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干部短期培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8 15:03:2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干部短期培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干部短期培训总结

篇(1)

2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的实施方法

2.1上下联动,资源共享

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是提升我党干部素质的有效方法,为了保障培训工作的持续进行,就必须要建立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工作培训机制,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集成化管理。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①将培训工作不断落实,可以通过科技培训工作座谈会或者培训班等方式,让基层干部踊跃参加,从而提升思想认识。②为了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可以与国内一些著名的大学联合开展培训机制,坚持省院与大学合作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基层科技管理工作。③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合作,与省组织调训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与省人事厅、省人大科教文卫工作委员会组织培训班,推动基层科技干部管理培训工作顺利进行。④加快省、地科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计划由双方共同策划,地方科技管理进行试点落实,从而通过试点带通全局,实现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⑤在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形成厅内协作的良好气氛,从而更好发挥各部门职能。相信通过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一定可以更好的提升基层干部素质。

2.2多种形式,四个结合

在进行科技管理基层干部集中培训时,培训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具体而言,科技管理基层干部集中培训要体现四个结合。首先是将素质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也就是指在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时,不只要培训科技开发战略、科技管理方面的知识,还应该机关公文处理、科技法律条文、办公自动化这样的专项培训知识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其次是将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可以对基层干部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现代科技管理培训工作,同时也是对基层干部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短期培训,这样的结合方式可以更好的满足基层干部工作需求。再次是课堂传授与其他形式相结合,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并不一定只是知识理论方面的课程传授,还可以让干部深入基层,走入贫困地区,或者到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进行视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培训方式,更有助于基层干部加深思想认识。最后是将国内学习与国际培训交流相结合,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科技创新技能培训,基层干部不仅要参加国内科技部举办的培训学习,还应该走出国门,去学习国外信息化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基层干部加快成长。

2.3培训研究,提升效果

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是需要长期坚持进行的,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培训效果,加强科技管理,认真研究培训项目工作内容是存在一定必要的,这样的科技管理培训工作才更具有针对性。通过研究总结,笔者认为培训工作内容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要突出时代特色,要组织基层干部深入培训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时要紧紧的结合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形式,如WTO对外经济贸易研讨班中的学习内容就是我国在对基层干部展开科技管理集中培训时可以借鉴的培训内容。其次科技管理培训项目工作内容要紧密结合全省科技工作重点,围绕着“十一五”期间的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内容进行,从而组织基层干部参加科研机构、企业三期科技计划管理培训班等,从而认知的学习国家贯彻的相关的政策及文件精神。最后是科技管理培训项目工作内容要紧密结合机关自身队伍建设,开展机关办公化培训班、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等内容,这样才能紧贴实际,在科技进步环境中实现更有益的探索。

2.4规范管理,深入开展

通过前期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的初步探索与相关实践,科技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管理模式,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就必须要制定相关的计划,这样才能实现深入管理的目的。为此可以采用全面追踪、总结分析的方式,广泛的争取各部门意见,从而有针对性的删选出全年科技管理培训工作计划。计划制定后,要向管理厅领导提交,经过审批后才能正式组织实施。而在实施的过程中,监控职能部门也要参与到其中,了解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并且在培训结束后,还应该征求参与培训干部的个人意见,根据意见反馈,进行更加积极的宣传报道,这样的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更加具有规范性,有助于科技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3结语

科技管理是“十一五”期间提出的重要工作内容,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对干部进行更好的管理,运用科技管理技术进行干部集中培训,可以更加好的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将干部综合素质水平推上新的高度。尤其是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集中培训工作可以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水平。

作者:胡军 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蔡启忠.加强科技管理干部在职培训的必要性及建议[J].大众科技,2015(05):174-176.

[2]吕国昌.关于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着力点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02):16-19.

篇(2)

学历教育以联合办学为主

一、校校联合。近几年已与济南机械职工大学、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联合办学,共培养了财务会计、机电一体化、经贸管理、会计点算化等专科毕业生728人,本科毕业生112人。目前已与济南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烟台教育学院等院校签订办学协议。招收各类成人高考专科学员和部分专升本学员。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在职干部职工及部分职校在校生。

二、校企联合。已分别与蓬莱市黄金集团公司,造锁总厂等企业联合举办业余函授中专班。开设了采矿、选矿、企业管理、机电、会统等专业。共计586名学员毕业。年龄在25至50岁之间,根据教学内容和企业的生产情况,安排教师到企业上课,或将学员分期分批到学校上课,为提高企业生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作出了贡献。20C心年又与中粮集团蓬莱分公司联合办学协议。同时还为社会适龄青年业余中专学历教育,举办了办公自.动化,财务会计机电、现代管理等专业函授班,共培养283名毕业生。

短期培训以实用技术为主

一、与市建委建筑业管理处联办建筑工人各工种上岗证的培训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烟台市建委根据有关精神,确定有40多个工种(位)的工人需要持证上岗。蓬莱市将要进行14个工种近2000人的上岗培劫11。

二、与市人事局联合举办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的培训。2001年已为1500多人进行了培训。

三、结合社会各部门对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为驻军三团官兵和山东蓬莱汽车改装厂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举办微机培训班。共举办四期,总计120多人。

四、与市财政局举办会计电算化培训班,已成功举办16期,参加培训及考试人员达950多人次。

几年来的成人教育实践,尽管在教育方向、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范围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产生了变化,人们对终身教育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成人职教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成人职教的功能已发生变化,即从学历补偿转变为掌握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这就对成人职教的方向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方向上要以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为主。教育模式要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上要与新的教学方向和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以专业技能为重点,根据需要做好专业分析,适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

