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美术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6: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美术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美术教育

篇(1)

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鉴,另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了解文化,利于创新。单就美术教育来讲,假如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将缺乏内涵。在学习美术教育史的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美,美的涵义,以及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沿袭作用

所有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都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

主要的沿袭有:前面的美术教育方式、机构、画家思想和题材。

简单一点来说:想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上获得一些成绩,就必须要认真的学习美术教育史,因为只有了解历代诸多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定位,促使今天的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

二、欣赏与教育并举的作用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目的本文认为应该是以培养、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类的整体的文化品位与素质修养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人类的感受、欣赏、鉴别美的能力为主要目的。

美术教育史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卷,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前导的作用。在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对我们有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1)审美认识作用;(2)教育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4)审美调剂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

学习美术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反映出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美术学习需要有以上的智力因素,才能准确地把视觉形象反映出来。但同时也需要有学习的意向——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学习美术教育史时我们会因其美术的实用性而提起对美术学习的兴致。再者,我们对实物、挂图、色彩等的欣赏而有感而发引发创作兴趣。

(2)教育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学习美术可以使人心如止水,使人心旷神怡,使人气质高雅;因此人对美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可以激发一生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区别美与丑等,都成了美术教育的任务。凡是真正接受美术教育的人,不允许自己有不美的行为,这是美术教育对人产生发自内心去追求美的促进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美术教育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孔子听了韶乐之后,三个月不知肉味。说明艺术给予人的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它高于单纯的生理。”

绘画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儒雅之士附庸风雅之物,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绘画抒发主观情趣,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还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纯以自娱等言论。

(4)审美调剂作用

美术教育过程更多地是运用审美的情趣,在中国画里就是讲究诗情画意,并潜移默化地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境地,使人心理节律更趋协调。

美育不但能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这种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有着密切相连。通常人们所说的艺德一致,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心理素质与艺术水平的一致。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才能产生真正美的艺术。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调节和平衡了人的心理过程,形成人更健全的心理。

三、促进社会创造革新作用

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了解过去才能创造未来,了解美术史,就能推断,这个领域目前、将来需要什么。虽然当今美术教育史论已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独立性,但是美术教育史论的研究却很难离开美术作品,其实我们现在学习的思想、技法,也是美术史,都是先辈们积累下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以,美术教育史的学习无处不在……

总之,美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史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今天的美术教育就是明天的美术教育史。

参考文献:

[1]叶朗.(1985)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2)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72-01

翻开历史,在人类由原始蒙昧到现代文明的不断探索进程中,艺术的种子一直深植于人类的内心深处,并由此生成了今天繁复庞杂的艺术史与艺术现象。作为现代艺术教育之一端的成人美术教育,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办学历史,为我国的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培养并输送了大批的美术人才。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加深,成人美术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首先,成人美术教育的方向。相对于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专业化教学,成人美术教育在新形式下更应着眼于大众化的审美普及教育。简而言之,即充分利用一切现有人才及社会公共资源,为大众提供更为开放的艺术学习机会和更为普遍、系统的艺术教育及审美层面的引导。

目前,我们的成人美术教育还更多地停留在传统的学历、学位式教育体制中。在这样的功利概念之下,对文化脉络的了解,对艺术经验的观照,皆量化为一种简单的世俗资格的认定。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主义观念的确立,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早已有了巨大的变化。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最直接反映,不可避免地也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而文化观念的转变一定要求我们的艺术教育理念跟着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在不断接受并研究这些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才能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思路及方法。

其次,成人美术教育的内容、方式。目前,成人美术教育的内容依然沿袭着以往的专业基础教学模式,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带有百年来中国美术教育特有的异域文化教育特质。对于教学时间与周期相对较短的成人美术教育而言,这样的历史性误读更是难以在整体的文化背景下显现古老中国完整的文化基因与曾经独有的运行轨迹。因之我们在以往艺术专业教学的基础之上,更应侧重于对大众民族艺术之教育,侧重于对今日大众之东西方艺术鉴赏之教育。唯如此,可使大众明了中西艺术之短长;唯如此,方使我国民渐持独立之审美。针对这样的目的,我们应当提倡课堂以外的艺术教育。例如博物馆的教育。不断提高博物馆在我们日常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已经实施三年了,如何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艺术资源为我们的成人美术教育服务,如何积极与博物馆方面沟通、交流,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教育与博物馆文化之间的衔接、互动,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横向的看,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成人美术教育过程中,在我们的中小学乃至大学艺术教育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进入博物馆经常能够看到的现象是学生们手持纸笔在各个展柜前记录文字说明,问之或答曰:老师要求的。这实是我们博物馆教育的一个重大误区。功利的目的同样产生了功利的行为。什么时候我们的学生面对博物馆的丰富藏品,能用心去感受他所传递的历史人文信息,用心去体会艺术品带给人类心灵的感动与安慰,我们的艺术教育才真正地发挥了它的社会教化功能,才有可能实现美育对人类道德与哲学层面的关照。

