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中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研究背景
中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成长和探索时期,是职业生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进行生涯教育能直接帮助学生填报高考志愿,为选高校、选专业做好科学系统性评估,为升入大学确定大学学习方向做好准备,为高中毕业后不能直接升入大学的高中毕业后就业的学生提供所需准备性条件和相关劳动技能。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进入高中后学生对文理倾向的选择犹豫不决,对自身性格特点及适合的专业不了解,高考时盲目报考所学专业,导致大学中学生申请转专业屡见不鲜,或者造成许多学生厌学、就业未果。我国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难辞其咎,但是目前我国高中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范围非常狭小,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的部分普通高中,且多是出于课题研究的需要,绝大部分高中还没有职业生涯规划课,也没有配备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的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基于以上原因和我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经验,我进行了高中学生生涯规划内容及途径的研究。
二、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在高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自我探索
高中生的自我探索具体分为四个方面:兴趣和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价值观。
(1)兴趣和爱好的自我探索最简单的问题就是回答“最喜欢什么,最喜欢做什么”。
(2)能力的自我探索是知道自己“目前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些方面存在优点,哪些方面存在缺点”。
(3)高中生阶段是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决定着对工作价值的认识和工作选择的种类。高中生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我希望通过职业获得什么”。
2.环境探索
环境探索是探索外在的工作世界,包括行业的特性、所需的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行业的薪资待遇等。高中生的环境探索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以及自身主动的信息收集来对职业环境进行认识的。
三、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1.利用地方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
从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来看,开设职业指导课可以在普通高中各年级开展,但必须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指导,同时密切结合普通高中教育的实际,科学、系统地开展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和未来社会角色定位的引导,通过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目标,能够顺利地完成探索阶段的发展任务。
2.职业规划咨询
学校鼓励心理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资格,利用团体的职业咨询和个别的职业咨询两种方式进行生涯规划的辅导。团体咨询时,咨询人员必须搜集与工作有关的信息,来协助学生作出一些重要的决策,并通过团体咨询的过程激励学生职业决策的动机,使高中生能够主动开始探索自己的生涯。个别咨询应帮助指出学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给他们分析各行各业的特点和要求以及考入高校所需的条件,帮助他们把握好机遇。
3.利用社会实践让学生获得职业体验
学校可以利用周围及外部的资源,与社区、用人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将这些单位作为学生参观和实习的基地,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机构见习。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访谈、实习等活动方式,了解某些单位或某些工作场所的情况,加强社会实践。
4.建立职业生涯辅导相关网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理论依据来源于的唯物辩证法。因为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观察人类社会现象和分析人类思想的惟一科学的方法。以的唯物辩证法作为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理论依据的根本点即在于实事求是。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针对性
在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因时间、地点、条件而异,对一切情况不能等同视之、等同对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坚持灵活机动的方式方法。实践中,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才能准确把握、清晰认识高中生思想形成和心理变化的规律,掌握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既能够针对共性问题做好工作,又能针对个性问题做好工作,杜绝唯心主义倾向和主观主义错误的发生。这是开展好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导向性
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阐明思想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性,揭示了人的思想是在客观外界条件和主观因素相互作用中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高中学生思想教育要把握这一规律,能够立足于高中思想教育的目标,从高中生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思想意识的现状出发,来分析他们的思想需求,因势利导;从高中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出发,创设条件,开展活动;学习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
3.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仅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第一性的,而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总是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意识虽然是物质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这说明,意识能够转化为实践的意图,激起人们实践的热情、干劲、信心和毅力。从中亦为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的途径和方法。实践中正确认识思想观念的作用和影响,注重引导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动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发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师和被教育——学生在认识和情绪上的共鸣,进而统一认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方法
原则性方法来源于理论依据,又抽象于具体方法,原则性方法是必须遵循的定性式的、规定性的方法,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具体方法中提炼出的基本原则,不仅规定了具体层面方法的方向、准则和要求,而且在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在整个方法体系中发挥导向和规范作用。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强化个体的领悟性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目的是培养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毫无疑问,高中时期的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通过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来检验。因此,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基本要求是:要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要对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要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达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时一事乃至全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还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亲情化的服务,在育人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劲性开发。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主动地完善自己的思想品质。只有调动起学生自我约束的修养能力,才能实现最好的教育效果。
2.坚持规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实践的灵活性
规定性即满足于学校的计划和规定,这是前提性条件。开展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性体现着德德育的方向和内容,反映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由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总是与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并存,特别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多元的价值取向混淆着我国主流的价值取向,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可塑期,必定会受其影响,那么,规定性的反映着学校计划性的面对全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符合规定性原则。但是不同思想基础和受不同客观环境影响高中学生必定会有着不同的个性问题,这就需求灵活性的教育方法。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客观环境在变化,阶段性的形势任务的变化,也要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与之适应,这也需要灵活性的掌握。
3.坚持灌输式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学生的接纳性
灌输式教育表现的是教育者的教育行为,灌输式教育体现于学校的课程设计、专题教育、专项教育之中,强调的是学校教育、教师教育的作用。自我教育则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将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的统一起来。任何德育教育,只有在教育者的思想上构建接受容纳的基础,才能是入耳入脑的,能够被接受的,否则只能是单纯的说教流于教育的形式和过程。因此,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起点和动力,要善于启发,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依赖于原则方法。原则方法是必须遵循的,具体方法则可因事而异的选择,是关于将原则方法运用于实际,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直接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选择性、真遁形、生动性和创造性。具体方法包括灌输式、说教式、协商对话式、系统分析式、情感熏陶法林林总总,例举这样几种方法用来说明:
1.载体教育法
将教育内容寓于有形的动态的、参与性强的活动中,即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的心理感应、情趣感染来实现教育效果。如开展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看一本书、学唱一首红色歌曲、观看一部红色影视剧、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开一次座谈会、听一场专题讲座、上一次党课、听一场主题报告、组织一次知识竞赛、参加一次公益活动等有形有色的载体式活动,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身临其境、情感熏陶的教育,将抽象的理论教育活化起来、生动起来。
