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形象策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企业形象宣传片大战的日愈高涨及加入宣传行列的企业日愈普遍,企业形象宣传片一味的追求地新奇的表现形式和唯美的画面及同化了假、大、空的内容的情况日愈严重,令目标受众对企业独特的文化理念、整体风貌和实力成就等实质内容常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极大削弱了企业形象的宣传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大部分企业实力有限,他们只好避实击虚,迂回宣传自己;
广告人员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的效果造成。
实力企业需要怎么样的宣传片?
根据目标受众,表现内容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情节合理又具有时尚的现代感、能够地表达出其独特的文化理念、经营战略和实力成就等实质性的内容和展现企业蒸蒸日上的面貌,反映企业无限发展前景的宣传片是实力企业所需要的。
二、我们的优势
万马房产集团是“全国民营500强企业”——浙江万马集团控股的子公司,具有国家房地产开发二级资质。其规模与实力在国内同行业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因此大部分企业宣传片极力回避的务实的宣传方式,正是万马房产集团的宣传优势所在。
三、我们的出发点
基于上述分析,如何做到,表现内容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情节合理又具有现代感、如何准确地传达出万马集团历史长久、组织架构、经营战略、管理状况、文化理念、现在成就的实质内容,展现企业蒸蒸日上的面貌,反映企业发展的无限前景,应该是我们企业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四、我们的策略
(一)清晰的情节思路
在情节安排上,我们将围绕“引子—展现—展望”的主线展开,巧妙地借用集团公司的企业口号,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内涵,将集团企业的简介、架构、历史、经营战略、管理状况、企业成就、文化理念、人才队伍、未来展望等内容展现在片内。
(二)张驰有度的表现风格
众所周知,影视作品是由语言、字幕、画面和音乐构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其表现风格是由具体情节内容所决定。
由于本专题片情节内容具有一种在激越中带有温婉,舒展中不失恢弘的意境,表达一种来自企业自身的大气、阔胸怀、自信力。因而,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四者的密切的配合,使制作完成的企业专题片整体风格表现的张驰有度,在美好之中凸显一种煽动性和感染力。
(三)时尚现代的表现手法
1、“引子”部分
整合万马房产集团的LOGO的构图表现和寓意,先推出LOGO和“万马房产”字体,而后运用3D技术,将LOGO进行拆分,标志中的“圆点”成了广阔大草原上冉冉升起朝日,一群英姿勃发,凌空欲飞的骏马迎着旭日互相追逐向前奔跑,给人以震撼力,以此来展现万马房产集团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大气势。配上激越的音乐并完成与下篇的自然转合。
推出的字幕为“素质决定实力”,它既是企业的口号,又巧妙地于片头字幕身份相契合。暗示着万马房产注重素质、精益求精、永不停步的企业精神。
旁白力求精美大气。
2、“展现”部分
由上篇过渡到本篇,以舒缓的节奏来展开。考虑片长的约束,尽量淡化企业的发展过程,而是着重凸显企业的经营战略、管理状况、企业成就、文化理念、人才队伍。本篇是由企业面貌和骄人业绩配以说明力的文字、证书,再加上3D动画等技术来完成的。
展示的内容以推出的字幕加以分类解说:
“企业品牌,实力铸就”企业简介。
“根深叶茂、生生不息”:体现企业架构,项目公司的概况,突出其全国化。
“诚以立信、质以建业”:介绍开发项目获得奖项与荣誉。
“发展企业,回报社会”:主要体现重视人才和企业文化建设。
它即是万马的企业的精神,又巧妙与展现的内容相契合,一方面暗示万马集团虚怀若谷,非常注重汲取国内外先进开发理念和管理经验,积极在各个领略开拓创新;另一方面诚信立名,非常注重团结属下的企业实体,同心同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旁白立求文字精美,有说服力。
3、“展望”部分
本部骏马继续向着太阳奔跑冲锋的画面来收尾,强化冲锋的气度与力量,与开篇的画面内涵相呼应,把调子扬起来,并把集团企业形象予以进一步提升。以展现企业发展的蓝图和美好明天。
推出字幕“龙马精神,创造辉煌”,它既是万马企业的目标,双巧妙地与片尾的“展望”内容相契合。
旁白立求文字精美,大气,自信。
第二部分:专题片文案。
(一)“引子”部分
镜头一:万马房产LOGO从背景中推出
背景音乐:雄壮的音乐响起/渐渐减速弱
字幕:(屏幕下方)
浙江万马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镜头二:由LOGO中“圆点”切换到广阔大草原上冉冉升起朝日,一群英姿勃发,凌空欲飞的骏马迎着旭日互相追逐向前奔跑。
背景音乐:(弱)交响乐/持续
配音:新世纪的太阳已经升起。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个新的经济时代正以其雄健的步伐,走向更加开放和繁荣。
上山如马飞奔,不惧坎坷颠簸;下水如龙出海,无畏暗潮波涛;软硬兼并,明暗双吞。一派凌人阵势,一股万千气韵。活力澎湃翻腾,智力敏锐周延,开创运势如破竹。此为龙马精神也。字幕:素质决定精神
(二)“展现”部分
镜头三:
背景音乐:(弱)交响乐/持续
配音:浙江万马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全国民营500强”——浙江万马集团控股的子公司,成立于1995年,具有国家房地产开发二级资质。公司下设万马集团临安分公司、万马集团(马鞍山)发展有限公司、马鞍山万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芜湖万马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仙居万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马鞍山万马机床制造有限公司、马鞍山万马佳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七家分、子公司。公司现有员工150余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70%,拥有一批理信纸扎实、经难丰富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经济师1人,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20余人。
公司自成立以来,本着“素质决定实力”的企业精神和“营造高品质生活”的开发理念,引进人才,强化管理,塑造品牌。始终贯彻“以质量取胜”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房地产开发经验,注重现代建筑科技与民族传统风格的统一,在规划设计上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创新、求变”的精神去适应市场的需求,致力于各类精品楼盘的开发建设。经过8年的努力,业务涉及杭州、临安、马鞍山、芜湖、仙居等地,公司共开发各类楼盘逾30万平方米,已相继开发了阳光苑、新世纪花苑、南苑小区、锦南新材等临安知名楼盘。目前正在开发碧苑安置小区、马鞍山碧云天城市花园、碧溪丽景、碧桂山庄、芜湖森海都市花园、仙居锦绣明珠等项目,同时,公司正在上海、江苏、安徽及省内其他城市储备开发用地,预计在2003年以后,公司每年开发新项目20万平方米。
字幕:“企业品牌,实力铸就”
镜头四:
背景音乐:(弱)交响乐/持续
配音:
字幕:“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镜头五:
背景音乐:(弱)交响乐/持续
配音:
字幕:“企业品牌,实力铸就”
“诚以立信、质以建业”:介绍开发项目获得奖项与荣誉。
镜头六:
背景音乐:(弱)交响乐/持续配音:“壮志可以万丈无边,事业可以四海奔腾,桑梓之情却时刻牢记心中”。万马房产的足迹已遍布浙江杭州、临安、仙居、安徽马鞍山,芜湖等,每到一个地方进行房地产开发,万马人都与公众利益相符,尽我所能,帮人解困。在临安投资了万马小学,在马鞍山资助失学少年和敬老院等等。在临安,积极举行商业研讨会,以促进临安经济发展。
字幕“发展企业,回报社会”
(三)“展望”部分
1.企业形象的概念
形象是能引起人们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活动和姿态。企业形象是人们对企业的一种看法的认识,就是一个企业通过一系列可视形象,给予人们的印象。成功的多媒体企业形象设计,从视觉上能够打动消费者,沟通感情,取得信任,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扩大企业影响,树立名牌权威,从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产品的销售。建立了完整的企业形象体系后,企业的活动将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将产品源源不断地投入市场,商品愈来愈丰富,企业间的竟争也将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扩大影响,促进企业的经营活动,着手进行了多媒体广告设计制作。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只具备一致性,还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分析研究国外企业形象的设计政策及方法,吸收、借鉴其中有益部分,对逐步完善我国的企业形象设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广告策划对企业形象营销的重要性
在商品经济发展飞速、信息量增加飞速的情况下,多媒体广告设计已经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营销手段,同样的商品广告做得好就能更畅销,同样的企业广告做得好,企业就能更好地发展、生存。由此可见多媒体广告设计对企业的重要性:可以传播信息、引导消费主流、教育大众及宣传企业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转化企业信用、催化商业市场。一则完整并且成熟的多媒体广告设计需要具备冲击力,有引起注意力的能力;创新,优秀的创意是一个广告的灵魂所在;趣味,让观众愿意继续看下去;信息传达的是否准确是多媒体广告最关键的标准;感染力是一则多媒体广告综合水平的体现,是唤起行动的能力。
电视是现代商业广告的主角,电视是现代所有媒体中最家庭化的娱乐媒体。因此,对视听者的亲近感也很强烈,是感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媒体。通过将视听者吸引进画面,移入感情,对商品的理解也就很快,以动感达到注视率高的表现。
网络广告是广告业中新兴的一种广告媒体形式。它可以根据更细微的个人差别将顾客进行分类,分别传递不同的广告信息,而且网络广告是互动的,网上的消费者有反馈的能力,广大消费者渴望及时得到信息。网络广告利用最先进的虚拟现实界面设计来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它所提供的虚拟现实世界,会给大众带来全新的体验,因此网络广告的用户构成是广告商们愿意投资的因素。
在讲求效率的今天,广告的宣传方式已步入宣传册+多媒体+Internet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立体式宣传的e时代。用多媒体的形象性语言(动画、图片、音乐、录像)展示企业理念,特别是较为抽象的商业概念和产品原理、操作方法等,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广告效果。
3.如何策划企业形象广告
3.1广告策划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之上进行
做广告的目的无非就是促成销售,而销售的终端又是消费者,所以说广告活动又是针对消费者来进行的。第一步要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哪些消费者构成了目标市场,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是谁,企业希望目标市场从广告中获得什么信息,以及应当如何到达目标市场,掌握消费者的大致基本情况。在资料收集好以后,创作人员要对收集来的一大堆无头绪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列出广告商品与同类商品的共同属性,找出广告商品与同类商品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能够带给消费者的种种便利,找出产品或服务最有特色的地方及消费者最关心、最迫切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用量化的指标确定企业的目标消费者,找到产品的特点与消费者需求的切入点。
