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思想方面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大学生生活乃至走向社会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尤其是大学时期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大学生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日后的发展意义重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完善,但是新的历史时期决定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制约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一定要及时总结和发展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事业也不例外,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些难题。那么面对着新的历史形势,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哪些必要性呢,笔者做简单总结。受多元化思想影响,各类因素的碰撞,再加上现在的大学校园社会化程度比较高,但是相对于社会来说,学生的社会经验又很少,对于事物的认知和把握能力都不是很强,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影响“三观”的形成。所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必要,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塑大学生造健全的人格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和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我国人才的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新形势下高校必须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当大学生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保证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高校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帮助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新形势下要求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较为单一,一味的说教式教学,显得过于刻板和程式化,学生不容易接受,感觉思想政治教育索然无味,教学效果自然不好。传统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力的培养,机械化的授课方式与学生机械化的应付考试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新形势,尤其在当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的交流日益便捷、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也较为频繁的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教师如果一味固守传统,思想政治的教育只会徒劳无功。
(二)新形势下学生情况的复杂性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新形势下学生的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化思想之间的碰撞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和自我意识过强;来自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网络以及就业等等各方面的压力。等一些列因素造成了大学生情况的复杂性。这样的形势给大学生的思想上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也带来了一些心理问题,无形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增添了一定难度。
三、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分析
(一)引入新颖、有积极意义的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思想政治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相关理论的灌输,否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涉及的概念理论知识较多,如果只是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丰富,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入新颖的、富有积极意义的内容。通过改进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加强其对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的感悟。教师还要积极改进创新教育方式,带给大学生不一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辅导员要彻底摒弃,改而与学生进行想法交流,针对具体问题相互交换看法,进一步展开探讨,以此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思想政治的教育离不开一个和谐健康的氛围,因此辅导员要注意营造这一文化氛围。思想政治的教育不只局限于固定时间和地点的学习,还要注重在平时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故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就是极为必要的。大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都在校园内,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能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思想政治的教育,这有利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作者:安志权 单位:北华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雅婧.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J].赤子(上中旬),2015(21)
[2]范慧萍.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J].品牌,2014(10)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理论成果概述
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一般通过专著和学术期刊与学术论文体现出来。笔者对利用网络和西南大学数字图书馆检索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学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专著较多一些,代表性的著作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项久雨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蓝天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唐志龙、罗剑明共同编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论》。相对而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的专著少有问世。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上。笔者通过文献调查的方法,以1980年到2016年为检索时限,分别在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见表1。笔者通过合并,得到20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密切相关的文献,其中硕博论文7篇,核心期刊5篇。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理论研究观点概述
通过梳理发现这些学术论文和期刊研究的中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内涵界定、实现途径、困境与对策、实现的层次几个方面。另外也有涉及实现规律、实现的条件研究。
(一)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界定
学界目前对其内涵界定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观点即认为: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属性通过实践活动去满足特定的价值主体(大学生)的需要。同时特定的价值主体(大学生)又在自身需要被满足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提升自我,提出新的要求。
如张亚丹就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客体通过教育活动对作为价值主体的大学生的需要的引导、满足和提升,促进价值主体的需要与价值客体属性和功能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良性循环”[1]。还有张捍东认为“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价值主体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自身属性和功能来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需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需要被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的效益关系”[2]。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困境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实践中收到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的原因何在。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了众多不同的结果。归结起来大致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本身的不利因素;如王东辉从后现代主义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利影响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面临的困境。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和否定[3]。
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影响因素。李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障碍做了概念界定,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不利于其潜在价值向显在价值升华的因素总和。并且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划分为社会障碍、学校障碍、家庭障碍;物质因素障碍、精神因素障碍;经济障碍、政治障碍、文化障碍[4]。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的研究是比较集中的,其中比较有权威性的是项久雨的观点。他从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具体途径三个层次做了分析总结。并且认为实践是根本途径;“灌输”和“接受”是基本途径;课堂教育,管理教育等具体教育方式则被归类为具体途径[5]。研究者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也更多的是从这三个层次出发。这些研究既包括具有一般意义的实现途径也包括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困境或障碍的研究。例如张捍东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包括课堂教育、文化环境浸染、因特网教育、管理教育等[2]。中山大学的冯诗琦、龙维从关注接受主体需要的满足方面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6]。
