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通过这次诗歌朗诵活动,我们不但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懂得了诗歌的特点。我在诗歌的收集、释读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诗歌收集方面
在收集诗歌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分类收集法,并了解了它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分类收集法,即在收集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类收集的方法。按照内容划分,诗歌可分为:咏物诗、山水诗、田园风景诗、送别诗、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诗等。
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是描写山水类的诗,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归类到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按照分类来收集诗歌,还可以方便我们在将来的写作中适当加以引用。
二、诗歌释读方面
本次活动中,我在诗歌释读方面也收获颇丰。
比如,在释读一首诗歌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诗歌的作者、作者写诗时的背景情况、写诗时的心境是怎样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
以李白的《行路难》为例吧,李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诗人,有“诗仙”之称,他是个才高志大的人。到了京城后,不但没有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诋毁排挤,于是满怀愤慨地写下了《行路难》。了解了这样的背景,我们就能理解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以及抒发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情怀。
三、诗歌朗读方面
最后,在诗歌诵读方面,我也有所收获。
我知道了在朗读诗歌时,需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要把握韵调、读出抑扬顿挫,把诗歌的情境充分地表达出来。
当然,活动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诸如时间短了些、个别同学准备不充分等等。也许这与我们第一次搞这种活动经验不足有关。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绘画既生动又具体,它有时甚至胜于优美的词句。在阅读教学中,如能充分恰当地使用绘画,对教学能产生有效的作用。
一、研读中介入――感悟诗人思乡之情
(教学片断一:《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研读课题,走近诗人内心”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内容:围绕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自由朗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触动了诗人的思念之情?画出有关语句,再读一读。
一生说:“我读到‘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体会到王维才15岁就孤身一人离开家乡,难怪会思念家乡。”这时我在黑板上画下年少的王维孤身一人在长安的情景。见此情景,另一生说 :“王维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两年的时间多么漫长,他是多么痛苦!怎能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我指着画面说:“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诗人才15岁就孤身一人离开家乡了,来到了异乡京城长安,非常孤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两年了。两年对于尚未成年的诗人来说是何等的漫长,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油然而生,朗读体会。”
我又说:“我想,王维思念家乡不仅仅是因为孤身一人年少离乡,还有什么样的情景触动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呢?”在学生读的时候画下人们欢度重阳节的情景。
画完后指着黑板上的画,“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到这热闹的场面中?”一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赢得了阵阵掌声。
这时,学生们看着热闹的画面,品着优美的语言,已经完全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中了。差不多了,我话锋一转:“团圆是属于别人的,而寂寞是属于王维自己的。看到别人一家团聚,尽享天伦之乐,此时的王维心情如何?”
一生说:“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另一生说:“这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美读中介入――感悟荷叶荷花之美
(教学片断二:《荷花》)
在“看荷花,感受荷叶、荷花的美”这一环节的学习中我设计了如下内容: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荷叶是怎样的?荷花是怎样长出来的?荷花都有哪些形态?画出有关语句,美美地读一读。
交流时,当学生读到“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时,我在黑板上画出挨挨挤挤的、碧绿的大荷叶。
接着我问:“读着这句话,看着老师画的荷叶,你有什么感受?”
生:“‘挨挨挤挤’在这里就是指荷叶很多,你靠着我,我挤着你,铺满了整个荷塘。我觉得很美。”这孩子看着画面,品着语言,悟出了荷叶“挨挨挤挤”的美。另一生:“我觉得这句写得美,不仅把荷叶挨挨挤挤的样子写出来了,还把荷叶比作一个个碧绿的圆盘。你们看,老师画的荷叶好圆好绿呀!”
“那么,荷花又是怎样长出来的,作者是怎样写的呢?”我问。
一生发言:“白荷花就是从这些‘挨挨挤挤’的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我趁机画出冒出来的白荷花,并启发:“课文里用的是‘冒出来’,你觉得‘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长、钻、伸、露、探、冲……”
“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使劲地长,不停地长,急切地长,笔直地长,高高地长,痛痛快快地长,争先恐后地长,生机勃勃地长,兴高采烈地长,精神抖擞地长,喜气洋洋地长,迫不及待地长……”
“从这个‘冒’字,我们能够感受到荷花那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再读这个句子。”我指着黑板上冒出来的美丽的白荷花热情洋溢地说。
美读还在进行中,我又问:“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出来的白荷花,有哪几种形态?”在学生汇报的同时,伴着优美的音乐,我画出了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这些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画完时,同学们似乎陶醉了。
“你们最喜欢哪种形态的荷花?为什么?”趁着他们的热乎劲,我问道。
“我最喜欢花瓣儿全都展开了的荷花,它为我们展现了盛开的美,露出的嫩黄色的小莲蓬也很可爱,我忍不住想要去摸一摸。”
“我也最喜欢花瓣儿全都展开了的荷花,我觉得它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荷花仙子。”
“我跟他们想的不一样,我最喜欢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的荷花,这样的荷花要开而没有全开,有一种害羞的美。”
“我最喜欢还是花骨朵儿的荷花,你看,它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多么急切地想要开放呀!”
