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沥青路面施工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G30线K2041+800—K2045+100、
K2120+000—K2123+000、K2126+000—K2134+700共计15km上行线,对行车道和超车道原路面进行铣刨,重新铺筑路面结构层,处治宽度为8.2m。其结构层设计为:
3、填料
采用干净的矿粉做为填料,表观相对密度≥2.5,含水量≤1,亲水系数<1,塑性系数<4,粒度范围0—0.6mm。
4、纤维稳定剂
SMA混合料采用木质纤维作为稳定剂,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重量的0.3%—0.4%为宜,纤维长度小于6mm;PH值为7.5±1.0;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含水率不小于5%。
5、SMA沥青混合料
要求孔隙率VV控制在3—4%,矿料间隙率控制在17%以内,沥青饱和度控制在75—85%之间;最小油石比为6.2%。
6、ATB—25改性沥青碎石
要求孔隙率VV控制在3—6%,稳定度不小于15KN,矿料间隙率不小于14%。
3 机械设备要求
1、拌和楼
采用LB2000型间歇式沥青拌和楼,加热方式用燃烧油加热,避免燃烧后粉尘进入沥青混合料,配5个冷料仓和5个热料仓。全部生产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并打印每盘混合料的温度、配合比、沥青用量等做为原始资料存档。
2、摊铺机
摊铺机采用性能先进的ABG432摊铺机,为了减少离析,要求最外侧螺旋边沿距侧档板距离不超过30cm,行走速度不大于每分钟4米。
3、碾压设备
初压:2台11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复压:2台26吨胶轮压路机;终压:1台11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4、运输设备
15吨以上自卸汽车8—10台。
4 路面施工注意事项
1、碎石生产时要选择干净、无风化的片石,必要时要对片石用水冲洗,以保证碎石的含土量和细集料的砂当量符合要求;定期对热料仓集料进行分筛分析,作为对混合料级配的核对;为保持级配稳定,要定期对振动筛进行检查,防止筛孔堵塞或破损;定期对称量器进行校验,防止称量器发生偏差影响级配和油石比。
2、粘层油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洒布量控制在0.2—0.3kg/m2之间,不得过量,不得漏洒,破乳后,水份蒸发完既可进行铺筑。
3、橡胶沥青碎石封层做为应力吸收层,防止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基质沥青采用90#道路石油沥青,胶粉添加剂量控制在20%—30%之间,弹性恢复量必须大于60%。
4、沥青混合料要严格控制温度,矿料温度要控制在170—190℃之间,沥青温度控制在165—175℃之间;混合料出厂温度必须控制在170—185℃之间;运输过程要采用必要措施保温,等待摊铺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热量损失,影响铺筑质量。初压温度控制在160℃以上,终压温度在120℃以上,要求压路机紧跟摊铺机,以防温度过低影响路面密实度,降低防水性能。沥青混合料温度高于190℃时应废弃。严格控制混合料搅拌时间,防止花料出炉。油石比与设计值允许偏差为-0.1%—+0.2%,超出范围应废弃。
一、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要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机械设备配备情况,摊铺厚度,摊铺宽度,控制摊铺速度,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铺筑,以防止出现离析,增加横向接缝等情况影响路面质量。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施工人员在未压实前进行踩踏,人工只能处理纵向接缝。每次摊铺前应检查摊铺机以避免中间停机,并提前加热熨平板,以免第一车料温度损失过快,影响路面质量。
车辙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类型,也是破坏较大的种类之一,对于沥青路面使用寿命、行车安全、通行能力都会带来直接影响。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上车辆保有数目的不断增加等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车辙已经成为各地最为常见的路面损坏,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车辙的产生一般在高温的夏季,由于沥青中石蜡发生流动,使沥青路面各种性质发生改变,在负载的条件下,沥青路面被挤压而产生形变,出现了轮迹带,如果此时初见较大的剪应力将会形成进一步的形变,产生波峰和波谷桩的连续性的车辙。对车辙危害,公路交通行业和全社会有着高度的重视,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但是还存在着系统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公路施工单位应该根据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过程,在科学描述和分析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沥青路面施工和维护的具体工作,以过程性和发展性的眼光重新审视沥青路面车辙问题,提出了预防沥青路面车辙形成和治理沥青路面车辙的针对性措施,在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有效性的同时,完善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防范车辙的理论和经验,更好地确保沥青路面安全、高效地施工和使用。
1 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过程
1.1 沥青路面的压密。沥青路面面层的各种材料在汽车荷载的作用会形成压实效应,若压实的时间和幅度过大将会形成微量的永久变形,这些形变有累计的效应,会进一步对沥青路面面层产生影响。
1.2 沥青的流动。沥青路面在高温及车辆荷载的影响下,会产生沥青的流动现象,由于沥青的流动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结构上的变形。
1.3 沥青路面的破坏。随着荷载、形变和温度的累积,沥青及胶浆向富集区进一步流动,导致沥青路面的结构失去稳定性,在沥青路面形成起伏状的连续车辙。
2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内外因素
2.1 路面的结构。沥青路面的厚度越大,永久变形也越大,产生沥青路面车辙的可能就会越大,因此要控制沥青路面的厚度,使其保持在临界厚度范围内。
2.2 集料的性质。集料会影响沥青路面薄层的内聚力,沥青集料内聚力越高,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也就提高,对于沥青路面车辙的抵御能力也就越强。
2.3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级配几乎能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所有性能,对高温稳定性亦是如此。集料级配决定了矿料颗粒间嵌挤力的大小及混合料的密实程度,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表明,在通常情况下,有合理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要优于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SMA除外)。形成骨架结构的级配受温度影响较小,有较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而悬浮型结构抗车辙能力较差。
3 行车的影响
重载、超载交通的影响随着超载率的增加,车辆换算系数明显增加;使用初期计算标准轴次与设计寿命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均明显增加;使用寿命明显降低,超载60%时,使用寿命为3.4年;超载100%时,使用寿命仅为1.4年。可见超载对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极大。超载、重载情况下,当车辆轴载增加时,当量轴载作用次数不是按照比例增加,而是按照4.35次方的指数级增长。因此,当汽车超载时,其对路面的破坏并不是随荷载线性增长而是呈指数级变化的。
4 沥青路面温度的影响
高温是产生车辙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越高,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越低,抗车辙能力越小。据观察,气温低于30℃一般不会有大的车辙;气温低于35℃,即路表温度低于55℃的情况下,车辙能够限制在几毫米以内;而气温超过38℃时车辙就会很快增长;如果气温连续超过40℃,几天就会使路面发生严重的车辙,并且发展很快。沥青粘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沥青粘度的降低会使沥青混合料抗变形能力减小,从而导致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降低。
5 剪应力的影响
由力学分析可知,车辆荷载分为行车水平力和垂直力。在纵坡路段,水平力由车辆荷载水平分力、车辆惯性力、变速力等通过车轮传递给路面。在陡坡路段,车辆荷载水平分力较正常情况大得多,加上综合超载车在爬坡时跳跃式前进的水平;冲击力的影响,面层将承受更大的剪应力。
6 沥青路面车辙的预防措施
根据沥青路面车辙成因的分析,沥青路面车辙预防应该做好如下工作:掺加抗车辙剂,降低成型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加强集料质量的控制,采用合格的集料;采用改性沥青或添加抗车辙剂提高沥青结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选用抗车辙性能好的沥青混凝土;严格控制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对行车和环境等影响因素加强控制和预防。
7 结语
总而言之,沥青路面车辙是常见的沥青路面病害,特别在山区公路网络、上坡区域和施工控制不严格路段有着更为严重的表现和影响,不但提高了行车的危险,而且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在降低公路建设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降低了整体建设工作的社会效益。因此,需要在高度重视沥青路面车辙的前提下,对沥青路面车辙发生过程和产生原因展开研讨,以对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的科学分析为切入点,形成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合料配比、原材料选择、施工技术运用的技术措施,在辅以环境干预和交通控制的手段,有效防治沥青路面车辙这一典型病害,为公路事业发展开辟出技术、管理和质量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 韩学文.半刚性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与发展分析[J].山西建筑, 2008(33).