也有部分研究者另辟蹊径从优化内部和外部条件来论述实现途径。付有能、陈燕浩从优化宏观环境和建设微观环境的角度出发[7],陈草从资源合理利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8]。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层次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有无层次、如何划分的问题上,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山东大学的刘贤峰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功能划分为社会价值、集体价值和个体价值三个层次。因此他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层次就应当是个体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9]。张亚丹从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过程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认为理解、认同和运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所包含的三个层次。并认为理解是最低层次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基础;认同内化的标志;运用是外化的表现形式[1]。
三、现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总体来看,学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是十分关注的,对其理论研究从无到有,并在不断深入。但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还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创新性
根据笔者查阅到的相关资料来看,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实现途径”上,且内容大同小异。更有研究者直接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一些研究成果直接套用在“大学生实现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上”,没有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人群进行详细分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其他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没有实质的区别,不能够体现大学生在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以及即将迈向社会进一步社会化的身心需要。这些都表现了当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缺乏创新。
(二)系统研究不足
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少有专著出现,并且现有的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论述其中一个焦点问题,或是在兼论另一个问题。这些研究都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某一方面研究,甚至各个研究成果之间是有冲突的,不能在总体上把握也没有准确把握各个焦点问题之间的联系。这就使得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缺乏系统的整体的研究。
四、未来研究展望
(一)观照大学生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中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有着不同于其他价值主体的特殊性。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深刻而又快速的变革,特别是随着招生并轨、收费上学、就业时的双向选择等,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呈现出了复杂化的变化。首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在增强,在面对问题时看重的是自我的判断与选择,而忽视权威的指导。其次大学生在价值目标的倾向上已由集体利益向个人利益转移,越来越多地重视个人发展,逐渐轻视社会责任、集体责任。在价值评判的标准上,更多地以个人价值为标准评判是非对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和适应生活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因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应当更多地关照当前大学生群体的这一独特社会属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2-002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22.013 [本刊网址]http:∥
如何客观准确的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创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有助于快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有助于稳步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大学生进行政治、道德、思想、品质的培养,把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标准等内化为大学生个人思想意识,从而使大学生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实效性”,就是指实际达到的效果。本文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被定义为: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和整体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促进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比,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程度。
评价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人或事物的价值进行评判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内涵是:遵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分析和反馈,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的过程。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目标和原则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短期目标是了解、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向和现状。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收集和采集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明确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远期目标是最终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致,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大学生进行政治、道德、思想、品质的培养,把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标准等内化为大学生个人思想意识和品质,使其价值选择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性,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与导向性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意义。一方面要坚持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准确性,使评价系统能真实的反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能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指引作用,促进被评对象的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要符合大学的成长与发展规律,要能够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和每个因素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不仅要有定性分析,也要有定量分析,而定性分析是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定量分析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标准性比较差,只能对事物进行原则性、概括性、趋向性的评价,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3.全面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的时候,要全面的看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全局中提炼出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做出更加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此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包含的事物和人也是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它。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多个要素构成。可将评价体系分解为要素有效性、过程有效性、结果有效性3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面分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32个,具体阐述如下。
(一)要素的有效性评价指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2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
“队伍建设”包含的三级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员配备、结构与素质、培养与管理。指标具体要求学生工作的队伍建设规划要齐全、配备的师生比例合理,要有相应的培养计划,学习与科研情况效果要好;对辅导员和班主任日常工作的管理要做到制度化,考核要规范。
“基础设施”包含的三级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办公条件、基地建设、网络建设和环境营造。指标具体要求专职思政工作人员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所需的基本办公设备;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基地建设规范合理;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网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管理规范;思政氛围的渲染营造等。
(二)过程的有效性评价指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有效性评价指标包括组织领导、规章制度、学科建设和工作运行等4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
