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整式方程的意义;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三)德育渗透点: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由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
2.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用电脑演示下面的操作:一块长方形的薄钢片,在薄钢片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就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演示完毕,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一下刚才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为解决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
2.现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薄钢片,在每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那么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教师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经整理得到方程x2-70x+825=0,此方程不会解,说明所学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了本章的知识,就可以解这个方程,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板书:“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通过章前引例和节前引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且又为实际服务,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本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方程?曾学过哪些方程?
(2)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元”和“次”的含义?
(3)什么叫做分式方程?
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为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好铺垫.
2.引例:剪一块面积为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怎样剪?
引导,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整理得方程x2+5x-150=0,此方程和章前引例所得到的方程x2+70x+825=0加以观察、比较,得到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称为整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在整式方程的前提下定义的.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一元”指的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二次”指的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元”和“次”的概念搞清楚则给定义一元三次方程等打下基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指方程进行合并同类项整理后而言的.这实际上是给出要判定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首先要进行合并同类项整理,再按定义进行判断.
3.练习:指出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x(5x-2)=x(x+1)+4x2;
(2)7x2+6=2x(3x+1);
(3)
(4)6x2=x;
(5)2x2=5y;
(6)-x2=0
4.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为一个固定的形式,这个形式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ax2称二次项,bx称一次项,c称常数项,a称二次项系数,b称一次项系数.
一般式中的“a≠0”为什么?如果a=0,则ax2+bx+c=0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理解.
5.例1把方程3x(x-1)=2(x+1)+8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教师边提问边引导,板书并规范步骤,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6.练习1:教材P.5中1,2.要求多数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答,部分学生板书,师生评价.题目答案不唯一,最好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练习2:下列关于x的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若是一元二次方程,请分别指出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8mx-2m-1=0;(4)(b2+1)x2-bx+b=2;(5)2tx(x-5)=7-4tx.
教师提问及恰当的引导,对学生回答给出评价,通过此组练习,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深化.
(四)总结、扩展
引导学生从下面三方面进行小结.从方法上学到了什么方法?从知识内容上学到了什么内容?分清楚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将实际问题用设未知数列方程转化为数学问题,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以及转化为方程的思想方法.
2.整式方程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它的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归纳所学过的整式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与一般形式ax2+bx+c=0(a≠0)的区别和联系.强调“a≠0”这个条件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6练习2.
2.思考题:
1)能不能说“关于x的整式方程中,含有x2项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试说出一元三次方程,一元四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
五、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2.1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1.整式方程:……4.例1:……
2.一元二次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5.练习:……
…………
六、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P.6A2.
教材P.6B1、2.
1.(1)二次项系数:ab一次项系数:c常数项:d.
(2)二次项系数:m-n一次项系数:0常数项:m+n.
2.一般形式:(m+n)x2+(m-n)x+p-q=0(m+n≠0)二次项系数:m+n,一次项系数:m-n,常数项:p-q.
思考题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根的判别式的概念.
2.能用判别式判别根的情况.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2.进一步考察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进一步渗透转化和分类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会用判别式判定根的情况.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当b2-4ac<0时,方程ax2+bx+c=0(a≠0)无实数根.”
3.教学疑点:如何理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在实数范围内,当b2-4ac<0时,无解.在高中讲复数时,会学习当b2-4ac<0时,实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虚数根.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前一节的“公式法”部分已经涉及到了,当b2-4ac≥0时,可以求出两个实数根.那么b2-4ac<0时,方程根的情况怎样呢?这就是本节课的目标.本节课将进一步研究b2-4ac>0,b2-4ac=0,b2-4ac<0三种情况下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
在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时,得到b2-4ac决定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称b2-4ac为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比较重要的,用它可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解一元二次方程,也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函数的有关内容,并且可以解决许多其它问题.
在探索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是由谁决定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中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以及分类的思想方法,对学生思维全面性的考察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渗透作用.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平方根的性质是什么?
(2)解下列方程:
①x2-3x+2=0;②x2-2x+1=0;③x2+3=0.
问题(1)为本节课结论的得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问题(2)通过自己亲身感受的根的情况,对本节课的结论的得出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2.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用配方法将
(1)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教师通过引导之后,提问:究竟谁决定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答:b2-4ac.
3.①定义:把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表示.
②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没有实数根.
反之亦然.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a≠0,4a2>0这一重要条件在这里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对上式开平方,随后有下面三种情况.正确得出三种情况的结论,需对平方根的概念有一个深刻的、正确的理解,所以,在课前进行了铺垫.在这里应向学生渗透转化和分类的思想方法.
(2)当b2-4ac<0,说“方程ax2+bx+c=0(a≠0)没有实数根”比较好.有时,也说“方程无解”.这里的前提是“在实数范围内无解”,也就是方程无实数根”的意思.
