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文学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8 00:56: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学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学教育

篇(1)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68/I

邮发代号:38-42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2)

文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的内容、形式以及创作方法等,都要受到一定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纷纭复杂的现象。研究文学的发展,就是用历史的观点考察文学现象,探讨其发展的原因及规律,从而对文学的发展作出科学的说明。首先,是文学内容的演变。文学作品是作家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每当社会生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就给文学提供了新的社会内容和新的表现对象,同时,作家的审美意识也是随时代而变化的。因此,文学的内容总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演变的。

文学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革新,文学发展不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而且还有自身继承与革新的规律。同时,各民族的文学之间也会发生相互影响。各个时代的文学,都是在批判地继承本民族的文学遗产,并吸取其他民族文学的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不断地进行革新与创造而向前发展的。这是文学发展的内在的基本规律。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各民族的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和彼此影响,对文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每个民族的文学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都对丰富的世界文学宝库作出各自的贡献。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交往,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文学的发展,就曾不断地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同时中国文学对亚洲和世界各国文学也发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的关系

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学史、文学教育和文学读物的探究。文学史是文学流传的溯源,文学传播使文学积淀在历史中,成为一个研究文学起源、文学传播、文学发展的历史性科学。研究文学史离不开对文学读物的研读,文学读本记录着文学发展的历程,呈现了文学的历史性、集中展示了文学的美学魅力,文学读本是社会发展下,人们对于世界观、历史观、人身观的现身解说,完整的记录了社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而在文学成为一门学科时,文学教育从中衍生出来,文学教育是传播了文学的实用和艺术,在以前,文学单纯的作为一门工具,作为一门基本技能,在传播与教育的世代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一种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教育,文学教育传承的不仅是文学本身,更是对整个文化精髓的传播,结合文学读本与文学史的发展,使文学教育在文化传播中凸出来。文学读本记录着文学史,很好的促进了文学教育的发展。

三、如何继承和发扬文学魅力,促进文学教育的发展

(一)文学的实用和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如何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回味文学的魅力,更好的传承文学教育成了一个重要课题。现代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已无法感受传统文化潜在的威胁,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文学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所以,不遗余力的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广泛宣传传统文化没落的危机意识,让更多的人重视文学、重视文学教育,在此基础上,提倡全民阅读,让人们从阅读中找到乐趣。在阅读中感受文学艺术魅力,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学传统,讲好每一个文学故事,收藏经典文学读本。在这其中,不难发现,如今大火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就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拾起。

篇(3)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首先是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问题,其课时显然不够,授课形式也不够先进,从而导致了汉语言文学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深度挖掘,并且由于其实践课时间不充足而使得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不足;当前很多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功底并不深厚,但是却能顺利毕业,这充分说明了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制度和形式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和纰漏,教学过程过于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理论,忽视实践;还有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选择了该专业,但是,他们并不真正从内心里喜爱这门课程,导致了他们缺乏强烈的课程认同感,影响了学习兴趣,也使得他们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使命的光荣感,从而他们的专业文化素质并不高。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文学作品,而我们知道,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汉语言文学教材中收录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中外的名家名作,可以说是他们思想人品等“最完美的浓缩”,对于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和实践:

1、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中展示的艺术境界,挖掘各种审美因素。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美进行鉴赏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注意其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体会作品意境美。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审美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种特质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本身美的魅力,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进而逐渐形成审美感受、审美意向与审美品位;

篇(4)

语文教育问题,就其根本上说,问题出自对母语性质的认知上的偏颇。自上个世纪初起,母语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首先是汉字。这种特殊的文字一度被视作现代化的一大障碍,被现代知识分子刻意贬低。五四一代激进的现代知识分子甚至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性乃至帝制的非人性化的一面,都归咎于汉字。一种文字一旦遭到它的主要使用者的贬低,其命运可想而知。一些实用主义的文化方案,在汉字问题上主要是“拼音化”和“简化”,改变了汉字的面貌,最激进的方案甚至主张废除汉字,代之以罗马字母。这种极端化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现代中国人的头脑,并在文化建设和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结下了苦涩的果子。

当然,语文绝不是一堆字的堆积,它是连续的语义流,传达的是意义和价值、情绪和美感。学习正确地和创造性地应用母语,就是要学习有效的交流和自我塑造。因此,经典的思想和文学文本往往会被选定为语文教学的内容。

经典作品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母语的丰富性,同时也能够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整体性。如果仅仅为了考试,学生甚至不需要完整的经典阅读,只需掌握考试的知识性的要点即可。没有经典作品的完整阅读,学生的思维是碎片化,依靠乱七八糟的知识点所拼凑起来的理性。同时,也因为缺乏经典的核心价值的培育,缺乏核心价值准则,头脑陷于工具理性的支配,于是,头脑陷于价值的自相矛盾,甚至是价值虚无的迷雾当中。这便是经典教育的必要性所在。

在此过程中,好的教材当然很重要。但关键仍在理解学校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目的,如果不明白学校教育究竟应该塑造怎样的人,教材好坏的标准就丧失了。所谓“好教材”也就无从谈起。我粗略地翻看过几种中小学语文教材,平心而论,教材编的还算不错,至少比以前的语文教材好多了。

在我看来,只要不是编得太离谱,教材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教和怎么考。事实上,任何人编的任何教材,都是有局限性的。避免这种局限的根本办法,不只是修改教材,而是调整教学方法和考试目标。需要改革的是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作出改变,即便天天教唐诗宋词,也未必就能很好地掌握母语。

