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初中的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还应提高动手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创新初中生物复习课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在生物复习教学中,可以增强生物教学的开放性,优化教学效益,对生物学科学习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思维导图的特征
思维导图是整理思路的一种方法,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具有独特的特征:(1)焦点集中,主干发散。焦点在中央图形上,呈现树状结构,从中央向四周放射。(2)形式多样,直观易懂。在文字之外引入图形、颜色、线条,从而使零散琐碎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3)内容简洁,层次分明。树干的分支由一个个关键词所构成,内容要点简洁,导图是按照知识的内部结构进行分层加工。
二、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应用意义
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工具,将其运用在教学上,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有效地复习进而从根本上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
1.利用思维导图复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目前学生学习整体状况来看,多数处在一个被动的状态,被迫记忆大量的知识,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质量不高。思维导图对于迅速整理大量零碎的知识点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通过运用图形、线条甚至色彩等形式对生物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和联想的方式,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改变了以往复习课单纯罗列知识点,沉闷、枯燥乏味的复习。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生物学习内容,进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2.利用思维导图复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思维导图的制作是非常灵活的,没有很多严格的限制原则,有了兴趣,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用不同颜色、符号、图形,自己构建知识体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自己的个性,并大胆质疑,积极进行阅读、思考,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学生对细微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只要学生掌握这一思维方法,就一定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画图过程中更有效地掌握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图、绘图能力,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实际应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章节内容整理
将思维导图用于章节复习,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建构知识框架体系,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以及各概念间的区别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章节内容结构化、条理化、系统化。在这个大思维导图下进行学习,标记出重难点、易混点,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对本章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复习“被子植物一生”一章时,教师把本章的要点进行罗列、串联。被子植物一生从种子的萌发到植株的生长,再到开花结果有三部分内容,接着再由三部分内容展开,就像一棵茁壮生长的大树,树杈从主干生出,细化知识点内容,种子的萌发包括种子的结构、萌发的条件、萌发的过程;植株的生长包括根的生长、枝条的发育;开花结果包括花的结构、果实的形成。注意不同分支使用不同的颜色,同一个分支最好使用同一种颜色,如此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学生就能全面掌握“被子植物一生”这章的内容。
(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专题复习
生物复习课是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性整理,形成新的认识结构。传统复习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利用参考资料中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形成记忆,再结合相关习题练习巩固。八年级生物总复习时,主题五“生物圈中的人”内容多,涵盖七下整本书,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知识,常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如何梳理生物圈中人的系统中各个系统结构组成和功能,以及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为本专题复习的关键。因此,今年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个专题相关知识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我尝试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将复习所得的精髓用直观的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出来。复习课上,先引出话题: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怎样才能构成人体?人体包括哪些系统?再顺着学生的答案继续提问: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和氧气怎样获得?又是怎样输送到身体的组织细胞利用的?哪些系统参与调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这些问题均由学生进行发散思考、回答,由此及彼,边听学生的答案边整理思维导图,学生回答完,不同章节的系统也就串联完成了(见上图)。这样从思维导图出发,理出各大系统要点,再通过对知识的深层挖掘、拓展延伸,进行专题拓展突破,最后回归思维导图,将不同系统内容进行联系,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从而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通过这样专题复习、变式探讨和习题演练,丰富并完善了原有的体系构架。总之,思维导图在运用的过程中,具有较为明确的问题中心,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内容的积累指明了学习方向,还易学易懂。形象直观的图示展现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可以实现将几十页的书本知识内容压缩在几张图中,将繁多的知识点整理出来,用词汇、线条、符号和图像等,把一些枯燥繁琐的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生动有趣的图画,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优越性,鼓励并发展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教学过程中再对知识进行情境化、问题化的设计,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也能表现出浓厚的参与热情,从而巩固其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赵国庆.别说你懂思维导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2-66.
[2]邵贵瑜.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2):81.
[3]葛丽侠.思维导图引入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3(5):168.
[4]林小云.提升生物学习效率的有效工具————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福建教育,2015.09.
