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狼爸式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8 15:06:5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狼爸式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狼爸式教育

篇(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古人这些源于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朗读对语文学习举足轻重。《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现状却令人堪忧:学生对朗读没兴趣,朗读时有口无心、漫无目的;老师对朗读应付,朗读目标没有或不明确;朗读走过场,形式单一;评价浅尝辄止,多停留在正音上。进行有效朗读,将朗读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实处势在必行!如何做?在教学中可分三步走:

一、课前训练朗读

这一步放在刚接手新班一开始的时候进行。

首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老师精心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播放文章录音或老师范读,让学生沉浸其中,得到美的享受,产生“原来朗读也这么美”的想法,自然会有想学好朗读的愿望。

其次,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老师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将事先印好的朗读标准发给学生,重新投影刚才的美文(重音、停顿、儿化、轻声等处老师已做标注),再放它的录音,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出示的文章,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

二、课堂展示朗读

我将这一环节的朗读细化成三步,目标明确、具体,体现出层次性。

基本目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先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儿化、轻声、变调的地方,不读破句子,拿不准的地方做上标记。然后放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刚才标注的地方。

中度目标:流畅朗读,把握思路。在学生了解作品背景、作者思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采取一读一评的形式,同桌间进行,学生要纠正并读好标注的地方,理清文章脉络,并将认为好的片段勾划出来。

较高目标:有感情地朗读,研读文章内容。于漪老师认为:“朗读很重要,一些精彩的段落反复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对精彩内容,我采用了一读三评、几读全评的形式。先小组内一人朗读,其他三人评价,然后交换进行,并在小组内交流研读的问题;然后每组推荐一人,在全班进行朗读交流和疑难问题交流,对于还未解决的问题,老师可给予及时、恰当的指导;最后学生再大声朗读课文,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对话较多且情趣浓时,要分角色朗读;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之处,或点题的地方,可齐读。评价要明确、具体:“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三、课外延伸朗读

这一步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所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朗读是不够的,良好的朗读习惯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为此,我是从以下几点去做的:第一,入学时对学生做原始录音记录,帮其制定目标,三年后作对比。第二,朗读训练。形式一:学期开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完整册书,在两周一次的语文活动课上轮流进行朗读交流。形式二:课前三分钟说话,读课文片段、即兴演讲、评论时事、讲故事等均可。形式三: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每学期老师都要根据朗读训练中每个学生的表现评出优秀朗读者,颁发奖状和奖品,并推荐更多的演讲机会给他们。

下面以《背影》为例,谈谈我是如何进行朗读教学的。

1.印发朗读标准,每人一份。

2.自由朗读《背影》,读准字音,读通文章,注意轻声、儿化、变调,拿不准的地方在文中标出。

3.放《背影》的录音,注意标注的地方。

4.同桌间一人朗读一人评价,然后交换,并思考“文章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理清文章结构,并将精彩的地方勾划出来。

5.四人一组作精彩片段的朗读交流,采用一读三评的形式,并研读精彩内容。如:爬月台买橘子部分,父亲浦口送别时说的几句话。

6.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进行朗读交流和疑难问题的交流。如:“爬月台买橘子”部分,我按照“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评价——老师范读”的步骤进行。

7、最后再自由朗读课文,加深理解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的感激之情。

朗读教学任重道远,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曹雪芹批阅三载增删五次的恒心,有马柯连卡转变波塔波夫的耐心,有拿破仑永远不败的信心,有效朗读定会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实处。

篇(2)

专家指出,一系列的“兽性教育”浪潮背后隐藏着的就是华人家长们急功近利的教育目的。然而,也有不少媒体认为,大行其道的“兽性教育”背后隐含的是商业目的。他们还进一步分析,在“虎妈、狼爸、鹰爸”的教育中,自我妖魔化、近似虐待的训练、标榜成功成才,就是其最大看点或卖点。据有关媒体报道,“狼爸”在一夜成名后,很快就开始利用寒暑假开起了“私塾”,还将他的教子经著书出版――《所以,北大兄妹》;而“虎妈”,此前也推出了畅销一时的《虎妈战歌》一书。

因此,不少专家还指出,在商业社会里,教育可以变为产业,教育方式已经沦为商业卖点,虐待孩子也俨然成为炒作热点,而这恰恰就是“兽性教育”背后的悲哀之处。

为了让更多读者理清思路,更深刻的认识“兽性教育”,本刊编辑部分别对教师、学生和家长三大关联人群进行了一项采访调查,以下便结合各大媒体对“兽性教育”的种种报道及专家学者们的论证分析,详尽呈现“兽性教育”的面面观:

一、“我不喜狼爸,也不爱虎妈,爱我就让我做我自己!”

受访对象:学生

受访问题:你有没有受到过“虎妈狼爷,式教育经历,是否喜欢呢?

