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汇报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5:1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双体系汇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双体系汇报

篇(1)

一、深化改革开放

城市建设,规划引领。深圳抢抓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深港融合发展、广深科技走廊打造等叠加机遇,统筹发展、创新方式,突出规划引领和设计先行,强化产业用地和公共设施及城市绿地的空间保障,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以高标准城市设计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找准深圳“多元化、创新化、年轻化”的城市定位,强化深圳“创新”的城市风格,突出深圳“年轻”的城市特色,高起点的规划、高水平的设计使深圳建设成为了一座独具魅力的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滨海城市。

二、聚焦招才引智

深圳城市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市发展的一切活动以满足人的需要、方便人的生活为根本宗旨,始终把让人的生活更美好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圳在加强环境保护与城市综合治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城市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与艺术化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内涵和文化品位,彰显城市魅力。

深圳作为“创新之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放眼全球,大力推进“孔雀计划”,而被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高额的奖励补贴,并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待遇政策。对于引进的世界一流团队给予的专项资助,并在创业启动、项目研发、政策配套、成果转化等方面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将每年的11月1日确立为人才日。深圳市栽梧引凤,使得人才成为深圳创新经济发展的最强内生动力,在人才的有利支撑下,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居全国第二。

篇(2)

[作者简介]施教芳(1966-),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江苏苏州215104)孙立新(1966-),男,江苏太仓人,苏州国际外语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江苏 苏州 215131)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校媒联盟,学岗直通’的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GYA2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36-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素质、高技能中的“两高”着力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素质高技能的培养需要养成教育,必须突出职场的氛围、岗位的特色,校企共育是保证职业教育特色的必要途径。实践证明,双回路相融合的保障体系为职业教育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可能。

一、双回路质量控制循环

PDCA质量控制循环是由美国Shewhart博士所提出,后又得到美国统计学家戴明的太力倡导,被称为戴明循环(Demingcycle)。PDCA表示“计划一执行~检查一行动”循环(Plan-Do-Check-Act eyde,简称P-D-C-A循环),参见图1。后来,在信息反馈与控制理念的基础上,产生了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这一理论虽然源于企业界,但其基本思想和理念完全可以广泛引入到职业教育领域。由此,以闭环控制的思路,对质量保障系统实现“整个过程的控制”,使得PDCA质量控制理论在教育领域得以应用。

双回路质量控制循环设计如图2所示。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养成体系并建构日常化和项目化的管理平台,搭建回路一:以大学生素质教育纲要统领,由素质育化信息平台支撑,辅之以自上而下的管理设计、自下而上的参与以及教师、学生、家长的评价反馈,形成一个连通的回路,以完善的企业和毕业生评价反馈机制,引入职场评价、市场评价、行业调查、就业反馈,渗透式地将职业精神导入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养成体系,这是第二个回路。双回路交叉融合,共同构建高职学生高素质高技能养成的质量保障体系。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纲要及数字化素质育化管理平台设计

大学生素质教育纲要全面规划了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培养的目标,设计了融合职场岗位的、课内课外的、公共及个性的实践任务和项目,包括必修、选修和拓展项目。涵盖了阅读、观看展览、听讲座、社会实践、行业企业实践、学习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创业活动、心理健康活动、校园演播室、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参赛、个人展览会等近二十个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学生有足够的选择空间开展实践活动,并持续地得到反馈和支持。纲要还构建了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引入职场市场评价及就业反馈,真正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

基于数字校园设计一个以学生综合素质育化为目标的信息平台系统,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活动的信息平台,记录、展现、推介学生的各项课内外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素质育化的网络化管理,并与教务系统的学分管理相集成,使学生拥有一份完整的包含素质教育学分的成绩单。

该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目标:第一,建立“大学生素质育化信息平台”,推行素质拓展认证制度。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以综合素质育化为目标的素质育化体系相融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各项创新实践活动的动力。第二,打造柔性化的课程框架结构,设置必修、选修和拓展项目,课程体系改革模式如图3所示。将隐性的素质教育显像化,一定程度地实现素质教育的量化,凸显素质教育的效力。第三,实现必修、选修和拓展项目的管理,以及全校素质教育信息的统计分析、学生素质教育情况的查询和督导,使教师了解每位学生的发展动向,为辅导和支持提供决策依据。第四,推进数字校园的应用,网络自主学习、资源库的调用计入素质育化项目,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推动学校数字化学习的进程。

素质育化平台本质上是学生素质育化项目的信息系统和智能型专家系统的结合。它具有项目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具备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进行评估和督导的功能,还设计了学生、教师、家长。企业导师多角色参与的评估和反馈模块以及调用agent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指导和帮助的模块,是一个为学生服务的平台。该系统模块如38页图4所示。

在质量保障的回路一中,利用素质拓展认证方式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动力,并着眼于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使素质育化日常化、项目化、过程化、个

三、融入企业工作过程项目的育化及评价反馈机制

“校企共育”的养成机制是建立在高职院校已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突破口的背景下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独立批判和创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需要养成“重诚信、能吃苦、善沟通、会经营”的职业素质。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行业企业是不可或缺的主体。

(一)强化质量意识,引入行业管理标准和企业文化,合力培养“职业人”