组织领导的重视程度是保障学生工作指导思想是否贯彻与落实的重要前提。指标包括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具体要求党委统一领导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拥有学校一院系一班级一体化思政教育的工作网络;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规章制度是反映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规章制度要健全。指标有:思政工作制度、计划与总结和协调与保障。学生工作制度齐全并执行有力;学生工作计划和总结齐全、工作例会正常;在危机干预及危机事件处理上,应急方案齐全、措施得当有力。协调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目标的上层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学科建设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化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指标包括:学科科研、课程建设和学科管理与建设。大学生思政工作要有较高水平的科研力量,能够申请到较高级别的辅导员专项和人文社科项目;学生工作队伍要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要有专人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管理,有制度、有规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主要包括:思政理论课、党团组织建设、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资助工作、实践教育和维稳工作等。思政理论课要求课程设置、学时、学分等符合国家规定;党团组织建设健全,有相关规章制度,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就业指导指标包括就业工作指导与培训、就业课程建设等;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包括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为必修,有配套的心理咨询的资源,辅导员从事相关心理咨询与教育工作,思政人员有一定的危机干预的水平;资助工作主要包括学生贷款,困难生指导与帮扶等;实践教育要求有平台、有基地,能够切实加强大学生动手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安全稳定是第一位,要求维稳工作有制度、有规范、有成效。
(三)结果的有效性评价指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效果,主要体现为认可度、学生素质、学生就业等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
认可度主要包括学生的认可度、学校的认可度、社会认可度等。学生的认可度评价指标包括对老师的评价、对辅导员的评价、对学生工作的评价等。学校的认可度评价指标包括学校校风、学校学风等评价。社会认可度评价指标包括家长反馈、用人单位反馈和舆论报道等。
学生素质主要包括个人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个人政治素质是指学生的三观教育和价值取向;道德素质是指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法治素质是指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知法守法;心理素质是指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水平,没有重大心理疾病。
学生就业主要包括学生就业率、单位用人反馈、学校声誉等。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1-0067-02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得到广泛应用,QQ、博客和微博等均被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初步构筑起各具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即时通讯工具—微信。由于微信集语音、图片、消息和朋友圈分享等众多优势于一身,用户迅速激增,成为目前最活跃的网络新媒体,大学生群体成为最重要的用户之一。总书记指出:“青年学生在哪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工作重点就要放在哪里。”作为新一代大学生(95后大学生),他们多在微信上,那么教师也应该多通过微信与学生交流沟通。因此,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积极主动的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教之初湖湘学前”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及其现状
2015年湖南省教育工委《关于实施第三周期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平台载体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上进行积极探索,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今年学院对学生工作进行模块化改革,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求各系部积极构建网上学生思想管理和教育平台,主动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以上文件精神和新的形势,为了拓展网络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学前教育系建立了以微信公众平台“教之初湖湘学前”为核心,微博和QQ群为辅助,构建起三位一体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
“教之初湖湘学前”取名体现了学院学前教育特色,立足于幼师教育,立志于做湖湘幼教事业领头羊。今年3月26日“教之初湖湘学前”微信公众平台正式认证上线。经过几个月的发展,订阅用户已达4750余人,涵盖了系在校生的90%以上,消息回复超过1200余条,评论超过500余条,网络投票参加人数累计超过14000余人,形成了一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特色的栏目,建立了一支专门为平台内容服务的学生团队。目前推送内容常效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做到了每天定时推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参与、自我提高、自我展示的平台,成为学院最具影响的微信公众号之一,平台逐渐成为学前教育系乃至长沙师范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繁荣的窗口、标志。
二、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建设
(一)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形成专题报道
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送内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平台建立之初,推送内容几乎全部依赖于转发,没有形成平台特色。在学习其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建立学生团队,开展专题报道,逐渐形成了平台特色。以学院各项评奖评优为契机,对获奖学生进行宣传报道,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学生中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还组织学生团队深度挖掘学前教育系励志典型人物,进行跟踪报道,比如“妈妈大学生”贺清平同学的求学事迹,就是通过平台发掘报道,在校内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平台栏目固定化,形成一批特色栏目
微信公众平台栏目固定化,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形成了《学前微党课》、《学前梦》、《学前榜样》和《时间去哪了》四个栏目;以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为出发点,形成了《实用手册》栏目,分享和传播了专业知识;以幼儿文学原创为出发点,为爱好文学的学生提供各自专栏,激发了创作的积极性,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原创文学作品;可以说,“教之初湖湘学前”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固定化,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提高和展示的舞台,增强了平台活跃度,形成了一批特色栏目,在轻松与自由的氛围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和学院、系部活动开展互动
学院、系部每学期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与这些学生开展互动,前期宣传,后期专题报道,挖掘活动期间出彩人物,宣扬正能量。主动承担学生活动网络投票任务,目前参与网络投票人数超过14000人,增加了订阅用户,提高了订阅用户粘性。
(四)建立推送内容常效机制,增强平台报道时效性
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已建立推送内容常效机制,每周一至周五固定时间推送,增强了新闻报道时效性,内容方面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由于“教之初湖湘学前”微信公众平台内容更新快、关注人数持续增多、活跃度高、原创文章数量多等原因,接到了微信官方开通评论功能的邀请,进一步增进了平台活跃度,让学生可以直接对公众号内容进行讨论、反馈、达到交流与互动的效果。
三、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带来新的思考
(一)立足于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以微信公众平台“教之初湖湘学前”为核心,微博和QQ群为辅助,以思政辅导员为指导,大学生为主体实践者,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开放性、多元性、灵活性、交互性、虚拟性和平等性等特点,运用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去。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个人精力、知识结构和网络技术有限等原因,如果仅以个人的力量将很难维护平台的运营,存在一些很现实的困难。因此,立足于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让学生成为平台主体,打造一个学生展示的舞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负责思想引领。这样,平台内容就能最大程度上契合新形势下大学生的需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形成真正的网上网下合力。
(二)立足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教师处在主导地位,通过书本和课堂开展教育,学生只能“灌输式”的接受。师生的不平等地位,导致了师生间缺乏平等对话交流的机会,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將网络新媒体技术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平等性等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途径,师生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对等交流。建立一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服务的专职学生队伍——新芽编辑部。编辑部目前有29名成员,下设主编、副主编、文字编辑组、策划组、网络组和记者组,职能分工明确,以网络新媒体为报道载体,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形成多方位的专题报道,受到师生的喜爱;新芽编辑部的建设一方面致力于平台内容维护和创新,一方面则立足于大学自我教育能力提升的引领。“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打造优秀学生团队,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使大学生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角。
(三)立足于科学研究,总结工作理论及方法
将网络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立足于科学研究,总结提升一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构建的工作理论和方法。作为平台指导老师,要提升自己与时俱进能力,提升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认清微信等网络多媒体的普及已经深刻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符合时代潮流和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
立足于科学研究,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平台载体、方法手段上进行积极探索,及时进行理论和方法总结,更好的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情况,网络新媒体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带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基于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研究的新热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与挑战,对于如何将网络新媒体运用到新一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谈的较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稍显不足,一般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与思路的研究。