在受访的学生中,一名男生对记者说:“假如我的作业没做完,即使时间再晚,妈妈也不会让我睡觉。”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愤然抱怨“天天被逼着参加培优”。由此可知,在国内还是有不少家长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虎妈、狼爸”式教育心理。那么,究竟孩子们是怎么看待“狼爸”和“虎妈”的独家教子秘笈呢?

据有关媒体报道,一位老师也曾在他的班上做了一个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全班30名学生无一例外的表示“不应该以打解决问题!”他们一致认为,可以有惩罚教育,但是惩罚教育并不等于“打”。一名女生说:“虽然狼爸、虎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好,可是我觉得还是不对。这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我的父母要是这样我会很失望,希望他们能多用别的方式教育我。”

在调查中,还有学生一板一眼地列出了四大“不该打”理由,不少老师和专家也觉得“言之有理”:

第一条,孩子挨了打,心理会受到伤害。打的次数多了,孩子会觉得在家里没有温暖,对父母的爱产生怀疑,甚至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来。

第二条,打孩子,肯定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情。但是劈头盖脸地一顿打,并不会让孩子明白他到底哪里做错了。还不如坐下来与孩子好好地沟通,让他知道以后该怎样做。

第三条,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懦弱,变得自卑。孩子因为害怕挨打,可能会产生短期的好的效果。但对孩子长期的性格成长是不利的。长期生活在暴力环境中,孩子对暴力屈服,等孩子长大后,遇见比他强势的人,也会低头服从,没有主见,庸庸碌碌一辈子。

第四条,孩子从小生活在暴力家庭里,耳濡目染,长大了也会对他人有暴力倾向。

“我们需要快乐的童年,不然进了北大清华又有什么用呢?”更多的同学们感慨道,“希望父母们可以理解、引导而不是打骂。”他们还希望家长能结合多种教育方式,对自己进行“严宽并济”的教育。“我不喜狼爸,也不爱虎妈,爱我就让我做我自己!”这就是孩子们对虎妈、狼爸式教育的真实想法。

在调查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学生则指出,自己的爸爸妈妈“很民主”,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学习、发展。而在这一教子方式的行列中,当数与虎妈同时爆红网络的“猫爸”常智韬最为典型。

启示:在学生们充满愤怒与期盼的话语中,我们都能看出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我们提倡了多年的口号,经过虎妈、狼爸、鹰爸等教育方式的大讨论后,让我们再一次重拾这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真正的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吧!

二、“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比上名牌大学、出人头地更加重要。”

受访对象:家长

受访问题:假设将来你让孩子参加培优报考名校,他抵抗不接受,你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在采访中,让记者颇感意外的是,经历了数月的舆论渲染之后,多数家长对“鹰爸、虎妈、狼爸”式的严酷教育持否定态度。有家长认为:“看看那些条条框框的家规,这样的教育还有什么童趣可言?”还有一位妈妈也说: “我不赞同‘狼爸’的做法,我觉得我的孩子就不适合他的教育。”

当然,持赞同意见的,也大有人在,他们认为,棍棒教育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比如有的孩子在被打以后才知道反省。

调查时,我们还发现了即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家长对“兽性教育”也一致认为不值得学习,她们有着自己的看法:

传统式家庭:张女士一家是地地道道的老成都市民,她也一直坚持要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具备传统素养的女子,从小就让孩子学古筝、弹琵琶……今年,恰好女儿上高三了。张女士说,孩子和成年人一样,都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个体;因此,对她们首先要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只,有这样她才愿意和我们做家长的沟通交流。允许她有自己的空间,她才会在学习或与老师同学相处的过程中遇到了困惑时来找我们谈心,这样我们也就能顺其自然的引导孩子走向成才的道路。

新潮式家庭:季女士一家在国外居住了十多年,她也有着一套教育孩子的方式,她认为孩子的童年是最宝贵的,大人没有权力剥夺她们的童真和乐趣。孩子慢慢长大了,该学什么特长也要根据他自己的喜好,家长的强迫只会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她还说,和丈夫在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时会叫上儿子一起来开一次家庭会议,也让儿子参与到分析原因,寻找办法的过程中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解决根源问题,并让孩子看到生活真实的模样,在未来他才能勇敢的面对。因此,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比上名牌大学、出人头地更加重要。

当然,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家长的教育时而过于极端,尤其是在孩子小时,采取“严打”,但到了高中、大学,又过于放纵,有专家指出这样的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属“摇摆派”,他们的这种行为会导致孩子丢失了是非观。

启示:“狼爸”“虎妈”“鹰爸”爆红网络,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育儿经,方法虽略有不同,但却都成功了;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这条大道上,更多的家长却迷失了方向和自我,面对犯错的孩子时,究竟是要掏出棍棒,还是循循善诱和孩子做朋友呢?家长迷惑了,但学校不能迷失,学校的管理者更不能迷失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在学生管理上,更应该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寻找科学有效的方法,不要―味跟风,迷信“名人”效应。于此同时,还要做好家校合作方面的工作,为家长指引科学、正确的育儿方式。

三、“‘虎妈、狼爸’式的教育,不是现代教育,培养不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受访对象:教师

受访问题:你觉得所谓“兽性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学业发展究竟有多大帮助呢?

