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8 15:05: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总结

篇(1)

二、8月7日,安排三分之一力量到乡驻村开展走访慰问、政策宣传、安全隐患排查和“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等脱贫攻坚工作。

在工作中与乡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村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以老百姓脱贫致富引领一切工作为重心,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国家的脱贫帮扶政策,真正得到实惠,摘掉贫穷的帽子,走处一条幸福、光明的致富路。

三、在余局的安排部署下,全局所有男职工到花海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花海巩固提升种花工作。

篇(2)

一、琼海生态构建之曲: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琼海有个家喻户晓的"三不一就"发展理念,即围绕"田园城市"建设,琼海坚持"不砍树、不占田、不拆迁,就地城镇化"的原则。琼海为实现这个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从源头入手:

(一)以规划引领生态保护建设

作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琼海不断加强生态文明规划工作,先后编制《琼海生态市建设规划》、《琼海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及《海南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APEC低碳示范城镇发展规划》等,极力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县级文明城市建设申请工作。

(二)制度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琼海市在资源节约、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大胆探索、大胆突破,创新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制度。创新生态环境激励和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着力推进珍爱自然、发展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构建生态功能分区体系

琼海构建三级生态功能分区体系,打造以旅游为引领的生态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水平,同时抓好万泉河流域、森林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工作,建设天然林、水源林、海防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

(四)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

琼海在建设文明生态村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提升和改造,朝"六化"即村路巷道硬板化、村庄环境公园化、农业生产集约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收入多样化、农民生活现代化的等方向发展,使生活设施、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琼海生态美化之曲:打造生态环境,重构琼海生态新格局

琼海建设文明生态村的思路明确清晰,即将整个琼海当做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在城区形成"园在城中"、在镇场形成"城在园中"、在农村形成"人在园中"的自然、朴素、生态、和谐之美,形成城乡一体、多中心、走廊式、组团化、网络状的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城市与农村和谐相融、良好民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整体风貌。

(一)以绿化工程打造原生态环境

琼海因地制宜实施"村庄林"工程。在绿化工程中,坚持因地制宜,优选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经济果树,兼顾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村庄绿化以增加群众收入的经济林种植为主,滨海、滨河绿化以保护生态为主,高速公路两旁和城区内绿化以景观林种植为主。

(二)以万泉河再建打造生态新景观

琼海充分利用万泉河流域自然资源,依托万泉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风俗民情、生态环境等优势资源,在原先建设万泉河文明生态村长廊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万泉河流域旅游慢道和乡村风景道,设计融入文宗皇帝渡口等琼海本地文化元素,使旅游景观和地方历史文化深度交融,彰显地方特色。

(三)以博鳌创建生态村打造论坛新景点

博鳌镇是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在论坛配套设施建设的推动下,该镇以"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庄绿化"为重点,在沿途村口、路口进行绿化美化改造及花木品种点缀,在各村庄大面积植树造林,大力种植用材林和生态园艺林,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镇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为论坛创造良好的会议环境。

三、生态产业之曲: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加快发展生态经济

琼海文明生态村建设坚持"好看又好用",通过改善环境和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田园经济"。着力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型、田园观光旅游型、民俗风情型、农家乐休闲度假型等不同风格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特色风情旅游乡村。

(一)生态村成为受欢迎新兴旅游点

嘉积镇大园古村,长坡镇文屯村,博鳌镇南强村、大路坡村、美雅村、北山村、留客村,塔洋镇上坡村,阳江镇上科村,彬村山华侨农场的"印尼村"等,既是文明生态村示范村,又是乡村游特色村,受到众多海内外客人的青睐,吸引一批批团队来参观旅游,琼海文明生态村逐步成为受海内外游客欢迎的新兴旅游点。

(二)环境优化促农旅融合形成新业态

琼海对村镇进行田园化改造后,一条条蜿蜒的绿道,在槟榔、椰树、园林小品和田园绿野中穿越而过,将镇区和乡村串联起来。特别是乡村带状公园沿途带入5个村庄,形成了"农家乐"、"家庭旅馆"、"休闲慢道"、"农产品采摘体验"等新业态,注入经济价值元素,加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传统农业逐步向第三产业融合

琼海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仅实现"六化",还完成村内小品景观绿化美化工作,完善农村供水、垃圾处理和污水湿地化处理等工作,使社会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增加村民收入,就地实现城镇化,不少乡村农民从传统农民向市民融合,其传统农业也逐步向第三产业融合。

四、生态启示之曲:创造优美人居环境,让环境产生效益

琼海深入贯彻"绿色崛起",保护生态并作为发展过程中的最大资本,优化生态、美化环境为当地特色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产生了良好的乡村经济效益,同时良好的乡村经济效益使乡村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一)美丽家园也能创造价值

琼海把全市规划为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热带滨海国家农业公园和万泉河国家农业公园等3个大片区。通过连片完善充实提升田洋及周边农村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打造具有现代农业产业化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城镇化乡村综合载体,使农业公园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产业支撑的园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优美生态环境产生良好效益

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创办起一批农家乐、农家旅馆、咖啡屋、观光及瓜果采摘等乡村游项目,这些项目大都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农民从中获得财产、生产、经营、工资4种收入,他们深切地体会到"优美的环境也是价值"。这三大农业公园,无疑成为琼海集中展示生态景观的最佳窗口。

(三)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琼海潭门镇在风情小镇建设中,抓住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托特色资源,全镇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得到全面改造,风情小镇变身旅游小镇,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成为继博鳌之后又一旅游热点。据统计,政府投入1.2亿元的基础设施改造资金,短时间内就带来本地和外来投资近5亿元,潭门群众尝到文明村镇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甜头。

参考文献:

1.岳波,吴小卉,黄启飞,孟伟,张林波.生态文明建设国内外经验总结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5

篇(3)

发达国家良好的农村卫生环境状况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也曾经历过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本研究将对国外发达国家农村环境卫生的治理情况进行梳理,汲取其在改善农村卫生环境过程中获取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农村卫生环境改善提供良好的思路和途径。

1国外农村卫生环境改善及治理经验

1.1韩国

在1962-1971年的十年间,韩国政府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但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农村人口流失严重,进而带来诸多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弱质化,农业后继无人,加上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导致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濒临崩溃的边缘,这与我国目前的国情十分类似。为缩减城乡差距,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简称“新村运动”)开始了。

由于靠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取得成功,韩国政府有财力支援农业。在“新村运动”初始阶段,政府向全国所有3.3万个行政村或居民区无偿提供水泥,用以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道路和房屋改造等。随后,筛选出1.6万个村庄作为“新村运动”样板进行重点改造(类似我国的“美丽乡村”试点村)。通过几年的推进,韩国农村破旧衰落的景象得以改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归结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是政府主导阶段。“新村运动”的初期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运动”初期以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为目标,如改善厨房、厕所、屋顶,修建公路,改良种养殖品种等。政府无偿提供水泥、钢筋等物质,并成立全国性组织“新村运动中央协议会”,构建了覆盖全国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网络,并建立专门研究机构――新村运动中央研修院,指导新村建设和培养新村指导员。

第二是产业带动阶段。单纯的外部“输血”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韩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因此,韩国政府动员科研机构、技术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技术推广和劳动力培训,同时,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产农业等领域,通过制定规划,提供财政、物质、技术和服务等支持手段,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逐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

第三是自我发展阶段。由于国内政治动荡和农村经济改善,政府逐步退出“新村运动”主导地位,政府的直接投入转为“政策引导、市场进入”,其它培训、信息和宣传工作改由民间组织来承担。农村发展由“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变,展现农村历史文化、乡村特色的产业发展迅速,使得韩国农村持续焕发青春。

1.2日本

上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增长,但是由于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造成城乡发展脱节,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传统村落社会崩溃,乡村人口减少。为解决上述问题,日本政府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开展过3次规模较大的新农村建设,即“造村运动”。该运动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法律体系健全。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法律体系的建设,先后出台了《废弃物处理法》、《环境基本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农药取缔法》、《土壤污染防止法》等法律法规,提倡发展循环型农业,协调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2000年后又颁布实施了《农药危害防止运动实施纲要、农药残留规则》、《农地管理法》、《食品、农业、农村政策审议会》、《食物、农业、农村基本计划》、《农业环境规范》、《关于推进有机农业的法规、《关于有机农业推进的基本方针》等,完备的法律体系为改善农村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

规划先行。日本政府在农村环境改善过程中,非常重视规划工作,特别是综合性国土规划。前后在国内进行4次国土规划,根据规划引导资金在农村小城镇投放,扶持农业,促进当地发展。如,“一村一品”行动,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改善了自身居住环境。积极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积极发展生物工程技术、不断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降低化肥、农药在农田的使用。

农协力量强大。日本农协的力量非常强大。基层农协、县经济联合会和中央联合会三级农协联合组成了完备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周到、高效的服务。同时也是农村环境改善的重要宣传者和操作者。

