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志愿服务培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高校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注册志愿者人数庞大。大学生树立了较强的志愿服务理念,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地开展,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是值得肯定的。
(二)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内容老化。高校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时缺少前期策划、安排,仅仅对原有服务进行简单重复,不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影响力。
(三)高校志愿服务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偶然性的志愿服务给予服务对象短期帮助,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稳定性较差,大学生志愿者难以提供专业性更高、需要长期投入的志愿服务。
(四)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资金支持。大学生是社会的消费者,本身没有收入,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需要一定的财力投入。资金问题也是高校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的阻碍因素之一。
(五)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不同高校以及高校内志愿者分队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有时会造成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冲突,同时也造成了志愿服务力量的浪费。
二、高校志愿服务的制度缺陷
(一)招募制度的缺失。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设置繁冗,各院系、各社团的志愿分队分开招募,造成人员的分散,不利于人员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招募完成后未对志愿者信息进行登记存档,不利于志愿服务队伍的延续与志愿精神的传承。
(二)培训制度的缺失。高校志愿组织对志愿者的培训较为欠缺,志愿者未接受系统的培训便开展服务。通识培训与技能培训的缺失导致志愿者缺乏基本素养,不能在给受助人群提供切实的帮助。理念培训的缺失造成志愿者对志愿精神的肤浅理解,容易在遇到困难时产生畏难情绪,削弱服务热情。
(三)组织管理制度的缺失。高校志愿组织未对所服务的片区、定点进行归类,服务范围不确定。未对常设服务项目与短期活动进行分类、规划,服务时间、频率不确定。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前缺少系统的项目设计与周密的事前预测,导致最终服务效果实际成效不大。
(四)保障制度的缺失。保障制度包括资金保障与人身保障。如何筹集资金,如何合理运用资金?如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障志愿者们服务过程中的人身权益与安全?这是目前志愿者保障方面遇到的问题。
三、高校志愿服务制度优化建议
(一)完善招募制度。志愿组织招募制度可参考如下招募机制。招募初,进行项目设计,制订招募规划、标准和方式;招募信息,内容包括服务对象、服务行为、志愿者发展等,明确志愿者在志愿组织中的任务;确定录取并进行注册登记。
(二)完善培训制度。通常培训内容可分为认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理念培训三部分。认识培训即向志愿者介绍基本的组织内部概况;技能培训针对志愿者特定岗位服务的要求,通过讲解和示范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技能;理念培训则注重志愿者精神的培养,优化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提升志愿者的服务境界。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日前,针对我们一直以来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做了一次调研,总结出我们的志愿服务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志愿者专业多样化,但志愿服务对外口径窄。调研显示,我们志愿服务覆盖社区服务(28%),校园公益(11%),大型庆典、会展(3%),帮困助残敬老爱老(21%),法治、电力宣传(28%)、其他公益(9%)等领域,而需要发挥专业技能的服务较少,可见员工志愿服务专业技能发挥不明显。(2)志愿服务动机多元化,但青年的积极性不稳定。调研显示,43%的青年希望借志愿服务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21%的人希望促进自我认知,挖掘潜能;32%的人希望丰富人生经历;还有26%的职工希望通过志愿服务结交朋友;有17%的人则是出于兴趣和好奇心;41%是出于社会责任。但在“哪些原因会影响你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的调查中,认为“能否发挥专业技能”的占27%;“能否有充裕的时间”的占21%;“是否需要为志愿服务承担费用”的占24%;“志愿服务认同度”的占28%。可见青年的积极性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3)志愿活动组织一体化,但志愿者对品牌认知度低。调研显示,在历来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有90%的青年志愿者主要是通过团组织牵头组织参加志愿服务;有58%的青年志愿服务年服务次数达到2次以上,但多为一次性活动;75%的青年对青年志愿服务了解一般,仅有8%的青年表示非常了解。可见品牌项目少,大部分志愿服务以一次性活动为主,集中性活动与长期性发展得不到有效平衡,凝聚力不够。
对此,下一步应该站在什么样的基点上继续深化“虎志文电力青年志愿服务”这个品牌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建立志愿服务评比机制
这是深化“虎志文电力青年志愿服务”品牌的前提和基础。综合各服务分队的实际情况,要将志愿服务工作作为长期活动内容之一,由公司团委每月设定内部团建对标,对7个服务小分队进行评比,评比内容要围绕志愿者的团队学习情况、出勤纪律、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创新能力、社会评议等方面,制订规范的、具有激励作用的组织工作标准,以严格管理,严细考核,及规范的工作标准、规范的员工文明行为和规范的员工服务评价,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树立良好形象。
二、建立志愿服务培训机制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和存在,虽然是自愿和无偿参与,但志愿者肩上无形地担负着改善社会环境的“责任”,展现国网青年的形象。对此,我们应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服务礼仪培训,从服务礼仪基本原则、行、坐姿规范、表情神态规范到服务语言规范、座谈礼仪等等的学习,使广大志愿者以更高的个人品质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以《志愿服务培训教程》、《志愿服务礼仪培训指南》为主要内容,采用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交流讨论等方式,对全公司志愿服务工作者进行系统化培训,带动内部青年参与志愿者活动、主动创新志愿服务载体的热情。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公司青年志愿者骨干的志愿服务理论知识、组织管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推动公司志愿服务工作健康发展。
三、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激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对人施加的影响,即通过物质或精神刺激使人奋发,激发人的动机,使人在内在动力驱使下朝向期望的目标努力的心理过程。
工作激励——“主人翁”意识。志愿者主要是通过志愿活动来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根据志愿者登记档案,在今后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我们应尽量把志愿者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如在活动的策划中,让志愿者单独负责完成一项任务,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随后根据表现情况,及时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指出工作亮点和引导分析眼下的不足之处,提高志愿者工作的综合素质。
物质激励——个性化礼物。虽然志愿工作者的捐赠行为、服务行为是自愿,不计报酬的,但相应的物质奖励,肯定可以激发其更好地投入服务工作的动机,进一步调动志愿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考虑到公司每年收缴的团委和具体的活动经费,可以为志愿者发放个性时尚价格优惠的小纪念品作为奖励,以此肯定和鼓励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的行为,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坚持志愿服务工作。
精神激励——表彰优秀志愿者。精神激励即内在激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包括向志愿者授权、对他们的服务工作的认可。我们应坚持每年开展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向上多层级推荐优秀志愿者,增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摘要]本文围绕我国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展开研究。在对构件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原则进行全面、深入论述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即建立健全培训招募机制、完善评价反馈机制、优化服务激励机制。
[
关键词 ]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原则;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173
1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原则
