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一、CDIO教育理念
CDIO是由MIT和瑞典几所大学,创立的工程教育模式,是以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全生命周期为背景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获取工程能力。融入CDIO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模式和学习环境,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接近工程实际的学习经验,加强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的结合。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根据我校毕业生回馈的信息,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实用性和工程性角度出发,新的教学内容重点强调电子器件的外部特性,淡化器件内部工作原理,并结合实际实际工程项目来讲授知识点,实现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学会学习的转变。经过改革,最终确定的教学内容为四部分,它们是:以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项目讲解半导体二极管器件特性、相关的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以简单实用的功率放大电路项目讲解三极管特性、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功率放大电路,并简单介绍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以信号运算和处理电路的设计项目来讲解差分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基本运算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这些知识点;以波形发生器和信号转换电路的设计来讲解电压比较器和震荡电路。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局面,需要教师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灵活的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上课时,教师可以拿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来讲解有关的模电知识,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也可自己做个简单实用的功放,在课堂上演示,结合实物讲解电路元件、电路组成、工作点设置、工作原理,学生会觉得的所学这些理论确实实用,学习兴趣会一下子高涨起来。重要的是,结合实物讲解相关理论内容完毕,一定要实时提出工程项目来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设计、仿真,提倡“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这样通过实物讲解、项目激励,挑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完成了我校模拟电子技术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转变。
四、教学手段的更新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手段,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各自优势。对于典型电路的分析方法、典型的应用电路尽量采用板书教学,以发挥教师个性化教学,给学生留出思考和做笔记的时间,并辅以课件动态演示,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结构复杂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特性及应用,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电路清晰、扼要地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而且,为了把CDIO教育理念更好地贯穿到教学中来,课堂上还引入了Multisim仿真软件。这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一边结合实物讲解理论内容,一边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软件来仿真电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随机就学了该软件来辅助项目设计,不必要专门抽出课时讲解,还为提出的工程项目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以验证学生设计项目的正确性。另外,利用我校建精品课程的机会,系里还建立了资源丰富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网站,不仅包含了授课课件、教学视频录像等内容,还有例题精解、联系思考、项目开发包、试题库,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使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
五、考核改革
结合教学创新,把考核与平时作业和项目设计挂钩。以往习题都是就地取材,布置教材章节后面的习题,学生反馈当时也会做,但一做实物还是傻眼,总觉得不知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程中来。经过改革,我们结合项目设计来布置相关习题。例如,通过直流稳压电源项目要求,布置关于二极管单相导电特性和稳压特性的试题,整流电路中二极管型号的选择,滤波电容的容量计算等。这样不但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课程内容,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还体验到了设计的成就感,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期末试卷从网站的试题库抽取,实现教考分离,试题内容尽可能地与实践结合起来,避免了学生临时抱佛脚,而是持之以恒地以项目促学习,以学习做项目。经过改革,《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考核分期末试卷、项目设计实物、平时作业、和实验和考勤五部分组成,它们分别占60%、25%、5%、5%和5%。项目设计采取分组合作设计,一学期下来,其成绩是整个学期要求的所有项目的平均成绩,这就促使学生平时设计、调试项目,把考核重心放在实践上来(历时一个学期,时间较长,要求老师严格把关)。
参考文献:
[1]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
关键词:
非电专业;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特征是有较强地实际动手能力,具备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该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地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较大比重,而培养各专业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及人才培养目标。这类人才的培养往往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单元就是课程的建设,强化核心课程模块建设,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体系是各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环节。作为课程直接讲授者的一线教师,深化课程建设和改革是首要任务。模拟电子技术是理工类专业一门关键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对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后续相关专业课、实践类课程的学习及至将来的考研及就业。模拟电子技术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从目前应用的教学大纲、现有教材及该校的课堂教学中,发现课程存在诸如课程内容跟不上电子行业发展、教学方法单一、基于实验箱进行验证性实验无法锻炼动手能力及考核环节缺乏有效的过程性评价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类似专业基础课程的共性问题。课题组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并经过广泛调研和交流讨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1教学内容调整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学生除掌握大量的新概念外,还要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及一些电子器件,繁琐的内容极易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另外,该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选用教材为康华光版《电子技术基础》的模拟部分,该教材的特点是知识面特别全面,除基本内容之外,还编有较为深入的内容,在第一章的最后一节对应有PSPICE仿真例题,这些例题是教材理论内容外需要更全面地分析或是设计来实现的,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发展,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已取代双极结型晶体管成为集成电路的主流。教材中相应增加了例如砷化镓场效应管(MSFET)、VMOS功率器件等。教材本身内容及先进性是足够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构建的,问题是课程沿用的教学大纲基本没有变动,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的结构体系为主,体现电子技术先进性的章节往往是被删掉了,不够重视应用和实践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更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绪论作为课程导学模块,为后读各章的学习提供引导性的背景知识。半导体二极管、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场效应管作为半导体器件模块,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为一模块。这其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删减原来以晶体管为主的电路,增加场效应管组成电路的教学内容,体现电子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集成电路基础及反馈技术(包括集成运放的应用)为第三个模块,集成器件相较于分立元件电路比优势更为突出,也更接近实际应用。这一模块的教学重点内容应适当由原来偏重于分立元件电路,向集成电路相关芯片介绍,集成电路参数测试及典型应用电路分析等偏重。第五模块则为实用模拟电子电路,包括信号处理及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这一模块内容往往是教材中的最后章节,以往的教学中大都将其作为一般内容讲解。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这一模块内容恰恰是最接近电子技术实际应用的章节,应调整为重点讲解内容。
2教学方式改革
