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骨干教师申报材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评选办法
组织领导,高位推动
为认真做好“曲靖市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的评选工作,曲靖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教育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评选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具体负责评选审核工作。曲靖市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评选范围为曲靖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在职教师,采取个人申报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逐级推荐。评选工作按“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市教育局复评-领导小组终评-公示-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六个步骤进行。
组织推荐与个人申报相结合
2014年7月,曲靖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首届曲靖市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评选工作的通知》,根据差额推荐评选的原则,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教师按200%的差额比例推荐,高中、初中、小学教师按150%的差额比例推荐;根据各县(市、区)教师数量和教育教学质量,将推荐名额分配到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
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市直学校广泛宣传、认真组织了基层推荐。推荐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差额评选、民主择优的方式进行。组织推荐时,所在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召开会议,根据评选条件和教师工作业绩,择优遴选推荐。工作业绩优异但因受名额限制,没有被组织推荐的优秀教师,可个人直接申报。
经县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层层推荐,市教育局共收到组织推荐和个人申报评选材料700余份,经市教育局和市人社局进行资格审查,符合申报推荐,提交评选材料694份。
三级评审,量化评分
评选工作采取专家组评审、市教育局复评、市领导小组终评的三级评审、量化评分方式进行。
市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分学段聘请以退休优秀教师为主的60名专家,组成专家评进行审组。专家组按学段分成高校、中职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6个评审小组,对申报人进行量化评分,并撰写专家组评审意见。根据专家组评审结果,按115%的差额比例,由市教育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复评;在市教育局复评的基础上,按110%的差额比例,提交市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终评;市评选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后,等额提出拟表彰人选进行公示。拟表彰对象公示无异议后,提交曲靖市政府常务会议最终审定。
2014年9月10日,曲靖市政府印发《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孙成科等329名教师享受曲靖市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的决定》,市政府召开第30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对329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骨干教师进行表彰激励。从2014年9月起,按月发放每月 1 500元的政府特殊津贴。
动态管理,定期考核
曲靖市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实行管理期制度,每届管理期为3年,并在管理期内实行以下管理方式。
市、县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对特殊津贴获得者分别建立相关档案和信息库,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由所在学校根据该教师所承担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任务及科研课题等,制定管理期内的工作目标及年度工作目标,每学期及学年都要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报告,教育部门与学校每半年考核一次,考核不合格者从下月起停发特殊津贴。
特殊津贴获得者在管理期内,因个人违反师德师风有关规定,违反校纪校规,师德师风考核或年终履职考核评定为基本合格(基本称职)或不合格(不称职)等次的,从下月起停发政府特殊津贴,并报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备案。
特殊津贴获得者在管理期内违反法律、法规,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由所在学校收回证书和已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并报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备案。
津贴获得者可以连续申报评选,但再次申报的教师,必须在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后,工作上有新的突出贡献。
一、评选时间
2014年3月1日起接收申报材料做宣传,12月6日起大众评选,12月18日起评委会终评。
二、奖项设置
2014年拟表彰全国中小学(园)优秀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小学(园)十佳班主任、班主任之星、全国优秀班主任;中小学(园)十佳校(园)长、校(园)长之星、全国优秀校(园)长(负责人);组织奖若干名。
参评单位名额:全国各大、中、小型学校(园)优秀骨干教师(含教学名师、优秀学科带头人,下同)、优秀班主任(含十佳班主任、班主任之星,下同)名额原则上不超过3、2、1人,或按教师总数的的1/100、班级总数的1/50推荐(边远的只有几个班级的学校可以推荐1名);全国各大、中、小型乡(镇)优秀校(园)长[含十佳校(园)长、校(园)长之星,下同]名额原则上不超过3、2、1人,或按学校总数的1/50推荐(边远的只有几个学校的乡可以推荐1名)。
三、参评对象及评选条件
参评对象:基础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及和民办教育等学校的骨干教师、班主任、校(园)长(负责人)。
参评基本标准:
(一)优秀教师:1.近三年连续担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工作;2.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科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热爱学生;3.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4.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较高的工作水平;5.公开课(优质课)、教研论文(经验材料)、教学指导(辅导)成绩突出,且受到过乡(镇)级以上(含乡级)表彰奖励。
(二)优秀班主任:1.近三年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2.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热爱学生;3.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4.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较高的工作水平;5.积极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关注每个学生健康成长;6.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坚持家访,指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7.注重班集体建设,个人和所带班级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且受到过乡(镇)级以上(含乡级)表彰奖励。
(三)优秀校长:1.近三年连续担任校(园)长(负责人)工作;2.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治理论素养高,依法治教,模范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认真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循教育规律,具有开拓创新精神;3.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公正廉洁,管理有方,作风民主,团结协作,注重学校干部教师队伍建设;4.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5.教改意识强,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高;6.在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方面成绩显著,得到县级以上(含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具有较高的威望和知名度,有一定影响力,且受到过县级以上(含县级)表彰奖励。
四、推荐程序、办法和要求
(一)评选工作必须坚持政治坚定、事迹突出、群众公认、优中选优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评选推荐要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查、考核、申报的办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对推荐对象要经过必要的民主程序。各县、乡、校在推荐时,必须将评选通知、候选人名单和先进事迹材料在当地有关新闻媒体或单位内部公示,公示的时间不得少于7天,公示结果不影响推荐的方可上报。
(三)县辖所属的各级各类学校(含厂矿子弟学校、职业学校),可以各学校为单位上报,由所在学校和该学校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加盖公章。
