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泥鳅养殖技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稻田养殖泥鳅主要适用于连片稻田,一般不挖鱼沟和鱼溜,放养前,加高加固田埂,搞好进排水口等拦鱼设备,待水稻插秧返青后,放养鳅种,每亩放鳅种3000-4000尾。
一、稻田养泥鳅的好处:1、稻田养泥鳅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每亩稻田不但水稻可保持原产量,还可收获泥鳅70-100kg,直接提高经济效益。
2、泥鳅可直接吃掉水中的部分有害昆虫,起到生物防治病虫害的部分功能,省用农药,减少了粮食污染。
3、泥鳅在稻田中的生命活动可起到疏松土壤,促进肥料分解,水稻发棵,谷粒饱满,达到稻鳅双丰收的目的。
4、节约饵料,降低养殖成本。泥鳅生长的适应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23-27℃,水温高于32℃则钻入淤泥中栖息,水温低于7℃潜入泥中冬眠。稻田不但提供泥鳅水域环境,水稻还能为泥鳅提供遮蔽、躲藏的场所,并能提供部分食料。
二、泥鳅稻田中的养殖技术要点
1、稻田选择。选择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粘性土。
2、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选作养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000m2左右。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没网拦,田埂高50cm,底宽50cm,顶宽40cm,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挖深30cm,宽20cm的环沟,插秧后对环沟进行修整。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
3、稻田施肥。耕田与施肥同时进行。耕田时可将稻田在中间隔开。先耕半边并施肥,重施基肥,巧施追肥,追肥只能用尿素。插秧前重施底肥,每亩施鸡、猪粪250Kg,繁殖天然饵料,促进泥鳅生长。水稻插秧结束后,稻田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每亩25kg,直到8月中旬结束。
4、泥鳅放养。泥鳅放养时间以水稻栽插初次耘田后为宜,在放养时间上要坚持一个“早”字。要求做到“早插秧、早放鱼”。泥鳅苗种主要来源是收购野生鱼。放种前3-4d在坑、沟内施入腐熟的畜肥40kg/100,培肥水质,然后每667m2放3-4cm的鳅种2万-2.5万尾。
5、科学施药。稻田出现病虫害时,宜选用对症高效低毒的农药,不能任意加大用药量。粉剂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施,水剂在露水干后使用。施药时喷嘴要斜向稻叶或朝上。尽量将药嗔在稻口十上。下雨前不要施农药。施农药最佳时间是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养鱼稻田除草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如:草克星、农思它。
6、饲养管理。养殖管理技术要领:主要管理内容是日常的投饵和巡视田块、水质管理、检查摄食状况、成鳅病防治及防止逃逸等。
(1)水质管理。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苗种放养后,稻田水深度保持在5cm以上,养殖中期伏约7月中旬),此时正是高温季节,田水深度应保持在10cm以上。养殖期间3-5天换水一次。在日常巡查中,如发现泥鳅浮头、受惊或日出后仍不下沉,应立即换水。
(2)饵料管理。稻田养殖泥鳅要想取得高产,除施底肥和追肥外,还应每天进行投饵。泥鳅为杂食性鱼类,人工喂养饲料有米糠、麦麸和少量鱼粉、加适量甘薯淀粉粘合团块状饲料,或蚯蚓、蝇蛆等鲜活饲料。
前期投饵按鱼体重的1-1.5%,中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后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主要投喂植物性饵料,如:麦麸、米糠等。投饲量一般按泥鳅总体重的3%-5%计算,也可按实际泥鳅的吃食情况而定,每次投喂的吃食时间以3小时为标准。日投喂2次,上午8-9时、下午4-5时。阴天和气压低的天气应减少投饵量。
(3)日常管理。坚持经常巡田,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有损坏,特别在雨天要对进、排水孔及堤坝进行严格检查。
7、泥鳅的病害防治
(1)水霉病。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鳅种下田前用孔雀石绿或食盐浸洗消毒;泥鳅感染此病时,各用0.04%的小苏打和食盐配成混合液后,全田泼洒。
(2)烂鳍病.用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或0.1g/m3呋喃唑酮全池泼洒;用每毫升含10-50微克的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1-2天即可见效,5天痊愈。
(3)打印病。用量为每立方水1克的漂白粉化水后全田泼洒,或用2%浓度碳酸或漂白粉干粉直接涂抹患处。
1、鳅池建设
养殖泥鳅的池塘要靠近水源、排灌方便,以便定期注水;面积为300~500 m2,最大不超过1 333.33 m2为好;池深为70~80 cm,并在排水口附近挖6~10 m2、深60~80 cm的集鱼坑,以方便放养和捕捞;池塘岸要整齐平直、坚硬,并在埂内贴1层塑料膜以防泥鳅钻洞逃逸;池底要整实,并要有20~30 cm淤泥,深浅要均匀。
2、清塘消毒
将整建好的塘口进行药物消毒,在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生石灰清塘:生石灰化水后能杀害野杂鱼、水生昆虫和细菌等病原体,不仅有除害灭病作用,还能改善水质,增强底泥的肥力;生石灰的用量应根据水深情况而定,一般水深7~10 cm的干池用900~1 125 kg/hm2;水深1 m用1 875~2 250 kg/hm2。漂白粉清塘:漂白粉遇水后能放出初生态氯,具有较强的杀菌和灭敌害生物的作用。干池塘用60~75 kg/hm2,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
3、肥水放养
放养前3~4 d施基肥,品种以畜禽粪肥为主,用量为9~12 t/hm2,以提高泥鳅苗种成活率。为减少疾病,用10 mg/L漂白粉溶液在水温10~15 ℃时,浸洗泥鳅鱼种20~30 min,或者用3%食盐水浸洗30 min左右,杀灭泥鳅鱼种体表的病原菌,增加抗病能力。池塘养殖成鳅时,放养量按放3~4 cm泥鳅鱼种18万~24万尾/hm2,如有流水条件的池塘可适当增加投放量,反之可少放。
4、科学投饲
泥鳅鱼种入池后,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肥,培养水中的天然饵料。每日还要投喂人工饲料,日投饵量3月为泥鳅总体重的1%,4―6月为4%,7―8月为10%,9―10月为4%。投喂方法,2次/d,上午、下午各1次,并在池塘内向阳、离岸1.5~2.0 m处搭设饲料台,把饲料放在台上,有利于泥鳅均匀摄食,可减少饵料的浪费,便于检查泥鳅的食量和生长情况。
5、种草与增氧
在鳅池中种植适量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种草的覆盖面应控制在15%左右,避免高温阳光直射,为泥鳅提供栖息的场所。注重观察池水变化和泥鳅活动情况,如果池水呈茶褐色或大量泥鳅不时窜出水面“吞食空气”,要立即注入新水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同时可选用富氧或粒粒氧增氧。
6、泥鳅捕捞
泥鳅具有钻入土的特性,因此不容易捕捞。针对泥鳅的这一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捕捞方法:一是食饵诱捕法。把炒香的米糠或麦类放在一种特制的竹笼内,将笼置于池周边沿部位,引诱泥鳅进入笼内。二是排水捕捞法。先将池水排干,然后根据成鳅池的大小,在池底开挖几条宽40 cm、深25~30 cm的排水沟,在排水沟附近挖坑,使池底泥面无水,沟、坑内积水,泥鳅会聚集到沟坑内,即可用抄网捕捞。若池大未捕尽,可进水淹没池底几小时,然后慢慢放水至只剩沟坑内有水,继续用抄网捕捞。若池中还有泥鳅钻到泥中未捕到,则再进水淹没池底过夜,第2天太阳未出之前慢慢放水,再重捕1次,可基本捕尽池中的泥鳅。
二、稻田养殖
1、稻田选择与准备
养泥鳅的稻田一般要求保水性能好,渗漏速度慢,插秧前稻田水深保持20 cm以上。稻田的积雨面宜小不宜大,选择低洼田、塘田、岔沟田为宜。水源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质以黏性、高度熟化、肥力较高的土壤为佳。养殖泥鳅的稻田,田埂应高出田面60 cm左右,捶紧夯实,可用农膜插入泥中10 cm围护田埂,以防漏洞、裂缝、漏水、塌陷而使泥鳅逃走。同时进、出水口处要安装塑料网栏。鱼沟一般为“十”字形沟,挖在稻田中央,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沟深60 cm、宽90 cm为宜。鱼沟渠道要与进、出口处畅通。养殖泥鳅的稻田插秧前施尿素150 kg/hm2为宜。
