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校体育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北京申请2008年奥运成功,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2007年女足世界杯在中国四大城市举行,无疑,未来十年内是中国体育产业的黄金时代。于是,如何搭乘体育营销这辆快车就成为中国众多组织的关注要点。联想申请TOP计划成功,中石化签订了中国企业有史以来首次赞助F-1赛事的合同,这些都是中国体育营销史上的里程碑,但中国著名企业对于体育营销的热衷肯定不仅仅于此。其实早在2002年世界杯开始,中国就掀起了一股关注体育营销的热潮,当时的收视大约是120亿人次,而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则是将近6亿元,是上一届世界杯的6倍。体育作为营销的一种载体,它延伸的历史实际上很久,可以追索到古罗马的竞技场,但作为现代营销手段,它的运用时间却很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一面是馅饼,一面是陷阱,中国体育营销需要冷静思考,全面总结。而体育营销与品牌文化在高校这类组织中的实践与探索应用相对滞后,本文试从体育营销、品牌文化的特点出发,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探索高校体育营销与品牌文化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希望通过分析,能够找出高校在体育营销与品牌文化建设传播方面的共性问题,以供其他高校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参考。这不但在实践层面上,而且在理论层面上,都具有双重的借鉴意义。
一、体育营销与高校品牌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一)体育营销的概念与内涵
体育营销是指为一种体育产品生产、定价、促销、渠道等设计和实施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或欲望,并达成组织目标。体育营销不但是体育企业和组织最重要的职能,也是很多非体育企业和组织经常采用的战略和方法。这不仅是因为体育营销活动是体育产业的精髓,也是因为体育产业正在急速成长,而且没有丝毫减速的迹象。
体育营销和传统营销一样,是一个过程,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体育营销管理模型很好地描述了这一循环过程以及其中的体育营销要素,这对体育企业和参与体育产业的非体育企业的决策层和体育营销人员的实践都具有借鉴意义。对这一模型的简单解释是:体育营销循环过程始于体育和非体育企业/组织对体育营销使命的设定。这一使命必须与企业或组织的整体战略相一致,相协调。在设定体育营销的使命(目标)的基础上,企业和组织必须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环境)进行研究与分析,即对消费者(Consumer)、竞争者(Competitor)、企业自身(Company)和环境(Climate)进行分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4C研究”。基于“4C研究”所获得的体育市场信息与数据,企业和组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体育市场进行市场细分,并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在目标市场中,企业和组织制定适应自身发展的体育营销组合策略,包括产品(Product)策略、价格(Price)策略、渠道(Place)策略和促销(Promotion)策略,即4P组合策略。最后,通过对这一组合战略的实施、管理和评估调整,使企业和组织将自己的体育或非体育产品更有效、更高效地销售给消费者。
在这个体育营销模型中,最为体育和非体育企业所采用、最为大众所熟知也是体育营销最有特色的策略之一是“体育赞助”。组织赞助常见的理由有:组织想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组织形象,想让公众看到并记住组织的名字,以及合理利用组织现有资源。组织赞助的其他原因还有:为了接触特定的细分市场,为了巩固基础市场,为了将组织跟体育联系在一起,为了作类似“慈善”营销等等。
(二)高校品牌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文化是一个社会和群体形成的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具有三个要素:精神、载体和群体。世界有三大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和伊斯兰教文化圈。这三大文化圈的历史都很悠久,人口都在10亿以上,影响非常深远。另外,文化都需要载体,文化的第三个要素是群体,没有群体也自然无法形成文化,而且这个群体可以按民族(汉、回、满等)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还可以按地区(南方、北方、西北)形成地域文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下面的亚文化。这些精神、风俗、仪式和群体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从深层到表层的中华文化。
组织文化与品牌文化都脱离不了文化,他们的形式和内容与文化都密切相关。组织文化的塑造分成三个层次:核心理念(精神)、制度与行为(载体)、文化群体(不同职能部门)。品牌文化包括品牌精神、品牌传播(载体)、目标消费者(群体)三个方面。高校的组织文化和品牌文化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一种亚文化现象。一个高校的文化,是这个高校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现;对于高校来说,是文化决定了这个高校的制度和行为,这个文化的核心,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理念和企业核心价值观。比如,我们发现惠普公司的“惠普科技,成就未来”的品牌内涵即是其企业文化的体现。高校的内部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内涵必须一致,都不能脱离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都要服务于高校的发展,因此,其核心含义应该是一致的,或者是相通的。二、高校体育营销与品牌文化建设传播探索
由于高校作为组织的一种形态,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相较于企业界红火热闹的体育营销实践,高校成功的案例比较匮乏。但是,中国的众多高校又都有着迅速发展、成就世界名校的憧憬,如何借力体育营销东风,实现组织目标,诸多高校在此方面的投入与实践与日俱增。但这些从事了或在犹豫着要不要尝试体育营销的高校却面临同一个困局,如何才能体育营销?如何才能让体育引领品牌美誉度和人才引力的大幅提升?而纵观整个体育营销产业,无论如何风生水起,真正的体育营销理论,能够指导高校作好体育营的理论却是凤毛麟角,鲜有涉及。
通过广泛调查与研究,笔者尝试性提炼出了一套高校体育营销的探索性理论——AIFC。AIFC是四个英语单词的缩写,它们分别是Affiliation(联系度)、Innovation(创新性)、Focus(聚焦力)、Consistency(持续性)。四个元素相互依存,形成一个闭环,指导高校体育营销的实践。
Affiliation(联系度)是指高校自身情况跟体育运动本身的关联度,这是一个高校做好体育营销的关键所在。找到一个组织与体育的切合点,其营销策略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体育营销自诞生以来一直是智者的游戏,简单的复制别人的成功在体育营销这个大舞台上是不可能赢得喝彩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营销不是直接的推销实物,而是营销一种回忆,一种联想,一种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审美情趣。金六福进入白酒市场前三甲利用的就是创新性的体育营销。金六福独辟蹊径,巧妙地祭出“奥运庆功酒”的大旗,渲染“奥运福,金六福”的品牌理念;巧妙地借道奥运实现体育精神和品牌文化的对接。Focus(聚焦力)。系统的整合相关资源是体育营销的主要特征。一个成功的体育营销案例总是由协同动作、相互关联的众多要素组成的一个结构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商务活动组合,是营销主体内部和外部要素及企业和消费者诸多要素的集成。从体育营销活动来看,从传统的4P道4C再到4R构成一个纵向系统和价值链;从体育营销活动绩效看,其过程涉及企业、消费者和竞争者的多种主体的利益,构成了一个从个体效用到社会福利的横向系统和价值体系。
品牌文化的塑造就像是恋爱,而组织文化的塑造像是婚姻。体育作为一种媒介,却可以很好地将品牌文化与组织文化连接在一起,通过体育营销建设与传播文化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高校而言,通过体育营销,可以尽量多地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尽量吸引对方的注意和好感。这种优秀独特的品牌文化气质,会吸引顾客(潜在学生和教师),逐步进入关注期和恋爱期。这时,通过深层次体育营销,进而将高校自身的组织文化予以巧妙传递,可以使内外部顾客对高校的内部文化、外在品牌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够达到相互的认同与契合,则体育营销的作用就十分圆满了,成功将陌生关系催化成了稳固的婚姻关系。由此可见,高校体育营销的成败关键,在于对自身文化与品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点滴塑造,对文化理解得越深,越透彻,那么越容易把握其中的真谛和关键。在“道”这个层面需要的是参悟,而在“术”这个层面需要的是执行和操作,高校的体育营销在此两方面均需要深入研究与勤于实践。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体育营销的关键在于三点:首先是对自身文化和品牌文化的理解与塑造,其次是对体育营销理念的深究与实践,第三则是需要持续不断进行总结和提高。相信随着体育营销在国内外的持续发展,中国的高校也必将涌现出更多的类似北大、清华的著名高校品牌。
参考文献:
[1]胡立君.体育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2]李世丁,周运锦.贩卖奥运—运动营销攻略守则[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1):13-19.