毫无疑问,文学为语言带来了荣耀,从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母语的辉煌。文学学者喜欢谈论他们,李白、杜甫、曹雪芹,等等。在我看来,培养伟大作家绝非基础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甚至不能是任何阶段教育的基本目标。这样一些特殊的文学天才,从来就不是依靠教育来完成的。然而,将“天才论”的教育观引进平民义务教育,显然是有害的。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应该跟数理化等学科一样,是一门基础课程。学生的人格成长,是全部教育的使命,并非某一课程的特别任务。语文课首先应该是语言技能教育,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技能。现在的教育的状况是:学生花了十多年时间学习语文,忙于分析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却写不好一张请假条。在大多数学生们的未来生活中,对语文的使用更多的是那些应用性的功能:他们可能经常要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讨论总结、法律文书、商品说明书……并非天天写诗和小说。社会需要更多有良好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公民,需要更多的工程师、农艺师、医生、护士、法官、律师……当然,他们的教养和审美感受力越高越好,但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文学家。并且,一位擅写文章的学生要长成作家,依然是遥远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容易将语文教育混同于德育或美育。不错,语文教育兼有德育和美育的功能,但却不是其根本。强调德育和美育功能,势必将语言本身的应用降格为辅的东西,割裂为思想内容与语法和修辞的对立。这是当下语文教育最为严重的观念错位。这样,语文教育在刨去空洞的无法兑现的思想性之后,只能沦落为一种花言巧语的技巧。最终学生只能掌握一些花哨的修辞。而在考试压力下,就不得不说一些文过饰非的谎言。历年高考作文就是明证,这恰与强调德育和美育功能的初衷背道而驰。

篇(5)

(一)双语教学无法贯彻始终

虽然,目前中国学生普遍存在外语能力耗时长而效果差的问题,全面、匆忙地实行比较文学双语教学存在诸多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文专业本科比较文学双语教学就是一种空想。一些高校的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对如何获取这些知识、如何进行比较分析的外语能力、学习技巧却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使比较文学的中西文化阅读、表达能力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脱节。比较文学课程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外语习得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转变的过程,必须同时在外语课堂和专业教学过程中相互贯通,使学生养成以外语思维理解专业课程的习惯,而不是简单地以外语思维学习外语、以中文思维学习中文。而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将双语教学贯穿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而通常只建议学生阅读外文原版作品、或是集中在某一阶段的教学中进行双语讲解,而不是全程、全面、立体地进行比较文学双语应用人才的培养,无法让学生真正形成较强的综合应用素质和就业核心竞争能力。

(二)双语教学缺乏针对性

比较文学课程中的双语教学没有针对本科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和外语综合能力的需求特点。在当前本科学生文凭持续贬值、硕博士挤压本科就业市场的背景下,本科学生的学习从对于基本原理、理论知识的追求逐渐转变为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改善就业综合素质为重要目标,他们迫切需要强化外语应用能力、积累涉外文化知识,以适应社会对于本科生就业方面的刚性指标。这一转变既是对于当前高校本科学生就业形势的理性分析,也是深化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深度、广度的内在需求。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普通高校中文专业的比较文学课程教学都没有重视这一转变趋势,而是仍然保留着传统、老套的教学理念、方法。

(三)教学模式陈旧

沿袭普通高校中文专业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当前比较文学教学趋于多元、兼涉中外的特点。很多高校的中文专业比较文学教学仍然停留在常态的思想主题分析、作品内容讲解、创作手法归纳等理论知识层面,应用针对性不强,学生难以从比较文学教学中达到学习原汁原味的外语文化、掌握外语应用技巧、提高外语综合能力的目的。

(四)多方参与机制缺乏

普通高校中文专业比较文学课程教学以全体学生的外语、文化综合应用能力为重要目标,这需要学院和比较文学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培养本科应用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中文专业的比较文学课程较多涉及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史、比较文学专题、中外作家比较等内容,这需要学院和教研室统一规划、协调步骤,齐头并进,并在学生考察、考试等方面与高校教务、学生部门沟通协调,从而确保能够以一种目标明确、流程周详的方式统筹兼顾,突出比较文学本科应用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持续性。

针对上述情况,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应用人才能力培养应凸现比较文学的双语性质,包括对外语原始材料的阅读能力、概括外文文本的叙述故事、凸现情感交流的作品感受能力、外语作业的地道语言表达技巧、外语思维方式的进入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以双语思维为特质的比较文学观,进而有效地提升该课程学生的双语综合运用能力,适应当前以提高就业为旨归的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二中文专业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改思路

基于应用人才培养的高校中文专业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的总体思路,即在于以普通高校本科学生比较文学课程培养方案为蓝本,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比较文学课程双语教学主要应用能力模块。在此基础上,以培养本科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从不同模块的具体内容出发,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夯实本科学生的双语接受、表达能力。进而,以比较文学课程为契机,鼓励学生以双语思维为表征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全程贯穿大学生素质教育,并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学生应用能力素质评价标准,切实有效地以课程促学习、以教学促就业。在高校中文专业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的具体设计和实践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必须以中文专业比较文学课程的培养方案为蓝本,有针对性地设计比较文学课程教学中双语能力的主要模块。双语教学涉及的内容较多,有必要根据本科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当前社会对于本科应用人才的需求和比较文学课程的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的双语应用素质主要表现为:外语原文的阅读能力、外语听写能力、原版文学作品的概括和复述能力以及外文表达、思维的理解能力等。因此,需要从培养本科学生对于社会需求技能的应用能力的开发角度出发,把与学生就业能力密切相关的比较文学双语教学置于重要位置,联系社会,确立以本科学生就业能力为圆心,以应用能力的获取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包括听、说、读、写、思在内的双语教学模块,这是构建中文专业比较文学课程以培养本科学生就业应用能力为旨归的主要框架。