2.1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讲授式”教学经调研,大多高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都仍以讲授式为主,即教师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内容依次讲授,学生则被动接受。以现有的教学条件及学生知识接受程度不同的情况来看,完成摒弃讲授式教学是不可能的,解决办法当是教师以讲授为基础,提炼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哪些内容适合讲授,哪些教学内容适合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哪些内容适合展开讨论等。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以课程组为单位,教师集体备课,共同交流讨论,同一界学生中的不同班级可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最终目的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为目的,探讨出师生得以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常用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很适用于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如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指定参数指标的直流稳压电源的过程中,学生可将电源的组成、工作原理、质量指标计算等理论的知识点研究一遍,相较直接讲授式教学效应更好。
2.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无需教师花费时间在黑板上画电路图,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得到了普遍采用。多数教材配套有多媒体课件,在使用之前一定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大纲修改及完善课件。在使用课件教学时,易出现完全摒弃板书、教学节奏过快,导致学生无法做课堂笔记甚至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现象。经课程组多年教学经验,采用传统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基本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可在PPT中显示,相对应的特性曲线方程及工作点Q的相关推导可在黑板上一步步给学生推导。
2.3利用网络资源,推行网络课程建设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师生比例不断提高,多数高校存在教学资源缺少的问题。为了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课程组开发了该课程的网络课程平台。网络使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产生了时空的分离,教师可以不再是直接的教育者,教育目标和教学活动可通过网络课程来实现。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程过程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除具有课程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外,另建设了案例教学栏目。其采用FLASH格式,是根据该学科的特点,制作的几个具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例如:其中一个肌电假肢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测控系统,可检测神经,控制执行机构,引起学生极大地兴趣。此案例与低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的小信号放大电路及功率放大电路等知识点均相关,是其典型的应用。案例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在兴趣中学习课程相关知识点。
3实践环节改革
通过有效地实践教学手段,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课程将对应实验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是以验证模拟电子技术有关理论为目的。第二个层次是提高性实验,主要是根据给定实验电路,由学生自行选择测试仪器,完成规定电路性能测试任务。第三个层次是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学生根据给定设计任务指标及要求,自行设计实验电路图,选择合适元器件并组装实验电路,拟定调试及测量方法,这个层次的实验,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实验操作为主,实验理论教学为辅。围绕和配合各阶段实验的教学内容和要点,进行必要的和基本的实验理论教学。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等多种手段,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完成规定的基本实验内容后,允许程度较好地学生选做加做某些实验内容。
4结语
该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为例,针对课程现存教学问题,结合课程组多年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环节三方面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的一些措施若能有效改善这些教学问题,那么这一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改革方式即可推广到任何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李旭琼,韦保林,段吉海.应用型本科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132-134.
[2]刘微,苗壮.应用型本科院校《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7):196-197.
[3]刘士兴,张章,鲁迎春,等“.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9-90.
[4]李成,张静“.大电类”模式下通信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装备,2014(30):15-16.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处于各专业教学的中间环节,是学生对电子线路认识和理解的基本素质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性课程。深入探讨其教学方法并有效实施,对学生掌握一定的线路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与研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整体把握课程内客,并精选教学内容
要明确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在分立元件构成的电子线路和集成电路构成的电子线路上,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集成电路是在分立元件电子线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从事电子技术工作必须熟悉分立元件电子线路。所以选择授课内容时,应以分立元件构成的单元电子线路为基础,以“分立元件电路为集成电路服务”的原则来突出集成电路,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应用集成电路打好扎实的基础。如在讲解反馈放大电路时,由结合分立元件电路转为结合集成运算放大器讲解,引入集成比较器、集成功率放大器、集成三端式稳压器等内容。结合典型电路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并下力气讲清楚,应贯彻“管为路用”原则,淡化半导体器件内部物理过程和集成电路的内部电路,重点讲清楚器件的外特性应用。
(二)教学应有侧重点,以应用为目的
高职教育要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学内容上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主动适应社会实际需要,注重应用性、针对性。将知识点与能力点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理论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有很强的实用性,其技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因此,授课时不能再按以前的方法讲授:先讲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外特性参数,然后分析单元电路及中规模、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再讲元器件的具体应用。过去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偏重过细的计算,而对运用讲得偏少。特别是模拟集成电路的运用,学生毕业后工作有很难适应之感。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在细节,而忽略了整体概念,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授课时应有侧重点,着重于新的思想、方法和应用,着重于所谓粗线条分析。应与实际电路相结合,让学生对电路的应用有更清楚的认识。
(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读图训练
读图即是阅读一些典型图例,弄清其信号通道、元件作用、电路功用及一些特殊环节的工作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抽象,且很多概念有独立性,重复记忆少,学生难学易忘,并且往往是学完以后还不知这些知识用在何处,怎么联系。而一张综合电路图通常包含好几个单元的概念,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读懂一张图可以帮助学生把各单元的知识,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纵向、横向地联系起来,使知识系统化。同时,读图还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读图训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为教学双方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四)上课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现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上课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上课时,应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并积极思考,与教师一起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提高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一个新电路时,可以从一个熟知的电路人手,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形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改进、完善,从而使一个原本简单、熟悉的电路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新功能和新特点的新电路。授课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会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以后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五)让学生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处于各专业教学的中间环节,是学生对电子线路认识和理解的基本素质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性课程。深入探讨其教学方法并有效实施,对学生掌握一定的线路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应更新观念,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努力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完成好在校学习要求,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一、全面把握课程内客,并精选重点