2.典型教育法
高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进取心强的发展阶段,若想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将所有的外在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动力,从而使学生做到主动进取、奋力拼搏。因此,高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高中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对于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完善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改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主体思维
站在历史新起点,创新性社会已经蔚然成风,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确定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模式为目标追求。以学生为本,摒弃“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传统,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自我发展的空间。首先,要逐步改变“灌输式”“填鸭式”“外部强加”的教学思维,积极推行“相互交流”“探讨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融入学习。其次,要转变狭隘的小专业教育观念,树立综合的大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终身教育理念,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最后,要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主体性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重视自我教育,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学生主体意识理念的核心表征,是判定学生主体意识的贯彻和发挥情况的主要依据。其在高中院校中主要表现为学生班级委员会、党支部和学生会及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学生社团。以班级委员会为例,它是在班级团支部的指导和监督下学生独立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助手,主要成员有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对外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协调好与各学生会组织、团支委之间的工作;对内负责班级的全面工作,与团支书密切配合,团结班干部,搞好班风和学风建设,与全班同学一起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高中教学要重视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促进他们在自主思想中成长。学校应开设心理学、人际交流等辅助课程,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辅助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有充分的空间反思自己,挖掘潜在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将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通过课外、校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加速其主体思维成熟,使其逐步融入社会生活。
3.利用新技术收集教学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若想使学生融入教学活动,参与教学活动,必须充分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搜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意见箱或者是电子邮箱,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对教学各方面的意见,而管理者要对学生所投稿件及时给予回复,然后可以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每隔一段时间,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会,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行总结与分析,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同时还要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激励机制,将整改工作落实到实处,使得高中学生的合理要求能够得到满足。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这种让学生多渠道、多方位地参加教学管理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在教学中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构建真正有利于高中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民主教学环境。
4.转变管理体制,重视学生实践体验
思维活跃、动手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水平高,这是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特点,高中院校要对学生这一优势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大力开展一系列有助于学生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例如,可以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展计算设计大赛,设计内容可包括以网站设计、数据库应用、教学课件为代表的软件应用与开发类;以计算机动画和游戏、交互媒体设计、D V 影片为代表的数字媒体设计类等,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奖项,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
总之,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要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高中教学中,班主任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灵活运用教法,优选有效策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一、当前高中生的公德意识现状:
现象1:课间进入教室,教室前面的地面上有一张很刺眼的废纸,不少同学从这走过回到座位,几乎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现象2:开学初刚粉刷干净的教室后墙墙壁,离地面约一米多高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有了几个很明显的大鞋印。
现象3:自习课上,大多数同学在做作业,有两个坐一起的同学在座位中间悄悄地下起了象棋,有个同学玩起了手机。
现象4:上课铃响了,有个同学急匆匆的往教室外面走,遇见老师,说到:“我上厕所。”老师问:“刚才下课怎不去的?”回答:“我忘了。”
类似的这类现象不是发生在小学,而是在我们的高中学生身上,而且并不是个别现象。从当前我们高中生的这些行为可看出,不少高中学生公德意识不强,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这既是衡量一位同学的整体素质的标志之一,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甚至社会的进步。
中学生社会公德是指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每一个中学生的素质涵养与道德水平。具体表现为是否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方面。当前高中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整体上较好,但也存在着一部分学生缺乏公德意识的现象。因此,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老师,我觉得要认识到提高高中生社会公德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当前高中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状况,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培养高中生的公德意识。
二、班主任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1、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公德榜样。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我们也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的时候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父母的信赖,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来说也显得十分有必要。在道德培养方面,教师的言行,更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公德心,教师尤其是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班主任必须做到言传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教者本身的道德形象如何,不仅影响青少年,而且对教育起着强化或弱化作用。要求青少年如何去做,自己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做好。教师的身教作用,表现在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榜样。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平时必须注意自我修养,完善自我的人格,加强“身教”意识,言谈举止做到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并在爱校爱班,关心集体,遵纪守法,遵守秩序,爱护公物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这样,教师的身教就可以在学生心目中得到确立和认同,最终达到示范教育的目的。正所谓“率先躬身,不令而行。”
教师除了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外,在课堂教育里,要注重学科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比如在我们政治课的教学中可以联系一些传统美德故事和哲理小故事,使学生在知识系统里产生道德因子。
2、通过班级的常规管理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注重公德养成教育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真正的德育,有效的德育,必须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1]社会公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长期任务,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使学生养成习惯,从而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素质。对高中学生公德心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说教上,班主任要狠抓班级常规管理,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言行举止提出要求,即从大处着眼,从小事抓起。
比如班主任可以联系实际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操作性强的班级常规管理具体考核办法,在尊敬老师、遵守校纪校规、关心班级、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帮助他人等方面定出具体细则,每天都对每一位学生在校德育表现加以考查评分,一天一小评,每月总分公布一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做到奖惩分明。要把遵守社会公德与学生评优,推荐选举班干部等结合起来,凡是不能很好地遵守社会公德的学生不能评为三好学生和当选班队干部。同时对每位同学的表现及时进行总结,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并经常督促整改。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从细微处要求,从小事做起,定能达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效果。
