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6: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英语报刊题材宽泛,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出刊周期短,出刊快,信息超前,时代感强;内容通俗新颖,语言生动精练,图文并茂,版面鲜活,妙趣横生,可读性强。长期坚持阅读英语报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有利于养成学生读书报、写读后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强化无意记忆,善于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英语报刊内容新颖丰富、贴近生活、时代感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阅读英语报刊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展高中生的知识面,增进学生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世界各地的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领域的最新动态与信息。英语报刊中丰富的英语单词和句式都是学生在教科书里难以学到的,这些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无疑会使学生积累英语词汇量,增强英语的语感,提高英语的写作能力。

二、指导高中生阅读英语报刊的几点做法

1. 激发高中生阅读英语报刊的兴趣。激发阅读兴趣是提高英语报刊阅读效果的关键。一是开辟英语报刊宣传栏。英语教师和图书报刊管理员要定期向学生推荐学生适宜的英语报刊读物,及时在校园阅读网和英语报刊宣传栏展示最新的英语报刊。二是教师要经常向学生宣传读报的好处。结合自己读报的事例宣传读报的体会和感受,激发同学们读报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养成勤读书报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只要有时间就自觉地去翻阅英语报刊的习惯;并经常向学生推介他们喜欢的英语文章和报纸摘要,同时也克服了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三是学校专门开设英语报刊阅览室,营造恬静、和谐、舒适和人性化的阅读氛围,尽可能地为学生配置齐全的阅读装备,有条件的可以开放网上阅读。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和空间,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阅读交流互动,共同分享阅读的体会和感受,有效提高阅读质量。

篇(2)

报章也是学习语文的利器之一。通过阅读报章,我们可以加强语感,认识新词汇,并深入掌握词汇的运用。

篇(3)

【关键词】小学生 习惯 品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87-01

一 小学生良好习惯与品质养成的意义及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时期。紧紧把握住这一时期,从小学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养成真善美的优良品质,不仅对提高人的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二 小学生应具备的各种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研究表明,各种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很重要。

第一,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和整理玩具、文具、图书的习惯。

第二,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仪表整洁;勤洗澡勤剪指甲;饭后漱口,晚睡前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按时排便等。

第三,学习习惯。小学生学习时要专心致志,独立思考,认真细致。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家长可以与孩子们一起阅读,共同讨论书中的问题,并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

第四,行为习惯。尊敬师长,见到老师行礼问好,在家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待人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和懂得礼节。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不打架骂人。

三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与品质的建议

1.规范训练,考核评估,积极互动

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得益于明确的要求和规范的训练。搞好班级的管理,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另外,评估是促使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在日常行为规范上,应加强学生干部的巡查和同学间的相互督查,通过检查反馈,督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教师要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创设一种氛围,通过组织一些有竞争性、促进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习惯与品质的形成。

2.增进交流,从各方面了解小学生的想法和行为

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品质,我们必须要了解他们。首先是观察,从外在表现出来的特点做一个大概了解。其次,倾听孩子。孩子在不断接受知识的同时也特别渴望把自己的思想告诉别人,这时,就要在一旁耐心地听,鼓励他往下说,不要轻易打断他,因为孩子的任何语言中都包含着他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再次,与孩子交谈,通过聊天的方式来进行,注意孩子在交谈时表现出来的情绪、性格、爱好、惯用的行为。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蹲下身来听孩子说话,这也是尊重孩子的一个表现。

3.创新家访形式,家长、学生、老师相互配合

习惯是教育过程中和个人生活实践中反复练习形成的,成功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小学生一半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仅凭个人之力终究有限,需调动老师、家长、学生多方合力。因此教师应当加强与同事、与学生、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习惯与品质。

4.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促进学生崇尚良好的习惯与品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如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桌椅,与学生一起劳动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去做。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守纪律、有礼貌,教师自己就要守纪律、懂礼貌。教师的表率作用,好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向着好的习惯与品质的方向发展。其次,大力表扬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教育学生明确是非观,树立尊重他人、遵守纪律、刻苦学习、关心集体、努力锻炼等各方面的榜样。

篇(4)

一个好习惯将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成为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现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