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食品、农业、农村政策方向》中首次提出“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概念,并将其作为农业改革新目标。环境保全型农业是指灵活运用农业所具有的物质循环功能,通过精心耕作,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发展环境负荷量小的可持续型农业。政府专门设置了对策室,负责推广,主要技术措施有:土壤复壮技术、化肥减量技术、化学农药减量技术等。2008年经资格认定的“生态农户”达17.9万户。

1.3美国

美国国土面积广阔,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国家,其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以高投入、高产出、机械代替人工等模式实现的。美国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法律制定。美国农村环境保护走的是法律先行的道路,通过完备的法律体系规范和约束污染源。1972年美国政府颁布《清洁水法案》,1987年提出了对点、面源污染统一管理的行动计划。其后出台了涉及农业污染治理的《安全饮用水法案》和《联邦农药、杀真菌剂和杀鼠剂法案》,还有《农药登记和分类程序》、《农药登记标准》、《农药和农药器具标志条例》、《农产品农药残留量条例》等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

公众参与。美国政府对公众参与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1979年,美国环境保护署根据《清洁水法》、《资源保护与恢复法》以及《安全饮用水法》就公众参与情况提出了最低的要求和建议。2003年,环境保护署制定了专门的《公众参与政策》,明确了公众参与的基本步骤,并不断寻找扩大公众参与新方法。

项目带动。针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美国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等手段,开展了一系列农业环境保护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资金补贴、技术支持和规范化生产等,涉及到的重要项目有:退(休)耕还草还林项目、湿地恢复项目、环境保护激励项目、环境保护强化项目、农业水质强化项目、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项目、农场和牧场保护项目、草场保护项目。

环境教育。美国的环境教育开展较早,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推广。该环境教育体系完整、经费来源多样、制度规范。在农村的环境教育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通过非营利性组织将农场主集合在一起,评选出一批环境教育示范地农场,组织他们农场主定期参观、交流经验;二是开放环境教育场所,组织学校或公众参观,收取参观费。

2国外农村卫生环境治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发达国家农村发展历程不同,资源禀赋也不一致,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但通过上述经验总结,可以归纳出各国在改善治理农村卫生环境方面的共性措施。这些共性的做法、举措,对我国农村卫生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完善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治理农村卫生环境问题的重要依据,只有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主体的责任,才能确保农村卫生环境持久性改善。在制定相关法律的同时应对农村卫生环境治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拟定综合性的农村卫生环境法规,逐步把农村卫生环境保护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制定农村环境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各地政府要配套建设一批地方性农村卫生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使各项农村卫生环境法律法规在执行上能够统一,做到责权清晰,有法可依。

坚持政府主导。农村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也属于公共物品范畴,政府应是建设主体。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农业、农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价值洼地”,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已经到来,通过加大农村卫生环境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有利于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愿景。此外,我国地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如果缺乏政府的组织管理,很难统一村庄建设的内部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外边需求,因此应强化政府在农村卫生环境领域的组织和管理,并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

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农村卫生环境治理过程中坚持以政府为主,但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农村环境改善投入多元化,建立专业的第三方服务体系。财政资金毕竟有限,由政府负责所有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清理、检查等工作,成本较大,无法覆盖所有村庄,因此应通过市场运营(承包给专业服务公司)、吸纳社会资本、争取国际援助资金等方式进行运作。

广泛宣传。农村卫生环境改善是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惠农工程,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主动参与进来。积极宣传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环境法律意识,提高农民保护村庄卫生环境和遵守环境法律的自觉性。搭建信息披露平台,开辟农户和政府在农村卫生环境治理中的沟通渠道,推动农村卫生环境治理措施公开、透明。

参考文献:

[1]安虎森,高正伍.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2010(3)

[2]李建平,白瑜.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社会科学论坛.2007(8)

[3]范彬.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与启示[J].水工业市场.2010(1)

[4]陈磊,曲文俏.解读日本的造村运动[J].当代亚太.2006(6)

篇(4)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099-02

常德市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如何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推进,产业竞争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同步提升,是当前常德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眼国内外,许多大江大河流域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凭借其独有的资源禀赋条件发展成了产业密集带,进而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河湖流域的不少城市也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崛起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开发和保护模式。对河湖区城市的开发模式进行系统剖析,能很好地为常德市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提供经验借鉴。

一、国外河湖流域城市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北美五大湖

北美五大湖地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拥有优越的水资源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沿五大湖周边,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等市形成了沿岸城市群,其开发经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区域协调合作。为了更好地保o和开发五大湖,美国联邦政府2004年成立了五大湖区域性合作特别工作组,负责管理五大湖治理开发问题。此外,为方便湖区各市州开展分工协作,美加两国成立了国际组织、联邦组织和民间组织组成的多层次的五大湖治理和开发机构,大大提高了各市州就流域问题展开讨论的效率。

2.构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是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条件,也是传递辐射带动作用的主渠道。以芝加哥为例,它不仅是美国的水上交通中心,同时也是美国的铁路中心、航空枢纽,公路、铁路呈放射状向四周伸展,形成了发达完善的交通体系,很好地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3.以优势主导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各市州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推进。

(二)日本琵琶湖

琵琶湖位于日本滋贺县,临近日本古都京都、奈良,以及日本经济重镇名古屋和大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凭借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琵琶湖流域一直以来都是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开发经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发展模式。以位于琵琶湖东岸的长浜城、近江八幡和彦根城为例,三市同为琵琶湖畔的“城下町”(即古代日本以王侯居住的城郭为中心所形成的城市),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基本一致,但却在过去几十年中因势利导形成了三种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长浜城制造业相对发达,以机织产业为支柱产业;近江八幡以商业流通和商品贸易为主,形成“商社”集团;彦根城保留了“城下町”构成精髓,继承传统文化,成为日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20世纪60年代,琵琶湖生态环境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的浪潮中遭遇严峻威胁。为此,日本政府1972年制定了“琵琶湖综合开发计划”,之后,一系列法律法规陆续出台,1975年制定《排放污水规则规定》,1979年制定《琵琶湖富营养化防治条例》,1980年《琵琶湖环境保护新对策方案》,1982年制定《湖泊富营养化环境质量标准》,1984年颁布《湖泊水质保护特别法》,为维护水生态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博登湖

博登湖位于瑞士、奥地利和德国三国交界处,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资源条件,博登湖流域若干城市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这对于常德发展旅游业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其发展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对于湖泊开发而言,除观赏和散步外,多为开发水上产品以吸引游客,如游艇、游船、垂钓、游泳等。这种开发方式既受季节限制,同时也因产品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吸引力不强、游客滞留时间短。鉴于此,博登湖几大旅游城市在水上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陆地和空中产品,譬如梅尔斯堡,通过设立飞艇博物馆、葡萄种植和酿造博物馆,创办原始人小渔村等,化解了旅游产品单一的困境,延长了游客在当地游玩的时间。

2.在沿湖流域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依托城镇开发湖泊旅游,不仅有利于丰富湖区旅游资源,同时也能有效扩展城镇功能,对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3.以特色活动和节庆的方式做好旅游产品宣传。例如林道有起航日、市镇节、海港圣诞节,梅尔斯堡有葡萄酒节、国际城堡音乐节,布雷更茨有音乐节、春季节、夏季节等等,通过特色活动和节庆日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览。

二、国内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目标是要建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区。其发展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截至2014年6月,黄三角共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9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2个。同时,通过一系列项目加快创新步伐,例如启动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打造科教创新园区、建立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等等。

2.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各市立足自身禀赋条件,积极对接国家项目,打造了一批特色突出的产业园区,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东营市突出抓好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莱州市依托省级园区和经济开发区,重点培育机电、装备制造、生态化工等特色园区。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2009年12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规划》批复以来,湖区各市积极对接,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实践经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地方特色,以产业集群化做强生态产业体系。基于对地区间竞争与合作的思考,江西省着力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集群,以提升特定产业的区域竞争优势。例如,在发展新型汽车及配件产业时,以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地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基地为基础,打造南昌汽车生产基地、景德镇汽车生产基地、上饶客车生产基地;又如,在建设江西动漫产业基地时,积极整合区域内的勇公司,打造江西省动漫产业集团,以加快动漫产业发展。

2.实施智慧工程,打造智慧城市。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湖区统一布局,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推广智能化、信息化应用,着力打造“智慧鄱阳湖”。其中包括,构建智能化生态环保体系,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构建智能化交通运输体系,以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中部地区的现代物流中枢;构建智能化低碳生态产业体系,推动湖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等。

3.争取国家支持,以试点改革带动整体发展。启动先行先试政策试点,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开展低碳经济城市试点、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生态补偿试点、绿色GDP核算试点等,使政策和规划精准落实到具体项目。如201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其中选择了若干县(市),将发展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生态效益纳入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为完善全区域考核办法打下基础。

三、国内外经验对常德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启示

(一)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国内外湖区城市发展经验表明,明确发展定位和方向十分重要。就常德市而言,一方面,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保护作为发展底线,推进污染治理,坚决杜绝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粗放使用;另一方面,引导和支持生态产业发展,将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采取规范有序的开发格局,为全国大湖流域生态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示范。