要明确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在分立元件构成的电子线路和集成电路构成的电子线路上,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集成电路是在分立元件电子线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从事电子技术工作必须熟悉分立元件电子线路,所以选择授课内容时,应以分立元件构成的单元电子线路为基础,以“分立元件电路为集成电路服务”的原则来突出集成电路,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应用集成电路打好扎实的基础。如在讲解反馈放大电路时,由结合分立元件电路转为结合集成运算放大器讲解,引入集成比较器、集成功率放大器、集成三端式稳压器等内容。结合典型电路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并下力气讲清楚,应贯彻“管为路用”原则,淡化半导体器件内部物理过程和集成电路的内部电路,重点讲清楚器件的外特性应用。
二、变满堂灌、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讲授内容以单纯灌输书本知识为主,学生学习方法以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其弊端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方法妨碍学生主动地学习,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影响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尤其对高职的学生更是不利于实用性、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例如,以“判断某一放大电路工作是否正常”为例,现行大部分教科书均采用测定集成电路各引脚的静态工作电压与书上所标值是否一致的判定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较死板而又费时的方法,只适合于没有仪器设备的场合。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也往往沿循传统教学方法,单纯讲授书本知识,满堂灌下来,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做起来也省事,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单一、不灵活,更谈不上能发挥他们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往往只适合于搞搞维修之类工作,却难以适应社会上各行各业不同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书本现成知识的理论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依据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探索能力等。
三、适当进行读图训练
读图即是阅读一些典型图例,弄清其信号通道、元件作用、电路功用及一些特殊环节的工作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抽象,且很多概念有独立性,重复记忆少,学生难学易忘,并且往往是学完以后还不知这些知识用在何处,怎么联系。而一张综合电路图通常包含好几个单元的概念,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读懂一张图可以帮助学生把各单元的知识,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纵向、横向地联系起来,使知识系统化。同时,读图还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读图训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为教学双方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四、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学会分析电子线路。要使学生尽快适应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键还要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把不懂的内容记录下来。听课时,有重点地听课,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求学生会记笔记,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新知识。再后,要求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之掌握得更牢固。
五、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现在技工学校学生说,都具有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的特点,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策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半导体及放大电路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使用、测试方法以及放大器工作原理等。我把一些实际单元电路小制作搬到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把教材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单元电路融合起来,并且在实验报告编排上也下点功夫,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我安排一个功率放大器实验,其中包含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通过实验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学习万用表的使用;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理论与实际值是否相符;稳压电路电压在电流波动或负载电流改变时是否保持稳定。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高。
六、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存,调动积极性
针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不同章节的不同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多种方式提问。提问法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实践经验,有目的,巧妙地提出问题。有的问题要学生讨论回答,有的则作为引入新课的悬念,不作回答,并且根据回答情况适时掌握教学进度,调整教材内容的深度,补充必要的知识内容。当然,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的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在导入新课内容时,我一般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制造悬念,启发学生的思维。(2)激发求知欲,进行演示。演示教学是我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实验教具(或演示板)或做示范性实验等方式,让学生进入角色,使学生通过观摩获得感性知进而加深巩固理论知识理解的一种方法,并能使学生感到理论与生活更加贴近。(3)反复练习,进行章节测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内容的重难点,反复去解同类练习题,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能技巧,找出教学薄弱环节。严格的练习和测验,还能使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学习习惯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4)利用类比法进行教学。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内容相近的知识点进行讲授,利用类比法将它们总结在一起进行讲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在讲授分压式偏量电路的计算时,我通过比较分压式偏量电路与基本放大电路交流通路,得到两者的电路形式和原理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对交流信号来说,两者几乎完全一致,从而直接得出分压式偏量电路的放大倍数Av、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的计算公式。(5)善于总结,巩固知识。每一章节讲完之后,对该章节的内容要善于做一个归纳总结。总结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对知识梳理和加工的过程。总结既可以由老师来完成,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通过总结,让学生明确这一章节学了什么内容,应该掌握什么内容,与前面章节知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对于模拟电子技术,适当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各种基本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功能,各种复杂的电子电路,总是由多种简单的功能不同的电路组成的。通过总结,我们对各种电路的区别,能不断加深印象,从而对各种复杂的电子电路能顺利划分成块,正确分析其电路原理。另外,对于平时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黑板—粉笔—一张嘴”的授课方式下,多挖掘好的教学手段,如自做电子小制作加强学生的理论实践性,采用集语音、图形、文本等诸多媒体的优点于一身多媒体技术来丰富平时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课本理论知识。
总之,要使学生能顺利学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其实是教与学的一个互动的过程,既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又要求我们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这样才能适应国家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新形势,培养适应社会的全面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爽爽.浅谈模拟电路课程教学现存问题及改进方法[J].民营科技,2011(05).
[2]朱敏.浅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09(33).
[3]高见.高职模拟电路课程改革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4).
[4]邢春香,翟红艺,孙晓冰.模拟电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0(24).
[5]张慧.浅议《电子线路》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3).
[6]周跃佳,潘启明.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子线路系列课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
[7]刘小燕.关于模拟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风,2009(12).
[8]郭荣幸.归纳比较法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08(04).
[9]胡昌奎,杨应平,黎敏,刘辛,易迎彦.光电信息类专业光纤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8(02).
[10]曾晓华.故障字典法在模拟直流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09(19).
[11]徐敏道.浅谈模似电子技术中的放大电路教学[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05).
[12]李月乔,宗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与体会[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05).
