层管理者、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控制,高层管理者的控制通常不被纳入其中。

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者必须在企业内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给予公司以及子分公司一定的发展权利,促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1)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看,对企业经营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实施的内容属于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内容;(2)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看,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实施控制属于内部会计控制新内容,是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上的一个重大突破[3]。因此,企业对内部高层管理者实施控制,是企业内部进行会计控制的第一层次,属于企业最根本性的控制,同时也是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控制的上层建筑等。

(三)、会计的信息系统和监督机制的设计

处于知识经济发展快速的时代,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高效传递系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并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系统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想要促使企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前途,必须充分认识会计信息系统的变化,建立完善的、创新的会计信息新体系。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信息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促使会计较好的掌握企业经济发展以及内部各个部门运行的状态,同时还能够将企业内部的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放在第一位,充分反映企业内部资产的实际价值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的设计十分必要,因此,必须提供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强化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设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基础条件。(作者单位:唐山永安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7)

会计目标是会计在特定环境下所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根本要求,是整个财务会计管理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出发点和归宿。会计目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社会需求会计干什么和会计能够干什么,因而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财务会计目标主要有三:一是合理组织资金运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是为企业、国家、债权人等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三是维护投资者、债权人和本单位各方的利益。

二建立起经营管理型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模式

我国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基本上仍停留于算帐、报帐的传统形式,因而尚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只有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开拓新领域,充分发挥现代财务会计的职能作用,建立起经营管理型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模式,才是根本出路。

经营管理型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模式,是由下列三个不同层次的财务会计子系统构成的:第一层次是以总会计师为主,建立起规划会计系统;第二层次是以企业内部各单位的人为主体,建立起行为会计系统;第三层次是以财会部门为中心,建立起财务会计系统。它们具有下列特点:对外界服务和对单位服务相结合;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相结合;集中核算和分散核算相结合;对物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相结合;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相统一。

三、建立起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财务会计监督模式

在我国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中,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是基础,国家审计是主体,民间审计是补充,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同时并存。我认为,这种体系结构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应起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财务会计监督体系。

1、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现有国有企业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国家便成为其投资者或股东之一,而国家审计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行政机构,因而不独立于政府,故应由具有独立地位的第三者--注册会计师来审计它的一切业务,这样做,符合社会各界要求对财务信息的鉴证应无任何立场偏向的原则,也符合国际惯例。

2、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投资者的终极所有权和企业法人的财产权相分离,这是企业会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的客观基础,由于他们与本单位的利益休戚相关,加之直接受本单位管理当局的领导,因而其经济监督力必将受到较大的限制。只有使会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成为公众的人,才能发挥其经济监督的职能。

3.建立起间接管理型的企业财务会计客观管理模式

(1)、借鉴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由国务院授权民间职业团体直接领导和管理全国会计工作。使之脱离政府的直接管理,这样能从根本上理顺会计和政府的关系,保证会计的“公正性”。

(2)、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规范是由基本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构成,带有浓厚的直接控制色彩。我认为,应逐步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会计准则,来取代行业会计制度。今后基本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应由会计职业团体负责,以有关法规和国际惯例为依据,吸收各方面的专家参加,最后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四、建立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财务运行机制 (一)、企业财务运行机制的本质特征

企业财务运行机制是指企业在从事理财活动过程中遵守的一系列原则、程序、规章、等规范标准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所形成的有机体,它是企业经营机制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机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形成将使企业理财活动连续有序进行得到保证。科学的财务运行机制是以企业经营机制的健全有效为前提的。

(二)、企业财务的目标

在一定外部环境条件下,企业进行经营是追求利益和财产的增加,在漫长的理财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利润最大化”和“财富最大化”两种财务目标。

1、利润最大化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衡量企业工作效益的公认指标就是利润,因此假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财务目标。现代财务管理认为:“利润最大化”已不适用于现代财务管理,这是因为:利润最大化的概念含混不清;利润最大化没能区分不同时间的报酬,没能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利润最大化没能考虑风险。