篇(3)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70-01

狭义的语言,既以象形文字或字母文字为特征的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只能表达30%的意,其它要靠肌体语言(如舞蹈)和抽象语言(如美术)的产生和发展来不断精细人类的感知、深化了人类的思维、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提升了人类的文明层次。心有所发,语之言之,再者歌之咏之,还不尽意的话,则手舞之,足蹈之。所以,广义来说,一切信息的载体都可称之为语言。有说曰: 语言者,无形之图画,图画者,无声之语言。而佛教把人类五官感受的色、声、香、味、触、法统称为色,与之相对的就是空,这是否与美术所画面的内容(色)与留白(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学科或表达方式有不同的语言,对于美术语言的界定,《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这样解释的,“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美术语言是美术教育的基础,就象站桩之于武术,千变万化的各种招式,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站桩的变形。美术语言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等,与美术语言的基本原理,如统一、比例、对称等,这二者千变万化的排练组合和表达方式,构成了我们无数的美术作品。

基本构成因素是美术作品的原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让学生牢固掌握美术语言的基本构成因素,只有心中牢记各种要素之后,才能进一步进入到如何运用(美术语言的基本原理)这些要素创造美术作品。下面简单举美术语言的基本构成因素中的‘色彩’做说明。(见表1)

然后,在学生牢固掌握了美术语言的基本构成因素,再讲这些要素的运用,即美术语言的基本原理。当然,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美术基本构成因素的运用,即在美术基本原理的实践中,也会反过来加深或重现发现对美术基本构成因素的认识。

美术语言的基本原理,如统一、比例、对称等技术技巧的掌握,必须靠练习,练习,再练习。只有在不断实际练习中,才能体会这些原理,从而把这些原理反应到相应的美术作品或习作中。但基本原理的练习从那方面入手,是值得注意的。很多人初学绘画,即由写生入手,不用临本。但根据本人的多年美术教育经验,如果学生还不谙画法,强其写生,如坠五里雾中,有无从着手之势。如水彩画,着色最为复杂。倘不先用临本,知其颜料配合之大概,即从事写生,亦有朱墨颠倒之虞。故初学水彩画,当先用临本。迨稍谙门径,然后从事写生,较为便利。

美术语言,即美术基本构成因素和美术基本原理,它们的掌握必需靠大量枯燥无味的学习和练习才能理解并加以运用。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然是令人向往的,但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最有效的办法,首先得看懂,并能够感受它们。可以这么说,看懂了美术语言,就或多或少地能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而不能看懂美术语言,想要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势必成为一句空话。就和我们的文学语言一样,总是先看懂才会讲,才能拿它来交流。

就象学武功一样,必须首先经过从无招到有招的阶段,先把一招一式的基本功练好,才能进一步发展。美术语言就是美术教育的基本功。因此,要提高当前的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我们就必须用美术语言进行美术教育。人们常说,美术教育是情感教育,而美术语言则是情感教育的表现手段,它不是摆事实讲道理,更不是客观描述,而是感受的叙说,情感的抒发,主观的表现。美术的核心是情,美术语言的本质是抒情,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篇(4)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高考

作者简介:熊少辉,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08级美术学二班。

鲁迅对美术加以概括说:“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1)美术教育对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殿堂的丝绸之路。艺术离不开生活,固丰富的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要努力使自己在生活中陶冶情操,善于了解各地文化,与民众同呼吸,共生活,享天伦。

绘画是一门心灵的工作,如果不仔细研究而盲目临摹绘画,则毫无意义。但是现在关键是我无法让他们主动去想并合理的去解决绘画中的问题。 绘画时要多动脑筋想,一个理论在未得到有效的印证之前是很难于别人有说服力的,我们自己脑中的“经验”是在不断训练中提炼出来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成为一种惯性,是一种必然。但是在他们看来,却未必奏效。所以后来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一味的叫他们去想,而是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问题,以及让他们知道绘画时应该想的是什么!