3、开展活动,寓教于乐,助学生形成公德品质
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自我改善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要想克服道德践行中的各种困难,认真履行社会公德规范,就必须加强道德实践,从平常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培养道德自律能力。[2]班主任要助学生形成公德品质,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在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予以教育。活动的形式很多,在学校里,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以社会公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做的好的学生一些物质与精神的奖励。如演讲会:宣传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激发同学们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辩论会:针对同学们认识的一些模糊看法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明辨是非;小品表演:自编自演小品,讽刺日常生活中的不道德不文明现象,告诫大家遵守社会公德用实际行动来遵守社会公德,等等。我们学校在班级里进行“日行一善”的主题活动,每次让学生自己汇报自己所做的好人好事,然后把成绩汇总,当做学期末的一种考核依据,在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上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还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为了配合市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清理班级的卫生死角,还可以走出校门,清理街道“牛皮癣”,打扫慰问敬老院,到马路上当交通协护志愿者等等,使学生在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争当“文明公民”。总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公德品质。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让家长一同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形成家校合力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与中学生有着特殊的亲密关系,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主要指导者、促进者,支持者,其言行举止对中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莫大的影响。中学生正处在道德意识逐渐成熟、社会公德心逐步确立阶段。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从父母或亲友的举止言行中去接受社会公德中的“应该”和“不应该”。父母或亲友的教育方式或言行都会直接影响中学生社会公德的确立。因此,班主任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理念,是加强中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的重要渠道。
可以在家长会上给家长提供一些教育上的好的建议:自己做好表率,如要求子女按时起床,自己也要做到;让子女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等等,看似会浪费时间,其实这样会让子女养成好的卫生习惯;控制子女的零花钱,高中生的主要任务应是学习,零花钱多了相互之间会形成攀比心理和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要求子女在家尊敬长辈,对人要懂礼貌,有了这样一种氛围,在学校里他自然也会做的很好等等。班主任平时也要和家长多联系,让家长不光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让家长知道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表现,对于不良的行为要及时告知,家长老师共同监督改正。家校合力了,我们的德育工作才不会显得那么困难。
实践证明,只要班主任思想重视,认识正确,措施得力,工作持久,我们高中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就一定会增强。学生具备了较高的社会公德素质,就继续要求更高层次的道德品质,将来走向社会成为各行业高素质的人才。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局面。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团,我们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该阶段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对自身以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应该成为当前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共同关注以及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条件的积极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健全提供了一个新条件,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前进,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们的思想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的文化交流也越发频繁,我国传统的社会思潮正在受到多元文化是潮的冲击,双方碰撞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新思潮。在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我化思想的基础上,汲取外来的先进文化思潮。为当前高中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开展与时展相统一的正能量教育,社会经济条件对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接受度更高、内容更丰富这方面。
(二)社会经济条件的消极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但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文化思想的对外开放性,各种外来思潮不断涌入,侵蚀着人们的思想。青少年正处在思维认知以及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对这些外来不良思潮,还不具备较强的辨别能力,容易遭受到这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具体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主要表现为虚荣、浮夸、奢靡主义、盲目崇拜以及互相攀比等。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的相互信任逐渐在消失,在这样一个社会发展条件下,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建立健全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念,明确自身的信仰,走出迷茫?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这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其在发展过程生所产生的一些“思想垃圾”又对社会文明造成了威胁,我们要正确审视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加强人生价值观教育,不断进化不良思想,积极弘扬先进文化思潮,引领社会潮流,创设良好的社会生存环境。要重视高中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视自身的健康发展,提高自身对不良思潮的判斷力与抵抗力,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思想道德教育武装自己,做优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确立
(一)与时俱进、选择恰当的价值观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也越来越高,作为社会发展的储备人才,人生价值观养成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21世纪是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了解到当前国内外的最新形势变化,结合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重新审视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养成是否符合新时代对于高素质人才的标准要求。在人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每个学习主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再了解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特性,开展分层教育,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开展人生价值观的个性化教育。与此同时,学校教师在开展人生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一刀切”、“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模式,要结合时展特点,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案例、先进的教学模式、恰当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形式对学习个体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充分发挥课堂双主体作用、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高中阶段,我们的身心健康正处在一个健康养成的关键阶段,青春期时的生理以及心理等都在逐渐成熟,此时正是健康人生价值观确立的大好时期。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之后明确了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需要课堂主导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在尊重课堂主体的前提下加强对课堂主体人生价值观的引导,给予其充分的重视,进而调动其课堂参与积极性,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人生价值观学习中,增强情感体验。高中,人生价值观的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的双主体作用,通过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三)有效结合理论与实际、提高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在建立健全自身人生价值观体系的过程中,要有效结合理论与实际。人生价值观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本中,课本中的主要内容都是一些经过社会实践而总结概括出的系统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与生活实际存在较远的距离,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且也不具说服力。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注定是错误的,不利于健全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基于此,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既要注重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理论体系,又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践增强社会体验,以此来找到双方的有效衔接点,提高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本市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形成科学、完善的学业评价和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全日制公办、民办普通中小学及经区县政府登记同意开设的以接受本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为主的学校。
第三条(主要内容)
本市中小学学制、入学、转学、借读;考核与评价、升级、留级、跳级、免修;休学、复学、退学;毕业、结业、肄业;奖励、处分和学籍管理等事项。
第二章学制
第四条(义务教育阶段)