[13]李小辉.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探讨[J].科技资讯,2008(14).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气、电子信息类和部分非电类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程,但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技的迅速发展,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早已今非昔比。作为一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任课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讲授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更是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1]。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征
研究型教学,从本质上看,是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将科学研究与教学有机结合,形成“研究依托教学―教学支持研究―研究反哺教学”的教学和科研相长的一种教学模式[2]。
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研究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讨论、情境实验等多种方式,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及双方的互动。②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现有知识为基础,应善于质疑并主动探究、验证教师讲授的知识。③教学过程能够摆脱对教材的依赖。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解决教师布置的研究性问题所需的知识往往超出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因此,学生应摆脱对教材的依赖,主动地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搜集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进而解决问题[3]。
二、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为了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自主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4]:
1.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基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联想延伸,使之能得到对问题的圆满回答。
1.2思维调动教学法。指课堂教学的启发、引导和教学互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形成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1.3总结归纳法。如我们在讲述了共射、共基、共集三种放大电路之后,碰到放大电路如何去判断?教师对此做出总结归纳,对学生掌握基础电路非常有益。
1.4课程内容延展性教学法。注重基础课与后续专业知识点的结合,使学生用辩证发展的思维看待基础课程中知识点的学习,形成发散的思维;使学习的知识构成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5课堂实验演示教学法。对于一些简单的电路工作现象,辅以实验录像,增强学生对电路工作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1.6课程设计驱动教学法。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进展情况,有计划、及时地拟定一些分析和设计题目,作为任务提供给同学。有了任务,同学们就会仔细阅读教材,寻找各种资料文献来解决问题。学生对电路小制作十分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
2.教学手段不拘一格
教学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要不拘一格,形式多样,能够从视觉、听觉、思维和动手等多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级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使得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互补。
在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同时,针对多媒体教学容易产生的投影画面相对黑板较窄,频繁翻页造成学生不易跟上思维节奏,长时间观看投影容易产生视觉疲乏等问题,鼓励教师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3.教学内容突出创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包含的内容丰富,而且技术还在迅猛发展。对初学者来说,难度很大。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重内容的基础性与科学性及时代性的统一,坚持基本知识的学习与研究能力的培养互相兼顾的原则。在讲授基本模拟电路知识和概念的同时,尝试加入最新的科研进展,特别是通过具体的科学发现引入其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增强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为了适应研究型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我们正在尝试着编写渗透着研究型教学理念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该教材旨在使学生在学习模拟电路基础模型的同时,对其实际电路的特性和实验方法有所认识;使学生在学习电路分析的同时,对电路设计问题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模拟电路的基础理论,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电路分析的能力。
4.考核方法形式多样
中图分类号:TN710 文献标识码:A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思路,按照理实一体、项目教学方式,通过反复实践、总结、提炼,开发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项目教程》校本教材,经过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设立课程目标
项目式教材开发之前,通过到工厂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广泛的专业调研,明确本教材的编写以应用电子技术和电气自动化等电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及企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以电类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对电子技能所作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对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能力、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能力,电子专业基本技能(焊接技术、组装技术),基本电路的原理分析、调试与初步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子通用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提高全面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1.1 知识目标
(1)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基本知识;(2)掌握电子元器件与常用集成产品的基本知识;(3)掌握电子常见功能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4)熟悉典型电子线路的分析;(5)具有典型电子线路制作与调试的相关理论知识。
1.2 技能目标
(1)能识别并检测常见电子元器件;(2)能识别并正确使用常见集成电路;(3)具备典型电子线路的制作与调试能力;(4)会进行简单电子整机的组装与调试。
1.3 职业道德与情感目标
(1)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电子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专业归属感;(2)培养独立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3)培养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习惯。
2 确定课程内容
摒弃传统的专业教学课程方案,打破理实脱节、学科本位的教材体系,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思路,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来确定课程内容。在教材的内容的选择过程中,我们舍弃了一些繁琐冗长的理论,采用项目引领、实践导向的教材结构,突出内容趣味性、典型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最终确定具体课程项目内容包括:常用仪表的使用、二极管三极管的认识与检测、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测试、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调幅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家用调光灯电路的制作与调试等。
3 编写课程章节
(1)按照课程目标要求,编排课程项目。每个学习项目按照课程目标分成若干个任务组成,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见表1)。项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编排如下(以项目二:二极管、三极管的认识与检测为例)(见表2)。
(2)对照项目教学要求,编写实训任务。针对中职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这一特点,根据先实践后理论,先感性后理性,先局部后整体的认识方式编写教学内容。在编写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动带学、以想促学,将枯燥的理论与有趣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大量增加电子元器件、电路、产品的实物图,并配详细的图解式操作步骤,图文并茂,力求符合中职学生的能力水平、认知特点和教学需要。
4 实施课程教学
4.1 建设一体化教室
理实一体化教室是实现项目教学的硬件条件,它既要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又要具备实训教学的条件。在教室和实训室的建设中努力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改变过去教室只能教授理论,实训室只能动手训练的格局。学校电子技术的实验室一般都有固定的工位,可作为课桌用,通过增加多媒体教学设备、调整工位的布局将原来的实训室改装成理实一体化的教室。
4.2 采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式教材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教学中必须采用项目教学法。我们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采取“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创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4.3 教师职能多样化
在项目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职能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仅仅是讲解者、示范者和控制者,更是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在任务准备阶段,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与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任务实施阶段,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任务评价阶段,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教师是评价者。
4.4 教学评价多元化
