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宿新市徐公店翻译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诗词字数有限,言简意赅,意蕴无穷,各个学段都应让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更要加强古诗词诵读的指导,特别是对古诗词中个别字词诵读的方法指导。
一、读准生僻字
古诗词的载体是古代汉语,它的语法系统常常与现代汉语相异,诗文中有许多不常见的生僻字,容易造成学生文字阅读上的障碍,造成字词意思理解上的困难。教学中帮助学生读准没有接触过的生僻字,能帮助学生疏通语言文字,让学生能初步理解其字面意思。如杜甫《登高》一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的“渚”;贺知章的《咏柳》“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绦”,《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轻尘”的“”,袁枚《所见》中“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中的“樾”等都是小学生不常见的,比较生疏的字,甚至连读音都不太清楚,是学生理解诗句的绊脚石。因此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查阅字典,给生僻字正音,做到会读,然后借助参考书,找到这些字词的解释,帮助学生把全句大意口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顺利地翻译出每一句诗的意思,达到初步感知诗意的目的。
二、读对古今异音字
古诗是古代人写的诗歌,由于年代的久远和语言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词汇)都在变化,很多字的读音在音韵系统中发生了迁移,有些变成了书面用语,有些是根据古代诗词、歌谣及其他韵文汉字声旁的分析,以及汉语方言、域外汉语借词对音等材料,得出结论的。因此,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字的读音与现代汉语的读法不同,也就造成了学生的阅读障碍。如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字,在古汉语中作“看见”讲,但由于当时没有“现”字,便使用“见”代替,读“xiàn”,即“出现,现出”的意思。而《山行》一诗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按古音应读作“xiá”,而不读作“xié”。王维中的五言绝句《鹿柴》中的“柴”不读“chái”而应读“zhài”。这就是古韵和今韵的不同,它们都应保留古音的读法,念起来才顺口、押韵、合乎平仄。如果让学生按今天的读音去读,即不合辙,也不押韵,就失去了古诗词的韵律美,不能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其音乐吟诵上的美感了。
三、读懂古今异义字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可见古诗学习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呢?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课前激趣,领悟文本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把课上得有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1.创设情境。小学课文中的古诗,有很多是借景抒情的。如,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在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播放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往往能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走进作者,走进作品,学习的愿望也就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
2.编讲故事。小学课文中的古诗,有一部分是以事说理,有鲜明的人物和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曹植的《七步诗》、卢纶的《塞下曲》等,在教学设计中可安排讲故事的环节,教学效果非常好。
3.设置悬念。有一类古诗,说理性很强,则可从主要观点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悬念,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等。
二、课内探究,授之以渔
诗歌是文学之母,是语文精华。对于古诗学习,必须教给学生一些“翻译”理解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享“渔”而得鱼。通常古诗释意时可采用“留、删、补、换、调、变”等方法。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解释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词,如,语尾助词等不译。
3.“补”,就是增补。补出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句子省略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现象,因为诗人既要考虑用极为有限的字词,表现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又要考虑到服从格律中关于节奏整齐定型的限制。省略句中主要的有句子成分的省略和介词的省略。(1)省略主语:如,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省略了主语“我”;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飞入菜花无处寻”,承前省略了主语“蝴蝶”。(2)省略宾语:如,苏轼《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把“横看”的宾语“庐山”和“侧”的中心词“看”(谓语)以及“看”的宾语“庐山”都省掉了。(3)省略介词: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句中介词省略了,即“野旷天低(于)树”等。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等。如,王冕《墨梅》中“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把“吾”换成“我”。又如,郑燮《竹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把“尔”换成“你”。