……
同学们在“画”中徜徉,在“话”中感悟,他们激情澎湃,美美地品着画面,读着句子。品着,读着,读着,品着,这画面、这语言慢慢地流入了他们的心田。
三、默读中介入――感悟英雄高贵品质
(教学片断三:《日月潭的传说》)
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离黄鹤楼有点远又不太远,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发问呢?我想任何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
据说李白登黄鹤楼时看到了崔颢题在楼壁上的这首诗很为赞赏,认为既然有了这样的诗,自己也就用不着写了。我觉得,高傲的李白假如真的看上了这首诗,一定不在于其他方面,而在于这种站在高处自问家乡何在的迷茫心态。因为在这一点上,李白深有共鸣。
――余秋雨《乡关何处》
【技法支招】
联想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19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T.布朗用“提示”代替“联想”,把联想规律划分为接近、对比和类似三类。其实,考生在写作中就可以运用这三种联想规律来作文。
一、运用联想法选用素材
写作时将思维横向铺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广泛联想课内外阅读中与主题有关的诗人、作家,历史人物、现实人物,引用名言警句或恰当的事例来或阐述道理,或抒发感想。其实,课内阅读中的写作素材俯拾皆是,考生只要选好角度,联想运用,就可信手拈来。在古圣先贤、英雄豪杰和文化名人当中,有许多素材可供考生使用。
二、运用联想诠释发挥
考生可以运用联想将课内阅读材料中包含着说理要素的著名故事或人物形象的某一典型细节,加以合理想象,诠释发挥,达到说理的目的。其中,考生可以通过接近联想将同一主题的人、事、物进行组合,然后就其共同点进行阐述;可以通过对比联想,将同一主题的正反两面的素材加以展示;还可以运用类似联想,将类似的人、事、物放到一起,分析其相同与不同之处,然后就其相同与不同之处来导出自己的思想观点。
【牛刀小试】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39-01
一、包容博大的精神
“中国风”歌曲中从歌词上看,包容了古典诗词。“中国风”歌曲中有一部分歌名就是古代的词牌名,如:如梦令、水调歌头、钗头凤等;有些歌曲的歌词直接是古代的诗词,如《幽兰操》、《水调歌头》、《满江红》、《黄鹤楼》、《念奴娇》等;也有歌词中出现宋词中的名篇名句的,如《声声慢》、《苏州河》等。但是大部分歌词中有许多取自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出现的词语,歌曲《东风破》歌词中的“一盏离愁/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这里面的旧地、月圆、烛火、琵琶、枫叶、古道、荒烟漫草、娘子、篱笆、古道等意象中包含多个文化词语。这些词语叠加在一起,使这首歌词有了诗般的含蓄隽永。再如《娘子》中:“娘子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等著我……相思寄红豆/相思寄红豆”。“杨柳”在古诗词中通常是离愁别怨的象征。“红豆”则意喻为相思。正是通过这两个典型的富有中国文化含义的词语,把歌曲的隽永意味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二、爱情、追求幸福的精神
在“中国风”歌曲中,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不论是取材名著《牡丹亭》的《在梅边》(王力宏)、取材《西厢记》的《西厢》(后弦)、取材梁祝故事的《蝴蝶》、取材《红楼梦》中的《黛玉笑了》;还是《东风破》中的“红豆”,《发如雪》中的“红颜”,《花满楼》、《梦红楼》中的“鸳鸯”,《逐梦令》中的“伊人”、《幻蝶》中的“比翼双飞”,亦还是《新贵妃醉酒》、《长恨歌》中杨贵妃和唐明皇的爱情悲剧,及《梁祝》、《蝴蝶》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追逐爱情、追求幸福、热爱生活、是“中国风”歌曲永久表达的主题。
三、爱国主义精神和弘扬民族气节的气概
《乱舞春秋》中“九州”地图被人们切割成三块而分开的痛心,《龙拳》中“长城”、“黄河”、“泰山”、“长江”、“龙”这些象征着中华民族形象的描述,《龙的传人》中对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这些歌曲中处处流露出爱国的情结及书法了民族气概。此外,这些“中国风”歌曲里面有与中华传统武术有关的武术的“金钟罩”、“马步”、“双节棍”、“回旋踢”、“耍花枪”、“降龙十八”、“铁砂掌”、“杨家枪”、“铁布衫”、“任督二脉"等(《双截棍》),有属于中国传统民居范畴的“老街坊"、“弄堂”、“白墙黑瓦"(《上海一九四三》);有传统食品“冰糖葫芦”、“水饺”、“手擀面条”;有与传统习俗有关的“春联”(《上海一九四三》)等等。歌词中使用到的这些传统词语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宣扬、对民族的认同,同时也透过传统词语来传达出了爱国情感,《双刀》中“被雨淋湿的唐装”、“旗袍”,《龙拳》中长城是“五千年来待射的梦”,“等待英雄,我就是那条龙”。这些词语处处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弘扬民族气节的气概。
四、思念家乡、热爱国土的情怀
《牡丹江》中的“牡丹江弯了几个弯/小鱼儿蹦上船咱们不稀罕/捞月亮张网补星光/给爷爷下酒喝一碗家乡/牡丹江弯了几个弯/小虾米蹦靠岸咱们没空装/捞月亮张网补星光/给姥姥熬汤喝一碗家乡。”中出现的“牡丹江”,爷爷下的酒、姥姥熬的汤、虾米蹦岸,渲染出浓烈的家乡情怀。方文山作词的《大敦煌》采用了“驼铃”、“梵音”、“石窟”、“壁画”等词语突显敦煌文化;郭敬明作词的《蜀绣》,用了“蜀绣”、“芙蓉城”、“羽毛扇”等文化词语表现成都的魅力;喻江作词的《湘江的笔画》,用了“湘江”、“洞庭湖”、“岳麓书院”等表现湖南的地方特色。这些文化词语犹如地标一样,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地方文化,展示了热爱家乡的情怀。另外,在周杰伦歌曲中出现的姥姥和的“水擀面条”、烧柴煮的“水饺”、当年酿的“豆瓣酱”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思念家乡的情怀。周杰伦《龙拳》中出现的“龙”、“长江”、“黄河”、“泰山”、《双刀》中的“唐装”、“东方”、《双节棍》中出现的多种武术名称,以及小虫《龙文》中的让人引以为豪的一撇、一捺、一弹、一横等,都是中华儿女深爱这片土地,思家重土的体现。