(二)以普通高校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为平台,开展各种双语教学,全面提升本科学生对外语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双语应用技巧。高校可以开展多渠道的比较文学双语教学及辅助活动,如朗诵外文诗歌和散文、组织演出外文舞台剧、翻译中文作品为外文、对照中西方文学作品进行阐释、为根据外文原著改编的电影配音等。双语教学的辅助活动只要学生们通过自己查找资料、熟读、练习,是不难达到预期效果的。比较文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双语能力,也只有经过不断地实践、探讨、适应,才会真正内化为学生们的兴趣和思维习惯,从而使其在就业竞争的过程中展示出高人一筹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以比较文学课程教育为契机,学院和教研室应结合本校实际,建构起多位一体的双语教学和双语实践体系。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时期,制定相应的要求,鼓励学生不断将课程教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个人习惯中去。在学生进入比较文学课程学习的初级阶段,应根据教学需要和社会对本科学生应用能力的要求,组织课程介绍、外文能力调查、外文文献阅读能力分析、双语专业讲座等,使学生在接触比较文学课程的最初阶段即形成一种比较思维习惯。而进入课程学习的中期,则可以组织学校、学院、系和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双语素质活动,如外文朗诵大赛、翻译大赛、大学生外文歌曲演唱大赛、外文戏剧社等,使学生基于比较文学课程形成的双语能力落实到不同的思想、专业内容上。而在比较文学课程结束之前,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双语能力进行集中、客观的评价,既可以采用一般的全外文期末考试,也可以实行一种即兴的比较文学课程内容展示。

(四)以明确分工、协调落实为原则,构建比较文学课程应用能力培养的体系。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不是一门普通的比较文学课程所能独立承担的。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多元联动、相互配合的双语能力建设体系,促进学院、系、班的各级双语素质辅助机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外文思维方式和应用外语能力的意识。只有从本科学生应用能力和社会需求人才目标的视野出发,构建基于双语能力的普通高校中文专业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体系,强调学生通过系统的比较文学学习和多元互动的双语实践运用,真正使双语能力和素质内化为学生的日常技能、意识,强化学生对于社会需求的各项职业能力的适应和运用,从而真正提高本科学生的双语素质和综合能力,使他们最终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篇(6)

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由于文学艺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当下文学艺术的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文学多元化有利于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增强民族文学的生命力。与此同时,随着大众文化和视觉文化的流行与浸,文学似乎越来越被“边缘化”了,文学经典不断地被“解构”或“戏说”,文学教育陷入了某种尴尬的困境,导致文学教育开始远离文学,文学教育疏离文学精神,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错位甚至缺失,文学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显然,对于文学教育来说,文学多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

一.文学教育的错位与缺失

首先,文学教育的错位与缺失造成一些文学接受者在文学精神和文学信仰方面产生危机。在文学多元化语境下,多元的文学艺术价值观接受者的文学艺术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和富有创造性。随着文学艺术多元化格局的出现,各种文学思潮蜂拥而至,为当下的文学接受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而,一些人禁不住西方艺术价值观念的诱惑,导致文学精神和文学信仰产生危机和分裂。

其次,文学教育的错位与缺失导致文学艺术价值失范。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传统文学艺术观念与现代文学艺术观念正发生着激烈的冲突,诸如高雅文学与世俗文学的冲突、经典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冲突、严肃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冲突等等,导致一些接受者无所适从,丧失了文学艺术判断力与选择力,在文学认知与文学实践方面陷入困境,主要表现为文学艺术选择迷茫、文学艺术取向紊乱、文学艺术追求迷失和文学艺术评判失范。

此外,文学多元化的语境导致文学教育遭遇两难境遇。即是坚持单一的主流文学艺术传承,排斥非主流文学,还是变革文学教育观念,以多样性取代统一性。前者无视文学艺术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不利于多元文学发展与共存,导致文学教育与文学多元化格局的激烈冲突;后者虽有助于各种文学艺术的保护,却无助于文学艺术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文学教育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无所适从。因此,当下的文学教育面临着文学艺术多元化的严峻挑战。

二.文学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

首先,教育过于功利化。伴随消费文化在意识形态的攻城掠池,特别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的陷落,导致教育功利化色彩日益浓厚。在学校教育领域,人们普遍用实用主义看待教育,以具体数据或硬性指标来衡量教育的成功与否。教育产业化、教育商品化的思维使得教育染上了急功近利的通病。高等院校的非中文类专业几乎不开设文学教育课程,导致学生的文学修养往往是中学的“遗存”与“记忆”。一般而言,高校文学院或中文系往往是文学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当下中文专业的文学教育状况也并不令人乐观。诸如,学生的文学教育让位于外语或计算机教育,让位于各种“资格证”考试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文学阅读和欣赏让位于“网聊”、“网络游戏”或网络文学作品(如《鬼吹灯》之类)的阅读。