很多老师一致认为,家长教育子女应该掌握火候和度,一味的“软”容易变成溺爱,但是一味的“硬”也容易“伤仲永”。

所以,惩罚和赞赏都是很有必要的,但家长们更要成为孩子的朋友,让孩子乐意对你敞开心扉。也只有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才能明白他们真正的需要,从而才能更好地施行有效的教育方式。

据有关媒体报道,人大附中肖远骑老师说,“虎妈、狼爸”式的教育,不是现代教育;“虎妈、狼爸”式的教育,培养不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他认为,现代教育强调:人的成长应遵循“自由一选择一责任”的人格建构规律:基础教育阶段要强调学生自由地探索,主动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而不是棍棒相逼苦学文化知识。他还进一步指出,教育不是制造产品的工业,而更像是需要精耕细作的农业,是一门“慢”的艺术。是的,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更需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棍棒打不出孩子自由、阳光的健全性格,反而容易使其形成扭曲的性格,所以强迫和压力是现代教育所摒弃的教育方式。

也有老师认为,在现实中更多的70、80后家长是选择了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他们除了在行为规范和基本道德层面的管教约束外,对孩子是比较‘温柔’的。他们通常都是以平等的身份对话,商量着作决定解决问题的办法。

上海市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应该提倡的是在孩子能自己把握人生、把握学习时的‘放手’,而不是从小就放、彻底放任孩子散漫。我以前看美国的电视剧《成长的烦恼》,发现在西方,家长在强调孩子个性、自由的同时,也在生活中注意理性地引导,并非真正‘一放了之’。”

篇(3)

狼爸和虎妈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主要来自他们自身的成长和经历。无可否认,狼爸和虎妈都是非常努力和自律的人,无论按中国还是美国标准,他们在主流社会都是一等一的成功人士,而且好学不倦、进取不止。

具有高度自尊的人,自我认可程度很高,期望把事情做好,会努力尝试,所以更容易成功。同时他们愿意检验他们对自己的推断的有效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自我验证对自我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一个无法预测的世界里,自我验证赋予人们一种心理稳定感。对于有着强烈不安全感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带给他们安全感的所在。在孩子们眼里,只有看到父母对信念和规则的确信和知行合一,才会令他们把这样的父母当成可靠、可依赖的对象。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社会学习理论,我们的知识和行为大部分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事件和他人,从而通过模仿而学得知识的方法。狼爸虎妈的言行举止和社会成就让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成长的上佳榜样,让儿女看到自己父母通过这样的自律和努力,是可以达到成功的。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容易从被动跟随变成自愿跟随。

这其中的转变也是因为孩子们从严苛的规矩中,自我验证到每一个小成绩给予自身带来的优势功课出类拔萃、气质超群脱俗、从同龄人中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以及更高的自我认可。而这种自我提升又不断地通过一个又一个小成绩得到自我验证,使得孩子们会在狼爸虎妈严苛的规矩下,还能充满自信地发展自我,不断从成绩累积和社会认同中获得与狼爸虎妈一样的高自尊。

可怕的是,有些父母只对孩子严苛,自己却无法证明这种方式对孩子的人生到底起到了何种改观和成就。当父母的教育理念与他们自身的成就产生强烈反差时,不但无法令孩子从父母身上预测到依从这种规则和方法能够取得成功,还会使孩子对父母制定的条条框框、生硬体罚产生厌恶甚至叛逆,从而无法实现父母的期待和孩子们的自我认同。

有狼爸虎妈没关系,只要还有羊妈熊爸来

其实,狼爸虎妈在亲子教育上都不是孤军奋战,大家忽略了他们背后与他们同心协力的配偶。根据心理学一项家庭调查,婚姻成功最强有力的预测因素是“情感肯定”:爱的沟通,接受的态度或对伴侣的无条件赞同。

虎妈的丈夫,这位美国大叔欣赏自己精明能干的妻子,认同她的教育理念,当女儿受到委屈、内心纠结时,他并没有在女儿面前责备妻子,反而耐心地倾听女儿的心声,安抚她们的情绪,同时还不断就妻子的出发点与孩子们进行沟通,用温柔的姿态坚定地与虎妈站在同一立场。他是一个外表温暖、内心坚定的熊爸。

而狼爸在结婚的时候就和妻子约定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温柔体贴的羊妈无条件地支持狼爸所做的一切。当狼爸的做法受到外界批评时,羊妈对狼爸的辛勤付出和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给予充分肯定。

篇(4)

狼爸的成功是我们所议论都是话题。反对的人不计其数,但是支持的人也数不胜数,前者的选择我们有着相同的理解,但是后者又为何去接受、同意尚无人情的狼爸式教育?他们是看到了狼爸的成功,狼爸孩子无量的前途。

考进北大是否意味着成功,以考进好学校作为成功标准,是否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成功的真正标准难道不是自我实现吗?

