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8 15:06:5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计划

篇(1)

一、日常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大型(特种)设备配置方面,我院根据国家医疗设备配置方面的法规与规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设备购置论证、决策及应用分析制度》、《医疗设备申请购置制度》等一系列资产配置方面的制度,以加强大型设备配置方面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要求履行报批手续。同时,我院资产的配置方面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在预算的编制、审议、执行、验收、考核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以实现资产配置方面的科学管理和有序实施。

2.结合当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加强资产处置方面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医院资产处置的管理,我院认真执行资产处置方面的管理制度,对有偿使用、待处置的资产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报批,并在报批处置的过程履行必要的审计、评估手续。

根据医院的工作安排,我院组织了对待报废燃煤锅炉等大型固定资产的评估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报废资产的处置工作,针对己批复的报废固定资产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开展了资产评估工作。

3.加强对医院各项资产的产权管理

2020年度的工作中,我院按照省卫健委、省财政厅的要求,严格对医院的资产的产权状况进行核对,并对产权变动情况及时上报。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国有资产报告工作的执行情况

2020年,我院认真执行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对于新增固定资产及时上报。同时根据卫健委和省财政厅的要求及时编制并上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

2.公务用车管理

我院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2020年,我院根据《**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省卫生计生系统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豫车改[2020]5号)的文件精神,制定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组,组织相关部门,对各种公务用车进行了全面的清查核实,并及时上报了公车改革实施情况报告并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完成了公车改革任务。

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工作

2020年,我院按照卫健委和财政厅的要求,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审计检查,顺利完成了资产清查核实工作,目前己完成了资产清查结果的审批工作。

另外,多年来,我院除了完成上级部门统一组织的资产清查之外,坚持每年进行资产清查工作。

4.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我院一直比较重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长期以来,我院依托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资产的管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我院正在进行基于HRP平台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调研工作,将在明年实现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换代。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持续完善我院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我院一直非常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并设立国有资产管理科负责对医院的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的管理。

2020年,我院进一步梳理了我院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结合我院现有的管理工作实际进行了梳理、修订和优化,新增和修订了《固定资产验收管理办法》、《国有资产调拨转让制度》、《新购仪器设备安装调试管理制度》、《资产报废管理暂行办法》《资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内部调剂制度》、《报废资产变价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报损管理制度》等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使医院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更好地保彰日常工作在制度的轨道内良好地运行。

同时,根据我院两院区的特点,医院的资产由国资科统一进行验收、编号、调配、清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保证了两院区资产管理工作的统一与协调。

四、调研与宣传方面

我院在资产管理方面,一直重视调研与宣传工作。在资产配置过程中,我院一直实行可行性论证制度,对于拟配置的资产进行医院内外的调研与分析,以保证资产配置的科学与合理。在日常的资产管理过程中,我院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的宣传,如通过会议、日常检查、调研等形式对资产制度及资产管理知识进行普及。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医院有大量的待报废固定资产,由于报批手续复杂,无法及时处置,占用医院有限的空间。建议给予医院自主处置一定额度报废资产的权限。

六、明年的工作计划

2021年,我院将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

1. 认真学习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及省市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进一步健全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我院的管理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

2.加强固定资产验收管理,从开箱初验开始,严把固定资产进入医院的第一道关口。实现当月验收,当月入账,对固定实行精细化管理。

篇(2)

(一)加强国有资产日常管理

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我们加强了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到11月25日为止,办理了新增固定资产录入手续154笔,累计增加固定资产账面金额9700738.9元(含13辆车,一栋办公楼),依照固定资产处置办法,对部分固定资产进行了公开处置,同时办理了这些资产账面核减手续,累计共核减了30笔,共计核减金额为7347353.67元(含7辆车,一栋办公楼)。

(二)加强经营性资产日常管理

我们严格按照《区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意见》、《区房屋门面公开租赁办法》、《区经营性资产公开操作意见》等文件要求,对全区所有到期的经营性资产实行了公开租赁,截止11月25日全区共有64个已到期的门面全部实行了重新公开租赁,大大提高了经营性资产的收益金,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企业股工作

关于企业股业务除按照上级要求和年初工作计划安排,认真做好了企业股各项业务工作外,我们还安排了何成超、继续参与全区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国有企业改制工作进展顺利,各项改制工作都基本完成。企业股其他日常主要工作如下:

(一)每月按时做好了20户企业财务报表工作,及时上报市局。

(二)按要求今年认真完成了12家全区国有、集体企业2011年度财务报表汇编工作。

(三)完成了区属18户外资企业2011年度财务决算报表的编报工作。

(四)完成了全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调查摸底工作。

三、条法税政工作

条法税政工作今年主要是按市局要求进行了所得税调查、关税调查,组织开展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六五普法考试,按照上级要求,所有应考对象参考率达到100%,以及加强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管理。截止11月25日止,今年共完成了户企业所得税调查、户重点产品关税调查。依法办理了一起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垫付业务。

四、明年工作计划

明年国资股各项工作将继续按照年初计划和上级要求认真抓好抓紧落实,努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明年重点是:将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部署要求,对全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全面登记,将全区国有资产建立信息化网络,全面与市财政局、省财政厅实行资产信息对接与共享,确保我区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圆满完成。

篇(3)