4.例1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2x2+3x-4=0;(2)16y2+9=24y;
(3)5(x2+1)-7x=0.
解:
(1)=32-4×2×(-4)=9+32>0,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原方程可变形为
16y2-24y+9=0.
=(-24)2-4×16×9=576-576=0,
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原方程可变形为
5x2-7x+5=0.
=(-7)2-4×5×5=49-100<0,
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步骤,(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确定a、b、c的值;(2)计算b2-4ac的值;(3)判别根的情况.
强调两点:(1)只要能判别值的符号就行,具体数值不必计算出.(2)判别根的情况,不必求出方程的根.
练习.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3x2+4x-2=0;(2)2y2+5=6y;
(3)4p(p-1)-3=0;(4)(x-2)2+2(x-2)-8=0;
学生板演、笔答、评价.
(4)题可去括号,化一般式进行判别,也可设y=x-2,判别方程y2+2y-8=0根的情况,由此判别原方程根的情况.
又不论k取何实数,≥0,
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教师板书,引导学生回答.此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注意字母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b2-4ac的取值.
练习: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a2x2-ax-1=0(a≠0);
(3)(2m2+1)x2-2mx+1=0.
学生板演、笔答、评价.教师渗透、点拨.
(3)解:=(-2m)2-4(2m2+1)×1
=4m2-8m2-4
=-4m2-4.
不论m取何值,-4m2-4<0,即<0.
方程无实数解.
由数字系数,过渡到字母系数,使学生体会到由具体到抽象,并且注意字母的取值.
(四)总结、扩展
(1)判别式的意义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①定义:把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用“”表示
②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没有实数根.反之亦然.
(2)通过根的情况的研究过程,深刻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及分类的思想方法.
四、布置作业
教材P.27中A1、2
五、板书设计
12.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
一、定义:……三、例……
…………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练习:……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准确而简洁的计算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两边同时开平方,将2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向学生渗透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往往由未知(新知识)向已知(旧知识)转化,这是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化未知为已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1)认清具有(ax+b)2=c(a≠0,c≥0,a,b,c为常数)这样结构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适用于直接开平方法.(2)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也可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也可能无实数解.如:(ax+b)2=c(a≠0,a,b,c常数),当c>0时,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c=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c<0时无实数解.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初二代数“数的开方”这一章中,学习了平方根和开平方运算.“如果x2=a(a≠0),那么x就叫做a的平方根.”“求一个数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运算”.正确理解这个概念,在本节课我们就可得到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x2=a的解法,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解符合形如(ax+b)2=c(a,b,c常数,a≠0,c≥0)结构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从而达到本节课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化未知为已知是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本节课引进的直接开平方法是建立在初二代数中平方根及开平方运算的基础上,可以说平方根的概念对初二代数和初三代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直接开平方法又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解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法可以说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深刻领会数学以旧引新的思维方法,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整式方程?举两例,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异同?
(2)平方根的概念及开平方运算?
2.引例:解方程x2-4=0.
解:移项,得x2=4.
两边开平方,得x=±2.
x1=2,x2=-2.
分析x2=4,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4,这个数x叫做4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据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所以这个数x为±2.求一个数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由此引出上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直接开平方法的实质是求一个数平方根的运算.
练习:教材P.8中1(1)(2)(3)(6).学生在练习、板演过程中充分体会直接开平方法的步骤以及蕴含着关于平方根的一些概念.
3.例1解方程9x2-16=0.
解:移项,得:9x2=16,
此例题是在引例的基础上将二次项系数由1变为9,由此增加将二次项系数变为1的步骤.此题解法教师板书,学生回答,再次强化解题
负根.
练习:教材P.8中1(4)(5)(7)(8).
例2解方程(x+3)2=2.
分析:把x+3看成一个整体y.
例2把引例中的x变为x+3,反之就应把例2中的x+3看成一个整体,
两边同时开平方,将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便求得方程的两个解.可以说:利用平方根的概念,通过两边开平方,达到降次的目的,化未知为已知,体现一种转化的思想.
练习:教材P.8中2,此组练习更重要的是体会方程的左边不是未知数的平方,而是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而右边是个非负实数,采用直接开平方法便可以求解.
例3解方程(2-x)2-81=0.
解法(一)
移项,得:(2-x)2=81.
两边开平方,得:2-x=±9
2-x=9或2-x=-9.
x1=-7,x2=11.
解法(二)
(2-x)2=(x-2)2,
原方程可变形,得(x-2)2=81.
两边开平方,得x-2=±9.
x-2=9或x-2=-9.
x1=11,x2=-7.
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较简单,不易出错.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方程的结构特点,进行灵活适当的变换,择其简捷的方法,达到又快又准地求出方程解的目的.