篇(3)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085-01

一、当前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基层政工干部配备“先天不足”

目前,基层政工干部的成份有两个突出的部分:一是一部分政工干部是从战训岗位或防火岗位上转过来的,属于“半路出家”,尤其是从防火岗位上转过来的干部,有些同志从来没有接触过基层部队,对基层政治工作缺少经验,这主要体现在大队一级;二是部分政工干部从地方院校或军队大、中专学校刚刚毕业后就充实到基层中队的政工队伍。地方大学生进入部队前,虽然经过半年或一年的实习,但由于刚刚接触部队,对基层部队政治工作缺少认识、缺乏经验。而从部队大、中专学校毕业的干部,基本上是由部队战士提的,虽然经过两年或三年的军校学习,但他们实践基础薄弱,经验缺乏,手段单一。

2、少数基层政工干部摆错位、不务“政”

有的基层政工领导是本单位的“书记”,负责或主持全面工作,但位置摆不正,不能从宏观和全局上把握和谋划政治工作,不会抓党委(支部)班子建设,不注重抓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而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业务工作上,没有发挥出党委(支部)书记在政治工作中应有的作用。少数基层政工干部对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心有疑虑,使命感责任感淡化。有的认为政治工作是一项繁琐费心的“苦差事”,嫌政治工作太清苦、太枯燥乏味,不如防火灭火等业务工作容易出成绩,因而不愿从事基层政治工作。有的虽已在基层政工岗位上,但身子沉不下去,心放不下来,精力集中不了,缺乏政治工作应有热情和事业心。

3、三是基层政工干部缺乏“阵地”意识,不能大胆地开展工作

一些基层政工干部缺乏政治工作的“阵地”意识,不会利用条例条令规定的政工阵地来开展工作,不敢大胆地提出图书室、荣誉室、俱乐部、黑板报、宣传栏等政工阵地的建设要求,使政治工作的开展缺乏应有的载体和场所,不能受到广大官兵的喜爱和欢迎,有时变成了军事、业务工作的附属品。有的基层政工干部不敢大胆地、主动地将政治工作的触角延伸到部队军事、业务等工作中,难以为防火灭火中心工作提出建议,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工作在防火灭火中心工作中的渗透和服务保障作用的发挥。

4、四是基层政工干部创新意识不强、转化能力欠缺

部分基层政工干部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开展工作的创新意识缺乏;有的“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往往上级强调什么抓什么,上面检查什么突击什么,不善于把上级指示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缺乏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有的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多,因循守旧的观念仍然存在,开展工作总强调老一套,不善于发现、探索政治工作的新规律,也不善于经验总结,对如何提高本单位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缺乏思考和研究,工作抓不到点上。

二、加强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对策

1、不断优化基层政工岗位人员配备结构

政治机关是党委的工作机关,在政治机关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在加入政工队伍之前,要严把“四关”:一是入口关。对拟调入政治机关工作的干部,要采取边培训边考核的办法,坚持不缺编不调入、看不准不调入,做到先出后进、宁缺勿滥。二是廉洁关。政治机关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因此要把那些严于律己、严守规矩,能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权力所缚,不为私欲所动的干部选调到政工队伍中来,树立政治机关的整体形象。三是资格关。优先选调德才兼备、业务能力强的干部进入政治机关工作,在年龄结构上要形成梯次,实现老中青三结合。四是心理关。选调心理品质好的干部进入政治机关工作,组织政治机关干部进行心理测查,开展心理辅导,参加作战和重大行动,强化心理训练,历练心理素质。

2、加大对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培训的力度

目前,基层政工干部的来源主要是正规警校毕业生、地方院校招收的入警大学生,还有短期培训班成长的干部,由于入伍提干的渠道不同,基层干部素质差异较大。因此,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明确培训目标。在培训对象上,对于警校和地方入警毕业生,要突出实践岗位的培训锻炼;对短期培训班生长的干部,要突出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在培训组织上,对于基层难以组织的专业科目,要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举办宣传、干部、组织、纪检干事以及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培训班,解决基层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各基层单位要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措施,采取以会带训、代职锻炼、在岗学习等形式,加大对政工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公安消防支队

参考文献:

篇(4)

农电培训管理是河南南阳电力技校(以下简称“我校”)全面贯彻河南省电力公司农电职工培训精神,保证职工培训质量的桥梁,它以人为中心,由表及里,纵横交织,延伸贯穿在农电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方位,成为激发农电管理的内在动力。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管理职能是管理的两个“轮子”,也是关乎培训质量的“一杆秤”。

农电工短期培训工作已成为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农电培训管理工作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送培单位与培训机构的通力合作。就管理而言,短期培训学员已成为我校在校学员的主体,短期培训学员在校生活和学习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所以在短期培训学员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处理和解决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努力实现两者的和谐,保证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到我校参加培训的全省农电职工无论其在单位从事何种工作,在校培训期间都应当实现从职工到普通学员的身份转变,从岗位工作到学习培训的转变,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培训班班主任是培训学员管理的第一人,作为班主任要坚决克服工作对象是农电职工“不好管理”的模糊认识,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同时也要善于管理,讲究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艺术,使学员乐于接受,自觉服从。班主任处在学员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学校的窗口工作,是学校与学员联系的桥梁,是贯彻各项教学任务的纽带,与学员进行着面对面近距离的接触,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因此班主任必须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其次,班主任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决定了自身必须要有高度责任心;再次,班主任必须自觉遵照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全心全意为教学、学员服务。