无论在什么课程的学习中,老师仅仅起到引路者的作用,关键还是自己的领悟,之所以社会上流传“名师未必出高徒”也确实有其道理的。作为一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以后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去体会和掌握学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我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中,应该注重对美术学习者的正面传授知识,并加以侧面引指引,在两方面的共同协助下而最大限度地挖掘探索者的潜力和动手能力。例如,很多初学者在起稿时,拉大关系时和深入刻画时老师应该分别教导他们应该怎么去正确而精准的观察事物,然后怎样转化到自己的画面中,甚至怎么去理解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并辅之以改画或者亲自示范。从对一幅作品浮躁的虎头蛇尾到后来的善始善终;从一开始怀疑到最后的确信。我想,不论是绘画还是其他的学习,都是要侧重勤思考的,学习重要的不仅仅是努力,还有技巧问题,思考能使我们少走弯路,思考能使我们明确目标。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认为: “美术教育家们不仅日益有志于让孩子们提高鉴赏能力, 以培养对美的感受, 而且他们也关心通过伟大美术作品讲述的故事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2)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美术教育整个过程中,高考美术教育对每一位同学又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当看到如蚁群般的美术考生时,总是会联想到,当下的高中美术教育和美术高考方式,正是当前高中美术教育和美术高考的部分分布的不合理和措施的不当,就有一些微言:首先,美术考试方式及美术高考制度的有待改进。尤其是最近短短几年,美术院校的大规模招生,导致美术考生呈直线上涨。有的省份为了缓解美术考生过大的压力,采取了艺术类专业的统一招考。这表明了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熟虑的现象。当今的美术高考方法也越来越简单化,大部分的美术院校为了节省支出省事或考试而导致的费用,多数学校采取考默写、画照片等一些违背艺术原理的方法来检验考生。因此,导致了大量的考生只会默写而不会写生、只会画头像而不会画静物、只会画照片而不会画模特等怪的现象。有些考前美术高考突击班,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升学率和高分率,教学生默画,背画,吧学生当做流水化的机械而运作,完全不顾学生未来的影响。就是考上美术院校,但是这样的考学生,到头来还是会给高校美术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微不足道的,恶性循环,以致我们的美术教育事业每况愈下。其次,高中美术教育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学生本身的发展而量身打造,而是机械化。大家都知道,实施全国新课程的改革以来,国家制定了新的一至九年级的新课程规范化的标准,同时也制定了现在的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材料。而令人值得思索的时,我国的美术高考政策开始到现在的几十年中,却没有制定出一套对应美术高考学生的专业美术教材。更奇怪的是,很少有学校开设高中美术欣赏课程,大部分的高中学校不开设美术欣赏课,被重视程度低至深渊。但,无论在哪所高中你都会发现美术高考生。对于高中学校在高一开设的美术课程,由于学生刚步入高中,有的老师怕学习专业影响了文化课成绩,而给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大多是学习文化课时间之外的一点时间。这些都说明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美术专业同学的不够重视。到了快美术高考的时间,学生又要牺牲学文化课的时间去强化训练美术专业课,甚至有的学生刚上高三就停止了文化课的学习,进了专业突击班备战马上到来的美术高考,专业课是上来了,可文化课又下来了。真是拆东墙补西墙啊。大部分的高中学校,在一开始就没有给美术专业的学生分配适当的学习专业和文化的时间,在高中三年里,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都不能和谐而恰当的分配好。最后,部分的高中美术教育所采取的指导思想不切合实际。早期的美术考生是因为发自肺腑的喜欢美术而改专业,而现在的学生却恰恰相反,是因为文化课差学不下去而临时转学美术。这和当前的高中美术教育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我们经常能听到有的高中学校老师这样说:“这个学生照这个成绩是考不上大学的了,赶快让他转学艺术去”、“你要学什么美术?那是成绩差的学生才学的东西”等等,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或是爱好,学生本身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不喜欢美术,使有天赋、成绩好的同学不敢涉足于美术课堂,与艺术失之交臂。

当前美术考生已趋井喷之势,而美术人才正处剧增之列,真正的美术人才却少得可怜。当前美术院校的毕业生没有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与时代经济科技的发展有所脱节。请即将转学美术的同学或打算放弃美术专业的同学,三思而后行。

篇(5)

1.简论美术教育

美术课堂教学是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美术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美术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材安排,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活动,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动方式主要有:教师的讲述,提问,师生之间互动中的交流与讨论,技能训练,课堂展示等。

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扩展为课内与课外,室内与室外,校内与校外等多种渠道,多角度的进行,新型的课堂是教师展示魅力的舞台,是教师体现价值的场所,也是教师生命飞扬的地方,同时,课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唤醒学生潜在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场所。

我们在讨论教堂教学的成功率和有效性的时候,始终强调的是教师在有个性的课堂教学中能否让学生获得了知识的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成功率和有效性目标追求是取决于教师的课堂里的教学智慧,课堂里的智慧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过程与辅导方式的选择,以及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调动一切手段,提高学生美术能力

