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绘图实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0 14:55:4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绘图实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绘图实训总结

篇(1)

二、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商业、法律、医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普通学科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探索方兴未艾。近两年来,我一直尝试着机械制图案例教学的探索。

三、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一)立项——将原机械制图的内容综合化,重构与整合各知识点

通过对绘图员和维修员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对一年级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是:绘制中等难度的零件图,能识读各种零件图和装配图。因此,“机械制图”课程关于制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内容不变,但对原制图基本内容综合化,重构与整合各知识点。我们确定以一个绘图员1个工作内容为综合项目的载体,将该综合项目按照制图的基本工作程序分解为11项单个项目,再将单个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如:“绘制图框和标题栏”单个项目可分解为图幅规定、字体规定、比例规定等工作任务。

(二)教案设计

绘制回转体截断体(接头)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1.项目实现目标

(1)知识目标:①国标规定的内容;②圆柱基本体三视图的画法及特征;③圆柱被不同位置截切面截切后截交线的形状;④截断体尺寸标注的内容。

(2)能力目标:①能按国标规定绘制图框、标题栏;②能正确使用线型表达接头的结构;③正确绘制圆柱三视图;④正确绘制圆柱截交线;⑤合理标注截断体尺寸。

2.项目工作环境

①多媒体教室;②准备实物模型等供演示用;③教师准备塑料泡沫或橡皮泥等供学生实训使用。

3.项目任务(8项单个项目)

国标规定;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表达的方位及尺寸;常见基本体的类型;圆柱三视图的画法及特征;圆柱定形尺寸的标注内容及标注方法;圆柱截断体类型及三视图的画法;圆柱截断体尺寸标注。

(三)分阶段的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师生共同以任务为驱动,按照“观察—讨论—实训—点评”开展各单项工作项目的教学。内容如下:

(1)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知识。

(2)完成项目任务指导(步骤、方法等):①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实训目的和要求,明确实训任务;②观察要维修零件的结构和加工过程;③学习所需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对照应用;④分组讨论本案例图形的画法和尺寸标注的内容;⑤在教师巡回检查或提示下,绘制草图;⑥教师评讲各组图形中的正确与错误之处;⑦根据实训任务,让每位学生在图板上进行实际绘图操作。

(3)完成项目的测评标准。①图框标题尺寸符合国标规定;②线型的使用及画法符合国标规定;③图形布局合理,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合理;④各图形正确并符合三等规律;⑤尺寸齐全并符合国标规定。

第二阶段:综合项目实训。

(1)学生根据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做好实训记录、小结,最后提交实训报告。

(2)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和书面实训结果等进行实训成绩评定。

第三阶段:总结和反思。

篇(2)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AD;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 certification exam

0 引言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各领域的工程图纸已经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绘图,对相关从业人员计算机绘图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土木工程CAD”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也愈显重要。设置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土木工程CAD”或“建筑CAD”等CAD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大多数高校一般将该课程设置在大三上学期或下学期,课程的授课方式通常包括课堂讲授和上机实训两部分,学时为30-70不等,学时分配比例一般为1:1或1:1.5,部分高校还专门增加了CAD实践周[1]。课程教学内容以讲授AutoCAD软件二维操作基本命令和建筑工程图纸绘制为主,软件版本一般采用AutoCAD软件系列版本,有些高校根据其专业特色对某些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如讲授道路CAD、桥梁CAD等。为了提高绘图效率,部分高校还将天正CAD、PKPM等专业软件应用列入教学内容,也有一些高校将基本CAD制图和结构CAD制图相结合,将其作为一门课程讲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有些高校将CAD认证考试与课程教学相结合[2-3],使学生既能将计算机制图运用到自己专业领域,又能使自己的应用水平得到一个权威的社会认证。

1 “土木工程CAD”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土木工程CAD”课程的授课分为课堂讲授和上机实训两部分,学时分配比例为1:1。课程以AutoCAD2004软件二维基本操作作为教学内容,以此为基础介绍土木工程图的绘制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土木工程CAD”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或一些做法有待于解决和优化。

第一,随着AutoCAD版本的不断升级,软件的界面发生了较大变化,软件的功能也有很大的扩充和增强,而目前授课所用的低版本AutoCAD软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合教学需要和工程要求。同时,为了适应土木工程专业新的制图标准和课程要求,以低版本CAD软件介绍为基本内容的教材也需要同步更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体系也需要优化和完善[4]。

第二,课程讲授过程中,过多强调CAD基本命令和操作,没有很好地把一些专业图纸的制图标准和绘制方法融入其中,致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一些基本图形,而不能熟练、快速地绘制出符合制图标准的专业图纸[5]。

第三,教师没有充分认识CAD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认为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学生仅靠“听”课就能像其他课程一样掌握大部分内容,实际情况却是学生上课时感觉听懂了,上机实训时却又有很多问题无法克服[6]。同时,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长时间对命令操作讲授而学生没有机会动手操作,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也造成课堂教学和学生上机操作间隔时间较长,到上机操作时课堂讲授的大部分内容已被遗忘,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7-8]。

第四,学生实训过程中缺少有效的任务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差,往往刚开始上机时按规定做作业,而几十分钟后就做其他无关事情了,致使上机实训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五,考试方式采取上机绘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状况,但由于考试过程中出现计算机死机、学生违反考试纪律互相拷贝等问题[9],致使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主动性及对所学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也缺乏考试的公正性[10]。

以上这些问题导致“土木工程CAD”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有些学生在学完课程之后虽然能够绘制专业图纸,但图纸内容表达不完善、不符合规范要求,部分学生甚至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及以后工作中还要重新学习CAD相关知识。