一、班主任应增强服务意识

培训管理作为一种催化剂,融合在农电管理的方方面面,并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河南省电力公司根据不同时期形势发展的要求,对农电培训实施计划调整,今年是我校农电培训任务较重的一年,河南省电力公司提出要“深入实施农电整体素质三年提升工程”,我校作为河南省电力公司农电培训中心,承担引领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任务光荣而又艰巨,既给学校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给学校提出了新的考验。农电整体素质提升工程工作标准高、培训规模大、培训种类多,预计我校全年培训规模将突破6500人次,创历史新高,7月培训高峰时期在校培训人员将达到800人次。1学期100多期短训班,在保证培训教学的基础上,增强服务意识,狠抓培训管理,责任重于一切。从学员入校就进行细致的入学教育,使他们从心理上重视,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上课的出勤、课堂的秩序、就寝作息、教室卫生、食堂就餐等全方位实行以班主任为主的责任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当天问题当天解决,决不拖泥带水,形成了管理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良好风尚。笔者在当班主任的一年里,整天早出晚归,只想怎样把自己的班级带好,以为学员服好务为宗旨,用良好的服务打出河南南阳电力技校短训班优质管理的品牌,在省网公司农电培训这块阵地站稳脚跟,树立形象,不辜负上级及全省农网单位对我们的信任。对每一个送培学员,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心爱护,工作细致入微,耐心认真。经常找学员谈心,掌握学员的心理动向,及时解决学员中存在的问题,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经常协调各有关科室做好配合,召开座谈会及时做好调查与反馈,使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有更多的收获。

增强服务意识。在学员管理过程中要始终贯穿“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的管理理念。为学员服务首先从学员入校工作开始。过去学员报到都是学员交完费后找班主任注册。由于外地学员对学校情况不熟悉,学员从进入校门就开始询问到哪里登记、到哪里注册、在哪里上课等等问题。本学期开学伊始各期班主任就主动在生活服务中心服务大厅等候学员,第一时间把学员在校期间的吃、住和学等问题向学员一一做详细解答,并把学习资料送到学员手中。免除了学员报到当天的困惑和劳累,也同时使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本班学员,使学员到校后首先感受到班主任带给他(她)们的关怀和温暖。

切实搞好生活管理和服务。学校是学员之家。班主任除了要关心学员的学习外,还要关心学员的生活情况,热情地为学员服务。要心为学员所想,使管理工作跟踪到课外,要经常了解学员的生活需求并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学员对住宿、伙食等方面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善生活条件,使学员从内心感到在学校如在家一样亲切和温暖。同时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为了配合学习及活跃学员的学习生活,增强学员在学校培训的兴趣,班主任要组织学员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文娱活动、体育活动、延伸教学活动等。比如我们开展了第二课堂,开放图书室,让学员上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这样既有利于学员的相互了解,密切联系,也有利于学员在校学习的便利和提高。学员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不同,我们就联系后勤服务中心,饭菜尽量多种多样,少数民族的学员另有小灶,满足学员的生活需求。有学员生病我们联系卫生室,去宿舍看望,使学员有家的温暖。在每次培训结束的时候,我们给学员做通讯录,照合影像,建立QQ群,方便学员联系,加强学员的感情交流,使他们今后在工作上更好的相互交流,生活上互相帮助。每年调研的时候送培单位领导与学员们有共同的评价:南阳电力技校的管理有高度,我们受益匪浅。 转贴于

二、班主任应强化管理职能

首先,要看对象管理。几年来,我校从社招职业教育到军培生岗位教育转化为以各基层农电工人为主的短训班培训教育模式,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训”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农电培训的学员大多来自基层单位,他们的整体素质不高,组织纪律性较差,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这些学员在基层管理的事务较繁杂,针对的管理人群大多以基层的群众居多,还有我们办班是“短平快”的模式,这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我们就以人为出发点,制订了《南阳电力技工学校短期职工培训管理办法》,具体有《培训学员日常生活管理规范》、《培训学员考勤考核制度》、《培训教室管理制度》、《培训学员成绩管理办法》、《培训学员公寓管理规定》、《优秀学员评选办法》、《操行考核细则》、《处分及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制订成册发放给学员,使学员有“法”可依,管理就有了约束力。我们借助理论培训的文化效应,对职工进行专业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以强大的学习动力,推动农电规范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其次,要看目标管理。2006年我校正式挂牌成为河南省农电培训中心,工作的重心就转移到对农电工进行培训。学校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农电职工培训精神,对全省的农电工开展全员培训,岗前培训、鉴定培训、专题培训等,它涵盖了我省农电系统的各个部门的几十个工种。鉴于这种情况我校针对农电工的这种需求,上岗的人员必须持证;在不同的岗位须有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对一些特殊工种及管理层的主题培训(班组管理、微机培训、ERP专题),有了这些目标,使我们在具体管理上有了一定的强制力,学员在校的学习表现直接与其利益挂钩,讲清利害关系,激励学员积极上进,学好专业理论知识,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我们不仅用各种制度规定“硬管理”的强制手段,我们还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软管理”,宣讲省电力公司的培训精神,构筑 “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格局观念,使学习真正成为学员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行为。通过舆论宣传、树立典范等非强制手段来无形地控制学员行为。学员大多来自基层,工作压力较大,平时学习时间较少,在有限的培训时间能够在自己的专业和个人素质上有所提升和收获,是很难得的好事,我们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仅重视用制度来约束学员的行为,更注重培养和树立学员的自主观念和意识,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

篇(5)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昌盛为中心,以普及农业提高前辈技能和非农财产技艺为重点,执行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指导培训与技艺培训相结合,务工培训与务农培训相结合,采取培训技能主干、培育专业强人、培养示范典型、建立推行基地、普及科技效果等办法,经过办班培训、集中讲座、光盘学习、田间指导、技能承包、观赏学习等方式,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具体提高全市农业科技程度和农民科技文明本质,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法,为加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现代农业建立供应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目的任务