其次,文学教育“快餐化”。在当下“浅阅读”时代,忽视或根本就不研读文学原著的现象几乎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谈到文学经典,大家都会说如何如何好,但就是没有多少人真正阅读过经典作品。眼下,文学经典的阅读代之以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甚至只看作品的“网上介绍”的现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课堂上堂而皇之的文学教育课程也以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取代原著的品读,比如学习《木兰辞》时,不是让学生研读原文,而是让学生观看动画片《花木兰》。文学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日益“快餐化”、“影视化”、“图像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文学课程教学简直就成了“影视看片会”,要么就是看影视作品,要么就是展示几张作者的图片或者讲点作者的趣闻轶事,至于作品的分析与鉴赏往往是一带而过,不了了之。文学教育仅仅满足于一种“快餐式”的“浅阅读”状态,追求视觉刺激,忽视文学精神和文学韵味的把握与接受的现象颇为流行。

此外,对文学经典缺乏敬畏之心,给文学教育带来负面作用。在虚无主义的影响下,戏说历史,解构经典,颠覆名著,调侃大师之风大为流行,文学艺术的价值与功用被淡化。从《沙僧日记》、《大话西游》、《悟空传》到《水煮三国》、《麻辣水浒》,文学名著被肆意拼接、粘贴、混杂和戏谑,堂堂的文学经典被任意蹂躏和糟蹋。一些影视改编者们对文学名著缺乏敬畏之心,用所谓的“无厘头”、“搞笑”、“雷人”、“雷语”吸引观众的眼球。调查显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乐于接受这种“搞怪文学”形式,而当下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学知识来自于影视作品等大众传播渠道。由此可见,肆意曲解文学经典会给文学教育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正规的文学教育往往会被网络上流行的“搞怪文学”教育所冲淡,甚至被彻底“抵消”或“消解”掉。

三.文学教育的发展对策与出路

首先,加大文学教育的开放性。文学艺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过去那种举国一统、千人一面的文学艺术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文学艺术多元化语境下的文学教育,对此应具有足够的承受力。特别是在多元文学价值冲突的情况下,文学教育切不可迷失自己的方向,更不能以所谓“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为借口,任其在多元、矛盾的文学艺术价值观念中沉浮,而应尽可能地予以干预并加以引导。但干预不是训导,而是指导。文学教育应在指导文学接受者对各种艺术及其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个体的状况,帮助学生自主、合理地选择和追求文学艺术价值。因此,应树立适应文学艺术多元化语境发展的文学教育观念,让文学教育接受者具有接受多元文化和应对文学艺术多元化的开放心态和开放意识。

其次,追求文学教育的丰富性。文学艺术多元化语境下的文学教育要超越原来的文学艺术视野,增加其艺术的包容性。即不能从某一文学体系或文学传统出发,将其文学成果传授给文学接受者,而应该在文学教育过程中,将不同的文学艺术体系或流派中的思想文化作为比照,提取营养,传授给他们。具体而言,一是必须以本民族传统文学艺术为基点,接受多民族的优秀的文学艺术。文学教育对传统文学艺术的继承与弘扬,在于对民族文学艺术精神的内在把握。二是必须注意吸收外来文学艺术的优长。通过对先进的外来文学艺术的传授,使学生接触到具有多种价值的文学艺术,与各种异质文学艺术频繁交往,从而对异质文学艺术以及不同文学价值观念产生适应性,而这种适应性有利于文学接受者在不同的文学艺术的互动中孕育、创造出新的文学艺术。文学教育必须发展创新。文学多元化语境下的文学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既有文学艺术的过程,而应是一种文学艺术再生、整合与创造的过程。因此,应创新教育机制,革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效。

篇(7)

据不完全统计,以现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中所收纳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从广义的文学概念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或许称为“现代文”更适合)共计130余篇。从定量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和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两个取向来看,中学语文教材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汰体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从作品文体类别的角度来看,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择的作品多为散文类和诗歌类。其中,散文类作品共占总数的80%以上,小说和诗歌类作品各约占总数的10%,戏剧类作品不足1%。其中所选的现代小说除了鲁迅《社戏》、《故乡》以及沈从文《边城》等经典作品之外,寥寥无几。这种文体比重倾斜的状况或与教材的容量和小说及戏剧文体的长度有关。

从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分布来看,在这些篇目中,多数为生活类、人情类、家庭伦理类、思想品德类以及科普知识类的题材,而政治思想教育、革命史教育之类的题材所占比重和以往教材相比在逐渐减少。诸如朱自清《背影》、张晓风《敬畏生命》、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钱钟书《谈中国诗》等篇目都体现出这一题材和主题取向。另外,经过本文粗略的考察,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随着年级的晋升,现代文所占比重稍有下降减少,而文言文所占比重则稍有上升。在现代文中,所选作品更倾向于经典作品。以高中语文第三、四、五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像鲁迅《拿来主义》、《雷雨》、巴金《小狗包弟》等作品都体现出某种潜在的意识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学语文教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和分布体现出一种新的文学教育思路。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现代文的文体类别、题材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的考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中学语文教育一些潜在的导向、思想和意识驱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这些质性(qualities)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教育导向的改变。当今中学语文教育逐渐转向以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主导的方向,正逐渐淡化以往中学语文鲜明而浓厚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色彩。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生活教育成为中学语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从现代文学篇目的选择可以看出来。尽管其中还是选择了为数不少的关于中国现代革命史以及政治内容的作品,如《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作品,但这些作品主要并不是用来表现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的,而是更多地用来体现特殊文体的基本特征。