(二)坚持转型发展,构建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生态立市,生态强市,关键在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一要着眼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要立足已有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延伸产业链,同时运用市场化理念,打造一批具有常德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生态农产品品牌。二要着眼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特色新型工业体系。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对造纸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夯实新型工业基础。三要着眼现代物流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以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构建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园区,融入环湖生态旅游圈,形成旅游发展带。

(三)坚持特色发展,形成合理布局的城镇体系

特色发展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的抓手。常德市应依托市内“四纵三横”快速通道网络,打造沅澧产业长廊,形成大中小城镇集群发展、产业特色明显的城镇布局。一是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推动常德中心城区发展和津澧融城,实现两极引领。二是加快县域经济崛起。立足于各个区县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实行差异化分工,例如,桃源县以旅游资源为优势,发展旅游服务业,打造精品旅游区,强化“张家界-桃花源-柳叶湖”旅游线的联系纽带作用。三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四)坚持创新发展,为对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提供动力支撑

一是要大力支持技术创新,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持。以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依托湖区独特资源禀赋,大力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相关的新技术,革新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形成科技竞争力强、具有良好示范带动效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要加快推进制度创新,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投融资机制、开发开放机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松龄,李娜,李利.洞庭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2]唐宇文,李银霞.洞庭湖区域新型工业化战略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3]鲍曙明.国内外湖区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启示[J].鄱阳湖学刊,2009(2).

篇(5)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民是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农民的进城意愿对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有很大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2012年,京津冀城市群城镇人口比例平均增速为3.51%,高于3.15%的全国平均增速。2012年京津冀城市群城镇人口比例达到58.93%,高于全国52.57%的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和天津的城镇人口比例分别为86.20%和81.55%,超过世界较发达地区人口城市化平均水平。然而河北省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与全国的城镇化率54.8%还有一定距离,与京津两地的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更加有效推进京津冀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研究目标。

一、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

在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整体呈良好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某些地区政策执行不到位,农民享受不到相应的惠农政策,甚至利益受到损害;也有一些地区农民不配合政府工作,使得城镇化工作难以进行;然而一些农民进城后,也遇到了买不起房、找不到工作等问题,户籍问题引发就医难、子女求学难等现象层出不穷。部分农民对于新型城镇化意愿较低,存在诸多顾虑,所以我们拟通过调研问卷的方法,在京津冀地区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农民进城意愿的程度,归纳总结阻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因素,针对京津冀地区的特点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农民意愿,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调查问卷分析

(一)调查内容

本次研究课题主要是针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意愿进行研究,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的课题研究,可以促进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高效率进行,通过进行民间民意调查,能够给政府传达农民意愿,经过农民与政府的合作,高效率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农民的生活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从而达到国家实现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二)问卷设计及回收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分四个部分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意愿进行调查。第一部分:对相应地区农民的基本个人信息进行调查;第二部分:对其生活条件进行调查,了解农民的基本生活状况;第三部分:关于农民对新型城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第四部分:对农民的进城意愿进行调查。

由于研究的精力和能力有限,抽样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随机抽样方法。发放问卷900份,有效问卷823份,无效问卷77份,有效回收率为91.44%。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 新型城镇化满意程度调查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可知:京津冀地区近50%的农民对新型城镇化政策不是十分了解,支持率较低,城镇化满意程度较低。

2.新型城镇化农民意愿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意愿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可知:总体而言,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京津冀地区开展地较为顺利,但是部分地区的农民意愿较低,仍有多数农民对新型城镇化政策不是很了解,不是很支持城镇化建设。我们经过调查得出以下结果(如下图2)。

(1)土地征收问题

?q?新型城镇化土地征收政策解读不清晰

由于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建设用地日趋紧缺,一些地方政府则以城镇化或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强迫命令农民进城、强征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损害农民的土地权益。

?r?政府工作实施不到位

进城落户的农民,并没有得到完全的生活保障,当城市生活难以维持而返乡之时,早已失去唯一收入来源――土地。

?s?就地城镇化资源利用不合理

权力驱动型城镇化要求政府支配大量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在地方财政实力总体较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难免走上严重依赖“土地财政”之路,通过挤用农业资源和掠夺农民来满足城镇化的资金需求。

(2)住房户籍问题

对于一些自愿有偿转让其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而进城落户的农民,征地补偿款难以满足农民进城后的购房需求,农民无法在没有合适的住房保障的情况下进城生活。

农民进城后会产生由户籍原因引发的一系列求职难、子女受教育难等问题。

(3)社会保障问题

?q?就业问题

农民进城后,受自身条件约束,无法立刻找到合适的工作,政府也无相关就业指导与援助方案。

?r?社会保险问题

多数农民进城的工作并不能提供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无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s?生活质量问题

进城生活农民的收入水平暂且达不到城市人口的收入水平,缺少政府福利及救济生活质量未升反降。

(4)技术学历问题

长期以来,农民主要以农作物种植以及牲畜家禽养殖为主要收入碓矗由于农民自身的学历低、缺乏专业技术能力的缺陷,很难在城市中取得高新收入,生活质量难以保证。

综上所述,京津冀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进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真正从城镇化建设中受益,共同促进城镇化建设。

三、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1. 北京市新型城镇化特点

北京近年来全面推进新兴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搞好中心城区的城镇化、以及启动美丽乡村的建设的政策的实施,使得北京城镇化呈现以下特点:

(1)北京郊区农村居民点具有数量多、村庄人口规模较大、占地多、人均宅基地面积大的特征;

(2)经济水平差异悬殊,富裕型和贫穷型村庄均占有一定的比例;

(3)形成了明显的城镇化村庄、生态化村庄、乡村化村庄的功能结构。

2. 天津市新型城镇化特点

近几年来,天津市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发展循序渐进,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天津市呈现出二、三、一的a业构成,第一产业比重较低,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2)天津市市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3)受长期以来重城市、轻乡村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特点

河北省近几年来在“三年大变样”的政策推动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全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加强。但是河北省的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河北省内城镇化水平各地区差异较大;

(2)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3)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整体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提高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意愿的建议

对于京津冀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解决土地征收问题、住房户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技术学历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1. 关于土地征收问题的建议

积极推动土地制度改革:(1)要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低成本、顺畅流转,盘活农民资产收入。要打破政府垄断,建立个人、集体、法人和政府多方参与的土地一级市场。

(2)允许农民直接将土地投入市场,让农民成为交易的主体,取消剥夺农民收益的征地环节,通过市场环节体现土地的未来收益和市场价值,将土地增值的一部分收益从政府转移到农民手中,确保农民土地增值收益权不受损失。

(3)创新土地经营权抵押机制和产权交易制度,让土地切实成为农民投资和创业的融资资源,真正成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最有保障的资本和资产。

2. 关于住房户籍问题的建议

(1)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体系,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买不起房,对他们提供公租房、廉租房,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的条件。

(2)从根本上触及户籍制度背后不平等的公共福利安排,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基础。

3. 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

(1)增加乡镇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的财政投入,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以提高乡镇建设的质量。注重乡镇居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处理设施的建设;修建公路,改善交通;建立文体娱乐等社会服务设施。

(2)提高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完善农村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均等化服务水平,继续投入精力财力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获取方面,进行制度化、严格化管理。

(3)对于愿意进城发展的农民,政府应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住房保障;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进城后有合适的工作、合理的收入;解决由于户籍制度影响子女教育的问题等。

4. 关于技术学历问题的建议

(1)政府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优势,建立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生产,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扶植村产业和养殖业,发展规模经营,使农村达到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2)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进城后有合适的工作、合理的收入;

(3)政府承办成人教育机构,降低入学门槛,提高出校门槛,以提升农民的学历水平。

六、结论

由于当前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农民意愿的定量分析比较少,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对农民意愿进行定量分析,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定性结论,具体分析研究了影响新型城镇化农民意愿的因素,并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为目标,给出了相应建议。

我们相信,经过一定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不断解决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廊坊市新型城镇化策略选择[J].城市,2015(01).

[2]张强,彭文英.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分布与结构特征[M].1994-2015中国学术电子期刊出版社.

[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

[4] 2014年4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5]马晓萱,王亚男.大都市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探讨――以天津市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为例[B].城市规划1002-1329(2009z05).

[6]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06).

[7]刘雅青.京津冀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D].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8]刘伟,潘昆,田嘉,杨祥楠.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城市近郊乡村发展导引――以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J].规划师,2015(z31).

[9]余震虹,饶健民.城镇化农民市良化调查分析[J].江西化工,2014(01).