全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分市、县、乡三级开展。

市级培训活动共举行短期培训班80期次,开展基层巡回讲座520场次,制造电视专题节目、讲座75期次,制造发放光盘12000张,制造收集专题节目、信息、常识150期次;县级培训活动共举行短期培训班440期次,开展基层巡回讲座5300场次,制造电视专题节目、讲座550期次,制发光盘106000张,开展乡村劳动力阳光培训960期次,开展农民职业技艺培训22期次,组织观赏学习109次;乡级培训活动对比市、县级培训活动由各地辨别确定目的任务。全市累计培训农民到达100万人次。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首要包括:基层农业技能人员、乡村基层党员干部、乡村财政人员、农民、农业财产化龙头企业治理人员、农民专业协作组织治理人员等。

四、培训内容

全市百万农民大培训,要着眼于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着力于农业生产技能程度、非农财产技艺、运营治理理念、信息获取手段和市场掌握才能不时提拔,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培育提高前辈的农业运营治理理念。量体裁衣,因情制宜,增强指导,积极扶持,努力推进农业规划化、规范化、集约化、生态化、特征化、品牌化、专业化运营。二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重点进行培训。围绕农业品牌创新工程,抓好品牌农业、规范化生产、三品一标、农产物安全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设备农业拓展工程,抓好提高前辈合用农业维护地设备建立、设备蔬菜技能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生态农业推行工程,抓好生态农业、轮回农业、沼气建立、秸秆气化、太阳能应用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农业生产前提改善工程,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地盘整治、中低产田革新、高规范农田建立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地盘流转加快工程,抓好乡村地盘承包运营权政策律例、机制形式、发展偏向、规划运营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围绕农业乡村严重工程项目开展培训,共同农机补助、农产物监测系统建立、沼气工程等项目标施行,抓农机运用和维修、沼气生产工及沼气物管员、基层监测员培训,为严重项目标施行供应人才保证。三是推行提高前辈的农业生产技能配备。围绕农业服务系统发展开展培训,抓好基层农技推行人员、村级农业技能推行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常识更新培训,为农业生产服务系统供应人才支撑。围绕优势农产物和主导财产开展适用技能培训,以保证首要农产物有用供应和添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抓优秀种类、技能的引进推行,结合农时时节,采取各类方式,大力开展农业适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才能和运营程度,培育一批有文明、懂技能、会运营的新型农民。

(二)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宣传统筹城乡发展的严重意义和各级党委、县政府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政策、办法,包括乡村宅基地流转、乡村承包地治理、农民进城落户等方面。重点增强农民非农财产技艺培训,大力施行乡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围绕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增强乡村劳动力二三财产职业技艺培训,开展乡村劳动力自立创业才能培训,积极指导乡村劳动力向非农财产转移,鼓舞乡村劳动力到外埠务工、创业,推进乡村居民向城镇转移。

(三)乡村综合配套变革。深化乡村产权准则变革(乡村集体地盘一切权、集体建立用地运用权、乡村林权、乡村地盘及果树承包运营权、乡村房子一切权等确权颁证工作)、乡村地盘股份协作制、乡村社区资产股份协作制、乡村资金合作协作社、乡村集体财富积聚机制、基层民主治理与创新等方面政策办法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看法,推进乡村综合配套变革,加速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

(四)新民居建立。大力宣传新民居建立的严重意义和各级党委、县政府推进新民居建立的各项政策、办法。宣传各级新民居建立的规划、方案和各类新民居建立的形式、典型。鼓舞指导广阔农民群众积极参加新民居建立。

(五)农业财产化运营。围绕龙头企业提拔和农产物加工业强大,抓好农业财产化运营、农民专业协作社建立、龙头企业发展、农副产物加工业发展、各级扶持政策、龙头带举措用、好处联合机制、农产物基地建立、打造财产链经济等方面相关常识培训。

五、培训方式

(一)举行培训班。举行短期培训班,就单项专业常识、专业技能进行系统培训,让受训人员做到结实把握、纯熟运用。

(二)开展基层巡回讲座。在县、乡、村举行专题常识讲座,让受训人员把握常识要点和技能方法。

(三)创办电视专栏。在市、县电视台创办农民科技培训专栏,制造科技讲座、信息传达、典型示范、产物宣传等相关专题节目,扩展农业科技普及范围。

(四)光盘教育。市、县两级购置、制造光盘,下发到村和重点农户,经过观看光盘让受训人员把握相关常识和技能。

(五)现代长途培训。应用党建网、乡村党员干部现代长途教育网、城乡一体化网、农业信息网等收集,制造专题节目,相关信息、常识,到达培训目标。

(六)播送板报。首要应用村级播送和板报,结合本地主导财产,结合农时时节,有针对性地播放、登载相关常识和技能,提高本地农民科技本质和农业生产科技程度。

(七)典型示范。围绕培训内容,在各个方面大力培养典型,充分发扬典型带举措用。积极指导已有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成功典型参加全市农民科技培训,充分师资力气。还市、县、乡、村围绕相关财产,在栽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积极培养典型,依托典型带动,充分调动广阔农民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热情和积极性。

(八)大篷车活动培训服务。市、县、乡成立农业科技服务大篷车,公开服务德律风,为广阔农民供应德律风征询和上门服务。

(九)现场指导。市、县、乡各级农业主管部分,布置农业技能人员或延聘农业专家深化田间地头,为广阔农民开展现场技能指导。

(十)技能承包。市、县、乡各级农业主管部分,布置农业技能人员或延聘农业专家,对栽种、养殖等重点场(户)开展技能承包服务。

(十一)观赏学习。县、乡、村三级要组织村干部、农民、龙头企业治理人员、农民专业协作组织兴办人员比及周边提高前辈典型观赏学习,坦荡眼界、拓宽思绪、灵通讯息,学习新理念、新形式、新技能。