2 “土木工程CAD”教学改革

2.1 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积极进行教材建设

针对“土木工程CAD”教学内容优化、授课用软件版本低等问题,我们组织“土木工程CAD”和“建筑制图”的任课教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将基本教学内容分为CAD软件的基本知识、绘图准备、二维图形绘制、二维图形编辑、图形注释、图块与外部参照、尺寸标注、设计中心及查询功能、图纸空间及打印输出等九部分,并通过实例深化对每部分内容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了《土木工程CAD》教材[11],该教材以AutoCAD2013软件的基础命令为基本教学内容,结合土木工程图纸的基本元素和制图标准阐述二维图形的绘制和编辑方法,将CAD基本制图方法与土木工程制图规范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从绘图准备到打印出图完整的内容体系。为了保证内容的全面性,教材中设置了三维图形绘制和编辑、着色与渲染等内容,同时,结合土木工程制图相关规范和标准,介绍了利用CAD软件进行土木工程施工图的制图步骤和制图方法。教材的每一章都有针对性地设置了思考题和上机题,方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2.2 改善教学方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了改变“土木工程CAD”课堂教学效果差、课堂教学与实训间隔时间长的现状,在教学实践中,第一,将课堂教学转移到机房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对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演示,学生“一人一机”进行学习;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必要的动手操作时间,并在每节课中保留十分钟的时间为学生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课下或上机实训中解决;第三,通过与教学管理部门协调,缩短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训之间的周期,做到即学即练,使学生更有效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将CAD绘图与土木工程专业制图知识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具体做法为,在第一节课将某建筑平面图大作业发给学生,该大作业既包含应用CAD基本命令绘制建筑平面图纸基本元素的内容,又包括制图标准的一些基本要求;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将该大作业进行分解,并将分解内容融入到各章节内容的讲授中,使学生在学习CAD基本命令的同时,掌握这些命令在土木工程制图中的具体用法;在讲授完最后一章内容后,指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完整地完成大作业的绘制。在案例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图形,寻找图形绘制的快捷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上机实训效果,采用任务引导型教学方法。首先,制定详细的上机实训计划,明确每一次实训的具体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其次,编制针对性的习题集作为实训任务的补充,使学生实训的任务充足,同时,加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总结,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最后,要求学生将实训成果上交,在批阅时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对比甄别,防止出现抄袭或雷同现象,并将实训成果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依据。

2.3 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动手能力培养

为了改变传统的纯粹上机考核方式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效果问题,采用综合评估的考核方式,即将学生的考核内容分为上机考核、上机实训和平时成绩三部分,分数分配比例为5:3:2。其中,上机考核采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图纸绘制的方式,上机实训成绩以学生上机实训提交的成果为依据,该成果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其上机考核成绩的真实性;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平时出勤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来确定。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了在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训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外,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指导学生在做好实训任务基础上,多动手练习,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通过对往届学生实训操作中常犯的错误的总结,指导学生在上机操作中少走弯路,并且掌握一些必要的绘图技巧。

2.4 重视认证考试,构建纵横交叉学习模式

为了使学生对“土木工程CAD”的学习得到社会的认可,将课程教学与认证考试结合起来。在“土木工程CAD”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学习,掌握从绘图准备到打印出图的全面知识,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有一个纵向的提高,以认证考试为契机,让学生通过复习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的扩充和巩固,将课程教学与认证考试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纵向提高和横向巩固,形成纵横交叉的网状学习模式。在此基础上,动员学生参加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建筑CAD模块)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的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应用工程师考试(建筑设计方向),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通过率,增强其专业竞争力。

3 “土木工程CAD”教学改革效果

篇(3)

要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电路)高级绘图员的岗位能力,首先得熟练掌握电路设计软件工具,这就离不开绘图练习。在进行绘图练习时,软件操作步骤重复繁多,学生在练习中难免觉得枯燥。其实软件操作有很多种方法,在设计中使用快捷键将会大大提高操作速度。可以将快捷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十分喜爱。快捷方法需要学生记住不少的操作,在教学中要避免简单传授。所谓熟能生巧,该软件的许多快捷方式都是菜单栏缩写字母与键盘操作相结合,比如放置元件,在菜单“放置(P)”-“元件(P)”,使用键盘操作连续两次敲击字母P;如放置导线,在菜单“放置(P)”-“导线(W)”,则是键盘操作分别连续敲击字母P-W;让学生掌握快捷方式的来源与规律,帮助他们迅速掌握快捷方式。对于常用命令,建议学生一定要采用快捷键,养成左手键盘、右手鼠标的习惯。这样使用快捷键比用鼠标点取图标或在菜单上选择命令要快很多。什么算是常用命令呢?建议平均每次画图出现5次以上的命令,都应该归属于常用命令。这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举一反三,根据自己的绘图习惯,将常用的操作采用键盘快捷方法进行绘图。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分组比赛方法促进学习,赛后引导学生对比、总结,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

二、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在教学中,学生对软件操作非常熟悉,但绘制的电路图就像依葫芦画瓢,表面看起来很好,但是达不到技术要求。例如,元件图形画得与书上图形“一模一样”,但检查其内部参数时却错误极多:元件引脚的编号顺序不对,有的与封装编号不一致,元件没有选择正确的封装,元件名称未按要求重命名等。一再强调,总有学生不认真对待,学生觉得画得对就行了。这正是学生理论知识匮乏、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表现。而传统的理论讲授往往会导致学生对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学生课后又不去看书或查资料时毫无头绪,便出现学完却不会拓展应用等诸多问题。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布鲁纳曾说:“不经历真正获得知识的过程而单纯接受知识不能成为生动的知识。”要使学生对知识理解透彻,能够学以致用,有效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就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提高认识。

例如,在学习基本概念自制元件封装时,学生对封装绘制软件操作掌握得非常熟练,若脱离实践,学生只是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阶段,只是使用软件画出一个图形而已,而不能通过软件绘制封装掌握好其含义,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教学中教师应引进常用的元件、元件封装库里没有的封装元件及新元件的封装进行练习。让学生动手去量,去思考如何把一个实物元件的封装表达出来。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练习和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认识。在实践中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电子CAD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性动机和职业性动机。

2.实践的基础需要设备

电子CAD作为一门联系硬件与软件的重要课程,在硬件方面需要相应的设备支持学生实践。但长期以来实训设备的建设投入不足,严重缺乏实训设备,使得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深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这与我们课程的培养目标极不相符。

实训室的建设要全面,不能仅仅满足于只拥有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的实训平台或设备,在实训室建设中应该配备电路板雕刻机等设备。我校于2012年引进印刷电路板雕刻机,加大对实训教学资源的投入。确保让学生从电路图绘制、PCB制板、电子装配等方面整合完成,能够真正地动手制作一块实际的电路板,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绘图设计必需的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

篇(4)