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一)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读书时,精力集中,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老师要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有所获,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做笔记的好习惯,一边读书一边圈、点、画、记,即“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到只要一读书,就自然而然地拿起笔来,把读书时的疑点、难点、重点及心得体会等,用符号画下来,或用文字记下来;遇到精彩的语句或重要资料,随手记录下来。

(二)培养学生勤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学生如能主动借助工具书就能解决许多学习上的疑点,强化语文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从一年级第二学期起,就应该备有《新华字典》,四五年级学生应该学会查阅《成语词典》和《现汉语词典》,养成遇到生字新词随时向工具书请教的好习惯。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在课文预习时尽量使用字典查生字词;在课堂上尽量选择典型的字词当堂查字典,重在义项选择;在课外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务必翻阅字典;在家时,要求家长与老师配合,如果孩子遇到不认识或不会写的字词时,不要直接告诉,而是要让他借助学习工具自己解决,逐渐培养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背诵的习惯

背诵是学生极为头疼的事,但是万万不可忽视的事,教师要指点学生背诵的方法,如联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滚动记忆法等。在背诵形式上,也可作适当革新,如限时背诵,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背得多;限量背诵,同样内容,看谁最先背出来;背诵竞赛,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对决,形式上有必答题、抢答题、背诵接龙等。提升学生的背诵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培养课外读书读报的习惯

每天至少抽出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阅读,家长每天应养成看书或看报的习惯,使家中形成读书的氛围,从而使孩子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

二、课堂教学是习惯养成的主阵地

(一)写的习惯的培养

1.写字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1)充分利用教师范写的作用。在教师范写时,可以请学生说笔画的名称,遇到关键笔画时还应适当讲解,教师工整的书写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2)重视书写指导。教师范写后,学生开始描红临写,此时,教师应巡视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描红时一笔一画认真描,且应一笔描成笔笔到位;临写时要按笔顺并看清笔画的位置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到了中年级,教师在每次作业时应当重视学生的书写。

2.写作习惯的培养。

自小学中年级开始,进行较为集中的写作训练,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成了中高年级的一个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态度。教师应当备好每一堂作文课,上好作文指导课,认真批改学生习作,做好作文评讲工作,教师对待习作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习作的态度。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①认真审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准题目的关键所在,让一颗种子开出鲜艳的花朵。

②展开想象,精心选材组织。文章的内容不是随题而至的,必须教会学生搜集材料,然而搜集来的材料是杂乱的,必须将其修剪一番,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文章。这个过程就是选择材组织的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③注重修改。“天下文章不过一个改字”、“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些都说明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站在读者、听众的位置重新审视习作,从而逐步做到愿意改,会改,善于改。

④书写工整。这其实也就是认真书写习惯的延伸,如果前面的基础打好了,要做到这一点就不难。

(二)读的习惯的培养

1.初读。

让学生借助拼音扫除生字障碍,做到读正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形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及自觉的朗读习惯。

2.精读。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给的,但更好的是学生自己提出来,教师帮助归纳的,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首先应当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动笔的地方自己先动笔,这不仅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而且是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教给方法之后,还应当在多次的自觉运用中强化,最终形成学生不自觉的行为即习惯。

(三)认真倾听的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的习惯。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热情的赞语感染他们。在听讲过程中,我注意规范学生行为,长期坚持,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同时结合课堂教学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小组竞赛、做游戏)反复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篇(5)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会写的字,学生掌握的很好。但只认不写的字,学生往往会遗忘,印象不深刻,有些字重复出现,学生还是记不住,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识字乐趣。我便尝试着让学生办字报,要求学生从父母读过的报纸中,将自己学过的字剪下来,还从用过包装盒上,剪下认识的字,一份份简单的字帖报便产生了。课堂上,抽出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自己的字报。读者兴致勃勃,听者,羡慕三分。读完后,将字报张贴在学习园地中,其他学生也可看“报”识字。这样一来,养成了学生识字贴报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读书读报的习惯,学生的识字量逐步增加了,巩固率也提高了。