(2)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择篇目的时候更注重其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

(3)对现代文的选择更趋多元化,已不仅仅限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而是根据中学教育的阶段性特点进行选择。从以上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现今中学语文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随着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知识的进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现当代文学这一范围来看,可以看到本学科学术研究对中学文学教育的投射和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是缓慢的,而且是不明显的。

2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现状和问题

应该说,中学语文教材出现的这些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思想与方法更新的启发。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中,最主要的就体现在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人文启蒙思想的影响。现代文学研究也就逐渐走上了去政治化和去意识形态化的道路。所谓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体现在人文启蒙、审美现代性上。这一点和80年代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相关。在中学语文教育界,也逐渐受到学术研究的深刻影响,语文教材的修订也体现出这一点。

尤其是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更体现出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的深远影响。以往那些具有鲜明政治教化和思想教育的文本开始淡出中学语文教材,取而代之的是能够体现和包容人文素养、审美、知识和情趣的作品。但在这一趋势中,我们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阐释遵循的仍是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反映论。其基本教学思路是:首先是介绍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是作家生平介绍,再是作品的意义分析。这就形成了“时代———作家思想———作品意义”的思维逻辑和阐释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地解释作品和世界的关系(作品———作家———世界———读者),但又会遮蔽作品内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学文学教育中占据着长期而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形成相对稳定范式的条件下,中学文学教育也受到潜在的影响。应该说,这种影响关系更深层地源于80年代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历史语境。中学文学教育实践在这一宏大背景和深远的历史环境下,也因此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教学模式。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又如何对中学文学教育进一步产生影响呢?中学文学教育实践又如何将新的信息反馈于文学研究呢?这是本文要继续追问的问题。

3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与中学文学教育的可能性

如何实现当代文学研究与中学文学教育的沟通与衔接,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既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术研究对文学教育和国民教育的义务。从具体的层面上来说,新的文学研究理论、思路与方法,如何更新中学文学教育,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篇(8)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当深化教学改革,构建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互补的课程链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网络教学等其他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学习的辅助来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单纯知识传授的讲述行为,将之转变为以引导和鉴赏为主的对话策略教学。这里,“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1]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是由文学学科的性质决定的,文学本身具有审美的属性,涉及到审美价值的判断。在对文学审美客体的价值判断上,每一个审美主体具有各自的审美判断力,这就能彰显审美价值的多元化,由此也契合了对话策略教学的合理性。另外,鉴于其他课堂资源的丰富性,除主体课堂教学外,其他方式的课堂教学也应该纳入教学改革的体系,实现网络课堂教学资源的共享。如超星网络视频资源、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等资源可以共享到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的课堂教学,从而丰富主体课堂教学的不足。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应当细读文本,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篇(9)

(一)崇自由少教育

纵观台湾文学发展的方向,能看出它以更为自由的方式前行。虽然台湾有“诚品书店”这样的文化地标,但文学对市场的操控性并不很精准,反而与海外文学的流行趋向比较一致。台湾出现了较为颓敝的纯文学作家,同时因为受到市场的整合,造就了一批诸如张曼娟(小说)、简祯(散文)、席慕蓉(诗歌)等所谓“闺秀文学”的作家。这些作家和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以心灵鸡汤的方式让人们陶醉在“小确幸”的美好中。这是一种偏极端的文学,作家不再受意识形态的严重影响,其作品不带主义色彩和导向性,根据市场的关注还有观众的品味偏重来创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此类文学已经泯灭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以纯文学的形式来讨好市场,使得文学在好的口碑中保持了纯净。

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台湾高校教育中学校对老师的主导性较弱,给予了其充分的自由对文学教育进行引导。与大陆高校中的《大学语文》相似,台湾除了中文系的同学,所有系所的学生在大一时需要学习国文课程,以古文为主,包括现代诗、现代文的阅读和写作。课程内容比高中进阶一些,但老师并不会规定具体学习的内容。对于“通俗文学”这个并不精准的表达,中国文化大学文艺组开设的《创意写作》课用类型(推理、爱情、城市、旅游等)来划分文学并指导写作,而不是以传统的作家文学与通俗文学区别市场的接受度或者文字的浅白与否。

而大陆受审核等制度的制约,尽管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倍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但是从余秋雨、毕淑敏等还可看出,这些主流作家的文字还是带有启发、教育性的。因此,由市场趋向到高校,相对来说大陆学校、老师的主控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着阅读的范本。这些范本的类型比较单一,受到筛选的作品大多有着道德教化的作用或者包含专业知识,使得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某种非文学本身理性的制约,从而限制了写作天赋的施展。

(二)学校与社会的融合

台湾学校的教育制度和学院氛围偏向西方,更为开放和尊重学生的天性,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在相互配合,力求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 这与台湾日趋繁盛的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分不开的,而文学教育作为文化兴盛的人文基础,是社会公共文化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领域。

位于台南市的台湾文学馆是台湾最为重要的文学馆之一,它履行着多种职能:文学发展、文学专题及台湾文学的研究、编译;台湾文学文物之史料调查、搜集、建档、保存、修护以及复制;台湾文学网站及全国文学数据库之业务;规划文学史料与作家文物的展示、陈列等事项;出版、人才培育、推广以及国内外馆际合作等工作,以文学活动进行国际与两岸的文化交流。文学馆不定期邀请学者演讲或推出专题系列展览,并设有阅览室及图书馆。馆内定期有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导览讲解,这里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镇,更是民众尤其是学生进一步提升文学教育素养的殿堂。