在对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进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对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行为进行约束,只有这样学生党员的潜在价值才能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下去。
1.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作为我党坚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性内容。以人为这一概念围绕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强调,认为人才是现实世界最重要、最根本的,要远远高于物而存在。因此,为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具体到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工作中来,就是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人民群众为中心来开展一切志愿服务活动。在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围绕广大学生以及人们群众的所需、所求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志愿服务,以使社会中不公平的现象得到减少,使社会公共产品能够被合理的分配到需要它们的人手中,使弱势群体的人数得到减少。正是基于此,地方高校的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基础上,将对人民文化、物质的需求的满足放在工作的首位,使高校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成为一项惠及全民的活动。
1.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是我党思想的基本路线,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实事求是原则指的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遵循客观的原则从现实对象出发,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及内部之间的联系进行探寻,以认识到事物最本质的内容,并以事物的实际情况为根据来规划自己的行为。因此,地方高校要想建立起长效的学生党员服务机制,就必须对不同的服务环境、服务岗位、服务对象以及学生党员志愿者综合素质等相关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以有步骤、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服务活动的筹划,切勿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来开展服务活动。同时,由于事物都是处在一个普遍联系当中,这种联系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坚持以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提升学生党员志愿者自身的服务能力。
1.3坚持参与自愿的原则
随着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范围的扩大,需要的志愿者数量也会逐渐增加。那么如何在质量上使志愿者的服务有所保证,并将服务的实效性发挥到最大,志愿者在参与时的意愿是一个关键因素。参与自愿原则强调志愿活动的参与者在行动和思想上的自觉、自主性,是志愿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坚持参与自愿的原则来开展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是对高校大学生平等参与意识的尊重,能够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使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者的社会责任感、道德心等良好品质,在建设和谐社会、扶危救困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以参与自愿的原则来对党员志愿服务者进行招募,能够使大学生志愿者的创造性、主动性在服务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很大的提升,促使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得到良好的开展。因此,要想构建起高校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坚持志愿服务者参与自愿的原则,让参与者在不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出自内心的想要参与到服务活动当中而非“被自愿”。
2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
2.1建立健全培训招募机制
2.1.1完善培训机制
高校大学生党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决定着志愿服务质量的好坏,这其中即包括了大学生党员志愿者的法律、道德、文化素质,也包括了志愿者对服务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服务理念的认识,而这些都需要在科学的职业服务培训下才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就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的志愿服务情况来看,培训机制的优化需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建立严格的志愿服务培训制度,提高志愿服务培训的专业性。二是,在志愿服务的培训内容方面进行强化,以通过志愿服务专业技能以及相关通识的培训来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例如,在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大型活动时,要求我们对志愿者的外语、礼仪、健康护理等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而对于地震、海啸等灾难性的志愿服务,则要求加强对志愿者应急技巧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训。无论是何种内容、何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培训,都可以以案例分析、实地参观、情境模拟等培训方式来进行,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培训的趣味性,使培训达到良好的效果。
2.1.2优化招募机制
志愿服务招募机制的优化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要想使招募机制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就必须对志愿组织投入的实际情况、所服务当地的具体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状况、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量。对志愿者招募机制进行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增加志愿者人数的基础上,提升志愿者的质量。因此,为了尽快的构建起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就必须要做好人员的招募工作。具体来说,一是招募必须要结合当今大学生自身参与服务的动机来进行,以提高志愿者招募的有效性。二是要严格遵循招募的原则,即用空余的时间来开展招募工作,根据区域服务的实际情况对招募空间进行变动,招募方式应多样化,
2.2完善评价反馈机制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反馈,通过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科学的评价,能够收集到更多有关志愿服务的建议、意见、想法,而在对这些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总结和反馈过后,能够为志愿者以及志愿组织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当前为促进高校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可以采用正式和非正式的两种评价方式。正式评价即主要针对志愿者工作的时效性进行评估,是由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机构直接委派专门人员到服务地区对志愿者的服务情况进行实地的考量,并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撰写评估报告,以帮助志愿者认识自身的优缺点,激发其服务的热情。非正式的评估即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当中,自发的针对志愿者服务的态度、心理素质、精神面貌进行直接的评价反馈,这种评价方式能够真实的对志愿者的服务情况进行客观的反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易于志愿者接受。
2.3优化服务激励机制
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的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者的激励。其中包括精神激励即对志愿者的表现以及能力给予肯定、为志愿者提供参与决策制定的机会、鼓励志愿者学习更多的服务知识、为其提供人文关怀。还包括物质激励,即通过实实在在物质奖品、奖金等来对志愿者的需求进行满足,以使其在工作中的创造力以及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激发。二是,志愿者对自我的激励,自我激励是激发志愿者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内因,是志愿精神向志愿行为以及品质进行内化的发展过程。三是,社会对志愿者的激励,是指将志愿服务的理念在整个社会当中进行树立和蔓延,推行志愿者光荣可敬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 吴子贵,金敏,杨亮.试论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9).
[2] 张兴玲,唐成.对我国体育志愿者组织激励机制的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1).
[3] 吕淼华,劳俊华.在高校学生党员中开展先进性教育意义重大[J].思想教育研究,2005(8).
