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外出实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6-30 15:35:4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外出实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外出实训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185-02

2011年9月19日,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把加强学生实习管理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质量提高、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历来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不断创新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方案,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手段,有效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理念。在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中,出台了一整套管理规范和流程,重点加强过程性管理和监控,确保学生外出安全。在实践的每一年里,都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整改,逐步形成了“四级监控、精细化管理”的模式。本文试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为例,对高职“四级监控、精细化管理”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一、实习实训环节的具体做法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将第六学期之前根据教学调整,由统一组织学生到与专业相关企业的顶岗称为“顶岗实习”,而将第六学期到企业顶岗称为“毕业实践”,特别明确学生在选择第六学期实践单位时必须以“能够就业”为主要目标,实现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各专业在系部的统一指导下,都将毕业实践作为重要的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制定了符合各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大纲。顶岗实习则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并结合第五学期课程安排进行专业课程内容替换。系管理层则在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中,出台了一整套管理规范和流程,重点加强过程性管理和监控,确保学生外出安全。在实践的每一年里,都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整改,逐步形成了“四级监控、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校内实训场所开拓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

电子信息专业在校内教学和实训中,引入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理论学习、实习实训、生产生活等方面进行企业化管理。让学生尽早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衔接,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尽快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培养职业意识。电子商务专业已经建成专门的电子商务创业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室、物流配送实训室、学生网店展示室等实训场所配备了电子商务模拟实训系统、博星网络营销教学系统、TPL物流教学系统等多种硬软件设备,自主研发了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使学生在校内即可实现综合电子商务实战训练。计算机应用专业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引入敏捷软件开发工作流程与规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了百色电厂物资管理系统、企业的门户网站、手机游戏等多项校内、企业项目,在校内就接触到真实的企业需求、体验到真实项目的开发过程,也提升了自己的就业能力。通信专业与广西润建通信、广西联通、广西移动、广东长实通信等大型企业合作,实现了校内即可完成基站维护实训。

(二)各专业根据专业培训的特点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学与实训

电子信息专业制定具有电子信息专业特点的教学组织模式,有效落实工学交替。探索实行“分段轮换、交替穿插、半工半读”的柔性顶岗实习方式,即按照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实现企业顶岗实习和校内理论教学轮换进行,达到“企业用人不间断,学校教育不中断,实习教学不冲突”的效果;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则抓好学生的毕业设计,利用全真的校内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第六学期就业为目标的毕业实践打好基础;通信、网络专业则在第五学期就开始专业对口企业入校招聘,面试通过的学生可以提前到企业顶岗,教师将布置与该学生实习岗位相关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工业网络专业则实行“2+1”模式,即从大三的暑假开始学生即通过面试到合作企业开展过程性教学实践活动。

二、校外实习的管理流程

形成系就业工作领导办公室、校内实习指导老师、校外实习指导老师、生活辅导员四级监控体系,实现对学生外出顶岗实习阶段的精细化管理。建立了监管流程图(见图1)和外出实践申请办理流理图(见图2)。

(一)系就业工作领导办公室

由系党政联席会议确定成立每年的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系领导、系办主任、当届辅导员、各教研室主任组成。下设办公室,由系党总支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设专职就业秘书一名。制定《毕业实践任务书》、《毕业生第六学期学生管理细则》、《毕业实践安全责任书》等管理文件,管理、指导、规范外出实习、实践的流程。同时还负责对各教研室所提出候选实践指导老师人选认真审核确定名单,同时对毕业实践指导老师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负责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定期与相关企业、毕业生进行沟通和回访。

(二)校外实践指导老师

邀请企业人员担任,一般为学生实践单位的直接主管领导。校内实践指导老师和生活辅导员定期与校外实践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指导情况。学生实践时间达到教学要求,则由校外实践指导老师提供毕业实践鉴定表。

(三)校内实践指导老师

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以及实践前动员工作;清楚了解每一名学生基本情况,做到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每周与指导学生联系一次,掌握学生实践情况;招聘信息,做好推荐面试工作;每周日上报《毕业生监控表》;同时向系部就业干事口头汇报毕业实践情况;把工作情况详细登记到《毕业实践指导教师工作本》上,由系部就业干事不定期检查。校内实践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跟踪要坚持至学生毕业后半年。为确保管理到位,每位指导老师所带学生原则上不超过20人,一般为10至15人左右。还出台《毕业实践指导教师工作制度》,对校内实践指导老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四)生活辅导员

生活辅导员由班主任、辅导员组成,主要负责建立班级QQ群、飞信群及时向实践学生招聘信息,做好推荐面试工作;做好安全教育、家校联系等工作。经常与校内实践指导老师和校外实践指导老师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的情况。重点把握还没有落实实践单位或者就业的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配合学院完成毕业生管理的其他事务如学费、学生综合测评、档案、补考通知、毕业生资格审查等工作。参加系部组织的单位实地回访工作。

(五)学生

学生外出之前,必须办理外出实践申请手续,即家长、学生要与系部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并填写好《学生毕业实践申请表》(包含签章有效的企业接收说明、单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工作岗位描述、学生个人联系电话、家长、校内指导老师、辅导员、系领导签字栏)。未办理好毕业实践申请手续的学生,不得外出,否则按旷课处理。实践期间,学生每周主动与校内实践指导老师汇报实践的情况,主动获得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学生实践申请手续的办理情况、每周与老师的沟通情况、毕业实践总结报告书、单位的对其工作表现的评价等共同作为学生毕业实践课程的成绩。

