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劳动保障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全力办好再就业园区,打造统筹城乡就业平台。再就业园区是我县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及统筹城乡就业的平台,力争园区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
2、转变就业观念,推进组织就业、灵活就业。全民创业行动为契机,以组织起来就业为基础,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失业不失志,努力创办小型企业,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转变就业观念。
3、组织劳务输出,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探索建立就业、求职登记制度,帮助农民逐步实现就地转移就业,有序组织劳务输出。
4、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发挥政策促就业效应。认真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突出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工作。
5、办好劳动力市场,构建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强化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平台作用。组织好招聘、交流洽谈会和日常职业介绍。
6、加强社区平台、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加快社区平台和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健全劳动保障联络员制度。落实专职人员,并及时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确保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7、积极招商入园,开发就业岗位。认真开展“招商引资突击年”活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面引进各类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发就业岗位,创造就业平台,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二、技能是就业之本。“有岗能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新的一年必须以技能鉴定为抓手强力推进职业准入制度。
1、统筹培训资源,抓好技能培训。充分利用职业教育、阳光工程培训、社会培训、扶贫培训、SYB创业培训、企业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
2、推进技能鉴定,培养大批技术工人。提高对职业技能鉴定重大意义的认识,以培养技术工人为核心,强化就业培训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并要求培训机构做好培训和就业结合的文章。
3、加强执法检查,严格职业准入。提高对职业准入制度的认识,加强企业用工资格检查,初步形成就业准入的用工氛围。
4、发展职业教育,力争引进一所新办职业技术学校。争取与上海客商联系,办一所以培养高端家政为主要对象的职业技术学校,为职业培训平台建设添砖加瓦。
5、“引凤返巢”引导有一技之长的民工回乡创业、就业。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吸引有能力创业的民工回乡创业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应尽早谋划,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民工回乡创业和就业,从根本上解决现在的“中青年在外打工,老幼弱在家看门”的乡村现状。
三、权益是和谐之本。“有岗愿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新的一年要以劳动合同为抓手,全面推进劳动关系的融合。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力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扩面征缴,力争启动生育保险,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五大保险的全面启动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的根本前提,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的征缴是扩面工作的重点。
2、加强劳动工资支付情况检查,确保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解决职工“当务之急”。工资支付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特别是民工工资拖欠,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焦点问题之一。要加大力度不定期开展工资支付情况检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3、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争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队。加大执法力度,首先必须有一支专业化的执法队伍,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
4、加强劳资纠纷调处,力争与相关部门组建职工维权中心,在民营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督促民营企业做好工会组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劳动关系协调机构的组建工作,同时与工会、司法等部门组建职工维权中心,充分发挥就近、就快处理劳动争议作用。
5、做好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各种案件。热情接访,主动下访,慎重处理每一件,力争使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减少重复案件的发生。
6、加强宣传,办好简报,筹建歙县劳动保障网。宣传工作是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下大力气办好歙县劳动保障简报,并积极筹建劳动保障网,使之成为宣传政策、沟通信息、解决问题的窗口。
四、队伍是事业之本,“高效务实”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保证,新的一年必须着力锤炼一支思想解放、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特别能战斗的劳动保障队伍。
一、20*年主要工作实绩
(一)工作概况
就业服务:全区新增就业岗位9307个,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612人;实施再就业援助2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低于市下达的4%的控制目标。
企业养老保险:全区新增参保职工29483人;增收养老保险基金16800万元;共征收养老保险基金34257万元,征缴率为96%;支付养老金18589万元。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2000万元,备付能力为14.15个月。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年参加养老保险结算的单位726个,在职参保人数10391人,离退休人数2858人;征缴保险金4405.9万元,收缴率100%;支付离退休人员费用4300.2万元;基金累计节余11486.4万元。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理农保转社保手续868人,金额538万元;收取保险费730.51万元;基金滚存结余13470.91万元。支付1848人养老保险费189.80万元。
失业保险: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9.3万人,完成常州市目标任务的101%;征收失业保险基金2030万元,征缴率99%;期末享受失业保险人数为3483名,发放失业保险金2226万元。
医疗保险:参保单位1374个,其中机关事业单位588个,企业786个;参保人数109213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数34526人,企业参保人数74678人;征收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281万元,征缴率99.7%;征收企业住院医疗统筹基金2941万元,征缴率为98.59%。
生育保险:生育保险金收入356万元,清欠17万元,基金征缴率为98%。支出242万元,累计结余824万元。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52万元,清欠11万元,基金征缴率98%,支出223万元,累计结余704万元。
