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英语教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78-01
大家对小学生都有一个普遍的认识,那就是他们都普遍的爱玩、爱闹、爱跑、爱跳但学习东西又非常的快。小学生的这种天性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克服这一困难,教师们不断发掘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材,以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现在的一纲多本多样化的教材策取代了原来的一纲一本,教材百花齐鸣的局面大大增加了小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但教材具体内容的编写上大都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思想,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一、教材出现的主要问题
1、不切实际、不成体系、无法普及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已衍生出三十几套英语教材供教师选用。新教材中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增添了很多富有趣味性的新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现代小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但部分教材的编写还不是很完善,与实际生活不在同一个轨道上,与学生的生活接不上轨,就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还有不少教材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教材十分新颖,但整体思路混乱,不能系统的传授知识给学生。还有不少教材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很多的硬件措施配套使用,但这些硬件措施在偏远贫困的农村很难实现,这样的教材即使新颖有创意也无法很好的普及。
2、淡化基础、弱化知识、脱离实际
很多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对一些语言基础知识避而不谈,过于强调在活动或者交流中学习英语。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说,这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和热爱。但若对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避而不谈的话,学生将很难从根本上理解他们所接触的英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人云亦云,与以往的机械化学习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其次,很多小学英语教材中都加入了大量的图片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但他们大都忽视了语言知识所占的比重,大大降低了教材的知识含量,很难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和诺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过于注重模仿西方教材中的问答教学模式,
二、如何选用符合我国小学生实际状况的实用教材
1、明确目标、重视课程价值
在小学英语教材的选用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小学阶段我们要完成什么样的培养目标。选用的教材必须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儿童对世界文化的理解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所选用的教材能拓展他们的认知和文化视野,能打开他们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窗口,能带他们进入一个崭新的语言世界,领略他国的文化风情,积极的享受这种学习。
教材的选用应以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为中心,同时兼顾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训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和说一般都受到很大的重视,这符合小学生学习的现状,但阅读和书写能力的培养也应给与足够的重视。最起码小学英语教材中应有各个字母的规范写法,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另外,要想孩子学的好,老师必须教的正确。教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发音正确、标准,能较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思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使用目的语言进行教学,有疑问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进行解释,必要时再用汉语。
2、选用教材成体系、切实际
教师选用教材过程中,最好是根据当地的发展水平选用合适的英文教材。并不是说好的教材能适用于所有的学校,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教材。合适的教材才能对小学英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教材的选用也要形成一定发的体系,最好是小学学习过程中都选用同一个版本的英文教材,若有未提及的问题或者与本校不符的现象,教师最好能能正确的、创造性的使用已有的教材,对现有教材进行适当的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教师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整合现有的英语教材,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将知识系统的传授给学生。
3、教材选用应保证一定的知识量
教材的选用可以是插图较多或者有媒体辅助,但一定要保证足够的知识储备。教师带孩子们进行课堂活动来丰富课堂教学,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传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互动和交流,同时也向学生传达了必要的知识,这才是正确的可取的路径。
英语毕竟与母语有着本质的不同。就母语来说,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口头词语,日常交流基本上没有障碍;但对于英语,绝大多数小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我们大可以利用小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快的特点,在着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前提下,同时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传授,让他们从小就能养成正确的语法和书写习惯,这对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也很有帮助。
在小学英语教学方面,国家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以及教材编写专业人才,为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付诸了大量的心血,教师再能根据当地实际状况选用适合自己的教材,小学英语教育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教材又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我对优化教材内容的理解如下。
1.理解和尊重学生是优化教材的前提条件。
2.优化教材的策略要基于学生的兴趣,认知发展。
(二)对小学教材内容的现状分析
英语课程标准颁布后,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自主选用,教材的编写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有《PPT英语》、《牛津英语》、《新标准》、《剑桥少儿英语》、《开心学英语》等。客观地说,教材的多样化确实丰富了教材种类和教学内容,使各地方有了更多的选择。但问题随之出现:教材种类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教学内容的革新。
二、优化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其自身的语言规律和教学规律,把握好教材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践,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不要为了教而教。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使教材真正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习。
我在几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总结了一些经验,归纳如下。
(一)通过补充、删减优化教材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遵循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或删减,使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1.补充课外资料,丰富教材内容。
选择一些趣味的、幽默的、符合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的和年龄特征的材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生熟知并喜欢的童话故事、小谜语、幽默小品等。在选择的过程中,我力求做到趣味性、适宜性和匹配性兼具。
如在教学比较级时,我引用了下面一个小故事。
“My nose is long”,said the rat.“My nose is longer”,said the dog.
“My nose is long”,said the fox.
“My nose is longer”,said the anteater.
“My nose is long”,said the hippo.
“My nose is longer”,said the crocodile.
“My nose is the longest”,said the elephant.