企业的用人标准强调道德和技能两个方面。职业教育需要培养把事情做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高素质人才。把事情做好,强调的就是企业的质量意识。在素质育化项目中,大量引入企业实践案例教育,将行业的管理标准作为评价标准,为学生建立“职业人”的示范案例。例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修项目――东南电梯(合作企业)的主题实践项目,在校企合作中心工作室内完成,强化运作程序、分工协作、技能操作、工作纪律及成果质量。学生分插在工作组内“顶岗”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个实践项目中,任务评价指标包括诚实守信、责任意识,工作中独立或共同承担责任,职业岗位独立操作,可靠性和纪律性;质量意识,规范意识;目标管理,计划管理,细节与精细化管理,检验与评估;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合作、人际关系、表达能力、顾客至上、抗挫折能力等。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按企业制度和岗位任务要求完成工作,亲身感受企业管理的氛围,接纳吸收企业文化。逐渐成长为“准职员”。

(二)构筑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素质育人的机制,合力建设全景化“职场”

具体措施为创建教育理事会和校企合作中心。在学校层面,教育理事会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育化的大纲和框架,规定必

修、选修、拓展项目的学分,制订相应的管理流程,确保校企共育模式的运行。在系、处层面,校企合作中心全面参与实践项目的设计、、组织、管理、评价,企业合作方深度参与包括社会实践、行业企业实践、学习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创业活动等项目的实施,形成双方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企业通过承担项目资源、项目评价、项目管理、项目盈亏来履行责任,学生通过跨入职场课堂、渐入职员角色、遵守岗位制度、完成项目任务来履行责任。企业通过获得设计外包服务、人才储备、经济效益来获得利益,学生通过获得职场素养、职业能力、就业胜势、项目奖励来获得利益。

(三)依托数字化采集平台,跟踪评价、过程控制、动态反馈,合作共建校企互动质量控制系统

篇(3)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少见的肺泡疾病,大容量全肺灌洗(Whole-Lung Lavage,WLL)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于2006年10月,曾接诊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以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Bronchular Alveolar Lavage,BAL)及经皮肺活检明确诊断后行4次BAL治疗,疗效不明显,后在全身麻醉下行WLL治疗,症状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患者女性,30岁,活动后胸闷气喘两个月入院。PE:T 36℃、P 2次/min、R 18次/min、BP 100/70mmHg,口唇黏膜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楚无罗音,心音纯,节律整,腹部(-),无杵状指(趾)。既往史:否认职业性粉尘接触史。家族史:否认类似病史,否认肿瘤、结核病史。

1.2 入院胸部CT。双肺散在斑片密度增高影,呈毛玻璃样改变。气管、支气管通畅,纵膈内未见肿大淋巴结,未见胸水征。肺功能报告通气功能轻度降低,弥散功能轻度降低,血气分析PaO2 94mmHg。

1.3 经皮肺穿刺病理报告。镜下肺细支气管黏膜轻度慢性炎症,其周围肺泡上皮轻度增生,肺泡腔中充满无定形嗜酸性、颗粒状物,部分毛细血管壁透明变性,间质水肿,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内物呈PAS染色阳性。考虑为肺泡蛋白沉积症。

1.4 纤支镜检查。气管黏膜光滑,管腔通畅,隆突锐利,活动度好。各支气管管腔通畅,黏膜光滑,稍充血、水肿、肥厚。左上叶予生理盐水300ml行肺泡灌洗,吸出洗米水样灌洗液150ml,送病理PAS染色阳性。

2 方法结果

2.1 患者确诊为PAP后,每隔3天连续3次在纤支锐下行BAL(共洗4次),每次灌入生理盐水300ml,回收液150~200ml,呈洗米水样;术后复查胸片。

2.2 BAL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复查胸部CT:双肺可见散在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呈毛玻璃样改变,与术前比较,病灶大致相仿(图1~3)。

2.3 支气管肺泡灌洗10天后,行WLL治疗。WLL麻醉方法及灌洗方法常规进行[1]。在全麻下插入Robershaw 37F双腔支气管导管,双肺分隔满意,导管对位准确,BEAR-1000呼吸机管理呼吸。先右后左双肺灌洗,灌洗液进出通畅,回收液呈乳白色(图4),放置后可见乳状物沉淀。右、左肺灌洗总量分别12000ml,术中监测生命指征、SPO2、呼吸动力学及血气分析变化,术后复查胸片、肺功能和血气。

2.4 WLL术后胸闷气喘症状明显改善,术后第三天出院。复查胸部CT与术前比较,病灶较前明显减少(图1~3)。术后1周复查血气、肺功能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弥散较前改善(表1,表2)。

3 讨论

PAP于1958年由病理学家RoSen等最先报道并加以描述,其病理特征是:肺泡及细支气管腔内堆积过量的,无定型PAS染色阳性的富磷脂蛋白样物质,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约半数病例有家族遗传倾向。可分为原发、继发两型,原因不明的为原发型,继发型可分为三型[2]:①继发于恶性肿瘤及其他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疾病,最常见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肺癌也可合并PAP。②肺部感染。③吸入某些无机矿物质或化学物质。PA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有多种假说[3,4]:①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异常,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利用障碍。②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过多或清除减少。③吸入硅和铝粉尘等无机粉尘。④结核分枝杆菌、奴卡菌、真菌和卡氏肺孢子虫等感染。⑤免疫缺陷状态。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缺陷或机体产生GM-CSF抗体,继之引起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和肺巨噬细胞活性缺乏,不能有效清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另外,PAP的发病也可能与GM-CSF/IL-3/IL-5受体的β链突变、GM-CSF cDNA点突变或SP-B编码基因发生突变有一定关系。