青年学生的艺术发展,应视为是个体身心素质继续发展的过程随着青年学生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艺术阅历的逐渐提升,他们的艺术创作也会自然向前发展,美术教育的目的仍以素质教育为准则,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即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造精神和能力,发展多元美术文化。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都把美术教育重点放在解决专业写实技能方面,把教育研究的重心放在解决专业素描学习问题上,其结果导致美术教育的路子越来越窄,对学生成长也并无益处。

学生艺术造型能力是依靠视知觉进行的美术创造活动,他们依据切身体验去表现感受,因此,美术学习中的观察不单纯只是视觉记录,而是一种视觉的认识,推理等判断过程,可以说“看”和“观察”,是两个层面的认识,观察需要唤起视觉记忆进行比较,类推与判断,观察形成的知觉认识与看一看的印象,在造型表现中结果是不同的。知觉具有主动探索,选择、补充、组织、构成、判断作用,是人的创造思维活动,学生的美术创造主要依靠感觉和情感进行表现,如果美术教育在观察中注意培养知觉能力,他们视觉的主动性,选择性,组织性就会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的艺术转型主要体现为认识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他们的审美因素的表现,如节奏、平衡、对比、和谐等,反映他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性,这种倾向如果能在教育中,有意识的加以保护和引导,就会使他们的创作由无意识表现向有意识的主动创造发展。

在多元文化发展中,写实绘画不再是艺术表现的唯一形式,艺术发展需要广阔的发展空间。美术教育在满足他们写作技能要求的同时,应注意发展他们创造中的各种表现能力和想象力。在艺术形象思维中,想象活动常以记忆中的生活表象为起点,把过去的感觉,记忆,经验,利用新的方式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形象,艺术作品往往考想象,他们常习惯用简单符号图形来表现,造型比较概念化,在学生艺术的发展中,如果注意把真实与想象结合,以生活真实为原型,通过想象去发展画面,使生活真实为原型,使艺术的创作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以虚构揭示素质,就会帮助学生转型有自然的过渡。

学生造型表现的能力,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逐步发展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逐步发展认识的过程,是两种认识相结合的产物,学生的美术教学应体现为引导学生从感性出发,经过推理,分析后主动进行创造表现的过程,因此,帮助学生思维方式的转换十分重要,学生依靠直觉去写生,通常用局部观察局部描写的方法,逐渐自由发展画面,造型方法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学生造型训练培养学生建立整体观摩习惯,帮助个体认识和了解物象的内在联系,理解结构关系,才能较正确把握形象,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采用线描写生等素描结构分析对比作业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艺术思维转换。

3.微笑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有效性,创新性需要不断地反思与研究,还需要教师教学经验的长期积累。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有智慧地去教,我们还必须要有智慧地引导学生去学。

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效,获得高成功率,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需要教师的智慧,教师在课堂里智慧呈现是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这智慧主要来自微笑。

重视微笑和善于微笑是教师在课堂里教学智慧的一种重要体现,让我们用微笑武装自己,用微笑营造和谐,在微笑中和学生一起享受教育的成功。

微笑是教师职业修养的体现,微笑也是教师的一种人生态度,微笑是人类之间的交往一种最亲切,最友好的表情,它能让彼此获得真正的沟通,信任与友谊。教师在教学中善于使用微笑这种肢体语言让自己的教学产生无穷的教学魅力,课堂里教师的微笑还能让学生在充满和谐的环境中活跃思维,增强自信,乐于参与,有效反思,课堂里教师的微笑还能给学生以成长的力量,战胜困难的勇气。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教授詹姆士对人的微笑注解:“面带微笑的人,通常对处理事务,教导学生或销售行为,都显得更有效率,也更能培育快乐的孩子,笑容比皱眉头所传达的讯息要多得多,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观察与研究那些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不难发现,这些优秀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尽管在教学方式,教学风格,教学设计所呈现的方式充满个性,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在课堂教学里都会有一个教学共性,那就是――微笑。他们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他们用微笑让自己课堂里充满温馨的人情味,他们用微笑让传递心灵和爱意,他们用微笑改变课堂和学生的情感。

4.美好的心态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成功虽然由很多因素决定,但是教师的心态和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课堂效果。课堂里的微笑能启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心情愉悦,思维开阔地学美术,课堂里的微笑能激励学生乐于参与,引导学生的探究热情,课堂里的微笑能最直接,最便捷地调节气氛,营造和谐课堂。从教多年我最大的体会与收获是学会用微笑面对学生,面对生活,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懂得,当微笑成为自己的一种职业习惯的时候,也就是你教学变得成熟的时候。微笑的魅力与强大的作用,使我无论在病中,还是经历着生活中的不悦时,只要我走上讲台,我绝对会沉淀一切影响教学的因素,酝酿自己的情感让自己微笑地走进课堂。