本文以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微信公众号“教之初湖湘学前”为考察对象,旨在形成一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构建的工作理论及方法,指导实践工作。通过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并且结合高校实际和专业发展,逐步形成特色。将网络新媒体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现代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和落实,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发挥网络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峥峥.对高校思想政治效益的几点思考[J].胡兰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与社会的融入程度、学生社团的组织、就业情况与所选择的岗位等方面,特别是现在的学生的思想以及个性、行为等更是与之前的学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很多大学生的行为已经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甚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如何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对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研究,可以革新对大学生的培养理论,也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随着国内大学生个性越来越强,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探讨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培养个性突出的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教育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实现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内涵进行研究,力求从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大学生不同的个性提出不同培养方案。就目前来看,虽然国内很多学者已经着手研究,但缺少完整、系统的研究方案,且从事此研究的人数较少,大部分都是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国内高校典型的、成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缺乏系统地整理。
西方国家在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方面做得比较好,他们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这种思想在学校教育中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校在办学等各方面拥有较大的自,其采用的培养模式是在实施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他们提倡尊重人的个性,学校培养的主旨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爱好选择培养模式,校方不得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学校必须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设置个性化的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也必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与考核体系,由此可以看出,西方教育在对学生个性化培养方面已经超越了国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做法,所以国内需要加强相关研究。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研究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经验总结、调查访问和分析归纳等方法,以国内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材料为参考,以相关调查访谈为依据,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内涵、特征和基本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观点主要包括:(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从而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和富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2)当代大学生思想品格的多元化态势、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前提条件;(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需要遵循以下思路:坚持分类指导、因人而异的原则,探索分类指导模式;坚持个性化与社会化平衡和统一的原则,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自由发展与适时介入相结合的原则,探索适时介入模式;坚持自由选择的原则,探索学生社团指导模式。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实际应用价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需要使用全新的理念,力求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认识,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内涵、特征和基本规律,努力构建适应时展的、具有实践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构建大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有助于紧紧抓住大学生的心,有助于有效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和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借鉴郭沫若的教育思想,以便更好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方面
当前的大学教育,普遍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足的现象。首先,重视度不够,没有意识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件相当迫切的事情。其次,认识有偏差,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工作方面
认识不足导致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也出现了偏差。比如,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全民化教育氛围没有得到有效营造;组织能力和作用的弱化导致我党的先进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辅导员整体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导致教育成果不显著。
(三)理论方面
缺少系统的总结和研究,没有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也没有真正展开相关的理论研究。在理论方面没能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性研究,进而制定出有效的具有指导性的研究理论。
二、郭沫若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性分析
(一)提倡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氛围
学术民主与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学生将不同的学术观点融会贯通,从比较中获得知识。同时浓厚的学术氛围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民主氛围,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对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提倡启发诱导式教学,反对灌输式教学
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主动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更易得到学生的喜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启发诱导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三)提倡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郭沫若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保证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前提下,重视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质的开发,为后期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不同的学生,不仅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三、郭沫若教育思想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让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其次,要加强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之间的联系,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发挥多方力量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还要引导教育工作者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有效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最终的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积极性,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价值。
(三)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首先,要建立一个稳步提升的机制,充分认可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其次,要建立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全面落实党的相关教育政策,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最后,对教师队伍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我们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倡平等、民主、互相的教育方式,创立大学生自主交流平台。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网络技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总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有必要从郭沫若的教育思想中汲取有价值的精神营养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合,创新内容和方法,有效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深入末端 因地制宜 重视环境 突出重点