[3]高力翔,陶于.审视可口可乐的奥运体育赞助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6,(1):29-30.
2民办高等学校对体育精神文化的宣扬和传播力度不够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体育精神文化可以折射出一所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完整情况,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文明素质程度,道德情操以及精神面貌。也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实力的体现。但目前大多数学校对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宣扬力度和传播力度都远远不够,基本都是在校园广播、校园画报上做一些简单的宣传,没有长期、有计划的进行校园精神文化的宣传和传播。传播的手段都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系统、完整配套的宣传和传播体系。还有就是这种学校自身体育精神的影响和传播在学生的头脑里扎根不深,在学生当中没有深刻的意识和认识,所以只靠简单的文字和画报宣传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要想改变现状不是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能做到的,需要全校统一部署,协调安排,长期坚持,才能取得相应效应。
3民办高等学校的体育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民办高等学校的校园体育组织机构和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师资力量和教师队伍建设上还有很大差距,多数民办高等学校只是设定了基础体育教研室,没有在基础体育教研室的基础上又设定分支机构,进行工作分配的明确性。高等学校都设定了一名副校长专管校园体育工作开展,而在民办高等学校在机构设置时基本都是监管的形式,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由于组织机构的不够完善,也导致了体育工作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没有完整健全的制度做保证,就不能保证校园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民办高等学校要想发展自己的校园体育文化,必须有自己的一套机构和制度做保障,不断创新,积极开拓,坚持不懈,才能走出之前合作办学单位的影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4民办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组织形式单一
民办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组织形式上都普遍比较单一,除了一年一次运动会是必须进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过程中也都是组织比较单一的篮球赛、足球赛、拔河比赛等缺乏创新性的文化活动,而且参加的学生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那一小部分人。类似学校每年都在固定时间,组织具有特色的传统项目,并且一直坚持进行的,现在民办高等学校里基本没有了。现有的体育课外体育文化活动组织,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能引起其兴趣和注意力。学校在投入上在不能有所保障,就导致了这种课外活动发展不利的主要原因。
5民办高等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层次分布不够合理
民办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提高,大多数都是一老带多新的情况,体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职称层次、年龄层次都存在很大差异,不够科学合理。同时,民办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时,都有额定的基础课时,体育教师的课时量都普遍较大,在完成基本教学工作之余,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校园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研究中去,加上学校层次的投入还不够,就更加没有动力去倾尽全力去投入到课外活动中。
本文以哈尔滨体育学院校园冰雪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哈尔滨体育学院校园冰雪体育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四大方面。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智乐思等期刊网站进行相关资料检索,并在黑龙江省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获取大量有效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要求,制定《关于哈尔滨体育学院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初稿经2轮专家评议、修改,对问卷进行了归类排列与增删,使该问卷具有满意的结构效度。在正式调查前对2个专业60人做了初测,并按等级换算成分数,1周后进行了复测,由两次所得数据求得信度系数r=0.91,p<0.01水平,具有较高信度。向哈尔滨体育学院不同年级不同系别的在校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4份,回收率98.5%,其中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94%。
1.2.3座谈访问法
访问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处等相关领导和社会体育学专家教授,了解哈尔滨体育学院悠久的冰雪办学历史、学院冰雪体育教学现状以及有关哈尔滨体育学院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9.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校园冰雪体育物质文化
冰雪体育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的地理环境,冰雪体育场地器材的结构配备及质量,冰雪体育服装用品等,是高校冰雪体育文化的基础,也是客观物质保障。
2.1.1冰雪体育场馆设施完备,但使用率低
目前,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体育场馆建有大学生滑冰馆、冬季室外临时滑冰场(每年12月-期末)、帽儿山滑雪场。大学生滑冰馆作为承担2009年世界大冬会冰上运动项目的场馆之一,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和完备的配套设施受到了国际大体联专家的高度评价。1999年至今,学院投入近亿元资金,在帽儿山镇先后建立的高山滑雪场和滑雪教学训练基地是目前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管理现代的一所现代化综合滑雪场,在教学、科研、训练和竞赛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每年12月至第二学期末的室外临时滑冰场承担着大量教学工作。冬季,室外临时滑冰场的使用率较高,但高使用率多来自本院教学课程安排的硬性需要。除每天课程、训练用途外学生自主使用率小。未能在推广学院冰雪校园体育文化中发挥充分的作用。帽儿山滑雪场的使用率受季节影响较大,冬季使用率高,但是高使用率多来自专业学生完成课程内容。对于学院主体非冰雪专业学生来说,参与雪上运动的情况很不理想。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只是知道学校有帽儿山滑雪场,并未亲身享受到学校冰雪资源的优势。因此,帽儿山滑雪场在哈尔滨体育学院的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学生滑冰馆因其场地维护费用较高,再加上冬季室外临时滑冰场的设立分担了大部分训练和课程任务。固大学生滑冰馆只承担少部分训练教学任务,少部分比赛任务,以及夏季学院冰雪运动专业学生教学、训练及比赛等。除课程安排之外,大学生滑冰馆的自主使用率几乎为零。
2.1.2冰雪体育器材购置全面,但使用与运动本身背离
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体育器材及用品的调查主要是常用器材用品的调查,如冰刀鞋、滑雪服等。滑冰是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学院统一发放冰刀鞋。在体育用品方面,学生总体购买滑雪服装的人数较多,但在这些购买人数中因运动需要购买的人数相对较少,购买动机大多数在于日常穿着保暖,这归因于学院的气候等因素,与热爱冰雪运动相背离。
2.2校园冰雪体育行为文化
2.2.1冰雪教学资源丰厚,但教学效果欠佳
哈尔滨体育学院一直倾力于冰雪体育的教学研究。在冰雪教学、训练、科研活动中做了大胆的尝试与改革,在首创“冰陆双周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又开创了“雪陆双周期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运动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培育了许多优秀的冰雪项目运动员,其中不乏顶尖级世界竞技运动员。在对学院冰雪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中显示有85%的学生认为学院老师授课很好很易接受;13%的学生认为老师授课一般;剩下的少数学生认为老师授课很差,难接受,从这项结果中得知,在实际教学中学院学生认可老师的授课水平。但在对另一问题的调查中却得到差强人意的结果:在学院的冰雪教学中只有少数学生(16%)能够通过学习后达到理想水平(成绩在85分以上);大部分同学(64%)处于只能在冰面立稳、做短距离滑动的状态且动作多有扭曲变形(成绩在60-85分);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20%)无法通过检测考试(60分以下)。体现出冰雪教学资源丰富与教学效果欠佳相矛盾的现象。
2.2.2冰雪体育广告与宣传数量少、内容枯燥
体育广告与宣传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哈尔滨体育学院对冰雪运动项目的宣传(包括校内以及校外的宣传)数量较少、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在校内的宣传主要以标语、墙体海报等形式,在全院范围出现的冰雪体育标语及墙体广告共20处,在校外的宣传微乎其微:仅在校园网站首页、校园简介、学生录取通知书等处对其冰雪运动项目做了一定宣传,并无其他强有力的广告宣传投资。
2.3校园冰雪体育制度文化
体育制度文化层面指对大学体育起规范作用的各种学校体育法规和条例,学校制定有关体育规章制度及各项体育运动的裁判规则等,此外还包括大学校园内的体育部(课部)、体育协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等各种体育组织。
2.3.1冰雪体育制度建设不够完备
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体育制度建设不够完备主要表现在学院内缺乏学生占主动地位的冰雪体育俱乐部、冰雪体育协会建设。这也是学院学生自主参加冰雪运动人数较少的一个关键因素,校园内冰雪体育俱乐部或冰雪体育协会的建设可以很好的增加冰雪体育的参与意识,是学院冰雪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体育制度的建设主要为教学服务。学院设有冰雪运动系,是完成冰雪教学、科研、训练的一个教学系。另外学院于2012年设立冬季奥林匹克学院,学院设有冰雪运动文史馆。
2.3.2学生对冰雪体育制度了解甚少
学生对冰雪体育制度的了解模糊。问卷调查显示,仅极少数学生对冰雪项目的裁判规则了解熟悉,绝大多数学生对冰雪项目的了解仅停留在知道冰雪项目名称的层次上。对于世界公认的各种冰雪运动项目的组织联合会等的了解也很薄弱。在问及是否会关注冬奥会时,将近一半的学生表示不会关注。在问及“是否参观了解我院冰雪运动文史馆”时,很少学生给出积极答案。而对于学院新成立的冬季奥林匹克学院也只是极少数同学关注。
2.4校园冰雪体育精神文化
2.4.1冰雪体育意识较强、冰雪体育精神积极
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特色办学历史悠久,学院学生对冰雪体育的了解相对较多。学院每个学生都必修滑冰课程,学生对冰雪运动的认知更加真切全面。另外,体育精神存在共性,所以冰雪体育精神也体现在顽强拼搏、公平竞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精神上。总的来说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冰雪体育意识较强、冰雪体育精神表现积极。
2.4.2冰雪体育自主参与意识薄弱
调查显示,除课堂练习时间外,学院学生课后自主参加冰雪体育运动的人数较少,这也是学院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同时,学院各冰雪体育场馆设施使用率低的情况也能反映出自主使用学校冰雪体育资源的学生数量少。学院学生参与冰雪体育意识薄弱反映出目前哈尔滨体育学院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建设出现了薄弱环节。冰雪体育参与意识与学院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建设相辅相成,没有浓郁的体育文化渲染就减少了冰雪体育参与热情,较少的冰雪体育参与也不利于校园冰雪文化建设。
3高校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建设路径
哈尔滨体育学院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建设因其本有的冰雪体育基础,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建设全面,表现在冰雪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完备,冰雪体育教学资源丰厚,冰雪体育相关制度建设有一定的基础,冰雪体育精神积极。同时调查也体现出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在哈尔滨体育学院的建设过程之中逐渐变得麻木和不以为意的一面,从而出现冰雪体育设施场馆使用率低下,冰雪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高校体育文化是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物质文化所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体育精神文化是中心,体育制度文化是保障,体育物质文化是基础。体育行为文化是重要的实施手段,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可以基于这四个方面建设高校校园冰雪体育文化。
3.1高校校园冰雪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3.1.1增强大学生冰雪体育意识