2.补充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考虑到小学生有着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利用媒体手段,通过声、色、画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进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如《新交际英语》第七册中的一课“houses”。课文内容有:wooden house(木房子),stone house(石头房子),straw house(草房),ice house(冰房)等。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没见过这些构造的房子,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了解这几种房子的性质,我在教学的开头,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三只小猪的故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几种房子的单词和他们的构造区别。
3.融入文化背景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我认为,在课堂上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如Sorry/Excuse me等形式上极为简单的表达,困扰学生的不是如何正确发音和拼写,而是如何运用得体。对于这一类词语,教师应着重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能了解其文化内涵。
例如,牛津小学英语3A教材中,出现人物Mr.Green,学生知道“green”是“绿色”的意思,就很容易把它翻译为“绿先生”。这时,我就告诉学生,英语中有一部分表颜色的单词也用于姓氏,如Green(格林),White(怀特),Black(布莱克),Brown(布朗)。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困惑,也能理解这些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书写(大、小写)了。
(2)创设对话的文化语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对话的文化语境主要是通过角色表演实现的。学习了“购物”,我把教室布置成文具店,让学生轮流当售货员与顾客,在购物过程中体会“Can I help you?”是“你需要什么?”的意思。
(二)通过替换、整合优化教材内容。
整合的方法如下。
1.教材的哪些部分是最重要的?
2.教材的哪些部分你基本保留,但哪些部分你需要修改替换以达成教学目标。
3.教材的哪些部分要去掉?
4.哪些内容要补充以满足需要?
(三)通过创新教法优化教材内容。
教师应当培养驾驭教材的能力,成为教材的“主人”。教师应当有勇气和能力对教材进行拓展和创新。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可创造出一种新的互动式的学习文化。
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
1.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设疑。
2.设置有效的小组活动。
3.设置有任务型的教学活动。
三、结语
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意味着教材是一种工具或材料,可以取舍,可以编辑,教师可以自主地驾驭;而“教”教材,却意味着教材就是样本,只能照搬,教师成了教材的工具。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是用教材教英语,而非“教”教材。
参考文献:
在新课程之下,教师一定要明白课堂的主体问题,要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进行教学设计,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研究学情,要力求因“生”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Buying fruit》的第一课时,有位老师是这样上的。一开始就直接使用英语:Hello,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 like fruit, and you? I like apples, peaches, bananas etc. Please talk about the fruit what you like best?学生半生不熟地听懂了一些,他们开始与同桌谈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聊得不亦乐乎。接着,老师又大声地说:Stop! Stop! Then,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discuss. What are these?这样学生开始学习fruit和what are these/those? They are…句型。
本节课面对的学生基本上听不懂教师在说什么,学生之所以聊了很长时间,也是因为个别同学谈起喜欢的水果。因此,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才是合适的,对小学生,教师使用英语表达时,要使用最简单、最易懂的方式,让学生能听懂。
二、以学情为重点,因“材”呈现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从系统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角度,经过专家反反复复的修订,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这套教材本身就是一套系统化的语言学习载体,各学年、各单元、各板块知识是前后联系的。
小学英语教材各单元的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帮助学生挖掘整本教材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讲授新知时,从新旧知之间的关系上展开,能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知识,记牢这些知识。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It’s late》中有很多数字和时间,在第八单元《In class》的Part G部分,就可以联系起来。
单元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往往围绕一个主题编排内容,形成几个场景,掌握相关的单词、句型和对话等。又如,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An English friend》中,教材以Tom的相关信息为中心,通过介绍他的居住地点、家庭情况、个人兴趣等,设计成几个场景,然后将有关的知识整合在里面。介绍Tom的情况放在第一部分,一直到第五部分落实如何使用英语介绍一个人的方法,前后联系,环环相扣。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几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在第一部分,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Where does Tom live? What does he like?等问题进行思考。
三、以板块为核心,因“序”呈现
在英语教材单元内部的各板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以一定的逻辑关系展开。但教材是死的,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帮有鲜活生命、各具特点的个体,要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灵活处理教材,重新进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特点。
1.充分利用板块中的资源创建场景。在教材各板块内部有很多资源,却容易被我们忽略,其实这些资源往往更生动、更有效。
话语也只有在情境、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习得是在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基础上形成的,是因为有语境的帮助。语境的创设对小学英语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中的插图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语境资源。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充分地挖掘教材中插图所承载的信息,通过直观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插图所带来的隐形语言。
译林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Story time部分有一组对话插图,插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节自然课:Mr Green在桌上摆放了各种各样的动物玩具,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学生们互相谈论起自己喜爱的动物,由此呈现了本课的句型:I like … Do you like…? Yes,I do./No,I don’t. 如果摒弃插图,单纯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直接进入听音理解环节,学生理解文本前的语境铺设就显得单薄,不利于学习。
笔者在教学时先出示本课的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了解本课的背景:Mr Green 和学生们谈论自己喜爱的动物。通过仔细观察图片,进而理解了文本内容。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插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听读前的读图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读图,可以了解背景知识,明白语言使用场地,并通过插图能更快地获取信息。插图作为先行组织者能激发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增加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发挥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以“图”为依托,搭建平台