0 前言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中由于各环节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了早期破损和使用问题的隐患,不但给沥青路面施工带来技术上的问题,而且给整个路桥建设造成制约,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关键性问题。本文根据沥青路面建设的总体经验和具体实际,在分析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主要因素的前提下,对沥青路面施工中管理和技术环节展开了探讨,提出了实际沥青路面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技术的角度防范沥青路面问题。
1 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
(1)施工环境造成的影响。沥青路面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的现实,在路面的转弯处和边角处容易造成坡度过大和路面狭窄,形成了施工机械行走不便,机械性能发挥不良,进而影响施工的质量,容易造成路面起伏,产生坑洼和毛边。
(2)施工技术执行不力。摊铺施工技术是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环节,摊铺机械行走的速度、碾压的次数、震动的频率和幅度等技术环节容易受到现实施工条件的制约,进而产生工艺不到位的问题,出现了因技术执行不力而造成沥青路面质量问题。
(3)路基问题。路基是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环节和部位,因一些单位抱有侥幸和急功近利摊铺的事项,没有对路基施工予以重视,使路基整体强度和性能不足,产生反射裂缝,降低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2 沥青路面施工中技术和管理的要点
(1)沥青路面试验的要点
首先,做好施工前的试验工作,在沥青混凝土摊铺层开工之前,用每一种沥青混合料摊铺出长度不少于200米的一段试验路,检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其次,对沥青路面施工应用混合料和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缺陷进行调查和了解,确保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物质环节不出现问题。最后,做试铺要认真取样分析,把好质量关。
(2)确保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是铺好路面的基本条件,首先应从材料进场的检验、加工、结构抓起,照制度,狠落实,从颗粒形状、尺寸、松软质和黏附性等指标进行逐一检察,保证集料质量合格。
(3)加强施工工艺的管理
规范施工工艺是沥青路面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的关键,首先,建立健全高效的项目组织机构,使每个人的工作行为融合到整个施工中。第二熟悉国家现行的规范及公路施工工艺标准,弄懂各分项工程施工的方法。
(4)路面摊铺技术
沥青路面摊铺环节中摊铺机是关键,建议全套摊铺设备尽量用相同品牌,同一型号;现场技术人员要懂得摊铺机的主要性能,能准确操作和及时调整相应的程序。热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再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半幅施工时,应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下封层施工。
3 沥青路面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沥青路面基层的准备。沥青路面基层施工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不得铺筑沥青面层。同时做好基础的高程控制,确保基层的厚度和强度。
(2)沥青路面的放养测量。沿路面中心线和四分之一路面宽度处设置样桩,标出混合料松铺厚度。当采用自动调平摊铺机时,应放出引导摊铺机运行走向和标高的控制基准线。
(3)沥青路面接缝的施工。施工缝施工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热接缝方法,施工时应将先铺的已铺混合料留下10~20cm宽度暂时时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接缝施工中要精心操作,做好补压夯至密实,达到密实、整齐地完成沥青路面的接缝施工。
4 结语
路桥施工中沥青路面质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技术性工作,要从系统的观点和出发,在认识到路桥施工中沥青路面质量控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基础上,牢固树立路桥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观和质量控制观,时刻将技术环节放在首位,在加强路桥施工中沥青路面建设管理的前提下,使整个路桥施工中沥青路工程中的各重要环节,处于技术可控的范围内,通过沥青路面施工的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出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和技巧,更好地实现为沥青路面施工服务,为路桥施工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有效的保障,开辟出沥青路面施工的新捷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是一个手段,是确保路桥施工质量的主要方式,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和角度上看待沥青路面施工问题,形成一套以技术为核心,结合管理、激励等措施和方法,整体提升路桥施工的水平,确保工程各项任务和目标的有效达成。
路面平整、噪音低、行程舒适、耐磨度高、施工迅速、养护简便是沥青路面的优点,当前沥青路面已经成为高等级公路与市政道路的主要路面形式,并在道路施工中被普遍而深入地采用。由于沥青路面的自身存在结构、材料、工艺上的不足和缺陷,导致沥青路面会出现坑槽、松散、车辙和裂缝等病害,对公路运营、行车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带来各种危害,应该从沥青路面施工的环节和重点出发,展开坑槽、松散、车辙和裂缝的等沥青路面问题的归类和划分,形成沥青路面中对关键要素和节点的控制,预防沥青路面病害的发生,在大力提升沥青路面质量的同时,确保沥青路面施工企业社会信誉和效益的取得。
1 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
1.1 裂缝
沥青路面裂缝根据产生原因和表现形状可以分为:一是横向裂缝,这种裂缝与路面中线垂直,弧线裂缝宽度上的宽窄不一,有的横向裂缝的长度可贯穿整个路面宽度,有的贯穿半幅路面宽度,且裂缝表现出弯曲和放射的特点。二是纵向裂缝,这种裂缝与路面纵轴方向平行,这是由行车负载过大、超极限运营的结果,裂缝的形态随地形的起伏而表现出宽度和长度上不一致的特点。三是网状裂缝,这种裂缝的产生原因复杂,表现出来是裂缝纵横交错,将路面分割成多边形,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
1.2 车辙
车辙在高等级沥青路面的出现较为普遍,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行车荷载过大且长时间反复荷载;二是气候因素,地面温度和气温过高使沥青流动,在行车的状态下,产生车辙。车辙产生后会随着路面的进一步磨损而加剧,在路基和路面部位产生了沉降和压实,在降雨的作用下会形成积水,进而出现掏空车辙的现象,最终导致影响行车安全,加速沥青路面老化,缩短公路使用寿命等一系列问题。
1.3 松散
松散是沥青路面因沥青控制不良而导致的早期路面破坏,沥青路面施工用的沥青应该保障用量、温度、稳定性、粘附力、自稠度等参数,要确保这些关键参数在合理的区域,如果沥青用量不足、温度过低、稳定性不佳、粘附力不强、自稠度不足等问题的出现,将会引发沥青与矿料间结合度出现不足,进而在施工后就形成料粒的松动和脱落,进而产生沥青路面的松散。
1.4 坑槽
坑槽这一沥青路面病害是最为严重的种类之一,不仅构成了对沥青路面的外观影响,更会对沥青路面的通行安全性和行车舒适性形成下降,并且坑槽会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进而导致整个道路出现结构性损坏,严重减损了沥青路面的寿命。坑槽的产生原因十分复杂,施工技术、运营管理、养护工作、认为因素都会产生坑槽问题。
2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施工防治
2.1 裂缝的施工防治
一是,对于横向裂缝,应该从施工组织方面入手,通过科学地组织、控制好环境和气候因素,选用适当的沥青类型,在做好压缝接缝的基础上,控制沥青路面的横向裂缝。二是,对于纵向裂缝,应该控制好路基填料质量,在充分压实后在进行沥青路面的铺筑,要尽量采用全幅一次性摊铺,同时要注意对松铺系数的控制。三是,对于网状裂缝,应该从沥青混合料拌制、半刚性基层施工入手,在控制沥青路面层厚度,实现沥青路面层防水施工的基础上,预防网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2.2 车辙的施工防治
一是,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尽量采用坚硬、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棱角性好、与沥青粘附性强的洁净粗、细集料。在原材料进场时,要按规定中的质量要求进行检验,决不能将不合格的原材料用来配制沥青混凝土。二是,选择合适适宜的沥青材料,是避免或减轻以上质量病害的重要预防措施。在选择沥青材料时,应当特别注意沥青品种、沥青级别、针入度、延度、溶解度、黏度、蒸发残留量和沥青用量等,一般应选用温度稳定性好的道路石油沥青或改性沥青,沥青的用量应通过实验确定,并要严格控制其掺量。三是,控制沥青混凝土的生产配和比,加强铺筑后的施工碾压,使成型后的沥青路面符合压实度和平整度的要求。四是,在沥青路面压实度达到施工规范要求后,要加强对开放交通后的公路管理,严格控制超载车辆和刚性车轮车辆上路。
2.3 松散的施工预防
一是,增强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强度,采用高粘度的改性沥青或是添加抗剥落剂可以提高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减少松散显现发生。二是,做好级配设计,好的级配不易离析,且容易碾压密实,也骨架结构好,抗变形能力好。三是,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尽量减少路面离析,离析是造成路面局部松散和泛油的重要的直接原因。
2.4 坑槽的施工预防
一是,加强加大路面日常巡查、稽查力度,建立和健全巡、稽查养护管理办法;加强路面施工质量,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路基强度、稳定性和路面结构层粘结性、密实性;防止因路面破损和养护操作污染沿线环境,协调好路管局有关单位,杜绝超限、超载车辆,保持路域环境的清洁,确保行车安全。
