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0引言
工业控制系统是我国工业领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化工业生产与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创新与发展,工业控制系统呈现出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并在我国工业领域各行业控制机制中,如能源开发、水文建设、机械制作生产、工业产品运输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在网络安全隐患频发的背景下,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研究与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1工业控制系统
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ControlSystem,ICS)是由一定的计算机设备与各种自动化控制组件、工业信息数据采集、生产与监管过程控制部件共同构成且广泛应用与工业生产与管理建设中的一种控制系统总称[1]。工业控制系统体系在通常情况下,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工业基础设施控制系统部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远程控制终端系统部分(PLC/RTU)”、“分布式控制系统部分(DCS)”、“数据采集与监管系统部分(SCADA)”以及“企业整体信息控制系统(EIS)”[2]。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不断创新与广泛应用的推动下,工业控制系统已经实现了由传统机械操作控制到网络化控制模式的发展,工业控制系统的结构核心由最初的“计算机集约控制系统(CCS)”转换为“分散式控制系统(DCS)”,并逐渐趋向于“生产现场一体化控制系统(FCS)”的创新与改革发展。目前,随着我国工业领域的高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水利建设行业、钢铁行业、石油化工行业、交通建设行业、城市电气工程建设行业、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与行业中,其安全性、稳定性、优化性运行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2工业控制系统存在的网络安全威胁
2.1工业控制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工业控制系统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复杂性的控制体系,且应用领域相对较广。因此,在设计与应用过程中对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从而导致系统本身在设计或操作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2.2外界网络风险渗透问题
目前,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化设计与应用,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在各领域中应用工业控制系统时,对于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与管理,需要工业控制系统与公共网络系统进行一定的链接或远程操控。在这一过程中,工业控制系统的部分结构暴露在公共网络环境中,而目前公共网络环境仍存在一定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导致工业控制系统受到来自网络病毒、网络黑客以及人为恶意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问题。例如,“百度百科”网站,通过利用SHODAN引擎进行OpenDirectory搜索时,将会获得八千多个处于公共网络环境下与“工业控制系统”相关的信息,一旦出现黑客或人为恶意攻击,将为网站管理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3]。
2.3OPC接口开放性以及协议漏洞存在的问题
由于工业控制系统中,其网络框架多是基于“以太网”进行构建的,因此,在既定环境下,工业过程控制标准OPC(Ob-jectLinkingandEmbeddingforProcessControl)具有较强的开放性[4]。当对工业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时,基于OPC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接口有效网络信息保护举措的缺失,加之OPC协议、TCP/IP协议以及其他专属代码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且其漏洞易受外界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攻击与干扰,从而形成工业控制系统网络风险。
2.4工业控制系统脆弱性问题
目前,我国多数工业控制系统内部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工业控制系统具有“脆弱性”特征,例如,网络配置问题、网络设备硬件问题、网络通信问题、无线连接问题、网络边界问题、网络监管问题等等[5]。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信息风险因素的发生提供了可行性,从而形成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问题。
3加强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议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利用,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如,设备生产厂家、政府结构、用户等)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与优势加以辅助,从而实现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多元化、全方位的构建。
3.1强化工业控制系统用户使用安全防护能力
首先,构建科学且完善的网络防护安全策略:安全策略作为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与执行的重要前提条件,对保证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结合当今工业控制系统存在的“脆弱性”问题,在依据传统网络安全系统构建策略优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网络防护安全策略,用以保证工业控制系统安全设计、操作、管理、养护维修规范化、系统化、全面化、标准化施行。例如,基于传统网络安全策略——补丁管理,结合工业控制系统实际需求,对工业控制系统核心系统进行“补丁升级”,用以弥补工业控制系统在公共网络环境下存在的各项漏洞危机[6]。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以及相关工作者应通过“试验测验”的方式,为工业控制系统营造仿真应用环境,并在此试验环境中对系统进行反复测验、审核、评价,并对系统核心配置、代码进行备份处理,在保证补丁的全面化升级的同时,降低升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其次,注重工业控制系统网络隔离防护体系的构建:网络隔离防护的构建与执行,对降低工业控制系统外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相关设计与工作人员应在明确认知与掌握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网络隔离防护方案,并给予有效应用。通常情况下,工业控制系统设计人员应依据不同领域中工业控制系统类型与应用需求,对系统所需设备进行整理,并依据整理内容进行具体测评与调试,用以保证各结构设备作用与性能的有效发挥,避免出现设备之间搭配与连接不和谐等问题的产生;根据工业控制系统功能关键点对隔离防护区域进行分类与规划(包括工业控制系统内网区域、工业控制系统外部区域、工业控制系统生产操作区域、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隔离区域等),并针对不同区域情况与待保护程度要求,采用相应的举措进行改善,实现不同风险的不同控制[7]。与此同时,构建合理、有效的物理层防护体系:实践证明,物理层防护体系的构建(物理保护),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工业控制系统实现网络安全管理与建设的重要基础项目,也是核心项目,对工业控制和系统网络防护体系整体效果的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进行工业控制防护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优化设计时,设计人员以及相关企业应注重对工业控制系统物理层的完善与优化。例如,通过配置企业门禁体系,用以避免外来人员对工业现场的侵害;依据企业特色,配设相应的生产应急设备,如备用发电机、备用操作工具、备用电线、备用油库等,用以避免突发现象导致设计或生产出现问题;通过配置一定的监测管理方案或设施,对系统进行一体化监管,用以及时发现问题(包括自然风险因素、设备生产安全风险因素等)并解决问题,保证工业控制系统运行的优化性。此外,加强互联网渗透与分析防治:设计工作人员为避免工业控制系统互联网渗透安全威胁问题,可通过换位思考的形式,对已经设计的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进行测评,并从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制定防护对策,用以提升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性。
3.2强化工业控制系统生产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工业控制系统生产企业,作为工业控制系统的研发者与生产者,应提升自身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设计的重视程度,从而在生产过程中保证工业控制系统的质量。与此同时,系统生产企业在引进先进设计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强化自身综合能力与开发水平,保证工业控制系统紧跟时展需求,推动工业控制系统不断创新,从根源上降低工业控制系统自身存在安全风险。
3.3加大政府扶持与监管力度
由上述分析可知,工业控制系统在我国各领域各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安全性、稳定性、创新性、优化性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具有直接影响作用。由此可见,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不仅是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体系创新建设问题,政府以及社会等外部体系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政府以及其他第三方结构应注重自身社会责任的执行,加强对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环境的管理与监督,促进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外部体系的构建。例如,通过制定相应的网络安全运行规范与行为惩罚措施,用以避免互联网恶意破坏行为的发生;通过制定行业网络安全防护机制与准则,严格控制工业控制系统等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性,加大自身维权效益。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控制系统以及当今工业控制系统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并在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设计的基础上,提供了加强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设计的优化对策,以期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具有更明确的认知与理解,从而促进我国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栋,陈传鹏,颜佳,郭靓,来风刚.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的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2):6-11.
[2]薛训明,杨波,汪飞,郭磊,唐皓辰.烟草行业制丝生产线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体系设计[J].科技展望,2016(14):264-265.
[3]刘凯俊,钱秀槟,刘海峰,赵章界,李智林.首都城市关键基础设施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障探索[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5):81-86.
[4]罗常.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6(12):97-100.
[5]刘秋红.关于构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思考——基于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J].技术与市场,2013(6):314.