一、引言

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医院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的重要载体。医院固定资产配置是否科学、合理,日常管理是否严格、规范,是否能做到保值增值等,对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快速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研究和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程的推进,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都加大了对医院财务资产的精细化管理的力度,再加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公立医院年度资产报表和年度国有资产分析报告提出的硬性报送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国有资产管理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特别是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个别医院在规范性方面还存在多多少少的问题。(一)没有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对固定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保值增值等情况实行有效的日常监管。(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等日常活动缺乏制度依据,科室与科室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职责不清,沟通不畅。造成工作扯皮、管理缺失、风险增加。(三)固定资产配置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固定资产配置不科学、不合理。一方面情况是购置盲目,导致过度配置,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情况是资产配置缺失,不能充分发挥资产的支撑效益,限制和影响资产性能的发挥。(四)固定资产的绩效评价缺失,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使用后评价。既没有充分调动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潜能,也不能为医院下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配置医院固定资产提供参考和依据。(五)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不规范。一是应该列入固定资产管理的图书、小型设备等直接列支,没有按固定资产进行归类管理,造成固定资产账外流动,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二是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入账,没有按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监管和提取折旧,导致医院资产及当期费用数据失真,存在很大的资产管理风险;三是在建工程项目早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但迟迟不办理决算审计及转固定资产手续。已投入使用项目不能正常按固定资产管理并计提折旧,造成资产不实,费用不准;四是医院设备采购入库使用后财务报账不及时、会造成使用年限和财务折旧年限不一致,带来对账、财务审计等一系列管理不便;五是固定资产折旧提取随意性强。没有按规定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进行提取。有些医院为了满足绩效核算,计提折旧存在忽高忽低、科室间政策不一致、少提折旧、甚至超期超原值计提折旧的情况,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账务处理混乱,主要经济数据失真。(六)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出售及对外投资管理不规范。存在没有经过相关部门批准而擅自处置国有资产的行为及现象,固定资产处置收入私自留存,没有按规定上缴国库。事实上,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资产的对外出租、出借、出售及投资有着严格的规定,资产价值在规定限额以内的处置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报财政部门备案;对于资产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投资,要报上级财政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出租、出借、出售收入及对外投资收益必须按规定及时上交国库。凡是没有按上述规定办理的行为均属违规。(七)固定资产报废管理不规范。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报废必须履行严格的报废审批手续,而现实情况是:有些医院固定资产到期或损毁报废没有履行报废审批手续,自行进行账务资产核销或核减;有些医院固定资产毁损报废多年,实物早已不存在了,但迟迟不走报废处理程序,资产长期挂账,造成账实不符,资产不实。(八)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缺失。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相关人员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日常固定资产管理流于形式或管理出现盲点及空白。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固定资产台账设置不规范,没有实行动态化管理;没有实行固定资产卡片式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没有对医院固定资产实行日常巡查和定期盘点,没有固定资产盘点表;固定资产使用科室没有明确资产管理责任人,科室管理缺失等。(九)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还停留在手工操作或者单机版的阶段,在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没有设置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及精细化程度不高,不能提供科学的资产分析报告,不能科学合理配置医院资产,不能有效促进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能保障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三、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目前,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及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持续要求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不断努力下,各级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不断规范、水平不断提高,国有资产在为人民健康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之所以有些医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医院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日常固定资产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不单独设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配备专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不重视在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方面进行投资;对国有资产的日常规范化管理监督落实不到位等。(二)国有资产管理以及相关财务人员国有资产管理经验不足。他们的管理知识及实战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医院国有资产日常规范化管理需要。(三)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缺乏考评监督机制。职工工作责任心不强,人浮于事,不能按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要求完成日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四、解决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针对目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医院管理层的重视,并尽早尽快采取措施给予解决。可以采取如下主要措施:(一)从领导层面提高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重视程度。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必须纳入医院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明确由医院主要领导亲自抓。对于涉及固定资产购置、对外投资、报废处理等重大事项,必须经党委会或院长办公会等集体研究决定。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分管领导必须经常过问;对于固定资产日产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研究解决。(二)加强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应当建立医院内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并配备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医院固定资产的入库、日常动态监管、处置等工作。把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具体到部门、具体到事、具体到人。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专门的人专一专心去管这件事。同时,也能更好地增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及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把医院固定资产管出规范、管出成效。必须建立健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制度控制是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之一。我们必须使用好制度控制这个法宝,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必须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我们要用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管理事,靠科学规范的制度来约束人。这样一来,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就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靠,管理失职也可以做到有责可追。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系统化、体系化,要细化、具体到固定资产论证、采购、入库、日常监管、处置、分析评价等各个环节。(三)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工作要干好,人才是关键,要加大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环节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一方面要注重对相关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培训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请进来,聘请专家搞内部培训;也可以走出去,参加针对性的培训班;甚至可以分期分批选派骨干人员到管理好的医院现场观摩、跟班学习,去直观性地学习兄弟单位规范化、专业化的账务、实物日常操作管理,包括学习人家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为创新创造性的做好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思路和借鉴。(四)加大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力度。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自行开发、委托专业团队开发,也可以购买市场上已开发成熟的适应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的软件。总之,要不断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力度,并在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到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需求,增加涵盖固定资产管理功能的模块。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丰富资产控制手段,实行医院资产管理精细化;积极运用资产状况分析数据为医院业务运行管理服务。(五)实行资产管理评价及责任追究机制。医院应该实行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地日常考核评价机制。考核既要涉及到资产管理部门,也要涉及到各级资产管理人员。1.要建立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部门。考评部门可以是专门建立的资产考核评价小组,也可以归口审计或质控部门进行考核。只要能有专业甄别能力,又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即可。2.要根据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求,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考核评价标准,考评标准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要做到考核评价有据可循,不当儿戏。3.考核评价结果要和个人绩效相挂钩,奖优罚劣。对由于管理失误给单位带来重大损失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实行资产管理工作后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目的就是督促资产管理人员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把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地更实、更细、更好。

参考文献:

[1]郭兴利.对完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

篇(4)

1国有资产与高校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基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而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收益形成的,以及国家拨款、接受赠与等形成的各种财产和财产性权利。根据规定④,高校国有资产是各高校中属于国家所有而为高校占有和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范围包括:国家拨付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对外投资。

高校的国有资产一是用于开展教学、科研正常活动的国有资产,二是用于从事教学、科研等有偿服务活动的国有资产,三是用于开展经营性活动的国有资产。高校国有资产是完成各项教育与科研任务,实现学校各项工作计划,以培养各类高级人才的物质基础。具有来源渠道多元化、形态的多样性、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并存等特点。

2加强高校国有资产内部管理的重要性

(1)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国有资产内部管理。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物质条件,合理配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障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必须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办学效率,降低办学成本。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强化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可以有效降低高校办学成本,进而提高办学效能。

(2)现实状况促使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国有资产内部管理。

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在资产配置环节,由于缺乏必要的、严格的审批控制,资产配置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资产使用环节,由于缺乏有效的共享与监督机制,资产使用效率较低;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家底不清;部门、单位之间资产配置不公平等。针对上述问题,财政部于2006年7月1日出台实施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办法》的出台,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一次重要改革,标志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必将有力地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全面、深入地进行。

3现行高校国有资产内部管理的问题描述

(1)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彻底

单位国有资产从购置、验收、核算、使用、保管、调拨、处置等一般都有一套规范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但单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或因为认识不到位,或因为手续繁锁等原因,不按流程执行,不按规范操作,导致单位或个人随意处置、任意调拔、去向不明等现象,造成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管理混乱。

(2)办公用设备较难管理

办公设备,由于其移动方便,随着时间、人员、科室的变化,较难管理,形成长期账实不符。虽然每年都进行国有资产盘点,但往往由于资产交接手续不全,无法明确相应的责任人。

(3)忽视对设备的保养

忽视对设备的保养,或用修理来替代保养,无形中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对国有资产清视不够

国有资产清查是单位财务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进行国有资产盘点,对单位及时掌握国有资产的使用状况、科学分析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和数据信息,但由于各种原因,单位对国有资产清视程度不够,往往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有的甚至简单地把账面国有资产从一个报表换到另一个报表中,就算完成了国有资产清查任务,而没有真正深入到现场,对每一项国有资产进行认真核对,更没有对清查后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使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失去了它应有的作。

4思路及对策

(1)国有资产岗位分工控制

不相容的岗位应该相互分离,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国有资产业务的全过程。国有资产购置预算的编制与审批,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保管与清查,处置的申请与审批等业务的相关会计处理等,应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彼此之间相互分离,形成合理的监督制衡。

(2)国有资产业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

必须明确国有资产的申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处置等业务的授权审批方式、程序及审批人的权限、责任。对于超越授权范围的国有资产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领导汇报。

例如,规定国有资产的购置预算须经单位高层领导批准,取得和处置须有管理部门领导的书面批准,国有资产的内部转移必须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等。

(3)国有资产取得和验收管理

建立国有资产购置预算制度,控制预算的编制、调整与审批,对于重大国有资产的采购过程应当规范、透明。由项目检测部门批准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国有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库、编号、建卡、分配手续。财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确认国有资产的建造成本,保证国有资产计价的准确性。资产管理要将资产相关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流程化,建立与各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相适应的管理,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工作。在资产的实物管理、静态管理的基础上,扩大资产的管理范围,强化资产的价值管理,做到资产的动态管理,落实资产的效益管理。

(4)国有资产使用与维护管理

建立归口分级管理与岗位责任制,定期对国有资产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国有资产的实际存在和合理养护;建立明细分类辅助账,保证国有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准确;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使用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盘点,每年年末与财务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检查、分析,核对账实,如有差异及时分析,报批后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

(5)国有资产处置与转移管理

国有资产的处置应由独立于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其他部门或人员办理,合理界定处置依据,是正常报废还是意外毁损或丢失;确定合理的处置方式,令直接责任人赔偿损失。对于重大国有资产的处置应采取集体合议审批制度,建立会议审批记录机制。国有资产处置涉及产权变更的,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按规定报批后,签订合同,约定相关事项,避免有的部门将闲置的房屋、车辆等国有资产出租创收,其出租收入不入账或私设“小金库”。应将收入费用及时入账。单位部门之间调拨国有资产,应填制“调拨单”,明确调拨时间、地点、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等,核定调拨价值,报批后及时办理调拨手续。

高校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国有资产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高校资产管理,不仅是对高校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主动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庆龙.国有资产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3.