2、财富最大化

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高,进而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因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既有利于业主(股东),也必将有利于整个社会。 (三)、企业财务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

1、构建企业财务运行机制遵循的基本原则

(1)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法规、制度和规定。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国家对企业经营行为、财务活动的约束将主要是以各种法规形成实行间接管理,建立企业财务运行机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以确保国家有关法规的有效实施。

(2)以充分挖掘全员潜力调动全员积极性、创造性为宗旨,实行责权利相统一。企业理财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阶层和环节,因此,建立企业财务运行机制必须有利于吸收全员参与企业理财,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充分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国家赋予的企业理财自主权具体体现在其中。

2、财务运行机制基本框架

(1)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它是在一定的经营机制前提下,企业内部各主体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限责任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它明确规定了企业内部为主体分别享有哪些理财权限和承担哪些理财责任,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构建的企业财务运行机制应首先着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体制:

A、明确企业厂长(经理)的权限和责任;B、明确企业财务负责人(财务总监)在财务管理上的权限和责任;C、明确企业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上的权限和责任;D、明确企业内部各项财务关系。

3、财务管理制度

它是企业在从事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所遵守的各项规范标准,根据其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筹资管理制度,即对财务人员在从事筹资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规范标准,包括筹资预测及制度,资本金管理制度,公积金管理制度,负债管理制度等。

(2)投资管理制度,即对投资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投资预测分析制度,内部投资管理制度等。

篇(8)

财务与会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但意义有着本质区别:(1)概念不同。企业财务是指一个企业单位涉及再生产过程中有价值的物资和货币的活动,包括各方面经济关系总和;企业会计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的反映和监督^(2)管理对象不同。财务管理的对象包括资产筹集、资金使用、资金投人、资金成果的分配;会计管理的对象是客观能动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3)工作方法不同。会计的方法是以货币为计算单位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真实的计算和记录,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分录、会计记账、会计报表等会计特有技术处理会计业务;财务的方法是对会计提供的经济信息资料进行整理,使用数学和统计的方法,引人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等概念进行计算、分析、重塑经济模型。(4)管理职能不同。会计是以规范科学的会计报表,把业务成果进行文字表述,以满足不同层次、企业内夕卜、社会各界投资者的需求;而财务管理是把经过处理的经济模型,用于管理者筹集资金、计划投资、使用和分配的战略性决策。(5)管理目标不同。会计管理的目标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力求投人的回报最大化。

二、充分发挥现代管理会计的作用

现代管理会计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产生的,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现代管理会计的作用。

1、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现代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可充分利用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为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预测并提出备选方案,帮助受托人做出正确的判断,调控企业的经济活动。

2、现代管理会计在成本控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专业管理所无法比拟的。在产品设计阶段,通过对产品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与研究,开展价值工程分析,提出成本最低、功能最全的满意方案;在制度标准成本方面,除了依据严密的科学计算外,还实行广泛的“参与制”,使标准制订者与执行者面对面地沟通各自的处境与想法,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标准成本;在成本分析方面,能做到经常、及时和具体,以便执行者能及时地了解成本标准执行情况,形成一种自行调节、自行控制机制,充分调动执行者在标准执行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奖惩制度上,综合而有效地运用各种激励因素,激励人们沿着局部与整体的“目标一致性",卓有成效地开展本职工

3、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形成激励与约束的经营机制。责任会计不仅较好地适应这一要求,也是以此为存在基础的。责任会计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将预算制定目标成本与目标利润等责任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中心,通过业绩的计量,对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进行考评和奖惩,激励引导企业各级、各单位以至各个成员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做出贡献。这对于现代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三、以利益最大化为中心