同时,社会各界开放讲堂吸引公众尤其是学生与作家的互动,比如远流出版的《远流讲堂》以及笔者在台交换半年期间,蒋勋曾在台北、台南等地进行多次美学讲座。台北市文化局成立后,有意扩充、活化故居原有的图书馆功能,将名人故居向“文学生活馆”的方向进行规划。例如位于台北阳明山上的林语堂故居,2005年10月由东吴大学受托管理,成为结合展示参观、艺文讲座、餐饮休憩的多元化空间。如今,由东吴大学学生管理的林语堂故居重新焕发生机,宁静而不沉闷,以活态共存的方式吸引着文学爱好者的光顾。林语堂故居会定期举办“有不为斋书院讲座”系列、学术研讨会及艺文活动,并召开会议或举办座谈讲习。临近春节之时,林语堂故居也结合自身资源和时节氛围开展相关的春联创作、书写活动。

中国文化大学在平时的授课中,也极为注重学校与社会的关联性。例如《通俗文学概论》这门课上,陈妙如老师特地邀请了为社区儿童讲故事的冯翠珍老师开展通俗文学讲座。她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格林童话故事》中《巧妙的交易》,并指导同学如何短时间内复述故事和怎样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吸引听众。同样,《现代文学史》的郑颖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大陆大多数高校以历史分期、人物评价、作品评析的惯用模式不同,以充满感性的认知去还原时代与作家。不以大处总结,而是着眼微小细腻的情感,在似乎亲历现场里让学生体会作家在时代中孤独或良知的身影。郑颖老师常年在台湾故宫博物院从事瓷器导览,为了配合《红楼梦与现代文学》这门课,在课余时间里带领学生去华山文创园区、永康街、故宫博物院等地参观。这种无功利性和与实物结合的学习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引导学生深切可感地去捕捉文学创作的灵感。

(三)重古典轻现代和应试的阅读

这是无论大陆或台湾文学教育中都难以避免和不容忽视的两个问题,实际上是校园学术界对原有传统的固守和纸本阅读时代学生对经典的抛弃。“中文系在古典文学”似乎成为一个文化共识,在传统的思维中,现代小说和现代诗是脱离古典的课外读物。尽管现代文学的阅读在市场中更受喜爱,但学校的授课中仍希望将经典作为偏重。例如,曾任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的潘重规先生被称为台湾敦煌学的“鼻祖”,他将“敦煌学”的研究扎根中国文化大学并延续至今。因此,在《通俗文学概论》这门课中,完全将“敦煌俗文学”作为了研究的重点,以小组的形式轮流讲解《敦煌变文集》。而其他文学类相关的古代文学、民间文学课堂中也因这一传统而适当加重了对“敦煌学”相关知识的介绍。在文学教育中,对经典的保留和重视无可厚非,但这确实也反映了高校中老师对古典有意地偏重及对现代文学相对地弱化。

此外,在台湾学校的文学教育中也存在着读经典人群的减少和为应试而阅读的现象。随着纸本阅读时代的衰落,古典逐渐走向过去。有教授古代文学的老师提到,自己在多个学校针对中文系不同年级的学生询问过有谁完整地读过《红楼梦》,通常予以回应的学生不到总人数的十分之一。但是教科书编材的原因,全部的学生都读过“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样,班级中读过朱天文、朱天心、张大春、村上春树的学生比例非常高。这正是市场影响趋势下,可怕的教科书导向和文学基本素养的缺失。

因此,相应部门为了保证学生阅读古典的量而增加教科书内容,并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因为这样可以增加考试写作中的引经据典,这正是以考试来引导阅读的趋势。台湾曾经有过几年升学考试中停考作文,但随之学生的阅读水平一落千丈,后来便又将作文加回考试内容中。学生的通常思维是只要熟悉了教科书就可以拿来考试,但是作文必须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取材和文笔才能丰富。

二、中国文化大学文学创作的培养

(一)台湾职业作家的发展模式

虽然作为职业作家充满了生活的艰辛,但是台湾80年代时,作家可以成名这件事对各行各业还是充满了吸引力和导向性。很多从小有一定阅读量或者对文学有着热爱的同学便梦想成为作家。尤其是从国中、高中每一个阶段开始,在各类校园文学奖中获奖的学生更会将作家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同时,为了鼓励文学创作和促进文学发展繁荣,各大报社广设文学奖,全盛之时,《中国时报》《联合报》《中央日报》等有影响力的报刊全部设有文学奖。当时成名的很多作家就是这样从校园文学奖到报社文学奖,崭露风头后逐渐走向社会变成职业作家的。于是,台湾在八十年代时建立了这样的职业作家发展模式:拿到校园和报刊文学奖、报刊刊登作品、出版社出书、畅销书排行榜的位置变化,作家的成名之路更像是一个升学级,只有少数默默坚持的人才能走到最后的耀眼。当然,如今随着纸本的消失,学生阅读量越来越低,凡事速成的年代里,漫长而艰辛的职业作家之路已不再如当年那样吸引学生。