篇(5)

二是摸清了家底。

三是积累了经验。

但也应该看到,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脱节,管理措施不规范,产权登记不及时,有的甚至没有资产的明细帐和固定资产卡片,帐帐不符、帐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资产使用的责任机制、监督机制不完善,“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非转经”项目和资产处置履行正常报批手续未能引起高度重视,造成一定程度的资产闲置和资源浪费;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对资产家底的历史沿革和变化了的情况了解不深、不透、不清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积极探索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组织体制和管理模式,进一步健全监管体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二、创新管理,不断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委托监管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稳妥推进。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政府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拥有监督管理权、投资收益权和资产处置权,担负宏观管理、指导、协调、监督职能,必须开拓创新,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确保国有资产有序运作。强化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坚持政策统一、分级管理和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通过国有资产委托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建立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科学合理的形成机制、高效节约的使用机制和由资产调节、交易、报废等构成的处置机制。各单位要在市国资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进一步严肃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处置、评估、统计报告制度,资产的调拨、拍卖、租赁报批制度,单位经费开支的审批审核等各项规章制度。并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和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二要进一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市国资管理部门要按照签约部门行使的权力、义务和资产保全指标,对签约部门进行考核。对完成或超额完成资产保全考核指标的,单位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将予以奖励;对完不成保全考核指标的,对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扣减奖金,并相应扣减单位经费。根据《湖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委托保全管理考核计算办法》,主要考核国有资产保全率,辅助考核固定资产利用率、国有资产占用费上缴率。签约部门每年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执行情况要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书面报送市国资管理部门。委托期满后,市国资管理部门对签约部门实行目标考核,并在国有资产收益收缴中提取一定经费,专项用于奖励。

三要进一步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加强监督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增值的重要手段,市国资管理部门要根据中央、省、市有关规定制定有关监督管理措施,定期检查,发现违规问题,及时纠正。市审计部门在部门领导干部届中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要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作为一项审计重点,详细审查帐目、盘点有关资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监督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发现的各种违法、违纪和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问题,属于单位内部管理不严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属于单位领导和有关责任人失职的,要根据性质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直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不按规定履行有关报批手续的,依法收缴其有关资产及所得利益。对检查出来的重大典型问题,要进行公开曝光,通报批评,真正做到依法治产和违法必究。

三、明确职责,切实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家政权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产,对国家政权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委托监管签约共有69家单位,涉及资产49.77亿元,委托管理期限为4年。签约仪式结束后,就意味着政府以契约的形式,将“国家所有,政府行使所有者权利,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委托给各单位负责监督管理,并要求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因此,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明确职责,切实履行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维护好国家的所有者权益。

各行政事业单位受委托负责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对占用的国有资产拥有使用权,负有维护管理的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国有资产委托监管的重要性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必要性,把它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的具体行动,提高认识,按照国有资产保全、增值的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完善制度、落实措施,把加强委托监管工作作为本部门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切实做到有计划、有检查,确保委托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做好 在规定权限内的资产调拨、变卖、报损报废等审批工作,负责本部门及所属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审核和实现增值保值的监督管理。

篇(6)

二是摸清了家底。

三是积累了经验。

但也应该看到,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脱节,管理措施不规范,产权登记不及时,有的甚至没有资产的明细帐和固定资产卡片,帐帐不符、帐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资产使用的责任机制、监督机制不完善,“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非转经”项目和资产处置履行正常报批手续未能引起高度重视,造成一定程度的资产闲置和资源浪费;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对资产家底的历史沿革和变化了的情况了解不深、不透、不清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积极探索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组织体制和管理模式,进一步健全监管体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二、创新管理,不断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委托监管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稳妥推进。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政府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拥有监督管理权、投资收益权和资产处置权,担负宏观管理、指导、协调、监督职能,必须开拓创新,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确保国有资产有序运作。强化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坚持政策统一、分级管理和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通过国有资产委托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建立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科学合理的形成机制、高效节约的使用机制和由资产调节、交易、报废等构成的处置机制。各单位要在市国资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进一步严肃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处置、评估、统计报告制度,资产的调拨、拍卖、租赁报批制度,单位经费开支的审批审核等各项规章制度。并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和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二要进一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市国资管理部门要按照签约部门行使的权力、义务和资产保全指标,对签约部门进行考核。对完成或超额完成资产保全考核指标的,单位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将予以奖励;对完不成保全考核指标的,对领导班子及相关人员扣减奖金,并相应扣减单位经费。根据《湖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委托保全管理考核计算办法》,主要考核国有资产保全率,辅助考核固定资产利用率、国有资产占用费上缴率。签约部门每年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执行情况要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书面报送市国资管理部门。委托期满后,市国资管理部门对签约部门实行目标考核,并在国有资产收益收缴中提取一定经费,专项用于奖励。

三要进一步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加强监督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增值的重要手段,市国资管理部门要根据中央、省、市有关规定制定有关监督管理措施,定期检查,发现违规问题,及时纠正。市审计部门在部门领导干部届中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要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作为一项审计重点,详细审查帐目、盘点有关资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监督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发现的各种违法、违纪和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问题,属于单位内部管理不严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属于单位领导和有关责任人失职的,要根据性质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直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不按规定履行有关报批手续的,依法收缴其有关资产及所得利益。对检查出来的重大典型问题,要进行公开曝光,通报批评,真正做到依法治产和违法必究。

三、明确职责,切实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家政权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产,对国家政权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委托监管签约共有69家单位,涉及资产49.77亿元,委托管理期限为4年。签约仪式结束后,就意味着政府以契约的形式,将“国家所有,政府行使所有者权利,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委托给各单位负责监督管理,并要求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因此,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明确职责,切实履行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维护好国家的所有者权益。

各行政事业单位受委托负责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对占用的国有资产拥有使用权,负有维护管理的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国有资产委托监管的重要性、必要性,把它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的具体行动,提高认识,按照国有资产保全、增值的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完善制度、落实措施,把加强委托监管工作作为本部门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切实做到有计划、有检查,确保委托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在规定权限内的资产调拨、变卖、报损报废等审批工作,负责本部门及所属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审核和实现增值保值的监督管理。

一是要强化国有资产处置责任。要严格按照现行的财务规定和资产管理办法,建立本部门本单位具体实施的制度和措施,负责国有资产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检查工作,并确定专人负责办理国有资产调拨、变卖、报损报废等有关资产变动的申报手续。各行政事业单位以购置、无偿拨入、捐赠等形式增加国有资产时,要及时做好资产登记,建立资产帐目,并与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衔接,做到帐实相符。行政事业单位除全额拨款单位以外,国有资产均实行有偿转让。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及财务规定标准以上仪器设备的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国资管理部门审批。规定权限以下的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报市国资管理部门备案。有偿调拨、变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必须经评估机构评估作价,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处置的资产原则上不低于评估底价实行拍卖或协议转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

二是要强化“非转经”资产监管责任。加强“非转经”资产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促进“非转经”资产保值增值,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委托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非转经”资产必须进行严谨的论证,对已经转为经营性的资产,必须按照企业有关制度进行管理,建立有偿使用制度,政府享有所有权,行政事业单位对“非转经”资产享有具体的监督管理和收益权,同时市国资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非转经”资产的财务监督管理,建立起保值增值的考核和绩效评估体系,严格考核制度,保证“非转经”资产在营运中不断增值。

篇(7)

2019年国资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市财政局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展开工作,按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促进我市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今年国资工作四步到位:

一、完善管理制度开好端。

今年拟定的《津市市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津市市市管国有企业人员任用及薪酬管理实施办法》、《关于成立津市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委员会的通知》、《津市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委员会议事规则》四个国资管理工作文件,在七月份以前全部印发。这些印发的文件,是我们手中的利器,从而为国资工作开创了良好局面。

二、不畏困难敢啃硬骨头。

一是拆除保河堤镇原广丰猪场市环保部门要求拆除的设施设备。二是拆除原改革企业肉食公司位于品元宫仓库附属房屋。三是拆除原乳制品“钉子户”非法占有的国有资产危房。保障了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下,有拆除就有阻力,特别是拆除原乳制品一“钉子户”非法占有的危房时,阻力重重,可是国资人迎难而上,力排干扰,在挖机的助力下,将临街路面的危房推倒,赢得了社区居民和路人的热烈点赞!

