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工作考察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必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的重要途径,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有效载体。阿荣旗提出的“信息化引领公安工作”,即创新公安情报工作,强力推进“大情报”平台建设;创新互联网监管机制,强力推进“大网安”格局;创新打击犯罪新举措,强力推进“网上作战”;创新和谐警民关系途径,强力推进“户籍服务一网办”,都是以信息化手段为基本依托。扎兰屯市社会治安动态防控和莫旗的110指挥中心建设也都是如此,我们此次考察团所到之处,无不
与信息化工作有紧密关系,给我们最大的直观感受也就是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先进经验,就必须牢固树立科技强警意识,切实提高全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充分运用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手段,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公安工作的流程再造和效能倍增。
(三)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如扎兰屯市针对周边农村案件高发的态势,针对结构复杂的现实状况,研发出了一套“灯竿报警”系统和农村110流动警务车,大大提高了公众安全感;莫旗公安局以“实战、实用、实效”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阿荣旗更是紧紧抓住社会管理创新有
利契机,破解了一系列社会管理难题,从队伍规范管理到信息化应用都取得了较大成绩。莫旗公安局从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学习三地先进经验,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贴近实战、服务实战”的工作作风,切实加强调查研究,确保出台的制度和制定的文件附有操作性、针对性和生命力。
怎么办?市检察院党组的态度斩钉截铁: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必须改革!
市检察院党组决心根据市委“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的总体部署,积极探索完善具有上海特色的未检制度,创“上海牌”未检。
数年前,当政府以购买社会服务、组建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之际,市检察院党组立即以此为契机,建议并协助党委和政府,整合社会力量,构建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化帮教矫正工作体系,将来沪未成年人纳入其中,以无监护人、无固定住所、无经济来源的“三无”来沪未成年人为重点,建立以工读学校或大型企业为载体的特殊观护点,为进入观护点的上述人员提供食宿与文化知识学习、技能培训,从根本上预防、减少外来未成年人犯罪。
观护体系引入了三支专业化的社会力量,即社工、心理咨询师与合适成年人队伍。社工根据每个观护对象的身心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专业化的帮教矫正方案,纠正不良行为;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帮助观护对象矫正不良心理;合适成年人则在监护人缺位时为来沪未成年人安排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加强管教辅导,并在其接受讯问或审判时到场,监督执法行为,维护其合法权益。
观护体系为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矫正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保障。当检察机关启动观护程序,被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的涉罪未成年人,即将其交观护点,由专业社工及其他社会力量组成的观护小组,对其进行帮教、考察和监管,防止其重新违法犯罪或妨碍诉讼;观护期满后,观护小组根据其表现向检察机关出具书面考察报告,作为不裁量或提出量刑建议的参考依据……
检察机关观护的不仅是来沪涉罪未成年人,对本市户籍的未成年人的成长检察机关也是关注有加。近年来,市检察院未检处针对在校生特别是职技校生犯罪问题突出的情况,积极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等合作,以制发“检察建议”等手段与市教委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相关的机制和措施,落实“检察建议”内容,充分发挥“检察建议”促进社会管理的作用,推进职技校生犯罪预防工作,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2007年以来,职技校生犯罪人数逐年下降――2007年211人,同比下降6.6%,2008年210人,同比基本持平;2009年为179人,同比下降14.8%;2010年为82人,同比下降54.2%。职技校生犯罪人数占在校生犯罪总数的比例从最高时的60.5%下降到现在的56.7%;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比例从最高时的9.4%下降到现在的5.8%……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水资源污染问题。
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湖泊众多,据统计,流域面积在100k㎡以上的河流约有5万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k㎡以上的有1500条,其中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海河、雅鲁藏布江等都是著名的大江大河。大小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500亿m2,占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5%以上。我国也是多湖泊的国家,面积在1k㎡以上的湖泊有2300多个,总面积71787k㎡,总储水量7088 亿m3,其中淡水含量占1/3。在我国西部高山地区发育许多现代冰川,总面积达59651k㎡,冰川储量51322 亿m3,年平均融水量为563亿m3,此外,在广大的丘陵山区和广阔的平原、盆地还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此外,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0000 亿m3,占全球陆地降水总量的4.7%。全国地下水总补给量为7700 亿m3,其中有6200m3补给河流,长江流域及其南方地区地下水约4800亿m3,北方地区约为2900 亿m3。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7亿m3,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340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已被列为世界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①
二、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分析
我国主要河流普遍受有机物污染,其中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排入河,污染物大量增加,河流富营养化趋势加速。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基本上成为排污沟,北方地区季节性河流也已经成为了排污道。下面是城市和农村的水污染现状分析。
1、城市水污染水现状
水源污染源于城市工业、生活污水排放。水利部水资源司和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1988 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340亿吨,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泊。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纳了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昔日清澈见底的大运河,碧波疏影的秦淮河,许多河段现已变成浊流泛臭的“黑水河”。俗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城市废水污染了江河,也危及城市自身。全国目前有381座城市面临水污染威胁。以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为例,该市每天排出五百万吨污水(不包括电厂冷却水),其中工业污水占80%.由于这些废水、污水基本上未得到处理即流入苏州河,致使苏州河早已成为污水河。专家们指出,照此下去,不久黄浦江也将成为污染江。
2、农村水污染现状
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关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我们以湖北省为例,就对湖北省20个自然行政村的调查来看:在生活用水方面,除了与中心城市相邻的极少数村外,90%的村子无集中处理生活用水的公共设施,35%的村子还无实现集中供水。这一突出问题,在全国其他农村地区也普遍存在。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90%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相关的屠宰场、孵化场往往直接将动物血、废水、牲畜的粪便、蛋壳等倾倒入附近的水体,导致大量的N、P流失和河道的水体变黑,富营养化严重。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我国农村有近7亿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②
三、原因分析
1.污水排放量大且处理率低
就我国而言,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不具备节能降耗的意识与动力。在价值最大化经营管理目的的驱使之下,企业所开展的技术改造工程往往是以再生产的扩大为直接目的的,由此导致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指标在工业生产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呈现出了显著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江海湖泊,污水处理厂与污水处理管道流干形式,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2.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出效率,农民往往超标使用具有高毒性与高扩散性的化肥及农药。这部分农药在附着于农作物表面的过程当中会直接被农作物植株所吸收,一部分挥发,而另一部分则被吸收与土壤与水分当中,由此经地表径流与雨水冲刷直接排放进自然水体当中。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氮肥的施作在无形中加重了温室效益的蔓延,从而形成了一种由自然水体污染到空气污染的蔓延式污染,危害极大。
3.国家政策导向存在一定的偏差性问题
我国政府在核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过程当中主要依赖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产品产量等直接性指标,对于资源消耗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相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关注不多。一方面,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使得部分高污染企业直接设厂在水体流域上流位置,加重流域覆盖区域内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使得与日俱增的废水排放量无法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理,从而加重水资源污染。
