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工作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二、论文的具体要求:
根据社会工作的培养目标我们对06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论文提出如下要求
1、论文内容必须与专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论文不能偏离专业方向
2、论文必须要反映学生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调查研究报告为主要形式
3、以来理论分析为重要内容的文章,必须体现撰写者的实际理论水平,坚决杜绝网上拼凑与抄袭他人的文章
4、论文字数要求在8000字以上,以10000左右字为宜;
5、一些题目的范围较大,撰写文章和与指导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尽量把题目具体化。避免过分空洞与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的出现。
1. 个案管理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2. 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3. 校园学生文化现状调查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4. 大学学校社会工作需求的实证研究
5. 大学教育本质研究:社会工作学的视角
6. 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方法革新的
7. 社会工作在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8. 司法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职责与分工
9. 二本院校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之思考:学生视角
10. 上海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1. 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现状调查
12. 社会工作课程对学生自我成长的价值与影响:一种质性研究
13. 大学生就业困惑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14. 上海地区社会工作者生存现状调查
15. 艺术教育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16. 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7. 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8. 上海市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9. 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
20.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21.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问题研究
22. 生育保险问题研究
23. 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24. 社区教育与新市民转换研究
25. 社区教育与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研究
26. 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适应性研究
27. 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融入研究
28. 80后婚恋观调查
29. 社会工作在家庭问题中的介入
30. 社会变迁与家庭生活-----以本人家庭为例
31. 老年婚姻问题调查与研究
32. 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
33. 空巢家庭状况与研究
34.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35. 养老机构状况调查 36. 社会工作价值观、冲突与对策研究
37. 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38.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戒毒工作中的经验与分析
39. 医疗社会工作的个案研究
40. 我国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问题与对策
41. 中外医疗社会工作比较研究
42. 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43. 劳动争议的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
44. 社会工作行政方法与企业管理影响机制研究
45. 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基本要素与困境分析研究
46. 社区资源对城市养老方式的影响
47. 职业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教育的回应
48. 上海社区建设研究
49. 上海社区服务发展研究
50. 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研究
51. 上海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52. 上海征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
53. 上海养老机构发展研究
54. 上海养老设施发展研究
55. 上海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状况调查
56. 外来民工子弟享受上海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57. 在校大学生专业意识与转换专业的困境调查
58. 上海外来移民史个案调查
59.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
60. 改革以来城市邻里关系的变化
61. 城市家庭代际之间的冲突与一致
62. 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63. 上海城市青年世博会参与研究
64. 上海市民世博会态度研究
65. 上海市民对外来农民工态度认知研究
66. 上海市民对钓鱼事件的认知研究
67. 市民对子女教育的认知研究
68. 上海市民养老方式的选择
69. 上海市民对房价认知研究
70. 上海市民与社区关系研究
71. 社会(群众)组织研究——以**组织为案例
72. 房产改革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3. 社区邻里关系调查
74. 互联网与社区生活
75. 社区建设与市民生活(社区建设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6. 居民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7. 居民委员会选举调查
78. 业主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9. 业主委员会选举调查
80. 市民维权行动调查
81. 世博会对上海市城市文化资本的影响
82. “月光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3. “啃老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4. 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研究
85. 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研究
86. 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87. 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认同研究
当然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社团肯定还有很多的优势,比如,在人事利用,筹集资金,发起救助活动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方面。
(二)
进行有针对性,广泛的社会宣传
(1)针对性宣传——即“骨干论”
社会工作服务社会肯定要取与社会当时中国贫富差距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一部分人群经济能力较强,而另一部分人的情况则不容乐观。针对性宣传的目的即针对富裕人群,使他们乐意捐出或捐助一部分物品或钱财,用以援助贫困人群,以达到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中国社会工作目前缺少对这部分人的宣传,这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要用宣传力量使私人捐助在扶贫基金中的比例增多,力求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而富裕阶层的捐助对普通阶层的偶发性,微量性,无论是捐助的稳定程度和捐助的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但目前对这部分宣传群体的宣传力度不够,需要加大宣传。
1. 加深和巩固已学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理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双语进行社会工作操作的能力
3. 了解和熟悉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动态,分享国外社会!工作的经验
二. 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已不是新鲜事情,自2001年起,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就建议过有条件的高校专业课可以进行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就是用除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进行教育。就目前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普遍使用的是英语,所以社会工作教育的双语教学除母语汉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即为英语。社会工作教育为什么要用双语教学呢?首先,这是由社会工作这门专业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工作的发源起于英美,其发展与完善直至形成一门专业也是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完成。 中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向西方国家学习来的。 经过多年战乱与社会动荡,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一度在中国停顿下来。直到上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才恢复起来。也可以说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基本上是重新从零开始。在这样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向港台学习。 教材的编写也是多借港台的帮助。 但是,港台社会工作教育毕竟还是为本地区服务,它们深深打上了其各自地区的特性,很多方面与我们本土社会工作教育有较大差异,而且港台的教育也基本上是借鉴欧美教材和教育经验,我们从他们身上学的东西可以说是二手东西,并不能让我们准确而全面地把握社工教育的脉络。同时,目前中国本土虽然编有相关社会工作的教材,但由于时间仓促和经费的原因,这些教材均存在简单粗糙之瑕疵,我们对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精髓与本质就未免有囫囵吞枣之嫌。因此要真正了解和进行社会工作教育,我们必须要直接向西方学习,而学习的便捷途径一方面要大量使用西方各大社会工作专家的经典原着,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多的直接到这些国家学习。然而,目前条件所限,使用社会工作专家的原着是目前我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一个必由之路,故目前中国社工教育进行双语教学是顺应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实际。
其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作为服务于人的工作——社会工作与国际接轨也是势在必然,一个只会一门语言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和多文化人群的交流中必然会力不从心,甚至会适得其反(Charles Zastrow,1995) 。社会工作者一专多能甚至全能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语言能力当然是必备素质之一。所以,会双语甚至多语言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本专业的要求。所以社会工作教育也应该进行双语教学为塑造这种素质提供了一个机会的舞台。>
三.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在社会工作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是可行的。首先,从学生英语水平来分析,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是学生必修课之一。基本上各高校要求学生必须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有的高校还要求学生过六级考试。国家教育部要求,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由于听说读写能力。在这种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的培养下,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英语水平。所以用英语进行社会工作双语教学,从学生的水平出发是可行的。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国语教材的学习已掌握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工作的理性与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实务。这种对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让学生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不会感到十分吃力。母语教授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与实务可以说是他们进行双语教学的基垫,双语教学从而更为可行。
四.具体操作