退休审批和劳动鉴定:办理各类退休审批1442人,其中提前退休220人,因病退休78人;办理各类死亡人员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救济费180人;组织劳动鉴定476人,其中伤残等级鉴定191人,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98人,离休干部护理依赖程度鉴定96人。认定工伤307人,审批工伤待遇31人。
职业培训: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361期,培训21576人;举办转岗培训班32期,培训4600人,完成区政府目标任务的100%,其中城管、交通协管员培训100人;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证书9519张;举办农村与外来人员培训班170期,培训2.18万人。
劳动执法:巡视监察用人单位1100户,查处严重违法案件34起,结案34起,结案率100%。查处各类非法用工2300余人,清退童工12名,补签劳动合同8569份,为劳动者追回押金及工资150.8万元。
劳动仲裁:区仲委会办公室依法立案225件,结案220件,结案率98%;各镇仲裁办事处调处劳动争议1282件。
(二)工作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切实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
就业再就业工作以坚持城镇失业人员及弱势群体就业再就业为主,兼顾失地农民的就业,确保全区就业形势的稳定。一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主导作用。首先形成了以“武进区劳动力交流中心”为龙头,乡镇公共职介机构为依托,14家民办职介机构为补充的职业中介网络和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其次各种各类劳动力交流招聘洽谈活动,给广大的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再就业搭建了一个就业平台,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全年共举办各类劳动力交流洽谈会53期,提供就业岗位10000个。10月底举办的武进区20*年度秋季劳动力招聘洽谈会暨再就业优惠政策大型咨询活动共吸引12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最终有80余家用人单位与850多人达成用人意向;南北劳动力交流活动中,共有23家用人单位吸纳苏北劳动力4933人。二是再就业援助探索出了劳务派遣的新形式。今年,区政府出资120万元购置100个交通、城管公益性岗位,由新成立的武劳劳务中心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帮助1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另外,还先后向区国税局、法院、工商银行等单位派遣了下岗失业人员522名。三是再就业优惠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首先是再就业资金的管理和运作做到公开操作程序,实现阳光工程,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今年再就业资金财政预算安排1850万元,支出591万元;其次是再就业优惠证申领工作规范合理,不仅在申领过程中坚持三级审核、二级公示的申领制度,还会同财政等部门联合出台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制度和程序、再就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再就业优惠政策配套措施,今年全区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806本,有381名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享受各种税费减免达437万元。四是劳动保障事务工作开展顺利。至12月底,档案托管人数累计为24000人,为625人了退休手续。
2、不断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围绕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在扩大社保覆盖面和严把退休审批审核关上做文章。一是推进扩面征缴,促进养老保险工作尽快向乡镇覆盖。今年由于受“非典”影响,区政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年初制订的社保扩面征缴5万人的目标调整为2.5万人后,合理布置各镇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财政、地税等职能部门建立了扩面工作联动机制,扩面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扩面2.9万人,完成了调整后的区目标任务。二是大力开展社会保险稽核工作,防止虚报冒领养老金,以及少报漏报缴费基数等社保领域欺诈行为的发生,提高了稽查审计工作的力度,健全了社保反欺诈机制,使稽核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全区共查出少报、漏报缴费基数210万元,应补缴养老保险费58.8万元,已补缴到帐58.8万元。三是严格把好退休审核、审批关,管好、用好养老保险基金。通过邮寄明信卡的形式,对离退休人员待遇、供养人员的领取资格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核查,并建立了社会监督体系。经调查核查,226名供养人员已经死亡,供养救济费已全部停发。到今年底,我区新增退休人员1557名,累计人数为22239名,平均月退休费673元。四是规范工伤认定程序,坚持主体合法、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运用法律法规规章正确,在规定的时效内,全部办结工伤认定手续。全年认定为工伤的307起,不予认定的7起,不予受理的14起,撤消43起。
3、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推动医保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医保政策日趋完善。先后出台了劳动、人事机构挂靠的非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若干补充意见,明确了乡镇工业公司定岗定职人员、六十年代停办大中专生、下乡知青、划归人员等四类人员的参保政策,提高了区离休干部的医疗待遇,对结算办法及开放常州定点医院进行调研,使政策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扩面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扩面14273人,全区参保单位达1374家,参保人员109213人。三是基金征缴态势良好。基金移交地税征收后,适时调整征缴策略,保证各项基金足额及时到位。全年应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6274万元,实收6222万元,综合征缴率99.2%。四是基金运行情况平稳,严把基金支出关,使有限的基金发挥最大的效能。至今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960万元(不含按实结算部分),基本医疗统筹金累计结余1278万元,救助基金累计结余1124万元,基本做到各项基金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五是基础管理更为科学。加大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检查督促力度,违规基金的支出进一步减少。对内部局域网、定点医疗机构网络、基本医疗药品目录库等进行了调整、更新和完善,保证医保工作的有序运行。
4、加大征收清欠工作力度,巩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成果。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重点放在保险基金的征收、清欠、结算以及《养老保险手册》的审核鉴证工作上。一是协助人才市场和湖塘镇政府与有关单位签订协议,防止单位故意拖欠保险费,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率。今年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率再创100%,做到了十年无欠缴,继续名列全省前茅。二是将现有的结算单位的往来代码以及结算单位再次进行核实、确认,提高了结算工作的准确性。三是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乡镇专技人员、人事人员养老保险手册的审核与鉴证工作,已有820个单位12013份《手册》鉴证完成。四是积极协助区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事改企工作,开通养老保险关系接转的绿色通道。