高校校园冰雪体育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冰雪体育意识。冰雪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对冰雪体育的认识、看法和参与意识。冰雪运动因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导致人们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产生了一定局限性。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时间长,冰雪资源丰厚,冰雪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历史,冰雪体育氛围浓郁。因此地处东北地区的高校要善于将外在的物化优势内化成学生的意识层面,使学生在意识上重视喜爱冰雪体育运动,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坚强庞大的冰雪意识体系。这样冰雪体育文化的建设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为冰雪体育文化的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1.2弘扬冰雪体育文化精神
体育精神具有一定的共性,冰雪体育也具有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等精神。另外冰雪运动因其运动环境的特殊性,冰雪体育精神显现出更加鲜明的自身独特性:抗冰寒的顽强意志力、特殊环境下团队合作力、挑战大自然的冒险精神以及对人类自身运动极限的挑战精神。冰雪运动独具魅力,冰雪体育精神受用终身。建设高校校园冰雪体育文化,要大力弘扬冰雪体育精神,吸引更多的热血青年参与进来,体味冰雪运动无限的乐趣,培养冰雪体育意志,贯彻终身体育理念。
3.2高校校园冰雪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层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是高校体育文化中可感觉到的具有一定感染力的层面。一所高校的体育场馆及内部的器械布置,体育建筑的风格,学校所处的地域构成了校园体育物质文化。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是实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反映着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同时也体现出高校的办学特色。
3.2.1加大经费投入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不足,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应对不了庞大的学生数量。高校校园体育场馆建设的丰富性是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校园冰雪体育文化的建设首要的就是加大冰雪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冰雪体育场馆设施的丰富性可以满足高校校园师生求新求异的运动需求,与此同时众多的冰雪体育参与也推动了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充实。冰雪体育对场馆设施的要求较高,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学校也可以采用与社会冰雪体育资源合作的方式,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建设高校校园的冰雪体育文化。
3.2.2提高场馆设施的利用率
高校冰雪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为广大师生服务,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冰雪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学生相背离。学校相关部门应注重并在校园内推行利于冰雪体育发展的有力政策,鼓励师生享用学校冰雪体育资源。例如学校可以推行凭本校的学生证等,免费或低收费使用学校冰雪体育场馆设施或与社会合作的冰雪体育资源,让学生能身受冰雪,心系冰雪,推动高校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建设。
3.3高校校园冰雪体育行为文化建设
3.3.1开展冰雪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有待创新,冰雪体育的流行为高校体育课程带来了新的突破。高校开展冰雪体育课程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对新兴体育项目的猎奇,同时激发对体育的热情,重拾体育乐趣,回归体育世界。高校施行全国招生,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地域因素,注重冰雪体育课程设置、授课方式手段以及考核标准的合理性,避免考核标准不当破坏学生对冰雪体育的热衷。3.3.2举办冰雪体育文化节活动传统的校园体育活动以学校运动会为主,学校运动会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所在:竞技性浓郁,参与学生人数少,比赛项目没有创新性。举办冰雪体育文化节,学生的参与性更强,冰雪体育运动项目新颖,充分展现体育的趣味性。另外,学校范围的活动可以加强学校整体性、融合性,使学校融为一体,加强学校凝聚力。充分体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3.3.3加强冰雪体育宣传工作
加强学校内的广告宣传,包括横幅、标语、墙体画、雕塑等,丰富校园内冰雪宣传的宣传形式和内容,使冰雪运动萦绕整个校园。可以举行新生入学以“学校特色”为主题的演讲,介绍学校的冰雪特色、办学理念等等。让他们入学第一刻的心就深深烙上冰雪特色。校外宣传也很重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校特色的广告宣传,学校的网站等可以适当增加冰雪特色的宣传部分,重点凸显冰雪特色。在社会上做适当的宣传一方面可以增加学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适当开放学校的冰雪体育场馆设施也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3.4高校校园冰雪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冰雪体育制度文化主要包含冰雪体育法令法规、冰雪体育规章制度、冰雪项目运动规则及裁判规则,另外,还包括冰雪体育俱乐部、冰雪体育运动队等体育组织。冰雪体育制度的建设伴随于冰雪体育运动的整个过程之中,要严格按照冰雪体育运动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管理建设自己的校园冰雪体育文化。
3.4.1冰雪体育运动队建设
高校成绩优异的冰雪体育运动队可以成为高校冰雪体育文化的核心,也是高校创建办学特色的一条有效途径。可从当今在中国熟知度较高、训练基础较好的冰雪体育项目着手,例如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建设一支成绩优异的冰雪体育运动队代表学校参加各大赛事,可以增强学生的学校荣誉感,从而建立起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增加同类学校竞争筹码。另外在冰雪体育运动项目中冰球、冰壶类运动项目以团队形式比赛,可以仿照学校篮球队等团体项目的成熟建设经验,打造学校冰球队等,构建学校校园冰雪体育文化。
阳光体育环境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一)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创造良好氛围
为了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各大高校应在校园内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此来吸引学生走向自然、走向操场,沐浴在室外的阳关下,积极参与到各类体育锻炼当中。高校应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将高校体育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当中,使每一位大学生都将体育锻炼视为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体育文化的宣传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施:其一,通过广播、标语、学报、校园网络等媒体宣传体育文化,使学生每天都在耳渲目染中了解高校体育文化;其二,通过体育文化渗透的方式进行传播。应在高校内的所有领域当中均涉及体育文化精神,如谈到学习,应谈论学习与健康、谈到劳动,就应谈论劳动与健康,利用的渗透方式将体育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各个领域并深入人心,这样有助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
(二)改变传统校运会的形式,定期组织开展高校体育文化节
以往传统的高校运动会,基本都是由单一的竞技体育项目组成,这种运动会形式,虽然也能够对体育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为此,应适当转变这一传统模式,可将健身、竞技、娱乐以及体育文化活动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体育文化活动。这类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原本只面向少数具有体育特长学生的运动会,转变为面向全体师生的体育文化活动,并由原本仅仅为了成绩和名次而开展的体育运动,转变为开发学生潜能的体育活动。这些功能的转变,可以使校运会变成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凝聚师生力量的平台,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促进其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明确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重点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253-03
美国当代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伯顿・R・克拉克于20世纪70年代,领导研究小组对英、美、法等10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揭示了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规律――以“信念”为核心的文化对高等教育系统运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所追求卓越的大学,如果缺乏卓越的大学文化,其永远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1]。高等体育院校要在更广视域、更高平台和更深层次思考自身的发展,真正形成一流办学水平,“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1 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是体育院校发展的题中之义
1.1 “大学文化"的内涵 理解大学文化有两点至关重要:其一,鉴于大学教育在我国泛指高中以后教育,大学文化在我国实际上指的是高等教育文化,其存在范围除却综合性大学外,还包括单科性院校等; 其二,大学文化两层含义,一个层次是类的概念,指“大学”这样一种社会专门组织自身专门的文化,而非其它领域的文化,如学术至上、理性批判、追求真理、和谐自由等均是大学所特有的文化精神。大学文化的另一个层次是个体的概念,指某一大学个体的文化,即每所大学(高校)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本文所谈及的大学文化正是包涵这样两个层面的意思。
1.2 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是体育院校发展的现实要求与理性选择 优秀的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影响力量,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凝练成的独有的风格、气质和传统及所构成的氛围、精神与气质,能让其成员找到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一所大学内在的文化影响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力量,对身处其中的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大学文化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制度性成分,如大学章程、校规、校纪等,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直接影响大学发展的质量与成效等。
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如果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大学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以优秀的大学文化促进自身的发展,体育院校概莫能外。尤其在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体制从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开始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各高校在获得一定自的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失去了政府提供的舒适的“襁褓”,这就要求各院校要学会在社会大环境下锻炼自我生存能力,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随着各类高等教育“产品”来源的多样化,教育“产品”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更加挑剔,当前,在我国社会对上大学的社会心理预期已从有学上转变为要上好的大学,而且这种趋势将会愈益强烈。面临着资格老、声望高、实力强的国家重点高校在生源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竞争压力,高等体育院校唯有追求卓越,自觉在更深层次思考自身的发展路径,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等体育院校在确立自身的发展路径时应把“大学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2 “大学文化”视野下高等体育院校文化建设的内容