一直以来,在中职学校《机械制图》与《AutoCAD》都是两门分开的课程,或者是两门课简单的进行整合,但是任然没有打破学科的体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就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如何解决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问题呢?在此,我们在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采用项目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任务为驱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打破学科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的《机械制图》是以投影理论为基础,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AutoCAD》是利用绘图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不仅大大减少了手工绘图的工作量,而且也提高了绘图的准确度。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都对这门课进行了改革,但是仅仅停留在学科体系上,仍然按照三视图、组合体、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的逻辑结构进行教学,课改力度仍然不够深入。为此,我们将两门课整合为《机械制图与AutoCAD》后,采用项目任务的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为学习主体。

1.1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岗位能力为要求确定项目内容

以项目为主体,以产品为载体,按照职业岗位要求,以任务驱动设计教学项目,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实训项目进行审核、分析,以此来确定我们的实训内容。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每个项目任务的实际操作,都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员所需的综合技能。这些项目都来源于工厂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根据实训条件及教学要求进行了整合修改,以达到系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

1.2遴选实训项目,重构教学内容

在《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整合之后,我们遴选的实训项目要求是不仅项目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对此,经过认真反复的研究,以绘制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工程图为教学载体,并根据零件的分类特点,由简单到复杂,包含了标准件、轴类零件、盘盖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等设置十三个实训项目。每一个实训项目包含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尺寸标注、CAD的图形编辑、块与属性、文字、标注和简单三维造型功能等。教学内容既对接职业岗位能力,又紧密结合CAD绘图员中级考证的职业标准。通过绘制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零件图,达到最终实现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图的目的。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拓展训练,对每一个实训项目的零件进行三维建模,最终达到将每一个零件装配起来的目的。

《机械制图与AutoCAD》项目课程工作任务及教学要求

项目一:绘制定位销零件图

工作任务:

(1)用AutoCAD软件绘制A4图幅。

(2)绘制定位销三视图。

(3)标注定位销的尺寸。

(4)标注定位销的表面粗糙度及形位公差。

(5)填写标题栏及技术要求。

(6)绘制定位销的三维实体模型

教学要求:

(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掌握定位销三视图的表达方法。

(3)了解销的种类及用途。

(4)掌握粗糙度及形位公差的含义。

(5)了解一张完整零件图的基本内容。

(6)掌握AutoCAD软件的图层、线型的定制。

(7)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图形绘制、图形编辑、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标注、块的创建的方法。

(8)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三维建模的基本命令及实体的编辑的方法。

……

项目十三: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工作任务:

(1)用AutoCAD软件绘制A1图幅。

(2)绘制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3)标注减速器的尺寸。

(4)对减速器的零部件进行编号。

(5)绘制标题栏和明细栏。

(6)填写标题栏、明细栏及技术要求。

(7)绘制箱体的三维实体模型

教学要求:

(1)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关于装配图画法的一般规定。

(2)掌握减速器装配图的画法。

(3)掌握零件的编号方法。

(4)掌握装配图标注尺寸的方法及原则。

(5)了解一张完整装配图的基本内容。

(6)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装配图绘制、图形编辑、尺寸标注的方法。

(7)掌握装配图中相邻零件关于剖面线方向的绘制。

(8)了解明细栏的内容。

(9)掌握用AutoCAD软件关于绘制减速器三维建模的装配图的画法。

2.项目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程按照项目教学过程分为:明确任务、制订计划、任务实施、成果展示、评价等五个基本环节展开。为了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空间想象能力、机械绘图员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在项目教学中增加项目过程重现环节,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后,将任务主要步骤、关键点、知识与技能点等以语言或文字的方式进行总结,将任务知识内化。

2.1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计算机实训室进行。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在分组时,成员不能太多,一般3~5个同学一组,而且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这样,组内异质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则为全班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2.2教学内容的安排

项目教学的内容以任务书的形式分发给每一位同学,按照13个实训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二维工程图到三维建模,最后完成装配图,涵盖了视图表达、尺寸标注、CAD的绘图编辑、建模、装配等。教学的组织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得到提升。

2.3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每一个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一般先组织学生自评,然后让小组成员进行互评,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教师作为项目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记录每个组员的表现,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引导。在此环节中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考评。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吃苦耐劳、沟通与交流能力、计划组织等方面的素质。

3.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按照项目教学实施,将机械制图知识与CAD技能交叉整合,学生可以将抽象的平面图形转换为直观的立体图,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极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专业学习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篇(5)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培养急剧变化的市场所需要的多样化人才的必然趋势。我院机电系“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我院对该专业进行了定位,将核心能力与基本能力的培养明确地分为两个方向,即CAD与CAM,每个方向均有适当的市场定位,以专业综合改革为中心,以实训环节为重点,以有机渗透为特征,通过产学研合作途径,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新的育人环境。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建立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完成实训很不容易,因此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构建适当的专业教学内容,使之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就成为本专业教学改革的中心。我院与首钢型材轧钢厂进行的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推动了CAD方向教学内容的改革,校内CAM实训基地的建设及与相关单位的合作推动了CAM方向的建设。

明确的专业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专业方向的定位十分重要。我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建立及以后的发展均得益于广泛的市场调研及专业委员会的指导,得益于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得益于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及技术服务。

2001年3月,我院与首钢第一型材厂签订了研制首钢第一型材厂图纸管理软件的协议书,为该厂的全部图纸建立了数据库结构,并对50吨剪头曲柄飞剪机组的图纸(蓝图)进行了AutoCAD格式的转化。在此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2001年7月,我院又进一步与首钢第一型材厂签订了对该厂其他图纸进行转化的第二阶段协议。2002、2003年,我院分别在计辅001、002、003班毕业实训中,结合此科研项目进行了《图纸转化及数据管理》课题的实训,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中。

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科研项目使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锻炼,总结经验,同时完成《高职CAD专业“图纸转化与管理” 教学中产学合作实践》教研题目,通过教研题目的完成,明确专业的CAD方向及相关课程的主要内容。

2005年,我院成功地建设了数控加工实训基地,有力地促进了专业CAM方向的发展。

我院明确地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分为两个方向:(1)CAD方向。核心能力:二维绘图、三维实体造型、CAD技术应用与开发等,要求能熟练地使用相应软件进行绘图、造型并能进行图纸的数据管理。专项能力:CAD技术的应用开发与图纸数据管理。(2)CAM方向。核心能力:三维实体造型、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等,要求能熟练地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实体造型,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技术,能在数控机床上进行操作,有进行数控编程的能力。专项能力:三维实体造型及数控加工。