3 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种类有很多,产生的因素也复杂多样,我们只有在不断加强相关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探寻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发生的机理,以沥青路面的施工为切入点进行预防,进而达到沥青路面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耐久性,使沥青路面更于适应行车安全和交通需求,在提升沥青路面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增长社会和公路建设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宁克.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原因及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2] 李秀荣.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01).
沥青路面普遍存在早期损坏现象,其使用年限低于设计使用年限,常常会出现沉陷车辙、裂缝以及表面功能损坏等质量通病。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与路面设计、实际施工以及后期维护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路面设用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进行分析计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源头,良好的设计方法可有效减少这些问题产生。
1.设计指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1路表弯沉指标
路表弯沉值与路基/路面的设计强度有直接的关系,计算弯沉值越小,则强度越高。可以了解原有公路的路况,又可以检测以检验路基/路面的施工是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所以我国历版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均以路表弯沉作为主要设计指标。
1.2沥青疲劳当量温度指标
我国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试验温度规范为15摄氏度,但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气温差异,同一个标准不可能全适用于各地区。根据路面弹性力学层状理论, 将控制应力与应变力两种疲劳加载模式进行分析,筛选出合适于路面实际疲劳状况的加载模式.对于影响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根据Miner法则得出沥青路面疲劳当量温度。
1.3面层底面拉应力指标
造成路面破损主要原因就是混合料的拉应力,所以当设计标准为疲劳开裂,要求路面材料的容许拉应力小于沥青层层底弯拉应力,面层底面拉应力指标是控制沥青面层底不产生裂缝的重要指标。为了防止沥青混合料面层和整体性材料基层的疲劳开裂,采用了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整体性材料基层(即半刚性基层)底面的容许拉应力σR作为验算指标,此值应不小于路面中相应结构层底面实际可能产生的最大拉应力。Σm即σmQσR[4]。
1.4面层剪应力指标
面层剪应力指标对路面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出现的车辙问题,应控制设计角度。车辙的产生与剪应力作用有关,所以加铺层设计时需考虑剪应力的作用。
2.路面设计的具体步骤
2.1确认设计指标的选择方向
指标要求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设计指标的选择要具有合理性。为了使路面结构层整体达到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需根据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的类型和特征,按照土基的条件、高速公路的使用品质、工程造价、自然因素.建路的材料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设计指标[1]。其次,设计指标要注重多样化且要相互协调。由于高速沥青路是多层次的层状结构,所以它的损坏类型各式各样,选择的设计指标应该为各类指标并存,且不同的指标都应分别控制一项(或几项)损坏类型,各项指标的标准之间应相互协调,不能冲突。
2.2确定原料的类别,做好充足备料准备
沥青路面的原材料主要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沥青。沥青下面层采用70号A级沥青沥青。中面层、上面层采用70号A级沥青为基质沥青的改性沥青。为有效的控制沥青质量,采用针入度分级体系和性能分级的两套指标。对S14即3~5mm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
材料负责人应对自采料场的生产能力进行有效评估,并按照约定工期,并考虑天气、设备检修和用电等因素,计算最终的产量,是否满足现场需要。
2.3落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
提高其含石量,以增大内摩擦角,提高抵抗变形的能力,同时,由于集料级配良好,沥青混合料将获得更大的密度。在设计配合比时应充分考虑影响油石比的因素,当然过量的沥青对于路面也是有害的,沥青的最佳用量应满足经过高温季节行车碾压后路面剩余空隙率的要求。
2.4选择沥青路面面层设计
综合考虑满足耐久性、抗车辙性、抗裂、抗水损害、抗滑性能等多方面的要求,在施工方法和机械、工程造价等实际条件下进行选择;采用双层或三层式结构,至少有一层为 I 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多雨潮湿的地区宜应用抗滑表层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应从上至下逐渐增大,中粒式和细粒式沥青混合料用于上层,粗粒式只能用于中下层;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 1/2,中、下面层及联结层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 2/3。
3沥青路面层结构加固设计的重点
3.1基坑处理
公路结构大体分为上部、中部、底部等三个层面,而基坑是沥青路面的最底层结构,也是承受水流冲击力的重点位置。水利施工初期,要对基坑实施综合性的加固处理。如:设计人员可按照基坑面积的大小,设计钢筋加固、坡面加固等形式,改善基坑的抗病害能力。设计人员应按照沥青路面层的结构状况,合理编制基坑处理方案。
3.2路面支护
设计支护结构是防范或处理公路病害的最佳方式。首先,对未发生病害的路段设置支护结构,可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若沥青路面已经出现渗漏病害,施工单位需及时安排技术人员修补处理,以免渗漏问题进一步扩大。设计人员根据材料体渗漏的程度,制定结构加固方案。小范围渗漏可用土工膜材料摊铺,大范围渗漏要利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加固支撑。
3.3材料配制
沥青材料与混凝土材料混合使用,其配制工艺的科学性决定了后期材料使用的性能。因此,优化设计混合料的调配方案也是很关键的。施工单位设计混合料的配合比时要考虑路面层的“抗病害”要求,除了对水泥、砂石、水等基本要素加以控制外,可适当添加化学试剂增强材料性能。抽样检测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符合要求后再正式运用于路面施工。
4路面层设计需注意的其它问题
除了对公路沥青路面层的主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外,还需考虑结构之间的配合问题。如:公路沥青道路的排水系统、路面层的摊铺厚度等,这些方面经过优化设计后可显著改善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结合长期积累的设计经验,笔者总结了沥青路面层优化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其它内容。
4.1排水系统
给排水系统的功能是及时调配路面聚集的水分,以免积水时间过长浸入路面层。设计排水系统的具体方法:一是吸水,为防止下雨时期路面水量聚集过多,在沥青道路的土层结构里铺设过滤层及吸水管道;二是排水,排水管道的设计要防止阻塞现象,应尽量布置大管径的水管,保持路面排水畅通无阻。
4.2层面厚度
沥青道路各层面之间的厚度大小需严格控制,设计人员要掌握公路所处区域的地质环境,确定层面厚度的尺寸大小。正常情况下,层面厚度最基本的要求是达到实用性、耐久性、抗灾性等要求,可参照这些要求适当调整路面层的构造。如:公路沥青道路的基层、底基层的厚度标准分别为15 cm、20 cm,也可适当扩大层面的尺寸。
结束语
要修建好沥青路面须加大对公路沥青路面的技术指导力度,严格按照我国公路的设计和施工标准,加大对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的质量监督力度,以确保工程质量,从而实现快速优质地建成沥青路面。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 A
沥青路面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路面的价格要高,但是从长期的使用效益和维护成本等方面考虑,沥青路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首先沥青路面对车胎的磨损小,能够提高车子的抓地力;另外,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抗压、耐拉伸、坚实;最后沥青路面便于维护,可以重建。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受到的影响因素也较多,主要分为资源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公路自身的建设要求因素。
1.1 各种资源对施工技术的影响
首先,人力资源。建造活动中的主导因素为人,人力资源不仅能够对工程产生积极影响,还能够导致负面问题。在沥青路面施工中,人力资源的专业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着施工技术的水平,同时对整个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也产生着至为关键的影响。另外,目前众多公路施工中,由于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作业不规范导致了诸多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
其次,物力资源。沥青路面施工中会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沥青路面的主要构成就包括沥青、石料以及矿粉等;这些物力资源的质量对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以及公路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沥青的质量高低表现在粘合度、凝结时间等因素上,继而影响到摊铺、碾压技术环节的实施和效果。