三、开拓市场造福一方。

2019年我市启动了乡镇管道燃气项目公开招标程序,经过两次公开招标,均因投标人不足三家而废标,为尽快推进我市乡镇管道燃气项目建设,尽早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乡镇管道燃气的惠民政策,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市国资中心启动了乡镇管道燃气工作的后续程序,市国资中心、市住建局燃气办对两家投标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该项目建成后对于提高我市乡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乡镇人居环境、促进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实现国有资产利益最大化。

1、依法处置了纳入产权交易的部分产权国有资产79.96万元。2、行政事业单位公车公开拍卖95.43万元。3、收取污水处理费643万元、租金106.75万元。4、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益49.68万元。5、全市国有资产的棚改征拆款17206.45万元。截止到目前为止,国有资产收益总额1.81亿元,与年初工作任务1.5亿元相比,增长20.66%。其中,在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功处置18台公务用车,获得收益82.7万元,实现预期收益的170%(评估价值48.6万元)尤为鼓舞人心。

四、认真履责为政府分忧。

一是完成津市市8家平台公司清理整合工作。完成一家国资公司转型工作,完成两家公司注销工作,两家平台公司完成工商注销登记、税务清核、登报注销手续工作,完成三家公司整合工作。二是与常德市国资委对接继续推进“三供一业”社会化工作。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国有企业减轻负担、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我市积极推进企业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工作,按照时间节点要求,较好的完了中央、省属驻津市国有企业的供水、供电分离以及物业移交的协议签订,下一步我们按照上级要求稳步推进驻津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三是认真完成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登记工作。我们历时一个多月,日夜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与各单位衔接、核对数据,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并获得常德市机关事务局好评;四是认真回复政协2号、十号提案的工作,按照提案要求具体落实到位。出台了《津市市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改制企业资产处置联动会议机制,进行资产确权登记,基本上得到了提案委员的认可和肯定;五是对所有接收的国有资产形成定期巡查(包括安全检查、资产维护、保值增值等)的工作,比如原机电学校内的环境整治、白蚁防治、房屋维修等等。

一年来,通过全体员工上下一心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和任务。但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做大国有资产总量思路不广,产业结构不优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国资中心将继续站在全市发展的高度,紧密围绕我市经济发展的总目标,着力抓好国有资本运作和融资平台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工作。全体员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力争实现2个亿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作了四点规划:

1、继续做好融资工作,使企业资金链良性运转,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对接各金融机构,争取限度的信贷支持。

2、继续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原则,创新投融资理念,整合运作各类资源,加强国资资产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长效机制。

篇(8)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差,理财观念落后

从我国现阶段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来分析,其财务管理存在着普遍的管理意识差、管理念落后的现状。有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对财务管理不予重视,导致财力管理监督机制未能发挥其实际效能,单位内部人员的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单位内部缺少拥有先进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人员,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难以引入到单位内部,员工缺乏财务管理创新意识,使得财务管理长期停留与表面,财务管理负责人员难以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两者之间脱节现象严重,使得单位的业务开展能力低下,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二)预算管理薄弱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且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为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提供活力。然而目前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却十分薄弱,单位预算管理不系统、不科学,存在着随意扩大开支范围,定制模糊的开支标准,预算审批制度不规范,资金的转移与挪用没有受到严谨的制约与管控。一些单位将应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一并纳入预算管理的范畴,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导致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混乱,预算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预算编著与财务管理执行的分离,资金的用途被随意的分配,使得单位的财务决算不真实,不少单位年终决算与预算脱节,无法体现出预算管理的财务使用规划与管控作用。

(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的管理占很大比重。部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予以重视。财产的清查制度不严谨,甚至存在多年不进行实物盘点,无法及时的把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纰漏问题,导致固定资产丢失、损坏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责任制不健全,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解决,财务管理权责分化不清,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资产挪用未经审批便擅自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和变卖不按照财务管理流程操作,不按规定程序报批。

(四)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

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机制直接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不少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流于形式,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效率。此外,在人力资源分配上,财务与审计职务不分离,导致财务监督与管控效能弱化。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详细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的管理约束体系,财务监督力度不够,使的财务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

二、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一)努力推进财务组织变革,创建新型财务组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开展做到统一化,并且要根据市场形势的转变来革新管理形式和管理理念。当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转变时,财务管理就应该做出相应的适应性改革以满足单位业务开展的实际需求,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僵化管理方式。现代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要求事业单位必须以现代组织理念为指导对其内部的财务会计组织结构进行革新和升级,引入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念,并创新单位内部的会计组织架构:

1.在原有的财务管理会计组织结构的基础上,以现代组织理论为指导进行会计层级结构的优化和重组,精简不必要的层次结构,疏离财务管理上报审批和内部操作的工作流程,以此提供整个财务组织的工作效率和预算执行力度。

2.对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会计工作开展方式进行重新分配。首先,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现有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组织结构进行重新审查,确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任务分配。对不符合工作实际需求的工作岗位重新调配,并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工作流程,以适应财政改革管理的要求。

3.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来促使管理内容的创新并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采用柔性化的管理方式,制定单位内部的人员培训与评估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和奖罚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以此来激发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内容,也是预算管理的首要工作环节。预算编制应遵循精细化和严谨化,并且要规划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程序。第一,要对单位内部历年来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分类整理,形成可存储、检索的信息数据库;第二,结合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单位业务开展需求这对公共经费、项目经费、人力经费进行详细的预算管理,严格区分资金的支出项目类别。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1.建立系统、完整的资产管理责任制度。每一项固定资产项目,都要设置严格的人员管理和使用制度,每个部分分配一名资产管理员,并制定职责细则和责任追究政策,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具体到个人,并明确划分单位领导、资产管理员、资产使用者之间的职权分配制度,并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

2.定期实行资产盘点制度。需要定期盘点的实物资产包括登记在册的固定资产、没有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一般性资产。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经常对账,做到财务的资产账与实物资产账相符,实物资产账与实物相符。

参考文献

篇(9)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

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具体地说,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存在于产品生产、流通、经营服务等领域,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其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根据经营活动的不同性质,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划分为金融性国有资产和非金融性国有资产两大类。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广泛存在于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国防产业等公共领域。随着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深入,以公共事业为主的国有资产投入将迅速增长,发展空间和活力很大,是国有资产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

资源性国有资产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知识、科技水平条件下,对某种资源的开发,能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国有资源。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国家拥有的土地、森林、矿藏、文物等。这一形态的国有资产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一种国家可以支配的资产;另一方面这种支配对于生态、环境等又存在较大影响,因此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统筹规划、科学利用。

二、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现行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有:

1、统一所有,分别代表。

2、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

3、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与所有者职能分开,政企分开,两权分离。

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实行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务院代表国家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领域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对由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外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也即,国家享有国有资产所有权;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政府的直属特设机构代表同级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

相对于旧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下,可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利于企业清晰产权,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地方人民政府不仅行使管理权,而且代行出资人权利,并将该权利授予直属特设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实行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这克服了旧体制下各个部门都行使权利却都不承担责任的弊端,调动了地方人民政府的积极性,同时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体制使责、权、利的分配更加合理。因此,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使国有资产的产权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举例说明

以天津市武清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例进行说明:

1、武清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1)建立了管理机构。原国资局撤消后,武清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一度出现混乱。为此,20__年区政府决定成立武清区国资委,负责全区国有企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20__年财政部出台35号、36号令,为理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关系提供了保障。财政部、主管部门、基层预算单位都明确了职责职能,绝大部分单位能遵守规定,国有资产管理混乱的状况得到了遏制。

(2)摸清了资产家底。根据资产清查统计,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1459684万元,负债总额672519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787165万元。

(3)规范了处置程序。武清区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资产处置环节制定了“单位申报、政府审批、科学评估、公开拍卖或竞价出售、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资产处置程序,有效地杜绝了国有企业自行处置国有资产的行为。武清区国姿委成立之初还对直接监管企业进行了资产评估做到了对国有资产的准确把握。

