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特种水产品调研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8 15:05:5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特种水产品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特种水产品调研报告

篇(1)

福来“厨房餐桌食品品牌”课题专家组对厨房餐桌上的所有重要食品品类进行了研究,从市场容量、市场集中度及市场机会、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度三个方面,对这些品类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筛选出如下七 类厨房餐桌食品品类,请企业家们重点关注。这七类食品是品牌的处女地,具有做大市场做大品牌潜质。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类:主粮及各类小杂粮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1、大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65%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每年大米需求量在2.4亿吨,占据市场垄断地位的是散装米,大米加工企业达7000多家,小包装品牌大米销售量还不到市场销售总量的2%,整个行业呈现“小、散、低”的状况,行业集中度亟待加强。

在市场上,大米品牌初现,但是缺乏领军品牌。金龙鱼大米、福临门大米虽然品牌响亮,但一是刚进入大米行业,立足未稳。二是在品牌上是延伸品牌,专业品牌出现后未必能够坚守住地位。

品牌为数不多,品牌方法欠缺,一些所谓的品牌是"东北大米"、"安徽大米"、"泰国香米"这样的产地品牌,抑或是"优质大米"、"中国大米"这样不着边际的貌似品牌,品牌力不强,品牌含金量不高。

市场开始呼唤品牌大米。 一方面,“毒大米”、“陈化粮”等事件促进消费者对品牌大米的需求增加,对大米的营养、安全更加关注。另一方面,日本“越光”大米以每公斤约99元的天价进入中国,震撼了米业,企业打造优质品牌大米的激情被点燃起来。大米消费追求优质、口感、外观等高品质要素的时代已经到来!

“太空营养米”、"有机米"、"胚芽米"、"富硒米"、"免淘米"等功能型大米兴起,新概念层出不穷,甚至上海出现过包装畸形的天价“瓷器大米。功能可以有,概念可以要,但是占市场最大流通量的、一日三餐需要普通优质大米,最需要注入品牌!有实力的企业尤其要在这个主战场有所作为!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表示,大米行业正在快步追赶其他行业。未来,中国大米行业必将加大整合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大品牌、大市场、大生产之路。食品巨头推出的金龙鱼大米、福临门大米已经开始在市场上角力,大米的品牌时代来临。

2、面粉

面粉与大米一样,市场巨大,我国每年面粉的销售额在1500亿元以上,几乎与我国乳业的规模相当。但市场高度分散,小麦粉加工企业中,年产量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将近一百个。行业品牌非常分散,北京“古船”老大、内蒙“河套”领衔,青岛又变成了“百乐麦”……。区域称霸,群雄并起,没有一个品牌走遍全国,家喻户晓。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城市家庭渐渐放弃了自己买面粉做馒头、擀面条,造成面粉消费与大米有所不同,因此,面粉品牌营销呈以下趋势:

小包装面粉是居民面粉消费的主流。那种“大碗吃面,餐餐擀面”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普通城市家庭每月面粉直接用量5公斤左右,各品牌面粉拓展全国大众消费市场,5公斤及以下规格的小包装面粉应该是首选。

产品用途细分明确。饺子粉、自发粉、全麦粉等各种用途的面粉细分明确,用途清楚。饺子粉成大宗,节庆时节会形成消费高峰。

无数家庭始终保持着包饺子的传统习俗。包饺子的过程,阖家团聚,把团圆包起来,把真情包起来,承载了中国人对幸福、和谐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饺子粉营销细化应该做的工作还很多,需要更加贴近消费者的心。

家庭主妇是面粉的主要购买者,她们对面粉的价格比较敏感,性价比高是家庭主妇买面粉的标准。

商超是大众购买面粉的首选渠道。道理很简单,食品安全形势严峻, “吃得放心”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第一要素。商超信誉较好,管理规范,买面粉首先想到商超。

面粉市场尽量有一些品牌在全国冒过头、露过脸,但转瞬即逝。有实力的稳固的全国大品牌还没有形成,面粉老大正虚位以待。

3、小杂粮

大米白面之后是什么?小米、红薯、鲜玉米、绿豆……这是一片品牌的处女地。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其特点是小、少、特、杂。一般说来包括的作物有:高粱、谷子、荞麦(甜荞、苦荞)、燕麦(莜麦即裸燕麦)、大麦、糜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可以说除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外的粮豆作物均属小杂粮。

大与小是相对的,在中国,任何一种产品的产量都是巨大的、市场潜力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中国幅原辽阔,人口众多,任何一个“小”市场都不小,都足以展开品牌营销。

上面分析的大宗粮食品类的营销发展水平尚且不高,小杂粮更是较少投入精力财力去提升营销水平,多局限于粗加工和区域化。

现在,小杂粮的市场营销状况开始改观,纷纷借助外脑进行产业升级。比如山西沁州黄小米将产品品牌化、品质化,进军城市市场;深加工小米,研制婴幼儿专用米粉,提升产品价值,开创新品类。再比如,莜面产区的河北张家口北部各县,将外埠人不会做的莜面进行再次深加工,做成莜面方便面,用温开水一泡即食。现在,这个产品已经从坝上(寒冷地区)走到坝下,从县城走向大城市,深受高血糖怕肥胖人士的喜爱。

除了以上说的品类,一些老百性非常爱吃的粮食食品也非常值得做品牌,比如煮着吃的鲜玉米棒子、专门适合烤红薯用的红薯、专门适合炸开花豆的蚕豆等等。

粮食作物品类丰富,各地风俗各异,加工方法多样,可以深挖的价值、可以做大的品类品种实在是太多了。

第二类:水果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我国水果,品类众多,品类鲜明,产量世界第一。但是水果的品牌建设水平非常低,几乎没有水果是以品牌的名义(不是地域名称)行销全国。消费者购买水果,几乎没有指牌购买的,有限的一些水果品牌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水果营销的现状是,优质水果出口,多数水果贱卖。

其实我国几乎各地都有极具特色的水果,品类丰富,品类概念深入人心:新疆哈密瓜、山东烟台苹果、阳信鸭梨、沾化冬枣、广东茂名荔枝、安徽砀山梨、浙江黄岩蜜桔、江西崇义南酸枣、广东徐闻菠萝、广西田东芒果、浙江奉化水蜜桃、陕西周至猕猴桃……这些水果的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也极大,号称中国水果第一市茂名,去年水果产值近70亿,北京昌平一个区2008年仅苹果产值一项就高达1.27亿元。但是只见地域影,不见品牌名,真正的水果品牌,实在难寻踪影。这就是巨大的机会!