篇(6)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基本要求,2017年全乡创建县级“四好村”2个,分别为村、村;创建市级“四好村”1个,村;创建省级“四好村”1个,重石村。

二、创建标准

(一)住上好房子。村落布局、村庄规划、民居设计科学合理,功能完善,突出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坚持“建改保’’相结合,注重“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体现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乡风美、生活美。因地制宜,建好入户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符合要求。房屋质量符合所在区域防雷防电、抗震设防标准。村民住房明亮通透,生产生活用房分区合理、布局协调。村内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问题得到全部解决,安全住房保障率达100%。

(二)过上好日子。有特色优势产业,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村级集体经济并能实现持续稳定增收,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面小康标准。适龄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低保、五保、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与城镇并轨。有硬化路、卫生室、文化室、宽带网,有安全饮用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配套完善。

(三)养成好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法律、卫生、科教等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群众参与文体活动覆盖面达80%以上。乡村治理机制完善,有村民共同制定遵守的村规民约。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有村级卫生保洁员,垃圾、污水处理规范,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得到有效治理。爱护公共卫生、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养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安全生产、守时守信的好习惯。广泛开展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为重点的志愿服务活动。村民无酗酒滋事、涉毒涉赌等恶习,不参与组织,不搞封建迷信。

(四)形成好风气。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究分发挥,村“两委”团结、民主、务实、廉洁,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农村文化传承、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广泛开展,形成爱党爱国、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自力更生等文明村风。开办农民夜校,加强思想文化、科学知识、实用技术等教育和培训。自觉抵制好吃懒做、相互攀比、大操大办、低级媚俗、宗族派别等不良风气,无遗弃子女、不赡养父母、不关爱兄弟姐妹等现象。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形成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治安秩序良好,无刑事案件、重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三、具体工作

(一)改善农村住房条件

1、科学规划引领创建。科学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避险解困、地灾避险、土地整理搬迁等项目,在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上,根据村庄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建改保”相结合,向“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方向发展,突出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体现生态美、庭院美、乡风美、生活美。

2、房屋功能布局合理。新建房屋做到客厅、卧室、厨房、厕所、圈舍等分区,住房明亮通透;改建房屋达到改危、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的标准;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小买部布局协调。

3、公共设施配套完善。入户有晴雨畅通的便道,农户全部完成“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有硬化的院坝;居家必备的生活用品齐金,床铺、桌椅、衣柜等能满足生活需要,有电视等部分日常家用电器;室内、室外、房前屋后有垃圾桶,垃圾池,达标相关卫生标准。

4、房屋质量安全达标。村内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安全住房保障率达100%;房屋选址无安全隐患,主体结构牢固,房顶不漏水,符合防雷防电和抗震要求。

(二)提升农民基本素养

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广泛利用村委会宣传活动阵地,文化墙、文化广场等场所,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诚信建设、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实,在农民群众中获得自觉价值认同,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定期通过广播电视、下村社召开群众会、板凳会等方式,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素养,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入脑入心。

2、切实开展乡风文明巡回宣讲活动。以“农民夜校”为载体,组织专家、学者和道德模范深入农村开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宣讲活动;以身边事、身边人为典型,组织乡风文明宣讲队,现身说法,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大力培育美德标兵。通过宣传教育和活动的开展,改变群众传统生产生活习俗,引导他们逐渐养成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良好的生产、生活和卫生习惯,从细节入手、从规范抓起,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从而有效减少大病、重病的发生率,促进农民群众身心健康,为实现全面小康、实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助推动力。

3、扎实推进道德实践活动。按照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工作要求,组织群众修订完善、广泛宣传、积极践行好村规民约和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的作用,大力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改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不良习俗;反对封建迷信,远离黄赌毒,消除邻里矛盾,自觉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乡村风尚。

4、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按照“七个一”标准大力建设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着力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建好用好乡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广播,推进落实文化建设“三个一”即建好一批基层文化阵地、发掘一批本地特色文化、建好一支农村文化骨干队伍,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和渠道。

(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1、优化农村环境面貌。按照“摆顺、扫干净”和“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市处理”的要求,着力实施“三化”达标工程(卫生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美化),全面推进农村环卫设施建设。以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为重点,推动全市农村总体达到“两无一规范一干净”目标,即“村庄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道路两侧环境干净”,基本建立起“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和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同时,特别要做好清除“四害”(蚊子、苍蝇、蟑螂、老鼠)和农户“三改”(改厕、改水、改厨)工作,杜绝和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传播。切实解决妤农民饮水困难、饮水安全的问题。将环境治理落实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2、推进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提升形象、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场镇周边以及乡域主要道路沿线的环境治理,全面清理生产生活垃圾,加强道路巡查管理,整顿拆除违章搭建,解决广告标牌杂乱无序、视觉污染和安全隐患等问题,把场镇周边、景区周边以及主次道路沿线打造成靓丽的风景线。

3、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结合农村实际,科学制定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分级组织评选表彰,坚持“群众创、群众评、群众选”的原则,按照“四到户三上墙”要求,即“创评标准、申报、评议、挂牌”四到户,“创评标准、评议结果、星级标牌”三上墙,公开公正、阳光透明,选出文明人、选好文明户。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让星级文明户享受各种优惠,努力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4、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挖掘农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着力树立一批“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传承创新孝道文化,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好妯娌”评选活动,采取“家庭美德故事会、家风家规家训大家谈、设立善行义举榜”等形式,通过互评互议、互比互学,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开展“十大孝星”评选活动,以村为单位,分年度各评选出本级“十大孝星”,全乡在各村评选结果的基础上,择优表彰奖励。在评选“十大孝星”过程中,若发现有忤逆不孝的人员,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坝坝会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可以通过电视曝光、诉诸法律等方法手段进行严肃教育处理,使其改正错误行为,行孝尽孝、尊老敬老。

5、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进农村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倡导群众就近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向农民传授实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帮助农民提高增收致富能力。组织文化能人、文艺体育骨干、医护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和医疗卫生志愿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四、工作步骤

(一)开展创建。各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第一书记”要迅速组织宣传动员,以村为主体,对照省级“四好村”标准,开展创建活动。

(二)提出申请。按照创建目标任务安排,有创建任务的村立即组织人员,起草收集完善规范各类创建工作资料,并向乡党委提出创建申请。

(三)检查考评。半年、年底乡党委将组织力量对有创建任务的村,按照省级“四好村”创建标准,组织开展检查考评和初验。同时积极迎接配合省、市、县上的考评验收工作。

(四)社会公示。各创建任务村要将“四好村”创建工作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公示,号召全村群众参与创建工作。

五、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以乡成立“四好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各村要组建相应领导小组,对接相关工作,确保落实落地。

篇(7)

著名先锋艺术家舒勇认为,深圳文化应该是开荒牛精神、艰苦奋斗、深圳速度。从来没有一个年轻的城市可以如此深刻地影响这个古老国度。从遮遮掩掩地向往财富,到光明正大地追求财富,这一切都最先在深圳发生。从创新的观点上而言,正是了不起的深圳人创造了历史。

深圳移民城市是人文意义上的,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0多个民族的人在深圳都有,岭南文化、北方文化、海派文化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兼容并包、独具特色的移民城市文化。可以说,深圳仍然是中国最具创新力,最包容的城市。深圳主流文化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宽容与创新。

深圳巨大的创新活力恐怕没有人能够怀疑。近一段时期,大众也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些公开报道:据《南方都市报》的文章所披露,深圳市龙新派出所在辖区怡丰路上悬挂“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的大横幅,此举引起了社会上的一些争议。去年岁末,深圳福田警方开展雷霆扫黄行动并召开公开处理大会,将100名、客游街示众,分别读出每名疑犯姓名、出生日期和籍贯,现场有上千人围观,此事一出引来强烈反响。

有人毫不客气地说,这个城市是缺乏内涵的。这样的评价或许过于偏激,也似乎有失公允。在当今世界,利益和价值方面的多元性都是一个基本事实,不同利益之间要设法达成妥协,多元价值之间要设法彼此宽容。但“妥协”有没有是非可言?“宽容”会不会掩盖着歧视?没有是非的妥协会不会是强势利益集团既得利益的一种合法化?掩盖着歧视的宽容与不宽容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的未来不是梦

如今从内地到沿海,从乡村到城市、从贫困地区到富裕地区,每年的铁路、民航运送着上亿的“移动的居民”。沿海的一些发达城市演变为移民城市。每个地方都有移民的成功故事,但毕竟是少数。还有相当多的“移动的居民”,都是在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远离城市的工业开发区,在城乡结合部的廉价出租房里。

城市里的人说,他们是不请自来的,将来他们会回去、也应该回去。城市并不承认他们的移民身份,他们只是暂时的“外来务工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治哲学中的“道德考虑”,就是问一条集体行动规则是否对所有相关人们都同等地好。这里“所有相关人们”并不限于“我”或者“我们”,也就是由特定利益和价值而形成的某个共同体的成员。例如:挪威人接收了大量来自伊朗和斯里兰卡的难民,但这些难民与挪威人既不属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也不属于同一个价值共同体。接收难民的主要理由是道德的理由:每个人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管他或她的利益地位和价值取向是什么。

