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建筑美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5:4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美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建筑美学论文

篇(1)

一、传统建筑类型概述

建筑是创建于地面上的物质实体,为人类带来最实在的功用,同时建筑亦是一件艺术品,它阐述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意义,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建筑表现人的尊严与相互尊重隐私的行为,展示人类的自信、意志、友情和憧憬。传统建筑美学的理论是以西方为中心,现阶段建筑的风格分类还是以西方为标准。

1.古希腊式。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对象是公共神庙。神庙建筑在风格上体现出明朗、宽敞、明亮的构想,四周的柱廊与入口是敞开的,供人进进出出,随意游览、休息,使人感到自由、无拘无束。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就是典型的代表,在中国这样的建筑相对比较少。

2.罗马式。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欧洲基督教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线条简单、明确、造型厚重,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封建权力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中国天津的老西开教堂是中国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3.哥特式。哥特式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建筑风格之一。与罗马式建筑造型稳重的风格相反,哥特式建筑以“动”统贯全局,以垂直线条为表现形式,锋利的尖顶是其主要特征,是宗教情绪的集中体现。哥特式建筑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一方面基督教气息浓重,有一种宗教的狂热,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市民阶层的世俗激情。在中国的涠洲岛上就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它始建于1882年,主要取材于当地的珊瑚石块,兼以土瓦木材构筑而成。

4.文艺复兴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15世纪至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此种建筑,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以人体美的对称、和谐为审美基础。

5.巴洛克式。巴洛克式是与文艺复兴建筑同时期产生的建筑风格,它追求在建筑空间组合中产生复杂的明暗变化效果。上海外滩和平饭店就是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典型建筑。

6.20世纪新型建筑风格。20世纪初,世界上出现了新型的高层摩天大楼。这些高楼以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化纤为材料,采取与基本结构体系无关的建筑物内部空间分隔法,强调材料本身的质感和成比例的美,这种体现了建筑上的一种新的审美。

二、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比较

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古代文明,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各自经典的古典建筑艺术。古典建筑不仅是一种历史角度,还意味着特定文明发展中的产物。伟大的建筑不仅因为形式完美而永久具有其美丽,而且还可以揭示一个时代对建筑审美的内容和人类的发展,并且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和经验的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西古典建筑艺术的不同上也有所表现。

1.使用主要建筑材料的不同。西方人很早时期就开始大量使用石头,且是建造巨大的单体建筑;中国长期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做法,因此将精巧的砖木结构推向了极致。埃及金字塔就是石头材料的典型的建筑物,仰视金字塔的角度,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石头堆砌而成,这样的用法影响了整个西方建筑史,反观中国紫禁城就可以完全明白中西文化的差异。

2.建筑分布和建筑面积的不同。西方的古典建筑多是高耸的和集中式的。著名的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起垂直高度有132米高,相当于四十层楼高,而中国的天安门才33.7米高,北海山顶的白塔也只有58.6米高。西方的集中式建筑就是多个单体建筑的相加,它的不同部分不仅有结构上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在内部空间上也是成为一体的。中国的古典木架结构主要依靠其平面组合上的灵活性,在水平面上发展起宽阔的建筑群,这从紫禁城的设计上就可以看出它是由许多建筑建立起来的一个统一体系的建筑群。

3.重要的单体建筑形制度的不同。西方建筑的主立面是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窄的一边,它把人的视线与想象力吸引到纵深的方向,正立面突出的是门廊的柱式与山花,纵轴线与其屋脊平行,而中国建筑的主立面总是建设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宽阔一面,刚好是垂直的,所以中国建筑的屋顶、瓦面、屋檐和门窗成了重要表现部位,让人在它面前体会一种宽广的情怀,且可视整个建筑的正面现象以及屋顶各种装饰。

4.建筑观念的不同。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天”是神居住的地方,也是每个善良的人的灵魂的所归,所以西方人在古典建筑中会去尽量感触天,贴近天,从而有比较浓厚的宗教的升天感。在中国虽然对天也是同样的感受,但是中国人在乎的不是要进天国,而是关系人们在天地之间的这一层人间怎么如何和谐、幸福地生活,甚至不谈论“死”的话题,从而更加突出中国古典建筑人世间的味道,形象也比较和善。

三、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

中国的古建筑的种类繁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亭、住宅等。

1.古城建筑。中国古代建城首先从战争角度去思考,是否坚固、是否有利于防守。比如南京的古城墙,这是中国现在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城池四周长33.5千米,城高平均12米,宽10米~18米。城墙是用特制巨型城砖筑成的,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且城外还有外城,周长60千米,有18城门。而前面介绍的是内城,内城中最雄伟的就要算中华门,且十分险要。

2.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威严,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几千年来,历代皇帝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己营造宫殿,这些宫殿无不显示中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现保存下来完整宫殿建筑最著名的就是紫禁城,它是由10米高的红围墙围起来的,周长3400米,城外是护城河。紫禁城分为前后两个大部分:前部称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就是整个紫禁城的中心。紫禁城是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陵园建筑。中国古代陵园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建坟。从布局来说,都是在陵园的四周筑上陵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上建有门阙,还有石人,石兽的造像,给人一种肃穆和宁静的感觉。

西安附近是中国皇帝陵墓比较集中的地方,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很多王朝都定都于此。西安所在位置是关中,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渭河天然屏障,东有潼关,黄河天险。所以有很多朝代在这里建都,比如秦咸阳,西汉、唐等,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汉,唐都在这里建都,足以说明这里的地位。这里除了最著名的秦始皇陵外,西汉有11个皇帝的陵墓,唐朝有18个皇帝的陵墓。比如汉武帝的茂陵是西汉皇陵中最大的一座,同时有5个陪葬墓(卫青,霍去病墓就在其中),并且在当时有专门的官员管理陵园。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周围30千米,还有17座功臣的陪葬墓。

保存最完整的皇帝陵墓那就要算是明、清两代的皇陵。明朝皇帝陵墓就是十三陵,除明太祖陵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其余皇帝皆葬于此。最著名的就是万历皇帝的定陵,将大明江山拖入了死胡同的昏君,花了七年的时间,在他只有20多岁的时候修建这耗费巨大的陵墓,其地宫可以说是十分完整的设施的地下房间,无积水,无石头塌陷,可以说中国建造地下建筑的典范。可又有谁估量过这背后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呢?从建筑的角度来说,陵园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宏伟、最庞大的建筑群,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的建筑群。

4.宗教建筑。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它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而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这些建筑可以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中国兴建寺庙成风于南北朝时代。当时无论北朝的北魏政权还是南朝的宋、齐、梁、陈,特别是梁朝以佛教为国教,“菩萨皇帝”梁武帝尤为崇拜佛教,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写。拉萨布达拉宫是佛教分支喇嘛教的建筑,其特点就是佛殿高,经堂大,建筑物多因山势而筑,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了藏传佛教的特色。