新疆作为我国著名的瓜果之乡,其哈密瓜声明远扬。哈密瓜在新疆分布范围很广,全疆十三个地区和自治州都有种植。但是,新疆至今没有培养出一个声名远扬的哈密瓜品牌,消费者只知道“新疆哈密瓜”这个地域品牌,却没有一个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令消费者叫得出。

200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活动,将山东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评估为80.97亿元,位居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水果类首位,价值不可谓低,但是在市场中几乎没有实际的作用。 消费者到哪里去买正宗的山东烟台苹果呢?如何识别正牌真货呢?山东烟台的苹果难道是一个品种,烟台全境所产的苹果全都一样好吗?

消费者对水果品牌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真切地呼唤那些是真正原产地的、绿色无公害的、每次购买口感品质都一样的好的品牌水果!

目前水果行业整体在品牌建设上非常不成熟:地域名、品类名、品牌名共用,混为一谈,消费者无从辨别;一个品牌罩着当地出产的所有水果品类,比如“天目山水果”品牌下,包含了浙江临安市所出产的柑橘、葡萄、草莓、樱桃、青梅、油桃和西瓜七个品类。这哪里是做品牌,这是有意把消费者的头脑搞乱!所以,水果行业,是品牌的空白区和重灾区,不过,这也正是有眼光的企业家做品牌的大好市场。

水果还可以衍生出许多深加工产品。

河南新郑奥星公司将红枣去核做成口香糖式的枣片,一年卖出3个亿;山东盛德泰将传统水果罐头方便化时尚化,将水果装进了透明的塑料杯,倡导“新鲜水果随身带”,迎来了水果罐头的第二春。

市场无限,因为消费者需求无限,营销者的创造力无限。同样一种产品,换一种深加工方式,就换来无限的发展空间。市场中的问题就是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消费者的抱怨就是有识企业创新的商机,世界上不缺少机遇,而是缺少发现机遇的眼睛!

第三类:蔬菜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国产蔬菜的品牌状况可能比水果还糟糕,蔬菜市场比水果市场更加分散,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品牌意识更加淡漠。有其不可回避的客观原因,比如产业规模太小、过分分散,产品价值低,不易贮运包装等。现在市场中出现的有限的蔬菜品牌,与其说是产品品牌,其实更应该说是企业品牌,一个品牌涵盖该区域或者该企业所出产的所有蔬菜品种。例如长春的五行蔬菜汤,北京的小汤山。

上面的情况正在改善,中国最大的蔬菜产业基地寿光市,注重品牌产品的软硬件建设。目前已建设5个国家级农业放心菜生产基地、10个外贸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全市被认定的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60万亩,97个品种获得了国家优质农产品基地认定和农产品认证。目前,寿光市有23种优质蔬菜注册了商标。

诚然,蔬菜品牌比起水果品牌,因其保鲜时间短、价值低而贮运成本较高,周转要求快而做起来难度更大,但是,蔬菜有比水果大得多的市场规模,消费者苦于找寻真正的无公害有机蔬菜而对蔬菜品牌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蔬菜做品牌,大有可为。

第四类:冷鲜肉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一提起冷鲜肉,大家一定能够想起“双汇”品牌,冷鲜肉品类是双汇创立的,经过强势传播,它已经牢牢占据了品类第一的位置。做不了第一先做第二也不错,市场价值非常巨大,显然,做第二还是有机会的。可惜,现在“双汇”冷鲜肉一家独大,第二品牌袅无踪影,第三就更别提了。

我国肉制品行业前三强双汇、雨润、金锣的加工总量不到我国生猪屠宰总量5%,而美国前3家肉类加工企业总体市场份额已超过65%,所以我们的行业整合空间非常大,机会非常多。

市场后来者的市场机会还来源于分化,冷鲜肉(猪肉)品牌有双汇,牛肉、羊肉有品牌吗?鸡肉有品牌吗?如果按加工包装类型分,分部位冷鲜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冷冻肉,这些都有品牌吗?如果市场再进一步发展,双汇、雨润、金锣这种品牌生肉熟肉制品共用一个品牌就会遭遇专一品牌的挑战……机会其实明摆着,而且机会很多。市场上不缺少机会,缺少的往往是发现机会的眼睛。

第五类:海鲜水产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品牌化发展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对于一直位居农副业出口第一把交椅的水产品行业,同样不例外。

我国海水水产品产量近五千万吨,产值过千亿,仅海参一项,2008年产量达到9万吨,产值已超200亿元。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巨大的产业,却始终保持着粗放型的生产加工和销售,附加值低、产业结构单一,在长时间内没有一个品牌出现,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近几年由于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等宏观政策的变化,大量出口型企业开始“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这就使得国内水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促使营销向着品牌化升级。因此,品牌建设刻不容缓。

尤其对于出口型企业,因为其产品往往有品质好但成本高、价格高的特点,如果不会用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拓展利润空间,绝对不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如果走低成本低价格之路,只会自寻死路。

从消费者来说,产品越来越丰富,选择余地越来越大,收入越来越高,消费者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消费者不再追求吃得上,转而追求吃得好,吃得安全,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出的时候,消费者有了选择品牌的需求。走水产品产业品质升级和品牌升级之路,是不甘落后的企业家们的必然选择。这个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谁能够率先一步,走在行业的前面,谁将笑到最后。

近几年,在山东、广东、四川、江苏,相继出现了一些水产品牌,但是整体上做品牌的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品牌力不强,品牌力与其它营销力不整合,处在做品牌没看到怎么好,不做品牌似乎也不对的尴尬境地。现在,大连獐子岛、舟山海鲜之都在品牌上初获成功,给了海鲜水产行业以信心。