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者尤其重要。教材插图不仅是呈现新语言的一种手段,也是训练语言的最佳方式之一。学生看图说话,不断激活思维,巩固新的语言点。
译林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Story time部分是学生们在展示自己的洋娃娃,他们分为男女两组,Liu Tao介绍一个男娃娃,Su Hai介绍一个女娃娃,从而引出Her/His hair is long/short.His/Her eyes are big/small. Her nose and mouth are small.笔者事先引导学生看图,进行教学前的铺垫,把课文中洋娃娃的插图独立出来并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听音以及插图信息,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洋娃娃,学习相应的形容词tall、short、big、small等。让学生观察两幅图,学生将会呈现出惊人的语言训练效果。充分利用课文插图,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以图文结合、挖空关键词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有支架和图片的帮助,学生的训练很顺利、扎实,训练过程中读懂了抽象的语言。在生动画面的视觉冲击下,学生的语言思维活跃起来,提高了语言训练的效果,也逐步达成《英语课程标准》中一级目标要求: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提升了语言的实践性。
在输出环节中,笔者希望学生能够表达完整的段落,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特别是低中年级,使预期的输出不尽如人意,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利用插图可大大提高语言输出的效果,构建语篇框架,为学生完整语篇的输出搭桥铺路。
译林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Story time部分呈现的是Mike、Helen和爸爸在快餐店点餐的场景,他们互相问答各自想要的食物和饮料,然后向服务员点餐。组织学生在理解了语篇意思的基础上,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输出引导。通过图片的提示,让学生对文本重构输出,语篇显得完整。插图指引方向,引发思考,帮助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加工整理,用所学的语言有重点、有条理地叙述。文本的重构以语篇的形式进行输出,是需要学生经过自己的加工,创造性地再现已知语言材料内容。对于缺乏一定语言知识的小学生来说,图片给予他们足够的信息提示是十分必要的。有图片辅助的语言输出,效果是明显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本再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以“图”为载体,丰富内涵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是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就人文性来说,英语课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1 PEP小学英语教材的总特征
PEP小学英语教材是根据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由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加拿大Lingo Media 国际集团合编的一部小学英语教材。共计八册,每学期使用一册。每一册分为六个单元和两个Recycle,Recycle1是对前三单元的复习,Recycle2是对后三单元的复习。每个单元又由A、B、C三部分组成。A、B部分要求掌握,B 部分是对A部分语言的扩展,C部分供选学,是A、B部分知识的扩展和综合语言运用。
PEP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例如数字、颜色、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家庭、学校、朋友、文体等,以及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这些鲜活的话题,教材采用儿童喜爱的表现形式,如韵律诗歌、寓言故事、会话表演、游戏等,呈现给学生,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PEP小学英语教材的特色
2.1 图文并茂,游戏和活动融入语言知识,使教材从单调走向了情趣
PEP小学英语教材采用了冒泡等方式,也就是把对话的语言放在插图上,使用箭头引向说话者的嘴边。这种方法非常生动形象,而且图文浑然一体,有着儿童喜欢阅读的漫画效果,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整套教材都比较重视游戏,注重在玩耍中学习英语。
2.2 文化内容及语言技能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初步的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要学生具有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听、说、读、写技能,PEP小学英语教材在四、五年级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语言技能,每一个unit的A、B部分都设置了Let’s Learn、Let’s Talk、Read and Write三种类型的课, Let’s Learn是一个unit中A或B部分里的基本语言内容和语言点Let’s Talk是围绕Let’s Learn的内容主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和说的语言技能, Read and Write则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读和写的语言技能。根据语言教学的规则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形式,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的形式,要学生说必须让学生先听,要学生写必须让学生先读。从四年级开始到五年级教材中的Read and Write就是要以读引写,通过“读”引导学生“写”的技能的形成,因此,在四年级和五年级的Read and Write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搞清楚要学生读什么,怎样读; 写什么,怎样写。
3 PEP小学英语教材在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3.1 当前的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着的误区
PEP小学英语教材如此重视文化的渗透,如何处理好PEP小学英语教材的文化部分,使其有机地渗入到语言教学中去,却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在自己的教学和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前的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的误区。
3.1.1 删除
PEP小学英语教材如此重视文化的渗透,为什么还会有人删除呢?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PEP小学英语教材的文化部分是一个选学内容(C部分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因此部分教师在上完A、B两部分教学内容之后往往会忽略C部分中的文化渗透。第二个原因是教材以显性的方式来呈现文化的内容,就必然会使教师要面对如何用英语来向学生展示文化知识的问题,或者如何把文化知识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不是很容易能够解决的,因此部分教师就会知难而退,采取“删除”的做法。
3.1.2 缺少融合
部分教师在处理C部分的文化内容时没有做到语言与文化的融合。他们的课堂往往是先进行语言教学然后再加上一个文化的介绍。这种语言与文化相脱离的教学,只是为语言教学贴上了一个文化的标签。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必须把C部分的文化知识与A、B部分的语言内容融合起来,让学生在一定的文化情景中进行得体的语言运用。
3.1.3 不能变通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不管需不需要、合不合适都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加一个文化介绍的环节。其实PEP英语课程标准并不要求我们每一节课中都要有一个显性的文化教学。而且C部分中的文化内容也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同时,每一单元的文化内容也不必与单元教学采取一一对应关系。我们大可以根据语言教学的需要对文化内容进行前后的调整和自主的拓展,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拓展得到更好地融合和相互的促进。
3.2 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开展存在着误区
PEP小学英语这套教科书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尤其是每个单元的Let’s talk、Let’s learn、Let’s sing、Cultural、Story time等均以故事为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文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购物、家庭、课程、时间、食物、颜色和周末活动等。这些教学内容无一不蕴含着德育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挖掘这些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能力,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与教育。