三、结语

目前,在高职生实习“四级监控、精细化管理”模式中,还存在“一头热”的问题。热的“这一头”自然是学校。而冷的“另一头”有两个,一是企业,即专业对口、质量高的合作企业非常难找,一些企业对于配合学校实习、实践阶段的管理不是非常上心,往往安排技术含量不高、专业不对口的岗位给学生,达不到实践的教学目的。就业弱势学生找专业对口的毕业实践单位非常困难。二是学生,部分学生思想波动比较大,缺乏吃苦的精神,在择业方面还存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思想。同时还存在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的矛盾问题。由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就业率的具体考核要求,但是毕业实践针对在校学生,对于能够批量安排的企业而言,最终并不需要全部的学生。如果学生实践工作结束后被淘汰掉,难免会影响到就业率,给系部推荐就业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全院各系统一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的管理规范和审批制度非常必要,学院对系部的指导和监督更需要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召开,鲁昕出席[N].中国教育报,2011-09-20

篇(2)

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学校应在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上增加或突出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模块,逐步建立课堂实训、阶段实训、综合实训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第一,课堂实训。主要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必需的理论知识讲授外,重要的是根据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学生根据所给实训资料亲自动手操作。包括会计基础实训、财务会计核算实训、成本核算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纳税会计实训、出纳业务技术实训、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实训。第二,阶段实训。指相对复杂的实训课程。如完成一门课程或项目的学习后,带有总结性的实训。比如,在财务会计学习结束后,留出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本课程的阶段综合实训,对整个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整合、实训,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把相对分散的知识和技能利用阶段实训串联起来。第三,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可以利用4~5周的时间在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室进行综合实训,按照会计工作岗位、分组实习,内容涵盖整个财务工作流程。完成综合实训后,同学们从心理上应该对会计工作不再畏惧,而是充满信心去实际工作岗位迎接挑战,进行顶岗实习,从而顺利地完成从学校的学生到社会的员工的角色转换。

(二)提高专任教师实践能力,聘请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

第一,加强对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教师到企业现场实习,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参观学习,参加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等社会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建设真正的“双师型”队伍。另外,减轻会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建立会计教师定期到会计事务所等部门实际锻炼和调研的制度,作为教师考核指标之一。在培养年轻教师攻读更高学位的同时,鼓励他们在企业界兼职。第二,根据实际情况,把职业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请进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既让他们指导会计教学工作,进行教师培训,又让他们担任会计课程教学,把企业中的实际业务带到课堂中,引导学生们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说服力和实践指导性,以弥补在校专任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三)进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形式与方法

第一,实施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即把课程按职业岗位划分成若干单元,对每一个单元实施教学时,都要进行单元设计。首先确定能力目标,然后由教师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根据能力要求分配布置若干任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训练习。教师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并对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同学们在不断的操作中提高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最终达到能力目标的培养。单元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单元布置的任务,教师必须亲自做过、体验过,否则,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对学生操作中提出的问题也无法解决。第二,观摩教学。观摩教学指带领学生到企业、银行等单位参观,了解有关会计业务的范围、内容、流程等内容,使学生切身感受实践的生动性,并从实践活动中回顾所学的理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达到好的观摩学习效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观摩学习要有计划。包括了解被参观单位的单位性质、机构设置、所属行业、业务规模、经营状况、财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分工、相互牵制制度及业务流程等。重点放在原始凭证的认知以及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依存关系。二是学生提前阅读观摩学习指导,了解观摩学习的有关程序、内容和应注意的事项,有助于提高观摩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达到缩短在被参观单位停留的时间,减轻被参观单位及有关岗位人员负担的目的。三是教师要对观摩学习进行适当指导。指导教师应对整个观摩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适当的指导,确保观摩学习活动按照计划的时间和缓解顺利进行,完成观摩学习计划所确定的学习内容,实现观摩学习的目标。第三,演示教学。

篇(3)

这种模式是学院最初办学思想的体现,是基于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实际而提出的工程实训形式。这种模式充分参照国内软件开发的经验,由外方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以软件项目分解的方式,通过对已成熟的软件产品的项目分解与重组过程,来模拟实际软件开发流程,以校内实验室与实训中心为依托,自主指导学生的软件工程实训,以便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这种模式也可以说是省内各高校联合成立软件学院之初的一种普遍思路[3,4]。学院01级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实训就曾以这种方式开展。存在问题:由于外方师资准备及相关原因,对于实际项目的分解需要付出大量的前期工作,而且从师资与经费来说院校负担比较重。

“企业运作式”工程实训模式

“企业运作式”工程实训模式是当前国内软件学院运用较普遍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校通过与企业化的软件工程实训基地(公司)联系,签订校企合作实训协议,规定企业责任与权益。然后根据协议,直接把学生送到企业去参加实训,让学生在比较接近软件企业化的环境中锻炼半年到一年,增加学生的项目开发经验,加速学生完成身份与环境的转换[5,6],整个工程实训全过程由企业管理。存在问题:(1)由于软件工程专业人员多,学科体系口径宽,这种较长时间的同一工作环境与模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对原本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也是一种压制。(2)企业管理与学院管理存在认识和体制上的差异。对于每个学生最终质量的考核与监督将存在一定的问题。(3)“企业运作式”费用大,虽然软件企业和学院可帮助学生承担部分经济负担,但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经济压力。(4)大量学生的外出,对于学生的安全管理也是一种隐患。不管是集中外出还是分散外出,都不得不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4]。

“校企结合”分散工程实训模式

当众多软件学院把人往外送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另一个问题,能不能把软件企业请到学校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校企结合”分散工程实训模式,这是上述两种模式的优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软件公司技术骨干成员(项目经理)带着公司实际项目,走进校园,利用学院现有的实训基地,模拟出一个软件企业生产环境,并相对自主地运用企业软件开发与管理模式,指导训练学生对实际项目进行分析与设计。这种模式既克服了第一种模式中的实际项目及项目重新分解的工作量问题,也解决了第二种方式高费用和安全问题,可以共同保证教学质量,并提高教学效率。