淡水水产同样也是一片巨大的品牌的处女地,比如阳澄湖大闸蟹,谁能够说出哪个品牌,在哪里买才能买到正宗的?各地有销量巨大品种无数的淡水鱼,有多少说得清是什么品牌,哪里养的,安全不安全呢?所以,淡水水产领域,品牌同样大有可为。

第六类:禽蛋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蛋鸡生产和鸡蛋消费大国,鸡蛋产量占全球40%左右,每年商品蛋鸡饲养量12亿只左右,2008年全国鸡蛋产量达2045万吨,但是生产规模十分分散,全国约89万个养鸡场,每个养鸡场大多只有几千上万只的养殖规模。

禽蛋行业的现状是,行业洗牌开始,经营模式向大、中型集约化、一体化生产基地和公司扩展;具有基本完善的禽病防控体系,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蛋品,深加工比重增加,初步建立了产品质量安全和防范体系;不当竞争使产品安全受到威胁,绿色消费的需求、对品牌产品的需求大增;市场整体上供大于需,但是行业整体仍处在单一的价格竞争手段上,掌握品牌竞争手段的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会放量做大。

在禽蛋行业,鸡蛋的品牌营销最为活跃,但是,市场上真正的品牌鸡蛋所占的比例不到3%,近97%的鸡蛋是没有生产日期、没有品牌、没有生产标准的“三无”产品。真正的牢固的全国品牌还没有形成。市场格局如下:

1、咯咯哒在东北,以大连为核心市场,主要市场包括东北和华北,目前已经在华东、华南和中部布局,还没有发展成为强势品牌,销售规模在2个多亿;

2、德清源以北京为核心市场,辐射天津、河北等地,筹划布局华东和华南,销售规模达1.5亿;

3、圣迪乐村以四川为核心市场,重点市场为重庆、武汉、已进入华东、华南和北京等,销售规模达1.7亿;

4、展望以上海为核心市场,重点市场为江苏、浙江,销售规模近1亿;

5、神丹、梅香等蛋品企业,已经建立好了全国网络,生鲜鸡蛋也借网络进入全国,神丹销售达3.2亿(2006年);

对比美国,2008年仅有235家鸡蛋生产企业,其中拥有1百万只以上规模公司63家,蛋鸡总数占全美蛋鸡总数的比例为87%,美国大约30%的鸡蛋消费是深加工产品,品种有:改变营养的鸡蛋:富含维生素,OMEGA3(不含激素),素食鸡蛋,富含叶黄素鸡蛋;有机鸡蛋:以上一项或多项;去壳鸡蛋:冷冻或液态蛋,高温消毒,低胆固醇。可见,从品种到品牌、从规模到技术差距极大,同时也说明潜力极大。

鸡蛋市场的竞争正在从规模、质量、效益的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新产品开发以及产业横向纵向整合竞争的新阶段,消费者的对鸡蛋品牌需求已经初步培养起来。未来,品牌竞争是鸡蛋市场竞争的核心战略,鸡蛋品牌时代已经来临!

除了鸡蛋,其实禽蛋中还有不少重要品类,市场大,消费者众多,也需要打造品牌,应对未来竞争。如咸鸭蛋、松花蛋、五香鹌鹑蛋等等,都是做品牌的大好市场。

第七类:调料、辅料、佐餐食品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品牌意识淡薄、市场投入不足,是制约调料、辅料、佐餐食品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这个行业的企业往往认为自己的利润很薄,不愿意花更多的力气对品牌进行包装和营销。川菜走遍全国,可是做川菜离不了的豆瓣酱却没有一个品牌跟上来,做响全国,实在可惜。

实际上,越是这样就越无法做大做强。在这种情况下,谁率先打破心智屏障,勇于变革,走出无钱无力做品牌的怪圈,建立全新的经营模式,引入先进的品牌营销手段,谁就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走在行业的前列,获得超常规发展。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调味品市场近10年来规模已然翻番,到201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亿元,但是这个市场高度分散,营销手法传统守旧,品牌投入少,说明这个市场大有作为!

以佐餐酱为例,一份由国内调研机构的佐餐酱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市场上虽然有老干妈、阿香婆、李锦记等知名品牌,但这还没有一个真正非常强势的品牌,意味着这个市场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

调料、辅料和佐餐食品市场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品类极为丰富,绝大多数品类中还没有诞生品牌,比如天然调料有大葱、大蒜、花椒、大料、小茴香、八角、桂皮等等,辅料有黄花、木耳、枸杞、香茹、腐竹等等。二是创新空间很大,新品层出不穷。比如老品类有酱油、食醋、料酒,现在新出了白酱油、凉拌米醋、饺子醋等等,再比如,老品类有大块紫菜、大块榨菜、咸菜疙瘩。现在新创产品有各式即食汤料、各种口味小包装榨菜、多种小包装辣咸口味萝卜条,还有从传统地方口味产生的老干妈辣酱、河南张仲景大厨房有限公司原创研发的仲景香茹酱、各种口味的火锅蘸料等等。

篇(2)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全市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活动的通知》下发后,市农委高度重视,牵头组织市畜牧局、市渔业局、市水利局、市农发办、市扶贫办、市气象局、市烟草公司、市林业局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调研组,通过下发调研《通知》、召开座谈会、到乡村企业农户调查等方式,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总的看,我市1—10月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好于年初预期。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12.39亿元,增长3.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524元,增长21.3%;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粮食生产形势好于预期