(四)为保证评审工作顺利进行,各地、各单位务必于2014年12月6日前将有关材料上报评委会办公室(6日以后的申报材料转入下一届评选)。报送的材料包括:
1.《第十届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申报表》、《第十届全国优秀班主任申报表》、《第十届全国优秀校长申报表》(自己从http://之“论文大赛教师评优”下载,均粘贴个人一寸半身免冠照片);
2.全国优秀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推荐人典型事迹材料(要求准确、生动、翔实,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时代感),事迹材料原则上控制在3000字以内;
3.全国优秀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的个人最新相关教育教学教研论文1-2篇。
申报表、典型事迹材料、教育教学教研论文均用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上报。
首先报没有盖章、贴照的Word文档格式的电子版材料进行初审,发送到。
经初审合格后挂号邮寄已经盖章、贴照的纸质版材料一式三份,为Word文档格式、A4纸打印。
报名及纸质版材料、个人工作彩照1-3张(标准5英寸)、评审费邮寄地址:广西南宁明秀东路185号丰业国际城C-2116苑;邮编:530001;收件(款)人:汪小铃;联系电话:0771-5769401(兼传真)、13026912021;信箱:;QQ:1901969508;评委会官方网站:。
五、表彰办法
评委会拟于2014年12月底在北京(或其它地方)召开表彰大会,或者直接向获奖者挂号颁发证书或奖牌,并在相关媒体公布获奖名单。
六、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次评选表彰工作的组织领导,主办单位特邀中国教育家大会、《中国教师报》、北师大等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评委会和全国优秀教师、班主任、校长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是激励广大教师、班主任和校长献身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在当地政府和单位组织的领导下,认真做好评选推荐工作。要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推荐过程中,既要面向广大教师、班主任、校长,又要突出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和校长的管理服务作用,向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班主任和校长倾斜,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班主任和校(园)长倾斜,尤其是要向在大力倡导、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班主任和校长倾斜,向条件艰苦地区的学校倾斜,防止单纯用升学率去评价教师、班主任和校长工作的倾向。各地、各单位要坚持条件,择优推荐。要进一步增加评选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奖励工作的公正性,有效地发挥表彰奖励工作在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
本活动每年一届(可以随时报名参评),具体由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承办,参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者每人交188元评审费。初审合格者的个人简介(含照片)及典型事迹可以优先录入《中华名人大典》(教师)丛书(定价486元)出版,优秀教育教学教研论文可以优先发表于《中国教育科学》月刊(定价8元)。
全国优秀教师班主任校长评委会 中国教育科学学会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73-01
一、背景
我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幼儿园,建园于1929年,一所历史悠久的幼儿园自有自己的骄傲和传承,形成了一幼教师的共性特点:优秀、敬业,自信、优越;同时教师年龄结构偏大。
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我园连续几年公招了十几位年轻教师,幼儿园又扩大办学规模,增加了一个园区,一幼的教师团队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有了不小的改变。对原有的教师惯性有了不小的冲击。现在,我园的教师队伍相对复杂,三分之一老教师,三分之一新教师,三分之一自聘教师。
面对这样的教师队伍,我们班子认真分析各年龄段的教师特点,在职、聘用教师心理特点,我们针对性的制定了教师分层培养的规则制度。如:根据教师年龄层次及专业水平,分层次、分组开展教研活动。将教师分为新教师、进取型教师、骨干研究型教师、经验丰富型教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特长等分为年级组或研究小组,每个组安排骨干教师引领,克服了过去研究活动中的盲目性,增强了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这样在我们的设想中顺利地进行着,直到一件事的发生,让我们反思我们的管理。
二、事件回顾
我市在组织市级精品课程的申报,根据我园的办园理念和特点,我园准备申报以健康领域为主的“快乐体育,健康成长”的健康课程,要求大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准备大量的视频、照片、案例、反思等用来制作申报材料。为了赶时间和质量,我们就指定了一部分老师进行准备,制作申报材料。经过近一年的申报,我们的市级精品课程“快乐体育,健康成长”终于申报成功,为了奖励这部分辛苦劳作的老师,我们制定了奖励方案,要对这部分老师进行了奖励,因这部分老师都是年轻教师,方案一出台,就引起了没参与老教师的不满和情绪波动,她们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给我们班子,希望引起我们的重视,要求解决。而年轻教师也觉得老教师针对她们而对老教师不满。
三、应对策略
我们的奖励是根据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的奖励,为什么会出现其他老师不满的情况呢?幼儿园的班子进行了研究讨论,有班子成员认为,幼儿园就是要奖勤罚懒,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应该维持决定;但也有班子成员觉得,这么多老师都反对,而且又是老教师,为了幼儿园稳定,我们应该重新研究奖励方案。为使班子意见统一,我们首先分析为什么一件我们看来都理所应当的事会引起老师不满?然后我们怎样应对?我们通过了解教师想法找到症结:1、奖励方案不完全合理,在课程组里工作分配不均奖励却一样,她们对做了工作的老师没意见,但对个别老师的工作存在质疑。2、事先没考虑过老教师的想法就将她们排除在课程组之外,使她们没机会参与到课程中的工作中来。情况分析后,我们应对措施如下:1、幼儿园的奖励方案照常进行,但不合理的地方经查实后调整,并做好解释工作;2、对没参加第一期精品课程研究的老师,我们在第二期纳入,而且第二期精品课程研究是“体育玩学具、器材的制作”,这恰恰是老教师的强项。于是,我们的精品课程“快乐体育,健康成长”提前进入了第二期的研究,整个幼儿园轰轰烈烈的开展了利用各种材料自制体育玩学具和体育器材的自制活动。老教师愉快的接受了我们的奖励方案并满怀热情地投入研究之中。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民办高等学校,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组织以外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公民,自筹资金,依照《规定》和本办法设立的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
第四条我省社会组织或个人与境外民间机构或个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经批准可在我省合作举办民办高等学校。合作各方应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并由我方为主提出办学申请。
第五条民办高等学校的筹办或正式建校,以及撤销、调整,由申办者向省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六条设置民办高等学校,属专科层次的由省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属本科层次的,由省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
第七条民办高等学校的设置一般分为申请筹办和申请正式建校两个阶段。达到《
规定》的设置标准的,可直接申请正式建校;未达到设置标准的,应先申请筹办。
第八条申请筹办民办高等学校必须报送以下材料:
(一)筹办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拟建学校的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建校方案、办学规模及专业设置等;
(二)建校资金、办学正常经费的数量、来源及证明文件;
(三)学校章程、董事会章程和董事长、董事的名单及其资格证明文件;
(四)筹建工作班子及其负责人的名单和简历;
(五)已有办学条件和学校的基本建设规划。
第九条申请正式建校的民办高等学校必须报送以下材料:
(一)正式建校可行性论证结论意见;
(二)已有校园、校舍(包括租用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情况。自行筹资建校尚有困难的民办高等学校,在自有校园校舍建成前,允许租借足以供办学用的校园和校舍,但租借期须在5年以上,并应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约;
(三)学校组织机构、校董事会、校领导成员、教工队伍、中层机构负责人员名单
、骨干教师名单(注明职称、专业);
(四)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及学校发展规划。
第十条省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申请报告后,应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所报送材料不完备者,应在接到申请报告之日起20日内通知其补报。
筹办或正式建校条件基本具备的,由省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机构的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论证。
申报材料未能通过形式审查的,由省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于接到申请报告之日起30日内通知申办者。
第十一条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机构于每年的6月、12月下旬召开全体会议,对申报学校进行评议论证,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作出结论意见。
大家下午好!