5、建立信息数据库,规范农保内部运作。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完成了业务档案信息的清理核对,通过农保业务档案软件,初步建立了农保业务档案数据库。农保领取证旧证换新证和集体卡分解工作已基本结束,划归新北区七个镇的农保业务档案移交顺利。9月份,配合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礼加等镇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问题作了专题调研,到目前为止,全区农保违规基金中已有50万余元清欠到帐,较好地维护了参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6、贯彻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积极指导主管部门调整企业工资,了解企业对《市区2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到目前为止,商业局、粮食局、建设局等主管部门已审办结束,涉及49个单位3842人;今年全区在岗职工人数为56690人,其中企业在岗职工人数为33777人,预计2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256元,与20*年同期相比增长15.7%,其中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070元,增长9.4%,达到了工资指导线基准线9%的要求。会同区总工会等有步骤、有计划地采取“稳定规范签订企业,扩展增加新签企业,逐步延伸镇属企业”的办法不断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今年共有96家单位签订了工资协商协议,效果良好,并已超额完成了任务。
7、积极开展劳动保障执法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按照“劳动保障监察维权专项执法检查”和“劳动关系规范年活动”的要求,开展日常巡视监察、专项执法检查、举报案件的执法检查,对全区各类用人单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督促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全年共接待来信来访3294人,及时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138起;立案处理严重违法案件34件,结案34件;全区有96%以上的用人单位进行了20*年度劳动保障年检;加强了针对日益严重的拖欠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责令用人单位清退违法收取的抵押金及被无故拖欠、克扣的工资150.8万余元;举办了2期大型劳动法律法规咨询活动。
8、积极稳妥地处理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争议处理以推进“阳光仲裁”为切入点,严把立案受理关、集体争议关、廉洁办案关,增加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透明度。及时调整了区仲委会组成人员,完善了三方机制。工会和经贸局的仲委会成员共参与办案13件。督促企业及时办理劳动合同签订手续,有效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对各镇仲裁办事处的业务指导,区仲裁办工作人员40多次到各镇仲裁办事处指导工作,2次组织各镇专兼职仲裁员观摩公开开庭。仲裁办调处劳动争议的业务能力有显著提高。今年各镇仲裁办共调处劳动争议1282件,比去年增长12%,鉴证劳动合同12.6万份,鉴证率达9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各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11月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我区召开的全省乡镇仲裁办事处现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对我区乡镇仲裁办事处的成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9、大力拓展职业培训领域,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职业技能培训开发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调整并加强了武进区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依据“常武”、“常武技”、“常武交”三家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全区大力开展技术工人培养和鉴定技术等级发证工作强化了组织和机构建设。二是建立并完善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月报表制度,要求各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及培训网络中各培训单位每月上报《培训情况统计表》。三是协助区有关部门对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实施办法,为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增加就业率作出了根本性的保证。四是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成效显著。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1576人次,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361期,其中举办农村劳动力及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班170期,培训人数达2.18万人。经考核鉴定,核发劳动者就业权证9519张,其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581本。
10、积极开展“勤廉之风万人评”活动,不断提升劳动保障部门形象。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劳动保障政策透明度,创办了《武进劳动保障》内部刊物,加强劳动保障部门与企业、劳动者的沟通,把劳动保障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二是增加工作透明度,把全局所有审批、审核、核准事项全部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联系,先后在湖塘、前黄、高新区等十余个镇(区)召开了由当地领导、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私营业主、农民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真诚接受社会各界的批评,有针对性的组织整改。四是落实整改责任制,制订了“勤廉之风万人评”活动实施意见,用目标管理的手段来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整改措施分解细化,纳入各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由部门负责人总负责,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限,防止推诿、扯皮和个人弄权现象的发生。五是加大查处力度。通过明查暗访和接受群众投诉,建立监督管理工作台帐,对每一件投诉和举报都落实专人处理,并把处理结果予以公布。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提高了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办事效率,也为整个劳动保障工作全面深入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1、再就业政策的落实、兑现、资金的使用相对滞后,促进就业的效果不十分明显,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和湖塘外来人员临时交流务工点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建立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继续分解和落实增加就业岗位、控制失业率、落实再就业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等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要围绕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困难人群、夫妻双下岗家庭、残疾人家庭,城镇新增劳动力中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复退转业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的被征地农民这三个重点,着眼于建立健全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城乡就业全面发展。*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省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2万个;帮助30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继续保持全省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