二、组词、造句、激发学生识字乐趣

开始几份字报,字体各不相同,字与字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是字与字的累加。后来,我对办报提高了要求,如果能把剪下来的字组成词语粘贴,那就更好了,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试着组成短的句子。小学生的心灵,是把燃烧的火,每个同学你追我赶,都想成为老师同学心目中有能力的同学。于是学生将“长”与“宽”贴在一起,“黑”与“白”……贴在一起。学生组的词语太丰富了。在课堂上交流时,小学生们不断地掌声响起来,真正达到了合作交流,成果共享的效果。更可喜的是“我爱祖国,我爱人民,我爱家乡”出现在学生的字贴报上。凡是小学生感兴趣的词语和句子,学生总是想办法去找字剪贴组合。字贴报成为学生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学习阵地。

三、比较、归类、创新识字的乐趣。

为了渗透逻辑归类思想,我布置了作业,将认识的字与事物联系起来形象记忆,这样做之后,学生的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很强。有些学生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帮助孩子剪贴,并给予奖励。

创办字报,解决了学生们识字难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形成了合作交流,成果共享的目的。面对一份份创新思维的字贴报,我更加坚定了从乐趣入手,以乐趣促学习的识字方法。

篇(6)

1.专心致志。有的孩子入学之后,由于自学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长应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作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回到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

2.独立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认真细致。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而有不能草率马虎。这就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等方面。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正确率与责任感,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要求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

篇(7)

储蓄是理财的基础。对于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来说最开始的理财都应该围绕积累财富进行。在拿到上班后第一个月的薪水之前,我没有任何储蓄。我去银行办了一张零存整取的存折,决定将每月花剩下的钱存起来。但是两个月过去了,每个月的剩余都寥寥无几。

我细算这两个月的支出,发现一个规律,就是月初松,月底紧,并且月初有一些支出是非理性和缺乏计划的。于是我迅速地调整了储蓄的方法。第三个月的薪水刚发下来,我就先取出三分之一来存进零存整取的折子里。剩下的三分之二就是这个月的支出总额了 我用它除以30。就算出了平均每一天的费用。这就是强迫储蓄。在这个月里,因为有了日支出限额,通常如果哪天超过了第二天我会有意识地减少一点。到了月底,我惊喜地发现这个月少了很多浪费而生活质量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几个月下来,我的存折就充实多了。

工作一年后我有了不小的一笔存款,我的储蓄方法由较为保守的银行储蓄转向激进型的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类似的投资还有股票,分红保险等这些都是回报高于银行利率的强迫储蓄方式。

上班后的第一个春节,我给自己挑选了一样心仪以久的礼物――皮草披肩。这其实也是我理财计划的一部分――激励机制。我给自己的理财制定了目标一年内买皮草三年内买车,五年内买房。俗话说,有目标才有动力嘛!

第二步:勤俭节约,幸福生活“抠”出来

资源有限,节约无限。现在人们都讲“节约型社会”,其实对于个人理财来说养成节约型的生活习惯也是为自己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财富之路,因为节约也是一种积累。

在平常的阅读中,我会对一些有关家庭节约的文章稍加注意,然后通过实践来选择一些切实可行的节约方法。比如我在抽水马桶的水箱里放了一个灌满水的矿泉水瓶,它可以减少水箱的容量但是不会影响马桶的抽水效果:8瓦节能灯,亮度相当于40瓦白炽灯,对于习惯熬夜的我来说,一年的电费会因为用节能灯而省下不少;宽带包月不仅价格贵而且也容易让人沉迷网络,费时费电,我从一开始就果断地选择了计时收费的宽带。

我有读报的习,院订阅可以享受送报上门的服务,也可以节约30%左右的费用。每天上下班要坐公交车,使用公交IC卡也比投币节约10%,还省去了换零钱的麻烦。

分时消费也是节省开支的好习惯。我的衣服几乎都是商场返季打折时购买的我特别留意那些基本款,它们折扣很低但质量很好,还不用担心过时。大件家用物品我也选择商场有打折、降价、买赠等促销活动时购买,非常实惠。最让我有成就感的,还是选择淡季出游带来的乐趣。去年秋天我利用年假去黄山旅游不仅门票,索道费用减半,而且看到了壮观的黄山雪景和雾凇奇观。由于游人少,行程非常舒适,住宿也便宜很多。