练习:解下列方程:
(1)(1-x)2-18=0;(2)(2-x)2=4;
在实数范围内解一元二次方程,要求出满足这个方程的所有实数根,提醒学生注意不要丢掉负根,例x2+36=0,由于适合这个方程的实数x不存在,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原方程无实数根.-x2=0,适合这个方程的根有两个,都是零.由此渗透方程根的存在情况.以上在教师恰当语言的引导下,由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精神.
那么具有怎样结构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比较简单呢?启发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方程的结构:(ax+b)2=c(a,b,c为常数,a≠0,c≥0),即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实数.
(四)总结、扩展
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节.
1.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一个非负常数,便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如(ax+b)2=c(a,b,c为常数,a≠0,c≥0).
2.平方根的概念为直接开平方法的引入奠定了基础,同时直接开平方法也为其它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两边开平方实际上是实现方程由2次转化为一次,实现了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由高次向低次的转化,是高次方程解法的一种根本途径.
3.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也可能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也可能无实数解.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15中A1、2、
2、P10练习1、2;
P.16中B1、(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五、板书设计
12.1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二)
引例:解方程x2-4=0例1解方程9x2-16=0
解:…………
……例2解方程(x+3)2=2
此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直接开平方法
形如(ax+b)2=c(a,b,
c为常数,a≠0,c≥0)可用直接开平方法
六、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P.15A1
(一)知识教学点:1.正确理解因式分解法的实质.2.熟练掌握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新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索精神.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因式分解法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式)
3.教学疑点:理解“充要条件”、“或”、“且”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了公式法,便可以解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有些一元二次方程,例如(x-2)(x+3)=0,如果转化为一般形式,利用公式法就比较麻烦,如果转化为x-2=0或x+3=0,解起来就变得简单多了.即可得x1=2,x2=-3.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因式分解法.
(二)整体感知
所谓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是一个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积的二次三项式,而右边为零.用因式分解法更为简单.例如:x2+5x+6=0,因式分解后(x+2)(x+3)=0,得x+2=0或x+3=0,这样就将原来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便易于求解.可以说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是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零”是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理论依据.方程的左边易于分解,而方程的右边等于零是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条件.满足这样条件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因式分解法最简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零,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零.反之,如果两个因式有一个等于零,它们的积也就等于零.
“或”有下列三层含义
①A=0且B≠0②A≠0且B=0③A=0且B=0
2.例1解方程x2+2x=0.
解:原方程可变形x(x+2)=0……第一步
x=0或x+2=0……第二步
x1=0,x2=-2.
教师提问、板书,学生回答.
分析步骤(一)第一步变形的方法是“因式分解”,第二步变形的理论根据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分析步骤(二)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一边是零,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式时,可以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用此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叫做因式分解法.由第一步到第二步实现了由二次向一次的“转化”,达到了“降次”的目的,解高次方程常用转化的思想方法.
例2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2+2x-15=0.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5)(x-3)=0.
得,x+5=0或x-3=0.
x1=-5,x2=3.
教师板演,学生回答,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二)方程左边因式分解;(三)至少一个一次因式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四)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练习:P.22中1、2.
第一题学生口答,第二题学生笔答,板演.
体会步骤及每一步的依据.
例3解方程3(x-2)-x(x-2)=0.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2)(3-x)=0.
x-2=0或3-x=0.
x1=2,x2=3.
教师板演,学生回答.
此方程不需去括号将方程变成一般形式.对于总结的步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练习P.22中3.
(2)(3x+2)2=4(x-3)2.
解:原式可变形为(3x+2)2-4(x-3)2=0.
[(3x+2)+2(x-3)][(3x+2)-2(x-3)]=0
即:(5x-4)(x+8)=0.
5x-4=0或x+8=0.
学生练习、板演、评价.教师引导,强化.
练习: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
6.(4x+2)2=x(2x+1).
学生练习、板演.教师强化,引导,训练其运算的速度.
练习P.22中4.
(四)总结、扩展
1.因式分解法的条件是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边等于零,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理论依旧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四、布置作业
教材P.21中A1、2.