临床表现为活动后气短、乏力、体重下降等,胸痛、咯血较少见。本病往往无肺内体征,主要是由于周边含气肺组织被蛋白样物质所填充,吸入气流难以使其移动,从而不能在呼吸的过程中产生湿罗音。如果出现发热或肺内闻及明显湿罗音,应考虑继发肺内感染。而胸部影像学突出(CT呈“铺路石”“地图样”特征性的表现)表现影像学与体征分离、体征与症状分离现象。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气障碍,残气量减少,弥散功能下降。肺功能改变与肺内受累程度呈正相关。严重者血气分析表现为PaO2下降,PaCO2上升,SaO2下降,pH多正常。其他检查,常见LDH升高,但缺乏特异性。灌洗液外观具有特征性改变,呈米汤样,并出现泥浆样沉淀。确诊主要靠病理PAS染色阳性。灌洗液病理检查可用于早期诊断。本例患者具有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轻度减退;经皮肺穿病理报告;及4次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和大容量双肺灌洗回收液呈乳白色,放置后可见乳状沉淀物,PAS染色阳性均支持PAP诊断。由于BAL灌洗量较少,症状改善不明显,但对确定诊断有意义。WLL是治疗PAP的惟一方法,早在1967年Ramirez-R[5]首次采用WLL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PAP)获得成功,但易产生低氧血症。Selecky[6]、Wasserman[7]等采取低容量灌洗并改变等方法以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但灌洗的效果亦明显降低,且有死亡病例报道。为防止严重的低氧血症,Vander Klei[8]等在高压氧仓内行全肺灌洗,Sivitanidis[9]和Cohen[10]等在肺灌洗中采用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疗重症PAP,但术后并发败血症;Nakaoka[11]报告,治疗PAP并发两侧气胸病历。而规范的大容量WLL术[12]除灌洗量大外,纯氧正压通气,负压吸引,可更有效清除肺泡肺内磷脂样物质;术中细纤支境的应用,检查对位更准确;并对各亚段进行负压吸引,明显减少残留量;呼吸动力学及肺功能的监测可使WLL术中气压伤、水压伤减少到最低限。因此改善患者的通气、换气功能,而不出现任何合并症,术后症状及影像学改变确切,具有BAL及其他WLL方法无可比拟的疗效。WLL采用全身麻醉,减轻患者纤支镜下灌洗痛苦,具有创伤小、安全、依从性好、疗效确切的功效,值得应用推广。WLL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对PAP病因及发病机制多种假说加以临床研究,可能会找到辅助的综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志远,张志浩,车审言,等.规范的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56-2858

2高占成,薛青,徐钰,等.肺泡蛋白沉积症2例报告并文献回顾.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7:411-414

3Seymour JF and Presneill JJ.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rogress in the first 44 years.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215-235

4王选锭,罗发满,刘富光,等.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中的表达.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417-419

5Ramirez-R J.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Treatment by mass- ive bronchopulmonary Lavage.Arch Int Med,1976,119:147

6Selecky PA,et al.The clinic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 of Who-le-Lung Lavage in pulmonary alevolar proteinosis:A ten yearexperience.Ann thor surg,1977,24(5):451

7Wasserman JB,et al.Lung Lavage(alveolar washing)in alveolarproteinosis.AM J Med,1968,44:611

8Vander Kleij JA,Peper JA,Biervliet JD,et al.Whole Lunglavage under hyperbaric conditions:2.Monitoring tissue oxyg-enation.Adv Exp Med Biol,1992,317:121

9Sivitanidis E,Tosson R,Wiebalck A,Laczkovics A,et bination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 andpulmonary lavage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Eur J Cardiothorac Surg,1999,Mar,15(3):370

10CohenES,Elpern E,Silver MR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causing seve r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 treated withsequential whole-lung lavage utilizing 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membrane oxygenation:case report and review.Chest.2001,Sep,120(3):1024

篇(4)

一、充分认识推行“一岗双责”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充分认识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本年度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

二、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

篇(5)

5s管理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校模拟企业文化,推行5s管理,将企业文化融人到校园文化中来,把企业精神融入到学生思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灵活性和特殊性,实训场容易脏乱,如画室地板粘着颜料、胶袋、废纸片等,画架摆放凌乱无序。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把5S管理作为教学的硬要求,如在所有实训室悬挂《实训室管理规定》,制订《实训管理细则》,督促学生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严格执行五分钟5s活动的所有内容,即单元课程结束后把画室打扫干净,地面无积水,把作业台、画架、画板、椅子整理归类,并存放在画室四周,作业上墙贴整齐,供师生点评,观摩交流。同时,注重学生职业态度、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将学生的品德发展、潜能开发与美的意识养成,以及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二、深化教学改革,凸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