五、小结
“中国风”歌曲中的文化词语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这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精神,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研究这些文化词语,并把这些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审美心境的培植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工程。它的完美竣工取决于心理诱导的深入。一般说来,设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是培植心境的第一步工序。导入既是新课的开端,也是新授课的基调所在。如果能运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别致新颖的形式展开教学,就能唤起学生主动进入课堂情景的激情与动力。
教师要努力把学生导入古诗词的文本之中,借助想象、体验和感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适当营造审美氛围。具体做法可因文、因人而异,常用的有下面几种:谈话;猜谜语;讲故事;音乐渲染;诵读旧作,导入新作;感性话题导入;抒情语言导入,寓氛围营造于阅读环节中,可直接朗读课文或听录音朗诵,也可把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艺术化。上述方式更可以进行综合运用。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古诗词三首》,由于选取的两首古诗与一首词都是描写童年童趣的生动画面,因此教师在教学导入时便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可这样引导:“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试试。”这样就可以简洁明了地进入课文的主题,同时又营造了一个以童年为背景的如诗如画的阅读心境。
又如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教师也可以这样导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还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由此,从已学过的与“月”有关的诗词导入,通过对古诗词的回顾,教师继续用抒情的语言叙述道:“是呀,从古到今,提到月亮,总是能让人情不自禁地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从而营造一种淡淡的思乡情感,引导学生渐渐贴近作者的心声,以营造一种与本课古诗相协调的审美心境。
二、语言示范传递情感
教师的智慧就在于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体验这种情感时产生属于自己的更加独特的情感。这就是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而感情的传达,首先要借助的便是语言。
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语言情感基调。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维在十七岁时所作,先是写了诗人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后两句则是写想象中的家人在思念自己,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苦,特别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千古名句,贴切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教师在教学时语言的表述也应透露出微微的惆怅与伤感,基调要深沉,通过自己的动情来引起学生的动情,以进入一个与古诗相契合的审美心境。在讲到“独在异乡为异客”这一句时,对一个“独”字与两个“异”字就要稍微加重语音,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形与诗人当时的情感表达出来,并将这种寂寞的心情传达给学生,很自然地为下面理解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在讲到“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时,应特别留意“倍”字,它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极度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所以在读时语气应该微扬并拉长此字的吐音,以强调诗人的思念之深。
三、朗读指导营造氛围
朗读对营造审美心境有着十分特殊的作用。人们对事物的鉴赏总是从对事物的感性直观开始的,而对一首古诗词,首先是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由于古诗词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青少年儿童的认知特征。学生在朗读时更能激起审美欲望,因而朗读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古诗词审美心境的一个重要手段。
而朗读的可贵之处便在于,它把古诗词的无声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把诗人静止的感情变成了朗读者与古诗词文本之间一个动态的情感交流,并借由朗读者将这种感情宣泄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诵读把学生潜移默化地带到了古诗词的文本情境之中,让学生毫无障碍地接受了古诗词内容的感染熏陶。