这种台湾作家的发展模式下,中国文化大学文艺创作组毕业的骆以军就是典型的代表:骆以军1967年出生于台北市。1989年《蟑螂》获学生文学奖佳作。1990年《底片》得到联合文学小说新人推荐奖。1991年《手枪王》荣获时报文学甄选奖。1993年出版小说集《红字团》,四月获该年度联合报《读书人》年度十大好书。1998年小说《哀歌》入选尔雅年度小说选。1999年九月出版小说集《第三个舞者》。获该年度中国时报《开卷》年度十大好书。2000年11月出版小说集《月球姓氏》。获该年度中国时报《开卷》、联合报《读书人》、中央日报、明日报年度十大好书。《五个与时差有关的故事》获得台北文学奖。小说《医院》入选九歌年度小说选。2001年11月出版小说集《遣悲怀》。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2002年获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2003年6月出版小说集《远方》。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文学类。2008年《西夏旅馆》被《开卷》评为十大好书,出版以来被认为是集大成之作。2010年长篇小说《西夏旅馆》获得“红楼梦奖”首奖。骆以军就是这样一个从校园文学奖走到报刊文学奖,逐渐受到两岸读者喜爱的职业作家典型。

(二)中国文化大学创作教育的发展

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成立于1963年6月,为学校最早创设的15个学系之一,创立宗旨在于培养中国文化与文学的专门人才。这时在中国文化大学的系所设置中,现代文学还并没有从古典文学中分离出来。1969年,当时任文化大学中文系主任的金荣华老师认为,应该让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分道扬镳,培养当作的通俗作家。于是他实践了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想法,开创了中国文化大学文艺创作组。金荣华老师找当时最红的作家来授课,比如张大春、罗智成、杨泽、翁文娴等,他们都正处于三十岁左右创作力最丰沛的年纪,带领学生写小说、剧本、散文、诗……可以说,中国文化大学的文艺组当时创了新的时代风潮。逐渐,很多人都来阅读和关注现代文学并培养了现代文学教养,使它变成了平衡古典文学的文学传统。更为欣慰的是,文艺组成立四十年间毕业生有二千余人,其中多数服务于教育界及文化界,同时也不乏有影响力的作家。

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分为“中国文学组”与“文艺创作组”两组,“中国文学组”所开的课程以古典文学为主,现代文学为辅;“文艺创作组”所开的课程以现代文学为主,培养学生现代文艺的创作与欣赏能力,但也兼及古典。在2013年中国文化大学文艺组所制定的目标与能力中可看到,力求培养文学研究及文艺创作的人才,培养优质的中等学校国文师资,培养现代文学与文化创意能力兼具的人才,培养文学写作及运用的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为: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基本素养兼具的能力,创作、批评与研究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中文教学与表达沟通的能力,古典、现代文学与当代教育关怀贯通的能力,文学、美学素养融入社会文化活动的能力,整合现代文学与数字科技的能力,强化文学创作及田野调查的能力,结合文艺创作、展演与编辑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文艺组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文学导读、中国文化史、戏剧概论、大陆当代文学选读、小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中国文学史、中国佛教文学、中华文化专题、文艺美学、民间文学、武侠小说与历史小说、原住民文学、诗选及习作、台湾现代文学、小说选及习作、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与翻译、古典小说选读、两岸当代文学专题、现代文学史专题研究、通俗文学概论、散文选及习作、词曲选读、写作实务、文学批评、先秦典籍导读、近代台湾主流小说(1949―1989)、红楼梦与现代文学、现代诗选读、创意写作等。

汪曾祺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中写道:“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因而确实很少有大学开设此类课程,中国文化大学开创文艺创作组,将培养科班出身的现代文学职业作家作为目标,这一创举实施的可能性便是学校认为写作的基本功是可以传授、作家是可以培养的。这种可以教的基本功主要是指文学的基本素养和写作的手法、技巧,这就为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了更高的平台来深造。骆以军就是受到这些优秀的文学创作者的启蒙开始创作的,尤其深切地受到以后现代主义、魔幻写实主义、后设小说技法出名的张大春影响。骆以军曾表示:“在课程中,我学到了不是小说技巧的讨论,而是小说本质的东西。”

同时,在教师方面,中国文化大学也为作家们提供了一个谋生和学术研究的平台。因为真正的作家很少有学院资格,获得硕士学位的还有不少,但是相应需要的博士学位拥有者寥寥,几乎没有可能到大学来教书。而很多学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放了艺术教师的资格,如台北教育大学、东华大学便以其他特殊的方式聘用作家来当专业的老师。这些学校尝试开发华文创作,从翻译、实际作家教学,有些类似大陆很多作家进入高校或者研究所深造,这是对已经发现了有作家潜质的学生进行培养。

篇(10)

文学教育应当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建构一套完整的文学教育体系。文学教育从小学起就可以开始打好基本字词认读的基础,培养对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初中阶段文学教育的重点可以先放在量的积累上,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阅读的积累,再由教师从文学意象和文学语言两个方面入手,培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感受能力和对美积极的发现及追求的态度。高中就是侧重审美意识的完善和人格的塑造,可以多采用一些内涵更多元化、更富思想性的文学文本,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思辨能力。大学则主要利用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对已有的文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激发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对文学进行深层次思考的能力。

二、精心选好富有文学特质的教学内容

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为载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要以“文采”为主要标准,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和鉴赏能力,把“美”放在首位。课内的教材不妨大胆突破题材的限制,选择一些名家的典范作品,既要重视传统文化的解读和体悟,又要兼顾国外的文本赏析;既要突出时代特点,又要注重跨学科意识的培养。同时重视课外阅读的辅助作用,可以广泛选取没有定评、不一定是名家、不一定是名著的作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努力拓宽学生的文学视域,掌握一定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考量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为课堂的文学教育奠定必要的文学知识。