佛塔同样起源于印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因佛教传入中土,佛塔建筑也随着进入了中国,但中国却没有完全按照印度的风格来模仿建造,而是融入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建筑艺术特点,包括亭台楼阁的一些特点,创造出属于中国自身独有的佛塔建筑。佛塔的意义不仅是放“舍利”之处,更多也有艺术表现在其中,从佛塔上的建筑可以看出每个地区、每个朝代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理念。

四、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传达给旅游者是这些建筑作为一种旅游产业的产品,是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旅游者往往是通过建筑物的形式达到对建筑美学所包涵的历史文化、风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欣赏和了解。建筑美学的文化性必须以建筑物为载体来表现,旅游者通过对于建筑美学的理解,从而补充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建筑美学把所在城市的人文历史及现实特点展示一览无遗,并以文化传递的方式,满足旅游者对于建筑所在地的生活阅历、文化素质等的精神需求,创造极具个性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环境,以此展示其丰富悠久的文化内涵,使所在地积累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富有文化韵味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创造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学特色,使建筑美学更好地融入旅游中来,营造独具特色且富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旅游布局形式,使游人每到一处都有一种新奇的建筑美学体会,给人留下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的印象。

建筑美学同时把握现代社会人们希望通过旅游去贴近历史、追求文化、增长知识、提高品位的心态要求,把建筑美学与旅游景观巧妙的结合起来,给旅游者带来的是一种震撼、一种惊叹,令旅游者感受一种境界的升华,在休闲中得到充分的精神享受。把历史建筑景观与建筑美学,通过设计在旅游景点充分展示,使人们在方便、舒适的条件下游憩,这正是建筑美学所体现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不仅要体现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在搭配体现的辅助要突出个性、体现特色、合理布局,以迥然不同的风格提升文化高品位、工艺高质量。建筑美学作为一个概念,既要展现自身特色,又要借助衬托出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时代脉动,从而使建筑美学为历史建筑景观增辉,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印象。

建筑美学在一些民族特色浓厚的地方,必须坚持独立民族风格的原则。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恰恰建筑美学的物质载体就是建筑,如果建筑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性,那建筑美学就无法完全、真实的体现,从而更加显示了文化衰落乃至于消灭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美学的独特性与否是体现这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建筑美学的概念相同,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体现其丰富多彩性。希腊体现古希腊的卫城建筑美学来表达雅典城邦国家时期的状况;埃及用金字塔的建筑美学来反映古埃及的法老制度;中国可以从紫禁城的建筑美学来读出皇权的至高无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中国独特的建筑美学恰恰应扬之所长凸显中国旅游的民族特点,让国外旅游者通过旅游中建筑美学的感悟对中国的文化加深了解。

综上所述,旅游中的建筑美学是旅游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这需要每个旅游景点拥有一个完整、适量、系统的建筑系统和建筑历史文化,针对旅游建筑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旅游过程中建筑美学的提升,从而提高旅游品质。在区域旅游开发中建筑美学能帮助景点设计有序的开发,提升独特的文化品位,避免抄袭别地的雷同,促进旅游的独特性发展。

建筑美学现已经开始慢慢被物质生活丰富的人们所重视,旅游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去把握其中对于建筑景观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建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客体对象的欣赏和单纯的视觉愉悦与满足,只有那些由主体的整个心灵选择出来的与自己类似和沟通的事物才能使人愉快而产生美,这也是建筑美学对于旅游的核心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袁镜身.建筑美学的特色与未来[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张斌,杨北凡.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4]古慧平.现代建筑的美学特征[J].山西建筑,2001,(2).

[5]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6]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杨恩寰.建筑美学引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8][美]托伯特?哈姆林.建筑形式美的原则[M].邹德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9]沈福熙.城市和建筑美学[J].上海新建筑,2000,(5).

[10]曹利华.建筑美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

[11]王宗年.建筑空间艺术及技术[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篇(2)

2、使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得到加快

对于健美操教学的研究不能放在一个小范围中进行研究,而应该将它放在应该将健美操教学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研究。不能将学生的健美操运动看做是简单的肢体运动,它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得到并存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将健美操教学看成是人的信念、意志以及品质和个性的一种展示,同时也是人与社会相融合的一个过程。

3、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完善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每个人都是与别人一样的平等的主体,学习活动的过程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过程,在健美操学习中学生应该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要学会尊重别人和欣赏别人,同时在学习中还可以使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健美操的学习中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4、使体育教学方法相应革新

建构主义的角度应该是学习者,从学习者的角度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的原理,使学习过程更加符合学习的内在规律以及学习者对世界的了解的规律。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教学方式逐渐向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发展。

5、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者更加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学习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所谓的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构建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效率有所提高的基础上,教学观念只有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使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且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同时还可以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心理上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

篇(3)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力

由于建筑学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空间感和形态感的培养,故必须利用各种可以培养、增强思维能力的手段与方法,让学生逐步建立由平面图形到立体空间,再由立体空间到平面图形的空间感和思维方式。而三维空间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无法直观地通过二维图纸表现,这就要求对学生的空间感的培养与塑造。要逐步培养的,而且在现行的教育中,学生从小接受的教学多为单向度(语言文学、符号等)和双向度(绘画、摄影等),长期的单向度和双向度传统教学训练,使学生习惯逻辑思维,而不善于形象思维。大学建筑学教学在空间思维的培养上等于从零起步,这就需要教师将形象思维方式、思维过程通过准确、明了的方式和语言传授给学生。传统教学模式要达到这一目的,则侧重于灌输式的传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一般都为挂图、投影仪和模型,而学生在刚接触专业时对一些专业名词和术语很陌生和不得其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无法完美地展示表达建筑本质上的空间感和形态感,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自觉产生思维能力,不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用静态的二维方式讲授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特点极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以“登堂入室”,导致学生产生厌课情绪。

三、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建筑在本质上具有空间和时间向度现象,静态二维方式无法表现。目前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将文字、图形、图像、数据、动漫等不同信息集成于一体综合展示出来,以其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大容量的教学信息迅速运用于各种教学,显示了与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传统的板书教学中一切可以展示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在现代技术教育中都能完美的体现出来。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建筑教学中,由于具有声容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空间立体感强的特点,通过适度的形象刺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发散性思维。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以多媒体方式动态展现,丰富了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能将多种媒体集中到计算机的统一平台上,图、文、声并茂地展示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融图形、文字、声音、动画、实景于一体,可以生动直观地表达和展示感性的建筑空间与理性的平面、立体、剖面之间演变过程,通过演示可以将其理论由抽象变为形象,由想象变为直观。如建筑设计原理课教学中,传统教材由于篇幅限制,建筑实例显示较简单,加受经济条件限制,学生往往很难直观地感受大师作品,而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存储、编辑功能,我们将建筑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实例进行收集并数字化处理,动态地表达形态构成过程,甚至包括对某一建筑建造过程的表现,内部空间的赏析都能达到直观的视觉效果。