3.2广告策划方案要选好与之相匹配的媒体
不同的媒体在覆盖范围、收视率、受众特点、权威性、可信度等方面各有特点,评估媒体对企业是否具备广告价值的基本策略可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察。只有选择那些受众与产品的目标消费者比较吻合的媒体,才可能将信息有效地传递给诉求对象。
3.3要紧紧围绕企业的营销战略开展广告创意
广告不是万能的魔杖,广告战略应紧紧围绕企业的营销战略而开展,以营销战略为导向,并为实现营销战略、营销目标服务。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营销计划和与目标,应采用不同的广告投放战略。如在产品推出初期,重点是说服顾客,告诉消费者你的产品有哪些以前任何一种产品都不能提供的功能;产品在推出一段时间后,如果产品较竞争者来说具有独创的特性,而这些差别又不能被竞争者轻易赶上,就可以聚集在这一点上,让消费者明白购买广告中的产品可以获得什么利益,集中打动和吸引消费者购买;后期保持阶段又叫提醒阶段,该阶段广告的重要目的在于不断地将产品展示给消费者,不至于被消费者遗忘,巩固现有市场,阻止竞争对手介入。
3.4广告营销要善于打“情感牌”
利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进行创意,如今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日益成熟,他们追求的不仅是商品的性能和特点,还有与内心深处的情绪和情感相一致的感性消费。若广告创意能注入较浓的情感因素,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自然纯真的情感联系,便可以感动人从而影响人。许多成功的广告创意,都是在消费者的情感方面大做文章,从而脱颖而出的。
3.5要做好广告的后续评估与检验
广告效果是广告作品对消费者的影响,概括地说包括:传播效果;即社会公众接受广告的层次和深度;经济效果:即企业在广告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它是广告主做好广告的内在动力,也是良好的广告创意战略的追求和目标;心理效果:即广告对社会公众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影响程度,反映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度、记忆度、兴趣以及购买意图和行为等方面;社会效果:即广告构思、语言及广告表现对社会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责任 企业形象 形象策划
Key word: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enterprise vivid image plan
引言
2009年,全世界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内涵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承担了包括:尊重人权、保护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相关利益者在内的社会责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期望。2000年――2010年全球契约计划赢得了各国企业的热烈响应,很多企业都通过自身实践努力,并付诸行动积极倡导并承担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化组织近年来一直都在制定关于社会责任的ISO26000标准,经过6年多的反复研究,一经必然会包含企业在内的所有组织具体贯彻社会责任,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精确定义社会责任及相关术语的概念,细化了社会责任的行使原则和重点问题,并将完善社会责任的规范和指导。
金融危机以后,国家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状况。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立场以及社会责任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系。在树立全球责任观念的前提下,企业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其经营战略,坚决遵守所在国法律和国际通行的商业习惯,逐步完善经营模式,合理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概述
1、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2、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企业形象塑造与维护
1、有利于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结合企业外部环境,市场竞争早已不是关于生产、产品、服务以及品牌方面的单项竞争,更多的竞争角逐已变为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综合性竞争。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势必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赢得了社会公众的认同自然就形成了自身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提升了市场广大顾客的满意度。
从企业内部环境角度看,其社会责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自身优势吸引、保留和激励内部员工,通过降低资源浪费和能耗或其他投入来降低成本;二是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用解决社会问题;最后在理念创新等方面提升品牌形象与企业信誉。
2、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品牌最主要的功能是区分功能,通过品牌个性的塑造,强化品牌的无形价值,传播出品牌内在象征及属性,使受众产生共性认知,达到市场的认同是品牌最终的目的。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就是树立正面积极的市场形象,在顾客心目中形成独有的差异性经营特色,提升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三、企业社会责任深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1、导入企业形象策划的必要性
首先,企业的经济责任与企业经济形象。企业为了盈利,必须生产公众所需要的产品,即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使公众获得好处。企业经济形象具体包括产品形象、技术形象和管理形象。产品形象直接影响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喜好或厌恶等情感,还会引起支持、合作或者反对等行为。
其次,企业的法律责任与企业法律形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塑造企业的法律形象,需要遵守劳动法规,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同时根据环境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制定相应的绿色营销理念与计划的实施。
再次,企业的道德责任与企业道德形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活动应当遵循社会倡导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独立自主、平等交易、诚实不欺、信守诺言、保护环境等基本内容。企业不仅要按照法律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而且要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质量合格的产品基础上,以实现顾客价值和增进顾客满意度为标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最后,企业的慈善责任与企业慈善形象。把社会责任融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使企业的发展有益于公众、有益于环境、有益于整个社会。这种责任承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支持,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进而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正确导入企业形象需要完善有效的策划程序
CIS策划程序是指从调查分析到执行实施、反馈评估全过程的先后次序和具体步骤。其主要作业划分为四个阶段:提案阶段、调研阶段、开发设计阶段和实施管理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任务和工作重点。
1、整合公司形象,加强公司形象的宣传力度。
2、对外能够起到宣传公司企业文化、公司主要业务架构、公司主要研究产品、公司会议活动成功案例的作用。
3、对内能够让员工及时了解公司基本架构及最新业务开展方向、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二、具体方案版权所有
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企业形象宣传的效果,加强公司整体形象
的整合,凝聚员工内部力量,创造适合公司形象的人性化的氛围,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宣传主体:
(1)公司产品和服务(研究报告、会议活动等)
(2)公司品牌形象
2、宣传涉及区域:
(1)前台
(2)办公工位
(3)办公区域墙面
(4)会议室/会客室
3、具体区域/表现形式说明:
(1)企业文化宣传部分以公司整体形象广告为主,配合简洁文案,达到整体宣传效果。区域包括前台、办公区主要通道。约6幅海报/喷绘。
(2)公司主要业务架构、主要研究产品、会议活动等成功案例
作为此次形象宣传的重点,对以上几项内容进行全新设计,区域包括办公区周围墙面、会议室/会客室,共约14幅海报/喷绘。其中:
l公司业务架构4幅左右——四大服务模式、10大业务领域、遍布全国机构图、世界范围内合作伙伴图;
l公司主要研究产品6幅左右——年度报告、季度报告、专题报告、市场趋势预测(中小企业版)报告、专项咨询产品;
l公司会议活动成功案例4幅左右——市场年会系列、服务年会、用户年会、经济年会;
(3)公司LOGO墙,在大会议室的一面墙及前台门口处分别制作2面公司logo墙面,以便为媒体采访、团队合影时作为背景使用,以强化公司品牌整体形象。
(4)前台的标志换成公司新logo,并将接待台外包装翻新。
三、预算
三、预算
项目
金额(元)
备注
设计费
20幅海报/喷绘,80元/个
海报/喷绘制作费
20幅,300元/个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时代中的传统优势——扩大和占有已经不再是现代企业竞争的独特优势,竞争的焦点已经转移到知识和信息上,从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知识也日益成为对企业起着决定作用的战略资本,尤其是对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来说,以往工业时代的优势已不复存在,日益壮大的三资企业和逐渐崛起私营企业对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冲击越来越强烈。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竞争的激烈,都迫使国有企业不得不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转而实施更加适应市场需求、更能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知识管理模式。本文主要从更具竞争力和可挖掘性的隐性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国有企业知识管理尤其是隐形知识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出其转化所存在的障碍并相对应的提出提高转化度的策略,从而促进国有企业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