0 引言
对于电力部门来说,保奥运,确保电网和系统安全,是目前各发电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头等大事。保护电力业务系统的安全,其核心在于保护电力数据的安全,包括数据存储、传输的安全。影响电力系统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误操作;可能是人为的或是非人为的;也有可能是内部或外来攻击者对网络系统资源的非法使用。
电力系统一直以来网络结构和业务系统相对封闭,电力系统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基本产生于内部。但是,随着近年来与外界接口的增加,特别是与政府、金融机构等合作单位中间业务的接口、网上服务、三网融合、数据大集中应用、内部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等需求的发展,其安全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内部事件了,来自外界的攻击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不可忽视的威胁来源。但是,据我所知,未来电力系统网上服务所采用的策略一般是由各省公司做统一对外服务出口,各级分局或电力公司和电厂将没有对外出口;从内部业务应用的角度来看,除大量现存的C/S结构以外,还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内部B/S结构应用。所以,对于电力系统整体来说,主要问题仍有一大部分是内部安全问题。其所面临的威胁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中通讯、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造成电力系统瘫痪。对于电力系统来说,主要是保护电力业务系统的安全,其核心在于保护电力数据的安全,包括数据存储,数据传输的安全。
1 电力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
(1)人为的无意失误
如果网络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包括安全意识、用户口令、账号、共享信息资源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主机存在系统漏洞,通过电力网络入侵系统主机,并有可能登录其它重要应用子系统服务器或中心数据库服务器,进而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很大的威胁。
(2)人为的恶意攻击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黑客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就属于这一类。此类攻击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直接的极大的危害,并导致机密数据的泄漏和丢失。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漏洞不断出现,针对windows操作系统漏洞的各种电脑病毒攻击也日益多了起来。尤其是2003年8月份和2006年5月出现的冲击波蠕虫病毒和恶意程序给全世界80%的计算机造成了破坏,安徽省省电力公司系统内也有多个供电企业的信息系统遭到病毒的破坏,这一事件给网络安全再次敲响了警钟!
2 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的具体表现形式
电力系统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电力安全方案要能抵御黑客、病毒、恶意代码等通过各种形式对系统发起的恶意破坏和攻击,特别是能够抵御集团式攻击,防止由此导致的一次系统事故或大面积停电事故,二次系统的崩溃或瘫痪,以及有关信息管理系统的瘫痪。必须提出针对以上事故的各种应急预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网上开展的业务及应用系统越来越多,要求在业务系统之间进行的数据交换也越来越多,对电力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其安全风险和威胁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1)UNIX和Windows主机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
(2)Oracle,Sybase、MS SQL等主要关系型数据库的自身安全漏洞。
(3)重要应用系统的安全漏洞,如:MS IIS或Netscape WEB服务应用的“缓存区溢出”等,使得攻击者轻易获取超级用户权限。核心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访问服务器、防火墙存在安全漏洞。
(4)利用TCP/IP等网络协议自身的弱点(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导致网络瘫痪。网络中打开大量的服务端口(女IIRPC、FTP、TELNET、SMTP、FINGER等),容易被攻击者利用。黑客攻击工具非常容易获得,并可以轻易实施各类黑客攻击,如:特洛伊木马、蠕虫、拒绝服务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同时可利用ActiveX、Java、JavaScript、VBS等实施攻击。造成网络的瘫痪和关键业务数据的泄漏、篡改甚至毁坏。在电力内部网络中非法安装和使用未授权软件。对网络性能和业务造成直接影响。系统及网络设备的策略(如防火墙等)配置不当。
(5)关键主机系统及数据文件被篡改或误改,导致系统和数据不可用,业务中断等。
(6)分组协议里的闭合用户群并不安全,信任关系可能被黑客利用。
(7)应用软件的潜在设计缺陷。
(8)在内部有大批的对内网和业务系统相当熟悉的人员,据统计,70%以上的成功攻击来自于企业系统内部。与其他电力和合作单位之间的网络互通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9)虽然将来由省局(公司)统一的WEB网站向外信息并提供网上信息服务,但很多分局和分公司仍允许以拨号、DDN专线、ISDN等方式单独接入互联网,存在着由多个攻击入口进入电力内部网的可能。系统中所涉及的很多重要数据、参数直接影响系统安全,如系统口令、IP地址、交易格式、各类密钥、系统流程、薄弱点等,技术人员的忠诚度和稳定性,将直接关系到系统安全。
(10)各局使用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大量使用诸如WINDOWS操作系统,可能存在安全的薄弱环节,并且有些分局可能提供可拷贝脚本式的拨号服务,拨入网络后,即可到达电力的内部网络的其它主机。
系统为电力客户提供方便服务的同时,数据的传输在局外网络和局内局域网络的传输中极有可能被窃取,通过 Sniffer 网络侦听极易获得超级用户的密码。
3 系统的网络风险基本控制策略
针对电力系统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力安全方案要能抵御通过各种形式对系统发起的恶意破坏和攻击,防止由此导致的一次系统事故或大面积停电事故,二次系统的崩溃或瘫痪,以及有关信息管理系统的瘫痪。总体来说,电力系统安全解决方案的总体策略如下:
(1)分区防护、突出重点。根据系统中业务的重要性和对一次系统的影响程度,按其性质可划分为实时控 制区、非控制生产区、调度生产管理区、管理信息区等四个安全区域,重点保护实时控制系统以及生产业务系统。所有系统都必须置于相应的安全区内,纳入统一的安全防护方案。
(2)区域隔离。采用防火墙装置使核心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3)网络专用。在专用通道上建立电力调度专用数据网络,实现与其他数据网络物理隔离,并通过采用MPLS-VPN形成多个相互逻辑隔离的IPSEC VPN,实现多层次的保护。
(4)设备独立。不同安全区域的系统必须使用不同的网络交换机设备。
(5)纵向防护。采用认证、加密等手段实现数据的远方安全传输。
4 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针对电力网络安全的薄弱环节全方位统筹规划。解决方案注重防止非法入侵全网网络设备;保护电力数据中心及其设备中心的网络、服务器系统不受侵犯――数据中心与Internet间必须使用防火墙隔离,并且制定科学的安全策略;制定权限管理――这是对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保障;考虑网络上设备安装后仍然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并制定相应措施策略。
(1)在网络设备的安全管理方面,将所有网络设备上的Console口加设密码进行屏蔽,配置管理全部采用DUT-BAND带外方式,并对每个被管理的设备均设置相应的帐户和口令,只有网络管理员具有对网络设备访问配置和更改密码的权力。
(2)存网管中心通过划分不同安全区域来规范管理网络和工作网络,从逻辑上把每个部门的资源独立成一个安全区域,对安全区域的划分基于安全性策略或规则,使区域的划分更具安全性。网络管理员可根据用户需求,把某些共享资源分配到单独的安全区域中,并控制区域之间的访问。
(3)VPN和IPsec加密的使用。电力网络将通过MPLS VPN把跨骨干的广域网络变成自己的私有网络。为保障数据经VPN承载商(ISP)传输后不会对数据的完整与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在数据进入MPLSVPN网络之前首先经过IPsec加密,在离开VPN网络后又再进行IPsec解密。
(4)通过网络设置控制网络的安全。在交换机、路由器、数据库和各种认证上,层层进行安全设置,从而确保整个网络的安全。
(5)通过专用网络防火墙控制网络边界的安全。
(6)进行黑客防范配置。通过信息检测、攻击检测、网络安全性分析和操作系统安全性分析等一系列配置,对黑客进行监控。可以部署在内网作为IDS进行监控使用,也可以部署在服务器的前端作为防攻击的IPS产品使用,前题是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5 电力系统局域网内部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外部攻击影响巨大,但内部攻击危害巨大,为了解决内网安全问题,在一个电力/电厂系统的局域网内部,可以使用防火墙对不同的网段进行隔离,并且使用IPS设备对关键应用进行监控和保护。同时,使用IPS设备架设在相应的安全区域,保证访问电力系统内部重要数据的可监控性,可审计性以及防止恶意流量的攻击。并且实现以下的主要目的:
(1)网络安全:防火墙可以允许合法用户的访问以及限制其正常的访问,禁止非法用户的试图访问。
(2)防火墙负载均衡:网络安全性越来越成为电力系统担心的问题了,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关键部门关注的焦点。网络安全技术将防火墙作为一种防止对网络资源进行非授权访问的常用方法。
(3)服务器负载均衡:执行一定的负载均衡算法,可以针对电厂内关键的服务器群动态分配负载。
6 广域网整体安全解决方案
对于整个广域网,为了端对端,局对局的安全性,本着不受他系统影响/不影响他系统的安全原则,可对防火墙以及IPS设备进行分布式部署。
通过过滤的规则设置可以使得我们方便地控制网络内部资源对外的开放程度,特别是针对国家电网公司、当地政府以及Internet仅仅开放某个IP的特殊端口,有效地限制黑客的侵入。
通过过滤、IP地址以及客户端认证等规则的应用,可以确定不同的内部用户享受不同的访问外部资源的级别,对于内部用户严格区分网段,而且可以利用独特的内置LDAP的功能对客户端进行认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限制内部用户主动将信息通过网络向外界传递。
双机热备(负载均衡):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监控设备的CPU Loading来确认谁转发流量,极大的提高了防火墙的吞吐量。
友好的用户界面:只需作简单的培训,用户即可进行规则配置、系统管理、统计。
7 参考文献
[1] 《StoneSoft电力系统网络安全解决方案》StoneSoft
公司,2005。
[2] 王桂娟,张汉君。《网络安全的风险分析》[J].中南民族