二、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工作
社会保障要着眼于率先建立符合*实际、比较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的目标,按照依法扩面征缴、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基础管理、健全服务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力求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更大进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机制,规范社会保险费征缴程序,尽快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由地税部门统一征收,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五费合征”,加大征收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
养老保险工作,要继续“抓两头、促中间”,通过制定保面措施,完善扩面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在巩固26个经济发达市县全覆盖扩面成果、提高13个养老保险基金困难市县的基金支付能力的同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促中间”上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大力推进中间状态市县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到*年底,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净增20万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达到205亿元。
医疗保险工作,要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到*年底,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净增36万人。
同时,努力扩大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面,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30万人、400万人和250万人。
三、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各地要充分利用技工学校、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资源,做好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引导、支持、管理、服务工作,争取到*年底全省培养高技能人才6万人。在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的同时,要以注重培养劳动者的复合技能、创业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做实做大做强职业培训。
四、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依法规范劳动关系
人。养老、失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95%以上,各项保险基金结余222亿元;1737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全部实观社会化发放。
——两个确保工作得到落实。各地高度重视两个确保工作,全年共筹集发放保障资金68亿元,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社会保险费进行了补发和补缴,实现了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按时足额发放。
——加快建立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全面实施《*省职业介绍管理条例》和《*省流动人员劳动就业管理条例》,劳动力市场建设力度加大,全省共有市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36所,场地总面积20160平方米。企业新的减员一步到位进市场,全年全省国有企业新减员21万人,其中直接解除劳动关系向社会分流174万人,到年底,仍留在中心的下岗职工1006万人,比上年底减少674万人,分流安置率52%。城镇登记失业率253%。
——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开发事业。加快技校和培训机构改革,技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全年招收新生6万人,在校生达16万人。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和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就业训练中心达2136所,年培训人数828万,职业培训就业率为70%。积极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3个工种和4个市进行了技师资格考评社会化管理试点,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数468万人,获证人数36万人。
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是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保障监察行为,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供了执法依据,标志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对《条例》施行的认识
《条例》的公布施行,是我国劳动保障系统的一件大事,是维权维稳、凸显执政为民的重要保障。单位要学习好、宣传好,积极响应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布置的《条例》宣传月活动,继续深入学习《条例》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一是组织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条例》。二是要通过举办企业劳资管理人员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以及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办案过程中,引导用人单位正确理解和自觉遵守《条例》规定,通过依法用工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三是要通过街头宣传、深入企业上法制课等形式,增强劳动者运用《条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四是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深入宣传《条例》知识,提高各类企业和广大劳动者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五是单位在学习、宣传《条例》的同时,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联系实际,注重研讨,把握《条例》的正确施行
单位在学习领会《条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分析劳动用工形势,剖析几年来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大幅攀升的原因,对照《条例》,开展研讨。一方面就《条例》的出台,练好内功,提升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理论的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利于监察人员对各类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过程中,准确把握《条例》中规定的原则,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通过研讨,督促单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确施行《条例》,不断地总结经验,使之有效地指导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际。
三、完善制度,践行职责,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行为