5.“调”就是调整。诗作者为了强调某种语气,或者突出某个内容,或者调和音节,特地调换句子词语的习惯次序。在翻译时就要把古诗的倒装句语序调整过来,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这种倒装的句式在古诗中常常见到,了解它的一般规律,对读通古诗,理解诗意,都很有帮助。(1)为押韵而倒装。如,卢纶《塞下曲》的首句“林暗草惊风”,按正常的词序是“林暗风惊草”,倒装后把“风”字放在句末是为了同二、四两句的尾字“弓”“中”押韵。又如,孟浩然《春晓》中“处处闻啼鸟”的“啼鸟”是“鸟啼”的倒装,使全诗韵律和谐,朗朗上口。(2)为对偶而倒装。如,王之焕《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是“目欲穷千里”的倒装,为的是同下句“更上一层楼”组成对偶,使诗句一气呵成,严整充实。(3)为协调平仄而倒装。如,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下句本应是“春总是万紫千红”。倒装后,该句的格律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与上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正好对应,这样,诗句节奏鲜明,音调悦耳。(4)为突出内容而倒装。如,韩愈《早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遥看”是“遥看草色”的倒装,诗人为了突出“草色”,把它放在“遥看”之前。又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日暮客愁新”,“客愁新”是“客新愁”的倒装,诗人为了突出“愁”的“新”,把“新”置于“愁”的后面,这样一倒装,不但强调了“愁”的“新”,而且调和了诗句的音节。再如,杜牧《出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霜叶于二月花红”的倒装,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倒装句既突出了“二月花”,又调和了音节,使诗句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无别扭之感。(5)诗歌句序的倒装。如,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先写入城的感受,后写入城的见闻,有意颠倒了句子顺序,使诗意曲折多姿,对比强烈,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6.“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纵观课文中的古诗词,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利用掌握的“翻译”方法,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学生以所知和疑惑为媒介,相互启发,交互竞答,继而以疑激疑,以已知释未知,交汇融合,让学生形成“由已知到生疑,然后解惑,再生疑,再解惑”的思维风暴。
三、课外延伸,拓宽天地
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又富有活力的。要给古诗教学引入活水,形成开放性的教学系统,就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天地。
1.古诗教学与音乐、美术、书法等学科结合起来。把古诗中的故事情节、描写的景物画出来,给古诗配画,给古诗配乐,故事课本剧、写诗歌书法等,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听、说、绘画、想象等能力,促进其多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
2.进行小制作,把古诗经典名句做成书签及座右铭。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把古诗教学和积累背诵融入了生活中,形成了一个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材料生活化,易于积累和运用。
学好古诗对于培养学生们的赏析水平、提高人文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针对古诗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更好的实现古诗教学目标。
1.由表及里,插上想象翅膀
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们走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想象力就是发现、发明等等一切与创造活动有关的圆圈,如果没有想象力、创造就会变得太过苍白、要想善于创造就必须要做到善于想象。例如在小学古诗教材《锄禾》中的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如果教师们单纯的从表面意思来翻译的话,学生们很容易就会翻译成:有谁知道盘里的食物,每一粒米都包含这辛苦呢。这时候,教们就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们通过想象力,想象以下农民伯伯们辛勤劳作的场景,然后再进行翻译。这时候就会很容易想到翻译应为“每一粒饭粒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这样就能够充分利用想象把古诗字词之间的空白完整的填补。再比如,在《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一句中,前半句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们想象诗人“寒雨连江”的情景,让学生们体会寒雨凄凄的场面,朋友来送别友人时的凄凉和惆怅。讲解道下半句时,要通过“孤”字产生联想,一座孤山静静的矗立在那儿,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和友人分离之后孤单落寞的情感。学生们通过想象,能够很完整的将在芙蓉楼送别友人的画面重现出来,更加深切的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诵读,感悟时代穿越