六、时间布置

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一)预备阶段(2012年11月20日—2012年11月30日)。具体做好各项预备工作,包括制订方案、成立组织、制造方案、布置课程、组织师资、购制材料、确定场地等。

(二)培训阶段。(2012年12月1日—2013年5月15日)。市、乡、村各级具体开展各类方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三)总结阶段。(2013年5月16日—2013年5月31日)。具体总结培训阶段开展的工作、获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收成的经历以及对今后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计划和建议。

七、保证办法

(一)增强组织指导。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指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密共同,构成工作合力。各单位之间要增强联络与协作,特殊要增强与新闻媒体和四家收集的联络与协作,构成强壮的宣传培训气氛和收集掩盖格式。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县政府农办)要做好科技培训活动各项详细工作的协调组织。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分也要成立响应的指导组织和做事机构,组织开展好全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

(二)增强责任落实。各级各有关部分要坚持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目的责任制,层层分化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各县(市)区要依照《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施行方案》中的目的任务(任务分化表附后),制订具体详细的施行方案和培训方案。市指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依照《市百万农民大培训施行方案》中的目的任务(任务分化表附后),制订详细培训方案。各级各单位施行方案和培训方案于12月10日前,报市指导小组办公室。

篇(6)

2、__乡人民政府和各相关成员单位、各村委会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至少督查2次。认真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行动计划》的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宣传覆盖率达100%,合格率90%。

3、各相关单位和各村(社区)及时上报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材料,备档存案。

[,!]4、进一步巩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成果。认真做好全乡党政领导干部及一般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培训,每年召开至少2次培训会,并确保培训工作不流于形式。

5、乡防艾工作小组多次深入各村组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十二五”期间共发放资料5万余份,全乡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在校学生知晓率100%,校外青年知晓率达80%。

6、乡防艾工作小组利用农忙、逢年过节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机会,逢场天在__场社区人流密集地设置宣传点,通过挂横幅、放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开展宣传。

7、积极联系各村(社区)宣传骨干,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培训10场1000余人次,现场抽查6次150人,知晓率达85%。

8、在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献血日、《献血法》纪念日前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坝坝电影、“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开展了艾滋病宣传活动。

9、在乡政府、卫生院和各村(社区)公开栏均设有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栏,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信息和政策,及时更新,并结合实际开展群众性艾滋病防治健康

教育活动。

10、“十二五”期间,乡妇联、团委等社会团体组织认真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妇女面对面”、“不让艾滋病进我家”、“青春红丝带”等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对高危人群进行防艾知识培训知晓率达98%以上。

11、根据《__省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条例》,在__乡卫生院设有艾滋病自愿咨询监测点,运转正常。“十二五”期间完成自愿咨询100余人次,对常年在外务工农民工检测50余人次。

12、“十二五”期间,按照上级要求,我乡认真抓好婚前检测和孕产妇检测工作,对到计生办办理新婚登记的夫妇,都要求其到医院做免费艾滋病检测,并接受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教育。期间,共做艾滋病检测近1500余人次,其中孕产妇800余人次。

篇(7)

(一)能够直接从事审计业务工作的审计干部比例

审计机关、下属事业单位审计干部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并不断提高与其从事业务相适应的职业胜任能力。到2013年,能够直接从事审计业务工作的审计干部比例保持在85%以上。

(二)专业技术资格比例

到2015年,我局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干部比例争取达到50%,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干部比例争取达到20%。通过AO认证考试人才比例达到50%以上,审计署中级计算机考试人才比例达到10%。

(三)专业结构比例

审计干部队伍的专业结构要适应审计工作需要。到2013年,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经济类、管理类以及法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审计干部比例应保持在85%以上。其中法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审计干部比例,应在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四)文化程度比例

局机关45岁及以下的审计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到2013年,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审计干部比例达到90%以上。

(五)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审计业务骨干人才比例

到2015年,符合审计业务骨干人才和审计专业领军人才条件的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的比例达到10%以上。

二、具体措施

(一)坚持标准,严把进人关

1、通过考试录用的审计干部,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的人员,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

2、通过调入方式进入审计机关担任副职领导职务及以下的审计干部,特别是从事审计业务工作的人员,除应具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资格外,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审计业务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以及5年以上与审计工作相关的财经、法律、计算机、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历。

3、根据审计工作需要,积极争取审计干部聘任试点工作。经审计干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工程审计、资源环境审计、计算机审计等专业性较强的职位试行聘任制,按照审计干部法和聘任合同管理所聘审计干部。

(二)切实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1、新录用的审计干部,应自进入审计机关3年内通过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届时不具备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干部,一般不得从事审计复核、审理工作。

2、审计机关担任项目主审的审计干部,一般应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3、审计机关年龄在45岁及以下的审计干部,符合审计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但未取得审计师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的,应自本办法下发之日起3年内取得审计师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尚不符合审计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应在符合条件后3年内取得相应资格。在上述规定时间内不能取得审计师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原则上不担任审计组组长、主审。鼓励45岁以上的审计干部报名参加审计师等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考试。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人员每年至少担任一个项目的主审,多担任项目主审、业绩突出的,在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创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三)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1、鼓励和引导审计干部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特别是审计硕士等专业学位教育,充分发挥学历学位教育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方面的作用。