在本次述职会举行之前,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材料审核小组,他们已经对我们提交的申报材料做了认真、严格的审核,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对照申报条件,我的从教经历、业务能力、教研成果、所获荣誉均符合要求,这里我就不再重复。
关于骨干教师的申报,我个人觉得,游戏规则本身存在不合理、不公正、不专业之处。例如,必须获得市级或以上荣誉称号。荣誉称号这个东西是体制给予的,与专业素养、专业发展的关系不大。一个并非开放、自由、公正的荣誉称号横在这里,打击了很多上进的心,也误导了专业领域的专业发展,行政化在学术探讨的路径上再一次充当了尴尬的角色。
随着教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如果我们始终跟着一根指挥棒走,那么必将迷失方向。做为成年人,我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追寻。教师这个职业据说是人类发展史上少数几个具有永恒价值的职业之一,为此,我觉得能拥有“老师”这个称号,已经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运。
今天的述职,我理解为借这个机会梳理自己的职业成长路径。
XX年XX月,我来到了附中。在这之前,我在佛山的一所学校工作,那里的同事亲如兄弟姐妹,让人迷恋。我勤奋工作,被评为XX市优秀班主任。但是在XX年三年任教高三过程中,我听到了和看到了这样的事实:为了追求班级的升学率,有的班主任协同校领导一起,想方设法赶走成绩差的学生。我想,如果我也要去担任这样的班主任,那将是犯罪啊!为了高考而教,固然有意义;只为高考而教,则沦为拙劣的技匠,更甚之,我将沦为人类文明传播中的罪人。于是,我选择换一个环境。
非常幸运地,我被XX校长所领导的附中接纳了。
附中,很好!真的。这里的生源更加多元化,特区家庭的孩子未来的路也多元化。多元化的时代特征促使我转型,促使我去思考和实践。从班主任到级长,再到学生处主任,再到专任教师,这些经历的转变,给了我思考的机会和更多的空间。
我慢慢地发现,你着急的事情孩子们根本不着急;你觉得他们应该懂得责任与尊重,他们却更在乎当下的情感与快乐。硬碰硬根本不可能,惩罚只会导致更多有声和无言的反抗。你必须让自己的心柔软下来,以最大的善意和爱意去发现他们、陪伴他们;以最大的智慧去引导他们读书写字,在接受无数书中先知的过程中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以最温柔敦厚而又浩然正气的人格力量去引领他们,辨别善恶,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化若水啊!XX校长谆谆告诫我们,让每一个孩子坐下来和你说话,因为他们与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必须读更多的书,在人类文明与学生之间做一个摆渡者。我们必须思考:我们传授给学生的所谓的知识,与书中那些伟大灵魂的思考,到底哪一样,更能照亮学生的人生?恳请在座的每一位,支持和鼓励我们学生多读一些好书。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有竞争必然涉及竞争力,而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上,还体现在是否具有实力较强的科研团队以及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上。然而,由于先天因素,民办高校科研工作起步晚、基础差,教师整体科研素质不强,科研能力滞后,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增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将是民办高校构建核心竞争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适应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一、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1990年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把“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引入管理界,最早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其中心观点是,面对全球化的新一轮竞争必须重新思考企业;管理者不应从终端产品的角度看问题,而应从核心胜任能力的角度看问题。根据这一观点,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的集体性学习,尤其涉及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问题,它涉及企业内多层次的人及全部功能。核心竞争力不会随着使用而递减,它不但不像物资资产那样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损耗,而且还会随着它们的应用及分享而提高[1]。
高校间的竞争目的虽与企业不同,但其组织性、竞争性与企业并没有太多的差别。将“核心竞争力”迁移到高校,是指高校参与市场竞争所形成的融入其内质中支撑其竞争优势的、独特的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学术生产能力、人才生产能力、管理力和文化力四个要素构成,而学术和人才是“核心之核心”。[2]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办学资源和运作机制,其核心竞争力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对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精神文化、人力和物质资源等竞争要素的特殊优势和潜在优势进行战略整合,在长期或短期内对民办高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能够长期保持其竞争优势[3]。
二、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
1.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创设良好科研环境,鼓励教师开展科研
众所周知,大多数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紧张,只能依靠学费收入滚动发展。而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财、物、力。投资者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到经济效益,不愿将大量的经费投入科研,使民办高校难以获取和利用各种教育科研资源,导致科研设备缺乏、科研设施落后。科研经费不足,科研基础差使教师开展科研存在重重困难,挫伤了教师科研积极性,使之难以长期坚持科学研究。
民办高校投资者应转变观念,重视科研工作,加大科研投入,创设良好科研环境,鼓励教师开展科研。一方面,每年拿出部分学费收入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建立科研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保障科研基本需求。此外,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争取校外资金支持,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开展横向科研项目研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研经费总量。另一方面,根据自身实际建立长效科研激励机制,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完善科研奖励制度,实行效益奖励,在津贴、奖金、职称和职位晋升方面向参与科研的教师倾斜,对取得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个人和单位予以重奖,激发和鼓励教师科研主动性和积极性。制定科研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指标,将教师科研业绩纳入到职务聘任、职称晋升及年度考核中,对于有重大科研贡献的教师要予以奖励和表扬,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予评优或晋升,不断促进教师科研积极性,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2.合理分配科研时间,建立科研团队,开展科研培训,加强教师科研指导