古诗是一门以语言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可以让人们沉浸于此,但必须要以理解诗歌内容为前提。教师们在进行小学古诗的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学生们是否能够对古诗有正确的理解。例如,王昌龄的著名边塞诗《出塞》,诗人表达出希望战争早日平息,烟火早日熄灭,平民百姓能够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并将这个希望寄托在英勇善战的将军身上,只要将军在就有实现这个愿望的希望。但是作者却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出这些感情,学生们很难直接从字面理解出这些深层含义,因此教师们要帮助学生们准确的理解古诗的内容,让学生们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悲壮之感,有助于小学生们在朗读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另外,教师们还要注意让学生们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古诗的艺术美。古诗是由语言组成的,其特点就是简洁准确形象,因此教师们要最大程度的向学生们展现古诗的语言美,让学生们惊叹古诗的美妙之处。
例如,《登黄鹤楼》中“更上一层楼”中的“更”字,就运用的十分巧妙,意义深远,若是用其他的词,如“再、又”等等,就不能表达出作者想要看的更远的愿望,这是古诗语言美的体现。除了语言美,古诗还有意境美,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在脑海中勾勒出古诗诗描绘的画面,在丰富的古诗情境中畅游,更全面的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是要从学生们自己的朗读过程中,感受到古诗的情感美。古诗是诗人情感的宣泄,充满了诗人情感的结晶,好的古诗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更能够让学生们进入那个古诗描绘的画面,增添自己的感彩,因此,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反复朗读,更好的领悟古诗情感。
古诗词是中华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一笔精神财富,其语言高度凝练,意境悠长深远,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古诗词教学在受到重视的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感到乏味和困难的地方。由于古诗词的写作年代久远,社会环境不同,寄寓的思想感情千差万别,其中还蕴含着许多历史典故,对于今天的学生思维来说反差很大。于是,教师通常把教学的重点落脚在理解诗句的意思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逐词逐句地讲解,用简单的翻译代替了鉴赏,扼杀了学生理解的多样性。通过让学生背诵来达成目标,导致用片面的观点评价古诗词,把现成的结论硬性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理解的偏误。其实,把对诗意的理解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和终点是有失偏颇的。古诗词之美,美在意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因此,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感知。那么,如何让意境引领课堂,从而有效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知人论世,走近意境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知人论世”是深入学习古诗词的前提条件,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有助于理解诗歌表现的意境,有助于更深层次分析诗歌塑造的形象,是解读古诗词的起点。
如在教学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时,我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诗人临终的这篇以诗写成的遗嘱,概括地道出了自己一生的心事:对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偏安江南的无穷悲愤,对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热烈向往和坚定的决心,从而更深切地揭示了诗的内涵。
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我引导学生联想到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整个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联系到柳宗元的这些个人资料以后,学生更能走近“寒江独钓”所营造出来的孤寂意境。
二、互动交流,内化意境
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当学生走进诗文的画面感慨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秀美时,他一定会表达出来;当学生陶醉于声声丝竹之音时,他也必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情;当学生身处于抑扬顿挫的读诗氛围时,他更不会满足于只当一个听众。只有当学生真正领悟到诗文中意境的时候,他们才会恰当地把内心的感受都表达出来。因此,教师更应该将意境的互动贯穿教学之中。
许多古诗所描写的叙事场面,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通过表演再现当时情景,更好地感受诗文意境,加深理解,留下深刻印象。如《黄鹤楼送别》教学最后,安排学生表演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感人场面,学生充满激情,表演投入,言行举止,惟妙惟肖,博得阵阵掌声,我由衷赞叹:不愧是大诗人、大文豪啊!