按照教学目的,我们对社会工作双语教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 课程设置与安排。根据学生学习进展,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年开始安排双语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在大一起开始涉及社会工作基础理论课,对社会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水平,我们要求学生在这一年半的学习中要进行英语四级水平考试,至少要学完《大学英语》第三、第四册。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都能使学生准备好进行双语教学。
2. 教学对象:社会工作1999年级,两个班,共99人。
3. 课时。每周六个课时,全学期共120个课时,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充分的时间。
4. 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我们首先选择了介绍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知识的专着开始,如,由Meredith Publishing Company 于1964年出版的,由Rex A、Skidmore主编的《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再在此基础上在三年级开始难度较高、理论性和实务性更强的着作作为教材。如,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出版由José B .Ashford 编写的《 Human Behaviou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课程的安排和教材的选择由浅入深,学生也容易掌握。
5. 对老师的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首先应该是用母语进行过两三年社会工作教学的、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有较深掌握的老师。其次,应该是有相当高英语水平的老师,老师本身能自如地进行英语的阅读和讲解。所以我们选择的老师还应该是硕士学历,有讲师的职称。再其次,老师要有十分熟练的教学方法和教训经验,所以我们选择至少有两三年专业教学经验的老师。
6. 教学过程。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对教材的知识点如概念、方法和原理有个预先了解。同时要把预习时遇
到的难点逐一记下来。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有目的,效果会更好。教师也要认真备课,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理出来。 其次上课时,老师的作用就是列出并分析和讲解知识点。双语教学尽量用英语,同时切忌对英语逐字翻译,课堂教学尽量注意互动式教学,即发动学生的参与。因为,社会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要点和重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互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的掌握,说到底就是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再次,要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后要给学生提供实务的机会。老师利用自身社会资源的优势,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在使用某种原理和方法之时,要有意识地回忆英语是如何表达。
再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如网络资源,叫学生多浏览相关社会工作网站,了解国际社会工作的动态与发展。一方面加强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时局的把握能力。
五.教学结果
本专业双语教学共对社会工作专业两个年级三个班开展,教学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接受度。对两个年级三个班共一百六十多位学生的抽样口头问答中,对开设双语教学的接受度为90%。
(二)考试检验教学成果。学期末对双语课程进行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满意的。以本院1999级两个社会工作本科班的《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为例,及格率为100%,平均分在75分,最高能拿到92分。
(三)学生双语教学的收获。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双语教学,一方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另一方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理论与方法的更深更准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教学,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最后,学生还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增加了自己的素质。
2.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的领域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领域,是在考虑社会工作内容基础上,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探寻社会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交叉领域,具体应用如下:第一,合理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系统是有效分析职务工作的基础条件,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第二,科学规划人力资源,社会工作介入企业想要获得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财务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平台提供支持;第三,完善的人力资源招聘和培训机制,在合理的社会工作系统下,坚持“三公”原则(公平、公开、公正),以完善的人力资源招聘机制,为企业招聘正确的人才;结合企业人力实践,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构建实践性高的培训体系;第四,制定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和社会工作者深度沟通,基于企业员工工作现状和职业发展前景,共同制定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将企业员工真正融入企业,增强员工的企业责任感,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奉献精神;第五,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企业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依据工作说明书,结合绩效考核标准,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最终得出绩效考核结论;第六,人力资源薪酬激励,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工作项目,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就需要结合人力资源不同特征,实行差异化的人力资源薪酬激励,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薪酬激励制度,动态激励员工,最大化激发人力资源创新性;第七,企业员工职业安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要求制定相关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员工工作环境安全健康,做好企业员工劳动保护工作,保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
3.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的应对方法
3.1提升企业人力专业素养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素质,针对现有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笔者主要从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知识结构和加强践行企业人力资源变通能力两视角分析企业人力专业素养。第一,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知识结构。在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工作中,往往受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不足影响介入契合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面对不同部门、环节的员工对象,还需要满足不同员工、家庭的诉求。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需要兼具专业的人力资源知识和专业社会工作知识,提高人力资源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这就需要强劲的人力资源作为工作的支撑,从教育源头做好对人力资源专业素养的知识输出,高校教育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完善员工知识储备;同时企业可开展针对现有人力资源员工的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注入社会工作新的活力,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第二,加强践行企业人力资源变通能力。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是两大应用学科在企业实践中的整合,因此要注重对企业人力资源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工作中,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主要存在缺乏经验的问题。因此,企业应正确认清社会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性,创造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机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应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探索社会工作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契合之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解决问题的应变、变通能力,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融合社会工作方法提供空间。
3.2选择合理的介入方式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需要构建完善 的介入模式,选择合理的介入方式,笔者主要从服务嵌入的方式和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两视角分析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第一,服务嵌入的方式。服务嵌入的方式是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考虑实际需求的差异,在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时,尽可能将其引入领域具体细化,如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人际关系、人力资源福利待遇等领域,或者直接将企业这些领域的需求以外包形式发包给社会工作机构,不断完善企业人性化管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嵌入的方式需要社会工作机构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合作,在双方合作交流的信任基础上,实现社会工作更好地介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和目标。第二,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是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便于提供便捷社会工作服务。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各模块中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为人力资源各业务提供服务支持。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下,社会工作者以岗位工作形式常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其优势就是充分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了解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具体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岗位嵌入的方式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确认识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愿意承担社会工作方法引入的成本(人力成本、组织成本和物质成本),将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工作内容简介
在雅特印刷厂,厂长助理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作每月的排班表;2.跟踪资本材料的审批流程;3.处理生产部样品领用程序;4.处理每月报销事宜;5.制定并跟踪低值易耗品的领用及使用情况;6.负责生产部入、离职人员的手续办理;7.制作生产部每月考勤、GMP扣款等;8.处理并跟踪工伤、请假事宜;9.制作每月生产能源分配的相关数据;10.协助处理物料分配事宜、及配方的整理;11.日常行政工作;12.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2、工作经历简介
在为期四周的实践工作中,我先花了一周的时间熟悉工厂的运行流程和我的工作环境,同时在正式助理的带领下,见习了厂长助理的工作范围、职责和具体的操作。接下来我就开始逐步接手厂长助理的各项工作,从易到难,期间也得到了正式助理的帮助和指导,最终可以独立完成厂长助理大部分的工作职责。
3、关于创业、创新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活动能否得到家庭的认同现今,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对于创业具体内涵却不是十分明晰。作为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和能力的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创新、创造的潜能,关键在于能不能主动开发自己的潜力。但是自主创业不仅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搞出自己的创新成果,而且还要直接面向市...
