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会计职称考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二、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
由于今年教材和大纲变化较大,所以考生要用新教材来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些章节的内容必须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由于其在考试中占的分值比较高,同时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必须要求考生投入较多的精力。尤其是第三章证券市场理论、资产组合风险与收益等;第六章三个杠杆与三个资金结构决策方法的综合运用;第七章项目投资净现金流量的确定,如何确定这个项目的折现率,以及多个投资方案的评价;第十二章企业财务的综合分析指标与方法等需投入时间和精力复习。
以上仅仅给考生举例介绍了一些重点内容或是难点内容,但是,每一章都有一些应当重点把握的或者是一些难点问题;因此,建议考生通过参加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网(www.esnai.net)的考前辅导,在自学的基础通过网络课程学习,会对教材当中一些重点问题更加明确,难点问题能够更深一步地理解,还会帮助考生解答教材当中一些疑难问题。
另外,《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相对于其他两门课程知识层次更高级、更复杂,学习难度更大一些,还有一个较大区别就是绝大部分内容不存在准则等规定,许多决策和分析都要依靠决策者自己的职业判断,不同决策者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考生在学习时除了要多思考、灵活掌握外,还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一个正确的方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现将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建议如下:
(一)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一个详细周密而又切实可行的计划,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员们也可以根据辅导课程的进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我建议采用“齐头并进,有所侧重”的原则来分配宝贵的学习时间。“有所侧重”有两层含义:(1)侧重薄弱章节:前期侧重理解性章节,如第3章、第6章、第7章,后期侧重记忆章节,如第l章、第5章、第9章等;(2)侧重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因为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当年一般要考到,如第11章等。
(二)教材至少看三遍第一遍粗读,不求甚解,只要求了解《财务管理》一书的大概知识体系,对主要的内容快速浏览,做适当的标记;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教材各章节,适当选择习题加以练习和巩固主要知识点;第三遍,融会贯通,这一阶段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应快速看书,寻找自己还未记牢的知识点,对其进行重点理解;只有深刻理解知识点,反复演练习题,熟练掌握其原理和计算方法,才是我们制胜的法宝。具体时间可安排如下:(1)第一轮(12、1月份)教材看完第一遍,要求看完就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不做题目;(2)第二轮(2、3月份)做习题,同时教材看第二遍,要求做精选题库,每门课程一本,此外看根据做题进度看第二遍教材;(3)第三轮(4月份)融会贯通,教材第三遍。要求开始做最近三年真题,精做研做,彻底搞懂,开始总结专题,教材过第三遍;(4)第四轮(5月,考试前)补缺拾差,教材第四遍,要求做模拟题,回顾自己的专题总结,回顾历年真题,教材过第四遍,对于重点重新过一遍。
(三)选择典型的例题练习并熟悉近三年的考题做练习既可检验看书的效果,又可增强看书的效果,对于应试来说非常重要。在看教材第二遍的同时,可就各章的内容做一些典型习题,力求掌握该章的重要知识点;在看教材第三遍的同时,要选择一些跨章节综合题(历年考题)演练,力求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考前应做5-6套左右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两天一套,最好安排和《财务管理》的考试时间保持一致(即上午做),一直持续到考前,做完试题后,可针对做题的情况,再将教材浏览一遍,做最后一次补缺。这既可以检验自己综合应试能力,也可以检验自己是否已进入考试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放弃书本,一味的搞题海战术。只有弄懂教材,掌握了主要知识点,系统地掌握全书的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提高一次性计算准确的能力 《财务管理》考试题量大、难度深,考的是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和临场应变能力。学员在平时做题时只给自己一次计算正确的机会,不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克服粗心的毛病,提高计算精确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员可以在平时注意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多动手亲自计算。
会计考试含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俗称会计上岗证考试)、专业资格考试(俗称初中级考试)、高级会计师考试、正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领军人才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是行业类考试专门用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会计领军人才考试属于新兴考试,分为国家级领军人才和省市级领军人才。其余四种考试被广大会计人员统称为会计考试系列。
2009年,财政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不同级次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进行了系统完善,基本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不同级次会计人才评价制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俗称上岗证考试,通过考试取得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最低要求和前提条件,也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可以说,该证书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也是从事会计工作的起点。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进而进行职称考试对会计能力加以强化和认证。
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职称考试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的定位
(一)会计从业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从业资格是从事某一专业所学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和政策法规最低要求,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尚处于“学徒”阶段,属于各单位最基本、最基层的会计实务辅助操作人员,一般从事基础性的会计工作。应当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财经法律法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基本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等。
(二)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含会计员、助理会计师),是会计专业职称序列中最低的技术职称。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掌握运用会计从业资格应具备的知识基础上的能力提升。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会计基本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处理一般会计业务,协助会计主管完成相关财务、会计工作;应当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实务原理和专业知识,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律制度。
(三)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相当于会计人员中级职称,一般具有能够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具备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应当能够独立负责并组织开展某一领域会计工作,能够协助会计部门负责人或独立完成相关财务会计的领导工作。因此,要求中级会计资格人员具有扎实的财务会计理论功底,较为系统地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会计等财经法律制度,熟悉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上述专业知识草拟本单位比较重要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办法,对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职业判断等。具备对一般或常规业务的分析处理和专业判断能力,是中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显著特征。
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职称考试现状和特点
(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现状和特点。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定位,山东省从2007年第四季度试行,08年正式开始网络化考试,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止已经考试1272881人次,其中08年法规基础考试183769人次,电算化考试29987人次;09年法规基础考试253365人次,电算化考试73275人次;10年法规基础考试181074人次,电算化考试146991人次;11年前三个季度252484人次,电算化151936人次。山东省的会计从业资格网络化考试能够做到一年内多次考试当场显示成绩,考点一旦运行可反复使用仅注意定期升级即可,报名点可在网上自行选择,与纸质考试相比节省了组织者的人力、物力,节省了考生的时间,方便了考生。网络化考试通过四年运行显现出几个特点:
1、考试人数逐年提高,考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参考人员水平不高。从每年的考试人次可以明显看出考试人数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但是考试人员素质没有明显提升。从近年来初中级考试通过率来看,2011年初级合格率为22.19%,而10年合格率20.24%;中级合格率11年两年滚动合格为13.59%,10年滚动合格率为17.87%,近年通过率降低。侧面反映了有部分会计人员一直停留在会计最基础水平上,自身基础不太理想自我提升较为困难。另外从2011年财政部要求全国范围内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有者进行的信息采集工作,通过这一工作反映出部分会计人员不熟悉电脑操作、对于自己的职称认知不准确等问题,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素质不高。
2、考试考点逐渐增多,考试软硬件趋于完善。目前全省16市(不含青岛市)已经拥有39个考点,每个考点都通过了省市两级的审核确认,考试机、监控等软硬件达到了考试标准,各考点运行良好。
3、考试流程已定形。目前从开始的不定时考试逐渐过渡到每一季度第一个月月底报名,第二个月考试前期准备,第三个月考试,每个季度第二个月月底或第三个月月初在山东会计信息网公布成绩这一规定程序。考试时参考人员携带身份证进入考场,使用二代身份证读卡证验证完毕后,按照随机生成的座位号就座参加考试,全程网上答题,提交后直接显示成绩,考生当场可知悉自己成绩。
(二)会计职称考试现状和特点
山东省2011年度会计职称考试初级共报名85580人,比10年79134人增长8.1%,中级资格11年报名人数36222人,比10年39717人,减少9.65%。11年初级合格率为22.19%,10年合格率20.24%;中级合格率11年两年滚动合格率为13.59%,10年滚动合格率为17.87%。初级参考人数呈逐年增加,中级参考人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三、考试存在的问题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经过4年的运行也突显了几方面的问题:
(一)题相对简单。由于网络化考试使用题库,经过近4年的考试,山东省的试题已被众多培训机构所熟悉,从08年的不到15%的通过率和11年的近60%的通过率比较可明显看出11年通过率提高,当然不排除参考人员素质提高的可能性,但从目前掌握情况可以看出民间培训机构获取了部分试题,通过培训使考试通过率大幅度提高。可以说,任何使用题库的考试都存在这一问题,因为参考人数逐渐增多,题通过参考人员记题、网上讨论等多种方式流出,相关人员通过参加培训等方式仅需背题就可以通过,这是任何题库考试都存在的问题。
(二)早期确认的考点与新上考点相比,硬件设备上有些老化陈旧,有时考试运行与新考点相比较慢。
(三)考试无法复查。任何考试的复查都只是对考试每道大题的分数进行核对,由于网络化考试当场就出成绩,并不显示每道题的成绩无法对其进行像纸质考试的复核这一程序。对于这一点目前没有任何办法进行解决,但是对于计算机来说一般不可能出现简单加法的错误。
会计职称考试从目前来看存在的问题:
(一)高科技作弊时有发生。当今作弊手段随着考试人数增多、要求提高也在不停升级。由原始的纸条小抄升级为电子扫描、隐形耳机、橡皮隐形扫描等。每年职称考试都会查处数起高科技作弊。
(二)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职称滚动成绩造成前期考试成绩无效。中级成绩两年有效,如果第一年通过两门而第二年剩下的最后一门没有通过,通过的两门也已失效,此种成绩累计方式无形中对边工作边考试的同志增加了考试难度。
四、相关对策
(一)提高准入门槛。现在考试仅需要高中毕业证即可,在大家只要想上大学就有学上的当前高中毕业证已经普及了,具有高中毕业证并不能代表可以进行会计知识的学习和会计技能的使用。尤其近几年会计制度、准则陆续,这些作为大多数会计需要熟悉使用的制度法规都需要会计人员自行学习,因此做为会计这一职业极需要专业素养和自学能力。目前很多持有会计证的人员不具备这种能力,不能适应会计职业的发展。上岗证如何定位,何种人员可以参加上岗证的考试是提高人员素质的第一关。由于各省甚至各市的教育水平不一,建议财政部给予省级部门这一权力规定考试所必须的学历水平而不统一规定。
(二)定期更换题库,最起码一年一次。对于考题流失这一问题这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但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如何使考试更加体现出会计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长期课题,这需要更多专家、更多管理人员的投入。同时仅会计基础、法规、电算化这三门考试是否能够测试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基本素质也有待商榷。
(三)定期软硬件升级。出台相关文件将定期升级作为必须的要求。山东省将每隔2年或3年对考点硬件强制升级,软件每隔2年进行升级。这样可以解决硬件设备的问题。
(四)运用各种防作弊方式。一般出动无线电巡逻车、启用监考大师,随机抽取监考老师等方式。随着作弊水平的提升,防作弊水平也要不断提升。
(五)对于成绩累计方式建议财政部适当降低最后一门合格门槛,比如如果前两门已经通过,第三门59分也算作通过。
本章内容相对简单,考生应注意与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存货、收入等内容结合比照学习。本章多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出现,也可能在职工薪酬和应付债券内容中涉及计算题。
重要考点1:应付职工薪酬中的特殊内容
1.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为生产产品服务计入的薪酬“生产成本”科目、车间管理人员薪酬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人员薪酬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专设销售结构人员薪酬计入“销售费用”科目、工程人员薪酬计入“在建工程”科目、研发人员薪酬计入“研发支出”科目),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利发放给职工的,并同时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2.辞退福利同时满足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且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这两项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辞退工作满足辞退福利确认条件、实质性辞退工作在1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1年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付职工薪酬。
3.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1)在授予日一般不进行会计处理。但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通常在授予日不能行权,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在可行权日之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当期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重要考点2:应付债券
1.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结合学习应付债券中的一般公司债券。注意发行债券时确定利息调整数;资产负债表日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应付(计)利息,按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计算利息费用,两者差额确定为摊销的利息调整。
2.可转换债券的特殊处理思路
(1)发行可转换债券时要对发行价格进行分拆,分为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其中按照票面利率和面值计算每期利息、债券的面值,按照不附转换权的债券利率来折现,折现后的价值即为负债的公允价值,即负债成份。再按照发行价格减去负债的公允价值计算得出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2)在未行使转换权利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处理相同。
(3)可转换债券转股时,结清应付债券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账面余额,转入股本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账户。其中股本只反映股票面值,剩余部分均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第十一章 债务重组
本章内容与原债务重组准则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考生应予以特别注意。本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形式出现,有时也会与其他有关章节如存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等相结合在计算分析题甚至综合题出现。在学习时应分别从债权人角度和债务人角度来具体分析。
重要考点1:关于债务重组债务人会计处理,考生应首先把握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不再计入资本公积这一总体原则。即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现金价值或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或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或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重组利得。然后根据不同债务重组形式分别掌握债务人的特殊处理要求。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重要考点2:关于债务重组债权人会计处理,考生只需要把握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的损失确认为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并以公允价值确定相关资产的入账价值。
第十二章 或有事项
由于2006年新会计准则在原准则的基础上增加了亏损合同和重组业务,本章内容也随之变化。主要考查对或有事项的判断,但未决诉讼等内容比较容易与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相结合出主观题。
重要考点1: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及计量
1.预计负债的确认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现时义务;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如果上述3个条件有任何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则不能确认为预计负债,而应作为或有负债。在确认预计负债时,应借:“营业外支出(罚款等)” 、“管理费用(诉讼费等)”、“销售费用(保修费等)”;贷:“预计负债” 。