还有一些古诗词在教学后,可以拓展延伸,教学生唱一唱,画一画,说一说。这样不但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而且有助于学生内化古诗词的意境。
三、启发想象,感悟意境
想象是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诗的意境中遨游,真正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
如教学《所见》时,对“忽然闭口立”进行讨论。牧童在什么地方?从书上插图可知牧童立在地上,有的同学却认为立在牛背上。其实牧童立在牛背上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牧童非常想捉知了,站在牛背上似乎比地上更方便捕捉。根据作者描述的情景进行合理想象,只要符合诗的意境都可以成立,这也是学生学习古诗的乐趣。牧童想捉知了,他的神情由动态转入静态,是一刹那的,全诗也要戛然而止,那么牧童捕蝉结局如何呢?这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牧童是怎样走近蝉的?怎样捕捉?捉到了没有?若捉到了会怎么样?若没有捉到呢?可能是垂头丧气,边走边留心察看树上有没有蝉鸣;也可能牧童惋惜片刻,又笑而向前,进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意境。这样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不但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诗的内容理解和意境感悟。
四、诗中融诗,深化意境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就语感的训练途径和方法试作以下的探讨:
一、诵读涵泳。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而其关键则是过好诵读关。任何口语交际都得借助语音负荷着语文去充当思想表达和信息传输的工具。书面交际虽然没有声音,但无论写或读,人的发音器官都在参加活动,更不要说是念出声来了。因此,作家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先生讲的是文学创作,然而同理,我们阅读作品时也要进行音韵美的赏析。在朗读训练中则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变化等技巧的培养。如儿化韵在韵尾附加一点儿卷舌音,以增加表示轻微、蔑视、喜爱、温婉的语感,迭音形容词,借音节的重迭以表示加强以及喜爱、宁静、深沉、悠长、绵延等语感。
“强调多读多写,重视语言感受,固然是一条宝贵的经验,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语感教学法’,从教学研究科学化的角度来看,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朱作仁语)因此,在语感训练中,既要能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又要能遵循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来加以指导。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就是一种科学方法。所谓“综合感受”,就是诵读时,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地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综合功能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的优势。
在诵读涵泳中,教师的成功范读也很重要。如特级教师于漪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
二、形象再现。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矗形象再现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词是有概括力的,只有把词的概念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出来,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这个词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形象感。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
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进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也就是说,想象力是阅读的重要能力。
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中,应把形象再现与诵读涵泳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一边让学生吟诵诗句,一边观看彩图或录像,想象出:一片油菜花金灿灿的,阳光下更耀眼,满目金黄,令人眼花;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枝上,花瓣儿微微扌扇动,香味扑鼻,令人心醉。通过形象再现,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审美境界。
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形象再现作用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字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电视、幻灯、朗读等教学手段,创造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
三、生活补充。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立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如教《颐和园》一课,学生没有游览园景的生活体验,可以通过放《颐和园》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
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如教《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的情景,学生一般难以见到。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拿在生活中常能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老母鸡保护小鸡的情形来作比照。这样,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就会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四、情感共鸣。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同时,是一个不断开发与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正像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振一样,要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必须找出二者之间相通之处来。因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费尔巴哈语)
教材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诗文,课后都安排有表情地朗读的练习,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语感训练的材料。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学生的表情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为,表情朗读,须能深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双向移情活动,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人物,与其同爱恨,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
五、理法分析。语感是学生语言基储生活经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是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语)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说:“弹琴不能徒恃感觉、敏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须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地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他讲的虽然是乐感,其道理同样适合于语感。可见,语感也是一种心智技能。它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而理解主要是通过分析思维把握语文,获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这是因为,根据信息论,图像可以通过编码而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储藏起来,语言、符号再通过译码恢复为图像。这种互译的能力,均是以人类大脑的复杂理性为基础的。
如果说,当一个人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的语感能力时,它可以充分发挥直觉思维的作用,即不需要逐步推理验证,迅速地“猜度”语言文字的意蕴。不管语感的发生如何迅速,一听到、一眼看到就能获得语言文字的深刻感受,尽管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被浓缩于一瞬间,然而,在语感的训练过程中,则表现为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渐进过程。也就是说离不开运用心智对语言文字作理法分析。
理法分析首先应与吟诵结合起来,“对于讨究所觉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
语感不仅指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把握文章的形式。如句式、结构、风格、气势、音韵、节奏等。如歌德所说的,“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传授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和运用规律,使学生有了理法基础,能对语言技巧和文章理法作出分析,以准确地把握分寸感。
理法分析一般可以采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即阅读时,首先应当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继而“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以把握全篇文章的语脉文思,并进而对局部的标点、词语、句子,乃至段落产生正确的感知。这种方法,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它既符合语言规律,又符合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诗文,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教学这些作品,可采用“欣赏法”。即以审美为主干的阅读方法。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像傅雷先生谈到欣赏《长恨歌》那样:“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字韵的变化。”理法分析还可以采用“动态分析法”。即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要这样写?除了这一种写法外,是否还有别的写法?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高效能的阅读过程。由于能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原文进行比较,学生能更好地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匠心,甚至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如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表达时采用隐晦、幽默、含蓄、影射等“障眼”手法。
(学生猜诗、背诗《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小儿垂钓》)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对照画面猜诗、背诗。假如不给你们画面,而是给你古诗,你们还能够把它变成生动的画面吗?