中图分类号S96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24-02
1营养价值及市场需求
泥鳅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经济价值较高,广泛分布于我国除高原外其他地区,日本、韩国、前苏联、印度也有分布,泥鳅肉质细嫩、清淡鲜美,而且具有滋补药用价值,历来为人们所喜食。
1.1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被誉为“水中人参”。每100 g肉中含脂肪231 g、蛋白质17.55 g、热量4 912 kJ、钙51 mg、磷154 mg、铁3 mg、碳水化合物2.5 g、灰分1.1 g、硫黄素0.08 mg、核黄素0.16 rag、尼克酸5.0 mg。
泥鳅药用价值较高。《医学入门》和《本草纲目》中记载:泥鳅性甘、平,有暖中益气之功效,对治疗肝炎、痔疮、阳萎、乳痈、小儿盗汗、皮肤瘙痒、手指疔、跌打损伤等症状均有一定疗效。
1.2市场需求旺盛,经济价格高
近年来,工农业污染加剧以及无序滥捕导致泥鳅野生资源数量和品质下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的健康化,以无污染水域养殖的泥鳅市场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因此,开展泥鳅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些年的情况看,泥鳅养殖风险小,收益丰厚,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接受[1]。目前,国外市场主要在韩国和日本,国内市场在近几年有所提升,泥鳅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开始受到关注,价格已提高1倍以上。
2生物学特性
2.1形态特征
泥鳅体为长圆柱形,一般体长12~18 cm,体重10~25 g,雌体大于雄体,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口须5对,最长的须后伸到达或超过眼后缘。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尾鳍圆形,靠近臀鳍。体色因栖息环境不同而有变化,一般体背及体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腹部灰白色,也有体色偏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
2.2食性
泥鳅系杂食性鱼类,幼苗阶段摄食动物性饲料,后逐渐转为杂食性,成泥鳅偏植物性。体长和摄食的关系:体长5 cm以下的个体,摄食小型甲壳类动物;体长5~8 cm时,除摄食小型甲壳类外,还摄食丝蚯蚓;体长8~9 cm时,摄食硅藻、植物的根、茎、种子等;体长达10 cm以上时,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各生长阶段均喜食人工配合饲料,促使泥鳅快速生长,增产增收。
2.3呼吸
泥鳅可以用腮呼吸,也可以用皮肤和肠道呼吸。肠呼吸是泥鳅特有的生理现象,因其肠壁薄而血管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冬天靠肠呼吸来维持生命,水中氧气不足时还可以到水面吞食空气,在肠中进行气体交换,废气从排出。因此,对低氧的抵抗力远胜于其他鱼类。水中溶解氧浓度为0.46~0.48 mg/L时,泥鳅开始死亡;若进行肠呼吸,在溶解氧浓度低于0.16 mg/L时仍能生存,是一个高产潜力很大的品种。
2.4水温
泥鳅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8~30 ℃,最适水温为22~28 ℃,水温较高时(32 ℃以上)钻入泥中栖息,水温低于7 ℃时潜入泥中冬眠。
2.5生殖习性
泥鳅一般2龄性成熟,1年也可以多次产卵,繁殖季节为4月底至秋季,繁殖最佳温度为24~27 ℃,雌体的怀卵量不一,最少只有1 000粒左右,最多达2万粒。
3人工养殖技术
3.1池塘条件
选择东西向、朝阳、土质为黏土、底部平坦、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池塘。池塘面积0.067~0.133 hm2,池深1.2~1.5 m,池底淤泥15~20 cm,水深50~60 cm,出水处的深度低于进水处,便于水体交换和清塘。池中设与排水口相连的面积约为池底4%的鱼溜,比池底深30~35 cm,沿池四周用20目的聚乙烯网深埋30 cm,上面高出水面30 cm,进水口和排水口都要求2层网,内层网密,外层网稀,以防野杂鱼进入,或泥鳅顺水、逆水逃跑。
3.2苗种的放养
3.2.1清塘消毒。先抽干池水,检查有无漏洞,然后用生石灰2 250 kg/hm2制成浆后全池均匀泼洒。一般于放养前10~15 d进行。
3.2.2培肥水质。清塘后1周注入经滤网过滤后的新水,以防野杂鱼混入。然后施基肥以培养浮游生物,供泥鳅下塘后摄食,用量为鸡粪2 400 kg/hm2。池水保持黄绿色,透明度约20 cm[2]。
3.2.3鳅种消毒。在放养鳅种前,用8 mg/kg高锰酸钾溶液,在水温10~15 ℃时浸泡10~15 min;或者用浓度为0.35 mg/L的10%聚维酮碘溶液浸泡5 min。
3.2.4放养模式。放养时间一般在9―10月或3―4月,养殖时间8~9个月,放养规格3~6 cm,放养密度为30.0万~52.5万尾/hm2,水源条件及技术力量好的可适当增加。在泥鳅池中可适当搭养中上层鱼类,如草、鲢、鳙等夏花鱼种。
3.3饲养管理
3.3.1利用肥水培育天然饵料。泥鳅下塘后,要根据水质肥瘦及时追肥,每隔30~40 d追肥1次,每次900~1 125 kg/hm2。
3.3.2搭设饲料台人工投饵。集中投饵,投喂人工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配合饲料含50%小麦粉、20%豆饼、10%米糠、10%鱼粉、7%血粉、3%酵母。在食台上定点投喂。高温季节应在食台上搭棚遮荫。每天投喂2次,6:00―7:00喂70%,17:00―18:00喂30%,总投饵率3%~8%,水温高于30 ℃和低于10 ℃应减少投喂。肥水后的养殖池水能提供一定量的天然生物饵料,水温15 ℃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此时必须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水温为15~20、20~22、23~30 ℃时,日投喂量分别为体重的1.5%~3.0%、3.0%~5.0%、5.0%~8.0%。投饵前检查吃食情况,如未吃完,应减少投饵量,一般情况以投饵后2~4 h吃完为度,还要隔3~5 d清洗1次投饵台,以防疾病发生。
3.4日常管理
要做到“二防、二勤、三早、四看”,即防病、防逃;勤巡塘、勤日记;早清塘、早开食、早放养;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看天气变化情况、看水质变化情况、看季节变化情况决定饲饵投喂量。具体管理方法:①密切注意泥鳅池水质。发现水色发黑或过浓时要及时加注新水,一般每周加水1~2次,每次换水30~40 cm,要求水质保持“肥、活、爽”,溶解氧要求3 mg/L以上。②注意泥鳅的活动情况。及时观察饲料投喂后的摄食情况,投饵要做到“四定”,注意定期(15~30 d)对食场用1~2 mg/L漂白粉消毒。同时要经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池水保持中性或弱酸性(pH值为6.5~7.2)。③检查拦鳅设施。防止泥鳅逃逸、防止天敌入侵,必须管好设备,仔细检查漏洞,如有损坏,及时修补。④抗应激措施。泥鳅好静怕惊,泼洒VC 3 750 g/hm2可提高泥鳅抗应激能力,每10 d喂1次复合维生素,可提高免疫力、抗病力[3]。
4疾病防治
泥鳅在饲养过程中很少发病,发病多是因为日常管理和操作不当而引起的。一旦发病,治疗起来也很困难,因而对泥鳅的疾病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措施除了清塘、鳅种消毒等常规工作以外,应特别注意改善水质环境、不投变质饲料,并定期进行药物防治[4]。
4.1防治气泡病
气泡病症状有病鳅浮于水面不能下沉,肚皮鼓起,肠内布满小气泡或泥鳅体表特别是鳍上排满气泡。治疗方法:一是日换水量为池水的1/2,连续3 d,换水前洒VC 3 750 g/hm2,换水后洒食盐45 kg/hm2+10%聚维酮碘3 750 mL/hm2;二是泥鳅幼苗池塘水质不宜过肥,保证饵料可口、充足。
4.2防治水霉病
水温低于19 ℃时易流行水霉病,该病属低温真菌性病害。外伤、水温变化过大、季节交替时易发生。防治方法:一是冬春季要加强防治,特别是捕捞和分塘结束后要及时消毒,且应尽量避免泥鳅受伤;二是可用复合丙烯基二硫醚乳液3 750 mL/hm2+食盐45 kg/hm2外泼;三是用1 mg/L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四是用双黄苦参3 750 mL/hm2+食盐7.5 kg/hm2外泼,持续2~3 d。