另外,机械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施工行业的机械化水平日益提升,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往往会涉及各种机械设备,例如,摊铺机、布料器、锯缝机、压路机以及工程所需供电、供水设备等,机械设备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水平。尤其是对于公路施工,工作强度和难度比较大,对机械的作业性能和水平要求比较高。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对于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
1.2 外部环境对施工技术的影响
外部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环境对施工技术的影响,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季节和温度的变化。沥青路面铺设时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凝结和压实,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质量。季节变化和温度高低,都会直接对物料的温度产生影响,无论过高或者是过低都会需要另外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加大施工难度。第二,地理环境的影响。沥青路面的铺设是以地表面为基础的,公路工程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会对沥青铺设厚度、碾压强度等产生影响。
1.3 公路自身要求对施工技术的影响
沥青路面的厚度和宽度也会对施工技术产生影响,沥青的温度影响着压实的效果,温度高则意味着压实的密度较大,温度较低则会减低压实效果。另外,路面的宽度影响摊铺的面积、碾压的时间,进而影响工程的进度。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根据沥青路面的宽度来制定物料运输、机械设备以及碾压次数等,以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计划,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2 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
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测量放样,清扫路面底基层,对混合料进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然后对路面的接缝进行处理,最后验收完毕,开放交通。下面对沥青路面施工主要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2.1 沥青路面底基层的处理
底基层指的是路基和路面之间的接触层,底基层的强度和平整度直接关系着路面的强度和平整度。在对其进行处理之前,要事先对其进行清理和检查,避免人为因素或者是天气原因对底基层造成损害。
2.2 沥青混合料的处理
对沥青的混合料进行处理时,首先要进行配比。按照混合料的性质将其进行分类和分别放置,注重化验结果,优化现场实验室的化验,禁止使用化验不合格的材料,最后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对混合料进行搅拌。在搅拌中注意温度的控制,在保证混合料均匀性的同时,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50°C~170°C之间。对于集料的加热温度比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稍高一点,要控制在160°C~180°C之间,混合料出厂时的温度要在140°C~160°C。当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时保证温度在120°C~150°C。温度的适宜才能保证和提高混合料铺设和碾压的效果。对于温度过高的混合料要进行废弃处理。混合料搅拌完毕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仍然要注重保持混合料的温度和均匀性,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因为天气或者外界因素而致其污染或者是无法使用情况。
2.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公路施工中要借助沥青摊铺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并且热拌,考虑到公路的路面一般都比较宽,所以在摊铺中一般会选择两台沥青摊铺机,保证摊铺宽度度在6~7.5米,摊铺机前后也要保持10~20米的距离,以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
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之前要对熨平板进行清理和检查,首先对其温度以及横坡度进行调整,熨平板的温度保持在100°C以上,使其与混合料的温度接近。然后在摊铺时对熨平板的高度和宽度进行检查,混合料车需要在摊铺机10~30厘米处,将料车挂空挡等候后摊铺机缓慢前进进行卸料。这样可以避免料车与摊铺机相撞造成路面不平整问题的产生。同时,在摊铺机供料时要保持稳定与均衡,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在摊铺中也要保持速度的缓慢、均匀且连续,禁止随意变换速度或者是中途停顿,并对前后左右的情况和变化进行实时的关注。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速度过快,就容易导致一些较大的粗颗粒向前滑动,从而留下小空洞或者是凸起,影响公路的密实度与平整度。
2.4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后,接下来的环节便是碾压,通过压实来提高公路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使用性能。碾压的温度与碾压的厚度关系着碾压的最终质量,关系着整个路面的使用性能。碾压的温度是否适宜直接关系着压实的效果,一般初次碾压的温度要高于110°C,如果温度较高可以减少碾压的次数,从而保证碾压的质量;如果温度较低,则需要增加碾压的次数,在碾压中注意消除轮迹,尽量防止和避免路面不平整的情况发生。在碾压中最好将温度保持在较为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以提高路面的质量。碾压的厚度关系着碾压的密实度,一般而言较大的厚度产生的压实效果比较好,而较薄的厚度会受到混合料自身温度降低过快的影响,难以达到良好的碾压效果。
2.5 沥青路面的压实与接缝
做好路面的接缝处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公路的压实度,提高路面的耐久性,还能够提升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接缝施工可以分为纵向施工缝和横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是指的选择两台摊铺机进行作业,以梯队联合摊铺的方式进行的接缝方式。纵向接缝的过程中,前部不需要进行压实处理,而是给后摊部留有高程基准面,等后摊部分完成之后再进行碾压。横向施工缝就是指平接缝的处理方式。用直尺对摊铺段端部的平整度进行检测,如果不符合要求就用锯缝机进行切割和铲除。在摊铺前,需要清除接缝时产生的粉尘。摊铺时,用钢筒式压力机进行横向压实,实现跨缝从先铺路面向新铺路面的转移。
3 总结
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防渗性以及坚实性,在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但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在施工中要提高施工技术,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摘要:道路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口和车辆的不断增加,我国道路的使用性能大大降低,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不断加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鉴于沥青路面的广泛性,结合沥青路面施工的实例,细致阐释了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技术分析,同时提出沥青路面的标准施工方法与施工要点,进而为沥青路面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前提。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一、关于沥青路面的基本理论概述
路面工程是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路面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速度,营运费用、行车安全和舒适,同时又是道路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进行路面测量设计、施工和养护,对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行车营运费用,保证行车安全,延长道路使用年限,都具有重要意义。
沥青路面是用矿料和少量沥青或渣油修成的一种高级或次高级路面,它能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并且改善了旅途条件,减少路旁农作物蒙尘损失。目前全国铺有各类沥青路面的道路已占总道路里程一定比例。随着石油工业不断发展,沥青产量的增加,沥青在路面建设方面的应用是有广阔的前途的。但由于沥青路面易磨成光滑面,影响行车安全,交叉路口,停车站、转弯处又易产生波浪,加以我国沥青材料含蜡量大,热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能也比较差,所以除从沥青材料性能方面继续研究改进外,怎样更合理地做好沥青路面的施工、养护及改善,实现沥青路面现代化,是我们道路工作者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二、沥青路面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沥青路面通常用于铺筑路面的面层,它直接受车辆荷载作用和大气因素的影响,同时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受气候因素与时间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为了能使路面给车辆提供稳定、耐久的服务。必须要求沥青路面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