近年来,民办高校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引进大量职称高、学历高、教学经验丰富、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教师,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但是,民办高校在社会地位、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科研条件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稳定,导致教师频繁更换,对教学和科研的连续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师资力量普遍不足使民办高校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付日常教学,有时还要完成院系安排的其他事务性工作,导致他们投入科研的时间较少,无法潜心从事科研。此外,民办高校仍以青年教师居多,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从教时间短、科研经历和经验少,科研目的、研究方向不明确,科研常是个人行为,缺乏科研团队,科研行为具有短期性和随意性,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较低。
对民办高校而言,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教师必须具有敢于挑战、不断创新的精神,才有可能让其教学充满活力。民办高校应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减少额定教学工作量,提供学术假期替代教学工作量,提高科研工作量的比例,让教师有充沛的时间开展科研工作。同时,改善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专业和能力,采取各种措施引进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学术带头人或高层次人才,借助他们的科研实力以老带新,以点带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加强对现有教师资源的培养,选拔一批科研骨干,组建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科研团队,进行联合攻关,形成科研合力。加强教师科研指导,定期开展科研培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做学术讲座,邀请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做专题讲座,使教师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国内外最新动态及企业最新技术等。通过科研培训促进教师开展科研,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规范,强化教师学术规范意识。
3.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增强教师科研能力
为节约办学成本,民办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编制少、任务重,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及经验,科研管理仅停留在科研信息的上传下达阶段,科研检查和监督力度不够,管理效率低下,导致教师的科研活动处于零散状态,科研管理机构没有真正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
科研活动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技巧的过程,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理论修养,优化知识结构,选择研究方法,掌握科技政策等。民办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增强教师科研能力。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包括三个环节: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前期管理主要包括课题申请书的撰写辅导、评审和组织申报;中期管理主要是对在研项目进行检查、监督和阶段总结;后期管理是对已完成的课题组织结题、或专著出版、成果申报以及被引用情况的信息收集、分析评价等工作。三期管理在科研课题计划管理中处于同等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4]。在项目申报前,科研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国家科技战略需求,熟悉不同项目的申报要求、流程、政策和指南,做好指导和宣传工作,让教师提前做好申报准备。对于有固定申报周期和时间的科研项目,提前组织教师开展科研辅导讲座,讲解申报技巧及申报书填写要点等。申报材料提交后,科研管理部门进行预评审,进行分级把关和修改辅导,提高申报成功率。项目立项后,科研管理部门要组织实施中期检查制度,此阶段是科研项目实施的重点和核心,加强过程管理,督促课题组保质保量完成科研任务。项目结题时进入后期管理阶段,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督促项目组组织结题材料,提交科研成果,开展结题鉴定会,对科研项目的学术价值、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审鉴定的过程中,要注意采取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科研项目的进展、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结论,并对后期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有效的服务,避免科研管理的缺失或不当。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培养和积累教师个人科研能力,也为民办高校申报高一级别课题夯实基础。同时,科研管理部门要重视和支持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主动宣传、推介具有应用和开发前景的研究项目,争取与校外有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获得资金支持,完成成果转化及研发工作。
三、结 语
未来10年,民办高校不仅面临在规模数量和水平质量上实现质的飞跃,还将面临更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竞争优势,民办高校必须从根本上打造核心竞争力,以长远的眼光和发展的角度看待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并且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抓。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能不断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最终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蓉,周国君.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高教与经
济,2005,(2):16-22.
[2] 成长春,顾玉兰.过程哲学视域中高校核心竞争力问题
探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2):6-10.