一、通过词汇教学渗透德育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发展与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要注意对词汇文化内涵的介绍,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学习动物的单词时,我采用戴动物头饰的方法,让学生扮演小动物并学动物的叫声,模仿动物的动作,然后通过课件、课文插图分析、对比,使学生对保护动物的行为表示赞赏,对不爱护动物、不文明的行为表示批评,并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从而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的新词汇、新句型和新知识,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热爱动物的美好感情与兴趣;教学单词desk和chair时,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爱护桌椅,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教学单词stamp时,可以让学生知道集邮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提醒学生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增长各方面的知识,武装头脑,丰富自己的生活。
二、通过歌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歌曲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谐的旋律、优美的节奏,十分悦耳。儿童的记忆特点是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先于词语逻辑记忆,因此,英语歌曲备受学生的欢迎。教师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定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教唱Happy Teacher’s Day时,可教育学生要尊敬师长,同时通过唱歌也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教唱歌曲A Merry Christmas时向学生说明圣诞节的时间、由来、食物、聚会、圣诞树、礼物、圣诞老人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可教唱Happy New Year,引导学生发现中西文化中的相通之处,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通过课本插图渗透德育教育
PEP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大小不一、类型各异的插图,这是教材的一大特点。这些图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的是单词图片,有的是会话的情景,有的反映中外不同的风俗文化,有的反映故事情节等,如果能及时、有效地利用,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素材。如操练句型 “What’s his/her name”时,我让学生看课本中杨利伟的图像,适时对学生进行了热爱祖国的教育。此外,我让学生联想一些体育运动员,如刘翔、林丹等,这样不但增加了他们的会话兴趣,也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传承了名人的精神。
四、通过生活化的会话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在三年级学生刚学英语时,我利用一些简短的日常用语,如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bye(再见),How are you(你身体好吗),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Thank you(谢谢)等,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教学Sorry(对不起)和That’all right(没关系)时,我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同学之间、人与人之间出现的误会和纠纷,使他们懂得如何运用语言来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五年级there be(有)句型时,我让学生各自设计出一些情景,说出自己家乡所有的丰富物产和优美景色,从而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在教It ’s time to do sth(该干某事了)的句型时,我对学生进行了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Can I help you(要我帮忙吗)的句型时,我告诉学生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及时渗透助人为乐的教育。
五、通过Cultural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现代外语教学理念已不再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金科玉律,而是把它看作一种教学资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利用教科书外,还应该积极地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可见,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下面我们将具体地探讨一下,小学英语教师如何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对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理,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适当整合教材内容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因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当然,我们在补充或是取舍时,不应该影响到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避免为了考试而随意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
1.各单元之间的整合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的整个教材是以板块方式组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单元与单元的联系和复现不多。因此,教师必须灵活编排单元内容,从了解本单元和前后内容的联系入手,进
行早渗透多复现。如:教材6B中出现日期、天气等,在每节课课前可以使用这些句型与学生交谈,实际学习时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
2.各年级之间的整合
牛津英语教材内容浅显易懂,重点突出,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但各年级之间跨度太大,尤其是对话教学缺少衔接。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有目的地整合和重组教材,如:五六年级涉及的节日、月份、星期等几个单元,可在三四年级对这些内容进行渗透教学。五六年级的语篇教学,也可在三四年级进行教学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扩展、长期坚持。
3.各学科之间的整合
新课程要求对不同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拓展学用渠道,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英语与美术学科整合,如:教材中的板块,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英语与音乐学科整合,教材每册书都编排了英文歌曲,将单词句子融入歌曲之中,不仅使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的乐趣;英语与数学学科整合,我们教材中多次出现询问年龄、价钱、数量、加减法计算等。
二、合理替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和活动同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不太适合的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例如,Act it out 这一活动,往往很难创设场景让学生表演,我经常用猜字谜等游戏替换,不仅收到同样的巩固效果,并且孩子们更喜欢。由学生把学过的学习用品藏在教室里,一个学生用“Where is the...?”提问,其余学生用“Is it in/on/under the...?”句型来猜,同样可以达到巩固应用in,on,under三个介词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运用教育智慧,对教材精心取舍,挖掘出更多更实用的英语教学资源,让教材服务于学生。在词汇课教学中,如果只注重单词的输出而忽视培养学生整句输出的习惯,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对学生有效引导,促进学生语言习得、思维缜密与学习效率的提高。如:3A教材中Unit 5How are you?单元B部分文具词汇相对独立,不能很好地结合A部分对话一起教学。面对这种情况,可与前面的颜色词结合教学,形成The pencil is red.的语句。本单元复数词汇也可结合“I like pens.”句型加以运用,这样教学内容丰富了,知识点也前后衔接,教学水到渠成,将单一的单词教学变为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体验。
三、有效扩展教学步骤
在某些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我们认为某个活动太难,就可以扩展活动的步骤,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的难度。如果活动太容易,我们可以对原有的活动进行延伸。例如,学习Chinese,Maths,English,Science四门课程名称,我就结合学生实际补充了信息技
术,美术,音乐,思想品德等课程,学生也易学,易记,易用,乐学。再如,学习家庭成员称谓,除了进行表演外,还可以编唱儿歌。She’s my Mum. He’s my Dad. Mum and Dad. Mum and Dad. She’s my sister. He’s my brother. Sister and brother. Sister and brother.