4.社会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存在一定问题
受到宣传力度不到位与国家政策导向偏差性问题的影响,社会大众对干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关注力度不够。生活垃圾随意的倾倒使得城市水体在雨水冲刷下更为严重,进而导致城市水资源污染源多样,最终使得水资源污染防治难度加大。
四、从社会工作者角度浅谈对策
有研究者认为,“在社区中开展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有以下角色:服务者、社区权益维护者、组织者、教育者、辅导行动的角色、研究者。”③“社会工作者是否合格,在实际工作中能否正确把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身份十分重要。”④而随着中国的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社工专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所以深入探讨社会工作者在不同场景中的具体角色与作用是很有意义的。仅仅在环境保护方面,社会工作者就应该具有多重身份:宣传者、志愿者、维权者、实践者,等等。政府应该充分意识到社会工作者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者应该配合政府在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的宣传工作,深入社区,开展宣传活
动媒体在宣传水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中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大众作为水资源保
护的直接践行者与受益人,应当具备水资源保护的行为意识。高素质的社工群体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宣传措施,让人民群众参与活动,提高节水意识,对企业的污染行为予以谴责,迫使其采用先进技术,以工业废水处理及再利用循环系统的技术改造为途径合理控制废水排放,从而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社会工作为水资源保护的志愿者,应多方采取调研,考察当地的水资源保护状况,并撰写考察报告,并与当地的媒体进行合作,让人们了解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如在农村地区,整合优化耗水量大的农业结构,要选择高效且无污染的绿色化肥,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避免农业面源受到更多的污染。
作为水资源保护的维权者,社工应敢于与水资源污染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作法律上的较量。“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法律已经对污染行为作出了处罚条例,社工要敢于站出来,对污染行为进行维权,强烈谴责这种破坏生态的行为。
社工也是水资源保护的实践者。在实际生活中,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配合节水理念,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
我国水资源污染状况已经令人堪忧。社会工作者作为促进社会工作规范化、高效化的管理者,应当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中充当宣传者、志愿者、维权者、实践者,从而协调和动员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这对于促进我们社会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社会工作者本身,也应该具有多种角色意识,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引文注释
①孔繁德.生态保护[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46—148.
②邢艾莉,刘俊肖.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立法思考[J].黑河学刊,2007(02).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时代,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必须充分思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我校多年的实践,我们提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的德育目标体系。
(一)国际视野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经济全球化要求学校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为此,学校要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大气大度、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爱国主义者。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国家意识首先是公民意识。学生到高中阶段,有关国家的相关知识已基本掌握,因而重点高中的公民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有关体验,学会不同情景下的选择判断,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这需要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其次,国家意识是法制的意识,这就要求公民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它指人发自内心的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信念基础之上的。因而,这种信念只能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然而,我们的爱国主义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还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国际视野要有国际意识,这就是要在审视国际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情况下,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的意识,从而能走出一条自强自立的道路;国际意识要有国际竞争的意识,要能在找到自身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敢于与别国竞争;国际意识要有国际合作的意识,要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在国际竞争中把别国的长处变为自己的长处;国际视野还要求我们学生能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有着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只有在广泛地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发展得更好,我们的文化才能更灿烂。
(二)基于科学认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一些人的享乐主义,而高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导致了重物轻人、重事实轻价值、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教育更要倡导精神追求胜于物质追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艰苦探索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思想创新、方法创新的成功,从而树立远大理想,拒绝不思进取;崇尚精神追求,拒绝享乐主义;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远离平庸,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竞争基础上的团队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要求社会每一成员有很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是应对经济全球化需要的重要措施。
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的关键性品质因素,它可以分为:1.情绪控制:这是个人摆脱和消除焦虑状态,控制冲动与愤怒,保持镇静与信心、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需要在人际交往中锻炼提高。2.认知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的感受,是共同生活的基础。目前中小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受到太多宠爱,容易形成这方面的心理缺陷,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因而正确地理解他人已经成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面。3.人际交往:纠正中小学生,尤其是个别“偏才”和“怪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问题,因为任何“卓越”的人才首先应是身心健康的人。4.竞争意识。现代人要有敢于参与社会竞争,在竞争中推动社会发展的勇气。要把竞争与合作在更高的水平上结合起来。
(四)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
在我国中小学的学校教育目标中,心理品质的目标常常受到人们的忽视。然而,事实证明,不管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还是从事社会其他工作,富有激情才会有工作的动力,持续稳定才能保持工作动力经久不衰。因而,培养学生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它包括:1.自我感知和自我激励;2.胜不骄,败不馁,勇于挑战,具有承受失败与挫折的勇气;3.处惊不乱,冷静地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在对社会需要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几个关键词: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逐步增长等。
二、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我校在多年实践的探索中形成了“自主发展”的德育模式,这一模式是建立在对学生情感发展认识的基础上的。
1.思想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情感领域“自主发展”的过程就是一种知情意行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知而行,由行而成情,最终成为他的意志品质。在这一意义上,只有学生自主的发展,才有学校德育的实效,这是学生态度、情感发生发展规律本身所决定的。
2.思想认识提高是不断内化的过程。把社会期望学生具有的态度、价值观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观念的过程,是态度与情感内化的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这一过程中,外部的条件是重要的,但这一转化能否最终成功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在于精心设计德育环境。