2.1 学科文化建设――高等体育院校追求卓越的基础 学科文化顾名思义是根植于学科的文化,包含着文化信息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特有的观念和精神,会影响着一代代的学科成员,使其在学科的“文化宫”中分享着学科的信念、价值、情感及思维方式,学科文化一旦形成,可通过引导、规范、形塑等形式,对学科成员进行有意识无意识的文化渗透,对学科成员,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不同学科特色的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会烙上其学科的特色及气质。学科文化与学科特点密切相关,学科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学科文化的内涵就越丰富,力量就越强大。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至今,尽管基本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但在学科本身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特色并不突出,尚未形成独特的学科文化。高等体育院校要形成一流的办学水平,站在“大学”的高度考量自身发展,学科文化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从实际来看,学科文化建设尚未得到各高等体育院校的重视。
2.2 院校文化提炼――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 院校文化是克拉克所谓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第二种基本类型,指不同院校的“组织特性”,即一所学校内的师生员工所共有的对事物的一般看法和价值准则,它确立了大学教育和管理活动的基本信念,决定着学校精神的基本格调和整体面貌。院校文化一旦形成,其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精神因素,就会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和氛围弥漫于学校之中,渗透到学校成员的一切活动中,成为凝聚内部成员,保持并推动组织发展的动力。“院校文化”较之“学科文化”更为浅显和直接,它主要是大学所采用的制度、流行的活动经过扩散、沉淀,而在人们的思想上自然而然形成的观念。客观讲,作为一个特定的组织,每一所高校都有自身特有的组织文化,高等体育院校亦不例外,经过50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各体育院校均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组织个性”或者说是“单位文化”,特别是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推动下,各院校十分注重概括与提炼校园精神,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优质大学文化的视野来看,笔者认为高等体育院校的院校文化尚不成熟,具体表现为:1) 没能体现出高等教育文化的“个性”。克拉克在谈及“院校文化”的主要内容时,首先谈到的就是“院校自治、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等”。与“追求真理、独立思想、注重人文”的哈佛精神[3]及“大度包容、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4]等相比,目前,各高等体育院校从概括的院校精神,或多或少地少了些“学术味”。这与高等体育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学科设置单一(或偏少)、文化底蕴天然不足等传统有一定关系,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等体育院校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尚缺乏一种“文化自觉”。2) 以学生亚文化代替全部的“院校文化”。“院校文化”中有许多亚文化,学生文化是最重要的,还其同时还包含有教师文化及行政管理人员文化等。从当前一些体育院校就自身的院校文化的提炼来看,大都是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究其实质只能算做是大学生的亚文化。3) 尚没有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组织传奇(神话、故事)、象征、仪式”等等。院校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象征性。高等教育可通过培植传说,树立榜样,标示统一象征,传播和加强组织的共享信念和价值,从而使组织得到协调和控制。克拉克研究发现,美国Antioch、Reed、Swarthmore三所学院通过组织传奇来形成强烈而统一的自我信念,从而跃居美国院校的最高层次,再如北大的“一塔湖图”,成为北大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和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的象征[5]。各高等体育院校在此方面仍有相当距离,如何通过一定的传说、象征和仪式强调和传播院校业已形成的核心价值,并通过组织的价值和信念使师生员工的活动统一到大学组织的目标上来,是高等体育院校在“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2.3 专业文化养成――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不可回避 笔者以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专业文化更多是指大学教师的文化,一般来讲大学里教师被冠以“学者”、“教授”或“知识分子”等称号,作为“学者共同体”的成员,拥有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追求,具有共同的使命感,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并享有学术职业的自由和限度,由此形成了大学教师特有的学术文化。这种学术文化具体表现为教师的学术信念、学术自由、学术忠诚和学术责任等。受行业文化的影响,在我国长期以来对体育教师养成和体育教师成长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运动技能专业化”价值取向,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或曾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6],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体育院校院校教师对学术的疏离,学术信念不坚定,学术使命感不强,学术研究中的急功近利和抄袭拼凑屡有发生。这种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所能达到的境界。早在民国时期留日归国学者程登科在其《改善全国私立体育学校之管见》一文中指出:“这样徒重术科,轻视学理,直等江湖卖技之流,一旦出而任教……安能望其能对于学校及社会有所贡献之欤?……与其照现在培植千百个半途异志,只知跑跳,不明学理遗害青年的体育教师,不如造就一个修身为业,学有深究,术有擅长的真实同志。”[7]由此可见,加强专业文化建设,通过潜移默化的方法将学术的信念、规范内化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师的内心,对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而言亦十分重要。
2.4 促成高等教育系统文化优化――高等体育院校当然的重要使命 高等教育系统文化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学术系统文化的最高层次,是由国家高等教育的固有传统和管理体制的作用形成的对高等教育目标、运作和制度规则的认识。主要体现为:1) 入学信念:高等教育面向什么人、为谁开放,也就是什么人才能进入高等教育系统。同时还包括对入学者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合适的入学人数等问题的态度、价值取向及假设。2) 专业信念: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纯学术”、“促进教育民主”、“个性发展”和“社会变革”,还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人才”。3) 就业信念:教育系统为谁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毕业生要到哪里寻求工作岗位。在这方面,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为政府、事业单位输送人才,而有的则为企业输送人才。4) 研究信念:对于高等教育的研究与教学是否结合或怎样结合,各国持有不同的信念。如德国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而前苏联则把科研作为研究所或科学院的特有职能,大学的职能则在于教学。
客观讲,高等教育系统文化是高等体育院校内部文化所处的宏观背景,体育院校的内部文化是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文化氛围中形成的,但这决不等于说高等体育院校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形成及优化“无可作为”或“无能为力”。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优化是每一所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尤其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从西方导入的舶来品,起步伊始即因中国传统的“重行主义”文化本身就缺失德国大学所奉行的“学术研究至上、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学与术相分离”的经典大学理念;另一方面,也为近现代中国的形势所迫,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自觉与不自觉间占据了中国大学理念的主体,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缺失,使得我国高等院校在发展历程中一直存在着理念上的迷茫[8];从现实来看,当前在有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种种批评中,有许多直指大学精神的缺失和大学文化的庸俗化。重建或优化以大学理念为核心的优秀的大学文化,是中国每一所高校或大学的使命,高等体育院校不仅不能例外,而且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体育院校在某种程度上在推进优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优势,“自由、竞争、拼搏、开拓、进取、重视个体、尊重科学、崇尚高尚、普适主义”等奥林匹克精神和情怀和“独立精神、批判精神和理想主义”等传统的大学精神具有相通之处。因此,体育院校一方面要正视自身办学历史较短,学术底蕴不足等劣势,另一方面要充分自身的优势,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文化优化与重建。
3 主体视角下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的建设路径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决定了其建设路径的复杂性,如其可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本文仅从主体视角剖析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作为高校校园“共生人”的文化,大学文化建设不是单个人或群体所能完成的,需要校园里每个人的共同参与,院校领导、教师、学生及至普通员工等都是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担当者。
3.1 纳入治校理念中,发挥院校领导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战略领导作用 作为学校发展的领航人,高等体育院校的领导应当有大学文化的觉醒,将自觉建构优秀的大学文化纳入到治校理念中,并予以积极的践行,充当优质“大学文化”建设的塑造者和领导者。关于院校领导着手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创建优质的大学文化,笔者将在以后进行探讨。从当前来看,笔者以为,高等体育院校领导团队而言,强化优质大学文化建设,首要的是要转变这样一种偏颇观念,即认为大学文化很神秘,高不可攀,是有着厚重历史,悠久文化传统,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的事,而体育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学科门类单一,文化底蕴不足,和大学文化建设不搭界。事实上,简洁明了的校训或者是对大家广泛认同的校风学风的概括总结,就能体现自身的文化和大学精神。其实,不管大学的规模大小、历史长短,从它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了文化,尽管它是分散的、良莠并存的,但已经对学校发展发挥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3.2 以大学精神涵养教师,奠定高等体育院校文化建设的基石 教师是支撑大学这一高等教育大厦的基石,决定了高校教师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大学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传承者,可以说优质大学文化的创建关键在于优质教师文化的建构,反观当前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师文化,笔者以为,所弥漫着的“匠气、俗气、浮气”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谓“匠气”,就是缺乏理论素养和思辨习惯,方法至上,技术万能,始终在技艺层面徘徊,最多搞些借鉴和模仿;所谓“俗气”,就是缺乏稳定的价值目标,随波逐流,一味迎合世俗;所谓“浮气”,就是缺乏必要的文化底蕴,作风浮躁,满足于热热闹闹、表面文章,甚至不惜弄虚作假等,均表现出与大学精神气质的疏离,当然此“三气”的出现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在论及大学的理念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与自主;大学不能自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应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9],笔者以为,这亦是当下高等体育院校教师文化应追求的境界。