I love you. I love you!
四、适度调整教学顺序及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度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1.板块之间的调整
板块之间的调整是指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对各板块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板块与板块之间有相关的内容,(如:水
果、颜色与爱好等)如果教学时将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整,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再如,教材中某个板块的内容恰巧与学生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事情相关,如果在语言知识的衔接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就可以提前教学这个板块。
2.板块内调整
英语教材每个板块都有三个单元,板块内的调整是指教师根据版块内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单元内调整
单元内调整是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个单元内几个部分的顺序。例如,Activity 1:Listen and point.Activity 2:Point and say.Activity 3:Listen and guess.就可以根据认知需要,在Listen and
point后进行Listen and guess再进行Point and say活动练习。
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显得越来越重要。正确处理和灵活运用教材已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应对教材中不适合的内容安排顺序,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从更高层次上认识教材和合理使用教材。
综上所述,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勇敢地走出教材的樊篱,用足教材,智用教材,做到利用而不屈从,开发而不禁锢。只有如此,教材才能成为一泓流动的活水滋润学生,使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07.
[2]方勤.怎样对小学英语教材进行适度整合与拓展.网络
一、认知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知学习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包括人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
现在认识学习理论中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对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提取。教学上主张给学生最充分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沿着仔细规定的学习程序,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学习。
二、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写(以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013版为例)
1.小学英语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五、六年级完成英语二级目标,即: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相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够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2.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的总体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的编写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三年英语的基础上,本教材和前面的教材具有连贯性和承接性。
此外,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听、多读、多说、多写的机会。
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听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前提和基础。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读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能力。写是运用书面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
在记忆活动中,如果只运用一种模式十分单调,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学习英语和接受信息时,应充分调动多个感官,充分发挥眼、口、鼻、脑、手等感官的作用,牢固地记住所要识记的材料。
在英语学习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性知识,这册教材也专门设计了这样的活动(Let’s wrap it up,Tips for pronunciation)。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有帮助。
3.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包括6个单元,两个复习模块,每学完三个单元都进行复习。由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可知,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得快,后来遗忘得慢。因此,对于学过的知识要及时进行总结复习,这样就能对识记的内容保持长久的记忆。
内容方面,都是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容易接受理解的话题。这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形式呈现方面,本册教材有丰富的彩色图片,图文并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大部分内容都配有录音,有声有色,变无声的书面语言为地道的英语听力,变刻板的书面知识为生动的语言呈现,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英语这门语言,让语言“活起来”。
每一单元都有“Let’s try”部分。这部分让学生听录音,录音的内容是真实的生活场景的模拟,此部分结束后才是“Let’s talk”部分,由此可见听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的语言输入才有助于合理的语言输出,这是语言学习的普遍规律。先通过听力部分引起学生对情景的了解,再通过对话,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语言和情景相交融,最大限度地还原语言活动的真实场景。
此外,Songs in each unit 部分,每一个单元的歌曲都对应该单元的内容主题。小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记住所学知识,因为小学生爱说、爱唱,这些歌曲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他们的学习热情很快就能被调动起来,而且这也是寓乐于学,劳逸结合的方式,学生既可以快乐地学习,又可以在歌曲中得到放松。
小学英语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并说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符号,英语学科不仅要承担语言知识的传授,着眼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提升,还应注重孕育情感、启迪心智、升华人格,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们要提倡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更多的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开阔眼界,提高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初步发展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而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译林版小学英语Storytime板块是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它是每单元的核心板块,旨在通过对话、短文、短剧等,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它有丰富的题材和话题:经典故事、学校生活、环境保护、职业梦想等;它更有多元的体裁:童话故事、日记书信、对话、应用性文章、短剧等,这些语篇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但是,在解读Storytime板块时,一些老师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只关注结构性知识,忽略故事整体教学;只关注知识本位,忽略故事文化内涵;只关注故事浅层,忽略故事育人功能。
那么,我们如何立足于儿童视角研读和丰富教材,如何顺应基于文化的英语教材的变革,如何真正对Storytime板块教学做到最优化?