另外,节俭并不意味着拣便宜,而是在花同样多的钱购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家电等耐用品我一定要买知名品牌,虽然价格可能会高一些,但是它的质量和服务会比较可靠消费风险低。

第三步:细细记账,养成消费好习惯

虽然数学学得不够好可是我却在很早的时候就养成了记账的好习惯。每一天我都将自己的收支分门别类记下流水账到了月底我算出各门类当月支出总额然后画出饼状图,进行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直观地看出消费误区及时纠正。

篇(8)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它能公开或潜在地给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对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培养生机勃勃的校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想创建校园文化谈点想法。

一、让细节成为学生的习惯,营造文明校园文化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校工作常期追求的一个目标。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老师的一张嘴常唠叨,更要营造一个好的文化氛围。让良好的氛围束缚学生的行动。因此,学校教育必须要有这样一种载体:要能够引领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成功,留下幸福,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好习惯”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铸就好习惯,享用一辈子”是我校师生共同的心声。所以学校开展了溶道德教育于一体的行之有理、行之有序、行之有效、行之有果的活动,从而营造文明的校园文化。

1、小小激励卡----小卡片、大功能

小小激励卡只是一张小卡片,可它承载的却是老师、学校、家庭对学生良好习惯和品质养成的希望。小小激励卡它包括:“爱心卡”、“卫生卡”、“孝心卡”、“合作卡”、“智慧卡”。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出色地回答了问题时,老师会给他一张“智慧卡”;当学生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时,会得到一张“爱心卡”……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老师、同学的表扬。从此,学生们争先创优,互相帮助,把学校的整洁美丽视为己任,大家都为此举拍手叫好。当学生一次次珍重地接过一张张“小小激励卡”时,整个校园便被一种积极向上、喜悦振奋的氛围笼罩。

2、“照照镜子”活动----小创意、大变化

过去在校园里,常有学生衣帽不整、疯打乱闹的现象时有发生,检查、扣分等措施都不能让他们彻底改变。一个早晨,当哄闹的学生们走上楼梯的时候,迎面墙上的镜子让他们噤了声,有的学生甚至面带羞色,快步跑进了教室。原来,这个镜子上写着“端庄的仪表,从衣着开始”、“你看到的是未来名人的画像”等提示语。以后出现了更多的提示语比如:“进门是学校的主人,出门是学校的代表”……每天学生经过这里,都不由地仔细看看自己,希望从这里找到美丽。

3、建“好习惯银行”,当“好习惯富翁”

我校还开展了建“好习惯银行”,当“好习惯富翁”的活动。学生们人手一份“存折”,用于记录好习惯的“存入”和“支出”情况。每名学生50分的开户基金,然后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来确定存入的分数,好人、好事、好习惯为存入,不良道德行为则要扣除。每月评选一次“好习惯富翁”。学期结束评选校“好习惯富翁”。

一个个别出心裁的小活动,带来的变化是意想不到的。从此,早晨不洗脸的学生都不见了。追逐打闹的少了,文明礼貌的多了,主动让路的多了,乱扔果皮废品的少了,环保清洁的多了,拾捡废纸的多了,欺负弱小的少了,尊老爱幼的多了,团结同学的多了……一切从学生们的生活行为和习惯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细节做起,让学生们在文明的校园氛围中快乐健康地成长着,使他们成为有修养有文化的现代文明人。

二、让爱心浸润学生的心灵,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我们的和谐社会是民主和法制相统一、公平和效率相统一、活力和秩序相统一、科学与人文相统一、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社会。……和谐呼唤诚信,和谐需要爱心。当代青少年要以诚待人,交友以信,把热爱献给祖国,把敬爱献给父母,把友爱献给他人,把关爱献给自然,把珍爱留给自己,成长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代。为此我校提出了“让爱心浸润学生的心灵,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口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抓住身边事件,参与爱心行动