1.沥青路面具有高温稳定性。
高温稳定性即沥青路面抵抗流动变形的能力。由于沥青路面的强度与刚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下降,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不致产生诸如波浪、推移、车辙、拥包等病害,沥青路面应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2.沥青路面具有低温抗裂性。
低温抗裂性指的是沥青路面抵抗低温收缩裂缝的能力。由于沥青路面随温度下降,劲度增大,变膨能力降低。在外界荷载作用下,使得―部分应力来不及松弛,应力逐渐累积下来,这些累计应力超过材料抗拉强度时即发生开裂,从而会导致路面的破坏,所以沥青路面在低温时应具有较低劲度和较大的抗变形能力来满足低温抗裂性能。
3.沥青路面具有水稳定性。
水稳定性指的是沥青路面抵抗受水的侵蚀逐渐产生沥青膜剥离、掉粒、松散、坑槽而破坏的能力。这是由于水分的存在一方面降低了沥青本身的粘结力,同时也破坏了沥青路面中沥青与矿料间的粘聚力,从而加速了剥落现象发生,造成了道路的水损害。所以说,沥青路面一定要具有水稳定性,这样才能够保证路面的耐用。
4.沥青路面要具有耐疲劳性。
耐疲劳性指的是沥青路面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它是由于沥青路面在使用期间经受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长期处于应力应变交迭变化状态,致使路面结构强度逐渐下降。当荷载重复作用超过一定次数以后,在荷载作用下路面内产生的应力就会超过强度下降后的结构抗力,使路面出现裂纹,产生疲劳断裂破坏,所以,沥青路面应该具有耐疲劳性。
三、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分析
1.沥青路面施工前的准备。
首先是沥青施工原材料的选用。第一,沥青材料的选用。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沥青材料的选用一定要根据道路所在地区的地形、气候、人口数量等因素,综合各种因素选用合适的沥青材料;第二,粗集料的选用。在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粗集料的选用应该严格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TGF40-2004)的相关规定进行选取。在选取粗集料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材料的清洁、干净、干燥,保证材料具有更大的强度和抗磨损能力;第三,细集料的选用。沥青细集料的选取一定要严格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的相关规定,保证材料的干净、无杂质;第四,沥青路面填料的选用。在填料的选用中要把石灰岩的矿粉作为首选,在利用之前应该取出里面的泥土杂质清除,保证干净。
2.沥青混合料匹配与搅拌的技术分析。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材料的重要性能主要包括:水稳定性、抗疲劳性、高温稳定性和耐久性。在沥青混合料的配比中,为了能够增加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就要增加集料的颗粒,减少油的使用量,但是颗粒大了容易造成路面出现裂缝的现象,耐久性差;要进一步克服裂缝的问题,就必须使用用量较多、针入度比较大的沥青加之比较细的混合料,但是同时在高温时节也会出现车辙问题;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粗糙程度,要采用抗滑性能比较好的沥青;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耐久性,还要根据路面施工地区的气候、温度、地形等情况来确定沥青的配合比例。
在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过程中一般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证。在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一定要选取和技术规范相符合的材料,充分利用以往道路施工的经验,通过相应的配合比例设计出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和材料品种,保证混合料的配比质量。同时,配合比设计的每个阶段都要进行马歇尔试验,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应规范进行比例设定,在设定过程中,对每台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都要严格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试拌试铺配合比调整等三个阶段做好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工作。
在沥青混合料搅拌的工序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搅拌场地,一般都是在拌和场进行搅拌;其次,在沥青混合料的配比中,要根据室内的配合比例进行搅拌,保证沥青用量、搅拌时间以及加热温度的适合,从而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再次,在沥青混合料搅拌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配料单进料进行搅拌,保证沥青以及各种材料的加热温度,保证搅拌的均匀度,防止花白、成块、粗细分离问题的出现;第四,在搅拌工作完成之后,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抽样做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的沥青用量试验,如果发现沥青混合料与要求不相符合,那么应该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混合料的正常使用。
3.沥青路面混合料组成设计。
首先是实验室配合比的有关设计。第一,优化矿质混合料的配合组成设计。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对矿质混合料配合进行相关设计,主要是为了能够选配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和内摩阻力的矿质混合料,然后采用级配理论,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需要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为了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常是采用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来确定;第二,确定出沥青混合料的使用量。如果想得出精确的沥青混合料使用量,可以通过计算得出。通常情况下有两个基本的方法:马歇尔法和维姆法。我国目前还是采用(JTJ032-94)规定的技术方法,这是在对生产实践和研究成果经验进行总结的结果。
其次,进行沥青生产配合比设计。在目标配合比确定之后。应利用实际砸工的拌和机进行试拌以确定施工配合比。在试验前,首先应该根据相关情况选择振动筛筛号,从而能够使得几个热料仓的材料不会差别太大。比例最大筛孔要确保排出超粒径料,从而能够使最大粒径筛孔通过量符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在试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按试验室配合比设计的冷料比例,进而进行筛选,选择出与试验室配合比设计一样进行矿料级配计算,从而得出最佳油石比,供试拌试铺使用。
4.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的技术分析。
沥青混合料配比搅拌之后,下一道工序就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工作。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首先,在进行路面沥青摊铺之前,一定要清除路面基层上的杂物,保证路面基层的干燥、干净。同时,要保证基层路面密实度、厚度的合理性,为沥青摊铺工作奠定重要的前提基础。在基本路面的整理中,要及时休整基层路面存在的坑槽、松散等问题;其次,进行粘层、透层沥青的浇洒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基层和面层粘结好,在面层铺筑工作的5-8个小时之前,要用1.0-1.2kg/m2的沥青量对基层表面进行浇注,这样就有利于面层和基层的相互粘合。如果路面的基层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或者是陈旧的沥青路面,为了保证面层和基层的粘合,要在旧路面上喷洒一层粘度比较大的沥青;第三个步骤是摊铺沥青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过程中,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摊铺的过程是自动倾卸汽车将沥青混合料卸到摊铺机料斗后,然后根据沥青路面的基本情况,通过链式传送器将混合料往后传到螺旋摊铺器,随着摊铺机不断往前移动,螺旋摊铺器即在摊铺带宽度上均匀地摊铺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摊铺之后,然后用振捣器进行振动挤压,最后通过熨平板整平。
5.沥青混合料压实环节的技术分析。
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工序之后,就进入了压实环节。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在路面压实的过程中,一定要配备充足的大吨位的压实设备,尽量选用当前最为先进的双轮振动压路机。
沥青路面的压实环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路面的初压、路面的复压以及路面的终压。首先,路面的初压。初压是路面压实的首要环节,本环节一般是在混合料摊铺之后直接进行的,此时的温度较高,一般先采用振捣器进行振动挤压,振动之后关闭振动装置,进行慢慢的碾压2-3遍,初压环节的温度一般保持在110―140摄氏度之间。所以说,只要吨位比较小的压实设备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采用6―8吨位的双钢轮压路机就可以。在碾压的过程中,驱动轮要匀速前进,后退的时候要按照前进时候的碾引移动。在沥青路面进行初压的时候,初压后要有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路面的平整度、路拱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纠正。如果在路面碾压过程中出现推移现象,这个时候可以等到温度变低之后再进行碾压,如出现横向裂纹,应检查原因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其次,路面的复压。路面的复压是压实环节的重要阶段,通过复压主要是保证沥青混料的稳定成型,所以说,复压环节一般是在高温下并紧跟初压工序之后进行的。通常情况下,路面的复压环节温度应该保持在120―130摄氏度。一般是通过双轮振动压路机进行路面的碾压,在碾压方式上可以采用与初压相同的方法,碾压的次数应该在6次以上,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路面的稳固和结实;再次,沥青路面终压。终压是消除轮迹、缺陷和保证面层有较好平整度的最后一步。由于终压要消除复压过程中面层遗留的不平整,又要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因此,沥青混合料也需要在较高但又不能过高的碾压温度下结束碾压。终压结束时的温度应该大于90摄氏度。在路面终压的环节里,终压常使用静力双轮压路机并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碾压遍数为 2 ~3 遍。通过路面初压、复压、终压三个方面的相互结合,进而保证沥青路面的光滑、稳定和厚实,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