单位要将《条例》的贯彻实施与落实《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工作结合起来,明确职责,狠抓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与专职监察员履行职责的问题。一是完善监察执法程序制度。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劳动保障监察权,杜绝监察缺位、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杜绝因执法办案过程中出现程序错误而导致执法主体程序违法此类行为。二是完善监察执法责任制度。要建立公开、公正的评议考核和错案追究制,对监察人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错案的,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杜绝因适用法律不当而导致执法主体实体违法此类行为。三是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全面公开执法依据、程序、期限和职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为保障《条例》的贯彻实施。一是要落实人员。凡是在编制内没有配齐的,尽快要选配到位;凡是有兼职人员占编的,一定要改变过来,专职专用;如因劳动保障监察任务繁重、人员力量不足的,应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二是要提高素质。各单位也可以根据实际,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提高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要研究解决辖区内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夯实基础,狠抓管理,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效能
单位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狠抓管理,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一是依托推行诚信制度建设,准确掌握辖区内各类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的信息资料,按诚信等级建立重点监督目录和重点监察目录,并按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监察。二是针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四种形式:劳动保障年审、日常巡查、举报投诉专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中形成的有关资料,要注意收集归档,切实能够反映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成效,保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良性运行。单位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没有配备微机的,要抓紧配置,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六、加大力度,严格执法,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条例》的公布施行,加大了对用人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处理力度。单位要充分利用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继续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清欠农民工工资为重点,抓好维权维稳工作。一是要认真受理和查处举报投诉案件。经查实,不仅要处理好投诉人反映的问题,而且要以此为线索,对被诉单位整个劳动用工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必须依法进行纠正和处理。二是依托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好重点监督、监察目录,加大对目录内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逐步规范其劳动用工行为。三是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用人单位的巡查,强化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管,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拒缴社会保险费、使用童工和非法职介欺诈求职者等案件,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第一,认真制订劳动保障工作的目标任务。**年,劳动保障工作和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是重要的一年、关键的一年,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不仅要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的目标和任务,要巩固本届政府前两年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为“十一五”规划打好基础,为全面完成本届政府今后三年的目标打好基础,为做好新一年的社会保障工作打好基础,意义非常重大。刚才吕省长已经讲得非常深刻和具体。前几天,吕省长在修改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要我们对今后三年,特别是新的一年要做的工作再进行推敲,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总的来说今后三年要构筑一个不同保障体系、不同保障水平的大社保体系。总体而言有三个方面:
一是劳动就业。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三个“基本”,即基本建立政府促进就业、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机制;基本形成城乡统筹机制;基本缓解困难群体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年的目标任务是:新增就业岗位52万,这是最低的要求,根据目前的测算,现在各方面加起来每年要超过100万人需要就业,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开发就业岗位的力度。培训工作,不仅要对在职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关键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要进行培训。“千万劳动力素质工程”很大一部分就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培训。各地每年要计划,既要有量的目标又要有质的概念,要结合起来。
二是社会保险体系。通过三年努力,要实现三“基本”,基本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满足人民基本要求的,形成资金多元化、资金社会化、管理规范化的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水平要和社会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基本相适应,也就是这几年在收支相平衡的基础上有所增强;困难企业困难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可以初步解决。在定性的条件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扩面,每年都要有量的增长。
三是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三个“基本”,一是通过三年的努力,以最低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包括养老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为支撑,社会互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新型救助体系要基本建立;二是我们工作基本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三是基本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三个基本,我们首先要树立目标,每年在目标下有定量的要求,大家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吕省长讲话,给自己定位,确定三年的工作目标,并设立每一年的阶段性目标,进行自身的考核。
第二,充分认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刚才,吕省长的讲话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提到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到了全面贯彻“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高度,提高到了政府推进依法行政、转变职能、履行职责的高度,提高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高度。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工作、部门工作、业务工作,还是一个社会工作、政治工作、全体工作,要把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纳入到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去,纳入到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当中去,纳入到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去,使我们的认识真正到位。