大学学报,2007,(11)。
[3] 陈 伟、鲍 慧.《电力系统网络安全体系研究》[丁].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已向网络会计系统发展,这是企业管理手段的巨大进步,但同时也给企业内部安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具体表现在:
(一)授权方式的改变和系统程序质量的依赖性不利于安全风险的控制在网络会计系统中,权限分工采用的主要形式是口令授权,而口令存放于计算机系统内,一旦口令被人窃取,便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如会计人员被客户收买后,窃取口令并登录系统,非法核销客户的应收款及相关资料;销售人员窃得顾客订单口令,开出假订单,骗走企业产品等。网络会计的安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系统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质量。一旦程序中存在严重的错误,便会危害系统安全。而会计人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有限,很难及时发现这些漏洞,致使系统会多次重复同一错误而扩大损失。
(二)电子商务的普及和会计信息的伪造导致网络会计系统安全控制的新难题IT技术迅猛发展,网上交易愈加普遍,电子商务逐步普及。企业在利用Intemet网寻找潜在贸易伙伴、完成网上交易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一旦企业的全部原始凭证采用数字格式,实现电子化,极易被修改甚至伪造而不留任何痕迹,势必将加强企业对网上公证机构的依赖,电子单据的信息保真将显得特别重要。但目前相关技术还不完全成熟、相应法规并不完善,这将给系统安全控制造成极大的困难。
(三)会计信息储存方式和媒介的变化缺乏会计业务的有效牵制网络会计采用高度电子化的交易方式,对数据的正确性、交易及其轨迹均带来新的变化。原始凭证在网络业务交易时自动产生并存入计算机,交易的全过程均在电子媒介上建立、运算与维护,而且大量的数据录入和交易发生在企业外部;网络会计使会计介质继续发生变化,更多的介质将电子化,出现各种发票、结算单等电子单据。存贮形式主要以网络页面数据存贮,网页数据只能在计算机及相应的程序中阅读。由于计算机的自动高效使工作人员减少,各种手续被合并到一起由计算机统一执行,从而不能像手工方式下一笔业务要经过几道审查后才能被确认而相互牵制,成为内部控制的安全隐患。
(四)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剧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网络技术是IT发展的方向,特别是Inlemet在财务软件中的应用使得会计信息系统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但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大量的会计信息通过Internet传递,各种服务器上的信息在理论上都可以被访问,除非物理上断开连接,否则就存在被截取、篡改、泄漏甚至黑客或病毒的恶意侵扰等安全风险。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有效避免人为原因导致的信息失真现象,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账簿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南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信息接受方怀疑所获取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信息发送方也担心所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加大了网络会计安全控制的难度。
(五)网络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加大稽核与审计的难度网络是一个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人员和各种规程构成的复杂系统,该系统将许多不相容职责相对集中,加大了舞弊的风险;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可能导致审计线索紊乱;系统设计主要强调会计核算的要求,很少考虑审计工作的需要,往往导致系统留下的审计线索很少,稽核与审计必须运用更复杂的查核技术,且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高的代价,这无疑将加大稽核与审计的难度和成本。
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对策
网络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丰富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促进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但安全问题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必将限制网络会计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控制的对策主要有:
(一)做好法律、政策上的相关保障为了对付计算机犯罪,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权益,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及数据保护法律,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为网络会计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制定网络会计环境下的有关会计准则,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
(二)建立和完善网络会计系统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实现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它主要包括:确定各种人员的职责范围及其考核办法的岗位责任制;制定密码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及机房、保卫、数据资料安全等方面应遵循的安全保密制度;操作计算机应遵守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的操作管理制度;规定数据输入、输出、存储、查询与使用应遵守的数据管理制度;规定系统维护的申请、审批和应完成任务的系统维护制度;修订《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重新规定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办法及领用手续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三)加强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控制网络会计的安全控制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采用各种方法保护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防止数据泄密、更改或破坏。主要包括硬件安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和病毒防范安全控制等。
一是硬件安全控制。网络会计系统的可靠运行主要依赖于硬件设备,因此硬件设备的质量必须有充分保证。加强对硬件的维护,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会计信息丢失;为以防万一,关键的硬件设备可采用双系统备份。另外,计算机房应充分满足防火、防水、防盗、防鼠、恒温等技术条件,必要情况下可采用电子门锁、指纹核对、用计算机控制人员进出等防范控制手段;机房内用于动力、照明的供电线路应与计算机系统的供电线路分开,配置UPS不间断电源、防辐射和防电磁波干扰等设备,尽量采用结构化布线来安装网络,在埋设地下电缆的位置设立标牌加以防范;对用于数据备份的存贮介质应注意防潮、防尘和防磁,长期保存的磁介质存贮媒体应定期转贮等。
二是软件安全控制。软件的安全控制主要是保证程序不被修改、不损毁、不被病毒感染,程序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下载和安装系统补丁,堵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服务软件的漏洞;按操作权限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按操作规程定期对系统软件进行安全性检查。当系统被破坏时,要求系统软件具备紧急响应、强制备份、快速重构和快速恢复等功能;系统软件应尽量减少人机对话窗口,必要的窗口应力求界面友好,防错纠错能力强,不接受错误输入;增强系统软件的现场保护和自动跟踪能力,对一切非正常操作可以记录。当非法用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时,系统会锁定终端,冻结此用户标识,记录有关情况,并立即报警;分析研究各应用软件的兼容性、
统一性,使各业务系统成为基于同一种操作系统平台的大系统,各种业务之间能相互衔接,相关数据能够自动核对、校验;非系统维护人员不得接触程序的技术资料、源程序和加密文件,减少程序被修改的可能性。
三是数据资源安全控制。数据资源的安全与否关系到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数据库系统是整个网络会计系统安全控制的核心,数据库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系统内外人员对数据库的非法访问和系统故障。误操作或人为破坏均会造成数据库的物理损毁。为防止非法用户入侵,确保数据资源安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定义、应用数据子模式。即根据不同类别的用户或应用项目分别定义不同的数据子集,对特定类型的用户开放,以限制用户轻易获取全部会计数据资源;合理设置网络资源的属主、属性和访问权限。资源属主体现不同用户对资源的从属关系,如建立者、修改者等,资源属性表示资源本身的存取特性,如读、写或执行等,访问权限体现用户对资源的可用程度;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数据备份是数据恢复与重建的基础。对每天的业务数据双备份,建立目录清单异地存放。同时对存储在网络上的重要数据在传输前进行有效加密,接收到数据后再进行相应的解密,并定期更新加密密码;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调用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用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设置外部访问区域,明确企业内部网络的边界。企业建立内联网时,要详细分析网络的服务功能和结构布局,通过专用软件、硬件和管理措施,实现会计系统与外部访问区域之间的严密的数据隔离;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保护屏障,防止非法入侵和使用系统资源,记录所有可疑事件;在开发应用软件的技术选择上也要考虑数据安全性问题。如在网络财务软件中应充分利用客户服务器结构和Web应用的优点,对于决策支持、远程查询、报表远程上报则采用Web的应用,可以提高财务数据安全性。