2016年11月24日上午,昆钢团委举办青年志愿者培训班,来自各单位、部门的80多名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培训。
培训邀请了昆明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主任、昆明市红嘴鸥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理事长、昆明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执行会长叶波作了题为《志愿服务理念与通用礼仪》的专题讲座。
叶波先通过一个互动小游戏,调动现场气氛的同时拉近了大家彼此之间的距离。讲座主要有志愿服务理念及志愿服务通用礼仪两部分内容,志愿服务理念主要讲授了志愿者服务理念及志愿工作技能,志愿服务通用礼仪主要讲授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礼仪标准。
讲座的第一部分叶波从六个方面讲授了为什么要成为一名志愿者?谁是志愿服务的最大获益者?为什么要加入志愿组织?如何做好志愿服务?志愿者需要怎样的技能?志愿服务与信仰的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阐述了大家在面对志愿服务时的理念偏差,志愿服务是不计报酬、平等尊重地对待被服务者,是一种自我成长,是对社会的回报,同时更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是一种生命的流露。让大家在改变观念的同时学到了志愿服务要建立在真的了解和调研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能到达服务的目标,志愿服务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及技能等。
讲座的第二部分“志愿服务通用礼仪”主要以讲师亲自示范,大家实地操练的方式进行。叶波从服务礼仪的基本原则、个人礼仪、仪态礼仪对参培人员进行培训。讲授了礼仪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既是发自内心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他人尊重的外在表F方式。讲授了青年志愿者的标准站姿、稳重坐姿、优雅行姿、典雅蹲姿、规范手姿,并作出示范,现场邀请“模特”上台进行演示,让大家意识到自己身上会出现的问题。最后,叶波送给大家一封“幸福邀请函”:“当你发挥自己的优势影响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是最幸福的。志愿者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精彩,予人玫瑰手留余香。邀您共舞志愿者的幸福时光……”讲座结束后,公司团委副书记饶云松作总结讲话,感谢叶波老师的精彩讲授,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掌握礼仪规范的实务性操作准则,塑造良好的志愿者形象;希望穿上志愿者工作服的那一刻,大家便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学期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20xx年3月5日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雷锋月系列活动;
2、20xx年3月24日,在主礼堂召开广东海洋大学 20xx年志愿者表彰大会暨20xx年志愿者宣誓大会;
3、落实省级财政志愿服务专项资金资助的两个项目:分别是学生服务队举办的“预防艾滋病 共建美好校园”以及爱心行动队开展的 “小手牵大手——情系特殊儿童,延续爱的力量”等一系列志愿活动。
4、走进社会,让爱洒满人间:组织我们的志愿者到各中小学进行支教和交通安全、环保知识的宣讲等志愿活动,还有就是定期到敬老院,福利院探望那里的老人和孩子。
5、为了配合湛江市做好举行20xx年第四届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的相关工作,受团市委委托,我们在全校范围进行招募志愿者活动。
6、在完成常规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青协大胆创新,创办青协会刊《三月》和搭建志愿者培训交流平台——“雷锋学堂”,还有就是协助政治与行政学院举行了“天马人龙”志愿服务队的启动仪式。希望以此为契机和试点,逐步将志愿服务活动普及到各学院,协助各学院成立具有本学院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团队。
二、新学期工作计划:
为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和完成,开创青协工作新局面,使海大的志愿服务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总结本学期青协工作,结合青协实际,并综合各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将下个学期青协工作计划拟定如下:
1、 继续完善青协内部的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明确部门分工,落实人事考核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和对外交流,积极借鉴其他兄弟院校好的经验和方法,为构建具有浓厚志愿服务氛围的和谐校园打好坚实的基础。
2、 明确志愿服务的方向和对象,结合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协助各学院逐步成立具有本学科优势的志愿服务团队,发展具有我们海大特色的品牌志愿活动,以此作为海大对外交流的名片之一。
3、 加强对部门委员干部,各小队负责人和09应聘委员的培训和监督工作。
4、下学期各个月的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服务认证工作;
(2)开展接待新生的志愿服务工作;
(3)筹备外联部,并做好相关制度和组织建设;
(4)开展新志愿者招募和10级青协应聘委员干部招募工作;
(5)继续跟进“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青年志愿者在行动”系列活动;
(6)举办“南粤甘泉”贵州社会实践成果展。
十月份:
(1)组织志愿者协助新生游园晚会的工作;
(2)开展“诉说身边的志愿者” 之图文征集活动
十一月份:
(1) 青年志愿者基金、中华环保基金申请;
(2)20xx年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团体申报宣传;
(3)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一年一度的校运会,校庆等志愿服务工作。
十二月份:
(1)开展“125”国际志愿者日系列活动;
(2)12月5日举行09—10学年广东海洋大学志愿者表彰大会暨20xx年新志愿者宣誓大会;
新形势下,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独立学院学生已逐渐成为我国大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学生沟通、组织能力的提高以及责任心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独立学院知名度的提高,进而提升学校的招生率和就业率。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独立学院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从而达到认识社会、奉献社会,并且正确定位社会角色,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活动。
一、目前独立学院志愿服务的现状与不足1.志愿者主体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不强
独立学院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每学年,学院都会进行志愿者招新活动,很多新生都积极参与招募。但在参与过一两次志愿服务后,有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就演变成了消磨时间、盲从跟风,甚至有的渐渐远离了志愿者服务的队伍。究其原因,从学生构成来看,目前的在校生已基本是90后,且大多来自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从小娇生惯养,经受的磨难较少,在强调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不少学生表现出稳定性不足、服务热情不高的情况,有的志愿者对待工作不负责、不认真,草草了事,甚至把工作当作游戏,淡化了志愿者的价值和作用。
2.志愿者管理制度不健全,激励机制缺失
目前,独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队伍管理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与其他学生组织相比,志愿者队伍统一管理和协调不够,缺乏稳定性,导致延续性的志愿项目建设中断。志愿者培训机制、志愿者档案管理、志愿项目开发管理、志愿工作总结管理、信息归档等,这些制度的缺失致使整个独立学院的志愿服务工作松散、停滞不前。此外,志愿者队伍不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激励机制的缺失,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虽然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回报,但不能就此忽略大学生志愿者的内在需求。
3.缺少系统的长期的培训,志愿服务项目单一化、形式化
随着志愿服务内容深化,对志愿者的服务知识和技能要求也必须提高。对于志愿服务的组织来说,除了熟悉各种志愿服务的知识,更要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不少独立院校也注意到了这点,在一些志愿活动前,会由团委老师对志愿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但很少有专业性的老师进行指导,而且在特定的志愿活动结束后,志愿服务的培训也戛然而止。大多数独立院校的志愿者培训缺少系统性、长期性、科学性。目前各高校志愿者活动普遍集中在3月和5月,且不少高校都选择帮困扶贫、支教扫盲和公益活动等。在集中的时间里,大量的志愿者在集中的地方做相似性的服务工作,虽然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是形式内容简单雷同,缺乏延续性,沦为形式。不仅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被服务者也会觉得进行了过度服务,严重影响了志愿者形象,歪曲了志愿服务工作目的和意义,得不到原有的活动效果。
4.缺乏必要的资金来源,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
公办院校志愿服务的专项基金通常来源于政府补贴、社会赞助、学校支持等多种途径。而对于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它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的独立学院来说,建立志愿服务专项资金是有一定难度的。在经费问题不能彻底有效解决的前提下,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等方面的费用都较为紧张,致使志愿者的热情以及一些好的设想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从而影响到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和志愿服务的效果。
二、积极寻求有效解决途径,加快独立学院志愿服务工作发展
1.加强对志愿者培训工作,积极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
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工作。其内容包括: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纪律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其次,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引导志愿者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再次,加强对志愿者工作技巧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技能,定期的培训和针对性活动培训相结合。在志愿培训指导老师的选择上,不仅需要学校团委老师的指导,还需要更专业的、更有经验的资深专家做培训。此外,从资金、信息渠道、科学培训等各方面来看,学校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资讯是有限的,需要到更广阔的平台中拓宽志愿者服务工作,与成熟知名的社会公益组织合作,是一条有效途径。独立院校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不仅能解决部分独立学院志愿服务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还能提供更丰富更新颖的项目供志愿者挑选参加,同时还能给予志愿者更为科学的培训和更先进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对社会公益组织而言,可吸纳更多的青年学生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扩大该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这一合作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加强有效地激励机制