三、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也是文学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教师文学底蕴的深浅、文学修养的优劣、文学态度的真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都对文学教育的实施细节产生特殊的影响。一个文学素质低下的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担负起文学教育的重担更不可能给予学生良好的文学精神。因此,全面提升教师的文学功底,多给他们学习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中坚作用,是克服文学教育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的有力保障。

四、善于运用文学教育的辅助手段,朗诵和课外练笔是文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有效途径

朗诵是增强文学感受力的有效方式。许多文学作品不仅仅只是在内容上吸引人,它的外在形式和音韵也能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如诗句形式的整饬与对偶、声律的和谐与变化,散文辞藻的丰富与华丽,不仅美化文学的视觉,而且丰富了文学听觉上的感受,那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回环和谐的音律,全面唤起读者的生理感受。课外练笔是评价学生文学修养的有效手段。写作不仅可以对个体的文学修养程度进行系统的评测,而且对巩固和深化文学教育、文学鉴赏效果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学生有了写作的切身经历之后,再去反观文学作品又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获得心灵上的启迪。

五、建立健全有效的可操作的评价机制

“有明确可依的标准才能真正体现文学阅读技术层面的成熟度与深度”。文学教育的评价包括对阅读理解能力、诵读能力及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等多个方面。在不能从根本上否定整个教育评价体系的时候,所要做的就是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丰富和完善它,变消极、掣肘的因素为积极、激励的动力。

篇(11)

文学教育,指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之间,经由文学文本的阅读、讲解与接受,丰富情感体验,获得审美愉悦,培养语文能力,进而传授人文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的一种教育行为。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直是人类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总是在字里行间呼唤着人的思想情感,直指人性本身,以其丰富的诗意、情意对人的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陶冶,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净化、深化和拓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用较丰富的文学情感来调节生活的快节奏,用较高的文学修养来抵御不健康文化的侵袭,用犀利的文学艺术眼光来观察世界。这就使得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语文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成了教学的弱点和难点。

在实际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感和鉴赏能力为基础,激发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崇高情操的文学教育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因此对文学教育的真正意义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文学教育承担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二)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阵地,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三)文学教育顺应了个体守护精神家园的需求,在人的精神启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接受文学教育,进行审美阅读,使疲惫的心灵和压抑的精神获得全面的释放。对个人的发展注入了原动力,也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文学教育的地位不可动摇。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服从于生存需要的教育,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它以知识和技能教育为主,以文章为主要教学内容。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文学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实施。

文学教育要把“文学即人学”的理念放在核心地位,以生动的形象教育人,以丰富的情感感染人。力争在实践中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感和鉴赏能力为基础,激发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从而体现文学教育的真正意义。

实施文学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的特点 文学教育应当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建构一套完整的文学教育体系。文学教育从小学起就可以开始打好基本字词认读的基础,培养对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初中阶段文学教育的重点可以先放在量的积累上,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阅读的积累,再由教师从文学意象和文学语言两个方面入手,培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感受能力和对美积极的发现及追求的态度。高中就是侧重审美意识的完善和人格的塑造,可以多采用一些内涵更多元化、更富思想性的文学文本,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思辨能力。大学则主要利用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对已有的文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激发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对文学进行深层次思考的能力。

二、精心选好富有文学特质的教学内容 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为载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要以“文采”为主要标准,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和鉴赏能力,把“美”放在首位。课内的教材不妨大胆突破题材的限制,选择一些名家的典范作品,既要重视传统文化的解读和体悟,又要兼顾国外的文本赏析;既要突出时代特点,又要注重跨学科意识的培养。同时重视课外阅读的辅助作用,可以广泛选取没有定评、不一定是名家、不一定是名著的作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努力拓宽学生的文学视域,掌握一定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考量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为课堂的文学教育奠定必要的文学知识。

三、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也是文学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教师文学底蕴的深浅、文学修养的优劣、文学态度的真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都对文学教育的实施细节产生特殊的影响。一个文学素质低下的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担负起文学教育的重担更不可能给予学生良好的文学精神。因此,全面提升教师的文学功底,多给他们学习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中坚作用,是克服文学教育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的有力保障。

四、善于运用文学教育的辅助手段,朗诵和课外练笔是文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有效途径 朗诵是增强文学感受力的有效方式。许多文学作品不仅仅只是在内容上吸引人,它的外在形式和音韵也能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如诗句形式的整饬与对偶、声律的和谐与变化,散文辞藻的丰富与华丽,不仅美化文学的视觉,而且丰富了文学听觉上的感受,那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回环和谐的音律,全面唤起读者的生理感受。课外练笔是评价学生文学修养的有效手段。写作不仅可以对个体的文学修养程度进行系统的评测,而且对巩固和深化文学教育、文学鉴赏效果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学生有了写作的切身经历之后,再去反观文学作品又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获得心灵上的启迪。

五、建立健全有效的可操作的评价机制 “有明确可依的标准才能真正体现文学阅读技术层面的成熟度与深度”。文学教育的评价包括对阅读理解能力、诵读能力及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等多个方面。在不能从根本上否定整个教育评价体系的时候,所要做的就是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丰富和完善它,变消极、掣肘的因素为积极、激励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