3.德育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教育体制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式转向弹性、开放式,师生关系由权威型转向以独立性、相互负责和交换意见为特征的平等和谐型、民主型,教育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教育评价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与发展,教育管理由集中、封闭式转向参与式、自主式。对于民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而言,造成一代具有民主意识、能够妥善使用民利的一代公民,其任务自然由教育来完成。由此,实施师生之间民主对话、教学相长的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自我发展”的基础是良好的自主性水平与自主性品质。这就是说,学生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自主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的认识与能力,并且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具有积极的、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效应。“自我发展”的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空间,即每个学生依据自主发展状况,确立一个可能的发展位置。“自我发展”的载体是学生集体性活动,通过各类有序、健康的学生集体活动,使自身的发展得以实现。
三、自主发展模式的教育实践
我校师生立足学校教育的实践,在教育活动和教育情景中加以不断修正与完善,逐步构建了一套与“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模型适应的实践操作体系。
(一)自我教育
我校一贯注重大德育环境的营造工作,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教育的主渠道,把它当作学生自主教育的基础途径。从寓德育于教学开始,挖掘教学的教育性,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再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教育自己。
1.把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我们提出了“将课堂还给孩子”的口号,这不仅是学生智能发展的要求,同样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要求。政治课教师难教、学生不愿学是当前政治课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也是困扰政治课教学的一大难题。为此,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所谓政治课中的学生参与教学,就是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实践的能力,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我校教师在尝试和运用参与教学方法的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方法:共同参与教师的备课,客串教师进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自己回顾、小结归纳,由学生根据教学的要求自己来组织和筹划社会实践,设立公民论坛。
2.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任务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在掌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重视学生的“内化”,也只有在学生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内化”。
为此,教师在让学生通过“学生导读”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根据“导读”内容自编自排小品等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向社会请教。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3至5人为一组。先由组长召集,确定考察专题、联系考察单位、设计考察提纲以及考察报告的撰写和打印等分工负责。同学们在社会考察中,采用多种形式,如实地参观、听领导介绍、采访职工、收集资料、摄影、摄像等。考察结束后,在政治教师及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每组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或论文。最后由课代表或班干部主持,召开各组的考察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二)自我评价
在学校德育中,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学校要求的差距,作出恰当的学习决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判断能力的提高,将在德育自我评价中形成的能力迁移到其他学习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日常行为的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往往通过活动与交往表现出来。因而,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首先通过考察和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来进行的。
2.对学生班队活动的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各种活动之中。因而,一方面学校把开展各种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本身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的指标是:活动的独创性、活动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内容的思想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等,分别赋值并加以综合评价。评委由学生自己担任。
3.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评价的依据是:选题的现实性,看选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报告的独特性,看选题的视角是否新颖,是否有独到见解;报告的思想性,看报告内容是否健康向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等;报告的逻辑性,看报告的分析是否合理,逻辑性是否强。有时还举办一些社会实践的汇报展览,既让全校同学接受了教育,又检验了同学们社会实践的成果,并要求学生自我作出评价。
4.个性心理素质评价。随着社会的变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学校奋发向上的精神给一些同学带来了沉重的学习压力;个别学生由争强好胜发展到自私自利;个别学生有较严重的内向型性格;少数来自全国各地来的学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等。学校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中所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结合中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特点,将心理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注重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教育性。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每天向学生开放,由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接受学生的咨询,做到诊断、咨询相结合;心理咨询室除坐堂咨询外,还设立了“悄悄话”信箱,解答同学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解除同学们的心理困惑。依据这些材料,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会同教育研究室和其他各方面的老师,对一些学生进行个案分析,较全面地评价他们的个性心理素质,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三)自我管理
1.树立学生示范群体
在学生中树立示范群体,是我校“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学校德育的重大实践活动之一。它对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先后培养了四个示范群体。
一是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学生党建示范群体。我校已坚持高层次德育多年,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党建工作,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举办了数十期青年业余党校,参加培训人数达2000多人。每学期发展学生党员7-8名,近几年来已发展学生党员70人,学生党员不仅自身要求严格,而且在班级、年级、学校各层面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同学,成为学生中的表率。
二是发扬“金牌精神”、品学兼优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同学不仅学习目的性明确、学风端正、成绩突出、成果累累,而且品德优秀、表现突出,在班级、年级和学校中的影响很大,是同学们羡慕的“成功者”,这批学生成为学生中科技与人文结合比较完美的榜样。
三是不断注重人格完善的团队干部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乐意担任社会工作,珍惜学生干部岗位,不辜负同学们的信任。他们在实践中注重自我修养,无论在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技艺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锻炼很大,提高很快,他们最终以胸怀宽广、为人诚恳、情趣广泛、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言行一致、工作主动、办事公正等优良作风赢得全校学生的尊重。
四是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成才、自强不息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对困难、正视困难、自强不息、刻苦顽强、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2.创建特色班集体
学校的特色班创建工作是根据自主、自愿、自动的原则展开的。首先各班同学根据本班学生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讨论制定班级特色,而后在充分吸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主要由班委、团支部围绕特色讨论并制定特色班级创建计划,向学生处提出申报。学期末学生处将根据各班申报计划和小结对各班特色创建工作进行审核,再对审核合格的班级进行表彰并举行特色班挂牌仪式。
特色的创建是一个自主建班的过程,它给每个集体留下了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同学们能够自己选择自我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选择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一份份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公约出台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活动开展起来了。班级集体在同学心目中产生了更为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一个家。
