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校本课程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8 15:05: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校本课程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校本课程计划

篇(1)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通过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协调配合,培育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初步养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初步具有中国心理、世界眼光、传统体认、现代意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基本理念

新六艺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称之为化育思想。

化育思想是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中华民族优良人文传统为依托,并批判借鉴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现代教学论、课程论,由此探索构建的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思想。

化育思想的核心信念是弘扬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文化成的理念。《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注释云: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先哲们的这些论述,揭示了中国古代人文化成理念的基本内涵,成为我们化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因此,化育思想,我们也称之为化成教育思想。它是以人类优秀文化科学知识为教育内容,以化育为教育方法,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教育思想。

化育思想的基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化育思想要求在教育中注重学生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关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注重培养学生关注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生存状态,勇于献身民族复兴大业。

三、课程基本结构和性质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包括新诗教、新书教、新乐教、新礼教、新科教、新武教共计六门课程。

小学新六艺课程的性质属于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由涪陵城区教育办公室主持,涪陵城区六所小学共同参与研究和开发。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与中国传统六艺教育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但绝不是复古。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是在和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要求,对中国传统六艺教育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应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性,更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课程基本要求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总的要求是:突出人文关怀,强化传统熏陶,促进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崇尚创新,德艺双修。

小学新六艺各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新诗教课程:设置诗歌课,继承和弘扬中国诗教优良传统,推进中国诗词进校园,强化中国传统诗词和现代诗歌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小学语文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爱好;小学阶段学生背诵古体诗150--200首;培养学生诗词朗诵习惯和初步技能;了解中国传统诗词和现代新诗基本常识;开展儿歌、儿童诗习作教学,尝试古体诗和现代新诗习作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诗词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诗歌审美情趣,发挥诗教的育人功能,以诗性培育人性。

新书教课程:设置书法课,改进写字课教学,强化中国书法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小学语文和艺术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书法审美意识和初步的书法审美能力。强化书写技能训练,开展必要的书法常识教学;在硬笔书法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毛笔书法教学;在学习楷书的基础上,重视行书的学习;在临摹的基础上注意体现学生个性;在字迹工整的基础上讲求字迹协调、美观。书法教学要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书法不仅在书法课(写字课)中教学,还应该在美术课中加以引导。要发挥书法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书写和欣赏过程中受到书法美的熏陶,以书品培育人品。

新礼教课程:设置礼仪课,加强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新文明风尚教育以及现代礼仪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品德课教育。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贯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批判吸取中华礼教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乡情和爱国情感,以之作为礼仪教育的情感基础。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精神,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以之作为礼仪教育的认知基础。知行结合,以礼仪行为作为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实践,以礼修德,以礼立人。

新乐教课程:开设乐教课,加强和改进音乐教育。开展声乐和器乐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演唱能力和演奏技能,每个学生会演奏至少一样乐器(含竖笛或口琴)。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与新诗教、新礼教、新武教等学科的结合,拓展学校艺体教育,弘扬中国教育传统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念,以乐成人。

新武教课程:开设武术课,拓展体育课教学。弘扬中华武术传统,培养学生尚武立德,机智勇敢,拼搏进取,强身报国。新武教应与新礼教紧密结合,以礼习武,以武修德;培养学生武术活动爱好和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每个学生掌握适合小学生的武术基本功法和拳术、器械套路十套。 【1】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计划相关文章:

| | | | | | | |

查看更多>>

新科教课程:开设科技活动课(含信息技术课),强化科技教育,使学生了解、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电脑基本操作技能,以及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意识和初步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教学;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等丰富多样的科技、科普、劳技活动;培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兴趣和动脑动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实施新科教,补充和拓展数学课、科学课教育。

五、课程教学方法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的基本教育方式,即广义的化育方法。广义的化育方法包括四种基本方法:教、化、学、行。

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直接教育和引导,就是坚持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化,就是狭义的化育方法,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教师的日常言行和教育教学环境诸因素,对学生的熏陶、磨砺、感召,使学生心灵深处发生转化。

学,就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就是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能动性。

行,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就是突出实践活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要通过教、化、学、行的基本方法来实现其教育目标,达成其教育目的。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的教育,应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六、课程组织形式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形式和课程活动形式两大类,即“两课两活动”。

课堂教学形式即两课,指通过专设课和合并课。专设课时也叫单列课时,是利用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地方和学校安排课时”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来安排校本课程课时。合并课是将校本课程合并在国家课程的课时中教学,即在国家课程教学过程中插入相关校本课程的内容。

课程活动即根据校本课程计划和要求开展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课程活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即两活动,一是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二是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日常教育活动形式即利用朝会、班队活动、课间操、课外活动等日常活动实施校本课程教育教学。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即利用学校、少先队主题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或专题参观访问、调查、采风等活动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活动。课程活动应充分利用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电脑网络系统、校园广播、宣传专栏进行教育活动。

新六艺校本课程应将课堂教学形式与教育活动形式有机结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利用课程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新六艺校本课程要与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密切结合,使新六艺课程活动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学校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都应该积极结合新六艺校本课程来开展。

七、小学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结合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应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密切结合。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结合方式主要是渗透与扩展,分列与合并。

渗透与扩展,即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的渗透与扩展。新六艺校本课程必须渗透国家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教育教学中,应渗透新六艺课程的精神,并挖掘、突出、深化与新六艺课程相关内容的教育教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体现校本特色。新六艺校本课程既应保持校本特色,也应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来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要求,使之成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机扩展。

单列与合并,即课程和课时的单列与合并。根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新六艺课程特点,可以单列设置新六艺课程和课时,也可以将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合并设置。

八、课程评价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评价应遵循人文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等五项原则。人文性原则要求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摆在课程评价首要位置。实践性原则要求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整体性原则要求课程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并对学生新六艺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差异性原则要求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个性优势发展。创新性原则要求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上述五项评价原则,也是新六艺校本课程的教育原则。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评价的性质属于考查,主要包括行为评价、作业评价和绩效评价三个方面。行为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日常言行表现、对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兴趣等方面情况。作业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练习、习作达到的程度。绩效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及相关评比、竞赛、考级活动中的表现。考查方式以定性评价为主,以日常行为表现和实作技能考查为主。

九、课程计划

涪陵城区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计划,见附表1。

  2  

篇(2)

第一步:学会运弓

先让学生认识二胡,熟悉二胡各部位的名称,然后重点讲授右手运弓的要领,学会持弓、运弓及中弓、长弓的运用,解决能将二胡拉响的问题,使学生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他觉得“我也能拉响二胡”,引起他的兴趣,树立起信心。作业主要是拉空弦练习及内外弦的换弓,技术上掌握运弓要“平、直”的运弓要领。

第二步:学习乐理与指法(要花几个课时):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右手运弓与换弓换弦之后,就要学习左手的按指了,在学习指法之前,要对学生先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要用形象化地语言讲解音节、音符,我用上楼梯的方法讲解七声音阶,特别要强调34与71的半音关系,好比上楼梯时要上半个台阶,迈步要小,使学生明白指法中遇到半音时,两手指要并拢靠近的道理,因为如今的家庭大都住楼房,孩子们具有直观的形象易于理解,易懂易记。接着要讲音符、节拍,从全音符到十六分音符,并与学生一起象上楼梯那样,打着拍子唱出音高来。明白了基本乐理后,再讲授左手持琴搂指的要领,并按指法要求在二胡上拉出音阶,学会用双手的配合。作业存布置各种节拍的第一把位的音阶练习。这一课时的内容量较大,既教乐理又教左手指法,因此是最为关键的一课!老师要做到讲解生动,辅导耐心,引导师得法。