教材P.23中B1、2(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
(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
(2)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3)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4)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因式分解的方法,突出了转化的思想方法,鲜明地显示了“二次”转化为“一次”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12.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例1.……例2……
二、因式分解法的步骤
(1)……练习:……
(2)…………
(3)……
(4)……
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六、作业参考答案
教材P.21中A1
(1)x1=-6,x2=-1
(2)x1=6,x2=-1
(3)y1=15,y2=2
(4)y1=12,y2=-5
(5)x1=1,x2=-11,
(6)x1=-2,x2=14
教材P.21中A2略
(1)解:原式可变为:(5mx-7)(mx-2)=0
5mx-7=0或mx-b=0
又m≠0
(2)解:原式可变形为
(2ax+3b)(5ax-b)=0
2ax+3b=0
或5ax-b=0
a≠0
教材P.23中B
1.解:(1)由y的值等于0
得x2-2x-3=0
变形为(x-3)(x+1)=0
x-3=0或x+1=0
x1=3,x2=-1
(2)由y的值等于-4
得x2-2x-3=-4
方程变形为x2-2x+1=0
(x-1)2=0
解得x1=x2=1
当x=3或x=-1时,y的值为0
当x=1时,y的值等于-4
教材P.23中B2
证明:x2-7xy+12y2=0
(一)知识教学点:1.正确理解因式分解法的实质.2.熟练掌握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新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索精神.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因式分解法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式)
3.教学疑点:理解“充要条件”、“或”、“且”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了公式法,便可以解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有些一元二次方程,例如(x-2)(x+3)=0,如果转化为一般形式,利用公式法就比较麻烦,如果转化为x-2=0或x+3=0,解起来就变得简单多了.即可得x1=2,x2=-3.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因式分解法.
(二)整体感知
所谓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是一个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积的二次三项式,而右边为零.用因式分解法更为简单.例如:x2+5x+6=0,因式分解后(x+2)(x+3)=0,得x+2=0或x+3=0,这样就将原来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便易于求解.可以说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是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零”是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理论依据.方程的左边易于分解,而方程的右边等于零是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条件.满足这样条件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因式分解法最简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零,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零.反之,如果两个因式有一个等于零,它们的积也就等于零.
“或”有下列三层含义
①A=0且B≠0②A≠0且B=0③A=0且B=0
2.例1解方程x2+2x=0.
解:原方程可变形x(x+2)=0……第一步
x=0或x+2=0……第二步
x1=0,x2=-2.
教师提问、板书,学生回答.
分析步骤(一)第一步变形的方法是“因式分解”,第二步变形的理论根据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分析步骤(二)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一边是零,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式时,可以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用此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叫做因式分解法.由第一步到第二步实现了由二次向一次的“转化”,达到了“降次”的目的,解高次方程常用转化的思想方法.
例2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2+2x-15=0.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5)(x-3)=0.
得,x+5=0或x-3=0.
x1=-5,x2=3.
教师板演,学生回答,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二)方程左边因式分解;(三)至少一个一次因式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四)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练习:P.22中1、2.
第一题学生口答,第二题学生笔答,板演.
体会步骤及每一步的依据.
例3解方程3(x-2)-x(x-2)=0.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2)(3-x)=0.
x-2=0或3-x=0.
x1=2,x2=3.
教师板演,学生回答.
此方程不需去括号将方程变成一般形式.对于总结的步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练习P.22中3.
(2)(3x+2)2=4(x-3)2.
解:原式可变形为(3x+2)2-4(x-3)2=0.
[(3x+2)+2(x-3)][(3x+2)-2(x-3)]=0
即:(5x-4)(x+8)=0.
5x-4=0或x+8=0.
学生练习、板演、评价.教师引导,强化.
练习: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
6.(4x+2)2=x(2x+1).
学生练习、板演.教师强化,引导,训练其运算的速度.
练习P.22中4.
(四)总结、扩展
1.因式分解法的条件是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边等于零,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理论依旧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四、布置作业
教材P.21中A1、2.
教材P.23中B1、2(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
(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
(2)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3)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4)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因式分解的方法,突出了转化的思想方法,鲜明地显示了“二次”转化为“一次”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12.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例1.……例2……
二、因式分解法的步骤
(1)……练习:……
(2)…………
(3)……
(4)……
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六、作业参考答案
教材P.21中A1
(1)x1=-6,x2=-1
(2)x1=6,x2=-1
(3)y1=15,y2=2
(4)y1=12,y2=-5
(5)x1=1,x2=-11,
(6)x1=-2,x2=14
教材P.21中A2略
(1)解:原式可变为:(5mx-7)(mx-2)=0
5mx-7=0或mx-b=0
又m≠0
(2)解:原式可变形为
(2ax+3b)(5ax-b)=0
2ax+3b=0
或5ax-b=0
a≠0
教材P.23中B
1.解:(1)由y的值等于0
得x2-2x-3=0
变形为(x-3)(x+1)=0
x-3=0或x+1=0
x1=3,x2=-1
(2)由y的值等于-4
得x2-2x-3=-4
方程变形为x2-2x+1=0
(x-1)2=0
解得x1=x2=1
当x=3或x=-1时,y的值为0
当x=1时,y的值等于-4
教材P.23中B2
证明:x2-7xy+12y2=0
(一)知识教学点:
1.熟练运用判别式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2.学会运用判别式求符合题意的字母的取值范围和进行有关的证明.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和灵活性.
2.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例题教学,渗透分类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运用判别式求出符合题意的字母的取值范围.