点点滴滴的身边小事,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契机。几年来,我校紧紧抓住学校生活中出现的偶然事件,突发事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次“爱心教育”。比如刘倩同学,她的爸爸因一场车祸终年躺卧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神智也不是很清楚,生活状况急剧变化。学校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召集全校师生为她捐款,她所在的班级则号召学生们在生活上、学习上时时处处帮助她。同时学校取得社会上的帮助,为她创设“手拉手”的机会,与本市的公安民警“结对子”,给予她很大的帮助和关爱。

诸如此类的“爱的奉献”数不胜数,学校有意识地抓住学生的身边事,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教育氛围,让学生在爱心行动中,体会到扬善助人的快乐,促进学生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养成。

2、感恩的心,感动你我

我校开展了“感恩的心”系列教育活动。首先是感受身边的情:学生们寻找身边每一件让自己感动的小事,从中品味爱意,感受关怀,并以“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为题纷纷写出真实体验:有的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有的感受到友情的可贵,有的感受到师爱的崇高……从一些小事中,他们领悟到了感恩的道理,也培养了责任感。其次是感动身边的人:有感受才会有感动,学生不仅要感受亲情,更要做出回报。他们从能感动亲人、老师、同学的小事做起,把谢意送给他人,并把这份真情、感情传送给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利用班队时间,每位学生就自己所做的小事畅谈感想,学校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跟踪采访、宣传报道。最后是感动中国我行动:学校开展了用了不起的中国事、中国人来感召、感动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寻找材料、搜集图片、制作粘贴,从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与神圣,增强奋发报国的信念。

3、开发周边资源,启动爱心工程

我校把街道、社区作为培养学生爱心和同情心的教育基地,尽可能地将这一活动向校外延伸。我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教育力,开展系列活动。

如在社区的边上就是我市的民政局,在那儿有许多残疾儿童,所以我校团支部利用这一有利的资源开展了“真情无限”活动:活动将视角聚集在残疾儿童身上。组织队员聆听残疾人的成长故事,观看残疾人运动会录像,感受残疾人的艰辛和坚强。同时组织队员在游戏中模仿体验。“走障碍通道”用布条蒙住双眼,走由队员们自己模拟的“障碍通道”,碰到“障碍”游戏结束。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残疾儿童行动的不便,生活的艰辛,感受到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最后组织学生到民政局看望残疾儿童,和他们零距离的接触,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并组织“哥俩好”助残行动、“好姐妹”护花使者行动,让民政局的残疾儿童享受到儿童的快乐和人间的关爱。

爱心教育融入社会,这种收获是单纯的课堂中无法得到的。同学们在爱的教育下健康成长,让爱心浸润学生的心灵必将有助于创设出极富人性化的学校文化来,更有利于造就出关心社会、乐于助人、情感丰富的有用之才。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让学生以真诚换真诚,以真情换真情,以真爱换真爱,以真心换真心,那么他们的世界就会象花儿一样美丽。

三、让阅读陪伴学生的终生,创建书香校园文化

英国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朱永新先生提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学校亦然,一所学校的精神品质,体现为校园的文化氛围、文化建设,有赖于构建一种良性的阅读生态。”读书,对于人的影响,不仅仅有知识的积累,眼界的拓展,思维的开阔,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人的精神生命的发育。所以我校以“让阅读陪伴学生终生,创建书香校园”来营造精神家园。

精心策划每月一次的校读书交流会。力争做到主题响亮,全员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校园广播系统设立广播站,规定每周一至周五中午的读报课时间,可以分别安排“读报”、“美文欣赏”、“心海拾贝”、“生活掠影”等栏目,为学生们作好导读示范。平时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读书实践活动。如:举办了“跳蚤书市”,让学生感受购书、选书带来的乐趣;作为各班主任则参与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古诗文现场诵读竞赛、现场作文比赛等活动,检验一下自己平时读书写作的效果;并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把读书的心得通过演讲、办黑板报的形式进行交流;评比表彰校园读书之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读书乐趣。

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文化的自觉行动的时候,就可以收获成功。让我们的阅读更丰富,让书香溢满校园,努力让我们的学校真正做到“让书香陪伴学生终生”。

作为学校,不论在何条件下,不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给予学生爱和关怀,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校以“让细节成为学生的习惯、让爱心浸润学生的心灵、让阅读陪伴学生终身”为努力方向,真正做到为我们的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辅导员》2007年1---8期