其二,影响在于政府政策的影响。比方香港规定某一职位的人都要受社工专业培训,这一政策很大影响了社工教育的发展。在美国,一些法律如精神健康方面条例规定,精神病人要受到很好的照顾。如果不照顾,其家人与团体就要负责任。所以一些条例也在不同层面影响社会工作与教育的发展。
其三,财政来源的影响。比方政府投资多少在社工教育上,这将直接影响我们社工教育步伐大小问题的。香港80年代是政府就给了好几笔巨资,加倍培养社会工作人才,面对社会大需求情况下,政府需要我们大力培养人才。而现在紧缩了,产生的影响亦是不可忽视的。在美国,政府亦曾有几次拨款。在美国有许多私立学校,它们受财团与富翁的影响,若后者对社会工作某一方面比较感兴趣,他们会把资金投往这方面的社工教育。比如有些基金会特别有兴趣搞健康医疗事业,他们就资助了很多这类的培训与项目;一些财团希望搞有关精神治疗或家庭治疗方面的项目,这些影响无疑是很大的。
其四,就是就业机会的影响。比方在美国最近十多年的辩论,他们有许多的私立社会工作机构,许多社会工作者面对个体需求(咨询、心理治疗),在社会上自主择业。这也算是不错的出路。所以一些大学的培训也注重个人理疗,心理治疗等方面培训,因为市场比较大。当然不少社会工作者不喜欢这种取向的。故就业机会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工作培训的方向。另外,在香港我们还要搞一些培训,如艾滋病等。这方面既有就业机会,也有需求,但没有培训。还有社会保障方面,不少人员需要培训。就像我们文凭课程以前没有关于怎么做社会保障的培训,以前他们是不请社工的,现在就业形势不好,社工开始涉及这个领域,做一些派钱性工作。因此,在我们的课程里也有了相应的回应。
其五,社会工作专业群体和社工教育的群体的取向的影响。我们可以看见在美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或在香港社会工作发展长期受到他们的工会或专业团体的影响是很大的,刚才谈及的美国的几个协会或议会,他们很大地影响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方向,当不同院校在培养本科生还是硕士生从事社会工作问题上产生分歧肘,社会工作教育议会就出面解决了这个分歧,可见专业的团体对社工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在香港,我们的发展好几次得益于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和社会工作总工会的帮助,政府因财金短缺想“砍”大学里的一些社工教育课程,但协会与工会坚决不能让政府“砍”,他们认为现在暂时不需要这么多专业人士,但现在不培养一批人才,将来社会有需要怎么办?就算这些人暂时找不到工作,但将来一定是有用的。在其他一些问题上,协会和工会常与政府辩论,以保证社工教育不会因经济衰退而受到大的冲击。
最后一个因素在于学院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外在因素固然重要,内在因素更不容忽视,我们自己怎么想,怎么做是很重要的,在美国社工教育历史里面,有许多重要的人物是影响社工教育的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人扮演了重要角色,当社会有需要却没人、没钱来做时,他们就亲自动手。如第一个暑期班。另外专业取向上往往也会受个人的影响。这些社会工作教育界的重要人物怎样去改变历史,怎样去分析、去演绎历史,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讲讲有关社会工作的辩论。
这些辩论在整个发展历史里面是不断发生的,这些辩论在国外、香港都是影响我们取向的,不一定有肯定的答案,它需要我们自己查找与探寻。
第一个争辩是,学术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这个其实是每一个搞社工教育的国家都会面对的问题。社会工作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培训还是一个学术教育,这引起了很大的辩论,比方重视学术教育的人通常会觉得社会工作应该具有很好的学术基础,他们希望做社会工作的人要有很好的社会科学基础,要有很好的理论,很好的研究水平。因为没有理论与研究你单单做实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一派就不太注重实务性的工作,比较注重象牙塔内的传教,他们面对社会问题就分析社会问题,然后向政府提出相关措施,却往往不参与改变这些社会问题的实践活动。美国社工教育在最初发展中,巳开始了关于这个方面的辩论,即社会工作教育应该怎么搞。20世纪初,一派人认为教育应该是很学术的,培养的人应该注重分析的能力,注重对社会科学的理解,以此提出建议,当时有些大家是以此为取向的,后来没人读,就只好作罢。而原先一些大学的课程注重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分析,几乎没有实务的,学生不用到社会上从事实际工作。另外一派人与此针锋相对,认为社会工作教育应当紧紧与社会实务相扣,不可仅在象牙塔里讨论问题,应该注重专业性、实务性,主张整个社工教育所受的培训应建立在实务的基础上,但是在实务上并不是简单工作,而要去分析、去反思,在实务中发展出实务理论来。在美国这一派获得了成功。我们看到在美国的社工培训中他们是比较实务的;英国相对而言学术性就要强点,实务性相对弱些。这对美国也产生了一些影响,美国社会工作的培训是一个十分注重专业性课程的设计,而且也十分注重专业的素质,如价值观培养、社会工作有关知识、有关技巧的传授’,注重整个社群的建立,这个取向一直影响着美国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按照这个基础,美国社会工作教育议会清楚规定每个课程该有什么内容。在评审课程中注重这些内容:有无社会科学基础、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对于社会环境分析,社会行政和研究;实习。在英美,对实习有个严格的规定:如果要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你在社会工作教育课程一定要有某一时段的实习——实习不仅是出外看看,而是一定要有专业督导的。1997年香港成立的注册规定我们承认的课程,包括国外的与香港的,都有硬性实习要求,而且如果我们承认他作为我们注册对象,他若是本科社会工作毕业生,就必须要有800小时的实习,要文凭的,至少要达到600小时。其实,这个有关学术教育专业教育之争,在各国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认为专业的培训不同于学科的培训,是要建基于实务之上的,但也有很强的学术基础——它是服务于我们的专业的。虽说这个辩论暂时告一段落,但教育界还常谈及社会工作教育是否就这么窄的专业化,所以我们希望现在的院校的社工教育专业化不要太窄,希望它的社会科学的基础能拓宽一些,也希望我们社会工作不仅是学社会工作科目而是希望它是有很好社会科学的基础。比如我们学系现在叫应用社会科学学系:有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总之以社会科学为依托,当然叫社会工作系也可以,不过要小心避免一个危机:教授的社会科学不能太窄,而且不能仅由本系老师来教。否则你的领域永远走不开社会工作的圈子,而它的好处在于利于自身强大,能建立一个很好的专业基础。两个各有千秋。
第二个争辩是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取向之争,这其实并不局限于社工专业内的争辩而是整个社会工作的争辩。最初社会工作开始之时,已经有这个问题的争论,当时美国的Richman,是社会工作之母,他的书《社会诊断》就是注重较个人化的,注重个人治疗等。当时另外一个派别则注重邻居社区的运动,注重在贫穷社区内建立一些中心,工作人员生活其中,帮助居民们,常是新移民、妇女、童工等。当时社会工作的取向还是比较注重社会改革与变迁,但到了30年代,佛罗伊德等影响较强。此后就受个人心理咨询与分析影响很大了,这在后来社会工作发展上表现为对个体关注性强。但一些社会动荡,如30年代的经济衰退、60年代的战争问题,使社会工作者认识到,我们不应太注重个人取向,而应该注重一点社会取向,如社区等宏观层面的东西,其实这十多年在美国,社会工作取向还是比较个人性的——在于不少社会工作者是私人择业,这多少会影响社会工作的专业取向。最近美国出版的一些书多是《家庭治疗》、《认知治疗》等治疗层面的,这个取向也影响到了香港,所以很多治疗的模式在香港都很盛行。常会缺乏思考地照搬外来的东西,其实这类治疗有其文化背景与社会背景,如果我们照搬过来是会产生问题的。让我们回到美国。1995年,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内容简单只涉及一个问题,但对整个美国社会工作却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本书叫《反叛的天使》,即谈及我们社会工作者已经背叛了我们以前的使命。它提醒美国的社会工作者不要再沉湎于个人的治疗并从中追求个人利益,而在美国许多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者忽略的。这本书里说其实社会工作刚开始时是基于回应整个社会问题而逐步发展壮大的,是十分关注社会贫穷、社会压迫的,但是社会工作专业却一步步在变化、变质一一为了个人利益(权威或金钱)忘记了你本来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时的理想与使命,这本书对整个美国福利影响极大,引发了许多讨论:我们是否背叛了我们的使命,我们是否迷失了方向等,这也包括不少辩论,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美国的《社会工作期刊》,它有一个一百年的特刊,在这儿有很多文章反思这个问题,批评美国社会工作迷失了方向,忘记了他们本为公益、为社会改革的理想等。这也影响到我们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微观或宏观的取向是影响课程的设计的。70年代末在加拿大是分得很清楚,我是社区工作,你是个案工作等。彼此间没有合作余地,而且关系不好,他们认为我们只注重社会改革,我们认为他们太个性化,但这似乎是学校的错,而不是学生的过失。当时受欧美潮流的影响,在课程设计上分微观与宏观,然后完全按你兴趣取舍微观与宏观,互不干涉。而且往往课程的设计也影响毕业生以后的择业取向。所以微观与宏观之争其实很大地影响了我们课程的设计。比方美国最近的期刊讨论中多了许多文章关于社会发展取向方面,如何使课程设计与社会发展取向互为体现。可见这个争论是影响社会工作及其教育的,我们怎么样看社会工作的定位,怎么看社会工作的使命影响到了我们的课程设计,如果我们看到我们的使命不单单是为个人,是为社会改革、社会变迁,那么我们的课程设计也一定要包括这些方面的取向,否则会影响我们学生毕业后的取向的。以前的课程设计太窄了,宏观与微观是完全分割的,从而使学生们没有一个全面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第三个争辩是专门与普遍化教育之争。这个争辩基本上是说你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的设计应该是很专的还是普遍化的。如果专门化取向的话,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很专门的,是能够抓住一个很专的问题,如青年工作、家庭治疗或者是社区工作等等。用这个取向去理解我们社会工作教育课程的,那便完全围绕它了,恰似以前我读的专业,完全是宏观的层面,从未涉及个人、家庭等问题,那时我们很专门地学习怎么做社区组织工作,而未做个人取向的个人辅导等,而我那同学是读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她读的全是环绕个人,心理、家庭关系,家庭动力,家庭治疗等。如果是专门化培训的方向的话,结果是那帮学生会比较精专,对某一范畴了解很透彻,但他却无法适应于其他的环境。我个人就不太喜欢这种太专业化的培养。普遍性取向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培养每一位社会工作员使之成为全才,方方面面他都懂,所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所有社会工作的知识技巧,他处于任何一个环境,无论是社区,还是面对老人或有问题的家庭,他都可以解决,但是他不可以太专,可以在具体实践中继续求知。但是基本上赞成普遍化取向的教育方法,我们会觉得不单使他成为全才,懂得社工方面所有的知识,理论、技巧,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帮助他能够学会如何转化的能力,即怎样把这个地方学的东西能应用到其他领域,这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你相信是专门训练的话,那么通常你就要给他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人是可以自己学习的,他毕业后他还要自我学习,那我们就要帮助他一些学习的能力。让他毕业后不用再依靠你的培训,可以自由地去获取知识、技能。其实在美国或香港,这个问题差不多已解决了,即初步的培训我们基本注重普遍性的培训,使其有个基础的能力,而高层的培训才进入专门性培训。