2、完善取得审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实施分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强中、高级审计师研究能力培训,着力提升审计专业人才从审计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理论高度系统地进行归纳总结、科学阐述的能力。

3、认真参加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任职和初任培训、领导能力培训。

4、加强审计业务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选送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审计机关各类业务培训,鼓励年轻审计干部参加审计署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组织业务培训、审计项目培训。

5、加强业务交流。参加审计讲座,定期参加投资、企业、计算机等专业审计交流。认真总结审计经验,组织案例交流。

6、加大网络教育力度,培训内容涵盖政治类、公共类、法规类、审计类等多个门类,充分利用“干部在线学习网”、“审计署在线学习网”平台,倡导审计干部自主学习。

7、拓展培训方式方法。采取集中轮训、专题培训、在线学习、以会代训等方式,开展特色化、专题化的各类短期培训。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方法,确保培训实效。

(四)加大在实践中发现、培养和使用审计专业人才力度

畅通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干部挂职锻炼渠道,让人才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可选派年轻审计干部到上级审计机关挂职锻炼。

三、工作要求

篇(8)

全县共举办短期培训班190期次,其中:县级培训班40期次;乡镇级培训班150期次;开展基层巡回讲座500场次,制作电视专题节目、讲座50期次,制作发放光盘1000张,开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100期次,组织农民参观学习10次;农民创业培训达到1280人,其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40人,农产品经纪人培训40人,村组干部400人,农民创业培植培训800人;全县累计培训农民达到10万人次。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农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办人员、农产品经纪人等。

四、培训内容

全县农民大培训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培养新型农民、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根据我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农业新上项目的发展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十三个方面:

(一)围绕龙头企业提升和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工程,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各级扶持政策、龙头带动作用、利益联结机制、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产业链经济、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二)围绕农业品牌创新工程,抓好品牌农业、精准农业、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三)围绕规模养殖推进工程,抓好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养殖小区建设、规模养殖场建设、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的机制模式、各级扶持政策、集约高效养殖、循环生态养殖、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相关知识。

(四)围绕设施农业拓展工程,抓好先进适用农业保护地设施建设、设施蔬菜、果品、花卉生产技术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五)围绕生态农业推广工程,抓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沼气建设、秸秆气化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六)围绕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工程,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节水灌溉、科学用水机制模式、测土配方施肥、土地复垦、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良田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七)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工程,抓好农户分散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经纪人队伍建设、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产品流通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八)围绕土地流转加速工程,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政策法规、机制模式、发展方向、规模经营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九)围绕绿化玉田持续攻坚工程,抓好绿化玉田持续攻坚行动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

(十)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抓好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为进城务工农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免费的引导性培训。

(十一)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程,抓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

(十二)围绕灾害防御及应用处置建设工程,抓好农业气象基本知识和农村气象灾害、雷电灾害防御知识培训。

(十三)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政策培训。

同时,结合全县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抓好种植业、养殖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植物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相关知识培训。开展农业农村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五、培训形式

(一)举办培训班。举办短期培训班,就单项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进行系统培训,让受训人员做到牢固掌握、熟练运用。

(二)开展基层巡回讲座。在乡镇、村举办专题知识讲座,让受训人员掌握知识要点和技术要领。

(三)开办电视专栏。在县电视台开办农民科技培训专栏,制作科技讲座、信息传播、典型示范、产品宣传等相关专题节目,扩大农业科技普及范围。

(四)光盘教学。县、乡两级购买、制作光盘,下发到村和重点农户,通过观看光盘让受训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

(五)广播板报。主要利用村级广播和板报,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农时季节,有针对性地播放、刊登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当地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六)典型示范。积极引导已有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成功典型参与全县农民科技培训,充实师资力量。同时县、乡、村围绕相关产业,在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积极培育典型,依靠典型带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热情和积极性。

(七)现场指导。县、乡农业主管部门安排农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八)技术承包。县、乡农业主管部门安排农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农业专家,对种植、养殖等重点场(户)开展技术承包服务。

(九)参观学习。县、乡、村三级要组织村干部、农民、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人员等到外地先进典型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灵通信息,学习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

六、时间安排

县农民大培训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09年1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方案、成立组织、制作计划、安排课程、组织师资、编印技术资料、确定场地等。

(二)培训阶段(2010年1月1日—2010年4月15日)。县、乡、村三级全面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大培训活动,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三)总结阶段(2010年4月16日—2010年4月30日)。全面总结培训阶段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收获的经验以及对今后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打算和建议。

七、相关要求

一是制定分村培训计划。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要按照县达培训任务,确定培训内容(一般一个村明确一个主导产业、三个培训专题),制定培训计划,于12月31日前报县农民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是编印培训材料。县直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组织本单位技术骨干编印技术明白纸,编印后由各乡镇发放到参训农民手中。

三是实施培训。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培训任务、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组织农民参加培训,每次培训不少于3小时。

四是建立培训档案。每个培训班次(一般一个村一个班)建立一套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培训通知、培训讲课材料、培训现场全景照片3张以上(要求同一张照片有时间、地点、会标、讲师及参训农民)、参加培训农民的培训台帐。

五是灵通培训信息。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分别明确专人负责培训台帐内容的收集整理,建立健全培训台帐,明确专人及时向县农民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农民培训信息。

八、保证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农工委书记周庆岩同志任组长,县委农工委常务副书记宋成太、县政府办副主任刘向阳任副组长,县农经局、畜牧局、林业局等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农民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培训活动的总体指挥调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培训活动各项具体事务的协调处理。各成员单位要在县农民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开展全县农民大培训活动。