课程的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具有检查和激励作用。一直以来,“电子技术”课程考试成绩依照“期末+平时”按一定比例确定,并且期末考试成绩占最大比重,与中职突出技能的要求相背离。我们对学生的课程掌握评价以考评代替考试。采用阶段考核方式,将理论知识纳入实践考核内容,平时(过程)成绩和实践环节结合的形式。阶段考核成绩30 %,平时(过程)成绩 30 %,实践成绩 40 %。阶段考核的评价包括:每项任务结束考核。平时(过程)成绩评价包括:任务训练、实训报告与作业、课堂纪律、出勤、课堂笔记等。实践性环节成绩评价包括:以典型单元电路组装调试为该课程终结考核,其中包括操作过程、实训报告、实训效率和成功率、安全使用工具和仪器等。
参考文献
[1] 谢兰清.电子技术项目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在于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技术,还要学能力,而不是高深的理论,即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全面发展教学观。“以学生为本”,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主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主张建立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思想,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技术方面的入门性技术基础课,是后续的数字电子、微机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作为“技术”基础课,它不同于以往的理论基础课。比如电路理论,主要讲述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学生的要求是掌握这些规律,理解这些概念。而电子技术主要是根据以前学过的物理概念和电路理论,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器件及电路设计中的应用,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
(一)模拟电路主要与非线性器件打交道,需运用特殊的电路规律。
(二)电路中交直流共存和存在反馈网络,需运用特殊的分析方法:用估算法、等效法、图解法来处理问题。
(三)对器件性能及电路功能的掌握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
(四)抽象概念多,知识点广。
模拟电路与先学习的电工基础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性的“复合型”课程,即是一门实用的工程技术理论。它从半导体知识到基本电子元器件,从分立元件的单元电路到集成电路器件,从放大电路到反馈电路,从理想的电路分析到实用的电路分析、应用,等等,知识点很多,学生一时确实难以接受,又由于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内容更具有很大的拓展范围。
基于以上特点,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指导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尝试。
一、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中心,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目前,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学习困难学生的典型特点。产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中考失败后自卑心理作用;二是进入职业学校后,没有进一步升学或求学的目标;三是对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缺乏信心;四是经常性的失败体验,缺少成功感;五是厌学,对学习持应付态度或逃避学习。学习动力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
学生的学习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除了认知能力外,还需要情感、意志、求知欲、动机等情意因素的参与。这些情意因素构成了个体从事学习的动力系统,驱动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活动。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存在更多的情意障碍,最终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
教师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培养目标,明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其次,在讲授过程中要让感性认识推动理性认识:1.以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发光二极管时,可以以广场上的由一颗颗发光二极管拼成的大彩屏引入,在介绍稳压电源时,结合他们的兴趣,由电脑主机箱中的电源引入,给他们一个感性认识,这样不仅一开始就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2.以成功的实例激励学生。比如在讲单元电路时,以电子技能大赛中获奖学生的作品导入,通过同龄人的成功经历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3.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实验都将是学生的舞台,我们可以通过由简到难、由理想到实际的电路现象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比如直流稳压电源的实验,从整流到稳压,从稳压到滤波的层层深入,通过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变化了解各单元电路的作用,加深并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最后,通过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有利于知识的同化。比如,采用Flas制作课件既生动又形象,在提高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效果的同时扩充了知识容量,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模拟电子的教学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师多讲,学生少想”,利在于能让教师尽可能多地讲授知识点,弊在于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而导致成绩较好的学生“吃不饱”,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恶劣循环,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五个转变: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转变;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多讲,学生少想”向“学生多想,教师少讲”转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由只重“教法”向重“学法”转变。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了解某些元件在实际电路中的重要意义。所以,要想学好“模拟电子技术”就要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说,除了学习基础理论外,还要注重实践环节,既学以致用,又以用促学。
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融“理论、演示、练习、反馈”于一体,适用于专业理论课程,它通过实验、多媒体资源完成具有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知识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电路时,通过1学时讲授工作原理,再通过1学时进实验室调试,通过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中掌握并巩固理论知识,记住重要的概念和定律应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职业学校中与电子有关的专业较多,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有时同一专业对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因人施教的改革――重点放在学以致用,就是一种根据电子知识在每个专业的不同应用,作相应的调整。比如,作为职业类机电数控方向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培养目标是数控方向,那么对于电子知识主要是学会应用,明白模块电路用途,而对于某些器件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了解就行。如:作为一些集成器件、功率管、晶闸管的内部结构等没有必要对内部原理的学习等作过高的要求,我们只要能了解它的工作原理,熟悉常见电路结构就可以了。但对于电信工程专业,教学要求就不是如此了。电信工程专业以电子与通信为主,因此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就要对电路的内部原理作详细介绍,并要求学生能对电路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为兼顾基础较差的学生,宜采用分层教学。对于领悟性强、接受快的学生,在对基础理论掌握的层面上进行应用、设计知识面的扩大,并在实践方面加强训练;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理论,即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定性分析就可以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学、物理、电工联系得较为紧密,针对专业课的需要应对基础课的教学重点进行调整。对于电子线路这门课,数学中的内容,除了普通的运算以外,对数函数的计算、变量和自变量的关系也要用到一些。在电工基础当中,电容的原理、电感的原理,以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概念、交流电的同相反相问题,还有节点电流问题、回路电压问题等。尤其是其中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交流电同相和反相问题,这些问题学生弄不清楚,那些公式和原理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
因此,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树立全面的考试观,改革传统的成绩评定方法。
对于专业理论课传统的评定。我校采用“三三四”制,即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30%,平时考核成绩占40%,并没有将实验课考虑进去,这样的成绩评定制度直接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这种情况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全面的考试观,既要解决“考什么”,又要解决“如何考”的问题,在考核内容的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
为了将学生的心态从重理论向既重理论又重实践转变,对成绩评定进行了改革――实验部分应该参与到总评成绩当中来,跳出了以往的以理论成绩为绝对成绩的局面。所以我认为在这门课的总评成绩当中实验成绩占到10%―15%是合理的,也是适合职业学校教学目的的。实验部分我们主要考查二极管、三极管的认识检测,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情况,一些仪表仪器的使用(包括万用表、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等)。这些实验技能的掌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也是必需的。事实证明,通过对实验技能的评定,学生的心态转变过来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最终构成“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与评价新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作业相结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地综合评价学生。