2.预计负债的计量应以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为标准,不考虑预期可获得补偿。具体来说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则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该范围内的中间值,即上、下限金额的平均数确定;所需支出不存在一个连续范围,或者虽然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但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同,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期望值。企业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不调整预计负债金额。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
重要考点2: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的会计处理。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时,合同不存在标的资产的,亏损合同相关义务满足规定条件时,应当确认预计负债。合同存在标的资产的,应当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确认减值损失,此时,企业通常不需要确认预计负债。
第十三章 收 入
虽然本章内容单独在考试中出现分值并不是很大,但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内容比较容易和会计差错更正、利润表、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内容结合考查,以计算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重要考点1:在把握商品销售收入确认、计量一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售后回购等特殊销售商品业务的会计处理。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是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重要条件,考生应重点理解虽然通常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并交付实物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并交付实物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随之转移,也不能确认收入。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是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另一重要条件,考生应重点理解如果商品售出后,企业仍保留与该商品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或仍可以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则说明此项销售商品交易没有完成,销售不能成立,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售后回购就是典型例子。
3.通常情况下,企业应按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是,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通常分期超过3年的认为具有融资性质),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为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考生要注意与固定资产对应学习。
4.考生要注意区分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的处理。商业折扣不影响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直接根据发票价格计量收入;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收入确认时不考虑现金折扣,按合同总价款全额计量收入,当现金折扣以后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销售折让发生时,应直接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销售退回发生时,也应直接冲减退回当期销售商品收入,但需要注意的是,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一般而言,售后回购交易属于融资交易,企业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企业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6.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企业根据以往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并确认与退货相关的负债的,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全额确认收入,当期末将估计可能退回的部分冲减收入,待退货期满时再根据实际退货情况进一步进行调整;企业不能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通常应在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再确认收入。
重要考点2: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劳务收入确认、计量处理可按下图思路分析处理:
在劳务收入的确认、计量中考生应重点掌握完工百分比法,其中完工进度应按下列处理方法确定。
重要考点3:建造合同收入及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应比照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处理,并熟悉“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工程结算”等账户核算内容。
第十四章 借款费用
本章内容与原借款费用准则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区分为专门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和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考生应给予特别注意。其中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既可能以客观题形式出现,又可能是主观题的一部分,但一般会围绕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
重要考点1: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及处理原则。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包括3个时点的确定,即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确定、暂停资本化时点的确定和终止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重要考点2: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考生要注意区分借款属于专门借款还是属于一般借款,分别采用下列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凡是以前曾经学习过旧借款费用准则的考生注意,现在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计算方法与原会计准则专门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计算方法完全相同,可以比照学习。
第十五章 所得税
本章内容是中级会计考试的重点章节,客观题主要集中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和计算上,计算分析题主要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交税费、所得税费用的计算等问题。本章甚至于还很可能作为综合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资产、收入、或有事项、借款费用、会计政策变更、差错更正等问题结合。考生应重点掌握。
重要考点1:明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总体思路,确定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的基本程序:第1步:按税法要求计算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确定当期所得税费用,这一内容与考生以前所学完全相同;第2步是所得税会计中的核心内容,确认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比较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确定产生暂时性差异,判断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进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第3步: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额,确定当期发生额,即递延所得税,最后倒挤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重要考点2: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1.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进行比较,由于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在资产确认、计量上存在众多差异,考生应特别注意各资产减值准备问题、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价问题、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价问题、无形资产确认计量问题等确定暂时性差异。
重要考点3: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为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零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例如筹建期间的开办费)
1、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2、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取得博士学位。
3、对通过全国统一的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初级资格的人员,并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4、报名条件中所规定的从事会计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的合计年限,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
(来源:文章屋网 )