key word: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umanist thorough terminal acts as circumstances permit to take environment target key points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给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这些新特点,探索新规律,科学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使他们顺利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本文在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总结,希望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新形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人为本,和谐包容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对象、主体,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满足对象的合理需求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代大学生是有思想、有文化、有主见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尊重、理解、相信他们,给其足够的成长和发挥空间,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越强,参与思政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效果就越好。例如在班级建设和学生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先做一些积极的引导,然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让学生积极献言献策,自己组织自己参与,这样既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团队凝聚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学生到学校毕竟是来学习的,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挫折甚至遇到错误,对于这些挫折和错误,要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和方法论,客观对待,理性分析,不能一概否定,要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恢复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另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要避免另一种极端,就是对学生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和批评,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这两者应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关系。
二、新形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深入末端,全面覆盖
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放开视野,全面观察,细心发现,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首先,要重视寝室文化的作用。寝室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地方,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寝室这个小环境中,很容易出现“带动效应”或者“模仿效应”,同一个寝室的人容易相互影响,形成一股“风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这样一种“风气”,引导寝室文化的发展方向,让寝室文化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使寝室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其次,要关注学生的“私生活”。谈恋爱在大学校园中已较为普遍,虽然学校不提倡,但也没有反对。谈恋爱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促进学生成长,但如果把握不好也会产生消极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引申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避免盲目的恋爱,增加恋爱中的理性成分。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社会交往,帮他们把好“交友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细致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三、新形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因地制宜,科学引导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共性和个性,平时进行的大多数教育都是共性教育,个性教育开展得比较少,致使个性教育的效果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共性教育外,也要注意开展个性教育。
首先,要注意学生的性别差异,对不同性别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男生和女生不仅有生理上的差异,也有心理上和性格上的差异。总体而言,男生比较开朗,比较直率,女生比较含蓄,心思比较细腻,把握好性别上的差异,对男生和女生采用不用的有针对性的交流方式,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要注意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这些兴趣爱好成为学生的特长和“亮点”。在大学阶段,学生除了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外,也需要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科学引导,在坚持把专业知识学好的前提下,支持“百花齐放,百花争鸣”,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带动活跃整个学生群体的氛围。最后,要注意贫困学生和有特殊心理群体学生的帮扶。对于贫困学生,我们除了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外,还应该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引导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加强他们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总之,我们要用一颗温暖的爱心,科学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使他们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营养和阳光,让他们的潜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茁壮成长。
四、新形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视环境,形成合力
毋庸置疑,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这个人成长的影响是重大的。新形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学生日常的教育和关心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任课老师和家长的作用。
任课老师主要讲授的是专业的知识,往往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方面关注得比较少,其实,如果任课老师能适度的关注一下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等方面,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任课老师除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往往还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这样容易对学生形成很大的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争取任课老师的支持,发挥任课老师的作用,适时地让任课老师在学生当中开展一些讲座或茶话会,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吸取了任课老师的“课外营养”,对学生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家长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和生活场所在校园,貌似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家庭,实则不然,大学生和其家长存在着极为紧密的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视家长的作用,和他们保持紧密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构建全方位的沟通协调机制,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学校掌握学生的成长情况。有的时候,对学生开展正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效果不好的时候,不妨试试和其家长联系,走走“后门”,争取其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很多看似棘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前,“新常态”使中国政治经济生活进入新阶段,中国呈现出新常态,给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奢侈消费、公款旅游、迎来送往等戴上“紧箍咒”;“新常态”使中国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多元文化碰撞融合,但是当前少数发达国家在信息和资源上,利用自身占有的绝对优势造成垄断局面,一些其他的国家往往被排斥在这种进步的文化之外,如何使得全球各个国家民族都能够共享人类文明进步所带来的繁荣,是我们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一个新课题。
(二)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情况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当前,我们面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情况,应该如何实现以前的高校精英教育模式转变为现在的大众普通教育模式,如何建立起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来保证教育的高质量,如何解决好当前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的形势等等,都是当前高等教育普及化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在高校内的影响日益严重,很多高校内出现了不良的思潮。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是当前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加以研究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三)大学生思想实际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经济越来越发达,并且由于国家一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此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成长环境优越,但是与此同时,道德认知却没有跟上来,表现出很强烈的矛盾冲突。一方面,现在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进取心,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他们成才的愿望非常强烈,具有浓厚的竞争意识,并且非常注重个性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相对缺乏,奉献精神也相对欠缺,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利益,并且缺乏社会磨砺的经验,思想相对单纯。这些新情况,也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一个情况。
