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法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闲暇或假期时间进行的深入社会实际生活、体验社会百态的实践教育活动,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合作以及与社会的接触、融合,启发其思想意识,拓宽其知识广度,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为主要标志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许多重要的经验。但应该看到,由于办学条件、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社会实践较多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专业性和可持续性。如何更好地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探索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途径,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一)追求短期效应,流于形式。
当前一些高等院校的社会实践内容空泛,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意义,追求对于学校本身的短期效应,形式主义的现象严重。为了追求社会实践的影响效果,高校往往将社会实践的重点放在宣传、主题和规模上,忽视了社会实践对学生的教育和感化功能,致使学生很难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归属感和满足感,产生厌烦心理。很多高校在社会实践之前“轰轰烈烈”,活动中却很少有教师参与实际的指导和提示,活动后却又大加总结经验,宣传所谓的实际效果。这种流于形式、追求短期效应,忽视社会实践本身具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的做法,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本质属性,偏离了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成为高校的形象工程。
(二)缺少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步骤,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基地。但当前的情况是很多高校在社会实践中往往是“一届学生一个实践地儿”,没有相对固定的传统实践基地。另外,一些高校在选择社会实践场所时,往往单纯地从自身角度出发,片面强调学生能否在其中得到锻炼,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由此使建立长期的和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成为不可能。
(三)社会实践缺乏专业性指导。
社会实践指导是指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地将理论知识的内容运用于课外,模拟实践场景,选择实践内容,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负有对学生做好社会实践指导的重要职责。当前各高校普遍要求学生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但对于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内容、条件等却很少给予指导和建议,使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往往带有盲目性,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实践计划,更没有明确的实践目标。同时,受到社会实践地域性等的限制,一旦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很难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帮助,这势必影响学生持续参加社会实践的信心,也影响了其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因素
(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理论的学习是为了更好服务于实践,实践则可以检验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知识广度。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感知力和认可度,但同时,他们对于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参与度却很低,认为社会实践不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物质或是精神上的满足,实践内容过于死板和单调,实践结果多是为了应付学校和老师的检查。对社会实践认识的偏差和态度的消极,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出现了“三低”的情况,即人数低、程度低、效果低,即使是亲身参与了社会实践的同学,也因认识不正确和态度不端正,使社会实践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同时也加剧了大学生因社会实践能力不足而导致其在毕业时更容易出现就业难的状况。
(二)组织管理薄弱。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组织、实施、管理、总结等诸多方面,组织管理和统筹安排是社会实践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实践的效果。高等院校的社会实践项目,应由实践教学科、学生处、校团委等联合各教学单位统一组织实施,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以体现社会实践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高校把社会实践的任务完全转移到了各二级院系,甚至是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缺乏学校层面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更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参与,这使得社会实践处于无组织、无管理的松散状态。
(三)评价体系不够科学规范。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取得实效,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当前很多高校以社会实践登记表的形式作为考核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标准,内容大体包括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实践单位的评价等,学校以此为依据来评价学生的社会实践效果。但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很容易在其中的任何一个项目甚至是全部项目上作假,只需找一个合法的单位盖个公章就可以了。这种泛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使社会实践的效果大大降低,更戳伤了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途径