第四个争辩,这正是我们教育者应当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是为谁服务,争辩是我们应不应该让我们雇主——我们学生的雇主牵着鼻子走,还是我们有自己的立场。很多时候,我们搞社工教育时,我们发现我们若要回应社会需求的时候,他们就会有很多要求,比方雇主,在内地就是政府,不同部门等,在香港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他们提起意见没完没了,当然我们要很快地回应他们的问题。如果我们被他们拉着跑的话,便会失去方向。我们常做。雇主的调查,我们学校两年就做一次,看他们的要求,看他们对我们学生的满意程度,他们希望我们增加什么内容,但我们并不会全部听他的,全听了,就不会有方向了。有些人认为我们的顾客永远是对的,永远应听他们的话,但是我们发现毕业生的雇主所说的要求是好的,但他们要求是比较短浅的,只着眼于现在问题,比如,学生要懂得评估,要懂得会计、财务等。有一阵他们要求加电脑课程,有时又要我们加一些研究多一点的课程,有时加治疗模式等。若全部听他们的话,我们的课程极易膨胀,会没完没了。如果作为社会工作教育者我们就要有一个能力去分辩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不做。当然我们不可以说我们有绝对的权威不听你的,这是不好的,是脱离实际的,但我们若全部听他们的也是不好的现象,使我们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方向。所以这也是一个争辩,所以我们在顾客为主取向,还是我们教育者为主的取向的辩论上,我们也是要找一个平衡点,而不是站在任何一个极端。
第五个争辩是交代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向自己交代还是向公众交代。在香港地区、在美国、在全世界现在有一个很强的潮流:管理主义盛行(另外加上经济不好就更惨了),给我们钱的人包括政府、公众等,他们都对社会工作教育有很多要求,也要求我们的交代。因为以前在香港交代制度很严格,我们课程方方面面包括我们教学水平、教学素质、研究成果、学术管理等均要交代。学生多了要交代,学生少了更要交代,学生就业好不好也要交代(每年都要看我们学生的就业率数字)。所以有一些同事不太喜欢这个制度,为什么我们要向外人交代,我们可以向自己交代嘛。我们常强调学术界的自由度,包括无上的权威、无上的自由,但是我们现在已无能力辩了,其实辩论也无用处,外面社会就是这样要求,什么东西都要交代,为了这个交代,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我们有许多方面要去做评估,内地将来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做方方面面的评估证明我们存在的价值与工作成效。通常我们的辩论是这东西有没有用,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的评估,如果我们教的好的话,其中效益是很难评估的,它往往是处于社区之中的或对人的,社会工作教育究竟能不能影响我们的学生,令他们工作有成效是更难评估的,而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些。现在对这个辩论少了,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能做得更好,怎样去证明我们的存在,怎样证明我们学生的素质是好的。我们辩论的方法是希望不用那些传统的、政府的或者是机构给我们的很硬的、非人性化的方法去评估我们,我们希望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去发展相关评估,去证明我们学生素质是好的,工作是有效率的。包括就业数字、包括个案、学生好的影响等(如他在社区中运用方法与其他人有何不同),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第六个辩论是关于社会工作教育层次问题。在内地这种辩论不太厉害,香港有,美国就更厉害了,究竟社工教育应当放在什么层次,是文凭,本科还是研究生层面。在美国以前辩论得很厉害,最初认为他有一个基础的大学培训,先成为了有教育的人——懂思考,有人文教育基础等,然后他才进入硕士研究生,我个人来看是比较理想的,但现实很难做。现在他们也与现实协调了——需要太大了,无法一步步进入。现在在香港、美国已有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这种辩论在内地也是需要的,至少要辩论一下不同的层次有什么定位与目标,一二层次间有什么关系,怎么交叉等。
第七个争辩,社会工作教育应不应该有立场。这是近十多年来比较激烈的讨论。因为很多人认为社会工作者是没有价值取向的,无价值立场的,但是最近的很多辩论提及社会工作是不可能无立场的,其实在我们帮助他所做的决定都是有价值立场的。比如帮他讨论一个家庭问题,他最后决定离不离婚,或你帮助一个社区如何去解决问题等,这些时候往往有价值取向的。若说工作者价值没有影响他,这是比较假的,其实我们工作的过程里,常有价值隐含着去影响他们,有时不明显罢了。香港一些机构和社会工作教育课程有很清楚的价值取向。面对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或处于边缘的人士,如果我们不去帮助他们,什么都没有价值取向,什么都没有立场的话,我们叫我们的学生没有立场的话,他们(边缘人)就永远得不到帮助。他们认为社会工作是有立场的,就是帮助那些受压迫的,处于底层的人们。这是他们的价值取向,我们不一定听他的。但这是针对辩论而言的,在香港我们还没有那么激进、进步,所以我们暂时没有什么很清楚的立场。通常,我们的立场只是帮助我们的学生去注重社会公益或者去关注社会底层的人等。但是没有英国社工教育界那层次分明的价值立场。这个,我们也可以讨论,社会工作教育是否应该有立场,比方在内地有那么多贫穷问题,我们是否应该注重社会发展呢?或在取向上帮助他们扶贫,协助他们用社会发展的方法解决问题等。这需要你们更多地去考虑。
刚才说了在社会工作教育领域里的好多争辩问题,曾有的或现在仍进行的,这些重要的议题我估计也还是有些意义,有一些问题也是比较实际的,比如立场问题、培养人才是专才还是全才、教育层次、或者是为谁而服务、社工教育是微观还是宏观、学术与专业关系等,希望我们大家都好好反思一下。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全球化使得资本、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等要素的流动穿越了国界。这种多元的文化要素、信息资源、意识形态观念等随着全球化的不可逆转的趋势,注入到生活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根据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开展工作,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同化教育,往往片面重视灌输和说教,没有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要,也没有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对大学生高度关注和深感困惑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涉及甚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多为“85后”“90后”青少年,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两种非常鲜明的个性化群体特征:其一,强烈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求新意识;其二,一定程度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消极偏激。因此,原有的强调传统、单一、刚性、权威理念和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已难以适应作为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好奇心强、追求多元价值的大学生群体的需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忽视青年学生的个体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强调经济理性、利益最大化、竞争等理念,区别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具有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进程给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水平。但是,与之相伴的是,原有的以单位制为核心的共同体生活结构逐渐解体,“国家—单位—个体”三位一体的结构变成“国家—个体”二元结构,中间力量或组织的缺位,导致中国社会的原子化倾向成为现实。同时,市场化导向的经济发展格局,又催生出了明显的个体化社会,即一方面鼓励社会大众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将市场的经济理性、物化、功利主义等思想渗透到个体之中。原则上,这种个体化倾向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和重视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现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相对忽视青年学生的个体价值取向。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追求学生个性发展与受集体主义思维约制的矛盾,个体化、个性自由、主体性、自主性与集体主义原则未能得到整合与超越。
(三)消费社会带来的生活方式变革和挑战
