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党史学习教育交流材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本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主题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认真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提升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二、会议准备情况
1、组织学习"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谈心谈话
3、认真查摆问题
4、认真撰写检视剖析材料
三、组织召开会议
会议时间:2021年7月20日下午
主持人:张宝成书记
参会人员:西万庄联校党支部全体党员
会议议程:
1、党支部张宝成书记代表党支部委员会向党员报告半年来党支部工作情况特别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情况;
2、支部张宝成书记代表支部委员会作对照检查发言;
3、支部委员会成员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党员逐一发言,讲收获提高,讲差距不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其他同志提出意见建议,相互提醒,交流提高;
4、巡回指导组对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点评。
5、支部张宝成书记总结会议情况,提出整改要求。
四、抓好问题整改
1、上报专项报告
一、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一)在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方面。一是“学思践悟”不深。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我们党支部认真开展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认真组织开展“瞻仰红色历史 缅怀革命先烈”八一建军节活动,认真组织学习了党史系列文件,严格按要求开展主题党日学习,同志们也进行自学,但在“学党史、悟思想”上还不够聚焦用力,学的不深,悟的不透。对党的光辉历史、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学习传承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实践性,在入脑入心、落地生根上下的功夫还不足。二是“知行合一”不紧。“学”和“做”结合不紧,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党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发挥“镜子”和“旗帜”的效应,没有把党史的精髓转化成自觉行动,没有把党史的精华融入到实践中。
(二)在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方面。一是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宗旨教育抓的不够主动、不够严谨。平时只注重业务学习,在政治理论学习上下的功夫不深,标准要求不严。二是对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的不够,有的同志在开展自我批评时自我剖析不够深刻。
(三)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一是宗旨意识不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的不牢,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还没有完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没有把业务工作与服务工作很好地交融在一起。二是深入基层不够。我们工作组虽然经常性深入到基层一线,但与一线干部职工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不多,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相对较少,并没有很详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
(四)在创新性开展工作方面。一是创新理论学用不够。对党的创新理论研学不深,武装思想不实,指导工作不力。系统学习、静心思考不多,学习的广度深度不够,与做“学习型”干部的要求还有差距,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结合不紧。二是具体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够。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去做创造性的工作不够。在平时工作中,执行多,创新少,习惯于按部就班,不能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拓荒精神、创新精神发挥不够,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党性修养锤炼不实。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深、不精,学习热情和动力不足,政治站位不高。平时用党性原则衡量自己较少,习惯于凭借经验、惯例处理事情。
(二)宗旨意识树立不牢。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把握不牢,践行有偏差,还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具体工作上,为民服务的观念不强,缺乏换位思考,没有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三)工作标准要求不高。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开展工作的意识还不够强,导致思想懈怠,工作作风不扎实,只求过得去,未求过得硬。
三、整改措施和下步努力方向
所谓口述历史,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或者录音、摄像等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记录历史事件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口述史并不是像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样,就是一人说,一人记。而是一种将记录、发掘和认识历史相结合的史学形式,即通过调查访问,用录音设备、摄像设备收集当事人或知情者的口头资料,然后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文字稿或视频作品。
与民主革命时期的征集任务不同,社会主义时期的档案保存比较完整,报纸、年鉴、方志等资料也有很多部门已经系统收藏。社会主义时期的档案虽然十分完整,也十分丰富,但是仍然有很多过程的细节,包括许多重大的事件,没有留下完整的或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的资料,以致有很多事情我们说不清楚。因此,需要我们去征集那些存储在人们记忆中的活资料。由于这些历史的当事人和见证者年事已高,如果我们不抓紧去抢救的话,这样的“活历史”都将一去不复返。所以,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将是我们今后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002年我因为调查雷烨烈士而曾采访拍摄过的一些老同志,现在大多已经过世,而从中也感到有许多历史事件需要进行采访拍摄的工作,多因当事人已经过世或遗址遗物的消逝而为时已晚,成终身憾事。
视频口述历史为记录历史提供了相当广阔的空间,同时具有文字记录所无法达到的效果――直观、形象、生动。现在许多传统媒体在做纸质媒体的同时,也利用光盘、互联网等载体视频版,这也启示我们应该做好视频资料的征集和利用。而且,科技手段将越来越发达,利用视频技术的多媒体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我们今天征集的资料,不仅要考虑当今的利用,也要考虑以后多种利用途径的需要。党史工作开展视频资料的征集很有必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摄像技术和非线性视频编辑技术广为应用。现在,DV(数码摄像机)到处可见,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降低了党史视频资料征集的技术门槛,为视频口述史的征集利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另一方面,当今时代,电视、因特网、无线网络不断普及,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多样化,要求获得信息的手段方便快捷,要求信息的形式直观明了。时代也要求党史工作自觉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采用新技术,创新党史资料征集、宣传的方法和手段。
二、党史视频资料征集工作如何进行
党史视频资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时录像资料,是历史现场的录像,这一类有早期的电影纪录片和后来的摄像资料,留下来的是有限的。还有一类是采访录像和党史遗址遗迹、文物的录像等。实时录像资料是征集进来,从人家那里拿来,采访录像则要靠自己动手了。
这种采访获得的视频资料就是视频口述史资料。如何拍摄呢?