(一)专业设置贴近市场需求

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如近年动漫人才需求处于严重紧缺状态,学校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增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并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增添Flash、3D动画制作课程,突出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是建立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更加贴近市场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规划教学内容,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是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坚持做好“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用人单位意见的调查”等工作,检验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是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哪些教学内容要增加,哪些能力要加强,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改革课程内容

适当压缩基础课,加快从绘画基础到设计基础的转化进程。在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中,改革教学内容,加大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内容的比例,加快学生设计能力的形成。实训项目,把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使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符合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针对电脑制作员需求量大的情况,加强电脑设计课程群的建设,涵盖艺术设计中最通用、最实用的设计软件系列,并根据市场岗位需求特点,确立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电脑设计能力。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让软件教学与专业技能课紧密结合。调整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安排的顺序,把考证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开发,在保证考证通过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软件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推行“双证书”制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高水平专业竞赛,与合作企业联合举办专业设计大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重点加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学习工场模式,突出“基础训练扎实、电脑设计运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市场知识与行业活动能力。

(四)建立“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时间和动手机会。实施“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探讨生产性实训方式,重构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本着“合理互惠、合作双赢”的基本原则,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基本途径寻找合作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行业设施、技术、师资,共建专业实训基地,让企业行业以办学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实现办学经费的有效投入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优势互补、利益均沾、合作共赢的目的。

(五)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实训实施方案

一年级贴近市场、接近市场、了解和熟悉市场;二年级走进市场,到企业现场教学;三年级融入市场,到企业上岗实习突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稃的始终。

(六)组建素质良好、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邀请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校讲座,聘请企业总裁及有经验的设计师或有成就的毕业生担任客率讲师;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学习和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研、教改等工作,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篇(6)

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从市场需要出发,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之路。

一、推行5S管理。形成培养良好职业习惯的艺术专业特色

5s管理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校模拟企业文化,推行5s管理,将企业文化融人到校园文化中来,把企业精神融入到学生思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灵活性和特殊性,实训场容易脏乱,如画室地板粘着颜料、胶袋、废纸片等,画架摆放凌乱无序。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把5S管理作为教学的硬要求,如在所有实训室悬挂《实训室管理规定》,制订《实训管理细则》,督促学生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严格执行五分钟5s活动的所有内容,即单元课程结束后把画室打扫干净,地面无积水,把作业台、画架、画板、椅子整理归类,并存放在画室四周,作业上墙贴整齐,供师生点评,观摩交流。同时,注重学生职业态度、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将学生的品德发展、潜能开发与美的意识养成,以及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二、深化教学改革,凸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

(一)专业设置贴近市场需求

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如近年动漫人才需求处于严重紧缺状态,学校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增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并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增添Flash、3D动画制作课程,突出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是建立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更加贴近市场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规划教学内容,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是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坚持做好“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用人单位意见的调查”等工作,检验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是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哪些教学内容要增加,哪些能力要加强,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改革课程内容

适当压缩基础课,加快从绘画基础到设计基础的转化进程。在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中,改革教学内容,加大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内容的比例,加快学生设计能力的形成。实训项目,把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使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符合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针对电脑制作员需求量大的情况,加强电脑设计课程群的建设,涵盖艺术设计中最通用、最实用的设计软件系列,并根据市场岗位需求特点,确立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电脑设计能力。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让软件教学与专业技能课紧密结合。调整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安排的顺序,把考证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开发,在保证考证通过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软件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推行“双证书”制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高水平专业竞赛,与合作企业联合举办专业设计大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重点加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学习工场模式,突出“基础训练扎实、电脑设计运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市场知识与行业活动能力。

(四)建立“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时间和动手机会。实施“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探讨生产性实训方式,重构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本着“合理互惠、合作双赢”的基本原则,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基本途径寻找合作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行业设施、技术、师资,共建专业实训基地,让企业行业以办学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实现办学经费的有效投入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优势互补、利益均沾、合作共赢的目的。

(五)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实训实施方案

一年级贴近市场、接近市场、了解和熟悉市场;二年级走进市场,到企业现场教学;三年级融入市场,到企业上岗实习突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稃的始终。

(六)组建素质良好、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邀请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校讲座,聘请企业总裁及有经验的设计师或有成就的毕业生担任客率讲师;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学习和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研、教改等工作,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篇(7)

一、总体情况

(一)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安排专人负责,于2019年 10月,在局门户网XXX局官网开设“信用制度建设”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两个一级窗口;连接政务外网,安排专人参加全域XXX后台系统培训,在信用中国·XXX网站上按时上传信用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二)定期报送红黑名单。先后按时公示、报送了《XXX历年市级示范场名单》、《XXX历年市级示范社联合评定名单》、《历年国家级示范社数》、《历年省级示范场》等红名单和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黑名单资料。

(三)定期报送信用信息和“双公示”工作开展情况。按要求信用建设信息和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截止目前,已信用信息XXX条,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XXX条。

(四)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活动。我局在XXX路和XXX附近开展小红帽文明劝导活动,截止目前共出动XXX余人次。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XXX局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诚信宣传活动:一是领导带到集中学。组织有关科室负责人学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等文件;二是全局职工自主学。通过局内QQ群、钉钉群、微信群上传诚信宣传资料,要求每位职工自主学习;三是主动向群众宣讲。按照“谁执法谁宣传”要求,利用执法、下乡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宣讲;四是利用单位门口电子屏滚动播放“做文明市民,树诚信新风”宣传标语,向过往群众宣传诚信知识。