志愿活动是一项非营利性的工作,要想得到长足有效地发展,就必须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首先,管理部门要整合学院资源,将志愿服务正确定位,使志愿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其次,志愿者管理部门在进行志愿者招募过后,要及时进行志愿者注册、登记、发放登记证,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制度。志愿者管理部门需要对现有的志愿项目进行合理划分,将志愿者按照注册情况分入不同的项目类型,同时还需要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新项目开发。再次,对已注册和已确定服务项目类型的志愿者,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系统科学的培训,保证志愿服务的质量。最后志愿者管理部门要建立志愿服务总结,信息归档和志愿服务考评等制度。为了让志愿者能够长期稳定的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在管理方式上除了严谨的行政管理制度,还需要健全激励机制。从学校层面肯定志愿者工作,在学院的评优评奖等表彰活动中,加入志愿服务的奖项,树立志愿者榜样,对于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对其在党员发展、就业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有些志愿者在与特定的社会群体或者个体接触后,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学校的心理指导部门应及时为其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
3.建立稳定的志愿服务团队,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随着独立学院规模的扩大,志愿组织规模也日渐增长,加之90后学生活跃的思维,需要不断创新和拓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将一群富有热情,兴趣相似的个人集中起来,发挥集体优势组建志愿团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志愿服务不仅可以激发个人的内在动力,还可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建立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团队,打造特色品牌。在对专业团队进行相关指导和培训中,除了进行基础的志愿培训,还需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团队服务能力,走科学化和持续化道路。通过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可以带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建立特色志愿服务品牌,要依靠媒体的力量,形成一定的宣传趋势,扩大社会影响力,从而保证了服务项目持续有效地开展。
随着独立学院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在发展中难免会出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创新志愿服务组织形式、健全志愿者工作管理机制,促进大学生社会道德形成和独立学院志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利平.独立学院医学生开展社会志愿服务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1).
【中图分类号】G91 【文献标识码】A
志愿精神起源于西方的宗教慈善观念,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而参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①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利他性和组织性等特点,通过实践总结,又上升为一种志愿精神,并凝聚成一种彰显社会文明的文化形态。以志愿精神来引导公民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价值取向,是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探索,它能够促进社会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营造一个团结、互助、友善的社会氛围。
为了解我国公民志愿精神培养的现状,从而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笔者选取上海、山东、河南、深圳、四川、新疆等地城市居民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计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0份,回收率达到92.20%。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的分析发现,我国公民在志愿精神的培养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民对志愿精神具有普遍的价值认同,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公民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培养公民志愿精神的价值认同路径提出建议。
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公民对志愿精神认知不全面。根据对所选取的各大城市公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现状的调查显示,只有11.7%的公民系统学习并掌握了志愿精神,86.5%的公民对志愿精神的内涵不甚了解或知之甚少,对志愿精神的内涵和特征认识很不充分。同时,有51.9%的公民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是助人自助的行为,有45.8%的公民认为志愿服务活动等同于学雷锋活动,是义务劳动。还有一些公民认为志愿精神就应该专门利人毫不利己,只要有利己动机的存在就不是志愿精神,而在现实情况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初期应该允许合理利己动机的存在,从而弘扬志愿精神,引导公民积极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都说明了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理解还有很大欠缺。
调查显示,91.8%的公民认同志愿精神的理念,并表示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志愿精神。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国公民能够便利地接触各类思想,其价值选择也日趋多样化。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的消减,有些公民会逐渐退出志愿者行列,为的只是一时的兴趣,没有真正的把志愿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选择。公民在面临现实生活和实际问题时,尤其是在工作压力面前,更容易忽视对志愿精神的坚守,说明了我国公民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选择上更趋务实,导致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认同更多的停留在情感认同上,从而产生了与行为认同的不一致性,没有达到知行合一。
志愿组织制度不健全,活动领域狭窄。青年学生是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占到志愿者总数的59.7%,随着时间的增长,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呈下降趋势。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骨干在工作压力面前,往往会选择退出志愿服务活动,造成工作断层现象,对我国志愿服务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同时,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处于起步阶段,往往受到经验、经济能力等限制,志愿服务活动多集中于为大型赛事提供服务、服务社区孤寡老人、扶贫支教等。为大型赛事、会议提供志愿服务能够吸引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会随着赛事、会议的结束而降温,趋于平静,很难持续下去。我国公民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要深入实际、长期有效的坚持下去,就必须改变志愿服务活动的事件化、形式化的呆板印象。
最后,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在组织过程中,往往不能给予志愿者应有的反馈及帮助,公民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总是抱着一个热忱的心,不求物质回报,但是必要的激励措施不仅能够实现公民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净化,最终还能满足其个人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对我国公民志愿精神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学校教育主体地位缺失。调查显示,91.8%的公民愿意贡献自己的时间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志愿精神。但是,只有11.7%的公民系统地掌握了志愿精神,有86.5%的公民对志愿精神的掌握还有很大的空白,说明我国志愿精神的培养方面还有很大欠缺,亟需加强学校关于志愿精神的培养,来实现对我国公民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引导。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培养公民的志愿精神,树立优秀志愿者的榜样,能够促使公民积极的、主动的把志愿精神转化为道德实践,促进社会文化氛围的升华。
价值认同的一般过程主要分为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具有过程性、动态性和认知主体的自主性等一般特点。②要培养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价值认同,就要遵循价值认同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志愿服务源于西方,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培养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认同还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价值认同理论视域下志愿精神培养的路径
强化认知认同,巩固志愿精神培养的基础。认知认同是指通过认知的方法获得价值认识的过程,人们在接受一定的价值体系、产生价值认同之前,首先要对其有一些一般性的认识和了解,是价值感知阶段,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理性加工分析后,进行一定的评价和选择而形成认知认同。③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认知认同是志愿精神培养的基础和起点。
第一,提供免费的培训和合理的分工,满足我国公民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志愿者提供免费的专业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合理有效的培训不仅能使志愿者熟悉所要从事的活动,还能满足公民自我实现的需要。志愿者在培训过程中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能让他们从中获益,从而极大地激发公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公民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应主动了解中西方慈善文化,还要注重在志愿活动中提高自身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以提供更好的志愿服务。
第二,营造志愿精神培养的良好社会氛围。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能够促进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认知认同,首先要使志愿精神走进社区,定期举办关于志愿精神的宣传讲座,把理论学习与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唤起公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要使志愿精神走进公民生活中去,定期开展网上学习交流,在媒体上开设志愿精神的宣传栏,使公民在参与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最后要使志愿精神走进公民头脑中去,结合本地区实际,利用先进志愿者事迹报告会、志愿服务活动、研究交流等形式创新学习方式,树立优秀志愿者榜样,从而激发公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着力探索培养我国公民志愿精神的有效途径。
第三,打造专业的教师指导队伍,加强学校在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一支专业的志愿服务活动导师队伍在公民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要扎实推进志愿精神进校园的文化建设,把志愿精神的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突出志愿服务文化的特色,增强社会影响力,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志愿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志愿精神对学生成长、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提升情感认同,促进公民对志愿精神认知认同的内化。情感认同是指在对某一客观事物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从而对其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它形成以后会对认知认同有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作用④。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也是在对其认知认同的基础上,是对志愿精神内化吸收过程中的强化、巩固。情感认同是公民对志愿精神的内化阶段,还包括对志愿精神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成分。在我国公民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阶段,要建立起完善的志愿服务组织来促进公民对志愿精神的内化吸收,通过建立志愿服务活动评价激励机制,形成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