二、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一)树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理念
首先必须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当前时代在不断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处于转变时期,思想观念形成就是在这一时期定型的,因此必须把德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内容来抓,不断提高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要用以人为本的观念来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从内心深处去关怀尊重帮助他们,不断在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三是要贯彻全程抓思想工作的意识。应当在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就业各个环节都给予充分的关怀和关照,这样才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中。
(二)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一方面要抓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注重这一特殊的发展时期,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他们崇高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抓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方法营造出浓厚的氛围,通过抓历史教育和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还应当突出抓好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使他们养成符合我国实际的良好道德习惯,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体现时代的进步和要求。
(三)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是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引导他们的思想,不能够把矛盾回避过去,要坚持以理服人,不能避重就轻。二是要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使得他们真正理解我们所说的道理,在心底接受这些道理。三是要在实践环节上下功夫。应当结合时代的实际特点,用大学生喜爱参加的各种活动形式,来使他们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领会道理,这样比只是口头上的教育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微时代”的发展,网络舆情在社会上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也愈发显著。本文通过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总结和指出网络舆情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策略,进一步加深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科学认识和发展指导,培养大学生自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络化为大学生架起丰富的网络知识体系,同时也对他们的网络使用控制力、网络文化辨别力、网络道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舆情的互动交流利于大学生的思想表达和意见阐述。但是多元化的网络舆情难免充斥着消极言语和不满情绪,从而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错位,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校园网络舆情信息更新慢;在舆情引导方面没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容易引发舆情危机。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发展滞后,对大学生缺乏约束力
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才稀缺。高校舆情管理团队中缺乏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心理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综合知识的有经验精英人才。另一方面,高校管理手段滞后、管理方法老套,缺乏安全保障的校园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和强制有效的网络监控系统,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容易因缺少必要的行政及法律监控的约束,丧失伦理道德自律控制性。
(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平台管理不到位,对大学生缺乏吸引
高校的网络舆情信息平台的、引导与监管还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阶段,信息量少、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大学生获取第一手即时信息,致使大学生将获取信息的渠道引向他处。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不够充分,对大学生缺乏指引力
其一,网络舆情的引导人员对思想政治理论认识不深,面对复杂的西方思潮,容易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宣传错误的西方价值观,诱导大学生走向歧途。其二,舆情的引导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运用不当,没有灵活、充分运用灌输法、因材施教法等方法,缺乏运用“创新思想政治的网络载体”方法来促进大学生对教育信息的感知与接受。
(四)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对高校网络舆情缺乏辨别力
大学生心智尚未成型,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判断标准,容易陷入切身利益相关的“自我”当中,引发系列的同理心和共鸣。盲目的感性认知混淆了网络事件的是非、真假、偏全,对于网络认识有失偏颇,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
二、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都展示了互联网时代的印记。高校网络舆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也优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和手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深刻性、广泛性和渗透性。
(二)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还未形成足够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有关网络事件的舆情真伪缺乏清晰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不良的高校网络舆情使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受到冲击,扭曲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甚至是诱发大学生丧失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2.网络的匿名性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不力,使得大学生放松了对自我道德的管束,引发了系列的网络道德伦理新问题,如道德意识弱化、道德情感冷漠、道德行为失范等。
3.网络传播媒介形成的网络舆情负面作用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沉迷于虚拟交往世界的大学生,不仅有交际障碍,还容易受到虚拟世界的违法犯罪舆论的蛊惑,变得冷漠自私。
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政府部门及高校的积极关注。
三、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充满了挑战,我们要积极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提高其时效性。
(一)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主体队伍建设
1.成立高校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和危机管理小组,通过分工明确的分层责任制负责对日常校园的网络舆情进行监督,对师生的网络言行做出有效的规范;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系统分析,做好预警和公关工作。
2.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信息技术能力突出的网络信息管理员队伍,负责处理谣言、恶意灌水、攻击诽谤、歪曲消息等过激行为,确保高校网络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发挥网上评论员队伍的重要作用,做到主动思想健康的贴文,引导舆情的正确方向,及时回帖;对于消极因素迅速回应,管疏结合,引导学生冷静思考、理智看待问题。
3.建立专业过硬的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教师队伍
(二)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建设
高校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心理教育,重视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和谐人格的形成。
(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环境建设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社会舆情环境建设、法律法规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良好的舆论环境能使大学生避免受网络校级、偏颇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四、结语
网络舆情已走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要注重高校网络舆情的现实价值,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体队伍建设、客体教育建设、环境建设,不断优化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工作方法,营造和谐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快速而深刻的转型,经济形势、政治形势、社会形势不断发生变化,意识形态的斗争依然存在,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媒介传播方式等都使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变化。能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思政工作新状况,找准思政工作着力点,增强思政工作针对性,提高思政工作实效性,给我们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新课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快速而深刻的转型。在这一历史变迁过程中,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的急剧分化与调整、各种思想观念的日益活跃与碰撞;另一方面是开放环境中西方政治思潮与文化意识对中国社会的冲击与渗透,致使人们的思想认识产生明显差异,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更加多元多样,这使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挑战颇为严峻。
(一)大学生思想价值多元与核心价值的冲突
当前,“90后”的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 “90后”大学生呈现出了多元的思想价值认识。在现实的生活中,以自我体验为第一要素的现代生活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他们。他们有抱负,但偏重于个人理想;渴望成才,但缺乏吃苦精神和鉴别能力;自我意识较强,但集体观念淡薄;科学“三观”不牢固,价值取向功利色彩强,社会理想弱。