四是网络安全控制。为了提高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必须从技术上对整个系统的各个层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与控制措施,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数据加密技术是保护会计信息通过公共网络传输和防止电子窃听的首选方法。现代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大类。对称加密是关联双方共享一把专用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运算。它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密钥网上分发的安全性问题。非对称加密是将密钥分为一把公钥和一把私钥,加密钥不同于解密钥、并且不能由加密钥推出解密钥,有效解决了密钥分发的管理问题,更适合网络应用环境。访问控制技术的代表是防火墙技术,特别是已融和虚拟专用网及隧道技术的防火墙技术。可设置内外两层防火墙,外层防火墙主要用来限制外界对主机操作系统的访问,内层防火墙主要用来逻辑隔离会计系统与外部访问区域之间的联系,限制外界穿过访问区域对内联网的非法访问。数字签名是指网络环境下为验证对方身份、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而在计算机通信中采用的一种安全控制手段。在国家相应财务制度许可的条件下,财务系统远程处理可用数字签名技术代替签字盖章的传统确认手段。在网络会计系统中使用数据加密与数字签名技术,可以确保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所有数据的安全性。另外,采用虚拟专用网传输数据,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确保接入口的安全保密,更好地解决了财务信息在Internet传输的安全问题。
五是病毒防范安全控制。防范病毒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并严格执行防范病毒管理制度,在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过程中高度重视病毒防范及相应技术手段与措施。具体措施有:系统采购更新要经病毒检测后才可使用;对不需要本地磁盘的工作站,尽量采用无盘工作站;采用基于服务器的网络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追踪病毒;在网络服务器上安装防病毒卡或芯片等硬件;财务软件可挂接或捆绑第三方反病毒软件,加强软件自身防病毒能力;对所有外来软件、介质和传输数据必须经过病毒检查,严禁使用游戏软件;及时升级本系统的防病毒产品,定期检测并清除系统病毒。
六是电子商务控制。网络会计系统的应用为跨国企业、集团企业实现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及财务监控等处理功能创造了条件。网络会计是电子商务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子商务活动也必须进行相应的管理与控制。主要措施有:合理建立与关联方的电子商务联系模式;建立网上交易活动的授权、确认制度,以及相应的电子文件的接收、签发验证制度;建立交易日志的记录与审计制度,进行远程处理规程控制。
在社会信息化程度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各行已经广泛的运用监控进行工作,多层次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通过SIP协议和DIEME-TER协议为基础创建的运营级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大规模和大领域的部署,以及运营级的整体需要,广大的监控业务对远程视频的监控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弥补传统监控系统的缺陷,提高新的监控系统的安全性能。新的视频监控系统要符合时展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其工作的远度,在网络系统的协调下,可以对大量视频数据实时、跨区域性的传输,能够将监控的资源进行共享,为此提高了办事效率。
图1为视频监控网络系统结构图,SIP服务器主要是建立会话;AAA服务器主要使用于路由AAA请求;AAA服务器进行监控认证;存储服务器中能够存放大量的视频资源信息,转发服务器进行数据的转发,控制服务器用于主要数据的控制,审计服务器是审计系统的一部分,网管系统对整个监控系统进行详细的管理,前端服务器主要进行的是消除影响,建立一个完整的监控系统。
在整个监控系统,安全性是设计者进行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不能让自己的监控视频资源落入其他人的手中,安全的系统机制是保证视频可以正常的营运,在现在网络社会中,安全的监控系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代化的监控系统不能和传统的监控系统那样进行小地区的隔离,现代化的监控系统是连接在网络上,任何地区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这个监控系统,从而去窃取视频资源,这就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完善内部结构,完善自身系统的服务器和网络接触的信任点,就目前的技术而言,主要是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网络访问身份认证。主要是防止攻击者冒充身份进行访问,防止不法分子对视频监控系统的篡改。(2)机密性。防止不具有访问权限的人窃取视频信息。(3)完整性。防止不法分子对视频信息进行删除或者是篡改。(4)授权。明确那些具有访问权限,有效的杜绝其他的用户访问。(5)安全指引。安全指引是对分散的、独立的、缺少安全通道,根据视频系统协议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通道的保护,保证网络安全过程。(6)隐私性。隐私性主要是保护监控数据的机密性,主要是为了防止其他不法人员查看视频资源,保护视频的信息和各个节点,起到保护视频系统的作用。
1 基于VPN(虚拟专用网)与SIP(会话初始化协议)的闭合用户群方案
1.1 什么叫闭合用户群
闭合用户群是几个或者是几十个视频用户共用一个视频信息系统,其他人员不能对其中的视频资源进行访问。共同的使用群体内的资源,方便了群组成员的使用。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行业对于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视频的访问中也有所不同。通过闭合用户群的可以将各类资源得到最大利益化的使用。目前闭合用户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得到了各行各业的肯定,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用户的需求的不同,将闭合用户群划分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采用比较成熟的虚拟专用网,二是SIP(初始化协议)的呼叫控制,为每个用户群定义应该访问的权限,并且只能是本群内的用户在特点的用户群内进行资源的共享。
在服务器中,SIP缺乏一整套安全机制,它能够加强端到端的安全性跨越逐跳的安全体系。安全是视频监控系统最为基础性的考虑,也是保证各行各业正常运用视频资源的前提条件,关乎这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兴衰,在视频安全系统中SIP已经有了关于视频安全系统的详细解释,应对应方式的身份识别和通过闭合用户群诞生出两种方案对SIP用户群体进行保护,但是他们对源头的保护SIP消息是比较缺乏的。由于信息的连接点可能会修改SIP的源头消息,通过逐跳的方式加强SIP传输过程中沿途的安全机制,所以逐跳的安全性重要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这样我们就知道采用VPN建立的闭合用户群相对来说安全性有大的保障,但是不便的就是用户难以修改视频的信息。采用SIP构建闭合用户群与用VPN构建的闭合用户群的作用恰恰相反,在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的影响下,可以采用网络层(IPSec)和传输层(TLS)的双重安全机制,来提高信息在传输中进行逐跳的安全性,保护SIP会话在传输资源时的信号通道。
在实际的应用中大部分用户采用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的方案,能够巩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逐跳的安全性能,保证控制系统一直处于安全状态。
1.2 SIP和DIAMETER的认证授权
SIP是灵活性的用户群体,可以防止非法人员的入侵,能够有效的保护系统内的视频资源。SIP协议是专门为了SIP的安全制定的,进行认证需要MAR和MAA的指令,为了保护系统的安全性,SIP的请求需要经过SIP协议的判断进行详细的认证,在认证中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SIP用户发出的SIP请求。其次是SIP永和的使用算术进行计算,发送带有MD5的信息给SIP请求,并发到下面小的系统上。再次系统根据永和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下一步的认证工作。最后根据认证的结果的是与否,决定用户是否能够访问系统内的视频资源。SIP协议的授权和认证是独立起来的,通过对用户的认证是否合法,然后做出下一步能否访问资源的决定,能够有效的保护了系统内部资源的安全性,并且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是十分的方便快捷。
2 动态密钥为基础的媒体流私密方案
为了视频数据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要不断对最前端视频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选择合理有效加密的方法。来满足实时性要求,采用的视频数据加密算法对视频设备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加权加密处理,需要定期更新加密的方式方法,来有效的保护和传输DES密钥,防止黑客等不法分子对系统的攻击。此方法其实简单直接,能大大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但是视频数据占用的内存相当的大,全部加密,对于系统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
3 基于SNMPv3的系统管理
利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有效的管理了系统的安全性,SNMPv3在安全方面已经基本上满足了大规模可运营级视频监控系统在大规模运行和安全上的整体要求。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规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增强安全性能的。分析了VPN和SIP相结合起来在视频系统中的安全作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性。详细的介绍了密钥的不断地更新在视频信息系统中的应用,SNMPv3的网络系统是如何保证管理信息的安全性,详尽介绍了审计服务器的辅助作用,辅助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过对视频资源的不断地加密和保护,大规模可运营视频监控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安全需求 措施
1 校园网的概念
简单地说,校园网络是“校校通”项目的基础,是为学院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科研等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根据上述要求,校园网必须是一个宽带,互动功能和高度专业化的局域网络。
2 校园网的特点