会计职称考试网权威2016年江苏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入口,更多2016年江苏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入口相关信息请访问会计职称考试网。 2016年江苏中级会计师报名时间2016年3月1日至30日!2016年江苏中级会计师报名入口已确定。中级会计师报名入口于3月1日正式开通。请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行登陆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报名网址
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kzp.mof.gov.cn/)或会计行业管理网(acc.gov.cn)
(一)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等于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
一是当期销项税额的确定。增值税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或销项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1)销售额的范围:增值税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从购买方或承受应税劳务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不包括:a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b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c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d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2)含销项税额的“销售收入”换算应税销售额的方法。
(3)混合销售行为销售额的范围。混合销售行为应当缴纳增值税的,其销售额范围为货物的销售额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的合计。
(4)纳税人有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a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b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c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5)销售货物包装物押金的处理。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记账核算的,且在1年以内,又未过期,不并入销售额征税,另有规定的除外。
(6)折扣方式销售货物时的销售额。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7)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时的销售额。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并且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
(8)以物易物方式销售货物时的销售额。以物易物双方都应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额并计算进项税额。
[例1]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业务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有( )。
A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采用价税合并定价并合并收取的,以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为计税销售额
B 纳税人以价格折扣方式销售货物,不论折扣额是否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均以扣除折扣额以后的销售额为计税销售额
C 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以扣除旧货物折价款以后的销售额为计税销售额
D 纳税人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货物,购销双方均应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计税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额并计算进项税额
答案:BC
解析:纳税人以价格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未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不得扣除折扣额,B错误;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c的说法错误。
二是当期进项税额的确定。增值税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1)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a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b进口货物,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c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d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
(2)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a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b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c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d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e前4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g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h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纳税人进口货物,不得抵扣任何进项税额;j纳税人因进货退出或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税额,应从发生进货退出或折让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k按照简易方法征收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不得抵扣任何进项税额。
三是按照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计算办法。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办法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计算。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一般纳税人按照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1)若销售货物则适用4%征收率;(2)若销售自产货物则适用6%征收率;(3)若销售自己用过的物品和旧货则适用4%减半即2%的征收率。
(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用过的固定资产和旧货,适用4%减半即2%的征收率。其中:应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2%。
[例2]某小型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09年3月取得销售收入8.48万元(含增值税);购进原材料一批,支付货款2.12万元(含增值税)。已知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为3%。该企业当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 )万元。
A 0.48 B 0.36 C 0.31 D 0.25
答案:D
解析:小规模纳税人按简易办法计算征收增值税,不实行抵扣的办法,所以其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8.48/(1+3%)×3%=0.25(万元)。
(三)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进口的应税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例3]某服装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10月份从国外进口一批服装面料,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为50万元,该批服装布料分别按5%和17%的税率向海关缴纳了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并取得了相关完税凭证。该批服装布料当月加工成服装后全部在国内销售,取得销售收入100万元(不含增值税),同时支付运输费3万元(取得运费发票)。
已知:该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
(1)计算该公司当月进口服装布料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2)计算该公司当月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3)计算该公司当月销售服装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答案:
(1)该批进口面料的组成计税价格=(50+50×5%)=52.5(万元),在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52.5×17%=8.93(万元)。
(2)该公司当月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8.93+3×7%=9,14(万元)。
(3)销项税额=100×17%=17(万元),该公司当月销售服装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17-9.14=7.86(万元)。
二、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计算应纳税额,或者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
(一)从价定率办法一是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二是销售额的范围: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不包括:(1)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款。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以下公式计算应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