2.多媒体课件可使建筑学专业中的抽象内容变为具体化。

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感,大量的视觉效果易使学生对相关内容一目了然。如在建筑材料课程里,许多建筑材料的性能和特点需要向学生讲授,其中并无明显的深奥之处,但由于找不到许多实物进行演示,只能照本宣科,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于是我们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所需讲授的建筑材料集成于计算机中,采用各种效果图呈现于学生眼前,使其对材料方面有了很深刻的感性认识,掌握了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和性能。

3.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强师生之间互动。

传统教学长期以来都是以单向的教学为主,学生都是被动接受教学。在建筑学中,建筑艺术三维空间艺术或四维时空艺术是建筑学研究的重点。但是却很难用抽象的语言来清晰描述和表达,学生感到学而无味。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与教师形成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建筑设计课程中,项目设计方案既无错对之分,也无标准模式何答案,只有优劣之分,学生不能衡长论短。我们在毕业设计课程中通过多媒体将学生的作品制成课件,与优秀大师作品相对比,共同探讨,效果评价,找出差距,通过互动教学,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何思维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基础。

四、多媒体技术在建筑学教学中应用实践

1.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是建筑学教学的基础。

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必须要掌握教学设计这一核心,教学设计主要包含文字、界面、色彩、图像、模型、动画等,其设计原则应将培养学生空间和形象思维放在首位。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必须熟悉教材,认真选材,对教材加以选编,切忌变为“原汁原味”的电子板书形式。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如建筑设计原理课我们将建筑史上优秀经典作品图库用动态地表达形态过程,加强学生对建筑秩序、组织、结构的理性认识。建筑构图则以图像、图形、文字、声音、动画的融合,直观地表达空间与理性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关系转换,学生反映对空间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2.合适媒体的选择可提高建筑学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其宗旨就是利用一切媒体形式的展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加强立体想象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首先选择重点和难点,如建筑设计课程等不易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建筑设计步骤中各个阶段内容和深度都应该借助媒体来表现。选择媒体要适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如抽象的基本知识,平面、立体、剖面、投影的讲解应以动画结合图片的形式表现;静态的空间构图、色彩构成等只要以图形文件的形式即可;而动态的空间序列和环境,复杂深奥的表现技巧则运用视频文件来表达。只有图片和文字的课件只起到了板书作用,不能展示多媒体的优势。

五、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确保建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虽然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大进步,建筑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大量图形信息可以多媒体表示,但其只是教学中一种辅助的工作。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优缺点,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多媒体设备是无法完全替代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板书、讲解、示范等形体语言所具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尤其对一些有针对性的内容作深入浅出的板书图解分析以及一些知识、技巧的示范是很必要的。我们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亦用板书再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篇(4)

2高校健美操教学活动的特点

健美操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健美操项目对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日后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个性、能力的全方位发展。高校健美操教育教学的重要特点有:健美操的流畅性、协调性、艺术性的特点、健美操的节奏感强、健美操的安全系数较高、健美操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耐受性。

2.1健美操的流畅性、协调性、艺术性的特点

各大高校纷纷开展健美操教育以后,其主要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健美操教学中包含大量的艺术因素,其动作具有流畅性、协调性、艺术性的特点,使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得到美的享受,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审美标准的树立。

2.2健美操的节奏感强

健美操和其他的体育项目有所不同,健美操的训练可以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身体的舞动,对学生自身的协调性与节奏感有所提高。同时,在优美的音乐气氛的烘托下,健美操具有无限的感染力,可以把健美操表演者和观众之间建立起积极的互动,使得健美操表演者的表演极具观赏性,给予观众美的、视觉上的享受。

2.3健美操的安全系数较高

当前体育锻炼的项目非常的多,在进行具体的锻炼之前,一定要进行正确的准备活动,避免在锻炼中出现不良的受伤情况。但是健美操项目对于人体的伤害较小,其属于有氧运动,所以,能够满足众多人群进行健美操的锻炼,健美操运动员可以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健美操的锻炼,且安全系数较高。

2.4健美操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耐受性

健美操所需要的教学场所、教学设备设施、教学器材等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都可以进行健美操锻炼,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健美操训练之后,健美操运动员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能起到娱乐的作用。健美操运动员还可以学习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用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耐受性,对于健美操运动员增强自信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高校健美操教育教学的意义

3.1对学生来说健美操具有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健美操是竞技项目的一种,经过一段时间的健美操练习过后,小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表演类的且公平公正的比赛,具有一定的传播体育能量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根据当前竞技比赛的特点,高校教师可以采取有计划的、目的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比赛,同时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健美操的作用非常多,在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同时,还对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

3.2健美操教育教学的特色

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兴趣以及思维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但是众多高校在举办健美操教育教学之后,不仅给学生提供一个欢快和谐的教学环境,还给学生的精神带来享受,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欢乐的气氛中,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掌握知识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3.3教师把团队合作思想融入健美操的教学中

面对当前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团队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发挥强大力量,教师在进行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把这一因素融入到健美操的教学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使学生能够尽快的掌握团队观念。健美操的练习需要团队合作,通过各种队形动作的变换,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教师把团队合作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会给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同时,对于学生社会意识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高校健美操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弊端

目前,众多高校中,纷纷开展健美操的教学,高校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标准。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教师教授学生一整套的健美操动作,要求学生达到的标准是使学生完全掌握整套健美操的学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以及接受能力,学生进行健美操的练习与学习时,没有进行思考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达到一定的成果,但是这种僵化的、单一的训练,使学生失去了创新精神,同时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无形间把学生的个性扼杀在摇篮里,使学生失去创造性、个性,同时也就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真实意义,很难培养出具有独特思维的、创新意识的人才。所以,目前健美操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4.1高校开展健美操教学意识浅薄

高校健美操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目标。在目前的健美操教学中,各大高校仅仅是开了这门健美操课程,但是相关学校没有针对其主要目的展开积极的教学,各大高校教师对健美操的理解浅薄,仅仅把她当成是普通的体育锻炼或者仅仅是满足学校工程的砝码,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4.2各大高校对于健美操教学内容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学习的压力非常大。健美操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能力,同时还要缓解学生对于学习中产生的压力。但是大多数健美操的教学课程设置中,对于健美操的理解是把其当成是娱乐项目的一种,一旦健美操和其他教学课程出现矛盾时,教师义无反顾的把健美操项目取消,这种行为会使学生认为健美操课程不重要,使学生的内心产生不良的印象,同时,再加上学习中产生的无形压力,致使学生的心理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4.3健美操的教学中束缚学生的能力与创造力