(大部分学生摇头,有同学边举手边说――能!)
师: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你怎么能把古诗变成画儿?
生:我会把古诗里有的景物画出来,比如说有小草我就画小草,有小鸟我就画小鸟。
师:你可真聪明!知道要把古诗变成画得抓住古诗中描写的景物。可是,咱们所说的这个画可不是在纸上画画。那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一种读懂古诗意思的方法――把“话”变成“画”。谁知道,这里面的“话”指的是什么?
生:说话。
生:不是说话,是诗的内容。
生:是诗中的语言文字。
师:你说得真准确!这个“话”就是指诗文,就是诗中的语言文字。那么“画”呢?
生:画面。
师:是真的要大家动笔画画吗?
生:不是,是在头脑中画画。
师:依据文字描述的情景,在头脑中画画。假如你还能够把这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那就更了不起啦。
师:今天我们就以《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为例,来学习把“话”变“画”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请大家自己来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同时想一想这首诗讲得是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一会儿提出来。
(生自由读,同桌检查读,教师指名读)
附: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师: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现在可以提问。
生:“寻”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够解答他这个问题?
生:“寻”是寻找的意思。
生:我觉得他要寻的隐者是一个人,不是一件东西,所以不应该用寻找,应该用寻访。
师:你真会思考和比较,一个“访”字就显示出了作者对隐者的――
生:礼貌。
生:尊敬。
师:那么,什么样的人叫隐者呢?你们快看看书下的注解。
生:就是隐居在山林里的人。
师:这样的人往往有一颗淡泊的心,有一份宁静的情感。
生:老师,我不懂什么叫“不遇”?
师:“不遇”就是没有遇见。谁能把这个题目完整地讲给大家听?
生:贾岛去寻访一个山中的隐者,但是没有遇到。
师:“但是”这个词用得很好,表示意思的转折,本来想访问人家,结果没有遇到。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生摇头)谁能把这首诗的大致意思讲给同学们听?
生:贾岛到山里去寻访一个隐者,可是只见到了隐者的徒弟,一个小童子。小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但是云彩太多了,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师:谢谢这位同学清楚的表达。可是我有一个问题,并诗中没有说这个小童子是隐者的徒弟啊?你为什么这么讲?
生:“言师采药去”里面的“师”应该是师傅的意思,所以我觉得小童子就应该是隐者的徒弟。
师:能够从文字中找到自己这样说的依据,很了不起。
师:刚才这位同学理解“云深”就是说云彩太多了,你们同意吗?
生:我觉得主要是说云彩太浓了,太厚了,当然也很多,所以看不见师傅到底在什么地方。(众笑)
师:这样一说就更准确了。接下来请每一位同学都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生自由说)
第二板块:提问题,想画面
师:说到这里,好像这首古诗我们已经读懂了,其实还远远不够。不信,你们看第一句,老师就还有好几个问题要问呢?(展示ppt)
贾岛在什么样的松树下面?怎么样地问?问一个什么样的童子呢?请你来想象并描述一下。
生:贾岛在一棵古老苍翠的松树下面,遇到了一个正在闭目养神的小童子,于是他给小童子深施一礼,问道:“小童子,你的师傅到哪儿去了?”