小学生对于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特别喜欢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读、背诵古诗词。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朗读时兴趣很高,发音标准,也能比较正确地运用语言技巧,可他们的诵读却总是少了那么一点神韵,无法让人动情。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音标准度,加强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如《独坐敬亭山》一诗是诗人李白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此诗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知己一般的轻松感。这样,通过朗读,营造氛围,可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尽快融入作品的情境中。在朗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快进入对作品的审美感知状态,除了正确指导学生朗读外,还要求教师善于营造浓郁的审美氛围,由此引导学生形成审美心理意象,并使之逐渐转化为较为稳定的审美心境。
四、音乐适切激绪
自古以来,古诗词与曲就有着分不开、割不裂的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与古诗词内容相契合的背景音乐,能烘托课堂诗意的氛围,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心灵之声。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体会所学古诗词的含义、情感,更可以提高学生掌握、理解该古诗词的效率,大大改变课堂的枯燥面貌。
有调查显示,这种方法是学生最喜欢的古诗词学习方法之一。根据所授古诗词的内容,选择或幽静或伤感、或激昂或悲愤、或欢快或急切等曲调形式的音乐,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相关思维,帮助学生随着音乐的情感基调进入一种特定的艺术氛围,营造出能够贯穿课堂首尾的持久的情绪状态,即学生特定的审美心境。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中李白站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离开这一段,可以让学生一边听《别亦难》的乐曲,一边想象杨柳依依、沙鸥点点、江水东流,李白目送小舟离去的情景,让淡淡的离情、惆怅在教室里回荡。然后,教师趁势引读课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们看,老朋友终于还是登上了船,那白帆随着江风――消失在――可是李白依然――凝视着――分别时的话语仍在耳边回响,往日一幕幕饮酒作诗的欢乐场面仍在眼前浮现,一缕淡淡的离愁在心间弥漫着,弥漫着。只见一江春水――”让课堂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送别的气氛中,学生恰如其分地感受到一个神情忧郁、孤孤单单伫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的李白的形象。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可以驱动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诗意的语文课堂。
五、图片精彩引发遐想
古诗词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互相生发,相得益彰。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图片能将古诗词的文本转化为一幕幕真实、生动、立体的画面,以利于学生站在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形象思维,在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诗的内容、意境。
可以利用课本中已有的插图。在现今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基本上每首古诗词都会配有相应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教师应充分将这一教学资源利用起来。如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写景诗,诗中写山写水,写鸟写人,写船写雪,是一幅风雪寒江独钓图。课文中的图片就很直观地展现了诗中万籁俱寂的世界,严寒肃杀的江面,孤舟独钓的画面。学生看着这样的画面,读着《江雪》这首古诗,自然而然就感受到诗中描写的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可以想到渔翁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
引言
乡愁是当代台湾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主题,在台湾的现代作家中出现了很多以乡愁作为创作基点的作家,余光中就是其中一位。余光中是台湾文坛上的一位代表作家,是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海外时对故乡的怀念成为他创作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生活在故乡中的母亲的怀念,是对祖国的怀念。《乡愁》是余光中的一部代表作品,这首诗作中,那种淡淡的乡愁不仅是感动同样离乡的游子的颂歌,更是一首对母爱进行赞扬的伟大诗篇。
一、余光中的简介
余光中是一个情感十分丰富的诗人,而且也是复杂多变的人,因此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也基本是多元化的,实现了一种巨大的转变,先是西化的,然后不断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创作及乡土文学的论战中,余光中的作品都有一种十分强烈的西化的味道,他自己也是主张西方创作风格的,这与他的生活环境以及阅历有关,有一种无视读者以及脱离现实的倾向。余光中是福建籍人,在1949年时随父母迁居到香港,1950年又迁到台湾,后来又到美国进修,在海外游学以及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比较重要的创作风格。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他开始意识到民族意识的重要性,开始意识到在创作过程中加强民族意识的运用的作用,因此将创作的基点转向了大陆,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家乡以及母亲的思念之情。乡愁诗是在这个时间中余光中进行创作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乡土文学的重视也表明了他回归到东方的一种轨迹。