(一)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知度。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只有在实践的检验下,才能体现高校教育的成果,才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高校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须环节,要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纳入到学校整体的教学计划之中,学校要统一组织、统筹安排,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构建服务型、组织型平台。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积极转变观念,要深知参与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成材的重要意义,任何理论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其真伪,才能明确自身理论的储备程度。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实践观,才能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实践,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二)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社会实践,要在坚持创新中有所发展。各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地域特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以地方高校为例,可以根据其所在地农业人口多,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的空巢老人和儿童多等实际情况,开展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顶岗支教、关爱空巢老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残障人士等。社会实践的内容不是千遍一律到茶餐厅做服务生,不是非体力劳动就不是社会实践,只要是大学生力所能及的,有利于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都是最好的社会实践形式。此外,要将社会实践的时间碎片化、日常化和经常化,要将社会实践的内容同自身所学专业联系起来,发挥大学生的智力资源优势,使社会实践真正为社会服务,为百姓服务。
(三)加强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
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使社会实践课程化。健全由学生处、校团委、教学单位组成的社会实践管理体系,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为主的专业化社会实践指导团队。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社会实践规划,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实现途径、时间地点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社会实践在规范化、制度化中良性运行。对于社会实践的经费,高校要下拨专款专项予以支持,对经费的使用进行严格审查,建立由审计处、财务处负责的经费管理部门,并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保证经费的正常合理使用。
(四)完善社会实践的评价体系。
完整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发现社会实践实际与预期教育效果之间的差距。在高校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中,应为社会实践单独划出适当的学分,并设计合理的定量考核标准,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表现、思想收获、调查报告以及心得体会等给出等级评分标准,并综合得分情况给出合格与否的评价,折算成学分之后计入学生成绩表。同时,社会实践的效果要与相关的奖励挂钩,如学生的评奖评优、入党推优等,也可以每学年对社会实践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以此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完整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可以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更可以在公平的、可量化的考评中鼓励更多的青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使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关乎高校德育教学的成果,更关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理应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完整的社会实践规划,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创造条件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便利,要不断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社会实践评价和考核标准。同时,要不遗余力宣传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在学生中间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愿意”的活动氛围,使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大学生塑造自我人格、追求人生梦想的广阔舞台。
【参考文献】
[1]倪福全,李昌文.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1
[2]刘晓东.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
[3]王利玲.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探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3~95
现代医学模式彻底改变了医学教育的理念,现代医学不仅要研究人体的生理疾病治疗,还必须要关注人体患病的社会、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一观点已在医学界达成了共识。现代医学模式不仅需要医师具备高超的医学技能,还需要医师具备综合的医学人文素质。因此,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
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就必须全面推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革新教育理念。为此,《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全面推进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就必须革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医学人文素质知识的教育,二者的教育相互渗透,开展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