3.开展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同学们自主活动、自主学习的重要阵地之一。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课外学习内容,自己策划、组织学习的形式和过程。我校学生爱好广泛,兴趣浓厚,喜欢钻研,原本都是个体行为,学校及时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下设27个社团。学生社团联合制定了章程,学生社团、协会、俱乐部等也制定了管理条例。每个社团由社团成员自己聘请一名指导教师。社团小型活动两周一次,参观、制作网页、沙龙、咨询、讲座等,活动形式多样,生活活泼。同学们在自己喜爱的社团里施展着自己的才华,社团活动的开展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尤其让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社团活动中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发挥自己价值的土壤。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时代,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必须充分思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我校多年的实践,我们提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的德育目标体系。
(一)国际视野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经济全球化要求学校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为此,学校要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大气大度、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爱国主义者。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国家意识首先是公民意识。学生到高中阶段,有关国家的相关知识已基本掌握,因而重点高中的公民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有关体验,学会不同情景下的选择判断,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这需要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其次,国家意识是法制的意识,这就要求公民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它指人发自内心的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信念基础之上的。因而,这种信念只能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然而,我们的爱国主义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还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国际视野要有国际意识,这就是要在审视国际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情况下,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的意识,从而能走出一条自强自立的道路;国际意识要有国际竞争的意识,要能在找到自身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敢于与别国竞争;国际意识要有国际合作的意识,要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在国际竞争中把别国的长处变为自己的长处;国际视野还要求我们学生能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有着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只有在广泛地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发展得更好,我们的文化才能更灿烂。
(二)基于科学认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一些人的享乐主义,而高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导致了重物轻人、重事实轻价值、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教育更要倡导精神追求胜于物质追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艰苦探索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思想创新、方法创新的成功,从而树立远大理想,拒绝不思进取;崇尚精神追求,拒绝享乐主义;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远离平庸,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竞争基础上的团队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要求社会每一成员有很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是应对经济全球化需要的重要措施。
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的关键性品质因素,它可以分为:1.情绪控制:这是个人摆脱和消除焦虑状态,控制冲动与愤怒,保持镇静与信心、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需要在人际交往中锻炼提高。2.认知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的感受,是共同生活的基础。目前中小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受到太多宠爱,容易形成这方面的心理缺陷,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因而正确地理解他人已经成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面。3.人际交往:纠正中小学生,尤其是个别“偏才”和“怪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问题,因为任何“卓越”的人才首先应是身心健康的人。4.竞争意识。现代人要有敢于参与社会竞争,在竞争中推动社会发展的勇气。要把竞争与合作在更高的水平上结合起来。
(四)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
在我国中小学的学校教育目标中,心理品质的目标常常受到人们的忽视。然而,事实证明,不管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还是从事社会其他工作,富有激情才会有工作的动力,持续稳定才能保持工作动力经久不衰。因而,培养学生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它包括:1.自我感知和自我激励;2.胜不骄,败不馁,勇于挑战,具有承受失败与挫折的勇气;3.处惊不乱,冷静地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在对社会需要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几个关键词: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逐步增长等。
二、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我校在多年实践的探索中形成了“自主发展”的德育模式,这一模式是建立在对学生情感发展认识的基础上的。
1.思想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情感领域“自主发展”的过程就是一种知情意行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知而行,由行而成情,最终成为他的意志品质。在这一意义上,只有学生自主的发展,才有学校德育的实效,这是学生态度、情感发生发展规律本身所决定的。
2.思想认识提高是不断内化的过程。把社会期望学生具有的态度、价值观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观念的过程,是态度与情感内化的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这一过程中,外部的条件是重要的,但这一转化能否最终成功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在于精心设计德育环境。
3.德育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教育体制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式转向弹性、开放式,师生关系由权威型转向以独立性、相互负责和交换意见为特征的平等和谐型、民主型,教育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教育评价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与发展,教育管理由集中、封闭式转向参与式、自主式。对于民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而言,造成一代具有民主意识、能够妥善使用民利的一代公民,其任务自然由教育来完成。由此,实施师生之间民主对话、教学相长的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自我发展”的基础是良好的自主性水平与自主性品质。这就是说,学生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自主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的认识与能力,并且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具有积极的、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效应。“自我发展”的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空间,即每个学生依据自主发展状况,确立一个可能的发展位置。“自我发展”的载体是学生集体性活动,通过各类有序、健康的学生集体活动,使自身的发展得以实现。
三、自主发展模式的教育实践
我校师生立足学校教育的实践,在教育活动和教育情景中加以不断修正与完善,逐步构建了一套与“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模型适应的实践操作体系。
(一)自我教育
我校一贯注重大德育环境的营造工作,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教育的主渠道,把它当作学生自主教育的基础途径。从寓德育于教学开始,挖掘教学的教育性,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再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教育自己。