软件工程实训教学环节质量保障实践与探索

除了在工程实训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为保障企业实训的教学质量,学院在实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方面也一直在不断探索与优化,从文档规范、过程管理、企业和学生相互评估等方面对工程实训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并取得较好的成果。

构建了一套完整规范的毕业设计文档体系,指导工程实训的全过程质量体系文件是质量体系的具体化,是以文件的形式对质量体系进行详细的描述[7]。参考高校教学实习相关规范,学院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特色,结合学校有关实习教学要求和学生企业实训实际情况,修订了4个层次的实习教学保障体系文件,成为工程实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和运行的纲领性文件。第一层次是纲领性文件,主要指由学校和学院制订一系列实习管理制度、实习教学质量手册,用以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具体包括东华理工大学实习管理办法、东华理工大学校外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办法、软件学院生产实习指导老师工作细则等一系列文件。第二层次是流程性文件,以保障实习过程的全面有序。主要是实习工作流程方面的文件,包括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操作流程、实习企业评选流程等文件,以实现对实习过程的管理。第三层次是操作性文件,主要指由学校和企业制订的各类教学管理文件,如实习指导教师岗位工作考核办法、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实训岗位工作职责、实习生日常管理规定等。第四层次是记录性文件,是对体系运行的记载,如学生及教师的意见或建议调查表等。

制订明确具体的工程实训管理流程,从过程上保障实习质量校企结合实习的主体为学生和企业。实习企业的资质、实习企业的管理制度的规范,以及校企双方对学生的约束能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习的质量。因此,为保障实习的质量,学院重点对实习企业与学生的实习流程进行规范管理,落实制度明确的内容。首先,在实习企业的选择方面,学院设立校企合作岗位,专门对意向实习企业的资质、规模、企业师资、实习过程管理制度、以往实习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向学院院务会汇报,经学院院务会同意后方可确定为实习企业。对于实习企业的选评实行一年一次的模式,动态的确定信誉良好的实习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其次,对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加强管理。学生到企业之前,由学院教学、学工部门根据学生外出实习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一起全面落实企业实习的学生的学分、安全管理。学生到企业后,采取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管理模式。学校指定实习企业的联系(指导)老师,负责与企业、学生的定期联系与沟通。学院教学部门不定期到实习企业走访,对实习全过程进行监督。

健全工程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校企合作良性循环为验证实训质量,学院构建了师生、校企互评的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学生对实习基地的评价调查、实习企业对学生的评价调查、学生对实习方向的评价调查三部分构成。评价体系坚持以学生评价为中心,结合基地的辅助评价,引导学生在形成积极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展现实主体性的评价,并以期成为将来学生有意义学习经验的一部分。通过对评价反馈数据的分析,学院形成年度实训报告,全面了解学生实习课程、实习基地的教学质量和实习基地教学及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学生的反馈信息要及时与企业沟通,并为下一年度的实习工作安排奠定良好基础。

篇(4)

* 中图分类号:G423.07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知道学生理论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行为习惯不够好,学习自信严重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我们仍按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难学懂,老师也缺乏成就感,所以笔者总结了几年在摄影教学中进行活动课程改革的经验,以探索一种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模式,希望和同仁们一起探讨和分享。

一、实施活动课程教学的原因

一是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实际。中职的学生常常是视觉学习、听觉学习的弱者,但他们往往是动觉学习的强者,而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很多还是普教模式,仍以学科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视能力培养而我们现有的教学内容,学科体系味道太浓,难度过大,趣味性不强,学生感到难,学不懂,以至于不愿学。

二是结合活动课程的特点。活动课程更多关注了传统教学所忽视的动觉学习,让学生的所有感觉器官都参与学习,鼓励学生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在具体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有施展个性能力的机会和舞台。

二、对活动课程体系的认识

经过多年对活动课程的研究,笔者认为活动课程不仅仅是人们原来理解的第二课堂活动,活动课程应该是针对所教育的对象开设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集合。可将活动课程体系归纳为:

一是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活动课程;二是以职业活动为单元的专业活动课程(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是以实践活动为平台的实训活动课程;四是以欣赏美、体会美等审美活动为载体的美育课程;五是以增强身心锻炼为载体的体育健康课程。

而笔者所教授的摄影课程是广告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三、实施活动课程的目标

以学生"学"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让学生在具体精心设计的活动中,通过团队合作,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实施活动课程的难点和重点

1、根据不同专业和课程特点设计活动。

2、不同活动课程之间的配合和衔接。

3、活动课程过程中的评价。

五、摄影活动课程实施案例

(一)、活动课程的授课前准备及实施

首先要明确授课对象专业,明确授课对象层次,然后选择教学辅助教材,熟悉教学设备。

其次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设计课程的评价标准。摄影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其中课堂提问占10%,主要考核学生主动沟通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纪律考勤占10%,主要考核学生职业道德规范等;课堂实训占40%,主要考核学生摄影专业技能、摄影作品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课后自学完成作业占30%,主要考核学生借助网络、书籍等手段收集摄影基础知识等信息的能力、收集欣赏摄影作品的能力等;作品展示10%,通过橱窗、LED显示屏和QQ相册等方式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根据学生橱窗制作参与度,作品选用数量等对学生进行评分,同时考核学生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等。

第三就是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这也是难点部分。经过总结笔者将摄影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为以下12项:

1、自我介绍活动。2、摄影基础知识讲座。3、团队分组活动。通过团队分组活动,让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4、团队PK赛活动。5、数码照相机市场调查活动。6、分团队课堂实训活动。这项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点,要通过设计的具体课堂施训活动来实现对学生摄影基本技能的训练。7、课后自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媒介掌握摄影的基本知识,训练学生自学能力。8、摄影作品欣赏、比较、评价活动。这个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提高摄影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在电教室欣赏、比较、评价同学们每此课堂实训的作品,找到作品中的不足,并不断总结提高。9、外出采风实训活动。这个活动也是非常吸引学生的一项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优美的氛围中学习摄影、感受摄影以及感受伙伴间合作学习的快乐。10、摄影基础知识竞赛活动,激励、检验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知识。11、学习摄影交流总结活动,不仅实现老师总结课程,还应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习,并提出学习建议。12、作品展示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体会"丰收"的活动。通过橱窗、LED显示屏、QQ相册等展示手段,搭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以上活动设计中"分团队课堂实训活动"更是重中之重。笔者在结合参考教材和数码照相机说明书的基础上,并结合学校的教育环境设计了以下具体的课堂实训活动:1、数码照相机的基本操作实训活动;2、"学摄影"主题摄影活动;3、光线的利用拍摄活动;4、人像摄影活动;5、构图和色彩实训活动;6、校园秋色实训活动;7、"我的发现"主题摄影活动;8、校外摄影采风实训活动;9、翻拍我的绘画作品。10、"暗房技术"实训活动。通过具体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并给予学生及时评价。

第四、做好活动课程的总结评价。在设计好具体活动课程后,老师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并做好每次活动的指挥、辅导、沟通、答疑、协调等工作。并采用学生评、老师点评等方法做好每次实训评价。

篇(5)

各专业根据专业培训的特点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学与实训电子信息专业制定具有电子信息专业特点的教学组织模式,有效落实工学交替。探索实行“分段轮换、交替穿插、半工半读”的柔性顶岗实习方式,即按照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实现企业顶岗实习和校内理论教学轮换进行,达到“企业用人不间断,学校教育不中断,实习教学不冲突”的效果;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则抓好学生的毕业设计,利用全真的校内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第六学期就业为目标的毕业实践打好基础;通信、网络专业则在第五学期就开始专业对口企业入校招聘,面试通过的学生可以提前到企业顶岗,教师将布置与该学生实习岗位相关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工业网络专业则实行“2+1”模式,即从大三的暑假开始学生即通过面试到合作企业开展过程性教学实践活动。

形成系就业工作领导办公室、校内实习指导老师、校外实习指导老师、生活辅导员四级监控体系,实现对学生外出顶岗实习阶段的精细化管理。建立了监管流程图和外出实践申请办理流理图)。系就业工作领导办公室由系党政联席会议确定成立每年的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系领导、系办主任、当届辅导员、各教研室主任组成。下设办公室,由系党总支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设专职就业秘书一名。制定《毕业实践任务书》、《毕业生第六学期学生管理细则》、《毕业实践安全责任书》等管理文件,管理、指导、规范外出实习、实践的流程。同时还负责对各教研室所提出候选实践指导老师人选认真审核确定名单,同时对毕业实践指导老师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负责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定期与相关企业、毕业生进行沟通和回访。校外实践指导老师邀请企业人员担任,一般为学生实践单位的直接主管领导。校内实践指导老师和生活辅导员定期与校外实践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指导情况。学生实践时间达到教学要求,则由校外实践指导老师提供毕业实践鉴定表。校内实践指导老师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以及实践前动员工作;清楚了解每一名学生基本情况,做到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每周与指导学生联系一次,掌握学生实践情况;招聘信息,做好推荐面试工作;每周日上报《毕业生监控表》;同时向系部就业干事口头汇报毕业实践情况;把工作情况详细登记到《毕业实践指导教师工作本》上,由系部就业干事不定期检查。校内实践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跟踪要坚持至学生毕业后半年。为确保管理到位,每位指导老师所带学生原则上不超过20人,一般为10至15人左右。还出台《毕业实践指导教师工作制度》,对校内实践指导老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生活辅导员生活辅导员由班主任、辅导员组成,主要负责建立班级QQ群、飞信群及时向实践学生招聘信息,做好推荐面试工作;做好安全教育、家校联系等工作。经常与校内实践指导老师和校外实践指导老师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的情况。重点把握还没有落实实践单位或者就业的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配合学院完成毕业生管理的其他事务如学费、学生综合测评、档案、补考通知、毕业生资格审查等工作。参加系部组织的单位实地回访工作。学生学生外出之前,必须办理外出实践申请手续,即家长、学生要与系部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并填写好《学生毕业实践申请表》(包含签章有效的企业接收说明、单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工作岗位描述、学生个人联系电话、家长、校内指导老师、辅导员、系领导签字栏)。未办理好毕业实践申请手续的学生,不得外出,否则按旷课处理。实践期间,学生每周主动与校内实践指导老师汇报实践的情况,主动获得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学生实践申请手续的办理情况、每周与老师的沟通情况、毕业实践总结报告书、单位的对其工作表现的评价等共同作为学生毕业实践课程的成绩。

热的“这一头”自然是学校。而冷的“另一头”有两个,一是企业,即专业对口、质量高的合作企业非常难找,一些企业对于配合学校实习、实践阶段的管理不是非常上心,往往安排技术含量不高、专业不对口的岗位给学生,达不到实践的教学目的。就业弱势学生找专业对口的毕业实践单位非常困难。二是学生,部分学生思想波动比较大,缺乏吃苦的精神,在择业方面还存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思想。同时还存在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的矛盾问题。由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就业率的具体考核要求,但是毕业实践针对在校学生,对于能够批量安排的企业而言,最终并不需要全部的学生。如果学生实践工作结束后被淘汰掉,难免会影响到就业率,给系部推荐就业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全院各系统一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的管理规范和审批制度非常必要,学院对系部的指导和监督更需要充分体现。

作者:区倩如 孙凯 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篇(6)