[3] 杨树兵.关于提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和政策研
一、教学档案实体分类构建的原则
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为标准,以《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为参照,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结合学校教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自身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科学地界定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档案分类实体。
1、严格地遵循教学工作的规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一个明显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由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一切必须按教学规律办学,教学档案同样应遵循教学规律。
2、鲜明地体现教学档案的特点。党群类、行政类、基建类、设备类等类别的档案,其内涵具有普遍性,唯有教学档案它的内涵更为丰富,它的实体更是丰满,教学档案是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的主体。
3、科学地保持教学档案的内在联系。从教学类档案的构建来看,其纵向脉络是比较清晰、相对独立的,而其横向联系却是非常紧密的,如;招生、学籍、毕业生之间;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教学、实验教学之间;师资、课务、考务、质量评价、学风建设之间等,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始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4、创新地形成教学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度的建立不是一个很长、很复杂的过程,但是,执行和巩固制度的过程也许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通过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评促建,创新地形成教学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的过程更加重要。
二、教学档案实体分类构建的内涵
教学档案实体分类的框架设计为十四条一级条目,各条目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联系,每个一级条目下面设有二级条目若干个,有的二级条目下面还设有三级条目若干,按学年度,由校、系、教研室三级分别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按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不同载体分别归档、保管。
1、综合(JX11)。主要是教学管理和教学基本情况的文件材料。如:上级下达的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材料;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产学研合作方案、成果、总结;学院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规章制度汇编;学院教学工作会议记录;学院教学基本建设规划;学院教学设备的装备情况;图书馆藏书情况;校园网建设情况;体育器械统计情况;学院运动会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大部份为永久。
2、师资(JX12)。主要是师资队伍结构和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如: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工作规范;教师岗位聘任合同书;国家、省、院各级人才培养工程对象材料;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材料;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及实施办法;教师获院级及以上各类教学、科研评奖申报、评审材料及证书复印件;教师获各级各类先进表彰情况汇总;教师业务档案;外聘、兼职教师管理文件、资格审批、协议书、汇总表等材料;校内“双肩挑”教师兼课资格审批表、汇总表;教学工作量统计汇总表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为永久或长期。其中教师业务档案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建设任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建立业务档案。
3、招生(JX13)。主要是招生及新生录取工作方面的文件材料。如:上级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材料;招生计划、录取率、报到率统计材料;新生录取材料及新生名单;学院招生工作计划、总结材料;委培、代培、自费生计划、合同及名单;新生素质调查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4、学籍(JX14)。主要是学生学籍管理及奖惩情况的文件材料。如:新生入学登记表;每学年初在校学生名册;在校学生档案;学生学籍卡;学生照片册;学生学籍变更材料(升级、参军、休学、复学、转专业、转学、退学);学生奖励材料(奖学金、优秀学生);学生处分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为永久或长期。其中学生档案也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建设任务,要求为每一位在校的学生都建立档案。
5、毕业生(JX15)。主要是学生毕业就业工作方面的文件材料。如:上级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文件材料;毕业生工作计划、总结;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核材料;毕业生验印名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证明材料、统计表;毕业生当年年底就业率证明材料、统计表;毕业生就业协议、合同;单位用(聘用)毕业生审核备案表;毕业生质量跟踪、信息反馈材料、质量分析报告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6、专业建设(JX16)。主要是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如:人才培养目标论证报告;新开或调整专业的社会调研记录、申报、审批材料;各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方案、年度实施计划、建设工作总结;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记录;各专业教学计划;专业教学计划调整审批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大部份为长期。
7、课程建设(JX17)。主要是课余建设和教材工作的文件材料。如:课程建设规划;院级以上重点课程建设申报材料、审批、验收材料;分专业各课程(理论、实践)教学大纲汇编;学期各课程(理论、实践)授课计划;选修课程内容介绍汇编;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相关材料;学院教材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省、国家级建设教材申报材料、审批、验收材料;院级以上获奖教材统计表、证书复印件及样书;参加各级各类出版教材编审统计表及样书;自编校本教材、教学指导书、实验、实习指导书和习题集、教学参考资料统计表及样书;各专业选用教材目录、审批表;教材订购计划表;各课程选用(理论、实践)教材统计表及样本;教材采购及管理实施办法;教学声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建设统计表及实样;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改革相关材料;优秀、典型教案;重要的集体备课记录;选修课开设课程名称、课程表;重修课开设报名表、课程表、授课计划、学生考勤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8、实习教学(JX18)。主要是教学实习、毕业设计、技能鉴定方面的文件材料。如:各系学期实习教学工作计划、总结;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材料(建设报告、建设计划、建设总结、协议书等);实习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学院、企业)名单和实习场所汇总表;实习(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等)指导书、授课计划、任务书、指导记录;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文件;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记录;毕业设计成果材料;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表;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鉴定工作材料;学生专业技能、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考证通过率统计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9、实验教学(JX19)。主要是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如:实验室建设报告、批复、建设总结材料;实验室建设报告、批复、建设总结材料;实验指导书、指导记录、实验报告;实验开出项目、开出率汇总表;实验室材料购置、消耗、库存明细表;实验室、机房、多媒体、语音室、专业教室等教学设备台账、使用记录、管理规章制度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10、课务(JX20)。主要是教学进程开课计划等文件材料。如:院历;院历;教学进程表;理论和实践教学总课程表、课程与任课教师安排表;系、部学期任课教师(专任、双肩挑、外聘、兼职)基本情况统计表;调课审批表;教室日志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或短期。
11、考务(JX21)。主要是考试和能力测试方面的文件材料。如:课程试题库和试卷库;班级/课程期末试卷;各课程(理论、实践教学)学生成绩记录表(含平时、期中、期末、总评成绩);按课程归类补考试卷;补考成绩记录表;重修课考试试卷;重修课考试试卷;选修课成绩记录表;系、部按课程进行的教学效果分析;考场、监考、巡考人员安排表;监考人员培训会材料;考场记录;考试违纪成绩处理材料;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统计材料(三、四、六级等);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统计材料(省、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通过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12、质量评价(JX22)。主要是教学质量评价评估方面的文件材料。如:学院关于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工作文件;学院关于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工作文件;教学管理规程汇编;教学质量期初、期中、期末检查计划、总结材料;教师、学生座谈会记录;学期各级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记录、总结;学生信息员教学信息处理记录材料;教师、学生教学质量座谈会记录;同行、领导听课记录;各类专项教学评估材料;教学质量测评材料;教师评学材料;教学异常个案处理材料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为长期。