篇(9)

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在教学之初,用一段时间,重点建立教学常规,为学生规定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规矩,如语文课上怎样读书,怎样提问,怎样答问……每个老师制订的项目不完全相同,但目的是一个──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建立良好的教学常规,一方面要规定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及时指出哪些行为不合规范。

(二)教给学习方法,强化训练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先要教给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再加以强化训练。例如,培养预习的习惯、要指导预习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照这个步骤方法去练习,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样,预习的习惯就养成了。

又如,阅读的习惯。阅读也是由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学习阅读,就是学习一系列规则。默读、朗读、精读、略读、浏览、跳读,其心理的和行为的过程、方法皆不相同。有些学生默读时手点着字,喉头振动,甚至读出声,因为他们不懂得默读的原理和方法。教师需要说明默读的原理和功能,指点方法,让学生从练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以提高默读的效果。又如记笔记的习惯,复习的习惯、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等等,都需要先从方法上加以指导。加强督促检查,才能养成。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各年龄段高级神经系统和心理特点,适当地教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并加以强化训练,就会达到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的目的。

(三)在培养语感上下功夫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是一种高级的语言定势。无论是理解语言还是运用语音文字表达,语感都是极其重要的。凭着语感,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地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辨别词义的细微差别和感彩;从语句或语段的开头立即预测出整个话语的意思;同样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准确而得体地表达思想感情。两个语文知识大体相同的人,由于语感的差异。语文水平(理解和表达)会有明显的差异。

既然语感是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高级的语言定势,许多具有模糊概念语词,人们可以凭着语感,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含义。

尽管如此,语文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进行语感的培养,包括培养语词感受力,如辨析同义词、反义词,词的感彩,词义的大小、尊谦等;语体感受力,如辨认各种实用文体和文学体裁;语法感受力,如词法、句法,词的结构方式和变化。句子结构方式和变化,等等。

(四)严格要求、坚持不懈

习惯既然是一种“动力定型”,良好的语言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不良的语文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正的,因此需要时时严格要求,作坚持不懈的努力。语文习惯是在语文学习中时常表现、时常起作用的,因此需要时常检查。说一阵,抓一阵,以后就放任自流,很可能会前功尽弃。

良好的语文习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以便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和行为定势,保证迅速提高语文水平和自学语文的能力。

中学生应该具有哪些良好的语文习惯呢?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和社会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概括出下列一些条目:

(一)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

2.课上记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习惯;

4.边学边思考(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习惯;

5.质疑讨论的习惯;

6.大声答问的习惯;

7.先思考后练习的习惯;

8.积累(材料、观点、方法、语言)的习惯;

9.反复揣摩体会的习惯;

10.良好的书写习惯;

11.自我计划的习惯;

12.自然我检测、总结的习惯。

(二)良好的阅读习惯

1.认真阅读的习惯;

2.看书、读报的习惯;

3.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

4.抓重点、概括要点的习惯;

5.运用已知、学习新知的习惯;

6.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7.讲求阅读速度与效果的习惯;

8.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习惯。

(三)良好的听话习惯

1.积极、专注的听讲习惯;

2.对讲话人礼貌和尊重的仪态;

3.边听、边审视、边思考的习惯;

4.边听、边记的习惯;

(四)良好的表达习惯

1.先思考后表达的习惯;

2.先写提纲后写作文的习惯;

3.使用文明礼貌语言的习惯;

4.文必加标点、文必分段的习惯;

5.运用停顿、重音、语调、语气表情达意的习惯;

篇(10)

1.给学生取个英文名

让学生有这种真实的体验之后,才能逐步使每位学生习惯英语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布置“英语化”的教室

可以使同学们一进入教室,就有一种乐于用英语表达的欲望,这将会为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进行课前五分钟英语表演比赛

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夯实课内英语环境

1.协调师生关系

英语课上,教师首先要制造一种和谐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愉悦的情感,使他们乐于开口说英语。我们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中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学生才是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不要怕学生出错,要相信学生是在不断“摔跤”的过程中学会走路的。