结合实际的课程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学生不但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还要在动手能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及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与技术服务,逐步使专业方向得到了明确,实现了专业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的内容与生产实际的密切结合。

专业能力(1)机械设计与制造基本能力。(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基本能力。(3)进行数控编程与操作的基本能力。(4)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文字录入速度。(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外语能力。(6)对材料、热处理工艺、各种标准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7)对于CAD方向,应能针对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需求进行相应软件的二次开发;对于CAM方向,应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技术。

主干课程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计算机绘图、数据库基础、程序设计、三维实体造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CAD应用与开发、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等,主干课程的设置围绕专业的核心能力。

主要课程的内容以“CAD应用与开发”课程为例,要求密切地联系工程实际设置课程内容,例如“图纸转化与管理”项目涉及如下问题:(1)读图:读标题栏及明细表、名称、图号、装配图号、件号、材料、比例、重量等,了解本图与其他图的关系,能对材料进行转化;能基本读懂图形的形状、尺寸、公差、粗糙度及技术要求等;能对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等进行转化。(2)转化中的技术问题:掌握材料、技术要求、公差与配合、粗糙度、螺纹的新旧画法。(3)图纸数据的管理:自定义标题栏、明细表、附加栏及样板文件。定制“表格”,产生BOM,产生“设备清单”、“标准件清单”,合成为一个项目(机组)的管理系统。“CAD应用与开发”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CAD基本知识(CAD/CAM原理及应用、CIMS基本知识、PDM基本知识);自编图纸管理软件(使用Access自编多媒体数据库);AutoCAD应用与开发、CAXA EB开发(AutoCAD应用、基本定制、自定义命令、菜单的定制与开发等);图纸管理(CAXA、PCCAD〈MCAD&PDM〉的图纸管理);图纸处理系统(Vpstudio 6.75、UnisCAD软件使用)。

实践环节服务于专业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安排应服务于专业方向,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项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践环节体现在专门的实训课程和课堂教学中。

主干职业技能训练(1)金工实训:使学生了解金属的主要成型原理与加工方法。(2)机械CAD:使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装配图与零件图设计,使用Word等软件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使CAD应用水平得到提高。(3)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掌握数控编程的方法及调试手段,掌握常见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了解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与输入方法及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4)专业实践:针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课、职业技能选修课进行与本专业方向相关的社会实践。(5)毕业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知识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三维实体造型、数据库基础、机械检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CAD应用软件、液压与气动技术、CAD应用与开发等,所有课程均安排实验及作业并多数在计算机房上课,采取边讲边练习的方式。

毕业实训(1)实训的目的:以理论知识为依据,以掌握的机械CAD/CAM技术、三维造型与数控加工技术为工具,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与实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训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得到锻炼。以就业为中心,鼓励自主选择实习单位,由指导教师准备实训题目及指导在外实训。(2)实训的效果: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基本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学生根据兴趣所找的实训单位与所选的多数题目与本专业相关,CAD技术应用(图纸转化绘图、图纸管理与图库、机械设计等)题目占47.33%、三维实体设计题目占5.33%、数控加工与应用题目占20.66%,其他题目占26.68%;学生在实训单位的表现多数是较好的。

几点思考

实训分题方式结合就业联系实训单位,毕业实训的题目较分散。按名单学号顺序对学生进行分组,各组中的题目也较分散。因此,我们对03级学生进行了相对集中的管理与指导。

论文从论文质量上看,有与实训内容不附及“克隆”的现象。可考虑改为“实训总结”,取消外文翻译。论文与实际相差太大,谈实际的内容应该多些,改为“实训总结”可以做到这一点。对论文页数的要求也不应太多,10页左右即可。

实训指导因为题目分散,导致实训单位的题目不能使学生得到系统训练,因此可要求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增加相应的内容。

实训与就业的关系以就业为主,要处理好实训与就业的关系,应尽可能地使学生在实际岗位上得到系统训练。

能力培养实训集中反映出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加工基本知识的欠缺。对土建图应有适当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有多种,就“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而言,进行现场实训有一定的困难,理想的方式应该是CAD方向去设计院跟随工程师学习画图,CAM方向去机械厂跟随技术人员学习操作。如果能与某设计院、机械厂长期合作则比较理想。

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应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或技术服务,参加毕业实训指导,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实际,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及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使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生产实际。

篇(6)

    教学方法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效果。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对于实施教学任务工程化不够深刻。因此,要改变之前的灌输式授课,寻求适应应用型本科下的教学方法,实现以项目为主导,方法为线索,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如在讲授组合体的三面视图时,运用项目教学法和现场教学法,即设计一个制图模型项目,让学生首先完成立体制作,再分别三人的立体合并,组合成不同的组合体模型,依据不同的组合体模型绘制三面视图,根据项目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评价,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具体的实践,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建立以动手能力培养为轴心,讲、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中,要做到精讲多练。精讲,不仅要求对学科知识的完整和系统掌握,重点培养实际工作中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多做识图和绘图训练,融教、学、做于一体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步安排,更好的消化知识;教学识图和抄绘图样,尽量采用具体的、实际的建筑工程或实际工程图样,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结合工程实际,增加感性认识,提高专业识图和绘图能力。[3]如讲授房屋的基本组成部分时,以学校的图书馆为工程实际,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掌握房屋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改进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选择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在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同时,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呈现多样化。《土木工程制图》对未接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从本校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在积极推进“两化”原则的过程中,以应用为主导,灵活地改变教学手段,即通过实物模型、图片以及其他手段,使学生建立基本的专业知识背景,进而针对相应的建筑图样进行识读学习。如在讲授钢筋缓凝土构件时,以钢筋绑扎大赛为依托,以钢筋绑扎的实物模型成果进行针对性讲授,使抽象的知识得以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4]