***是农业大市,粮食生产大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近年来我市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去年秋、冬季、今年春季遭遇百年不遇持续特大干旱,夏、秋季遇到旱、涝交加等特别不利气候条件,粮食生产保持连续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党委政府狠抓抗旱、抢时播种、加强管理,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实现了夏粮总产持平,秋粮总产保增长的目标。据统计,全市548.1万亩小麦,单产达384.7公斤,较去年减少9.7公斤,总产210.9万吨,与去年相比增加0.2万吨;预计秋粮总产266万吨,比去年增加8.6万吨。全市粮食总产预计可达477万吨,比去年增加8.8万吨。今年在这么大的自然灾害之下夺得丰收,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的目标,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抗旱及粮食生产工作会议,对抗旱、打井及春季麦田管理等进行部署安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临抗旱第一线,指导全市各级做好抗旱促农业生产工作,力争大灾之年粮食实现“八连增”。农业部门积极行动,市农委在***县召开了春季麦田管理暨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制定了春季农业生产督导检查的标准,委党委成员分片包干,到各县区抓督导落实。抗旱以来,始终坚持每周两次抗旱情况联系调度,及时掌握旱情、抗旱春管和春季农业生产情况,形成《抗旱促春管专报》13期。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在全市12个县区,设立了109个土壤墒情监测点,实行土壤墒情周报告制度。

二是抗旱效果显著。据统计,我市投入各级抗旱资金3.38亿元,抗旱工作用电2024.23万度,用油4605吨。新建塘坝、水池、机井等水源工程5312处,新增蓄水能力1238万立方米,累计解决13.69万人、4.35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2010年秋、冬季灌溉共调配抗旱水源2.58亿立方米,有390多万亩麦田浇上了越冬水;2011年春季,全市调配抗旱水源1.84亿立方米,浇灌319万亩次,其中返青水麦田260万亩,为夺取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农业科技支撑。农业部门发挥技术人才集中的优势,组成6个农业专家组,在小麦生长的关键环节,深入田间地头,及时进行苗情、旱情、灾情的调查会商,通过农情调度、土壤墒情监测和专家会商,提出指导意见,为各级政府指导生产提供了决策依据。今年在全市扩大了高产创建的实施范围,特别是面对灾情,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和帮助农民群众救灾、生产。今年8个县区承担了小麦、玉米、水稻粮食高产创建项目,落实万亩示范片23个,其中小麦13个、玉米8个、水稻2个,示范带动面积达160万亩。在省、市组织的实打验收中,小麦十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704.5公斤,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98公斤,超出全市小麦平均单产213.3公斤;玉米高产攻关田最高亩产908.86公斤,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30公斤,高出全市预计单产185公斤;水稻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618.5公斤,比全市预计单产高38.5公斤;花生高产创建共有6个县承担,十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599.89公斤,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400.7公斤,高出全市平均单产91公斤。为全市粮食丰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524元,同比增长增长21.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分析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就业增收形势好。一是农民培训力度加大。今年以来,市农委、共青团***市委联合开展了青年农民创业增收培训工程,市农委、市妇联共同开展了沂蒙农家女创业致富培训工程,市委组织部、市农委联合开展了新型农民十大示范培训工程等,利用农广校、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及各类成人教育学校,借助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项目,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主创业、外出就业渠道拓宽,增收后劲增强。今年以来,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余人次,经培训转移劳动力2.8万人。开展农民创业培训3000余人,有1500名农村劳动力获得沼气工、园艺工等农业职业技能证书。二是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企业用工也从“民工潮”进入到“民工荒”阶段,即“刘易斯”拐点呈现,在过去民工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随着特定的背景因素的变化,如果不涨工资就招不到人,出现民工荒。据中国新闻网2011年10月12日,江苏省今年企业用工缺口达36万人,***省企业用工缺口达10.8万人,其它省区市也不同程度地出现“民工荒”问题。不管是从国家的政策看,还是从客观实际看,工资的上涨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市历来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大市,常年外出农民工达120万左右,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7%,农民工工资的上涨,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这也是今年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重要因素之一。

(二)农民政策性收入增多。国家对“三农”的重视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民政策性直补增多。一是粮食补贴政策直接增加农民现金收入。2011年小麦直补面积575.18万亩,每亩补贴资金98.45元,共补贴资金5.66亿元;玉米371万亩,每亩补贴10元,共计3710万元;水稻70万亩,每亩补贴良种15元,共计1050万元;棉花16万亩,每亩良种补贴15元,共计240多万元。全年粮棉油补贴6.2亿元。二是农机化补贴高效惠民。2011年,我市共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1亿元,比去年增加135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补贴资金已全部落实完成,共补贴农机具4.1万台(套),受益农户3.47万户,完成购机总额3.4亿元,带动农民直接投入2.34亿元。其中,购置免耕播种机546台,玉米收获机394台,深松机245台,小麦收获机986台,动力机械1.51万台,其它各业机械2.39万余台(套)。

(三)家庭经营收入实现丰产增收。前三季度农产品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据***省农业信息中心统计,今年第三季度,***省主要农产品价格除棉花持续弱势外,普遍高位上涨。其中,小麦前期平稳后期略涨;玉米、鸡蛋价格延续了今年以来的涨势,价格持续上涨,且幅度增大;蔬菜、化肥价格稳中有涨。粮食价格涨势明显;经济作物中花生7月末上涨行情接近尾声,价格开始略有下跌,但仍大幅高于上年水平,三季度花生仁平均价格7.53元/斤,环比上涨21.87%,同比上涨57%;三季度蔬菜批发价格持续上涨,且幅度逐月扩大,7、8、9三个月份蔬菜批发价格分别较上月上涨1.00%、2.80%、11.70%,所监测的35种蔬菜批发价格平均为1.44元/斤,同比下跌7.18%。整体来看,三季度蔬菜批发价格水平低于上年同期,主要是由于大蒜、生姜等部分品种价格明显回落造成的,大部分蔬菜品种价格仍要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畜禽产品中生猪三季度平均价格9.39元/斤,同比上涨55.25%。生猪价格冲高回落,7月份基本延续了今年以来的涨势,价格继续有所上涨并创历史新高。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帮助农民实现了丰产增收,这也成为农民收入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民从事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越来越多,得到的非农产业收入也越来越高。

三、现代农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今年提出“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是三大亮点之一,***市各级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成效明显。