一个被称为“斗妈大全”的帖子近在微博和网络上迅速蹿红,作者用稚嫩的笔触和配图把自己如何与妈妈抗争描述得诙谐十足。令广大网友惊奇的是,作者竟是两位10岁的四年级女孩,而书中所呈现的20余个“斗妈”招式,招招都令人忍俊不禁。

在我看来,“斗妈大全”的走红并不是偶然,家长们并不能避免与孩子的冲突。此时,往往聪明的家长会依据孩子的独特秉性和具体情况来掌控实施最适合的家教。同样的道理,一些聪明的孩子也会根据父母的特点、个性和常用的做法,选择最有利的保护、应对方式。而“斗妈大全”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帖子,满载着孩子与父母冲突过程的积累,不失为一本让所有人阅读,从中得以启发的结晶。

在我国的传统式教育中,父母和其他长辈对于孩子而言是绝对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到了今日,一般家长也都不顾自己的对错与否,让自己的孩子公然反驳自己,倘若不听从管教,“轻则骂,重则打。”于是乎,孩子在家中就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成为不听话的“问题少年”,要么成为听大人话的“baby”后者招人喜欢,前者则引起家长的爆发或无奈,无奈的家长便是对孩子放弃了希望,只愿“船到桥头自然直。”在这样的家庭中,由于家长与孩子的不平等,总以为孩子不懂事,需要严加管教。

篇(5)

“狼爸”萧百佑对子女军事化的管理,使得他的孩子们从小听话懂事、成绩优异,其中三个孩子被北大录取,但这样的结果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许多提倡赏识教育的人对此更是坚决反对。同样华裔“虎妈”对女儿要求严格,她这种中国式的严厉教育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引起轩然大波,在美国展开了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羊爸”,羊爸们对孩子们态度温和,互相尊重,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他们的孩子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都培养出一个个优秀的学子,从而也说明了这两种教育方式都不能说是最好的,只能说对于他们的孩子来说那是一种成功,是分别适合他们孩子。

篇(6)

不由想起鲁迅先生写的一首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头时看小於菟。”诗中讲得很明白,冷酷无情未必就是真豪杰,儿女情长同样能成大丈夫。就连狂啸生风的兽中之王,也时时流露出爱怜虎仔的顾盼之态。在虎的世界里,“虎妈”与“人妈”一样,对于自己的子女都是呵护有加,怜爱备至,绝非凶暴无情。常言所讲的“虎毒不食子”,只是一每最基本的底线,人们眼中的母老虎之所以厉害,皆缘于“护犊情深”。同样,在狼的生活中,狼爸狼妈们为了狼仔的生存而终日奔波,它们通常要到很远的地方寻觅食物,然后跑回去把自己吃进去的东西再吐出来给狼仔吃,其情其景,可感可叹。现如今人类把自己的无情或矫情强加给这些动物,让它们背上莫须有的罪名,其中的自以为是与蒙昧无知是显而易见的。

假如站在虎狼的角度,相信它们一定会把那些凶狠严厉地对待子女的母虎公狼们称为“人妈”、“人爸”,因为虎狼眼中的我们比我们眼中的虎狼应该更可怕,更凶残,也更无情。因而它们对不听管教的仔子们也一定会说:再不听话,就把你送给人妈人爸去教育,看你还捣蛋不?

篇(7)

安徽一考生

竖放的梯子倒下会伤着人,工作人员于是想到写一个“注意安全”的条幅进行提醒,其办事之细心,固然可嘉;而前来洽谈合作的客户想到的则是“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将安全隐患彻底消灭。

两个人,两种角度,两个不同的方案,孰优孰劣显而易见。为什么后者的方案更容易实施,更具有可操作性?就是因为客户能想到问题之根源。

生活中也一样啊!小到鸡毛蒜皮的寻常小事,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不管是解决什么问题,都得究问题之源,治问题之本。

教育是一项关涉到祖国未来与发展、并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事业。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培育出来的学生个个是精英?哪个国家、民族的未来离得开教育?然而,要想教育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精英,实在不容易。或许有人会说,可以向“虎妈”蔡美儿和“狼爸”萧百佑取经,可是,他们的教育方式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吗?那些在棍棒下长大的孩子,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吗?没有幸福的童年,何来幸福的人生?而一个人如果连幸福感也没有,那再大的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要想让新一代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作为家长,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灵教育。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将一名用泥块砸同学的学生引上了宽容、友善的道路;理学大师程颢、程颐的母亲侯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注意对兄弟二人悉心指导,既严格,又充满了温情与关爱。可以说,宽严有度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方式,值得推崇!