    强化实训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重视课堂教学,忽视了知识与理论的有效衔接,制约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对实际工程处理能力的发挥。在现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前提下,要培养以创新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势必要强化学生的实训实践。在课程教学中,采取不同的实训实践组织方式,即项目作业、参观教学、专题实训等,实施有差别有针对性的教学。项目作业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项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绘图和识图训练,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评价考核及总结,掌握绘制工程图样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识建筑图样,感受建筑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识读建筑工程图样奠定基础;参观教学以学校建筑物及厂房建筑为主,让学生切实了解不同建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专题实训主要通过项目驱动教学,以学校或典型建筑为对象,让学生动手制作成小型模型,培养识图和绘图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实训实践教学注重理论教学强化实训内容,实践教学贯穿理论讲授,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发展,灵活地采用先教后学或先学后教的方法,着重对学生进行知识应用和运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协调、综合的发展。[5]

    推进学长制

    学长制是学校在推进应用型本科建设,“两化”原则的教学理念下的人才培养和建设机制,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高年级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系统性、完备性,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都比较好。在课程教学中,要发掘积极性高,学习较好的高年级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利用实训实践课或自习集中时间,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制图与识图课程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会绘制和识读建筑图,使学生掌握绘制建筑图的方法。如在晚自习期间,学长组织他们进行绘图方法的讲解,在实训课上,讲授施工现场关于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经验和技巧,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抄绘建筑图样等;在教师指导下,学长组织开展“土木工程制图”技能大赛等,在增进他们之间的沟通的同时,提高学生基本技能,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7)

1 课堂教学部分

课堂教学主要是针对理论性的知识进行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并贯彻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基本制图规格,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掌握基本的绘图技能。

1.1 严格认真传授制图要求及标准

为规范图样,便于技术交流,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图标准。作为一名学习建筑工程管理的学生,理所当然要掌握这些制图标准。建筑工程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图纸上的一条线的疏忽或一个数字的差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浪费甚至返工。所以,授课过程中严格认真地对制图要求进行讲解,强调标准的重要性。课堂上还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道练习任务,掌握好制图的每个细节要求和标准。通过制图要求和标准的贯彻,要把学生培养具备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1.2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分析能力是制图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当中可以制作一些形体的三维模型图片,与二维的投影平面图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更易于分析清楚立体与投影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媒体课件观察形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引导学生想象出各个投影面的投影;再离开形体,让学生根据各面投影形想象出形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这样反复训练就能很快培养起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板书与挂图教学方法,这样做之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

但是,是不是意味着采用多媒体教学越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会使教学速度加快,学生做笔记的时间与消化的时间会减少,反而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制图这门课,多媒体可以演示形体的投影、绘图的步骤,但是学生课堂上的理解能力往往跟不上演示的速度,讲解的时候听懂了,而实际做作业时根本无从下手。所以说,针对制图这门课,多媒体课件可以用来演示物体的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而对于绘图的步骤及作图技巧,老师还是要在黑板上给学生做示范,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1.3 借助辅工具,构造空间模型,建立空间想象能力

上课时老师可以借助于一些辅工具,比如粉笔盒、水杯、粉笔等等,这些工具相比与二维的投影来说,都很形象、很具体。借助于这些工具,学生应该能很好地把形体的立体与投影联系起来。比如,讲述到圆柱体及圆柱体截切部分内容时,完全可以借助教师上课时带的水杯进行讲解。再比如,讲述到构造三面正投影体系时,告诉学生可以借助教室的三面墙面或者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书本进行构造。对于更难于理解的形体,学生还可以自己动手切割、拼做一些简单模型进行组合,边组合边分析,这样做更容易加深同学们对形体投影的理解,学习兴趣也更浓厚。

1.4 课堂上预留练习时间,巩固教学内容

对于每节课讲解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会预留好学生练习的时间,用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这些针对性练习,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讲课深度,为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和效果。

2 实践教学部分

通过课程实训和技能竞赛,把制图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和画法贯穿于其中,帮助学生消化、巩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绘图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绘图和识图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1 高度重视学生的课程实训

制图课理论知识部分授课结束后,学生需要对这门课进行实训。老师要制定详细的课程实训计划、实训内容及要求,明确实训的目的。笔者认为,实训就是让学生独立练习,独立完成实训内容,让学生自己在实训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是少数同学不理解或不掌握的话,提倡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帮助,把问题解决掉;只有在大多数学生都无法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老师才会去帮助引导和解决问题。

2.2 开展制图和读图比赛

为提高学生的制图和读图能力,可以开展一些制图和读图方面的比赛。比如,建筑制图比赛时,可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建筑制图标准完成一幅建筑平面图;而建筑识图比赛时,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识读建筑平面图和结构平面图中的内容。

通过这些比赛,要求学生注意严格遵守制图标准,正确使用制图工具和仪器,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赛,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并很好地巩固了所学到的知识。

3 结束语

上述的这些做法只能作为制图课教学的普遍经验,要想真正开展好制图课的教学工作,还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老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更新知识,摸索出一套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TP391.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7-0058-02

机械工程图是设计师的语言,是表达设计思想最重要的工具,Autocad是当前最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机电等行业,目前各高职机械类专业都开设了《Autocad》这门课程,将它作为机械制造、模具、机电等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高职机械类专业Autocad教学的一些思路和体会。

一、合理安排授课计划及内容,突出Autocad机械绘图的特色

Autocad是一款通用绘图软件,它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机电等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工程图纸有不同的标准和构成,而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一般是各专业通用的教材,重点不突出,教师在制定授课计划时应结合机械类专业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授课计划及内容;备课时不拘泥教材,勇于创新,适当拓宽授课内容;讲解时要有针对性,要突出Autocad在机械绘图方面的特色。教师应跳出陈规,整理讲义,提升研究层面,必要时编写教材,更好地推动教学。机械专业主要学习零件图、装配图等。教师最好从有影响的企业中收集典型的图样,供学生借鉴。这样做虽然增大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但就提高教学质量而言是百利无一害。

二、实施“模块式”教学模式

如果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步讲解,学生在知识的衔接上有一定难度。教师可将Autocad的内容分成几大块,实施“模块式”教学模式,每个教学模块设计合理的实训课题,将实训课题贯穿在整个模块的教学中,这样可使教学内容层次分明,学生学习的思路清晰,学习效果较好。根据机械类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模块实施教学:

1.平面绘图基础模块

本模块包括基本绘图命令、基本编辑命令、常用绘图辅助工具这几方面的内容。该部分内容是Autocad的基础部分,教师先将逐个命令讲细讲透,然后以直线和圆弧连接综合图为例,讲解综合运用各绘图、编辑命令绘基本图形的方法和步骤。