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财务会计不能只是单纯从事企业“理财”活动,或简单地反映“价值”转移过程,而是通过企业多元化、多层化、全方位的经济管理,达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企业经营者利益最大化、社会效益最大化。这就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树立正确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确立经历了三个变革阶段:第一阶段以“利润最大”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一目标显示出不能协调好股权人、政府、债权人、职工关系,且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第二阶段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它虽然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的不足,却忽略了特定的人力资源的存在,使企业创造的财富只达到部分最大;因此,第三阶段发展到使总财富创造力达到最大化,这也是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的目标。

2、建立有效地财务运行机制。财务运行机制是指为实现经营目标而确定的企业内部财务权力、责任、控制和协调关系的一种形式。合理的财务运行机制要与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相适应。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中,股份制是资本的主要组合形式,它表现为企业的集团化,其内部组织一般分为四个结构层次:企业集团的母公司;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工序流程关联集团公司;协作关系的协作企业。相应的财务会计机构也应设置与母公司相适应的投资责任中心、利润责任中心;与子公司相适应和利润责任中心.成本中心;与工序流程关联协作企业相适应的债权、债务清偿部门等。从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实施有效管理,以实现财务管理目

四、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及税务会计

为从社会的角度对受托经济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计量与报告;增强受托经济主体的社会责任观念,更好地反映受托人产生的社会性效益,必须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在提高经济性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性效益。社会责任主要包括:(1)维护政府利益,体现在是否在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保护生态环境,体现在企业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防护,减轻并消除环境污染,提高材料综合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与提高生态效益并重等;(3)对职工履行责任,体现在是否同工同酬,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职工业务水平与社会统筹保险基金等;(4)保护消费者权益,体现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提供价格合理的产品,加强产前与售后服务,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等;(5)支持公益事业,体现在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必要的捐赠或帮助。

税务会计的分离与独立,对我国许多企业来说,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由于现代会计的核心在于会计收益的计量,而税务机关所关注的是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与会计处理结果总是存在着永久性差异,因此会计收益必须接受税法所规定的各项调整。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要求满足信息的有用性及管理的灵活性,而税法更强调纳税基础的可靠性与严肃性。不同的要求导致这两方面信息在事实上有着不同的目标与着眼点,使用不同的会计惯例与会计方法,最终使税务会计与现代管理会计一样,也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现代会计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五、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篇(9)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使企业成为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多元化、多角化、集团化经营,并且日益呈现大规模、跨国化、跨行业的经营趋势。现代企业的上述特点,对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

1、适当集中财权,强化管理。资金调度权、资产处置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财力人员的任免权要集中总机构,各分支机构只有经营权,实现由分权型管理向集权型管理的根本转变。同时,缩小管理半径,尽量少设三级或以下的分公司,减少管理层次,有利于适当集中财权,实现有效监控。

2、健全内部机制,强化财务监管。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因此必须保证财务管理的权威地位。财务管理机构设置要科学,财力管理制度要健全统一,执行要有刚性,检查、监管要到位。设立内部结算中心,以便有效融通资金和加强监控。

3、实行目标管理,健全激励机制。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考核最终成果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方式,实现对下属分公司的绩效评价与控制,是最理想的激励方式,对调动下属分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来说,是一种强制约束机制。

4、统一采购物资。实行类似政府采购制度的统一采购制度,以利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仓储费用,加速资金周转。

二、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必须坚持以资金管理为重点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

1.加强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运营效率

加强内部资金控制制度就是要变事后结算为事前和始终控制。对资金事前控制,主要是进行预测、规划,要编制出比较科学的资金需求量,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现有资金存量,来合理的筹集和使用生产经营资金,事中加强资金控制,主要是对资金在使用环节上进行有效的事中监督、防制,防止盲目和无效的使用资金,以致造成资金的浪费。

2.要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定额指标体系,严格控制资金占用,内部要形成一种科学的定额管理体系,定期修订各种消耗定额指标,特别是流动资金定额。