一、关于能力
能力是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在完成某种活动中所体现出的综合素质,既包括知识、技能、方法等显性能力,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能力;既包括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也包括日后拓展并在未来可能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
二、关于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进行学习、研究的重要手段。相比单纯的理论学习,实验教学过程中更注重行为教育,重视学生科学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我国教育界提出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理念高度吻合。学生在参与与科学研究活动高度仿真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懂得生物学习不仅仅是实验观察和操作,而且能提出疑问、验证推理、合作交流、形成结论,塑造善于质疑、勤于实践、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积极心态和行为习惯。
三、能力本位下生物实验教学实践
不论是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杜威的“做中学”理论,还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均认为教学是在一定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中,通过教与学对象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与学生的主体参与及师生的交互作用有着密切联系。教学不只在于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和提升学生的积极度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生物实验课以实验室为主要教学场所,以实验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实验操作,使得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提升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其教学特点有别于其他课型。接下来就以笔者所执教的《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谈谈本人对能力本位下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一节生物实验课,由此步入生物学微观世界。针对初一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于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兴趣的身心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本节课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纪律,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显微镜的原理并不是教学重点,而应让学生通过多轮、多样的自主实践和反馈,达到熟练、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教学目的,为今后的实验教学打下基础。
2.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情感体验
展示若干教师课前精心搜集的“针孔里的骆驼队”、“眼睫毛上的跳水”、“大头钉上的棋盘”等微雕图片,调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通过若干生物照片与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图片的对比,引入本课主题:探究生物学微观世界的工具——显微镜。
(2)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任务一: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哪些结构与放大观察倍数有关?” 、“哪些结构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 、“哪些结构可以调节观察焦距?” 、“反光镜两面一样吗?”、“怎样才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五个问题,自主观察教材样图中显微镜的各个组成部件,并借助显微镜实物,采取抢答的方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生物微观世界的欲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提升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则根据学生自学过程中的情况及问题反馈的情况,对于显微镜的重要结构和关键知识点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强调。
任务二:尝试使用显微镜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按照书上的规范操作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初步自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遇到的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合作实践,明确其原因,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操作,养成规范操作意识和习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大屏幕播放一段显微镜操作视频(含有若干典型性错误操作),引导学生观察纠错,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三个操作步骤中的注意点再次强调,以强化学生的认知。
(3)拓展探究、延伸体验
针对教师提出的“不透明的材料能否观察到物像?”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科学推测,再利用教师课前准备的材料,自己动手实践、观察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进行交流。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提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体分析帮助解决,教师补充并加以肯定。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探究问题“显微镜的成像规律是什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再次练习使用显微镜,借助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反馈掌握显微镜的成像规律,得出正确结论。学生在对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学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培养细心观察、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总结领会、升华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436-01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思维的伴侣,是能力的载体,是创造的前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记忆大量的生物知识和信息是教学的关键。学生记忆的方法很多,如兴趣培养记忆法、比较、分类、归纳记忆法、类比记忆法、图表记忆法、"妙语"记忆法等等。本文将探讨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如何应用"妙语"记忆法。
"妙语"记忆法是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使用一些成语、诗词、谚语、广告词、浓缩语、雅称及顺口溜等,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调节学生的情绪,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学生迅速掌握生物学知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引言中使用"妙语"创设教学情景