2.平面绘图高级模块

该模块包括文字添加、图块、图层、标注等部分内容,按照常规教学,学生学习该部分知识时,往往感觉单项内容可以掌握,但几个知识点一起操作使用时,问题就很多。在该模块的讲解中,以标准A4绘图框和标题栏为本模块实训课题,以实训课题为引线,结合课题讲解,知识讲解完毕,一张标准的A4绘图框和标题栏也同时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3.机械零件模块

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Autocad的主要目的是会运用它绘机械工程图纸,所以该模块是Autocad教学的重点部分。教师以轴、齿轮、端盖、箱体等典型机械零件图为例,讲解Autocad绘机械工程图的方法和技巧。

4.三维模块

虽然Autocad软件的特色在二维平面绘图,但学生对三维部分学习兴趣比较浓厚,我们可将机械零件模块所学习过的箱体、轴零件为例,讲解如何绘机械零件的三维立体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中与《机械制图》、《公差》等基础课紧密联系

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讲,Autocad基本上是一种绘图工具,显示器可以看做是图板和图纸;鼠标和键盘可看做是他们手中的铅笔、直尺和圆规,但学生如果不清楚《机械制图》的投影规律、视图间的对应关系、图样的规定画法;不清楚尺寸标注符号的内涵,即使将Autocad软件运用的非常熟练,还是不能绘制出完全正确的机械图纸。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Autocad》与《机械制图》、《公差》等基础课紧密联系起来,在讲解绘机械零件三视图的时候,涉及到与机械制图、公差等相关的知识,应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这些已经学过的知识,教导学生养成课堂上学Autocad绘图,课余时间温习其他专业基础知识的好习惯,这样对学生正确理解图纸,提高绘图速度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丰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

1.浓缩理论要点,在实践中学习

现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过长过细的理论阐述未必能收到理想的

教学效果。不能局限于讲全,而贵在讲精、讲通。如第1章中,略去功能及系统需求、安装(安排为阅读),浅讲界面、文件操作,重点突破命令行、点的坐标(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仅要求学生当堂记住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的表示,并用简单的例子对比讲解,安排类似练习由浅入深,渐进训练,从引导练习到由学生独立完成一气呵成。改变原有“理论+实践”的惯性理念,形成“实践中学理论”的新思维。

2.开展班级内竞赛,促进训练效果

企业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用Autocad软件绘制正确的机械图纸,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准确性还要强调速度。教师在布置完实训图纸作业后,开展班级内竞赛,可以激发学生们的进取心,提高训练的效率,能得到比较满意的训练效果。

3.引导学生互相切磋、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上机辅导通常由教师独立完成,每个班几十名学生进度有先后,单由教师辅导已显得不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选三、四个学习优秀的同学作为临时辅导员,完成作业后辅导相邻的同学,使他们互相切磋、交流。这样既提升了优秀学生的荣誉感,又使学生整体水平得到提高,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

篇(9)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184-01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这门课程对于工程类学生来说,是基础的也是必要的,而对于一进大学就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这需要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去理解和思考,这与大家对于其他课程的思维习惯是不一样的。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只有学好了这门课,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后续的课程。

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可以试着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就会想要主动地去认识它、学习它和了解它,这样收到的学习效果无疑比被动的学习好多了。

1 在适当的阶段就要开展这门课程的学习

大一新生刚到校园,对任何事物都是感到比较新奇的,包括接下来要学什么样的课程,能从这样的课程学到什么样的知识也是比较新奇的。当新生拿到课本的那一刻,也是他们新奇的开始,因为这样的新奇,他们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认真,有着学习的浓厚兴趣。所以大一上学期就对学生开展这门课程的学习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它是学生学习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构造等课程的一个必须的基础。先开展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有时间来学习后续的课程。本科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对于这门课的理解相对于大专的学生要好一些,所以大一上学期就开始这门课的学习是可以的。而一般大专学生的学年是三年,如果到大一下学期,甚至更往后的时间去学习,势必会影响到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虽然大专的学生的基础相对于本科的学生来说没有那么好,但可以选择适合的教材来进行学习,所以对于大专的学生大一上学期就开始这门课的学习也是可以的。

2 与AutoCAD做好衔接

大一下学期可以安排学生学习AutoCAD。学习用电脑绘图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这门课的巩固,也是自己能力的一个提高。如果只懂得用手工绘图,而不懂得用电脑绘图,这跟我国社会的发展是脱节的,所以应该合理安排好教学计划,让学生成为一个跟得上时代的人,而不是跟社会脱节的人。

3 课堂教学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是学生真正学到理论知识的地方。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相对于以前的教学方法,应该不断地去寻求一些有利于教学的改变来帮助学生。

该门课关于制图的部分,其中投影的基本知识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生只有把这部分内容吃透了,后面的学习才会容易。所以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多做课后习题。当学生能够独立地把课后习题正确地完成,这对于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是非常有用的。而不能正确解答的同学,教师应该给与这些学生多一些的关心和帮助,从而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制图部分中的立体的投影、标高投影等部分的内容需要学生用空间思维能力去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带教学模型到教室给学生观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可以通过布置课后手工作业加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传统黑板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借用一些其他软件如3Dmax、sketchup来绘制空间立体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投影图。

识图部分的内容,学生需要根据制图所学的内容去理解图纸、看懂图纸,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制图是基本,识图是应用。会画图重要,会看图更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课堂上能对学生多做一些识图训练。教师可以用一些实际的施工图纸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解,课堂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识图技能。

4 实训

大一上学期的《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不仅要进行课堂知识的传达,一学期的最后几周还要进行这门课的实训课程。实训是学生对于一门课程学习之后的知识的巩固,是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锻炼和体现,是学生学以致用的一个展现。所以说实训是必要的。实训一般要求学生使用规定的图板和图纸以及其他的一些绘图工具,按照制图的一些规定完成实训内容,最终绘制出符合要求的图纸,完成实训课程。而大一下学期的AutoCAD课程同样需要实训,是把手工绘图变成了电脑绘图,以此提高学生对于电脑绘图的操作技能,能熟悉使用AutoCAD这一软件来绘制工程图。