师:你们听,他多会想象,多会表达!“古老苍翠”说出了松树的特点,“闭目养神”点出了小童子的神态,“深施一礼”则表现出了贾岛的动作,多好啊!就这样沿着问题来想象和表达,谁的脑海里还有不一样的画面?
生:贾岛在一棵高大茂盛的松树下面,彬彬有礼地问一个头扎着发髻的胖乎乎的小男孩儿:“请问,你的师傅到哪儿去了?”
师:你怎么知道这个小男孩扎着发髻呢?
生:书上插图里画着哩!(众笑)再说,我从古装电视剧里看到的小男孩就是这个样子的。
师:看来,看书上的插图、看电视剧,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师:接下来,请你自己针对后面几句诗来提问,看看你还能问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生:小童子是怎样回答的?
生:山什么样?
生:山中都有什么?
生:隐者什么样?
生:隐者怎样采药?
生:采些什么药?
师: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你们提出的一两个问题静静地思考、想象,两分钟后我们来汇报,看谁想象得更合理,描述得更清晰。(学生静静地思考2分钟,指名汇报)
师:按照诗文的顺序,谁来先说说小童子是怎么回答贾岛的提问的呢?
生:小童子急忙还一个礼说:“我师父到山中采药去了。”(边说边做动作)
师:这个小童子真有礼貌!
生:小童子仰着头,指着远处的山说:“我师傅到那座山上采药去了。”
师:这里山挨山,山连山,简直分不清是哪一座。不过,师傅就在这里采药,只是云雾弥漫,找寻不到踪迹啊!那么,师傅什么样?怎样采药?在什么样的山中采药呢?
生:师傅长着白眉毛,留着白胡子,眉开眼笑,唱着山歌走在山路上。
师:好一个仙风道骨的师傅啊!这简直是神话传说中的老仙翁啊!
生:师傅非常和蔼,身穿长袍,脚踏草鞋,肩背药筐,手举药铲去采药。
师:这位同学前几个用词非常精当,穿、踏、背,我很欣赏。后面的“手举药铲”我觉得改为“手持药铲”会更好,你说呢?(生点头表示赞同)
生:师傅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他一会儿蹲在草地上小心翼翼地挖出人参,一会儿爬上峭壁去采灵芝。
师:这山里的好东西可真是不少,又是人参又是灵芝的。(众笑)当然,这也说明我们同学知识非常丰富,知道这都是些名贵的药材,能治病。你刚才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这位老人――鹤发童颜。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头发白了,但是脸色很红润。
师:是啊,就是形容老人的气色特别好。
师:师傅要是采药时累了该怎么办呢?
生:师傅采药累了就躺在大青石上休息一下。
生:师傅采药累了就躺在草地上休息一下,他可能会闭目养神,也可能会望着天上的白云发呆呢!
师:师傅要是渴了饿了,该怎么办呢?
生:师傅要是渴了就喝点矿泉水,饿了就摘点野果充饥。
师:你知道师傅喝的是什么牌子的矿泉水吗?(众笑)
生:没有牌子,就是山里的水。
生:是纯天然牌的。
师:谁能够完整地再来描述我们头脑中这么生动的画面?
生:师傅休息时,有小鸟在枝头唱歌,蝴蝶在身边飞舞。师傅喝水时,还有小鹿在旁边看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呢!
师:这位师傅的生活是多么的悠闲自得啊,不为世俗所干扰。小童子虽然没有给我们描述师傅如仙人一般的生活,但是他自己是完全可以想见得到的。你们说,他说这话的时候该是怎样的语气呢?
生:高兴。
生:骄傲。
生:得意。
师: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体会那个小童子高兴、骄傲,甚至有些得意的感情。(生练习读诗)
第三板块:入诗境,悟诗情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想象使画面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生动。请你们结合题目再来想一想:贾岛寻隐者的结果是没有遇上,但是当他想象着原来隐者过着这样一种生活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呢?