校园网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提供高速网络连接;2)满足复杂的信息结构;3)强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4)操作方便,易于管理;5)提供可运营的特性;6)经济实用。
3 校园网络系统信息安全需求
3.1 用户安全
用户安全分成两个层次即管理员用户安全和业务用户安全。
1)管理员用户拥有校园网的最高执行权限,因此对信息系统的安全负有最大的执行责任。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对管理员的政治素质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业务素质,对于涉及到某大学的网络安全策略配置、调整、审计信息调阅等重要操作,应实行多人参与措施等等。
2)业务用户必须在管理员分配的权限内使用校园网资源和进行操作,严禁超越权限使用资源和泄露、转让合法权限,需要对业务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
3.2 网络硬环境安全
通过调研分析,初步定为有以下需求:
1)校园网与教育网的网络连接安全二需要在连接处,对进/出的数据包进行访问控制与隔离,重点对源地址为教育网,而目的地址为某大学的数据包进行严格的控制。2)校园网中,教师/学生宿舍网络与其他网络连接的网络安全。3)校园网中,教学单位网络与其他网络的网络连接安全。4)校园网中,行政办公网络与其他网络的网络连接安全。5)校园网中,网络管理中心网络与其他网络的网络连接安全。6)校园网中,公众服务器所在的网络与其他网络的网络连接安全。7)各个专用的业务子网的安全,即按信息的敏感程度,将各教学单位的网络和行政办公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例如:专用业务子网(财务处、教务处、人事部等)和普通子网,对这些专用业务子网提供网络连接控制。
3.3 网络软环境安全
网络软环境安全即校园网的应用环境安全。对于一些涉及到有敏感信息的业务专用网,如:财务处、教务处、人事处等等,必须确保这些子网的信息安全,包括:防病毒、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规范网络通信秩序、对保存有敏感信息的重要服务器软/硬件资源进行层次化监控,防止敏感信息被窃取。
3.4 传输安全
数据的传输安全,主要是指校园网内部的传输安全、校园网与教育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安全以及校园网与老校区之间的数据传输安全。
4 校园网络系统控制安全措施
4.1 通过使用访问控制及内外网的隔离
访问控制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a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use of in-depth development of waterpower resources, dam safety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elevant scholars, experts have also launched the research of dam safety monitor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network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public telephone network and the wired data communic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iber communication and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analysis. Reliable design, complementary development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utomation, to achieve a truly "unattended, control mode and fewer people watch",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and benefit for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reservoir.
Key words: dam monitor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中图分类号:TN83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在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常常由于现场施工条件较为复杂,现场网络通信通常需结合采用双绞线、光纤、电话线、无线方式等进行数据传输,各种通信方式也可混合使用。当采用线缆跨越建筑物或障碍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当对现场通信要求很高或现场电磁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时,可采用光纤通信方式;当现场通信的线路很长时(如区域地形复杂的流域梯级电站),可采用有线电话网进行通信。
现场网络通信应按以下要求进行设计:
(1) 现场网络通信包括监测站之间和监测站与监测管理站之间的数据通信。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实用经济、维护方便的通信方式;
(2) 监测站之间和监测站与监测管理站之间可采用双绞线、光纤、电话线、无线连接;
(3) 现场通信线路布设时必须考虑预防雷电感应对系统可能的影响,应做好线缆的防护接地。
由于工程现场环境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上管理部门对管理现代化的需求和将监测管理站后移至监测管理中心站的趋势,现场网络的构建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下面几种组网方式可供参考。
2、系统总体结构概述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应用传感器、自动监测、通讯及计算机等技术,实现实时大坝安全监测信息自动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入库等,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实时监测表面变形、内部变形、接缝、混凝土面板变形、渗流量、坝基渗流压力、坝体渗流压力、绕坝渗流、混凝土面板应力、环境量监测及水力学等项目,使水库大坝安全诊断工作及资料存贮、查寻和输出等工作自动化。
系统从结构上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和现场总线式。
1公用电话网通信
这是一种通用的现场网络通信方式,特别适合于现场条件复杂、通信设施敷设困难的中小型电站和梯级电站,其传输距离与电话线路有关。
2有线数据通信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现场网络通信方式,采用双绞通信线,通信距离1200m,加中继可延伸。
3无线通信
当现场不便于(或不允许、不可能)敷设缆线,或采用缆线不经济(如沿堤坝、渠道等建筑物设置的监测点相隔距离达数公里)时,可考虑采用无线通信方式。
4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方式在现场网络通信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应用模式有如下几种:
1) 双绞线+光纤通信方式
这种通信方式是在数据采集装置DAU之间采用双绞线连接,从设置有DAU的监测站到监测管理站采用光纤连接。整个现场网络运行RS-485串行数据接口标准。由于从监测站到监测管理站采用光纤连接,监测管理站与监测站的距离有可能延伸到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实现监测管理站后移至监测管理中心站。
2) 全光纤通信方式
全光纤通信方式是在数据采集装置DAU之间,以及设置有DAU的监测站到监测管理站全部采用光纤连接。整个现场网络仍运行RS-485串行数据接口标准。全光纤通信方式适合于对系统要求可靠性很高、现场电磁干扰严重的工程,它同样可以将监测管理站后移至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外的监测管理中心站。
5高速通信方式
当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现场网络的变革,以以太网(Ethernet)为代表的高速网络技术正向低速的现场网络扩展。计算机局域网运行TCP/IP协议,其通信速率可达10Mbps、100Mbps、甚至1000Mbps,远比通信速率仅为1.2Kbps~2.4Kbps的现场网络高出千百倍。
现代大坝安全管理模式对监测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速网络引入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已成为发展趋势。目前比较成功应用的一种模式是采用专线光纤实现监测管理站和监测站之间的远距离高速连接,监测站之间仍采用RS-485通信方式,其结构框图如下。
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就是计算机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它不会通过安全的体系设计方案进行解决,比如非法访问用户账户、干扰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破坏数据的完整性,传播网络病毒,进行数据盗取等。医院要想计算机网络消除安全方面的隐患,需要先对影响计算机安全的因素有个大体的了解。下面就讲解了影响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的因素。
一、影响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
1.自身系统及软硬件的不稳定
医院信息网络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安全漏洞。信息网络系统最容易出现漏洞的方面有调用RPC漏洞,缓冲区溢出漏洞。信息网络系统的数据库也比较容易受到攻击。信息网络系统出现的漏洞被利用后,可能会遭受远程攻击。应用软件具有一定的软件缺陷,这种缺陷可以存在于小程序中,也可以存在于大型的软件系统中。软件的缺陷导致了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风险。网络硬盘设备方面也存着在缺陷,网络硬盘作为信息传递中重要的硬件设备,在被人们使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它包含的电磁信息泄露是主要的安全隐患。网络硬盘与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组成的不牢固也能造出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隐患。
2.网络病毒的恶意传播
现在网络病毒从类型上来分有木马病毒和蠕虫病毒。木马病毒采用的是后门启动程序,它往往会隐藏在医院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中,对用户资料进行窃取。而蠕虫病毒比木马病毒更高级一些,它的传播可以通过操作系统以及软件程序的漏洞进行主动攻击,传播途径非常广泛,每一个蠕虫病毒都带有检查计算机电脑是否有系统及软件漏洞的模块,如果发现电脑含有漏洞,立刻启动传播程序传播出去,它的这一特点,使危害性比木马病毒大的多,在一台电脑感染了蠕虫病毒后,通过这个电脑迅速的传播到、该电脑所在网络的其他电脑中,电脑被感染蠕虫病毒后,会接受蠕虫病毒发送的数据包,被感染的电脑由于过多的无关数据降低了自己的运行速度,或者造成CPU内存占用率过高而死机。漏洞型病毒传播方法主要通过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漏洞很多或者用户没有及时的进行windows系统的自身更新,造成了漏洞型病毒趁虚而入,攻占医院的计算机电脑。计算机技术在更新换代,病毒技术也在发展变化,现在的网络病毒不像以前的计算机病毒,现在的病毒有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共同传播,比如集木马型病毒、漏洞型病毒于一体的新病毒混合体。该病毒对网络的危害性更大,处理查杀起来也比较困难。