通过一学期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学习,学生对知识有了掌握;通过一学期对AutoCAD的学习,学生对知识有了巩固;通过实训,学生对知识有了应用。最终的学习效果还有待去实践和考察。总之,要想提高一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不仅在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方法,也在于教师的教学和引导,所以,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对于学生如何提高《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以上只是该课题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更多有效的方法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去发现、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59-02

1 课程定位、课程体系及教学目标

1.1 课程定位

《水利工程制图》是一门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经过调研分析:水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水利工程的现场施工、中小型水利工程辅助设计以及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运行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工程图样的识读,在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岗位上能够直接指导实践工作。在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数学和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本课程的基础课程,而本课程又是为后续学习《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及顶岗实习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因此,《水利工程制图》在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1.2 课程体系及教学目标

依据“本科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普通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调整编制水利专业工程图学课程体系如下(见图1)。

1.2.1 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

(2)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具有一定的绘图技能。

(3)理解水利水电行业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并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4)能依据工程形体正确绘制其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标注尺寸。

(5)能识读枢纽布置图中各建筑物的布置情况及建筑物与地面的连接关系。

(6)能识读常见水工建筑物建筑结构施工图中工程形体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7)了解房屋建筑图、道路桥梁工程图的图示表达内容、有关规定、读图方法。

(8)培养计算机绘图能力。

1.2.2 能力目标

具有正确应用制图标准相关规定的能力,具有识读水利工程图中所示工程形体的形状与尺寸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绘制水利工程图样的能力。

1.2.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正确应用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作风严谨;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刻苦学习的学习态度。

2 课程整体设计

2.1 课程设计的理念

该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是:“基础性、实践性、实用性”通过工程案例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融理论知识与实训为一体,加强技能和能力的训练,促进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基础性”是指本课程为理工科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训练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其它任何课程不能代替。“实践性”是指该课程与水利工程实践紧密相连。“实用性”是指该课程在水利工程领域中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2.2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建立课程团队。由课程负责人、企业专家、课程教学骨干教师构成的课程团队,统筹课程建设的全面工作,共同完成以下关键性工作:

(1)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体现就业需求的课程标准。以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作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进行能力分解,细化成若干能力点,然后得出本课程的应用能力标准。

(2)根据工作领域所需的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确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结合工作岗位对教学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

(3)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4)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设计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

(5)进行教学实施和课程评价。

课程设计的合理与否需再次深入企业调研。课程如此开发循环进行,直到用人单位满意为止。

3 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必须够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突出培养应用能力这条主线,构建本课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选取。

3.1 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的选取

3.1.1 制图基础模块教学要求

(1)掌握制图的基本标准及有关规定,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具有一定的绘图技能。

3.1.2 形体构成与表达模块教学要求

(1)能阅读和绘制组合体视图。

(2)能依据三视图绘制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

(3)能依据工程形体正确绘制其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标注尺寸。

3.1.3 水工图模块教学要求

(1)培养绘制、识读水利水电工程图样的能力。

(2)掌握水利工程图的图示表达内容、有关规定、读图方法。

(3)了解房屋建筑图、道路桥梁工程图的图示表达内容、有关规定、读图方法。

3.1.4 计算机制图模块教学要求

熟练使用AutoCAD的各种工具、命令,快捷、准确绘制水利工程图。

实训内容:以二维图形的绘制为重点, 将所做的水工模型用CAD软件进行绘制。

3.2 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3.2.1该课程的重点

(1)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及组合体的绘图与识图;

(2)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3)水工图的识读;

(4)计算机绘图。

3.2.2 课程的难点

(1)制图技术标准、规范及其应用;

(2)组合体视图识读;

(3)水工图的识读。

3.2.3 解决办法

(1)借助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以及读图搭积木,通过150多道组合体的搭积木训练,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组合体的读图能力,为突破立体表面的交线难点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课堂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安排学生参观水工模型陈列室、实际水利工程,进行实物模型教学和现场教学,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图――物对照现场参观,提高了学生识读专业图的能力。

(3)计算机绘图按照实例图形的绘制特点讲解相关命令,然后让学生上机操作,学生学起来有目标性和成就感,在计算机绘图理论课后安排18学时计算机绘图综合实训,目的是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进一步强化使用AutoCAD的技能,达到熟练、快速、准确绘图的目的。

4 该课程实施教学的设计方案

《水利工程制图》课程设计的特点是构建工学结合的立体化学习环境与教学模式,融理论知识与实训为一体,加强绘图技能和识图能力的训练,才能培养科学素质中的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能力,通过以下教学环节促进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4.1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我们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即成为水利行业受欢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对原有的教育中不合理的重教法轻学法、重进度轻效度、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的完整性、轻知识的应用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进行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专业制图识读能力特别是应用创新能力。

(1)课堂教学主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兼顾问题提问法、读图搭积木实训法,注重师生互动、讲练结合,课堂学习气氛好。

(2)专业制图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进行现场教学。安排学生参观校内水工模型室,灌区实际工程进行现场教学,增加感性认识。

(3)计算机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证结合,与计算机制图大赛相结合,综合实训引入工程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专业制图综合实训:采用项目导向法和自主教学法相结合

4.2 课程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

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升课堂的品质和内涵,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1)《水利工程制图》课程反映图形图像的内容较多,用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我们通过工程图片、PPT、视频等方式将工程实体展现出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极大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2)开设开放性实训课,进行三维实体造型等内容训练,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3)开展技能比赛、计算机绘图职业资格考试。

4.3 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水利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保证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1。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堂识图绘图训练与作业;制图综合实训(含参观水利枢纽工程2天)、模型制作、计算机绘图综合实训。

为了提高学生识图能力,本课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组合体视图识读采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的模型搭建法教学模式,专业图识读采用“项目导向实训”模式,用灌区实际工程图纸作为学生制图综合实训的内容,学生分小组根据实训指导书读专业图,通过现场教学图――物对照,最后按老师指定的水工图做模型,并且手工绘制自己所做的工程图。

这种教学方法都特别强调在团队学习中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在互相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整个教学过程从传统教学的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使用轻松愉快的、充满民主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从教学过程的主要讲授者淡出。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知识”,而且还能“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交往”。通过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就业技能方面等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提高。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课程设计及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4 建立科学课程考核方式

制图课程考试形式与成绩评定采用过程性考核占30%,专业实训占20%,期末考试占50%。过程性考核主要是考核作业、答辩、实践、测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专业图综合实训成绩评定以答辩、小组互评、老师点评进行综合评定。这种考核方法兼顾了学习的过程控制和最后的总结提高。