4.3防治烂鳃、肠炎病
抵抗力下降、细菌感染、寄生虫、藻类过多等均可引起泥鳅烂鳃。水体恶化、过量投食、投食量不定等均可引起泥鳅肠炎病。防治方法:一是保持水质清洁,投饵量稳定。二是投喂肠炎灵和维生素,每天2次,连喂5 d以上。三是用0.3 mg/L二氧化氯消毒,同时内服诺氟沙星,每1 kg饲料拌药1 g,连喂6 d。
4.4敌害
如水蛇、水鸟、凶猛鱼类、水老鼠、水蝎子等,防治方法:一是放养前彻底清塘;二是加强管理,及时扑杀敌害生物。
5捕捞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 ℃,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捕捞方式:①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捕捉的方法。②笼捕法。可用缮笼,笼内放入适量炒过的米糖,引诱泥鳅进入,一个池子可放几只缮笼,每隔1 h左右拉上来1次,捕获率达50%~80%。③盆捕法。将大塑料盆缚上一块布,布中央开一与泥鳅身体粗细相当的孔,盆内放入炒熟的米糖,天黑时将盆按入池底与淤泥持平,夜间泥鳅寻味而来,过孔而入,诱捕量也相当高。
6参考文献
[1] 陈胜,王飞,梁毅.泥鳅养殖的研究与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2):95-97.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 又名灰泥鳅、真泥鳅等,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淡水鱼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北至辽河以南,南到澜沧江以北的广大水域,几乎从南到北的河流、池塘、稻田等都有分布,尤以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最广、产量最大。泥鳅属于温水底栖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松软,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是一种滋补食品,具有补中益气、滋阴壮阳、清热利尿的等功效,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被誉为“水中人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远销往香港、澳门、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到水体严重污染、人为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农药、化肥大量使用,造成泥鳅的产卵繁殖环境及天然饵料遭到严重破坏,泥鳅野生资源日趋枯竭,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导致泥鳅价格不断攀升。由于泥鳅具有适应性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繁殖能力强、成活率高、抗逆性强、食性杂、易于养殖、运输方便等特性,适合于人工养殖,投资少,产量高,收益大,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发展泥鳅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广大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好项目。笔者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将泥鳅高产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1.养殖场地选择
泥鳅养殖既可采用池塘养殖方式,也可采用稻田养殖方式。池塘养殖泥鳅的养殖场地应尽可能选择阳光充足,交通便利,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土壤的池塘。池塘面积一般在1334m2左右,池深80~90cm,池塘四周高出水面20cm,池深池塘挖成后应把池壁夯实,用50×50cm水泥板做护坡,池底铺设腐殖泥土20cm左右,水深保持在30~50cm。池可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进水口高出水面20cm,出水口设置在池塘底部,平时封住,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用于养殖泥鳅的稻田应选择阳光充足,靠近水源,保水性强,进排水方便,水质条件良好,土壤腐殖质丰富的田块,以利于泥鳅的天然饵料繁殖。沿田埂四周挖好养泥鳅沟,沟宽、深各1m左右,设置独立的进排水口,并高出水面25cm,进排水管用密眼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逸。无论是池塘养殖方式还是稻田养殖方式,其养殖环境都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水质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2.鳅种选用和放养
每667m2底施腐熟厩肥3000kg、生物有机肥料100kg,或豆粕100kg、熟石灰30kg。泥鳅的苗种来源一般为本地及周边地区收购的野生泥鳅苗种,将收购的泥鳅先放在网箱中培育5~7d,待其对环境适应后,再用鱼筛筛选入池,要求规格大体一致的鳅种,选择标准为:无病无伤,体质健壮,雌鳅腹部明显膨大且圆、卵巢轮廓明显,雄鳅个体稍小、腹部较扁平、胸鳍较长、末端尖而上翘。对于病、残、弱的泥鳅种苗应剔除,防止病菌的侵入而造成大量损失,影响养殖效益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水温升高到15℃以上即开始放养,每667m2放养规格为300尾/kg左右的泥鳅苗种10~15kg,条件好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反之要适当减少放养量。放养前鳅种用3%食盐水浸泡3~5min后放养,以利于提高泥鳅成活率。
3.日常管理
泥鳅的适宜水温为10~30℃,最适水温为24~27℃,当水温低于10℃ 或高于30℃ 时,其活动明显减弱,当水温在6℃ 以下或是34℃ 以上时,即潜入泥中停止活动。因此,为了使得泥鳅养殖获得高产、高效,日常管理中应密切水温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控。水质的好坏对泥鳅的摄食、生长、健康均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至少每天早晚巡塘2次,观察水质情况,若发现水色变为茶褐色或黑褐色,水质过于浑浊时,应及时加注新水,使水体常处于“肥、活、爽、嫩”状态。及时捞出病死泥鳅,清除残饵和杂物,发现情况及时妥善处理。饵料选择严格执行《NY 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饵料安全限量》和《饵料和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规定,选择无公害环保型颗粒饵料,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原则投喂,分别于早晨、午后、傍晚3次投喂,鱼种阶段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8%,成鱼阶段为5%左右。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因此要注意做到植物性饵料与动物性饵料的搭配,确保饲料营养良好,植物性饲料主要是豆饼、米糠、麸皮、蔬菜、豆腐渣、瓜果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是小杂鱼、螺蚌肉、蚯蚓、昆虫及其蚕蛹、幼体、血粉、鱼粉等。
4.病害防治
泥鳅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气泡病、白尾病、赤皮病、水霉病、赤鳍病、打印病、车轮虫病等,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尽量做到无公害防治,以确保泥鳅的食用安全和品质。为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养殖用的水体在放养泥鳅种苗以前,要严格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参考文献】
[1]徐彩利,邢春英.泥鳅黄鳝健康养殖技术[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1.