对我们来说,如果有一天城乡之间不再是现在这样泾渭分明,移民和他们的孩子们跟城里人一样,可以快乐地工作、自由地读书,那么我们的城市才会更美丽。这期间,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也需要“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文化要为创新提供精神资源

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全球意识,就不会有深圳的发展,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如果不把文化上升到城市精神的高度,那么深圳今后的发展会遇到许多的难题。

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认为,寻找深圳与国际大环境的差距,最终还是要回到具体的层面,就是说深圳应该怎么做。创新更应是一种社会的整体运动,是一个社会的集合概念,是一种站在生产关系变革的高度,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向更高层次跃进提供崭新的真实的动力。但我们一般提到的创新,主要是指技术上的自主创新。

技术上的自主创新,是需要文化精神包括制度供应来促成的,而这本身就是一条创新之路。创造一种带有综合色彩的创新平台,包括制度的创新、法治活动的创新、开放意识与路径上的创新,这些看似非技术的创新,实质是一种供应机制上的革命,从更广阔的范围培育创新的环境与土壤,为技术自主创新构建脱颖而出的先决性条件。政府应该致力于促成一个宽容的城市环境,形成宽容的创新思路和城市文化理念,它是深圳继续领跑的无形资本。

这些都是文化的内涵。发展文化的本质是为创新提供精神资源。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过去20多年深圳以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而自豪,深圳以极大的政治勇气趟过许许多多的雷区,在价格体制、企业体制、市场体制、政府体制以及资本市场等各方面创下了数以千计的全国第一,感动了全国,震动了全国,也为全国各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榜样。

篇(8)

弹指一挥间,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歇马镇小学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在中心学校的领导下,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和常规管理,深入推进生本改革,执行教育行政的各种准则,理论、规章、制度,继续夯实“青蓝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全体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高度热情,发扬光大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上下一致,团结协作,以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本校实际,现就今年春季的教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纪律教育,建树新风正气

虽说歇马镇小学的班子成员多数为新提拔的干部,但每一个人都能够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作为班子成员,凡事思想都能够想在教师前面,行动走在教师的前面。积极投入谋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作为党员干部,为了学校的工作周到考虑得,具体又长远。每天阅读聆听“学习强国”AAP,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目前在“歇马镇中心学校学习群中位居前20位的有王安钧、刘玉梅、韩启秀、熊坤明等。通过学习不仅在思想上武装了自己,提升了自己,更主要的还是在行动上得以体现,热爱教育工作,勤于管理工作,把师生当作自己的好朋友。因此办事能够讲究原则,讲究策略。同时我们还坚持例会政治学习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两次集中纪律教育,标准学习。学习违纪通报,对法纪产生敬畏之心,学习先进典型,内生动力,为自己树立追赶的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教师队伍的思想素养有了明显提高,增强了教师们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都能够服从工作安排,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一年来歇马镇小学没有出现违法乱纪的事件,大家都能够集中精力抓工作,在困难面前相互支持,相互帮扶,形成了一个精诚团结的教师团队。黄艳老师骨折了,张辉航、葛万军、陈辉东帮忙代课,周国健老师带伤了刘道菊、陈自波帮忙代课,王忠作为主管教学的校长,主动帮有困难的张老师、毕老师上课。羊五教学点是我们最牵挂的对象,每周都要送米送油送菜送作料,尤其是原来的校长张正剑同志中途高升,不知道是该祝福,还是该忧心!吴芳芳、曾小双英语老师主动兼起了羊五的英语教学,班子成员服从安排,放下一切,送人还要送课,最后两周,连我的儿子都用上了,无条件的送老师去上课!一学期结束,感谢领导给我搭建了一个好班子,感谢领导让我遇到了这么好的同事,工作任劳任怨,哪里需要哪里搬,正是这种敢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精神使得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二、坚持业务学习,提升管理水平

坚定的信仰,纯真的思想是搞好工作的动力。要想工作有效益,管理出质量,必须还得有过硬的基本功。这就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我们积极响应国培学习,李克勤、李静在省级培训中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在网络国培中,王忠、孙祖万被评为优秀坊主、陈自波、邓爱弋等8名教师被评为优秀学员。在平时的教学期间注重自学和互相学习。一学期来完成自学笔记达5000字,听课平均30节。同时还能够积极撰写论文和心得体会,全年教师获奖27人次87篇,各级发表文章4篇。省市县级新闻报道13篇先后在湖北教育网,今日保康和手机报上发表。

三、提升教师素质,领导课程教学

一学期来,我们通过两个工程,即“青蓝工程”、“双培养工程”,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通过两个平台:即成立“王安青名师工作室”,到乡村学校送课这一平台,与县实验小学建立城乡教育发展联盟,为年轻教师搭建跟岗学习、提升自我素养的平台,让老师们走出校门,多维度感受课改的新信息,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课堂上加强生本课堂“三学”模式微课题研究,强化“三学”环节的落实,突出小组建设与评价体系的构建等针对性培训。在班级管理上坚持每周开展流动红旗班评选,把红旗班的评选结果,运用到半期的文明班的评选,强化了评价结果的运用,从而把生本攻坚推向深入。坚持随机巡课和重点巡课的有机结合,督促、引导全体教师积极践行生本课堂理念。坚持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正能量在学校得到迅速传播。教师们常常加班加点到深夜,有准备课程的、有出板报的、有网络研修的,都有自己的事情做,都有学习研修的计划。在交流教师韩启秀的指导下,在党员教师章继平的帮扶下,在“青蓝工程”的推动下,歇马镇小学新分配进来大学生人人都有提升,涌现出一批像何双、周剑虹、张辉航、毕馥琪等工作勤奋,积极进取的青年教师队伍,经过学校和他们自身的努力,他们已经逐步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本年度,学校有9对师徒结成教学帮扶对子,通过的结对帮扶,新岗教师们成长的都非常快。特别是我校的几名语文新岗教师,每次听她们的课,都会感觉到他们的进步,受到中心学校领导的肯定,上岗两年的教师周剑虹和上岗三年的教师张辉航,参加全县新上岗教师大比武均荣获了一等奖。

四、打造特色活动,营造育人文化

为积极推进“自信教育、快乐成长”主题校园文化,在“自信活动”中建立活动自信,我们充分利用农村少年宫活动阵地,把传统文化和经典诵读融入大课间,我们传承了原有的活动特色,继续推行国家规定的广播体操,学校传统项目古诗词韵律操,欢快的《传递正能量》校园集体舞,腰鼓队,在自信大课间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阳光体育活动形式多样,有器械操、足球操,书法、美术、象棋、乒乓球,葫芦丝,电子琴等项目能够常规开展训练,实现了传统体育与现代舞蹈相结合,实效性与欣赏性相结合,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体育锻炼基本规律,即能够强身健体,又给能够陶冶情操。针对艺术教师短缺这一困难,我们通过聘请退休教师王淑华为我们补齐训练的短板,我们的老师跟着学,跟着练,与学生一同进步。由王老师指导的合唱《美丽中国梦》和《真善美的小世界》在黄鹤美育节保康赛区获得二等奖;赵天军老师指导的《中华少年》经典诵读也获得了黄鹤美育节保康赛区浩然经典诵读二等奖;同时我们紧抓早锻炼,强化男女子足球训练,由我和王忠校长亲自训练,强化体能,教授技能,研究战术。在全镇4月份组织的足球竞赛中男女子足球继续蝉联全镇冠军,在5月份全县组织的中小学足球联赛小学组10个代表队中也获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我们积极把国粹戏曲文化引进校园,在李静老师的指导下,戏曲《国粹凤舞》在全镇第七届艺术节上不仅成功展演,而且还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我校的以爱国为主旋律的师生同台献艺的舞蹈《祖国你好》也获得了一等奖,既是意外之喜,也是师生共同努力的必然结果。

五、调适各种关系,改善育人环境。

歇马镇小学学生多,生活用房极度紧张,尤其是学生饭堂面积小,就餐拥挤,夏天得顶着烈日排队,冬季得冒着严寒就餐,领导们看在眼里,痛在心理,终于争取到了综合楼项目工程。为了把好事办好,校长和总务主任陈万平主任每天都盯在工地上,有问题及时汇报,有困难及时解决,天天都要拍照片,时时都在想进度。短短4个月的时间一栋高大的综合楼主体即将完工,想想秋季开学后学生就能够住进新公寓,想想师生吃饭再也不用日晒雨淋,大家觉得辛苦得值!