(二)大学生思想自由认知与主导认知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整体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和网络资源的高度共享,在这种状况下,我们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认知主导地位,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观念冲突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而使其明辨是非、正确抉择,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碰撞
封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打破,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迅速向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模式转变。事实证明,在多元的思想价值并存的态势下,一种正确的思想体系要想占据主流地位,必须在与对立的诸多观念的交锋和斗争中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发展。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区域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新情况、新矛盾不断出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一)开放的网络信息与课堂教学的博弈
网络媒体的出现在为大学生提供交互式快捷、丰富的信息的同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多样的社会思潮与学校教育的争夺
由于大学生思想理论知识相对匮乏、对党史与国情不够了解,加之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较低,思想教育普遍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大学生极易受不良思潮影响,理想、信念被弱化,爱国主义教育被忽视,丢失了理想归属和精神寄托。这些都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使学校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三)多元的社会公德与传统道德观的抗争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一些传统道德观念的行为显然已不利于现代社会公德的建设。我们今天看到的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比如拉帮结派、徇情枉法、任人唯亲等等,实际上就是强调情,而忽略了公众的利益。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新旧观念剧烈碰撞,都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
如何培养政治上可靠、能吃苦、求进取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是当前需要我们高校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想真正抓好这项工作,必须出实招、用实劲、办实事,既要积极探求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还要着眼长远,善于总结实践工作经验,从实际工作效果出发,大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方法。
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的基础上,认清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不适应时展和学生思想实际需要的薄弱环节,努力探索新途径、新模式,把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在今年五四的重要讲话中提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只有努力造就一大批奋发拼搏、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把我国的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才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完成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ZHANG Hongyang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youth group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s very valuable human resource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o train highly qualified socialist cause of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Theref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must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o train students to grow talent as a fundamental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lea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build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working system integration services, to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ulture and ideolog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high-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colleg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work system; research
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必须全面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前,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引领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着力构建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工作体系,有效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1 创新教育理念,营造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环境
先进理念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当前,随着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的变化,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思维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怎样适应这一变化,笔者认为,就要树新理念,找准位置,明晰思路,主动作为,务求实效。
1.1 树新理念谋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发展、开放和创新的,它需要我们时刻用科学发展观去审视和关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强调以人为主体。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具体而言,就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全面发展,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大力推进高校人性化建设。具体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要立足高校实际,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利益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最大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成才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成才动力,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实在在地放到育人为本的目标上,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校工作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和每个过程,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方案,为每位学生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成才之路,实现良性发展。
1.2 找准位置抓大事
党委学生工作部是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的职能部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作起来千头万绪,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主要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安全稳定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等等,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思考与实践。
作为高校主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既是学校学生管理任务的实施者,也是学生的服务者。如何既统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而又不陷入日常的琐碎事务,是怎么样干好工作的关键。笔者认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要立足于全局的角度,如何赢得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营造好的环境,为二级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争取更多的政策,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工作的主动性;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部的角度,如何得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响应,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从笔者自身的角度,如何为学生成长成才打造更多的舞台,日常性工作找出规律、创新性工作抓出实效、棘手性工作找出技巧,充分调动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紧迫性,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思想教育贯始终,学风建设是主线,日常管理求科学,服务意识要强化,安全稳定记心间。
1.3 明晰思路求实效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明晰工作思路,即坚持“12345”的工作思路:一个中心,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两个目标,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全体成才”为目标;三条主线,以引导学生“文明生活、快乐成长、和谐成才”为主线;四项原则,以学生工作“求细、求是、求新、求效”为原则;五项重点,着力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队伍建设、育人环境、特色品牌上下功夫,为广大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服务。工作思路的准确定位,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针对性,推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2 创新管理机制,构建学生工作坚实基础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贯彻执行,靠的是党委的领导和行政的支持,靠的是良好的管理机制,靠的是打造坚强的队伍。
2.1 构建好的工作格局