2.教学难点:教科书上的黑体字“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没有实数根”可看作一个定理,书上的“反过来也成立”,实际上是指它的逆命题也成立.对此的正确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可以把这个逆命题作为逆定理.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上节课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得出结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没有实数根.”这个结论可以看作是一个定理.在这个判别方法中,包含了所有各种情况,所以反过来也成立,也就是说上述结论的逆命题是成立的,可作为定理用.本节课的目标就是利用其逆定理,求符合题意的字母的取值范围,以及进行有关的证明.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是上节课的延续和深化,主要是在“明确目标”中所提的逆定理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内容的学习,更加深刻体会到“定理”与“逆定理”的灵活应用.不但不求根就可以知道根的情况,而且知道根的情况,还可以确定待定的未知数系数的取值,本节课内容对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及思维全面性进行恰如其分的训练.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说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是什么?用它怎样判别根的情况?
2.将复习提问中的问题(2)的正确答案板书,反之,即此命题的逆命题也成立,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如果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0;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0;如果方程没有实数根,则<0.”即根据方程的根的情况,可以决定值的符号,‘’的符号,可以确定待定的字母的取值范围.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2x2-(4k+1)x+2k2-1=0,k取什么值时
(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1)方程无实数根.
解:a=2,b=-4k-1,c=2k2-1,
b2-4ac=(-4k-1)2-4×2×(2k2-1)
=8k+9.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方程无实数根.
本题应先算出“”的值,再进行判别.注意书写步骤的简练清楚.
练习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t+1)x+(t-2)2=0.
t取什么值时,(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方程没有实数根?
学生模仿例题步骤板书、笔答、体会.
教师评价,纠正不精练的步骤.
假设二项系数不是2,也不是1,而是k,还需考虑什么呢?如何作答?
练习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kx2+2(k+1)x+k=0有两个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和学生一起审题(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应考虑到k≠0.(2)“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应是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得到≥0.由k≠0且≥0确定k的取值范围.
解:=[2(k+1)]2-4k2=8k+4.
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学生板书、笔答,教师点拨、评价.
例求证:方程(m2+1)x2-2mx+(m2+4)=0没有实数根.
分析:将算出,论证<0即可得证.
证明:=(-2m)2-4(m2+1)(m2+4)
=4m2-4m4-20m2-16
=-4(m4+4m2+4)
=-4(m2+2)2.
不论m为任何实数,(m2+2)2>0.
-4(m2+2)2<0,即<0.
(m2+1)x2-2mx+(m2-4)=0,没有实根.
本题结论论证的依据是“当<0,方程无实数根”,在论证<0时,先将恒等变形,得到判断.一般情况都是配方后变形为:a2,a2+2,(a2+2)2,-a2,-(a2+2)2,-(a+2)2,……从而得到判断.
本题是一道代数证明题,和几何类似,一定要做到步步有据,推理严谨.
此种题型的步骤可归纳如下:
(1)计算;(2)用配方法将恒等变形;
(3)判断的符号;(4)结论.
练习:证明(x-1)(x-2)=k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提示:将括号打开,整理成一般形式.
学生板书、笔答、评价、教师点拨.
(四)总结、扩展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科书上黑体字的应用,求符合题意的字母的取值范围以及进行有关的证明.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用b2-4ac,要特别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零这一条件.
(2)认真审题,严格区分条件和结论,譬如是已知>0,还是要证明>0.
(3)要证明≥0或<0,需将恒等变形为a2+2,-(a+2)2……从而得到判断.
2.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推理严密性和思维全面性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29中B1,2,3.
2.当方程x2+2(a+1)x+a2+4a-5=0有实数根时,求a的正整数解.
(2、3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五、板书设计
12.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二)
一、判别式的意义:……三、例1……四、例2……
=b2-4ac…………
二、方程ax2+bx+c=0(a≠0)
(1)当>0,……练习1……练习2……
(2)当=0,……
(3)当<0,……
反之也成立.
六、作业参考答案
方程没有实数根.
B3.证明:=(2k+1)2-4(k-1)=4k2+5
当k无论取何实数,4k2≥0,则4k2+5>0
>0
方程x2+(2k+1)x+k-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方程有实根,
=[2(a+1)]-4(a2+4a-5)≥0
即:a≤3,a的正整数解为1,2,3
当a=1,2,3时,方程x2+2(a+1)x+a2+4a-5=0有实根.
3.分析:“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还是一元二次方程,需分情况讨论: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本小节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知识,与在一元一次方程两边都加上、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或者都乘以、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运用这项知识(这里也表现为一种方法),有时可以简捷地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因此学生同样会表现出一种极大的兴趣.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学会这种方法的积极性.加减(消元)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要让学生学会,并能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同样是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和某些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的技巧,以便将方程变形为比较简单和计算比较简便,这也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来解决.