(二)本制度所指的劳动保障服务业统计对象为我省行政区划范围内所有从事劳动保障服务业行业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及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以及其他行业中从事劳动保障服务业行业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
(三)劳动保障服务业行业包括4个小类:
1、社会保障业
2、职业中介服务业(指除人才市场以外的职业中介服务)
3、技工学校教育
4、职业技能培训
(四)本制度所指的法人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
(五)本制度所指的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3、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六)本制度为综合统计制度。各市劳动保障局应根据本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指标解释、计算方法、统计分类标准和统一代码制定相应基层统计报表,收集本行政区域内劳动保障服务业统计数据(其中由省劳动保障厅批准设立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中介机构分别由省劳动保障厅培训处、就业和失业保险处负责统计),并按时向省劳动保障厅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处报送。
(七)本制度各项资料的综合范围原则上为全社会口径,即包括各类服务业行业的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暂不包括个体户)。在实施基层调查时,可以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各级直接管理的企业(单位)等可采用定期全面报表调查方法直接取得;对面广量大的小型企业(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或者对部门系统外企业(单位)、或者对非重点行业企业(单位)可以定期也可以按年度采用抽样调查和科学推算等多种非全面调查方法推算取得。
(八)本制度所指的企业会计制度是指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单位)。包括:职业中介机构等。
本制度所指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指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各类事业单位。包括: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政府、企事业单位举办的技工学校,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本制度所指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是指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包括各类政党机关、国家机关及社会团体。
本制度所指的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是指执行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单位。包括民办职业培训机构。
(九)本制度为年定报调查制度。营业收入等时期指标为报告期期末累计数;单位数、从业人员等时点指标为报告期期末数,本期累计为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数。
(十)本制度中凡以“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指标均保留2位小数。
二、报表目录
一、服务业财务综合年定报表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0年月日
表中主要审核关系:
1.营业收入合计≥主营业务收入
2.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费用合计
3.允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小于0,并用“-”号表示
4.从业人员劳动报酬>0
5.固定资产原价≥本年折旧
主要任务是:
一、进一步贯彻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河北省举报查处劳动保障重大违法行为奖励办法》。制订《河北省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暂行规定》等制度文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资金投入力度,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
二、建立健全维权执法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日常巡视检查和年度书面审查制度,依法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做到有诉必查,查实必纠。以加强对侵害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基本权益严重的重点行业和中小型非公有制单位为监督检点,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日常监管的同时,突出对严重违法行为的纠正和处罚力度。着力建立完善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保障机制。全面建立并实施农民工权益告示制度,在企业(工地)显著位置设置农民工权益告示牌,接受农民工监督;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对使用农民工较集中的单位限期定时报送工资支付书面材料,建立工资支付档案,实施重点监控;建立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理顺管理体制,对曾经发生过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按照一定比例预存工资保证金,专门用于垫付拖欠工资;全面推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借助劳动保障监察管理应用软件,全面建立用人单位守法诚信信息档案,准确掌握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实施分类监管。适时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单位和重大违法行为,增强用人单位法制意识,树立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权威。
一、年审时间
2009年3月10日至5月31日(逢周一至周五上班时间办理)。
二、办理地点
*县劳动保障局办公大楼二楼大厅。地址:。
三、年审对象
本县范围内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职业介绍机构,有招用工勤人员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驻始中省属企业,各类企业分支机构,都必须参加年审。6月1日前仍未办理年审的用人单位将在媒体上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30内仍不申报的,视为未获通过年审,并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四、要求提交的材料
1、*年度《劳动保障年审手册》1份;
2、《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备案申报表》1份;
3、《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基本信息登记表》1份;
4、《劳动合同鉴证花名册》;
5、实行综合计时及不定时工时制的需提供批文;
6、申报年审时上个月的《职工工资表》(原件,同时提交一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印章);
7、《韶关市劳动用工申报备案登记表》;
8、《韶关市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花名册》;
9、《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
10、《社会保险登记证年检表》;
11、《劳动保障年审合格证》副本;
12、用人单位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加盖单位公章);