第一,要建立起完善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我国公民志愿精神的有效载体,而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个制度健全的志愿服务组织。应重视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要做好前期宣传动员工作、培训工作、以及活动后期的总结工作。在宣传动员期间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使学生们能够及时的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方便报名,也能够为志愿精神的传播建立有效渠道。
在对公民志愿精神培养的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志愿者的基础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使公民能够在不同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承担起责任,提高服务质量;在活动后期的总结阶段,及时评选出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并进行表彰。
第二,要建立公开、透明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公开、透明、合理的志愿服务评优机制,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来激发公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能够有效地树立榜样,促进志愿者之间相互学习。
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志愿者也一样,希望自己提供的志愿服务能够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为了更好地培养志愿精神,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发掘和树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必须对优秀的志愿者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树立榜样。新疆医科大学举办的“让爱传递正能量”志愿者颁奖典礼,宣传了青年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发挥志愿者的示范导向作用,引领高校学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活动表彰激励制度,能够增强志愿者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形成公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浓厚氛围,促使我国公民形成对志愿精神的肯定,增进情感认同。
第三,多方位宣传志愿服务,扩大社会影响力。打造我国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形成品牌文化,通过报纸、网络等多种方式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只有树立起标志我国志愿服务活动自己的品牌,公众的参与力度才会不断扩大。同时,形成象征志愿精神的纪念品,标志性的口号、手势等,作为向民众传递志愿精神的文化符号,它们能够表达我国志愿者的价值主张和理想诉求,是青年志愿者引以为豪、公众喜爱的时尚物品⑤。
引导行为认同,实现志愿精神培养的最终目标。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公民在理智上和情感上都对志愿精神产生了认同,但更重要的是把志愿精神内化为公民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最终形成行为认同。
我国公民志愿精神培养不能停留在对志愿精神的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践中去,其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来宣传和践行志愿精神,只有通过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结合,志愿精神才能真正被我国公民所内化、吸收。
第一,引导公民积极践行志愿精神,知行合一。应建立便捷可行的志愿服务招募系统,在对我国公民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合理的分工基础上,引导公民积极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志愿精神,实现知行合一。随着志愿服务活动领域的扩大,对我国志愿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促进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向他人、社会借鉴经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成长进步。
第二,重视家庭环境在志愿精神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家庭环境也能对公民志愿精神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以身作则,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向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灌输中华民族乐善好施、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支持孩子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样能对孩子的道德品质从小就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是增进公民对志愿精神情感认同的重要途径。
第三,政府应加强对公民志愿精神培养的重视程度。在各地区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初期,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志愿精神的培养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做出指导,以“扶贫济困、服务社会”为主题,立足社区,关注社会所需、百姓所求,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项目化操作,团队化管理,形成合力,强力且持续的满足社会需求。
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增强现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对于青年志愿者来说,则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基层。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可以引导大企业来支持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传播正能量,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搭建新的平台。⑥
志愿精神的培养是知、情、意、行相协调统一的过程,认知认同是情感认同的基础,是行为认同的先导,行为认同是认知认同的目的。引导公民从身边做起,从小微做起,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同时还能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由节日化、事件化向常态化转变,引导公民把志愿精神融入基层,为改变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我国公民志愿精神培养工作是一项浩大而繁琐的工程,这项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而学校又是我国公民志愿精神培养工作实施的主体,所以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文化的引进和输出保障体系。政府应根据公民对志愿精神的价值认同规律,着眼于教育,着眼于学生,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切实可行的志愿精神培养模式,并不断使之优化。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学院;本文系新疆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疆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养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XJGRI2013046)
【注释】
①穆青:“社区志愿服务的类型、内容与形式”,《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②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③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④孙秀玲,余东,张秀红:“我国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途径探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三、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以建设一支能力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朝气蓬勃的团干部队伍为目标,深化学习型团组织建设,以作风建设和党性锻炼为重点,以基础性团务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改进全区各级团干部的培训工作。
四、重点开展青少年服务工作,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以《“阳光行动—__市青少年健康成长守护工程”两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文件精神为指导,加强我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重点开展在校青少年法制宣传、禁毒宣传、预防滥用药物等工作、
五、着力加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建设。引导志愿者组织,围绕党政中心,关注民生实际,牢牢把握资源开发与社区发展两大重点,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打造精品公益项目,把视线更多地投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弱势群体,实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服务的工作目标,打造具有__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不断丰富志愿者行动的项目体系,扩大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35-03
一、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志愿服务文化也在社会上逐步受到重视。志愿服务精神源于西方,在西方社会中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基础。现阶段,中国党和政府将志愿服务文化放在了较为重要的位置,注重志愿服务文化的培育,重视提升志愿服务文化的社会认同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志愿精神培育的文化氛围,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志愿精神的实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高校可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着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潜移默化的将志愿精神渗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中。在重点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同时,也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重视大学生的“基本原理”等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其次,加强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培育,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在大学生实践课堂以及外界的社会实践中加强志愿服务文化的培养,引导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通过总结会、报告会等形式激发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在社会实践中,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事业的动机、参与态度,培养志愿者志愿服务过程中独立思考的基本能力与志愿服务的专业技能,培养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再次,加大宣传力度,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弘扬志愿精神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运用言论评论、公益广告、新闻报道等形式”。