创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除了调整医学教育的培养方案外,首先要调整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课程体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其次要改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走出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误区,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当作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纳人医学教育的大纲之中;第三要广泛地把医学专业学习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为一体,强化人文素质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第四要对医学生进行全程化医学人文素质训练,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覆盖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延伸实行终身制的教育模式,培养医务工作者的医学人文精神。
2 增加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设置
国外医学院校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由自然科学、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大模块组成,各国三大模块的课时分配比例不尽相同。其中美国、德国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最多,高达20 %-25 %,英国、日本约为10%-15%;相比之下,我国医学院校社会科学课程设置比例,较国外医科院校设置偏低,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
借鉴国外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经验,我国医科院校要增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起码也要达到国外医科院校课程设置的平均水平,增加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的设置,创新医学人文素质模块化教育。把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如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美学、风俗文化、语言艺术、中西方医学史、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等开设为限定性选修课,突出人文社会科学为行医能力服务的口的,提高医学哲学的思辩能力、语言沟通的艺术能力和文学艺术欣赏能力,研究中西方医学科学与文化风俗的交融,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跟上国际先进教育的水平。
4.3 创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成共识,要求医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医学人文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多渠道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改革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模式。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体系,要实行全程化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创新性地开展研究型教学、专题型教学、主题型教学、社会实践型教学、案例型教学和执业技能培训等模式,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教师以自己的高尚品格和优秀的师德表现感化学生,营造宽松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促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的内化,使其修养升华为内在的医学人文精神。
(2)改革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性地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互动研讨式、案例引导启发式、人文教育嵌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产生思想共鸣,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创新性地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医学知识,促进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升华,陶冶学生的医学人文情操。
(3)校园活动融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医科院校学生的医学专业课程学习任务重,主动参与医学人文素质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是医科院校的共性问题。但只要我们能用现代教育理念,以多维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参与率,重实效轻形式,设计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融人校园活动中,丰富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内涵。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设计与参与活动,促进学生对医学人文素质的内化理解,让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认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与获得知识,实现人文精神的自我养成。
4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执业技能培训
针对医学生开设医学人文素质执业技能培训,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融合的新尝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医患沟通技巧,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理念,掌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技能;医科院校要重视在临床实习阶段学生的人文医学素质执业技能教学,建立临床人文素质执业技能培训机制,以医学人文执业技能培训为中心,提高临床医学人文执业技能水平,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实效性。
在医疗工作实践中,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考核成绩的高低,与其医德的水准不一定成正比。医科院校充分利用医学人文素质执业技能培训,把临床执业技能培训和人文执业技能相结合,强化医学生人文关怀的意识。把医德医风建设和人文医学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重实效轻考核,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实践知识能力的应用。
更多社会实践相关内容推荐
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10篇
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寒假的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大学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500字