二是强化培训力量。一方面,要强化师资队伍。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农民大培训讲师团,讲师团人员主要通过聘请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专家,抽调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选拔农村乡土人才、种养能手、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创办人员等多渠道产生。另一方面,要整合培训资源。县直各有关部门要整合现有教室、场地、设施等培训资源,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达到大培训活动要求。

篇(9)

同志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准”、“精”、“优”、“实”四个方面同时入手,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一、学员调训准

高校党委要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推进,着眼于一个“准”字,解决好学员调训工作。

1.分类准。高校干部队伍有其自身特点,大体可分为党务管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后勤管理等,但对于干部教育培训而言,这样的分类仍是比较宽泛的,从不同职能而言,又可分为学生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招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要根据每期培训班不同的培训重点科学分类,确定学员调训范围。

2.时机准。要根据不同类别干部在不同时间段的工作特点确定调训时机,如对于教务管理干部的培训,应当尽量安排在假期和学期中间进行,而不宜安排在教学安排繁忙的学期初或考务安排较多的学期末,对于学生管理干部的集中培训则宜利用开学初和假期前进行,对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共性问题集中讲授和培训。

3.要求准。充分激发干部学习热情,对不同类别干部要结合各自特点,对中高层领导干部的培训应以强调“转化”为主,对青年干部的培训应以夯实基础为主,明确学习要求、学习重点和学习效果,指导他们合理制定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好工作与学习。

二、师资配备精

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人才和资源优势,树立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建设意识,加强师资库动态管理,着眼于一个“精”字,合理配备师资。

1.遴选精。干部教育培训授课不同于面向在校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因此必须从增强高校干部治校兴教能力出发,充分发挥高校自身学界联系广泛、学术交流活跃、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广揽名师,精心选择那些理论基础实、研究视野宽、授课效果好的教师担任干部教育培训授课工作。

2.组合精。在充分挖掘学校自身优质师资的同时,还要放开视野,根据不同班次培训工作重点,适时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实务管理工作者和先进模范人物任教,根据授课教师知识背景、年龄结构、授课风格的不同进行科学组合,使他们能够切实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3.管理精。干部教育培训的师资配备要主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学员评教实行择优入教、动态管理,对于知识更新较慢、授课效果不佳、学员评价不高的教师不再列入师资库,对于知识更新快、授课效果好、学员评价高的教师则在师资库中予以保留,促使任课教师自觉加强业务学习、改进教学方式,实现干部培训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

三、课程设置优

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注重基本教学原理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自身规律的结合,着眼于一个“优”字,不断优化课程设置。

1.开设优。要通过个别询问、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征求干部对于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学习方式的意见建议,以提高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增强培训的实际效果,较好地把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要求与干部学习的个性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体现按需排课、因人施教的原则。

2.搭配优。在加强政治理论培训的同时,要合理搭配业务素质、政策法规和文化素养等课程模块的建设,具体课程搭配要适应不同岗位类别干部的学习需要,积极推行菜单式选课、版块式组课、调节式排课、启发式授课,广泛开展政治、经济、文学、历史、教育、法律和最新前沿自然科学方面知识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心理学、电子政务、危机管理、执政能力建设的培训,帮助领导干部优化知识结构、跟紧时代步伐。

3.品牌优。要树立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品牌意识,始终把课程质量放在重要位置,突出不同培训班次课程特色,增强培训课程吸引力,更好地为干部岗位需要服务。

四、培训效果实

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突出一个“实”字,不断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效果。

1.方式实。实现由“单一型”向“多元化”的转变,坚持重点培训与干部轮训、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不断拓展干部内培、外训、自学的外延空间,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采用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灵活采取座谈讨论、学员论坛、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社会考察、素质拓展等多种方式,激发广大干部学习热情。

2.成效实。坚持因时施教,突出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在政治理论培训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要突出时代特色和高校特色,坚持理论教育、知识教育、作风教育并重,将治校能力培养贯穿于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对于培训效果要通过跟踪回访,对学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工作思路、工作质量、工作水平的变化等方面全面评估,及时分析总结培训工作得失,不断改进和完善培训工作。

3.机制实。要结合实际建章立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将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和完成学习任务情况作为年终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在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在笔试试题设计上要注重平时知识积累,突出考察应试者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广大干部中营造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篇(10)

    2存在的不足

篇(11)

任职教育是指以解决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我军院校的任职教育,是指军官(士官)在完成基础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逐级晋升需要而进行的职业教育。理解任职教育,应把握好以下四点:

第一,任职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拓展。军官任职教育,分为任职前学历教育和任职后岗位任职教育,士官任职教育则是为满足本职岗位能力工作需要进行的院校(训练单位)培训。

第二,任职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岗位任职的需要。军队中同一岗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任职需求,任职需求的变化牵引着任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任职教育着重突出岗位任职能力的提高。任职教育注重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第四,任职教育是针对军官职务晋升和士官岗位转换。对任职能力、素质的需求而进行的培训和训练,强调逐级进修,分段实施。

综上,任职教育不是本科学历教育的再延长,也不是军事技术专业和指挥专业的简单叠加;既不能套用学历教育模式大量灌输专业理论,又不能像在职干部短期培训那样一味注重基本技能强化。

二、军队院校任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机械化作战向信息化作战转变的不断深入,信息化作战已成为未来作战的基本模式,作为提高我军适应信息化人才队伍手段之一的任职教育也要与之相适应,但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有效性的教育管理体制

院校教育应当是对培养学员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活动,包括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学制和时间分配、教学与管理方法等。而目前我军的任职教育,基本上属于部队军官、士官短期培训,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一个正规的系统的训练管理体系,整个学习过程存在随意性较大的现象,学习结果没有十分严格的资格认证,使得一些培训、一些人的形成了学好学坏无所谓,回到部队对个人晋升调职没有什么影响的思想,从而使任职教育走了过场。