(4)严肃了管理纪律。在资产管理和资产处置工作中,严格依照本单位出台的“四不准”制度执行,即不准;不准将处置价款挪作他用。纪检监察等部门把资产处置工作纳入了日常工作重点,全程参与监督,严肃了工作纪律,作到了科学评估,集体确定底价,严格保密制度,按程序依法处置。同时加大了对违纪违规处置国有资产案件的查处力度。

2、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产配置环节缺乏必要的审批控制。资产配置环节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超标配置现象,不少单位没有做到量入为出,甚至举债购置资产,一方面增大单位债务,另一方面由于超标配置导致资产闲置,资产使用效益没有充分发挥,资源的短缺与闲置并存,资金的紧张困难与低使用效率同在。

(2)资产使用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一是

会计核算不规范,没有加强从资产入口到出口的核算。二是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调剂,使用效率低下,不少闲置资产浪费严重,有的单位由于资产管理责任不落实,损坏丢失现象有时发生。三是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3)资产处置环节缺乏公开、公证原则。由于过去没有按照规定的处置国有资产,出现区属国有企业在产权转让、报损、报废等资产处置时不向财政部门申报、不经批准随意处置、自行作价贱卖国有资产的现象,有的单位不经批准自行协商置换资产,从而变相的侵吞了国有资产,在资产处置环节没有坚持审批控制和公正、公开的原则,造成了部分国有资产流失。

(4)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竞争意识。

3、下一步工作计划

(1)区国资委要继续履行好资产管理职能。区县国有资产是国家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国资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作为基层国资管理部门更应如此。

① 继续扩展清产核资工作结果。要求各单位在20__年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建立台帐,完整反映各国有企业资产存量和增量动态,对资产使用效率实施动态监管。

② 充分发挥区级财政部门内设机构预算、行财、控办、采购办的职能作用,从源头加强管理,加强联系,相互协调,形成一整套的规范运作程序。

③ 与各国有企业签定国有资产管理责任状,并要求各单位将资产管理的各项指标逐一分解到该单位的各科室,责任量化到人。

④ 引入将惩机制,强化国有资产使用者的管理意识。拟订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奖惩办法,量化国有资产管理目标,严格考评,对达到规定标准的给予表彰,对违反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经济的或行政的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完善各项具体实施的资产管理制度,标本兼治,强化日常管理。

① 建立资产购置制度,搞好源头控制。单位需要购置财产时,要事先写出申请,作好预算,连同购置财产的详细目录一并报送国资委,申办购置手续。

② 制定资产管理具体实施办法,加强日常资产管理。各国有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要制定具体的管理细则,明确责任,使国有资产领用、借用、占有、使用、保管、交接等过程手续完整,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对非因公损坏或丢失,由责任人负责修理或赔偿。

③ 完善报废、报损、出售、转让、申报制度。国有资产需要报损、报废、出售时,由使用单位负责填制资产报废、报损、出售、转让报告单,并提供所需资料,报国资委同意签署意见,退回申报单位一份。申报单位凭批准的数量和金额调整或冲销有关科目。对国有资产的出售、转让,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出售、转让的资产进行评估,以评估价格作为资产出售、转让资产的底价,向社会公开拍卖,其拍卖收入收缴财政专户管理。

④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区属国有企业单位负责人,财会人员进行针对性、适应性的短期培训。首先,要定期对区属国有企业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学习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政策、规定,以提高其思想认识和政策水平;其次,要定期举办财会人员业务培训,以提高财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对区属国有企业重点讲解国有资产的购置、领用、交还、报废审批等项管理与核算。

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国有资产进行规范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立法滞后,适应新体制要求的法律法规短缺,没有相关的国有资产管理法规来调整国有资产关系、规范国有资产运行,使国有资产的监管与经营缺少必要的依据。

(二)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尚未健全

目前的情况是资产形成上渠道多头、来源复杂,资产管理分散,相关部门工作缺乏有效协调,甚至严重影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因此,必须认真研究谁在实际上履行出资人代表的职责,更好地建立出资人制度。

(三)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过于单一,管理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们在国有资产管理上,单纯以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目标来衡量所有资产,没有针对不同类型国有资产进行差异化管理和建立不同的管理体系、评价体系,从而导致了不同类型的国资管理与其目标职能发生扭曲和错位,在制度的基本层面上为国有资产管理的低效率现象提供了容留的空间。另外,在各类国有资产的管理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对国资委缺乏有效监督。按照十六大精神设立的国资委集管资产、管人、管事于一身,如果缺乏有力监督,国资委的权力就无限大,由少数人专权和操纵,极易形成内部人控制,各种规章制度等都可能成为牟利的工具。

2、政企分开仍未彻底解决。目前,我国国资改革一些先行地区在国资管理体制上采取“三个层次”构架模式,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出于保证社会稳定的考虑,或多或少超越出资人职责范围,干预国资管理机构及其下属营运机构的经营活动,干涉国有企业的人权、事权和资产处置权。

四、借鉴外国经验

如何有效管理国有资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西方国家国有资产的经营和管理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程中,不同国家在国有资产的成因、国有资产在该国经济中所占比例和所起作用、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及成效等许多方面呈现出形形的多样性。对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事物和现象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梳理,将会对找寻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提供有益的启示。

从历史渊源来看各国在市场前提下发展国有经济,尽管自然垄断和外部性为国有资产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最合理的解释,同样,出于国家安全等战略性考虑以及承担有风险的新兴领域的开发往往也是国有经济有所作为的基本理由,但各国国有经济的发展状况却大不相同。

(一)出资人所有权代表方式

从政府是否直接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行使所有权的角度来看,国外基本上存在着两种做法。

1、国家设立专门主管部门行使出资者所有权。采用这种做法的国家最典型的是联邦德国和法国。在联邦德国,财政部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行使所有权。它不仅在批准国有企业成立及资金供给等重大决策上大权在握,更主要的是通过监事会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并通过对监事会和董事会成员的聘任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而在法国,财政经济和预算部代表国家拥有国有资产,对国有企业管理拥有较大权力,包括制定和实施有关经济立法和宏观经济政策;任免董事长或决定董事长的

人选提名;派代表参加董事会,参与公司发展政策的制定;与企业谈判签订计划合同;向国有企业派遣常驻代表和专门调查组;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审计检查,实施监督等。总的来看,专门主管部门行使所有权的主要目标是:把握国有企业运作的进程,建立一个高效的董事会,协调政府各部门的政策,避免政府对董事会决策的过多干预,监督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2、建立国家控股公司代行出资者所有权。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都是以国家控股公司的形式代行出资者所有权。意大利最为典型,其国家控股公司宛如一座金字塔,位于塔尖的是控股公司总部,中间是二级控股公司或行业性牵头业务公司,底层是众多企业。新加坡则是通过政府控股公司和法定机构这一中间层割断了国家与企业间的直接联系。国家控股公司负责管理国家拥有的股份,代行国家所有权,是法人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一是充当隔离层和保护层,使企业免受不必要的政治干预,实现政企分开;二是对所有权进行专业化管理,如提供比政府专业部门更有效的战略指导和实行完善的财务纪律;三是协调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有关政策,防止各部门之间政策不一带来的矛盾;四是督促下属运行公司和企业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决策,保护其利益不受侵害。

(二)经营方式

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在本质上反映了所有者对资产经营中复杂的委托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准备以多大的监督成本取得控制并享有相应的预期收益。虽然在现实当中资产经营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从性质上来看可分为资产性经营和资本性经营两类,其相应的具体实现形式为股权经营和债权经营。所谓股权经营,即所有者以企业股票形式持有资产,所有者成为企业股东,参与企业经营;而债权经营是所有者以企业债券形式持有资产,所有者成为企业债权人,不参与企业经营。不同的资产经营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监督成本和期望收益,并决定着所有者不同的收入索取权和控制权。

股份制作为股权经营的一种最普遍形式,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管理国有资产中被广泛采用。股份制既是一种产权安排,也是一种经营方式。国家以国有企业股东的身份通过持有企业股份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并通过任免董事、董事长以及同企业签订计划合同等方式来掌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方针。总的来说,股份制实现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