社会实践工作总结1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一向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20__年暑假我院团委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在全院同学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进取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本事,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本事。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景,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一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
其资料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资料上划分,有期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团体组织。
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
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
暑期不仅仅中小学放假,并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忙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
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进取帮忙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
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
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
组织学生进取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
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进取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资料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景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资料、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团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一样资料和形式,具有必须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进取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构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进取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2、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把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在食宿、安全及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为大学生供给各种便利,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学院注重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与地方开展长期结对合作,把扶贫工作、科技服务、文艺下乡等活动与大学生理解锻炼、成长培养紧密结合在一齐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3、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提高。
经过深入农村,使不少同学真正认识到我国广大农村的落后状况和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和帮忙下岗职工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必要性。虽然是短短的二十天,可是客观现实给同学们的教育却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使他们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幻想和不现实。同学们在向社会供给服务的同时,使自我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本事,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社会实践工作总结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大一学生的我,抱着贴近社会,锻炼自己的愿望,参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积累多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零距离接触,学习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学习如何与人合作等知识。实践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锻炼着、成长着,跌跌撞撞,且歌且行。青春的光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奋进的号角与激昂的乐谱,也许每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来,也许每天都要为了完成当天的任务而焦头烂额,也许每天都要为了明日的采访做着准备,但我们是快乐的!
通过这次部分地区汉服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实践,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汉服的历史文化以及旅游价值。在杭州丝绸博物馆我们知道了从那剥茧抽丝到制成华丽飘逸的汉服的步步艰辛,在西湖湖畔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旅客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然而,让我最受益匪浅的是: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使我更好的了解社会的点点滴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
这无形中使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还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了解到团队的重要性,我们小队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分工合作,有条不紊进行着任务。从分配工作到完成工作,我知道了只有大家都做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我觉得在团队合作中,不仅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他人,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奋斗,才能把工作做好。团结是一个优秀团队的灵魂。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加深了与朋友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了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很大程度提升了自己办事能力。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从中获得的经验与知识让我用一生。社会实践引导着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我们要抓住这个培养锻炼才干的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