1 隐性知识及其转化
1.1 隐性知识的概念
知识可以被大致分为两个层面,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显性知识主要是指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数字、图标、公式等表达出来的,在各成员中交流、共享的那一部分知识,这类知识易于管理,而且管理手段多样;而隐性知识则主要是指不易通过外界方式被表达出来的、难以言明和模仿的、主观性的一部分知识,这类知识很难管理,主要隐藏在个人的头脑中,难以被交流、共享,只有将其先进行显性化才能再利用显性知识管理手段进行管理,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隐性知识都可以进行显性化,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利用诱引手段将其转化。两者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
1.2 隐性知识的转化
如今通过便捷的互联网手段获取多类、详细的显性知识已易如反掌。因此,对于隐性知识的争夺就成为各国之间、各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隐性知识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早在1958年,英国物理化学家、哲学家M.Polanyi就曾指出“我们知道的要比能够说出的多”。知识在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Ron Yang也提出:“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2]。因此,隐性知识的转化利用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对于迫切需要打开市场、扭转衰落局面的国有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隐性知识的转化,各国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其中尤为著名的是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在《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一书中所提出的SECI模型。
在SECI模型中,他们主要提出了知识内部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四个阶段理论,他们认为,知识经过社会化、外部化、综合化和内在化四个过程,两类知识不断的转化,最终形成一个不断发展、连续成长的知识螺旋。具体来说就是已存在的隐性知识通过这四个过程的转化,进而发展出新的隐性知识,周而复始、不断发展。
在这四个过程中,知识的外部化过程是知识创造、转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主要是将隐性知识用一些诱引手段使其显性化,成为能够表达、交流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2 国企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分析
在知识转化的整个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加强知识管理、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障碍因素影响着转化的顺利进行。
2.1 组织制度上的障碍
因为我国在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应用还不够深入,这就导致了部分国有企业片面的理解知识管理的重点,想当然的认为知识争夺的重点在于显性知识,忽略了隐性知识的重要战略地位,没有对企业自身所隐含的知识资源进行保留、挖掘,过度重视竞争对手所持有的知识资源优势,造成了在制定企业制度的时候没有考虑到隐性知识转化、利用的重要性,对企业本身所含的大量的隐性知识以及组织成员个体所蕴含的丰富隐性知识造成了流失。
2.2 组织成员心理上的障碍
达文波特在《知识管理的若干原则》中曾经说过:知识的分享和利用是一种不自然的行为。这是组织成员对知识共享上的一种偏颇理解,个体不愿意把自己的隐性知识让他人观察、模仿、共享,害怕对自己的地位、能力产生影响[6],尤其是现在,大部分国有企业顺应时展、市场要求所提出的竞争上岗,让成员的危机意识增强,但组织对此没有进行正确的疏导,导致了成员之间互信度[5]的降低,成员处于职业安全考虑,不愿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进而造成了隐性知识的转化障碍。
同时,除了隐性知识持有人的自保心理,知识接收方的心理障碍也是阻碍隐性知识流转的一个因素。有些员工认为接受来自他人的隐性知识,是对自己能力或者地位的一种侮辱,错误的认为只有自己独立创作的知识才是体现了个人的价值,才能够表现出个人卓越的工作能力,本能的抗拒来自他人的知识交流,这也造成了隐性知识转化的不顺畅。
2.3 组织认识上的障碍
在过去,国有企业引以为荣的传统优势是人力和设备,但现在这些都已经不能成为主导优势,但这种以设备为主的观念,导致了对知识认识的偏颇[3],忽视了现代技术在知识管理尤其是隐性知识转化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对在隐性知识共享起着重要作用的计算机技术存在着很多错误理解,比如错误的将知识管理理解为只是利用office软件进行的非常基础的办公管理,把知识的存储片面的理解为纸质文档的电子化,认为用好一些基础的软件和实现无纸化就是对知识进行了良好管理。这些措施都没有从根本上做到物尽其用,没有充分理解现代技术和知识管理相结合的真正方法。
2.4 组织变革所带来的后续障碍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和制度创新等一系列变革[7],组织成员的精简势在必行,但在精简成员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个体所拥有的尚未共享的隐性知识的流失,例如很多拥有多年一线工作经验、技术的熟练工人在离岗的同时也带走了积累多年的隐性知识,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个不小的创伤,要想弥补这些流失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3 促进国有企业隐性知识转化的措施`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本质上是对组织成员智慧的挖掘和利用,从而形成企业可以利用并带来效益的知识资源。
3.1 建立能够促进隐性知识转化的有效机制
要想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良好的流转、共享,最基础的就是要有一系列高效的促进机制。需要针对管理层和员工层分别制定不同的机制,从上而下的进行渗透。对于管理层来说,需要有完善的领导机制,能够建立一个隐性知识共享渠道,知识主管(CKO)这一职位的设置至关重要。对于组织成员层来说,则需要有健全的激励机制[4]来回报成员对促进隐性知识共享、利用所作出的贡献。激励机制不仅包括薪酬激励,同时也应该有精神激励。合理的薪酬满足了成员的物质需要,这是激励的基础。给予对隐性知识流动做出贡献的成员奖励,这不光增加了成员的工作热情、学习动力,同时也是对成员贡献的一种认可,进而满足了成员一定的心理需要。当然,在满足了成员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之后,对于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显而易见了。荣誉激励、成就激励、竞争激励、兴趣激励、沟通激励、参与激励、培训进修激励、关怀激励、感情激励、期望激励等都属于精神激励的范畴。
3.2 建立知识共享平台,促进成员间知识交流
要想加强组织内部隐性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加强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的交流,需要企业经常组织一些会议、报告、观摩等可以促进成员之间学习交流的活动,同时也尽量在企业中随处建立一些休息室、茶水间等,鼓励成员之间的会面,这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更加有利于成员的个人隐性知识的互相模拟、学习。
除此之外还有利用互联网技术所创建的虚拟交流平台,如BBS、聊天室、论坛等,加强网络建设,建立有专人负责的信息中心,改变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力量薄弱的现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资源,开发挖掘并留存成员所拥有的隐性知识系统。尤其是现在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在全国、全世界设立分公司,拥有一套全员共享的知识管理系统能够轻易的达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各个分公司、部门之间的知识互动、交流。
3.3 加强组织技术能力,增强科技应用能力
要想企业快速发展,高科技的应用必不可少,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只有拥有相对前沿的信息技术,才能在市场上抢占先机。除了为加强组织成员间交流而利用计算机技术所设立的网络交流系统,如BBS、论坛、聊天室等,对于组织管理者来说,设立系统全面的基础数据库是保留企业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预防因人员流动而带来的知识流失现象。除此之外还有知识库、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等其他手段[5]。网络和大型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对知识管理尤其是难以表述且易于流动的隐形知识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3.4 采取有针对性的人才挽留策略及返聘策略
现代企业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以及引进,相应的人才流动率也就大大增加,企业要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除了要吸收人才,同时也要注意对内部的现有人才采取相应的挽留政策,防止“挖角”的现象发生。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要有针对性的策略,对于新晋员工,短期激励的作用非常明显,比如薪酬、福利、奖金,但对于加入企业时间较长的员工,可能更需要的是长期激励,比如职位、荣誉等,不同情况要有不同的策略,这也是对企业薪酬福利体系以及晋升体系的一个考验。同时针对已到退休年龄,但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老员工,必要的返聘策略也很重要,这些年迈的老员工不适合再放到一线岗位上,但一些指导、教授的岗位还是很需要这类人才的。
4 结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必须执行的管理模式之一。国有企业要想适应全球化格局的变化,顺应时展和市场需要,就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建立良好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措施,把隐性知识提到一个战略性的高度,把它作为战略性的竞争要素,广泛的进行挖掘和发展,以促进隐性知识的有效流动,从而发挥企业优势,形成企业所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的概论与实践[M].华艺出版社,2002.
[2]闻曙明,施琴芬.高校科研人员隐性知识的识别与管理评判标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
[3]龙莎.促进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
[4]孙叔翔.知识管理中的“显性知识剥离固化”与“隐性知识激励显化”[J].中国科技信息,2006.
[5]胡秀梅,邓小昭.知识管理中知识类型探讨及其转换研究[J].新世纪图书,2008.