第三步:拉简单乐曲

当学生掌握了左右手的配合与换弦练习之后,就要趁热打铁,教学生拉几首简单的儿歌乐曲,教材的内容必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课本,选择比较简单的适合二胡拉奏的儿歌,例如:小宝宝要睡觉、闪烁的小星、粉刷匠等之类的歌曲,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稍加辅导示范就会拉了。这节课也是学生与其家长兴趣最高的一课,他们觉得“我(的孩子)不但会唱,而且也会拉了!”在儿童天生优越感的促使下,无疑提高了他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篇(3)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好的推荐书目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健全小学生的心灵、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有重大作用,社会各方面已经形成共识。它是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新教材的启用,倡导着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倡导着教育中人文因素的挖掘,倡导着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既为语文带来了新鲜气息,又为语文教育构设出了美好前景。语文活动课特别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特别强调直接体验,特别注意潜能发挥,特别注重个性养成,这就能使学生能体会实践的愉快,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信息,获得独特体验,在交流中张扬学生的阅读潜能、语言表达力。

二、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内容诸方面都能有较大的.突破。

2、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语言得到丰富积累的同时,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思维水平。

三、阅读速度及内容:

1、提倡朗读,每分钟不少于50至60字。

2、阅读浅近的文学语言类读物,如童话、儿歌、寓言、故事。

3、要阅读一些数学读物;自然、社会科学类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也可以选读一些适合学生的“有声读物”。

四、方法及措施:

1、提倡课内阅读为辅,课外阅读为主的方式。

2、组织阅读小组,小组内阅读层次互补。每个小组里要选定组长,负责领导监督管理本小组的阅读进程。

五、课程计划

第一课时:提前布置参观音乐书吧,然后再参观音乐书吧,了解音乐书吧的布置,环境。

第二课时:从书的封面、目录、扉页、出版日期、出版社、作者等方面具体地分析了解一本书。

第三课时:学会给图书分类。

第四课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第五课时:寓言故事朗读。

篇(4)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诵读内容:

《溪居》等7篇古诗文

《论语》《大学》《老子》中精选片段

《山海经》中神话故事

四、教学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教学措施

1、每天利用午间活动时间、集会、路队诵读形成常规,选自觉诵读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每周两节阅读课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诗经学习游戏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可在教室中张贴一些学生的古诗文书法作品;在黑板的一角开辟“每周一诗”且定期更换;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凡此种种,旨在创建一个充满古韵的班级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随时受到传统诗文的熏陶和感染……

4、不进行严格的考核。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激励争优。

5、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评价卡分别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四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6、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篇(5)

为了明确地分析问题,这里需要界定4个关键概念:素质;素质文化;校本课程;课程策划。

素质是个体身心各个方面发展的水平和特征,主要包括性格、气质、价值观、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生活力、身体素质等。素质既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成分,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我们经常说“人的发展”,其基本内涵就是人的素质的发展。

素质文化作为一种现实现象早已存在,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则最近几年才出现。由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1],素质文化无疑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主导价值的[2],文化又会表现为各种相关的形式。因此,素质文化可以界定为:它是以追求人的素质发展为主导价值观并体现为各种相关形式的文化。

校本课程已是教育界所熟知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它是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是基于学校的愿景、需求和条件,以学校人员为主体而开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等相对。也有一些人士将这里所说的校本课程称为学校课程、学校本位课程、校级课程等。

课程策划的实践早就存在,而课程策划却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对于“策划”的概念,不同的策划学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例如,吴粲认为,“策划是对市场信息进行管理、运作、技巧处理或操纵的过程以及对市场进行计划、酝酿、决策、运用谋略的过程。”[3]策划作为一种实践已经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课程领域,在课程领域就是课程策划。课程策划是指以全面的策略对课程进行系统谋划的过程。在进行课程建设之前和建设过程中,要运用关于课程建设的知识、思路、方法、策略进行谋划,这些谋划就是课程策划。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开展课程策划,可以避免校本课程建设的盲目、跳动和仓促上马,使校本课程建设有远见、有计划、有条理、有策略地进行,而且在此过程中,人们会运用各种有效策略,因此,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策划中学校文化基础的缺失

教育重要而直接的基础之一是文化,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中进行的,受到整个文化的制约,甚至可以说,教育是文化的一个部分[4]。作为教育之重要维度的课程,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就是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过程,是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5]。就校本课程而言,它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学校文化,同时它又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策划应该以学校文化为重要而直接的基础。近年来,人们已经开始注重校本课程的文化基础,一方面注重基于学校文化建设来开发校本课程,另一方面注重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然而,我国校本课程策划在学校文化方面仍存在缺失。这种缺失是多方面的,这里,笔者不准备进行全面分析,而主要分析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缺失:受社会过于注重利益文化的影响,轻视素质文化。所谓利益文化,就是以利益为主导性价值追求并表现为各种相关形式的文化,这里的利益,通俗地说就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需要、“好处”[6],主要包括权力、资格、财富、资源等。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社会文化中起特别重要的支配作用的便是利益文化,人们的行为受利益的驱动特别大。基于这种历史,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就曾指出:人和人类历史背后的原动力,人的热情的原动力,是对个人利害、个人利益等的追求[7]。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人们也较多地受到利益文化的影响。例如,虽然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校很难摆脱所谓的“应试教育”。在许多人心目中,所谓的“应试教育”内在追求的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社会资格、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也受到利益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虽然有些人注重到了发展学生素质,但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标总的来说还不全面、不深入,基于此目标的校本课程策划思路也不够明确、全面、深入。

学校文化上的这种缺失正在产生危害。应该说,利益文化本身是不可避免也无需避免的,但如果过度注重利益文化,人们过度追求利益,就会产生许多危害:一是造成人间过多的争夺和争斗,从而造成社会不和谐,造成过多的冲突和震荡;二是造成利益分配不公和其他不公平,因为在这种社会文化中,强者也受利益心驱动,用力争夺利益,他们可能会占有过多的利益;三是导致许多人过多的失败,因为在利益争夺中,只有强者才能获得大量的利益,而其他许多人只能获得较少的利益;四是导致利己之心过于严重,这些年以来人们已经看到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存在;五是造成对环境和地球的破坏,因为利益分配不公,强者占有过多的利益,他们当中可能还会有较多的人贪图更多的利益;而弱者难以生存,为保证弱者生存,就需要生产更多的利益,这两方面同时起作用会导致过量生产。

我们必须直面上述情况,弥补校本课程策划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缺失。

三、校本课程策划主导性的学校文化应是素质文化

文化驱动着人的活动,尤其是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人活动的重要的动力源泉和活动方式基础。课程建设要达到课程文化自觉,这是基于课程的历史、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和课程研究发展的必然[8]。在策划校本课程时,我们必须关注校本课程所立足的学校文化基础及其特点、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并有意识地积极影响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要弥补校本课程策划中学校文化基础的上述缺失,办法是多样的,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办法是探寻和建设校本课程策划的主导性的学校文化成分――素质文化。分析如下:

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应该成为人类价值观中的主导性成分,因为人的素质发展在人类生成与发展中起着特别关键的作用。第一,人的素质是人成为世界上最高存在的基本依据之一。我们知道,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上最高的存在,那么,人是凭什么达到这一点呢?是凭人的素质。第二,人的素质是人的基本的内涵。我们经常说以人为本,而人不是空洞的人,是有实质性内涵的人,基本的实质性内涵就是素质。第三,素质发展是人美好生存的首要的内在条件。人要生存,就需要一定的品德、知识、技能、体质等多方面的素质;人要美好生存,就更加需要较高的素质,如优秀的性格品质。第四,素质发展也是人追求的目的本身。素质发展不仅是重要手段,也是目的本身,因为人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素质,如人都希望自己很有智慧,对智慧的追求既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也是一种目的本身。也就是说,素质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终极价值。第五,人的素质发展是社会发展与和谐的首要条件。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首先依靠人的素质,包括人的品德、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政治素质、文化继承能力与创造力等的发展,人的各方面素质的美好化是社会变得美好的特别重要的内涵和条件。