三、存在的问题

行政处罚执行难问题。

四、下步措施

篇(8)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按照“全面实施、典型示范”的原则,选取公司本部部门、基层单位或基层单位的职能部室、业务实施机构(以下统称“创建示范单位”)开展标准执行的示范工作。通过总结提炼示范工作成果,交流推广标准体系运行经验,发挥标准执行示范效应,推动公司各层级全面执行“三大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促进标准执行落地,体现标准的价值,确保公司标准化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

二、工作目标

该项目总目标遵从公司《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规划》中对示范工作的阶段目标要求,2012年,建立标准示范机制,开展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在公司本部、10个供电局、电科院和检修分公司先行开展示范工作;2013-2014年,健全标准示范机制,拓展标准化工作示范范围,其中,2013年,公司直属单位典型示范覆盖率实现100%,2014年,供电公司典型示范覆盖率实现100%;2015年,公司标准化工作实现常态化,标准化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各年度阶段性目标为:

——建成一批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单位。

——总结提炼一套标准体系运行的典型经验。

——培养一支标准化工作专业队伍。

——推动公司标准体系有效运行,标准的要求在各层级执行落地。

——促进公司标准化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

三、具体做法

(一)制定工作方案,科学选取创建示范单位

标准体系运行示范是公司推动标准执行落地的一项创新举措。2012年2月,公司制定并印发《公司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方案》(渝电综[2012]12号),启动运行示范工作。

方案下发后,公司直属单位积极涌跃申报示范单位。按照方案的要求,采取由公司标准化建设委员会指定和各单位申报、标准化建设委员会审定相结合的方式选定首批示范创建单位。第一批创建示范单位选择取公司“三集五大”部门,在供电企业选取有代表性的检修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物资供应公司三种类型的业务实施机构,以及电科院、检修分公司等两个支撑实施单位的典型业务实施机构。

(二)建立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支撑体系

公司在开展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的同时,同步规范示范工作内容、评价方式和示范单位的管理,将对标准化工作原组织机构、培训学习、执行考核、持续改进等比较粗放的管理要求进行细化,出台《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实施细则》和《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评价细则》。《实施细则》将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分为创建示范部门、创建基层单位、创建示范部室和创建示范业务实施机构四个类型,分别从成立示范工作组织机构、制定示范工作方案、保持标准的协调统一性、信息系统应用、示范工作成果和示范工作展示等十个方面规范示范工作的标准化内容,增强了示范工作的可行性、指导性;《评价细则》,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分层次、分专业建立起“1+N”模式的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评价机制,解决了以往标准化工作评价主观性较大、定量评价不足的问题。

(三)加强过程管控

标准体系运行示范是公司推动标准执行落地的一项创新举措。为保证运行示范工作效果,公司建立标准化工作调研和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对示范单位的检查和指导。

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也得到了公司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公司标准化工作办公室对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并做出重要指示。9月,公司分管领导亲自参加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汇报会,听取第一批创建示范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和初步取得的示范成果汇报,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四、工作成效

(一)已取得的成效

经过近8个月的运行示范,逐步建立起公司标准体系运行示范工作模式,为推动公司各层级全面执行“三大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促进标准执行落地,体现标准的价值,确保公司标准化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一是增强了标准化工作认识。通过公司和各单位标准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宣贯,统一了公司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员工标准化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对推进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标准化工作的认可度逐步提高,执行标准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标准是“摆设”、标准与执行“两张皮”等观念逐步得到转变。

二是建立了标准化工作常态机制。公司各层级标准化宣贯培训、执行与检查、监督与考核等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各级标准化工作办公室与专业部门协同配合,逐步形成具有重庆公司“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特色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和“套路”,促进标准化工作常态开展。

三是标准化与专业工作相互促进,标准体系持续完善的理念逐步形成。加强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将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固化到业务系统,保证标准执行规范统一。公司生产、基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和物资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和业务调整,优化管理流程,及时制修订“三大标准”,保证公司标准体系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四是建立起一支标准化专业队伍。公司“三集五大”部门积极争取牵头上级标准的制定,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示范单位的标准化工作办公室和部室、车间的标准化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标准化能力,已成为公司标准化建设进程中的骨干力量,公司整体标准化工作水平和能力有所提高。

五是公司标准化工作的特色和亮点逐步显现。结合公司标准化工作实际,公司总结提炼出“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协调实施、高效运营”二十字方针、“管业务同时管标准”、“一岗双责”、“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标准化工作分级评价”“五大表单梳理适用的标准”等工作思路。“三个分委会”强化标准体系运行维护,技术标准分委会及时更新技术标准目录、强化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管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分委会结合机构和职责调整及时启动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修编工作。

(二)预期效果

公司系统示范工作覆盖率达100%,各单位标准化工作平衡开展,标准化工作真正实现常态化。

参考文献:

[1]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2]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篇(9)

Abstract "Summary" JI in the energy peak peak group three mine community in created harmony community in the, to radar scan principle import and thought political work and commun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in, all-round, and more angle to on workers and family of thought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information implementation 360 degrees scan, do has ahead of forecast, and science decision-making, and in building harmony community in the for has exploration and tries to, received has good of effect.