生:贾岛把棋盘摆在石桌上,一边和小童子下棋,一边等着隐者回来。
师:总之非要见上一面,因为毕竟为拜访而来。可以这样想。
生:贾岛坐在松树下,和小童子聊天,进一步地了解隐者的生活。
师:这棵大松树可派上用场了,它再一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那一片绿荫给贾岛和童子提供了聊天和休憩的场所。
生:贾岛让小童子拿来纸笔,即兴写下了《寻隐者不遇》这首诗。
师:想得妙啊!或许这首诗就是这样即兴而作,一挥而就。
生:贾岛背着手,站在松树下,望着远处的山,陷入了沉思之中。
师:虽然我们不清楚贾岛到底在想些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今天的寻访对他触动很大。
生:贾岛辞别小童子,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入密林,他要去寻找隐者的踪迹。
师:贾岛是非要找到隐者这个人不可吗?
生:不是。我觉得他是向往隐者这样的生活,他也想过隐者这样的生活。
生:贾岛留在隐者的茅草屋里,他要等着隐者回来与他喝酒、对诗。他甚至还想搬到这里来和隐者一起住。
师:这样的生活少了世俗的烦扰,所以贾岛寻访隐者不遇,非但不失望,反而心情愉悦,充满了向往。
第四板块:明方法,重训练
师:同学们,最初我们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时候,只是说“贾岛到山里去找一个隐者,可是只见到了隐者的徒弟,一个小童子。小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但是云太深了,不知道到底在什么地方。”然后我们在这样的理解的基础上,针对诗句中的文字提问题,结合问题来想象,使得我们真正读懂了这首古诗的意思,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看来,把“话”变成“画”真的是读懂古诗意思的好方法。我们再来看另一首古诗,你还能够用这个方法来学习吗?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大致讲解意思,然后请学生结合诗文提问)
生:小路是用什么铺成的?
生:树头上的花怎样落下来?
生:儿童用什么来捕捉蝴蝶?
生:他们是怎样在菜花中寻找的?
师:请你结合自己提出的问题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想象画面,用三两句话写下来。
(学生思考写话约4分钟,然后汇报)
生:一个叫杨万里的诗人住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店里。一天早上,他走出门来,想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眼前的景色把他牢牢地吸引住了。只见有一条石子铺成的小路沿着稀稀落落的篱笆伸向远方。
师:他给大家开了个好头儿,谁能接着他的往下说。
生:小路两边的桃树啊,杏树啊,枝头上的花已经开过了,随着微风的吹来,像小蝴蝶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师:老师建议你把“开过”了改成“开败”了,这里的“败”就是花朵凋零的意思。
生:几个孩子正在捉蝴蝶,他们用衣服扑,用网子罩,一会快步跑过去,一会又悄悄靠近。可是蝴蝶聪明极了,飞进了菜花丛里,你就再也找不到它。
师:要是我来写这段话,我会这样写,“几个孩子正在兴高采烈地捉蝴蝶,他们有的用衣服扑,有的用网子罩,一会快步跑过去,一会又蹑手蹑脚地悄悄靠近。可是蝴蝶聪明极了,躲进了菜花丛里,你就再也找不到它。”你们觉得我这样写好吗?
生:好!
师:好在哪儿呢?
生:您用了好词,例如兴高采烈和蹑手蹑脚。
师:这两个词怎么好啊?
生:把孩子们捉蝴蝶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生:您还用了“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说明有好几个孩子,他们捉蝴蝶的方法不一样。
师:你听得可真专心!