余光中的文学语言十分繁复善变,他希望在中国的文学世界中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力量。诗歌是他的一种主要创作方式,从诗歌的艺术上来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也就是说他的创作风格比较多变,不像其他的作家或者诗人一样,他的诗歌风格也会因为题材的变化而变化,表达的是作者自己的意志以及自己的理想,对于那些表达理想的诗歌,一般说来创作风格都会比较铿锵,而对于表达乡愁或者对祖国以及母亲的思念时,一般都会显得比较委婉一些。余光中是一个驾驭文字的高手,他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对文字的运用十分恰当,一生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比如《乡愁》《蓝色的羽毛》《钟乳石》《敲打乐》《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其中最著名当属《乡愁》。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乡愁》正是这样一首表达了他的创作理念以及创作目的的作品,他不仅是我国文坛上的一位杰出的诗人以及散文家,更是一位驾驭文字的高手。
二、《乡愁》的主题以及创作风格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从这首诗歌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了一种对家乡以及对母亲的怀念,同时还表达了一种希望祖国统一的感情。在余光中的乡愁诗作中,表达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是一种具有民族历史感的创作方式。作为一个漂泊在海外的台湾人,面对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分离问题,作者也希望可以实现两岸的统一,也希望可以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在这部诗作中,作者用一种温婉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自己对祖国的深深思念进行了表达。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他积极地应用各种比喻,将乡愁比喻成为邮票、坟墓等,表达了对母亲的一种怀念以及对社会变迁过程中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作者借用不同的意象对乡愁进行具体化,有助于作者的情感表达,对于作者的乡愁以及对母爱主题的揭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余光中的代表作品《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作者自身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是十分热爱的,正是这种热爱,使得作者的情感变得日益丰富,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三、对《乡愁》中永恒的母爱主题的解读
对于《乡愁》这首诗歌,乍一看仅仅是表达了一种对家乡的怀念,是一种想念家的味道的感情表达。但是这首诗中所包含的主题远远不止这些,还包含了对目前的思念以及一种永恒的母爱。这首诗歌中母亲出现的次数最多,从年少时对母亲的思念,一直到最后母亲去世之后对母亲永恒的怀念,他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永恒的母爱。
在这首诗歌中的第一段写道: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个时候的乡愁被作者比喻成为一张邮票,一张载着他的梦想的邮票,将他带到了国外,他在国外求学与生活,但是对家里的母亲是十分怀念的,这一枚小小的邮票,包含了很多的母爱。余光中从小就离家,与家人之间的交流几乎完全是依靠书信方式,这个时候乡愁就寄托在了邮票上。在思念家乡的过程中,最想念的也就是母亲,但是由于隔着千山万水,余光中对母亲的思念以及体会到的母爱就是在那一封封家书上。他收到母亲写给自己的书信,那上面是母亲的嘱咐以及叮咛,是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这种母爱是一个做母亲的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余光中思念母亲,母亲在中国也一样思念余光中。他对母亲的思念就是他每次打开信箱时的激动心情,作者在描述“邮票”这个词语时采用了叠词“小小的”,叠词加强了表达效果,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乡愁的情感有十分强烈的体现。
在第三段中,作者又提到了母亲,这个时候他将这种愁比作是一座坟墓,生老病死是人生中的宿命,母亲去世之后,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就变成了一种永恒的思念,一种没有尽头的思念。这种思念与之前的想念是不同的,因为他再也见不到母亲。以前的怀念总还是有希望的,作者还可以回到祖国,回到家中,回到母亲的怀抱中,但是母亲去世之后,作者便再也没有希望见到母亲的面容,再也没有希望听到母亲的声音。正是那一座低矮冰冷的坟墓,让作者和母亲永远分开,这种距离是永恒的,是一种阴阳相隔生离死别的悲痛。隔着坟墓的距离比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要远得多。在这个时候描述对母亲的思念时,他使用的叠词是“矮矮的”,通过这个叠词的运用,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悲痛的心情。他知道母亲也希望回到大陆,作者也希望将母亲的坟墓转回到大陆,但是最终没能成功,母亲去世之后,留给作者的一种乡愁,成了一座坟墓。作者的诗歌写到这里,读者也许会思考,人世间除了生离死别还有什么感情令人难过与感伤呢?