13、学风建设(JX23)。主要是学生素质、学风教育方面的文件材料。如:学生素质教育规划;开展学生素质教育活动材料;加强学风建设措施材料;学生参加院级以上科技竞赛、发明创造、、体育获奖等统计表、证书复印件;院级以上优秀班集体表彰材料;按年度在校学生素质评价、分析报告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14、教学研究(JX24)。主要是教学研究工作方面的文件材料。如:上级有关教学研究工作的文件材料;学报;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社会学术团体中任职情况;学院及以上教科研成果申报材料、审批、验收材料;系(部)教学研究工作会议记录;教研室教学研究工作会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教师获教研、科研成果一览表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这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都有。
三、教学档案实体分类构建的意义
由教学档案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的重要地位,与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密不可分。因此,科学地构建教学档案的分类实体,是各校规范教学管理秩序、加强教学档案制度化建设,做好“迎评促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建设性工作。
1、规范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的秩序
根据教育部《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院校教学管理要点》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科学地构建教学档案的分类实体,对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本身是一个很大的促进,规范了教学工作的秩序。
2、丰富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档案的馆藏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信息大量地积累在教学档案里,由教学档案记载和反映着学院的人才培养水平。教学档案提供的都是教学工作各个环节中形成的原始材料,这些材料是教学效果的客观真实反映,是教学成果的不断积累,足以证明学院的办学实力和教学水平。与时俱进、科学地延伸教学档案分类实体,将丰富教学档案馆藏的内涵。
3、提升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档案的水平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标准的要求,科学地构建教学档案的分类实体,形成教学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这是一个创建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极大地拓宽了档案人员的视野,拓展了档案工作的思路,创新了教学档案管理的模式,提升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档案的水平。
参考文献: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高校科学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863、973等重大国家基础研究项目的绝大多数由高等学校承担,而且高校在应用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国防工业领域的大型工程、生产性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等。而高校科研发展的水平与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科研管理的效能,如何有效地激发和调动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高校科研管理和谐机制是科研管理者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拟就此问题做简要分析和探讨。
1.目前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然而,由于高校本身基础和条件的差异性、认识的不统一性、环境复杂性以及科技工作本身的艰巨性,致使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利用,优势潜能未能充分发挥,使高校科技工作尚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求,影响了我国高校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当前高校的科研管理存在如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1对科研管理缺乏正确认识,科研管理模式陈旧
高校的科研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形式上来讲,各高校都有一个专门从事科研管理的部门,但是绝大部分高校的科研管理仅仅是对科研课题的管理,而不是对整个学校的包括学术研讨会、科技讲座等科技活动的管理;同时部分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只是从事科研课题的信息,科研课题申报材料的传送,对于科研过程缺乏监控,对科研结果缺乏有效地审查和推广。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严重不适应当前知识经济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校科研的发展。
1.2科研竞争机制的不平衡
高校科研是获取学科前沿知识、把握世界研究脉搏的最直接途径。提倡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一方面为了推动各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然而,高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作为高校教师等级制度的划分,不仅将教师的工资收入与职称直接挂钩,而且在一些科研项目的申报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许多科研项目的申报,其课题负责人必须具备高级职称,无形之中,将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创新意识浓厚的年轻人限期在配角甚至申报门槛之外,严重地打击了年轻教师从事创新性性研究和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科研管理服务意识不强,处于被动状态
缺乏服务意识是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与缺乏对科研管理的正确认识、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够,以及科研管理机构处于被动的地位是直接相关的,主要表现为,在科研管理中缺乏积极主动、有效地与科研课题单位、科技活动的组织者等的有效沟通,缺乏对该自身高校科研成果的介绍、转化等。
以上这些问题与和谐的高校科研管理方向时相悖的,不利于高校的科研管理向着全面、协调、可持续以及创新性的方向发展。
2.构建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和谐机制的对策
2.1高校要高度重视科研管理工作
“三分科研、七分管理”通常来比喻科研管理工作在科研事业中的作用,因为没有科研科研管理,事实上就无法进行有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的取得,固然和高校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积极进取、敢于探索和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但是没有一个健全的科研管理机构,没有一批具有一定组织才能、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科研管理人员的组织和协调作用,科研难以开展,也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科研成果。高校应该将科研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来,在人员安排、经费划拨方面高度重视,这一点在研究型高校中尤其要加强,在教学型高校要深刻认识到科研是保证教学质量和高水平的社会服务的桥梁。
2.2以人为本,建立并营造科学、民主、独立的学术氛围
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激发科研工作者创新思维的基础。把“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运用于高校科研管理中,充分关注教师、充分发掘教师的潜能,把教师和科研人员置于科研工作的核心位置,通过科研管理活动来增强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能激发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术氛围和机制,提高工作效益,实现创新和发展。同时,高校还应及时表彰在科研方面取得较大成果的学科带头人,使教师学习有榜样,赶超有目标,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风气。
2.3注重培养科技队伍的持续性发展
科研要不断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有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科研人才,这是科研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因此,要在稳定已有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不断培植学术新人,避免人才断层。要有意识、有重点地扶持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发现和重点培养一批年轻的学术带头人,科研热情,训练其科研技能,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支持他们尽可能多地参加学术会议,宣传和扩大其学术成果的影响,帮助他们进入各自学科权威性的学术团体,利用现有各类专家和人才的评比机制,帮助他们尽快脱颖而出,为他们攀登更高层次的科研高峰创造条件。
2.4增强科研管理服务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加强高校科技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组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管理队伍作为高校科研管理职能部门。首先,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良好的服务意识,是科研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一个体现,科研管理人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全面提高管理队伍的敬业精神和服务质量,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其次,科研管理人员要深入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水平,敢于挖掘、触及和研究高校在科研管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不仅熟知业务,更善于协调管理。最后,科研管理人员还应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政策贯彻、计划落实、组织策划、运作协调、信息咨询、成果评价、合作搭桥、产权保护等主动性工作上来。
参考文献:
[1]袁木棋.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5):38-41.
[2]王仁蓉.以人为本的高校科研管理理念及其机制创新探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005,(6):153157.