学校教育更应以学生素质发展为基本任务。人类社会有多样化的分工,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任务是不同的。例如,经济生活的基本任务是生产物质财富,政治生活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维系和完善政治体系,文化生活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建设和发展文化。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即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基本任务,这是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违背了这一点,就谈不上真正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由多个维度构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课程。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维度,同样应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基本宗旨。

学校文化是一个广阔的范畴,包括多种成分,诸如利益文化成分、素质文化成分等。但学生素质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学校文化虽然具有多种成分,但是应该以素质文化为主导性成分,并形成一种以素质文化为主导的优化的学校文化结构。在这种学校文化结构中,学校各类人员,包括学生,都将积极而有力地追求素质发展。这种价值追求将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促进素质文化与校本课程策划互动的方略

基于素质文化进行校本课程策划,单方面从素质文化角度或从校本课程策划角度努力是不够的,而应该促进素质文化与校本课程策划的互动,这种互动的基本内涵是:一方面在学校文化范围内加强素质文化建设,为校本课程策划提供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明确地以学生素质发展为宗旨来进行校本课程策划,反过来促进学校素质文化的发展。为有效地促进这种互动,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方略,这里阐述四条主要方略。

其一,探索和充分利用学生素质发展的广阔的可能空间。关于素质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策划,有人可能会存在疑问:学生学习国家课程已经精疲力竭了,哪有时间和精力来发展具有学校特色的素质?这种顾虑应该消除。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潜能极其巨大。例如,有的学生14岁左右就考上985大学,说明只要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中小学12年间可以学习非常大量的东西。我们不提倡学生太早就考大学,而是基于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广阔空间的探索,认识到并利用他们的极其巨大的学习潜能,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明确地以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素质发展为宗旨来策划校本课程,从而让学生实现相对全面、丰富的素质发展。对学生素质发展广阔的可能空间的探索,是建设素质文化的基础之一。

其二,素质文化的文化精神建设与文化形式建设相结合。文化是非常复杂的,这主要是因为它既包含丰富的文化精神,又包含丰富的文化形式[9]。文化精神如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等,文化形式如器物形式、制度形式、行为形式、语言形式等。文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就需要将文化精神的建设与文化形式的建设相结合。在学校文化范围内建设素质文化也应如此。素质文化建设上的这种结合特别要注重:让学校各类成员(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都明确地树立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在学校范围内传播关于素质和素质发展的知识,形成基于素质发展的思维方式;建立促进素质发展的一些相关制度;开展促进素质发展和展示素质发展的相关活动;树立促进素质发展的典型人物,让他们在学校人员素质发展和校本课程策划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其三,加强综合素质课程的策划,促进素质文化建设。素质的结构非常复杂。中小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作用应该是全面的,而就各类素质的相对重要性和中小学最主要的“可为”来说,中小学阶段的课程最应该起作用的,一是促进学生的学科素质,如语文素质、数学素质等的发展;二是综合素质的发展,如品德、跨学科素质、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生活力等的发展。校本课程策划最重要的任务是策划综合素质课程,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在综合素质课程中进行关于素质文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式建设,如关于综合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建设;并使综合素质课程建设制度化、常规化、可持续性,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素质课程文化,并促进学校的整个素质文化建设。

其四,实现素质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协同发展。实现这两方面的协同发展,既有助于促进素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其别重要的是:素质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建设都要抓住“素质”这一核心,素质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和增强发展素质的价值观,而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宗旨是发展学生素质(其中包括内化了的知识技能),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这样的核心和宗旨始终要明确;课程建设始终要注重价值观的体现和传递,其中主导性的价值观是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要引导学生关注素质发展,认识到素质发展是人生发展的重要目的和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明确地围绕素质发展来学习校本课程,从而避免学习宗旨上的迷茫或模糊;促进师生共同的素质发展,其中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过程中发展素质,教师在建设和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发展素质,师生发展相互促进,做到深层次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

[2]丁念金.素质文化视野中的课堂评价理念[J].全球教育展望,2011(12):4.

[3]吴粲.策划学[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1.

[4]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29-30.

[5]Michael W. Apple. Cultural Production/reproduction[M]//Craig Kride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Studies. Los Angeles: SAGE reference, 2010: 168-170.

[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1131.

篇(6)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lO)07-0034-03

校本课程开发及其教材建设是校本课程发展的具体化、有效化表现,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系统科学地开发校本课程及其教材,是校本课程持续开设、有效发展的保证。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从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之日起,就把校本课程建设当作学校发展和课程发展的可持续工程,既倾注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倾注了智慧和精神。本文以《闽南文化》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为例,介绍了双十中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理念

理念是校本课程的灵魂。厦门双十中学在《闽南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中秉持了下列理念。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经验,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在联系中寻找最佳契合点,全面开发、实施《闽南文化》课程,促进“知识化课程”向“生活化课程”回归,实现“知识化课程”与“生活化课程”的融合,建立“知识化学习”与“生活化学习”整合同一的课程形态,以克服基础教育课程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倾向,突破千校同面、万课同相的局面,彰显学校发展的独特个性和鲜明特色。

其次,校本课程开发要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厦门双十中学根据厦门独特的地理优势,针对当前青少年漠视民族文化的实际,把《闽南文化》课程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存交融、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文化和学校课程的多元建构,实现国家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文化一体化。

再次,把《闽南文化》校本课程作为切实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闽南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学校力求达到: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能够直接体验到的生活文化情境,体现学习的生活情感功能;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实践搭起现实的桥梁,实现学习与生活的现实对接;激发学生自身的源动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课程的地方性特征,培养学生的文化个性,又通过课程的民族性特征,培养学生的文化共性,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态度与生活实践创造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文化素养,真正促进学生的知识性成熟和社会性成熟,形成文化个性与文化共性相统一的文化品格,为其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校本课程建设的方法

恰当合理的方法是校本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厦门双十中学在《闽南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发挥课程领导的关键作用,实现课程领导与教学领导的统一。校长是学校发展和校本课程规划建设的领军人物,学校领导班子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决策力量,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力军。校长首先组织研制出校本课程的建设规划和目标,进而带领班子成员修订、完善规划和目标,集体作出决策;再引导教师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带领教师进行开发和实施,做到上下步调一致、协调统一。

第二,充分发挥学校师生、课程专家及学生家长在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建设中的作用。学校与闽南文化研究会紧密合作,以闽南文化研究专家为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开发的龙头,带动和指导师生一起参与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确保课程实施和教材开发的质量。同时,学校重视学生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号召家长积极为校本课程的建设建言献策,为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信息和材料等,协助学校落实课程计划,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充分发挥课程建设过程的综合作用,努力培养师生的合作探究、发现和创新精神。学校在专家的指导下,一方面通过深入社会生活,进行政府、民间的调查和采访,搜集和发现课程素材资料,进行素材和资料的证伪、求真、分析、整理和筛选,探求课程建设的脉络,形成教材编写的思路,掌握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方法,进一步明确教材与课程的关系等;另一方面,通过与专家一起活动、研究,学习专家严谨、细致、认真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坚忍不拔的研究精神,使师生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得到升华。

第四,采取边开展课程实验边开发编写教材的做法。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在收集、把握课程素材和资料之后,进行课程组织和教材实验。课程组织和教材实验以专题为线索,设置单元课目。通过专题教学的可行性操作,逐步明确教材编写的体例要求和内容特色、专题的具体内容及具体课目、教材编写的专题顺序和逻辑顺序等,并不断地充实、调整和完善。最后在专家指导、统筹下,确定课程开设、教材编写的整体结构,制订较为严密的教学和教材撰写计划,落实各环节的具体任务。