目前,已经设立健美操课程的各大高校中,又很少的学校能保证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来练习健美操,但是课时安排的少,且内容繁杂,使学生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与练习健美操的过程中,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也会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所达到的仅是学校方面期待的效果,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效果。

5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各大高校积极开展健美操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生在健康成长的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健康,健康问题的提出指的不仅仅是身体健康,更多层次上指的是精神上的心理健康。现在大多数家庭中独生子女较多,学校方面对于学生的教育一旦出现失误,就容易使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个时候,需要教师进行心理教育,所以,要求教师要适当的对学生加以关注。

5.1教师做好课程优化措施

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课程优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目前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重视规范、教师讲解、课内教学等,对于原创、课堂以外教学、学生进行原创等问题几乎不考虑,这样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与激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课程优化教学。首先,教师在健美操的教学活动中,课堂初期,教师可以先放音乐,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音乐中,学生可以根据音乐进行创作。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引导其大胆的放开自己,跟着音乐以及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把教师规定的基本动作做到位,学生在做健美操动作时,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而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做一样的动作。最后学生在掌握基本动作之后,让学生进行自我创作,把所学的基本动作加以改良,形成创新的健美操,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提高其建立一定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标准。

5.2引导学生团结合作培养其责任感

一个合格的优美的健美操表演团队,要求每个人,每个动作,每个环节都要做到极致,这些工作没有做好,会影响着表演是否成功,所以,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以及集体主义感,换句话说,就是提高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和无上的责任感。教师在进行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评定考核,使小组之间建立成一个团队,有助于学生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培养学生互相接纳、相互理解的意识。

篇(5)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尤其是在维果斯基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它认为:教学中,学生个人的“经验”和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中起重要的作用;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此过程中,知识、内容、能力等不能被训练或被吸收,而只能被建构;这种建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以一个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学习者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文学课教学应从学习者个体出发。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充分把阅读、欣赏、评论等自主权教给学习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训练其思维能力及研究能力:教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从而使他们构建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作用,认为他们在走进课堂之前。头脑中已形成丰富的经验,能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文学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应把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自己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构建来完成,以他们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是分析、检验和批判新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先有经验及知识对作品理解的影响,运用各种手段激活先前的知识,引导他们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先前经验对其意义构建的影响,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培养他们多样化思维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传统的文学课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设计理论几乎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此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搭建支架,培养能力。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断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由于文学课内容庞杂。课时量有限,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尚不足以真正欣赏英美文学原作,要求他们系统全面地掌握文学史及文学作品是不可能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及文学鉴赏能力,力求学有所感,学有所获,并逐渐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的能力。首先,搭建支架:围绕当前学习的问题,建立概念框架。以讲授文艺复兴为例。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图片等)激活学生中学时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及对莎翁、培根等人作品的了解情况,帮助搭建基本的知识框架:该运动兴起的缘由、过程、实质、意义、代表人物、作品等。其次,进人情境: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并提供可能获得信息的工具,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学习资料,以启发讨论式教学为主。学习Hamlet的节选时,教师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Howdo you understand “to be or not to be”in the context of thesoliloquy and of the play as a whole?/What’s your opinion aboutHamlet?/From Hamlet,could you learn Shakespeare’s humanisticideas and his literary ideas?etc.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可观看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或研读原着,或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等,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最后,探索研究:学生自愿组成小组(3至5人)进行分析、思考、探索、研究作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最终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逐步攀登。由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赏析,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每个学生都应具有独立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篇(6)

二、数学对称原理在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中的应用

文化符号在构建过程所基于的数学原理与理论分类很多,就数学对称原理而言,可追溯到人类的史前文化。综观人类的艺术史,根据现已被考古发现的大量的记录在岩石上的原始文明、新石器时代的手工陶艺、夏商周的青铜制品、古希腊文明、以及埃及和玛雅文明中,均有发现文化符号基于数学对称思维的例证。本文着重介绍和分析了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中所蕴含的数学对称原理。数学意义上的对称在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中的应用相当常见,在中西方传统建筑和圣殿的建造过程中都能找到与数学对称有某种关联。在文化和艺术中,对称常与和谐以及形式美感等含义相关联,其根本的原因是,数学对称的灵感源于对宇宙和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探索和发现,同时这种数学的生命力完全根植于养育她的文明社会生活之中,对称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以及所崇尚的“天地交而万物通”、“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是吻合一致的。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传统建筑在文化特征、美学追求、建筑风格、形式结构等因素受到影响是必然的。“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所推崇的理想境界,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文化意义上的对称,通常与中庸、秩序、和谐、典雅、庄严以及权威等含义相关联,中国传统建筑十分讲究对称的文化。中国古代帝王的宫殿以及宗教寺庙在建筑布局和结抅中,一般都按照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布局及设计。例如北京的故宫就以中轴线为中心轴,图2是北京故宫鸟瞰图,其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布局设计。宫殿的布局,一般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所谓“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这种布局体现了封建社会中简明的组织规律,同时与其宗法和礼教制度密不可分。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种跨国界和文化的桥梁。因此,常见于人类的建筑、文化和艺术之中。对称在东西方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中的表现十分常见。图3是法国的兰斯大教堂,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结构和装饰中到处都能发现基于对称思考的装饰。图4是婆罗浮屠佛塔鸟瞰图,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遗址——瓜哇島的佛塔群。其基底尺寸为114×14m、高46m,塔结构基于中心及轴的反射对称原理而构筑。人类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区域和民族文化,虽然在生活与实践过程中都发现和应用对称原理,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及所处的民族和区域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显然对对称的理解与应用是有区别的,这种差异体现在文化特征、美学追求以及文化符号的表现、传播、及审美等各层面。例如早期的摩尔人和阿拉伯人,他们在对称图案的装饰风格方面却有着独特的审美观和表现,他们对复杂的数学几何的研究与应用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图5,这是分别基于中心及旋转(120及60)对称以及反射轴对称而构成的图案装饰,图6为对称结构示意图,许多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的建筑结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文化特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见,对称已不仅仅对建筑师有吸引力,数学家、物理学家、画家、心理学家、考古乃至音乐家都在思考和研究它的意义和影响力。事实证明,数学一直伴随和见证了人类的文明历程,始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7)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同时也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古典文学代表作。书中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他们的兴衰演变,也正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全景展示的缩影,凸显了封建时代的人生百态和社会万象。《红楼梦》中对建筑的描绘刻画,可谓是鬼父神工、呼之欲出,虽然只是曹雪芹在书中的大胆构想,但却比现实社会中的建筑更精致典雅,高贵华丽。现以《红楼梦》书中的建筑为切入点,漫谈建筑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呈现书中建筑的美妙之姿。