四、总结
随着人口和车辆的不断增加,我国道路的使用性能大大降低,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不断加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沥青路面施工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想更好地保证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必须从多个角度加强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分析,不断优化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从沥青原材料的选用、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沥青混凝土摊铺、沥青混凝土压实等方面都要注意,不断重视各个环节的技术分析,把握好影响质量的因素,对影响质量因素进行控制,才能建造出质量优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才能使社会效益和社会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杰.浅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科学之友,2010(4).
[2]姜林.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08(11).
[3]严家及.道路建筑材料(第三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4]张硕.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0(25)
[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出版社: 人民交通; 第 1 版 (2009年 4 月 1 日)
中图分类号:TF526 文献标识码: A
沥青路面以其行车舒适、噪音小、扬尘少、维修方便等优点被广为应用, 但裂缝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 裂缝的出现不仅使沥青路面的品质下降, 而且带来路面病害的恶性循环。沥青路面的开裂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横向、纵向、网状和反射裂缝。下面我单从施工角度对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有一定的借鉴及参考价值。
1、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
(1)、施工冷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好。
(2)、沥青和沥青结合料的性质是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开裂的最主要原因,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劲度是决定沥青路面是否开裂的最根本因素,沥青劲度又是决定沥青混合料劲度的关键。在沥青性能指标中,影响更大的是温度敏感性,温度敏感性大的沥青更容易开裂。
(3)、各个结构层层间粘结力差,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推移导致开裂。
(4)、半刚性基层产生的反射裂缝。
(5)、拌和机除尘设备未定期更换,粉尘含量超标,后期气候温差过大形成路面开裂。
(6)、极端最低温度、降温速率、低温持续时间、升降温循环数次数是气候条件影响沥青路面温缩裂缝的四大要素。
(7)、桥梁、涵洞两侧路基台填土沉降,导致跳车,形成裂缝。
(8)、高填方、填挖交界处路基不均匀沉降。
(9)、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在车轮荷载的作用下,当路面结构层底部产生的拉应力大于其材料的抗拉强度时,产生的开裂。
(10)、施工现场摊铺温度及机械组合不当,温度下降过快,碾压过程中,机械未压实到位,导致压实不足,渗水过大等原因造成后期裂缝产生。
2、沥青路面产生裂缝采取的预防措施
(1)、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应连续进行,尽量减少冷接缝。冷接缝的处理应先将路面端部切割整齐,清除碎屑,预热使其接缝软化,产出加热料,涂刷改性乳化沥青,再摊铺新的混合料,机械应及时碾压。
(2)、充分压实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再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左右,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cm-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3)、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按该地区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取适用的沥青类型。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温度收缩裂缝,采用优质沥青更有效。
(4)、桥涵两侧填土充分压实或进行加固处理;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和合理的路基施工组织。
(5)、沥青路面摊铺前,对下卧层需要认真检查,及时清除泥灰,处理好软弱层,保证下卧层稳定,并宜喷撒0.3kg/m2-0.6kg/m2粘层沥青。
(6)、原材料质量和混合料质量严格按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范进行选定、拌合和施工。
(7)、拌和机设备零部件及摊铺机设备零部件达不到要求及时更换,保证混合料及摊铺质量。
(8)、控制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
A、 基层混合料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碾压,要防止碾压时含水量过小,压实度和强度不足造成强度裂缝。
B、对分段施工的基层,在碾压时,应预留3m-5m混合料暂缓碾压,待下段混合料摊铺后一起碾压,以利于衔接。对于分层碾压的基层,上下层的接头应错开3m-5m,已减少出现裂缝的机会。
C、合理选择混合料的配比,控制细料数量;重视结构层的养护,并及早铺筑上层或进行封层以利于减少裂缝。
3、沥青路面裂缝处理
(1)、一经发现裂缝后应立即修补以免水通过缝渗透到基层,造成基层破坏而影响面层。对于较小的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缝宽在6mm以内,宜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去尘土后,可用灌入热沥青或乳化沥青材料加以封闭处理;缝宽大于6mm的,将裂缝内杂质处理干净后,用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撒砂,扫匀;也可以采用乳化沥青混合料填封。
(2)、轻微龟裂可采用刷油法处治,或进行小面层喷油封面,防止渗水扩大裂缝;大面积龟裂、网裂采用加封层或沥青表面处治。严重龟裂、网裂应对基层进行补强。
(3)、碾压中出现微裂缝,可在终碾前,用轮胎碾进行复压,消除裂缝。
(4)、因土基、路面基层的病害或强度不足引起的破损,应处理路基或基层,然后再修复路面。
4、总结语
裂缝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其产生的外部因素有交通荷载、环境温度、突发的震灾、水分及阳光、空气的老化作用等, 内部因素有材料的受拉疲劳、受拉屈服、剪切屈服以及施工不当留下的潜在裂缝。裂缝的防治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 宜从防裂厚度、混合料配合比、应力吸收层、应用改性沥青等方面综合考虑。总之,合理的设计选材,精心的施工、养护和及时的维修是预防和控制沥青路面裂缝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沥青路面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沥青路面施工近几年才得到快速发展,与国外相比相对起步较晚,“十二五”期间国家在公路建设上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各地沥青路面施工如火如荼的进行,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一)施工季节不合理。
①雨季施工,又未采取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路面潮湿,物料结合不好。②低温季节施工。施工时,如环境气温较低,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表面温度就会迅速降低。③沥青混合料的中底部温度降低速度相对较慢,当压实时,中底部沥青混合料便产生一定的位移,而上部面层则因温度过低面出现裂缝,造成沥青路面松散、坑槽。 (二)延迟压实和碾压过度造成强度下降。
对于水泥稳定类材料,压实延迟时间越长,压实度就越低,强度损失就越大。过长的延迟压实和过度的碾压,都将对刚性基层(底基层)产生破坏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水泥的水化反应及物理化学性质不断变化,到达一定时间后,水泥的胶结作用使半刚性材料强度初步形成,此时再进行碾压或过度碾压,将使半刚性路面基层表面产生薄层剪切面,形成强度软弱层。 (三)倾力夯实路基。
国内许多城市在搞城建时大都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以致道路基础十分薄弱。交通量小时,已使道路路面裂而不碎,碎而不散,散而不飞。但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这种历史遗留病症显得越来越突出,再加上许多道路都是超期服役,不解决城市道路基础问题,根本无法彻底解决道路病害。 (四)施工管理控制不善,集料过于潮湿、混合料拌和不均匀以及材料中杂质尘土过多都会严重影响沥青与石料的粘结,从而使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害;沥青路面施工过分强调平整度,牺牲密实度,致使路面碾压不足。空隙率过大。或因为沥青路面摊铺时混合料离析.造成局部空隙率过大而出现透水。