歇马镇小学的用电一直是个老大难,冬夏两季空调启动不了,电脑时常关机,启动不了,无法办公,更不用说食堂大功率电器只能够长期闲置,使用的还是农村的土灶台。看着这些情况,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难题,找供电所申请解决困难,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叫困难,说需求!在中心学校的调节下,标有“歇马镇小学”的变压器在学校门口边装起来了,70公分粗的电缆线也按照计划放到了各个楼顶,应该说各台电脑都能够正常工作了,各个办公室也都能够达到冬暖夏凉了,这几趟路总算没有白跑。更让人高兴的是学校的污水居然很快就接入管网了,又一心腹大患在较短时间内就解决了,正如领导在会上讲的那样:只要愿意做事,只要你肯付出,老天还是不会辜负你的。

篇(9)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07

新时期为满足社会的生产与加工需求,应重视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应立足于长远角度,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规划方案,应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林业经济建设中,这是未来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1 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述

生态文明就是保持原生态、自然化,人类应充分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了解自然系统的相关规律,实现生产生活的生态化,实现人、自然与经济的协调性发展,以打造更为科学、人性化的经济发展与建设模式。林业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旨在打造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的良好相处[1],进而构建和谐型社会。对于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问题,广西省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政府提出了相关的文件,2013年,广西省自治区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签署了《合作打造绿色生态安全体系和现代林业示范区备忘录》,从中可深度了解到广西省对林业经济生态发展的决心。

1.2 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林业经济属于一项公共性事业,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加强林业经济建设,能对生态环境予以改善,能达到维护生态安全的目的,可及时满足林业经济供给,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应强调社会、经济、生态三大经济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提升生态经济的自然价值、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2]。发展生态林业经济,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调查与分析可知,优质的森林资源能达到降低风速的效果,能将风速降低70%左右,还可增强空气的湿度,加湿程度能达到18%左右,且森林资源相较于的大地而言,在吸附粉尘上效果要大70多倍,每年可吸收SO2的量为720kg/hm2,被誉为大地的“吸尘器”。

林业资源主要是借助地力、太阳能来创造更为丰富的绿色财富,属于规模较大的绿色经济体。森林能提供足够量的木材,还可提供一定的纤维、花卉与化工原料等,能为社会中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林业资源属于绿色、可降解、无污染资源,可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林业经济的发展,可为社会提供足够的木材资源,能积累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林业经济,能产出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宝库[3]。

2 广西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成效

坚持领导高位推动目前,从广西区内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来看,当地政府已经给予了高速的重视,结合当地的林业发展实况,政府部门针对林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文件,2010年,出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以生态文明示范区作为林业经济的发展目标;2012年,当地政府出台了《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定》和《广西森林城市等系列创建评选活动实施办法》,旨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后,广西当地以“美丽广西”为主题,决定从2013开始,直至2020年开展“美丽广西”的乡村建设活动,其中发展生态林业经济成为一个重要方面。

针对生态林业经济建设,当地也提出一系列的生态举措,旨在促进生态林业全面、实效的开展。在广西自治区内,生态建设在逐步展开,将“生态立区、绿色发展”视为当地生态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还建设了珠防林、海防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生态修复类工程,能为林业经济的生态建设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撑;积极开展林业产业化建设,如林产化工、木材精深加工、林浆纸、油茶、花卉等林业产业经济,实现了当地林业经济产业的逐步提升;林权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全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设置森林保险试点工程,加强对林权流转与变更的重视,设置林权流转、变更与登记试点工程,及时对一系列行政类服务进行优化,及时挖掘出林业所存在的生产潜力与社会价值。直到2013年底,广西的森林保险覆盖面积达到173.1万km2,在林权抵押贷款方面的余额达到60亿元,林业相关的合作社量达到900多个[4]。

3 广西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3.1 森林质量整体不高,生态功能有待提升

广西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但资源总量较大与质量效益不高并存是广西林业最鲜明的特征。广西属于典型的南方集体林区,90%以上的森林为集体或个人所有,林权分散。集约化规模经营程度低,管理粗放,特别是作为森林经营重要措施的中幼林抚育间伐普遍没有开展,导致林分整体质量不高。至2013年,广西乔木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为59.6m3/hm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89.79m3的66.4%;年平均生长量3.47m3/hm2,真正达到速生丰产林标准的林分不多;平均郁闭度只有0.58。广西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好的面积仅占2%,中等及以下的面积占98%。生态建设的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在重要生态区域依然存在种植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广西现有低产、低效林约146.5万hm2,占有林地面积14.2%;林下经济欠发达,综合生产力低,林业产业结构不优,深加工率低,产业链短,主要以卖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多数地区的森林都存在起源、林种、树种、龄组、混交等比例不合理的结构性缺陷,与广西林业发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极不相称,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巨大[5]。

3.2 局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环境问题有待改善

生态系统总体稳定与局部地区生态相对脆弱并存,是广西生态环境最突出的特征。广西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类型多样,森林、草地、石山、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均有分布,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广西也是黔桂滇石漠化综合防治核心区域,广西共有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76个,石漠化敏感区面积4.89万km2,占广西总面积的20.6%;广西水土流失面积达2.81万hm2,占国土面积12%。局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森林减少、河湖干枯、石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广西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根本改变,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结构性污染突出。特别是一些地区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容量,部分江河、湖旌途植亢S蛩环境质量下降,重金属污染频发,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PM2.5快速上升,全区空气质量下降,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 生态文明制度还不健全,林业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广西林业正处在改革创新的攻坚期,林业生产力亟待释放与体制机制制约并存。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国家和广西的林业制度逐步建立,林业治理体系初步形成,但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广西的要求相比,林业治理体系还不适应,治理能力还有待提升,林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部分林业法制建设还相对滞后,林业普法、执法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集体林权主体改革虽然已经完成,但有些地方还存在“夹生饭”现象,林改发证不彻底;一些农民拿到林权证后,办理抵押贷款难,山林资产未能变成资本、资本未能变成财富;林业自然保护区集体人工林的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等。

3.4 生态意识依然淡薄,生态文化宣传有待加强

广西人口密度大,常住人口达221人/km2,环境保护压力大。当前广西林业又正处在生态建设的繁重期,生态建设步伐加快与破坏生态问题突出并存。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造林绿化,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但一些地方和群众生态保护意识依然薄弱。个别地区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的思想,为追求经济增长,随意侵占林地、湿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先破坏后治理、边保护边破坏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滥捕滥猎、毁林开垦和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频发。生态文化宣传载体少、产品数量少、质量低,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相对缺乏,社会和群众还没有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3.5 林业科技创新不快,科技支撑有待提高

随着林业的不断发展,林业科技支撑作用不强,与现代林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科技力量依然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高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科技储备不足,支撑广西林业发展的重大科研成果少,尤其在困难立地造林、重大生态灾害防控、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碳储量研究、主要造林树种选优等关键技术;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密,科技的引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林I科技试验示范力度不够;科技研发和推广队伍建设与林业不协调,林业技术推广体系还不尽完善,林业技术推广率不足50%。

4 广西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4.1 政策保障

4.1.1 制定完善林地保护政策与法规

在推进广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林地保护的政策与法规,完善林地的管理制度。如制定林地的占用税、出让金、林地占用审批制度、林地保护利用目标考核责任制度以及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征缴政策,控制一些非林业建设用地的占地面积,强化林地的占补平衡。对林地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监管,推进林地的生态文明建设。

4.1.2 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

在推进广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广西政府还需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如建立多渠道筹集生态补偿基金、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此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补偿制度。建立生态补偿金逐年增长机制,对一些林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分级的差别化补偿。扩大湿地保护补助的范围,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提高生态文明的补助标准,加大对造林、林木良种、林业机具购置以及森林抚育等的补贴力度和支持。加大对林业灾害监测和防治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监管,以此来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4.1.3 完善基础设施投入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广西政府在加大财政收入力度后,还需要完善各种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基层林业基地的基本投入,给一些重点的林区提供道路、水、电、暖、广播、以及通信等基础设施。对一些国有的林区、国有林场棚户区以及危旧房进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对其进行改造。加大对一些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科技馆、以及生态文化博物馆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如可以建设林区医疗卫生和教育这样保障性的基础设施,来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4.1.4 完善金融和税收扶持政策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完善金融和税收的扶持政策,解决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如创新担保机制,制定出符合各种林业特点的信贷融资业务,以此来扶持针对林农、林业的一些小额贷款企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一些企业参加志愿造林减排的活动,从社会上筹集林业建设的建设资金。以建设生态彩票的形式,号召全民参加到生态修复工程的活动中,获取多元化的林地建设资金。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税政管理权限,建议制定对林业生态产品、林农、林业企业、林业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单位及捐资主体,以及劳动密集型和高附加值林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建立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保障制度和增长机制。

4.1.5 加大林业能力建设支持力度

加大林业科研投入和科技储备,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强化成果转化推广,充分发挥科技在林业生产经营中的引领作用。探索建立“林牧结合、种养平衡”的生态林业体制机制。加强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林业防灾减灾、林业信息化、基层林业公共服务等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高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引入机制,增加对林业教育和培训的资金投入,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生态建设方面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制度建设,为林业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4.2 保障措施

4.2.1 健全政府目标责任制

进一步完善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将广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逐级分解成各地市的具体目标。继续抓好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与激励机制,确保完成本地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4.2.2 建立生态监测评估体系

保护和建设重点生态领域和生态功能区,开展资源与生态专项监测,加强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监测,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石漠化、滨海湿地生态研究定位监测站,构建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核心的综合生态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保护林地动态调整体系。