(三)监督方式

国外在对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状况的监督方面,尽管在形式上大都采用了政府主管部门监督、审计部门监督及议会监督等做法,但或许是源于不同的历史遗产,或许是出于对管理思想的不同理解,亦或是民族性格使然,各国在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上不乏特色。法国政府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向企业派驻稽查特派员的做法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稽查员拥有调查、参加管理部门会议并发表意见和调阅企业文件的权力,在诸如原材料采购、工资和价格管理等方面也享有较大的发言权。

新加坡政府设立的由国有大企业董事长组成、由高级公务员兼任董事长的专事监督和挑选ceo的董事委员,往往是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到那些亏损或经营不善的企业身上。但这决不意味着任何企业将有机可乘,事实上,在新加坡,除了政府作为所有者可以随时对国有企业进行检查之外,所谓社会公共监督也是非常有效的。任何机构或个人,只须交纳很少费用,都可以在注册局调阅任何一家企业的资料,在这一点上,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与社会对私有企业的监督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与私人企业完全相同,实际上对国有企业进行更有效控制的是银行,而不是它的所有权拥有者--政府和董事会。

韩国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在更大意义上是通过经营评价委员会每年的评估来实现的。根据评价结果,可向企业提出纠正事项,也可要求罢免有关人员。由于评估委员是来自各领域的专家,通过这样的评估就象是面对五堂会审,任何不能自圆其说的解释和掩盖终将无济于事。

德国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双重体制在西方并不多见,董事会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但对企业重大问题所作的决策需得到监事会的批准。政府对企业的监督和控制主要是通过监事会来实现的。监事会的基本职权是监督和咨询,即监督企业是否依法经营、是否按规定目标经营以及是否有效经营。具体监督内容因企业而异,并写入企业章程。为行使职权,监事会可随时要求企业领导汇报经营管理情况,调阅文件及帐册、找企业专家和审核员谈话、查阅审核员的审核报告等。不管是通过私法还是公法建立的国有企业,联邦政府都通过派驻监事会的代表来控制监事会。

世界各国虽然都在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但各国所选择的方向和改造重点却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大体有两种思路:一是着眼于改变所有制,私有化正是这一指导思想的产物;二是原则上不改变所有制,而是着眼于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的变革。

(四)各国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1、改革一定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不要指望有唯一正确的普遍适用的道路可走,任何操之过急或似是而非的做法终将招致失败。正像我国已成功地进行并在继续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这方面,俄罗斯已经给出了深刻教训。另外,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切忌一刀切、盲目刮风。即使确定了改革的方向,如能充分考虑到路径依赖的影响,亦将会大大降低失败的风险。

2、实现政企分开以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将国有企业真正彻底地推向市场,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毫无疑问,从理论上来说,民营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但中国的现实告诉我们,且不说执政党的政治理念和执政基础有其内在要求,即使从民营经济的成长状况、民营资本的发展规模、企业家市场的成熟状态、社会保障的承受能力以及社会公众的普遍心态等多方面条件来看,大规模民营化尤其是将大型国有企业大规模民营化的时机远未成熟,因此需要寻找其他的解决途径。

3、监督的有效性在于它的公开性。为了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新加坡的做法值得借鉴。实际上,国有企业无论上市与否,其经营状况都应当公开。与此同时,媒体和中介机构的监督是重要且有效的方式,在这里,舆论和媒体就像企业状况的晴雨表,由于记者的无孔不入,任何违规的冒险都将付出很高的成本和代价。

4、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培育和完善开放性的企业家市场。一般

来说,企业家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 5、国有企业应确立切实可行的利润目标,如要履行国家和社会的政策性职责,应得到按合理的评价体系计算的补偿。在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中,可采取招标的方式,把目标管理与计划合同制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对企业的硬约束。

另外,政府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和腐败,不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什么性质的企业也不会得到健康的发展。也正因此,能否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将是衡量政府质量一个最重要指标。

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逐步完善国有资产法体系,立法规范国资管理

1、国有资产法体系应当反映国有资产运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始终把保障国有资产运行符合全民利益,作为国有资产法体系的结构据以定型和变动的宗旨。

2、国有资产法体系应当符合市场经济对国有资产运行的基本要求。在制定统一适用于各种国有资产的法规的同时,分别制定经营性国有资产法规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法规,并且把经营性国有资产法规作为国有资产法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将确立国有资产所有者、投资者和占用者的市场主体地位的法规和保障国有资产实现价值化、货币化、证券化的法规,置于国有资产法体系中的突出地位。

3、国有资产法体系应当与国有资产运行系统的结构相吻合。国有资产法体系的结构,在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同时还要适当兼顾国有资产运行的过渡模式的某些要求;把关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作为国有资产法体系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二)国有资产有进有退,逐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政府作为公共机构,主要职责应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不应是经营国有资产或收取企业利润而应是税收,并将收入用于公共建设和服务,其目的在于为整个社会提供基础,促进社会的平等和整体发展。因此,规范的国有资产布局应逐步向公共领域和基础性产业倾斜。但在目前国有企业依然在竞争性领域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对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就成了重中之重。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极少数与国家战略和安全息息相关的企业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促进竞争性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和流动化。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预防国有资产流失,治理企业腐败

1、搞好资产评估,准确量化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定价应以市场为基础,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即在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下,由中介机构根据当时的市场供需情况来评估确定。在交易过程中严格审查参与交易各方的资质,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服务、监督作用,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

2、规范产权交易行为。进一步落实产权责任主体,建立规范的交易决策和运作制度,防止少数人权力过分集中,搞暗箱操作。有效发挥产权交易所和技术产权交易所的作用,加强产权交易的监督力度,指导产权市场有序发展,为国有资产的交易提供透明的平台。

3、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长效机制。明确上市公司对经营者实施股票激励制度的股票来源渠道,应允许经营者将股权通过指定的产权交易进行交易,交易价格由市场决定。

4、完善国有大中型企业资产运作的相关政策。对进行资产运作前存在的不实资产,可以按规定进行核销;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国有资本退出企业过程中进行的资产评估,使评估价值更接近市场价值;对在资产置换过程中,债权债务同时转移给受让方的,有关因转让资产行为应缴纳的增值税中的地方收入部分,准予先征后返;对资产运作中企业直接支付的税收和费用,也作适当的降低和调整等。

5、引入信息披露制度。国有资产的蛋糕越来越小,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现在已经有不少侵吞国有资产的恶性例子。因此,很多人问:这次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不是又一次致富的机会?从过去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国有资产产权无论如何分配,最终总要由某些具体的个人来行使,这个典型的问题如何解决,其实是很头痛。因为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市场上运作的,必须依靠于当事人的商业判断,而无论是事先审查还是事后审查,对于商业判断往往无能为力。因此,我们必须设计一个体制,既让商业判断发挥作用,又可以保证这种判断不会被当事人滥用。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篇(10)

2、严格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严格按照规定的项目、范围、标准和程序足额征收政府非税收入,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也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所收取的所有非税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规定的缴款程序全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即:凡地处县城的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一切非税收入(不包括按《行政处罚法》应当场处罚的收入)全部实行直接缴库,即:由执收单位向缴款人开具《缴款书》,缴款人持《缴款书》直接到银行缴款,将应缴款项直接缴入财政专户;其他部门和单位其非税收入实行集中缴库,即:由执收单位向缴款人开具收费票据,直接向缴款人收款,按日汇总填制《缴款书》,将所收款项当日缴入财政专户,对因数额较小、位置偏远等原因当日难以缴库的,最迟应在次日将所收款项缴入财政专户,不得迟延缴库,严禁隐瞒、截留、挪用、坐支政府非税收入及账外设账和私设小金库。凡账外设账和私设小金库的,一经发现,除全额没收所有资金外,并依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加强非税收入支出管理。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和《县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政府非税收入收支预算编报工作。年初,各执收单位应根据本单位事业发展计划,提出本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收支建议数,经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政府审批后执行;年内因超收或其他原因需变更支出项目或调整支出计划时,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方可执行;未批先支的按违犯财经纪律处理,对拒不编报政府非税收入收支预算的,财政部门不得拨付返还资金,切实加强财政部门对政府非税资金的管理和调控,坚决杜绝随意支付非税收入和滥支乱用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4、严格收费票据管理。除有线电视收费收入、广告收入、房租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按规定应依法纳税而使用税务发票进行征收外,其他一切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都必须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或监制的收费票据,严禁使用自制票据、超范围使用票据、借用其他单位收费票据和接受其他单位开具的非正规收费票据,否则,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依据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收费票据的购销管理,严格按《收费许可证》和《票据准购证》领用收费票据,做到“日清月结,缴旧领新,以票核收,票款同步”,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1、规范预算编制管理。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履行预算编制程序,实行支出计划申报制,即:乡镇和部门应根据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在确定乡镇和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据实提出支出建议数,严禁冒报支出项目、故意扩大支出计划等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财政部门要按照“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和财力情况,严格审核,合理安排,并要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将预算资金直接安排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减少财政性资金的二次分配和预算调整,切实增强预算刚性和约束力。