国际上先发现代化国家和地区在上世纪已进入消费型社会状态,体现了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日益受到这股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获取物质消费当作生活的目标,而这些物品的获取未必是出于他们对生活的必需,而是为了获取他们的某种身份认同。由于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塑与生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对这种以消费为导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追求和模仿,极大地彰显了其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独特特征。但是,现行的高校思政工作并没有有效回应消费主义体现的对于通过消费所追求和获取的身份认同、群体认同等。
二、优势与因应: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重构
虽然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体系,且后者是传统上占居主导地位的学生工作手段,但是已有很多学者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基础,初步论证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本文认为,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回应后者在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背景下所遭遇的困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理念优势。
(一)强调服务学生而非教育学生的工作理念
社会工作自诞生之日发展至今,逐渐从单一的慈善救济功能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成为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科学方法与社会制度。“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是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核心。相较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管理学生为核心的理念,高校社会工作以服务学生为逻辑起点,从而达到育人自育的境界。
(二)强调学生为本而非学校为本的工作重点
社会工作本质上是要重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扮演了重要的福利制度功能,以人为本的福利观念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指南。社会工作在看待和介入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来开展工作,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极适应高校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工作环境。
(三)强调增权赋能而非控制约束的工作导向
增权理论是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其核心在于:挖掘个体自身内在潜力和资源,实现个体权力的本来面目,改善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力状态,促进宏观上的人际和谐和社会公正,最终达致社会的平等、和谐状态。因此,在开展学生工作中,社会工作注重整合学生自身及周遭存在的有利资源,从个体、群体、组织层面,协助学生达至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
(四)强调学生参与而非消极被动的互动机制
社会工作被视为一项福利性行动,这种行动需要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成为行动主体、平等参与、协力探寻和应对服务对象所遇问题。因此,“与服务对象一起”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机制。社会工作在看待学生所遇困境和需求时,强调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需求评量、问题界定、方案设计、服务开展与评估等全过程。
(五)强调全面发展而非片面僵化的教育目标
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帮助有需要的个体、团体、家庭和社区,并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促进各主体的发展,发挥其发展。同时,通过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维护社会秩序,发挥预防。高校大学生整体上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形塑的重要阶段,发展性任务是大学阶段的核心要旨。因而,社会工作在介入学生工作时,通过积极整合有利资源、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
三、互构与共生: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逻辑
当前,尽管不少学者呼吁将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以发挥社会工作对高校思政工作的补足功能。但是,他们在强调社会工作向高校原有学生工作体制进行嵌入时,更多地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社会工作向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强势嵌入,体现了一种专业霸权主义的倾向;二是强调社会工作的单向嵌入,忽视了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接纳、主动导入;三是强调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二元分离。本文认为,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实上可以存在融合互构的关系。在学校场域推动思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理念、方法之间的相互体验与功能互构,将为大学生提供有别于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服务体验,有效弥补传统思政模式的不足,回应学生需要,协调和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理念互构
在传统学生工作领域,常坚持管理型、约束型的工作理念,如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评价更多强调学生对于意识形态的顺从、规则的接纳和秩序的遵守。事实上,培养各种规训和服从秩序的顺从者,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效果。社会工作坚持尊重与平等、助人自助、服务至上,以及个性化等理念,这些理念本质上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参与平等,鼓励服务对象自觉基础上的自主发展;强调服务,尊重个体差异基础上培养社会主义公民。一些研究也表明,坚持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形成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伙伴关系,为进一步培养现代化公民奠定基础。
(二)功能互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一系列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继而指导他们的行动和行为习惯,以成为教育者所期望的群体。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和思想教化。但是,其在实践过程中常忽视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结机制,忽视调动与大学生个体有关的其他系统和资源来协力助推学生发展。社会工作的工作逻辑在于通过对服务对象处境、问题和需求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估,与服务对象一起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帮助他们成功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困境和挑战,并积极适应社会环境,即实现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之中,注重从学生及其周遭环境来看待学生所遇困境和需求,通过整合学生个人、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多元系统环境的互动,共同协助学生成长与发展。
(三)内容互构
事实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小学时代就已开始,一直贯穿至大学阶段。学习周期过长,学习内容重复,且与实际生活脱节情况严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破传统框架,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内容体系和多元育人形式。相比而言,社会工作没有一成不变的服务内容,从微观层面讲,它借助个案、小组、社区工作为有需要的个体、团体和社区提供专业;从中观和宏观层面讲,社会工作发挥着评估社区需求、整合社区资源、进行政策倡导等功能。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坚持证据为本原则,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以学生需求为前提,借助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增权理论、抗逆力理论等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大学生个体、群体,乃至校园提供内容多样、形式多元的专业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机制互构
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多个主体几乎同时开展工作,包括“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心理咨询教师等。实施者存在多元且分化的情况,虽然分工明确,但基本上没有形成有效协作的实践机制。现代社会工作注重对多元主体关系的整合,强调多主体之间的合作与良性互动。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可以有效发挥其整合多元主体优势,调动多元主体积极互动与合作。