一、拓展与创造:置身文化的语言情境
语境是语言的土壤,是儿童英语知识、技能、综合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只有在具体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作为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需要我们带领儿童置身于异域的文化场地,引导儿童从多元而具体的情境中明晰语言应用的规范,了解语言应用的细节,产生对语言的需要,从而增强语言应用意识。所以,我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基于文化,对英语教材进行拓展与创造。
以江苏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8 Happy New Year Storytime为例,本部分的场景是在Mike的家中,Uncle John和孩子们在庆祝新年,他给孩子们带来了新年礼物。本部分的内容是他们分享礼物时的一段对话。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有效的解读,带着儿童细细品读语言,体验情感,逐步领略到文本无限的风景,需要教师从整体入手,自身有一定的解读能力,要有对文化的敏锐性和对语言的熟练性。
课始,通过放课文视频,让学生了解到Chinese New Year’s coming.新年到了,Uncle John给孩子们送礼物。新年是一个孩子们不陌生的节日,此时教师配着音乐、画面用英文介绍新年的礼节和知识。
T:Chinese New Year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for all of us. When it’s coming ,all family members will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meal. When people meet each other ,they will say “Happy New Year!”Children are really happy, because they can play the fireworks,get lucky money and get a lot of gifts.介B最后,课件定格在琳琅满目的礼物画面上,在学生一阵赞美声和惊叹声中,拉开了文本学习的序幕,让学生进入新年的这一情境学习新年的问候语“Happy New Year”。在音乐、画面的烘托下,学生们仿佛已在过节,纷纷握着小拳头做作揖状,互相打着招呼:“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当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呼之欲出时,马上渗透“过节时可以互送礼物表达祝福”这一文化,所以Uncle John今天给小朋友带了礼物庆祝节日,一方面交代了对话发生的背景,另一方面也做了文化的传递。
当介绍Uncle John把礼物送给Mike,引入句型“This is for you.Thank you.”的时候,若仅仅把它作为句型,作为知识点来教授,那必定很苍白,并不会给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留下深刻的印象与痕迹。但如若就在这个环节,恰到好处地去引导学生,当Uncle John对Mike说:“This is for you,Mike.”Mike会怎么说呢?学生会猜到“Thank you.”继续追问Why?学生会感悟到,出于礼貌,我们在接受礼物时一定要对对方表示感谢。把这一文化礼仪传递给学生,相信会在他们的内心播下小小的文明之花的种子,也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学几个句型或单词,而是在学习如何交流。
文本解读到最后,学生都知道文中三个小朋友分别收到了三件礼物,他们高兴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收礼物一定是高兴的,收到自己喜欢的礼物一定会更高兴。仔细推敲,这是否是Uncle John用心挑选的呢?Helen是女孩,他送了doll;Mike喜欢运动,他送了ball;而Tim是个爱动脑筋的小男孩,Uncle John送了机器人。文本解读到这里,又可让学生明白一个与礼物有关的文化:要选择礼物送给别人时,要根据他人的需要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礼物,又一文化之花在儿童心头绽放。这些拓展都把孩子带入文化的语言情境,给学生提供理解文章的支撑点,让学生的思维走进文本,走向深处。
二、延伸和深入:凝练主题的文化建构
英语是儿童学习的第二语言,它给儿童带来全新的语言体验,也带来了新鲜的异域文化,儿童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理解与感悟,才能学到“活”的语言。只有这样,英语学科才能担任起学科育人的重任。我们可以采取“主题建构”的方式,让儿童体味和感悟。如江苏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5 Signs,让我们认识更多公共场所的标识,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谈论城市的污染及起因,让我们关注我们的生活生存环境;Unit 7 Protect the Earth,在更大范畴上讲述地球能源的可贵,以及如今能源的稀缺,并告诉我们自身可以做的,应该做的。三个连续的单元由小见大地围绕环保这个主题,从自身到所在的城市再到我们生存的地球,让儿童建构起对周遭世界的关注。这些文化的建构,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发现其内在关联,切不可孤立,以本为本。
再如,江苏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 Storytime为例,此内容场景是公园里,Mike,Su Hai,Yang Ling,Liu Tao和Wang Bing在野餐。Mike把自己的妹妹Helen介绍给大家,大家拿出食物招待Helen。很简单的情节,看似毫无主题而言,但仔细分析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编者为本单元设计了画面感很强、情景性凸显的主题图,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素材,巧妙结合文本内容,挖掘出文化主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插图中,在公园的野餐毯上野餐篮里放满了好吃的食物,面对着这么多食物,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浅层来看,小朋友就是吃食物,但若是这样平铺直叙,文本将会缺少核心,缺少内涵而毫无章法、支离破碎。再细细研读下去,我们就会发现,野餐吃食物就是在彼此分享食物。课文中有一位新朋友来,孩子们热情地和新朋友一起分享食物。我们可以分析到,整段对话都是围绕“分享”这个话题展开――和新朋友分享什么,在分享的时候他们是怎么说的,他们为什么要和新朋友分享呢?于是我们可以凝练主题,将视点聚焦于这个关键词――sharing,由这个主题切入,将文本的脉络梳理出来,逐步抓住文本的中心。
顺着主线逐步把故事情节推开。用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学生:Helen is new here,what should the children do?学生的答案有很多种,回归到文本,故事中的孩子们非常热情,她们想与Helen一起分享食物。按照这样的逻辑,接着学生会思考的就是她们会与Helen分享什么呢?于是教师提出问题:What do they share?顺着这个问题,学生便对文本充满了好奇,故事一下就清晰明了了。
课的最后,教师再次回归到主题上,提问:
T:What do we share in this lesson?(三年级起始阶段的孩子让其用中文表达)
S1: 我们分享了两个单词a pie,a cake。
S2: 我们分享了句子Would you like a pie?