3.人为恶意攻击
人为的恶意攻击是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面临的最大安全风险,人为的恶意攻击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主动攻击是有选择的通过各种形式破坏信息网络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被动攻击是在不影响医院信息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信息的窃取、截获以及寻找重要的机密文件。它们都对医院的信息网络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二、保护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措施
1.建立防火墙防御技术
防火墙设计的理念是防止计算机网络信息泄露,它通过既定的网络安全策略,对网内外通信实施强制性的访问控制,借此来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它对网络间传输的数据包进行安全检查,监视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状态。一个完整的防火墙保护体系可以很好的阻止威胁计算机的用户及其数据,阻止黑客通过病毒程序访问自己的电脑网络,防止不安全因素扩散到电脑所在的局域网络。通过将用户电脑的使用账户密码设置的高级些,,禁用或者删除无用的账号,不定期进行账号密码的修改都可以很好的防止病毒侵入。由于网络入侵者的实时性、动态性,所以在计算机网络中防火墙软件要做到实时监控的要求。防火墙的实时监控技术通过过滤在调用前的所以程序,发现含有破坏网络安全的程序文件,并发出警报,对可疑程序进行查杀,将网络入侵者阻拦,使计算机免受其害。
2.采用特征码技术
目前的查杀病毒采用方法主流是通过结合特征码查毒和人工解毒。当搜查病毒时采用特征码技术查毒,在杀除清理的时候采用人工编制解毒技术。特征码查毒技术体现了人工识别病毒的基本方法,它是人工查毒的简单描述,按照“病毒中某一类代码相同”的原则进行查杀病毒。当病毒的种类和变形病毒有相关同一性时,可以使用这种特性进行程序代码比较,然后查找出病毒。但是描述特征码不能用于所有的病毒,许多的病毒很难被特征码进行描述或者根本描述不出来。在使用特征码技术时,一些补充功能需要一同使用,比如压缩包和压缩可执行性文件的自动查杀技术。
3.其他网络安全保护对策
加密技术通过将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可读信息变为密文来保护网络安全。IP地址影响着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黑客通过特殊的网络探测手段抓取用户IP,然后对此发送网络攻击。对IP进行隐藏是指通过用户服务器上网,防止了网络黑客获取自己的IP。关闭电脑中不必要的端口也可以有效防范黑客的入侵,还能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对自己的账号密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更改,然后设置账号密码保护问题,可以在第一道防线阻止网络黑客的入侵。及时更新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可以有效避免漏洞病毒的侵入。安装知名的保护网络安全软件,对保护网络安全的软件进行及时更新。
总结
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与医院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影响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网络病毒也在不断发展进化,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不能只采用单一的防范措施,而是采用多种保护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的措施,相互协调,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保证医院的信息网络系统在防范风险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鑫.关于医院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安全的防范技术[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
2010年,伊朗核电站遭受“Stuxnet(震网)”蠕虫病毒攻击,打开了网络攻击瘫痪实体空间的大门,关键性基础设施的安全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2015年,乌克兰电网系统遭“Black Energy(黑暗力量)”的攻击。业内人士指出,支撑能源、通信、电力、金融、交通等重要行业运行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网络战的首选目标。工厂使用的控制电脑的软件一般都是特别定制版,而且不与外部互联网联通。但在黑客面前,物理隔绝并非不可逾越的天堑,通过局域网和USB接口进行传播,定点干扰工业控制软件的病毒早已产生,甚至通过发热量、辐射、风扇噪声等入侵物理隔离网络的案例也已出现。工业控制领域网络安全成为焦点,各国均加大了在该领域的投资。
工业控制领域网络安全隐患尤为突出
我国信息网络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薄弱。“震网”病毒事件后,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工业系统100%使用西门子工业控制系统,这意味着我国的工业控制系统存在网络安全隐患。尤其是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交叉融合,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我国已经将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过程控制系统(P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工业控制系统广泛运用于电力、工业、能源、交通、水利、市政等领域,甚至直接用于控制生产设备的运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使得国内工业控制领域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同时,由于我国大规模使用国外的网络信息关键产品,在短期内很难完全替代它们,工业控制领域网络安全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先进工控安全领域创业公司涌现,发展模式引人注目
近两年,一些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工业控制领域网络安全的需求日益凸显,因此必须整合信息安全与自动化方面的人才,专注工控安全领域网络安全产品的研发。这类典型厂商包括北京网藤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威努特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匡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这类公司的特点是100%的业务都是工控安全,全力投入到工控安全行业。
其中,网藤科技是工控安全领域的一匹黑马,成立于2016年3月,团队均来自工控安全领域顶尖的企业。公司的组织结构具有包容、开放、共享的特色,业务以工业控制网络安全为核心,深耕石化、电力、冶金、轨道交通、烟草、测评中心等国家重点行业,提供覆盖设备检测、安全服务、威胁管理、安全数据库、智能保护、检测审计的自主、可控、安全的生命全周期解决方案。公司旗下的主打产品工控安全防护系统为针对工业网络安全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公安部权威检测,达到NIPS国标一级;工控安全审计系统为针对工业网络安全的信息审计系统,通过公安部权威检测,达到网络通信安全审计行标增强级。
工控领域网络安全厂商任重道远
1前言
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云、大、物、智、移等新技术的逐步发展和深化实践,制造业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威胁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国家重点行业例如能源、水利、交通等的工业控制系统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命脉,工业控制系统网络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可能会引发直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主要以轨道交通行业CBTC系统业务的安全建设为例介绍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思路,系统阐述了工业信息安全的发展背景及重要性,以网络安全法和工业基础设施的相关法规和要求等为依据,并结合传统工业控制系统的现状,从技术设计和管理系统建设两个方面来构建工控系统网络安全。
2工业信息安全概述
2.1工控网络的特点
工业控制系统是指各种自动化组件、过程监控组件共同构成的以完成实时数据采集、工业生产流程监测控制的管控系统,也可以说工业控制系统是控制技术(Control)、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图形显示技术(CRT)和网络技术(Network)相结合的产物[1]。工控系统网络安全是指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涉及众多行业例如电力、水利、石油石化、航天、汽车制造等众多工业领域,其中超过60%的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基础设施(如公路、轨道交通等)都依靠工控系统来实现自动化作业。
2.2国内外工业安全典型事件
众所周知,工业控制系统是国家工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工控系统正逐渐成为网络战的重点攻击目标,不断涌现的安全事件也暴露出工控系统网络安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美国列车信号灯宕机事件2003年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铁路服务公司的计算机遭遇震网病毒感染,导致美国东部海岸的列车信号灯系统瞬间宕机,部分地区的高速环线停运。这次事件主要是由于感染震网病毒引起的,而这种病毒常被用来定向攻击基础(能源)设施,比如国家电网、水坝、核电站等。(2)乌克兰电网攻击事件2015年,乌克兰的首都和西部地区电网突发停电,调查发现这次事故是由于黑客攻击造成的。黑客攻击了多座变电站,在电力公司的主控电脑系统里植入了病毒致使系统瘫痪造成停电事故。(3)旧金山轻轨系统遭勒索病毒攻击事件2016年,黑客攻击美国旧金山轻轨系统,造成上千台服务器和工作站感染勒索病毒,数据全部被加密,售票系统全面瘫痪。其实国内也发生过很多工业控制系统里面的安全事件,主要也是因为感染勒索病毒引起的。勒索病毒感染了重要业务系统里面的一些工作站,例如在轨道交通行业里的典型系统:综合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和信号系统等,其中大部分是由于移动接入设备的不合规使用而带来的风险。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攻击者要发动网络攻击只需发送一个普通的病毒就可以达到目的,随着网络攻击事件的频发和各种复杂病毒的出现,让我们的工业系统安全以及公共利益、人民财产安全正遭受着严重的威胁。