教育是个人问题,而涉及到社会风气的净化问题,更要究问题之源,治问题之本。

从“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近几年来,我们的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以至于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见死要不要救等问题,竟然成为了国人议论的焦点。请问像北大校长在微博上的“撑腰体”类思想言论能解决问题吗?难道老人摔倒了一定要北大人去扶啊?这种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需要加强执法部门的办事效率,更需要司法部门能够做到依法办事、秉公执法。

不要一味埋怨孩子不争气、不成材,首先要考虑的是教育方法是否出了问题;更不要只顾着抱怨社会风气败坏,首先要反思的是方针政策是否有问题。

梯子倒了会伤着人,我想问,是该让过往的众人注意还是放梯子的人注意?很显然,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就要究问题之源,治问题之本。

【素材还原】

文中有两则简略而重要的素材支撑“究问题之源,治问题之本”,就是“虎妈”蔡美儿和“狼爸”萧百佑的教育方式及其效果的材料。虽然考生只轻轻提及“虎妈”、“狼爸”这一现象而无详述,却能引出大量的主题议论,令人信服。考生所及两则素材,实为可以还原并运用的典型材料,请看:

素材还原现场一: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虎妈”的教育似乎大获全胜:她17岁的女儿蔡思慧(英文名索非亚)已获哈佛和耶鲁录取,已决定上哈佛大学。而在《虎妈的战歌》中,蔡思慧被她骂成垃圾。她把这种苛刻的教育方法写成《虎妈战歌》一书,该书一出版,引爆了全世界对东西方教育方式的大讨论。蔡美儿被称为“虎妈”,并彻底扬名天下。

还原链接:如果将有关“虎妈”教育方式形成的前因后果的素材完全用于考场作文中,则有轻重不分之嫌,故考生巧借事件素材之名,深议“本”“源”之理,恰到好处。

素材还原现场二: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萧百佑的4个孩子3个被打进北大,这是萧百佑引以自豪之处,也是其认为自己的“狼爸式”教育成功之处。萧百佑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并表示“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他的行为,遭到众多网友以及专家学者的质疑。

还原链接:考生作文中的“狼爸”素材内容与这则还原后的素材相比,显然有精简巧用之妙,只是此处素材能够让读者获得更多“狼爸”的具体信息,便于合理运用。

【运用揭示】

顺着考生在《究问题之源,治问题之本》中的议理思路与倾向,我们可以将“狼爸”、“虎妈”素材的内核作如下发掘与升华,扩展说理领域:

①“狼爸模式”是不能被轻易盲目复制的。原由不仅在于“教育子女并没有简单的公式,甚至也无正确的方法,爱、理解和懂得你的孩子才是首要的”,更在于:以一种就读名牌大学为标杆,用严厉体罚为手段,兼以商业化炒作意图的家庭教育模式,本身就充满了功利化与浮躁的泡沫,一味照搬式的模仿,只会让效仿者和“狼爸”萧百佑一样成为“事实上的失败者”,甚至承受更沉重的代价。我们不妨先厘清一点:四个孩子三个考上北大就意味着成功吗?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里,评判成功的标准早已变得多维度,学业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况且,这个结果需要支付昂贵的成本。

篇(8)

狼爸:萧百佑,信奉“棍棒教育”,他的4个孩子中有3个考上了北京大学。他说,他教育的核心观念并不是要打孩子,而是“建立良好的家规,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鹰爸:何胜烈,自我要求严格。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他制定了一系列“凶狠”的教育计划,从小磨练独子。尤其是“雪中训子”让他备受关注。他的训儿理念是: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幼鹰往谷底坠下时,拼命地拍打翅膀,趁此掌握了基本的飞翔本领。

“另类”家教应全盘否定

尹建莉(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虎妈太过于强势,也比较自私。她要把自己的成功复制到孩子身上,用自己有限的能力设计孩子无限可能的未来。她教育的目的是成功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她家庭的整个教育价值取向是家长的,不是孩子的。

网友(家长):“狼爸”教育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把人当工具一样对待,用同一个模式去套。“中国为什么难出大师?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人都有各自成长的轨道,当然这个轨道是有一些共性,比如‘狼爸’讲的要跟孩子讲道理、定规则,这肯定是需要的,但打孩子这种方式不可取。我小时候被父亲打过,至今还有心理阴影。”

2012年第一期网络调查(上海市妇联):对于为什么会产生“鹰爸”、“狼爸”、“虎妈”现象,63.3%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因为社会转型过程中异常激烈的竞争影响造成的。而第二个原因,则可能是因为父母更多地把自己的梦想加在了孩子身上。

凌军辉(新华社记者):虎妈、狼爸、鹰爸……越来越多的家长尝试着从动物行为中寻找灵感,并从中提炼出“严厉管教”“棍棒体罚”“极限训练”等教育理念,手段残忍。虽然动物教育学其中蕴含着“逆境训练”等合理因素应该大力弘扬,但如果家长走向极端,真把孩子当“动物”一样教育,追求极端式训练效果,那可真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了!