S3: 我们分享了Yes,please.No,thank you.。
S4: 我分享了知识。
S5:我们分享了文具和水果。(最后拓展环节中的物品)
S6: 我们分享了快乐。
……
学生们积极踊跃,给出了许多精彩的回答,可以看出,“sharing”成为文本学习的核心,所有内容围绕这个核心逐步展开,就如同放风筝一样,飞得出,收得回。最后一个问题则如同画龙点睛般地深化了主题,从故事中我们学会了怎样用英语和别人分享食物;通过活动我们用自己所学的语言交换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这堂课中我们分享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分享快乐,分享爱心――Sharing brings happiness,从而让话题回归生活,让文化在儿童心中生根!
三、熏染与丰盈:漫步于阅读的文化丛林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习语言不仅是交流的需要,更是人类文化思想的传递。思想的形成与传递离不开阅读。在教学中,我们以文化的视角寻找着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阅读材料,把这些阅读材料和原版的英文绘本,或复制,或改编,引入我们的课堂,把学生的课内外阅读相整合,给予学生一片可以漫步、可以阅读的文化丛林,让他们在纯正的应用背景下学习地道的英语,学会阅读,了解外国文化,倾听不同的声音。
如江苏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8 At Christmas,教材提供的内容是有关圣诞节的一些知识,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可以直接渗入许多相关的文化知识。如教学到第一段时,我们可以补充圣诞节的标志性物品:Culture tip1(圣诞节标志物)jingle bells,Christmas hat,sleigh,reindeer...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70
小学英语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是教学很好的载体。由于教材内容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因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英语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但注意对教材进行补充或取舍时,不应该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广东省版小学英语教材“FRIENDS WITH ENGLISH”为例,谈谈如何结合实际教学需要活用教材的策略:
一、拓展教学内容,创造精彩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事实证明:儿童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创造力,他们能够说出成人环境中不存在的语句。中南工业大学罗运芝老师在观察其儿子刘凯习得母语的过程时,发现孩子能够造出既符合语法,又包含语义的新词。例如:根据“天黑了”造出“天白了”,根据“减肥”造出“减瘦”,根据“跳高”造出“跳矮”。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创造的点滴应该重点保护并加以引导,让学生的创新之火燃烧得更旺。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语言实践能力。
1. 触类旁通
如Book6 Unit6,Vocabulary,当教完了help Dad,笔者马上问:Are you going to help Dad on vacation? Ss:Yes,I am. T:Me too.I’m going to help Dad.I’m going to help Mom too.Are you going to help Mom? Ss:Yes,I do. T:What else? S1: I’m going to help grandpa. T:Good boy!You’re going to help him. S2: I’m going to help grandma.T:You’re helpful!You’re going to help her. S3...: I’m going to help my sister/help my brother/help my friend...教材上只有一个help Dad,通过笔者的一个help Mom,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创造出更多的新词,只要教师有意识引导,给学生机会说,学生是一触即发的。
2. 举一反三
如教学Book8,Unit9,Vocabulary and Target:结合句型What’s good for you?教学单词plenty,good for you,healthy.笔者是这样引导创新的:T: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S1...:My favourite fruit is apple/orange/banana/peach...笔者让回答的学生都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都画在黑板上。学生喜欢表现自己,都争先恐后地上来画。黑板上一下子出现了大量的水果,有些画得确实似摸似样,赢得同学们的阵阵称赞,有些画得怪模怪样的,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是非常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的。笔者马上引入plenty的教学,指着黑板说:There are plenty of fruits. plenty,plenty,plenty of,Eat plenty of fruits are good for us.图文并茂,学生一下子就能理解,在跟读中掌握了。笔者问:What’s good for us?学生马上就有了创造性的反应:Eat plenty of apples are good for us./ Eat plenty of pears are good for us...笔者继续追问:What else is good for us?学生一下子安静下来,笔者引导:除了水果还有什么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被点燃了,S1:Eat plenty of vegetables are good for us. S2:Eat plenty of eggs are good for us.笔者马上引导:蛋类、肉类,可以吃大量吗?应该吃一些可以了。学生又来了:Eat some eggs/ Eat some meet...笔者引出drink a lot of water,学生想出了:drink some milk/drink some juice.当笔者引出Get plenty of exercise is good for us.学生想到Do tai chi is good for us./Play basketball is good for us...学生一个说完接着一个,那种创造句子的欲望爆发出来了。学生造出的词组,笔者把它当作扩展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要求学生写在书本上认读。创造者更是沾沾自喜。这样,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既巩固了教材内容又拓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词语,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
二、整合教学内容,追求完整
教材单元间的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逻辑顺序,可适当调整和整合教学内容,使之形成有机整体,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教材的整合,不应仅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而应立足于整体,可以拓展到一个单元、一册书乃至整个小学英语教材。
如教学开心版英语Book8 Unit5 Target.重点句型是Where were you at 3∶30?I was at the subway station.I was waiting for my friend.这里的两个答句应含两个问句,前一个是What,后一个是Where,当问到Where were you at...?学生很自然地回答道:I was at...但学生很难往下回答干什么,而且这是过去进行时的新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让知识更有逻辑性和完整性,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教学:Where were you at 3:30?I was at the subway station.What were you doing? I was waiting for my friend. 笔者增加了一个句型:What were you doing?这样使对话语言环境自然过渡,符合英语汉语对话交际常理,前后行之一致。那么,增加了@个句型难吗?不难,What are you doing?已经学了,What were you doing? 将会在下一单元已经出现了,经过教师挖掘,把它提前和重组了。