第五,构建以师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体系。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厦门双十中学把学校教育的发展需要与师生的成功发展要求结合起来,把课程、教材研究开发工作与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学校课程建设高度反映国家教育方针的精神,细致分析基础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三种发展性评价体系:一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三是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内容

盘点闽南文化记忆,挖掘闽南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让学生学习、了解、弘扬闽南文化,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热情,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升华国之心和爱乡之情,全面提高文化素养,是厦门双十中学开发《闽南文化》系列课程的内容依据。

(一)内容框架

《闽南文化》课程由《闽南民系与文》《闽南方言》《闽南习俗》《闽南名且生》《闽南建筑》《闽南先贤》《闽南民间戏曲》《闽南民间信仰》专题系列组成,每个专题均分20个单元课目。为便于学生理解、把握、思考和实践,教材在每个单元课目之前都设有“要点提示”,通过“要点提示”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单元内容,使“要点提示”成为学习整个单元或整部教材的“向导”。各个专题教材中或配以插图,或配以图表,使教材内容直观形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了使学生学用结合,各个单元内容后面还设置有“思考与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把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巩

固、深化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形成和强化民族的语言、文化、观念、行为等。

(二)内容顺序

《闽南文化》系列课程教材的内容顺序分为“专题顺序”和“逻辑顺序”两个方面。

专题顺序体现在按照不同的专题阐述内容,各个专题均分20个单元内容。各个专题中的每个单元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与本专题的其他单元内容共同组成―个完整的专题整体。

专题系列按专题内在的逻辑关系阐述内容。前面的知识内容是后面知识内容的统领或基础;后面知识内容是前面知识的延续,一个专题紧扣一个专题,如由“民系文化”到“方言”“民俗”“名胜”“建筑”“先贤”“戏曲”“信仰”,由此体现出专题的连贯性,使其上下彼此衔接,互相贯通,形成同一地方特色的文化系列。内容则从一般到具体、从形象到逻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体现教材内容编排顺序的科学性。

(三)知识结构

整个文化系列虽是地方文化的内容,但是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知识,涉及语言、文化、环境、教育及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领域的知识。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闽南文化》的课程实施中,厦门双十中学突出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使专业学术团体与学校课程组织结合,建立专业学术团体与学校课程的协作关系。厦门双十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优质学校,拥有深厚的课程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厦门市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是研究闽南文化的学术团体,拥有一大批资深专家、学者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底蕴。两者结合开发、实施《闽南文化》课程,为学校文化建设锦上添花。特别是厦门市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早在2004年就在厦门双十中学高中年段开设《闽南文化》选修课程,深受师生欢迎,积累了丰富经验,更为双方的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经协作,双方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使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其次,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学生的学习探究相结合,建立教师教学团队与学生学习群体的课程协作关系。校本课程更重视师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心智的发展,更重视知识文化与师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更重视人文思想与科学精神的教育作用,更重视师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而更需要教师的不懈研究和学生的努力探究。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研究获得的发现和成果来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学生必须通过自己探究获得的体验和经验来巩固和深化课程知识。而且在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他们彼此对话交流,辨析探讨,互相补充,互相修正,互相提高。互相促进,使课程实施获得“教”与“学”的动态平衡,师生成为双向影响的学习型、研究型群体,迸发出课程建设的生机和活力。

再次,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增强课程内容的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和体验性。校本课程,尤其是地方文化课程,从知识到内容都来自地方,来自生活,而且每个学生都真实地生活在社区之中,他们的知识文化积累除了来源于学校之外,还有社会生活的体验和经验积累。据此,学校采用多姿多彩的教学形式,尽一切可能拓展学生学习实践和体验创造的空间,努力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活化学生的经验储存,拉近课程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把课程内容转化为生活知识、实践技能和思想智慧,为学生造就自我、造福社会、实现课程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了可能。

篇(7)

因此会计技能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要兼顾来自外部和内部的要求。外部指的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内部指的是学校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要求。笔者通过实践研究,提出三类实践策略即开发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打造基于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构建基于分层考核个性化评价体系,对会计技能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入校即入企,开发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培养的学生要具备高度职业化的能力,进入企业后能够直接上手,无需企业再做培训。入校即入企,指的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发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并共同培养学生,使其在学校学习阶段就完成企业培训的全部内容,从而达到入企即可上岗的培养目标。然而对于会计技能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来说,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的开发,是贴近企业需求,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比如校本教材《小键盘指法训练》就是邀请银行、企业的在职人员参与编写,通过认真研究收银岗位职责,在用人单位领导、学生和员工对比实验的形式下共同开发出一本既贴合企业实际要求,又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校本化教材。这一教材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针对性强,即教材的要求就是企业要求;二是操作性强,教材的操作规范就是企业标准;三是创新性强,课中内容大量来自企业真实的业务,为其他教材不多见。教材中大量使用了实景照片,每个动作都有规范的演示,教学视频中更是能看到优秀员工的标准动作。2014年8月校本课程《小键盘指法训练》《点钞实务》两本教材入围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新教材,并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开发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直接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教学效果显著。由于是企业参与、学生演示的编写方式,更大程度上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加大了企业的参与度,为学生今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校企双赢。

二、团队即明天,打造基于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

现代企业的发展已经实现高智能、强管理、注重团队合作的局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因此团队合作是必需的。团队即明天,就是在学生本位的理念下,运用信息化等多种教学手段,以角色扮演、团队合作方式打造校本化课堂。基于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打造,完全仿真企业岗位设置,同步实体化企业,形成了完整的工作链,学生身历其境,感同身受,为明天工作提早获取自信心。

会计专业是传统专业,原先的教学模式明显重理论而轻实践,为此学校积极探索,推出了“互学、互帮、互评”三互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通过角色扮演“总经理―财务经理―营销经理―生产经理―采购经理”,加上实体化企业运作,相关行业、上级单位的建立,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虚拟环境和工作链。学生可以在一个学期的周期内,轮换工作岗位,体验岗位要求,完成对整个行业工作的了解并掌握必要的技能。

基于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强调团队合作和角色定位,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而这种自发的活跃是建立在老师对学生的释放、学生对真知的渴望与对未来发展的憧憬,这种课堂才能让学生得到职业化的成长。

比如《企业经营沙盘》课,以40人课堂为例,分成6个团队。每个团队的“员工”都有自己的岗位任务和职责,课堂不仅能够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体会到很多教师讲不出的道理,通过角色扮演、团队对抗、分析总结,让学生对生产企业各环节的操作有理性和感性的认识,形成了共通的思维模式,达到了团队共同努力的经营理念,了解了真正企业的客户、市场、资源及利润等方面的对抗。这样的课堂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学习过程中体验企业现状,真正实现了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

三、个性即成才,构建基于分层考核的校本化评价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木桶理论主张集体的成功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而个人成功的长板理论则认为,成才完全可以取决于那块最长的木板,我们围绕自己的长板做文章,这里可以理解为个性即成才。因此构建基于分层考核的校本化评价就是给学生不同的评价标准,会计专业技能有很多,只要有特长就是优秀的学生。如点钞、小键盘、电算化、企业经营沙盘等只要精于一项即可。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93;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35-02

2008年秋季,厦门市全面启动了高中新课改。通用技术作为这次课改的一门新课程,课程资源、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研究是每个学校在课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福建省厦门市新店中学作为一所城镇化中学,以学校实际为基础,着力研究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通用技术课程资源挖掘与整合、通用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的构建,成效显著。本文对“城镇化中学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进行相关思考。

一、厦门市新店中学概述

所谓城镇化,是指在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进入非农业活动赶超农业活动的重要阶段,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越来越多,乡村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慢慢向城镇居民转化的过程。福建省厦门市新店中学正是一所城镇化中学,位于厦门新区翔安区的新兴街,是厦门市翔安区办学规模第二大的完全中学,仅次于翔安一中。现有在校学生2534人,49个班级;一线教师157名,包括高级教师14名,一级教师54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名,本科学历教师97名;拥有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25人,学校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