“另类”家教亦有“道”

“另类”家教的智慧性一面

孙云晓(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虎妈的教育能取得一些成功,原因有三:其一,她对孩子很有爱心,很投入;其二,她本身是耶鲁大学教授,素质很高,在日常教育方面有表率的作用;其三,她虽然她对女儿的要求非常严格,但与孩子平时的关系却很密切。

熊老师(家教专家):“虎妈”之所以能顺利执行严厉的“家规”,是基于她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她与两个女儿平时相处关系融洽;“狼爸”强调孩子触犯“家规”而受罚,不会因为自身情绪化而打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需要一定的自身涵养;“鹰爸”为曾经被医生定为极有可能成“脑瘫”的早产儿子制定了一整套循序渐进的体能训练,使儿子趋于正常人,这也得是智慧型家长才能做到的事情。

“另类”家教重视言传身教

茗子蔡(家庭教育指导师):生活中,“虎妈”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在教育孩子方面与孩子爸有分歧时,绝对是关起门来协商。“鹰爸”感恩社会,到处救灾捐款捐物做善事;他自我要求严格,身为公司老总,与职工一起做200个俯卧撑的自我惩罚,这些都给被教育者做出了榜样。

卢梭(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自身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甚至包括一些细小的生活习惯都会在孩子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记,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影响最深入,最全面的,并不是一些空洞的说教,而是父母以身作则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另类”家教也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周莹(家长):“虎妈”在两个女儿练习乐器时,恩威并施地让她们坚持,再坚持,练就了她们的毅力;“狼爸”的“棍棒教育家规”只用到孩子12周岁——性格与习惯未养成之前执行;“鹰爸”“凶狠”的教育计划中,如要求小多多如何做到有礼貌也处处体现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知心姐姐”卢勤: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没有道理,很多坏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所以,做父母的要有一个信念,孩子无理取闹,绝不能让他得到好处,尤其是第一次!好习惯是“养”出来的,坏习惯是“惯”出来的。

给孩子有限制的爱,重视孩子的成长

曾仕强(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爱子女必须给子女合理限制。20世纪已经过去了,我们总结20世纪,大家都承认,我们过分地宠爱子女,只给他爱,没有给他限,是20世纪最大的祸患,也是亲子教育最大的杀手。21世纪,我们人类要觉醒,爱小孩就要给他合理的限制。自律是自主的先决条件。我们设限,首要的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律。做父母就要先管好自己,爱限兼施。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孩子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现在社会上关于成功的教育太多了,我们几乎把成功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我始终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是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结论;成长是相关于生命的评价;成长是一个内在的系统,成功是一个外在的体系。我更希望孩子注重心灵,注重自我,注重人格,而并不是那么在乎外在的标签。一个人的生命要成长,两个人的爱情要成长,一个群体的建设,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要成长。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成长”是最健康的力量,也是最恒久的力量,它不依附于外在,而是你自己内心的一种状态。

茗子蔡(家庭教育指导师):

篇(9)

“虎妈”蔡美儿,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以其严厉的教育方式闻名美国。她骂女儿,不准女儿看电视,要求每科成绩必须拿A……在她的严厉管教下,她的两个女儿出类拔萃、成绩卓著。无独有偶,在中国,有一位叫萧百佐的商人,凭借严厉的教育方式将三个孩子培养成北大学子,被形象地称为“狼爸”。

“虎妈”“狼爸”的成功案例使万千家长为之羡慕,同时他们也开始效仿“虎妈”的做法,对其子女进行严厉的家庭教育。为孩子制订一个又一个学习计划,报各种各样的特长学习班。但这种严厉的教育热潮同时引起人们的争论,尤其是当一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并未表现出配合甚至出现逆反情绪时,家长开始反思“虎妈”式的教育是否真正可行。

与“虎妈”“狼爸”式教育形成对比的是,周弘的“赏识教育”采取了与他们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采取鼓励的态度,使之获得信心,取得成功。

为此,众多家长开始烦恼,他们不知道该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不知道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的潜能。

对此,笔者认为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的孩子采取不同方式的教育方法才是最明智有效的。

要因材施教,就要首先了解孩子属于什么样的类型。所谓类型,即气质类型,气质类型是表现人的情感、认知活动和言语行动中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心理学将气质类型划分为四种: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胆汁质的人具有热情开朗、精力充沛、动作敏捷有力、工作效率高的特点,但也有脾气暴躁、易冲动和感情用事的缺点。