作者在最后笔锋一转,将乡愁进行了升华,当时的“我”与大陆是分开的,这个时候的乡愁就上升成为了一种家国的思念,母亲去世了,但是母亲的含义却得到了升华,这不仅仅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更是所有与大陆分隔开来的生活在台湾的人对大陆的思念以及对两岸统一的一种渴望和期盼。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一种思念,就是那一湾海峡,就阻隔了自己与大陆之间的联系,没有祖国母亲对每一个中国人的大爱就没有每个家庭的小爱,这其中的母爱不仅是针对每个人各自的母亲,还针对每个人共同的母亲,即祖国。作者在对母爱进行描述时说道:“鸟倦飞之后就有了落叶归根的愿望……浅浅的一层海水,虽然比纸都还要薄,但是就是跨不过去。”作者对祖国母亲的赞美不仅在这首诗歌中有所体现,在很多其他诗歌以及散文作品中也有表述。从诗歌的开头到结尾,作者对母爱的理解以及对乡愁的体会也得到了提升,从对自己母亲的怀念,上升成为对祖国母亲的想念。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同样使用了叠词“浅浅的”,表达了自己希望可以早日回到母亲怀抱中的一种愿望。正是这种永恒的母爱以及对母爱的体会和追求,才使得作者可以在创作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以及思母之情。
结语
余光中是我国台湾文坛上的一位代表人物,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以及散文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风格比较繁复,针对不同的写作背景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写作风格来表现。在当前流传的很多作品中,都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强烈的个人情感的表达。《乡愁》是余光中的一部代表作品,其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一种思念。作者将乡愁具体化,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乡愁都有不同的寓意,比如小时候的乡愁是一枚邮票,后来母亲去世之后,乡愁变成坟墓,再后来乡愁又转变成为海峡两岸之间的距离。余光中在创作《乡愁》时采用了比较温婉的写作手法,将乡愁这种朦胧的情感体现得十分细致。总之,这首诗歌在创作过程中一步步加深,一步步深入,使得作者的感情得到了十分细腻的描述,从距离的跨度到时间的跨度,这其中不仅是作者的人生变迁,也是作者情感的变化。语
参考文献
[1]杨帆.大爱轻言,大爱永恒――试析余光中乡愁诗中的爱国情怀[J].才智,2010(03).
[2]古远清.关于《台湾当代新诗史》撰写及余光中评价问题――回应台湾高的批评[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
[3]徐学.余光中“适度散文化”的诗歌理论与实践[A].2005海峡两岸台湾文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明天,是农历的九月九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也叫老年节。在唐诗宋词中,有许多的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佳作。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说的就是王维在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
一、课前导入决定课堂的视角
【案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
多媒体出示一副嵌名联:山谷中静 大海上平
师:这是我的学生为我写的一副嵌名联,老师的名字就藏在这副对联里面,你们谁来猜一猜?
生:谷平、顾静平、谷静……
师:对了,你们真聪明,老师的名字就叫谷静。我的学生还给自己喜欢的球星写了一副嵌名联,你们猜猜是哪位球星?
多媒体出示第二副嵌名联:三朵梅花 五个西瓜
生:(异口同声地)梅西
师:我国古代的对联讲究对仗、平仄和押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古诗,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小学生学习古诗,只需要解决诵读和领悟诗文大意的问题即可,平仄、对韵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嵌名联的方式导入本课,就不是很妥当,学生很难被超出自己认知能力的事物吸引。因此教师做了如下改动:
多媒体出示有关送别诗的前半句,教师感情引读,学生通过回忆接读后半句。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
生: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
生:天涯若比邻。
改动的意义在于,老师通过课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回顾了以往学习或积累过的古诗,并通过老师情绪饱满的引读,感受到了这几句诗共同的感情基调,让送别诗中淡淡的忧伤铺陈于学生心底,为本节课的学习定下一个基调。
二、适时拓展开掘课堂的宽度
【案例】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出塞》
师:战士们饱受思乡之苦,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他们还会想些什么?
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对这一句,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龙城飞将是谁?为什么如果他要在,胡马就不能度过阴山?
师:你们在预习中应该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龙城飞将是――
生:李广。
师:(投影出示)《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学生借助注释,通过小组合作了解了诗歌大意。)
师:这样一位英勇无畏、武艺高强的将军,连敌人都送他“飞将军”的称号,可见敌人也对他充满了敬畏之情。这样一位深受士兵爱戴和敌人敬畏的将军,又怎么能不让将士们怀念呢?