本市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学制为5年,即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初中学制为4年,即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
第五条(普通高中阶段)
本市普通高中学制为3年,即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
第三章入学与注册
第六条(小学入学年龄)
本市儿童的入学年龄为6周岁,盲、聋、弱智等残疾儿童的入学年龄一般为7周岁。
第七条(小学、初中入学办法)
本市小学、初中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须将小学、初中入学的有关政策和安排事先向社会公示,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将《入学告知书》及时送达学生家长。
学校不得通过任何书面考试或测试等形式选拔学生。
学校不得拒收能适应学习生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第八条(监护人责任)
凡在本市居住、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其监护人须按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送达的《入学告知书》的有关要求,按时送被监护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第九条(免学和缓学)
凡在本市居住、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须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或特殊原因需免学、缓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由学校报送所属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乡镇所辖学校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第十条(入学与注册)
学校最迟应在新学年开学前15天,向新生发出入学通知。新生须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日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注册者,应向学校请假并申请办理延期手续。逾期1个月不办理入学手续的,除不可抗拒的正当理由外,高中学生视作自动放弃学籍资格;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新生入学注册后,学校应按有关规定为每一位在籍学生编制学籍号。
在籍学生每学期应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办理请假手续;无正当理由逾期两周不注册者,高中学生作旷课处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学校应主动关心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指导学生家长按有关帮困助学规定,申请属地政府给予的资助,办理注册入学手续。
第十一条(班级学额)
本市高中年级班级学额不得超过48人,初中、小学年级班级学额应控制在40人以内,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班级学额应在30人以内。
第四章转学
第十二条(适用对象)
全家迁居(本市迁往外省市、或由外省市迁回本市;本区县迁往外区县、或外区县迁回本区县),或确有其他特殊困难须转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本市户籍在外省市就读的高中学生申请回本市就读,学校在有学额的前提下,经测试后,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落实,方可办理转学手续。
本市范围内高中学生一般不转学。
学生受处分期间一般不予转学。
第十三条(申请时限)
申请转学手续应在新学期开学前一周内办理,最迟不得超过开学第一周。因市政动迁等特殊情况(须提供相关证明),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方可办理学期中途转学。
第十四条(申请材料)
申请转学须提供学生的户籍证明、原校开具的转学联系单、学生成长记录册、健康卡、预防接种卡和学籍卡复印件,高中学生还须附高中录取材料等。
第十五条(申请手续)
学生或监护人应先向原就读学校提出转学申请,并由原就读学校开具“转学联系单”。中学生转学,到转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办理手续;小学生转学,可直接到转入地所属学校联系。转学申请经转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核准并安排落实后,再到原校开具“转学证明”,办理转出、转入手续。
第十六条(学校责任)
接收学校不得拒收符合转学条件的学生,因班级学额原因无法接纳的,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安排。学生联系转学未落实之前,原校不得出具转学证明,对未申请转学的学生不得迫使其转学,由此造成学生辍学的,由原校承担责任。
本市学生转学,接收学校应将其编入原就读年级。外省市转入的学生,学校可按其实际文化程度编入相应年级就读。
第五章借读
第十七条(适用对象)
借读生是指非本市户籍、但具备在本市中小学就读条件的学生。即本市蓝印户口;持有一年及以上《*市居住证》,且在有效期内人员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持有效期内《*市居住证》的引进人才高中阶段适龄子女。
第十八条(受理部门)
借读申请人居住地所属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受理借读申请,落实就读学校。
第十九条(申请时限)
借读申请手续应在学期结束前一周或新学期开学前一周办理。
第二十条(申请材料)
有效期内《*市居住证》、父母身份的有关证明及学生的学籍证明。小学一年级新生还需有户籍证明、儿童预防接种证明或健康检查卡。
第二十一条(相关待遇)
借读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参加团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评优奖励、课外活动、帮困助学等方面,与本市学生一视同仁。
本市蓝印户口、引进人才《居住证》子女及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免收借读费。
本市蓝印户口、引进人才《居住证》子女可根据当年招生政策的有关规定,申请报考本市普通高中,其中境外引进人才子女,在语言适应期(3年)内报考本市普通高中的,可以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已在外省市就读高中的,本市普通高中学校在有学额的前提下,由学校对其进行测试,经测试合格后,由学校报所属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可接受其借读。
第二十二条(港澳台地区居民、海外华侨子女及外籍中小学生就读)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海外华侨的子女及外籍中小学生在本市就读,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考核与评价
第二十三条(考核评价要求)
学生应参加学校课程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考核,考核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
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导向和要求,要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十四条(考核评价内容)
根据《*市中小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考核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社会实践表现,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学习及担任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十五条(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评价要关注、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变化、进步,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全面、准确、科学的评价学生。评价结果不张榜、不排名次。
学业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小学阶段学生不进行期中考试。期末除三、四、五年级语文、数学考试外,其他学科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进行形式灵活多样的考查。
中学阶段学生的期中学业考核,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确定需考试或考查的学科。期末评价具有阶段总结性评价功能,每个学科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查科目按《课程标准》规定执行。
学期总评按日常评价、期中评价和期末评价综合评定。
学年总评按两个学期考核评价综合评定。
学生学年总评不及格学科在4门及以下的,应准予补考。补考时间应事先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
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家长、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十六条(记录方式)
学业评价结果根据《课程标准》规定和《*市学生成长记录册》中的具体要求进行记录,日常评价、期中评价和期末评价的记录方式要一致,便于学期、学年总评。
第七章升级留级
第二十七条(升级)
1、各科成绩学年总评全部及格。
2、小学生学年总评语文、数学及格外有1门学科不及格。
3、中学生学年总评语文、数学、外语学科和其他学科中各有1门不及格。
第二十八条(留级)
1、学年总评不及格学科达5门及以上。
2、小学生学年总评不及格学科在4门及以下的,经补考后,语文、数学学科中有1门及以上不及格;或语文、数学及格,其他学科有2门及以上不及格。
3、中学生学年总评不及格学科在4门及以下的,经补考后,语文、数学、外语学科中有2门不及格;或语文、数学、外语中有1门不及格,其他学科有2门不及格;或不及格学科达4门的。
4、高中学生自主拓展(选修)课程学习未达到规定学分;或社会实践活动一学年无故缺席三分之一及以上的。
5、小学一、二年级和小学、初中、高中的毕业年级不设留级。
第二十九条(随班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同一年级连续留级两次(即在同一年级读完3年)仍不能升级的,可继续随班学习。
第八章跳级免修
第三十条(跳级)
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突出,学业成绩优异,已提前达到更高年级学力程度,由学生和家长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全面考核同意,并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可提前升入相应年级学习。
跨学段跳级的学生须参加毕业考试和高一学段的统一招生考试,并达到相应的标准。
第三十一条(免修)
学生学业成绩优秀,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某一学科已达到更高年级的学力程度,由学生和家长提出单科免修申请,经班主任、任科老师和教导处审核,报校长批准,可以单科免修。
第九章毕业结业肄业
第三十二条(毕业)
1、小学生修业期满,各科总评及格(包括补考后及格,下同);或语文、数学及格,其他不及格学科在2门以下(含2门,下同);且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综合评价合格的,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2、初中学生修业期满,各科学业水平考试及格;或语文、数学、外语3门及格,其他不及格学科在2门以下;且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综合评价合格的,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3、高中学生修业期满,各科总评及格;或语文、数学、外语3门及格,其他学科有1门不及格;且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综合评价合格的,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4、实施学分制学校的学生修满规定学分,且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综合评价合格的,即可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5、应届高中毕业生名单由学校所属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统一颁发高中毕业证书,并报市教育行政职能部门备案和上网公示。
第三十三条(结业)
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修业期满,不符合毕业要求的,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第三十四条(肄业)
高中学生学完三分之二以上课程中途退学或休学期满未复学的,发给肄业证书。
第三十五条(证书遗失)
学生证书遗失,可向原证书颁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经核实后可为其出具学历证明。
第十章休学复学
第三十六条(休学适用对象)
1、学生因伤病无法继续学习或连续病假3个月以上的;
2、学生因出国探亲或自费留学等原因需暂时中断学习的。
第三十七条(休学申请)