Key Words: 360-degree scan; harmonious community

中图分类号:P24

一、课题研发的背景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整个社会的组织细胞。它的稳定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作为国有煤炭关闭破产企业重组后的社区,在管理职能和服务范畴等方面更有其特殊性。2006年三矿依法破产重组为三矿社区后,历史遗留问题和社区发展中的矛盾逐步显露,一是在管理职能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煤炭生产管理型转向了社区服务管理型,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一时难以适应。二是服务管理难度加大,社区共有6个家属生活区,近3000户职工家属,11000多人,社区总面积达115万平方米,同时,还要为新三矿、梧桐庄矿进行部分后勤服务工作,战线长、居住散、管理难。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多,除了家属工、企业工等政策性问题外,职工家属的居住环境差,生活设施简陋、后勤服务保障滞后。四是社区成立后,失去了产业,没有了产品,社区只有靠吃破产经费度日,职工收入少,社区的前景黯,职工对社区的未来发展失去了信心。如此等等,造成了职工和家属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意见纷纷,怨气满腹,上找领导,下发牢燥,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现实的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到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在探索中社区从了解职工和家属的所思所想、了解职工、家属的所盼所求着手,真心实意地为职工家属办实事,解难事,创新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服务管理的新模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服务于社区的发展,又融入与职工群众之中,既要融入于社区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又要服务和惠及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把多角度、全方位地扫描职工家属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需求作为稳住人、凝聚人、鼓舞人、激励人的动力,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构建了把用于军事上的雷达扫描系统、圆周率、控制论等原理导入到了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区的服务管理之中的“全天候360度双扫描”框架。

二、360度扫描的理论依据

应用雷达扫描、圆周率和控制论的原理,通过信号发射、信息的收集、汇总、分类、处理、决策和反馈,形成360度全方位、全覆盖、全时空的扫描,达到对扫描对象信息的及时掌控与处理。

--360度扫描原理的应用

360度的定义:360度是圆的一周,是以度为单位的一个几何体。就是以一个点为圆心,以一定的长度为半径,进行多角度、全视角的旋转,达到起点与终点的相对接。在对思想信息和服务信息的管理中,以其360度全方位扫描,才能有效掌控思想和服务信息,并通过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形成始点与终终点的无缝隙对接。

--360度圆型应用:首先,在占有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圆形具有最大的面积。几何学告诉我们,圆的面积比其他任何形状的面积都大,用相同数量的材料做成容积最大的东西,那就是圆形体。所以思想信息和服务信息的收集通过360度的信息扫描,可达到最大量化的信息收集量。

--雷达原理的应用。扫描就是通过电子束、无线电波等的左右移动,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扫描系统应用于军事、卫星等领域。如在卫星扫描系统,首先由地面控制系统向卫星发出询问,经卫星转发器向扫描对象进行信息传播,被扫描对象再向卫星反馈所需信息,由卫星传输给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系统进行信息处理。思想政治工作同样要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向,建立思想信息和服务信息管控中心和信息扫描网点,及时收集有关信息,才能做到及时处理、有效处理、科学处理。

-- 控制理论的应用。控制,是指对事物起因、发展及结果的全过程的一种把握,是能预测和了解并决定事物的结果。360度作为圆体的控制,可以有效控制物体的流量、流向,减少流动的阻力。如水管、煤气管道等。把360度应用与思想信息和服务信息的管理,可以全天候、全过程掌控职工家属的思想信息和服务信息的流向,做到超前掌握、有的放矢。

纵观上述理论原理,全天候360度双扫描,通过思想信息和服务信息实施全天候、360度、双扫描,围绕社区管辖范畴,建立思想信息和服务信息管控中心,布控雷达扫描网点,实施全天候360度双扫描,及时把职工群众的思想信息和服务信息扑捉到信息管控中心,由管控中心综合分析,巡查产生思想病因,寻找最为科学的决策方案,已达到社区的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实施全天候360度服务扫描的方法

实施全天候360度双扫描、创建和谐社区的核心就是对所服务对象思想信息、服务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扫描,达到服务对象的满意。他们先后建立了思想信息和服务信息系统、信息处理与决策系统和服务对接的闭合系统。

(一)建立了信息扫描系统。建立有效的信息扫描系统是保证360度扫描落实到位的关键,是正确决策的基础,在具体做法上:

1、思想信息扫描系统。 1、建立了由宣传部牵头,以支部为单位的职工思想信息反馈体系。每月对社区的职工思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类。2、建立了由工会牵头,以职工代表为主的职工思想信息“一卡通”,重点对职工代表反映的意见和建议,采用“一卡通”的形式,直接向主管社区领导汇报。3、在6个主要家属居住区建立由街道主任任组长的信息员队伍,对职工家属的思想状况、生活需求、意见建议进行收集,由社保部进行收集归纳整理,上报社区领导。使三条系统覆盖整个社区,有效地掌控了职工和家属的思想动态。