二、课程提要

通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及人文与科学融合性很强的新型学科,它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以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在高中教育阶段努力发展学生以技术设计为基础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概念界定

(1)通用技术。在福建省,根据新课程标准,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应用十分普遍,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一般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必修模块一般包括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而选修模块一般包括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等等。

(2)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例如通用技术实验室、各种教学设备、实验基地等。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市、区及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丰富的社会资源及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比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3)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是指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实施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思路

(1)注重课题研究,促进课程可持续建设。由学校教研室申报名为“城镇化中学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课题,该课题得到有关专家一致认可,厦门市翔安区进修学校将课题列为2013年翔安区教育科研课题。学校教研室组建由本文作者为主持人的课题研究团队,初步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确定人员分工,并拟出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及难点,计划在两年的课题研究时间中为高中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大力推进起到重要作用。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探索高中通用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形成城镇化中学办学特色。

(2)深入调查研究,确定校本课程思路。课题组成员在高一年段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在社区、职高了解课程资源的具体情况。通过调研,摸清了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需求状况和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硬件软件条件。

(3)积极实践,促进课程校本化特色的形成。2008年9月开始,学校对学科进行了一次大调整:通用技术课程每周每个班2个课时,并选派1名教师和本文作者共同担任通用技术课程的专职教师,负责“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的通用技术教学任务,同时负责通用技术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紧紧围绕“城镇化”这个特征。经过将近八年的摸索,终于有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模仿―创新》。回首来路,历历在目。

其一,利用教研日到厦门各大名校参加教研活动。比如2014年10月22日,到厦门双十中学听陆健老师的公开课“神奇的螺旋桨”。他以动画人物哆啦A梦为切入点,为大家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螺旋桨世界,并引导大家学会竹蜻蜓的制作,为我校接下来的实践课提供了很好的素材。2015年1月8日,到厦门双十中学聆听了李洪金老师的一堂课“桥梁”。李老师展示的极其丰富的世界各地桥梁图片及各种各样的桥梁模型设计,为我校今后的桥梁称重实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其二,跟岗培训。2015年11月23日―12月4日,有幸参加厦门市翔安区特级教师协会组织的部分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岛内名校跟岗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有了很多收获,理念更新了,视野开阔了。在跟岗学习过程中,幸运地听到了很多真实的课,它既没有华丽的外衣,也没有太多时尚的教学手段。这种课堂,让大家体会到一种自然的气息,遵循了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非常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及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

其三,课题培训。2015年12月18日―12月19日,参加了由厦门市翔安区进修学校组织的“厦门市翔安区2015年教育科研培训”。培训会上,分别聆听了厦门市翔安区进修学校张世钦校长的讲座“教育科研的独特价值与教师专业发展”、福建教育学院郭春芳院长的讲座“教学主张:卓越教师的品牌内核”,以及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柯艳瑜老师的讲座“掌握科研小常识 助力专业大发展”。三位老师分别从“教师的规划篇、科研篇”“教学主张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课题研究十要素”等方面,阐述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课题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接下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其四,积极开设公开课、观摩课。比如2015年12月4日,作为厦门市翔安区名师的本文作者,在厦门市内厝中学开了一堂区级观摩课“方案的构思方法”。在课堂上,以各种台灯为例,向学生介绍了方案构思的四种方法: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以幽默诙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领会这堂课的学习内容,明白其中的科学原理。以这节课为契机,回到学校后的第二周,就着手布置学生准备制作台灯的各种材料,并利用四节课时间反复实践,耐心引导,学生基本上能完成台灯的制作。

五、结束语

总之,开好通用技术课程,是城镇化中学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城镇化中学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如今仍然面临重重困难,比如学生的选择、师资不足、设备不齐、课时安排不合理和评价机制滞后等。但是,只要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园内外的通用技术课程资源,这些问题都将得到妥善解决。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课程的校本化,适合校情学情,使得通用技术课程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志超,靳玉乐.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01).

[2]安玫.课程环境与课程组织的进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03).

篇(9)

2013年8月,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申报的《思维可视化》被正式批准为江苏省高中课程基地项目。“思维可视化课程基地”项目,是基于未来社会需要培养既有现代化知识又有创新能力,面对未来未知世界有问题解决能力的智慧型人才的时代要求而设计的,它将充分依托思维可视化技术来创建未来课堂,以促进学生学习力提高为最终目的。作为一个综合性教学实验项目,它将最大程度地整合高中阶段各学科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思维开发及思维科学、心理科学、脑科学、信息技术等教学内容及课程资源。并以整合高中各学科课程资源为抓手,结合人生规划与心理辅导等课程,使原本相对独立、固化的学科思维方式,纳入、糅合到学生思维能力科学训练的体系中来。依托学生思维可视化学习力提高训练课程这个学习新平台,在构建和完善学生基础知识概念和基本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将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探究、团队合作等学习能力。借助学生思维可视化学习力提高训练课程,可以打通各学科学习的思维隔阂,为开发学生学习潜力,培养创新人才构建新的育人模式。实验项目将重点构建起“思维训练”、“云课堂”、“心理测试”、“创意学习”等四大课程体系。

为顺利推进思维可视化课程基地建设,让学生了解思维可视化这一思维及学习方式,学校准备开设《思维可视化》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训练。本课程通过学校开发的“思维可视化课程体系”,让学生了解思维可视化的基本特点,并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学科学习中能借助思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思考及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进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经过一年的建设,我校基于云计算和移动技术建立起来的“云课堂”已基本建成。这为开设《思维可视化》课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教程主要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在高一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思维导图及学习技巧》,旨在让零基础的学生对于“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大脑思维方式”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掌握简单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为其他学科使用思维导图打好基础。

2.课程实施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为使高一年级学生能运用思维导图技术进行信息加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记忆、思维的训练课程,系统地掌握记忆方法(关键词链接、图像链接、归纳记忆、分类记忆、思维导图记忆、图示化记忆、分解记忆等)和思维方法(发散、聚合、辩证、递进、转化、创新);并能为其他学科使用思维导图打好基础;并逐渐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了解思维导图的优点和作用;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能手工和用软件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能将传统线性笔记转化成思维导图;能用思维导图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自己总结的方法,理解基本知识点;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能选择恰当的软件及工具,绘制思维导图;能通过小组协作、自我总结,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能采用恰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及作品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思维导图的内在涵义,形成和保持对思维模式、思维方式的探求欲,养成积极主动地探究自己大脑思维方式的习惯;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对于活动过程及作品,能客观地进行自评和互评;能遵守云课堂的各项规章制度,负责任、安全、规范地使用课堂中的各种软硬件,养成爱护公物、健康使用网络信息的良好习惯。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思维可视化》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思维导图、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目标层面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简单活动孤立实施。

3.课程实施方法

针对高一学生《思维可视化》概念零基础的实际情况,本课程采用“教师教+学生学+小组协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学习,达成课程目标。

对于思维导图及思维的一些基本概念,由教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实际例子”让学生对其有个基本的了解;绘制思维导图建议由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协作学习等辅助方法让所有学生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在以上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带其他学科笔记,将其转化为思维导图,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思维导图与传统线性笔记的区别与优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云课堂”的硬件优势,为教学内容服务。例如,作品的展示与上传,可通过HiLearning互动软件实现;对于小组协作过程中的作品的评比,可以通过HiLearning软件中的IRS功能实现;在给学生布置操作任务时,可利用云课堂四块电子白板的“异屏方式”向学生展示和推送不同的内容。

课程评价体系

1.过程性评价

(1)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状况、作业完成情况、上课或活动参与程度及表现进行评定,可分优秀(A)、良好(B)、一般(C)、较差(E)等四等级且及时记录在案。权重35%。