由学生和监护人持相关证明(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证明、出国护照等)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核准后发给休学证明。
第三十八条(休学时限)
因伤病休学的,小学、初中学生一般不超过16周岁,高中学生一般不超过3年。
因出国探亲等原因休学的,小学、初中学生保留学籍2年,高中学生保留学籍1年。
第三十九条(复学手续)
学生休学期满复学或提前复学的,由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因伤病休学的须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证明),经学校批准,即可复学。
学生休学期满复学,或经核准提前复学的,学校可根据其实际学业程度,编入相应年级学习。
第四十条(休学延期手续)
学生因病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的,须在休学期满前半个月由其监护人向学校申请办理继续休学手续,经学校批准后可继续休学。
第十一章退学
第四十一条(适用对象)
1、学生因患不能治愈的重症或患慢性疾病长期休学,不能坚持正常学习(须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证明)。
2、学生在学习期间因意外伤害性事故导致严重的智力缺陷或生活不能自理(须有市二级甲等以上医疗单位证明)。
3、学生出国定居(须凭学生本人护照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
4、年满16周岁,并已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继续学习确有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5、经司法部门判刑或送劳动管教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第四十二条(退学手续)
学生及监护人持相关证明向学校提出书面退学申请,学校审核同意并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由学校发给肄业证书。
第四十三条(自动退学)
高中学生在一学期内连续旷课超过8周或累计旷课10周及以上,经学校与家长多次联系帮助教育无效者;或休学期满,经学校与家长联系仍未复学或不按期办理继续休学手续的,经学校报请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可按自动退学处理,由学校发给学历证明,证明上要注明“自动退学”字样。
第十二章奖励处分
第四十四条(奖励对象和形式)
市、区县、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对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或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锻炼身体及参加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奖励可采取当众表扬、通报表扬、发给奖状(章)、授予荣誉称号等形式。
第四十五条(奖励程序)
凡授予各级“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队长”和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者,均需学生民主评议推选,校务会议或行政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在学校和社区张榜公示。
对学生的奖励,学校应当真实完整地归入学校档案和本人档案。
第四十六条(处分类别)
处分一般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
高中学生在校期间被司法部门判刑、劳动管教,或在留校察看期间,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可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
第四十七条(处分程序)
学校对犯错误的学生应加强教育,促其认错悔改;必须处分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处分适当。
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前,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处分结论要同学生本人及家长见面。
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可向学校或学校所属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警告、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须经校务会议或行政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处分,除上述手续外,还须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认。
第四十八条(教育帮助)
学校要加强对受处分学生的帮助教育。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处分的学生在1学期后,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在1年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撤销其处分。撤销处分的权限和决定处分的权限相同。
已撤销的处分不进入学生档案。留校察看处分未撤销者,不予毕业。
解除劳教或刑满后需恢复学业的学生,由家长及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得拒收。高中学生在十八周岁以内的,学校可同意其试读一学期,试读期间表现好,未重犯错误,由学校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恢复其学籍。
第十三章学籍管理
第四十九条(学校学籍管理工作)
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学籍管理制度,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实施学籍管理工作,及时将学生各学段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包括入学注册、学科学习评价,拓展型探究型学习成果,社会实践鉴定,社会工作表现,红领巾争章活动,奖惩记录,体质健康状况和学籍变更等)完整、正确的分类归档,并要落实信息安全措施。
学校应允许学生查阅本人的学籍档案,保障学生对自己学籍信息的知情权。
第五十条(学生社保学籍卡)
小学、初中、高中新生入学后,学校应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学生信息采集,指导学生按时申领社保学籍卡。
第五十一条(学生成长记录册)
《*市学生成长记录册》是学生升学、转学的依据之一,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指导实施,具体记载工作由班主任牵头管理,每学期分若干次组织有关教师、班级同学对有关的栏目作出评价并记载,定期(一般四至五周)发给学生、家长交流,每学年结束,发还学生保管。
第五十二条(区县学籍管理工作)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籍管理制度,确定责任部门和专职或兼职干部负责根据本办法精神,制定本地区的实施细则。并具体实施对本地区中小学学籍的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和处理相关事务。
第十四章附则
培养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就需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高中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品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走向社会后参与政治活动的范围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价值观念、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要把些内容传递给高中生,使其接受,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给受教育者,才能转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的行动,这些媒介形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一 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应该具备的特点
1.客观性。首先,培养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要具有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以及教育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它们需要依附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进行,失去了物质基础教育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标和内容的,并且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客观存在和外在表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以客观的形式存在的。
2.承载性。承载性是培养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方式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本身就承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承载性是其固有的特征,通过承载物和受载物之间的承载运动表现出来。载体承载的内容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政治观念等,只有在载体提供的场所中才能进行承载运动,受教育者才能受到教育者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任务、方法等也需要通过载体的承载来发挥相互之间的效应。
3.传导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承载性和传导性容易被人们混淆,传导性和承载性有很大的区别,承载性体现的是载体的轨道作用,传导性是指载体具有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承载性为传导性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传导性更加体现出载体的纽带作用。通过信息的传导,教育者才给受教育者创造了全心情境,正是由于载体具有传导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操作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使用的有效手段,教育载体由教育者操作,这表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体性和目的性。培养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具有可操作性,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把教育主体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教育者使用的载体一定要具备可操作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使用者是教育者,其主导地位显而易见,失去了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就得不到发挥,教育也流于形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能得到培养。
二 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的合理运用
1.载体运用前要合理规划。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很多,形式复杂多样,如果对载体的使用杂乱无章,势必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由于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比较晚,教育者在使用载体时往往忽视了对载体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载体的分布不平衡,影响了载体作用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教育者应该在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间进行科学整体的规划,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教育环境、受教育者的特点为基础,对载体进行全新的设计,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系统,对受教者进行全方位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到实际条件,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管理方式,教育形式,还需要具体的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保障等诸多方面考虑。例如,网络载体需要投入资金建立网络系统,学校的技术保障和实际管理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载体运用前要合理规划,才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2.发展大众传媒载体。在信息化日益加剧的时代,高中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了,大众传媒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大众传媒载体是指为了实现思政教育利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书籍、电影等等,由于大众传媒的覆盖面比较广,传播也比较迅速,因此时效性非常好。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站、校报、学报等方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积极发掘大众传媒载体的优势与劣势,合理利用开发,实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政素质。