这里有对诗歌中人物的理解性拓展,让学生对诗中人物有更多的了解,并帮助他们感悟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
三、有效迁移沉淀课堂的深度
【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秋思》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秋思》的诗意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师: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
生:一开始我们一遍又一遍读,根据下面的注释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
生:我们还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了这首诗中呈现的画面。
生:还联系了其他诗人的诗句理解这首诗。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和实践,我总结出这样一种复习方式:先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诗歌鉴赏的要点,逐一加以复习,并要求学生记住相关的鉴赏方法和鉴赏术语,然后再按不同题材分专题进行复习。这样之后,我发现学生在独立面对古代诗歌鉴赏题时有了抓手,得分也有所提高。
第一步,整体把握,熟悉诗歌鉴赏要点。鉴赏诗歌主要从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人手,这一阶段尤其要注意要求学生熟知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及其含义,这将有助于快速读懂诗歌。另外要要求学生熟悉各种表达技巧,包括诗歌运用的修辞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掌握它们各自的具体内容。这一阶段,教者要求学生对必修教材和选读课本中的古代诗词进行回顾,在复习时结合教材内容巩固这些知识,这样就避免了枯燥乏味,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复习也就不会厌倦了。
有了这一阶段的铺垫,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初步的宏观认识,这就为下一步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根据诗歌的思想内容,按题材分类进行专题复习。根据诗歌的思想内容,可将诗歌分成以下几种题材:1.送别抒怀类;2.羁旅行役类;3.边塞军旅类;4.咏史怀古类;5.山水田园类;6.咏物言志类。
下面我就以羁旅行役类诗歌为例,谈谈我的复习思路。
一、介绍羁旅行役类诗歌的概念。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探亲访友,或谋求仕途,或游历名山大川,或被贬赴任途中,难免心生孤苦,引发感慨,所谓“羁旅行役诗”即因上述种种而作。
二、揭示复习要点。了解羁旅行役类诗歌的几个特点,鉴赏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品味羁旅行役类诗歌的情感。
三、总结这类诗歌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独”“悲”“愁”“怜”“空”“故园”“相思”等流露出诗人孤独思乡之情。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
2 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鹃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
浮云:因其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夕阳、日暮:引发游子思乡之情。
3 这类诗歌在情感方面的特点。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王翰的《凉州词》。
4 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羁旅行役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等表达技巧外,还有两种特殊的表达技巧:
①以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目是归年?”当时诗人客居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虚实结合、想象)。如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亿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
淇水,《说文解字》云:“水出河内共北山,东入河,或曰出隆虑西山,从水其声。” [1]孔颖达《毛诗正义》引《地理志》曰:“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鄘、卫是也。” [2]郑玄云:“邶、鄘、卫者,殷纣畿内地名,属古冀州。自纣城而北曰邶,南曰鄘,东曰卫。卫在汲郡朝歌县,时康叔正封于卫。其末子孙稍并兼彼二国,混其地而名之。” [3]《地理志》亦云:“以《诗》言,楚丘桑中、淇水、漕浚皆在山东。” [4]上述资料表明在殷商时代就已经有“淇水”这条河流了,后来康叔的后代兼并了邶、鄘,整个河内都在卫的统治之下,因此,《诗经》之邶风、鄘风实为卫风。
《竹书纪年》卷上“帝辛”条记载:“冬,王游于淇。”这里的“王”帝辛,即殷纣,名受,曰受辛。《竹书纪年》是晋人在汲郡发现的,周灭商后,分封其国畿为三个诸侯国,分别为卫、邶、鄘,卫的国土就位于汲郡朝歌。由此说明殷纣游玩的淇水正是《诗经·卫风》中经常出现的淇水,是卫国的主要河流。殷纣“游于淇”,表明淇水这个地方风景秀丽,开了后世青年男女在此谈情说爱的先河,使淇水这个地方充满了诗情画意,淇水也成为一个恋爱场所。《诗经》中写到淇水的大多与爱情有关。而南北朝时期的人们总是把淇水与桑中、上宫并称起来,都是“所期之地”。《文选》卷十六江淹《别赋》:“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注曰:“卫、陈,二国之名也。毛诗桑中章曰: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于淇水。注:桑中、淇上、上宫,所期之地也。”沈约《忏悔文》:“淇水上宫,诚无云几,分桃断袖,以足称多。”钱钟书先生注曰:“则‘上宫’亦已成为肆之代称矣。” [7]
《诗经》中描写发生在淇水边爱情诗歌最著名者当为《卫风·氓》,本诗选入了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大家都比较熟悉。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朱熹《诗集传》云:“此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郑玄《笺》曰:“言民诱己,己乃送之,涉淇水至此顿丘,定室家之谋,且为会期。”其实,这是一首描写男女自由恋爱的诗歌,他们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淇水岸边。诗中生动形象的写出他们的恋爱过程,氓借用布贸丝的机会,主动与女子搭讪,最终赢得了女子的芳心。一对青年男女坠入爱河,淇水的阻隔并没有阻挡他们恋爱的步伐,而是让他们的感情变得更加热烈。女子在没有媒人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嫁给氓。汤汤的淇水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但不幸的是,女子所托之男子很快就变了心,女子终遭遗弃。女子被弃以后,诗云:“淇水汤汤”,即使在婚姻破裂的时候,女子还难以忘记他们爱情的象征——汤汤的淇水。可见,那段恋爱经历在女子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诗中两次写到淇水,一次是表现热恋时难分难舍的情感,一次是表现婚姻破裂时美好的回忆。淇水承载了多少欢乐多少忧愁!