2、规范支出追加程序。各乡镇和部门在年初预算之外,因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确需追加调整预算的,必须严格按照“部门申请、财政审核、政府审批”的程序,由乡镇或部门向财政局提出书面报告,详细说明变更事项的内容、理由和政策依据,对确需追加的支出,由财政局会同有关单位对部门支出追加申请的可行性、合理性共同论证,认真审核,从严把关。财力允许安排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提出经费安排意见报政府审定,确需安排但无财力保障的,缓至下年度再作安排,在确保当年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努力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3、规范财政资金支付方式。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财政资金支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备用金支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具体规定是:对因公出差随身携带的差旅费、总金额500元以下的个人劳务报酬、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办公费等零星支出实行备用金支付方式。单位备用金限额按单位当年公用经费预算额的四分之一核定,单位必须在核定的备用金额度内支付现金,超过备用金额度或虽非现金支付范围但因特殊情况确需现金支付的事项,由乡镇和部门向会计核算中心开据介绍信,说明支出事项,并经主要领导签字后,提交会计核算中心办理现金支付业务,除此之外的其他一切支出必须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或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转账支付,坚决杜绝大额现金支付,规范财政资金支付行为,切实维护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

4、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各乡镇、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县政府采购操作规程》,认真编制并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凡属于《政府采购集中目录》内的项目,都必须实行政府集中采购,严禁单位私自采购,否则,除不予报账外,并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5、加强会计集中核算管理。要强化单位报账员管理,建立核算中心与报账员双重管理监督机制,强化财政支出全过程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公平、合理、透明的财政支出管理新机制加强支出票据审核,基建维修票据、购置票据必须由工程造价管理中心、政府采购中心进行审核后方可报账,对构成固定资产的支出票据,还应由国有资产管理局进行审核、确认、登记后方可报账。对资金来源不明、支出用途不合规、超范围支出等违规票据,核算中心坚决不予受理,强化支出监管职能。

三、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

1、强化单位财务管理职责。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不改变单位会计责任主体,不减少乡镇和部门财务管理职能,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一些乡镇和部门淡化了本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责,出现了外部会计管理强化、内部财务管理职能弱化和重花钱轻账务、重资金轻管理的问题,乡镇和部门财务管理职能亟待加强,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财务职责,认真履行财务管理职能,一是认真编制单位预算,合理安排各项支出,严格执行支出预算,努力实现收支平衡;二是按照授权和规定组织征收各项收入,建立严格的收入管理制度,做到应收尽收,并及时、足额解缴财政专户;三是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和监督,严格支出票据审核,确保支出项目真实、合法;四是加强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健全实物保管制度,要按规定程序进行财产购置、使用和报废处理,防止资产流失;五是加强内部财务检查,以查促管,防止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2、规范支出审批程序。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会计法》及有关财经法规,认真落实财务支出“副职审批、正职定期审核”制度,具体的审批权限和程序由各乡镇和部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并报财政局备案。要坚持民主理财,单项支出或单张原始票据超过本单位规定限额的,须经相关会议集体研究,审批时要注明该支出经何时、何种会议决定。分管财务领导经手的开支,必须由相关会议指定专人进行审批;要坚持财务公开制度,单位财务部门每季度要向领导班子成员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每半年向全体职工公布,公布内容要详细准确,接受干部职工监督,切实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

3、严格经费支出标准。一要规范公务接待费用支出管理,完善公务接待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公务接待费不得超过公用经费总额2%的管理规定,对违反接待费管理相关规定的,会计核算中心不予报账,并在下年度该乡镇、该部门公用经费中扣减20%;二要严格执行省市加强公务用车配备管理的有关规定,严禁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禁止对公务用车进行豪华装修,严把车辆燃修审批关,规范用车管理,努力将车辆支出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加强银行账户管理

1、加强银行账户开设管理。对国家明文要求、应由项目单位进行管理、核算确需开设专户的,由单位提出申请,出具相关证明,经主管部门审查、财政部门审批、人民银行核发开户许可证后方可开设,对不符合开立专用存款账户条件的,财政部门不得办理审批手续,对已经开设的账户,财政部门要进行认真清理,限期撤销,除此之外的其他一切收支应全部纳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不再单独开设银行账户。

2、严格银行账户使用管理。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局和人民银行规定的用途使用银行账户,即:银行账户只能管理和核算财政部门所批准的项目资金,不得将应纳入会计核算中心或其他账户管理的收支转入该账户进行管理和核算,不得将财政拨款转为定期存款,不得以个人名义存放单位资金,不得出租、转让银行账户,不得为个人或其他单位提供信用。各乡镇、各部门从上级部门收到的所有资金,都必须全额纳入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账户进行管理和核算,不得私存私放,否则,一律按私设“小金库”进行严肃处理。

五、加强项目资金支出管理

1、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一是要坚决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质量监督监理制和大宗材料物资政府采购等制度,切实规范项目决策行为和招投标活动,严禁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及未办理招标手续就擅自开工等违纪行为;二是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模施工,确需调整建设规模和内容的,须按规定程序及时办理报批手续,严禁随意变更建设规模和内容,防止违反规定超概算投资、虚列投资完成额及以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2、严格项目验收管理。一要严格预决算编审管理,县工程造价管理中心要严格按照项目设计、基价定额编制预决算、规范预决算审核程序,特别是对各类项目的变更签证要深入现场,实地考评,并对考评情况进行如实、详尽的记录。今后,凡财政投资项目的变更签证,必须经县工程造价管理中心实地考证后方予以认可,否则,不予受理,坚决防止利用虚假项目签证套取财政资金问题的发生;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三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审工作,财务决算未审的,项目主管部门不得进行竣工验收,财政部门不得拨付项目剩余资金,核算中心不得办理报账手续;三要是认真落实项目验收制度,凡财政投资项目,在项目竣工及决算编审完毕后,必须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验收,坚决防止利用虚假决算或其他项目冒充等违纪问题的发生。

3、严格项目资金核算管理。一要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所有项目资金必须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人管理、封闭运行,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混存混用和挤占挪用;二是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的支出范围办理支出,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取项目管理费、协调费或与项目建设内容无关的任何费用,也不得以任何名义或虚假发票在项目资金名列支任何费用,项目主管部门或实施单位不得向项目所在地单位、乡镇、村组列支捐赠资金,防止虚列支出、套取项目资金的行为,对挤占挪用财政专项资金或以提取费用、虚列支出等手段套取财政资金的,要依法从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是严格项目资金支付管理,凡涉及资产采购的,按规定实施政府采购,所有项目支出必须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县级报账制,坚决杜绝现金支付,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运行;财政、监察、审计要会同项目主管部门经常性地开展项目建设的跟踪问效和监督检查,对违规违纪问题要及时查处,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1、严格国有资产配置管理,依据财政部以及省市拟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乡镇和部门配置资产,必须提出购置申请,配置标准由财政国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市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需要以及地方财力状况等共同制定,财政国资部门对要求配置的资产,能够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得重新购置。确需配置的,按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实施,未经批准,不得擅自配置。