社会实践工作总结3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已不再是当初那个闭关锁国的封建的腐朽的清朝,我们的社会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激烈的竞争也摆在我们的面前,当今社会已不再是单单需要知识型人才,它更需要的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的人才,中国大学网范文之工作总结:双休日社会实践个人总结。这种被时代所赋予新意义的复合型人才不但要能够驾驭新科技,也要具有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将科技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能只是禁锢在象牙高塔中,不能只是捧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抱着愚昧无知的做着日后事业有成,飞黄腾达的白日梦。我们应该打破以前的束缚,走在时代的尖端,打破我们教育中的缺陷,走出中国教育的象牙塔,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抱着贴近社会,锻炼自己的愿望,参加了大学生双休日社会实践。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积累多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近距离接触,通过实践,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交流,团结合作等等。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历练,我体会到了在课堂中无法学到知识与交际技巧。在社会实践中我与同组的成员一起相互合作,一起团结一致,一起在合作中完成分配的工作,在这双休日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都充分的认识到社会实践与我们课本中知识的差别,课本中的知识是死板生硬的但社会却是变化万千的,它是变化万千的。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在社会中成长,可以增长社会历练,让你以后进入社会中不会迷茫。
社会实践可以让我们以后在社会中更加应付自如,不会胆怯,不会害怕。这次实践,我想我们的每一个成员都清楚这一点——我们是一个紧密的团队,我们需要互相合作,才可以完成目标而且这样可以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当然一个好的团队是需要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同时它也需要我们这些成员的精心准备与实践的完美安排,并且要在大家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将我们组的任务完成好。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自己选择所做的事情中去,并且学会在做事中学习、得到经验。在调查的过程中,调查并不是十分顺利,我们不仅要面对天气所带来的困扰,也要面对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者所带来的阻挠,心中的滋味并不是很好。天气不好总会是我们的调查变得十分棘手,虽然如此,我们从未放弃过,我们一直在坚持,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我们要学会相信,它是我们互利互信的基础和桥梁。
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自己不断努力才可以完成。在调查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体会到一些之前无法体会到的东西。做调查问卷最困难的应该就是如何去找人填问卷了。填写问卷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并不是因为被访问者不愿意填写问卷,是因为我们没有勇气去问路人,不敢张开自己口,有些害怕自己被拒绝。有时因为问卷太过繁琐,有的被访问者因为没有耐心就会放弃填写问卷,在这时,我们会因为自己缺乏经验而式问卷作废。有时因为我们所选择的被访问者台过集中化,没有区分性,这已使我们的问卷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我们更能有所感发。
正是因为这样恶劣的环境,使我参加双休日社会实践的决心更加坚定。我想看一下自己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口才和行动去完成任务,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想通过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与世界接轨与社会接轨,让自己更加具有实践性。社会实践是我们学习与实践的良好平台,它可以让我们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我们得到全新的价值观念,让我们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而不是关在象牙塔中的人一样,只是一只井底之蛙。我们要时刻与时代接轨,这样才可以说明我们是一个合格的21世纪的大学生。
社会实践工作总结4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进取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进取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本事,帮忙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并在教学中培养自我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各种研究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带有学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引导学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事,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
1)赏识活动:即经过多种形式开展赏识活动课,能够帮忙学生学会正确赏识自我、赏识别人、赏识自我,帮忙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本事、树立自信心,赏识别人,让孩子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本事。
2)学会关心:经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经过设计系列化的实践活动、学校文化活动体系。
3)主题教育:经过每月一个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本事。