[2]郭国军.强农惠农丛书·特种动物养殖系列:黄鳝、泥鳅养殖关键技术[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2,11.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很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的小型淡水鱼类。我国几乎从南到北的河流、池塘、稻田等都有分布。泥鳅肉清淡味美,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达21%,磷、铁、钙、锌等含量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药用功效显著。因此,泥鳅作为一种滋补食品,具有补中益气、滋阴壮阳、清热利尿的功能,越来越为人们喜爱。其市场价格一直较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及农药大量使用的污染,天然泥鳅资源大量减少,但市场需求却在扩大,泥鳅的价格高达15~25元/kg,在春、冬季市场销售较旺。泥鳅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销路,年出口量数百万千克,且价格好,换汇率高。泥鳅的养殖前景十分广阔,江苏、山东、安徽等地都在大力养殖泥鳅。池塘养殖泥鳅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养殖方式,单产水平高,技术操作水平要求也高。一般产量可达22.5~37.5t/hm2。舒城县从2007年开始有养殖户进行池塘规模养殖,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现将泥鳅生物学特性与池塘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生物学特性
泥鳅(又名灰泥鳅)为小型经济鱼类,属温水性鱼类,生长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为22~28℃,水温高于32℃则钻入淤泥中,水温低于7℃潜入泥中冬眠。泥鳅不仅能用鳃呼吸,还能利用皮肤和肠进行呼吸,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耐缺氧能力较强。通常生活在水底层,有钻泥的习惯,喜欢中性及微酸性的黏性土壤。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常摄食的有水蚤、丝蚯蚓、水草及水中的泥和微生物,常用堆放鸡粪、牛粪、猪粪等方法来繁殖饵料或投喂人工颗粒饲料喂养泥鳅。泥鳅摄食一般多在傍晚和夜间,如在产卵期和生长旺盛期,白天也摄食,产卵期的泥鳅比平时摄食量增大,雌泥鳅比雄泥鳅摄食多。泥鳅一般2龄性成熟,一年可多次产卵,产卵期为4~8月,其中5~6月是产卵高峰期,受精卵具弱黏性。
2池塘养殖技术
2.1养殖条件
泥鳅虽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对鳅池环境条件的选择仍很重要。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最好能做到自流自排,光照充足,土质以中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土壤为佳;大小池塘都可,一般面积200~500m2的较多,池深80~120cm为多,水深50~70cm,淤泥厚度15~20cm。
2.2池塘清整
泥鳅苗下塘10~15d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先将池水抽干,检查有无漏洞,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池水深7~10cm时,用生石灰1125~2250kg/hm2。如果池水无法排干,用漂白粉20mg/L进行清塘。清塘后7d注入新水,注入的新水要过滤。注水后施基肥,培育水质,方法是在池的四角堆上鸡粪、猪粪等有机肥,用量2250~3000kg/hm2,施肥5~7d后可以放养泥鳅。
2.3放养
泥鳅、大鳞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对象,因而养殖户最好选择这2种品种进行养殖。放养时间一般在9~10月或3~4月,养殖时间为8~9个月,放养规格3~6cm,放养密度为150~500尾/m2。鳅种放养前用5mg/kg硫酸铜或4%~5%食盐水消毒,水温10~15℃时,浸洗20~30min。
2.4饲养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既需要利用肥水培育天然饵料,又需要进行人工投饵。泥鳅下塘后,要根据水质肥瘦及时追肥,一般每隔30~40d追肥1次,每次900~1125kg/hm2,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及时投喂人工的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投饵做到“四定”,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鱼种阶段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8%,成鱼阶段为5%左右,水温高于30℃和低于10℃时应减少投喂。开始时每天傍晚喂1次,以后驯化改为白天投饲,上、下午各投饲1次,高温季节应在食台上搭遮荫棚。
2.5日常管理
泥鳅池水质要求“肥、活、爽”,溶解氧要求3mg/L以上,pH值7.5左右,鳅苗培育期间,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第1次巡塘应在凌晨,如发现鳅苗群集,这是池塘中缺氧的信号,应立即加注新水或开增氧机。午后的巡塘工作主要是查看鳅苗活动的情况,勤除池埂杂草;傍晚查水质,并作记录。日常要勤观察,发现水色发黑或过浓时要及时加注新水,一般情况下,7d加水1~2次,每次换水30~40cm,注意定期对食场进行漂白粉消毒,每次用药125g。此外,还应注意随时消灭池中的有害昆虫和蛙,经常检查有无鱼病。
2.6疾病防治
泥鳅适应能力很强,只要管理得当,避免鳅体的机械损伤,一般很少发病。平时应注意预防,要经常消毒,抓好“三消”,即鱼体消毒、池塘消毒、饲料台消毒。若发现病死的泥鳅应及时捞出,以防止感染其他泥鳅,并及时治疗。
2.6.1水霉病。在泥鳅苗的孵化中,冬秋两季水温较低时容易发病,特别是泥鳅受伤更容易发病。水霉病症状为体表有白色绒毛状的水霉丛生。防治方法:鳅卵防治用1m3水放食盐400g加小苏打400g的溶液洗浴1h。病泥鳅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min。重者可用0.5mg/kg的水霉净浸洗5~15min。
2.6.2赤鳍病。此病对泥鳅的危害很大,拉网损伤、长途运输、水质恶化等都可引起发病。症状为泥鳅的鳍、腹部皮肤与周围充血,有时肠道也出血,在鳍条腐烂处容易感染水霉。常与烂鳃、肠炎并发。治疗方法:外用1mg/kg的漂白粉泼洒;苗种放养前应用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内服药饵,用达克菌、氟哌酸等制成药饵投喂。
2.6.3寄生虫病。泥鳅苗阶段的常见寄生虫主要是车轮虫、三代虫、舌杯虫等。症状为被寄生的泥鳅苗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镜检可发现寄生虫。防治上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0.5~0.7mg/kg泼洒;或用晶体敌百虫0.5mg/kg泼洒。