第二首是《鄘风·桑中》: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毛诗序云:“《桑中》刺奔也。卫之公室,男女相奔,至于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期于幽远,政散民流而不可止。”正义曰:“所以思孟姜者,以孟姜爱厚于我,与我期往于桑中之野,要见我于上宫之地,又送我于淇水之上。”桑中与上宫皆是古代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场所,郭沫若先生云:“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林之祠,士女于此合欢。” [4]所以常常受到一些正统儒家学者的批判,如《左传》成公二年中称婚娶通之事为“桑中之喜”。其实,这也是一首爱情诗,写一对热恋的青年,在淇水约会,充满了浓厚的爱彩,尤其是与桑中、上宫这两个地方并列出现,使它具有了特殊的韵味。
《邶风·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毛诗序曰:“《泉水》,卫女思归也。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故作是诗以自见也。”这首诗借淇水起兴,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她思念心上人而不能得,只有把这份思念寄托在淇水上,希望它能把自己的思念带到心上人身边。
《卫风·竹竿》云:
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毛注曰:“卫女思归也。适异国而不见答,思而能以礼者也。”朱熹《诗集传》曰:“竹,卫物也,淇,卫地也。卫女嫁于诸侯,思归宁而不可得,故作此诗,言思以竹竿钓于淇水,而远不可致也。”远嫁诸侯的卫女思念家乡而不能归宁,只好凭借昔日美好的回忆来排遣思乡之愁,而她的回忆集中在淇水这个地方。“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佩玉之傩。”朱熹《诗集传》注曰:“承上章言二水在卫,而自恨其不得笑语游戏于其间也。”想到了过去在淇水与朋友们一起游玩的情景,想起了在淇水钓鱼的乐趣。而从卫女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知道淇水就是一个供年轻人游玩的地方,即青年男女的恋爱场所,诗中的女子之所以对淇水这个地方念念不忘,也许在这里有她美丽的爱情故事。
美丽的淇水不但哺育了两岸无数的先民,也催开了无数美丽的爱情之花。这种纯真的爱情也将会随着奔流的淇河水而永久不息。河水、爱情、文学三者紧密结合形成淇水的一大奇观,美丽得让人心醉。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屈万里.诗经诠释[M].北京:联经出版公司,1996.
[4] 郭沫若.甲骨文研究·释祖妣[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与清明节有着密切关联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日要禁烟火,吃冷食。这一节日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曾辅佐他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至今已延续2640余年。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阐明了这一节气的来历:“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之后寒食、清明两节便合而为一了。
端午节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曾先后入选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日本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气,后因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这一天投江殉国,从此端午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因为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关七夕的古诗不胜枚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诗作《七夕》:“未来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亦堪称为此类诗文中的上乘之作:“云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得形静而神动,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全诗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哀怨与期待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云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也是描写七夕的名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描写的是天上景象,实际是词人七夕仰观星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不落俗套,立意很高。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引用。
中秋当属一年之中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是一个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节日,因而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月诗大都与思乡怀古有关。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是作者大醉之后的高声纵情。中秋之夜,为怀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以童稚的真率和赤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的思恋。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推出一轮人世间同享共照的朗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满暖意的诗句让本是清冷的月光显得浪漫而又温馨。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也是唐诗中众多咏中秋篇什中的佳作。诗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环境氛围,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感,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采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内心感情:“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