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跨越学与做的界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沈任元,吴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项目化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教学,它打破了原有课程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局面,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与外面世界的联系打开了一条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开展项目化课程教学,学生亲自参加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路设计的过程,取得了在课堂和书本上无法提供的实践经验和亲身感受;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了他们更好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好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热情,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迅速成长。同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项目化教学,除了用到模拟电路的理论知识外,还用到电路安装、仪器仪表的使用以及各个实际应用领域中的知识,并且要将这些知识结合起来,综合思维,来完成方案的设计和制作。这就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作主导。引入项目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电路制作相结合,这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路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一、项目化教学方法
项目化教学方法,它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习惯于一个完整的方式,所设置的“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项目化教学方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在项目化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了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二、项目化教学方法在高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准备
课程项目化重构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而项目的选取则是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区域内,与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不同企业的生产和工作过程调研,概括出毕业生工作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中所对应的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相关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进而选择一个典型的产品来之工作项目具体化,原则上在项目结束后,应该有一件完整的作品。
2.项目背景
我们以简易音频功放电路设计制作项目为例,该项目涵盖了理论知识中的多级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部分的知识内容,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掌握多级放大电路和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产品安装按成后能够实现语音信号的收录级放大输出。
3.项目实施
(1)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小组划分,一般小组由4人构成,在划分的时候,尽量做到,小组成员应分别擅长问题分析,电路安装、故障检测和论文撰写。
(2)教师讲解与项目有关的知识,说明项目任务。
(3)学生学习与会议筹备的相关知识,明确项目对象与要求,通过专业网站、学校图书馆等可以获取信息的地方查阅相关资料,对所给项目进行认真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可能存在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假设,然后小组讨论,尝试各种解决方案,最后通过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4)根据设计方案电路选择元器件进行电路安装和调试。
(5)电路安装完成并调试实现所有功能后上交由教师验收产品。
(6)小组完成项目设计制作总结报告。
三、教学过程反思
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地位与特点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它后续课程的基础,并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同时,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又是计算机课程和集成电路应用以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内容,它始终反映和跟踪者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与理论。尤其是EDA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引入,使得它成为一门前沿的、基础的、应用性极强的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在介绍一些常用的半导体器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一些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模拟电子技术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工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电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与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应用电子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内容多而且杂,既要求记忆又要求灵活应用、知识更新快的特点,同时由于该门课程理论抽象、电路多、难度系数大且难点呈集中分布,有“魔电”之称。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只是了解一些专业术语,掌握了一些基本电路的原理及计算公式,但理论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稍微复杂的电路图就看不懂了,也不会分析和调试电路,更谈不上设计和制作电路了。
该门课程实践性强,按道理说,学生对实践性强的课程会很感兴趣,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吃力,甚至于一些学生由于在学习该课程时产生的畏惧感,导致在以后的学习中凡是遇到和模电有关联的课程时都不自觉的带有畏难情绪,从而影响了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教师来说。也有许多老师反映该门课程难教,教学效果比较差。另外,课时的不足以及课程内容的陈旧、繁多使得教学理论不能深入,实验流于形式或是根本没有实验课程的安排。
实际上,看似枯燥的课程在理论的运用上又很强的灵活性,对于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有许多文献做了探讨,本人根据几年来的教学体会,在提高教学效率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几点看法。
三、《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改革课程内容与体系
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思路是:跟踪国内外电子技术理论的发展,加大课堂讲授内容信息量,将课程学习和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拓宽视野,所选教材应符合高职学生的层次,应突出电子技术的应用;同时应做到内容精炼,联系实际。教学中,应将课程重点放在基本电路的分析与应用上,突出集成电路内容,以“分立为集成服务”的原则来处理必要的分立元件电路;应当构建从外部电路来分析电子器件的教学内容;从工程思维的概念出发,不过分追求理论分析的严谨,强调定性概念理解;增加应用电路举例;注重分析规律和思维方法的讲授,分析电路以典型电路为例,实现举一反三;例题与习题的理解、掌握,应达到巩固基础知识、启发学生思路、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主要讲述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内容,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称为”三基“。具体地说,基本理论是电子电路的原理与分析方法;基本知识是电子器件和电子电路的性能与应用;基本技能是电子电路的实验能力、运算能力和读图能力。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物理、电工学,这三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
总之,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突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分立元件为基础,适当加强集成电路相关知识。笔者以本院用的某教材和教学大纲为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重点是:PN结的单向导电性,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共射、共集放大电路的静、动态分析;集成运放的基础知识、集成运放构成的运算电路、信号发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反馈的概念类型、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正弦波振荡电路;直流稳压振荡电路。
根据理论教学以实际教育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的高职教学要求,降低了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的计算、放大电路频率响应、差动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晶闸管应用电路的教学要求。同时,删去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有源滤波器这两个教学内容。
2.调整思路,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
“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进入实验室,执行统一的实验步骤,获得进入实验室之前便已知晓的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的确可有可无,难怪有些学生对实验课无兴趣、无动力,把实验课当成“休息课”。
鉴于此,我们对专业教学内容确立以下调整思路:理论实践并重,强化两者融合。按照这一思路,我们精心改革。将《模拟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24学时)改为理实一体化的《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课程,总课时56学时(其中理论实践各占28学时),,并将原来的24学时验证性实验改为28学时的非验证性实验;将78学时的《EDA辅助设计》改为64学时学训交替的《EDA工程应用》(其中理论32学时,实训32学时)。同时,为重视应用能力和基本训练,在本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开设了一周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亦是一种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放在理论与实践课结束后,集中一周进行。通过改革,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开展实验,从而提高了其挑战性,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这正好符合张尧学司长“两个系统”讲话精神,“一个系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再一个系统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系统培养,这是两个人才培养体系,这两个体系要灵活的、交叉的进行应用。