生:您把他说的“飞进了菜花丛里”改成“躲进了菜花丛里”,因为要捉小蝴蝶的小朋友太多了,所以小蝴蝶只好躲起来了。(众笑)
师:仅仅一字之差,你就能体味出其中的妙趣,我们要向你学习。
师:今天,我们以《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为例,学习了把“话”变成“画”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方法经常用才会成为技巧,才会对你的学习更有帮助。老师祝愿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总结出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能手!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幸福
读着王文丽老师的古诗教学实录,我的脑海里闪现一个词汇:幸福。每个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的味道,课堂是幸福的,孩子是幸福的,老师是幸福的。不得不让人想起《小学语文教师》执行主编李振村老师关于幸福课的言论:“幸福课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理念;幸福课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境界;幸福课不是课堂改革的短期目标,而是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王文丽老师的课应该可以归结于这幸福课的范畴,因为她的课堂体现的是古诗词教学的理念,达到的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境界,实现的是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纵观《寻隐者不遇》这一首诗的教学,板块清晰,遵路寻真,展现了具有古诗词特点的教学。
舒适,才是愉快的。古诗词语言不同于其他文体,它往往意思跳跃,语句浓缩,成分省略。《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相对似乎比较直白,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障碍。疏通语句,这是学习古诗的必要教学程序。一字一句的理解,字字落实的翻译,往往使这一环节成为学生学习古诗最痛苦的情感体验。但是在王文丽老师的课堂上却寻找不到一丝疏通诗句带来的疲累。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学程序,代以学生自问自答的方式,教师扮演的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我有一个问题,诗中并没有说这个小童子是隐者的徒弟啊?你为什么这么讲?”“刚才这位同学理解云深就是说云彩太多了,你们同意吗?”整个教学氛围是宽松、自由、平等的,学生是以舒服的精神状态参与到学习中去的。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才会有这样的发现和言论:“我觉得他要寻的隐者是一个人,不是一件东西,所以不应该用寻找,应该用寻访。”“‘言师采药去’里面的‘师’应该是师傅的意思,所以我觉得小童子就应该是隐者的徒弟。”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在愉快的交流中,原本了无生气的教学内容也变得情趣盎然。
投入,才是有激情的。怎样让孩子投入,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是带领孩子走入情境。王文丽老师是一位富有智慧的教者,她巧妙地带领着孩子畅游在古诗词特有的意境中,握着孩子的手触摸到了这首诗的“意象”。意象是诗词作为一种文体的典型标志。诗人创作诗词,缘于外物的触发。但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为了弥补言不及意的困窘,诗人创造了独特的表达方式,即用语言塑造意象,再用意象传达诗情,即使可直接表达的情思也往往寄寓于意象。古诗词凝练的话语背后一幅幅形象的画面,形成的就是直观可感的意象。从上课开始,至课的结束,自始至终,学生投入地学习一个教学内容:把‘话’变‘画’。我认为这不能简单地称之为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而更应该称为“触摸意象”的艺术。老师展示问题,学生想象描述;学生自主提问,再思考、想象、描述;最后完整地描述头脑中生动的画面。多么随意!教学最高的境界是无痕,王文丽老师让学生把“话”变“画”的过程就是踏雪无痕!原本朴实得就如拉家常谈论天气式的诗词语言,在想象过程中,变得这么有情有趣。一个仙风道骨的师傅,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在深山中手持药铲采药。休息时,有小鸟在枝头唱歌,蝴蝶在身边飞舞;喝水时,还有小鹿在旁边看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如此悠闲自得的生活怎么能不让小童子骄傲,如此不为世俗干扰的生活怎么不让学生激情地醉一回?
“贾岛寻隐者的结果是没有遇上,但是当他想象出原来隐者过着这样一种生活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呢?”当学生谈到贾岛要去寻找隐者的踪迹时,王文丽老师又以波澜不惊的方式掷出了激起学生更投入思维的小石子:“贾岛非要找到隐者这个人不可吗?”是啊,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呢?在读着简单到几乎在陈述一件简单事情的诗句后,我们是否去思考过诗人凭借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呢?“不遇”,从事情本身来说,是令人失望的。但是,诗人创作这首诗时需要倾诉的情愫就是失望吗?相反,非但不失望,反而心情愉快,充满了向往,充满了期待。期待与隐者的进一步相识,向往也能过上不沾世尘的生活,为不虚此行而感到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