1、银行业务的同质化倾向。随着金融业体系的自由化和互联的普及,传统银行业的市场价值链被瓦解,银行业与非银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争夺市场的博弈过程中不同的企业都看这些非银行的企业在未来能够带来丰厚回报的领域,因而纷纷加入对网络银行客户的争夺中。这些非银行业的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非常明显。这些企业无论是在资金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积累了雄厚的实力,比如美国的微软、雅虎,日本的索尼等公司。作为新进入者,这些大企业没有传统银行所承担的历史包袱,而且由于这些企业来自部分完全竞争市场,其所具有的崭新的经营理念和成熟的市场运作方式会给传统的银行带来不小的冲击。
2、银行的非中介化倾向。银行业作为金融中介机构起源于金融市场的信息的不对称,银行的出现降低了客户的搜寻成本(“鞋底费”、时间与货币的机会成本等),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银行的竞争优势从本质上讲来自于:所掌握和垄断的客户的账户信息,体现在银行搜寻、储存和整理客户信息的能力。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的搜寻、储存和加工整理的成本大大降低,以前只有银行能够行使的职能,现在别的机构也可以做到,而且转换成本也不高,这样,银行赖以生存的信息垄断优势正逐渐丧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存在的基础受到动摇。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行业管制壁垒和技术壁垒进一步降低,传统银行逐渐失去了向客户提供某类服务的专利和主动权,在与新进入者的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这意味着市场趋向一体化,银行非中介化的倾向会更加明显。
(二)客户的竞争——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在传统金融服务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客户在选择金融产品和递送渠道上,几乎没有任何主动权。僵化的行业结构和卡特尔式的运营模式,意味着客户只能被动接受金融产品的垄断价格和单一的递送渠道。由于调换银行的成本巨大,而且也不能给客户带来长期收益,于是客户被锁定在传统的购买模式中,不会产生更换银行的动力。互联网的出现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迅速,范围更加广泛,所需的信息搜集成本也大人减少,客户的市场地位随着信息获取的便捷性提高而不断增强,银行与客户在市场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客户由被动走向主动,在市场中开始处于支配地位。
1、客户的需求特征发生变化。客户需求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在传统银行,客户对银行的需求主要是围绕着银行的传统业务,客户关心的是产品的种类和价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客户越来越看重银行的服务质量、递送渠道和品牌优势。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客户对时间的利用越来越讲求效率,他们希望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到方便、快捷和高效的服务。由于金融服务同一般的工业产品相比具有某些独特的性质,如产品的需求弹性大、服务的模糊性(intangibility)、不可分离性(inseparability)和构造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等特点使得客户在消费的过程中难以对其好坏加以判定,因此在传统的银行业,客户在与银行的交易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互联网的出现则为客户分析、评价和判断银行服务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同时,它还以其交互式的沟通方式满足了客户个性化的服务要求。互联网的传播方式还丰富了银行服务的递送渠道,改变了以往分行固定网点的营销概念。另外,由于网上信息搜集的及时高效性,提高了客户对品牌的关心程度,银行业的品牌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2、客户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一方面,由于客户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懂得金融知识的人越来越多,对金融服务的鉴别能力也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趋势,银行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也层不出穷。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互联网,有经济的客户只需要按一下鼠标就能够选择那些有最佳报价的银行产品,客户由原来的被动接受银行所提供的服务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搜寻策略,并在不同的银行之间相互转换,从而客户的忠诚度较之以往有所降低。
除以上所讲的两点影响竞争结构的因素外,现有银行业在竞争的激烈程度、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替代品的威胁程度上都较传统情况下更为激烈些。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为传统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创造出了更多的竞争对手,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
二、网络化对商业银行自身的影响
从微观层面上来讲,网络化趋势已经渗透到了银行内部的各个领域,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基于传统经济的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网络经济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经营理念。网络银行的出现将改变我们目前对银行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的理解,一些传统的经营理念将随之发生重大的变革。传统的银行以规模取胜,各家银行不断的扩大分支机构和经营网点,以求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而网络银行则强调以方便和快捷取胜,在竞争中采取积极的客户争取策略,努力根据客户的需要来提供定制的、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网络时代,客户将成为决定银行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激烈的竞争中谁拥有数目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客户群体,谁就可以获得竞争优势。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服务供给制正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需求制,这是银行经营理念的根本性变革。
2、经营方式。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是通过物理网点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而网络银行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经营方式,其经营特点可以概括为"3A"——"AnyWhere,Anytime,Anyhow",即只要借助一根电话线、一台计算机你就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采用任何方式来获得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金融服务。这种方式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改变了客户与银行的联系方式,削弱了传统银行分支机构网点的重要性,取而代之的将是能够进行银行业务的计算机和网络。除此之外,网络的出现也改变了传统银行的营销方式,将客户与银行的联系由后台提到前台。这样,银行内部各部门都通过网络与客户直接打交道,这就要求这些不模拟改变以前的工作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要。
3、管理模式。传统银行以流动性管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为银行管理的主要方面,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虽然资产负债管理仍是网络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网络银行产业组织和业务种类的特点,以及网络银行技术的复杂性、信息的多样性和竞争压力加大等原因,其重要性已有所下降,它只是网络银行正常经营需要考虑的因素。而系统安全性、效率、传输速度等因素,关系到网络银行能否生存下去。因此,网络银行更注重于以下四个方面的管理:(1)综合配套管理。网络银行除了提供一般的传统银行业务外,为了发挥网络优势,抵御非金融机构的进入,保持竞争优势,往往还介入综合投资、等方面的业务,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以及资金收、转、支的确认,有效时间等方面的综合配套安排,十分重要,成为经营网络首要考虑的问题。(2)技术标准管理。出于安全、高效的目的采用的数据传输、加密、签订以及与其他网络连接等方面的技术协议标准,需要在说明、监测、升级更新、源代码修改权限以及保管等方面进行统一安排和管理。(3)个性化服务管理。个性化服务管理是基于资料仓库和资料挖掘等技术,将每一个客户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通过对其业务记录资料分析、统计等,进行归纳性的推理,预测客户性为,从中挖掘潜在的服务模式和有价值的商业信息,一方面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帮助决策者正确判断即将出现的机会,调整策略,减少风险。(4)安全性管理。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系统安全性放到了管理的重要位置。系统安全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系统本身免遭破坏;二是保证客户的资金安全,三是为客户保密,保证客户的信息不被窃取。银行应选择各种安全措施来阻止或减少外部和内部攻击以及对电子货币的误用。这些措施包括加密、口令设置、防火墙、病毒控制和雇员监督等。
4、组织结构。在工业时代下,传统的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基本是一个以等级为基础,以控制命令特征的“金字塔形结构”,横向分工始终处在以直线组织为支柱、以纵向分工为基础的框架内。商业银行总行管辖一级分行,一级分行管辖多个二级分行,二级分行再管辖多个支行的总分支行式组织机构。这种结构是在传统技术下银行的内部交易和外部交易的条件都大为改变,网络化的发展沟通了各分行支行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网络中的各个成员可以直接从职能管理部门获取管理指令和反馈管理信息,同时,银行与客户的交易成本也由于技术的变化而大大降低。这种由技术变化所产生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市场交易费用不再成为企业替代市场的前提,由此降低了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的要求,也对传统的商业银行的金字塔型组织机构带来巨大冲击。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重组,逐步向层次尽量少的平行的流程结构发展,即实现从静态单中心垂直式结构到动态多中心交互式的扁平结构的转变,组织机构和岗位的设置也应主要按照开拓市场和为客户服务的现实需要来确定。
三、网络化下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当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银行业发展成熟时,金融服务业的环境将完全改变,采取“以客户为中心”及创新的经营策略将是未来银行的发展趋势。银行应该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收集客户信息,把客户资料加以储存、组合、整理和分析,对每一客户进行更全面的了解,从中找出现有客户潜在的消费行为、分析客户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和信用卡犯罪的可能性、银行从特定客户得到赢利的情况,比较不同类型客户的赢利情况、客户使用各种网上银行服务的频率和爱好、分析不同客户群对金融产品的偏好等等,以便找出具有获利潜能的客户群,并借助互联网为这类客户提供切合其个人需要的、高增殖的产品和服务,有针对性的进行推广工作。
2、构造新型价值链,实现业务流程的合理重组。传统价值链认为,一个业务流程就是以一组以顾客为中心的开始到结束的连续活动。顾客可以是外部的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用户,也可以是业务流程内部的产品的使用者。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是顾客满意,即通过降低顾客成本、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在信息时代,价值越来越多的体现在建立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基础结构是能够。当工业经济转变到信息经济时,银行网络化的优势就变得更为清晰。借助帮助银行将客户、员工和整个金融体系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崭新的价值创造模式——价值网。
影响力的量化识别一直是服务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中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商贸流通服务业为例,重点探讨如何量化识别服务业包括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在内的多向性影响力,基于投入产出法和产业关联分析,得出商贸流通服务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逻辑传导关系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促进商贸流通服务业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政策建议。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界定
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界定,学术界一直未有明确的结论,多数情况下使用“流通产业”、“流通业”等较为模糊的提法。200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的明确提法是“商贸流通服务业”,简称“商贸流通业”。根据对流通范畴的认识不同,学术界通常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外延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方法,狭义的定义包括批发业、零售业以及运输业、仓储业,广义的定义包括商业、物流业、信息产业和金融业。
本文认为,界定商贸流通服务业应以流通为基点,应包括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部门和为商品流通服务的部门,前者是批发业和零售业等商业部门,后者是仓储业、运输业、包装业等专门为商业服务的部门。因此本文定义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包括零售业、批发业以及为专为其服务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学者己经开始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来研究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但多数学者都使用的是“流通产业”的提法,重点探讨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发展、就业、消费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学者对“流通产业”统计口径的处理是不统一的,其中部分学者将餐饮业也列入流通产业的统计范围。
多数学者分析流通产业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使用的基本都是时间序列数据,尽管各位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是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商品流通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例如,冉净斐(2004)运用菲德模型证实了流通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栾晓梅等(2007)用包含流通要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论证批发、零售业对增长的贡献;唐红涛(2009)利用面板数据分析商品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王锦良等(2011)利用面板协整、面板修正方法分析了商品流通业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长期、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王春宇等(2009)利用聚类分析法判断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态,通过协整检验表明流通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长期原因,但影响程度具有地区差异。李佛关(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效率高度正相关;王德章等(2007)使用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流通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刘天祥(2012)分析中国256个城市的商品流通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王晓东等(2010)用偏最小二乘法证明了流通业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中部地区就业增长。
部分学者单独针对物流业的影响力开展一系列的实证分析,例如李冠霖(2001)的投入产出分析表明物流业是逐步向中间产品型产业转变的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宋则等(2008)编制四部门投入产出表并据此分析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韩嵩(2011)的实证结果表明北京市物流产业属于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感应度系数高于平均水平,价格波及效应明显,就业吸纳能力强。
事实上,服务业本身对其他产业存在潜移默化的外溢效应,顾乃华(2005)通过实证检验表明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存在显著的外溢效应,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沿着这一思路,国内许多学者纷纷展开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外溢效应的研究。例如,李宏(2007)和袁建文(2009)从投入产出表和协整等角度探讨广东省工业和商品流通业之间的关系;胡永仕等(2011)的实证分析表明鉴于流通产业存在较强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流通产业可能发展为福建省的主导产业;林文炼(2012)的实证分析表明广东省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需求率低于50%同时中间投入率低于50%的行业;谭