一是做好器材准备。
为确保拍摄质量,摄像机要购买专业级的机器,购买前可以向专业人士详细咨询。购买摄像机一是要考虑携带方便,二是要根据财力状况来决定。从当前行情考虑,价位在1.5万至6万元的为宜,最好购买高清摄像机。这一价位的摄像机,属于专业级的机器,设计定位为新闻、旅游、纪录片的拍摄用机,既可手动调节各类设置,也可设置自动模式,适合党史工作者采访拍摄。另外,还要配备指向性好的采访话筒、三角架以及辅助摄灯等。
二是学习必要的摄像基础知识,掌握拍摄技术。
学会摄像并不难,就如你用全自动照相机拍照片。然而,要拍出好的画面却是要花一番功夫的。拍摄者可以参加广播电视院校举办的培训班学习,也可以拜电视台或影视公司的摄像师为师,也可以对照书本或教学光盘进行自学。笔者建议在全国党史干部培训班和省级党史干部培训班中增加这一培训内容。
简单点,可以用自动模式拍摄,牢记稳、光、图三个字。稳,就是持机要稳,拍摄要稳,切不可乱摇镜头;光,就是要用好光线,随时随地调好白平衡,对焦要准确,用顺侧光,忌逆光拍摄,有条件的可以布顶光;图,就是构图了,原理与拍照相同。口述史采访拍摄构图宜特写,应注意入画背景的整洁。
三是事前做好拍摄准备。
口述史资料的采访拍摄不像文字记录,述者可以漫无边际,记者能够随时取舍。拍摄的资料过长,增加了以后利用的查找难度,同时增大了保存量。拍摄的资料过短,又会影响到以后使用,因此拍摄者在拍摄前应通过访谈做到心中有数。
要做到心中有数就要确定每一次访谈的主题,就是要选好题,然后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等资料。口述课题的选择、访谈问题的提出、访谈对象的确定、口述过程的引导、口述材料的取舍、分析鉴别等,无一不与掌握广博的党史知识和“穷尽”文献资料相联系,访谈前对文献史料掌握的越充分,访谈就越主动,越容易与受访者沟通,对口述内容就越容易理解,对口述史的把握就越准确、越接近真实。
拍摄采访以挖掘事实为原则,采取灵活的访谈方法。口述研究的主客体均为活体,二者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由于口述者的生活经历、文化层次和个性特点各有不同,所以采访交谈的方式也不可一律。而采访者的知识结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不同,所采取的访谈方式也会不同。在拍摄述者讲述时,采访者不要插话,一是避免打断述者思路,二是有利于后期剪辑。有的时候,要用述者的一句话,因为混入了采访者的声音而难以剪辑。
另外,老领导、老同志参加纪念活动,重访故地,要随时准备,及时抓拍。这些镜头,更有激情,更吸引人。老领导、老同志参加纪念活动和重访故地时,也应安排采访活动,以减少外出采访的麻烦。2005年我拍摄到了台湾少年团的老团员在台湾义勇队旧址高唱团歌的镜头,这种情景不会有第二次。当年,我还拍摄了台湾义勇队队长李友邦将军遗孀严秀峰的口述视频。这些视频资料在电视资料片制作时就可以用上,如果后来专程到台湾拍摄将增加许多人力和财力支出。
外出采访拍摄时,要拍摄能说明采访地的镜头,如有站名的火车站,该地的标志性建筑等,另外还要拍摄一些实物、照片等相关资料。每一次拍摄完毕,都要在带子上标明内容简介、录像时长、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拍摄人等,以便利用时查找。
四是视频资料的保存。
视频资料的保存除了与文字、照片等资料相同的一般要求外,特别要注意防磁、防潮。重要视频资料应进行复制备份。
三、党史视频资料的制作和传播
口述史对于史学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带来重大变革,以往大部分历史资料,均查自档案馆、图书馆,一个死,一个活。文献资料不能再生,口述历史则有源头活水;一个是“读”历史,一个是“听”历史;一个是单向被动认知,一个是双向交互交流。视频口述史工作的开展,让史学工作者“听”历史扩展为受众者也能“听”到历史的“声音”,看到历史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形象。视频口述史工作的开展,为党史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自由驰骋的空间。视频口述史不仅为资料的征集拓宽了渠道,也为研究方法带来了的突破。
视频口述史资料的征集也是为了研究,为了宣传党史,发挥党史的资政育人作用。视频资料的宣传利用需要通过节目策划、制作和传播三个环节来实现。
策划是对一个视频作品的规划和设计。历史有内在的逻辑性,而视频作品有它的艺术性,党史视频作品的策划就是通过电视这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历史的逻辑性。这种艺术形式有别于文艺作品,它不能虚构,但可以运用一些遗址、文物、图表的画面,也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片断来表现历史的背景或虚拟历史情景。党史视频节目的策划包括脚本写作、材料收集、制作、定稿以及传播方式等,当然更重要的是筹集经费。