2、服务信息扫描系统。 1、建立以调度室为中心的服务信息扫描系统。进行全覆盖调度。主要由社区服务信息调度中心负责 ,重点对职工家属的水、电、暖、电 讯、环境卫生等日常生活服务供给系统进行服务信息的收集、筛选、归类、汇报和服务指令的传达,使服务调度更加准确、快捷。2、建立服务巡查系统,主要由社区基层服务单位,按照本单位的服务职能,对管辖范围内的服务项目进行巡查。在水电暖科、电讯科、物业科等直接服务单位,建立服务巡查队,不间断地对社区管辖范围进行巡查,做到了问题早发现、早排除。3、建立 “120” 应急服务热线电话,进行应急服务,对直接服务于社区职工家属日常生活必须的水、电、暖、电讯、物业、医院等单位,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随时应对职工家属提出的服务应急维修和医疗救助。从而形成辐射整个社区的服务信息体系,不仅为社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还对服务对象的服务质量提供保障。

(二)建立了信息处理与决策系统。1、对思想信息的处理:由宣传部、工会、社保部负责按照所收集思想信息的类别、轻重缓急进行归纳分类,对反映强烈、思想问题集中的共性思想信息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对一般性和个性的思想信息做到每月在政工例会上汇报一次。2、服务信息的处理:按照服务信息的三条线收集情况设施分类处理。(1)服务调度中心的信息处理。由信息调度员负责归纳分类,对一般信息,有权直接向服务单位下达服务指令,对重要服务信息和难以处理的服务信息,及时向当天值班领导汇报处理。对一时难以处理的信息,值班领导要向上级请示,进行决策处理。(2)服务巡查信息的处理。服务单位的各服务巡查队,重点对本单位服务项目进行每日巡查。对巡查出的信息及时向本单位值班领导进行汇报,并按照值班领导的指令进行服务。对特殊的服务信息由值班领导向社区调度室服务信息中心进行汇报处理。(3)“120”应急服务信息的处理,由服务对象直接通过120服务热线,向服务单位要求紧急服务,服务单位值班领导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下达服务指令,安排服务人员及时赶到服务现场实施应急处理。对特殊的紧急服务信息,服务单位值班领导可一边派人紧急处理,一边向上级汇报,便以正确、快捷的决策和处理。3、综合信息的处理与决策。社区领导坚持每一个工作日前收听服务信息和思想信息的汇报,进行研究决策,并下达服务指令。

通过信息扫描系统的建立,有效地掌控职工和家属的思想动态和服务需求。确保了决策的准确、合理、科学、快捷。

(三)建立服务对接,形成360度闭合。为了使360度服务扫描形式有效,验证思想信息和服务信息处理的效果, 建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服务对接无间隙体系,使360度服务扫描从信息收集——研究处理——决策下达——落实效果——再到收集形成360度闭合。他们按照领导责任分工,与所管辖单位建立服务对接,基层单位领导与班队建立服务对接,班队长与本班组岗位员工建立服务对接。对接的目的就是检查信息的处理效果,同时收集新的信息。对接的内容主要包括所对接层面的生产经营情况、安全质量、环境卫生、职工思想反映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下级的需求等,下级在与上级逐层对接中,要真实的反映出所管辖层面的各种工作情况、职工的思想动向、所要上级处理和决策的问题,确保对接质量 ,形成闭合循环。

四、 全天候360度双扫描的实践成效

360度扫描的实施,使服务管理更加细化、思想信息更加精准、职工群众思想动向达到了有效掌控,社区服务职能达到了充分展现。

(一)社区的服务管理得到创新和提高。职工和家属思想信息、服务信息扫描系统的有效建立,使职工群众的思想信息管理工作做到了进一步加强,信息的扫描、收集、整理、归纳、处理与决策形成了程序化管理,科学化运作,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和社区服务的决策提供了更加精准、科学的依据,使思想政治工作和服务管理做到了超前、准确、有效。改变了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盲目性、被动性;改变了社区服务管理上的滞后,使社区管理层在对事物的决策中做到了超前预测、超前处理,为社区的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施360对服务扫描以来,社区实现了服务零距离,群众零怨言、治安零案件。非法上访事件达到了有效控制。

(二)思想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得到了有效掌控。通过对各单位职工、职工代表、职工家属“三条线”思想信息的扫描,覆盖了社区管辖人员思想信息的全部,由于信息扫描的方位全、覆盖面广、信息渠道畅通,并且来自于基层、来自于群众,保证了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去年12月,省颁布了关于五七工、家属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后,通过信息扫描发现,一些年高多病的五七工、家属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担心。发现苗头后,他们采取登门入户、讲解政策、逐一解疑释惑,顺利完成了第一批养老保险金缴纳工作。

(三)思想信息的掌控速度得到了有效提速。通过对三条思想信息的扫描和收集系统的构建,使扑捉到的职工、家属的思想信息能够及时地通过不同渠道反映到社区决策层之中,为及时掌控职工群众的思想信息和决策速度提供了保证。改变了过去信息收集散,收集慢、收集难所导致的工作滞后局面。

篇(10)