一、 特色教师工作室概念界定
特色教师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或者在某专业领域形成了学科品牌项目的老师。
特色教师工作室是指根据教师本人姓名命名并担任主持人的、由同一学科若干名具有共同的教育理想的教师组成、通过学习、科研、合作和分享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这是一种集教研、科研、培训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习型组织。
二、特色教师工作室创建基础
我校2008年底率先开展“有为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其中教师发展目标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每一个教师幸福有为,培养有为教师群体,成就一批省、市、区名师。
五年来,学校通过强化师德培训,开展课题研究,研究高效课堂,推行教学反思,提升科研技能,推进“教科研一体化”机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批“专家型”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在本区域产生引领和辐射作用;青年教师也得以快速成长,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
如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辜志文老师,常年坚持机器人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在机器人竞赛方面取得辉煌成绩:我校VEX机器人代表队两次获得世界冠军、全国“广茂达杯”机器人灭火比赛的金奖、广东省机器人足球项目的冠军等多个奖项。辜志文老师也成长为南海区名师,被评为“感动南海教育人物”。
美术教研组的廖向阳老师和罗卫红老师的版画中国结特色,他们从零起步,经过近十年的钻研、培训、提升、总结,发展到省市领先水平。我校成为全国美术教育实验学校、广东省版画特色学校和广东省中国结特色学校,承担佛山市美术现场会和南海区中国结及版画体验活动。廖向阳老师也成长为南海区名师,被评为南海区十佳教师。
教师的个人成名,远远达不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有教师整个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才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才会使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让这批走在前列、形成了特色的老师在区域内发挥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正是特色教师工作室创建的坚实基础。
三、特色教师工作室目标定位
为了加速教师的成长,壮大有为教师群体,我校将特色教师工作室定位在“打造优秀群体,产生名优特效应”上。这是一种“集约化”培养模式,1个工作室主持人带领3~5个工作室成员共同发展,力求使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让每个成员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再带动更多青年教师成长,形成不同层面的研究性学习共同体,产生优秀群体的辐射效应,从而推动特色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
四、特色教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1. 导师培养制
根据《石门实验中学特色教师工作室规划方案》,将工作室成员的培养目标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下来;同时工作室主持人和工作室成员以及石门实验中学三方联合签订《石门实验中学特色教师工作室成员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协议书》,要求主持人根据培养目标制订工作室成员的具体培养考核方案,明确他们的发展方向和培养方法、途径、考核指标;帮助青年教师制订三年成长计划、方法和模式,实现工作室成员在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上的快速成长;同时每学年对工作室成员专业化发展作出评价,并计入学员专业化发展成长袋中。
2. 项目领衔制
根据《石门实验中学特色教师工作室规划方案》,特色教师工作室实行项目领衔制,“以主持人及导师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群体成员智慧为依托,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在三年的运行期间,每个特色教师工作室需完成学校已经立项的 “十二五”规划省级课题《构建“有为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下的一个子课题研究,子课题可以从“体魄意志的磨炼、礼仪风度的养成、性格品质的陶冶、学习能力的培养”四方面进行选题。借助特色教师工作室这台“母机”,每间工作室需“孵化”出3~5名拔尖人才,需培养5~10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 考核淘汰制
我校专门成立特色教师工作室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工作室运行情况的评估考核等业务工作。特色教师工作室由教师根据自身条件自主申报,学校根据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予以通过并进行授牌。工作室主持人再选拔吸收3~5名具有共同的教育追求的教师作为工作室成员。在每个工作周期特色教师工作室领导小组按有关评估标准,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等考核方式,对工作室进行每年一次的过程性评价和一个工作周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并实行过程性评价淘汰制,考核不合格则摘牌停止运行。每个工作周期结束后,考核合格的特色教师工作室须进行新一轮的申报工作。
特色教师工作室成员的考核主要由工作室主持人负责,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4. 奖惩激励制
为保障工作室正常高效运行,学校提供专项经费,提供专门的办公场所并挂牌彰显效应,同时,要求每个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能自觉遵守四项制度:即活动会议制,学习汇报制,成果申报制,荣誉归档制。经评估考核,学校将对工作实绩显著的特色教师工作室及其成员,给予表彰奖励。
工作室经费由启动经费和项目经费两部分组成,每个工作室由学校每年下拨专项经费2~3万元,用于课题研究、学习培训、聘请专家、购买书籍等。工作室经费由学校教研处、办公室根据经费使用范围和财务制度有关规定进行监督管理、专款专用。
五、特色教师工作室的核心工作
特色教师工作室所组织开展的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成长规划:工作室成员分析自己的专业基础,确定发展方向与目标,制订工作室期间的研修措施,制订《工作室成员三年成长计划》,形成共同愿景。主持人要力争成长为镇、区、市、省等各级名师,成员成长为校级特色教师。
专家引领:以工作室主持人为主,外聘各级各类专家教授为导师,通过专题讲座、听课评课、科研指导等形式为研究人员提供理论支持、诊断课堂、实践指导,传道解惑。
理论学习:通过主持人推荐书目,专题研究性阅读,任务驱动式阅读等,激励研究人员的读书生活。以专题报告、定期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案例研究等形式,推动研究人员自主研修,不断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合作教研:建设工作室教育博客、网站、QQ群等合作教研平台,建立专业共同体,培育远程协作教研文化。一是工作室主持人通过教育博客、网站,推介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经验;二是充分利用QQ群为工作室成员以及学校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互助合作的平台,激发出教师的教育热情和智慧。
专题研究:组织开展专题式的教学研讨活动、教育科研活动、案例研究活动,通过任务驱动型的专题研究,提高研究人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教科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评价促进:建立《石门实验中学特色教师工作室成员绩效考核办法》等考核制度,以及推荐评优(评定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等)制度,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梯,成就一批省、市、区名师,带动教师群体共同成长,以有为教师育有为少年。
六、特色教师工作室的共同愿景
二、总体思路