1 《红楼梦》建筑与传统审美

艺术创作的灵感源自于创作者的生命体验,艺术创作的素材同样源自于创作者的生活体验。《红楼梦》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真实、深刻、多角度的反映了他当时身处的时代与社会,书中的点滴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都有迹可循。曹雪芹一生主要生活在北京、江浙一带,因此他对于建筑的创作素材也主要取自于这两地。我国江南一带的古典建筑大都以“间”为构成特点,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构成单个庭院,进而由单个庭院构成错落有致的院群,主次分明,不拘一格,在直线和曲线的相结合下,呈现出多维的美感,院群空间变化丰富,同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1.1 《红楼梦》建筑的秩序美

我国古代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和熏陶,等级制度森严,尤其是在封建制度达到顶峰的清朝时代,尊卑制度思想更是根深蒂固,深入到千家万户。《红楼梦》中的建筑与封建社会的秩序如出一辙:君臣、父子、夫妻泾渭分明,相互之间绝对不能逾越。例如林黛玉是史太君的外孙女,是老祖宗的心头肉,但是她初次进贾府,也不能走正门,只能从西角门而进;王熙凤到贾母房里去看黛玉,也只能是从后房进来。“角门”“后房”这些建筑称谓不同,象征的意义也各异,门的名称、方向,房子的位置,这些都是封建时代等级秩序的象征。

1.2 《红楼梦》建筑的对称美

《红楼梦》中对于建筑位置的设定也是极为讲究,它将主要的建筑安置在对称轴上,而次要的建筑则安置在中轴线两侧的位置上,这种平面设计的布局原则来自于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四合院,它更是我国古代封建宗法和等级观念的集中体现。《红楼梦》中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是最高等级,为贾母起居处,其他建筑则按照尊卑、长幼、男女、主仆等关系依次排列。每个房屋外部都有界限分明的围墙,前院有倒座,后院有东西厢房,厢房院落左右对称,次要的其他殿阁则以正厅为圆心环绕排开。

我国自古有“天圆地方”的自然观,认为自己处于天地的中心,所以“中”字特别能代表古代中国人的处事态度,儒家文化更把这种“中”的概念升华提炼,创造出“中庸”思想。“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因此《红楼梦》中的建筑在空间布局和平面设计上都遵循了对称的规则,以中轴线对称均等布置,严谨规整,恪守强者居中,等级严格的儒家之“礼”,这样不仅使建筑在构图上取得一种均衡,给人以天然的安全感,而且建筑的对称之美,更突出了中国人民崇尚家庭团聚,国家统一的文化观念,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集中体现。

1.3 《红楼梦》建筑的含蓄美

中国艺术形式向来推崇含蓄曲折美,与西方热情洋溢、色彩缤纷的油画对此之下,中国的隐忍含蓄、黑白相间的墨笔画更能凸显中国人民简单、严谨、坚忍的性格特征;而在文学作品《白石诗说》中也有提到:语贵含蓄。这些都阐明了“隐”在艺术表达中的重要性。含蓄曲折的内涵就是“隐”,而建筑的含蓄曲折则能拓展读者的想象力,延伸作品的表现力度。例如《红楼梦》第17回中有对于建筑曲折美细节的描写:“崇阔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这几句话中处处可见曲势,时时凸显优美,尤其是曲廊,人行其中,幽静深邃,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给人广阔的联想。

2 《红楼梦》建筑与自然环境

《红楼梦》中的建筑雍容华贵、庄重柔丽,但曹雪芹恰恰能够做到让建筑不是孤独的美,而是打破传统的创作模式,让他们与周围自然环境交相辉映,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例如贾母等在缀锦阁吃酒,命梨香院的女孩子们在藕香榭奏乐,贾母说“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实现了建筑和水的有机结合;如黛玉、湘云在凹晶馆中观赏中秋之月,在凹晶馆附近有一个水池,与那边的藕香榭的池水相连,微风一吹,让人心旷神怡,音乐一响,让人神清气爽。就这样一个简单场景的描述,通过水池让凹晶馆与藕香榭连接起来,使画面隔而不散,实乃精妙,给人以丰富的联想,逼真的感受。

在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现在更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理念,由此可见,人一切行为的产生都离不开赖以生存和生产的自然环境,那些大地、山川、河流、草木都是人类得以生活的基本元素,给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是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在改造着自然,反馈着自然,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同样,建筑要想获得整体和谐的美感,也必然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融为一体,自然环境为建筑起到点缀和烘托的作用,而建筑赋予自然环境新的生机与颜色,《红楼梦》中就是贯彻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这一艺术与美学的原则,从而塑造了这样一副和谐美丽的豪门巨宅画卷。

3 《红楼梦》建筑与人物

《红楼梦》中的建筑不仅仅只有居住价值和审美价值,他更是一种媒介和桥梁,是“十二钗”主人公们,特别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位性格特征的艺术表达,与他们的生活线、感情线、命运线紧密相连。通过间接的渲染,仿佛建筑也有了强烈的人物个性。《红楼梦》中用姿态万千的府邸和园林来描绘纷繁复杂的人物性格,刻画人物的性情和行为,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个性更深入人心,让读者又爱又恨,引人入胜。古典小说中用建筑象征人物灵魂这是首次。

如贾宝玉在《红楼梦》中所住的“怡红院”,院中种植着芭蕉和海棠两种植物,芭蕉为绿,海棠为红,于是贾宝玉便为其取名“红香绿玉”,整体意境颜色艳丽,暗香浮动。那海棠红若胭脂,弱如扶病,近乎闺阁风度,故称作“女儿棠”,以此来衬托贾宝玉的性情以及他在大观园中的地位。进入房屋建筑之内,室内装修更是金碧辉煌,珠光宝气,四面皆是名手雕镂的雕空玲珑木板,甚至连窗纱都是五彩绸缎,明明是男人的房间,门前却赫然有一架大玻璃镜,而且布置的非常精致。从建筑环境来看,贾宝玉的家庭物质条件非常优越,生活富贵悠闲;从装饰的色彩推测,贾宝玉外貌柔和,行为偏僻、是闺阁中的良友,是富贵不知乐业的闲人。