3.3 提升大学生主体地位、强化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形成高等体育院校文化建设的合力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没有学生,高校本身将不存在,大学生对大学理想的实现、大学功能的发挥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亚文化是高等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优质大学生文化建设是优质大学文化的内容,大学生群体无疑是大学生亚文化建设的主体。提升大学生在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一方面要注重大学文化建设要能站在大学生立场来思考方向和策略,把大学生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把“是否符合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作为判断学校文化建设价值的标准之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亚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影响作用。
高校院校文化中,还有一种十分重要的亚文化,是以学校行政人员为代表的管理文化或者说行政文化。从本体论上讲,高校内的行政管理文化是后发衍生的,初创时期,高等学校并不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随着现代大学规模的扩大和职能的拓展,行政管理的职位就变成专职的了,由此,一种独特的文化产生了。管理文化的价值核心是效率与服从,强调等级、强调责任、团队意识和权力依附[10],被视为高等院校学术文化中的“异化”部分,尤其在我国,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对政府管理模式模仿,健全的党政群机构、臃肿的各类行政人员、直线职能制的组织设计、严密的制度安排等,使管理人员在高等学校各种层面、层次的活动中成为主导的核心力量。这种管理文化过强的态势,不利于高校学术文化的发展。在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中应注重转变“管理文化过强而学术文化较弱”的态势,行政管理系统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成为高等体育院校文化形成中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眭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
[2] [美]伯顿・R・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3] 王诺.我所体验的哈佛精神中国高等教育[J].2002,18:44-45.
[4] 杨东平.大学精神[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88.
[5] 金顶兵,闵维方.论大学组织中文化的整合功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6] 黄爱峰.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7] 成都体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277.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校园体育文化以其丰富多彩、健康活跃的形式充实了师生的精神生活,促进了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锻炼了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培养了学生自我锻炼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现创造了理想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活动能力。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开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校园内广大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产生了质和量的巨大变化,也对体育在校园中的开展提出了更新的标准和要求。伴随着全民健身的浪潮,社会上出现了普及与推广体育舞蹈的热潮。处于改革大潮中的大学校园,其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应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向多元化的方向进行探索。体育舞蹈正是顺应这种形势的“启动项目”,它将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增添新的内容和注入新的活力。
1.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及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著名学者卢元镇将体育文化界定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师生员工在校园的体育实践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根据要素不同,校园体育文化可分成意识、行为和物质三类文化,文章讨论了它们的特点、相互关系,阐述了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熏陶、健身怡情两大功能,并提出了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途径。高校体育文化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高校体育意识文化、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行为文化三大类。
2.体育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交谊舞”,简称“国标”。体育舞蹈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世界地域、民族风情、文化素质的不同,各舞种起源于西方不同国家的民间舞。但同其它各种艺术形式一样,都是不断地从劳动人民的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在流传过程中,舞姿、舞步逐渐得到发展、丰富和提高,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交谊舞。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交谊舞与拉美当地豪放、洒脱的黑人文化相碰撞从而产生了拉丁舞。直到上世纪20年代,由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将流行于各国知名的舞步和舞姿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规范化,才形成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规范的两大类舞蹈:摩登舞和拉丁舞,即是当今风靡全球的体育舞蹈。30年代,交谊舞开始传入我国的上海、沈阳、天津、广州等城市。在期间,交际舞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体育舞蹈活动逐渐开展起来。特别是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体育舞蹈精英相继来华表演和授课,致使我国体育舞蹈蔚然成风。1991年,“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成立。1987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标志着体育舞蹈从此进入奥林匹克的大家庭。2000年悉尼奥运会闭幕式上进行了体育舞蹈的表演,为体育舞蹈的开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在近三十年时间里,体育舞蹈发展迅速,已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3.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需要体育舞蹈。校园体育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校体育这个空间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体育形为等),是通过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所形成并保存的所有内容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也是一种体现学生意志的客观精神,是对人类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并用这种精神去表达人的个性和情感,使人们不自觉地受到某种情绪的感染和思想的教育,树立起荣誉感、责任感和价值观,从而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学术活动作为支撑骨架,又需要有活泼的体育活动作为丰满的血肉。这样,整个校园体育文化运作起来才会既生动活泼又健康向上。青年学生富有青春的活力和想象力,朝气蓬勃,他们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要营造一个活跃、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使其养成锻炼习惯。终身受益,而昔日的体育活动项目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具有新时代、新内容、新气息的体育活动形式。而体育舞蹈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坐的一种高雅活动,这正迎合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利文化的需求。在体育舞蹈的活动中,能使学生忘掉学习和生活的烦恼,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健身娱乐、社会交往的目的。
4.体育舞蹈对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
4.1 丰富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体育舞蹈具有很强的群众性、艺术性、娱乐性和创造性,显示出其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内容中的重要位置,成为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艺术活动。体育舞蹈丰富的内容和精神改变了健身运动多年来千孔一面的传统模式。由于体育舞蹈舞种较多,风格各异,练习者可灵活多样地选用各种舞蹈作为活动内容充实到自我锻炼中去,不仅可以激发自身的锻炼热情,又可以改变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活跃气氛。学生们在欢快、轻松的乐曲中翩翩起舞,这和谐的气氛也有效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进了友谊和情感的交流,丰富和充实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同时展示了青年人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和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
4.2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在体育舞蹈的摩登舞套路动作中,讲究升降与摆荡,倾斜与反身:拉丁舞要求腰、胯前后左右的摆动。这些动作都很好的活动了髋、膝、踝等关节,而且大大增加了常使人们忽视的腹腔运动,塑造了大学生日臻完美的体形。根据运动负荷的价值理论,学术界曾提出如下结论:心率在110次/min以下,机体血压、血液成份、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显著变化,健身价值不大;心率在130次/min时,每搏输出量开始接近和达到一般人的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心率在150次/min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缓慢下降;心率增加至160~170次/min之间虽无不良的反应,但亦未能出现更好的健身迹象。查阅有关资料可知,在各舞种活动中,华尔兹平均心率为l42.8次/main,探戈舞平均心率为142.6次/min,恰恰舞平均心率为145 2次/min,牛仔舞平均心率为172.8次/min,所以说体育舞蹈有明显的健身效果。
4.3 满足大学生对美的追求。席勒说:“谁要是受到美的魔力的诱惑,他就会忘掉自己的局限。”追求美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内容,是学生的客观需求。大学生对追求健美的体格、优美端庄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
非常重视。而集形体美、音乐美、服装美于一体的体育舞蹈,是随着乐曲的节奏变化,通过身体各关节、各肌肉群的协调活动,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舞步与姿态,并通过身体的各种形体动作与表情变化,表达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对美的向往与追求,使舞者活动于美的海洋中。另外,体育舞蹈中的团体舞更是美不胜收,通过群体的位置配合、队形的变化。伴以相应的音乐,构成一幅幅刚健、优美、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同时,对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5.体育舞蹈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5.1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有明确的目标。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的教育思想,围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个中心,努力建设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5.2 纳入体育课程教学。体育课是对学牛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许多体育院校和一些师范院校的体育专业已把体育舞蹈列入选修课内容,并深受大学生喜爱。但在普通高校的公共课中开设此课并不普及。高校是青年人集中的地方,他们思想比较活跃,对新事物的鉴别、接受能力也比较强。而且高校有开展这项运动的良好条件。高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高素质的体育教师以及较好的物质条件保证,例如场馆、音响设备等等。体育舞蹈既有运动性又有艺术性,显示出其在校同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位置。