盟盟(2010)分析了流通产业对服务业的直接与间接贡献;宗颖(2012)发现江苏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王俊(2011)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李晓慧(2011)的两部门模型分析表明流通业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外溢效应;赵霞(2010)的实证结果表明商品流通对制造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存在并呈现地区差异;庄尚文等(2008)的实证研究表明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对工业产出存在多重影响。
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提法,最早始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08),课题组认为流通业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国民经济流程、增加社会福利、扩大国内需求等方面的间接贡献,远远大于它所提供的直接贡献。宋则等(2009)使用实证数据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制造业增长等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贡献。赵凯等(2009)的实证分析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力低于其间接影响力。赵萍(2008)分析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得出流通产业的间接贡献使其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产业地位的结论。宋则等(2010)认为流通业本身固有的竞争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由此得出产业结构调整应由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主导型的结论。
关于流通业对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徐从才等(2000)通过实证测算论证了国内贸易活动对工业化进程的贡献及其影响途径;赵德海等(2004)分析流通业与三次产业的相关程度并据此认为流通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郑凯华等(2011)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论证了流通业发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吴沉等(2000)的实证分析表明流通业对我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及优化产业结构有重要作用;刘宁等(2007)的实证分析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我国的商品流通与产业升级之间都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石明明等(2009)的实证分析表明流通部门是介于消费者与生产部门之间、拉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稳定国民经济波动的关键环节。
综合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见,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已有一定的研究,虽然分析角度和使用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但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是肯定的,并且大部分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认同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存在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但绝大多数研究成果止步于对间接贡献的定性描述,鲜有关于其间接贡献的量化识别分析。在统计口径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并不统一,多数学者使用“流通产业”这一较为宽泛的提法,但是在实证分析方面涵盖的统计范围却偏窄,仅限于批零产业或者物流业。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数是根据单一的截面数据做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非常少。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量化识别
如前所述,已有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思路,但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现有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为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相对比较少,无法解释商贸流通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变动的情况,无法解释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此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历年来的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经济效应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反映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性质、产业关联、产业波及效应的变化,由此反映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产业性质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和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依存关系、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根据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可以计算单个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并由此判断其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间需求率是某一产业对某产品的中间需求量与该产品的总需求量的比值。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越高,表明该产业就越带有提供中间产品的性质。
中间投入率是某一产业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的比值。中间投入率反映某一产业的中间产品投入占该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这一指标可以反映该产业对相关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
根据产业划分方法,以中间需求率为横坐标,以中间投入率为纵坐标,以0.5为分界线,可以将各产
划入4个象限,第ⅰ类产业是为其他产业提品或服务的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第ⅱ类产业是自身对原材料投入存在需求同时产品被各产业广泛需求的中间产品型产业;第ⅲ类产业是处于产业链的下游的最终需求型产业;第ⅳ类产业是较少需要中间投入并且大部分产品或服务用于最终消费的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40或者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突出研究对象,本文对部门进行了归类合并,将“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归总为“商贸流通服务业”,将第二产业划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供水业”、“建筑业”四个部门,将第三产业划分为“商贸流通服务业”、“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餐饮和旅游业”、“信息与其他社会服务业”,由此将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合并为9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根据合并后的9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各年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见表1)。
由表1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中间投入率由1997年的0.4701提高到2007年的0.4725,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中间需求率的指数由1997年的0.6432提高到2007年的0.7211,中间需求率的不断增大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在不断增强。
据此对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性质进行判断,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即商贸流通服务业正在逐渐成长为对上下游产业都存在较强的带动能力的产业。按照产业划分方法,1997年和2002年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投入率小于0.5而中间需求率大于0.5的第i类产业,即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2007年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投入率大于0.5而中间需求率大于0.5的第ii类产业,即中间产品型产业,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产业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供给和需求、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通常分为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
产业的前向关联是指一个产业对将其产品或服务作为中间投入的其他产业的影响,可用直接分配系数来反映前向关联效应,即某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分配给另一产业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的价值在该产业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可用j部门的总产出(xj)除该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分配给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xij来计算直接分配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i,j=1,2,3,……n)
产业的后向关联是指一个产业对为其供应产品或服务的其他产业的影响,可用直接消耗系数来反映后向关联效应,即某产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其他产业产品的数量,可用j部门的总投入(xj)除该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xij来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i,j=1,2,3,……n)
本文分别以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我国40或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分析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前向关联指标可知,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总的直接分配系数达到0.7左右,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存在非常显著的支撑作用,存在较高的前向关联度。
具体而言,1997年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前向关联度较高的相关产业依次是制造业(0.3842)、建筑业(0.0841)、商贸流通服务业(0.0841)、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0.0536)和农业(0.0411)。2002年的直接分配系数发生一些变化,直接分配系数依次是制造业(0.3313)、商贸流通服务业(0.0889)、建筑业(0.0793)、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0.0542)和农业(0.0428)。2007年的直接分配系数在此基础上又发生一些变化,直接分配系数依次是制造业(0.3145)、建筑业(0.1013)、商贸流通服务业(0.0890)、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0.0472)、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0.0270)。换言之,199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有53.4%流向了制造业,11.7%流向了建筑业,11.7%流向了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7.4%流向了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有48.4%流向了制造业,15.6%流向了建筑业,13.7%流向了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7.3%流向了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值得注意的是,4.2%流向了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
由此可见,相对于1997年和2002年而
言,2007年建筑业以及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的直接分配系数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讲,建筑业相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而言的直接分配系数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扩张以及商业地产的迅速发展存在关联,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的直接分配系数的提高则说明商品和人员流动的速度逐渐加快,消费金融、物流金融等新兴业态和服务的出现导致商贸流通服务业与专业服务和金融服务的关联度迅速提升。
对比1997、2002、2007年各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见表3)可见,1997-2007年第二产业依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略有下降。相对应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三次产业的影响也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199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服务和产品主要分配在第二产业,有71.8%分配在第二产业,11.7%分配在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10.8%分配在除商贸流通服务业以外的第三产业,5.7%分配在第一产业。整体而言,2007年的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中,商贸流通服务业主要分配在第二产业,分配了69.5%,说明第二产业的生产需求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分配了13.7%,再次是除商贸流通服务业以外的第三产业,分配了13%,第一产业分配到的流通产品占3.8%,这说明第一产业的生产需求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较小。由此可见,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分配给第二产业的比例的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相应地下降,同时,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分配给第三产业的比例的上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相应地上升。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分配比例的变化与产业结构比例变化的方向是一致的,这也说明,各个产业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需求的变化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
由表2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总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为0.47、0.3688和0.4725,说明总体上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上游产业的拉动能力并不太强,但仍保持着增长趋势,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会逐渐加强。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后向关联度最高的是制造业,商贸流通服务业有近50%的中间投入来自于制造业。除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以外,第三产业中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后向关联度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业,值得关注的是,相对于2002年而言,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相对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增长了1.2倍,餐饮和旅游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增长了1.8倍,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对餐饮和旅游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耗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另外,除了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第三产业各部门的后向关联均强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其他部门,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强。