重视微笑和善于微笑是教师在课堂里教学智慧的一种重要体现,让我们用微笑来武装自己,用微笑营造和谐。在微笑中和学生一起享受教育的成功。

5.热爱学生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3 — 0141 — 02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重视追求生活的质量和完美度,对人的整体发展全面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素养的提高也逐渐被全民认同并重视,这就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发展艺术教育的契机,学校的美术教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美术教育仍然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作为美术教师应更新观念,齐心协力提高美术教育的地位和质量,为提高全民整体素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 面向未来、注重完整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的着眼点一定要高远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的人才。人的完整性一直是马克思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人的素质由众多的因素构成的相对素质和绝对素质的整体,教育法也明确指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美术教师,要真正认识到美术教学的意义,把教学纳入到教育的整体工作中去,美育是人整体发展的一部分。缺失了就会对人的完整性造成极大的破坏。

美术教育的综合性可以促进人的完整性,在人类的活动中,美术是最具人性意味的学科,因为它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既诉诸人的心理,又诉诸人的生理,既针对人的理性,又针对人的感性,在这方面其他学科可能要逊色一点。一般来说,美术活动主要是视觉,而视觉又是主要感觉,视觉不仅给人的生存提供必要的信息,而且是人生乐趣与幸福的一个重要依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无论是绘画基础课还是工艺美术课、艺术欣赏课还是手工操作课都离不开视觉来进行评价。在大量的绘画基础课中无一不体现着美术学科的综合性,例如《静物写生》一课,在摆放的几组景物面前,让同学去观察各种静物之间的关系,同时重点要让同学学会从整体上去观察,把散落的静物内在的关系挖掘出来,让主体物和其他物品成为一个整体,处理好主体物和其他物品的主次虚实关系,这样进行绘画前的观察构思,画面才会完整统一,静物才会有生命和活力。这也符合了哲学的理论中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处理好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的互相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通过这节课既提高了绘画能力又掌握了看问题擅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事物的本质的方法论。是促进人心理发展的良好契机。静物是没有生命力的,在不断的观察绘画过程中,就产生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各种物品的造型、色彩、质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在关注绘画技巧和表现力的同时,学生也会对画面的情感和表现力做出评价,也能通过画面去体会品位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直到与自己产生共鸣,就达到了美术教学的目的。如果说绘画课偏重美术专业性,那么手工课就是培养人综合能力的最佳途径。所有的手工课都体现着动手动脑、探究合作的特点,例如《舞台布景》一课涉及场景构思、背景设计、道具制作、服装设计、灯光布控等各种艺术手段与方法的综合运用,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品位越来越高,各种形式的演出和晚会也成为了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方面,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多种了解舞台美术设计的渠道,这样每个学生对舞台艺术设计均有不同程度的体会和感受,让学生组成设计小组,首先确立晚会主题,再根据每个人对演出主题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场景空间综合效果的把握与想象,多角度集思广益动手设计搭建一个融可性、美观性、实用性为一体的舞台。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从选主题开始,例如:戏曲舞台要设计成古典风格的,童话剧设计成卡通风格的,演唱会要设计成梦幻风格的,国外的歌剧舞台要设计成西洋风格的等等。制作是学生遇到困难最多的环节,材料的选取、立体道具的绘制制作拼接及牢固性等等。舞台搭建的每个细节都需要周密的思考,无论是选材、设计、制作、评价每一个环节都无一不凝结着学生的智慧与汗水,无一不需要个体与集体的合作,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提升综合能力,对每个人的完整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认为美术教育是陶冶情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善于运用自己的视觉去发现美。提高视觉的鉴赏力。这样极大丰富一个人的信息量,对一个人的整体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更能提高人的生活情趣和品质。既影响终生,更受益终生!