1、持续开展区校对接。与华科、华农、中南财大等高校对接,新签订区校合作协议3份。参与“我选湖北•梦圆黄冈”计划,引进20余所高校1200名大学生到黄州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训。组织企业赴武汉理工、黄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招工引才10余场次,解决企业用工200余人。林立新能源、中船重工黄冈水中装备动力等高校院所产业化项目落户市区。正在对接武汉学院城市学院合作事宜,拟在银行建10个实习实训基地。

2、深化“千企联百校”活动。深入市区111家规上企业,征集企业技术需求30项。组织23家企业参与“千企联百校”活动8场次,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对接26场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3份,引进10名高校教授、博士担任企业科技副总,解决技术难题34个。组织科峰、中粮、中船重工、青江化工等企业申报技术创新平台,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3、培育优化创业项目。提升大学生孵化基地服务质效,2019年引进大学生创业项目21个,出孵项目5个,培植思勤智能、黄黄环保等创业品牌,着力优化双创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1、“双创”氛围不浓,形成合力不够;

2、高校联络站作用发挥不够,外出对接高校较少;

3、高校产业化项目落户少,创新创业平台数量不多,规模较小,成长性不强,孵化示范效应不明显。

篇(7)

职业中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中初级实用型人才,职业中学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并能够将所学习的专业技能应用于生产实际,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现阶段,几乎所有的职业中学都开设有计算机专业,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竞争力、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是所有计算机专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特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狠抓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一、找准专业方向,把握培养目标,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将计算机专业分成办公应用方向、网络技术和图像制作方向。各个专业在培养方向上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在课程设置方面,都应该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进行教学,但也应该有各自的特点。只有找准专业方向,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高效地培养计算机专业技能,为此,我们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分成几个模块,并进行了专门的课程设置。

二、加大专业设备投入,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学校如果要想办好计算机专业,必须在设备上给予大力的投入,是不是光有先进的设备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呢?当然不是。学校教学另一个关键点是教师,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教师专业技能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每年选聘新教师时,应该重点考察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在大学期间是否参加过相关的专业培训,是否有到企业实习过?是否有相应的专业认证,更重要的是现场进行专业技能的考核。对于已经在校的教师,学校要积极地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到外面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开阔专业视野,提高专业技能。近几年我校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教师培训的机会,外派教师到高校进行专业培训,不仅如此,学校也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派教师外出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中等职校的教育目标是培训中初级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训的学生能够适应具体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引入企业的管理、企业的专业需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这些年我们通过外派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的管理,学习企业先进的文化,学习企业的技能需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构建完整的实训体系,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是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加强实训环节是提高计算机技能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各专业方向的能力培养,构建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提高专业技能。我校大胆探索,将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能力分解成基本动手能力、基本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并通过课程实验、课程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等环节来实现。其中课程实验环节的实现方式为:80%以上的专业技术课要有实训要求,实训课程至少占总课时的50%;课程综合实训环节的实现方式为:主干专业课程应有1周以上的专业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环节的实现方式为:安排一定时间的专业综合实训和6个月左右的毕业实习。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培训的效率

篇(8)

一、当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践性教学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上,实践教学的目标也还停留在用实践验证理论的阶段,实践教学安排上缺乏整体考虑。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实践课程没有单独设置,只作为理论教学中的一部分,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或实训。

(二)会计实践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会计实践指导教师在会计实践环节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是影响学生会计实践学习的重要因素,其业务水平和经验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中,虽然有部分教师参加了社会实践,但大部分教师认识从学校到学校,理论基础不错,实践功底较差。他们本身缺少必要的会计实践工作经验,在指导学生的实践训练时往往力不从心,其指导与解释缺乏真实性和说服力。

(三)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室有名无实或功能单一

大多数高职院校配有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室,但其配置情况远未达到仿真的要求,功能较单一,只能够从事简单的会计核算。有些由于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训需求。甚至有些学校处于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或为了追求其他利益,才建立了相应的会计实训室。实际上,这样的实训室先天不足,很难发挥作用。

二、化会计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一)构建课程实训、阶段实训、综合实训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学校应在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上增加或突出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模块,逐步建立课堂实训、阶段实训、综合实训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课堂实训。主要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必需的理论知识讲授外,重要的是根据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学生根据所给实训资料亲自动手操作。包括会计基础实训、财务会计核算实训、成本核算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纳税会计实训、出纳业务技术实训、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实训。

第二,阶段实训。指相对复杂的实训课程。如完成一门课程或项目的学习后,带有总结性的实训。比如,在财务会计学习结束后,留出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本课程的阶段综合实训,对整个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整合、实训,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把相对分散的知识和技能利用阶段实训串联起来。

第三,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可以利用4~5周的时间在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室进行综合实训,按照会计工作岗位、分组实习,内容涵盖整个财务工作流程。完成综合实训后,同学们从心理上应该对会计工作不再畏惧,而是充满信心去实际工作岗位迎接挑战,进行顶岗实习,从而顺利地完成从学校的学生到社会的员工的角色转换。

(二)提高专任教师实践能力,聘请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

第一,加强对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教师到企业现场实习,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参观学习,参加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等社会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建设真正的“双师型”队伍。另外,减轻会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建立会计教师定期到会计事务所等部门实际锻炼和调研的制度,作为教师考核指标之一。在培养年轻教师攻读更高学位的同时,鼓励他们在企业界兼职。

第二,根据实际情况,把职业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请进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既让他们指导会计教学工作,进行教师培训,又让他们担任会计课程教学,把企业中的实际业务带到课堂中,引导学生们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说服力和实践指导性,以弥补在校专任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三)进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形式与方法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三维虚拟导游实验室是通过多个投影机同时投影不同的画面,在幕布上拼接后组成一幅完整的大尺寸的画面,再配合音响效果等数字多媒体技术,以三维实景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将全国各景区景点以360度真实场景的方式呈现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给模拟导游员虚拟出一个逼真的导游氛围,把导游教学从单纯、抽象的理论和书本中抽离出来,变为交互性很强的教学互动。