三、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对策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铺筑进度和质量,采取下列主要技术措施:(一)增加热拌料贮备,确保整幅连续摊铺保证沥青混合料连续匀速、不间断铺筑是保证路面平整度的关键。E标段沥青混合料拌和厂二台拌和设备,施工前一般提前2-3h拌料,第一次料仓贮满料后即装15辆17.2t自卸车,运往工地后再继续拌料,贮在热料仓内,保持循环,就能保证摊铺机连续不断地铺筑。 (二)紧跟摊铺机,高温初压ABG—422型摊铺机摊铺沥青混合料时能达80%以上的压实度,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时,压实效果更好。根据E标段实践经验,开始初压时,沥青混合料温度在130℃~140℃,采用静压1遍,震压1遍,效果较好。一方面起到稳定作用,更重要的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减少复压产生的轮迹,从而提高沥青路面各层的平整度。 (三)加强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填料不同土质,要分层填筑,严格控制填筑厚度,碾压要密实;浅填或浅挖路段,如果地质情况复杂,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详细检测,依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沟壑、构造物台背填土应严格控制填料和每层厚度,碾压要密实,要加强路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四)加强施工工艺过程管理 施工工艺的控制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这一环节的管理。一般应从控制混合料拌和及碾压的延迟时间、碾压时的含水量、压实标准等方面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还须重视半刚性基层的初期养护,并应尽早铺面层。
(五)加强信息反馈,正确指导生产
拌和楼是沥青混合料生产的关键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由试验中心派专人进行监控,测量温度和取样试验。发现问题立即将质量情况反映给拌和厂,及时纠正偏差。施工现场也由试验中心派人监控,终压后立即用6m直尺检测平整度,上面层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发现问题立即将质量情况反馈给现场工程师,及时处理,保证路面铺筑质量
三、结束语 沥青路面施工涉及的行业较广,影响因素众多。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而且我们要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路面,创造优良工程。
沥青路面大家并不陌生,可以说绝大多数的路面都是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具有舒适性好,行车振动小等特点,比混凝土路面更受欢迎。但是很多沥青路面都有下沉、开裂甚至破裂的现象,给行车以及路面的寿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翻修会阻碍交通,因此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成为施工单位考虑的重点。
1沥青路面施工材料的拌合
1.1如何确定沥青路面材料的拌合方法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方法不仅仅是沥青路面施工的基础,也是整个道路工程施工的核心。沥青混合料如果不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那么再好的施工工艺也不能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所以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技术人员就应当通过试验与计算等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确定。确定好配合比之后才能把沥青混合料投入到施工当中。首先在拌合配比的确定中,技术人员应当注意冷料仓流量,然后应当对振动筛的尺寸进行确定,因为如果振动筛的尺寸不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沥青混合料继续进行试验直到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当确定好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时间与温度,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1.2拌合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往往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施工中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有一些问题会影响到之后的沥青混合料施工乃至沥青路面的使用及寿命。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对沥青混合料的施工以及路面寿命造成影响,施工人员应当采用相关的措施对问题加以解决。首先是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当中,第一次拌合时沥青混合料中会残留一些废料,如果不加以清除,这些废料就会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解决的方法是施工人员在拌合施工之前对拌合机进行加热,保证在拌合时,拌合料的温度能够满足拌合要求。其次是在拌合混合料的过程当中,热料仓中可能会出现大粒径的颗粒,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是拌合设备的振动筛出现破损或者发生故障,导致大颗粒掉入拌合机。第二是可能在废料的出口淤积了一些混合料,堵塞了出口。第三可能是拌合设施的边框存在比较大的空隙,使得振动筛上面的大颗粒材料掉入下层的筛网上面,解决的方法只有预防,就是在拌合开始之前对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防止出现大粒径的颗粒。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前,有时候会发现从拌合机出来的料颜色是花白色的。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为沥青混合料在拌合时,温度不足,拌合时间不够。解决的方法是施工人员在拌合时要提高拌合的温度与延长时间,使粒料充分拌合,达到拌合均匀的目的。还有一种问题是枯料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沥青混合料中水的含量过大,使得在材料烘干的时候,水分质量仍然偏大,不满足规范要求,超过了稳定数值所致。为了对这种问题进行预防,施工人员应当对混合料的风干时间进行控制与把握,随时调整混合料中水的含量,控制在7%左右。
2沥青路面材料的摊铺与压实
2.1沥青路面材料的摊铺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摊铺之前,施工人员应当控制下承层的质量,首先对下承层的平整度进行复测,然后进行彻底的打扫,不留杂物。下承层的平整度应当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如果不满足就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进行补救,对于摊铺之前存在凹凸面的基层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凹坑进行填补,凸坑进行挖补,平整度达到要求后即洒布粘层。粘层是为了能够使基层与面层良好结合,所以想要保证施工质量,洒布不应太多,否则会引起泛油现象,只有适量的粘层油才能保证各个结构层的紧密连接,从而达到负担荷载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摊铺机来进行路面摊铺,使用设备进行摊铺更容易摊铺均匀,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2.2沥青路面压实以及施工缝处理
为了保证沥青路面良好的耐久性,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压实与施工缝的处理。路面的压实度与材料的性能,压实时的温度以及施工工艺有着重要的关系。在选择了合适重量的压路机以后,应当选择试验段,多次试验确定好压实的参数。压实有三道工序,就是初压、复压与终压。初压是压实工作的基础,目的是为了整平混合料,因此应当采用中型压路机进行初平,不宜太快或者振动。复压是为了稳定与成型,增加路面的密实度,因此应当采用重型压路机并开启振动。终压是为了消除压实痕迹,保证路面的平整与外观质量,所以采用轻型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的温度不应当太高。沥青路面施工中还有一道关键的工序是施工缝的留置。施工缝分为纵向施工缝与横向施工缝。压路机司机应当随时观察螺旋输送器与烫平机之前的混合料,保证宽度的一致,尽可能铺出垂直的路面进行施工缝分割。施工接缝分为人工热切割与切割机冷切割两种。一般常用的是人工热切割。最后需要做好路面的平整度控制,路面的平整度影响着所有车辆的通行质量,是评价交通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平整度才能为司机带来良好的行车体验。影响平整度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在摊铺作业进行时,沥青材料与浮动烫平板之间存在不平衡造成的。第二是在碾压作业进行时,混合料的密度、力学特征与压实度控制不良造成的。第三是由于摊铺机的烫平板调节装置出现误差导致的,因此要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应当对施工过程以及设备进行仔细的控制。
3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3.1沥青路面压实度的检测
沥青路面施工完毕以后,需要对沥青路面的压实度进行检测,沥青路面的压实度也是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测采用的方法一般是钻芯法或者核子密度仪法。钻芯法就是采用钻芯机对路面进行钻芯取样,然后在实验室对芯样进行处理,并得到压实度数据的方法。核子密度仪是使用核能射线与电子射线对现场沥青路面的密度进行检测,直接得到数据的方法。采用钻芯法较为复杂,取得数据慢,往往会拖慢沥青路面施工的工期;采用核子密度仪的方法较快,使用的人工也少,但是这种方法会产生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对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