四、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土化创新路径
如前所述,尽管在主体、理念、功能、内容和机制等维度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社会工作的介入并不否定其作用与优势,而是尊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在属性和本质特征,调动思政工作相关主体的资源互动与积极合作,以形成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构格局,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一)探索和建立主客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和伙伴关系
在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主体互构,意指强调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形塑、互相作用以及角色互换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效回应当前挑战并进行创新,需要改变传统上坚守的主客体对立局面,借助社会工作的主客体之间平等关系理念,搭建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平台,形成师生之间的和谐伙伴关系。只有坚持平等参与和互动,才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能。
(二)坚持和施行以学生为本的公民教育实践
强调理念互构,意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借鉴社会工作的相关理念,逐渐改变原有的管理导向型工作理念,形成服务导向型的工作理念;逐渐改变消极的教育方式,探寻积极的公民教育方式;逐渐改变将学生视为被动的个体,而将之视为积极主动的个体。唯有如此,才是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的内在前提。
(三)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及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在实践中强调功能互构,意指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借助社会工作具有的支持、服务与发展等功能定位,强调对学生的无条件接纳与支持,强调对学生的服务供给而非灌输说教,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性关怀而非病理性治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效服务于现代高等教育目标,就必须从自身功能定位上进行创新和变革。
(四)构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与多元整合的教育内容
强调内容互构,意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应该对目前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进行反思和总结,提炼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和实践经验;同时,应该借助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内容体系,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进行梳理、扩展和整合,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教育、社会职业与生涯发展教育、多元文化体系和价值观教育。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进行全方位的重构与创新,以符合时展所需。
(五)建立多主体之间的协作治理与良性互动机制
强调机制互构,意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搭建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网络,包括学校层面、“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干部、大学生等,对于目前多元主体之间分离的关系格局,有必要汲取社会工作在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方面的原则和优势,形成学校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治理机制,共同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提升高校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根本目标。
莫勒斯(Morales)与西佛(sheafor)认为,对人提供照顾(Caring)、治疗(curing)与改变社会(ChangingTheSociety)是社会工作者存在的三个主要使命或宗旨(3C''''s)。而实际上,我们发现:我们国家社会工作的开展,更多的是强调照顾和治疗的“使命”,很多情况下缺乏改变社会的实际机制。在总结最近几年各个领域社会工作开展情况时,我们发现: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凸显,社会工作在进行社区发展、社区服务以及进行弱势群体关怀的过程中不断地遇到各种各样的与法律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凸现出立法的漏洞,有的凸现出法律运行的具体缺陷……这些问题,于一个单纯的社会工作者来说,可能是难以解答和进行更深层次讨论的;于一个单纯的法律人来说,又是在书本中很难发现的。当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共同进行活动的时候,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社会工作的建构性检视
(一)定义中的建构性取向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会和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2001年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指出:社会工作提倡社会转变,解决人际关系问题以及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藉以改善人类的福祉。社会工作运用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等理论,在人与环境互动中作出介入。而人权及社会公义等原则乃社会工作的基础。在这个定义之下,其更多的是强调社会工作所应该具有的社会作用,而这种作用更多的体现为“转变社会”和“改善人类福祉”的作用。按照A·T·莫雷尔和B·w·谢福的观点,“社会工作实践由社会工作价值、原则和技术的专业应用所组成,以便实现下述一个或多个目的:帮助人获得有形的服务,对个人、家庭和群体进行辅导和心理治疗,帮助社区或群体提供或改善社会和健康服务,并参与立法过程。”
在这里,莫雷尔和谢福特别提到了社会工作在“参与立法过程”中的目的性取向。此种目的,实际上也即一种建构性的目的,旨在具体的服务和照顾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建构启示和具体实践。在我们国家,学者对社会工作所做的定义也同样没有忽视社会问题及社会工作的建构性问题。
(二)行动研究理论的视角
行动研究的先驱人物,社会心理学家KurtLewin指出,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只是要获得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透过行动研究形成社会情境中有效的管理或行动策略,以达成预先设定的变革目标。从理论上来说,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追求逻辑上的真,而更应该关怀道德实践的善与生活取向的美,理性必须返回生活世界才能获得源头活水,研究是为了指导人们立身处世的生活实践。就社会工作来说,(在上文我们已经提到)目标不仅仅是照顾和治疗,更多的应该体现在社会变革上。照顾和治疗只是一种短期的、应急的目标,而社会变革则是长远的、可持续的目标。在行动研究理论之下,实践性的行动研究(PracticalActionResearch)和解放性的行动研究(EmancipatoryActionResearch)对社会工作是十分受用的,特别是其在社会建构目标指引下的具体实践。
实践性的行动研究旨在发展案主的实践推理能力,经由厘清有意义沟通与对话的条件,生成诠释性理解的知识,这个知识能形成或指导实践的判断。
解放性的行动研究旨在创造一个有批判性的分析环境,让案主能在完全授权的情况下,超越主观的认知,使获得客观的解放型知识来进行沟通或社会行为,实践进行批判与反思,进一步创造一种可能的改变与进步。而Hart和Bond则将之成为“赋加权力型研究”,指出这种研究与社区发展紧密相关,以反压迫的姿态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摇旗呐喊。研究的目的是结合理论与实践来解决社区的具体问题,研究者协助参与者确认研究的问题,提高彼此相互合作的共识。
在面对具体的案例和案主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基于行动研究,已经不仅仅是一名单纯的“服务者”、“倾听者”、或救助者。他(她)的“判断”、“反思”将会成为社会建构过程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而且将会对案主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法律问题与社工介入的可能
目前,国外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社会工作实务和教学都将社会工作中的法律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来开展。实际上,社会工作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弱势群体需求评估对立法和政策的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社会工作者的个案记录往往成为司法过程中的重要证据;再次,法律的介入可使社会工作的领域更为广阔。