(2)小组协作评价:通过自评与小组组员互评,对学生协作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可分优秀(A)、良好(B)、一般(C)、较差(E)等四等级且及时记录在案。权重15%。

2.学生作品评价

(1)教师对学生作品评价:教师对学生每件作品进行评定,可分优秀(A)、良好(B)、一般(C)、较差(E)等四等级且及时记录在案。权重35%。

(2)小组成员评价:对于小组协作任务,由小组成员对组内作品进行评价,可分优秀(A)、良好(B)、一般(C)、较差(E)等四等级且及时记录在案。权重15%。

课程内容及计划

第一讲 思维可视化与云课堂

1.教学时间

1课时。

2.设计理念

云课堂初次开放,对于师生来说,是全新的,从未接触的,所以必须利用开学第一课给学生一个熟悉的机会,包括云课堂的使用规范、思维可视化及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

3.教学目标

(1)熟悉云课堂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云课堂使用规范。

(2)了解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

(3)了解本课程的课程内容及计划。

4.教学内容

(1)云课堂设备简介,云课堂使用规范。

(2)平板电脑的使用方法。

(3)思维可视化及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

(4)本课程的课程内容及计划介绍。

(5)确定分组及分组要求。

5.教学资源

云课堂设备(投影、平板电脑、录播系统、PPT、电子白板软件,Hiteach/Hilearning互动软件等)。

6.学习评价

优秀:能快速掌握平板的使用方法、理解思维可视化及思维导图的基本含义。

良好:能掌握平板的使用方法、理解思维可视化及思维导图的基本含义。

一般:能基本掌握平板的使用方法、理解思维可视化及思维导图的基本含义。

较差:不能掌握平板的使用方法、理解思维可视化及思维导图的基本含义。

第二讲 认识大脑

1.教学时间

1课时。

2.设计理念

要了解思维导图,必须先从了解大脑的结构、大脑的思维方式、大脑的潜能开始。本节课内容从上述几个知识点讲起,帮助学生对大脑及大脑思维方式有个基本的了解。

3.教学目标

(1)了解大脑的基本构造。

(2)了解左右脑各自的功能。

(3)了解大脑的思维方式。

(4)了解大脑的潜能。

4.教学内容

(1)大脑的基本构造,大脑结构图。

(2)左右脑各自的功能,左右脑功能图。

(3)大脑的思维方式,左右脑分工图。

(4)大脑的潜能――人人都有潜能。

(5)开发大脑潜能的办法。

5.教学资源

云课堂设备(投影、录播系统、PPT、电子白板软件等)。

6.学习评价

优秀:能快速理解大脑的构造、大脑的思维方式、大脑的潜能等基本含义。

良好:能理解大脑的构造、大脑的思维方式、大脑的潜能等基本含义。

一般:能基本理解大脑的构造、大脑的思维方式、大脑的潜能等基本含义。

较差:不能理解大脑的构造、大脑的思维方式、大脑的潜能等基本含义。

第三讲 初识思维导图

1.教学时间

1课时。

2.设计理念

从本节课开始,正式进入思维导图的学习。对于对思维导图零基础的学生来说,必须先使他们对思维导图有个最基本的了解,才能深入学习思维导图的绘制,及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本节课意在带领学生认识思维导图,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与传统线性笔记的区别,思维导图的优点等,为绘制思维导图打基础。

3.教学目标

(1)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

(2)理解四维导图的优点。

(3)了解思维导图与传统笔记的区别。

4.教学内容

(1)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并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2)思维导图的优点:实验证实,思维导图是一种最佳思维方式。首先,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我们的观点自然地在图中表达出来;其次,思维导图能增强我们的记忆;再次,思维导图还激发了我们的右脑。由于我们在创作思维导图时还使用了颜色、形状和丰富的想象力,而右脑负责的就是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能大大加深我们的记忆。把关键词、颜色和图案有机地联系起来,就能强迫我们使用视觉感官来增强记忆。

(3)思维导图与传统笔记的区别。

5.教学资源

云课堂设备(投影、录播系统、PPT、电子白板软件等)。

6.学习评价

优秀:能很好地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理解四维导图的优点;了解思维导图与传统笔记的区别。

良好:能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理解四维导图的优点;了解思维导图与传统笔记的区别。

一般:能基本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理解四维导图的优点;了解思维导图与传统笔记的区别。

较差:不能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理解四维导图的优点;了解思维导图与传统笔记的区别。

第四讲 绘制你的第一张思维导图

1.教学时间

1课时。

2.设计理念

对思维导图有了基本的认识后,就可以动手绘制思维导图了。本节课带领学生一起绘制人生中的第一张思维导图――水果。从易到难,绘制比较简单的思维导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为之后的课程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

(2)掌握思维导图的基本绘制方法。

(3)能绘制出第一张思维导图――水果。

4.教学内容

(1)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中心扩散型。

(2)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①在纸的中心,画出能够代表你心目中“水果”的图像。②从“水果”图形中心开始,画一些向四周放射出来的粗线条。每一条线都使用不同的颜色。这些分支代表你关于“水果”的主要想法。③在每个分支上,用大号的字清楚地标上关键词,并在每个关键词旁边画一个能够代表它、解释它的图形。④根据你的发散性思维,从每一个关键词上面发散出更多的分支。循环第3步操作。

(3)绘制水果的思维导图。

(4)绘制思维导图注意点:尽可能多地使用图形,每个关键词用一个图形表示它;每个分支用一种不同的颜色;分支越往外扩散越细,中心分支是最粗的。

5.教学资源

云课堂设备(投影、录播系统、PPT、电子白板软件等),水彩笔,画图本。

6.学习评价

优秀:能很好地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能完整地绘制水果的思维导图。

良好:能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能绘制水果的思维导图。

一般:能基本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基本能绘制水果的思维导图。

较差:不能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不能绘制水果的思维导图。

附学生作品:

第五讲 图像的力量

──思维导图绘制练习一

1.教学时间

1课时。

2.设计理念

思维导图使用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不但调动了左脑的逻辑思维,而且激发了右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我们的左、右脑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记忆力,也使大脑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本节课内容就是从图像出发,训练学生习惯于在思维导图中使用图像,从而更大程度发挥大脑潜能。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

(2)能深刻体会图像在思维导图中的作用。

(3)养成在思维导图中多用图像的习惯。

(4)牢记思维导图的绘制注意点。

(5)在小组协作中能充分融入小组活动,积极参与。

4.教学内容

(1)图像辨别测试――人脑对图像有特别强的记忆力。

(2)思维导图绘制方法――进一步掌握。

(3)绘制“家”的思维导图――养成思维导图中使用图像的习惯。

(4)小组协作,评选出优秀作品和较差作品。

(5)绘制思维导图的注意点,绘制过程中的不足。

5.教学资源

云课堂设备(投影、录播系统、PPT、电子白板软件等),画图本,水彩笔。

6.学习评价

优秀:能完全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能养成在思维导图中使用图像的习惯。

良好:能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能养成在思维导图中使用图像的习惯。

一般:能基本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能基本养成在思维导图中使用图像的习惯。

较差:不能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不能养成在思维导图中使用图像的习惯。

小组协作评价:小组优秀作品为优秀,小组最差作品为较差。

附学生作品:

第六讲 关键词的提炼

──思维导图绘制练

1.教学时间

1课时。

2.设计理念

思维导图中每个分支上的关键词都必须是精准的,但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往往不会提炼关键词,每个分支上都是大段的文字,这对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大脑的记忆力都是没有好处的,故本节内容专门训练学生提炼关键词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能深刻感受思维导图中关键词精准的重要性。