5.3 组建业余训练队。高校可以在业余时间组建体育舞蹈训练队,面向全体学生,吸收爱好该项活动的大学生参加。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体育舞蹈练习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出一批该项运动的骨干,对学校体育舞蹈活动的普及起到指导和画龙点睛的推动作用,从而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陕西省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学生人均活动场所面积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近几年的扩大招生,学生人数增长迅速,学生人数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学生人均活动场所面积的增加。在调查过程中发现,60%的高职院校达不到省评估要求。风雨操场建设较落后,在遇到雨雪天气,学生体育课无法得到保证。在课外活动高峰期间,一些主要活动场地如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严重不足。
2.2体育器材破损严重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提供的体育器材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篮球变形、乒乓球怕脱胶、羽毛球怕断线、断柄严重,而且数量较少,许多班级晚借一会,器材就没有了。操场周边的路况器械损坏较多,无人维修,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2.3体育比赛组织较乱
许多学校组织的一些体育比赛都是由学生组织和管理,由于学生组织体育比赛经验不足,以及对比赛规则的理解程度,往往出现一些不公平的因素。
3.陕西省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建议
3.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校园体育场馆、场地建设,修建风雨操场,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充足的场地设施,满足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在器材方面,需要不断的补充体育器材,不断的更新,遇到有质量问题的器材及时处理,以免带来安全问题。器材需要对学生开放,在课外活动期间,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锻炼器材,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营造校园体育文化。
3.2课内外有机结合
体育课堂内容要和学生课外活动内容相结合。在体育课堂中,要保证学习的体育课知识和运动技能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体育课学习只是一味的强调教材内容,而忽略了他的实际价值。学生只有把体育课中学习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活动中才能感受到体育课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3.3有效组织体育比赛和体育表演
体育比赛是体现学生体育能力、展现学生个性以及提高班集体凝聚里的有效办法。学校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组织好各类体育比赛。比赛前期要对裁判员和组织者进行一定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做到秉公执法,公平竞争的原则。学校定期邀请一些体育方面比较突出的代表队或个人来学校表演,如篮球表演赛、足球表演赛、武术表演、健美操表演等,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3.4积极做好宣传
体育宣传的内容很多,宣传方式也多样化,在校园里,最直接的宣传方式主要有板报形式宣传、网站形式宣传、校园广播宣传。通过这些宣传方式可以把校园体育比赛、全国体育比赛、世界体育比赛等人们比较关注的体育赛事进行宣传,对这些赛事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以及对一些运动员的积极评价等;学生参与的体育比赛获奖情况可以通过这些宣传方式进行宣传,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体育比赛中,为自己争光,为学校争光。
1.引言
高校生活贴近社会,课余时间丰富,自主性强。学生可以自行组织体育俱乐部和协会,以及各种体育讲座,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个体与群体、平等与差别等种种情感体验,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竞争能力等。这些都是一个学校良好的体育文化的结果。良好的体育文化,还能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气质的内在美,以及对生活、对家庭、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态度。高校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给大学生提供了认识自我、确认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构筑了大学生社会化的平台。
2.高校体育文化与人的社会化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体育观念、体育风尚、体育精神等,它影响高校学生人格的完善、个性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高校体育文化以一种社区文化的形态,使学生体验到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关系迁移到日常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生活之中。
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不断学习,掌握社会生活知识技能和规范,接受社会教化,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成员资格。在这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本质,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由一个“自然人”逐步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1]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社会生活,有效模拟社会角色的教育过程。高校体育文化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正是交汇在有效模拟社会角色这个基点上。高校体育文化实质就是一种促进高校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的方式。不同高校形成的不同体育文化对培养的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医学院校容易形成相当严谨、一丝不苟的体育文化,这和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高校是学生离开校园生活,步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因此高校体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最基础、最关键的作用。
3.高校体育文化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
3.1校园体育文化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校园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学会竞争,同时提高社会认知能力、竞争能力和决策能力。体育观念、体育风尚、体育精神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而这种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正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高校毕业走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加强与同事的交流。在与社会的互动中,他们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对将来适应竞争的社会,实现人的社会化发展是极好的历练。
3.2高校体育文化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态度
通过参与模拟社会生活的体育社团和俱乐部,大学生在活动交往中不断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各尽其才,事情的发生与解决能促进他们自发性、自主性地学习。学生在自学自练、自己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能培养出强烈的责任感,发展社会沟通协调能力及组织能力,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
3.3高校体育文化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气质的内在美
高校体育文化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调剂情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勇敢顽强、拼搏进取、团结互助等良好的品质。[2]系列体育知识讲座、学术沙龙、体育宣传栏等,能开阔学生的体育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体育观念、体育风尚、体育精神等。高校体育文化倡导尊重自然、热爱生活的人文精神,可增强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后劲。高校通过抽象的校园体育文化,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展示各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可使学生变得更加文明、健康和幸福。同时学生由于学习、生活所带来的神经紧张、脑力疲劳与情绪紊乱等心理疾病在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下也会得到有益的调节和放松是调节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
4.高校体育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发展的策略
4.1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
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成功的课程结构体系主要反映在课程结构的基础性、时代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等方面。[4]所谓课程结构的时代性,是指在不放弃高校课程内容传统精粹的基础上不断适应现代趋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变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陈旧面孔。同时,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注意与其他科目及社会实践相结合。
近年来时尚体育运动发展迅速,由于其具有时尚性、新颖性、文化性、时代性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因而,高校可根据师资力量开展街舞、网球、轮滑等时尚运动。学生追求潮流的欲望得到满足就会更主动地融入到体育中来。学生自己组建俱乐部或社团,设计和参与活动及比赛,通过空间和时间的共享,搭建大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通过社会经历分享,增强与人合作的观念,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社会化的进程。
4.2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作为终身体育一部分的高校体育文化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个人生存、享受、发展、献身的需要。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阶段。各种体育社团和俱乐部成员之间形成群体亚文化意识,学生不仅能从这种文化中学到必要的社会化知识,而且能得到团体生活的体验,从而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体育文化的魅力在于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愉悦身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的魅力,并从体育文化中获得兴趣和。当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提高后,这就为实施人的社会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4.3深化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改革
20世纪90年代,我国掀起了体育教育改革的思潮,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乐趣,养成自觉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深化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改革主要是通过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的意识。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浓烈的体育文化氛围中完成社会化进程。
5.结语
高校体育文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前提,同时社会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校园体育文化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态度,而且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气质的内在美。高校体育文化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体育文化的效能,高校要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课程结构体系,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体现塑造人、培养人的宗旨和效果,以及深化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改革。高校体育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大学生尽快实现社会化转变,更有利于高校毕业生走上社会后能够尽快自觉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履行健康有益的社会角色。