相比于其他问题,社会工作者的个案记录和证据表达问题又是此领域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台湾学者陈慧女指出:法律与社会工作之实务可以在以下领域展开:社会工作的临床评估;儿童虐待、疏忽、目睹家庭暴力之评估;儿童、少年、成人害被害人之评估;婚姻暴力被害人之评估;害、婚姻暴力、儿童虐待加害人之危险评估;儿童及少年监护权、探视权、收出养之评估;少年犯罪行为之评估;老人虐待与疏忽之评估等。台湾大学《实习过程中与法律相关之注意事项》一文中指出:“社会工作者必须对于法院的运作体系有所熟悉,同时也必须知道在法庭上作证时应有何种适当之举动。社会工作实务者与学生必须假定其所撰写之专业服务纪录、个案纪录、个案报告或联络信函等,皆有可能成为法院传票要求检视之特定文件;也有可能是检察官或律师搜集和检视之文件;且可能在法院里当庭阅读之文件。当我们在撰写上述这些文件时,必须相当留意撰写纪录之内容,以及我们如何责成文字上的表达。”其实,这也就是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除了帮助人们解决实际困难,还必须要在政策,特别是司法领域承当更高的社会责任。而这一点,可以说,会对那些受到侵害的人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香港社会福利署的《多专业个案会议及照顾儿童法律程序》一文指出,在调查过程中或进行个案会议期间,如受虐儿童被评估为需要法律保护,应由社会福利署的负责个案社工或警方引用保护儿童及少年条例所列相关条文处理。相关机构会提供跟进服务。对于不被评估为虐待儿童,但须引用保护儿童及少年条例的个案,而该个案并非其它服务机构的已知个案,家庭服务中心会负责进行照顾儿童法律程序。实际上,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在此类儿童保护的案例中,对社工在法律方面的要求显然要更高,而且也更为细化。在美国,1989年的“约西亚儿童虐待案”中的相关事实则可以使我们对社会工作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了解。
1982年1月,DSS在知道约西亚遭到父亲的虐待后,工作人员与孩子的父亲进行了面谈。一年之后,DSS又一次接到医生的电话指“怀疑孩子受到了虐待”。而这一次,他们从威斯康星青少年法庭得到指令把孩子暂时交给医院监护。三天之后,DSS特意召集“儿童保护组”开会讨论约西亚的问题,该组由儿科医生、心理学家、侦探、律师、专案工作人员以及一些医院员工组成。小组讨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本案虽然最后是由于在DSS是否应该做出救助的问题上产生争议。但在案件诉诸法庭之前和之后的有关争议情况可以使我们对社会工作在司法领域的介入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且,此种“介入”的意义正如对本案提出异议的布雷兰等三位大法官所言:如果DSS的人不能尽责的话,类似约西亚这样的受虐待的孩子的境况会变得更加糟糕。由此可见,社工的及时介入,以及在司法领域中的作用发挥将会极大地弥补司法程序中的某些空白。
三、专家证人制度概述
专家证人(ExpertWitness)制度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一直以来都是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有的一种法律制度。专家证人是指:对该问题或与该问题相关联的事宜所具知识或经验,能令其对该问题或该等事宜的意见可被接纳为证据的人。②专家证人与一般证人,与鉴定人,与专家辅助人都是不同的,而将几者加以区分将会使我们对专家证人制度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一)专家证人不同于一般证人
一般证人主要是陈述事实,而专家证人可以发表意见。一般情况下,对事实的把握是为后边的推论或进一步证明作准备的,而由专家证人所作的意见可以直接作为证据被法官所采纳,对案件产生的影响比一般证人要大。
(二)专家证人不同于鉴定人
首先,主体来源的范围。鉴定主体必须是取得官方资格,或拥有官方承认的某种资格的人。而要取得这种资格,则不仅必须拥有一般人(包括法官)所不具备的专门知识,而且还往往必须通过某种考试或考查才能够实现。而专家证人的选任范围要广泛得多,只要满足“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意见有助案件解决”等要件即可。
其次,主体选任的权限。一般情况下,选不选专家证人,选择具有何种资历的专家证人,均由当事人自己决定,法庭不加干涉(除少数情形下由法庭选定外)。而鉴定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案件的需要则需要法庭介入选定。
再次,主体的倾向性。专家证人由当事人聘请或选定,因此专家证人会作出相对倾向于本方的意见。实质上也就是一种浓厚的对抗性意见。而鉴定人往往是中立的,采取的是科学的结论和评判。
(三)专家证人不同于专家辅助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1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人民法院准许其申请的,有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体人员进行询问。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由各方当事人自行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就有关案件中的问题进行对质。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可以对鉴定人员进行询问。”此条规定类似于专家证人的规定,但又不是实质意义上的专家证人之规定。之所以类似,是因为此类人员是由当事人申请,有一定的自由选任性。但两者又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很多学者将此条规定中的主体称为专家辅助人。
首先,专家证人提供的是意见,并且是结论性的。但专家辅助人进行的是说明,并且还要有“对质”、“询问”等过程。
其次,专家辅助人必须是在“经人民法院准许”的情况下进入到案件审理过程,而专家证人的选任就要更为自由。
因此,专家证人制度是一种极富特点,并且在效率方面极具优势的制度设计方式。对于完善司法程序、维护司法权威和公正是颇具意义的。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这一制度已经在理论和学术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如何具体的对其加以操作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认为,社会工作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四、社会工作者何以成为专家证人
(一)社会工作者能称为专家吗?
以艾滋病检测为例,当某案主来到机构,机构会指派其中一名咨询员全程陪同。整个过程是这样的:第一步:提供免费的检测前心理咨询。第二步:提供免费快速检测。第三步:结果呈阳性的话,7个工作日内陪同到疾控中心进行确认检查。第四步:陪同到疾控中心做免费CD4细胞检查。第五步:CIM细胞低于400的人,陪同到相关医院进行免费体检。第六步:转介并帮助其获得免费抗病毒药物。第七步:提供服药依从性支持。
从整个过程来看,从心理咨询开始到最后的药物依从性支持,整个过程都是在相关的社会工作者辅助和指引下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此名社会工作者是最了解案主情况的。而且,不管是到哪一个机构进行检测、体检等,社会工作者都陪同在身边。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仅是一个具备此方面知识的人,同时也是清楚记录整过程的人。而在其他领域,比如儿童保护、家庭暴力等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更能清晰地记录下发生的许多事情,这些事情是一般人所不能发现和记录下的。况且,社会工作者在介入之前已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考察,这使他们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能够更为清楚、合理地分析具体问题的基本情况。这些记录以及社工的具体分析对于具体司法程序的开展是极具意义的。
(二)社会工作者职业伦理的要求
职业伦理是一个专业在实务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对于社会工作这样一个时时刻刻在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来说,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专业职业伦理的建设和倡导,而社会工作在社会建构方面的工作倡导又是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伦理守则》指出: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变迁方面首要的努力应着重于:贫穷、失业、歧视及其他形态的社会不公正。当社会工作者必须无决定能力的案主时,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合理的步骤以保障此案主的利益和权利。社会工作者应采取行动以防止和消除那些源自于民族、种族、国籍、肤色、性别、性倾向、年龄、婚姻状况、政治信仰、宗教或身心障碍所造成的支配、剥削和歧视。《加拿大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伦理守则》指出:法庭许可有裁判权的法官可以命令社工员提供其评估给法庭。当法庭需要该资料时,社工员可以向其解释案主拒绝提供的理由。社工员应该促进社会工作的正义。《台湾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指出:(社工员)应以负责态度,维护社会正义,改善社会环境,增进整体社会福利。阐明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责任:社会工作应增进社会的一般福利,致力于歧视的防止与消除,确保人人可公平的获得所需资源、服务和机会,倡导社会状况的改进。
应该说,以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伦理要求都将社会工作者在法律领域的社会责任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这是符合现时社会工作发展要求的。而且,我们发现,像加拿大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对社工作为专家证人作出了直接性的要求。此种趋势将会对各个国家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社会工作者作为专家证人与危机处理
危机处理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四十年代,早期的临床研究为此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Lindemann在1944年CoconutGrove大火后,从事的关于火灾后悲伤反应的研究以及ReubinHill于1949年进行的因战争所造成的家人离散与重聚以及家庭压力的研究。危机处理理论关注人在压力事件之下的危机状态,并试图通过适当的危机处遇方式来预防、重建、改善和维持人的生存和发展。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对于很大一部分的社会工作,如农村社区发展、青少年教育、流动人口知识普及等都是采取一种较为缓和的发式展开。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具有强烈的紧迫性和危机性。而对于像虐待儿童、家庭暴力、就医歧视等情形,社会工作就不仅仅只需提供照顾或心理辅导,它需要的是紧急的处理方式,包括向法官呈递个案记录和进行出庭作证,目的即在于最大限度地保障案主的合法权益。那么,这种活动对于受到侵害的案主来说究竟蕴含了多大的力量?