2.精心设计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真实的英语环境,围绕所学语言内容进行具有交际性特征的语言实践活动。可以利用头饰和服饰等创设人物情景,让学生在人物角色的扮演中,体会语言的意义,学会正确运用语言。以小品的形式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练习对话、自编对话,相互交际,养成自觉运用英语的好习惯。还可以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或者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或辩论等。

3.充分利用现代设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英语,培养他们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电教媒体的这一作用,使学生犹如置身于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从而消除许多心理障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多渠道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提供多种应用机会

1.营造校园英语文化

(1)加强校园中英语环境的布置,营造英语交际氛围。校园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园应该成为学习英语的乐园。使学生处在这样氛围之中,自觉不自觉地感受着英语的交际气息,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力。

(2)校园中设立英语角。学生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来到这里进行交际训练,模拟现实生活的场景。在这种轻松民主的环境下,学生求知欲望高,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敢想、敢说、敢问。英语角活动,还可以从校园英语角发展到班级英语角,学生中英语爱好者的作用在英语角的交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并由他们带动起一大批学生学习英语。

(3)使用现代媒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视听环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例如:利用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每天中午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播放20分钟的英语教学原版片或英语新闻集锦。在这两个时间段,学校和教师不给学生任何压力,不提出外加的学习任务,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试听环境的营造和熏陶,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中逐步提高了视听的能力。

2.积极开展活动

(1)提倡每日英语。每学期开学,制订计划号召广大师生每日一句英语。这样,师生在见面时都能用简单的英语打招呼、聊几句,形成一个大家都来说英语的良好氛围,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语言能力,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巩固。

(2)开展读报、用报活动。英语报的文章短小精炼,时事性强,涉及面广,贴近中学生的实际,易于被中学生接受。在阅读过程中,将课文中学过的单词、句型在读报中得以复习巩固;对于一些陌生的单词,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并因在报上频频出现而被学生掌握,使每个学生都能继续提高。

(3)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编英语小报。在小报的编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撰稿、排版、誊写、美化能力。

(4)坚持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围绕一个主题,在班内比赛的基础上推荐选手参加年级、学校的比赛,演讲稿的修改、辩论材料的收集都凝聚了全班同学的心血,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性主动的合作精神。

篇(11)

有感于这样两个故事:(1)一个青年来到城市打工,不久因为工作勤奋而有成绩,老板将一个小公司交给他打点。有一个外商与他洽谈合作项目,然后他邀请外商共进晚餐,晚餐很简单,几个盘子都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几个小笼包子。他对服务员说:“请小姐打包,我带走。”外商当即表示愿意签合同,并轻声问:“你受过什么教育?”他所受的教育教会了他节约的品质和习惯,外商称他受到了人生最好的教育。(2)一个中专毕业生接过经理的求职拒绝书,站起来时,撑椅子的手掌被一个小钉尖儿扎破了,她拿起锤子把钉尖敲平,离开了。几分钟后,经理派人追回她,并录用了她。在一件很细小的与己无关的事情上,体现了她对人关心和体贴的品质习惯,无疑她受到的爱的教育是成功的。这两个故事刊登在《中国德育报》上,题目是《最好的教育》。魏书生说:“教育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十几个字,是魏书生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的高度概括,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教育真理。一个人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有旺盛的求知欲、顽强的意志力,就会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就会活得充实。上述故事中的青年成功和外商签约、中专生成功被录用,是他们有着良好行为习惯导致的必然结果。这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哪里来?对中学生来说,必须接受学校的养成教育。而一旦接受了养成教育,又会促使更多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养成教育,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怎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体会最深以下几点,供参考。