(2)符合规定条件的代垫运费:①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②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
(3)同时符合规定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包装物及其押金的处理:应税消费品连同包装物销售的,无论包装物是否单独计价,也不论在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征收消费税;如果是收取的押金,则押金不并入销售额中征税。但对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不再退还和已收取的12个月以上的押金,应并入销售额中征税;对既作价随同应税消费品销售的,又另外收取押金的包装物押金,凡纳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予退还的,均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按照应税消费品的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
(二)从量定额办法一是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二是销售数量:销售数量是指应税消费品的数量。
(三)复合计税一是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二是适用范围:卷烟、白酒。
[例4]某酒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4月销售粮食白酒4000斤,取得销售收入14040元(含增值税)。已知粮食白酒消费税定额税率为0.5元,斤,比例税率为25%。该酒厂4月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为( )元。
A 6229.92 B.5510 C.5000 D.4000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复合计税,14040/(1+17%)×25%+4000×0.5=5000(元)。
(四)计税依据确定的特殊规定一是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一比例税率),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一比例税率)。
二是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三是进口的应税消费品,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例5]某外贸进出口公司2009年3月进口100辆小轿车,每辆车关税完税价格为人民币14.3万元,缴纳关税4.1万元。已知小轿车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8%。该批进口小轿车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为( )万元。
A 76 B 87 C 123 D 160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14.3+4.1),(1-8%)×8%×100=160(万元)。
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消费税定额税率)÷(1一消费税比例税率)。
四是纳税人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的自产应税消费品,应当按照门市部对外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计算征收消费税。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应当按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例6]纳税人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换取生产资料的,计算征收消费税的计税依据为( )。
A 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
B 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低销售价格
C 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D 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加权平均销售价格
答案:A
答案解析:纳税人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抵偿债务等方面,应当按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五)外购、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外购、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已缴纳的消费税税款准予从应纳的消费税税额中抵扣。
[例7]甲化妆品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化妆品的生产、进口和销售业务,2009年1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从国外进口一批化妆品,海关核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112万元,公司按规定向海关缴纳了关税、消费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并取得了相关完税凭证。
(2)向公司员工发放一批新研发的化妆品作为职工福利,该批化妆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75万元。(3)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化妆品,提供的材料成本为86万元,支付乙公司加工费5万元,当月收回该批委托加工的化妆品,乙公司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已知:化妆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30%,关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该公司当月进口环节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
(2)计算该公司当月作为职工福利发放的化妆品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
(3)计算乙公司受托加工的化妆品在交货时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税额。
答案:
投资项目评价指标有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之分,考生主要掌握动态指标的运用。
(一) 静态评价指标
1.静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投资项目收回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两种形式。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小于或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2.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ROI)=
只有投资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无风险投资收益率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二) 动态评价指标
1. 净现值(NPV)
净现值=(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第t年的复利现值系数)
只有净现值指标大于或等于0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2.净现值率
净现值率(NPVR)=
只有净现值率指标大于或等于0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3.获利指数
获利指数(PI)= 或=1+净现值率
推导:设A表示各年经营现金净流量现值之和,B表示原始投资额的现值之和,
则:PI= ,NPV=A-BNPVR= = = -1=PI-1
只有获利指数指标大于或等于1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4.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IRR),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实质上,它是能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IRR满足下列等式:〔NCFt×(P/F,IRR,t)〕=0
具体计算时可以通过逐步测试法和年金法获得内部收益率的值。
只有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或资金成本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三) 动态评价各指标的相互联系
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指标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即:
1.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2.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3.当净现值<0时,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例1:XYZ公司拟进行一项完整工业项目投资,现有甲、乙、丙、丁4个可供选择的互斥投资方案。已知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1:已知甲方案的净现金流量为:NCF0=-800万元, NCF1=-200万元, NCF2=0万元, NCF3~11=250万元,NCFl2=280万元。假定运营期不发生追加投资,XYZ公司所在行业的基准折现率为16%。部分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见表1:
资料2:乙、丙、丁3个方案在不同情况下的各种投资结果及出现概率等资料见表2:
资料3:假定市场上的无风险收益率为9%,通货膨胀因素忽略不计,风险价值系数为10%,乙方案和丙方案预期的风险收益率分别为10%和8%,丁方案预期的总投资收益率为22%。
要求:
(1)根据资料1,指出甲方案的建设期、运营期、项目计算期、原始总投资。
(2)根据资料1,计算甲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②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③净现值(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3)根据资料2,计算表2中用字母“A-D”表示的指标数值(不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4)根据资料3,计算下列指标:
①乙方案预期的总投资收益率。
②丙方案预期的总投资收益率。
③丁方案预期的风险收益率和投资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5)根据净现值指标评价上述4个方案的财务可行性。XYZ公司从规避风险的角度考虑,应优先选择哪个投资项目?