(一)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快速。***市气候宜人,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温差明显,年平均气温13度,无霜期200天左右,年降水600-800毫米,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民历来种植蔬菜、果茶、花卉等高效特色农作品的传统,特别是近年来,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全市各级因势利导,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全市各级紧紧围绕打造沂沭河两岸高效特色农业长廊、环蒙山林果产业带、郯苍优质粮食产业块,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大力发展蔬菜、果业、畜禽、渔业、银杏、杞柳、茶叶、中药材、苗木花卉、食用菌等十大特色高效农业,在全市形成了南粮菜、北果油、西果药、东油茶的农业种植业格局,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全市高效特色农业已达到700多万亩。特别是食用菌产业,已在我市的苍山、***、蒙阴、***等县区发展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中药材总产1.1万吨,其中金银花总产3360万公斤,年实现收入20多亿元;食用菌总产23.86万吨,年实现收入11.1亿元,休闲观光农业、区域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异军突起。今年,我市有8个农业园区被确定为***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

(二)烤烟生产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随着行业“卷烟上水平”战略的实施和现代烟草农业的深入推进,市烟草公司按照“基础工作上水平、重点工作求突破、创新工作见成效”的总体思路,面对非常不利的气候条件,大力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烟用机械研制与推广、公益事业帮扶、水源工程建设及土地整理项目试点等各项工作,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进展顺利、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烟叶生产发展。2011年国家局批复我市烟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74个,行业投入补贴资金9018万元,发展种植专业户5506户,种植面积14.05万亩;家庭农场307个,面积4.4万亩;户均种植面积26.54亩, 同比增加12.71亩,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共收购烟叶44.53万担,上级下达计划51.5万担,完成计划的86.5%;上等烟比例57.1%,中等烟比例21.1%,均价16.01元/公斤。投放收购资金35641万元,烟叶价格补贴3482万元,实现烟农总收入39123万元,实现烟叶税7841万元。

(三)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是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重要举措,市农委深入分析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现实及全市人民对健康农产品的需求和要求,提出了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市的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高规格的基地品牌建设会议,全市基地品牌建设工作快速发展。目前,形成了一批优质农产品产业集群,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沂蒙山、绿色农产品”的品牌成功打响。截止今年10月底,新增优质农产品基地59.59万亩,新增优质林产品基地33万亩,新增优质畜禽小区83个,新增优质水产品基地1.79万亩,新增观光小区50个,提前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累计,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达到479.59万亩,经过认证的“三品”达到90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9个,注册农产品商标4300件,均位居全省前列。在上半年全省例行抽检中,我市蔬菜合格率达到100%。滨河生态高效特色农业长廊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建成万亩桃生产基地、万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和1.8万亩的出口生姜基地。***辛集生态园、葛氏农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初具规模。河东区建设了汤头三益有机循环农业示范园、太平星期九假日采摘园、汤河海棠精品园、凤凰岭枫荷苑湿生水生植物基地、刘店子绿三叶草莓基地等一批生态观光项目。兰山区南坊街道、白沙埠镇、李官镇初步形成鲜切花、蔬菜、桃、园林苗木四大主导产业。郯城县开发建设了新村省级万亩古银杏森林公园、重坊中华银杏品种园、中华银杏树圣碑林等生态农业观光景点。***围绕“影视城”项目,规划建设了面积1000亩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推出“蒙莲牌有机藕”、“蓝鹏牌绿色蔬菜”等特色农产品。蒙阴蜜桃、苹果、葡萄、板栗等形成规模,蒙阴县被评为“全国果品综合强县”。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加快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农民通过创办农业企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联合起来,抱团闯市场,形成规模优势。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县域经济列为重点工作,国务院批准沂蒙革命老区执行中部地区政策,各地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全市农业企业经营规模快速膨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2011年新增8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4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4家,市级39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列全省第二位,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居全省前三位。目前,各类产业化组织达到1777家,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923家,占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十分之一,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58家,过十亿元的12家,过百亿元的1家。***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早、发展快、数量多、分布广,全省知名、全国有影响。上世纪50年代,就对莒南县王家坊前农业合作社作出过重要批示。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运行日益规范、功能不断拓展、竞争力逐步增强,初步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由单一向复合、由松散向紧密、由生产联合向股份合作和资金合作、由本区域联合向跨区域联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科技推广,提升了农业标准化水平,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创新了农村社会管理,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299家,其中工商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7331家,拥有成员87万人,出资总额41.92亿元,登记总数和出资总额均居全省首位。今年10月份,***在全省农业专业合作社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五)生态循环农业成效显著。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抢占现代农业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早已引起***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始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近年来,按照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总体部署,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和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今年以来,全市新建户用沼气2.6万户,累计达到41.6万户,新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87处,累计在用数达到326处。年产沼气总量2亿立方米,可替代标煤13.6万吨。沼气总户数和产气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同时,打造了“畜-沼-菜”、“畜-沼-果”、“四位一体”、生态家园、秸秆沼气等一批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新亮点,新发展“猪-沼-果(菜)”等循环农业模式。***三益畜禽农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初投资571.91万元建设大型沼气站,可日产沼气900立方,年产沼液、沼渣1.1万吨。沼渣用作有机作物肥料,沼液经沉淀处理后,清液通过管道输送和液肥喷灌等方式给生态园作物提供生长所需养料。而沼气除供公司生产、生活用能所需外,还向附近村民供应。大型沼气工程的建成运行,使公司由“饲料—养殖—鸡粪—种植”的简单化粗放式循环链条,变成了“饲料—养殖—鸡粪—沼气—沼液沼渣—种植”的精细化循环链条。一方面,鸡粪污水通过沼气站的有效处理,既实现了养殖基地污染物的零排放,又使附近居民用上了清洁生态能源,改善了农村环境;另一方面,以沼气站为核心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拉长了产业链,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良性循环,为企业增添了后劲和活力。

(六)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取得了较大进步。近年来,各地积极申报、争取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严格规范实施,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助推剂”。目前我市在建的项目有***县千亿斤粮食项目、临沭县千亿斤粮食项目、莒南县花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蒙阴县水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苍山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苍山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市农科院小麦新品种原原种扩繁项目、***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以及有关县区质监站项目等工程有序推进。这些项目的建设,必将改善水土资源环境,减少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加农民创收。