大观园将《红楼梦》书中主人公的感情、生活、命运连成一线。曹雪芹用笔墨赋予了人物灵魂,同时也给予了建筑诗情和画意,它们美轮美奂,璀璨夺目,美丽而平和,具体而真切,折射出曹雪芹对于美的独到理解和感悟,代表了他对美好的期盼和希冀,体现了他对生活和理想的热爱。正如“脂平”所说:“大观园原系十二钗栖止之所,然工程浩大,故借元春之名而起,再用元春之名以安诸艳,不见一丝扭捏”。这句话最终道出了曹雪芹创造大观园的初衷和用意。大观园是为十二钗所创造的,十二钗只有在大观园里才是活的,只有当它与十二钗的生活和情感融为一体时,它的旖旎风光才能真正显示“天上人间诸背景的”魅力。

曹雪芹别出心裁,充分利用建筑这一元素,实现了书中自然环境、人物灵魂等各个部分的紧密相连,匀称和谐,这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实乃首创,迸发了崭新的(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美丽火花,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渗透于建筑中的中国传统美学,不仅烘托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衬托出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故事情节,更创造出豁达清幽、壮丽精致的文学意境,让读者在情景交融中获得美的享受。

总之,《红楼梦》中的建筑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审美理念,更是与自然环境、天地山水相融为一体,而且也与书中人物紧密相连,是他们喜笑嗔悲,跌宕起伏人生命运的象征。所以,小说《红楼梦》实现了建筑与文化、环境和人物灵魂的和谐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拙匠随笔[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 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建构主义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尤其是在维果斯基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它认为:教学中,学生个人的“经验”和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中起重要的作用;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在此过程中,知识、内容、能力等不能被训练或被吸收,而只能被建构;这种建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以一个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学习者主动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文学课教学应从学习者个体出发。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充分把阅读、欣赏、评论等自主权教给学习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训练其思维能力及研究能力:教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从而使他们构建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作用,认为他们在走进课堂之前。头脑中已形成丰富的经验,能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文学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应把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自己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构建来完成,以他们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是分析、检验和批判新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先有经验及知识对作品理解的影响,运用各种手段激活先前的知识,引导他们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先前经验对其意义构建的影响,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培养他们多样化思维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传统的文学课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设计理论几乎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此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搭建支架,培养能力。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断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由于文学课内容庞杂。课时量有限,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尚不足以真正欣赏英美文学原作,要求他们系统全面地掌握文学史及文学作品是不可能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及文学鉴赏能力,力求学有所感,学有所获,并逐渐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的能力。首先,搭建支架:围绕当前学习的问题,建立概念框架。以讲授文艺复兴为例。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图片等)激活学生中学时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及对莎翁、培根等人作品的了解情况,帮助搭建基本的知识框架:该运动兴起的缘由、过程、实质、意义、代表人物、作品等。其次,进人情境: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并提供可能获得信息的工具,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学习资料,以启发讨论式教学为主。学习hamlet的节选时,教师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howdo you understand “to be or not to be”in the context of thesoliloquy and of the play as a whole?/what’s your opinion abouthamlet?/from hamlet,could you learn shakespeare’s humanisticideas and his literary ideas?etc.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可观看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或研读原著,或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等,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最后,探索研究:学生自愿组成小组(3至5人)进行分析、思考、探索、研究作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最终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逐步攀登。由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赏析,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每个学生都应具有独立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协作学习,共同提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该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观点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辩论到底哪一种观点正

转贴于

确;然后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通过协作学习环境,整个学习群体将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文学作品,经常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交流或编排所学过的作品是非常有益的;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便于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所提问题的理解。学习hamlet,每个学生对王子的理解都不一样,通过展开对该人物性格和人性的讨论、分析,将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进一步理解和赏析。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成立文学爱好协会,组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借助协作学习,学生能发现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性学习的习惯,完成对自己知识的建构。

篇(9)

[作者简介]肖剑(1973-),女,陕西渭南人,陕西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法。(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03-02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段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英国和美国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以及口头与书面表达等语言技能。通过大量的阅读与讨论,加强学生对文学本质的认识,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但是,多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模式基本仍在沿袭以前的套路,致使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大多数高校采取文学史加作品选读的模式,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沿袭着“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课堂以史为主,讲解过程中大量陈述枯燥的背景及史实,虽然有时也会加入作家的逸闻趣事,但学生多数情况下都是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状态,学生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不少教师在进行作品鉴赏时没有创见,只会罗列一些评论家的观点。“文学教学不是要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权威或正确的解释,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

2.教学内容粗浅,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大多数教师没有让学生自己真正地去读作品,很多时候学生对原作都只是浅尝辄止、略知皮毛。有时甚至连教师自己也没有真正研读过作品文本,仅仅罗列他人观点,讲课枯燥乏味。虽然上了一两年的文学课程,但很多学生甚至连一部完整的小说或一个完整的剧本都没有接触过,更遑论学会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了。由于教学内容多数为死知识,不少学生便觉得英美文学课乏味、无聊。就算是表达能力极强的教师也只是给了学生听下去的耐心,并没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学的世界,去触摸和感受文学自身的魅力。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与英美文学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非常有利。该理论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经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一代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不断努力,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观的、动态的、情境的;学习是主动的、建构的。它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自己认知结构建构的决定者;教师是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帮助者。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师观强调学生在知识建构中起主体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材料,把要学的内容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1.任务型教学――建构的基础。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它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然而,当前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很多问题的设计流于形式,教师问学生答,好像在进行互动,实际上学生并没有进行太多的思考,这也就违背了课堂设计的初衷,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互动。真正的互动并非只是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陷入深度思考,并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共鸣、精神上的共振。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互动,而不只是一种形式。目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实际上仍然把学生当成容器,而不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和积极性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潜力,都是具有积极的知识建构能力的主体。能够点燃学生创造热情的教师才是真正智慧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重新思考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设计合理的问题,设置适当的任务。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任务可以由教师提出,同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让学生在争鸣和探讨中自己解决。针对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端,应该改变教师对课堂的主宰模式,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笔者在多年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通常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为主,让文学走进学生的内心。开学初就布置本学期每个学生的课堂展示任务,通常会以小组的形式,一组为三人,负责完成对一个作家及其代表作的介绍与评价。围绕这一任务,学生阅读作品,查询相关信息,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联系旧有的知识体系,建构其新的知识结构。在每节课上,都有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及时进行积极的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鼓励和赞扬中得到了激发,学生越来越喜欢英美文学课堂,表现也就越来越出色,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因此,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在课堂上,教书和育人成为“一而二、二而一”的有机统一体。

2.问题意识的培养――建构的途径。在建构主义教学论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包括背景信息、认知方向等,以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的原始动机。这种动机应当源于学生的内心,而非外界的力量。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和永恒发展的动态进程。在当下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不断反思作品,培养问题意识。在学生解读作品的过程中,问题意识逐渐培养起来,从而积极推动学习者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一部经典作品需要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经典作品的内蕴。文学课堂没有标准答案,“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激励学生从自身的理解出发,解读作品,想象作品,完成对文