2.3工控安全参考标准、规范
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工业控制系统,正面临着来自网络攻击等的威胁,为此针对工控网络安全,我国制定和了相关法律法规来指导网络安全建设防护工作。其中有国家标准委在2016年10月的《工业通信网络网络和系统安全建立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安全程序》《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第1部分:系统要求》等多项国家标准[2]。同年,工信部印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该标准以当前我国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为出发点,分别从技术防护和管理设计两方面来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提出建设防护要求。2017年6月,《网络安全法》开始实施,网安法从不同的网络层次规定了网络安全的检测、评估以及防护和管理等要求,促进了我国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的发展。
3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分析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CBTC)是基于通信技术的列车控制系统,该系统依靠通信技术实现“车地通信”并且实时地传递“列车定位”信息[3]。目前CBTC安全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网络边界无隔离随着CBTC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数据通信也越来越密切,根据地域一般划分为控制中心、车站、车辆段和停车场,根据业务又划分为ATO、ATS、CI、DCS等多个子系统,各区域之间没有做好访问控制措施,缺失入侵防范和监测的举措。各个子系统之间一般都是互联互通的,不同的子系统由于承载的业务的重要等级不同也是需要对其边界进行防护的,还有一些安全系统和非安全系统之间也都没有做隔离。(2)网络异常查不到针对CBTC系统的网络入侵行为一般隐蔽性很强,没有专门的设备去检测的话很难发现入侵行为。出现安全事件后没有审计记录和追溯的手段,等下次攻击发生依然没有抵抗的能力。没有对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不能及时发现高级持续威胁、不能有效应对攻击、不能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操作。(3)工作站、服务器无防护CBTC系统工作站、服务器的大部分采用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还有一部分Linux系列的操作系统,系统建设之初基本不会对工作站和服务器的操作系统进行升级,操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暴露漏洞,而系统漏洞又无法得到及时的修复,这都会导致工作站和服务器面临风险。没有在系统上线前关闭冗余系统服务,没有加强系统的密码策略。除此之外,运维人员可以在调试过程中在操作站和服务器上安装与业务无关的软件,也可能会开启操作系统的远程功能,上线后也不会关闭此功能,这些操作都会使得系统配置简单,更容易受到攻击。目前在CBTC系统各个区域部分尚未部署桌管软件和杀毒软件,无法对USB等外接设备的接入行为进行管控,随意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行为极易将病毒、木马等威胁带入到生产系统中。(4)运维管理不完善单位内安全组织机构人员职责不完善,缺乏专业的人员。没有针对信号系统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未明确相关业务部门的安全职责和职员的技能要求,也缺乏专业安全人才。未形成完整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政策来规划安全建设和设计工控系统安全需求。另外将工业控制系统的运维工作外包给第三方人员后并无相关的审计和监控措施,当第三方运维人员进行设备维护时,业务系统的运营人员不能及时了解第三方运维人员是否存在误操作行为,一旦发生事故无法及时准确定位问题原因、影响范围和责任追究。目前CBTC系统的网络采用物理隔离,基本可以保证正常生产经营。但是管理网接入工控系统网络后,工控系统网络内部的安全防护措施无法有效抵御来自外部的攻击和威胁,而且由于与管理网的数据安全交互必须在工控网络边界实现,因此做好边界保护尤为重要。
4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工控系统信息化建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从安全层面来看要符合国家级防护的相关要求,全面规划设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使得工控体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确保工控安全保障体系的广度和深度。根据安全需求建立安全防护体系,通过管理和技术实现主被动安全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工控业务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根据业务流量和业务功能特点以及工控系统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不同的项目技术方案,从技术角度来识别系统的安全风险,依据系统架构来设计安全加固措施,同时还要按照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来确保整体业务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4.1边界访问控制
考虑到资产的价值、重要性、部署位置、系统功能、控制对象等要素,我们将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业务网络划分为多个子安全域,根据CBTC业务的重要性、实时性、关联性、功能范围、资产属性以及对现场受控设备的影响程度等,将工控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安全防护区域,所有业务子系统都必须置于相应的安全区域内。通过采取基于角色的身份鉴别、权限分配、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来实现工业现场中的设备登录控制、应用服务资源访问的身份认证管理,使得只有获得授权的用户才能对现场设备进行数据更新、参数设定,在控制设备及监控设备上运行程序、标识相应的数据集合等操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修改或删除等操作。4.2流量监测与审计网络入侵检测主要用于检测网络中的恶意探测和恶意攻击行为,常见有网络蠕虫、间谍和木马软件、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口令暴力破解、缓冲区溢出等各种深度攻击行为[4]。可以利用漏洞扫描设备扫描探测操作系统、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应用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网络资产和应用,及时发现网络中各种设备和应用的安全漏洞,提出修复和整改建议来保障系统和设备自身的安全性。恶意代码防护可以检测、查杀和抵御各种病毒,如蠕虫病毒、文件病毒等木马或恶意软件、灰色软件等。通过安全配置核查设备来及时发现识别系统设备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策略配置、系统配置、环境参数配置的问题。另外要加强安全审计管理,通常包括日常运维操作安全审计、数据库访问审计以及所有设备和系统的日志审计,主要体现在对各类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审计和对重要安全事件进行记录和审计,审计日志的内容需要包括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用户名称、事件的类型、事件执行情况说明等。
4.3建立统一监测管理平台
根据等级保护制度要求规定,重要等级在第二级以上的信息系统需要在网络中建立统一集中管理中心,通过统一安全管理平台能够对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各类操作系统等的运行状况、安全日志、配置策略进行集中监测、采集、日志范化和归并处理,平台可以呈现CBTC系统中各类设备间的访问关系,形成基于网络访问关系、业务操作指令的工业控制环境的行为白名单,从而可以及时识别和发现未定义的行为以及重要的业务操作指令的异常行为。可以设置监控指标告警阈值,触发告警并记录,对各类报警和日志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和预警通报。
4.4编制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设立安全专属职能的管理部门和领导者及管理成员的岗位,制定总体安全方针,指明组织机构的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对于安全管理成员的角色设计需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来规划并落实,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成员来指导和管理安全的各方面工作。指派专人来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而且制度要经过上层组织机构评审和正式,保持对下发制度的定期评审和落实情况的核查。由专人来负责单位内人员的招聘录用工作,对人员的专业能力、背景及任职资格进行审核和考察,人员录用时需要跟被录用人签订保密协议和岗位责任书。编制完善的制度规范,编制范围应涵盖信息系统在规划和建设、安全定级与备案、方案设计、开发与实施、验收与测试以及完成系统交付的整个生命周期。针对不同系统建设阶段分别编制软件开发管理规范、代码编写规范、工程监理制度、测试验收制度,在测试和交付阶段记录和收集各类表单、清单。加强安全运维建设,制定包含物理环境管理、资产管理、系统设备介质管理以及漏洞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对于机房等办公区域的人员进出、设备进出进行记录和控制,建立资产管理制度规范系统资质的管理与使用行为,保存相关的资产清单,对各种软硬件资产做好定期维护,对资产采购、领用和发放制定严格的审批流程。针对漏洞做好风险管理,针对发现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形成书面记录和总结报告。在第三方外包人员管理方面应该与外包运维服务商签订第三方运维服务协议,协议中应明确外包工作范围和具体职责。
5结束语
由于工控系统安全性能不高和频繁爆发的网络安全攻击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将网络安全建设提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政策、技术、程序等来积极应对安全风险,业务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开展网络安全评估,制定网络安全策略,提高工控网络安全水平,确保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石勇,刘巍伟,刘博.工业控制系统(ICS)的安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8(4).