综合分析1997-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前向关联效应普遍高于后向关联效应,且前后向关联均保持增长趋势,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高于带动作用,且商贸流通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在不断加强。
(三)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是指某一产业部门的变化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并导致与后者相关的其他部门的变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影响逐次传递并消减的过程,产业波及效应通常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
影响力系数是某产业的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产业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之比,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可用j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除以该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为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
感应度系数是某产业的感应度与国民经济各产业感应度的平均水平的比值,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最终使用所导致的某一部门的需求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可用j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之和除以该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是里昂剔夫逆系数矩阵第i行和第j列的数值。
本文分别以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我国40或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分析我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如表4所示。
由表4的测算结果可见,1997、2002、2007年的各年数据均显示,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普遍高于感应度系数,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其本身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后的拉动作用。通过分析商贸流通服务业感应度系数的变化可以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约为0.8,这说明国民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低于所有产业的平均水平,拉动作用不强,但由于感应度系数本身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感应度指数的下降并不表示商贸流通服务业并非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停滞发展,而表示相对于高感应度的产业而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和速度相对较低。同时,1997-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大约为1.1,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部门产生的产业波及影响程度高于其他产业的社会影响平均水平,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的社会平均影响水平以上,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促进作用。
比较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可以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高于感应度系数,即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远远高于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因此,应采取优先发展的战略来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通过主动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等国民经济发展后来拉动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应将商贸流通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近年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感应度一直比较稳定,在三个样本年份均位于国民经济9个部门中的第四位。相比之下,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不仅总体上要高于所有产业部门的平均水平,而且始终要比它的感应度强得多;根据计算结果看出,影响力系数在不同年份波动较大,影响力最强的年份是2002年,位居所有产业部门第二位,另外两个样本年份均位于第四位。鉴于我国在1997-2007年恰好处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大幅扩张的时期,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变化反映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重心的迁移和发展瓶颈的制约状况。
综上,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通过对比1997、2002、2007年的投入产出分析结果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也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因而影响到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的发展,从而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政策建议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应采取主动发展和扶持发展的模式
根据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量化识别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大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其本身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后的拉动作用。因此,商贸流通服务业应在产业发展次序中作为优先发展和主动发展的对象,充分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为促进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在税收制度、规划用地、财政投入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二)着力提升商贸服务业的运行效率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见,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较高,在各部门中仅次于制造业、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直接消耗较高,效率仍然亟待提高,因此有必要继续提高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运行效率。为此,应采取必要措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事实上,信息化是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业高效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商贸流通服务企业自身应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同时借助政府的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实现信息平台的对接来改善和提高运行效率。
(三)切实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量化识别研究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为深入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不仅体现为吸收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更为深入地体现为对其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的深刻影响,因而影响到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的发展,从而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商贸流通服务
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对其他产业存在非常明显的支撑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最重要的是,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远远高于其所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为此,应进一步采取技术手段,切实推动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量化识别研究,以更加清晰地展示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四)完善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财政、金融和土地支持政策
积极发挥财政支持作用,加大中央政府的相关投资,通过完善促进消费的财政政策来扩大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投资规模,将投资重点投向商贸流通信息化建设、公益性流通设施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商贸流通服务企业的融资渠道,发展融资租赁、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改进服务方式,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连锁经营企业实现跨地区发展,通过完善流通业税制、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的方式,切实有效地减轻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整体税收负担。
参考文献:
1.冉净斐.从先导到创新:流通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2)
2.栾晓梅,毛义友.现代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分析.经济师,2007(8)
3.唐红涛.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天府新论,2009(2)
4.王锦良,宋国宇.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技术经济,2011(11)
5.王春宇,仲深.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9(1)
6.王德章,宋德军.流通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7(10)
7.王晓东,谢莉娟.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财贸经济,2010(2)
8.刘天祥.东中西部地区商品流通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基于中国地级市市辖区的数据.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2)
9.李佛关.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提升作用的实证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5)
10.孙畅,吴立力.直辖以来流通业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2)
11.富原.流通竞争力提高对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商业经济,2006(4)
12.吴航,赵文丽.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发展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浙江省商贸流通业的分析为例.浙江统计,2008(2)
13.张建民,张建中,朱晓影.湖北省流通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统计与决策,2010(12)
14.李冠霖.我国物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11(6)
15.宋则,常东亮.现代物流业的波及效应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
16.韩嵩.北京市物流业波及效应研究.中国统计,2011(9)
17.张光明.广西物流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特区经济,2012(5)
18.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5(12)
19.袁建文.基于投入产出和计量经济方法的广东省流通产业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2)
20.胡永仕,王健.福建省流通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11(9)
21.李宏.广东省流通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动态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5)
22.林文炼.广东省第三产业关联度及波及效应分析—基于2007年广东省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外资,2012(16)
23.谭盟盟.流通产业发展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中国商界,2010(4)
24.宗颖.江苏流通业贡献及其发展的实证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5)
25.王俊.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家,2011(1)
26.李晓慧.流通业溢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商业时代,2011(27)
27.赵霞.流通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2)
28.庄尚文,王永培.商品流通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8(6)
29.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8(3)
30.宋则,赵凯.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贡献.经济研究参考,2009(31)
31.赵凯,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作用机理研究.财
贸经济,2009(1)
32.赵萍.流通产业影响力实证研究.现代商贸评论,2008(1)
33.宋则,常东亮,丁宁.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中国工业经济,2010(8)
34.徐从才,石奇.流通支持工业化进程的实证研究.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2)
35.赵德海,邵万清.对流通地位的再认识.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4(1)
36.石明明,张小军.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转换:基于灰色关联分析.财贸经济,2009(2)
37.郑凯华,柏庆国、孙颖慧.基于灰理论的现代流通业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菏泽学院学报,2011(5)
38.吴沉,王传维.流通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12)
一、现阶段我国出口型企业退税业务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税收体制在不断地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进行逐步的改进与完善,但在很多具体业务领域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出口退税不仅是税务管理的难点,在企业的税务处理中也往往成为业务重点。当前我国税务机关开展税务管理以及出口型生产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征税与退税环节脱节,出口骗税时有发生
我国很多具体税种的改革都在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开展,尤其是增值税。但整套征收管理还是不尽健全,表现在出口退税方面就是出口退税与国内征税环节无法实现有效衔接。由于增值税范围较宽泛,征收地类型比较多,征税地与出口退税地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且征税地与退税地往往相互独立运作。出口型企业在办理相关税务处理时就需要分别前往办理,在信息需求上征税机关与退税机关之间缺乏必要沟通,税收管理系统的计算机参与较晚,导致目前无法实现全面信息共享,使很多信息在不同的税务部门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办理业务非常复杂。也同时给出口型企业提供了无法乱纪的机会,因为无法对出口退税行为进行多部门综合监控,企业就会提供与征税地不同的申报信息,利用虚开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行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破坏了正常的贸易秩序,也损害了国家利益。
(二)出口退税政策立法体系尚需完善,业务处理缺乏足够的依据