在课堂设计的开场白使用"妙语",能培养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述遗传变异时,使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就会使学生在刹时间被吸引到课堂上来,并且很容易的了解并记住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又如,在讲述一部分淀粉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时,可以使用"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广告词导出 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变化过程。这样对本节课来说就达到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对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就能使学生记住相关的知识。另外,在开场白中使用的妙语最好是较直观,不很抽象,专业化不太强,让学生一听就懂的谚语、顺口溜、广告词等。
2.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妙语"将课堂气氛推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妙语"记忆,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使课堂教学气氛达到。例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记忆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时,可采用谐音妙语,"携一两本单色书来"。其含义是"携"指缬氨酸、"一"指异亮氨酸、"两"指亮氨酸、"本"指苯丙氨酸、"单"指甲硫氨酸、"色"指色氨酸、"书"指苏氨酸、"来"指赖氨酸。植物必需7种元素(Fe、Mn、B、Zn、Cu、Mo、C1),可按谐音编成一句较易理解的话:烂铜(Cu)烂铁(Fe)等新(锌的谐音)朋(硼的谐音)友锰(猛的谐音)过绿(氯的谐音)木(钼的谐音).意为"破铜破铁等新朋友都比绿色的木头好"。又如.植物胚的几个组成(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可按谐音编成"叶"(指子叶)压("芽"的谐音,指胚芽)住("轴"的谐音,指胚轴)根(指胚根),既"叶压住根"这一句滑稽可笑的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妙语,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有吸引力,使学生对已经理解,但又难以记忆的内容达到记忆的效果,让学生在记忆的问题上产生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3.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使用"妙语"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使用妙语记忆时,可以针对比较难理解知识点,通过教师归纳总结,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得以记忆,既作为课堂的结束语,同时也是将来复习相关知识的导线。如判断遗传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其中:"无"指双亲无病,"生有" 指所生子女之一有病 。在完成遗传病一节课的教学后 ,可以用"常隐白聋苯,色友肌,常显多并软,抗D伴显性,唇脑高压尿,特纳愚猫叫",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和总结。其意为:常隐白聋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白化病、聋哑病、苯丙酮尿症;色友肌-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常显多并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有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抗D伴显性-抗维生素D是伴X显性遗传病;唇脑高压尿-多基因遗传病常见的有唇裂、无脑儿、原发生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特纳愚锚叫-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有特纳氏综合征、先天愚型、锚叫综合征。经过使用"妙语记忆"的方法,对一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在妙语回音中愉快的结束听课。
4.使用"妙语"强调相关知识
有的"妙语"的使用,要用相关的知识对所用的妙语进行解释,使学生能将"妙语"和相关的知识对号如座,并准确的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例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记忆歌诀,消化过程:"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肠胰葡萄糖;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变氨基;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混进胰和肠,化成甘油脂肪酸";吸收过程:"口腔食道不吸收,胃吸酒水是少量,小肠吸收六营养,水无维生进大肠",必须对营养物质和相关的器官及酶进行解释。又如显微镜的操作,要让学生有直观感,最好一边使用,一边讲 顺口溜:"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十归箱"。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妙语"记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有选择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一些"妙语",培养科学的记忆习惯,提高学生记忆力,就能够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伟宏.《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引用博客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在新课改条件下,有效教学被具体化为一种教学理念,即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不同的教师可表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然而,同一版本的教材,要在不同的地方让不同的学生和教师使用,不见得适合文化环境飞速发展的今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同课异构”的现象。
一、同课异构中存在的问题
同课异构的核心是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表现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单纯改变各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这一点也是最常见的问题。由于现代教育观点的改变、新课标的实施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教师为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体现自身对教材的解读和整合,刻意变化课程中各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这样的操作体现了教师在努力迎合新课标的实施,且有不少的出彩之作,但也不乏败笔之处。这样的问题又让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不知该还是不该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及怎么整合。
2.面面俱到,重点反而不能凸显,难点也未必能突破。初中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标要求突出科学探究,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于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许多实验,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在多媒体上播放的实验等,尽其所能将相关的大小问题讲全。这样做反而没将这个知识点讲透,使得教学思路显得混乱,重难点不能凸显,学生也被“引导”得云里雾里。
3.“伪探究型”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不自觉地寻求最有效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别关注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教学。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整合时难免出现矛盾心理,并最终选择先达成知识目标,再进行实验探究。这样的操作在表现上既有实验教学,又有高效的教学效果。以(华东师范大学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阿基米德原理一课为例,有不少的教师先告知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再让学生操作实验,以验证性的实验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减少了学生犯错的机率,教师上课感觉非常顺畅,但学生学习方式更被动;学生的课堂表现看起来似乎起点更高,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却有较大的欠缺。