2、严格资产处置管理,一切资产的出租、出售、置换、捐赠、报损和报废必须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且资产出售必须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公开拍卖,严防资产处置中的各种违纪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

3、加强国有资产核算管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应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核算制度,切实做好县直部门的资产财务核算工作,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所有医院和各乡镇国有资产账务核算和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应切实做好资产的日常维护、清查和实物备查账簿登记和资产上报工作,协助核算中心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做好资产核算和管理,严禁隐匿不报和公物私用行为。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离任时,审计部门要会同财政国资部门对其任职期间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增强单位领导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切实强化国有资产管理。

七、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1、加快推行“村财乡管”改革。各乡镇农经站要对所属村组各项财务收支事项实行统一管理,并研究制定村级资产管理办法,编制村级资产目录,对在农村实施项目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项目实施部门在工程竣工验收后要会同国资局办理国有资产使用权转让手续,出具相关资产使用权证明,作为村级处理会计账务的有效凭证,防止村级集体资产流失。

2、加强民生资金管理。要配备充分能适应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切实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加快民生资金发放网络建设,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和动态管理,做到数据信息真实可靠,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虚报、挤占、挪用民生资金,坚决杜绝民生资金发放过程中的吃、拿、卡、要行为,纪检监察、审计、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民生资金监管,对违规问题要从严查处。

3、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各乡镇要加强债权债务管理,积极清理化解现有债务,不得“还旧债、举新债”。凡不能及时清理消化旧债而继续发生新债的乡镇,要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八、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1、加大会计人员培训力度。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执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和财务人员轮岗交流制度,对尚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现任会计,要强化其业务学习力度,限期二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否则,取消其会计资格。财政部门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并逐步建立财务人员诚信档案,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财务人员,财政部门要坚决吊销会计从业资格。

2、规范原始凭证管理。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加强会计原始凭证规范管理,各项开支一律做到有合法的原始凭证、有合规的支出用途、相关人员签字审批,不得以领代报,以拨代支。

3、加大会计监督力度。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的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会计监督,严格遵守财务制度,依法办理会计事项和核算各项经济业务、严厉打击造假帐、造假报表、隐瞒资金、收入和利润、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等违纪行为。

九、加强财政资金监督检查

1、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各类财务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做到处理人与处理事相结合、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相结合、内部通报与公开曝光相结合,切实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篇(11)

1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建设,保障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牵涉面广,仅依靠财务部门或审计部门是不够的。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建议医院应建立经济管理的三级管理网络,明确相应职责,即:领导组组长、领导组、经济管理办公室。领导组组长应由院长担任,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是对医院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对经济管理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领导组成员中应包括院级领导、财务审计部门、采购部门、纪检监察、总务后勤、设备管理、医护管理部门等。其职责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召开会议,梳理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指导经济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各项经济管理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认真执行,对医院经济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及时优化、改进各项经济管理流程。经济管理办公室一般应设在财务管理部门,其职责是根据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规定,负责组织实施医院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内部控制等各项经济管理具体工作。

2强化医院经济管理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管理工作氛围

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医院管理干部及职工熟知程度如何,管理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直接关系到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成败。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相关制度一般包括: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医院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核算控制制度、重大经济活动集体决策制度、采购管理流程、绩效分配制度、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管理规定、资金支付流程管理规定、财务报销规定、各项费用控制规定等,涵盖了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公立医院应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结合工作实际,一要梳理优化各项经济管理业务工作流程;二要补充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对重大经济活动要实行集体决策制度;三要将医院各项管理制度汇编成手册,印发至相关科室及全院管理干部,以供学习执行;四要明确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室部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管理权责,进而使制度的执行落实到实处。

3公立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管理的方法措施

3.1医院预算管理

医院的财务部门应根据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按照规定程序编制每年的财务收支预算及物资设备采购预算;对按照程序上报批复的预算及时进行指标分解、具体落实各科室部门的预算管理任务,下达科室二级预算管理指标;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医院各项收支和物资采购,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对超出预算的各项收支,严格管控并按规范程序办理各项预算的追加、调整;每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汇报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医院管理层面,应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应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结果的应用,应将各科室预算执行的考核结果与综合目标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约束。

3.2医院财务收支管理

医院应明确各项收支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严禁科室及部门私自截留收入不入账;进一步规范资金支付和大额现金发放管理;通过加强内涵管理,进一步优化医院收入支出结构,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作为具体负责医院收支管理的部门,应各司其责,相互配合,确保医院的各项收支活动真实、合法、完整。其中,医院物价管理部门应根据省市医疗收费制定的公立医院医疗收费项目、标准,进一步补充完善医院医疗收费体系,依法组织各项医疗收入,做到不多收、不漏收,确保医院收入的完整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收费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医院财务部门应设置票据专管员,加强各类财务票据的购买、使用、核销的登记管理工作;会同医保管理部门加强对各项医疗应收款项的催收回笼工作;完善退费管理制度,加强退费审核;建立健全医院各项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办理各项支出事项。医院费用结算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办理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费用收取及入出院手续工作;完善病人各项费用结算资料;建立患者费用复核制度,减少收费差错;收费员每天必须出具日报表并及时上交财务审核,严禁截留挪用,强化对收费行为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医疗欠费病人的管理,减少坏账。医疗质量管理控制部门及医保管理部门应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临床路径应用及单病种付费管理,加强病人次均费用控制;进一步优化医院业务收入结构,严格控制药品比例及耗材比例。医院人事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定员定岗管理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考评方案,在保证医院各项经济工作运转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人员数量,提高医务人员薪资待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3.3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

医院应成立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成本管理机构和岗位;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考核制度,定期召开成本专题会议;强化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引进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并将成本控制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评体系;积极推进保安、保洁、洗涤、食堂、停车等后勤服务社会化。医院财务部门要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流程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在以科室、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开展项目成本与病种成本核算;定期对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医院医务护理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科室成本意识;在保证各项医疗活动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控制人员数量;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高质耗材使用,减少卫生材料消耗,控制药品费用。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模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提供后勤社会化签约服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控制能源消耗,推动节约型医院的建设。基建采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设备、工程、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4医院国有资产管理

医院应按规定要求设置资产管理部门,明确管理职责,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规范房屋等资产出租出借行为,对外投资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并按规定报批;加强负债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控制医院建设标准和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严格资产管理,明确管理职责,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出库、调拨、处置等环节管理。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和货币资金核查;及时清理应收及预付款项;严格执行负债审批制度。医院采购管理部门在保证临床安全使用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存货库存定额,加快资金周转;加强库存物资盘点、效期的管理,对高值耗材实行条形码追溯。医院基建及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基建项目的管理、议事决策与审核机制,健全建设项目招投标和监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基本建设项目及超过一定金额以上的零星维修项目应按规定办理决算审计。

3.5医院采购业务及合同管理

医院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医院发展和需求编制每年的物资设备采购计划;严格遵循国家省市相关规定,落实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交易制度和备案交易制度,应纳入政府采购的必须按规定执行,未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医院应严格按照院部物资采购流程规定进行采购;进一步强化财务部门、纪检及审计部门对采购过程的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对重大经济合同的签订应组织法律、技术、财务专家参与谈判。医院财务部门在汇总相关部门专项采购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全院物资设备采购专项预算并按规定报上级部门批准;医院采购管理部门采购药品耗材必须在省医药采购平台上运行,禁止平台外交易;应遵循政府采购规定及院部采购物资流程进行各项物资的采购;进一步完善各项物资的采购计划、验收入库领用审批等环节管理;对计划外的采购业务,应严格按程序办理追加预算后方可按程序进行。医院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医院的所有合同业务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各科室签订的合同均应由院办进行统计、分类、归档,实行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医院审计部门重大经济合同履行情况应进行专项审计。

3.6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机制建设

医院应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实际,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考核与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通过科学制定内部绩效考核方案和设立专项绩效考核资金,建立规范诊疗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医院人事财务部门要结合医院经济运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分配方案和专项绩效考核奖励方案,要重点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风险程度、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结合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各科室月度绩效考核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方案;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方案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