――多血质的人具有活泼、热情及适应性强的一面,同时也具有变化无常、缺乏一贯性和坚持性等消极的一面。

――粘液质的人反应迟缓、对事冷淡、固执;但稳健、自制、有毅力是别的气质类型所不具备的。

――抑郁质的人生性多疑、孤僻、抑郁、怯懦;但有细腻、敏锐的特点。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存在着巨大差异,不同类型的孩子具有他们特有的优点和缺点,如果我们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盲目模仿个别成功家长的做法,可能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此,笔者的看法是,不论“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还是周弘的“赏识教育”都是正确的,但必须符合自己孩子气质类型的前提下才适用。

反观“虎妈”“狼爸”式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其子女制订一系列的规则,对他们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并采取严厉的措施监督他们,我们不妨称其为“规格教育”。此种方法适用于胆汁质、多血质的外向型孩子,尤其对缺乏毅力、变化无常的多血质类型的孩子更加适用。此类孩子大多性格活泼,适应性强,反应灵活,但不喜欢循规蹈矩,在学习中他们可以快速领略要点,一旦他们将知识掌握就不思进取,出现抵抗心理,不想被困在一个地方继续学习下去,这时家长的任务就是采取措施对子女进行有效的制约,“虎妈”式“规格教育”对此种情况尤为适用。父母的一系列要求和约束可以使孩子在某一领域坚持下去,对其更深入地学习带来帮助,并使他们出类拔萃,获得成功。

篇(10)

其次,把虎妈、狼爸当成中式教育的代表。这更是荒唐至极,不经意间中式教育就被简单粗暴化了。如果真要推选内涵丰富的中式教育家长代表的话,我觉得远期的像孟母,中期的像岳母,近期的像傅雷,无论哪一个都远比虎妈、狼爸更有资格当这个代表。纵观这些教育得法的家长,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严格要求孩子的背后,隐含了一张慈祥的脸,其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大写的“爱”字。严格和慈祥是这个“爱”字的左右两手、哼哈二将。就这一点来说,其实中、西方的教育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如果要说区别,不过是指严格和慈祥这“哼哈二将”谁的行动更多一些罢了。

为什么虎妈、狼爸能大行其道呢?我觉得其背后隐含的是最近几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了一部分国人沉寂多年的大国思想或盲目自大的民族自尊心。觉得经济成了大国,教育就必然成为大国。这是国人暴发户或渴望成为暴发户的心态在教育问题上的集中体现,跟有人一提及中国的成就言必及我们有“四大发明”是相同的道理。中国教育跟随中国经济苦苦自卑了很多年,终于等到中国经济“膘肥体壮”的一天,于是自我感觉又空前良好起来。

中国教育曾经的确辅佐了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使华夏文化领先了世界十六个多世纪,但是,我们要知道,教育从来都不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最擅长的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我们不要期望今天的中国教育能带领整个国家再现辉煌。因此,我们不能无谓地拔高教育的地位,因为任何人为的拔高最终都是会摔跟斗的。

中国教育曾经培养出了孔孟儒学、老庄之道,也曾经培育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这些都很伟大,都很辉煌。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的教育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也许这些问题以前一直就有,而现在更被无限放大了。要想理清教育的问题是很难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把教育问题和经济、政治问题混淆在一起,这就需要更理性的眼光。

准确地说,现在的自大跟以前的自卑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国人在教育问题上不自信的表现。从十六个世纪之前的过度自负到现在的极度不自信,这样的心理落差让整个国家都在教育问题上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想想前两年还喧嚣尘上的对中国教育的全面声讨以及对西方教育的盲目崇拜,自从有了虎妈、狼爸的横空出世之后,这种论调仿佛一夜之间就销声匿迹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虎妈、狼爸倒也是起了些“以正视听”效果的。只不过,往“左”走替代了原先的往“右”走,无论怎么走,它都只会带着中国教育往岔路上走,走得再远,也不是正道。那么中国教育的正道在哪儿呢?也许“五四”时期两位先哲的主张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第一位是先生。他在文中曾明确指出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舍得在教育上投入。这是中国教育一直可以倚仗的资本。我要说,如果真的有了全民办教育的决心,那么,任何教育问题都将不成问题。套用一句流行语,这叫态度决定一切。

篇(11)

自古英雄多磨难

让4岁孩子在暴雪中裸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家长太“狠毒”了,这不是在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吗?有网友评论道“这完全是把成人意志强加给一个不能自主意识的幼童身上,也有的说他不懂教育,拔苗助长,甚至有网民说他为了扬名,恶意炒作”。但是,“挺鹰”派认为,鹰爸并非瞎教。“挺鹰派”认为,“鹰爸”对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理解与认识,而不是一开始就让孩子在雪地中受冻。他有长远的规划目标,对于孩子的成长显然看得更远,因此并非“瞎教”。