3.合理利用网络载体。网络是信息化时代高速广泛传播信息的载体,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便利的途径。现如今,网络已经慢慢融入了高中学生的生活,改变和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各学校目前也都在为积极建设一流的数字化校园而努力,建校园网站、设相关网页,做论坛这些都可以方便大家的学习。同时,网络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一种新形式,它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等特点,高中学生对网络怀有很大的好奇心,合理利用网络载体为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教育者应该建设集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的思政教育网站,对学生进行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规避网络不良信息,接受正面的网络教育,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4.创造活动载体。活动载体就是为了实现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一系列活动,把思政教育的信息渗透在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提高素质。高中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特点,组织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例如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考察活动等,通过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象的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它,使学生受到教育。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读书学习活动、学习先进典型活动、评选表彰先进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学习、务实学习的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
三 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帮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活动,而载体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方法的使用,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内容的学习,教育者和教育客体之间的互动等,都需要一定的载体为
其服务。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众多的表现形式,比如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网络载体、传媒载体等,但众多载体有着共同的特点,载体的有效运用就要在符合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实际,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载体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3.6
伴随着知识时代影响的深入,学校在学生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关注呈日益增加的发展趋势。从现有的高中美术教学现状来看,新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应在学生教育中引导学生主动对艺术本质、特征与文化内涵的探究。但现有的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较重,因而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本文对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探讨。
一、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指的是知识和理论的运用,在科学、艺术与各种实践领域中不断提供各类具有一定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以及新方面等方面的能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美术最为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本身能够真实的反映生活,美术作品则是艺术家对现实情况的观察和总结,而一副优秀的美术作品则是通过静止的画面来展示其所具有的内涵,这些都与创作者的想象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想象力正是学生创新能力所具有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臆想相比也具有一定区别,主要就体现在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其本身是与社会实践进行紧密结合的产妇;而臆想则是忽略了客观存在的事实,完全凭主观来进行思考。换句话说,美术教学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知行合一的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因为如此,高中美术教师应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在优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其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美术教师不断的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确定出以下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1.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学校有必要通过培训和教师自我培训等多种方式的结合,来不断的提高高中美术教师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做到在高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科学合理的引导,充分挖掘高中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所具有的潜能,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
2.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建立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美术艺术的学习和创作过程,充分的发挥自身所具有的跳跃思维与想象力。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师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有利引导,进而在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与肯定来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指的是人所具有的能够独立、深入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形、色以及材料等诸多美术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知识来展示自身的思想与情感,进而在养成独立思考的兴趣与习惯同时,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4.通过开发学生才能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之一,通过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来不断的开发学生的才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成为主动创造者,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所具有的潜能,最大化的开发学生的才能。以《蒙娜丽莎》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蒙娜丽莎姿势的方式,让学生来进行画中人心境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蒙娜丽莎本人以及画面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极大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5.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建立在对学生的观察、记录以及分析基础上的,应对学生认知、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关注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作为高中美术教师,应在自身的教学评价中,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以及一个答案的方式,应强调关注学生个性的评价方法。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现有的高中美术教育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通过不断的实践来丰富学生学习的过程。高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高中美术教学不断的加强自身在这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茜茜.现代美术教学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5):174
[2]王林山.创新美术教学的尝试与探索[J].快乐阅读.2011(05):90-91
申报单位(包括学校或校际联合体)目前暂时限定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范围之内,区县牵头的校际联合体必须有2所及以上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组成。参与的学校必须具有强烈的实验愿望和教育改革创新意识,相关的实施经验,较为成熟的培养方案,志愿积极参与实验的管理和师资队伍。
二、培养方案
申报单位要制订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以下简称“实验项目”)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学生遴选办法、课程计划、学习经历、学程安排、学业管理、成效评价等内容。
1.培养目标。对准备实施的“实验项目”需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表述,包括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领域,有否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的约定,后续发展的方向、空间等。
2.遴选办法。根据实验培养目标,制定参与“实验项目”学生的准入条件标准,有明确的可操作的遴选办法,并形成面向社会公开的规范制度和程序。
3.课程计划。围绕“实验项目”,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课程计划除国家规定课程外,要有与“实验项目”目标相匹配的课目设置及相应的说明(如目标、模块、课时、学习经历、结果评价等)。国家课程与学校自创课程比例应达到1:1。自创课程可引进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专家开设,也可由学校教师自行开设。
4.学习经历。参加“实验项目”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有多种学习经历,除根据一般要求所实施的高中学科教学外,应包括参与课题研究或创意项目开发的经历,相关的社会实践体验经历,到相关高校、科研机构或国内外有关学校访学的经历等。
5.学程安排。对参加“实验项目”的学生三年在校期间的学程应有详细安排,既要保证上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经历完成,又不能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程内容是学生有兴趣、愿意投入且能够完成的。