1.把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我们提出了“将课堂还给孩子”的口号,这不仅是学生智能发展的要求,同样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要求。政治课教师难教、学生不愿学是当前政治课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也是困扰政治课教学的一大难题。为此,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所谓政治课中的学生参与教学,就是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实践的能力,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我校教师在尝试和运用参与教学方法的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方法:共同参与教师的备课,客串教师进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自己回顾、小结归纳,由学生根据教学的要求自己来组织和筹划社会实践,设立公民论坛。
2.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任务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在掌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重视学生的“内化”,也只有在学生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内化”。
为此,教师在让学生通过“学生导读”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根据“导读”内容自编自排小品等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向社会请教。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3至5人为一组。先由组长召集,确定考察专题、联系考察单位、设计考察提纲以及考察报告的撰写和打印等分工负责。同学们在社会考察中,采用多种形式,如实地参观、听领导介绍、采访职工、收集资料、摄影、摄像等。考察结束后,在政治教师及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每组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或论文。最后由课代表或班干部主持,召开各组的考察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二)自我评价
在学校德育中,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学校要求的差距,作出恰当的学习决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判断能力的提高,将在德育自我评价中形成的能力迁移到其他学习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日常行为的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往往通过活动与交往表现出来。因而,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首先通过考察和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来进行的。
2.对学生班队活动的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各种活动之中。因而,一方面学校把开展各种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本身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的指标是:活动的独创性、活动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内容的思想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等,分别赋值并加以综合评价。评委由学生自己担任。
3.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评价的依据是:选题的现实性,看选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报告的独特性,看选题的视角是否新颖,是否有独到见解;报告的思想性,看报告内容是否健康向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等;报告的逻辑性,看报告的分析是否合理,逻辑性是否强。有时还举办一些社会实践的汇报展览,既让全校同学接受了教育,又检验了同学们社会实践的成果,并要求学生自我作出评价。
4.个性心理素质评价。随着社会的变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学校奋发向上的精神给一些同学带来了沉重的学习压力;个别学生由争强好胜发展到自私自利;个别学生有较严重的内向型性格;少数来自全国各地来的学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等。学校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中所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结合中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特点,将心理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注重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教育性。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每天向学生开放,由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接受学生的咨询,做到诊断、咨询相结合;心理咨询室除坐堂咨询外,还设立了“悄悄话”信箱,解答同学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解除同学们的心理困惑。依据这些材料,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会同教育研究室和其他各方面的老师,对一些学生进行个案分析,较全面地评价他们的个性心理素质,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三)自我管理
1.树立学生示范群体
在学生中树立示范群体,是我校“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学校德育的重大实践活动之一。它对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先后培养了四个示范群体。
一是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学生党建示范群体。我校已坚持高层次德育多年,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党建工作,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举办了数十期青年业余党校,参加培训人数达2000多人。每学期发展学生党员7-8名,近几年来已发展学生党员70人,学生党员不仅自身要求严格,而且在班级、年级、学校各层面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同学,成为学生中的表率。
二是发扬“金牌精神”、品学兼优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同学不仅学习目的性明确、学风端正、成绩突出、成果累累,而且品德优秀、表现突出,在班级、年级和学校中的影响很大,是同学们羡慕的“成功者”,这批学生成为学生中科技与人文结合比较完美的榜样。
三是不断注重人格完善的团队干部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乐意担任社会工作,珍惜学生干部岗位,不辜负同学们的信任。他们在实践中注重自我修养,无论在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技艺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锻炼很大,提高很快,他们最终以胸怀宽广、为人诚恳、情趣广泛、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言行一致、工作主动、办事公正等优良作风赢得全校学生的尊重。
四是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成才、自强不息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对困难、正视困难、自强不息、刻苦顽强、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2.创建特色班集体
学校的特色班创建工作是根据自主、自愿、自动的原则展开的。首先各班同学根据本班学生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讨论制定班级特色,而后在充分吸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主要由班委、团支部围绕特色讨论并制定特色班级创建计划,向学生处提出申报。学期末学生处将根据各班申报计划和小结对各班特色创建工作进行审核,再对审核合格的班级进行表彰并举行特色班挂牌仪式。
特色的创建是一个自主建班的过程,它给每个集体留下了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同学们能够自己选择自我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选择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一份份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公约出台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活动开展起来了。班级集体在同学心目中产生了更为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一个家。
3.开展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同学们自主活动、自主学习的重要阵地之一。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课外学习内容,自己策划、组织学习的形式和过程。我校学生爱好广泛,兴趣浓厚,喜欢钻研,原本都是个体行为,学校及时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下设27个社团。学生社团联合制定了章程,学生社团、协会、俱乐部等也制定了管理条例。每个社团由社团成员自己聘请一名指导教师。社团小型活动两周一次,参观、制作网页、沙龙、咨询、讲座等,活动形式多样,生活活泼。同学们在自己喜爱的社团里施展着自己的才华,社团活动的开展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尤其让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社团活动中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发挥自己价值的土壤。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145-01
大厦将倾,基础不牢。教学也是一样,尤其是数学,它是链条式的学习,断了一扣,就连接不上。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必须打好基础。那么,如何打好基础呢?我认为从“读写练”等方面开始培养。
读、写、练是人的最基本的能力,是学生进入社会后生活、工作、学习的基础。张志公先生说:“需要有良好的的语文读、写、练的能力,无论他参加任何一方面的社会工作,无论学习任何一种高深的技术或科学理论,都不受语文的障碍。”不仅如此,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在21世纪,读、写、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读的能力,当今已进入信息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据估算,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19世纪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一倍,现在每3—5年增加一倍,到21世纪增加的速度将更快。如此惊人的速度,要求现代人具有较强的吸收信息的能力,一要会吸收信息,二要信息多和快。