【答案】
(1)甲方案:
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10年,项目计算期为12年,原始总投资为1 000万元
(2)计算甲方案的指标:
①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 000÷250=4(年)
②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4+2=6(年)
③ 净现值=-800-200×(P/F,16%,1)+250×[(P/A,16%,11)-(P/A,16%,2)]+280×(P/F, 16%,12)=-800-200×0.862 1+250×(5.028 6-1.605 2)+280×0.168 5≈-69.4(万元)
(3)A=57;B=2 400(或2 399.63);C=0.4;D=60.59%
(4)①乙方案的总投资收益率=9%+10%=19%
②丙方案的总投资收益率=9%+8%=17%
③丁方案风险收益率=22%-9%=13%
丁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13%/10%×100%=130%
(5)因为甲方案的净现值小于0,乙方案、丙方案和丁方案的净现值期望值均大于0,所以甲方案不具备财务可行性,其余3个方案均具有财务可行性。又因为在乙、丙、丁3个方案中,丙方案的风险最小(或净现值的标准离差率最低),所以,XYZ公司的决策者应优先考虑选择丙项目。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项目投资决策中有关项目的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决策、风险型决策中有关标准差、标准离差率、风险收益率和总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和决策。
十一、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一) 独立方案投资决策
1.独立方案评价的财务可行性条件
(1) 完全具备的财务可行性条件:
①NPV≥0;②NPVR≥0;③PI≥1;④IRR≥ic;⑤PP≤ ;⑥≤ ;⑦ROI≥i。
即: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均可行。
(2) 完全不具备的财务可行性条件:
①NPV
即: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均不可行。
(3) 基本具备的财务可行性条件:
①NPV≥0;②NPVR≥0;③PI≥1;④IRR≥ic;⑤PP> ;⑥> ;或⑦ROI
即:动态指标可行,但静态指标不可行。
(4) 基本不具备的财务可行性条件:
①NPV
即:动态指标不可行,但静态指标可行。
2.独立方案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对独立方案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时,当净现值等主要评价指标与投资回收期等次要指标在评价结论上发生矛盾时,应以主要评价指标的结论为准。
(2)利用动态指标对同一个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和决策,会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
(二)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1.净现值法。净现值法适用于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2.净现值率法。净现值率法适用于原始投资不相同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3.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适用于原始投资不相同但项目计算期相同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4.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适用于原始投资不相同,特别是项目计算期不相同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5.计算期统一法。计算期统一法适用于项目计算期不相同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计算期统一法包括方案重复法和最短计算期法。
(三)多方案组合排队投资决策
多个投资方案组合的决策的总体原则是:在确保充分利用资金的前提下,力争获取最多的净现值。
1.当投资资金总量不受限制时,按每一项目的净现值的大小排队,确定组合顺序。
2.当投资资金总量有限制时,可根据净现值率的大小排序,并根据组合的投资额与限定的投资总额进行适当调整。
例2: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设定折现率为12%,有4个方案可供选择。其中甲方案的项目计算期为10年,净现值为1 000万元,(A/P,12%,10)=0.177;乙方案的净现值率为-15%;丙方案的项目计算期为11年,其年等额净回收额为150万元;丁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为10%。最优的投资方案是( )。
A.甲方案B.乙方案
C.丙方案D.丁方案
【答案】A
【解析】乙方案净现值率为-15%,说明乙方案的净现值为负,因此乙方案经济上不可行。丁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为10%小于设定折现率12%,因而丁方案经济上不可行。甲、丙方案的计算期不同,因而只能求年等额净回收额才能比较方案的优劣,甲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1 000×(A/P,12%,10)=177万元。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为150万元。甲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大于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因此甲方案最优。
十二、现金管理
在现金管理这部分内容中,主要掌握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两种模式:
(一)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特点: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考虑转换成本和管理费用。
(二) 存货模式
存货模式是指将存货经济定货批量模型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这种模式下的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与证券变现的交易成本相等时的现金持有量。
最佳现金持有量(Q)= 最佳现金管理总成本(TC)=
式中,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每次证券变现的数量);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机会成本);TC为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
特点: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而不考虑短缺成本和管理费用。
注意:T与K的期间必须匹配。
例3: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平稳,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0 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
要求:
(1)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2)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
(3)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答案】
(1)最佳现金持有量= =50 000(元)
(2)最低现金管理总成本=
=5 000(元)
转换成本= ×500=2 500(元)
机会成本= ×10%=2 500(元
(3)有价证券交易次数= =5次
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72(天)。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的存货模式。
十三、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成本
1.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因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的其他收入。机会成本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1)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
(2)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3)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赊销业务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
2.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对应收账款进行日常管理而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收账费用等。
3.坏账成本。坏账成本是指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二)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决策
1.信用成本前收益=赊销收入-非信用成本
=赊销收入-(变动成本+现金折扣成本)
2.信用成本后收益=信用成本前收益-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前收益-(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
其中:机会成本= ×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金成本率
结论:以各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的高低作为决策的依据。
例4:某公司预计的年度赊销收入为5 000万元,信用条件是(3/10,2/20,N/45),其变动成本率为40%,资金成本率为10%,收账费用为120万元,坏账损失率为2.5%。预计占赊销额60%的客户会利用3%的现金折扣,占赊销额18%的客户利用2%的现金折扣。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平均收账期;(2)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和维持赊销业务所需的资金;(3)计算应收账款机会成本;(4)计算信用成本;(5)计算信用成本前收益;(6)计算信用成本后收益。
【答案】
(1)平均收账期=60%×10+18%×20+22%×45=19.5(天);
(2)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270.83(万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的资金=270.83×40%=