2.6.4打印病。病灶一般呈椭圆形、圆形,浮肿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流行于7~8月。治疗可用1g/m3的漂白粉或2~4g/m3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2.6.5其他敌害防治。养殖泥鳅的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注、排水口应设密网拦滤,严防有害的鱼类、水生昆虫、蛇、蛙等进池塘危害鳅苗种或成鳅。若发现池中有水蜈蚣,应用90%的晶体敌百虫按5g/m3浓度全池泼洒杀灭。
参考文献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很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的小型淡水鱼类。我国几乎从南到北的河流、池塘、稻田等都有分布。泥鳅肉清淡味美,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达21%,磷、铁、钙、锌等含量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药用功效显著。因此,泥鳅作为一种滋补食品,具有补中益气、滋阴壮阳、清热利尿的功能,越来越为人们喜爱。其市场价格一直较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及农药大量使用的污染,天然泥鳅资源大量减少,但市场需求却在扩大,泥鳅的价格高达15~25元/kg,在春、冬季市场销售较旺。泥鳅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销路,年出口量数百万千克,且价格好,换汇率高。泥鳅的养殖前景十分广阔,江苏、山东、安徽等地都在大力养殖泥鳅。池塘养殖泥鳅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养殖方式,单产水平高,技术操作水平要求也高。一般产量可达22.5~37.5t/hm2。舒城县从2007年开始有养殖户进行池塘规模养殖,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现将泥鳅生物学特性与池塘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生物学特性
泥鳅(又名灰泥鳅)为小型经济鱼类,属温水性鱼类,生长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为22~28℃,水温高于32℃则钻入淤泥中,水温低于7℃潜入泥中冬眠。泥鳅不仅能用鳃呼吸,还能利用皮肤和肠进行呼吸,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耐缺氧能力较强。通常生活在水底层,有钻泥的习惯,喜欢中性及微酸性的黏性土壤。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常摄食的有水蚤、丝蚯蚓、水草及水中的泥和微生物,常用堆放鸡粪、牛粪、猪粪等方法来繁殖饵料或投喂人工颗粒饲料喂养泥鳅。泥鳅摄食一般多在傍晚和夜间,如在产卵期和生长旺盛期,白天也摄食,产卵期的泥鳅比平时摄食量增大,雌泥鳅比雄泥鳅摄食多。泥鳅一般2龄性成熟,一年可多次产卵,产卵期为4~8月,其中5~6月是产卵高峰期,受精卵具弱黏性。
2池塘养殖技术
2.1养殖条件
泥鳅虽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对鳅池环境条件的选择仍很重要。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最好能做到自流自排,光照充足,土质以中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土壤为佳;大小池塘都可,一般面积200~500m2的较多,池深80~120cm为多,水深50~70cm,淤泥厚度15~20cm。
2.2池塘清整
泥鳅苗下塘10~15d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先将池水抽干,检查有无漏洞,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池水深7~10cm时,用生石灰1 125~2 250kg/hm2。如果池水无法排干,用漂白粉20mg/L进行清塘。清塘后7d注入新水,注入的新水要过滤。注水后施基肥,培育水质,方法是在池的四角堆上鸡粪、猪粪等有机肥,用量2 250~3 000kg/hm2,施肥5~7d后可以放养泥鳅。
2.3放养
泥鳅、大鳞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对象,因而养殖户最好选择这2种品种进行养殖。放养时间一般在9~10月或3~4月,养殖时间为8~9个月,放养规格3~6cm,放养密度为150~500尾/m2。鳅种放养前用5mg/kg硫酸铜或4%~5%食盐水消毒,水温10~15℃时,浸洗20~30min。
2.4饲养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既需要利用肥水培育天然饵料,又需要进行人工投饵。泥鳅下塘后,要根据水质肥瘦及时追肥,一般每隔30~40d追肥1次,每次900~1 125 kg/hm2,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及时投喂人工的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投饵做到“四定”,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鱼种阶段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8%,成鱼阶段为5%左右,水温高于30℃和低于10℃时应减少投喂。开始时每天傍晚喂1次,以后驯化改为白天投饲,上、下午各投饲1次,高温季节应在食台上搭遮荫棚。 转贴于
2.5日常管理
泥鳅池水质要求“肥、活、爽”,溶解氧要求3mg/L以上,pH值7.5左右,鳅苗培育期间,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第1次巡塘应在凌晨,如发现鳅苗群集,这是池塘中缺氧的信号,应立即加注新水或开增氧机。午后的巡塘工作主要是查看鳅苗活动的情况,勤除池埂杂草;傍晚查水质,并作记录。日常要勤观察,发现水色发黑或过浓时要及时加注新水,一般情况下,7d加水1~2次,每次换水30~40cm,注意定期对食场进行漂白粉消毒,每次用药125g。此外,还应注意随时消灭池中的有害昆虫和蛙,经常检查有无鱼病。
2.6疾病防治
泥鳅适应能力很强,只要管理得当,避免鳅体的机械损伤,一般很少发病。平时应注意预防,要经常消毒,抓好“三消”,即鱼体消毒、池塘消毒、饲料台消毒。若发现病死的泥鳅应及时捞出, 以防止感染其他泥鳅,并及时治疗。
2.6.1水霉病。在泥鳅苗的孵化中,冬秋两季水温较低时容易发病,特别是泥鳅受伤更容易发病。水霉病症状为体表有白色绒毛状的水霉丛生。防治方法:鳅卵防治用1m3水放食盐400g加小苏打400g的溶液洗浴1h。病泥鳅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min。重者可用0.5mg/kg的水霉净浸洗5~15min。