读的能力,对学生,必须培养“快速阅读”的习惯和本领,用较少的时间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求精不求快,细嚼慢咽的传统阅读方式必须打破。写作能力,到21世纪要求更高。不但要能写日常生活、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文体的文章.而且还能写诸如市场信息综述、情报资料综述、考察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产品说明书等应用文,要求不仅会写,而且要快。
语文教学重视朗读,数学教学也一样,也应重视“读”。
通过读加深理解和记忆。读是理解的前提,不然为什么将上学叫“读书”呢?小学生的任务就是读好各科的书,只有读才可能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我在上数学课时不仅读好书上的内容,还用儿歌教学生读,如认识0---10的数时,“1”像小棒斜着靠,“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能听话……这时有的摇头晃脑,有的哈哈大笑……这样,学生在朗读声中,不知不觉学会了知识,在愉快声中学会了内容。
“读”固然重要,“写”也是不可少的。写数字的训练也是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在教学生写的时候,先教坐的姿势,执笔方法,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字形,且找出数字的特征,如像什么等,和学生的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接着叫学生在书上描写数字,再在练习薄上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也让学生感到数字这么简单、好学。
大量阅读即多读,阅读课文或别的优秀文章,主要是学习理解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通过阅读,要使学生懂得怎样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谴词造句。故而,读文章时要仔细认真,勤思多想,最好的方法是联系自己的实际对照阅读:文章拿到手,自己先想一想:这种题目是什么体裁的文章?中心词是什么?有什么限制?让我写应从何入手?读文章的过程中,想作者怎样围绕中心立意谋篇的。读完后再想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自己先前的想法与这篇文章相比有哪些差异等等。通过琢磨咀嚼,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力争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到好文章,要让学生致力于理解、消化,将一些对自己作文有用的材料摘录下来,归类整理,经常翻阅,学习作者的利立意方法、写作方法,举一反三,灵活运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使之变成自己的阅读储备,进而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坚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与习惯,开始的时候学生也不知道怎么写。我就告诉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多长就写多长,甚至是只记下三两句话也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或是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实在没什么事情可写就抄一段小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对我国的高等院校进行了彻底的破坏,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为了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的命脉,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的高等院校开始了坎坷的内迁历程。
本文论述的内迁院校主要是指从沦陷区迁往大西南国统区继续办学的高校,约占全国高校的70%,这些内迁院校在艰苦的抗战中长期坚持办学,促进了西部地区教育、科技、人才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后期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办学水平,加快西南教育的飞跃发展
(一)提升了西南教育的整体水平
抗战时期, 我国新办高校如雨后春笋,陆续统计达 56 所, 西南、西北以及两广及闽浙赣等内迁高校集中的省份就有43所, 占总数的 3/4 强; 高校的内迁和内地高校的兴办促使了我国教育中心的大转移。高等院校从原来的以平津沪宁汉杭厦穗为中心的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转向以重庆、成都、昆明、贵阳、桂林、西安为中心的西南、西北地区及粤北、赣中南、闽西、浙南等地。高校的内迁大大改变了这些地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落后的局面。
(二)提高了当地办学的积极性
抗战前,西南地区教育落后,教育基础薄弱, 教育观念陈旧,办学积极性不高。随着内迁院校的转移,尤其是先进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的观念和看法发生了改变,办学积极性空前提高。据统计,抗战时期,云南省新建了两所高等专科学校即云南省立英语专科学校和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共建42所省立中等学校; 128所市立中等学校; 31所私立中等学校。其中较著名的有昆明的天祥中学、培文中学。这些新办的私立中学,教学水平很高,学生的成绩明显超过许多公立中学,这也成为当时云南中等教育发展的特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联大的学生深入云南的边远地区,在当地的公私立中学和小学任教,有的甚至创办或帮助创办私立中学,大大提高了这些地区的教学质量,开拓了边远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为云南省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三)为西南地区发展培养了大量急需人才
抗战之前, 滇籍学生在国内外高等学校毕业的很少。根据教育厅的统计资料:从1911年至1938年,共有滇籍毕业生2 575人,其中国外238人,国内2 337人。抗战开始后, 迁往云南的高校除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滇组成的西南联大外,还有中法、华中、中山、同济等大学以及东方语文专科学校。这些迁入的大学,为滇籍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滇籍大学生人数也从此大为增加。1942年一个年度,滇籍在校大学生就有1113人。同时, 当地政府和部分内迁高校还着手派遣青年学生到海外留学。例如,国立清华大学鉴于在抗战期间各项人才的迫切需要,于1940年度在滇选派留英公费生20名。与此同时,西南联大还为云南培养中等学校教师,解决本地迫切需要的师资。
二、从事地方经济开发与建设, 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抗战时期的内迁院校在教学之余, 根据当地的发展特点寻找课题, 进行经济开发和建设, 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 形成了当地经济的基本特色,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抗战时期的经济困难。例如,著名的“流亡大学”——浙江大学辗转到贵州省湄潭后, 对当地经济进行了显著的开发。著名的英国史学家、剑桥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李约瑟在抗战时期中国科学研究的一份考察报告《科学的前哨》中, 曾写道: 浙江大学“具有广大试验场地的农业研究所, 也正在进行着很多工作。该所曾发现本地所产一种蔷薇的果实里, 含有多量微生素 C, 并在枣子里面找到维生素 P。该所还研究贵州著名的茅台酒所用的酒曲, 这种酒曲除掉酵母菌之外,还包含特地配入的药剂不下 28 种之多。土壤学方面,进行着土壤氢离子浓度的研究, 和土。中微量元素如镍、锌等研究, 特别注重其对于茶、豆、蔬菜等作物的关系。”{1}
同时浙大又在遵义和湄潭两地推广蕃茄、马铃薯种植; 在黔北推广病虫害防治, 推广蔬菜种子等。值得一提的是农化系罗登义教授受湄潭茶场委托, 测定出茶园的土壤中具有 63 种微生物, 为开发湄潭茶园提供了理论根据, 所试制出的“湄红茶”今天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仍然享有盛誉。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多种途径并举, 在当时的特殊时期为西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奏响了乐章。
三、改变了当地风俗习惯,促进了西南地区社会的发展
社会风俗的形成与一定人群在较长的时间内相对定居有着密切的关系,缺少交流,缺乏新的文化因子,具有较大的封闭性和惰性,是社会文化中最表层也是最不容易改变的东西。抗战时期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文化层次的外地人口进入西南地区,使东西部风俗有了接触的机会,不同范畴的风俗文化彼此发生碰撞,互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一种相互交融的新景象。内迁高校的群体来到西南,既受到当地人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
(一)生活习惯的改变。例如,在昆明,战前无论城乡,人们每天只吃两餐,即上午九点和下午四点,而在战后,变成了每天吃三餐。同时,在衣着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人们普遍以西装为新潮,“瓜皮小帽,现在普遍以毡帽来代替了,棉布鞋以皮鞋来代替了,女子和妇人因山野间的鲜花得来容易,故再也不用人工制造的花来装饰了”。{2}云南昆明的变化,说明在当地人看来,内迁者带来的生活无疑是合乎时尚和值得仿效的。
(二)语言交流的互相影响。“移民一方面造成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又使不同地域的文化发生交流,产生新的文化,人口的迁移在促使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使语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语言极为丰富,因地域不同形成众多的方言。这种现象,一方面反应了语言的发达,但另一方面阻碍了不同区域人民思想文化交流。人口的流动为语言的交流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例如,当时,一部分流亡来滇的联大学生到路南县的尾则地区开展社会工作,到后来,这里的“好些夷胞儿童都会讲汉语了”。{3}在日常交往过程中,为了能够彼此明白对方的意思,当地人和外地人都操着夹杂着浓重方言音调的“国语”进行交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语言的统一。