3.资金要集中统一管理,盘好用活资金,资金管理和使用要相对集中,统一调度。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增强金融管理意识,积极引进银行运行机制,建立“内部银行”管理机制,树立资金有偿使用观念。

4.苦练内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资金运营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企业已走向市场,职能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要瞄准市场,苦练内功,挖掘潜力,依靠高科技、高质量,积极开发一批有一定竞争能力的新产品打入市场,在广阔的市场大潮中谋生存、求发展。

5.增收节支、开源节流、节约资金、减少浪费,提高资金利用率企业一边喊资金短缺,需要增加银行贷款,一边却浪费资金的现象还相当严重。一是有些企业不作市场调查,盲目开发产品,乱投入,造成沉淀资金;二是有些企业虽然作过调查,但投入过多,供大于求,只求高产值光荣,不顾积压浪费可耻,造成大量的产成品资金浪费;三是物质采购不比质比价,质次价高的材料购进无人问津,增加了产品成本,减少了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要强化财务管理。

三、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会计管理体系。根据我国企业的会计实践和现代企业的要求,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应

该分为一般会计,责任会计和管理会计三个层次。

1、一般会计。即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是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的基础,它完整地记录企业经营活动的收支情况,并通过分类账、损益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向外报送财务报告,为企业的管理层财务分析与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同时提供投资者(国家)和股东作为投资的参考。

2、责任会计。在西方现代管理会计中,责任会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主要是通过解决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上责任不清的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在现代企业中,责任会计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会计,主要利用价值形式,通过建立各级责任中心、目标管理、差异分析、责任转账、编制责任报告和责任报表等方法,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耗费、占用和成果进行核算和监督,从而达到企业管理目标优化的目的。

3、管理会计。它主要通过对企业价值的预测、计划、控制和决策,包括企业财务目标的制订、利润规划、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控制与成本控制、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新产品开发预测和销售预测等,为加强企业管理,参与决策服务。

四、用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预测、决策

1.在现代企业制度化,我们企业会计的服务对象(中心)相应的调整了,也就是扩大了企业会计的服务范围。

2.运用管理会计职能进行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成本控制和经营成果考核分析等,为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服务。

五、现代企业会计制度需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系,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会计信息需要量日益增多,对会计信息的内容要求也越来越高和日益多样化,而近几年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致使会计信息普遍存在失真问题,这就会使会计信息失去了价值,会计工作也就等于丧失了生命。对此我们必须加大会计改革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强会计工作的法制建设,为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1.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无论是宏观决策还是微观管理,会计工作都是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会计人员应该珍惜自己的会计职业工作,同时还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积极的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全心全意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2.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系,有效的利用会计信息资源满足各种层次的需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信息已不是原来简单的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和成本费用等情况下的信息。在新形势下,应该有一个较大的转变:

第一,有关企业重大的生产经营决策,运用量一本一利方法分析出盈亏临界点级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信息;

第二,重大的投资方案决策,预测投资回收期,投资(内含)报酬率、现金流量、净现值等决策信息;

第三,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中的内部责任中心划分(资金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以及业绩考核、分析、奖惩等控制信息;

第四,企业报告的财务成果、财务状况变动,盈利情况以及利润分配等会计信息;

第五,有关企业发展前景、未来的盈利水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幅度、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变动等预测信息;

第六,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金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财务会计信息;

3.现代企业会计要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管理最科学最迅速的管理方法,也是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人员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除了要准确、及时、还要规范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达到“数出一门,信息共享”的目标,所有资料都必须保证“合法、真实、准确、完整”,这样就可以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参考文献

篇(10)

(一)适当集中财权,强化管理。资金调度权、资产处置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财力人员的任免权要集中总机构,各分支机构只有经营权,实现由分权型管理向集权型管理的根本转变。同时,缩小管理半径,尽量少设三级或以下的分公司,减少管理层次,有利于适当集中财权,实现有效监控。