3.改进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结合起来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逻辑性强,教学基础要求高,对电路应用的要求也高。一些电路结构比较复杂,集成化程度高。因此,它比较适合采用与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相结合。而多媒体教学的不断完善,又使得它的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有趣,形象生动,具有观赏性和知识性,便于学生更好横快的融入到教与学的环境中。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概念、新技术和新设计方法不断涌现,使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将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丰富的信息量和极强的表现力迅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要教学手段,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活力。但同时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弊端:(1)信息保留时间短,稍有疏忽就赶不上趟,不便于学生把握信息的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2)信息量大,节奏快,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便于学生深入思考;(3)记笔记受到影响,不便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为此,我们建立了以多媒体授课为主、以板书为辅的授课方式。我们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摸索规律,扬长避短。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融入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技艺及艺术修养,创建适于高职教学目的特点、教师个人特点和风格的课件,在课堂讲授中,教师适时走动,用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语言适时调控讲课节奏、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声情并茂,充分体现教师的气质、风度和魅力,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有效的发挥、丰富和提升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健康的发展。
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为提高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性,必须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除教师主讲外,应尽可能提高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等不同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比例,充分体现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我们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使整个教学过程在自然流畅、张弛有度、生动活波的气氛下进行。
在教学中开展讨论式教学,教师现提出问题,让学生预习,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围绕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形成师生互动关系。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对重点、难点内容详细讲解;应用现场教学,教师在现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启发下通过自己主动思考获取知识。在教学中调动每个而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
研究式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布置研究题目,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研究报告,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通过研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查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为做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对于高职院校的模拟电子技术这一门课程来说,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许多方面,其中教学内容是基础,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关键。要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峰.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127—128.
[2]张文荣.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新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84—86.
[3]蒋宏.“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3):4—5.
[4]孟秀玲,薛海鹰,徐学航.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4):11—14.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我校五年制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核心教学与项目训练课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赋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线性典型基本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学会分析模拟电路的一般方法,培养一定的计算分析能力,培养较强的操作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基
础。在教学中,如何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赋予课程的任务?如何让电路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很好地对接?如何化繁为简、形象生动地理解所学所教?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师生,本文结合Proteus仿真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做一些尝试。
一、职业院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但集繁杂理论、实验实践于一体,与工程实际也密不可分;而且对专业能力的形成、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影响深远。传统的“粉笔+书本”教学模式已经完全无法适应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
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模式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实践中效果明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模式中的“理”是指电路的原理或理论,“实”是指实验或工程实践。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既要求师生做好理论的教和学,同时要求在课堂内外对学生展开实践教学,深入实验室、工作现场为学生进行讲解,配合理论,加深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但在实际教学中,“实”的教学经常受到经费和实验或实践条
件的限制,无法及时提供实验或实践场所或所需元器件来装接、调整电器参数,而且存在仪器和元器件的损耗问题。在“理”的教与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面对抽象枯燥的电路理论、空洞复杂的电路分
析——干涩无味又难以理解,师生的教与学都费力、费时,还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迅速发展的电子与信息技术提供了EDA教学新平台,如果恰当地运用EDA工具软件虚拟仿真来辅助教学,可以较好地克服我们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遇到的这些困难。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在电子领域中,EDA技术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现代电子设计的核心。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从早期的EWB到现在的Multisim,我们的确感受到了EDA的仿真技术能打破专业教学上的一些局限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Proteus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1.认识Proteus软件
Proteus是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开发的EDA工具软件,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全球的使用范围很广。Proteus软件的功能强大,它集电路设计、制版及仿真等多功能于一体,不仅能够对电工、电子技术学科涉及的电路进行设计与分析,还能对微处理器进行设计和仿真,并且功能齐全,界面多彩,是近年来备受电子设计爱好者青睐的一款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软件。Proteus主要由ARES和ISIS两大模块构成,ARES主要用于印刷电(PCB)的设计及其电路仿真,ISIS主要用于原理图的设计并仿真:包含有模拟电路仿真、数字电路仿真、单片机仿真。Proteus软件所提供了30多个元件库,8000多千种元件,且随着版本的不断升级,数量仍在不断增加,元器件涉及数字和模拟、交流和直流等25个大类。
2.结合Proteus仿真平台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Proteus仿真结果的显示形式非常适合于学生认知电路的功能,是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良好的辅助手段。恰当地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
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广泛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与传统实验方式相比,是一种更能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
选择Proteus软件与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相对接,是因为它不但在电路仿真功能上可以和Multisim相媲美,而且它的PCB制版功能也可以和Protel相媲美,更重要的是它的单片机仿真功能是其
他任何EDA软件都不具备的。可以看出Proteus软件的功能不但强大,而且每种功能都不逊色于同类软件,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难得的一个工具软件。当然,电路的仿真属于理想状况,并不能完全代替实验室实验。如果我们能合理安排一些实践内容和实践时间,辅以Proteus软件来学习,我们的教和学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陈其纯.电子线路.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胡宴如.模拟电子技术.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ed on CDIO Conception
ZHOU Feiho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For teaching must obey and serve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 we implement teaching reform for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reform process, we organize teach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main line of the CDIO ability cultivation. Reform measures include teaching organiz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e teaching. Emphasis on the students' engineering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we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in practice.