注重完善领导体制,拓宽工作渠道,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2.1.1 领导高度重视
一是学校党委抓大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校党委经常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纳入每年对各学院领导班子的年度工作考核,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学校主要领导经常亲自过问学生工作,主管领导具体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体校领导每学期都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教室、食堂,关心学生生活和学习。二是主管部门抓具体。每学期初,专门召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本学期工作;学期中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安排具体工作;每学期末,召开会议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对下学期工作进行谋划。同时,引导全校教职工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细化到校风学风建设、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就业指导等环节中去。三是基层学院抓落实。无论从学院书记院长到系主任再到普通教师,还是从教授到副教授再到助教;无论是职称晋升、评先评优,还是年度考核,各学院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列入汇报内容,营造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浓厚氛围。
2.1.2 管理体制完善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为工作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三级管理体制:学校层面,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委员会,发挥决策导向作用;主管层面,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强化管理服务作用,加强对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帮助、协调;学院层面,成立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起到推动落实作用,打造了人人有责任、个个有任务、事事有人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
2.1.3 职责分工明晰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委员会统领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提出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主管部门作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部门,学生处处长任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任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心理咨询、资助等工作;团委负责青年团员的教育、管理等。各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负责学院所有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决策、院团委负责具体安排,学生会、学生班级分别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2.2 建立好的工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有效管用的考核办法,着力形成单位争先进、个人创一流的工作局面。
(1)总体工作宏观考核。一方面,列入学校对各学院整体工作的考核,每年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考核各学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党委专门组成考核组进行考核;每一届任期结束换届时,校党委对整个任期的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进行考核,并作为对处级领导干部任用的一个重要依据。另一方面,纳入党委学生工作部对各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制定了院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办法,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给各学院更大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真正做到争先创优、以评促建、重在建设。
(2)重点工作专项考核。每年党委学生工作部对各学院学风建设、基础文明创建、助学贷款、招生就业、班主任等重点工作,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定期安排部署、具体实施、总结表彰等,强化了制度激励,各学院和个人争先创优蔚然成风。
(3)学生行为量化考核。根据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住宿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各学院制定了《学生日常行为量化考核办法》,内容涉及学生学习、生活、活动参与、奖惩等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每学期由各学院负责考核,并张榜公布学生德育分量化考核结果,在评先评优、奖助学金评定等各项评比中,德育分都要占一定比重。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量化考核,确保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校园氛围。
2.3 打造好的团学队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建设一支高素质队伍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
(1)辅导员队伍建设。校党委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出台了相关文件,发挥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一是强化培养。出台创建学习型团学干部队伍的实施意见,实施“211”读书计划,积极争取省内骨干培训,完善校内岗位培训;定期召开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组织集体备课、教学方法研讨等,鼓励和资助辅导员进修报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关的专业资格证书。二是科学考核。制定了辅导员考评办法,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考核体系,每年都要定期对辅导员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评选出年度特优辅导员和优秀辅导员,奖励先进,激励共同进步。三是提高待遇。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实施特岗津贴、工作补贴、辅导员奖励等倾斜政策,职称上按教师系列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
(2)班主任队伍建设。着重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出台了班主任工作实施办法,要求班主任一般由教师担任,一个学生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同时,配备一名高年级学生作为助理班主任,协助班主任做好工作;将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等,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同时,校、院领导担任班主任,积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
(3)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创新学生会干部公开选拨机制,使广大学生干部增强民主意识、受到实践锻炼的同时,提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激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和信心;举办党校、团校,积极加强党团干部培训,增强党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 创新服务平台,广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载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要“管住人”,而是要“造就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以立足实际、彰显特色为原则,注重铸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品牌。
3.1 “创新创业”教育一枝独秀
一方面,构建了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学术科技竞赛体系。三年来,我校“挑战杯”系列科技竞赛共斩获国家奖项17项、省级奖项60余项。尤其是在201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获得一金一银四铜,在今年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一金两铜,创造了我校参加挑战杯竞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另一方面,开展了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为主题的创业教育体系。2002年6月,我校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第一家“大学生创业中心”。2009年初,创建了河南省唯一的创业学院,出版了《百名校友创业之路》;每年设立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基金100万元,2010年3月,在全省高校率先创建了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园农大分园。目前,我校创业示范学院累计培训大学生近500名,学生在校内外有28个创业项目,形成了创业教育“三结合”体系,即校内创业与校外创业、毕业生创业与在校生创业、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相结合。2010年10月3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我校大学生创业工作,《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也予以报道。
3.2 面向基层就业教育成效显著
在面向基层就业的教育中,坚持一条主线: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典礼始终贯穿“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主线;立足两个课堂: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抓好三项举措:毕业前的就业指导,毕业时的大力倡导,毕业后的追踪辅导。近年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毕业生和地方政府的好评。近年来,我校报考基层公务员的毕业生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考取比例也名列全省前茅,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达到60%以上。学校先后多次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和全省会议上发言。
3.3 社会实践“五个一”系统完善
通过“一送”(暑期大学生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一挂”(大学生担任挂职科技副村长、“‘三士’下乡做村官,服务建设新农村”系列活动)、“一台”( 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合办大学生科技点播台)、“一线”( 与郑州市联合开办农业科技“110”热线,被农民群众称为“致富金桥”)、“一网”( 开通大学生科技服务网站)五种形式以及与校地方合作处共建惠农科技信息平台、与郑州市科技中专开展农村科技大讲堂等途径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了社会实践参与面。我校每年组织600余支团队、万余名师生赴全国及省内各地基层农村开展活动,受到基层政府和农民的一致好评,连年蝉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