参考文献:
[1]刘宇.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影响[J].教育探索.
关键词:体育文化;高职;职业素养;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1.017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灵魂,是民族存在属性的识别符号,[1]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校园体育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具有这样的力量存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我在思考,体育改变世界的力量是什么呢?我想或许是体育运动内涵所升华的一种体育文化,扩大了体育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子文化,体育教育是一种校园体育文化存在主要形态,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强势文化,承载着体育文化的厚重,是校园群体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着学生的集体人格。[2]
1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内涵是很难准确定义的,它作用隐蔽,有固定的形态,不能用量化的方式来定义,若伸手去抓它,除了不在手里,似乎它无处不在。
1.1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需要规范和引导来移风易俗,是一种实践和时间的累积,在动态变化中逐渐沉淀为学生的“集体人格”。[2]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塑造、传播、规范的主体。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需要依托校园文化空间,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是价值观层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向导,决定着体育文化的方向;第二层是制度规范层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保障,也是校园体育文化意识的体现;第三层是物质层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如体育建筑、环境、场地、器材等。
1.2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在任何社会群体环境里都具有归结性的意义。文化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教育的本质是一个文化塑造的过程,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延伸,最终触碰的还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推动社会发展。所以高职校园体育文化表现为群体性、趣味性和树人性特征。
第一,群体性。文化是体现集体人格,校园体育文化是学生在特定运动项目中表现出来的群体性格和行为方式,是在运动规则和教师主导意识双重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不仅仅强调体育运动的个人技巧,更注重学生之间协调与配合。在规则的引导和规范下逐渐固化成一种行为方式,久而久之成为学生个体性格的组成部分。学生间共同的行为方式和性格就构成集体人格,形成校园体育文化,当然这种校园文化是多维度的,未必都是正面的,其中也存在负面的成分。校园体育文化正面效应最大化是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协作努力的目标。
第二,趣味性。趣味性是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结构要件,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是营造一种文化依赖,趣味性是构建体育文化最富有魅力的手段,它不是目的,可以肯定的是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是体育活动被需要的诱因。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质属性,体育课带给学生的痛苦胜于其从中获得的快乐,过去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证实了这一观点。但是课外体育活动在相应规则内学生可以随性而为,不仅活动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具有消除疲劳、娱乐身心,体育运动过程带来无限刺激,是当局者的文化享受。
第三,树人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职人才的培养不是朝夕之事、要经过长期的教育、规范、引导和历练。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也需要长期的过程,校园体育文化的树人性伴生于文化形成全过程,由文化构建初期的文化约束、规范到发展成熟后的文化自觉,是深层次的文化体悟和认同。文化的树人性不同于现代科学,可以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予以衡量,校园体育文化树人性无法用具体的数据来量化它的发展进程,但是大致方向是可以把控的,其文化塑造方向在起初文化规范阶段已经定性,将为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服务。
2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价值
要弄清楚校园体育文化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价值,就必须从校园体育文化的起源说起。校园体育文化起源具有模糊性特征,是一个由模糊向清晰演化的过程,[3]这个过渡需要中介物来承载,教师、学生、物质资料、学校文化、制度规范等承担介物的角色,在基础介物固有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传统文化系统中蕴涵着零散的体育文化的元素,离开校园文化的氛围,体育文化元素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当校园体育文化意识处在潜意识阶段,学生只有经过一定阶段的系统的强化训练,才能在个体心理上附着体育活动因素,并使之产生心理倾向,使体育文化心理和体育文化行为趋于一致,逐步形成一个群体性的行为时,校园体育文化起源才真正形成。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素质教育价值是多维度,全方面的,相伴与学生认识和身心发展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素质教育的文化空间争夺、团队意识教化、终身体育文化意识。
2.1素质教育的文化空间争夺
体育文化具有其生命力,虽然校园体育文化塑造和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其本身也不断受到文化载体的影响而嬗变。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在有限的时间和空域中,多元文化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竞争,形成了对有限空间的激烈争夺。尤其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被网络信息霸占,投入到体育活动的时间快速萎缩,校园体育文化生命力受到严峻挑战。统计发现,2013年大学生每天从事网络、游戏时间平均为2.3小时,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为0.3小时,与2010年的1.8小时和0.8小时相比,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明显压缩。我国有大学生体质测试以来,大学生体质一致呈现下降趋势,未见改观。不仅影响到学生技能素质,也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品质,校园体育文化的生存受到严峻挑战。浅显且不求甚解的网络知识对学生素质教育注定是低效率和不确定的。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又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素质过硬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文化空间的争夺越发显得重要,强化校园体育文化,争夺文化空间,成为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2.2团队意识教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通过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这种社会化的内容和要求与校园体育文化对人的教化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4]校园体育文化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群体意识和行为的暗示性和渐进性上。群体性体育运动包含着错综复杂的沟通路径和情感交流,每个人在赛场上不仅展现了运动技巧,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思想品质和道德作风。不仅要发挥较高的技战术水平,还要处理好与裁判、教练、同伴、对手、及观众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团队意识教化提供了良好契机,使学生在体育文化进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随着学生对体育文化价值认同,拓宽了情感沟通的渠道,增加了参赛学生、指导老师的交往思维空间,打开了师生封闭的“意识壁垒”,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正因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客观存在,使体育文化内核的体育精神与校园价值体系一起塑造了高职教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终身体育文化意识
回溯远古历史,我们发现“文化”其实是人的活动痕迹,当这种痕迹集中起来,“文化”也就成了我们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生态共同体。校园体育文化不仅仅局限校园的空间和学生大学求学时间,体育文化一旦形成,将成为每个个体的气质和习惯,不可避免的突破这样的空间和时间,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将是终身性的。教育部提出大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可见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已经突破了校园文化的范畴。大学是每个人校园生活的最后一站,大学期间是学生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培养的最佳阶段,体育文化意识能否建立直接关系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学生从体育活动中愉悦身心,在潜意识上不断强化这种文化信息,并以个体为基点唤起他人的运动意识,逐步形成一个新的群体体育文化,扩大了校园体育文化范围,这种现象伴有终身性。高职教育是职业技能教育的高级阶段,体育锻炼自觉和习惯的养成对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3.1体育文化自觉的深度认同
校园体育文化既是推动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重要手段,又是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目标。在大学生就业激烈竞争的时代,校园体育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最佳路径。校园体育文化既是凝聚精神的纽带,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幸福。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自觉认同程度是衡量校园体育文化价值量的重要维度,校园体育文化培育的出发点要基于学生价值认同的自觉性,自觉性的提升才能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深度认同。
3.2体育文化意识诉求
校园体育文化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形成规律。从小学到大学,体育教育贯穿始终,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教鞭下,体育被边缘化,体育意识的萌发和其生存环境缺乏和谐音调,体育意识诉求始终处在萌芽阶段,体育文化的价值和理念停留在简单的嬉戏,对体育文化隐化作用缺乏正确认识,体育文化化成为一种奢望。高职教育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摆脱了应试教育压力,体育文化诉求意识得到释放,在体育文化自觉意识设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育文化诉求,适应高职素质教育要求。
3.3构建体育文化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一种文化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也是学生面向社会必备的素质要求。校园体育项目大多起源与西方,刻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烙印,突破了我国传统的“含蓄”文化,隐含着个性与自信文化元素。[5]体育文化自信是在体育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我国大学校园文化载体多为现代体育项目,在校园体育文化塑造上存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体育运动的自信文化元素正是学生所欠缺的,在校园体育文化自觉和意识诉求上注入“自信”,将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整体塑造。
[基金来源: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3069),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课题(DF2013016)]
参考文献:
[1]王永华.回族体育文化功能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1.9.