2.加强法律体制建设
伴随着国内青年志愿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志愿服务环境日趋复杂化,志愿服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志愿服务的参与人数逐渐增多,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偿服务,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的困扰。因此也就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体系,以支撑当前大学生服务事业的顺利开展。
第一,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通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志愿者的相关法律制度,确定专职部门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统一指挥与调配。我国虽然还未专门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制定相关法律条文,但我们完全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在志愿服务精神培育中取得成效的国家已有的相关规定,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
第二,提供完备的法律保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障,是在维护大学生志愿者权益的同时,推动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通过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逐步完善,大学生志愿组织将会在领导体制、约束机制以及考核机制等多方面进一步的制度化,进而保证大学生志愿组织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基本权利义务、管理培训原则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诸如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劳动保护、学习、生活、医疗等各个方面。
3.建立长效的培育机制
高校是青年志愿者的摇篮。建立长效的志愿精神培育机制是我国政府、高校党团委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需求。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中的协调和管理、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和总结,可将志愿精神培育机制分为招募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
第一,优化招募机制。大学生志愿者招募是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前提,是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最重要的一贯。在招募的计划中,应做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宽阔的信息宣传渠道。甄选过程应主要考虑志愿者自身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服务对象、专业技术水平、服务领域、服务地域、身体素质等综合条件,并通过对多项条件的基本调查,确定志愿服务人员的初步人选。尽可能的招募具有专业服务技能、工作态度认真、对志愿服务工作充满热情,并具有较强奉献精神的志愿者。
第二,完善培训机制。大学生志愿者初步人选确定后,需要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的系统培训,确保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培训能够更好的激励参与者为组织工作,而在志愿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就无法更好的完成既定的目标。首先,制订培训计划。根据培训的动机、培训对象的特点、培训的时间、地点、培训目标、培训经费等情况的考察,制订培训计划。其次,确定培训内容。大学生志愿者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基础知识培训即通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等。再次,丰富培训方法,如普通授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技巧示范等。
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既可以让志愿者得到他人、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又可以帮助志愿者建立自信心。学校可以举办志愿者先进评比活动,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有突出表现和贡献的先进个人或团体,给予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授予荣誉勋章,并给予“杰出青年志愿者”、“杰出青年志愿团队”等荣誉称号,并对此进行全校或全省的宣传报道,以此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还可以将志愿服务活动加入德育学分制里,鼓励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志愿服务。外部激励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激励、工资奖励激励等。
第四,健全保障机制。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法律保障机制、组织-管理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保险机制以及应急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等。志愿服务是一项志愿者投入全身的精力与感情且不求任何回报的项目,因此,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保障机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保护志愿者的热情。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得到不只是学校的肯定和支持,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各界乃至政府部门的广泛认可和鼓励。
第五,建设评估反馈机制。虽然志愿服务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展业的评估体系,但当前高校在评估反馈机制建设的研究还相对薄弱。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反馈机制应该转变为组织者与志愿者双向评估监督反馈机制。有利于志愿组织这和志愿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交流,就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单项评估模式上可以按大学生主体的特殊性分为:志愿服务对象的评估、志愿服务组织的评估、志愿团队内部及自我评估。
4.加强组织间交流与合作
但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限制发展的因素也随之而来,如信息部通畅、组织活动单一、财力匮乏等,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发展。因此,高校志愿者组织应加强各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内外合力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志愿和帮助。
第一,注重与其他志愿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志愿组织的发展不能单独依靠本校对志愿精神的研究和组织的实践活动,需要与其他的志愿组织经常交流,团结合作争取达到资源共享。高校志愿组织与这些同盟军可以在志愿服务组织的团队经营管理、拥有的技术手段、信息获取渠道等方面进行资源方面的共享和交流,将本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当做是整个社会志愿工作体系的一部分,借助社会化的资源来充实自己,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发展空间。
第二,增进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的志愿组织应积极的与企业间增加沟通和交流,不但通过企业的资金赞助为志愿组织筹资解决困难,对于企业来说,与志愿组织的合作也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对于高校的志愿组织和企业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但志愿组织在进行企业选择的过程中应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双发的权利和义务,并制定详细的合作计划,起到一定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第三,加强与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想要志愿组织能够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必须要有科学有序的管理。志愿组织近从理论上学习,从整体进行改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借助外力,即加强与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在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中,可以随时发现志愿组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及时避免错误的发生。高校可以成立相关的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与社会上或其他高校的相关机构进行共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5.拓宽筹集资金渠道
志愿服务组织虽然是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而存在的,但其运作的过程仍然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因此需要资金的支持。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和项目的实施都必须依靠资金的支持,才能为志愿服务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这是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立足点。志愿服务工作的经费一般是来自慈善和私人捐赠、企业或组织赞助和政府适当拨款。目前,我国高校志愿组织大多都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现状,原因是政府和社会支持的经费不足,且筹资的渠道单一,绝大部分的资金支持都来源于行政拨款。从全球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政府的经费支持也越来越显著。
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方法
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拓宽了眼界,建立了信心去迎接挑战,也在自我实现的同时超越了自我。正是志愿服务,实现了大学生主体精神境界的提升、人生阅历和经验的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扩大、协调沟通能力的增强。但基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形式是完全自愿的,因此,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过程中要讲究培育的方法和策略。且必须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通过自身学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来提升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成效。