Key words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DIO; teaching reform; engineering quality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学类专业的一门具有鲜明工程背景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从而初步具备电子技术工程人员的基本素质,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各类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①然而传统的教学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一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工程素质的培养。有学者对企业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要求作了调查,认为当前大学生的素质与企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学生需要从能力、经验、道德品行等各个方面全面地提升。②在这种学习形势下,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在全校推行以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而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模式恰好是这方面的先行模式和典范,③CDIO代表着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蓝本,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该模式强调将能力、素质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中。为了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我们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引,从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三个环节进行了教学改革。
1 一体化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
1.1 不同课程教学的对接与支撑
我校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都在大二第一个学期开设,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是相互独立的,解决问题时,思维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将各门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推行CDIO教育模式后,对两门课程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次序进行了调整,无论是案例与例题分析还是设计性的实验或作业,学生都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如设计信号产生电路时,有的同学用555来实现,有的同学用运放来实现,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方法设计的电路的成本、准确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合适的设计方法。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1.2 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
随着团队在组织中的广泛应用,人们提出“团队,而非个体,是现代组织中最基本的学习单位”,个体创新行为往往是在团队工作背景下产生的。④CDIO工程教育模式强调个人能力以及个人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学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也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手段。团队学习则比较注重的是培养团队精神。创建良好的学习伙伴关系和学习化团队,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对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学习效率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协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强调个体学习还特别注重团队学习。个体学习主要在课堂进行,团队学了课堂时间还有课余时间。将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团队,上课的时候各组同学坐在一起,方便课堂的团队讨论,也有利于促进团队作业的顺利完成。
1.3 教师讲授与学生讲授及讨论
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说教”的形式,由于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低。虽然对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有所掌握,但却不能灵活运用,缺乏系统项目的训练。课程组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讲授主要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具体案例来讲授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一章结束以后,布置几个设计性的实例,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自己设计,并安排两到四节课的时间供学生讲授设计思路、所涉及到的知识,并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理论联系了实际,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兴趣,这种组织方式能让学生体验了过程的艰辛以及探得结果的成就感。
1.4 教学反馈机制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来反映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的反馈机制不仅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打击。因此,必须建立更加合理的教学反馈机制来监控教学质量和效果。图1可以用来概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过程管理。
本反馈环中小节的反馈主要采用提问复习知识点的方式进行,一般在讲授新内容之前进行;小节结束以后通过作业来巩固知识点;章结束后通过设计型电路来测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全部章结束后,采用一次综合性的课程设计来测试学生对所有已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各反馈环节中,除了作业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不同难度和学习目标的考核内容;在成绩计入方面,有区别地对待。对于特别有想法,设计思路特别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分。
与一般的教学模式相比,该反馈机制更加关注工程推理,可以训练学生的系统思维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2.1 演示教学法与案例法的灵活运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复杂枯燥,掌握程度依赖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演示教学法就是将特定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介绍给学生。⑤如在讲解器件时,为了避免了抽象可以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器件;在讲解PN结时,可以采用flash多媒体演示,将半导体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直接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对于具体电路的分析,如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研究时,采用Multisim软件仿真对于元件参数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则显得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在分析各种电路时,教师还要选择好案例,最好同一个案例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或是同一个案例经过小小的变化以后变成另一个例子来分析。这样学生就对同一电路的不同分析方法或是不同组态电路的分析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2 项目驱动与问题引导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项目,比如一个具有电子混响、音调控制,并可实现卡拉OK伴唱的音响放大电路。音响放大电路可以分成几个小的模块,比如话筒放大电路,电子混响电路包括滤波电路、延时电路、时钟脉冲产生电路、混响前置放大电路,音调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在讲授相应内容时可以作为案例,也可以作为章结束后的设计性电路。课程结束后,学生整合并适当调节参数就可以设计出音响放大电路。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多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教学效果更好。
3 实践教学改革
我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课时安排为:理论72课时,实验18课时。为了在实验中体现模拟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在实际电子电路中的应用,采用验证性实验在课堂或课后以仿真的形式进行,在实验室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方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按“设计目的及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实验方案设计―计算机仿真―元器件选择―实验室实施”过程完成实验。前面四个步骤在课后进行,最后两个步骤到实验室完成。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电路及调试能力,另一方面也熟悉了从理论到工程实践的流程。
4 结束语
通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我们发现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后,逐渐建立了以往教学中缺乏的工程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对教师自身的水平也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是一个需要一直探索的领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3]223号-496);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2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2]401号-489);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湘教通[2012]266号-65);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1]315号-427);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招标项目(湘外经院教字[2013]77号-14)
注释
① 华成英,王红,叶朝辉.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4):41-43.
② 许庆亚.企业对当代大学生素质要求的调查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3.10: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