4)体验教育: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本事、增强社会职责感。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此刻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我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期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学校,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我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经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饲养、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结合学校的常规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秋游)进行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到达的。所以,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结合国旗下的讲话资料、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礼貌道德系列、防震减灾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工作总结5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小学生们亲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就我校活动情况做一总结。
第一、宣传启动
1、搞好了宣传动员。
班主任利用班会的时间进行宣传发动。做好班级内部宣传。
2、举行启动仪式。
结合学校要求安排,组织每位学生回家后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实行家庭文明承诺,共建和谐家庭。
第二、落实活动
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在学生中推行校园文明,坚决不乱丢垃圾。倡导文明举止,积极营造文明氛围。设立“文明监督岗”,由中队辅导员担任“文明监督员”,加强监督检查。同时把身边讲文明、讲公德的人物和事情写成文章,向墙报、手抄报、小广播投稿,营造讲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
第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掰玉米和刨地瓜等活动。活动中队员们,不怕苦、不怕脏,场面十分感人。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号召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家长积极劳动。首先,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我眼中的秋天》时,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秋的变化,秋的气息,这毫无疑问比书本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
其次,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我与学具》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最后,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施学生生活中的教学。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本次研讨会主要对以下4个主题进行了讨论。
一、学科建设研究
关注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一直以来是研究者们的重要学术关际,这方面的研究积累为妇女/社会性别学融入主流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体现了妇女/社会性别学为推进联合国提出的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所进行的扎实工作。
因为要融入主流,学科化是必不可少的。妇女/社会性别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中的缺席直接限制到教学与研究的开展与发展,章立明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涉及到三个重要论证:第一,妇女,社会性别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是否有存在的必要?第二,中国妇女学能否对全球妇女学建设作出重要甚至是独特的贡献?第三,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学?她认为学科建设要以解构与建构并重为原则,20多年来通过海外留学与培训,中国妇女学已经拥有了一大批通晓与熟悉西方妇女学的师资队伍与研究人员,使中国妇女学建设进程得以缩短与促进,但单向度建设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妇女学的建设目标,使之成为西方女权主义的附庸,陷入被动建设的境地。蔡慧玲也认为女性学虽然经过了三次发展浪潮,但发展至今仍在学科地位、发展动力和学科价值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而女性学要发展必须处理好理论借鉴与本土创新的关系、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研究热情与学术规范的关系、女性学研究与男性研究的关系。刘文菊在评述祝平燕、周天枢和宋岩编写的《女性学导论》时特别提出,要把女性问题置于性别关系的结构和社会制度中进行分析,并且在运用社会性别理论时要坚持性别分析与其他分析视角的结合,防止出现性别研究与其他研究的人为隔离或者简单化的“性别万能趋势”。
课程建设及教学法研究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议题,而且在更多公共课中引人性别视角与专业课程中引入社会性别研究成果同样被关注。本次会议方刚、王宇等人带来了他们在这个方面的探索经验。方刚不仅将所在学校的“女性心理学”改造为“性与性别心理学”,在“民俗与人类学概论”课程中加入了性别教学,还以女性主义教学理念为原则,设计了独特的社会性别参与式教学:让学生走进与社会性别有关的特定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对社会性别研究的兴趣,帮助学生通过自我感知与觉悟来完成社会性别角色意识的成长;教师则通过具体教学诠释和践行了女性主义教学的原则:反对权威,强调平等,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王宇的《女性健康管理概论》是在高等医药院校开设的一门女性主义与健康问题相结合的通识课程,尝试在高等医药教育领域引入社会性别视角,体现了教学实践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尽管将社会性别概念引入高校课堂,有利于青年学生提高社会性别觉悟,但如黎君所指出的问题依然存在:社会性别学课程不是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主流课程;教师对课程内容把握不够;教学过程的方式方法单一;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所以还要努力从各方面提高社会性别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刘文菊针对传统大学语文教育的性别盲视,引入社会性别视角,为大学语文课程开启了一扇新窗,拓展了文学理解的新视野。
此外,陈亚亚还以女权在线网站为例,讨论了国内网络女权主义组织发展现状、组织特征、发展前景以及目前遇到的阻碍等。她认为,以传播文化理念为宗旨的网络女权主义组织在国内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国内女权主义学术研究从理论转化为实践、提升大众的女权意识具有特别且不可替代的意义。
二、人文学科分支研究