20xx年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总体思路:完善实验小学网站、实验小学教科研博客、小课题博客的管理与运行;充分发挥教科室、小课题主持人的管理与指导职能;做好小课题研究、校刊《实验小学教科研》的编印、规划课题研究、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实现出成果、出人才、出成绩的教科研工作目标。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健全教育科研专项工作制度
充分调动课题主持人、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专兼职研究员的引领、指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导处、教科室、小课题主持人的管理、督导职能,以点带面,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实验小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实验小学课题研究实施程序》、《实验小学课题研究成果奖励制度》。
严格执行《理论学习制度》、《单元集体备课制度》《课题研究专题会议制度》、《教科研检查指导目标考核制度》。按照市教科所下发的《关于完善和规范教育科研专项档案的通知》要求,对档案管理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对档案资料的搜集,记录、打印、装订、归档等做出具体规定,明确专人管理,组织专项检查,切实规范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完善并实施学校课题研究奖励办法,以保护广大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和积极性。
完善如下的教科研管理网络:“高效课堂研究中心──教科室──学科组──教师”与“高效课堂研究中心──教导处──年级组──教师”两线并行的四级教研、科研工作管理网络,使我校拥有一支能领导教育科研、管理教育科研、从事教育科研的队伍。
完善和落实教科研工作量化评估细则。首先,加大课题研究和发表、获奖论文的奖励力度;
其次,围绕“高效课堂”这个主题,本学年举行一次校级优质课评选、优质教学设计评比、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一次论文评选,促使教师不断加强教育科研的研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学年度评选出一批教科研先进个人、先进课题组,并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上的鼓励。
2、开展业务学习,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以课改为龙头,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努力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和优质高效的评价体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以教师培训为保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努力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学校教科研质量再上个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1)督促教师开展业务学习。
本学年的教师业务学习要围绕课题研究这个中心:课题组的成员,要履行课题组的一切规章制度,努力提高科研能力,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知道采用哪些研究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对研究成果运用何种方式展示出来等等;本学年要重点抓好几次比较大的教科研学习活动,通过听讲座、谈心得、写感受等形式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要求每位教师学年初制订个人业务学习计划、读书计划,鼓励教师写摘录卡、随笔,并纳入学年教科研考核之中,调动广大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2)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本学年我们将继续组织实验小学每人一节优质课活动,定期举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示范课,单元集体备课,定期召开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让优质的教学课型带路。在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集中全组的智慧,体现课题的思想,促进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成长。
3、大力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推广优秀研究成果
认真指导好学校山东省和德州市级课题,特别是禹城市级小课题的研究工作,促进各课题组博客良好运行,及时积累研究资料和研究心得。召开课题研讨专题会议,交流研究经验,做好中期总结,明确深化方向,确保课题研究扎扎实实地往前推进。
继续做好20xx年到期课题的结题鉴定申报工作,在课题研究理论、中期研究检查、结题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多方位指导,及时总结、提升本校典型教育科研经验,及时总结和推广优秀研究成果和先进教改经验。
以课题研究博客为依托,强化“课题研究”的规范化、过程化、网络化管理,丰厚教师教科研理论底蕴,深化学校教科研工作,进一步发挥“科研先导”作用,为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1)指导选题。要求课题主持人树立“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观念,小课题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研究,为学校发展决策服务,为教师个人成长何提升学校品味服务。
(2)强化引领。加强培训和指导,坚持专家引领相结合,对课题方案设计、课题研究理论、中期研究检查、结题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多方位指导。
(3)优化服务。一是课题研究知识的指导服务。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向教师传授课题研究知识二是指导教师利用课题博客进行交流研讨,对课题研究人员参与网络互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努力营造网上课题研究氛围。三是周密策划主题研究活动,召开“课题研究主持人培训班”,组织研究人员到其它省、市进行实地学习考察,积极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4、探索校本课题研究
校本课题研究属于教育科研的范畴,无论在整体设计上,还是具体实施上,都比一般的校本研究要规范和有效得多。在这方面,本学期我校要做一些探索,他们把课堂改革当做课题来做,既有学校的整体目标(总课题),又有中目标和小目标(把总课题分解为子课题,再分解为小课题),进一步推动高效课堂建设。
5、做好禹城市教科所和学校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
四、具体安排
1、1月
总结上学年工作,制定新学年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提高教育科研工作责任意识、明确研究方向、提高科研能力、创建优秀经验。
2、2月
召开各级课题主持人、研究成员会议,通报20xx年课题研究的情况、课题研究博客运行情况。明确各级课题研究的进程、状态,制定各级课题研究的时间表。
3、3月
编辑印发《实验小学教科研》20xx年第1期。召开“课题主持人座谈研讨会”,总结交流新鲜经验。编印《小课题研究资料汇编(1)》;组织每人一节优质课
4、4月
组织每人一节优质课,教学设计评比,开展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
5、5月
完善《实验小学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小课题研究工作。争创“禹城市教育科研重点研究基地。”
6、6月
自查“德州市教育科研xx规划20xx年课题”过程资料积累情况。修订完善各项教育科研专项制度。编辑印发《实验小学教科研》20xx年第2期。
7、7月
召开校本课题研究培训会议,进一步推动高效课堂建设。迎接教育科研工作学年检查。
8、8月
和教导处一起,做好禹城市名教师和禹城百名优秀教师评选工作。对已到期的小课题组织结题鉴定。
9、9月
评选优秀小课题研究成果。指导各做好新一轮小课题立项申报工作。编辑印发《实验小学教科研》20xx年第3期。
10、10月
召开新一轮小课题研究开题及培训会。总结和推广我校优秀小课题研究成果。迎接教育科研档案专项检查活动。
11、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