我国1994年制定颁发了《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后,只是应经济发展要求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通知和规定,对管理办法进行补充、修改,但关于出口退税的专门法律比较少,而且上升到法律高度能解决现在出口偷税行为的几乎没有。失去了法律制度的支撑,相关的出口退税管理力度明显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当今市场经济下出口型生产企业的发展要求。
(三)调整出口退税率以影响出口贸易的方式本身存在缺陷
我国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一直都是在刺激出口增长与减轻财政压力的矛盾中寻求平衡。当出口贸易不景气时,就上调出口退税率;出口形势良好时,则下调出口退税率。在经济总体形势波动较大时,税率的变动会对企业持续稳定经营造成不良影响。我国出口企业大多数是制造类企业,出口产品多为简单加工、低附加值或贴牌生产。为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2005-2007年我国调低和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适当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退税率。但这种调整税率方式的使用需要以出口状况良好为前提。否则出口退税率的降低会导致一批企业成本上升,产能下降,订单减少,甚至倒闭。2008至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又提高很多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政策的反复调整一定程度上会扰乱企业经济预期,不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经营。所以,政策本身具有很大局限性,不是调整我国出口贸易的长久之策。
二、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对出口型企业的影响
自1994年税制改革开始,中国经历了数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对出口退税税率进行了连续多次的调整,其目的都是通过调整出口退税对中国出口贸易进行影响。一般地,出口退税对出口型企业来说数额很大,可以明显地减少税负,能否顺利办理退税对出口型企业影响重大。因此,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与变化会引起该类企业的关注。
(一)出口退税税率直接影响出口型企业成本
出口退税实际上是国家为鼓励企业出口,将生产企业出口商品在国内所缴纳的增值税依照一定比例返还,以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所以,出口退税税率一旦变动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纳税额。如果退税力度减弱,相应的负担就会转嫁到产品上,影响出口产品价格,减弱出口产品竞争力,降低企业经营利润,影响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很多企业被迫退出出口业务领域。经实证分析,预计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下,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我国出口总量就会下降4.9个百分点。上述一系列不利影响最终会因出口产品价格的上涨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对我国出口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导致行业竞争激烈
因为出口退税政策是作为税收优惠推行的,会不同程度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所以对出口退税本身来说,无论是退税率的提高还是降低,都会推动出口型企业对现有的业务进行调整,以实现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为调整产业结构,我国自2005年取消或下调部分出口商品出口退税率,增加了“三高”产品和纺织品等企业生产费用,减少了企业的经营利润。在应对成本上升的困难中,很多生产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缩小,无法将成本降低到与利润平衡的水平,只有被迫放弃出口业务。这种激烈的市场淘汰机制对出口型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是一种考验。从2008年开始,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出口贸易大幅萎缩,我国政府制定了多项经济刺激政策,其中,包括不断调高出口退税税率。这结果必然会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降低,明细的价格优势又会加剧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攻击对象。
(三)退税政策改革带动我国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化市场大趋势,这种调整过程充分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对出口型生产企业的发展是一种调整产品结构的信号。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在调整上有明显的取向,对国家限制类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出口产品逐渐地取消了出口退税优惠;而对国家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等产业的出口退税率是调高了出口退税率。这种区别对待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我国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鞭策企业加快新产品的研发,激发出口型生产企业的技术创造能力,改变产品结构,提高我国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依靠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国际市场形象,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我国外贸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规范进出口业务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并非只是出于出口型生产企业的税负调整目的,作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另一个角度讲同时也是借非汇率的手段,调整出口产品市场价格,减少与国际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和对我国出口商品反倾销事件的发生,缓解国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为出口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对出口型企业来说,政策的变化是趋于更加规范化的管理,使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业务更加顺畅,缓解出口业务方面的资金短缺现象,加快资金的流转速度,保证该类企业开展出口业务的积极性。
三、出口型企业应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对策
出口政策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出口型生产企业应该认真解读政策的变化旨意,改善管理方式和业务处理流程,做好出口退税事项。
(一)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价格不是关键的成功因素。产品质量才是决胜因素,所以无论退税率怎么变化,企业都应该坚持质量、技术、服务等非价格因素的强势。首先,企业可以研究政策变化体现出的经济发展导向,尽量避免生产限制类产品,通过改变产品结构获得出口退税优惠;其次,在现有的出口产品中,增加产品功能、保证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创造产品的差异性,培养自己的品牌,减少内部流转环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即使在出口税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的环境下,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也可以减轻成本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平衡成本与收益,使企业在出口业务上仍处于主动地位。
(二)完善出口退税管理制度,加强出口退税风险管理
出口退税业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很多生产企业在该业务环节未给予充分的关注,看似可有可无的管理事项。要想正在做好出口退税,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设置专门的岗位人员负责该类事项的税务处理,熟悉出口退税流程,及时获取政策的最新信息,如2012年8月1日的取消纸质核销单的新规定,就应该认真解读政策变化,处理好8月前后出口退税业务的各项工作,保证业务处理的准确性。为将该事项落实到实处,还应该将出口退税职责同样纳入到业绩考核范畴之内,以保证出口退税处理中各种单据的流转和获取,避免在办理出口退税第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而影响退税额的申领。另外,出口型企业既然从事有退税优惠的出口业务,并试图申请退税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为避免因处理及管理疏忽给企业经营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企业应制定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包括出口事项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及责任追究制度,结合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时做出反应,增强管理方案和处理方法的实效性,避免信息延误导致的出口骗税问题的发生。
(三)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抓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出口型生产企业在开展出口业务时,必须明确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方向,认清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发展形势,分析产品市场定位,紧跟国家发展步伐,整合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而不是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国际市场。因为企业出口退税实质上仍属于增值税,该项税务事项不是孤立的,涉及国内很多税种和相应的纳税事项。如何处理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关系,是企业必须做出规划的重要内容。
(四)提高出口退税经办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退税的顺利完成
出口退税政策及其他相关联的税收政策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对企业而言,要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是需要花人力、物力进行研究的。从政策的及时获取、分析解读政策导向到制定调整对策,都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分析能力。出口退税是税务中比较复杂的业务,要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处理的整体质量,必须选派有足够知识水准和专业技能的员工,并对其不断地进行专业培训,保证责任人员对最新法规政策及处理手段能够做到系统性掌握。人力资源有限的企业,可以通过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注册税务师等的服务,获得专业的指导从而顺利办理出口退税业务,真正将减轻企业税负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闫晓萍,董梅.出口退税的政策目标选择及其发展含义[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陈晓辉.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内控管理问题研究[J].企业研究,2011(6).
(一)阻碍产业升级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存,并在各自轨道上运行和发展。金融资本以期自身特殊性、垄断性等特点确保了金融领域的超高利润率。正因如此,吸引了大量产业资本,如果产业资本始终停留在金融领域,那么将会出现过度金融化现象,直接挫伤实体经济与产业升级和转型,进而导致整个市场经济缩水,最终阻碍经济健康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值的我们关注的是,将美元作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国家能够享受到不受约束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等优势,继而创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因此这些国家会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推进资本进一步扩张,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人力资本匮乏
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就是创新驱动,众所周知,创新建立在人力智力基础之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30多年才步入到高速发展阶段,虽然物质资本积累较为深厚,但是人力资本却远远不足。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入。事实并非如此,企业在发展中过于关注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导致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发挥。加之在收入分配领域并未全面意义上实现公平,导致地区、行业及个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心中积累了很多不满,无法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创造力,进而影响了产业升级和转型。
(三)结构不合理
一直以来,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产业与金融结构直接进入到资本密集型趋势当中,影响经济发展持续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与要素之间相契合,但是由于金融市场存在滞后性,国有银行依旧占据主导位置。因此在新兴产业、服务业等迅速发展趋势下,现有金融结构、融资模式等已经无法跟上科技金融发展脚步,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难上加难。
二、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一)重视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金融化趋势下,国有企业应顺应时展潮流,调整自身结构,朝着公益类等方向发展,将核心放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大对国有出资人实际缺失、委托等问题,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级别等弊端,从根本上避免国有企业过度追求政绩、树立形象工程问题,从而促进资金能够朝着高效率国有企业方向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二)增加人力资本
为了给予我国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我国政府应适当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尝试将初中义务教育延伸至高中阶段,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需求,重视高等与职业教育的市场需求导向,通过人才结构调整,以此来达到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具体来说,可以从科技创新角度,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本保障基础,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更多创新型人才。另外,还可以加强对中低收入群体人力资本的投资,适当提高该部分群体经济收入,缩小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形成良性循环,引导和鼓励人们适当转变消费方向,为我国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更多支持。市场经济趋势下,我国应彻底打破垄断格局,实现市场化转型,构建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三)优化金融结构
现阶段,我们正处于利率市场化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建立并完善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核心的利率形成机制,推进资本市场朝着深层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引导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具体而言,第一,促进资本市场创新,促使金融机构能够创新更多金融衍生品,促使资本市场能够适当朝着实体经济倾斜,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第二,创新是新时期下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所以我们应积极创新担保机制,适当规避风险,提供更为高效的银行信贷,为未上市企业构建更加科学的股权交易平台,从而促进产业升级转型进一步发展。第三,针对民间资本来说,我们应适当放宽民间资本金融准入要求,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活资本活力,以此来环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大型出版企业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增长方式转型
“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艰巨任务。对于新闻出版领域来说,我们在必须大力组织调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类成果,为这场深刻变革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也要不断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推动出版行业的重要性,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