二、 不断学习,提高质量

美术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美术教师在工作中应通过不断的学习,通过自身能力的提升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短训班、研讨会、公开课、组内研讨等形式,学习研究专业知识及教法,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然而,现在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信息不断的变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我们教师固守的那桶水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那一杯水了,教师的角色要求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学习就不能工作。所以学习贯穿于工作,乃至于人全部生命历程。例如:我们在教学国画这一章节时,组内几位教师根据自身的条件互相学习切磋,利用课后时间在原有基础上苦练一笔一势,同时走访专业画师,虚心求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原有国画技能的基础上每位教师都有大幅度提高,国画课堂上挥洒笔墨,游刃有余,使学生不仅大开眼界而且兴趣浓厚,达到了教师以精湛的技能来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这种愿望是最宝贵的情感财富,也是我们教育成功的所在,情感在活动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活动的动力上,在美术教学中,情感不仅作为活动的动力发生作用,而且是作为处理对象存在的,在处理一幅画的过程中,学生要将喜怒哀乐情感倾注在自己的画中,我在全市美术课大赛中上的《色彩的感觉》一课就体现了情感在美术课上的重要性。比赛在异地举办,上课班级的学生是和我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群体,课堂上,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色彩在每个人的心里有积极和消极的感受,例如红色给我们共同的感觉是热烈、火辣等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也兼有烦躁、暴力等消极沉沦的一面。在欣赏评价昨天的时候,发现有个学生的画面主色调是黑色,而且是凌乱无章的线条与色块,这位小作者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勇敢的说出了他内心的痛苦,就是和同学闹矛盾后的孤独感一直在困扰他,他的真诚倾诉让同学很感动,尘封的矛盾顷刻之间化干戈为玉帛,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终身难忘。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情感的表达释放,愉悦了身心的同时,让学生将爱好化作习惯,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教育的成功不过如此!

教育调查资料显示,受学生喜欢的教师总是那些知识丰富磅礴、乐观不乏新思想、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师。现在学生接触世界林林总总,他们已经不喜欢板着面孔的大眼镜,不再需要只有知识的古董,阳光激情活力四射的教师才是他们的最爱。因此我深深体会到“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教师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喜爱,才能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感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才触手可及。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和他们交朋友已经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和环节。学习学生心理学,跟上时代步伐,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成长不断更新知识是教师的必修课。作为美术教师和各个班级的学生接触的时间不是很多,所以要想和同学尽快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动脑筋想办法。先了解孩子的心里,从外表先打动他们,都说生活是面镜子。你笑他就笑,我说学生也是面镜子,老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整个课堂的情绪,所以多年来我已经形成习惯总是带着笑容走进课堂,面对活泼可爱的孩子,没有理由不高兴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孩子的脸,微笑回答每一个孩子的问题,让笑声充满课堂,充满每个孩子的心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更不例外。他们对美丽的颜色更是感兴趣,所以我很在意自己的外表,让学生更能赏心悦目,从着装上走近他们。学生更喜欢年轻活泼能懂他们的老师,课下经常和学生聊天,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做到知己知彼也是教师作为学习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的终身学习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专业性上,更体现在知识的广泛性、实用性上。美术教材内容广泛,与每个学科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触及生活的各个领域、触及社会的不同方面、触及时空的过去未来、触及灵魂的每个角落。美术欣赏课有大量的古今中外名家名画、名胜古迹,美景美图的赏析过程中所涉及的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宗教哲学、生态环境。无一不要求教师去了解这些相关的文化背景。教师赏析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名画名胜的情绪情感。以此只有做到才思敏捷、睿智博学才能胜任美术教师。学海无涯愿美术老师能以苦学伴终生无悔于教育事业。

三、 面向全体,重视普及

篇(7)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就决定了他怎样教学。

教育的宗旨应放在培养有能力、有优良品质、有高素养的现代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开拓型人才这个基点上。那么,如何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贯穿这一宗旨呢?我们应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黑格尔说:“说到本领,我认为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如自由自在的野外写生,随心所欲的泼墨赋彩、绘声绘色的形象思维启动等,都能激发孩子们用自己的画将神奇的童心世界表现出来,使想象力得到发展。

二、培养儿童的开放意识。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高科技的信息时代。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丰富多采,让他们接触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建筑、民风民俗、影视等大千世界所有的美好东西,扩展他们的视野;在风格技法上,应接受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流派,可运用毛笔、水彩笔、油画笔、刻刀,甚至计算机等各种可接受手段;使之形成一种开放的意识,塑造开放的人格。

三、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

儿童美术教育把孩子们带到一个美的世界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鉴赏,如讲解大师的作品,带领他们参观好的画展,到郊外观察大自然,讲述优美的童话故事,听音乐等,提高他们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四、培养儿童自由、平等的**意识。

好的教师应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他们,给予他们积极的指导性的建议,尊重和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力,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气氛,在一种自由的游戏状态中学习和创作。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

五、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兴趣是儿童学画画的基础。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保护和激发他们潜在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还应多采用鼓励的方法,发现和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看到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对自己的才能产生自信心。绝不能轻易地伤害他们的自尊。