(二)健全内部机制,强化财务监管。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因此必须保证财务管理的权威地位。财务管理机构设置要科学,财力管理制度要健全统一,执行要有刚性,检查、监管要到位。设立内部结算中心,以便有效融通资金和加强监控。

(三)实行目标管理,健全激励机制。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考核最终成果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方式,实现对下属分公司的绩效评价与控制,是最理想的激励方式,对调动下属分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来说,是一种强制约束机制。

(四)统一采购物资。实行类似政府采购制度的统一采购制度,以利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仓储费用,加速资金周转。

二、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资金管理为重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

(一)加强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加强内部资金控制制度就是要变事后结算为事前和始终控制。对资金事前控制,主要是进行预测、规划,要编制出比较科学的资金需求量,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现有资金存量,来合理的筹集和使用生产经营资金,事中加强资金控制,主要是对资金在使用环节上进行有效的事中监督、防制,防止盲目和无效的使用资金,以致造成资金的浪费。

(二)要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定额指标体系,严格控制资金占用,内部要形成一种科学的定额管理体系,定期修订各种消耗定额指标,特别是流动资金定额。

(三)资金要集中统一管理,盘好用活资金,资金管理和使用要相对集中,统一调度。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增强金融管理意识,积极引进银行运行机制,建立“内部银行”管理机制,树立资金有偿使用观念。

(四)苦练内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资金运营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企业已走向市场,职能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要瞄准市场,苦练内功,挖掘潜力,依靠高科技、高质量,积极开发一批有一定竞争能力的新产品打入市场,在广阔的市场大潮中谋生存、求发展。

(五)增收节支、开源节流、节约资金、减少浪费,提高资金利用率企业一边喊资金短缺,需要增加银行贷款,一边却浪费资金的现象还相当严重。一是有些企业不作市场调查,盲目开发产品,乱投入,造成沉淀资金;二是有些企业虽然作过调查,但投入过多,供大于求,只求高产值光荣,不顾积压浪费可耻,造成大量的产成品资金浪费;三是物质采购不比质比价,质次价高的材料购进无人问津,增加了产品成本,减少了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要强化财务管理。

三、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会计管理体系

根据我国企业的会计实践和现代企业的要求,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应该分为一般会计,责任会计和管理会计三个层次。

(一)一般会计。即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是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的基础,它完整地记录企业经营活动的收支情况,并通过分类账、损益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向外报送财务报告,为企业的管理层财务分析与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同时提供投资者(国家)和股东作为投资的参考。

(二)责任会计。在西方现代管理会计中,责任会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主要是通过解决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上责任不清的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其集团化、跨地区、分支机构多的特点,而对外又面临着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残酷的竞争,迫使企业内部的管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责任会计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紧密结合,使会计

转贴于

控制的职能大大加强,会计信息的适时反馈作用充分发挥。这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责任会计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会计,主要利用价值形式,通过建立各级责任中心、目标管理、差异分析、责任转账、编制责任报告和责任报表等方法,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耗费、占用和成果进行核算和监督,从而达到企业管理目标优化的目的。

(三)管理会计。它主要通过对企业价值的预测、计划、控制和决策,包括企业财务目标的制订、利润规划、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控制与成本控制、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新产品开发预测和销售预测等,为加强企业管理,参与决策服务。

(四)用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预测、决策。在现代企业制度化,我们企业会计的服务对象(中心)相应的调整了,也就是扩大了企业会计的服务范围。运用管理会计职能进行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成本控制和经营成果考核分析等,为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服务。

四、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系

现代企业会计制度需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系,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会计信息需要量日益增多,对会计信息的内容要求也越来越高和日益多样化,而近几年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致使会计信息普遍存在失真问题,这就会使会计信息失去了价值,会计工作也就等于丧失了生命。对此我们必须加大会计改革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强会计工作的法制建设,为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无论是宏观决策还是微观管理,会计工作都是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会计人员应该珍惜自己的会计职业工作,同时还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积极的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全心全意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二)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系,有效的利用会计信息资源满足各种层次的需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信息已不是原来简单的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和成本费用等情况下的信息。在新形势下,应该有一个较大的转变:

第一,有关企业重大的生产经营决策,运用量一本一利方法分析出盈亏临界点级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信息;

第二,重大的投资方案决策,预测投资回收期,投资(内含)报酬率、现金流量、净现值等决策信息;

第三,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中的内部责任中心划分(资金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以及业绩考核、分析、奖惩等控制信息;

第四,企业报告的财务成果、财务状况变动,盈利情况以及利润分配等会计信息;

篇(11)

《新会计准则》使得企业的现代化财务管理系统得到了优化,对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也在一定程度外起到了促进作用,更大程度上也推进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当然当前《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还要靠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应用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所以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展开讨论,以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以促进我国企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意识淡薄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整体工作的核心,企业财务管理应用的科学性关乎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但是在当前快速发展、竞争力强的经济社会,受传统企业发展模式的影响,新会计制度产生后,受我国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和财务知识认识不深,结果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不能有效约束和规范管理,对会计制度的变动是否能够对企业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二)缺乏严格的内控管理

当前企业在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往往会忽略财务管理,由于受传统经济管理理念的影响,很大一部分企业管理者缺乏意识理念,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项目内容的实施完毕都没有按照企业经济内控管理规范进行运行,结果造成诸多问题的发生,致使企业财务缺乏内控管理以及监督机制,影响了自身的企业利益和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财务的预算体系不健全

目前有些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模式还没有足够的认知,在日常工作中还没有建立正规的财务预算体系,忽视对于企业财务财务预算关系,在人事管理方面企业管理体制更是不够完善,特别是对财务进行规划和管理,不能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去监督企业资金的去向,财务管理部门不能宏观掌握企业的整体发展现状,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工作态度漠视,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正确性。

(四)财务信息化体系的不完善

财务信息化体系为完善企业管理模式打下基础。当今很多企业重生产利益而轻管理模式的完善,使得企业设备落后和国际技术脱轨,使用的财务信息化体系不完善。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技能没有进行信息化系统使用的相关培训,企业财务从业人员对于当前会计业务知识缺乏,从而不能及时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新会计制度对于财务管理模式产生的影响

(一)加强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促进企业进行科学合理流动的进行创造性的改革,通过企业会计制度的落实,必须要阻止让企业中的资金流动更加的透明。同时针对性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企业管理者的责任规定的更加明确,以降低企业在资金与财务管理方面的危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进一步提升了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新会计制度实施可规范企业财务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制度化,凭借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结合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会计工作信息量准确性。

三、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对策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

结合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实际建立新的会计从业理念,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掌握新的财务系统操作规范,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财务从业能力,让会计人员认识到革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对财务从业人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从业能力和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应对企业实际情况和经常出现的问题。

(二)明确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

为了有效的提升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要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功效,保证企业财务资源共享化。企业财务人员要综合实践出现的不足促进财务运用的创新,积极结合企业管理实际推进财务管理模式的升级,并且严格对企业账务进行监督,才能实现对于新会计工作落实,从而有效防止企业账务管理人员弄虚作假。

(三)加强财务信息化

在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财务要想规范、科学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那么企业就必须要在财务管理中会计账户和报表结构的现状上积极加强信息化管理,特别是企业账务数据处理上要保持精细化管理,革新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淘汰和更新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财务管理人员所查找和接受。

(四)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规范

企业财务在管理过程中要明确预算管理工作,要从企业财务管理的领导做起,转变企业旧的财务管理理念。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遵守企业财务编制的制度,对企业账务管理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监督,对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全程实行实时实地监控,以保证企业财务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提高。

四、结束语

新会计制度使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成为可能,为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企业会计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每年企业预算编制过程中明确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规范财务信息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兴焕.试论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