作为主流学者对性别研究的回应,欧阳康在所作的“社会性别的实质及其意义”的演讲中提出了“社会性别的基础是什么,人的自然性问题何以转化为或演化为社会性问题,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者为何多为女性,社会性别问题在东西方的差异尤其是当代差异以及当前中国社会性别问题的时代特点如何”的哲学追问,他认为从让所有的人都能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意义上看,社会性别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时代问题,它不仅有很多实践问题需要探讨,更有很多深层的理论问题需要探讨。王宏维提出女权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是当代国外和女权主义立场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显示了边缘群体对知识生产平等权的正当诉求,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方面,并试图在既有框架里对历史唯物论进行补充和修改。对女权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何以可能、或何以不可能的探讨,并不能以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它所引发的是对在当代何以发展的深层思考。戴雪红关注女性主义及后殖民话语对主体和主体性的建构问题,她认为研究女性主体性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女性在历史变迁中的双重角色――既是受害者,也是能动者;二是必须充分认识到女性之间的差异,若以“受害者”角色集结女性群体也容易看不见甚至掩盖了这些女性的主体性,必须跳脱同质化群体的概念来看待第三世界女性在其处境中的异质性。倪志娟通过女性主义“知识考古”进一步挖掘了文本中的单一男性话语是如何建构两性对立的基本思想框架和范畴体系,在二元思维模式中,女性和女性的经验被排斥在外,男性按照自己的思维构筑关于世界的抽象理想。这种追求一方面给西方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对现实世界起到了规范作用,另一方面却又造成了心与物的分离,带来人性的分裂。这是人性的特点还是男权文化传统褒扬精神世界、贬抑物质世界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恶果?如果精神理想与现实世界可以和解,和解又该从哪里开始?而这正是女性主义知识建构的根本任务。方亚中则对吕西・依利加雷的性差异伦理学做了译介工作。性差异伦理学强调两个性别之间的差异性和非等级制,要求承认不同的利害关系,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认识视角。依利加雷性差异伦理学非“一”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了解构和建构的相结合,一方面试图冲破“一”的束缚,使女人不被“一”整
合或同化,同时通过三组合解构二元对立;另一方面积极建构女性主体性,发展女性自己的空间,努力实现男女共存的局面,创造两个主体的文化。
历史学科的性别问题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分析与解读,来阐发研究者对历史文本中的妇女地位和女性道德、价值的思考。在厘清史料、揭示和趋近史实方面,张超考察了女留法勤工俭学生作为为女性解放而摇旗呐喊的女性先贤们最后成为有高度觉悟的男女平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的过程;李洪河通过研究建国初期因实施新婚姻法这一变革举措所造成的大量的妇女死亡问题,说明仅靠大的社会运动不可能迅速改变旧有的传统习俗,因为新近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罕见地使汉代法律的部分原始条文得以重现。夏增民由此从法律角度判别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图最大程度避免因史料缺乏而造成的偏颇;付翠莲则从古希腊史诗及希腊哲学著作中寻得古希腊人妇女观的倒金字塔式的嬗变轨迹。他们的探究所呈现的传统史学与妇女史的对话与合作,突显了社会性别视角对历史中的女性及历史本身的观察分析。
作为文学学科分支的性别研究,主要关注点仍在性别写作与文化意涵分析方面。其中吴迪对耽美作品及同人女群体作了考察,提出作为一种女性实践,同人女通过创作和欣赏耽美作品,表达了自身对纯爱、自主、平等的向往,但在表达了自主诉求的同时,却显现了男权主导下的女性自卑心态;耽美中“攻方”“受方”关系是女性构建的理想情感关系,也反映了她们无法摆脱渴望得到保护的依赖心理;耽美现象是性别不平等的男权社会的产物,诉求表达本身背负了男权文化的深深烙印,从中可见女性的无奈和挣扎。王浩认为网络文学中表现出的性别倾向十分明显,男性作者的创作似乎显得很“传统”,一方面一定将男性塑造成强者,同时又穷困潦倒,似乎显示出网络读者特别是男性心里的脆弱。女性作者的书写则透露出一种对于父系文化的强烈反驳与颠覆,一些书写常带着一股女性特有的哀怨和病态,也有回肠荡气的侠女豪情;还有通过对丑女的刻画,来表达对男性审美观念的颠覆和对传统美学定势对“身体”界定的反叛,反映出其个体性别主体意识空前高涨,这似乎也表明网络的开放环境下女性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陈力认为东北民间二人转中男弱女强的文化设置和传统文化规定的“男主女从”的两性模式迥然不同,它似乎为女性提供了一种精神释放,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主流文化的女性文化,折射出一种文化现象、社会观念、文化追求,它说明在民间有着与官方文化不同的性别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与来自西方的性别观念不谋而合。除此之外,马藜、胡雪、鲁红霞等都对文学文本加以分析,从中看到女性的生存图景和可悲可叹又可怜的悲剧命运,胡雪对张爱玲小说冷静地审视女性本体,肯定女性的本质及其价值给予了肯定,认为张爱玲为女性意识的开掘开辟了一条道路,为后来的女性作家更好地表现女性意识作出了贡献。樊欢欢通过对《发现母亲》的批判,表达了对塑造双性化的新型父母角色的期待,她认为“母亲神话”及其对女性利益的隐形侵害在于,打着维护孩子利益的旗号,单方面规制女,抹杀女性的个体价值,夸大母性的作用以苛责女性,将“母亲”和“家庭教育”划等号,加重了女性的负担和责任。其实这种性别气质的刻板期待也是对男性的伤害。
三、现实问题研究
本次会议研讨议题最为集中的即是对现实的性别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剖析,反映了与会者对女性主义的政治诉求与价值关怀的认同以及对性别平等与社会公正问题的思索。内容主要分为4个方面。
1 婚姻家庭问题
王金玲通过家庭权力的分析力图证明,家庭权力是一种立体网状分布,且至少存在着婚姻、代际、个人这三个维度:由于在权力空间中的集聚点不同,占据的权力领地不同,家庭成员拥有的权力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家庭权力性别分布的变化与整个社会一文化大背景相伴随,具有本地化和受多种机制运作控制的特征,即使是女权的扩展,也并不一定就是纯粹的妇女的胜利。她认为,今天中国家庭权力的性别格局就总体而言仍呈男强女弱的不平等态势,在不同维度和权力空间存在着较大的性别差异。贺艳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伦理剧对“夫妇之伦”的建构而言,一方面在伦理表达上,自由伦理被吸纳入传统的责任伦理之中;另一方面在性别建构上,通过对男性、女性的刻板形象的再次演绎,家庭伦理剧这一当代中国最为流行的大众文化文本正传播着男女两性的性别“神话”,而这正是女性主义学者所要剖析并抵制的。关于婚姻家庭,林秀玲等人对潮汕女性的婚姻家庭地位所作的社会调查,让人看到在潮汕地区根深蒂固的男权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潮汕女性的婚姻家庭地位虽较以往有所提高,相对男性却依然极其低下,而最让人心忧的是大多数女性默认自己的客体地位,依附于人,因此呼吁要以教育和法律为根本手段,使女性实现经济和人格的独立,成为家庭社会真正的主体。隋悦、李兴艳等对婚姻家庭制度下的女方权益给予了关注。
2 生育问题