(2)初步掌握提炼关键词的方法。

(3)能自己分析文章,转化为思维导图。

(4)熟练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

4.教学内容

(1)理科笔记中简短语句的分析,关键词的提炼。

(2)文科中利用“精准三法”(抓头尾,观重复,做总结)分析重点,提炼关键词。

(3)学生操作练习:“野外迷路指南针”,分析重点,提炼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

5.教学资源

云课堂设备(投影、录播系统、PPT、电子白板软件等),水彩笔,画图本。

6.学习评价

优秀:能很好地分析文章重点,准确提炼关键词,将文章重点绘制成思维导图。

良好:能分析文章重点,提炼关键词,将文章重点绘制成思维导图。

一般:能简单分析文章重点,提炼关键词,基本能将文章重点绘制成思维导图。

较差:不能分析文章重点,提炼关键词,不能将文章重点绘制成思维导图。

附学生作品:

第七讲 思维导图绘制技巧

──思维导图绘制练习三

1.教学时间

1课时。

2.设计理念

在学生初步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后,回顾并展示学生以往的作品,从中找出优点和缺点,总结思维导图绘制的技巧,为思维导图实战做准备。

3.教学目标

(1)能从自己之前几堂课的作品中找到绘制的不足之处。

(2)能深刻体会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

(3)小组协作,能自己策划并绘制一次“周末旅行”的思维导图。

4.教学内容

(1)展示学生以往的思维导图作品,通过分析找出不足。

(2)总结思维导图绘制技巧。

(3)小组协作:策划并绘制一次“周末旅行”的思维导图。

(4)展示小组作品,评出班级优胜作品。

5.教学资源

云课堂设备(投影、录播系统、PPT、电子白板软件等),画图本,水彩笔。

6.学习评价

小组协作评价:小组自评及互评。

附评价量表:

姓名 分工 参与度(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作品等第(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备注

第八讲 文科笔记转化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实战练习一

1.教学时间

1课时。

2.设计理念

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主要应用就是学习,用思维导图记笔记,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理清自己的思路,故初步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后,就要运用到笔记中去了。计划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先将现有笔记转化为思维导图,然后自己总结归纳,分析重点绘制思维导图。文理科内容不同,特点也不同,所以文理分科练习。

3.教学目标

(1)能将文科笔记转化为简单的思维导图。

(2)能深刻体会思维导图在笔记中的作用。

(3)组内评出优秀作品和最差作品,给出修改意见。

(4)在小组协作中能充分融入小组活动,积极参与。

4.教学内容

(1)从自己带的笔记中挑选1~2个知识点或章节内容。

(2)将挑选的内容转化成思维导图。

(3)小组自评与互评,选出优秀和最差的作品。

(4)修改作品。

(5)班级内评定优胜作品。

5.教学资源

云课堂设备(投影、录播系统、PPT、电子白板软件等),画图本,水彩笔。

6.学习评价

优秀:能很好地将文科笔记转化为简单的思维导图;能深刻体会思维导图在笔记中的作用。

良好:能将文科笔记转化为简单的思维导图;能体会思维导图在笔记中的作用。

一般:基本能将文科笔记转化为简单的思维导图;基本能体会思维导图在笔记中的作用。

较差:不能将文科笔记转化为简单的思维导图;不能体会思维导图在笔记中的作用。

小组协作评价:评价量表

第九讲 理科笔记转化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实战练

1.教学时间

1课时。

2.设计理念

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主要应用就是学习,用思维导图记笔记,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理清自己的思路,故初步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后,就要运用到笔记中去了。计划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先将现有笔记转化为思维导图,然后自己总结归纳,分析重点绘制思维导图。文理科内容不同,特点也不同,所以文理分科练习。

3.教学目标

(1)能将理科笔记转化为简单的思维导图。

(2)能深刻体会思维导图在笔记中的作用。

(3)组内评出优秀作品和最差作品,给出修改意见。

(4)在小组协作中能充分融入小组活动,积极参与。

4.教学内容

(1)从自己带的笔记中挑选1~2个知识点或章节内容。

(2)将挑选的内容转化成思维导图。

(3)小组自评与互评,选出优秀的和最差的作品。

(4)修改作品。

(5)班级内评定优胜作品。

5.教学资源

云课堂设备(投影、录播系统、PPT、电子白板软件等),画图本,水彩笔。

6.学习评价

优秀:能很好地将理科笔记转化为简单的思维导图;能深刻体会思维导图在笔记中的作用。

良好:能将理科笔记转化为简单的思维导图;能体会思维导图在笔记中的作用。

一般:基本能将理科笔记转化为简单的思维导图;基本能体会思维导图在笔记中的作用。

篇(10)

《美术新课标》中提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方式”。

苗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因没有自己的文字,故主要依靠口头文学和苗族刺绣这两种方式来传承。而苗绣以其造型与技法的多样性、独特性、文化性、稀有性和不可复制性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故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绣精美绝伦的图案中包含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符号,它们记载了苗族的、道德伦理、历史变迁等,体现了苗族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审美意识。因此,苗族刺绣完全可以而且理应纳入美术教学内容中,成为地方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苗族传统刺绣的现状

当前,苗族刺绣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使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绝大多数人改着现代装,穿苗装的人通常被认为是“上年纪的人”“守旧的人”等,因而穿苗装的人越来越少,造成对刺绣的需求急剧下降,导致愿学和会刺绣的人相应减少。另一方面,苗族刺绣的“母传女、姐传妹”的传授方式和家庭作坊式的规模阻碍了其发展。

二、开设苗族刺绣课程的原因

1、苗族刺绣中的图案是对以往所熟悉的图案和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加工和提取,这一过程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在绣品中,几乎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作品,每幅绣品都是一个唯一的存在,是作者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呈现,作品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这促进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此外,刺绣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予他们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锻炼他们的意志,塑造他们的性格,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因此,刺绣课程完全符合强调“以人为本”的美术教育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要求。

2、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本课程着重讲授平绣。苗绣的针法很多,共有平绣、辫绣、绉绣、结绣、缠绣、贴绣、绒绣、堆花、倒针、锑绣等十多种,其中平绣是最普通的绣法。这种绣法讲究图案布局的美观匀称,色调鲜明,有明显的物象感。平绣往往与剪纸结合在一起,具体方法是,先把剪好的纸花贴在绣花布或缎子上,然后将花线照着剪纸花纹样绣,直到绣满为止,其特点是单针线,针脚排列均匀,纹路平整光滑。从用色上来看,色彩不太复杂,多以一种色为主,如蓝色或红色。

3、刺绣材料家家必备易于得到便于开展。

4、缓解学习压力、增添生活乐趣。刺绣时,人会专注于刺绣所带来的挑战和乐趣之中,从而忘却学习上、生活中的烦恼。作品完成那一刻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功感是无法代替的,而且,美丽的绣品还可作装饰之用。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篇(11)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2-007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2.033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既是省教育厅所确定的6所“知识拓展型选修课”试点学校之一,又是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学校,为了巩固新课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该校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面有更新、更有力度的行动。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理念的指引下,该校的化学校本课程分类别、分层次地设计出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校内多样化”进一步提升学校特色。

一、多尔的4R课程理论

多尔认为后现代课程是生成的,而不是事先预设的,是不确定的,但却是有界的,寻求在过程中反思来组织自己的课程[1],为了构成这个过程多尔提出了四个基本原理,即4R——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和严密性(Rigor)。

(一)丰富性(Richness):“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每门学科在联系自身学科特点以及词汇方面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解释其“丰富性”[2],对话是来诠释课程丰富性的重要方式,它萌生于教师、课程与学生之间,处于不同的层次之上,使得课程在深度和广度上足够丰富。同时课程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更为丰富,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引发他们的好奇心,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动力。