六、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

篇(8)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因为它提炼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术教育更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因此,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迪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陶冶美的情操,激发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互动中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结果是要把儿童引向一个较为完美的状态,而其中包含了人文的情怀及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意识在美术教育中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就决定了他怎样教学。

教育的宗旨应放在培养有能力、有优良品质、有高素养的现代人。那么,如何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贯穿这一宗旨呢?我们应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黑格尔说:“说到本领,我认为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如自由自在的野外写生,随心所欲的泼墨赋彩、绘声绘色的 形象思维启动等,都能激发孩子们用自己的画将神奇的童心世界表现出来,使想象力得到发展。

二、培养儿童的开放意识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高科技的信息时代。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丰富多采,让他们接触人物、动物 、花鸟、山水、建筑、民风民俗、影视等大千世界所有的美好东西,扩展他们的视野;在风格技法上,应接受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流派,可运用毛笔、水彩笔、油画笔、刻刀,甚至计算机等各种可接受手段;使之形成一种 开放的意识,塑造开放的人格。

三、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因为它提炼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术教育更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因此,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迪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陶冶美的情操,激发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儿童美术教育把孩子们带到一个美的世界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鉴赏,如讲解大师的作品,带 领他们参观好的画展,到郊外观察大自然,讲述优美的童话故事,听音乐等,提高他们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同 时也能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四、培养儿童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

现代教育和教学思想非常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儿童为教学的主体,更注重人的品质与修养的培育,杜威提出要保存儿童的天性,……当读到这一段论述时,不由回想起尹少淳先生对儿童美术教育的一段精辟论述:“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画,千万要保护儿童美术学习的重要品质:如高昂的兴趣,旺盛的想象力和主动大胆的创造精神。

好的教师应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他们,给予他们积极的指导性的建议,尊重和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力 ,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在一种自由的游戏状态中学习和创作。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

五、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美术作品注重想象,提倡自由表达和创新,因而在美术创作中没有失败,不会产生挫折感,儿童的心情愉悦。在尝试操作或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在完成作品时,他们又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油然而生。兴趣是儿童学画画的基础。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保护和激发他们潜在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还应多采用鼓励的方法,发现和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看到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对自己的才能产生自信心。绝不能轻易地伤害他们的自尊。每次美术尝试,对儿童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新的挑战中他们所体验、感受的那份快乐、自信、成功,为他们今后能够勇敢面对新问题、新环境作好了准备。

六、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42

德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别于传统重成绩轻德育的教学理念,现代教育主张将德育融于教学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而高中美术教育作为一门人文气息浓郁的学科,在德育方面体现出来其超过其他学科的优异性。高中美术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对事物产生正确的审美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情志。这些都与德育不谋而合,因此高中美术教育成为了高中教学德育的前沿阵地,为学生的德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1 如何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更好地开展德育

美术教育虽然自身具有良好的德育基础,但是具体到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想要在美术教育中更好地开展德育,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教育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身情况,创造出一套有利于德育的美术教育模式。

1.1 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传统的美术教学,拘泥于课堂上老师演绎式的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也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想要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深化德育,就要发散思维,开拓创新,以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研究出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要跳脱书本的束缚,不仅要将美术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让学生感悟艺术魅力。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直观地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带领学生去美院或者画廊观看画家作画,拉近学生与艺术的距离。定期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写生,让学生领略自然的美好、生命的质量。只有当学生对美术课程感兴趣,才能将德育在美术教学中落到实处。

1.2 通过艺术大家的励志故事传播正能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的榜样可以激发人们奋进的决心,推动人们从绝望走向成功。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阶段,对未来充满迷惘,而高考的压力又让不少学生彷徨不安。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应积极向学生介绍艺术大家的成功之路,分享艺术大家的励志故事,不断的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例如,齐白石从一个普通农村少年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成一代艺术大师,其对绘画的执着与热爱,对理想的不懈坚持感染了无数追逐梦想的人。这样的故事对于中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德育教材。这是德育在美术教育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通过榜样的力量帮助德育在美术教育中顺利展开。

1.3 欣赏艺术作品感受艺术气息

美术教育是一门关于美和艺术的学科。形而上学的讲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难免显得过于单薄,只会给学生一种模糊的构象,让学生难以理解,就更谈不上让学生感悟艺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了。想要打破学生与艺术之间的朦胧状态,首先就要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艺术作品,直观地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学生对于一件好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宣讲。因此,让学生直观的欣赏艺术作品,感受艺术气息,是将德育融入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助力。

2 美术教育中德育的作用

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校园德育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健康发展。美术教育作为校园德育的前沿,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巨大。