1.理论培训与自我学习相结合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一直都处在客体的地位,教育者则一直被作为主体看待,并用单项的思维灌输方式进行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大学生志愿培育的过程中,要将大学生接受培育的过程放在主体的地位,因为大学生本身是具有思想意识与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角色,积极的主观的融入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以自觉接受,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态度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精神要旨。进而将其内化成自身的精神涵养。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高校应定期的为志愿者们开设理论知识相关的课程或讲座,用最直观具体的授课方式,将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教受给志愿者们。而大学生志愿者应该意识到自己是教育主体,根据理论培训的情况自己设定学习目标,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和研究志愿精神的精髓,并在内化成自己的理念之后,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支配、控制和调节,逐步丰富自己对志愿精神的认识,进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内涵。所以,进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进行自我学习与理论培训向结合的方法不仅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规律,也提高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成效。
2.家庭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源头,是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第一个关键阶段,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都起着潜移默化却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既包括父母对子女各个方面的教育,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由性格、做事风格、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不同而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的教育。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可以使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都拥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进而保持一种乐观向上、正视困难的心态和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在大学色志愿精神培育的过程中供应重视家庭该教育。一方面,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角色占有重要地位。子女总是通过家长的处事和道德行为来效仿,并作为衡量种种道德规范的标准。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将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渗透进去,这对子女养成良好的品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以身作则,做好道德模范。另一方面,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志愿精神。要鼓励子女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支持他们并做好子女的坚强后盾。还要增强子女的服务意识,帮助子女树立尊老爱幼、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品格,增强他们对家人、团队、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校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学校生活中受到的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以上,但这里指的是高等教育中的大学教育。大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是具有完备教育体系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思维方式、做事方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是大学生思维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是高校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时刻。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将价值观教育与志愿精神培育相结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是重要方面。大学生价值观并不完全是由自我选择而形成,虽然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但仍需要外在的引导和规划,高校的管理者要在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认清这一点,这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2008年,中央文明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央文明委〔2008〕6 号),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把志愿精神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增强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这体现了教育部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高度重视。也为高校的志愿精神培育指明了方向。
第二,通过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搭建平台。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塑造个人的价值观,更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通过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获得,还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首先,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积极的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加强其对志愿精神价值的认同感。高校应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本质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活动、学校大型会议晚会的志愿者活动等体现奉献精神的实践活动。如感恩节、劳动节、教师节等体现平等友爱精神的实践活动。再如手拉手、心连心、爱心一元钱等体现互助精神的实践活动,或辩论赛、经验交流会等体现进步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深刻的体会到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并感悟付出的快乐,从而达到培育志愿精神的目的。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我国志愿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了公民能够在道德层次上再上一个台阶,为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能够更稳步的向前发展,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丁元竹.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志愿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软实力[J].精神文明导刊,2010,(8).
[2] 刘建萍,陈征.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志愿团队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2007,(6):122-123.
[3] 沈杰.志愿行动―中国社会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贝静红.文化视野中生态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12,(3).
一、利用周边环境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的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志愿者周边的资源环境条件。西苑小学距离颐和园最近,学生步行前往10分钟左右可到达。依托园内美景,我校自2007年起开展颐和园小导游志愿活动,经过积极开发资源并组织实施活动,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西苑小导游志愿服务品牌。
随着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更多学生希望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我们开始寻找周围更多的资源环境,在学校各方面的努力下,目前已形成了以颐和园、圆明园、动物园、海淀公园、香山公园、海淀公共安全馆为核心的“五园一馆”志愿服务活动资源环境。学校将前期探索的颐和园小导游项目实施经验应用于这些资源基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现在西苑小学学生志愿活动兼具校外志愿服务和校内志愿服务,同时积极开发校园资源。学校进一步形成了以颐和园、圆明园、动物园、海淀公园、香山公园、海淀公共安全馆和西苑小学为核心的“五园一馆一校”服务。两年多来,近800名小志愿者深入体验工作的意义,服务时间累计8000多小时,接待游客万余人次。
学校也探索了在不同基地志愿服务的内容、途径、方式和策略。利用多个资源基地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学校的志愿服务基地立体化,满足了学校志愿服务课程特色的发展需要。
二、发挥小学生主体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西苑小学志愿服务一直以来坚持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是“西苑小导游”的一个基本标志。志愿服务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筹划并实施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志愿服务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己搜集资料,再将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导游词等,编写成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解说词。这样的讲解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表现欲,加强学生的表达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如校外志愿者需要自己搜集资料、编辑脚本,并进行课堂演练,再扮演现实世界中的角色――志愿服务讲解员,到颐和园、圆明园、海淀公园、香山、动物园等实践基地实践,为游人进行导游讲解服务;校内志愿者则需要引领低年级小同学走进校园、走进班级,自主选择志愿服务的内容。
志愿服务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志愿服务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志愿服务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面向学生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正是因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志愿活动一直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
三、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要想使志愿服务更有效、高质量地进行下去,必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活动,学校通过学科教学对小志愿者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
作为小学生志愿服务,首先要了解相关的知识,需要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学校要求相关的老师,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专门为学生们讲解有关知识,讲解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学生在实践中兴趣盎然,从中了解到许多在学校、课堂、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深感作为志愿者的责任感,从知识上、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学校在三至六年级学生中开设的综合实践校内课中,分层次、分项目学习颐和园、圆明园、香山公园、动物园的历史文化,为日后的实践活动提供知识基础。部分五、六年级学生在学校开设的语文校本课程、队会课程中,学习相关知识,为日后的校园实践活动提供知识储备。通过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保证了小志愿者们的服务质量。