有网友认为,现在的大多数孩子缺少迎难而上、吃苦耐劳的精神,而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就是最好的方法,“鹰爸”的方式有可借鉴之处。也说过,体育之效,能强筋骨,强意志。他在求学期间就坚持洗冷水浴、风雨浴和露宿等常人所难为的锻炼,其目的就在于锤炼英勇无畏、迎难而上的钢铁意志。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也用体育锻炼法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他要求学生每天必做100个仰卧起坐,100个俯卧撑,跑2500米,不管严寒酷署,魏老师带头坚持,形成班级的一项制度。

巴斯德说:“告诉你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台湾大企业家王永庆就是这么做的,无论风霜雨雪,寒暑易节,甚至带病,都坚持早上4点钟长跑。寒来暑往,艰辛而枯燥,但能强健体魄,磨炼意志。

有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在面对逆境时多数是选择退缩,或者害怕逆境,不敢面对困难。一些家长家长认为,“梅花香自苦寒来”,逆境造英雄,苦难育英才。鲁迅也曾经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反为安逸所累”。所以,给孩子一定的挫折磨难是锻炼他们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

“挺鹰派”认为:“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穷苦孩子从小吃苦受难,经受了磨难教育,逆境教育,练就了坚强的意志。有研究也表明: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意志普遍坚强,成就事业的非常之多。家长只要在孩子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失败、逆境中,因势利导,就可以充分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者点评:世界上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过分的溺爱可能就是毁掉孩子的前程,古人曾云“养不教,父之过”。有时候根据孩子的客观条件,给予一定的严格的管理教育也未必不可,当然棍棒教育也好、糖果教育也罢,都应在教育方法把握住火候。教育的主体是孩子,而家长只是一种外在影响因素。如果不能遵循孩子自身成长发展的规律,非要按家长固有的模式去培养孩子的话,哪怕是再另类的方法也会事与愿违,扼杀掉孩子那份天然的本性。

揠苗助长不可取

“鹰爸”的出现,虽然有部分人赞同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人持反对意见。“反鹰派”认为,“鹰爸”之所以采取这样一个被公众看来“另类”的教育方式,是有独特的家庭背景的。“鹰爸”的儿子属于早产儿,远弱于普通新生儿体质。因此“鹰爸”的育儿方式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这种教育方式不可盲目学习。

有专家认为,小孩的锻炼应该是循序渐进、因人而异,但是还要考虑儿童不同时期的生理性的适应能力。不管儿童多大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生理的反应期。对于鹰爸来讲,孩子先天不足,可能是把孩子当作一种试验品,来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

教育孩子,过分的溺爱和过分的强硬都不可取,我们应该用适当的方法对孩子采取一些教育措施,但是零下13度逼孩子暴雪中裸跑,还不足称为是一种可行的教育方法,这有悖于健康的生理反应。儿童时期尤其是婴幼儿时期过度的体育锻炼,对关节和肌肉发育都是一种摧残,违背了婴幼儿生理期的反应,违背了人类正常生理现象。

专家指出,“鹰爸”的这种“鹰式教育”,即使能让这个孩子将来成材,成为特别优秀的人,但是现在对他的这种教育会使他缺失某种东西。这种“鹰式教育”对孩子的伤害可能不可估量,他将来可能也用更加“鹰式”的教育来对待别人。另外,对孩子的这种“鹰式教育”可能会导致孩子在爱心、同情心的缺失,会变的冷酷。对孩子的这种“鹰式教育”不要效仿,要因材施教。

“反鹰派”认为,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根本不适合孩子的发展。教育是最具有个体化的活动,只有根据孩子特点实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虎妈”和“鹰爸”,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没有推广的普遍意义。但是,家长可以吸收“虎妈”和“鹰爸”合理的教育方法。例如,儿童的自制能力,强制的方法可以锻炼自制力;儿童也会做错事,惩罚往往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但是这种教育的关键,“虎妈”和“鹰爸”式的教育方法要有度,要适合孩子的个性。教育必须遵守这些规律,才能促进每个儿童的全面发展。

记者点评:由于每个孩子的个体存在差异,他们的成长环境、智力发育、性格习惯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决定了教育孩子必须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绝没有一劳永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模式。因此,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研究每个孩子,对症下药。“鹰爸”等这些极端的教育方式和成功个案,并不值得推广和借鉴。当然,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困难,磨炼孩子们的心智,但一定要适度。否则一味追求以成才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并不适合孩子的发展。

我的孩子我做主

在一片赞成和反对声中,一些家长表示,他们不会学“狼爸”、“虎妈”或“鹰爸”。因为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首要条件是让孩子学会快乐,让孩子活得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即使是极端教育成功的例子,并不能否认成功的背后依然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有家长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鲜明的特色,不能也不可能用一个模板进行教育。像“虎妈”、“狼爸”、“鹰爸”这种用严厉方式把孩子培养成才的教育方式,别的家庭如果同样采用,也许会让孩子不堪重负,陷入崩溃。而有的家庭对孩子温和,充分尊重孩子,孩子照样也可能出人头地。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