(三)婚姻方面的变化。随着人口迁徙,大多数不同信仰,不同区域的人聚居在一起,互相影响,促使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抗战前,滇缅公路上的司机们“大约65%是和云南女子结婚的,而大多数属于初婚。在这些家庭中,从妻子方面,很容易看出本地的社会风俗”{4}云南的许多地方仍然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如“澜沧的拉祜族,前还处于对偶婚时期,受到的外来影响日益加强,对偶婚家庭开始走向解体,这一过程发展到胜利后,已有少数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完全过渡到一夫一妻制了”。{5}随着高等院校的内迁,新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的输入,新的风气和习俗得到了确立。极大地冲击了云南当地封建、愚昧、保守的风气,原先较为封闭的社会,逐渐趋向开放,推动了云南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体来说,抗战时期内迁院校对于西南地区的教育科技和人才等资源的开发,起到了先锋和骨干作用,取得了罕见的成绩。这些成绩和经验对于当前和今后西南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开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人们反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熊贤君.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西部开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这次全市餐饮服务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决策部署,围绕备战“20__”打造“水上运动之都”,专题研究部署加快我市餐饮服务业发展的任务和措施,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加大措施、形成合力,努力提高全市餐饮服务业发展水平。对这次会议,于建成市长非常重视,专门致信就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刚才进行了学习传达,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会上,市服务业办公室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餐饮业开展“树文明新风创服务品牌”活动的实施意见》,有关企业发出了开展“树文明新风创服务品牌”活动的倡议,各区县也作了表态发言,下步关键是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民以食为天”。餐饮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传统行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改革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近年来,我市餐饮服务业发展较快,规模不断扩大,档次逐渐提升,结构明显优化,在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方便群众生活、满足消费需求、促进旅游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全市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91亿元,同比增长24.8。今年前5个月,全市餐饮业零售额达到3.71亿元,同比增长25.4,增幅居各行业首位。至目前,全市各类餐饮营业网点已达3500多家。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和旅游、商务、会展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餐饮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相应地对餐饮服务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发展餐饮服务业的重要意义,用心把握形势,正视面临困难,切实增强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一)要充分认识发展餐饮服务业的重要意义。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予以认识。
首先,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消费作用的增大、经济增长的动力将加快由供给转向需求,由生产转向消费。近年来,我国大力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把扩大国内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培育消费热点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当前,全国餐饮业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使餐饮消费成为拉动消费需求稳步增长的重要力量。去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增幅达21.6,连续14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8.3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9个百分点。就我市来看,“九五”以来餐饮业零售额平均以每年20.8的速度递增,比同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高出4.2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九五”初期的4.3提高到目前的8.5。可以看出,我们看似发展得不慢,但仍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日照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消费应该达到沿海开放城市的水平,但我们现在连个全国平均水平都达不到,说明我们的发展还不够快,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商机很大。特别是随着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今后一个时期,餐饮经济占服务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将会大幅度上升。同时,发展餐饮服务业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非常有利,是培植地方税源的重要措施。最近,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服务业实现的税收全部实行属地管理。
其次,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劳动力由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步伐越来越快。餐饮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成为安置就业的重要行业之一,在扩大社会就业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到20__年末,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达39.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25.5,其中,相当部分的人员在餐饮业就业。“十一五”是我市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进入餐饮业就业的人数将会不断增加。餐饮业对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三,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由于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社会公众对物质财富和精神生活的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追求生活质量的理念不断增强,特别是旅游休闲等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除了财富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外,很重要的就是靠与之相配套的餐饮业大发展的有效支撑。从我市实际来看,要举办一些重大活动竟找不到适合的场所,接待能力不足、档次不高的问题相当突出,旅游、休闲等服务业要上新水平,离不开餐饮业上规模、上档次。大力发展餐饮业,将大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各方面的消费需求。
(二)要发挥好利用好当前餐饮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大好形势。一是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市场基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继续看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我市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去年,全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两项指标均创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创1997年以来新高、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8,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17亿元,同比增长38.9,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实现销售收入94.72亿元,增长51.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亿元,增长22.5。特别是我们从实际出发,发挥港口、区位、生态环境三大优势,港口经济、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体育经济、大学经济等特 色经济的发展已大见成效。这几方面的特色经济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都非常的大,在中央电视台与国家环保总局的信息中,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大气质量在全国重点控制的113个城市中是排在第六位的,这必将招徕更多的游客和居住者。
二是备战20__打造水上运动之都,为加快发展餐饮服务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__年在我市举办首届中国水上运动会,对我市城市及相关产业的拉动将是全方位、深层次、长远的。市委、市政府最近还要召开动员会议,发动全市参与到水上运动会,就像北京备战20__奥运会、上海备战20__世博会一样,我们日照全力备战20__水上运动会,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具体到餐饮业,将对餐饮设施的改造扩张、消费市场和餐饮品牌的培育以及餐饮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产生综合拉动效应。同时,北京筹办20__奥运会、上海筹办20__世博会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先进经验和有益启示,通过学习借鉴来筹备好这届水上运动会,把我们的基础设施搞好,尤其是把我们的星级酒店搞好。水运会筹备期间,通过新建一批中高档星级酒店和以中华美食城为主的特色餐饮街区,以及对现有餐饮企业的整合、改造、提高,必将大大加快餐饮业上规模、上水平的步伐。目前,已经开工和准备建设的四星级以上酒店,有舒斯贝尔新天地酒店、日照国际帆船比赛酒店、灯塔广场的石化酒店和海景宾馆、碧波酒店的扩建改造。水运会举办期间,通过扩大对外宣传,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运会的综合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我市观光旅游,由于人流的增加,餐饮业将取得更大的消费市场。水运会举办后,随着“水上运动之都”的不断开发建设,我市知名度将进一步提高,城市旅游功能将得到完善,餐饮服务业可以借助水运会对旅游等行业的拉动效应,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是大力发展餐饮业,支持餐饮业做大做强的大环境已经形成。餐饮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省委、省政府在20__年就召开了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并在最近召开的全省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会议和突出发挥青岛龙头带动作用工作会议上,对发展服务业问题都重点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更加突出的将加快服务业发展摆上了重要日程。去年12月召开了全市服务业大会,制定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也着重进行了强调。