党史视频作品脚本的写作,既是文字写作,也是对视频画面、字幕、音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视频作品的特点。解说词是文字稿的基本内容,既要符合党史文章写作的一般要求,又要考虑到相应的画面内容。党史视频作品既要有理论性强的作品,也需要有故事情节、具有悬念、符合大众欣赏口味的作品。无论作品的表现方法如何,真实性是党史视频作品的生命。视频作品的字幕是对画面所作的说明,主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介绍、画面来源等。字幕应简短、概括。
视频制作技术的难度相对高些,未必每位党史工作者都要掌握。党史视频作品制作可以委托电视台或专业的制作公司。笔者认为,省级党史部门应设立音像制作中心,有条件的地市级党史部门也可以配备专人搞音像制作。党史工作部门设立自己的音像制作中心,一是制作者专门从事党史音像作品的制作,能够体现出党史的专业特点;二是一些背景性的资料不必重复寻找和购买;三是有利于各地拍摄资料的共享。不过,这些共享和利用,必须尊重他人的劳动,按相关法规办事。视频作品的制作除了画面视频外,还包括解说和音乐等音频制作。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修改和定稿,也可以叫做审稿或审片。党史视频作品的制作、审稿审片都要按照党史工作规定进行,按照党史工作的组织原则执行。
党史视频作品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具有文字、图片作品所不能代替的功能。但是,视频作品也受到了传播方式的限制,它需要一定的播放载体才能显示出来。不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限制越来越少。视频作品的传播形式主要有电视播出、宽带网络、移动视频网络、光盘等存贮介质。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随时随地收看视频节目将成为现实,党史工作部门应有所准备。
今年以来,××县委办公室围绕办文、办会、办事“三件大事”,以“带一流团队、建一流机关、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创新思路,完善机制,规范流程,提高效能,促进了工作上水平、出精品。
一、锁定“三员”定位,当好参谋助手
坚持把服务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引导全室人员以当好“三员”为定位,推进工作落实。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员”。围绕领导关注的视点、基层关心的焦点、群众关心的热点,按照“出情况、出经验、出思想”的要求,加大综合调研力度,下发了2021年调研课题,确定了××个调研课题。围绕农业产业化、全县村级组织建设、为民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等热点、难点问题和市委重大决策的制定,协调县级领导、镇办及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调查研究,目前已组织调研活动××余次,完成调研报告××多篇,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篇。
二是强化信息工作,当好“情报员”。认真吃透上情,把握外情,了解下情,做好《领导参阅》的编发和《政务信息》收集、上报工作。今年以未编发《领导参阅》××期,上报市级以上信息××多条,为领导及时了解国情党策,掌握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抓好政务办理,当好“公务员”。一是办到“简、短、精”。制定了《关于精筒文件提高文效的有关规定》,规范发文程序,规定了“十不发文”,推行电子政务,进一步减少发文数量,提高了发文质量。改革呈文方式,根据轻重缓急,将呈阅文进行科学分类,方便领导办文;二是办会做到“删、短、精”。出台了《关于严格控制会议的通知》,实行县委办公室“一个口审批、两个提倡办会”,严格会议审批,压缩规模,控制数量,提倡合并开会,提倡召开现场调度会,在减少会议的情况下,提高会议质量;三是办事做到“快、实、好”。领导交办事项做到认真登记,抓紧办理,尽快落实,及时反馈。
二、建立“三个机制”,促进决策落实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重大决策,建立三大机制,抓协调、抓推进、抓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协调发展。
一是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建立了县级领导班子办公室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对重要工作、重大问题及时联系,互相沟通,统一步调,对一些难点问题,主动协调,认真解决。围绕县委重点工作,广泛征求县级领导和部门意见,编制好《月份工作安排》。超前谋划,主动服务,每周整理编写《县委常委一周工作安排》,为领导掌握面上情况,集中精力抓大事创造了条件。
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完善了对县级领导、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党政正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单位副职及副职以下工作人员、村级的五大考核体系。对这五个体系实行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效果考核相结合,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