2.教法建议
(1)本节是通过一个引例,介绍了加减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和解题过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个方程组中未知数系数的特点.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在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在两个方程中x的系数相等,让学生自己动脑想一想,怎么消元比较简便,然后引出加减消元法.
(2)讲完加减法后,课本通过三个例题加以巩固,这三个例题是由浅入深的,讲解时也要先让学生观察每个方程组未知数系数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说出每个方程组的解法,例题1老师自己板书,剩下的两个例题让学生上黑板板书,然后老师点评.
(3)讲解完本节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代入法与加减法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虽有不同,但实质都是消元,即通过消去一个未知数,把“二元”转化为“一元”.也就是说:
这时学生对解题方法比较熟悉,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时教师应及时点拨、渗透化归转化的思想,并指出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2.能运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消元,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渗透化归的数学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2.学生学法:观察各未知量前面系数的特征,只要将相同未知量前的系数化为绝对值相等的值后即可利用加减法进行消元,同时在运算中注意归纳解题的技巧和解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难点
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
(三)疑点
如何“消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四)解决办法
只要将相同未知量前的系数化为绝对值相等的值即可利用加减法进行消元.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及其解题思想,引入除了消元法还有其他方法吗?从而导入新课即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通过引例进一步让学生探究是用代入法还是用加减法解方程组更简单,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加减法解题的优越性.
3.通过反复的训练、归纳、再训练、再归纳,从而积累用加减法解方程组的经验,进而上升到理论.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本节课通过复习代入法从而引入另一种消元的办法,即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整体感知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在于将相同字母的系数化为绝对值相等的值,即可使用加减法消元.故在教学中应反复教会学生观察并抓住解题的特征及办法从而方便解题.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并检验所得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活动:口答第(1)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第(2)题,一个同学说出结果.
上面的方程组中,我们用代入法消去了一个未知数,将“二元”转化为“一元”,从而得到了方程组的解.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否存在其他方法,也可以消去一个未知数,达到化“二元”为“一元”的目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教法说明】由练习导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课题,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代入法和加减法的对比,训练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选取适当的方法解题.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第(2)题的两个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有什么特点?(互为相反数)根据等式的性质,如果把这两个方程的左边与左边相加,右边与右边相加,就可以消掉,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进而求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①+②,得
把代入①,得
学生活动:比较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值是否与用代入法得到的相同.(相同)
上面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因为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所以我们把两个方程相加,就消去了.观察一下,的系数有何特点?(相等)方程①和方程②经过怎样的变化可以消去?(相减)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尝试用①-②消元,解方程组,比较结果是否与用①+②得到的结果相同.(相同)
我们将原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把“二元”化成了“一元”,从而得到了方程组的解.像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提问:①比较上面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是用代入法简单,还是用加减法简单?(加减法)
②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加减法进行消元?(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③什么条件下用加法、什么条件下用减法?(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用加法,系数相等时用减法)
【教法说明】这几个问题,可使学生明确使用加减法的条件,体会在某些条件下使用加减法的优越性.
例1解方程组
哪个未知数的系数有特点?(的系数相等)把这两个方程怎样变化可以消去?(相减)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后,独立完成例1,一个学生板演.
解:①-②,得
把代入②,得
(1)检验一下,所得结果是否正确?
(2)用②-①可以消掉吗?(可以)是用①-②,还是用②-①计算比较简单?(①-②简单)
(3)把代入①,的值是多少?(),是代入①计算简单还是代入②计算简单?(代入系数较简单的方程)
练习:P23l.(l)(2)(3),分组练习,并把学生的解题过程在投影仪上显示.
小结: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条件是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
例2解方程组
(1)上面的方程组是否符合用加减法消元的条件?(不符合)
(2)如何转化可使某个未知数
系数的绝对值相等?(①×2或②×3)
归纳:如果两个方程中,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都不相等,可以在方程两边部乘以同一个适当的数,使两个方程中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然后再加减消元.
学生活动:独立解题,并把一名学生解题过程在投影仪上显示.
学生活动:总结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①变形,使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
②加减消元.
③解一元一次方程.
④代入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方程组的解.
3.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练习:P231.(4)(5).
【教法说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在练习中摸索运算技巧,培养能力.
4.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1)选择: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A.B.C.D.
(2)已知,求、的值.
学生活动:第(1)题口答,第(2)题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法说明】第(1)题可以用解方程组的方法得解,也可以把四组值分别代入原方程组中,利用检验的方法解,这道题能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第(2)题通过分析,学生可得方程组从而求得、的值.此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总结、扩展
1.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
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条件:某一未知数系数绝对值相等.
3.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P241.
(二)选做题:P25B组1.
(三)预习:下节课内容.