2.6.2赤鳍病。此病对泥鳅的危害很大,拉网损伤、长途运输、水质恶化等都可引起发病。症状为泥鳅的鳍、腹部皮肤与周围充血,有时肠道也出血,在鳍条腐烂处容易感染水霉。常与烂鳃、肠炎并发。治疗方法:外用1mg/kg的漂白粉泼洒;苗种放养前应用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内服药饵,用达克菌、氟哌酸等制成药饵投喂。
2.6.3寄生虫病。泥鳅苗阶段的常见寄生虫主要是车轮虫、三代虫、舌杯虫等。症状为被寄生的泥鳅苗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镜检可发现寄生虫。防治上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0.5~0.7mg/kg泼洒;或用晶体敌百虫0.5mg/kg泼洒。
2.6.4打印病。病灶一般呈椭圆形、圆形,浮肿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流行于7~8月。治疗可用1g/m3的漂白粉或2~4g/m3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2.6.5其他敌害防治。养殖泥鳅的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注、排水口应设密网拦滤,严防有害的鱼类、水生昆虫、蛇、蛙等进池塘危害鳅苗种或成鳅。若发现池中有水蜈蚣,应用90%的晶体敌百虫按5g/m3浓度全池泼洒杀灭。
参考文献
应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的池塘,以土池为好。池塘面积最大不宜超过10亩,底质以黏壤土为佳,不宜为沙质土。池深1m以上,底层淤泥15~20cm,水深保持在50~80㎝。
2.池塘准备
(1)堤坝及防逃网建设。池埂如用黏土修建,应加固夯实。逃逸和敌害是大鳞副泥鳅越养越少的主要原因。许多养殖户的大鳞副泥鳅池没有设置防逃网,在降雨时,大鳞副泥鳅会随水流逃走。解决大鳞副泥鳅的逃逸的方法是围建防逃网,沿池塘四周岸边浅水处用网片围住。网片采用密眼夏花网布即可,网片下端埋至泥土中20~25cm,上端高出水面20~50cm,每隔1~1.5m用木桩将网片固定。塑料薄膜下端需埋入泥土中30~50cm,上端高出水面50cm,每隔1m用木桩固定。这样可有效防止大鳞副泥鳅逃逸和避免青蛙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另外,还要注意夯实池埂,池埂坍塌、断裂也容易造成大鳞副泥鳅逃逸。(2)注水口。注水口要用尼龙筛绢裹住,以防敌害生物进入。注水口应高出水面20cm以上。(3)清塘消毒。鱼种下塘前10~15天,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4)水质培育。消毒后,亩施200~300kg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以培养天然饵料。池水加深至50cm。
3.鳅种放养
(1)鳅种来源。鳅种可来源于人工繁育或野生鳅种,人工繁育的鳅种养殖效果相对较好。(2)放养。5月上旬,当水温达到10℃左右时,即可放苗。放养的鳅种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畸形,体长5~10cm。鳅种的放养密度为2~5万尾/亩。在养鳅池中可适当搭配放养鲢、鳙等鱼类夏花鱼种,放养密度800尾/亩,不宜搭配鲤、鲫鱼等。
4.投饲
(1)饲料种类。大鳞副泥鳅为杂食性。可投喂如鱼粉、鱼浆、动物内脏、蚕蛹、猪血(粉)等动物性饲料,还可投喂谷物、米糠、豆粕、小麦粉、麸皮、豆渣、蔬菜、草浆等植物性饲料,也可投喂蛋白含量为30%~40%的人工配合饲料。大鳞副泥鳅的摄食与水温有关。水温在20℃以下,植物性饵料占摄食总量的60%~70%;水温20℃~23℃,摄食的动、植物饲料各占一半;水温23℃~28℃,摄食的动物性饲料占60%~70%。生长期内应根据水温的变化,适当调整动、植物饲料的比例。(2)投饲量。水温15℃~25℃,日投饲率为2%~5%;25℃~30℃,为5%~10%;30℃以上或15℃以下,则不喂或少喂。(3)投饲方法。日投饲2次,上午9∶00~10∶00投喂30%,下午15∶00~16∶00投喂70%。饲料做成团状或块状粘性饵,投放在离池底3~5cm的食台上,切忌撒投。经常观察大鳞副泥鳅吃食情况,以1~2小时内吃完为好。此外,还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水质条件酌情投喂。
5.水质调控
(1)施肥。大鳞副泥鳅喜欢肥水。鳅种下塘后,应根据水质肥瘦合理施肥,以增加枝角类、昆虫幼体、水蚯蚓、藻类以及水草等天然饵料。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15cm左右。一般15~20天追肥一次,每次施用有机肥30~50kg/亩。不可施化肥。(2)注水。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质。水深保持在50~80cm。一般情况下,每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水体的20%~30%,使溶氧保持在3mg/L以上。水温达30℃时应勤换水,并增加水深。当水色过浓或大鳞副泥鳅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
2.泥鳅的生活习性怎样?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到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泥鳅即钻入泥中20~30厘米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所以可高密度养殖和长途运输。据称,泥鳅耗氧量的1/3可由肠道呼吸取得。
3.泥鳅的食性是怎样的?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幼苗阶段体长5厘米以下时,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5~8厘米时转变为杂食性,主要摄食小型甲壳类、丝蚯蚓、摇蚊幼虫、水生和陆生昆虫及其幼体、蚬类、螺等底栖无脊椎动物幼体,同时摄食丝状藻类、硅藻、水陆生的碎屑及种子;8~10厘米时主要摄食藻类,植物的茎、根、叶、种子及有机残渣、碎屑等。因此,人工饲养泥鳅可以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4.目前泥鳅人工养殖有哪些模式?
目前比较成熟的养殖模式主要包括泥鳅池精养模式、网箱养殖模式、稻田套养模式、混养模式(与莲藕、茭白、荸荠、芦苇等水生作物套养)、水泥池养殖模式等。养殖户可根据当地及自身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养殖模式。当然,不同的养殖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养殖效益。但现在被宣传得最多的是一种“暂养模式”(或“屯养模式”),也就是在野生泥鳅大量上市价格较低的时候购进,集中暂养在池塘中,在春节前后价高时售出,从而赚取季节差价。这种模式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存在诸多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因素,不属严格意义上的人工养殖,不应提倡。
5.泥鳅成鱼的养殖过程中应怎样管理?