四、优化产业结构,畜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全市畜牧产品价格波动频繁,畜禽存出栏继续增长,畜牧业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高,畜产品档次和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15家,年加工能力180万吨,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年产值133亿元。饲料加工企业157家,年产值120亿元;兽药生产企业8家,年产值2亿元;畜牧服务业年产值130亿元。畜牧二、三产业共吸纳农村劳动力80多万人,年创收160亿元,占当年农民纯收入的32%。

(一)畜禽存出栏继续增长,利润可观。1-10月份,我市生猪、统货猪肉、仔猪价格整体上一直处于高位运行,养猪效益维持在300-700元/头。6月底-7月上旬,全市生猪价格达到最高位,利润在600-700元/头。国庆节后价格下滑,最近价格降幅较大。目前,二元肥猪、三元肥猪、统货猪肉、仔猪价格分别为15.7元/公斤、16.6元/公斤、27.4元/公斤、24元/公斤,同比上涨19%、20%、28.7%、28.1%。尽管饲料、人工、防疫等成本上涨,但出栏一头100公斤的三元肥猪利润仍达300元左右。

(二)禽类产品价格波动频繁,生产平稳发展。一是受猪肉价格影响,肉鸡价格稳中有跌。肉鸡价格今年最高时曾达11元/公斤,目前为9.4元/公斤,同比增长3.9%,但比6月中旬下降10.5%;肉鸡苗4.8元/羽,同比增长6.7%。1-10月份肉鸡养殖利润基本维持在1.5-2元/只。二是蛋鸡养殖比较稳定,鸡蛋价格处于涨后下跌阶段。目前鸡蛋市场价格8.6元/公斤,同比持平,比6月中旬下降3.4%。蛋鸡养殖仍有利润,每售一公斤鸡蛋净利1.2元左右。通过无公害认证的鸡蛋超市价格仍在10元/公斤以上,每公斤利润5元左右。三是肉鸭养殖利润可观。合同肉鸭价格8元/公斤,同比持平;合同鸭苗价格5元/只。养鸭场户利润在1.4-1.5元/只。今年鸭产品最高价曾达1万元/吨,目前均价在8700-8800元/吨,同比增长2.9%。

(三)草食动物养殖平稳发展。一是奶牛养殖。目前生鲜乳到奶站的价格为3.3-3.5元/公斤,同比持平。大育成奶牛和产奶牛为9000-13000元/头,绝大部分奶牛场盈利,奶业生产正处于理性稳定发展阶段。正常情况下,年产6吨的盈利2500元左右。二是肉牛养殖。目前价格18.4元/公斤,同比增长19.5%,与9月中旬比增长8.2%;牛肉价格36.9元/公斤,同比增长13.3%,出栏一头肉牛获利500-1000 元。三是肉羊养殖。目前价格22-24元/公斤,同比增长22.2%;羊肉价格56元/公斤,同比增长16.7%。出栏一只50公斤肉羊,利润200-500元。四是獭兔价格波动中上涨,肉兔价格上升。前三季度獭兔价格大幅下滑,9月中旬跌至底点,獭兔皮价格20元/张,同比下降63.6%;獭兔价格14元/公斤,同比下降48.2%,出栏一只2.5公斤獭兔约亏损10元。10月底以来,獭兔价格强劲反弹。目前,獭兔皮价格40元/张,与9月比上涨100%;獭兔价格22-25元/公斤,同比下降22.6%,但比9月上涨64.3%。出栏一只2.5公斤獭兔利润约30元;肉兔16元/公斤,同比上涨23.1%。出栏一只2.5公斤肉兔利润10-15元。

(四)特养行情复苏。随着国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逐渐恢复,去年底以来,皮毛动物行情一路看涨,走出微利阴影。据河东政泰特种养殖有限公司老板赵欣玉介绍,目前母貂皮190-360元/张,公貂皮400-460元/张;狐狸皮品种不同为600-1100元/张;貉子皮为330-550元/张。目前,特养动物平均毛利率高达180%。

五、实施板块建设战略,渔业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一)渔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实施水库、池塘、塘坝、河流“四大”渔业板块建设战略,狠抓优质水产品基地品牌建设、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打造生态渔业知名品牌,不断提升水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全市渔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运行势态。1-10月份,全市水产养殖面积46万亩,水产品产量9.93万吨,产值10.66亿元,同比增7.8%,渔业经济总产值23.8亿元,同比增8.1%。入秋以来,雨水充沛,养殖水面扩大,水质条件改善,鱼种投放充足,秋季渔业生产势头良好。水产品市场价格保持高位,水产养殖利润较常年增加20%多,极大地刺激了群众发展水产养殖的积极性,全年渔业经济目标有望超额完成。

(二)池塘养殖向名优高效渔业方向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池塘面积在逐渐减少,由原来的近10万亩降到现在的8万亩,而且仍有下降的趋势。池塘已经成为渔业生产宝贵的资源。粗放粗养、低投入低产出的养殖方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名优高效养殖。南方省市的池塘规模化养殖,主要是养殖鳜鱼、鲈鱼、黄颡鱼、黄鳝、翘嘴红鲌、泥鳅等名优品种,市场价格高,养殖效益好。郯城县的河鲈、狗鱼养殖就是很好的例子。池塘养名优、养精品,高端高质高效,是今后发展方向。

(三)大中型水库生态养殖成为必然趋势。我市有天然水面100多万亩。淡水资源丰富,特别是水库河流众多、水质良好,是我市渔业发展最大的优势所在。水库等大水体渔业发展的方向就是生态增养殖,以增殖放流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为手段,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许家崖水库2011年3月份清除了养鱼网箱,全市7座大型水库中有4座已清除了养鱼网箱,另外3座大型水库的网箱清理也为期不远。开展水库等大水体鱼类增殖放流,加大资源修复力度,发展有机生态渔业已成为必然趋势。