一、三维虚拟导游实验室在旅游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1、改善教学实训环境,提高导游教学实训水平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调用相应的现实场景、平面图片、DV短片以及文字等资源做补充性教学辅导。将各个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建筑特征、人文活动等要素,真实、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零距离、多角度地从中汲取营养,正确理解和掌握导游技能和技巧。

2、有效降低导游教学及实训成本

导游教学及实训可以全天候,无障碍地在实验室中进行,甚至可以不必组织学生外出,节约了大量的人财物力。三维实景技术在导游教学实训环节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导游职业教育的科技含量,成为本地乃至全国导游教学实训建设的高科技典范,从而提高学校知名度并吸引大量生员,这样又可以极大地提高设备使用率。

3、保证学生人身安全,降低管理风险

学生不必外出,学校就可以免除因学生外出而长生的大量组织管理工作,降低突发风险,从根本上保证师生在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内学习和训练。

4、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能力,输出高素质专业人才

模拟导游实验室采用三维实景技术,学生完全是在一个真实场景中学习、训练,不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热情和兴趣。它改变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模式,以提高学生实战技能为宗旨,为社会输出合格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三维虚拟导游实验室的开发应用

虚拟实验室的实现,不同于现有的实体实验室,因此在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必然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何利用虚拟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至关重要。

1.虚拟实验室的定位。在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组织时,首先要明确虚拟实验室的定位,即虚拟实验室是旅游专业实习实训的一个补充、完善和扩展,目的是解决目前学生实训场地和经费限制存在的问题。它不能从根本上替代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功能,只是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开阔视野、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应变能力的机会,避免理论教学与实际脱节,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导游虚拟实验室在景点模块建设上,选择的景点最好是各种类型景区的典型代表,要真实再现旅游景区的自然资源、地质地貌、建筑等特征,让学生既能见识各种类型的景区,又方便教师结合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学等进行生动讲解。其次,要增强软件的人机互动功能,比如自主漫游、自主录制和回放、多人在线交互式漫游、虚拟人对话等,让学生在单机训练时可以反复练习,提高导游讲解能力和服务应变能力。

2.虚拟实验室应用于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想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方案、实验内容、方法、考核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教学改革。

传统实验室由于仪器设备、实验课时和场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许多实验项目无法开设,实验内容陈旧,实验方法单一,考核也较困难。在虚拟实验室里,仪器即软件,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开发。要允许学生在集中实训之余自主实训,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更自由地依据个人的时间、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自主安排实验,既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加大了实验的灵活性。因此,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要增强模拟导游、旅游规划、旅游服务礼仪等相关课程的实训课时,增强学生自主实训时间。对自主实训不进行过程管理,教师只负责答疑解惑等指导性工作和考试考核。

3.虚拟实验室应用于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是实验室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也是实验项目、实验仪器的开放。实验室的开放可以实行全天开放或定时开放,开放时间内学生只要在实验室做好登记,申领器材后便可开展实习或实训。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旅游实验室的开放程度还不够。

三、虚拟实验室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可利用功能分析

1、虚拟实验室的教学应用

第一,通过系统的体验式模拟教学,学生身处教室之内就可以畅游于名胜古迹、名山大川之间,对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旅游景区、地质地貌有大致的了解,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认知教学。

第二,通过模拟导游课程密集化的训练,使学生结合具体景区的三维视频、图片掌握导游讲解技能、导游词创作,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不断结合,教学中带着实训,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在课堂活动中加入实际场景模拟,让学生结合三维场景和人机互动功能与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层的游客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具体的接站、酒店入住、就餐、景点讲解、购物、送站、总结等一系列实际工作,使学生轻松熟悉导游业务流程,熟悉导游服务技能,培养学生的应对突发状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还可以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其它专业骨干课程,如旅行社管理、旅游规划、旅游地理、旅游服务礼仪等。旅行社管理课程可以要求学生能根据顾客提供的要求,对景区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拟定相应的旅游行程表,能在景观图片前进行景观讲解。旅游规划课程要求学生能根据景区的三维立体场景熟悉景区的功能分区原则和基本分区方法,掌握基础的景区交通线路布局和景观设计方法等,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再规划。旅游服务礼仪课程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场景进行仪容仪表礼仪、谈吐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的模拟训练。通过以上课程的实训,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积累现场实践经验。

2、虚拟实验室的科研应用

三维虚拟系统一般都有较大的素材库和开放网络,师生可以通过以上这些实训课程的教学,积累和掌握大量的旅游资讯和数据,而且后台数据资源库的各种相关数据可以随时进行更新和修改,这些各个学科教师搜集的数据、资源可以积累在一个系统上有利于教师的互通有无,以满足学校教学发展、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利用的需求。

通过模拟软件和互联网,可以建立旅游管理学科的共享平台,促进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深化改革,真正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经营素质培养的转变,逐步实现教学共享机制稳定化、常规化、普及化。

参考文献

[1]张永芬.高校旅游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09.3

篇(1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s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on-the-job training of nurses.Method: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60 cases on-the-job training nursing staff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aught by the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were evaluated through the nursing staff’s theory assessment results before training and after training.Result:After implemented the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the scores of nursing staff’s theory examin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at at before the teaching,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Nursing staff; Training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Xiaog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ogan 432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6.023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互动教学方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教师所设定的情景中,对自身岗位进行扮演模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技能[1]。本次选取本院在职护理人员60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60名于本院在职培训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年龄20~25岁,平均(22.3±1.4)岁;工作时间1~2年,平均(1.5±0.4)年;其中大专学历8名,本科学历52名。