2.1 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感染人心,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画家徐悲鸿曾根据中国古代传说创造画作《愚公移山》,画作中愚公一家人齐心协力,移山不止。我们从中看到了力与美的结合,更感受到了愚公移山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就是艺术给人的影响。美术教育就是要发挥这种艺术对人的影响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看到人生的希望,坚定奋斗的信念。

2.2 培养学生对生活、生命的热爱

生活本身就充满坎坷,人的一生中总是有很多挫折与不幸。高中生由于其所处的年纪,正是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的时期,面对挫折往往会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对此,美术教育中的德育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美术教育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关于美的引导,让学生看到生活的美好。从色彩的世界中发掘生活的乐趣,感受艺术带给人精神的享受。通过对美术的欣赏与创作,让学生得到放松,心理压力得到舒缓;通过一个个展现生命活力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

3 总结

快节奏的生活环境造成现在人的德育普遍存在问题,尤其是高中生,由于其特殊的叛逆期影响,其在思想、道德等方面极易受外界不良信息所左右。因此,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容忽视。美术教育由于其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优势,应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努力引导学生对美的正确认识,用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连夏子.让德育之花盛开在美术教育中――浅谈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6):13-14.

篇(10)

儿童画《牧场的早晨》

首先,美术教育作为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已为人们所普遍认识和重视,然而作为艺术类学科,儿童美术教育将会对儿童知识面的拓宽想象力的丰富,形成思维的表达,创造力的增强,情操的陶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身心的发育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儿童绘画心理的发展有着他自身的特殊性。在早期童年的记忆中,图像、图形的刺激更适合孩子的身心发育,随心所欲的图画不单使孩子身心愉悦,也更适合记忆,因为个体早期生命经验的存在,促成了儿童种种涂画行为。根据研究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儿童不喜欢涂画,儿童画室随着他的身心发展而发展的。与儿童的感觉知觉,动作,骨骼,语言及思维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受着生活与教育实践的影响。儿童有运用符号表达情感的天赋,儿童的涂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总是相宜的。

前苏联的儿童教育学家认为,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心灵”让人自由成长,让想象力自由飞翔,让心和手合一,让色彩结合每个孩子的心灵,写在他们的脸上。

那么归到现实,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如何呢?在转型的现代社会中,成人对于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无形中波及到儿童,使得本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儿童美术教育被扭曲,有些家长和成人出于对儿童的非理性期待、各种蜂拥而至以盈利为目的的比赛, 以及仅以技能技法为基础的培训等,致使儿童绘画中迎合和模仿的现象比比皆是。

为了教学拿到所谓的成绩,为了培训扩大招生,盲目地要求孩子画画。事实上儿童画更应该发自心灵诗一般的感受和想象,而我国现阶段儿童教育根本没有做到关心“儿童感受到什么”“儿童有什么情感经验”“他们喜欢怎样表达”这些问题往往被忽略。它的定位更多的是儿童心理走向成人心理的转换。这种转换是需要的,但却并不是唯一的。在美术活动中,感性的知识传授,人性化环境的熏陶,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为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和内在品格。

儿童画《春之曲》

那么,我们说了这么多,具体该怎么做呢?

1.把合适的美术教育还给孩子

要让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画”不要强加给儿童绘画题材等问题的限制。

2.评价方面也要因人而异

教师不要把自己城市化的思维模式带给孩子,要注意发掘每个孩子的真实潜力。

篇(11)

儿童的感觉是极其敏锐与准确的,这是儿童的一大特征。因为儿童属于直观形象思维,尤其在感觉方面特别敏感与准确,这是因为其神经的纤细与对于环境的新鲜所决定的。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后天保持这种感觉力是我们美术教育的重点。由此我们美术教师的工作就变得轻松愉快而不是苦苦挖掘了。在具体教学中要与儿童的天性相结合,这一点很重要,把握好这一点就会事半功倍。比如:不需要讲什么理论,给他们足够的美术材料,注意他们的安全,大概引导一下就可以了,儿童是艺术的天才。我们需要做到的也许就是不打扰他们。

二、美术创造力是儿童思维自然的“体现”

创造力就是有效重新组合事物的能力。一方面,创造力来自于继承。另一方面,创造力来自于思维的无定式化。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作为儿童得天独厚的当然是思维的无定式化,在美术教学中你会发现他们的奇思妙想,那样的色彩,那样的形态,让你耳目一新,这只是一种本能,那些大美术家不也是这种本能的体现吗?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遏制这种创造力。做到这点看似容易其实很难。因为,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总要说一些知识讲一些道理这样才象教学,这样才问心无愧。但是在儿童美术教学中这是不需要的,也许教师只要看着就行了,不要让孩子打架,不要让孩子瞎闹,孩子们在静静的“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