三是建立督查落实机制。建立了督查工作数据库,紧紧围绕县委重点工作部署开展督查,实行“三个一”督查工作制度。即每半年组织一次由全体县级领导、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和县直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观摩活动,对全县面上工作进行现场督查;每半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一次全县机关作风行风评议活动,评议结果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每月一次全县重点工作督查通报。今年以来,仅开展的各种全县性重点项目、工程督查观摩活动就达××多次,编发各类督查通报××多期,有效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科室建设,创建服务品牌
科室是机关的细胞,是机关工作的基础。加强机关建设,必须从科室建设抓起。今年以来,我们下大气力抓好科室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科室。
一是推进品牌建设。通过积极开展科室品牌创建活动,全室上下牢固树立起“办精品会,出精品文,做精品事”的服务理念,品牌服务、精品意识渗透到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心聚全程”等一系列科室品牌逐步树立起来。
二是实行目标管理。一是工作制度再规范。建立了“科室晨碰头、主任周例会、全室月安排”工作制度,修订了科室及工作人员目标考核体系,制定了办公室文字成果目标责任制、文字材料研究制度、调研制度、激励约束制度,把办公室的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目标化管理,具体分解到科室到人,健全完善了抓工作推进的运行机制。二是月份工作早安排。以科室为单位拟定月份重点工作安排,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完成时间表,月末统一考评,提高了工作的计划性和超前性;三是工作实绩月公示。每个月末,将每个工作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成果进行公示,印发全体工作人员,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督促、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是实施流程再造。对会议筹备、文件处理、电话记录、来人接待、信息调研、通知印发、材料核对等每项工作制定了从工作计划到工作落实的工作流程图,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做出明确地处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分工责任,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保证了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四、推行“五种工作方法”,打造一流工作团队
一是读书修养法。建立组织和个人的两个“四个一”制度,即:办公室利用周例会,每月安排一次内部工作总结、一次全县情况通报、一次理论学习、一次调讲述学;个人每年读一本好书,记一本读书笔记,提一条有价值的创新建议,参加一次调讲活动。在办公室内部开展以练微机、练书法、练文笔、练口才为主要内容“四练”活动,培养提笔能写、张口能说、有事能干、无事能思的“四能”干部。
二是榜样引路法。通过组织学习××等同志先进事迹,开展“向先进学什么、我应该做什么”的大讨论,把全室人员的思想统一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创新、多出精品上来,同时把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作为提拔干部和评先选优的主要依据,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精品观念,当好服务员,在办公室内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是警示教育法。切实加强队伍廉洁自律建设,修订了《工作人员“十要十不准,守则》和《工作人员“八小时以外”管理暂行规定》,抓好经常性教育,要求工作人员带头遵守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同时充分利用××等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作为反面教材,深入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