4.主体的角色仍未转变。在常态课中,教师仍旧常常以讲解为主,极有条理地按自己的思路将一整堂课讲完,学生在教师的滔滔不绝中常扮演忠实的听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似乎在公开课中才更受关注。
5.整合教材时常脱离学情。在平时,教师备课常就一节课备一节课,少有整章一起备的,也较少联系整本书的内容。另外,教师备课时常根据教材备,对学生的情况却关注相对少,一般也是根据往年的经验进行备课。这样的备课习惯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性打了折扣,这个问题在年轻的教师身上尤为突出。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常开公开课进行磨课以提高能力。
二、教材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1.整合方式多样性。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不同的教师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或特色,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有效教学可能有不同的表现。也就是说,在坚持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下,教师应保持对教材的理解应坚持整合方式多样性。因此,不必用统一模式、统一标准来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富有创意的、新颖的、灵活的教学是应该值得提倡和鼓励的。
2.教学内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因此师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两者在教学中的作用略有不同,即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主动性、适应性和创造性,具体表现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态度和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内容的整合情况直接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演绎。
3.教学内容强化过程性。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是现代课程观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结论和过程的统一、过程和方法的统一,即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生成概念、探寻原理、追究本质,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
4.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情感交互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的张扬。
三、整合教材的策略
1.合理组织,促进自主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验操作能力,尽可能将各教学环节设计成学生活动,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作为“助理”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华师大版科学(八下)第六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课中,教师将每一个知识点整合成探究活动:“根的形态和组成”由学生观察菠菜、豆苗、大蒜苗和葱的根并总结完成,“根的结构与功能”这部分内容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观察豆芽的根毛、根尖和根尖四个区域的特点,并让学生通过观看根尖结构挂图,对照课本知识归纳根尖各部分细胞特点和细胞的功能。在整节课中,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动手动脑,教师则根据学生情况精心指导,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动手做实验,而不是看领悟早的同学做实验。
2.引导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在学生活动的内容上,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活动内容,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学生探究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探究性实验。在问题的设计上,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并充分渗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课中,在观察豆芽的根毛、根尖和根尖四个区域的特点时,如果根据课本的活动步骤直接让学生对根尖进行观察,则会出现学生无所适从的情况。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先找出根毛,再对根尖进行定义,然后让学生用肉眼和放大镜对根尖进行仔细观察,在充足的活动时间下,学生能够惊奇地发现短短的根尖居然会有这么细微的差别,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根尖各区域细胞特点进行探究的欲望,也培养了他们耐心观察、仔细实验的习惯。
3.讲练结合,培养归纳推导能力。要使学生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将讲解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在活动的编排中,教师要仔细推敲如何提问,如何指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归纳,尤其要让学生发表意见,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以及得到的结论等与全班同学分享。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在探索中培养归纳推导能力。如“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课中,在观察根的结构挂图这一活动环节中,当学生归纳出各区域细胞的结构特征后,根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这一原理,要求学生对照挂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比较,尝试着归纳和推理根尖各区域的功能并及时做出评价和鼓励。
4.学以致用,促进知识迁移。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但教学过程常常与实际生活脱节,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抽象难理解,为应付考试而不得已死记硬背。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科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促进了其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可在知识巩固这一环节将现实问题抛给学生,由学生思考解决。如“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课中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移栽苗木时,常用带土球起苗法进行栽植,对起苗过程中不能带上完好土球的植株,要把裸根沾上泥浆,再用湿草和草袋包裹,这是为什么?请解释原因。又如,在华师大版科学(七下)第一章第五节检验水的存在一课中可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常常使用护肤品对皮肤进行保湿和补水,那么这些护肤品中到底有没有水给我们补充呢,你能否对此进行验证?此类问题源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得到及时合理的运用,学生也会慢慢习惯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当然,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过程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过程,它需要教师关注学生、钻研教材、用心磨课和不断积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