4.2.3 建立林业推进生态文明评价机制

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广西林业还应该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以此来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生态政绩观。建立专门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机构,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实施相应的问责机制,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建立相适应的新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计算生态系统的生产总值。还要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考核方法,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考核,推进广西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

4.2.4 建立制度创新机制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应该建立制度的创新机制,加大广西林业的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快建设生态补偿的立法,明确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一些重大的生态修复工程给予法律上的补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采用碳排放权、水权交易的方式,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效果反馈机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产业发展的政策创新机制,对一些重大的项目实行听证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4.2.5 建立保护激励机制

在建立保护激励机制过程中,应该加快制定林权流转登记管理办法,通过建设义务植树、古树名木的法律法规,对一些非法占用林地、绿地、滥伐林木的行为进行依法处罚。并且实行倒查问责机制,专门治理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尤其是一些违法审批和越权审批的行为。建立健全的林业行政谭ㄌ逑担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发挥实效。

4.2.6 形成全民参与机制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以及学生组织的力量,形成全民参与机制,让人们都可以参与到保护生态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中来。还要创新全民参与的方式和渠道,发挥全民参与的积极作用,推进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

5 推进广西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通过对广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地林业经济态势与生态的结合力度不足,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旧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未来若想全面推进广西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必须强调经济与生态的紧密协调,旨在打造人、自然与经济和谐相处的平台,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体系,在保护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重视发展林业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这也是未来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与目标。

为了提高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还应进一步努力,强化林业的生态性建设,在原有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政府应更加关注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对生态修复技术、绿化技术等进行不断研发,成立林业生态建设中心,专门针对广西省的林业生态问题进行研究,以求得到实质性的进步。尽管目前广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但是通过不断努力,林业生态体系定会更为完善,林业生态建设效果会更佳,进而打造出生态文明的林业环境,大大促进广西省经济的全面发展。在林业经济中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注重环保与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现象,遵循人性化、生态性的原则,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讲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6 结束语

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与规划的重要目标,制定科学的生态建设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打造更为完善的生态系统,充分践行节能、环保与绿色的理念,是未来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杨鹏,陈禹静,尚毛毛.基于经验总结的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创新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62-67.

[2]莫剑锋,陆志星,黄永辉,尹国平,许奇聪,杨建华.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成效及经验剖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4(2):206-210.

[3]黎德丘,蒋迎红,王波.浅析广西林业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文明建设[J].广西林业科学,2014(2):240-243.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2-0059-05

规训是法国社会学家福柯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本意是指规范人的各种手段、方式。至于规训的作用,他认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但是无论是积极的规训,还是消极的规训,它们的最终追求都是培养人的顺从型人格。[1]

学校作为国家培养“接班人”之地,是最典型的规训场所之一,而学校里对学生经常进行规训的地方就是课堂。在学校里,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生活的品质和场域特征对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形成的影响至关重要,甚至关乎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反思学校课堂生活中的规训行为的性质和意义应该成为教育者的关注点之一。

在一次教育考察中,笔者听了N市的一所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升国旗》,授课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这位女教师基本素质很好,音质很美,教态落落大方。教学过程设计得也很紧凑,师生互动也好。但是通过对这节语文课教学过程的观察和教学内容的整理,仍然不难分析出在这节语文课中存在的规训特征。

一、 语文课堂中的规训特征

(一)通过教学仪式实施的规训

课堂教学也是一种典礼性质的活动,所以一定的仪式是必要的。我国古代的《学记》中对教学仪式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现在的课堂教学也是从仪式开始的。

师:上课!(语气简洁而有气势)

生:(起立)老师好!(参差不齐的声音)

老师并不急于回答“同学们好”,而是先巡视一遍,一边说“ⅩⅩⅩ,站好!”,看到学生差不多都站好了,她才厉声地说:“坐下。”

关于仪式的说法很多,所有的社会学家都一致性地认为是典型的规训手段。孩子在这样的仪式中学会了什么是顺从、什么是秩序、什么是权威。语文课老师兼这个班的班主任(一般情况下,在当今的中小学都是“主科”老师当班主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现象最为突出)。班主任一职的设置是从苏联沿袭过来的,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建设者,因此对学生的威慑比较大,这在课堂的氛围上明显地可以感受到。作为班主任的老师,因为具有了比学科教师多的社会赋予的权威符号,也就多了对学生进行名正言顺的规训资本。

(二)通过课堂纪律的规训[2]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1.纪律是指惩罚,这是福柯常用的涵义。他的著作《规训与惩罚》也有的翻译为《规训与纪律》。他认为纪律是典型的规训。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的手段,强调了纪律的强制性和公益性,“纪律是为了学生好”,这是很多教育者持有的观点,是他们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是一种道德约束力。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让我震撼:一个是我头顶上的天空,一个是我内心的道德法则。”我们课堂上的纪律应该属于哪种涵义呢?

上课开始前,老师重申课堂教学纪律,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也有点类似“成语接龙”形式。老师说:“小手——?”孩子们齐声回答:“背背后。”

老师说:“小嘴巴——?”“闭闭紧。”孩子们一起附和。

老师说:“小眼睛——?”孩子们一样地扯着喉咙喊:“看黑板。”老师纠正说:“是看大屏幕,不是看黑板。”(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应用到每个班级,教学手段的进步从这样的一问一答中也可以反映出来。)

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还不断地通过语言符号和手势,以及物质奖励、组织活动来维持和强化纪律意识。

“我要让坐得最端正的孩子来读课文。”

“你总是插嘴,什么时候不插嘴了,老师什么时候才会叫你回答问题。”

“坐得好的同学今天都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

“你,坐下!”(配手势)

等等。

座位的摆放也考虑到了维持纪律。学生的座位都是孤立摆放的,课桌与课桌之间是不连接在一起的,有效地阻止了学生之间的窃窃私语和频繁往来。对于敢越轨破坏纪律者,则实行空间的隔离,实行身体上的规训。违规轻者就在自己的座位上站着,从听课的形式上被孤立而成为另类。违规严重者或者屡教不改者则有专门的位置。在教师讲台的左首有一个专门的桌位,谁在课堂上调皮捣蛋,那个位子就是谁的。现在坐着的是一位男孩子。即使坐在那儿,也没有改变他活泼好动的性格。每次发言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有几次还举到了老师脸上面,甚至是自己跑到讲台上去,但是每次老师都不叫他回答问题。

(三)通过教学内容的规训

这节语文课上不仅有很多明显的外在的规训,更有内在的规约和惯习的型塑。

这节课的内容是《升国旗》,内容是: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我们立正,向您敬礼。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学校是国家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过去。这一点,李书磊在其著作《村落中的国家》中有很好的描述。[3]国家意志的突出实现了教育国家化的需要,但是又往往冲淡了甚至是破坏了教育的原旨与初衷,使教育沦落为一种工具和道德的说教,其中还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师:“红旗为什么是红的?”

生:“因为它是红颜色的。”

师:“这个红颜色是怎么来的?”

生:“染的。”

师:“谁染的?”

生:(犹豫了一会儿)“不知道。”

正在老师想要告诉学生答案时,一个学生激动地举起手来:“老师,老师,我知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老师释然,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棒,棒,棒,你真棒。”让那些对国家意志一点概念都没有的孩子去理解国家标志的含义确实有点难度。

课后我问那个回答出“正确”答案的男孩,你是怎么知道红旗是由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他说是从书上看到的。我又问他,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他摇摇头。这让我不免对这样的教学产生怀疑,学生通过连自己都不明白的回答获得了老师的奖励,而那些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的学生却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是教学吗?这是规训吗?是什么呢?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

师:“五星红旗是伴随着什么升起来的?”

(学生沉默。)

师:“想想你们刚才看到的大屏幕上的画面。”

一个学生很激动地站起来:“老师,老师,我知道,是随着那根线一起升起来的。”

师:“胡说,不对。是伴随着国歌一起升起的。你没有看到‘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吗?”(一脸怒气)

(学生无语。)

师:“升旗时,我们该怎么做?”

生:“要敬礼”

师:“敬什么礼?”