骆桂花在资料梳理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析了回族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国家话语与回族生育文化的性别观念、回族生育文化的变迁等层面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她的研究表明,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生育观在回族民众的头脑中丰富而具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层面都引起了变化,国家政策引导在相关领域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但在传统回族社会,生育不仅仅只是生育,而是连带着人生的终极意义,不能纯用世俗的成本效益来加以衡量。对农村回族妇女来说,生育的冲动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内心的冲动是在几千年文化习俗的深深影响之下,内化到心灵深处的。她们把生育当作人生最主要的使命,把生育上的成就看成是自己人生事业的最大成功。正是这些观念的作用,使得回族社会新型生育文化的形成变得更加迁延。苗青青提出了中国在应对生殖道感染时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由于妇女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生殖健康方面知识的欠缺,使女性对生殖道感染的认知较弱;而且社会性别差异也造成了妇女长期以来处于生殖道感染防治的不利地位,阻碍了感染的防治,很多妇女由于经济、权力等方面的劣势,没有自主能力,而无法获得安全的保障。社会规范与传统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两性的关系,影响着双方享有的权力和各种资源,与男性相比较,女性往往更缺乏正确的性健康信息。因此对生殖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更需要从医学、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多方面考虑。马藜认为当下影视剧中传播的生育文化、生育观给女性施加着压力,影响着女性的命运,女性在承担繁衍人类生命的同时,接受传统生育文化的规范,逐渐地放弃了母亲自己的权利和需求。而作为参与社会发展的人,保持自我意识是争取权利的基础,是选择健康、寻求幸福及和谐发展的条件。因此人们对影视剧所传播的内容应有所思辨,生育不是女性的全部。齐佳的“尴尬的代母怀孕技术――代母怀孕技术在中国的尴尬处境及其解决途径的思考”揭示
了代母怀孕技术作为现代生殖技术发展的产物在中国两难的尴尬处境,一方面,它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并且积极服务于不孕人群;另一方面,它面临着来自伦理道德的声讨和法律政策的禁止,从而引发了社会的激烈争议,而对照国外相关立法经验,中国代母怀孕技术也应采取有限合法化并严格限制的政策,进一步关于规范代母怀孕技术的运用。
对于中国出生性别比逐年升高的问题,周全德、李怀玉认为,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女性在公共生活领域乃至日常生活领域被某些特异的社会因素推向边缘化的一种自身地位下降或自我和群体价值缺失的显著标志,是妇女社会边缘化状态的自然结果。从生活政治的角度看,出生性别比升高与日常生活中性别政治的潜网之功能和作用不无关系,而由这张潜网所促成的家庭性别关系的倾斜及其依附恰是妇女社会边缘化状态得以形塑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高出生性别比问题,关键在于真正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决策主流,造就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和道德规范,以保证实行有利于女性健康发展的社会政策,以改善女性的生存环境及生活条件。
3 农村问题
赋予解除贫困以性别公正、政策公平、赋权妇女的含义是陛别研究与农村研究结合的研究取向之一。与会者不同层面的调查报告反映了农村女性的现实困境。尹旦萍对湖北省Dc乡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的研究发现,价值目标中女性的工具化、性别定位中复制传统、性别意识的缺失导致新农村建设在推进城乡公正的同时忽略了两性的公正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赋予妇联监测公共政策的权力,提高女性决策者的数量和影响,对决策者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并加强对现实社会性别问题的调查研究,以研究促决策。金梅认为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性别歧视文化、社会机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而农村女性的文化贫困对女性自身发展和农村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已日趋严重。丁玉认为母亲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给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的,留守儿童在家中的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这对农村儿童教育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孔海娥也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母亲外出打工,年迈的婆婆成为年幼孩子的抚养者,成为孙辈们的“二度母亲”,由此而带来的是农村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重大改变。刘丹的调查显示,农村妇女的从属地位表现在婚姻赋予的意义相对男性来说要重要得多,婚姻是她们人生意义的基石,妇女的一切幸福均是海上蜃楼,一旦婚姻解体,不管是责任方还是受害方,妇女都将面临各种来自社会的压力,而很多时候妇女对自身的无意识压迫,也加重了她们自身的困境。
4 就业问题
围绕女性人力资本研究与妇女经济参与研究,女性就业与女陛职业发展成为研讨的热点问题。方英认为改革开放前国家依靠强大的政治力量和资源支配能力,通过单位制推行一种“男女一个样”的性别秩序;在市场转型时期,国家的政治理念由追求社会公平向追求经济效益转变,随着单位制的改革以及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发展,市场根据“经济理性”的原则对女性就业造成挤压和排斥。这种急剧的转变使得国家的“男女平等”政策在就业领域面临困境,使中国城市女性在工作中面临的性别秩序发生了很多独特的变化,开始面临就业排斥、职业隔离和女性工资相比男性增长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石彤、王献蜜的研究弥补了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时所缺少的性别维度,并从就业率、薪金、就业行业和职业的性别隔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熊倩认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必须的,男女因差异可能从事不同职业,但并不代表可以将女性置于弱势地位。女性对家庭的贡献不能被看作是私人领域的事情,而应该注重其对整个社会的贡献。韩梅认为家政服务实现了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事实上质疑了无薪家务劳动的合理性,肯定了家务劳动价值,家政服务也是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座桥梁。关于女性职业生涯发展受阻问题,通过对玻璃天花板含义及成因的分析,张营认为女性自身、企业及政府等各方面都应正视两性差异,应给予女性公平的职业发展起点与机会。为了分析知识阶层女性职业发展窘境产生的外部因素,王瑁以一所研究型大学为例,重新审视并理解大学组织文化所蕴涵的性别意识形态,深感大学组织制度表面上的平等与中立背后可能隐藏更性别化的本质。对此,黄约、赵秀娥通过对女性主义的劳动性别分工的解读来分析在传统性别结构及性别文化框架下科技价值的异化,或许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四、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