6.学业管理。对参加“实验项目”的学生学业管理应作出明确安排。除《**市学生成长记录册》记录学生成长和发展情况外,还要有学生在创新素养方面成长的专门跟踪性记录,并保持经常与任课教师、家长、学生本人的反馈和沟通。
7.成效评价。项目单位需形成结合学业管理跟踪记录,开发学生创新素养成长性评价方案,并认真实施,作为总结学校实验成效和学生后续学习、发展的基础资料。
三、保障措施
申报单位需具备优秀的带教导师团队、充足的教学资源、相应的条件设备和面向社会的专题网页,以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1.导师团队。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与学校教师共同构成的导师团队。其中,课题研究或创意项目开发的领衔人要由高校、科研机构知名教授与高中学校特级教师共同组成,在“实验项目”中起实质性领衔作用。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的课题研究或开发项目中涉及的指导教师,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比例不低于50%。参与该计划的高中学校教师中应具备相应的能力。
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按照“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健全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至2012年秋季学期,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在广西实现了全覆盖。每一项资助政策的出台,都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党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切实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使更多人分享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让广大学子真切感受到了教育公平阳光的温暖。目前,在普通高中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减免学费等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我区现有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中,国家助学金、特定学生免学费、社会团体或个人助学金、学校学费减免等属于保障性资助。虽然普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助学项目资助对象是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因此项目资助不能与国家助学金重复,实际上仍属于保障性资助且获得此类资助的人数很少。以桂林市为例,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给桂林市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助学项目2012—2013学年度的名额为840名,占全市普高学生人数1.2%,奖励金额168万元;2014-15学年度的名额为781人,占全市普高学生人数1.15%,奖励金额156.2万元。极低的奖励比例,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激励作用非常有限。纵观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虽然在不断完善,但依然是以“教育机会均等”式的保障性资助为主,缺少适用于学生个体能力提升过程扶持的资助方式。随着国家资助力度加大,教育公平已迈出了重大步伐,党和政府向全社会做出的“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已基本实现。在不断完善保障性资助政策的同时,增加和完善适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能力提升过程扶持的资助方式,引导、激励他们提升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成了目前高中阶段资助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内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是一种过程资助,通过一定的经费支持,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其实现能力提升、充分发展与全面发展。具体是指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以学年为单位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申报发展目标项目,经学校审核通过后给予学生一定经费支持与指导并进行结果考核,促进学生发展目标实现的资助。[1]
发展性资助坚持资助与发展相结合,励志与强能相结合,管理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实施,通过开展以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为载体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以及诚信感恩意识。
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意愿的调查分析
当前,普通高中的资助项目主要是国家助学金,其覆盖范围:市区普通高中资助面约占市区在校生总数15%;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民族自治县普通高中资面约占全县在校生总数40%;其他县普通高中资助面约占全县在校生总数30%。资助标准为平均每生每年1500元,具体分为二档,一等为每生每年2000元,主要用于补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二等为每生每年1000元。由于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数多于资助比例,学校主要依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来确定资助对象。受助学生对资助功能的认识又是如何的呢?为此,我们在广西各选择3所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和非示范性高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问卷由填选择题构成,采用李克特量表的五点分方法,分别赋值为5、4、3、2、1,5表示非常赞同,1表示非常不赞同,分数越高,说明表现越积极,即1、2表示否定态度(简称不赞同),3表示中性态度(简称中性),4、5表示肯定态度(简称赞同)。若某项目平均值是3,则表示对该项目持中性态度;若平均值小于3,表示对该项目持否定态度;若平均值大于3,表示对该项目持支持态度。[2]
调查对象为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卷600份,回收有效率100%。
2.受助学生对资助功能的认识
调查问卷中的1、2、3、4分别代表“资助的目的主要是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资助的最大功能应体现在激励、促进发展上,让优秀的学生获得资助”、“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应发挥资助的激励、促进发展作用”、“资助应突出其对贫困学生发展的激励、促进作用,生活困难问题应由贫困生自己解决”等问题。
从表二可看出,三个年级的P值大都是0.00( P<0.01),表明不同年级受助学生对资助功能认识的差异是极其显著的。从均值来看,不论是从4个项目维度还是从总体水平来看,高一年级总比低一年级的高。当代高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7-19岁之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他们的心智也逐渐走向成熟,对自我认识、目标追求越来越清晰,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到了高三,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渴望在公平的环境下凭自己的才干和努力赢得大家的认可。在各维度的标准差中,也只有高三年级问题“3”的标准差最小(0.489)。标准差反映的是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小,表明数据越聚集。可见,受助学生对资助功能的认识随年龄的增长而越多元、深刻,渴望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去完善、发展自我。
三、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即人的最为核心的需要 有三种:基础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心理需要(归宿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成长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应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基础需要是可以通过保障性资助予以满足的;心理需要是经济资助所无法解决的,必须借助相关教育帮扶措施;成长需要,不是单有经济资助就能满足的,它更需要通过教育引导解决内动力问题。在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既要将保障性资助落实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法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又要根据不同学生个体不同的需要层次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地提供满足他们各种层次需要的帮助,尤其是发展过程的扶持,保证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获得的资助金额与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个人的努力和发展状况相匹配,从而实现资助能够保障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四、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机制的构建
(一)资金来源。项目资金主要由资助管理部门划拨的专项资助资金、学校按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3%—5%的经费以及来自于社会、个人的资助资金构成。对于获准立项的发展性资助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二)项目构成。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项目、学科竞赛项目、校园文化创建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等。研究性学习项目: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包括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实验报告、标本或模型制作等;学科竞赛项目:必须符合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规定,参加“三模一电”、机器人比赛、发明创造大赛等活动,或参加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项竞赛活动;校园文化创建项目: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项目: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其他:素质和能力提升的其他项目。
(三)管理策略。组织管理:发展性资助项目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资助办主任、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发展性资助项目评审小组,评审小组负责制定发展性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协调项目的开展,负责项目的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以及效果分析评价等日常管理工作。每个项目须配备指导教师1~2名,指导教师由责任心强、热心学生工作的学科教师、班主任或资助办管理人员担任。过程管理:由立项申报、项目评审、项目实施和结题验收四个环节组成。立项申报阶段,学校指导学生填写项目立项申请书撰写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评审阶段,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立项项目进行评审筛选,通过公示后即给予50%的资助经费;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立项获批后,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开展各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学校资助办对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要进行检查,防止学生挪作他用,切实发挥资助资金效益;结题验收阶段,项目课题组向学校评审小组提出结题验收申请,提交项目结题申请书、成果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评审小组对申请验收的项目进行评审,评审验收通过公示后即下达项目剩余的50%资助资金。