又如Book8,Unit10,Target内容是: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o Guangzhou?We are going to go by bus.Where are you going to stay?We’re going to stay in a hotel.笔者认为一下子问“你打算怎样去广州?”不科学,不实际,应该先问你打算去哪?再问你打算怎样去,最后问你打算住哪。于是,笔者加上了一个问答: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I’m going to go to Guangzhou.这个句型已学过,笔者只是把它整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完整,使教材更系统化。
三、活用生活素材,回归真实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我们只有将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了,才能真正使之实用化、自然化。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已经明显考虑到了接近学生的生活状态,但教师仍应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生活因素,并善于开发教材以外的生活课程资源,追求英语教学的生活性,使英语教材实用化,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自己身边的生活中。
1. 用真实情境替换教材中单词教学的虚拟情境
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的指导下,教材内容已经接近生活了,但单词教学的情境图是虚拟的。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到身边有英语,用英语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英语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笔者很有意识地搜集生活中的素材,用生活中的相片替换教材中的情境。如教学take some photo用了笔者旅游为别人拍照的相片,play with friends 用了笔者和朋友去旅游一起玩的相片,at work用了校长在办公室工作的相片,at school用了学生在学校活动的相片,traffic light用了学生熟悉的镇路口的交通灯相片,Book8,Unit1,a tube of toothpaste,a carton of milk等,笔者都用了真正的牙膏、牛奶、面包等的真实相片,非常逼真。每当笔者在课件中呈现时,学生都会带着惊喜的微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当然,为教学专门搜集相片是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只要有这个意识,做教学的有心者,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就有意识地去搜集,时而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惊喜,达到活学活用、乐学乐用的多层效果。
2. 用真人替换教材中句型教学的人称变化
教材中Target的句型,是教学的主要句型,它是完整的情境教学,往往只有一两个人称的变化。它是教学的一个引子。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先生说:“Teaching English through the textbook,not teach the textbook.”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再现教材,被动地适应教材,只充当一个课程实施者的层面,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习教材、活用教材。在句型教学中,笔者往往是引出句型的学习后,就在学生当中,用学生真人变换人称进行活用。如Book6,Unit6,Target主要句型是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vacation?I’m going to surf the net.笔者创设情境,引出了句型后,马上在学生当中用起来,笔者现场采访一位学生:Hello!OuShengkai,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vacation?S:I’m going to play with friends.笔者检查全班学生听的情况:Hello,boys and girls,what is OuShengkai going to do on vacation?S: OuShengkai is going to play with friends.T: What is he going to do on vacation?S:He is going to play with friends.笔者再让学生现场采访一位女同学:Hello!WuJianli,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vacation?S: I’m going to visit relatives.笔者又马上采访全班学生:What is she going to do on vacation?S:She is going to play with friends.T: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on vacation?这样就由句型中的you活用成具体人名,he,she,they,达到了运用和考试的双重效果。
3. 挖掘、补充和丰富教材的生活因素
英语教学应回归真实的世界,这是整体英语教学原则之一。教师应该挖掘教材的生活因素,使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教学Book8,Unit5,Vocabulary:at home,bookstore,hair salon,subway station,at work,toy store,dentist’s office,fair在这些教学内容中,at home学生最有话题说,at work如果谈论爸爸、妈妈的也比较狭窄,如果联系学校教师的工作就有很多话题说,而且学生有学习和活动的生活话题,内容就更多了。为了让英语教学回归真实的世界,笔者补充了at school的教学,并由at school引出了教师的工作、学生的各种活动,把师生在校的生活再现课堂。第一课时,笔者的教学做了这样的调整:教学at home,at school,at work,通过歌曲Where were you,Jenny?学生听歌学单词,引出at home和at school的教学,接着围绕at school,通过课件呈现学生活动的相片:打篮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跳舞,做作业,读书,扫地等相片;呈现出教师的工作相片:校长在办公室办公,数学科组在会议室集体备课等,引导学生说话:Where were you/they?What were you/they doing?Where was he/she? What was he/she doing? 由教师自己的录音,引出在家早起,洗漱,吃早餐,上班等话题的讨论学习。这些是学生最实际的话题,而且学习的内容是他们已有的语言知识,在这是重组,运用新向型而已。当学生看到自己或同学的相片出现在课件上,成为了学习讨论的主角,那种惊喜在每个学生的脸上都能体现,那种学习的兴趣和劲头可想而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补充和丰富教材,从而拉近英语和学生生活的距离,让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这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挖掘人文因素,焕发生命力
培养人文精神,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目标,需要科学的方法,是《新课程标准》的特色,是时代的呼唤,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英语教材是有渗透思想教育的,但教材只有语言材料,没有标明哪里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触角,要把握好教材,挖掘人文因素,在英语教学中探求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渗透人文精神,从而达到技能性与思想性“双赢”的教学效果,使教材情感化。
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有高质量的教材、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良好的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这就需要各地区创造条件,逐步开设小学英语课,不能一哄而起。
那么,如何评价新的小学英语教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