近日,为备战20__打造水上运动之都,就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问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且于建成市长亲自出面抓推进、抓落实:5月14日召集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专题研究加快推进四星级以上宾馆的建设问题,以迅速提升我市餐饮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5月22日至26日又带队到南京、苏州、上海等地参观考察了当地餐饮服务业规划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今天这次会议专门致信并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对某一单项工作如此重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直接抓落实,是日照建立地级市以来前所未有的,在全省也是少见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三)正视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应当清醒地看到,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无论是同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是同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要实现我市餐饮服务业的加快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就餐饮服务业自身来看,一是餐饮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餐饮连锁经营尚处在起步阶段,永和、立京、新瑞、福星等7家餐饮连锁公司所拥有的连锁门店一共才26个,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难以显现。二是中高档餐饮企业较少,服务水平不高。全市星级以上宾馆仅16家,到现在没有一家四星级及以上宾馆,不能满足高档次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城市化、国际化的进程。三是餐饮企业经济效益差。有的餐饮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和区县政府的招待所经济效益差,比较好的也就是莒县文心宾馆。岚山区至今还没有一家星级宾馆,与经济发展形势和实际需要极不适应。四是餐饮企业卫生状况、经营环境亟需改善,餐具和餐巾纸的安全卫生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抓紧进行检查整改。
其次,就发展环境来看,一是有的地方或单位在工作安排上习惯于按“一、二、三”产业的顺序思考问题和安排工作,认为餐饮就是吃吃喝喝,无关紧要,没有在思想认识上引起足够重视。二是对餐饮服务业还存在一些歧视性政策。比较典型的是水电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目前对餐饮服务企业执行的用水、用电价格分别高于一般工业企业6和11。现在我们要控制着餐饮服务业用水、用电价格的上涨,不但不能拉大使用价格的差距,还要缩小,逐步过度到与第二产业用水用电价格一致。三是审批手续烦琐,乱检查、乱罚款多,对出现的问题往往采取“一脚踩死”的简单做法。
第三,我们的夜生活不够丰富多彩,制约着餐饮业的发展。餐饮业的发展要靠人气的聚集,而凝聚人气除了要发展经济,就要考虑夜间生活的问题,大力发展晚间经济。在这方面,我市存在的差距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观念保守。多数干部群众对夜生活存有偏见,将夜生活与“黄赌毒”划等号,认为夜生活是挥霍奢侈、低级趣味。而且认为日照思想保守落后,不适合搞夜生活。这都是不正确的认识,必须纠正。二是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我市普遍缺少有影响力的夜生活街区和大型的中心娱乐区,缺乏有特色的标志性消费区。已规划建设的海滨六路步行街发展还很滞后,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三是文化资源挖掘整合不够。一方面,文艺团体无活可干,资源闲置,难以维持生计;另一方面,演出活动奇缺,缺乏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二、明确思路,加大措施,推动餐饮服务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餐饮服务业发展要围绕创建品牌这一主题,突出启动早餐工程、发展晚间经济两个重点,推动全市餐饮服务业提升层次,扩大规模,快速发展。
(一)大力实施餐饮品牌战略,提高餐饮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弘扬日照餐饮文化,培育海鲜特色,挖掘包装日照特色小吃,开展好日照海鲜名菜、名店的评选和整顿活动,完善动态长效机制,选树海鲜品牌和特色小吃品牌,丰富文化内 涵,增强地方特色。同时,要发挥日照海鲜的特色优势,鼓励餐饮企业加快对外扩张步伐,发展一批大型餐饮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扩张发展,力争到20__年全市开设20__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餐饮网点数量达到150处以上,年营业额过千万的餐饮企业达到40家。要教育引导餐饮企业和经营业户树立品牌意识,在营销方式、消费环境、菜肴价格、服务质量、组织形式等方面创新,摆脱“有利就上、盲目追风”的一窝蜂式的经营方式。
(二)启动实施“早餐工程”,提供更好地便民利民服务。一是启动实施“早餐工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配送、定点销售”的思路,在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增加“早餐工程”营业网点密度,探索在较大的社区设立早餐亭和通过加盟、订单配送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早餐业务。年内力争使市区“早餐工程”中心店达到2处,网点达到15处,使这项民心工程健康长久地开展下去。二是引导发展好快餐连锁。要有重点地培育一批以中式快餐为主的连锁企业,学习借鉴国外餐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的经营理念、管理和营销方式,走连锁化、标准化发展道路。运用直营连锁和特许加盟等经营方式,设置好经营网点。对经营品种、服务方式实行标准化管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把企业做大,为居民提供规范、卫生、安全的快餐服务。三是规范发展经济型酒店。重点在旅游消费方面下功夫,整合中低档饭店、旅馆资源,突出住宿功能,提升服务层次,为旅游团队、家庭出游等不同层次消费群体提供清洁、舒适、方便、安全的服务。在居民密集区、旅游聚集地,发展适度规模的大众化餐饮街区,特别是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国家海滨森林公园等区域,搞好民俗旅游开发。
(三)大力发展晚间经济,丰富我市的餐饮市场。对发展晚间经济,去年省政府转发了省旅游局、济南市政府关于赴长沙、沈阳参观学习的考察报告,两市的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借鉴。要结合我市实际,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以提高服务档次、满足消费需求为目标,依托商业中心、大型客运交通枢纽、沿海旅游带,规划建设各类夜市和特色街区,发展有益于人际交流和身心健康的专业化、特色化服务。重点规划建设好灯塔广场、中华美食城等水上运动基地配套餐饮服务设施,力争到20__年市区建成投入使用的四星级以上宾馆达到5家以上。另外,选择适当区域探索建设夏季露天小吃、夜间烧烤市场,繁荣市民夜间生活。二是大力实行亮化工程,鼓励市区主要大商场延长营业时间,开展夜间文化广场活动,开通夜间公交车,营造晚间消费的浓厚氛围,逐步让夜晚亮起来、市场活起来、市民走出来、消费启动起来。三是以备战20__打造水上运动之都为契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市外、省外乃至国外的客商到我市来投资餐饮业,让市内企业与外地企业同台竞争,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发挥特色街区的集聚效应,以餐饮街区为载体,积极引进不同国度、不同风味的餐饮品牌和国内各大菜系的知名餐饮企业、特色小吃和早茶品种,培育建设具有“日照海鲜”特色的餐饮街和面向大众的经济性住宿特色街区。通过特色街区建设,繁荣我市餐饮、住宿市场,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满足广大居民和游客的需要,扩大消费。
(四)加强规范引导,不断提升餐饮服务业水平。《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规定》是我国饮食服务行业的技术规范,要通过对酒家酒店的分等定级,引导餐饮企业经营上规模,服务上水平,促进餐饮服务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重点从行业低端规范餐饮、住宿中小企业的经营和服务行为,改善全行业的设施面貌,提升行业经营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卫生的餐饮消费环境和安全规范的住宿服务环境。对已形成一定知名度,有一定经营规模的餐饮企业,要引导其走标准化发展的路子,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连锁经营,通过直营连锁、特许连锁等形式,增强市场的辐射力。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力争培育一批在我市乃至在全省叫得响,有广泛社会认知度,能代表日照形象的龙头餐饮企业。
三、配套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的合力
餐饮服务业发展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哪一级或哪一个部门势必难以奏效,各级各部门务必要从领导、人才、环境等方面为加快餐饮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东港区作为市驻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好、抓实。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餐饮服务业摆到工作的重要位置。为实现我市服务业跨越发展,3月28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各级各部门在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的基础上,一要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认真开展“树文明新风,创服务名牌”活动,大力强化顾客第一和质量第一的观念。二要凝心聚力,集聚各方力量促进餐饮业的繁荣,主要通过宣传发动和政策引导,通过市场的手段,把政府、部门、企业、新闻媒体等各种力量汇聚起来,共同做好发展餐饮业这篇大文章。三要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抓好餐饮工作,对已经确定的启动早餐工程、发展晚间经济等重点工作一定要做响,做热,做实。四要转变职能,振奋精神,以新的工作方法推动餐饮工作,多做企业、群众有兴趣、拥护、支持的事,更好地发展餐饮文化,丰富餐饮市场。各区县都要行动起来,组织到长沙、沈阳考察学习。
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能否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城市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期政府转变职能,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在推进餐饮服务业发展中,要强化行业管理,进一步培育发展行业协会,重点在加强职业培训、开展技艺交流和信息服务、搞好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真正成为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