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动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同化,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造。”
在对教师访谈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少有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案撰写时特别注重对学生反思力的培养。
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做题―对照答案―做题”成为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总是处于课堂里被动接受“灌输”、课下机械性作业、疲于应付考试这样一种状态,无法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节,甚至走上“迷途”。
二、纠错中,通过反思解决本源问题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此我要求每一名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具体包含三个部分:
(1)错误原因的查找。
(2)针对性的练习。
(3)以后如何避免类似错误作为本题最后的反思与小结。
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学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题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学生解法:因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驻>0,即22+4k>0,解得:k>-1
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k>-1
这是典型的错误,原因是本节课的重心是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他们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没有考虑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中的限制条件,就出现了顾此失彼的情况,于是我作了如下的引导:
(1)错误原因是什么?(判别式的判别只适用于一元二次方程,而a=0时不适用。)
(2)如何正确求解?(本题:因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驻>0,即22+4k>0,解得:k>-1,又因为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中k≠0,故k的取值范围是k>-1且k≠0。)
(3)以后如何避免错误?(以后在做此类题目时,一要读清楚题中条件,二是结论的适用范围要清晰,三是解题的前后要等价。)
三、复习中,通过反思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更需要加强反思。通过反思,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复习中,引导学生按照网络(习题)构建、解法整合、跨越学科的途径进行的反思,不仅可以变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为精练、巧练,而且还能养成抓住问题关键、直接剖析核心的好习惯。
四、要发挥主体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会通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实际问题,理解题意,准确找出问题中数量间的关系,从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方案优化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简单的数学建模思想。
教学重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方案优化的问题
教学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方案优化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回顾
1、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2、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几个?
3、下列二元一次方程有几个解?
(1)2x+3y=12
(2)2x+3y=12
(x,y均为正整数)
(3)2x+3y=12
(x,y均为自然数)
4、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二、课题引入
教材P90
拓广探索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把一根长7米的钢管截成2米长和1米长两种规格的钢管,怎样截不造成浪费?你有几种不同的截法?
思考:如何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二元一次方程方案设计
例1.为传承中华文化,学习六艺技能,某中学组织初二年级学生到孔学堂研学旅行.已知大型客车每辆能坐60人,中型客车每辆能坐45人,现该校有初二年级学生375人.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这次研学旅行需要大、中型客车各几辆才能使每个学生上车都有座位,且每辆车正好坐满?
(2)若大型客车租金为1500元/辆,中型客车租金为1200元/辆,请帮该校设计一种最划算的租车方案.
变式练习:1.随着奥运会成功召开,福娃系列商品也随之热销.一天小林在商场看到一件奥运吉祥物的纪念品,标价为每件33元,他的身边只带有2元和5元两种面值的人民币各若干张,他买了一件这种商品.
若无需找零钱,则小林付款方式有哪几种(指付出2元和5元钱的张数)?哪种付款方式付出的张数最少?
2.晴晴在某商店购买商品若干次(每次、两种商品都购买),其中第一、二两次购买时,均按标价购买;第三次购买时,商品、同时打折,三次购买商品、的数量和费用如表所示:
购买商品的数量/个
购买商品的数量/个
购买总费用/元
第一次购物
6
5
980
第二次购物
3
7
940
第三次购物
9
8
912
(1)求商品、的标价;
(2)若商品、的折扣相同,问商店是打几折出售这两种商品的?
(3)在(2)的条件下,若晴晴第四次购物共花去了480元,则晴晴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案优化
例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某市政府筹集了抗旱必需物资120吨打算运往灾区,现有甲、乙、丙三种车型供选择,每辆车的运载能力和运费如下表所示:(假设每辆车均满载)
车型
甲
乙
丙
汽车运载量(吨/辆)
汽车运费(元/辆)
(1)若全部物资都用甲、乙两种车型来运送,需运费元,问分别需甲、乙两种车型各几辆?
(2)为了节约运费,该市政府可以调用甲、乙、丙三种车型参与运送,已知他们的总辆数为辆,你能通过列方程组的方法分别求出几种车型的辆数吗?
(3)求出哪种方案的运费最省?最省是多少元?
变式练习:为了丰富同学们的知识,拓展阅读视野,学习图书馆购买了一些科技、文学、历史等书籍,进行组合搭配成、、三种套型书籍,发放给各班级的图书角供同学们阅读,已知各套型的规格与价格如下表:
套型
套型
套型
规格(本/套)
12
9
7
价格(元/套)
200
150
120
(1)已知搭配、两种套型书籍共15套,需购买书籍的花费是2120元,问、两种套型各多少套?
(2)若图书馆用来搭配的书籍共有2100本,现将其搭配成、两种套型书籍,这两种套型的总价为30750元,求搭配后剩余多少本书?
(3)若图书馆用来搭配的书籍共有122本,现将其搭配成、、三种套型书籍共13套,且没有剩余,请求出所有搭配的方案.