13、《工商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的副本及复印件;
14、《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副本及复印件;
15、有分支机构的单位还需提供以下资料;
①分支机构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证明;
②《所属分支机构登记表》
③每个分支机构的《工商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及复印件;
16、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同时携带《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副本;
17、职业介绍机构同时携带《职业介绍许可证》(副本);
18、使用劳务派遣工人的提供劳务派遣协议及劳务派遣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劳动保障年审手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基本信息登记表》、《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备案申报表》等电子表格,用人单位可从韶关市劳动保障服务网(*)“表格下载”栏“*劳动年审相关文件”中进行下载,也可带U盘到年审办理点帮助下载。
五、办理程序
用人单位*年度年审必须严格按以下程序办理:
1、用人单位对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行自查;
2、填写《劳动保障年审手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基本信息登记表》、《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备案申报表》、《劳动用工备案登记花名册》等以上要求提交的材料并盖章;
3、携带年审所要求提交的全部资料,到年审办理点申请年审;
考生到达劳动保障员面试备考室后,主考方将以抽签的方式确定面试顺序。进入劳动保障员面试室,考官宣读试题,考生开始回答。答完规定试题后,考官会临时提问。之后工作人员从评委手中收回《评分表》和《试题答案》,开始计分。计分完毕后,主考方请监督员审核。公布得分后,考生退场,下一名考生入场。
事业人员和公务员录用面试每人一般不超过30分钟,劳动保障员面试时间在15分钟左右。
二、劳动保障员面试注意:
一、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统计基础建设
劳动保障统计是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项劳动保障统计数据既是制定劳动
保障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又是各项政策执行情况和社情民意的最直接体现。各级劳动保障
部门要坚决按照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从讲政治的高
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增强对新时期劳动保障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按照部党组提出的
“抓落实、抓管理、抓调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强化
统计基础建设,在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和经费安排上予以优先考虑,为统计工作的开展创造
良好条件。要重视和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充实统计人员队伍,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
以切实保证统计制度的落实和统计工作的连续性;要进一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
对劳动保障统计工作人员进行统计知识和劳动保障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素质,逐步实现
统计人员持证上岗。
二、加强统计管理和综合协调,发挥统计工作的整体效能
各地劳动保障部门都要明确一个处(室)负责统计的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组织国家统计报
表制度和统计调查工作的实施,协调劳动保障部门与其他部门在统计方面的关系,制定本地
区统计工作制度,并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综合协调、统一对外”的原则,规划制定
本地区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调查方案,统一对外和提供有关统计信息资料。重要数据的
公开和对外提供,要进行统一审批,坚决制止数出多门、重复统计、数据相互矛盾现象
的发生。
三、进一步改革统计调查方法,加快劳动保障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建设
根据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劳动保障统计资料的需求,各地要进一步改革统计调查方法,加
快建立以必要的全面定期报表和抽样调查为主体,辅之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非全面调查
方法和普查相结合的新型劳动保障统计调查方法体系。要针对不同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重
点,采用灵活多样的统计调查方法,并着力探索不同统计调查方法有机结合的途径。要根据
形势不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调查统计指标和分组,完善定期报表制度。同时积极就劳动保
障工作中的难点、热点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非全面的快速调查,并
进行超级汇总,以及时、准确地取得全面定期报表所不能得到的情况和统计数据,为制定政
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严格按照《统计法》和《劳动保障部统计
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依法开展统计调查,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要从源头抓起,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基层单位基本数据的统计台帐,建立健全基层单位数据库,
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来自基层单位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要建立和完善统计数据
质量责任制,并从*年起定期开展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和评估工作;要严肃统计纪律、加
强统计监督,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修改基层单位上报的统计数据和来自基层单位
的汇总数据,坚决制止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篡改统计数据的违法行为。
五、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加强统计的调查分析和预测
加强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是劳动保障统计的关键,也是提高统计工作服务水平的重要五一
节。各地要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尤其是热点、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劳动保障问题,
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工作,不断提高分析预测水平,并使之经
常化、制度化。要努力完善劳动保障工作季度形势分析和年度公报制度,全方位、多角度反
映劳动保障工作情况。
六、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统计资源,提高统计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劳动保障统计应立足于面向领导、面向企业、面向广大劳动者提供统计咨询和统计服务。要
加强对已有统计数据资料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要通过整理历史资料、整合不同来源的资料,
为领导科学决策、企业加快发展和劳动者合理定位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建议。要通过统
计报告、统计数据、统计图表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反映劳动保障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通过定期
或不定期的报刊、书籍、磁介质以及网络等,广泛相关统计资料,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