(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成为发展重点。***省渔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园区建设行动。今年全省选划300个园区建设项目列入《***省现代渔业园区建设规划》,是今后省级以上财政资金扶持的重点。我市根据要求提报了22个工厂化流水养殖、精品池塘和休闲渔业项目,把园区建设列入渔业发展的重点。如:以沂河、沭河为轴,沿河两岸规划布局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在百里滨河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中心地段——***县辛集镇,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处“***现代渔业产业园”。结合我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的实施,今年总投资4000万元,建设工厂化养殖面积20万平方米;计划到2015年,园区建成核心区面积1000亩,规划面积5000亩,示范带动10000亩,形成年产冷水性名贵鱼类1万吨、产值4亿元的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渔业产业园。通过园区示范带动,建立郯城、***、经济开发区、河东、***、***等沿沂河两岸冷水鱼养殖产业带,促进我市现代渔业发展。

(五)休闲渔业持续升温。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生态旅游、休闲垂钓和都市观赏渔业的兴起。我市山清水秀,独具资源优势,发展休闲渔业具有广阔的空间。***区、郯城县的观赏鱼养殖,亩效益上万元,是常规品种养殖的近十倍;莒南陡山水库、蒙阴黄仁水库的休闲渔业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城镇居民家庭观赏鱼养殖市场潜力很大等,促进休闲渔业快速发展。9月28日-29日在***滨河景区成功举办了首届·***沂河放鱼节。省市领导及渔业部门、园林部门职工代表和热心市民12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和放鱼活动。在最近省旅游局组织的“到***不可不去的100个地方”评选活动中,***滨河景区名列其中。

五、农业支持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在为农服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低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农机部门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战略,不断提升农机化综合指标,实现了农机化整体工作更好更快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截止到10月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91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8万千瓦,全市拖拉机保有量4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粮食作物机械化、经济作物机械化、牧渔林业机械化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已进入农机化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二)水利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年,市委、市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极大改善了我市农田水利设施状况。今冬明春计划总投资12.9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其中,国家下达了3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8个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涉及全市的饮水安全及面上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共计总投资64768.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1819万元,省投资14358万元,市县投资22600万元。以上项目的实施,使全市农村水利灌溉设施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为保证全市粮食生产连续增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气象预测提升了农业生产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市是气象灾害频发、多发及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如2010年9月11日至今年2月下旬,***连续166天无有效降水,发生特大干旱,为200年一遇,有119条小型河流断流、48座小型水库干涸、2080眼机电井出水不足,500多万亩冬小麦受旱。面对严重旱情,全市气象部门统筹部署,精心策划,全力以赴开展干旱气象服务。市气象局抽调技术骨干专门负责干旱决策服务,制作图文并茂的抗旱服务专报15期,气象短信息417余次,服务的针对性、实用性显著提高。2月26-28日,全市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了规模空前的人工增雨(雪)作业,发射火箭弹200余枚。5月9-11日天气过程,市气象台预报准确,服务周全,人工增雨作业及时有力,大部分县区旱情基本解除,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2011年7月中下旬到9月中旬,***市发生三次大规模降水、大范围降水和连续阴雨天气。全市气象部门密切监视每次天气过程,从短期到短时、临近预报均较为准确,服务及时到位。汛期市气象台共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要天气预报》16期,《雨情报告》52期,《一周天气预报》13期,气象旬月报12期,农业气象旬月报12期,全市通过气象决策短信平台各类预警信息151次415条,1503349人次免费接收到预警短信服务,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四)积极推进农业开发项目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既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市农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工程,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民生工程。今年以1-10月份,我市已争取省以上农业综合开发无偿资金1.22亿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资金首次过亿元。争取土地治理项目19个,其中存量资金项目16个,增量资金项目3个。争取产业化经营项目27个,其中财政补助项目14个,贷款贴息项目13个。争取到的项目和资金量都位列全省前茅。莒南玉芽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基地项目、***明富食品有限公司优质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县鲁中蔬菜保鲜配送项目、农丰食品有限公司财政贴息项目、兰山区龙雨食品有限公司种鸭养殖基地等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档次高、效益好、带动能力强,成为当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亮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龙头。***县***镇项目区成功引进了万德大地公司和深圳客商两只“金凤凰“,万德大地公司投资110万元进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资料投入,发展有机果蔬基地1200亩,深圳客商投资200余万元,在项目区高标准建设了目前全省最大的连体樱桃大棚,发展大棚樱桃38亩;蒙阴县扶持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2000吨气调库建设项目与土地治理项目相结合,发展优质果品基地,项目总投资239.6万元,其中财政扶持51.6万元,辐射带动发展优质果品基地2万多亩。这些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综合效益,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六、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粮食生产在高的基数上增加产量难度较大。农村生产要素流失严重,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发展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凸显;加之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粮食生产在高的基数上实现“九连增”难度大、困难多。

(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今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从增长的因素看,一是农民工工资上升,二是农产品价格上升,这些增收因素增长空间有限,加之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难度增大。

(三)县区之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县区之间因区域位置、经济发展基础、领导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现代农业发展、农机化、烤烟生产等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水平不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滞后、组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突出。部分农田靠天吃饭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全市还有297万亩是“靠天田”,有近200万亩根本没有抵御洪涝干旱、防灾减灾的能力;中型灌区灌溉渠系亟待配套维修,灌溉水跑冒渗漏现象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渔业苗种繁育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生产能力相对不足;畜牧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农口部门群策群力,广大农民群众抓住机遇,发展经济,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已成定局,今年小麦播种面积552万亩,为明年粮食实现“九连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7500元,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底全市肉蛋奶总产将突破200万吨大关,全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33亿元以上;全年水产品产量将达到12.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28亿元以上。

七、几点建议

(一)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用足用活沂蒙革命老区执行中部地区政策的有利条件,完善相关制度,把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引导、社会主动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以农业农村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瓶颈”,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依靠农民自已搞困难重重。因此,应借鉴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来开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建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的新机制。积极探索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政府直接面对一家一户的交易成本,集约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篇(3)