1 TDCS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四级基本要求的差距
1.1 四级基本要求介绍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四级的基本要求有2大方面即管理要求与技术要求。
1.1.1 管理要求
该部分分为5个方面: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
1.1.2 技术要求
要求分为5个方面: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下面就这5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1)物理安全
规定了系统设备的物理环境,避免常见自然或人为灾害的影响。
2)网络安全
结构安全:规定了结构上要保证冗余并根据职能和重要性进行网段划分,通道上要保证访问路径的安全和带宽,边界上保证与其它网络的可靠隔离。
访问控制:边界上要部署访问流量的控制设备,进行访问控制;内部严禁开通远程拨号功能。
安全审计:集中审计运行情况、流量、用户行为,便于分析问题以及数据恢复。
入侵防范:监测网络边界的攻击行为,并定位记录和即时报警。
恶意代码防范:在内部及时更新防范的代码库,在边界要做到检测和清除恶意代码。
3)主机安全
规定了身份鉴别、安全标记、访问控制、可信路径、安全审计、信息保护、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及资源控制。
4)应用安全
规定了身份鉴别、安全标记、访问控制、可信路径、安全审计、信息保护、通信的完整性和保密性、软件容错、资源控制、抗抵赖。
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规定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以及备份数据的恢复。
1.2 TDCS现状与四级差距
目前TDCS网络安全建设相对于《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4 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中如接入安全控制系统、指纹认证系统、网络安全审计和IT资源集中安全管理等重要网络安全子系统目前仍是空白,具体防护差距请见表1。
2 几种网络安全技术介绍
2.1 接入安全控制系统
接入安全控制系统是内网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署在企业的内部网络中,可以保护内部计算机免受外来终端的危害,可禁止重要信息通过外设和USB 等端口泄漏,防范非法设备接入内网等。
2.1.1 外设与接口管理
外设与接口管理主要对内网终端计算机上的各种外设和接口进行管理。可以对内网终端计算机上的各种外设和接口设置禁用,防止用户非法使用。
2)本表严格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4 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起草,表中8.x.x.x 编号为《基本要求》文件中实际编号.
1)存储设备禁用
除了网络外,另一个最可能带来病毒入侵的方式就是存储设备了。内网安全控制系统可以禁止如下存储设备的使用:软驱、光驱、存储设备、移动硬盘等。
2)设置移动存储设备只读
内网安全控制系统可以设置将移动存储设备置于只读状态,不允许用户修改或者写入。
2.1.2 安全接入管理
1)在线主机监测可以通过监听和主动探测等方式检测网络中所有在线的主机,并判别在线主机是否是经过内网安全控制系统授权认证的信任主机。
2)主机授权认证
很多的计算机被病毒入侵,主要原因是自身的健壮性与否造成的。根据这种情况,内网安全控制系统提供了网络授权认证功能。内网安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识别在线主机是否安装客户端程序,并结合客户端报告的主机补丁安装情况,反病毒程序安装和工作情况等信息,进行网络的授权认证,只允许通过授权认证的主机使用网络资源。
3)非法主机网络阻断
对于探测到的非法主机,内网安全控制系统可以主动阻止其访问任何网络资源,从而保证非法主机不对网络产生影响。
3 结束语
可以想像,未来的TDCS系统,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第一,网络是安全的,体现在网络应该具有精确识别人员身份,可以阻止内部和外部攻击,可以阻止各种内网安全控制系统未授权的非法主机接入和访问。第二,网络是稳定的,体现在网络应该具有冗余性和自愈性及良好的通道。第三,网络管理是高效地,体现在将有统一的管理设备可以将网络管理功能覆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关于其网络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我国石油企业的现代化建设起步晚,企业计算机网络环境相对脆弱,网络安全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加之,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呈现出多渠道、多层次的特点。因此,净化网络运行环境,尤其是设置有效的登录控制,以及网络防火墙,是实现安全网络环境的基础。石油企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基于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尤为重要。
1、石油企业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网络攻环境下的病毒与黑客入侵
石油企业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平台,基于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企业网络中的漏洞,都会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黑客入侵就是基于网络漏洞,对企业的网络环境造成威胁。同时企业的网络服务端以员工为主,所以网络环境相对复杂,关于网页的浏览或东西的下载,都存在病毒的入侵的隐患。并且,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对于网络环境的潜在安全隐患缺乏重视,造成企业网络安全环境比较复杂,易受外界入侵源的攻击。
1.2 人为因素下的网络安全问题
人为因素下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管理端和用户端。员工作为主要的用户端,诸多不当的网络操作,都会带来安全隐患。同时,网络管理员在安全管理中,关于数据接入端和服务器的管理力度缺乏,造成网络数据管理上的不足。企业网络的网络平台都设有权限,管理员在权限的设计上存在漏洞,在病毒的入侵下,造成局部网络出现信息瘫痪的问题。
1.3 网络连接的不规范,尤其是各系统间的网络连接
石油企业在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中,各管理系统的网络一体化,是平台构建的核心内容。企业在系统的连接中,缺乏网络风险的认识,信息系统与管理系统的连接,造成病毒对于管理网络的入侵,最终造成整个网络平台的瘫痪。同时,网络连接不规范,在构建安全的以太网环境中,存在诸多安全的操作,诸如一台computer构建两个以太网,在病毒的入侵防范上比较欠缺。
1.4 企业缺乏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
石油企业的信息平台构建,注重平台的形式,而对平台缺乏完善的后期维护,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以至于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在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对于网络漏洞和软件不能及时修补和升级。同时,对于用户端的下载和网页浏览,管理力度缺乏,用户端可以基于各网络站点,随意的东西下载,造成内部网络的安全隐患。而且,对于登陆的密码和账号,员工随意的共享或转借,造成网络运行中的各类隐患。
2、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在石油企业的现代化进程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企业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来源于管理、网络操作,以及网络安全体系等方面。因此,在对于安全隐患的防范中,强化网络安全管理,以构建完善的防范体系,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加速企业信息平台的构建于完善。
2.1 强化网络安全管理
石油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很大程度上源于安全管理不到位,尤其是网络权限的控制,是强化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构建完善的权限控制系统,对用户端进行有效的约束,进而净化网络运行环境。
2.1.1 构建完善的权限控制系统
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在登录端采用权限控制的方式,对网络的使用进行保护。因而,企业网络在安全管理的进程中,强化控制系统的构建。系统主要针对密码验证、身份识别等内容,形成完善的控制系统。在网络的使用前,用户端需要进行身份的认证后,才能进行相关网络的使用。而且,对于身份认证失败的用户,可以将其列为黑名单,进行集中的安全管理,以针对性的防范该类用户的登陆。于此,在权限控制系统的构建中,要明确好登陆系统和控制系统,两系统同时进行网络的保护,以净化用户端的网络环境。
2.1.2 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企业网络安全环境的营造,在于安全体系的构建。基于网络防火墙的构建,强化外来网络威胁的阻止,以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同时,基于复杂的用户端,企业网络环境相对薄落。于是,在安全体系的构建中,以多级防护体系为主,形成多层保护机制,强化网络安全管理的力度。对于网络的数据,做到封闭式的管理,关键的数据要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信息的泄漏。
2.2 强化网络设备的管理
企业的网络设备是安全隐患预防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对网络主机或服务器,是强化网络安全管理的重点。对于网络的相关设备,进行妥善的管理,网络的电缆线在铺设和管理中,要做到管理的封闭性,以防止外界物理辐射的影响,而造成信息传输的问题。同时,对于相关的网络软件,进行及时的升级或修补,以防止网络系统出现漏洞,这样可以避免各类潜在的安全隐患。
2.3 建立网络安全应急机制
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网路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构建网络安全应急机制,对于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完善的安全应急机制,可以及时地对各类安全威胁进行处理,避免外来入侵源对于网络平台的深入攻击。同时,对于重要的数据信息,要进行加密或备份,以应对数据意外丢失的情况。在实际的网络安全管理中,关于网络运行环境的实时监控,是及时发现系统漏洞或外来入侵源的重要工作。
2.4 强化用户端的安全意识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网络的运行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用户端在网络的使用中,要强化其网络安全意识,规范相关的上网操作,诸如网页的浏览或数据的下载等活动,要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同时,做好网络安全的宣传工作,强调网络犯罪的严重性,进而约束员工的网络活动。
3、结语
石油企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十分关键。而基于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企业计算机网络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严重制约着企业信息平台的构建。因而,强化企业网络安全管理,尤其是安全网络体系的构建,对于净化网络环境,防范网络威胁,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