一、高校双师型辅导员团队的涵义

高校辅导员团队是指在高校中由有共同愿景目标、知识技能互补、能够互相协作以更好地完成工作、促进自身发展的辅导员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笔者认为双师型辅导员团队是由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共同目标,以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协同合作为基本要求,在学历、知识结构、性别、年龄、工作经验、优势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各专业和不同年级的辅导员组成的一支正式群体,强调团队辅导员既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辅导员基本职业能力,又具备指导学生专业发展的一定专业水平,指导学生成才,更强调辅导员具备较高的思政教育水平,能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成长,善于立足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开展细致的思想教育,教学生做人。

二、高校双师型辅导员团队精神的意义

1、建设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对大学生的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高校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信息环境都有了深刻变化,辅导员所面临的受教群体也具有更趋复杂和多元化的特征,他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强度、难度明显增加,对辅导员的人格魅力、职业能力、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他们的教育引导工作,需要辅导员以“经师人师”教育思想为指导,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切合实际的给学生引导。

2、建设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将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团队建设强调的不仅仅是辅导员个体的发展,更着眼于相互借鉴以弥补个体差异和不足,促进团队成员的整体发展。建设“经师+人师”辅导员团队,能把不同年龄结构、专业背景、学术方向、性格互补的辅导员按照自愿的原则组合到一起,在相互交流和学习过程中提升工作技能。

3、建设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教育形势,让辅导员从以往单纯的“政治引路人”转变为承担学生专业发展、心理咨询、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管理者、服务者和人生导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良好的团队精神以及整体搭配,可以让辅导员逐步摆脱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参与到团队工作当中,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团体中加速辅导员个人成长,培养和造就出一批工作典范和学术骨干,提高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三、高校双师型辅导员团队精神提升的新路径

1、建立和完善团队工作机制。(1)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制度是团队建设的首要保证机制,只有建立了适合当前辅导员队伍现实和学生工作形势,同时又真正切实可行的辅导员团队制度,辅导员团队建设才能拥有持久稳定的秩序保证和政策环境。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团队工作制度,使团队日常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好经师人师辅导员团队工作的长效机制。(2)建立条件保障制度,落实办公条件和建设经费。学校要为团队提供独立的办公场所和舒适的办公环境,并根据团队建设配备基本的办公设备,以利于团队开展工作研讨、交流学习、团队辅导等活动。同时,要维持团队建设的正常运转,必要的经费支持也是关键,同时完善辅导员津补贴制度,将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与工作评优、岗位聘任等实际问题相挂钩。

2、组织学习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经师人师水平。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的发展性培训体系,提高团队成员经师水平。要打破以往固定、集中的单一学习培训机制,统筹考虑辅导员岗位培训、模块工作培训、辅导员专家化培训的需求,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精心设置学习培训的内容,提供全方位、多渠道、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各种专门技能的培训。可以通过邀请专家指导以及讲座培训等形式,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可以通过专业学习和培训,提升辅导员对学生的专业指导能力。还要拓宽辅导员学习培训的形式和途径,如将定期交流研讨和外出参观学习相结合,汲取优秀高等院校辅导员团队建设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团队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3、面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做好经师人师。(1)紧贴学生专业发展需要,多途径引导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做好经师。系统学习和领会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课程设置和学习特点,掌握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规律,了解学生实习就业政策与形势及相应的素质要求等,为学生学业发展起好导向作用。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增强专业能力。团队成员要结合学生专业汇报、技能竞赛、见习实习等教学制度,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入学汇报、毕业汇报、专题汇报等各项专业活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2)紧贴学生成长成材需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做好人师。“经师+人师”辅导员团队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学生专业学业发展给予引导,更要凸显团队工作特色,鼓励学生参加德育实践,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所以团队成员要在指导学生专业提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德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伟人故居等,让学生瞻仰伟人风采,树立学习典范,砥砺言行,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建设需要提高团队成员的业务能力和“经师”水平,提高团队成员的精神境界和“人师”水平,同时,团队建设要将辅导员自身水平的提高付诸到指导学生发展的实践当中,以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从而促进团队的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篇(11)

一、分管副镇长:分管副镇长在镇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镇的安全生产工作。

具体职责是: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镇党委、政府的有关决策,研究制定全镇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和措施。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基层和基础工作,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

2、按照镇长指示,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和参加安全生产会议,分析、研究、布置和督查本辖区安全生产工作,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事故查处。

3、建立健全安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层层落实年度安全目标、任务和责任,加强监督检查,认真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每季度通报安全生产目标控制情况。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4、督促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

5、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时,安规定启动镇政府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并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协调和指挥事故抢险救援并处理好善后工作。

6、经常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全镇的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分析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得重大问题。

7、履行法律法规的其他职责。

二、其他班子成员:其他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即部门或单位、行业和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具体职责:

1、负责抓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镇党委、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在分管范围内的贯彻落实。

2、坚持将安全生产工作与分管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同时组织实施,同时考核验收。

3、经常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分析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指导和督促分管领域内各部门(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研究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5、根据上级要求和镇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督促分管领域内各部门(单位)落实上级部署和指示精神。

6、定期、适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安全工作检查。对分管领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具体要求,并督促整改,直至消除隐患。

7、分管领域内的部门或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伤亡事故或财产损失较大的,应当按规定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协调和指挥事故抢险救援并处理善后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公文、讲稿、总结怎么写?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
发表咨询 投稿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