四、与培养学生能力素养相结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学生要想完成志愿服务活动,光具备知识还不行,还要在志愿服务能力上加以培养。志愿服务的能力包含多个方面,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开展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学校通过放录像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讲解。他们通过观看录像中职业解说员的导游经过,学习掌握讲解的速度和节奏、语调和表情的应用等。如介绍的时候要有快有慢,要让游客听清楚、听明白。在讲解的时候如何通过语言和表情与游客进行交流互动等。
在通过观看录像等方法的学习后,学校还组织小志愿者们通过分组讨论来提高服务能力。如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下问题:如何才能把把景区景物的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讲哪些与这些风景相关的美丽传说,如何才能做到表情亲切大方、有礼貌等等。
学校通过开展一些队会等活动,邀请相关教师为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培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文明用语,做到“您好”、“请”、“谢谢合作”等礼貌用语不离口;语言表达清楚、自然;讲解时能做到面带微笑,正视游客,服务热情,动作举止大方得体;热情服务,对游客讲解有耐心,遇到问题冷静面对。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还开展系列活动,为学生进行服务做好“心理”准备,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如通过设计活动提纲为外出活动做准备,南此引出了学生对不同问题的观察与探究,以调动学生对观察的兴趣与潜力。再如,通过观看实景录像可以直观地了解讲解员这一职业,还会让他们觉得“原来做一名讲解员也并不是那么难”,“其实我也可以做得这么好。”这些都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为下一步志愿服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上岗服务之前,学校还安排了现场模拟演示,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在小组内讲讲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一处美景,并评选出小组最优小导游。老师分别对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两苑小学依托于“五园一馆一校”周边资源环境,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在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形成了专题性志愿服务活动校本课程,丰富了学校课程体系,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和办学理念。形成了如“红色双清”、“我是小导游”、“绽放在圆明园里的海棠花蕾”、“绽放在颐和园里的海棠花蕾”、“大手拉小手”等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这些校本课程资源又为志愿服务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和支持,保证了志愿活动的良性发展和高效运行,传承并发展着学校的课程特色和育人模式。
六、以评价促发展不断提高小学生志愿服务能力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每次活动后,学校都会组织同学们进行总结和评价活动。活动评价形式多样,评价主体也多元化,通过评价,指导学生及时做好活动总结与反思,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评价过程中,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游客评多维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口语表达、交际能力、自身文明行为、服务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对志愿者的综合评价结果,评选出“金星志愿者”和“银星志愿者”两个评价等级。如通过收集游客留言反馈,总结活动成果,找出志愿服务中的不足,进一步调整服务形式。
学校也要求学生们针对自己的活动项目,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个人总结。有的同学画手抄报,有的同学写活动感受……通过不同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如有学生在总结中写道:“在活动中我锻炼了毅力,还知道了相关的知识我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敢和陌生人交流了。”有的写道:“我能大胆地讲解,更加自信了。”还有的写道:“我通过这次活动真正感受到了志愿精神的含义……期待下次的参与。”
《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提出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及其组织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并促使社会进步的行为。其主要包括:社区建设、应急救助、大型赛会、环境保护、海外服务等。党的十强调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者精神,是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要求的,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融合、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基于自愿的一种利他行为,具有“公益性、利他性、自主性、无偿性”等特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能够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学会观察思考、总结,得到培养、锻炼,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对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此次调查旨在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为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完善体统研究依据。
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对象涉及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调查对象中,男生195人,占72.22%,女生75人,占27.78%。
3.调查方式及内容。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5份,其中有效问卷270份,无效问卷15份,回收率95%,有效率94.7%。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基本认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频率、活动类型、活动动机以及对参加志愿服务的评价等信息。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基本认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调查中显示,20%的同学对志愿服务非常了解,72%的同学表示听说过,8%的同学表示根本没听说过。在被调查人群中,参加志愿活动的频率为每学期1-2次的占12%,每学期3-4次的占59.8%,每学期5-6次的占20%,8.2% 的同学从未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从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频率可以反映参与活动的持续性问题。每学期参加5-6次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是很少的。
2.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因人而异。为了结交新朋友的占24.8%,增长社会知识占22%,锻炼能力占28.4%,爱好志愿服务占14.8%,为了获得评奖评优等好处占5%。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主要来源于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
3.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评价。在问及“参加志愿服务的评价作用”时,78%的学生表示“挺好,能够给弱势群体带来实际的帮助”、19%的同学表示“没有常态化的工作,只是浮于表面的工作”、3%的同学表示“自己本就无心参加,感觉是在帮了倒忙”。
4.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类型。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类型比较有限,到社区或敬老院看望空巢老人和医院服务等弱势群体帮扶活动分别占25%、26%;参与校园文化艺术节、江苏省门球比赛等大型活动的占26%;到偏远地区小学参与义务支教活动的占10%。志愿者活动类型的多样化,更加吸引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者活动添砖加瓦。
5.志愿服务的宣传与开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62%的同学因为志愿服务活动宣传不够,自己才不知道。可见志愿服务的组织者应加大宣传力度,多利用海报、展板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信等新媒体为更多的同学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创造机会。在活动开展过程中,56%的志愿者表示,交通、用餐等费用支出比较多,而且活动很辛苦,基本上没有回报,承受经费的压力还是比较大。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思路
1.加强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建设。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建设能够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首先在制定激励机制时要考虑到招募、培训、考核、奖励等方面的内容,严格的招募制度,把严入口关,有利于提高志愿者的整体素质。第二、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有利于促进相互竞争,推动志愿者努力完成工作;多层次的奖励,是志愿者感受到公平对待的基本保证。
2.加强志愿服务的宣传。在新媒体时代,志愿服务组织应结合高校所在城市的特点、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结合大学生专业优势,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骄傲”的观念。定期招募志愿者参加各种活动,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全民饮茶日、乡村旅游节、樱花节等,并在活动结束后利用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鼓励志愿者积极参加“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寻找身边的好青年”等活动将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3.加强志愿者培训力度。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很多志愿者因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而在活动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如在看望空巢老人的活动中,因为和老人不熟悉而显得不知所措。志愿者组织应强化志愿者服务理念的培训,加深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加强志愿者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技巧,加强志愿者的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让他们能够自觉的把各项工作做到更好。同时,可以邀请红十字会或医院的专门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急救等专业化的培训,使志愿服务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4.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一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如在志愿者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可以发放适度的补助、津贴、福利并进行表彰等,如果在活动中不服从分配或开小差的,则要进行批评或者取消近期参加活动的资格等,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对优秀志愿者予以鼓励,同时也对志愿者行为予以规范。二是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针对活动的特点开展月月评,每个月开展一次评选,根据志愿者打卡器APP记录志愿服务次数、小时数进行统计,评选出优秀志愿者,并发放一定的补助或奖励证书。同时对累计达到一定积分的志愿者在学生干部竞选、评奖评优、专接本、工作推荐、入党等方面给予政策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