1.2 方法 60名护理人员均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均接受为期1年的培训,并将培训1年的成果与培训前进行对比,具体内容:(1)教学目标:内容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2]。(2)教学内容:针对护理人员个人自身情况采用模拟情景、讲解理论、教师评价、小组探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其中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案例讨论与实训教学均在模拟病房内进行。本文中所设计的模拟情景为:患者男,65岁,经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由专科医师实施处理后,相关症状已得到缓解,之后被送入普通病房(神经内科);教学活动:护理人员可选择神经内科患者、家属、护士进行扮演,模拟查房、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交班。预设学生行为:护士进行查房,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对患者实际资料进行收集,将护理诊断提出,并根据患者和家属实际需求,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且于交班时进行交班流程。设计意图:对护理人员交接班流程、沟通技巧、处理医嘱流程、护理诊断、实施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考察。(3)实施教学:①分组:将60名护理人员分为3组,每组20名;再将每组中的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组5名;大组中选取一名学生为大组长,小组中选取一名学生为小组组长。②第一次模拟: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在实际案例护理过程中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并发现学生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3],大组长获得案例后,再将各项任务分配至各小组,之后根据案例的要求进行护士、患者等的角色扮演,并且在模拟教学过程中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充分到扮演不同角色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同时各个小组成员在其余小组模拟过程中,针对其余小组人员的优点、缺点进行总结与记录,同时教师记录好各个小组成员表现不足地方。③模拟实训情景回顾与总结:学生完成模拟实训后,情景回顾录像中的内容,组内进行相关讨论,首先指出各组之间的优点和缺点,根据模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使学生在模拟实训中得到收获,同时老师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针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给予相关回答,对模拟实训中的具体表现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4]。各个小组分析整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于课后反复练习和改进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增强自身专业能力。④第二次模拟实训:模拟实训情景回顾与总结1周后,进行第二次模拟实训,此次实训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上次实训中存在的问题是否被改善,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增强学生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5]。本次实训中学生就上次实训内容再一次进行模拟演练,并进行讨论。

1.3 教学效果评价 教师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情景演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该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交接班流程、沟通技巧、处理医嘱流程、职业防护等4个方面[6],每方面的内容包括10小项,每小项各1分,每方面10分,总分40分,分数越高表示情景演练教学法的效果越好,此方面主要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情况进行考察。同时根据教师自制的问卷?{查表判断学生对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评价,共8项内容,赞同画“√”,不赞同画“×”[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前后理论知识情况比较 施情景模拟教学法前60名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核平均成绩为(21.1±3.2)分,高于实施后的(38.1±1.2)分,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前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304,P=0.0000)。

2.2 护理人员对情景模拟教学法效果的评价 在60名护理人员针对情景模拟教学法效果的问卷调查中,51名(85.00%)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57名(95.00%)认为其可增加自身对战胜临床工作的信心,56名(93.33%)喜欢该教学方式,54名(90.00%)认为在职培训效果被提升,58名(96.67%)认为模拟培训优于单纯讲座教学,56名(93.33%)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指导临床实际工作,57名认为(95.00%)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活跃课堂氛围,54名(90.00%)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增加了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

3 讨论

护理学是一门技能要求极高的学科,对护理人员动手实践能力、服务精神等均有着严格要求。近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健康及法律意识的转变,人们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护理人员可运用自身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各种问题,从而人性化、个性化等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被逐渐应用各科临床护理中[8],而实际护理工作中如发生因自身专业技能等造成的护理不当,使服务对象获得不专业的护理服务,极易引发护患纠纷,降低医院护理质量,对医院形象造成影响,因此,针对医院护理在职工作者,应用一种可达到增强护理人员护理服务专业能力的教学方案,对护理人员意义重大。为进一步规范各级护士在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三基”理论水平及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积极配合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要求各级护理人员在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外出进修学习等继续教育的基础上,做好在职培训。本院提出支持和加强护理人员参与学历教学、继续教学等措施。

本文中所探讨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是199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Etienne Wenger和Jean Lave提出的学习理论[9],教学过程中,将临床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增强护理人员学习技能与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在设定的情景中感受到情景的真实性,并实现真实互动,在完成情景中设定的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技能,最终达到将教学目标完成的目的[10]。情境教学法是护理培训课程中常见的教学方式,根据培训主题所描述的场景和内容,创设鲜明的投影图画面,再加上生动的语言和表现力,将护理内容描绘的场景形象化,加深学习者的印象。同时,情境教学法通过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帮助学习者理解,启发思维并发展想象。情景教学法以其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的特点,激发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欲望,迎合了其心理特征,解决了护理培训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但情景教学法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容易忽视学生交际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文教学内容中,首先由教师确认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对教学内容做出规划,最后再实施教学,通过分组、第一次模拟、模拟实训情景回顾与总结、第二次模拟实训、教学效果评价5个步骤,完成教学规划,达到教学目标。首先对60名护理人员进行分组,以各种角色扮演的方式,对典型案例进行情景模拟,各个小组成员轮换模拟[11]。使实训人员学会换位思考,了解护士、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患者、家属护理责任心与重视性,同时各个小组仔细观看其余小组模拟效果,对其缺点和优点给予归纳总结,并且与自身模拟实训作对比,改善自身不足之处。于模拟结束后,由教师对每位小组模拟效果做出总结评价,再通过第二次相同案例的模拟,与第一次模拟做出对比,使护理人员理论实践得到进一步强化[12],也可增强护理人员自我解决实训问题的能力。最后再通过模拟实训考核的方式,对每位护理人员实训结果做出评价,让培训者感受到自身不足与进步,再具有针对性地改善自身专业能力,通过每次考核评估也增加每位护理人员对模拟实训的重视性[13-14]。通过教学可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有以下优点:(1)激发护理人员学习激情、兴趣,调动培训者学习自主能动力;(2)可转变护理人员服务理念,提高其服务责任心,使服务对象感受到最佳服务态度;(3)有助于理论结合实践,提供护理人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篇(11)