1、全县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芦溪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开发草产业、提升猪产业、优化羊产业、推进牛产业、发展特种养殖业”的总体思路,以科技兴牧、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配套技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使草畜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逐步成为全县的农业支柱产业。2003年底,全县天然草原面积有19.6万亩,已利用面积10万亩;年内生猪总饲养量25.01万头,出栏14.25万头,年未存栏10.76万头;牛总饲养量3.47万头,出栏0.36万头,年未存栏3.11万头,其中奶牛0.05万头;羊总饲养量4.2万头,出栏2.34万头,年未存栏1.86万头;鸡125.6万只,出栏70.99万只,年未存栏54.61万只;鸭总饲养量101.78万只,出栏57.53万只,年未存栏44.25万只;鹅总饲养量33.25万只,出栏18.73万只,存栏14.52万只。年内肉类总产量15458吨,蛋产量1241吨,牛奶产量2282吨、水产品产量3530吨。草畜产业产值达9122万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374.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6%。

2、畜牧业大户养殖情况

2003年涌现出总饲养量在50头以上的山羊养殖大户60户,总饲养量在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大户10户,总饲养量在5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大户8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鸡大户20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鸭大户280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鹅大户80户。

3、畜牧业加工情况

目前我县的畜牧业收入以直接出售为主,仅有畜牧业加工企业5家,2003年完成畜牧业加工产值仅3000万元左右,且大多以加工猪肉为主,加工牛、羊、鹅、兔等草食畜禽产值仅100万元左右。

二、草食畜禽发展的有利条件

综合分析,芦溪县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具有良好地基础条件和市场潜力,主要表现在:

(一)饲草资源充足。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场面积10万亩,人工牧草1.2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30万吨。据测算,仅上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后,载畜量可达130万个羊单位。而目前全县草食畜存栏只有42.3万个羊单位。如按新增10万亩牧草计算,在现有基础上可净增50万个羊单位。考虑到现今畜禽育肥期缩短、利用配合饲料饲喂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等因素,全县草畜承载量可在目前水平上翻一番多。

(二)发展条件较好。多年来,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探索,创出了"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经营模式,龙头企业芦溪县一村食品有限公司和源华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全县规模养殖、种草大户不断增多,占到全县总农户的16.5%。配混合饲料利用、秸秆青贮氨化、“五良”综合配套利用等技术正在稳步推广。黄牛冻配点、猪人工授精点、雏鸡孵化点等基础设施可基本满足畜禽品种改良的需要。草畜产业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率、覆盖率、贡献率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些都为我县草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比较效益明显。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种植业除设施农业外,水稻等大田作物的边际产出效益逐渐下降,挖潜空间十分有限。而草畜产业却是一个朝阳产业,边际产出效益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未来支撑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据调查测算,2003年全县水稻亩收益为157.6元。若按设施畜牧业计算,则收益更高,如某农户2003年占地1亩,新修暖棚牛舍8间,饲养肉牛20头,养羊100多只,年纯收入近2万元,远远高于设施种植业的产出效益。

(四)市场前景广阔。加入WTO,芦溪县在全球性的经济大分工中,具有一定竞争力和能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应当首推草畜产业。畜产品价格方面,芦溪县牛羊肉等畜产品价格优势更为明显,其中羊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50%左右,牛肉价格低80%左右;从国内市场看,草产品需求量年达1000万吨,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而国内生产能力只有200万吨。畜产品价格方面,从近年来市场情况分析,价格波动最大的是猪肉,牛羊肉相对稳定,国内所有的星级宾馆、饭店所需的牛肉和羊肉主要依赖进口(价格为30元、25元/斤),国内市场尚难以满足需求。从占领市场的角度看,芦溪县靠近广州、福州等发达城市,只要有所作为,就可以在未来的销售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二、草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群众的产业观念不强。相当一部分农民仍存在"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换油盐"的小农观念,对草畜产业发展前景及潜力认识不够,只把它作为家庭副业对待,舍不得投入,使草畜产业难以实现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影响了草畜产业的规模效益。

(二)产业化层次低。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开发规模有限,形不成基地优势。有龙头无基地、有基地无龙头的问题仍很突出。

(三)科技信息服务滞后。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作用发挥不够,畜牧科技人员短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草畜产业生产能力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单项的、局部的多,常规的、一般性的多,高新的、具有重大开发意义的、系列配套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少,从而影响了草畜产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开发资金严重不足。科技推广投资比重偏低,部分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严重受阻。由于部分乡镇财政困难,一味等待省、市、县财政投资,对草畜产业的发展投资“注血”不足。

三、推动草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主导”意识。要积极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新挑战,抢抓机遇,把草畜产业作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中予以体现和加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予以重视,切实增强全县上下加快发展草畜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坚持以草为本、草畜并进的原则。要把种草作为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做到以草定畜,协调发展。在草业开发上要致力于实现立草为业,做到种草与草产品加工销售和发展草食畜相结合,走产加销一体化、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要结合长江防护林项目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适当压缩水稻面积,加大饲草种植面积,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实现人均1亩饲草的目标。畜禽养殖以短期育肥为主,使有限的饲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与管理。按照“大规模、大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制;多种成份、多种经济组织并存”的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高起点地抓好饲草料加工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建设,使之形成经营机制新、技术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经济组织。重点做大做强杜仲饲料公司、一村食品公司和源华食品公司。同时,要把发展草畜产业与实施名牌战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建一个企业,创一个品牌,搞一个“氏族”,开发一个系列,实行由粗到精,由主产品到副产品,从正品到下脚料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

(四)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兴草、科技兴牧”战略,加强新型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大力推广牧草种子包衣、根瘤菌拌种等牧草栽培技术,优良品种引进、改良技术,草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重点推广“五良”(良舍、良种、良法、良料、良医)综合配套技术;推行"政府行为+科技人员"的技术推广新机制,健全科技推广和疫病防治机构,稳定畜牧科技队伍,用政策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他们搞好科技推广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各级服务组织和重点服务设施的建设,在政府统一协调下,将龙头企业和各有关部门及乡(镇)、村基层服务组织结合起来,大力推行“乡(镇)站+农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技术服务部门+农户”的服务形式,建立较为完善的生产销售、科技推广、信息反馈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