(四)成果推广。一是编印课题优秀项目成果集,并通过网站、成果报告会等形式进行项目成果推广交流,二是点面结合,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项目。
五、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实施效果及意义
2013年秋季学期,我们选择两所不同类型的高中学校开展发展性资助项目的试点工作。学生申报并获准立项项目28个,涵盖研究性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内容。项目小组的活跃活动,成了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发展可能与发展条件之间的矛盾,又能激发学生的成长成才愿望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既兼顾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又能满足学生的发展性资助诉求;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具体发展目标实现作为资助效用的评价尺度,克服了保障性资助中重“输血”轻“造血”的弊端,是对现行普通高中资助方式的重大突破。
(一)突出了资助过程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统一。《水火箭实验研究》项目小组,申请到项目经费后,运用动量知识和流体力学原理,开展了水火箭实验研究,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二级火箭与一级火箭连接问题、气密性问题,小组成员在老师指导下认真研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反复修改实验方案,最后实验取得了成功。在学校举办的科技活动月活动中,“水火箭”的发射展示,赢得了师生的一片赞叹。可见,将资助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不但是对现行普通高中贫困生保障性资助方式的突破,而且有利于强化资助的“输血”与“造血”功能并重,充分发挥资助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发展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二)有利于实现资助方式的创新。本课题研究总结出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管理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评价方法,填补了目前广西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空白。在优化当前以国家助学金、免学费等为主要内容的保障性资助体系的同时,学校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争取更多的资助经费,设置既有共性、又能体现个体发展差异性的资助方式,将学生所获资助金额与其本人发展状况结合起来,兼顾公平与效率,有利于确保资助工作真正以学生利益为最高目标,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真正为促进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三)有利于与我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相融互促。广西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才开始高中课改,广西普通高中新课改方案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学生每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3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3年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必修学分必须达到23个学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课程规定的要求,更应是学生成长的自身需要。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有利于激发受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受助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而获得相应的学分,变单纯的受资助为主动的参与实践活动,使贫困学生在助人、服务社会、传递社会关爱的过程中, 用自己的付出获得相应的回报,这不仅给贫困学生带来了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综合技能,又很好地回馈了社会,锻造了自强之才。正如《住房装修的市场调查及预算方案的编写》项目小组负责人在“项目成果展示会”上所说的:“通过社会调查活动,我们不仅初步了解了装修行业的运作及市场状况,而且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收获了比金钱要贵重得多的东西,体验了团体合作精神的力量,在为小组成员家庭住房装修出谋划策的过程中分享了学以致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世勇,王林清,马彦周.学生激励的新视角:发展性资助[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178-181.
[2]曾军.广东地区企业员工心理弹性结构维度及相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高中学分制管理对学生修习过程高度关注,这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基于“只要抓住过程,好结果自然而来”的理念,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探索。我们认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虽然密切相关,但从本质上讲,是两种不同的活动,“教”与“学”的主体、活动、形态及时空范围都不同,许多学习是在没有教学的情况下进行的。当前高中学生普遍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课堂听讲与课后练习,方法单一,缺乏策略,学习能力差。优秀学生和成年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特点给了我们启示: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应强化自学、养成善于整理、乐于交流、反思总结的习惯和方法。学校提出了学生学习的“五环节”,即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整理、作业练习、交流反思,特别对教师弱控制之下的课外学习加以梳理,着力指导学生善于运用学习策略主动学、合作学,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2.形成与学分制相配套的系列制度
要保证学分制管理有效实施,必须建立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天水市一中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学分认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学分认定的条件、程序,监督、检查及管理都作了具体规定。学分认定中最难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校就学生“修习过程”深入探索,制定了《天水市一中学生学业评价办法》和《天水市一中学科学分管理细则》,明确按学习“五环节”要求进行模块学习过程评价;形成了《天水市一中选课指导意见》、《天水市一中学生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实施方案(试行)》、《天水市一中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暂行)》,对学校选课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方法和具体程序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
3.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的质性评价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观察、实验、调查、研究、讨论、物品制作与生产活动等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性学习。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组织的过程、设计方法、学生的态度与表现等进行质性评价,以肯定和激励为主,不进行量化评价。鼓励并要求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展开自我评价,将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作为学生创造、反思和体验感悟的过程,同时将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时间与内容统筹安排,确保活动质量。研究性学习分为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两大类别,使学生初步了解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社会实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高一集中组织军训,高二分班组织学生考察市博物馆、气象局、农林科技园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点,高三以学习小组形式分散到工厂、农村、科研院所及高等学校参观、体验和调查,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同时,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每学年分别参加不少于5个工作日(一个工作日不少于4小时)的社区服务。
二、几点思考
1.构建多元化课程结构是前提
学分制管理与选课制相伴而生,以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和前提条件。课程的多样化并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些课程门类,而是要求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学生需求及当地和学校的实际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它是事关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每一所学校都必须优先解决。
2.落实学生选课制度是核心
从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具体情况来看,在新课程实施之初,部分学校把学分制管理的重点放在学分认定及其管理上,忽视了学生选课制度建设及其相关工作。在新课程实验的推进中,学校和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选课制度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加强对学生选课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及时制定学生选课办法,认真组织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制定课程修习计划。加快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在校内机构设置及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建设方面大胆探索创新。
3.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关键
实施新课程,教师面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宏观调整,必须更新课程理念,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密切关注本学科新进展,并要结合学校特色、学生需求及自己的专长建设和开设选修课和校本课。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面临着角色转换的问题,即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培养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则显得更为重要。从天水市一中的实际情况来看,少数教师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开设选修课。学校目前开设的校本课程有学法指导、日语、心理、地方传统体育等。但大多数教师显然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4.管理手段现代化是必要条件
实行学分制管理,课程和教学管理的工作量成倍增加,难度提高,在学校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将为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但是从天水等地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情况来看,单靠一所学校来建立课程管理信息系统还不太实际,至少在一个地区内应建立统一的学分管理系统。学分制管理不是一项单独的管理措施,它与学校课程管理的方方面面紧密联系,这一项工作的滞后势必影响到学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