(二)回归性(Recursion):“指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的方式”。将学生自觉的、创造性的反思视为环形运动,并将次级经验回归到学生自身,其目的是发展能力——组织、组合、探究、启发性地运用某种事物的能力。课程不再按照章节划分,而是一个没有固定起点和终点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的机会,所以学完课程内容,完成作业和练习,并通过考试并不代表课程的结束,而是通过反思将这些知识回归生活和本质的开始。

(三)关联性(Relation):对后现代转变性课程具有双重的重要意义——教育关联和文化关联。教育关联是课程中的联系可为课程提供内容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强调在构建课程模体与结构时要考虑一系列的关系,文化关联是文化中的联系能够形成一个更大的模体,目的在于为课程提供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3]。在此课程下的学习便不是孤立、机械地追求真理,而是不断探寻事物的联系,运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世界。

(四)严密性(Rigor):是不确定性和诠释性的组合[4]。其包含两层意义:(1)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方案、关系和联系;(2)有意识地努力寻找固有假设,在这些假设中展开磋商和对话。所以多尔的严密性的观点是开放性的,在对事物的探寻的时候,最科学的结论不是封闭的,而是多种可能性的展示,探索各种可能性和如何在多种可能性中进行最有效的选择,便导致了学习者的对话、质疑和批判。

二、化学校本课程的性质

化学校本课程属于校本课程中的学科校本课程,是运用校本课程的理念和方式对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学习的延伸和巩固,并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5],它把化学学科知识理解为课程资源,依据学校条件、学生需要和化学学科资源,由化学教师自愿开发,并满足学生对化学学习个性化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课程改革过程。

化学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辅补充。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必修课程是高中化学的学科基础,内容广泛,但知识浅显,突出基础性,选修课程以学生多样化需求为主,与必修模块进行了合理的衔接,将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相联系,注重学生的经验。可见国家课程在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追求个性化发展,由过去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向知识社会化、能力化方面转变,而化学校本课程刚好符合这个趋势。在大规模、长周期的国家课程开发跟不上社会和科技变化的节奏的情况下,将化学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整合,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辅补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课程。

三、4R课程理论下的化学校本课程

化学是最重要的自然学科之一,它的发展史是一个科学思维碰撞和科学精神传承的过程,而现代化学与数学、物理、生物、材料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化学新成果不断涌现,已经成为高新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并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形成密切的关系,那么可以根据4R课程理论的四个标准将这些课程资源整合开发为化学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1.化学校本课程的丰富性

化学校本课程的丰富性主要表现为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以国家课程为基础,进一步将化学与历史、社会、科技相融合,在历史中温故化学,在生活中探索化学,在科技前沿感受化学。因此课程内容既有化学发展史,也要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现象与知识,还要兼顾化学发展的前沿。化学发展史类的校本课程主要包括化学史上的人物、学说和实验,如:(1)中国的四大发明;(2)舍勒与氧气;(3)拉瓦锡与燃素说;(4)道尔顿与近代原子学说;(5)阿伏伽德罗与分子假说;(6)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7)阿伦尼乌斯与电离学说;(8)凯库勒与苯分子结构;(9)居里夫人与人工放射性;(10)侯德榜与联合制碱法等,便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和科学精神的陶冶。与生活相关的化学校本课程包括:(1)化学与能源;(2)化学与环境;(3)化学与材料;(4)化学与日用品;(5)化学与健康;(6)化学与武器等,这些主题从宏观层面上解读可以涉及到经济、军事及现代人的生活,从微观层面上解读可以影响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在化学前沿类课程中介绍物质的合成、性质、结构和现代化学仪器及原理等大学预科知识,既可以从拓展化学知识深度的角度满足部分想致力于化学相关研究学生的需求,又可以从了解现代化学研究现状的角度开阔学生在本学科的视野。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寻找出与自身的兴趣相吻合的课程进行选修,并主动查阅与选修课程相关的化学资料,留意生活中的化学,那么此时的化学校本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自主生成,因而具有不确定性,与生活联系则具有生动经验,所以教学过程也会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2.化学校本课程的回归性

化学校本课程的回归性主要表现为将化学知识回归生活和本质,那么课程是在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时引入和展开化学知识和技术,重视决策和问题背景下的化学知识,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学生学到的是整个思维过程和化学技术,而不仅仅是在化学课堂中用于解决学术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化学知识不会因为僵化而不能迁移到新的或相似的真实情境中,此时的化学知识及其概念不再是以堆积的形式呈现,而是科学辩论、讨论和与个人判断冲突的结果,在辩论中通过反思发展一种批判能力,将化学回归生活和本质。同时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学科,那么要从变化的角度看自然,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变化,并用化学符号描述变化,所以在掌握基本物质性质的基础上对化学的本质进行反思性回归,那么既要了解现代化学理论的源头,又要深化化学理论的学习,从理论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将化学知识回归本质,加深对化学的理解,这些主要是依靠化学史和大学预科类课程来实现。

3.化学校本课程的关联性

化学校本课程的关联性主要表现为文化关联和教育关联,即在化学文化观下实施一种全面的化学教育,化学的文化特征是科学和人文的统一[6],所以在国家课程注重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化学的人文因素,关注化学校本课程的人文性、生活化和学科交叉性。化学的各亚学科之间并不是存在绝对的界限,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化学的发展也与物理、生物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出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在生活中的很多技术都是各个学科知识的联合应用。那么化学校本课程也应该追求知识的联系,既要将高中化学知识和大学化学知识进行衔接,也要涉及到与化学交叉的相关学科,以关联为载体呈现知识网络。同时将化学与能源、环境、材料等联系起来,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化学史和化学前沿的学习,形成对化学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化学价值观,通过化学学科中富有人文气息的一面来增强课程的文化底蕴,但是也要注意到本系列的化学选修课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弱化各门选修课程之间在知识储备上的联系。

4.化学选修课程的严密性

本次选修课程并不是说追求学术逻辑、科学观察和数学的精确性,而是在课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隐藏的或是有待萌发的化学联结、关系,且有多种可能与排列组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角发掘这些联结、关系并进行多元的解读,换一种眼光审视以前认为理所当然只能用一种方法解决的问题。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他们是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人员,让他们设计一个污水处理方案。由于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且每类中所包含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那么不同的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寻找这些知识的联结形成方案,有的方案成本低廉,有的方案效果好,有的方案新颖,老师和学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案进行辨证的分析,选找出最佳方案。

总之,学生是在创设的情境中与化学知识的相遇,通过环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动态生成化学课程,依托关联性将化学与文化、生活、技术衔接,在辩论中通过反思发展一种批判能力,将化学回归生活和本质。

三、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浙江师范大学附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方针指导下,依据4R课程理论开设出了三个层次的化学校本课程,即第一层次为化学史和趣味实验,注重化学科学思维的形成、科学精神的陶冶、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趣味性,以达到吸引学生,引起兴趣和关注;第二层次为生活中的化学,结合国家课程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三层次为化学前沿,与大学化学课程衔接,为以后选择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打下基础,注重提升学生的化学专业素养。

四、对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思考

1.要处理好化学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关系。“化学校本课程”在我国使用的时间还不长,教师对其的认识产生偏差在所难免。从功能上说,化学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也可以取代国家课程,但是在国家规定了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及考试要求的情况下,化学校本课程不可能取代国家课程,它只能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因此在开发化学课程时需要考虑国家课程,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2.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对化学教师能力的要求较高。

绝大多数的化学教师长期从事的是化学课程的实施,而化学校本课程需要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成为制约化学校本课程科学、规范和完善地发展的瓶颈。

总之,化学校本课程是动态生成的,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7],化学教师在反思性教学中不断完善课程与自身,学生通过课程的选择性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真正达到化学校本课程的本真目标。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9

[2] 许志红.后现代课程观下心理健康课程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137-138

[3] 殷娟娟,杜侦.后现代课程观4R理论视域下的创新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2):126-127

[4] 许志红.后现代课程观下心理健康课程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