108.33(万元);
(3)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08.33×10%=10.833(万元);
(4)信用成本=10.833+120+5 000×2.5%=255.833(万元);
(5)信用成本前收益=5 000-5 000×40%-
5 000×60%×3%-5 000×18%×2%=2 892(万元);
(6)信用成本后收益=2 892-255.833=
2 636.167(万元)。
十四、存货管理
考生主要掌握存货成本、存货经济批量模型以及再订货点的计算等内容即可。
(一)存货成本。存货成本主要包括进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
(二)存货经济批量模型
1.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
在没有商业折扣,同时不允许出现缺货的情况下,变动性进货费用与变动性储存成本总和最低时的进货批量,就是经济进货批量。相关计算公式有:
(1)经济进货批量(Q)= (2)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Tc)=
(3)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W)=PQ/2=P
(4)年度最佳进货批次(N)=A/Q=
式中,Q为经济进货批量;A为某种存货年度计划进货总量;B为平均每次进货费用;C为单位存货年度单位储存成本;P为进货单价。
2.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模式
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变动性进货费用与变动性储存成本,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能够使3项成本之和最低的进货批量便是经济进货批量。
(三)再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和保险储备
1.再订货点
再订货点,即发出订货指令时尚存的原料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未设置保险储备下的再订货点=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原材料的在途时间
设置保险储备下的再订货点=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原材料的在途时间+保险储备
2.订货提前期
订货提前期,即从发出订单到货物验收完毕所用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订货提前期=预计交货期内原材料的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3.保险储备
保险储备,即为防止耗用量突然增加或交货延期等意外情况而进行的储备,其计算公式为:
保险储备量= ×(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预计最长订货提前期-平均每天的正常耗用量×订货提前期)
保险储备的存在虽然可以减少缺货成本,但增加了储存成本,最优的存货政策就是在这些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选择使总成本最低的再订货点和保险储备量。
例5:某企业每年需耗用A材料45 000件,单位材料年存储成本20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180元,A材料全年平均单价为240元。假定不存在数量折扣,不会出现陆续到货和缺货的现象。
要求:
(1)计算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2)计算A材料年度最佳进货批数;
(3)计算A材料的相关进货成本;
(4)计算A材料的相关存储成本;
(5)计算A材料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
【答案】
(1)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900(件);
(2)A材料年度最佳进货批数=45 000÷900=50(次);
(3)A材料的相关进货成本=50×180=9 000(元);
(4)A材料的相关存储成本= ×20=9 000(元);
(5)A材料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240×=108 000(元)。
会计初级职称考试一共涉及两部分,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间为2小时,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间为1个半小时。地区两个科目考试时间共计3个半小时。两个科目连续考试,分别计算考试成绩。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不定项选择题,部分地区试点机考,笔试和机考只是考试的形式不一样,考试题型一样。
(来源:文章屋网 )
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8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会考〔2018〕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网上报名相关要求
2018年度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继续实行网上报名,现场审核、缴费。
(一)报名条件
1、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中、高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2、具体条件
(1)中级资格
具备基本条件和下列条件之一,在吉林省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①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②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③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④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⑤取得博士学位。
(2)高级资格
同时具备基本条件和下列两个条件,在吉林省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可报名参加高级会计资格考试。
项目 内容 一、政治条件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法规及各项制度,忠于职守,近5年在本单位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二、学历、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资格条件 (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会计资格2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2年以上)
(二)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7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三)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10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四)获得大学专科学历15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五)获得中专学历20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六)具有会计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
上述有关学历、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学位)。有关会计工作年限,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相关专业是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的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对取得相关专业中级资格,并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二)报名时间及方法
中、高级网上报名时间为2018年3月12日至3月30日,不安排补报名时间。考生可登陆“吉林省会计网”(网址:jlkj.gov.cn/)点击操作窗口下的“初、中级会计人员管理”或“高级会计人员管理”内的“考试报名”按钮,进行中级或高级会计考试网上报名。
(三)现场审核、缴费时间
3月12日至3月30日(节假日、双休日除外)为现场审核、缴费时间。考生在网上报名完成后,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到报考所属考区财政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报考资格审核及缴费。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报名手续,逾期不再办理。考生应本人到审核现场进行报考审核,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场的,需提交考生亲笔书写的委托函,承诺考生信息准确、真实,方可由他人负责代审。
(四)现场审核时考生须提交的材料
1、经考生所在单位或档案存放单位审核并加盖单位公章,并由考生亲笔签名的《全国会计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生信息表》;
2、按照报名条件要求,提交学历(学位)证书和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A4纸);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张(A4纸);
4、与上传报名系统同版的一寸白底免冠证件照片2张(贴在身份证复印件上)。
(五)网上报名需注意的事项
1、选择考区。考生按工作属地原则选择考区,其中:省(中)直驻长春市单位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选择“长春市省中直考区”;长白山管委会及省(中)直驻其他市、州单位的考生就近选择考区;公主岭市单位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选择“公主岭考区”。
2、选择考试科目。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考试级别、科目。
3、填报信息。报考人员必须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填报相关信息。对于采取伪造学历、提供虚假证明等弄虚作假手段骗取参考资格的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取消考试资格及考试成绩。在审核缴费前,考生可以凭报考注册号登录网站修改本次报名信息。2017年度通过部分中级考试科目的考生,在2018年度网上考试报名注册时务必按照2017年报考时所填报的个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如实填写,因填写错误导致2018年的考试合格成绩与2017年的合格成绩无法合成的,后果自负。