生:“少先队队礼”

师:“不对,是行注目礼。”

李书磊在《村落中的国家》一书中曾经提到:在所有的小学学科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就是语文了。听了这节语文课让我相信事实确实如此。

(四)通过教师表情的规训

除了上述规训的途径和方式之外,教师还有一种特殊的规训方式:表情。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情也是一种重要的支配力量。积极的表情给人以激励,消极的表情给人以压抑。在这一节课上,老师的主要表情以“板着脸”为主,可以看出一脸的紧张,偶尔松弛。由于孩子们总是不断地制造事端,捅乱子,所以老师就必须不断地训斥、发火、怒目圆睁,从而制止这些行为,或者制造严肃的学习氛围,保障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不要给孩子们好脸看,否则他们会蹬鼻子上脸”,这是很多老师的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之一。孩子们在这样的表情支配下,也慢慢地变得谨小慎微,学会“看脸色行事”。老师严肃时就坐得端正些,老师面部表情偶尔放松时自己就也放松一下。一节课中,老师的表情最放松的时候是看到孩子们随着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旋律边唱边摇摆身体,同时露出天真活泼笑脸的时候。这情景让人很容易想起《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之声》这些经典大片中的场景。

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语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曾几何时,微笑却成了紧俏品。为此从1948年起,每年的5月8日被定为世界微笑日,以鼓励人们微笑着面对生活。美国人专门研究证明微笑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三倍以上。真的印证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你的笑对我的一生都很重要。

二、 对规训特征语文课堂的思考

可以说,这一节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规训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的。从身体到灵魂,从时间到空间,形成了一个对学生进行规训的严密网络。当下的课堂教学还难以排除规训的影响,同时,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课堂需要什么样的规训?这是我们需要的规训吗?

现代教育试图用规训的技术、规训的道德、规训的知识为人们装备上最具有生产力的功能,教给我们获取各种利益的手段,但是这些纯技术的手段是无法燃起生命和精神之火的,只能像石头一样,砌成身体之间的墙,这墙无法为生命和精神展开一条可能性的路,仅仅是禁锢生命,阻隔爱。没有了爱,教育也就不再是教育。因此,从人出发,为了人的独立和尊严,指向人内心的自由和发展,关注人性的解放和涅槃,这才是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与宏大旨趣。[4]

(一)纯粹规训的弊端:反教育行动

现在的学校教育形式来源于工业大生产的模仿,具有典型的批量生产特征。追求规模效益和生产效率也成了不少学校的宗旨之一,于是规训作为一种促进生产的手段受到重视。然而,纯粹的规训是一种反教育、背离教育的行为。学生被视为流水线上待加工的“产品”,学生被当作“物”来加工,当“容器”来填充。教育实践被理解成一种技术化、程序化的简单过程。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被肢解与遮蔽,丰富的情感世界被践踏和忽略,知、情、意、行等被“知识”的逻辑所替代,最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教育的“异化”。教育培养出的产品只能是“机器人”“木偶人”“空心人”。纯粹规训的教育不是教育的本意,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类似马戏团训练动物的训练。不能宽容学生,尤其是小孩子的所谓出轨、破坏行为,一味地强调规训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

再者,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靠规训是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尤其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时间去适应小学的生活,更需要时间去感知、领会、思考、运用,去理解什么是学习。在这个时候,“慢”可能是最重要的要求。“节省了”时间的教育未必是成功的教育。真正的学习过程也必须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离开了学生本人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可能发生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过程,只有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无数事实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当下,我们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学校,不喜欢学习,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在学习,而是被作为“作业机器”在不停地做题。[5]

(二)规训者与被规训者:人的工具化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当教师纯粹采用规训的手段、或者大部分采用规训的手段来教学时,他就成为了规训者,他就实施了“目中无人”的教育。譬如对标准答案的追求、对学生人格的漠视、对课堂教学的例行公事般的敷衍等。教师在培养“工具性”的人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会说话的工具”。这样的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都被工具化。[6]

人天生就是学习的动物,学习是人的本能。这一本能决定了人具有主观的能动性。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就曾经讲过“教育是点燃火焰,不是灌输”。他极力倡导“产婆”式的教学方式,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将知识生产出来,是学生精神的、智慧的“助产士”。现代的人生发展观也认为无论成人和孩童都在继续成长的历程中,只是成长的模式不同而已。“不同”是顺应身心发展而成的事实,孩童和成人各自呈现不同人生阶段的精彩,其中无高下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把“不同”当作“不对”的思维模式,是在教育中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就是以成人为中心,用“成人知识”抹杀孩子的独特性、创造性,以炫耀成人的“有知”以及掩饰已经拥有的知识的荒谬,结果把孩子变成成人的“复制品”,失去了童年的天真与青少年的浪漫。[7]

(三)从规训走向教化:教育原旨的复归

现代的教育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政治的功能、经济的功能、文化的功能、环境保护的功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功能,等等。在越来越多的功能下,教育自身的功能却越来越被掩盖,被忽略,被漠视,日渐式微。外在强加于教育活动之上的目的常常变成教育追求的单一标准,遮蔽了教育人的视野,限制了理智开展的自由度。这和消费领域从福特主义走上后福特主义的理念具有相似性。然而教育不是消费品,没有了教育自身功能的实现,教育所附加的哪些功能的实现就会大打折扣,其他功能的实现必然大受影响。这可能也是当前人们抱怨教育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

对于教育目的的认识,历史上有两种鲜明的观点,一种是教育的社会目的论,一种是教育的个人目的论。但是在杜威看来,这都不是教育的目的。建立在“教育即生长、即生活、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这一教育本质的认识基础之上,杜威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还说:“教育本身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8]从而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的“教育无目的”理论认为: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不存在有“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主张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将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指斥其为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表现。这种外在、虚构的目的具有静止的性质,始终是一种固定的、欲达到和占有的东西。它存在于教育活动之外,使教师和学生所从事的活动变成了为获得某个东西而采取的不可避免的手段,活动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变得无关紧要。这种外部的目的观将手段和目的进行了分离,“和目的比较起来,活动只是不得不做的苦事”;相反,从活动内部产生的目的作为指导活动的计划,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其间的区别只是为了方便。“每一个手段在我们没有做到以前,都是暂时的目的。每一个目的一旦达到,就变成了进一步活动的手段。当它标示我们所从事的活动的未来方向时,我们称它为目的;当它标示活动的现在方向时,我们称它为手段。”[9]在活动的内部目的里,手段和目的实现了有机统一,活动也相应地成为一件令人愉悦之事。

杜威在其“教育目的论”中,指出了教育的外在目的的缺陷,并阐释了其必定带来的危害。他说:“如果家长或教师提出他们‘自己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当目标,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是荒谬可笑的。”[10]如果教师将这种外在的教育目的强加于儿童,其必然导致:一方面,教师由于受各种外在因素的支配,他的思想不能和学生的思想以及教材紧密相连,同时,他的智慧亦得不到自由运用。另一方面,学生常常会处于两种目的冲突之中,即:符合他们当时自己经验的目的和别人要他们默认的目的,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育复归教育的原旨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回归原旨就是要由当前的规训导向转向教化追求。

《诗·周南·关雎序》里说:“美教化,移风俗。”但是我们理解的教化和西方理解的教化的涵义却截然不同。传统上我们认为教化是政教风化、教育感化之意。在西方,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他认为教化“最初是在中世纪神秘主义中诞生,以后被巴洛克神秘主义所继承;再后演变成由克罗勃斯托克的《救世主》而来的主宰了整个时代的宗教上的唯灵论;最后这个词在赫尔德尔那里成了‘达到人性之完满教化’这个基本概念”。[11]由此可见,在西方的话语系统里,教化指的是一种旨在使人发生“极其深刻的精神转变”并且因此“达到人性之完满”的驯化活动。综合东西方的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教化的“主旨就是以自然的方式、在尊重个人自由的基础上促使人的精神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形成,它包含着精神培育和精神的自我创造相结合的意蕴”;“爱是教化的根本表现”;“教化的爱的意义在于激发人的自我完善的状态,促进个性的完整,从而使每个人从蒙昧的状态上升为有德性的状态”;“对于教化而言,我们无法放弃教育改造社会的使命”。[12]

我期待小学低年级的充满“孩子气”的课堂。刚入学的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他们背上小书包跑向学校的步伐是轻盈的、快乐的。这是他们向往学校、向往学习的最关键原因。在他们眼里学校就是乐园、学园、花园,而不是规训他们的地方,更不是他们“受罪的地方”。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没有“笨孩子”,没有“沉默的大多数”,他们那么积极踊跃地发言,乐意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他们自己也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那高高举起的如林的小手就是明证。应该让每个孩子都发出自己的声音,稚嫩是他们的本色,错误是他们的权利,每一个成人,哪怕他是老师也没有给他们提供所谓标准答案的资格。只有愚蠢的人才会那样做。老师要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欣赏每一个孩子。要有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的耐心保护每一个孩子。为他们创造适宜学习、发现、探究的一切条件和公平的机会。小学低年级的课堂,孩子应该是课堂的主角,可能他们会搞得一团糟,可能他们会乱成一锅粥,但是只要有教师智慧的引导,孩子们会给我们一个惊喜的回报。小学低年级的课堂,知识的学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知识过程的体会和感受,方法的摸索和实验,还有对他们旺盛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保护和激发。那样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是生命的流淌和交汇,是智慧的启迪和再现。老师就像是园丁,给予他们充足的养料和温暖的阳光,静静等待拔节的声音。

参考文献:

[1][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43-144.202-203.

[3]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35.

[4]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5]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序.

[6]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

[7][12]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26.364-365.

[8][10]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51-152.

[9][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7.

[1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1.

Observation of and Reflection on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WANG K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