从技术层面看,新闻出版业非常适合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为基础展开技术革命。根据2013年4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电子书的阅读量增幅较为明显,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35本,比2011年的1.42本增长了0.93本,增幅达65.5%。此外,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6.74本,比2011年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5.77本上升了0.97本。数字化阅读正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也是提升我国传统出版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大读者呼唤数字出版的同时,各级政府对数字出版的态度也是十分鼓励的。新闻出版总署在多次工作会议中分别提出了“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的任务和“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的明确指示,强调必须推进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要求,从政策的高度为数字出版的发展保驾护航。
面临全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型出版企业应具备引导行业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将增长方式转变视为未来发展的基本生命力因素,在全新的变革中实现理念先行、制度保障、资金支持、转型有力。主要着力点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集团优势,发挥集体效力;(2)提高对信息建设的重视;(3)尽快找到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4)制订适合行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制度。
二、出版企业应把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我们必须承认,新闻出版行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仍远远不够。近年来,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出版业的格局和面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出版业的各个环节,出版业在产品形态、运作方式和流通渠道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非常深刻变化。“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企业尤其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利用高新科技手段促进新闻出版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中华民族是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者和创造者,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是传播行业的第三次革命。我们必须跟上历史步伐,充分利用技术力量,大力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十二五”是最为关键的五年。
出版企业的科技创新下一个十年最大的命题即数字出版,而大型出版企业乃至整个中国出版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瓶颈是建立统一的数字出版技术标准,包括各格式、载体、终端、投送平台、版权保护等。大型出版企业在此形式下应具有一定的责任感与担当,主动探求数字出版行业标准的制定可能与方法,走在科技创新前面的同时也是为自己争取行业竞争的有利位置,放眼未来才能做好当下。
三、高度重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管理工作
应该说,近年来文化大发展的举措绝不仅仅体现在口号上,2008年设立国家的出版基金,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出版行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为学术著作的出版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学术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术精品的出版离不开国家的有力扶持。从2009年到2012年,在国家出版基金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具有重要文化传承和科研原创价值的成果得以出版,成为我国出版领域特别是高端学术出版领域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大型出版企业应具有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从统筹规划、制度建设、编校质量等几个方面把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做好,把划拨到企业的国家出版基金使用好、管理好。
出版企业内部需要成立基金专项管理委员会,由社办公室、总编室、财务部、质管部、出版部组成。管理委员会负责起草相关的规章制度,监督、管理项目的实施、年检、结项事宜,讨论决定与出版基金项目有关的其他重大事项。领导小组由出版社社长担任组长,日常具体事务由总编室统一协调。由专门的人负责重点大项目的管理协调工作。办公室可以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监督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工作进度,并及时向管理委员会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严格规范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出版流程的核心环节是制度建设。以制度管项目,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是确保出版工作有序完成的重中之重。出版企业应根据《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和《国家出版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制定适合自己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财务管理办法以及重点图书生产管理办法,包括项目实施计划书、年度实施计划。财务部负责人作为基金项目收支总负责人,生产印制部门则负责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版式、封扉设计、印制纸张、委托设计及印制价格进行统筹管理、质管部负责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书稿编校质量监管工作,对项目付印样的编校质量及成书的印装质量进行重点检查,发现质量问题须及时向管理委员会通报,项目结项时,项目负责人及所在部门应填写《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结项申请书》,向领导小组申请结项,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才可向国家出版基金办申请结项。
四、编校质量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文化大发展永远植根于文化,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出版企业,在任何发展背景下和发展过程中,应永远把编校质量放在至高无上的重要位置,给予高度重视。一家不重视编校质量的出版企业,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发展过程中令读者满意。
出版企业应把出版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在编校、生产阶段严格把关,力争在出版学术精品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每一本出版物打造成出版精品。“三审三校一读” 制度是对出版物质量的有力保障,必要时针对特殊书稿应聘请社外审读人员对书稿进行审校,在书稿进入印刷环节前必须全面检查付印样,图书出版发行后,质管部还需对成书进行全面检查。通过三审三校、付印样和成书检查等制度的落实,确保图书的编校质量。在生产环节,根据具体产品装帧设计方案和内文用纸要求,应注意提前备货,做好装帧材料储备、正文用纸的采购、入库和保存工作。根据印制要求,应协助相关编辑选择能达到质量要求、保证生产周期的排版、印刷和装订公司。装帧设计人员选择由编辑与美术编辑配合确定,装帧设计方案必须经多方讨论确定。
五、大型出版企业应肩负文化“走出去”的重任
一、利率市场化概述
利率市场化是政府或中央银行放松对利率的直接管制,由市场资金供求关系,通过自主定价机制确定资金价格即利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由市场竞争关系确定资金价格。利率市场化,不仅可以转变利率定价机制,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标志。
二、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盈利是任何企业与公司所追逐的最终目标,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一般而言,商业银行是通过吸收存款并支付相应利息,通过贷款并收取相应利息,利用存贷款利息收支的差额实现自身盈利。倘若利率一直不变,商业银行可以不断扩充自身的贷款业务,从而获取到更多盈利。现如今,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逐渐缩小,对传统经营方式下的收益产生较大冲击。2011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中行、工行、农行、交行、中信、民生)收入来源的统计结果表明,除中国银行外,其它银行的主要收入约80%都是来自传统经营下的利息收入,而同期美国FDIC所管辖的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仅占据总收入的64%,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受利率影响更大。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为了吸引到更多的存款,我国小型商业银行往往采取利率优惠措施,如湖州银行采取了存款利率上浮10%的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实现收益,商业银行间将围绕诸多优质客户进行激烈竞争,随之而来也会出现贷款利率方面的优惠,实际存贷款的利差将不断缩小。利率市场化以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率价格的竞争,尤其是对于国内诸多地方性商业银行而言,其自我约束力较差、银行的经营管理还不尽规范、监管机制不尽健全,面对这一情况,银行的利率价格竞争将愈发激烈。综上所述,利率市场化环境将对仍以存贷款的利息收入与支出差额作为主要收益的商业银行来说,将是一个严峻挑战。
(二)利率市场化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伴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利率的市场化将会导致金融市场风险加剧,信用风险随之恶化。金融市场风险围绕着利率风险展开,利率变动导致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剧。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作为商业银行资金货币的价格,受到资金供求关系影响,它将遵循市场需求状况对自身价格的水平进行不断调整,这就给商业银行日常的稳定经营带来挑战。利率市场化不仅影响着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对其资产、负债、其它金融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三)利率市场化能够带动商业银行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
任何一项事物的产生都有两面性,利率市场化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一定机遇,挑战与机遇往往是并存的,商业银行必须在困境中抓紧机遇,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完善日常经营。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资产定价与资本结构能够自主调整,银行可以结合市场环境以及自身规模对其资产结构进行科学调整,积极完善商业银行管理模式,提升经营水平,促进银行顾客结构的优化,从中选取更为优质的客户,同时大力开展中间业务,提升业务的竞争能力,从而不断促进银行利润的提升。
(四)利率市场化能够带动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水平的提升
就目前情况而言,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传统贷款业务,中间业务拓展的很少。利率市场化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银行收入逐渐减少,利润逐渐降低,不能再过多依赖传统存贷业务获利的陈旧经营模式,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对自身的资产结构进行调整,降低传统负债业务比例,加速开展其它中间业务,促进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出现,并从中获取利润,完善服务。
三、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探讨
(一)继续保持价格优势,逐步健全存款保险机制
随着利率的市场化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银行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取得发展,首先要以充足的资金做为铺垫。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般资金比较雄厚,其支付能力深得人们信赖。而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存款人往往会对其支付能力心存顾虑。为了吸收更多资金,城市商业银行可以继续推广利率优惠政策,以存款量来促进收益。此外,为了排除人们对城市商业银行支付能力的担忧,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建立及完善存款保险机制。银行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选择一个存款的担保人,从而增加自身的信用值。
(二)加速银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
现如今,顾客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更为广泛,传统方式下的存贷业务已不能完全满足各层次顾客群体的要求,银行的金融产品亟待创新。同时,受利率市场影响,传统存贷业务的利润在逐步缩水,金融产品创新也是增加银行利润的有效途径。首先,银行在维持基本存贷业务的同时要积极拓宽中间业务。银行间可以更多的投资理财产品,为顾客提供资产管理、投资咨询、资产担保、资金结算等服务,从中收取服务费,逐步提高非利息性收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其次,要重视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银行可以大力推广信用卡业务、住房贷款及购车贷款等业务来拓展个人金融业务,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再次,要发展网络银行及电话银行业务,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尤其对于一些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其银行网点的分布并不广泛,网络银行及电话银行业务的发展,可以弥补其不足。
(三)加大金融衍生工具的研发力度,通过金融工具促进利率风险降低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需要市场在不影响资产负债结构时,就产生了能降低利率风险的创新工具——利率衍生工具。利率风险管理的衍生工具主要包含利率期货、远期利率协议、期权与互换等,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还不尽健全,在投机获利、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的同时,存在的风险也较大。伴随市场市场化的不断推行,银行等金融机构应逐渐加大金融衍生工具的研发力度,权衡利弊,科学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防范利率风险,实现利率风险的组合与分解,在利率变动中找寻最大化收益。
(四)健全与完善利率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内部控制机制
伴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利率波动的幅度与频率逐渐提高,会导致利率期限结构日趋复杂,最终可能对商业银行盈利与风险管控能力造成影响。可以考虑设立一个专职的利率监管机构,对利率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进行准确预测,做好利率风险的预警,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应加强其内部控制建设,设立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健全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切实执行到日常实践当中,保障制度执行的严肃性,还可以配套制定一系列的奖惩制度,以期激励作用的较好发挥,同时完善风险管控程序,站在战略性的高度上实现对利率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五)提升资金定价能力
市场决定利率即为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应该在围绕基准利率,并以其为核心进行自主定价,银行进行市场竞争的核心就在于存款利率,利率过高会影响银行利润,利率过低又可能造成顾客流失。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银行为了争取客户,已将存款利率设定到浮动利率上限,这并不是治本的方法,商业银行应提升独立判断风险溢价的能力以及承担风险定价责任,可考虑采取差别化的价格策略,例如量大优惠、风险收益对称、优质优价等措施,为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资金定价机制。
四、结束语
伴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将逐渐替代央行成为对基准利率起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稳定存贷利差结构将被打破,这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诸多地方性商业银行而言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实际存贷款的利差将不断缩小,这不仅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也对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抵御各种经营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强化对金融市场以及顾客的监测,加速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提高资金定价能力,健全与完善好自身的利率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内部控制机制,运用好金融工具来促进利率风险的降低,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新的竞争优势,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