水质管理。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投喂技术。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至40%,动物性饲料占60%~70%,但是,不要连续多天投喂高蛋白质的单纯动物性饲料,因为这样会使泥鳅过于贪食,而造成肠道充塞度过大,肠呼吸不能正常进行。
敌害的防治。放养前彻底清塘,以每667平方米100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在养殖期间,特别是在鳅苗阶段,要及时清除敌害生物;对水蜈蚣、蜻蜓幼虫等,按每立方米水体0.5克晶体敌百虫的标准配制成药液,全池泼洒。也可以在水蜈蚣等聚集的水草、粪渣堆处加倍用药;对于鳅池中的水蛇,可用硫磺粉末来驱赶,效果明显,方法是在鳅池附近撒硫磺粉,每667平方米用2千克左右;对水鸟要随时驱赶,在鳅池中每2米设置一根透明的细线,可有效防治水鸟对泥鳅的危害;对于黄鳝、乌鳢等凶猛鱼类,要在进、排水口处绑上铁丝网或塑料网,防止它们进入养鳅池。
病害预防。泥鳅的疾病也应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方针,常见的病害可以大致分为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有烂鳍病和打印病,真菌性疾病主要为水霉病,寄生虫病主要有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和三代虫病等,针对以上不同疾病,必须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6.目前,部分养殖户养殖泥鳅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泥鳅养殖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着众多的养殖户投身其中,但不少从事泥鳅养殖的人却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回报,甚至损失惨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发展泥鳅养殖不熟悉,没有突破这个新兴产业的五大瓶颈:
规模化亲本培育技术。亲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商品泥鳅的品质和产量,亲本的培育是发展泥鳅养殖最重要也是最前端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不少的“炒种公司”,他们在一些媒体上公告,宣称研发出了泥鳅“新品种”,将从集贸市场上收购上来的野生泥鳅当作“种泥鳅”高价卖给养殖户,这种质量低劣的“种泥鳅”肯定会造成引种户未养先亏。实际上,我国目前尚无一个通过鉴定、批准并命名的泥鳅新品种。
工厂化的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苗种繁育是目前泥鳅养殖的最大瓶颈,是关乎养殖成败的最关键环节,是降低生产成本最直接的因素。不掌握苗种繁育技术,就谈不上“人工养殖”。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很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的小型淡水鱼类。我国几乎从南到北的河流、池塘、稻田等都有分布。泥鳅肉清淡味美,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达21%,磷、铁、钙、锌等含量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药用功效显著。因此,泥鳅作为一种滋补食品,具有补中益气、滋阴壮阳、清热利尿的功能,越来越为人们喜爱。其市场价格一直较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及农药大量使用的污染,天然泥鳅资源大量减少,但市场需求却在扩大,泥鳅的价格高达15~25元/kg,在春、冬季市场销售较旺。泥鳅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销路,年出口量数百万千克,且价格好,换汇率高。泥鳅的养殖前景十分广阔,江苏、山东、安徽等地都在大力养殖泥鳅。池塘养殖泥鳅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养殖方式,单产水平高,技术操作水平要求也高。一般产量可达22.5~37.5t/hm2。舒城县从2007年开始有养殖户进行池塘规模养殖,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现将泥鳅生物学特性与池塘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生物学特性
泥鳅(又名灰泥鳅)为小型经济鱼类,属温水性鱼类,生长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为22~28℃,水温高于32℃则钻入淤泥中,水温低于7℃潜入泥中冬眠。泥鳅不仅能用鳃呼吸,还能利用皮肤和肠进行呼吸,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耐缺氧能力较强。通常生活在水底层,有钻泥的习惯,喜欢中性及微酸性的黏性土壤。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常摄食的有水蚤、丝蚯蚓、水草及水中的泥和微生物,常用堆放鸡粪、牛粪、猪粪等方法来繁殖饵料或投喂人工颗粒饲料喂养泥鳅。泥鳅摄食一般多在傍晚和夜间,如在产卵期和生长旺盛期,白天也摄食,产卵期的泥鳅比平时摄食量增大,雌泥鳅比雄泥鳅摄食多。泥鳅一般2龄性成熟,一年可多次产卵,产卵期为4~8月,其中5~6月是产卵高峰期,受精卵具弱黏性。
2池塘养殖技术
2.1养殖条件
泥鳅虽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对鳅池环境条件的选择仍很重要。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最好能做到自流自排,光照充足,土质以中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土壤为佳;大小池塘都可,一般面积200~500m2的较多,池深80~120cm为多,水深50~70cm,淤泥厚度15~20cm。
2.2池塘清整
泥鳅苗下塘10~15d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先将池水抽干,检查有无漏洞,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池水深7~10cm时,用生石灰1125~2250kg/hm2。如果池水无法排干,用漂白粉20mg/L进行清塘。清塘后7d注入新水,注入的新水要过滤。注水后施基肥,培育水质,方法是在池的四角堆上鸡粪、猪粪等有机肥,用量2250~3000kg/hm2,施肥5~7d后可以放养泥鳅。
2.3放养
泥鳅、大鳞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对象,因而养殖户最好选择这2种品种进行养殖。放养时间一般在9~10月或3~4月,养殖时间为8~9个月,放养规格3~6cm,放养密度为150~500尾/m2。鳅种放养前用5mg/kg硫酸铜或4%~5%食盐水消毒,水温10~15℃时,浸洗20~30min。
2.4饲养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既需要利用肥水培育天然饵料,又需要进行人工投饵。泥鳅下塘后,要根据水质肥瘦及时追肥,一般每隔30~40d追肥1次,每次900~1125kg/hm2,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及时投喂人工的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投饵做到“四定”,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鱼种阶段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8%,成鱼阶段为5%左右,水温高于30℃和低于10℃时应减少投喂。开始时每天傍晚喂1次,以后驯化改为白天投饲,上、下午各投饲1次,高温季节应在食台上搭遮荫棚。
2.5日常管理
泥鳅池水质要求“肥、活、爽”,溶解氧要求3mg/L以上,pH值7.5左右,鳅苗培育期间,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第1次巡塘应在凌晨,如发现鳅苗群集,这是池塘中缺氧的信号,应立即加注新水或开增氧机。午后的巡塘工作主要是查看鳅苗活动的情况,勤除池埂杂草;傍晚查水质,并作记录。日常要勤观察,发现水色发黑或过浓时要及时加注新水,一般情况下,7d加水1~2次,每次换水30~40cm,注意定期对食场进行漂白粉消毒,每次用药125g。此外,还应注意随时消灭池中的有害昆虫和蛙,经常检查有无鱼病。
2.6疾病防治
泥鳅适应能力很强,只要管理得当,避免鳅体的机械损伤,一般很少发病。平时应注意预防,要经常消毒,抓好“三消”,即鱼体消毒、池塘消毒、饲料台消毒。若发现病死的泥鳅应及时捞出,以防止感染其他泥鳅,并及时治疗。