3.2沥青路面弯沉值的检测
沥青路面的弯沉值是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另一个指标。弯沉值的大小代表着路基的刚度,路基的压缩模量越大,弯沉值越小;相反路基的压缩模量越小则弯沉值越大。弯沉值越小,沥青路面所能承担的荷载就越大。因此控制好弯沉值也是沥青路面施工的要点之一,一般沥青路面弯沉值的检测方法就是在标准的轴压荷载的作用下,检测路面表面的轮隙位置所产生的垂直变形的数值或者轮隙位置所产生的垂直回弹变形的数值,检测的单位按照0.01mm进行计算。
3.3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检测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因此对完工以后的沥青路面平整度进行检测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沥青路面的平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会对开车人员的舒适度造成影响,也会影响沥青路面受压荷载的传递,最终影响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因此不合格的平整度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检测通常分为断面类和反应类两种。断面类路面平整度的检测方法就是把路面分为一个一个的断面,对断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测量断面路面的凹凸情况;反应类的路面检测是检测由于路面存在凹凸情况而造成的车辆颠簸的情况,一般这种采集方法需要提前在车辆上放置数据采集系统测定仪以及断面分析仪,对数据进行搜集然后处理,同时也要参考在车辆上的乘客与司机的感受,共同确定路面的平整度。
4结语
由上述的几方面内容可以看出,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一定的控制,能够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这是与原材料控制、施工中的要点控制以及后续的检测返修分不开的,合理地控制好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可以保证沥青路面的正常使用,减少路面结构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路面受到的损害。我国有很多地区,对于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以及气候的差异,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不尽相同,但是控制质量的基本原则大体却是相同的。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工程实际的施工条件以及要求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与分析处理,结合施工经验,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作者:王凤莲 单位:山西省永济市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1]袁和意.做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公路施工质量[J].民营科技,2015(6):122-123.
[2]王帅舟,吴春杰.关于公路施工养护中的质量控制探讨———施工维修保养[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91-92.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1-0132-01
路面施工作为道桥工程里的重要组成,路面施工好坏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舒适、速度及运输成本,由于沥青路面具有强度高、噪音小、行车舒适及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受到广泛欢迎,可是随着车流量、车载不断增加及车速提高,沥青路面容易出现早期损坏现象,这与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是密切相关的,为确保路面质量,应加强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这里就对沥青路面质量通病以及相关的原因提供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沥青路面的建设等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1 沥青路面横向、纵向裂缝问题
1.1 横向裂缝问题
(1)形成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沥青面层出现横向裂缝主要有4个原因,第一就是由于沥青路面的基层断裂,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的面层横向断裂。第二,在使用过程中,对基层及性能沟槽的开挖进行管线设置过程中,影响沥青路面的横向裂缝。第三,由于车辆的碾压或者地震等自然原因导致不均匀的沉降,从而在搭板尾部与基层结合部、通道沉降缝处产生。第四,由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偏低,粘结力下降,一旦进行碾压,就会导致裂缝。
(2)横向裂缝的主要解决措施:在进行基层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采用一定的预防裂缝的措施。提高路面压实的水平,增加压路机的压实功能,在碾压过程中密切关注、严格控制压实机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压实质量。在碾压过程中,其碾压的速度和次数是相互作用、互相制约的,如果碾压的速度快,就会需要为保证碾压质量而增加碾压次数,从而降低压实效率。除此之外,要将碾压过程中的混凝土的温度及性能控制,及时碾压,保证基层的质量。
1.2 纵向裂缝问题
(1)纵向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不均匀沉降导致路基裂缝;第二,填料质量不合格,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路基吸水而导致膨胀开裂;第三,土路基处理不当,导致不均匀沉降开裂;第四,路基或路面底基层、基层压实度不够造成路面的沉降不均匀。
(2)纵向裂缝的解决措施:选择质量合格的填料,同时在进行纵向裂缝的处理过程中,要在裂缝的两边挖除一定宽度的基层,然后再进行铺筑钢筋砼来补平,同时加上铺玻纤网,最后再次铺筑沥青面层。
2 沥青面层平整度超标问题
(1)主要形成的原因有:第一,松铺面会因为摊铺机及找平装置的状态没有进行良好的调整,导致路面不平整。第二,在摊铺的过程中出现停车待料现象;第三,下承层的平整度不足,导致沥青路面的平整度较差。
(2)防治措施:在进行沥青路面的摊铺过程中,调整好摊铺机的状态,根据具体的试摊铺效果进行确定;运料车不能再摊铺的过程中停顿,确保均匀、连续的进行摊铺;在施工建筑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将路面的各个结构层施工的平整度都要严格控制好。
加强沥青路面的压实工作,压实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混合料中的缝隙,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增强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纵向施工缝:利用两台摊铺机同时作业,通过梯队联合摊铺方式的纵向接缝,首先应在已经摊铺的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的位置,此部位不做压实,此时就有5-1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作跨接碾压以消除缝迹。横向施工缝:全部使用平接缝,用3m直尺从纵向延伸的位置,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落的地方作为裂缝处理的部位,用锯缝机割齐后铲除;继续摊铺时,需要将接缝时出现的粉尘清理干净,加上一些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后起步摊铺;碾压时用钢筒式压路机做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
3 路面面层的离析问题
(1)主要形成原因:第一,沥青路面的铺面厚度和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不合适,导致路面离析;第二,采用的摊铺机较少,摊铺机的工作状态不佳;第三,混合料搅拌不均匀,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材料离析。第四,混凝土混合料的质量不达标。
(2)主要解决措施:提高沥青路面质量评定标准是检查施工质量的关键依据,只有制定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才可以建设出高质量的公路。不断完善和优化沥青路面质量评定标准也是未来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公路工程里,对沥青路面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主要针对的是沥青混合料温度、原材料及沥青面层给予检测的,原材料检测是为了防止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为混合料拌和、辗压及压实提供基础保证,沥青路面检测,能够改善不合格路面施工质量,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里的动态管理,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及检验,对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处理。质量评定作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重要依据,应该给予仔细认真检查,同时还应该制定合理科学路面质量价标准,保证。
4 结语
在我国道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工程。为了使得道桥工程的沥青路面施工能够顺利完成,在整个道桥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情况,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并且要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且要及时准确的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够避免这些质量通病的出现,保证是施工质量,从而使得道桥沥青路面向着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