四、课堂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理解某一知识点,可以将与这一知识点有关的各种变式列举出来。由于题目的形式或背景发生了变化,赋予题目新的活力,能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把握知识的内涵,让他们在迷雾中仍能认清庐山真面目,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学习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有一类题型是要求判断代数式的取值范围。如证明 2x2-6x+5的值恒大于零。教师示范该题的证明方法后,可以出以下的变式题:证明①-10y2+5y-4;②a2+4b2-a+4b+■的值是非负数;③不论x,y为什么实数,代数式x2 +y2+2x-4y+7的值( )。A.不小于2;B.不小于7;C.可以为任何实数;D.为负数。通过这样的变式训练,能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思维灵活,而不是死死地拘泥于一种形式,能从多角度理解这一知识点,抓住问题的本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不同的题型,相同的解题思想方法,激发了学生的灵感
有时题目考查的知识不同,但所用的思想方法相同,说明了数学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某些内在的联系和规律。例如,在初中数学中,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几乎渗透于各个章节中,这是数学的精髓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渗透这些思想方法。而且教师应从整体把握数学知识,适当地对知识进行联想与拓展,展示知识的丰富性,解题的灵活性、技巧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如,已知线段AB=10cm,M为AB的中点,AB所在的直线上有一点P,N为AP的中点,若MN=1.5cm,求线段AP的长。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练习,估计许多学生都只会考虑点P在线段AB上的情形,而忽略点P也可能在AB的延长线上(不可能在BA的延长线上)。此时教师再点明遗漏之处,必定会让学生茅塞顿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一次函数y=■x+4分别交x轴、y轴于A、 B两点,C为x轴上的一点,且ABC为等腰三角形,求点C的坐标。由于ABC为等腰三角形,学生们可能会考虑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但是总有学生考虑不周全,出现差错。教师可以点明其顶角可以是∠A、∠B、∠C,需要分三种情况,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
虽然是不同的题型,但是都需要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来解决。两道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渐打开解题的思路,思维异常活跃,不断产生新的灵感和想法,而问题的解决会使学生充满了成就感、自豪感,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 逐步演变,形成梯度,让学生在挑战中拓展思维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挑战中拓展思维,引导他们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从而正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不同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一、学案的编写
1.编写的原则
学案是导学的载体,有什么样的学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导学。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编写不同的学案,确保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应体现教师对教育本质和目的的正确理解。好的教学目标是一种全新的知识观,这种新的知识观不是现成的真理和结论,而应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和获得结论的过程,使学生在发现真理和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学案的编写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2.学案的内容
学案内容必须能使学生建立牢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编写要紧扣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识层次,不能是知识点的单一重复。编写学案时,要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当采用启发式,使学生“跳跳摘桃子”,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发,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能摸得着。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
学案要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学案上,要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二、学案教学的操作
教师在讲课的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要学的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教师要提的问题、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等。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可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不断的体验成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参照教案,按照学案授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学案进行学与练。
三、学案范例
函数的零点学案
【预习要点及要求】
1.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
2.会判定二次函数零点的个数。
3.会求函数的零点。
4.掌握函数零点的性质。
5.能结合二次函数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式根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6.理解函数零点与方程式根的关系。
7.会用零点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再现】
1.如何判一元二次方程式实根个数?
2.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对称轴分别是什么?
【概念探究】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函数, =0, , >0。
叫做函数的零点。
2.请你写出零点的定义。
3.如何求函数的零点?
4.函数的零点与图像什么关系?
【例题解析】
1.阅读课本完成例题。
例:求函数的零点,并画出它的图象。
2.由上例函数值大于0,小于0,等于0时自变量取值范围分别是什么?
3.请思考求函数零点对作函数简图有什么作用?
【总结点拨】
对概念理解及对例题的解释
1.不是所有函数都有零点
2.二次函数零点个数的判定转化为二次方程实根的个数的判定。
3.函数零点有变量零点和不变量零点。
4.求三次函数零点,关键是正确的因式分解,作图像可先由零点分析出函数值的正负变化情况,再适当取点作出图像。
【例题讲解】
例1.函数仅有一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例2.函数零点所在大致区间是( )
A.(0,1) B.(1,2) C.(2,3) D.(3,4)
例3.关于的二次方程,若方程式有两根,其中一根在区间内,另一根在(1,2)内,求的范围。
【当堂练习】
1.下列函数中在[1,2]上有零点的是( )
A. B.
C. D.
2.若方程在(0,1)内恰有一个实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函数,若,则在上零点的个数为( )
A.至多有一个 B.有一个或两个 C.有且只有一个 D.一个也没有
4.已知函数是R上的奇函数,其零点,……,则= 。
5.一次函数在[0,1]无零点,则取值范围为 。
6.函数有两个零点,且都大于2,求的取值范围。
四、实施学案导学应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