2.6.1水霉病。在泥鳅苗的孵化中,冬秋两季水温较低时容易发病,特别是泥鳅受伤更容易发病。水霉病症状为体表有白色绒毛状的水霉丛生。防治方法:鳅卵防治用1m3水放食盐400g加小苏打400g的溶液洗浴1h。病泥鳅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min。重者可用0.5mg/kg的水霉净浸洗5~15min。
2.6.2赤鳍病。此病对泥鳅的危害很大,拉网损伤、长途运输、水质恶化等都可引起发病。症状为泥鳅的鳍、腹部皮肤与周围充血,有时肠道也出血,在鳍条腐烂处容易感染水霉。常与烂鳃、肠炎并发。治疗方法:外用1mg/kg的漂白粉泼洒;苗种放养前应用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内服药饵,用达克菌、氟哌酸等制成药饵投喂。
2.6.3寄生虫病。泥鳅苗阶段的常见寄生虫主要是车轮虫、三代虫、舌杯虫等。症状为被寄生的泥鳅苗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镜检可发现寄生虫。防治上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0.5~0.7mg/kg泼洒;或用晶体敌百虫0.5mg/kg泼洒。
2.6.4打印病。病灶一般呈椭圆形、圆形,浮肿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流行于7~8月。治疗可用1g/m3的漂白粉或2~4g/m3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2.6.5其他敌害防治。养殖泥鳅的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注、排水口应设密网拦滤,严防有害的鱼类、水生昆虫、蛇、蛙等进池塘危害鳅苗种或成鳅。若发现池中有水蜈蚣,应用90%的晶体敌百虫按5g/m3浓度全池泼洒杀灭。
参考文献
S鳝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经济鱼类,颇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黄鳝夏秋季销售价格较低,但冬季销售价格相当高,在春末夏初市场价格较低时收购野生黄鳝进行生态养殖,冬季价高时上市销售,不仅可以赚取丰厚的季节差价,而且通过人工养殖5~6个月,黄鳝增重利润更为可观。由于野生黄鳝被大量的捕捉,资源越来越少,市场缺口越来越大,开展黄鳝人工养殖前景广阔。
黄鳝养殖可在池塘、水库、湖泊、河沟等安放网箱或在地面修建水泥池养殖,每年4―7月收苗养殖,冬季出售。养殖设施简单,投资小,每口网箱(6平方米,可使用3年)成本50元,投鳝苗9公斤,约需288元;饲养5~6个月可增重3~5倍,其饲料及药品成本378元,一口网箱养殖总成本约686元。秋末冬初季可收获鳝鱼25~40公斤,养殖效益相当可观。
二、泥鳅
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泥鳅含脂肪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抗血管衰老,故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患者。泥鳅性平、味甘,入脾、肝经;具有补中益气、除湿退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疗痔、止虚汗之功效。
泥鳅养殖可采用池塘围网、稻田围网、网箱或水泥池开展养殖,泥鳅苗采用自繁自养为主,也可收购野生泥鳅苗用于养殖。
每亩养殖面积设施投入1000元;人工繁殖每亩引种鳅20组成本1720元,可获泥鳅10万~12万尾以上,产泥鳅1200公斤以上。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立足家乡,早日干出一番自己的致富事业,本刊特邀在我国最早进行无公害生态黄鳝养殖技术并获多项国家专利的技术专家联合举办无公害生态黄鳝、泥鳅养殖新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①养鳝场设计与修建,鳝苗的收购与处理,黄鳝的育肥,鳝苗的繁殖技术,黄鳝的疾病防治,驯化饵料蝇蛆及蚯蚓养殖技术等。②泥鳅池设计与建造,泥鳅人工繁殖,泥鳅苗培育及饲养管理,野生泥鳅苗收购与处理,泥鳅的疾病防治等。
三、培训方法
1.生态黄鳝养殖技术培训班。函授培训费1380元,包括黄鳝培训教材一本(约150万字)、蚯蚓及蝇蛆养殖培训教材一本(约130万字),培训光盘5张;面授培训费2800元。
2.泥鳅繁殖及生态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内容为青鳅、大鳞副泥鳅的养殖及繁殖技术,台湾泥鳅的养殖及小苗培育技术。函授培训费1800元,包括泥鳅培训教材一本(约130万字),培训光盘2张;面授培训费3600元(注:如学员在培训基地学习完技术后,购泥鳅苗达到5亩以上养殖面积,将全额返还所交3600元面授培训费。)。
学员可任意选择参加面授或函授培训学习,暂时不方便参加面授培训学习而采取函授培训学习的学员,如以后还需要面授,可在方便时补交差价即可参加面授培训学习,面授培训采用多媒体教学,养殖基地实地学习。在学习期间,学员可亲自操作(注:参加泥鳅面授培训的学员,每人至少繁殖一批泥鳅苗),时间不限,学会为止。学员在养殖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上门帮助解决,对产品销售有困难的学员,可免费帮忙销售。
3.报名方法。参加培训的读者,请将培训费寄至农村百事通读者服务部,并在汇款栏注明汇款要求。接到汇款后,我们将及时给面授学员寄面授培训通知书,给函授学员寄发函授培训教材及养殖教学光盘。
选择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场所建造池塘。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以黏土带腐殖质土为最好。池塘面积以200米2左右为宜,池深8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塘底部要求铺有15~20厘米厚的壤土。池壁用砖石砌成,池底夯实,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进、出水口设置铁丝或塑料网。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
鳅苗下池前10~15天进行清塘消毒。先将池水排干,检查有无漏洞,然后用生石灰清塘,当池水深10厘米时,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清塘7天后注入新水,并施适量有机肥料培育饵料生物。
二、鳅苗放养与投喂
应选择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的真泥鳅、大鳞泥鳅等品种作为养殖对象。鳅苗来源于品质有保障的良种场或鱼类繁育场。
4月份当水温升高到15℃以上时即可开始放养鳅苗。鳅苗放养前用3%~4%食盐溶液浸泡消毒10分钟。选择晴天中午放养鳅苗。同一池中放养的鳅苗要求规格均匀整齐,无病无伤。放养密度为75~100尾/米2。
泥鳅入池3天后开始驯化,一般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沿池塘四周均匀投喂食料,以1~2小时内吃完为好。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泥鳅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人工养殖泥鳅,除采用肥水培育水生生物以增加天然饵料的方法外,还应投喂鱼粉、动物内脏、蚕蛹、猪血(粉)等动物性饲料以及豆饼粉、米糠、麦麸、豆渣、蔬菜等植物性饲料,以促进泥鳅生长。也可采用优质的泥鳅专用饲料。
三、水质调节
池水透明度要控制在30~40厘米,溶解氧含量3.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5~8.5之间。水色以黄绿色为好。要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保持“肥、活、嫩、爽”。当水温达到30℃时,应及时加注新水,以降低水温,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防止泥鳅浮头。在天气闷热、气压低、下雷阵雨或连日阴雨时,应特别注意观察成鳅是否浮头。若浮头严重,应及时加注新水。
每10~15天搅动塘泥1次,以改良池塘底质。搅动后的池水要彻底排出,然后加注新水达到正常水位。鳅池水位一般控制在50~60厘米。每隔15天用生石灰20~25千克/亩化浆全池泼洒1次。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
四、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巡塘时要仔细观察塘中泥鳅的活动、摄食等情况,及时清除剩饵,保证池水清新。要防止蛇、蛙、野杂鱼等进入池内,确保泥鳅有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夏季可在池角种植莲藕、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或在池边搭设遮阳棚,为泥鳅防暑降温。
五、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