[作者简介]刘换菊(1980―),女,江西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史术光(1981―),男,江西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吕 敏(1980―),女,江西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贾 超(1981―),男,江西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袁 林(1962―),女,江西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江西 九江 332005)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基于行业互动的饭店服务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与创新”(JXJG-11-17-14)

一、基于行业互动的饭店服务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与创新机制研究背景

市场经济与行业发展对旅游高等教育的进程起着极大的引导与推动作用,主要反映在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对人才素质的提高与培养上。[1]

目前高等院校旅游专业饭店服务实训课程主要开设有《餐饮服务模拟实训》、《客房服务模拟实训》、《前厅服务模拟实训》等课程。为了突出学校个性与特色,很多学校都急于靠近所依托的平台和师资力量而开设方向模块教学,导致专业定位不准、课程结构失衡、专业人才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培养目标空泛难以实现。课程教学没有突出行业互动,饭店服务实训课程内容仍以专业型、基础型、知识型、接受型为主,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在课程内容、师资力量、教学方法、考核手段、实验条件等方面的配套情况较差,难以满足学生求知需求。同时以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导致“教与学”、“学与用”的严重脱节。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饭店服务实训课程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所以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应积极地实现饭店服务实训课程内容整合,由专业型向通用型转变,由基础型向应用型转变,由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变,由接受型向创造型转变,适应行业人才需求。

二、基于行业互动的饭店服务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与创新内容

通过合作实习基地(星级酒店)问卷调查显示:多数星级酒店在人才选用过程中,比较注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具体来说,从业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形象、职业行为和职业意识;其次要有阳光的职业心态;最后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所以饭店服务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整合过程中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项目、教学计划等都应以行业要求为导向,致力于改变旅游专业实训课堂教学“重知识,轻文化;重技能,轻涵养”的教学状态。将职业心态和服务意识培训作为课前一练,把文化知识学习和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强调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为行业培养学习型应用人才;组织小组探究学习,体现企业团队合作精神;强调专业技能的行业化、规范化操作,并基于此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创新研究。

(一)修改培养方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适应行业要求

按照行业要求修改、优化培养方案,增设《酒店服务礼仪》、《酒店社交礼仪》、《职业形象塑造》、《专业实训二》(调酒)、《专业实训三》(茶艺)、《专业实训四》(插花)、《专业实训五》(咖啡)等课程,首先贯彻执行为旅游行业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的教学方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其次调整课程结构及其学时学分的比例,将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进行提高,同时将教学实习由原来的三个月时间增加到六个月,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也集中进行六个月,并且有专门老师进行定期指导和考核。综上所述,以行业为导向调整培养方案,在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并将课堂现场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教学实践,从而培养出适应旅游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修改教学大纲,整合实训内容,紧贴行业需求

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将原有的一些实训课程进行行业评估,修改教学大纲,整合实训内容。比如《饭店服务实训一》(客房)课程,原来开设的实训项目只有西式铺床,已经过时,这与如今酒店行业的要求相去甚远,不符合行业需求。在此基础上,增设中式铺床等实验项目。同时在《饭店服务实训二》(餐饮)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原来的中餐摆台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西餐摆台,适应行业发展的全面要求。同时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学生客观要求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开设相应的饭店服务实训“课程超市”,以此来拓展学生的选择范围,让学生进行“自助式”课程消费。在课程内容整合的时候分为两块来考虑,一是“相对固定不变”的课程体系,也就是培养方案中的必修实训课程;另一部分是“可变的”课程体系,建立相对稳定又动态变化的更新机制。如学生可以在课程超市中进行选择,通过学习可以考取中级餐厅、中级客房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茶艺师、调酒师、餐饮职业经理人以及咖啡师、化妆师、礼仪师等等证书,适应行业要求,拓宽就业范围。

(三)更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满足行业需求

在实训教学上许多院校还沿袭“教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做”、“先讲解再练习”等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听的多,实践操作少,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2]如只重视摆台、铺床等技能练习,没有涉及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没有考虑到服务情景的综合模拟训练。饭店服务环境复杂多变,要在服务过程中学会突发事件的处理,所以课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同时每学完一个实训项目,都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表现突出的小组,提高平时成绩,从而使得表现差的小组找到差距,力争迎头赶上,大大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同时可以通过短期现场化教学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满足旅游行业的用人需求。

(四)师资企业化,及时更新行业理念,满足课程教学需求

饭店业对实践要求很高,课堂教学必须以实践为主,而教师作为教学主题应具备较强实践能力才能驾驭实训课程教学。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大部分执教老师都有在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外出带学生实习或外出进修的经历,具有动手教学能力强的特点,其中全国星级饭店评审员2人,餐饮职业经理人4人,全国中级茶艺师考评员(江西省)1人,全国中级调酒师考评员(江西省)1人,茶艺师10人,调酒师12人。近几年派出进行相关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的老师达20余人。但是真正在酒店行业工作过的企业型老师还没有,这使得有些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教学内容陈旧、对教学创新不足。今后应加强教师的企业化培养和培训,真正深入企业去学习,并保持常态,适时更新教学内容,真正为旅游行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也可以在实训课程授课过程中邀请部分酒店职业经理人做兼职老师,不定期的到学校为老师和学生授课,将酒店最新的理念带入课堂,弥补教师行业经验缺乏、消息闭塞的不足。

三、基于行业互动的饭店服务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与创新实践效果

通过修改培养方案、整合饭店服务实训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以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1.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饭店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让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无论从学生的外在形象还是从学生的内在素养、业务技能等方面都得以提升。从2011年开始,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在全国饭店服务技能、江西省饭店服务技能大赛、九江市及学校相关比赛中屡获佳绩。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学生取得中级调酒师、中级茶艺师、客房服务员、餐饮服务员的人数已达千余人次。

2.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