本的再创造。“文学的特点在于未定性与意义空白给予读者能动的反思和想象的余地。”。真正伟大的作品往往已经预留了读者再创造的空间和余地。阅读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在感受作品的过程中,与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作家进行内心的对话与交流,因此,阅读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过程。

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自身建构知识的动力和启发知识建构的多元途径。不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忽视甚至无视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将学生物化为无生命的知识容器,这样的课堂无法激活学生创造的热情,更不可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提升。所以,在英美文学课堂上要真正做到让学生进入文本,自己发现问题,在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一步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继而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应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并能够保证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新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英美文学教学应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文本的阅读,在阅读后又能围绕作品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积极互动。

好的文学作品能够使学生在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唤醒潜藏在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并激发蕴藏在学生内心的巨大力量,从而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也在建构自己的情感,并引领自己的现实生活。因此,文学学习自始至终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在文学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维能力、精神坐标、价值体系。

3.多媒体教学――建构的环境。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这些正是多媒体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特点和优势。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多数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它以高质量的自然语言为材料,以良好的情景作为语境,以优越的可理解性和交互性为支撑,从语言学习最基本的技能――听力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体现了较高的教育价值。”教学应在一个丰富多元的环境中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课堂活动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丰富的联系,激活学生思维的各种链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多媒体辅助教学恰恰为外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环境,而教师也从传统的教学资源提供者的单一角色中解脱出来,可以进行更多的思考,从而轻松过渡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促进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单一讲授的弊端。多年来,笔者在英美文学课堂上精选一些经典作品改编的电影,让学生在影视欣赏的过程中全方位投入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水平,同时,这一过程也使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判断逐渐得到提升。视频、音频大大地丰富了外语教学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师的点拨讲授水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穿插优秀的影片进行多模态教学。“运用改编电影进行多模态教学是为了达到英美文学教学的整体目的,体现名著名篇的整体意义,全方位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客观环境之间就有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和互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机器之间,因信息流量的加大,而拓宽了知识建构的渠道,丰富了知识建构的手段,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及精神维度。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因多元生动的呈现形式而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了交流互动,加深了主体感受并提升了主体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了身体和灵魂的同时在场,大大提高了知识建构的效率。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课应当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不断增加学生知识建构的途径,改善知识建构的外部环境,建立知识建构的良好体系。文学教学本身就富于挑战,需要不断的理论探讨和深入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思考,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学对象和外部环境。在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中,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学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精神价值向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自觉进行了文学知识的建构,而且完成了价值体系的重构,不知不觉间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完成了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

[注释]

①李旭,孙建华.论英美文学课堂的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模式[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2):155.

篇(10)

1. 什么是新现实主义

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在为《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撰写的“新现实主义”一章里曾强调道“在20世纪的整个过程中,在小说领域内,现实主义一直经久不衰,而且十分强大,与此同时还不断地引起了关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种种争论。实际上没有一件自称为反现实主义的作品不把现实主义作为主要成分包括在内,而且大多数被认为实质上是反现实主义的重大运动都一致声辩它们实际上是现实的一种形式”[1]。

本文中的新现实主义主要指20世纪晚期尤其是在70年代后半期之后出现在美国文学中的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和写作现象。

自70年代晚期以来,特别是在80和90年代,越来越多的主流作家开始重新关注身际周遭的客观环境和具体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现实体验和切身经历,重新重视现实主义的创作题材。出现了大量的有别于后现代主义,尤其是那种反偶像的,先锋派的后现代试验主义文学的新的作品。这些绝大多数出版于80或90年代的作品常常被称为“新现实主义”的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显示出对于诸如寓言性、超现实的黑色幽默、反讽、戏仿、拼贴等等后现代主义主要特征的背离和扬弃,它们不再对元小说(巴斯)感兴趣,不再遵从圆环(周期性、循环性)和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品钦),也不再采用大众文化垃圾的扭曲的碎片的表现形式(D. Barthelme)。相反,这些新作品表现出对于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充分肯定和大量使用,以求达到Barthes所说的“真实的效果”[4]。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日益强大的作家阵容与层出不穷的优秀作品已经使得新现实主义浪潮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中的一大主流倾向,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新现实主义文学在写作内容(写作题材、文学主题)上向现实主义传统回归,而在创作手法上批判性地继承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许多特点,从中汲取了营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所谓“新现实主义”,首先是对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创作的继承与回归,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于现实主义模仿性的表现手段的重新注重,主要体现在少数族裔及女性主义文学中;强调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共有的生活体验(shared experience)或者叫固有的默契,这一点被看作是新现实主义有别于后现代主义的最主要区别之一;故事的发生往往有着明确并且真实的时间与地点;在文本叙述中交织进大众文化和民间野史――此点最能体现新现实主义之“新”;与后现代主义重文字形式,注重语言的不确定性等陌生化因素而轻故事情节的做法相反,新现实主义文学认为情节比文字形式更为重要,对于文字形式的探索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新现实主义”更表现出许多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的全新特点:从写作主题上更多地关注身际周遭的客观环境和具体生活,注重反映普通人群的凡俗的日常生活和普通情感,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不再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或缺席式的叙述;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道德或价值立场;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而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综合了不同文学题材,大众流行文化和当代的消费主义思潮;一般来说,作品的基调往往是暗含讥讽(anxious, ironic, speculative);表现出对于语言还有其他现代的如电影和电视等表现手段的重视。[6]

2. 什么是简约主义,代表作家与作品。

Minimalism译作极简抽象派,也译作简约主义或简约派。

“简约主义”本是一个艺术批评用语,指的是发生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在在当代造型艺术领域的一个运动。简约主义,或称极简抽象派艺术又称ABC艺术或“最低限艺术”。指20世纪60年端于纽约的视觉艺术与音乐方面的运动,其特点是形式极为简单,艺术家保持纯客观的创作态度,排除艺术家自身的任何感情表现。极简抽象派艺术是现代派艺术中简化论倾向的顶峰。“它十分注重在绘画和雕刻中对于细小的空白空间的运用,使之成为所表现主题之内的有机整体。” [3]

而文学上的简约派小说则是指那些将日常生活中毫不相干的事件、细节堆砌起来去反映市井生活的平凡琐碎的那一类作品,简约派小说的出现是生活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作家们不再关心社会政治上的大事,而含沙射影或玩世不恭地看待社会、人生的生活态度在文学领域的体现。简约派作家在创作中只写社会表层细节而不去理会人物的思想深度,将生活中的逻辑抽象化、简单化,将生活现实进行片段化的处理。简约派小说则努力削减故事讲述中所有不必要的文字,从而使小说成为一种精美的叙述艺术,或者说成为一种文学上的点描画。简约主义强调准确巧妙地运用精心选择的琐事、细节来达到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简言之,即是要以少胜多,言浅而意深。