4、上传本人照片。财政部统一要求上传考生本人近期的白底免冠证件照片(按照报名网页上的照片上传说明进行操作),且清晰反映本人特征。质量不合格的(不清晰、背景颜色不对、非证件照等),现场审核点将不予审核通过,考生必须重新上传符合要求的照片方能再次进行报考审核。
5、打印报名表。考生在网站填写完报考信息后,自行下载并打印《全国会计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生信息表》并亲笔签名,确认所填报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由所在单位或档案存放单位审核加盖公章。
(六)现场审核、缴费地点及咨询电话
1、驻长中、省直单位考生及长春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长春市财政局综合办公楼C座二楼会计服务大厅(长春市前进大街2688号)。
(1)中级:长春市会计考试中心,0431-89865971;
(2)高级:长春市财会人员教育中心,0431-89865795。
2、吉林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吉林市财政局会计处(吉林市松江中路83号),204室审核0432-62049068,215室缴费0432-62049102。
3、四平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四平市财政局五楼会计科(四平市铁西区政新街1号),0434-3215082。
4、辽源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辽源市财政局会计科(辽源市人民大街3386号),0437-3252494。
5、通化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通化市财政局二楼223办公室(通化市新桥路259号),0435-3502223。
6、白山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白山市财政局会计科(浑江区长白山大街2726号),0439-3226392。
7、白城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白城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四楼(白城市海明东路25号,原盛世体育),0436-3219892。
8、延边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延边州财政局三楼308办公室(延吉市延龙路608号),0433-2876047。
9、松原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松原市财政局会计科,后楼104办公室(松原市长宁南街2050号),0438-5075053。
10、公主岭市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公主岭市财政局一楼会计科(公主岭市新开街三号),0434-6869019。
二、考试级别和考试科目
1、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考生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会计资格证书。
2、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成绩达到国家合格标准的考生,取得“高级会计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书”,凭考试成绩合格证书及相关评审材料参加高级会计师(副高)资格评审。
三、考试大纲
使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2018年度中、高级资格考试大纲。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一)中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于9月8日—9日举行,共两个批次。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2.5小时,《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2小时,《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3小时。
中级资格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如下:
项目 内容 一、政治条件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法规及各项制度,忠于职守,近5年在本单位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二、学历、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资格条件 (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会计资格2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2年以上)
(二)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7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三)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10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四)获得大学专科学历15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五)获得中专学历20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六)具有会计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
(二)高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于9月9日(星期日)8:30-12:00举行。《高级会计实务》科目为计算机无纸化开卷考试,考试时长为3.5小时。
五、考试收费
根据《关于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会评[2017]1号)和《吉林省物价局关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的通知》(吉省价收[2017]233号)文件执行。中级无纸化考试费每人每科44元,考务费每人每科6元,合计每人每科50元,考务费向考生收取后上缴财政部;高级无纸化考试费每人每科43元,考务费每人每科15元,合计每人每科58元,考务费向考生收取后上缴财政部。
需要开具报名费收据的考生,请于2018年4月6日前(节假日除外)携带身份证、报名回执表到各市(州)财政局考试管理机构开具,逾期不补。
六、准考证打印方式
二、《基础会计》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
无论是教学改革还是考试改革都是以“实践性”为中心,教学狠抓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落实,抓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抓教师专业教学技能的提高,考试则突出了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考查,通过增强对操作内容的考核,来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规范、整洁的职业习惯。同时,应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证的考试改革需要,理论考核也不能放松。具体改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内容的变化
针对以往对技能考查的片面性,逐年加大了对技能的考查。主要涉及到各种凭证、账表的填制,它们均有系列的操作要求即规范。当然,为了确保账表填制的正确性,首先通过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分录编制的训练,经济业务的描述由简单到复杂,即先用文字来描述,然后提高到以原始凭证来反应经济业务。因此考试内容的表现形式也变得多样了,有文字的描述,有仿真账表的反映。
(二)考试形式的变化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顺应当前会计从业考试无纸化考试改革的现状,在强调技能的同时也要不放松理论,达到理论和实践并重。从考试形式上来说,我们平时考试侧重实践,期末考核采取模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形式。平时以模拟实操的形式来检测实践能力。实质上,考试不仅知识与技能的结构比重发生了变化,考核的形式也在不断改革。对技能的考核形式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分录的编制、错账的更正、账簿的登记及结账、报表的编制六项内容,采用仿真账表,创设了实践的环境,从而可以直接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期末理论考试,模拟从业资格考试,同等的时间和题型题量进行。
(三)考试改革的效果分析
考试改革突出了“基础性、实践性”,学生对会计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有很大的提高,在毕业前的岗位实习中能够熟练地完成基本操作,另外,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也大大提高。
三、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学水平是考试改革的保障
基础会计的考试改革,是以突出技能测试为主要内容的,操作技能的规范性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面临着三大困境:一是大部分专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实际工作流程缺乏感性的认识;二是,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方法五花八门,如发票填制中的大写顶格应如何写?实际中写法有很多种:零、×、Ο、Ο、Y等等,教师们往往无所适从;三是教材对操作规范的介绍非常粗浅,而且不同教材之间存在不少矛盾。教学的内容及标准不统一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加大了考试评卷的难度。因此,提高教师的认识和操作水平,统一标准是考试改革的重要保障。
(一)开展以专业技能为内容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采取讲解与讨论等形式,共同学习、交流会计工作的基本操作规范,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及结账、报表的编制等等。通过教研,我们明确了以财政部1996年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标准,对于实际工作中新出台的规定,我们也发挥教师的个人优势,去有关部门咨询,了解实际的做法,如:新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填制要求,支票日期的书写等等。
(二)举办会计操作规范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