[2]余秋雨,何谓文化[M].长江艺术出版社,P6.
[3]吕利平,郭成杰.根基文化与体育文化起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对民办高等教育来讲是一个办学发展的契机,为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民办高校的发展紧密联系,特色鲜明。体育文化环境的改变,使广大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与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民办高校在2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其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档次也一直在发展,水平逐渐与公办院校相接近,甚至超过了普通高校。本文对陕西的几所民办高校进行了调研,发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都有一定的规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扰,这里对如何加强我国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体能训练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是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体育才能的舞台。因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给青年学生注入了活力。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是校园精神,而校园精神既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的表现,和校园群体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有人把学术文化比作校园精神文化之首,而体育文化则是校园精神文化之躯。
二、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1.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校园体育文化可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其形式有:早操、课间操,课余群体活动,训练高水平的运动队,小型多样的运动竞赛、富有特色的体育讲座和报告会,体育技能表演、学校体育节等。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的校园建设具有超前性,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校园体育文化是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它不仅能起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崇尚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的作用,还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营造健康向上、积极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和特长的平台。
2.校园体育文化能体现出学生的意志情感和价值观。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体现学生意志的客观精神。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用体育拼搏精神刻苦追求科学的真知,从而达到“强筋骨、增意志,调感情”的目的。那么作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到底是什么样呢?大多数人认为民办院校的学生素质要比公办的差一些。这是指文化方面的差异,但在体育文化方面要比其他高校活跃得多。陕西有名的六大民办高校都建有塑胶田径场,草皮足球场,塑胶的篮球、羽毛球场地等。有的民办高校主打体育,学生通过课外活动、体育竞赛表现自己,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展示自己的精神风采,通过这种荣誉感实现自己的体育价值。
3.制约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校园体育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民办高校这几年都在大力发展校园建设,其中就包括体育场地的建设,也投入了较多的经费,修建了标准的塑胶运动场。虽然室外的场地条件好,但是这几所民办高校几乎一半都没有室内体育馆。这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因为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与现实需要,学校经费紧张,目前尚不能满足建馆的要求。第二,学校的可使用土地面积有限,不能建设更多的体育场地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形成了需求矛盾,制约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第三,对体育下拨的经费不足,造成了各种体育组织不能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第四,还没有标志性的体育地标。
三、加强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1.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能体现出办学者的综合水平,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应由学校领导层拟定一个基本框架,然后由承办部门具体实施。
2.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通过校内各学生体育协会和俱乐部组织实施,引导他们通过体育愉悦身心,形成气质,陶冶情操。组建体育代表队,举办有民办大学特色的体育节。
3.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运用标语、图片展、广播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使师生员工真正认识到强健的体魄是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提高参与程度,提高体育文化修养水平。
4.校园里的体育建筑、雕塑、场地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对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雕塑和有标志的建筑是校园的代表,是智慧、意志、价值观念的体现,因此,要加强体育场馆、雕塑建设。
四、结语
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还处在发展阶段,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目标,校园体育文化是学生展示自我、张扬青春的舞台,对大学生的成才有着特殊的功能,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校园体育文化,促进民办高校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二者的融合,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主要内容是教授各种体育知识,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由高职师生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内涵比较广泛的文化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一是体育精神文化;二是体育意识文化;三是体育物质文化。其中,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精神文化与体育意识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它影响着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意识文化。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一)校园体育文化是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运动中展现的优美的动作、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较好的健身功能,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体育锻炼、欣赏体育竞赛等,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满足对力与美的追求,从而对紧张的学习生活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使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学习复杂的、高水平的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二)校园体育文化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现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没有经历过什么磨难与挫折,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百般呵护,心理比较脆弱,没有足够的承受困难的勇气和社会适应能力。再加上社会就业越来越难,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能够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三)校园体育文化促使大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提升身体素质。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够积极地投入工作。体育文化活动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健康,增加人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四)校园体育文化对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在体育精神,比如科学求实精神、拼搏进取精神、竞争开拓精神等,要把体育精神与学风、校风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身体素质。学校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可以促使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可以使体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经费投入不足,校园体育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学校的经济实力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制约作用。目前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对体育设施的需求不断增长,再加上社会、学校对体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使得体育物质方面的设施较为薄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制约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场地与体育设施的不足,影响着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如果体育设施不能满足需要,又想提高师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做不到的。学校的体育设施只有满足师生的需求,才能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
(二)教师素质与学生素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水平的高低起影响作用。高校体育教师只有具备比较高的素质,才能与时俱进,通过内在的发展潜力,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之中。高校师资力量会直接影响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现阶段,高职体育教师的数量存在不足,需要扩充,且教师的素质又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接受培训或者继续教育的机会很少,思想观念落后,对工作又缺少主动意识与创新精神,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三)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良好环境没有形成。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还没有形成,分析其原因在于体育设施匮乏,教职工不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对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建设起负面作用。其次,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在宿舍、餐厅或者教室附近没有设立相应的体育文化政策与制度,也没有展示相关的体育名人名言等,没有形成自己的体育文化主题,体育文化的气氛不浓。
(四)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和安排方面存在问题。高职体育课程设置方面跟不上时展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和中学教学内容重复的较多,这些和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年龄结构已经不符,新开发的体育项目也很少通过教学内容反映出来,也没有进行个性化的体育项目教学,不注重学生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四、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
(一)加强体育经费投入,改善体育设施,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基础。随着在校学生增多,体育设施已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对高校来说,体育设施与运动器材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体现方式。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前提,是实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保障。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都要以物质设施为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有赖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的开展,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开展体育活动,可帮助学校形成自身特色的体育文化。可以请校内外的知名体育专家或者运动员进行体育知识讲座,此类活动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学校运动队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对师生起着凝聚力的作用,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借助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