简约派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及作品包括:安・比蒂(Ann Beattie); 雷蒙得・卡弗(Ramond Carver)及其作品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1981)《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什么》;弗雷德力克・巴特尔姆(Frederick Barthelme)及其作品Moon Deluxe (1983)《皎洁的月亮》, Second Marriage (1984)《第二次婚姻》;其他还有Tobias Wolff托比亚斯・沃尔夫、Mary Robison玛丽・罗比森等作家。[6]

3. 简约派的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特征

就作品主题和写作题材而言,简约派的新现实主义小说主要致力于描写美国当代社会风貌,刻画时代特性。此类作品集中描写反映最平凡人群的最琐碎的日常生活状态。他们所着力探讨的一个核心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男人与女人、父母与孩子、人与自我、朋友之间所形成的爱情、婚姻、友谊、家庭等等各种各样的关系。他们所刻意观察、思索和反映的是一种深刻的人文意义:在美国当今商品经济席卷一切的后工业化社会中,在当代已极端物质主义的现实生活里,人究竟该如何自处,并且如何与他人相处。

就作品中塑造的文学人物而言,简约派的新现实主义小说往往以普通工薪阶层或中上阶层为其描写对象,尤其注重展现当代人在后工业社会中迷茫,失落,压抑,扭曲,直至支离破碎的精神世界。

简约派的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尽力避免对其所反映的内容作出任何道德评判,采用一种极其客观,无任何褒贬色彩的叙述语调,刻意置身事外,始终保持一定的叙述距离。

简约派的新现实主义小说非常强调运用精心选取的揭示性细节来推动叙述进程并揭示作品主题。此类作品往往并没有复杂周密的情节,也不注重气氛的渲染以及场景的描述,在叙述上也常常缺乏必然的逻辑关系,较为随意。所有的只是那些表面平淡琐碎,实则微妙深刻的种种细节的堆砌。在这里,作品真正的含意往往正隐含于那些在琐碎陈述之下,事实上并没有被说出来的沉默和空白里。

在叙述语言上,简约派的新现实主义小说往往采用简单并且客观的陈述句式,并且多运用现在时态。绝少有晦涩难懂的文字游戏,也很少用主观性较强的判断或感叹句式。

[参考文献]

[1]Elliot, Emory, et al. ed.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M]. 1988:1127.

[2]Hoffman, Daniel, ed. Harvard Guide 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Writing [M]. Harva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84-96.

[3]Murphy, Christina. Ann Beattie [M]. Boston: Twayne, 1986:12.

[4]Versluys, Kristiaan, ed. Neorealism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 [M]. Amsterdam: Rodopi, 1992:65-85.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20-02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环境对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英美文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结合现代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创造出寓教于乐的英美文学教学环境,构建新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被广泛应用在哲学和心理学研究领域,和行为主义具有很大的区别,建构主义的关键是要对外界的客观现象做出主观方面的分析和解释[1]。

将建构主义运用在学习领域,主要强调的是学习行为,就是学生一直持续不断将其心理表征活动实现内化的过程。所以,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主动构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把学生看成是加工整理外界客观现象和有关信息的主导者,认为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知识体系的积极构建主体,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辅助者,不是把客观知识的强制灌输主体。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念认为知识不是通过客观实体的形式在不同个体中存在,同样并非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和表达,其只是人们对现实世界在主观上做出的分析或者解释,结论不是现实世界问题的终极答案,会不断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逐步加深而进一步被改变或者是发展[2]。另外,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目标,也与传统的教学有很大不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和监督下,进行自主探索,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并不是告诉学生标准模式化的方法和答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目前我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有很多共同点。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英美文学教学的契合点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现在和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要完全适应这种发展方向,就一定要认识到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培养一批有能力、语言功底扎实、知识面宽广、文学素养高的优秀外语人才。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大纲对高校学生的英语专业运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高校教师努力培养高校学生获取英语知识、运用英语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精神和能力。大纲特别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和创新,明确指出要把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很好地应用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研究人员对高校英美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出了初步探索,以下是其共同坚持的基本原则。第一,要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方面。在进行英美文学的教学时,采用机械和固定模仿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重点提高学生实践运用知识的能力[3]。第二,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第三,需要把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和实践运用联系在一起,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播、电视、投影仪、网络平台和计算机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着很大的契合点。两者都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应用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方法

(一)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将教师看成是主要引导者

高校英美文学的教学主要有英美文学史以及英美文学选读两个方面,具有覆盖面广和信息量多的特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的丰富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英美文学的学习资料,补充课堂上教师涉及到的没有展开论述的知识内容,同时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学生还能够和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英美文学研究者做出跨时间和空间的交流,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体系,促进学生英语语言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4]。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资源尽管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便捷、快速地获取多种信息,可是其也有很多不利的方面,就需要教师正确、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要搜集信息的有关网站和具体的搜索途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师仍然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只是将教师的灌输者角色转换成引导者和帮助者。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教学环境中,对英美文学教学采取主导-主体的方式,重点是要掌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英美文学的有效、快速教学。

(二)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必须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对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最主要目标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掌握系统的英美文学知识,尽量学习和研究英美著名作家的作品,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构建系统的英美文学知识结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英美文学有关的信息和文章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广播、影像等方式表现出来,同时还可以配合音乐诵读、旁白等,以便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感官,进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高校学生要获取大量的英美文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就必须要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才可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外因,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是内因,外因在内因的基础上才会真正起作用。所以,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指导,合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英美文学文章和有关信息,充分和教师,以及同学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才可以完善自己的英美文学知识结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中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需要教师为学生指出具体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选取信息,分析和评价资料,积极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5]。所以,在现代网络环境背景下,对英美文学采取主导-主体教学形式的关键是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

(三)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采取情境式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构建的基础是创设,也就是在英美文学的教学中,要重视创设具体的情境。同时,建构主义教学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看成最重要的手段,说明创设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在高校英美文学课堂上,多媒体信息网络教学环境可以利用对一些文字和图片等资料的高科技处理,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绘声绘影的学习环境,使一些抽象的文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参与到文学作品的思考和赏析中,从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品味文学作品的内涵。

(四)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教学模式。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不同,只有在相对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学生个体的创造性才会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在具体的英美文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将自己以后的学习重点确定下来[6]。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和想法的机会,保证学生的个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英美文学知识结构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我国目前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教育环境下,要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充分运用在我国高校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师看成是主要引导者,将学生看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还需要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采取情境式教学方式,以及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外因,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是内因,使外因在内因的基础上真正发挥作用,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英美文学知识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肖剑.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2,11(8).

[2]海燕飞.利用西方文论和建构主义理念改革英美文学教学模式[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