2.缺少任职教育的相关制度

我军关于任职教育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部队院校任职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代职、相互交流等方面的法规和制度,对任职教育的管理体制、交流体制、专业分类、部队代职锻炼等内容还缺乏统一全面的规范,即院校没有形成任职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究其原因,一方面,院校主管部门对任职教育的认证体制上没有实质性的要求,使得院校在任职教育上很难把握学员在任职教育中对学习成果的评判,对任职教育认证停留在考核、发结业证上;另一方面,军队院校对于干部任职教育培训这一新形势,缺乏针对任职教育模式的探索创新,鼓励教研室、教员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机制还不健全。

3.缺少能真正胜任任职教育的教员

当前,从事任职教育的教员主要包括三支队伍:院校在编专职教员、部队选拔到院校的任职教育、兼职的各类专家和上级机关部分领导。但从当前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员队伍的人才选拔特别是在教员的流动问题上体现得较为突出,很多教员对其他学科专业很少涉足,对本学科专业外的东西知之甚少;从任职教育教员的人才结构分析上看,院校在编专职教员人数过多,有“近亲繁殖”的现象,而来自部队的教官、兼职的专家和上级领导所占比例较小。

4.缺乏适应部队任务需要的任职教育内容

当前,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很多教员在本职专业上研究本专业几年、甚至几十年,对本专业在其他岗位上的应用等不能及时掌握,从而导致在任职教学中存在“一本书主义”和“过时战例反复讲”等现象,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而部队的任务却有了重大转变,目前任职教育的很多内容已经不能适应部队执行多样化任务的需要了。

三、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任职教育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军院校任职教育的期发展,没有像学历教育经过一定时期发展,正在步入全军统规划、统一管理的正规化建设管理模式,目前还是以各大单位自行组训为主,形成了“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统一的教育机制”。

2.对任职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不够

目前我军任职教育理论对指导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不强,培训目的性针对性还不强,同时,对军人的个人发展指向性不明确,这些因素都在深刻地影响着任职教育。由于对任职教育研究的不够深入,还表现在对外军院校任职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多数任职教育院校仍旧停留在学历教育的框架思想禁锢之下。

3.推行教官制存在很多困难和矛盾

任职教育的培训对象包括初级、中级、高级军官和专业士官、专业技术兵。不同级别、不同岗位、不同背景的培训对象对学内容的需要差异很大。这就给院校推行教官制造成了很多的困难和矛盾。一方面,院校选拔教员,不但要有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还要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广博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部队军官到院校短期任职后,多方面的实际困难(例如生活问题的某些方面)得不到解决等上诸多问题,给部队推行教官制带来了诸多困难。

4.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任职教育要求教员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教学组难度高,教学内容更新要快、实践性要强,还要掌握本域的前沿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军队院校教员普遍实行“终身制”,从教过程中很少离开院校、很少接触部队实际,这是发展任职教育的重要障碍。

四、对军队院校任职教育革新的几点思考

从任职教育的发展趋势看,任职教育的专职教员“任期”应当通过法规形式予以保证,使部队实践成为教员职业生涯中重要环节,以保证教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适应任职教育的需要。同时还要“请进来”,即以专职教员为主体,聘请部队科研院所、装备生产厂家、地方高校、部队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员。

1.建立相关法律制度规定

首先,加快建立任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任职教育工作中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要把教员队伍建设纳入院校任职教育体系法规规章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任职教育院校教员管理、交流等工作的法律制度;其次,提高任职教育相关方面的立法质量,目前关键是建立更严格、更完备的“晋训一致,先训后晋”规制度。既每个岗位或职务需要何种任职培训,要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任职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晋升,或“专岗专训”,避免参加培训就能晋升现象;再次,完善培训学员学习成绩报告制度,一方面向院校主管部门汇报任职教育的总体情况,包括学习内容、训练情况、教员队伍情况、学员能力考核情况等;向送训部队的干部部门通报,主要内容有学习内学习成绩、毕业鉴定和学员的结业论文等,以激励学员的学习动力。

2.规范任职教育学制管理制度

教育训练主管机关和任职教育院校应抓住任职教育全面发展的初期的有利时机,从全军任职教育的全局出发,长远考虑、充分论证、认真谋划,对任职教育的专业划分、课程设置、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考核标准等进行统一规划,在全军范围内对教学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优化组合,形成全军一盘棋的任职教育体系,提高任职教育的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

3.建立任职教员培养、考评和交流代职机制

目前要在短期内改善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是不容易的,必须采取全系统、全方位、多方面的方法,提高教员任职能力。院校要对培训人员的所在单位保持联系,立足部队的实际需求开展培训。首先,要进一步丰富教员的知识结构,采取立足实际岗位练兵,组织教员集训、比武,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导师+工程师)教员队伍;其次,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和督导体系,强化教员岗位意识和职责意识;再次,建立通畅、规范的教员交流代职机制,选择一些任职教育相当较好的院校进行教员流动试点,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使任职教育的教育交流成为一种常态化。

4.加强任职教员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的适应任职教育的发展要求,一是,教员队伍应该向着“三结合”的趋势发展,即专职教员和兼职教员结合;军队教员和地方专家结合、固定教员和流动教员结合;二是,加强任职教育理论研究,为决策层制度任职教育体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制定我军任职教育教员人才工程的战略规划,进一步规范教员队伍的选拔、任用、提升、奖励、交流等机制。四是,适时对教员学习新技术、新情况、新动态的培训计划,全面了解业务系统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宇,马结合,陈煜.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D].天津放军军事交通学院,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