4.5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反馈调节

教师通过多渠道如课堂气氛、学习积极程度、作业、测验、实训课成果获得反馈信息后,教师做出及时评价,并对教学活动作恰当的调节,保证了课程教学效果。

5 结语

课程组全体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水利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卓有成效。

篇(11)

虽然计算机绘图在提高绘图速度、质量方面相对传统绘图方法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它只是一种绘图手段,不能取代传统制图[1]。另外,有研究表明,尺规作图水平差将导致CAD绘图能力不高[2]。良好的制图技能是工科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敲门砖”,制图专业技能已成为一项基本就业技能。园林制图课程是吉首大学园林专业在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针对该校园林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动手作图能力较差,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对动手能力的需求的现状,吉首大学为提高学生就业技能进行了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1.教学改革思路。

以提高就业技能为目标,围绕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其改革思路为:(1)依据当前就业市场对专业技能的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2)依据教与学的自身规律,针对专业技能获取途径及特点,改革教学方法;(3)以改革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为驱动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教学内容改革。

(1)教材的选用与教学内容的调整。

依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选定课程教材,目前我校园林专业选用的教材是由吴机际主编的《园林工程制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该教材内容较为全面,主要包括制图基本规范和基础知识、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三大部分内容,并对计算机绘图做了简要介绍[3]。依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围绕强化就业技能培养目标,以选用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框架并做如下调整:①增加园林素材表现技法内容,主要讲述园林植物、山石、水体、小品等要素的钢笔画表现技法;②标高投影章节结合园林施工图章节增加土方量计算内容;③透视投影中增加“量点法”绘图方法的教学;④同坡屋面在实际的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较多,适当增加内容并补充练习;⑤删除计算机绘图内容,编入该专业所设的CAD课程中;⑥实例讲述内容中删除传统教材机械模具实例,增加园林工程实例。

(2)教学重点和学时的调整。

根据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比较看重毕业生的动手画图能力,特别是徒手作图和画透视图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应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做如下调整:①把园林建筑图、园林工程图的徒手作图及透视图作为教学重点,适当增加学时;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与阅读是园林专业毕业生的薄弱环节,要讲详细、讲透彻,适当增加课时;③画法几何主要是研究在二维平面上表达三维空间形体的图示法和在平面上利用图形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法,因此这分重点讲述各种投影法的原理及作图方法,对线面和面面的相对位置及相贯线的内容可以略讲,并适当减少学时;④透视图章节中阴影、倒影和虚像部分内容,考虑其实用性,结合该专业园林绘画课程讲述,在本门课程中略讲。

3.教学方法改革。

(1)多种教学方式并用,实施立体式教学。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①讲授法:采用口头阐述的方式,结合课件,解释和论证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的基本理论,阐明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的基本规律和要求;②讨论法: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具体的问题或课后作业,组织或由学生自发进行讨论,在寻求几何问题正确答案或一题多解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营造学习氛围;③演示法:一方面选取优秀的园林制图作品、经典的案例,以实物或多媒体的形式,直观展示。另一方面,教师以现场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解题思路与演示制图过程,让学生结合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培养空间构思能力;④探究法:针对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的部分深层次、热点问题,如“异形同坡屋面的投影画法”、“用网格法绘制圆形透视”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与创新能力。

(2)依据技能获取的过程与规律,强化实训练习。

制图技能是园林专业的一项就业基本技能,然而技能的获得不能光靠理论的传授,更多的是亲躬践行。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制图这项职业技能,教师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与实践:①构建一套与理论课相配套的制图实训练习体系。在原有教材配套练习题的基础上适当增删,补充上述重点教学内容的练习项目,增加园林工程制图实训项目。对于略讲的章节,选做部分有代表性的习题,删除重复、类似的练习项目;②“一课两练”,课内与课外练习相结合,前者巩固理论,后者熟能生巧,提高技能;③与其他专业课程“同步合练”。如标高投影练习与园林工程测量课程结合,透视投影与园林绘画课程结合,同步合练,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④紧贴工程实际,实施“实战式”训练。这个练习主要是在课程结束后的实训周进行,通常结合实际的园林工程项目,要求学生徒手绘制总平面图、植物配置平面图、断面图和局部透视图或整体鸟瞰图,这种“实战式”训练强化了学生的就业技能,提前实现了与未来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对接。

4.考核与评价方式改革。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作出的价值判断[4],实施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并重,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情况,作业占总成绩的30%,促使学生认真完成课内外练习;②加大期末考试作图题的比例。期末考试作图题的比例应达到70%以上;③期末考试强调制图综合能力,强调贴近园林工程实际。这样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可以增强动手能力。

二、教学改革效果与评价

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自2004年开始逐步实施,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改革前同期比较,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提高。

1.学生的绘画表现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学生园林素材的表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使线条运用、透视关系处理、明暗色调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该专业学生在该校举行的“设计与表现技能大赛”的获奖名次和人数都大幅度提高。

2.提高了学生绘制和阅读园林工程图纸的能力。

学生绘制和阅读园林工程图纸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与阅读。将来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的空间感和空间构思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后续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及毕业后的规划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考核方式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随着手绘技能的提高,学生逐步获得了专业成就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讨论

就业技能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专业的具体的每一门课程和教学的每个环节,因此该项教学改革虽只涉及单个专业的一门课程,总结如下。

1.依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明确就业技能强化的内容。

经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明确提高园林学生的园林素材表现技能、透视图绘制技能,园林工程图纸(尤其是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与阅读技能是当前园林专业亟待提高的就业技能,以此实施教学内容、学时的分配调整。

2.依据技能获取的过程和规律,改革教学方法,组织“实训法”教学,这是强化学生就业技能的根本途径。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通过构建制图实训练习体系、“一课两练”、“同步合练”、“实战式”训练等方法组织“实训法”教学,确保学生的就业技能得到切实提高。

3.改革考核方式是引导学生提高就业技能的有力措施。

加大平时练习成绩在课程考核中的比例,直接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绘图技能的培养,这是强化学生就业技能培养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朝儒,田凌.工程制图课中计算机绘图内容的处理[J].工程图学学报,1998,(1):23-28.

[2]朱凤军.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观的实践与创新[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9(Z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