1班主任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者

班主任是学生的镜子,学生大都有模仿教师的自然倾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等都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榜样作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魏书生曾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还要管理整个学校,外出讲学和开会,班级的自动化管理得以成功实施,不仅是制度的健全,很大程度上是魏书生人格魅力。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的示范作用,会使养成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仿、可行”。所以,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都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学生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们的眼睛更精确、更加敏捷,更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早晨7:05学生开始晨读,我7:00一定到达教室,数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刚开学时,我班每周总有几个同学迟到,我在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以自己守时的习惯影响着他们,渐渐地他们有所变化了,能够按时到校,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班已经消灭了迟到现象。我要求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我自己也注意利用时间充实自己。我有读报的习惯,每天非读《南方日报》等报纸而不能过,学生李剑萍听我如此说后在周记中深刻地反省自己种种浪费时间的“杰出”表现,并下定决心改过;工作中有了失误或某个知识点讲得不深入,我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并及时弥补,对于能面刺我之过失者,通报表扬,这样做的结果,我的威信不降反升。同时,我积极提高业务能力,大练基本功,带头勤于学习,不断进步。我生活、工作的热情和良好习惯,润物无声,影响着全体学生。

2让班级沐浴爱的阳光,让爱成为每个人的习惯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新老师一封信:“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妇女由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什么?我请求你们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取向,每天都会在现实生活中如实地展示。我们除了一如既往地投入激情之外,还应对人文有更多的静观和沉思,让教育能时时沐浴爱的阳光。我所带的高一(1)班,学生来自云浮各地,大部分是勤奋好学的好学生,得英才而教之,让他们具有理性的知识,将他们送入高等学府,是教育的目的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培养他们美好的人性、爱心。我吸取以前工作中失败的教训,吸收别人的长处,以服务的意识,民主的作风,科学的方式引导他们,让班级充满公平和仁爱的气息。例如:(1)自己选同桌。根据自己的性格和专长,以互补和共同进步为原则,自己选同桌;(2)干部自愿当。为了发挥主动性,在自愿的基础上,学生选举产生自己的干部;(3)“三好”学生、先进班干部等先进大家选。目前,前两项措施已经施行,效果良好,学生不满座位的怨言消失,讲话的现象大大减少,班干部正踌躇满志地勾画本班的美好蓝图……我们学校有一个助学基金会。捐献爱心基金,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在我的班级已成为了习惯,成为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仁爱的品质。受助的同学,或度过了辍学的艰险,或度过了暂时的艰辛,坚定了学习的信心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勇气。这其中有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不能不说。我班有一位叫郑小梁的同学,来自郁南,父亲不幸逝世,仅靠母亲赚钱维持生计,按说生活非常拮据。可她了解到班上还有比她更贫困的同学之后,悄悄地把已经写好的援助申请放回口袋。我问她为什么不申请,她淡淡地说:“我觉得有人比我更需要。”我被她的精神所感动,说服她也交了一份申请,因为我觉得,我们的助学基金不帮助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帮助谁呢?

3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1制定目标,指导行动

学校、班级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工作中,我“三划合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三划合一”即:学生进入高中,我向学生宣读高中三年人生修养的目标,强调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每学期班级工作计划中有养成教育内容,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有养成教育的要求,“三结合网络”即:班级-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养成教育网络。班级的要求是:“三稳”、“四勤”。“三稳”就是自习课时口稳、心稳、身稳,要坐得住,想得深,训练其独立思考,深入研究的好作风,养成“安静自习”的好习惯。“四勤”就是“手勤、嘴勤、眼勤、脑勤”,让学生课上课下勤写多记,勤读多问,勤思索,做到严谨认真,养成勤奋的好习惯。

3.2开展活动,督促行为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要经过一个“必然”到“自然”的过程,也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开展活动,是使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的手段。(1)找学生进行经验介绍:如何预习、如何有效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记忆等等方法介绍,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做。(2)日记、错题集、好卷子展。大约每个月搞一次,评选出优秀者。(3)语文课堂记忆比赛,演讲比赛,名著选评等。(4)家校配合,通过家长监督、家长反馈,促使行为习惯的形成。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电话反馈,掌握学生的情况。(5)树立榜样,建立奖励制度。班级评选“十大标兵”把这些同学的事迹在班上反复宣讲,让学生见贤思齐。(6)组成互助组。科学评价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我坚持全面综合评价的原则,考核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一个月总评一次,小组得分最高的为“修养明星”,与得分低的同学组成互助组,共同提高。总之,养成教育,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是我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或想到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一点点的帮助。最后,我想以一段我的读书笔记作为本文的结尾,与大家共享:“在学生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