根据危机处理理论:对个人而言,面对突然压力情境及危机事件,人会经历情感失衡、认知失调及表现出相应的生理症状;对于团体来说,当团体共同遭遇危机时,危机会受环境影响而扩散和蔓延。但这些都不能算作病态。通过良好和有效的危机处理,可以增强对事件掌控及因应的能力,减低心理沮丧的强度,在悲伤过后重新建构好心情,有助于对未来事件处理能力之增强。反之,在严重压力失序和创伤后压力失序的状况下会产生对创伤事件之再经验(如梦魇、幻觉)、逃避和麻痹(避免创伤之勾起、远离人群)、过于敏感警觉(过度失眠、易怒)甚至是忧郁、人格失序、人际问题、犯罪行为及自杀。在失衡状态的期间,人会主动寻求生活的平衡与和谐,评估事件之意义,及检视个人生活中可资运用以因应危机之个人与社会资源。当个人受伤的状况升高时,特别会寻求心理上的协助。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在面对虐待儿童、家庭暴力、各种歧视的情形时,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更好的处遇此类的危机。因为,类似于艾滋病感染者这样的群体,他们在受到歧视以后,恐惧和无助将会在群体内蔓延。那么,这个群体将会变得更加脆弱,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社会危机。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降低个人对压力及无助的感觉,活化社会资源和建构有效因应策略。而在司法过程中,社工作为专家证人的介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司法活动,它在本质上意味对人之危机的关注和巨大的支持。而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种支持将会对法律在大众中的普及以及树立法律的权威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五、社会工作者作为专家证人的理论意义
在这里,我们通过相关的理论建构,试图阐明社会工作者可以作为一名专家证人,加入到诉讼活动或其他更为广泛的司法活动中。而实质上,这样的一种尝试正是建基于司法本身变迁的需要。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20世纪以前的美国,每一个案例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结果,这个结果可以从一系列自然的、不言自明的规则通过逻辑推理得到。而其后果正如审理Greenv.HudsonRiverRailroadCo.,28Barb.9,22(N.Y.1858)案的法庭所说的,“我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我只能按照我所发现的法律裁判——我没有特权去偏离源远流长的先例的要求。”这样一种对逻辑机械的运用,势必是片面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扼杀真理和正义的存在。而正基于此,这种传统在19世纪末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霍姆斯(Holmes)在其1881年出版的《普通法》(TheCommonLaw)中指出:法律的核心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布兰代斯(Brandeis)则将社会科学的材料运用在他的辩论摘要(bfief)中,并且得到了法官对这种做法的认可,继而基于该种材料获得胜诉。实际上,不管是霍姆斯理论的阐述还是布兰代斯实践上的尝试,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将关注点集中在了社会科学知识对司法的作用上。而在我们国家,充分运用社会科学知识进行法律的解释和推理也在理论界得到了重视。①那么,此处我们所提社会工作者究竟能在这场变革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一)助益性
二、要有经费提供保障
工会没有经费或经费得不到保障,规范管理就无从谈起。解决经费收缴难的问题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不断深入宣传贯彻《工会法》,按照全总扩大收缴面,提高收缴率的要求,收取建会筹备金,扩大应收范围。二是对不予拨缴经费的单位要联合上级工会和税务机关,实行税务代征,必要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要主动把工会工作融入到党政工作中去,争取重点工作与党政一起调查研究、一起布置安排、一起督促检查,共同推进。积极争取行政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对工会大型投资项目的支持。日常救助工作和工会开展的活动还可与本地知名企业、社会机构联系,以取得社会更多方面的支持。
三、要加强财务制度建设
工会组织要结合对财务工作的新要求,不断改进完善本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如,规范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发展壮大职工互助储金会,完善职工帮扶体系建设。另外针对工会经费开支、工会会费收入、经费上缴等方面工作,要健全完善必要的制度、措施和办法,并切实抓好贯彻实施,实现用制度规范,用制度理财,用制度指导工作。在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入账、使用、处置、清查等环节要加强管理,对行政拨付工会的固定资产要做好登记工作,转移、借用、报废的要按规定履行手续,把好资产处置关,确保工会资产不流失。
四、要坚持民主理财
坚持民主理财,要进一步增强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可以利用单位局域网、报纸、厂务公开栏等媒介,公开工会助学名单、救助标准等经费使用情况。坚持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制度,重点开支由工会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要主动征求经审会对工会经费使用、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意见。成立专门委员会妥善管理专项资金,制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约束机制,保证合理运用。另外还要畅通信息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管理监督。
五、要与经审工作相结合
基层工会在推动财务各项制度的执行与落实过程中,在促进财务规范化建设进程中,要积极争取工会经审组织的支持和配合,不断健全完善工会财务工作年度审检制度,工会经费收缴使用情况向会员大会报告制度,工会主席任期内审计制度等。尊重和支持经审会的工作,积极配合经审会对工会经费、资产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加强工会经审与财务共同对基层工会工作的指导,使工会财务工作得到健康发展。
六、要强化财务规范化考核
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建有定期考核的评价、验收办法。上级工会应将工会财务要求规范的各项内容细化,逐项设立分值,每年要求基层工会对照开展自查,对扣分项进行说明,制定整改方案。对认为已达规范化要求的单位,可进行规范化单位申报。上级工会组织对申报单位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发给确认标识。要把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同工会主席任期内业绩考核挂钩,使工会主席真正成为工会财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良好的校园文化包涵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校规校训、教学科研、工会建设、学生社团、校园环境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尤为显著。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而工会作为承载教师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党的十胜利召开,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为长期的指导思想。在十精神指引下,校园文化也不应该拘泥于一格,应进一步拓宽思路、勇于创新,展现新风尚和新面貌。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在立足于工会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在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努力实现工会建设的特色化、工会工作的务实化和工会活动的创新化。
一、工会建设特色化
工会建设的步伐体现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工会建设有特色,主题鲜明,校园文化必定也具有其自身特色。
1、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的办学方针,着力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高校工会的核心职能就是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加强民主制度建设,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围绕学校发展建设、文化建设、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听取每一位教职工意见,是高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工会的重要权力和责任。
2、针对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的需求,积极开展“沟通工程”。“沟通工程”是工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党政领导、职能部门与教职工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从而起到聚集民意、汇集民智、倾听民生、化解矛盾、推动工作的作用。积极开展“沟通工程”,围绕学校建设发展问题、教职工切身利益问题,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关注民生、重视民意,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3、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实行政务公开,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沟通方式,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将学校一切管理活动向广大师生员工公开,将施教行为、施政行为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保障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
二、工会工作务实化
工会的基本职能就是维护教职工权益。工会应积极发挥自身贴近群众的优势,倾听教职工诉求,体现学校人文关怀,不断修正和完善自身,传递校园文化的“正能量”。
关注民生、突出维权。努力保障职工的切身利益。根据新时期工会特点,遵循“普惠制、全覆盖”原则,坚持以教职工为本,扩大工作覆盖面,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把维护教职工利益当做一项工程来抓,这项工程既包含了生活需求,也包含了健康需求、精神需求。“实事工程”、“文化工程”、“健康工程”、“温暖工程”是工会工作务实化的主要内容。
三、工会活动创新化
工会活动创新化主要是指在活动内容上从注重教职工的外在需求向内在提升转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首先要完成工会活动从偏重物质而轻视精神需求的转变。工会要从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入手,实现从偏重教职工生活到内在心理精神需求的转变,以体现工会对教职工真正的人文关怀和利益的代表,推动校园文化上新台阶。
2、实现活动型向学习型与活动型相结合的转变。当前,工会活动主要以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为主要内容,在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学校文化内涵上缺少空间。所以,改善当前工会活动注重娱乐性的现状已成为工会工作探讨的重要内容。工会应在活动中引导教职工提升自身素质,丰富内在知识,掌握新型技能,内外兼修,从而推进校园文化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营造氛围、以德为先,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特色工会,要坚持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核心,扎实推进师德建设。要“由一推众”,在广泛宣传的同时予以表彰和奖励,以此带动全体教职工进步,从而辐射整个校园文化,形成整个校园争先向上的蓬勃氛围,保持校园文化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